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才发展规划(汇总20篇)
总结是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提升综合素质都具有积极意义。常见的历史误解有哪些,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事件?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和目的。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一
金融科技是指将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通过创新的科技手段来改善金融服务和能力。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了推动金融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各国纷纷制定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本文将以“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心得体会”为主题,分五段式进行阐述。
第一段:正确认识金融科技的重要性。
金融科技对于发展金融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金融科技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可以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促进金融包容性和普惠金融的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
第二段:借鉴他国经验,形成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在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时,各国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建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例如,中国可借鉴英国的“沙盒”制度,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试点和创新空间;日本可借鉴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播种计划”,鼓励金融科技创新。这些经验的借鉴可以帮助各国建立规范、透明、公平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第三段:加强金融科技监管与风险防范。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在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时,各国应该注重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金融行业面临着新的风险和威胁,如信息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保护用户权益。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还可能引发金融系统稳定性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第四段: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互联互通。
金融科技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国际属性,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在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时,各国应该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制定相关标准和规则,构建开放、包容、合作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例如,国际金融科技标准化组织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金融科技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国际金融科技的互联互通与合作。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金融科技的全球普及与共享。
第五段:创新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持。在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时,各国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具备金融和科技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各国还应该鼓励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金融科技与金融产业的协同发展。只有通过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才能促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总结:金融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应该积极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以顺应时代潮流,推动金融行业的变革与升级。通过借鉴他国经验、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推动国际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和促进产业协同,可以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推动金融科技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动力。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二
学生活和学习做一个很好的规划。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21世纪的热门行业,而且经我院转专业后,金融系由6个班增加到16个班,从这点可以看出金融行业竞争压力很大,但也有优势,单从金融行业就业去向看就占据很大优势,金融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
(一) 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
资银行国内分支机构。
(二)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
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五)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
(六)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为保险方向。
(九)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很多国家行业监管部门、政府机构,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经能够体现在其年度人员录用考试的资格要求中。
的从业经历下,成长为业内精英的。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法律的紧密联系,是这样一个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和根源,从经济发展对社会的专业化分工需求来看,未来民商经济方面的律师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作用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也是近几年来,金融经济专业的毕业生对jm、司考趋之若骛的主因之一。
相比照金融专业学生生源数量的增涨而言,近年来国内金融业对金融专业毕业(本科、研究)生的需求,是呈下降趋势的。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由于金融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对于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研究生的需求则有所上升。在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的比较中,对会计与财务专业的需求有所上升,自2000年始已经超过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此消彼涨,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量日渐消退。
实际工作脱节太大,大到根本无法照搬来用,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最重要的显然已经不是专业了,而是对一个职业、一个行业的热爱、激-情、勤奋、执着,这才是最重要的!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三
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由“启航工程计划”、“育英工程计划”、“菁英工程计划”、“卓越工程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启航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育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优秀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菁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核心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备人才。
4、卓越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后备干部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高级岗位的人才。
