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专业15篇)
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瞬间,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感悟。而且,必须强调的是这些范文是根据通用原则整理而得,可供大家参考。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一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第10页。
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8。
勒柯布西耶着,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百度百科,/view/。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二
摇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下,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一代领导人“中国梦冶的引导下,自由、民主、文明、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同样也为我国政府的执政和长期发展带来了挑战。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其价值在于着重强调全民参与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社会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公共性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行政实践的主要推动力,公共行政在民主制度发展状况下也获得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可以说,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价值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进步,在社会发展的大范围内真正实现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以及公民权益等方面的实现,极具现实性和实践性意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后,在公共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公民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公共性的`价值促进了现代化公共行政管理的进步,极具现实性意义。虽然我国在公共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公共性的缺失是主要存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公共行政价值观取向偏颇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公众提供更多便利,最终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但过于强调公共行政,就会导致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丧失,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最终导致低效率行政结果的出现。政府忽略了对改革行政活动价值追求,导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降低了行政效率,而片面追求行政绩效往往会造成虚假现象的出现。
2、政府机制还需调节。
宏观调控功能是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功能,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率。我国政府在实施调节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漏洞,在市场不均衡的情况下,政府失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政府失灵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一是,信息不完备,信息量过大且掌握不及时;二是,成本、收益相分离,政府活动在不受产权和利益影响下,政府对市场价格缺乏引导,资本及生产过剩的最终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三是,自然垄断环境下,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也是公共服务的维护者,政府的供给地位有利于降低风险程度,由于有效竞争机制的缺乏以及政府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概念的缺失,在没有较好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政府经营效率低下。
二、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未来发展公共管理是民主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民主政治目标和治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性是衡量政府基本价值和活动性质的工具,在政府长远发展和目标的制定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缺失,笔者对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政府自身。从公共管理的必要性来说,其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我国公共部门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冶;其公共服务的理念,要求遵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冶的社会管理原则;其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要求必须突出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使全体人民共同受益。因此,政府要树立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保障人民主权的前提下,将公共管理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作用,树立让公众满意的服务理念,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并完善政府化系统运作模式。二是,加强公民公共意识教育。公共意识要想取得应有成效,就必须将公共意识根植于公民的内心之中,培养我国公民自觉形成公共意识,自觉维护公共性,为我国真正实现民主理论提供基础。公民教育的重点,要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公民在知法、守法的前提下有效生活。政府要着重处理好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有效关系,以培养公民健全人格为主要标准,将公共性教育贯穿于社会化教育的始终,增加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化程序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公民参与的技能和要求,真正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特性,它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其概念标示的是最为基本的行政理念,是整个行政体系和行政行为模式建构的出发点和原则。公共性的价值促进了现代化公共行政管理的进步,极具现实性意义。
因此,对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及救治进行探究,也是当前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三
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陶艺这古老的艺术门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从传统工艺美术陶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陶瓷,有了新的创作方向和表现形式。
现代陶瓷壁画、雕塑、现代陶艺等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和公共环境中。
融合了建筑环境空间的环境艺术陶瓷,不但美化了建筑环境,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同时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满足了现代人丰富的精神审美需求。
如今陶瓷材料在公共环境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内容涉及室内外公共空间里的各类建筑、景观壁画、雕塑、陶艺墙、主题性景观陶艺等。
陶瓷与空间的结合不仅是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要考虑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环境建筑空间和材料实用性结合的思维符合现代设计艺术的理论层面,陶瓷材料广泛的应用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艺术、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改善美化公共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营造地域历史内蕴以及文化氛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实现其实用性的前提下使人们有一个良性循环的公共栖息空间。
这种源于自然的可塑性材料终究会在公共环境空间艺术中找到属于它的位置,为人们所再度认知。
2陶瓷材质原料的优越性。
作为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石英、长石等天然矿物,经粉碎、成形和烧结而成。
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而且存储量巨大,就是这样随地可取、无处不有的泥土为陶瓷材质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行性,而且黏土价格低廉,能够给予更高的容错率。
同时黏土具有可塑性,延展性,其甚至可以打制成泥浆,可以提供给设计者各种各样的造型发挥空间。
如今的陶瓷有了更细化的分类和特点,除了传统概念的工艺美术陶瓷,更有建筑陶瓷、纳米陶瓷、电子陶瓷、结构陶瓷等。
在烧制成型后,具有不氧化、不变形变色、易清洗等特点,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在原料上具有别的材质无法比拟的优势。
3陶瓷材质的色彩装饰优势。
几千年的积累和传承使得陶瓷的釉色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色谱,有类银类雪的白瓷,有类玉类冰的青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钧瓷,也有万千组合的颜色釉。
陶瓷独特的釉色给设计师无穷的想象空间,能够作为装饰的点缀,也能作为撑住场面的主体。
现在技术的进步使得釉色能够做出其他材质同样的效果,如防石材或木材等的陶瓷,甚至在一些表达上超越了原本材质的质感。
例如,景德镇的金属釉,不仅表现了金属的光泽,其表面的流动纹理也给欣赏者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这种浑然天成的表现是其他材质无法媲美的。
现代颜色釉的存在也给设计者更多选择,不同的釉色的组合,能够形成不一样的观感。
在光和阴影的作用下可以产生模糊状、条纹状或者不规则的效果,液态般的规则纹理可以表现更柔和的天然抛光特性,陶瓷的釉色一旦烧成具有不褪色,耐腐蚀的特性,能够永久保存,其色彩的优势无疑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凸显出来。
4陶瓷材质的造型优势。
陶瓷材质在造型上具有的容错性,兼容性,可装饰性还有独特性是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
陶瓷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硬度高但可塑性差,但在未烧制之前,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黏土柔软的特性可以通过泥条盘筑、压制、拉坯、手捏、雕塑等方法成型。
相比于石雕,陶瓷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雕刻,而且拥有较高的容错率,后期还能进行修补;相比于金属成型,陶瓷具有耐腐蚀,不变色等特点。
陶瓷可以和其他材料混合成型后再进行装饰,景德镇西客站的《昌江之水》雕塑就是运用混凝土和陶瓷结合而成的,先用混凝土成型,再用白色的和蓝色的瓷片贴敷于表面,成为水滴的形状,灵性而富有美感,成为景德镇标志性雕塑之一。
5陶瓷的实用性优势。
陶瓷最早是作为生活器皿使用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上升到审美层次。
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陶瓷材质能够起到装饰的同时还能带来实用性,古时一些四合院结构的建筑,必不可少的是防火盛水的大缸,在平时是用作养鱼,养荷花,关键时候用作防火。
现在其防火功能已经逐渐削弱,但是人们保留了其装饰功能,同时传递着中国文化的庄重,防患于未然。
如今公共空间环境里的陶瓷艺术发挥了最特殊的表现性,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实用价值,无论是在公共环境设计艺术中陶瓷材质本身,还是在作品传达的意蕴内涵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从构成陶瓷的自然要素——水、泥、火这样最原始的角度去探求陶瓷的本质,其对于公共环境空间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6陶瓷材质的文化优势。
陶瓷在中国建筑史上和艺术史上的运用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史也就是陶瓷的发展史,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瓷材质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材料,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沉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使得其在公共环境装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轻易地传达文化思想,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中国古建筑中的大殿、庙宇喜欢用琉璃瓦进行装饰,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富丽堂皇的代名词,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
