最新过秦论教案教学(十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一
1、了解贾谊,整理归纳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导入语】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秦朝)秦朝是很强盛的,李白说“秦王扫六合,虎势何宏哉”。秦朝统一天下时,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然而,它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治理天下时天怒人怨。为什么统一天下时秦王朝势不可挡,而治理天下时却天怒人怨呢?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想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诲,为自己的统治提供借鉴。《过秦论》就是一个非常有见解的阐释。
【作者介绍】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辞赋家、政论家,年轻时就很有才名,二十多岁就被汉武帝召为博士,不久就升任大中大夫。他在政治上主张削弱藩王的势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对外主张全力抗击匈奴,对内主张发展农业以增强国力。由于他直言敢谏,在朝廷上极力主张革除政治弊端,因而触犯了当时权贵们的利益,于是遭到众多权贵的攻击和排挤,终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又被召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年轻,喜欢纵马奔驰,不慎坠马身亡。贾谊自惭失职,郁郁而死。贾谊的政论文如《论积贮疏》、《治安策》、《过秦论》等,分析形势,切中时弊,有深刻的独到见解,被鲁迅评为“西汉鸿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他的辞赋也很有名,以《鵩鸟赋》、《吊屈原赋》为代表。
【解题】
汉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贾谊因此写了这篇政论文来为他提供政治上的鉴戒。“过”:动词,指出过失,过秦,指出秦的过失;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总结评论了秦始皇、二世、三世子婴三代治秦的过失,既总结了秦亡的教训,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教材选的是第一部分。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或许有出入的地方。
【字词、文言知识点和内容】
1、秦的过错究竟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哪一句?
明确: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2、作者说“攻守之势异也“,那么秦攻和秦守时形势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秦如何攻而一步步强大,如何守而一步步败落的发展过程,为文章归纳各段落大意。
崛起:地利、人和、内政、外交
发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宰割、分裂反衬
诸侯:统帅之坚、阵容之整齐、文臣武将之多、军队数量之众—请服、请朝(对比)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过秦论
极盛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灭亡陈涉:出身、才能、兵力、武器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陈涉:平民锄耰棘矜谪戍之众深谋远虑成败
地位装备军队素质能力异变仁义不施,
析因九国:君王钩戟长铩九国之师向时之士(对比)攻守之势
前期秦:致万乘之势、百又余年、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功业相异也
后期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反(对比)
【本文特点】
1、用叙事来说理(提示:题目为“过秦论”,即指出秦的过失,按常规的逻辑推理,似乎该一点点的罗列出秦的过错。因此从题目来看,它是一篇论说道理的说理文。但从文本内容来看,是不是全部都在说理呢)用叙事来说理,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2、用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几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这样,气势充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
【“请君入瓮”的故事】
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道。来俊臣假意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瓮,四面加火,对周兴说:“奉令审问老兄,请老兄入瓮!”周兴吓得连忙磕头认罪。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膏腴(yú)逡(jùn)巡藩(fān)篱蹑(shè)足
b。迁徙(xǐ)崤(yáo)函鞭笞(tāi)锋镝(zhé)
c。瓮牖(yǒu)黔(qián)首氓(méng)隶劲弩(nǔ)
d。万乘(shèng)铦(guā)利钩戟(jǐ)阡(xiān)陌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
(1)崤函之固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使动用法
外连横而斗诸侯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吞二周而亡诸侯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序八州而朝同列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一词多义
(1)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利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蒙故业,因遗策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以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固
二、译句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
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
贾谊是在大汉朝开平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汪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平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二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注意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3)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⑴对照注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学生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讨论释疑。
⑸要学生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教师板书。
三.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学生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情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给予评价。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质疑,讨论释疑。
4.要学生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学生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注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1.对照注释自读第4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教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学生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注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6.根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继续背诵3─4节,(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给予鼓励。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检查情况,要求学生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教师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教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学生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学生看板书,结合课题思考,认识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寻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板书:
兴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节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
(一)兴亡过程(前337─前247)第2节
以史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第3节
论证亡二世:灭亡(前209─前207)第4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节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三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本课拟用三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习。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写作手法的选用,如夸张、渲染、衬托、对照等手法的巧妙运用,骈、散句的运用,结构安排方面的特点。)
一、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四
1、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
①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
④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五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板书]
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生:对比手法
师:很好!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贾谊还运用表现手法中最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对比手法文章运用对比的哪些地方让汉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汉文帝哪些地方会让你警醒和震撼?