(二)人才的甄选。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1、甄选条件:进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是大专以上全日制学历,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2、经过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测评,由部门或生产单位推荐。
3、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筛选人员名单,然后由公司领导批准入选人员名单。
(三)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对人才采用下列两种培养模式:
1、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公司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即采用:一线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副班长到班长(不同车间或部门)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车间副主任到主任(不同车间或部门)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中层副职到正职(不同部门)时间为一年;培养期间采用继续教育+内外培训+双师培养制+分段式多模块培训体系。
2、专业技术及业务管理型专才,以专业技术为主线进行叉培养模式,即采用:专业或业务领域内轮岗+项目锻炼+内部指导+继续教育+内外培训模块训练等多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
(四)人才培养方法。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公司对列入培养计划的各级人员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按照“技术、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养教育的基础上,以提高大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培养“适应公司发展需求,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性”的应用人才。
1、入职开始跟踪管理: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单位负责,定期跟进大学生工作的进展情况。入职2周的脱产军训、培训;现场流程培训;跟班锻炼;年终优秀选拔。
2、建立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快速成长搭建平台。启动职业生涯规划,为了让各专业大学生看到发展的希望和潜力,安心留在企业施展才华,从20xx年起,启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工程,其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确立人生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有利于组织选拔使用和培养适合岗位人才。
3、轮岗:前提必须胜任本职工作;公司不同部门间的轮换,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不同部门、单位及各岗位主要职责和相互协调配合情况;由轮换期间部门或单位管理;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六个月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根据培养计划及实际情况确定。
4、纳入内部培训师:为了满足中层岗位所必须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凡列入“菁英工程计划”的必须根据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参加内部培训师,并完成相应的讲课工作。
5、加强培训:内部培训-公司安排一系列的基础培训、技术培训、管理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素质培训等多种形式;外部培训-安排到有色行业同类矿山现场培训、参加咨询机构组织专项培训。提供技术交流机会,有计划地选送到合作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开阔他们的视野。
6、委培:根据专业、管理需要与高校和有色行业培训机构合作,委托进行深造。培训为半脱产和全脱产形式,毕业后报取得毕业证,公司给予报销学费。入学通知前需签订委培协议,毕业后为公司服务10年以上。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促进全省金融业在“十二五”期间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我省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条件。
(一)产业现状。
1、各类金融机构逐步健全,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银行业法人机构140家,分支机构6842家。其中,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6家,外资金融机构5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73家,农村合作银行12家,村镇银行11家,贷款子公司2家;信托公司2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4家,财务公司7家;小额贷款公司74家;法人证券公司2家,证券公司分公司5家,证券营业部167家,基金公司分公司2家,投资咨询公司分公司1家,期货经纪公司3家,期货营业部29家,有5个品种10个期货交割库;法人保险公司1家,保险市场主体45家,各级营业性保险机构及营销服务部3194家,专业保险中介法人机构58家,分支机构126家;创业投资和各种私募股权基金60家,注册资本总额约70亿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240家(不包括担保兼营机构),注册资本130亿元。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金融服务和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
2、各类金融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金融实力不断增强。最近5年,我省金融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预计达到530亿元,是2005年的4.17倍。银行业资产总额增长迅猛。截至2010年末,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25418亿元,比年初增加4382亿元,存款余额21769亿元,贷款余额1464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6倍和2.5倍。全省证券化率为34.67%,证券交易量达到2.97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在全国占比为3.10%;投资者开户数376.90万户,占全国总数4.38%,居全国第9位。全省期货交易代理交易额同比增长148.15%,期货投资者人数同比增长超过20%,实现手续费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7.86%。全省保险业完成原保险保费收入500.4亿元,是2005年的2.45倍,规模居全国第10位,保险业资产总额820.8亿元,是2005年的2.8倍。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3.37%,比200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875元,比2005年增加501元。保险覆盖人群达到39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0%,覆盖率比2005年上升30个百分点。
3、各类金融市场平稳发展,融资结构不断改善。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新增2591亿元,增加额居中部六省第一。全省金融机构商业汇票承兑余额98.7亿元,金融机构贴现余额17.1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375亿元、中期票据124亿元。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呈现稳定增长势头,全省共有73家上市公司,居全国第8位,累计融资1089.05亿元。全省发行企业债券50亿元。2010年全省产权交易成交总额366.50亿元,产权交易综合业务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同业前列。
4、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最近五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湖北银行获批筹建,武汉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为汉口银行,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并跨省设立了重庆分行;武汉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重组改制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副省级城市中组建的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组建了12家农村合作银行;交通银行重组湖北国投成功,交银国际信托公司发展迅速;长江证券公司成功上市;有13家企业在境内上市、5家企业在海外上市,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金融对外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共有外资银行机构5家,外资村镇银行2家,外资贷款公司2家,外资保险公司5家,外资金融机构数居中部之首。省行(会)合作机制不断巩固,省政府先后与24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国已有39家金融机构决定或有意向将后台服务中心建在武汉。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建设启动,武汉金融中心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正在加强。