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以至沿用至今。
瓷器上的绘画装饰是其他材料无法达到的,从青花到五彩,粉彩,瓷砖画,可以装饰各个方面,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是其他材质无法达到的。
景德镇的主干道都有青花手绘陶瓷大灯柱,它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
在体现景德镇瓷都传统陶瓷文化底蕴的同时,利用釉下彩、青花高温颜色釉等装永不褪色、易清洗等特点,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美化了公共环境,形成了瓷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总结。
陶瓷材质拥有着远比金属、玻璃、混凝土等更加久远的传统历史,目前在公共环境设计艺术中陶瓷材质的应用已经遍地可寻,但是很少把它单独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来使用。
虽然过去在技术上很多方面无法使用陶瓷来进行装饰,但是综合考虑陶瓷材质的优势,近年来建筑科技方面的发展和陶瓷材质的广泛应用,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陶瓷作为建筑材料应该成为关注的对象。
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其本身特性优势,陶瓷材质对于设计者而言是永远无法忽视的。
中国有着深厚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陶艺传统,继承优秀的陶艺传统,将传统陶艺融入现代建筑,是中国陶艺家们的神圣使命。
可以说,将极具民族特色的陶艺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空间,会使当代的公共环境艺术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富有生命力。
还可以说,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空间,既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创造出了一个地域特色文化,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新路。
作者:段亚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四
按理说,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重视。近年来,虽然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文件,使得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受到足够的重视并逐步得到改善,在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是在实践中,公共艺术教育形同摆设,政策上说要重视艺术教育,但是又没有具体的措施,只是摆摆样子,行动上不重视说什么也没用,而且现在高校普遍重视文化教育,根本不把公共艺术教育放在眼里。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可想而知是不高的。
2.2教育体制不健全,政策针对不强,缺乏制度保障。
公共艺术教育机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相关政策针对性不强,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制度保障。教育部门出台的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教育政策只是表面的,没有形成一项完整的专门针对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政策制度规定,无法做到全面统筹,造成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政策制度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2)缺乏相关配套制度和手段。目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停留在音乐、美术等方面,整个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主管部门不明确,往往与其他教育管理混在一起,缺乏与公共艺术教育直接相关具体手段。同时教育部对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对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缺乏专业指导和能力培养,没有形成适合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环境氛围。人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老师的实践工作得不到认可,制约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而公共艺术教育投入的周期性比较长,短期内是看不回报,这就需要学校颁布一系列对于资金、教学条件等的政策进行支持[2]。部分高校几乎没有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让很多学生在艺术实践方面缺乏可以施展的空间。
2.3教师水平有限,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水平决定教学质量,目前,各大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师水平有限,教学质量不高,一些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老师就是他们文化专业的老师,教学不规范,而目前的专职教师普遍较为年轻、缺乏教学经验,很多课程连基本的教学大纲、讲义、教材都是缺乏的,导致学生在上课做其他事或者逃课,授课的形式和艺术教育专业的老师比起来,简直是千差万别,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影响学生们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4重视文化教育,忽视公共艺术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许多大学的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呈现激烈的矛盾,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严重脱节,学校重视文化教育,没有把文化教育融入艺术教育当中,也没有把艺术教育当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教学资源配置的失衡。大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和经费不足的状况,在文化教育上,学校舍得加入投入弥补教学资源的短缺.但是在艺术教育上学校往往都不重视[3]。3)大学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还在课程结构、数量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如何理性认识和正确处理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直接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其特殊性,1)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2)学校提高认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正确处理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广大教师都应该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这样,公共艺术教育的才能真真正正的得到发展,得到学校和老师们的支持和认同。3)要看到艺术教育的长远性,公共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更要有创新能力,公共艺术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4]。
公共艺术教育培养的是具有高尚情操,审美品味与创新型的人才,它与艺术专业教育不同,它针对的是全体非专业学生,而不像艺术专业教育面向的是专业的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追求的`不是把学生全部培养成艺术家,它所追求的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把公共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设立以文化教育课为主,公共艺术教育课为辅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教育程体系,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培养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力量,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一是得依靠鼓励本校老师通过进修、培训、自学等方式来提高老师的自我文化素质和提升学历层次,只有提高老师自己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才能增强对艺术教育的使命感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二是通过引进高校优秀的专业老师,不仅能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成果,还能促进和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使得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提高不可小觑的力量[5]。
实施公共艺术教育首先得提高教学理念,明确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树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观。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普及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高瞻远瞩,要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上,申报艺术专业教育,将公共艺术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艺术专业教育的深入,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够带动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同时还影响了校园艺术氛围,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4结论。
21世纪,大学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大学生知识的积累、个人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的设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
参考文献: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五
摘要: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公共领域的研究出现两种对立观点,学理研究和论证综艺节目公共领域建设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文章从政府规制、受众与电视媒体的关系、受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公共领域的理论特征等方面论证了这种可能性,有利于推动当下电视综艺节目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公共领域;公共利益;日常生活。
一、引言。
当下中国电视公共领域的研究逐步转向对综艺类、娱乐类节目的关注,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一些人肯定电视综艺节目公共领域的存在,他们认为电视综艺节目体现了公众平等参与和自由表达等特征,贴合了哈贝马斯所描述的空间。另一些人则将娱乐与公共领域、公共知识分子与平民阶层对立起来,质疑电视综艺节目建构公共领域的能力[1,2]。包括电视综艺节目在内的娱乐节目是否具备建设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存在很大争议,然而学界对“可能性”本身缺少详细研究和学理论证。我们认为,研究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建设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必须基于这样的事实,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何种空间?电视媒介本身发生了何种转型?与电视媒介密切相关的受众发生了何种结构性变化?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媒介、受众三个方面决定了电视媒介建设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二、服务公共利益是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方向。
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出现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例如,创新与模仿、高雅与媚俗、本土化与国际化、理性与非理性、政府规制与商业利益、娱乐与公共利益等二元对立现象,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陷入了困境。9月16日,湖南卫视新闻发言人李浩透露,国家广电总局因《快乐女声》节目处罚湖南卫视停办一切群众选秀类节目[3]。广电总局出台了诸如“省级卫视限娱令”等政府规制说明了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进入了关键时刻,同时也显示了政府、社会、受众对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期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即是综艺节目如何体现公共利益,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精神需求的问题。