生: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六段,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
生:秦朝与陈涉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
生:秦与九国的对比;(齐读)(第二段先写六国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人面前的窝囊相,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力更强)
生:秦国本身的对比(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比;借助于史实本身的前后对比,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几乎所向披靡,而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师:各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双方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
生: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
生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
生2:强大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足道的陈涉之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
师:很好尊的、强的一方输给弱的、小的一方,对比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比给了汉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文景之治
师: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用这么多对比,用意是
生:希望汉文帝以秦为鉴,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师:本文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身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复进行对比
这一时期的历史本身就是惊心动魄的,加上几种对比不仅交织在一起,而且贯穿文章的始终,使得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跌宕起伏,震撼力强语气激昂有力,文章气势酣畅文章气盛的原因,仿照前面概括一下: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论点,这也正是本文精彩之处[板书]把一种对比写好已属不易,作者把几种对比写得清晰更见作者功力一种对比已经让人震撼,四种对比更是振聋发聩
强烈鲜明的对比不仅给了汉文帝而且给读过文章的人以警醒和震撼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朝代更替,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难跳出这一“兴亡周期律”的怪圈,这种现象让人深思这也是本文成为千古传诵名篇的原因之一。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六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18岁时,因擅长写文章和精通诸子百家、诗经,为当地人所称道。20多岁时,受廷尉吴公推荐,历任博士(皇帝在学术上的咨询官)、太中大夫(掌议论之官)、太傅(辅佐侯王的官)等职。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的流弊,多次上疏议政,出谋划策,他的政治主张,对巩固西汉政权、发展经济起有积极作用。他作梁怀王刘楫(汉文帝的儿子)的太傅,梁怀王入朝不慎堕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时年33岁。
代表作:政论文《过秦论》(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赋《吊屈原赋》《鹏鸟赋》。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概后人,其泽甚远”。
解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过”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批评其过失,“过秦”即“言秦之过”(东汉应劭语)或“指责秦政之失”的意思。
上篇,总论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中篇,论述秦始皇和二世暴虐无道,以致速亡;下篇,论述子婴的失道,所以必亡,并总结全篇,得出“君子为国”(正确治理国家)的道理。
一、写作特点:
(一)从大量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
这是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的特色。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这就与秦的迅速灭亡形成强烈的反差,读到这里,人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攻”的时候,秦国所向披靡,锐不可挡;而“守”的时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呢?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由史出论,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最后一段是议论,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是记叙思想内容的深化。议论和记叙的关系,是观点和材料、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二)进步性与局限性:
这个结论表明作者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三)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1.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2.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3.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4.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5.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既渲染秦的强盛,又权力铺写诸侯合纵缔交,会盟弱秦时的地广人众有两个作用:(1)反衬秦国之强,诸侯罗致人才,约从离衡“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并列出战国四公子的姓名,备加称颂,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人才,具体姓名达20人之多,可下文明确点出这次行动的结果──秦国开关延敌,诸侯不战而自困。所以越是写诸侯人才众多,就越反衬出秦之强大无敌,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2)和陈涉对比。作者正是通过秦不亡于地广人众的诸侯,而亡于在各方面都远不及诸侯的陈涉这个史实,引出结论。前半篇以诸侯作反衬,极写秦国之强,后半篇也以诸侯为反衬,极写陈涉之弱,将秦国与陈涉都向两极予以强化,这样对比更为鲜明,悬念更为强烈,结论也更为可靠。
(四)对偶排比句式的广泛运用:
本文有辞赋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叙述的极力铺张上,如大量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同义词,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此外,有些地方显然是夸张的,有纵横家的遗风)感情充沛而强烈,具有强烈的论辩力量。例: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度长大,比权量力”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七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扣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文言文阅读教学“三字经”〗
品:品,品到八分透。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通常第一课时为疏通文本,第二课时探究文意。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较大的弊端,割裂文本讲词义既不利于文词的正确理解,也使学生陷于枯燥的词语讲解,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丝毫体会不到古文的美感,品不出古文的真滋味。