5、信用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持续推动农村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信用和区域信用四大信用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已有595万农户被评为信用农户,755个乡镇被评为信用乡镇,全省信用农户的贷款证发证率达到82%。开发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平台”,为全省10.2万户未贷款的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全省共有17个市州先后被评为a级信用市州,64个县(市、区)先后被评为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
(二)主要问题。
1、金融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市场主体数量偏少、偏小,实力不强,金融机构多元化程度不高,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金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金融体制和服务创新不足,不能适应多样化、多层面的金融需求。
2、金融市场结构不平衡。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较缓慢,金融资讯、现代投资银行等高端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有待发展。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相对集中,县域、“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薄弱。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传统产业,保险覆盖面不够宽,金融发展中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
3、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全省经济证券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市公司总体质量不高,规模偏小,再融资能力不强。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的意识不强。产权交易平台不完备,产业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发展滞后,各级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机构较少,融资能力偏低。
4、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少且实力不强。全省城市商业银行单体规模小、资产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农村信用社改革任务艰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够。证券公司资本实力较弱,期货市场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保险企业赢利能力不强,中小保险公司经营压力较大。
5、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较少,外资证券机构、基金公司等还没有进入,金融业的对外合作也处于较低层次,与我省金融业规模、效益水平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
(三)有利条件。
1、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金融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10年以来,我省gdp年均增长12%。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4840亿元。全省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工业结构高级化特征正在显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市场基础和体制基础,同时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拓展了市场空间。
2、国家赋予我省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金融产业振兴带来了机遇。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及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的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方面使我省获得先行先试的机会,有利于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促使我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有利于金融服务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当前国家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对我省强化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和机遇。
3、对外开放的扩大为金融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金融业可以根据国民待遇原则进入缔约国金融市场发展业务,有利于金融企业拓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外资金融企业陆续进入我省金融市场,也将为我省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参照体系,促进金融业竞争局面的形成,推动我省金融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依托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布局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整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显著增强我省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促进全省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
(二)基本原则。
高效发展原则。坚持金融发展速度与绩效并重,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增量调整存量,在发展中调整,在改革中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既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保证较高的发展质量,实现湖北金融业高效发展。
创新发展原则。坚持金融创新与金融增长并重,全面推动金融业的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创新对金融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以创新促进湖北金融业跨越式发展。在创新的同时,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要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开放发展原则。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金融主体在湖北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大力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鼓励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全国性金融机构。
协调发展原则。坚持金融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统筹金融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握好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发展城市金融市场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实现湖北经济金融的全面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金融支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以创新服务领域、支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方向,以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重点,以创新管理与服务为保证,实现金融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推动湖北低碳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创新内部运行机制,推动湖北金融业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金融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全省金融机构要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努力实现“七项目标”,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将我省建设成为金融资源的聚集地、金融创新的基地和金融人才的高地。
1、金融业增加值发展目标:到2015年末,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35%以上,保险密度达到1600元;各类产业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规模争取达到1000亿元。