以《超级女声》为例,广电总局发布了两个文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参与、主办或播出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等活动管理的通知》和《广电总局关于同意湖南电视台举办;超级女声;活动的批复》,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广电总局对公共利益的强调:《通知》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各类赛事活动要积极向上、健康高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播出的节目要力戒庸俗、低俗的现象,不能迎合少数观众的猎奇心理、审丑心态”。《批复》要求“遵守宣传纪律,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活动健康有益地顺利开展,防止负面效应”,“赛事活动的评选过程、评选标准、赛事规则都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防止出现商业欺诈、商业贿赂”。政府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规制体现了政治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杂糅,但规制有利于避免商业利益对公共利益的侵蚀和干扰,保证娱乐节目最大限度内体现公共利益。可以说,当下政府规制为电视综艺节目公共领域建设提供了契机,同时公共领域建设有利于避免“三俗”,使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走出发展的困境。
三、“草根”阶层的崛起改变了“人”与传媒的关系。
张锦华在探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时提出多文化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他看来,公共领域的“自由、公开、与理性”,并未真正付诸实践,自由主义虽然强调尊重不同的多元团体,但是缺乏权力冲突的观点,忽略社会弱势团体与主流优势团体的差异与权力的结构压迫,使得所谓的“自由、理性、平等”的原则难以实践。张锦华引入多文化主义,强调重视社群或族群权力的差异,也就是说,媒体实现多元对话的原则在于“容纳”不同意见者,更开放的呈现反对或挑战权威的意见,免除排他性的霸权心态,尊重并凸显不同社群的立场[5]。
张锦华认识到个人作为主体通过社群参与公共领域,尤其是弱势群体通过社群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进而推动媒体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呼声,这既避免了推崇自由主义的极端做法,也弥补了个人与公共领域之间的裂痕。
社群主义主要强调共同的身份归属感,既承认个体的主体性尊严,又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其关键之处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下,是否存在政治学意义上的社群主义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但可以从社群的构成上将其分为三种“构成性社群”:其一,地区性社群,即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社群;其二,记忆性社群,即共有一个具深刻道德意义的历史的不相识的人的社群;其三,心理性社群,即为信任、合作与利他主义意识所支配的、面对面的有人际交往的社群[6]。
例如,《星光大道》设置了一个“家乡美”的环节,通过才艺展示,选手既是作为一个个体进行表演,同时又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符号代表着“家乡”;对于受众而言,地理位置造成的文化差异可以生成各种社会话题,激发讨论的兴趣。在综艺节目中,个体参与的背后常常获得了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家乡父老、粉丝社团的支持,形成了记忆性社群和心理性社群。
记忆性社群和心理性社群的形成与中国的特殊国情有关。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宗族、血缘、朋友等初级关系对于形成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因此,宗族、血缘、朋友等初级关系成为草根阶层参与电视公共领域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调动草根阶层积极参与公共对话和交流的重要力量源泉[7]。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碰撞之下以新的形式建构电视综艺节目的中国特色,更重要的,通过这些初级形式,“人”与媒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得以形成。这不仅打通了作为受众的个体性与公共领域的群体性之间的关系,而且为弱势群体参与公共领域提供了可能性途径。
四、生活世界是综艺节目建设公共领域的现实基础。
哈贝马斯提出了“生活世界”的范畴。他说:“生活世界不是什么个体成员组成的组织,也不是个体成员组成的集体,相反,生活世界是日常交往实践的核心,它是由扎根在日常交往实践中的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化相互作用的产物”[8]。
哈贝马斯突出了日常生活世界的交往行为在建设公共领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展现的是平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了社会、文化以及个性结构,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言语者与他者在社会、文化、个性结构三个方面形成某种观点、态度、认识,进而激起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各种议题。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考察电视综艺节目的受众参与、交往行为与话题生成的关系,分析生活世界与电视综艺节目建设公共领域之间的联系。
(一)电视的日常生活化为平民受众参与、激发公共话题提供了可能。
“日常生活世界的语境包括家庭、技术和邻里关系的日常经验,以及公共和个人神话和仪式的日常经验,这些经验界定了我们文化经验的基本模式”[9]。同时,日常生活经验也在不断改写电视文本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当下电视受众地位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受众地位的提升,不仅吸引观众积极参与,而且最大程度上导致节目在编播过程中广泛吸纳和融入观众的日常生活经验。
事实上,很多电视综艺节目倘若没有观众的积极参与及其日常生活经验的重新书写,作为一种文本很难独立完成。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电视是一种冷媒介,信息的清晰度低,这决定了电视需要观众的高度参与,对于电视综艺节目而言,更是如此。
观众在参与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融入电视的诸多环节,电视综艺节目的文本才最终形成。例如,《中国达人秀》在评委设置方面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两男一女的评委搭配中,女性评委负责挖掘选手背后的故事。故事讲述也是电视交谈的方式[10],选手以这一方式讲述日常生活经验,形成节目议题。电视“不适合烫手的问题和清晰高度的、有争议的主题”[11],电视综艺节目亦是如此。不过,对于电视综艺节目而言,其交谈、表演等行为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融合,经过积淀、变形,进而反作用于受众,结果受众也会对日常生活经验发表看法,最终形成公共话语,乃至媒介“事件”。
可以说,电视综艺节目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但娱乐与公共领域并不矛盾,甚至有助于公共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如赫尔曼所言,“娱乐节目也能提出严肃的大众问题,也能鼓励人们去思考,去争论。而公共领域的节目也仅仅可能是宣传,或乏味得令人生厌或刻意避免得罪人而难以达到为大众服务的目的”[12]。
(二)日常生活世界的理性问题,这是电视综艺节目建设公共领域的核心和关键。
哈贝马斯在其公共领域理论中强调交往理性,这是一种精英主义的公共领域理论,其生活世界理论也是基于精英主义建构的'。
然而,1990年他在其著作的序言中作了部分修正,他说:“将文化和政治方面业已动员起来的下层阶级排挤在外,这本身即已表明,公共领域一开始就是多元的。在居统治地位的公共领域之外,还有一种平民公共领域,和它唇齿相依”[13]。
电视综艺节目是以平民大众的参与为基础,其能否建构“平民公共领域”,关键在于它能否形成理性精神,换言之,电视综艺节目所展现的日常生活世界,其中的理性是严肃理性抑或娱乐的非严肃理性?倘若是后者,“平民公共领域”中的理性交流是否能够以新的方式存在?一般而言,在严肃理性那里,日常生活世界是作为一个无法被“精神”和“理性”所统摄的混乱和低俗之所在,日常化生活被排斥于“理性”之外,这实为一种误解。
我们认为,对于电视综艺节目这一特殊娱乐形态,需要打破传统的狭隘思维,直面事实,重新反思日常生活及其娱乐中的理性问题。论文提出,理性的呈现方式是多元和多层次的,有精英话语的理性与平民大众的理性,有严肃形式的理性和非严肃形式的理性,它们之间不是一种先验的简约关系,而是相互交错、重叠于一体的。理性的多元性与多层次性为日常生活世界形成理性提供了可能性。
电视的日常生活化为受众参与电视综艺节目提供了动力源泉,也为节目话题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其中,娱乐理性同样可以为受众提供有关日常生活经验的认同、共享、反思的可能,即是说,电视综艺节目具有生成公共话题的能力。
五、“公共领域”理论有多维度和包容性。
(一)“公共领域”理论具有多维度。
首先我们要达成这一共识,即公共领域是多种维度的。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区分了古代公共领域、代表型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和晚期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平民公共领域与精英公共领域,甚至包括当代学者讨论的男性公共领域与女性公共领域,等等。公共领域是否具有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探究,但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公共领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以不同形式加以形构的可能性。
哈贝马斯回溯公共领域概念时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它尽管与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中的前身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咖啡馆、茶室、沙龙等等对娱乐和对话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逐渐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无所不包:聚焦点由艺术和文学转到了政治”[14]。从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来看公共领域并非仅有政治话题其中还包含了娱乐、艺术、文学等社会话题。韦斯特拉滕也这样认为“是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概念化并将其指向政治维度”[15]。这就意味着公共领域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其结构形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也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公共领域作为一种理论的普适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二)“公共领域”理论具有包容性。
当然,我们在探究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其中的复杂性,要把握公共领域的存在与应然的二元关系。史蒂文森说:“我们必须把呼吁规范(完美的)公共领域与相信规范已经事实存在明确区分开来,或者毋宁说,与相信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公共领域的有效作用区分开来”[16]。
同样,我们探讨电视综艺节目的公共领域建设问题,并非说公共领域作为一种规范性存在,且已经发挥了它的有效性,而是从理想状态看待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问题,公共领域仅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而已。
在政治体制之内,中国建成具有完备功能的规范的公共领域还有待其他机制的配合,建设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困难,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公共领域建设问题的探讨,并不能否认公共领域对于发展中国电视事业的理论价值。
六、小结。
综上所述,就政府规制而言,公共利益是当下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受众而言,草根阶层的崛起重塑了受众与媒介的关系,同时,平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为电视综艺节目提供了话题生成、交流的现实基础;就公共领域理论本身而言,具有多种维度,其理论张力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规范。以上内容显示了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具有建设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当然,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公共领域建设最终取决于政治体制和传媒体制改革所提供的空间和自由度。
参考文献:
[1]沈毅玲.电视娱乐节目之公共领域的价值判断[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
[2]朱述超.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狂欢化与公共领域[j].当代传播,2011(1).