活泼好动的中学生都喜欢“新鲜感”,在刚接触新课文时的兴趣和热情最为高涨,如果一开始就接触晦涩枯燥的词语讲解,会使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热情大打折扣。因此,我一般把对文言文的品析放在授课的第一课时,把对语法的理解及文本的翻译放在预习及第二或复习检测中。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把现代文教学中的“以主干性问题串联全文”的教学设计运用于文言文,把文言词语的理解贯穿于文本的理解中,既使文言词语的理解不脱离文本,也使学生在语境中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之中,象欣赏现代文一样品味古文。
教学《过秦论》则由文末最后一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作为切入点来贯穿全文。总的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古代语言,当然要做到十分透彻是不可能的,品到八分就足够了。对古代作品,基本的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又不可缺少。
〖作文教学以读为本·授意学生在诵读中学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教学《过秦论》、《阿房宫赋》《师说》等课,都可以作类似的训练。这样一课一训,一训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营造良好情感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片面强调规范、秩序,老师一本正经地讲,学生循规蹈矩地听,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不准打开课本看书,不准七嘴八舌议论,不准交头接耳交流等等。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削弱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废除一些陈规旧俗,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文言文地教学枯燥无味,大部分同学都对它不感兴趣,一次我上《过秦论》这篇课文,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昏昏欲睡,于是我宣布:“今天,我们来点新花样,不再是我讲你们听,反过来,你们讲我听。”学生们顿时来劲了。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竞赛,按造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课文的内容互相提问,答对了得十分,答错了扣五分,我担任裁判,给予指导。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所提的问题不仅涵盖了课文的重点内容,同样暴露出同学们在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通过讨论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予以弥补,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所以,课堂教学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组织,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八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o)函 膏腴(y) 合从(z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ng)翟景之翟读zh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名) 召(sh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 笞(chī) 因利乘(chng) 万乘 (shng)之势 将(jing)数百之众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②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②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补充注释: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③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⑤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⑥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⑦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1.归纳全文中心。
让学生答课文后练习第一题。答案:第二种。
注:人教社教参认为答案是第一种,误。理由参见前面的引文(一)。要尊重作者原意。
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①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仁义不施。)
板书:用史实作论据。
②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板书:对比论证。
3.语言特色。
先让学生举出若干对偶句和排比句,再举出若干散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归纳:骈散结合,读起来声调铿锵,而又不觉呆板。
附答案如下:(个别题答案与教参不同)
第三题
3.四利字均有细微差别:a.利益,与害相对。b.锋利。c.顺利。d.有利条件。
第四题
1.席(名词作状语)卷天下,囊(名词作状语)括天下(注:
人教社教参以此二字在文言文中作动词用,误。)
2.争(动词作状语)割地面赂秦。
3.会盟而谋弱(形容词用如动词)秦
4.弱(形容词定语)国入朝。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九
1、了解“赋”的特点;
2、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
3、文言词语的活用,语文教案-过秦论。
:
文中“议论”所包含的意思,四个“后人”的意思。
:二课时
:课内自读课
一、作者简介、题解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二、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三、阅读课文,反复朗读。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四、结合“自读提示”和“注释”,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指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过秦论》。
开首十二个字用两组偶句,极省简地待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的耗费,文中“毕”“一”“兀”“出”都是动词。
接着,由外至内,由物及人,用骈散间杂的句式来写。
第二自然段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基础上,极写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收藏”和“经营”是动作名;“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压缩复句,其中“鼎”“玉”“金”“珠”为名作状,“铛”“石”“块”“砾”为名作动。
五、作业
熟读1-2段。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学生自学3-4段,教师点拨。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第3段开始转入“体物写志”,作者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承论,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
文章的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此赋的用意――“寄托讽喻”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统治者的覆辙。文中除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外,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朝统治者。
小结:文章两大部分铺事写志,层次极其分明,铺事是写志的基础,而写志才是铺事的目的,结构严谨。因此,文章铺陈虽含夸张,却不显浮靡;议论虽纯属言理,却不显拘谨。
本文关于历代王朝崩溃皆始于自身*败堕落的观点,以及节用爱民的主张,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五)
1、未龙何云:(天上)没有云彩,怎(会有)蛟龙(腾空)?