3、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发展目标:到2015年,争取引进未在省内设立机构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全部来鄂开设分行,设立1—2家省级商业银行,引进8-10家外资银行,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贷款子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00家以上,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各2—3家,争取2-3家地方金融机构上市。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各达到200家以上。全省证券营业部达到200家左右,培育2-3家规模大、实力强的期货经营机构进入全国前列。积极争取相关期货交易所在我省设立稻谷、玉米、钢材等期货品种的现货交割仓库。力争法人保险机构达到3家,保险主体60家以上,各级保险分支机构达4500家以上。大型综合性股权投资基金达到2家以上,多方式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200家以上。
4、金融服务结构调整目标:加大金融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弱势群体的力度。争取每个市州开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达到3家以上。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确保农业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新增贷款增幅。各市、州、直管市至少新增2家上市公司,全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票据10期以上。保险业发展结构协调合理,县域农村业务占比显著提高,科技保险覆盖率明显扩大。到2015年,各市、州和有条件的县市至少设立1家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湖北中企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达到20亿元以上。培育1-2个资产过2千亿元的金融控股集团。
15万亿元。上市公司总数突破80家,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突破1000亿元,各类直接融资总额力争达到2000亿元,全市经济证券化率高于全国同等城市平均水平。设立和引进证券机构总部3—5家,分公司及地区总部10-15家。武汉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23%;总部保险法人机构达到4家,引进4-6家保险机构区域总部,专业性保险主体10家,外资保险主体10家,保险机构在汉一级分公司达到60家以上。设立和引进各类产业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150家以上。争取设立各类金融后台服务中心达到30家,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使武汉成为金融机构密集、市场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高效、创新活跃、具有较强吸纳辐射功能的区域金融中心。
6、金融生态建设目标:到2015年,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户及中小企业信用评定体系,信用农户及信用乡镇占全省农户总数及全省乡镇总数的90%以上,全省各县(市、区)均成为金融信用县(市、区)。建立信用档案的中小企业超过30万户,创建信用社区1500个以上。开发全省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系统,形成金融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
7、金融安全建设目标:建立商业银行可持续的动态资本补充机制,保持较高的资本质量和充足的资本水平,强化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切实防范贷款集中度风险。建立良好的监管协作机制,加强“一行三局”及有关部门的政策协调与信息沟通交流,实现对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全方位的有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及时处置各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上市公司内幕交易和金融诈骗等行为,确保辖区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改革创新,实现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
1、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改革创新意识。改革创新是推动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全省金融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勇于开拓,在实现金融业规模和总量发展的同时实现服务功能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
2、进一步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金融创新激励机制,通过有效激励,调动各级部门和员工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创新质量和经营效率,降低创新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合的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在改革创新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3、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工作力度。在机构方面,要加大法人金融机构产权改革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改善资本结构。支持金融机构实施员工持股,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积极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收购兼并,开展综合性、多元化经营,为客户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服务。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各金融机构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经济主体的实际,大力开发和推广新的业务品种,满足各类经济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要打破银行、证券、保险和股权投资等市场长期相互割裂的局面,联合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股权投资、担保等融资服务机构,特别是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股权投资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大力营造相互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实质性合作,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和服务模式,形成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金融服务联盟,为经济主体发展提供功能多元、风险共担、形式多样的结构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
(二)以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加大金融对全省经济的支持力度。
1、合理规划金融产业布局。落实省行、省会合作协议,为武汉城市圈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快推动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建设,推动武汉城市圈信贷市场、票据市场、资金清算、金融信息一体化、产股权市场一体化进程。支持建立完善鄂西圈投融资运营体系,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融资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引导各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长江经济带项目规划、论证,给予融资支持。大力开展科技金融创新,积极探索为科技企业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新业务和新产品,不断加大对科技产业的信贷投入,不断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
2、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信贷投入,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加大对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电子产业中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引导金融资源向规模型集群经济和高新技术园区聚集,向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倾斜,向现代服务业辐射,向全民创业型经济和中小企业延伸。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整合、产业整合或跨行业收购兼并,努力把绩优公司打造成行业龙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传统行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推动高风险上市公司优化重组,有效化解市场风险。