[4]郑欣等.平民偶像崇拜: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张锦华.公共领域、多文化主义与传播研究[m].台北:正中书局,1997.
[6](美)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李友梅等.社会的生产:1978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
[9](英)迪金森等.受众研究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
[10](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2](美)赫尔曼等.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
[14](德)尤根・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15]hansverstraeten.themediaandthetransformationofthepublicanjournalofpublication,(11).
[16](英)史蒂文森.文化与公民身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六
摘要:未来公共艺术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除了能满足审美需求外,也能解决社会发展与公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平衡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冲突,成为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产物,公共艺术将在公共性、艺术性的特性上,增加绿色性、科学性以及逻辑性。公共艺术不仅能美化城市,优化生活,还能启发公民的民主性,解决现实问题,促进自组织建设,使社会系统自动地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发展;科学性;民主。
近年来,公共艺术在中国正在飞速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以及学术界的重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总是有其发展的规律,从过去到现在,再推测到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体现了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展现出社会文明的完善,民主意识的发展。我国公共艺术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城市雕塑、壁画、浮雕等形式出现,艺术表达手法以写实为主,表现材质也以石材为主,目的则主要是美化城市,政治宣传等。公共艺术发展初期,时代性特征较为鲜明,表达较为直白,题材单一,如建国初期,几乎各大城市都有毛主席塑像,表现手法全是写实表现,连动态都几乎一样,其次则是工农兵主题,以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最后多以古代名人,神话传说等题材为主。这一时期的公共艺术缺乏公共性,没有展现地域性特色,满足公民对艺术的需求,艺术风格与材质上依然较为传统。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的眼界也开始打开,受发达国家及地区公共艺术的影响,我国公共艺术表现的手法开始多样化,主题更宽泛,娱乐性得以加强,公共性开始得到重视,同时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表现手法更多样,从抽象表现再到今天的数字化艺术的出现,再到展出时间的灵活性,都体现出当下公共艺术更多的考虑到地区发展对公共艺术需求,以及受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度。公共艺术涉及到的范围也由室外城市空间为主逐渐向室内外公共空间延展开来,除去美化城市和政治诉求的目的,公众参与性、地域性、艺术启蒙性、娱乐性等特性开始得以展现,如成都太古里商业空间中,安置了些长期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如公共艺术家叶红杏的作品守候(wait&except),将等候主人归来的萌虫狗高兴的动态通过抽象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同时,太古里商业空间也不时的放置一些临时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我们在一起”公共艺术展就在这个公共空间里进行,该展览为期三个月共邀请了国内11位公共艺术家,从这个展览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此次展览强调的正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而这些正是我国公共艺术近年来进步的表现。
而在未来,公共艺术将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潮流,怎样发展呢?首先公共艺术公共性这一特殊属性就强调了它是属于大多数公民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发展是需要去倾听大多数的声音,同时公共艺术又具有设计学的属性,是通过设计来作用于大众生活的'。如何最大化的了解公民的需求,如何全面的了解辐射区域的客观信息,如何能同时满足人、社会、自然的诉求,成为了未来公共艺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数据这一概念,在,东南大学的王建国院士就曾在杭州西湖东岸景观提升项目中,前期通过gps网格将西湖定点并采集大数据,从而分析得出全面的客观性资料,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艺术处理,最后王院士的团队获得该项目国际竞赛的第一名。艺术本是无法量化的,但是前期通过理性的数字分析,能使后期的艺术创作更具有说服力。同理,在公共艺术设计的初期调研,我们可以利用对大数据的具体分析来了解客观情况,分析内容包括受众群体、交通、人流以及场地特质等。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从gis获得场地地形,在软件grasshopper(gh)里进行场地数据分析。通过软件gh,就可以将这些复杂的客观因素数字化,进行逻辑性分析,公共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再去艺术化处理,这样就能使公共艺术家能更准确的掌握客观条件以及各方诉求,使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能更符合地区特性,满足公民需求。
艺术化手法同样也可以在过去的表现手法上再发展,如借鉴建筑设计上所运用的参数化设计,使公共艺术成为自由空间造型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建筑参数化设计也是建筑艺术从古至今科技发展的一个产物,是古典美学向实用美学,再向科技美学的一个发展过程。建筑的参数化设计过程逻辑清晰,所有的造型都是基于科学的计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在满足主观审美的同时,也从宏观上解决了现实问题。由此及彼,未来公共艺术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除了能满足审美需求外,也能解决社会发展与公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平衡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冲突,成为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产物,公共艺术将在公共性、艺术性的特性上,增加绿色性、科学性以及逻辑性。公共艺术不仅能美化城市,优化生活,还能启发公民的民主性,解决现实问题,促进自组织建设,使社会系统自动地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公共艺术虽然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但是在未来却是有着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是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5).
[2]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j].美术研究,.2.
[3]蔡良娃,曾鹏.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的演变[j].新建筑,2013(02).
[4]伊利尔沙里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也逐渐重视起艺术教育起来,但是目前艺术教育普及面临着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教育体制不健全、政策针对性不强、缺乏制度保障、教师水平有限、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本文主要分析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从而找出正确的出路。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重视;制度保障;困境。
公共艺术教育是由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教育改革两部分组成的,而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创新思维,提高心理素质,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又具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了使学校重视艺术教育,我国先后出台了不少教育政策,要求抓好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全国学校教育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提出,要求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国家很重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修养,这极大的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艺术教育刚刚兴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开始陆续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因为清华、北大等院校设立公共艺术教育的成功,使得很多学校都跟风设立公共艺术教育,其效果都很不尽人意,我国除了一些知名的高等院校外,其他院校的艺术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1]。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八
近年来,公共艺术成为艺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公共艺术为研究主题的会议、展览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越来越多,同时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更是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和权力机构都是相对的,它讨论的是社会的公共事项,可以说“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它是对社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的肯定,是人们对基本权利的享受。“公共”作为艺术的定语来说明公共艺术是共享的,而非个人,是以共享和交流为前提的。笔者着眼于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探究公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引发的思考和体会,就如何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公共大众的共同意愿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以看出,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载体是公共活动场所,其面对受众主体是公共大众。公共场所是所有人都可以光顾的场所,另外其又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它的文化表述功能。就是说,这个“空间”是物质的实用的,同时又不是纯粹的“空”,而且有着非实用性的文化表征功能。正是这种文化表征功能的非实用性、非物质性,才证明着和叙说着这个空间的公共性,即人人都可以“分享”,都可以拥有,所以,才叫做“公共空间”。这才是“公共空间”的文化实质,体现方式就是“公共艺术”。这就涉及对公共艺术的公共要求,即它是公众的。