2、不霁何虹: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彩虹(凌空)?
3、鼎铛玉石: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
4、金块珠砾: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儿。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十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
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优势
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十一
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况;译析一、二段。
1、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学习提示及注释)
2、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3、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地利--据、拥
固:险要地方。条件人和--君臣固守
窥:伺机夺取。1、始强内政--务、修
斗:使相斗。政策
既没:已死。外交--外、斗
弱:使动用法。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与:结交。武功:六国--合纵缔交
一:数词用为名词。2、日强秦国--九国不进
之属:这一类人。结果:纵散约败
伦:类(不伦不类)。割地赂秦
延:迎。
厚:宽厚而爱人(厚道);赏厚而信(深,重。信,有信用。)
厚今薄古(看重);厚酒肥肉(味浓)
通:通其意(沟通);道路不通(通过、顺畅)不肯为通(通报、传达)
通今博古(通晓);通夜不寝(整、全)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1、复习旧课
《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注音:崤;逡;笞;隳;镝;牖。
2、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十二
知识目标:了解并梳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能力目标: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语感;培养学生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1.加强诵读,学习本文铺陈渲染、气势酣畅的语言特点,注意在诵读中积累语感。
2.讨论秦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1.教法:讲授法 课堂讨论法 练习法
2.学法:朗读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法
两课时
第一课时: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分析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讲授课文,领悟写作意图,了解作者政治主张的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朗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翻译,课上组织竞赛;
搜集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识记文学常识。
一、导入新课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可以请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准备好,上课时相互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二、整体感知
(一)播放课文朗诵,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轸(zhěn)镞(zú)万乘之势(shèng)
恬(tián)比权量力(liàng)藩(fān)孝公既没(mò)
笞(chī)召滑(shào)俯首系颈(xì)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
牖(yǒu)瓮(wèng)朝同列(cháo)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一夫作难(nàn)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三)默读,分组讨论: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①段到第③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③段、第④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四)请各小组讨论文章结构,用列表的形式划分并展示。
明确:
三、翻译课文
(一)翻译竞赛:请各小组代表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请本小组成员及时纠正补充,看哪一组翻译得更准确、通畅、优美生动。
(二)指导要点:
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高考中要求“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并有一定的翻译题,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一般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词语或遗漏的词语。
2.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
3.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四、小结
学习古文要注重积累。从实词、虚词的用法到各种句式,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才能提高翻译水平,增强理解能力。
五、作业
整理归纳全文文言语法现象,包括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采用竞赛法回答问题,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快又准确。
(一)“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指出导致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⑤ 段议论中。请学生朗读第⑤段,思考以下问题: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从课文第2 段“秦人开关延敌”等句中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
(二)“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①-④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 先从第⑤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读①-④段, 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从各段中找一句表明“兴”或“亡”史实的句子。
点拨:“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 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 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第③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 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3.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 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
(1)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 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叙多于议、理寓事中的特点。
(二)细读文章,找出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地方,如语言、写作特点、表达特色等,在班内交流。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十三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3课时
一、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
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代评论名家都说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气魄吧!
二、解题:
1、简介作者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仅33岁。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极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与民休息”。他多次上书,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实行政治改革。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文体特点。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即批评秦之过错的意思,批评秦的过错意在总结历史教训。“论”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
三、诵读、疏通、理解课文:
1.一词多义:固、亡、利、遣、度……
2.词类注用:
3.铺张夸大:用赋的手法写议论说理的散文。
4.文言对举:
①词语对举: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②分句对举: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对举的扩展):……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论制其兵。
四、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优:
1.善用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
如对比:秦国与秦朝,秦朝与陈涉,九国与秦国,九国与陈涉等。
2.条理清晰:
(二)质疑:
1、叙多于议。
2、扣中心欠紧。
过秦论教案教学篇十四
一) 知识教学点:
1。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二) 能力训练点
1。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2。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4。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1。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四) 美育渗透点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1)孝公:崛起(2)五王:强大 兴(攻)(3)始皇:统一(4)二世:灭亡 亡(守)(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