3、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探索适应科技企业发展要求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担保方式,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货融资、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服务外包贷款、并购贷款等新的信贷品种。加快开展对科技企业信用贷款的试点。不断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建立武汉城市圈银企信息对接共享机制,筹建武汉城市圈银企信息对接共享平台。探索建立与政府投资平台、产业基金相配套的信贷服务方式,探索研发与高新企业孵化器、风投基金相配套的信贷产品,促进武汉城市圈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和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创新资金结算、基金托管、企业银行、理财服务等业务,推出贷款与投融资的综合服务新产品,发行区域性项目债券、企业债券和区域建设政府债券,规范和推动信托融资和民间借贷活动,提升圈内资本市场功能。积极支持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推动商业承兑汇票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与使用。扩大信贷抵押物范围,拓展抵押方式,积极探索发展各种适应多层次、多元化要求的金融服务方式和工具。
(三)加快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增强金融集聚力和辐射力。
1、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武汉投资组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重点引进成长性好、经营有特色的法人机构和区域性总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吸引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来汉设立代表处、分支机构,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襄阳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台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鄂发展,寻求合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筹建光谷科技银行,大力支持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支持设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设立外资保险公司、合资基金公司等。
2、推动本土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加快组建省级法人银行和证券、保险法人机构。支持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做大做强,实现跨区域经营,并择机上市,使其尽快成为全国一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武汉农商行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拓展发展空间,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和方正东亚信托有限公司大力拓展湖北本地业务,打造精品信托品牌;支持光大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做大做强;支持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壮大资本实力,拓展重点业务,扩大服务领域;支持天风证券进一步扩大资本规模,提升分类等级,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经营业绩。积极支持合众人寿实施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提高竞争实力。积极筹建长江财产保险公司,并支持其发展。积极支持期货公司增资扩股,扩大资本规模,提高竞争实力。鼓励省内期货公司到省外增设网点,提升市场占有率。
3、引进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争取金融机构在省内设立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后台运行与服务机构,使更多信用卡中心、数据备份中心、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区域业务处理中心、培训中心等机构入驻武汉市,建设武汉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争取金融机构在省内设立区域性授信审批中心、稽核监督中心、审计中心等区域性管理中心,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对新设立或新引进的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其落户城市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4、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大力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资产评估、保险代理、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培育知名品牌,为金融市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引导督促金融中介服务行业制定规范的行业规则和从业人员职业规范,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实现金融中介服务行业的规范化管理。鼓励担保公司出资人增加资本金投入,完善地方财政对市属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机制,逐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5、稳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武汉成为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地区,鼓励武汉地区银行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为发展武汉离岸金融市场创造条件。加强湖北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全面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现代化管理模式、国际化人才战略、长期化激励机制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业务技术,使湖北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业务推广、风险控制、市场培育等各个环节有明显改善和提高。认真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
(四)实施金融帮扶工程,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及社会弱势群体发展。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向农村延伸机构,鼓励和支持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组建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引导银行机构合理确定县域机构授权授信,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引导银行机构下放外汇业务经营权限,使县域企业可以就近开立外汇账户、办理国际结算、外汇贷款、结售汇等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期货服务“三农”的运作模式,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期现套利,积极推动期货交易所在湖北设立稻米、玉米、水产品等相关农副产品交割仓库。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农房保险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不断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2、创新小企业金融服务。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服务小企业的专业部门和专营机构,不断丰富服务小企业的市场主体。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支持行业协会建立会员制的联保公司。开办“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政策咨询、融资申请受理、融资问题答疑等综合服务。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贷款信托的发行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3、加强金融扶弱工作。不断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机制,优化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审批发放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积极对贫困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研究适应农民工的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创业致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浅显易懂的金融知识宣传和咨询工作,引导农民工关注金融,更好地利用金融手段创业兴业,实现发家致富和扩大再生产的愿望。