(一)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从操作层面上看,公共艺术是由公众、艺术家以及投资方,针对特定的公共场所或公众关注的社会主题,经过沟通合作,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有了公共合作的性质。而其中的投资方往往是政府或某一社会团体,而后者也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而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一些开发商也把建筑开发的部分预算用于公共设施和公共景观小品的建设,但往往是应付了事,效果也比较一般。但不管如何,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必须林强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林强(莆田学院福建省351100)摘要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公共大众位于公共空间中,公共大众可自由观看和介入;另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应该尽可能地表现民意,以打破精英艺术与大众隔绝的状态。从广义的意义上讲,公共艺术的`服务主体是公共大众,只有通过公共大众的使用和评判,才能鉴别其优劣。因而公共艺术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里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置身于公共环境之中,接受公众的使用、鉴赏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评头论足,也可能是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批评。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本质上是人类思想解放在艺术上的必然反映。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开放性和先进性,是广大公众普遍关注的、参与和认可的,并且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自由讨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状态,因而其审美具有时代代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艺术可看作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繁荣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彰显时代风貌,昭示公众情感的形式之一。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高雅的审美力,必须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和要求。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复制现象从南到北蔓延开来,而公共艺术的发展也难逃其难。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设计都存在着盲目亮化、互相攀比、抄袭滥用的流弊。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根本不考虑本来的人文、环境、自然与实际发展状况,急功近利,盲目跟进,浪费资源,严重违背了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使公共艺术的品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在景观公共艺术中,城市里的“步行街热”、“市井文化雕塑热”、“休闲文化广场热”、“图腾柱热”等等,甚至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的前卫艺术也毅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些都是对公共艺术审美情趣的误解和亵渎。
作为受到公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是身处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也不能标新立异,让公众不知所云而敬而远之;更不能“原模原样”没有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创造。而应该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众所接受,即所谓“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
成功的公共艺术都会强调重视艺术作品个体与环境整体之间的协调,关注公共大众的内心情感审美情趣要求。注重艺术作品与公共大众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构造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
三、公共艺术设计要传达公共社会的“公共精神”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与其它艺术不同,必须具备更深层次的社会艺术责任,必须抛开其材质、形状、色彩、风格、样式等表面因素,深入公共艺术的内涵,反映和传达时代精神。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面孔,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反映着一个城市特有的气质,展现一个地方独特的人文文化和素养。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喜欢比艺术家个人的喜欢更重要。俄罗斯艺术批评家爱森斯坦指出墨西哥壁画绝妙地证明“一个真正卓越的艺术家首先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及其对伟大思想深信不疑的表现者,这种信念愈强,这个艺术家就愈伟大”作为一位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作品与公共环境的需要相吻合,还要使作品服从公众的审美需要,甚至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与情感诉求,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一种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去传达人类至真至纯的崇高情感。
(一)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的主旨和意义。
(二)公共艺术应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它的第一要义就是让艺术走出博物馆,走出艺术家的工作室、走出高等院校,而直接进入公共空间,进入公共生活,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共艺术设计的大众化、平民化,是现代设计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因为自现代文明以来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本质要求。只有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艺术设计,并体现这些思想的艺术设计,才是最先进的设计,也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民主化、平民化的传达就是让公共大众感受到公共空间的美好。它不是概念、不是标榜、不是象征,而是实现人文关怀的福祉。
四、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具有内在规定性的本质属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使用和评判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只有充分反映公共大众的意志和审美,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的“公共精神”才能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也只有实现了“公共性”,公共艺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九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动画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取得了飞跃的进展,在这种背景之下虚拟现实技术也随着发展起来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并且这项技术能够发挥出其他技术取法取代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介绍,文章中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然后开始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其中主要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环境艺术进行直观的展现、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吻合等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最后对本文做了总结。
在我国,虚拟现实技术最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长达三十几年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相比之下,在思维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性,在设计表达方式上更具有综合性,进而有效缓解了二维尺规对形式方面所产生出来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十分明确的:未来会朝着高效的处理功能、高质量的图像技术方向发展,并且随着这些技术不断发展,其输入和输出设备也能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使得虚拟现实技术在处理能力方面变得更强,最终使得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环境艺术设计得到改善并且其潜能也不断发挥出来。但是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同样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在人际活动的需求方面进一步加强,设计虚拟现实技术时需要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渗透到其中,将人对于精神物质以及环境的需求放在设计的首位。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此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客户的感受。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公共环境空间规划成为当前热门话题。我们就以城市规划来举例说明,在对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艺术表现从最初的手绘图纸到电脑设计再一直到后来的建筑动画制作整个发展过程中,人类都在一直努力探索一种高品质的表现手段和技术用来提升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示环境艺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客户可以调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各方面的感官来接收信息,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加真实的体验效果,同时还能使得客户在保持思维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对每一部分的展示内容都能够反复记忆,最后提高了客户对这些内容记忆的深刻性和持久性。
在利用虚拟技术对设计方案汇报时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采用这种技术和客户进行沟通能够达到传统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可以给客户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对整个设计环节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演示,进而清晰地反映出来每个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方案展示能够让客户对设计方案有着更进一步的人数。同时,客户还可以与设计师直接沟通,探讨其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艺术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除了对物质生活进行建设之外,还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环境艺术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环境艺术主要是指通过界定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空间元素,在建筑内部环境设计过程中即是指将陈设、家具以及室内要素等进行充分结合,而建筑外部设计主要是指通过对景观小品、雕塑铺装、场地等各种空间元素结合起来。环境艺术设计中整个设计过程复杂度比较高,这种设计方法与普通的设计方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在对环境条件以及现实条件给予尊重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改善,进而良好的满足于人们生活、工作以及休闲的需求。人们先通过感受然后慢慢开始认识,进而对各种客观的事物有着充分了解,使得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
一般情况下,虚拟现实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交互性、构想性、多感知性等。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才能够使得虚拟现实基础操作人员顺利进入了利用计算机系统形成的三维虚拟环境,同时还能够同这些虚拟的环境进行沟通,利用虚拟环境所具备的感知能力,可以启发操作人员的思维,从而为操作人员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受的过程中对人机互动的趣味性有着更深的体验,充分发挥出虚拟技术的实质性作用。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虚拟技术的这些特征都要被充分利用到,这样一来操作人员便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达到自己的设计需求,设计人员也能够利用这项技术来模拟现实中的物体。比如,在方案开始实施之前,建设方人员可以与设计人员展开沟通,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向建设方反馈设计方案和模型,这样一来很容易找到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纠正建议,这种实施方案有着极为明显的操作简单性和直观性,每位客户都能对方案的特征有着切实的体会。同时,针对那些复杂度比较高的环境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其互动性,并且随着视频质量技术不断提升,其技术功能变得更加全面,这些软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向着横向方向进行发展,最终使得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普及。