(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1、加大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适应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形势,进一步优化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完善动态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拟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培育,提高后备企业质量,确保“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储备一批”。加强与中国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的沟通,进一步加大上市后备企业辅导力度,充分发挥各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快企业上市步伐。进一步完善推进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努力降低企业上市成本,鼓励和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适应湖北上市后备企业特点,重点推进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并按照多头并举的方针,积极拓展主板市场和境外市场。
2、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打造一批行业龙头和地方蓝筹旗舰公司。促进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定向增发等多种方式进行再融资。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优化融资结构。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工作。积极推动各地通过划拨国有资产、重组、注资等方式构建企业债券融资平台,积极培育发债主体。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分离债等多种形式进行债券融资,支持信托股权融资。积极支持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
3、着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做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合作,重点支持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发展。落实促进创业投资公司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和有限参与,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外商等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创业投资,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风险投资机构落户湖北。
4、加快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推进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进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探索开展未上市中小企业股权交易试点工作。推行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制度,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的发展。加快以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为核心的产权交易机构整合重组,尽快形成立足城市圈、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产权市场。加快排污权交易发展,争取建设成为全国排污权交易中心。
(六)加快保险市场发展,切实增强保障功能。
1、完善保险市场体系,优化保险市场结构。大力引进有经营特色的健康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企业年金等专业性保险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导保险机构稳步推进分支机构建设,优化省内各地区保险机构网点布局,为扩大保险覆盖面夯实基础。稳步发展保险代理机构,大力发展保险经纪与公估机构,规范发展兼业代理机构,完善保险营销员制度,形成多层次的保险中介市场。
2、不断推进业务创新,努力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创新保险产品,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需要,扩大保险覆盖面。加快发展责任保险,充分发挥责任保险在防损减灾和灾害事故处置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直接相关的火灾公众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校园方责任险、雇主责任险、医疗责任险、产品质量责任险、建筑工程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保险品种。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融资业务的有机结合,支持对外贸易。推动科技保险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支持科技产品创新。加快发展民营企业保险,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险业务,提高居民人身保障水平。积极支持保险创新业务在湖北试点。
3、加快保险服务创新,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推行保单标准化与通俗化,规范保险合同的内容和格式。扩大投保提示制度和理赔服务标准覆盖范围,规范和约束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和时限,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创新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新业务销售模式,继续发展银行、邮政代理保险业务,促进公司销售或直营、个人营销、专兼业代理业务的齐头并进。探索建立保险合同纠纷快速处理机制,为被保险人提供快捷便利的纠纷调解服务。
(七)加强金融基础性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1、建立安全通畅、高效便捷的支付清算服务平台。完善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银行卡支付、网上支付、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国库会计核算等业务系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体系,为资金周转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建立诚信和谐、长久有效的社会信用服务平台。充实、完善企业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建立社会征信服务体系;建立金融生态监测评价系统,促进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健全反假货币网络体系,净化现金流通环境;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金融秩序。
3、建立公开透明、优质便利的外汇综合服务平台。在现行外汇管理框架下,实行简政放权、流程管理、阳光操作,远程服务,便利企业、居民办理外汇业务,促进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
4、建立全面及时、准确权威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经济金融数据的统计和监测分析,规范信息披露,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金融信息服务;推行政务公开,为社会提供低成本、方便、全天候的政务信息服务;加强金融宣传,提高公民金融意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对金融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出台财税政策、奖励政策等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扶持,通过改进行政服务、积极处置地方金融机构风险等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建立省政府金融发展咨询委员会,提高金融发展决策的科学性。省政府金融办与相关部门建立金融产业发展建设联席会议和日常沟通联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金融产业发展建设工作,通报重点创新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发展金融业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推进省行(会)合作。