五、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动画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取得了飞跃的进展,在这种背景之下虚拟现实技术也随着发展起来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并且这项技术能够发挥出其他技术取法取代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还需要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进一步探索,不断挖掘这种技术的潜能,使得这种技术在未来能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珊珊.基于沉浸式传播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06):9-10.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十
摘要:截至为止,教育部公布的我国高等学校数量有2914所,对比增加了35所,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点。校园公共艺术作为校园环境重要载体之一,在提高校园文化素质、塑造人文艺术氛围、发挥和传播校园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公共艺术不仅要美化校园环境,还要发挥艺术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单纯追求艺术价值的校园公共艺术是不可取的,结合地域特点适应环境的基本理念,通过创新设计,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增强师生参与公共艺术活动的积极性,最终提高认识和文化素养。从研究公共艺术、校园公共艺术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出发,以中南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为例,对中南大学校园环境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合理化意见。
1概述。
1.1公共艺术的概念。
正如费城现代艺术协会主席卡登(carden)所指的那样:“公共艺术不是一种风格或运动,而是一种联结社会服务为基础,藉由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存在,使得公众福利被强化。”公共艺术并非一种设计风格或者流派,也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化意义上公共艺术体现了自主、开放、交流和共享的公共空间。大众艺术是公共艺术出现的雏形,因此,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互动性以及地域性强的特点。
校园公共艺术,字面上来说,可以指与校园相关的所有公共艺术,包括独立制作和附属于校园空间的艺术品。从校园文化的层面来说,它包括校园的自然景观以及校园的师生活动。校园公共艺术的范围相当广泛,从教室课桌到校园公共环境中的休闲座椅,都属于校园公共艺术。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存在于学校的地理范围内,蕴含着艺术审美的同时,赋予了道德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从当今高校对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只有通过课堂知识的教学,才能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校园公共空间中物化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改变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台湾学者胡宝林曾指出,美化或欣赏校园环境并不是校园公共艺术创作的核心目的,它是公共领域的艺术作品[1]。在某种程度上,校园公共艺术能引发师生们的共鸣,是他们参与和生活的空间,彼此有着共同的记忆,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学校的某种情愫。如果说从成员参与的角度来界定校园公共艺术,综合考虑师生共同的经验(甚至包括周边社区的人),表现为一种学校文化、学习体验或生命意识,也是师生们对校园文化和校园人文素养的具体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校园公共艺术甚至可以称作学校品牌形象的.识别。公共艺术的探讨范围着重于校园空间内的公共艺术,简称“校园公共艺术”[2]。由于受众群体不一样,公共艺术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校园公共艺术不仅要有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气质、体现校园文化精神的作用,还要有艺术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在校师生在无形中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校园公共空间是校园的重要环境,公共艺术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大量新的校园公共空间缺乏公共艺术,使得校园文化缺乏具体的载体和传播方式[3]。以中南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发展为例,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下,中南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在20入选全国双一流高校,拥有四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湖南唯一一所副部级大学,是湖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1.3.1校园公共艺术的展现形式中南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多以园艺、雕塑、水景以及广场的形式出现,在校园公共艺术的展现形式上相对丰富。1.3.2校园公共艺术的有效性中南大学新校区作为一个新建不久的校园,在公共艺术设计上:水景和自然绿地的面积广泛,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虽然道路流线相对较远,但两者在功能上合理结合,给人印象深刻,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南大学校本部,作为一个有一定历史感的校区。在建筑上以古建形式为主体呈现,配合古树等绿植,既古老又有历史的沧桑感,大树与绿化的结合充分展现了校区的历史。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同样有着一定的历史,使得整个校区略显陈旧感,部分雕塑造型简单,色彩单调,但是在绿化环境上却占有一定的优势。
2存在的问题。
第一,雕塑装置方面。对比三个校区的校园公共艺术景观,雕塑上多以石块刻字的方式呈现,多数没有与学校或学院的特色相结合,因此,大部分雕塑造型呆板、缺乏新意。例如,位于中南大学新校区的建艺院、物理与电子学院、机电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等学院楼前的雕塑都是以石块刻字的方式呈现,缺乏各个学院的办学、专业等标志性特色。第二,水景水体方面。在水景方面中南大学校园设置较多,例如,校本部和铁道校区设计有池塘,新校区设计有湖景,但是缺乏水景的动态设计,与大众的互动性弱,缺乏亲水设施的设计。第三,建筑小品方面。中南大学三个校区的主建筑造型、色彩等不同,本部和铁道校区作为老校区,以古建红砖建筑为主,而新校区是现代建筑的造型,多以玻璃幕墙、白瓷砖等建筑材料为主。例如,新校区地广人稀,建筑外部的小品相对较少,起不到空间过渡的效果。第四,植物造景方面。在中南大学的校园里最常见的道路只有车行道、人行道,在道路两侧种植简单的树木,对于树木的外部造型设计感弱,缺乏对植物景观艺术的美感体现。第五,公共设施方面。校园公共设施在设计时有些机械化和主观性,没有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造型和功能都是老式的、简单的。比如中南大学的新校区,石凳的裸露、造型的单一、垃圾桶的缺乏等都过于简易,使用度低。第六,环境空间的认知与文化引导。缺乏对校园环境空间的认知和文化引导,缺乏校园特色,识别度低。第七,广场景观方面。中南大学校园广场景观多以楼前广场景观为主,基本以硬质地面铺装、草地等形式呈现,空地没有合理规划,缺乏相对人性化的设计。
3合理化意见。
校园公共艺术在校园总体规划设计中占有中心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布局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我们不仅要理解校园公共艺术,还要分析和遵循设计过程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舒适性原则、生态原则和人文主义原则[4]。这些原则的综合运用,决定了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为大学校园环境的全面塑造提供了保障。
3.1整体性原则。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在设计时应考虑校园公共艺术特色的确立,这是对校园自然环境、人文地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尊重和探索,是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基础。不同学院之间应该确立自身的特色,在设计布局装饰上进行区分,让各个学院各具特色,还可用相同材料、形式等来整合统一。
3.2舒适性原则。
不论是公共艺术还是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其本质都是为人服务,为人所用,只是使用的人群各异,因此,必须要考虑使用人群的舒适性。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舒适性不仅体现在视觉上的感受,还体现在教师、学生们体验轻松、自然安逸的生活、学习环境。
3.3生态性原则。
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人类的天性,校园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同时为师生提供了生活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更喜欢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因此,在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应考虑环境生态和可持续的问题。
3.4人文性原则。
高校作为提供教育教学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它承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使命。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环境,更离不开校园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成长。
4结束语。
在国家经济水平日益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大众的审美观也在不断改变。高校师生对校园公共艺术美的需求也是积极的、多元化的。合理的校园公共艺术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进而提高大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在21世纪的大学校园里,我们内心渴望拥有一个清新典雅的校园公园,一个安静自然的校园公园,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以及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地方,让大学生舒舒服服地学习和交流,使它具有时代感、使命感以及师生们对大学校园的认同感。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在公共艺术设计上要得到大众特别是使用人群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对校园的师生有更好、更积极的内化作用。通过对中南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提出高校校园建设应与校园公共艺术密切相关,良好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不仅是对校园环境的改变,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内心情感。因此,在对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进行设计时应将这种潜在的、内化的情感考虑在内,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更多、更优美的校园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帅.粤台两地高校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比较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
[2]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3]施慧.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十一
艺术专业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新的历史时期,艺术类学生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通过对这些特点及其成因的剖析,提出了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高校稳定.
作者:张波常思亮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0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2010“”(8)分类号:g647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集体观念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十二
中职教育发展强劲。但发展的背后存在着理论体系不完善、思想观念落后、生源质量滑坡、制度建设滞后、经费投入不足、专业设置盲目、师资力量缺乏、教材建设滞后等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为克服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扩大宣传、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制度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增强特色品牌意识、加强教材建设等。
一、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要积极引导人们改变唯学历论英雄、鄙薄职业教育的落后人才观念,真正树立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现代人才观念。一段时间以来,职业教育就业前景非常看好。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技工荒”、“高级技工荒”的现象,在沿海地区甚至是“千金”难求一高级技工。
二、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此,中职教育要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以下几种可供借鉴:1、实行校企合作,以订单式培养学生。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中职学校短期内设置相关专业,学成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方式。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3、积极推进工学交替,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4、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学分制。根据自己爱好特长和基础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取得独立从事某种就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形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育模式和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质量评价考核制度,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2、实行专兼结合,积极聘用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3、制定科学的师资培训、培养制度,突出职教特色。政府师资培训机构应根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资的总体要求,改革培养师资的课程结构及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在职教师,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4、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近年来,我国的许多职业学校派出大批的`教师到各地访问,进修,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有些学校还与外国的学校合作办学、办专业,把外国的教材、教师都引进来,产生了比出国留学还要好的效果。5、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考核晋升制度,以提高职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稳定职教师资队伍。
三、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推进各项制度建设。
首先、克服无序招生。1、政府应出面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由省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有中职学校包括社会力量办学的招生简章进行统一审查,统一向社会公布,以提高中职学校招生简章的可信度和严肃性,不允许中职学校自行发布招生简章;2、应建立起对中职学校重要办学指标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公示制度,以增强老百姓对学校的知情权,增强考生分析选择的透明度。3、,建立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制度。对出现一些违规行为,实施一定的处罚制度,如限量招生、限期整改、媒体曝光等。
和继续教育。这些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之间不能是孤立的、割裂的,而应该是互相连接,上下贯通的统一整体。
再次、创特色教育,树品牌意识。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在培养目标、人才质量规格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应显著地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学校要树立自己形象的品牌,要有名专业、名教师、名学生。要加强科学管理,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验室及教学设施,有高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使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更具竞争力。
1、争取更多政府投入,改进教育教学条件。
2、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尽可能多的职教学生得到受助,以提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为更多的贫困学生提供学习和就业机会。
3、建立开放性的适应市场经济和职业教育要求的多元投入体制。政府应用优惠政策扶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解决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用地相对紧张的困难,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学校要和企业建立紧密型的服务关系,通过产学研结合,争取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鼓励一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投资举办职业教育,广泛争取国内外职教项目资金,促进中外合作和交流。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十三
[摘要]壁画艺术处于公共的环境中,与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发生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产生着相互的影响和互相的作用。
作为一种依附建筑物的装饰性艺术,壁画也是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壁画与环境空间的依存关系和同一性原则,决定了壁画在逻辑上不可能与它们所处身的空间脱离。
[关键词]壁画公共艺术环境现代。
一、壁画艺术。
当人类第一次在岩壁上想要用自己的双手记录它们的生活内容时,岩画产生了,这也就是最早期的壁画。
现代壁画是泛指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视觉艺术综合的领域,是一切绘画手段都可以涉足的领域。
可以用油画、粉彩画、丙烯画、重彩画法、湿壁画法、浮雕、高浮雕等种种传统技法的结合。
还可以用喷、涂、现代化机械手段如金属中的切割、焊接等等新的绘画技法。
壁画有两大特点,即建筑性和装饰性。
2.壁画的装饰性:
有两个含义,一是主观设计“主观性”二是适应环境器物(从属性)。
主观设计是理想主义的设计,不受客观世界的局限,根据作者主观审美理想来设计,以概括、简化、取舍、分解、综合、归纳、组织、强调、夸张变形、换色等手法重新创造与一般绘画相比,装饰绘画是主观设计,艺术处理的成份更多,形式感更强。
主观设计是“放”如天马行空,形式感更强。
适应环境、器物,服从环境、器物与之谐调统一,达到美化目的,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装饰绘画不相一般绘画那样单一、独立、自我表现,从属性就是“收”有许多限制,但处理得好,这些限制就可以变成特色和特长,大放异彩,具体到壁画从属性就是建筑性、装饰性既非再现,也非表现,而是美化,美是客观规律,在审美领域中的反映,即对立统一,是有秩序的运动,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运动是呆板的,没有秩序是混乱的都不美。
由于现代科学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壁画已经突破了绘画的界限,使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相互结合,从而成为边缘艺术.
二、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最早人们对于“公共性”的判定,德国的不莱梅于1973年最早提出“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英语国家美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
这一概念是根据德语“offentlichkeit”(开放、公开)一词译为英文的。
这个德语概念根据具体的语境又被译为“thepublic”(公众)。
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publicspace),而公共艺术(publicart)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当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日益频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而更多的关注于自身身处的环境,公共艺术的产生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环境观念。
极大丰富和完善人们的生活空间,同时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开放性、民主性、交流和共享的精神。
一个环境不仅需要满足视觉上美的感受,它更需要有灵魂、有精神,需要通过某种手段体现它内在的情愫和信仰。
所以公共艺术不仅是对一个公共空间的简单的装饰美化,同时还要体现这一空间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
三、壁画与公共环境的因素。
现代壁画与古代壁画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壁画主要服务于宗教,以壁画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绘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
而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
现代社会中,公共空间的类型和功能随着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建筑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相应地,也产生了过去所未曾出现的新的建筑结构、建筑类型和建筑空间,这些都会对壁画的风格、样式起到催化和助推的作用。
“壁画的重要艺术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壁画还没有改变与其他画种的共同本质,要通过绘画材料或借助工艺手段,直接宣泄内心情感,去表达把握壁画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等更深层次的追求。”壁画家或设计师,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对场所、空间的先期阅读,以期找到公共空间的特性、缺失和社会公众的精神诉求之间的联系纽带,进而将诸如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语言的传达方式、最后的实施等付诸于现实。
四、现代壁画审美特征。
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1.尺度与美感。
壁画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比例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界面关系是确定壁画尺度的基本前提。
使之既不影响内外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整体思考壁画尺度与建筑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壁画尺度与视距的关系。
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画面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
2.材料与美感。
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
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已具有了原始美感,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壁画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壁画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建筑的发展愈来愈明显。
因而,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壁画的材料观念。
3.形式与美感。
壁画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壁画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
壁画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绘画中的其它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壁画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
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壁画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壁画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
壁画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表现形式,它所产生的视觉感染力和对人们精神的启示是其它艺术语言所无法给予的。
现代壁画也在随着新科技和新材料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壁画在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的同时,更注重人文精神的注入。
它依赖公共空间环境,又体现公共意识,是社会价值和人类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的重要体现形式,是现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卡特琳·格鲁,《艺术介入空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尚廓,《壁画与建筑的构图关系》/。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十四