要深刻认识到省行(会)合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推进省行(会)合作机制的建立,促进省行(会)共建。积极联系目前尚未与我省签订省行合作协议的金融机构,创造各种条件,尽快签订省行合作协议,实现全覆盖。加大与已签订协议的金融机构的互动与沟通,进一步推进省行(会)合作协议的落实,深化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完善省行(会)合作机制,为我省金融业的发展争取有利政策环境。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对已出台的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确保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设立湖北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对“三农”、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支持,奖励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为湖北金融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和个人。完善财政补充担保机构、融资平台资本金的具体办法,促进其做大做强;完善激励措施,细化对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融资平台、担保机构的奖励措施;研究出台打造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政策措施,对一次性投资较大的区域性金融服务和管理中心,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广泛开展金融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素质。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公务员培训内容。加快以企业信息系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政府政务信息系统、农户信用档案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推进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深化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深入开展“金融信用市州县”、“保险先进县市”创建活动。推动企业外部信用评级,加大培植“a级信用企业”力度。健全政府主导、监管机构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金融生态建设长效机制,优化金融司法环境和行政服务环境,切实维护金融机构权益,在提高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和降低银行处置抵贷资产、企业抵押担保融资成本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五)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金融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与各金融机构配合、与金融监管部门及武汉高校联合组建金融人才培训中心等方式,对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外金融机构培训,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制定有关培养、使用、引进金融人才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和作用,并为人才长期留用解决后顾之忧,在家属安置工作、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金融机构为引进急需高级管理人才而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可据实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快建设中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培训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金融管理者、金融机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层次金融人才队伍,把武汉打造成为金融人才高地。
(六)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稳定协作机制的培育和完善,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完善区域金融生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评价结果和预警信息。制定防范金融突发事件协作预案,完善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积极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执法力度,有效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完善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有效地做好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规范发展各类准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的监管,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制度,促进经济金融稳定协调发展。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五
在学院党政领导下,根据归口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办公室、实验室、教学系为实施单元,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负责总体计划研究、任务分解、过程控制与总结。
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总体目标
以“特立交通,经济天下”为办学特色,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学科发展,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为主题,以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一)专业提升计划
1.专业提升计划目标
“专业提升计划”以促进财经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内涵提升为根本目标,各专业通过5年建设,建成在市内有较强竞争力、在校内拥有比较优势与特色的专业,使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1)会计学专业
并争取通过国家专业评估与认证。
(2)市场营销专业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专业特色与优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达到市内同类院校前列,校内专业评估达到“良好”,并积极争取成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经济学专业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专业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达到校内先进水平,校内专业评估达到“合格”,并积极争取成为校级特色专业。
(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专业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实力达到校内中上水平,校内专业评估达到“合格”,并积极争取成为校级特色专业。
2、专业提升计划基本思路
(1)研究专业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确定专业特色和优势建设方向。
各专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由外校专家、行业专业、校内专业专家构成,负责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各专业在研究专业发展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邀请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讨论、诊断2次以上,由学院相关领导牵头,各系负责组织。
(2)完善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科学合 2
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进一步突出实验实践教学,各专业在把握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实验实践学分。形成理论课程、课内实验课程、独立实验课程、实训课程、课外实践课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有机体系。
理论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与学分制密切结合,逐步实现学生选课、选师、选时的自由。
(3)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建设精品课程。
逐步推行课程负责人制,完善课程授课质量规范,建立院-校-市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4)加强教材建设,完善实验教材。
加强学院教材规划与建设,特别是加强实验课程大纲与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5)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素质。
各专业根据课程性质努力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完善团队考评机制,加强团队建设与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素质。
(6)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围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开展针对性的改革实践。
等方面的改革,并形成一系列改革成果。
(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计划
(1)更新教育理念,实现从重视学生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用3-5年时间将各个专业打造为实践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2)成立学生实践工作部,专职管理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学生实践工作部由专业教师、学生工作教师、学生干部组成,每年年初制定实践计划,年末提交实践总结。
(3)创造学生校内实践平台,提升学生校内实践能力。由学生实践工作部与宣传部、学工部、后勤总公司密切合作,建立校内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4)创造并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平台,提升学生校外实践能力。 以学生实践工作部为主导,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