公共管理类专业从西方引入以来,在我国综合类高等院校的产生和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广东,目前有多所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公共管理类的多个专业,如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政策、教育经济管理等专业,其中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为主要代表。广东省开设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如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每年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新生占到本校招生人数5-10%的比例。但是由于当前“公共部门”逢进必考的准入规则,使得公共管理类专业(下简称“公管类”)学生就业时专业匹配性较低,学科的专业性受到公众质疑。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论文为了研究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首先在30名近三年毕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预试,对30份回收问卷进行了有效信息分析后,结合对专家的咨询,笔者对问卷稍作修改,随后在广东省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五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近三年来的毕业生中随机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6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98%;其中男生151人,女生435人;其中届192人,届194人,届200人;选择继续深造和还未找到工作的共8人,4人还在实习阶段,其余574人全部稳定就业,就业率达98%。统计方法利用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本类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毕业生的主观感受,另一个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应用状况。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后对本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之间契合度的态度来看,80.37%的被调查者认为本类专业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有点脱节或者很脱节,只有19.62%的被调查者认为两者较契合,而认为两者很契合的人数为0。这反映了在毕业生的主观感受上,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本类专业的素质要求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这说明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是不相符合的。
2.各行业的毕业生对公管类专业课知识的认知态度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有70%左右集中在企业,而金融机构占16.21%,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大约各占5%。另外,极少数通过自由职业和其他情况实现就业,或就业失败。总体上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绝大多数进入企业和金融机构,反映了学生就业与本类专业的相关性不够强。与从事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毕业生相比,从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对理论性较强的“公共政策分析”和“行政管理学”的专业知识认同度较高,而92.86%从事企业的毕业生认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没有提供实际工作技能,从事公务员的毕业生占到了该类的41.38%。
3.毕业生在工作中应用专业课知识的态度总的来说,毕业生对专业课知识实际应用的态度体现在课程性质上,实践性或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其专业知识应用也得到认可,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专业知识应用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课程设置中“实践机会较少”、“各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紧密”和“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有着较为集中的态度反映。数据显示,各类行业中,超过54%的毕业生认为公共管理类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包括了以上三点。这说明了从毕业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着“实践机会较少”、“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紧密”和“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同时,有超过30%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课时安排不足”、“专业课数量不足”和“对学生思维培养不够”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也说明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课时数量、专业课数量不足的问题,以及注意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
4.毕业生对提高就业率的途径的选择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途径选择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上,占了总填写次数的58.62%,其次是教学质量,占到了20.2%。这说明了对于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而言,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提高部分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就业率的主要途径,这反映了毕业生对实践能力的看重。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对广东省广外、华农和华师的三所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后,我们经过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本类专业的素质要求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因此,从这一个方面来看,这说明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是不相契合的;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专业选修课,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足的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提供帮助,其专业知识没有得到足够的应用,对应的是实践性或技术性强于理论性的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较为有效的应用。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的课程较多,一些课程不符合实际工作的应用被选定为专业必修课;而实践性或技术性强的课程较少。
2.毕业生对专业课实际知识应用态度的差异化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毕业生从事不同的行业对专业课知识应用的态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化,主要反映在:从事政府及事业部门的毕业生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实际知识应用认同度普遍高于从事金融和企业的毕业生;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则是相反的,从事政府及事业部门的毕业生对这些课程的实际知识应用认同度普遍地低于从事金融和企业的毕业生。虽然所从事行业的不同影响对专业课实际知识应用态度的差异化,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分析的数据显示着存在于行业之间的一个共性:从事各类行业的毕业生普遍偏向于认同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实际知识应用,换句话说,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3.毕业生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较为集中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毕业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反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实践机会较少”,“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间的联系紧密度不够”“,课时数量和专业课数量不足”。“实践机会较少”,“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实践机会少导致学生难以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机会少;实践机会较少也导致学生不清楚哪些课程的学习是有用于实际工作的,不利于调整学习策略;最后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到了工作时才发现能用于工作中的比较少,才发现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因此“,实践机会少”和“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分不开的。“学科间的联系紧密度不够”,“课时数量和专业课数量不足”,这二者也是存在着相关关系的。“课时数量和专业课数量不足”这一因素致使部分课程因安排不了足够的课时,使得学生不能学习到足够多的知识;而部分课程或基于教学大纲,或基于老师数量不足无法开设。这些就导致了学生认为专业的“学科间的联系紧密度不够”。
4.毕业生对提高就业率途径的选择集中于社会实践在对“对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途径的选择”、“对参加政府或事业单位实习的选择”和“对授课老师素质提高的期望”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分析发现,毕业生普遍对参加社会实践或者获取实践经验有着较高的认同,这不仅反映了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对社会实践方面的忽视,而且也说明对于毕业生而言,为了就业这一重要导向,参加社会实践和获得实践经验是应对就业难题的有效方式,这与上面分析毕业生对专业课实际知识应用态度的结论不谋而合。
公共艺术的论文文献篇十五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相应提到,创造优美、和谐、绿色的生活环境是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从艺术和公共环境角度审视并考虑的“公共艺术”成为了人们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当步履匆匆的人群偶尔驻足在钢筋水泥铸造的高耸突兀的现代建筑物中时,周围冰冷而毫无生机的环境也许会使人感到一丝的孤立和失落感。即使有电子技术来弥补人们的心理需求,但还是会使人不免感到艺术文化气息的大量流失,更重要的是缺少了人文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但是在开放的、公众认同的公共空间内进行的,并由大众自由参与的公共艺术创作却可以使环境中的文化含量丰富起来,改善现代都市人文景观的建设。其具有的丰富的娱乐互动性大大增强了环境中人文情感的交流和传达,有利于建立一个平稳和谐的高品质空间环境,使人们获得欢愉,体会环境带来的优美感、自然感和生命感。
所以,公共艺术作为放置于公共场所内的艺术作品,应具有与大众产生交流的特点,避免以完全孤立、与公众保持距离的观赏形式存在,而是要从大众对作品的参与及互动方面加以研究和探索,创作出生活的艺术,身边的艺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与之产生精神上的交流,真正做到将艺术融入生活。
而提到公共艺术,就不得不提到坐落于美国芝加哥洛普区的千禧公园。这个由芝加哥政府发动,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历史上公众参与最多的公园可以说是一个超级的公共艺术项目。它分别由露天剧场、过街云桥、雕塑、互动媒体、生态环境景观等元素构成,以极具参与性的亲民互动的设计理念赢得了公众对千禧公园的热烈反响,每年吸引的'游客超过400万人次,不仅带动了重塑芝加哥先锋花园城市形象的设计热潮,而且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将这个中心废气地带变成了一个富有娱乐休闲功能的景观区域,是具有大众参与性的公共艺术的优秀代表和典范。
其中,出自英国艺术家安尼诗・卡普尔之手的雕塑作品“云门”,被芝加哥人亲切称为“豆子”的巨大雕塑非常引人注目,成为了人们驻足聚集的艺术广场。它高33英尺,长66英尺,宽42英尺,重约110吨,通体全部由不锈钢无缝锻造出来,且经过了高度的镜面处理,远远望去就像是一面超大无暇的哈哈镜。它将周围的建筑和天空全部倒映在了光滑晶亮的银色表面上,使人们与城市融为一体,并且在不同的角度和时间显现出不同的扭曲和光影效果,这使得单调的外表立刻具有了丰富的内容。游客们喜欢从它下方的凹陷处穿过,到它的跟前触摸、拍照,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形态的反映,这充分地展现了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参与性的独特魅力,也可见艺术品并不一定是高不可攀的、供少数人欣赏的事物,而是可供大众参与的具有形式上的开放性和表现上的通俗性的艺术种类。
千禧公园内由西班牙艺术家约姆・普朗萨设计的喷泉与led影像幕墙相结合的“皇冠喷泉”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者将1000个芝加哥市民的表情用摄像机拍摄下来,把这些动态的面部表情的录像以每小时变换6张的频率投射到约15米高、6米宽的南北各1座的2座构筑体的屏幕上。与之相伴随的是涓涓流淌的水流和从人嘴中吐出的喷泉,小朋友们则会等待着电子脸孔嘟起大嘴触碰那凉爽水柱的一刻,消除身上的暑热,极具互动性和亲民参与性,是与互动媒体相结合亲民互动公共艺术优秀案例。
从千禧公园这个公共艺术项目可以看出艺术在逐步走向大众、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大众的参与是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关键之所在。通过大众的参与不仅仅为了完美展现艺术品的视觉效果,体现其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让身处于高密度居住状况下的人们放松身心,拉近距离,营造出人性化的生活氛围,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公共艺术是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是公共艺术作品创作的灵魂。当代公共的主体是市民大众,艺术已不再是历史传统形态下为某些特权服务的工具了,公共艺术在甩掉神秘外衣之后,已经成为了为市民大众创造自由舒适的公共空间、满足大多数人审美与情感需求的新的艺术形式,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人的因素是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中不容忽视的关键,而公众的参与和共同创造将是公共艺术作品进一步彰显魅力的必由之路。如何确立公共艺术作品的形象,使其亲近大众,使人与环境共融,则是创作的首要环节,不管是尺度问题还是形象问题,都应围绕着这一精神而展开。因此,在设计上应多加以对这个因素的考虑,摒弃单调乏味,缺少精神交流和情感沟通的毫无生机的点缀物,让艺术品与观众产生直接互动,并创作出更多极具亲和力、感染力以及丰富的互动性公共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
马诔(1985-),女,天津人,燕京理工学院艺术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