(5)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种专业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生人文礼仪素质提升计划
(1)制定财经学院学生礼仪规范标准,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2)加强学生文体素质培养,举办形式多样的学生文体比赛。
(3)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培养,构建学生道德档案,建立学生道德信息跟踪系统。
(四)学生就业提升计划
(1)完善财经学院学生就业工作制度规范,明确学院、教学系、教辅人员和专业教师的职责。
(2)广泛联系社会行业单位,建设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3)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创新就业形式。
(4)通过3-5年时间的建设,会计系签约率达到校内前十位,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6%;市场营销系签约率达到校内前二十位,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3%;经济学系签约率达到校内前三十位,考研率达到20%,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签约率达到校内前三十五位,考研率达到20%,一次性就业率超过88%。
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组织保障
(一)专业建设委员会
各专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由外校专家、行业专业、校内相关专业专家构成,负责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确定专业发展定位,探索专业发展特色,诊断专业发展问题,提出专业发展实施方案。
(二)教学团队
以学科专业为基础,以相似相近课程群为单元,整合学院教学资源,组建优质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实行负责人制,设负责人1人,每个教学团队由若干相关课程负责人组成。
(二)科研团队
制,设负责人1人。
(三)管理团队
以学院党政班子为核心,形成分工科学、权责明确、合作有力、高效团结的管理团队。
(四)服务团队
以学院教辅工作者、学生工作者、实验室工作者为主体,打造服务意识强、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优、服务效率高的教学服务团队。
(五)学生志愿者团队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培养学生的公益奉献精神,创建学生志愿者团队,在协助学院举办各种活动、协助学院日常教学运行、协助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1、考评政策。学院根据分工原则,对各教学系、各专业、各团队实行目标考核,各教学系、各专业、各团队对相关成员分解考核指标,落实考核责任。
2、经费政策。学院根据各教学系、各专业、各团队的运行情况予以经费支持。经费使用须有预算、开支明细与决算。
3、激励约束机制。学院对各教学系、各专业、各团队根据目标实现程度予以相应奖惩。未完成目标的教学系、专业、团队须提出整改方案,签署整改承诺书,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整改目标。
4、人才政策。学院出台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措施,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提升职称,积极引进博士、教授,积极聘用行业专家。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六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西安全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快西安金融业的发展,对于推动西安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010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了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冀希以金融的发展助推西安经济的发展,辐射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乃至整个大西北经济的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战略部署,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精神,以及省市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有关要求,加快推动我市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结合国家有关金融政策法规和《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二、发展现状与机遇。
(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西安认真贯彻国家、省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深化金融改革,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不断优化金融环境,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规模继续保持西北地区首位,名列中西部地区前茅。2009年,西安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8.4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已成为经济中的优势产业。
1、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西安已初步建立起以数量众多的各类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市场主体,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农村信用社等为补充的功能较为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十一五”以来,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区域管理总部大都落户西安,并将西安作为其拓展区域业务的基地。截止2009年底,西安金融机构总数达200余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中等水平。银行类金融机构25家,分支机构近1000家;保险类金融机构共有59家,其中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56家;保险类金融机构共有121家,总部设在西安的保险公司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寿保险公司11家、中介机构92家。与此同时,其他补充型贷款提供机构不断增加,为扩大西安企业融资渠道和改善融资环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一行三局”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在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处理好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成立了西安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指导协调全市金融工作以及服务全市金融机构的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金融工作的发展,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
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为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西安在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拓展债券市场、增加机构数量、发展期货市场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其他融资渠道协调发展的格局。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22.93亿元,是“十五”末的2.1倍,提前3年完成《西安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4500亿元的目标;“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0.6%,增幅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25.29亿元,年均增长16.2%,低于全市存款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866.17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提前2年完成《专项规划》目标;“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2.5%,增幅创近几个五年计划最高,高于“十五”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2.7和1.8个百分点。
2009年,西安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3841.70亿元,是“十五”末的11.7倍,年均增长85.1%。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147.54万户,年均增长8.6%。2009年末,西安拥有证券公司21家,比2005年增加3家;上市总股本112.18亿股,是2005年末的2.7倍,年均增长28.7%。
2009年,西安实现保费收入122.11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8.4%,提前1年完成《专项规划》目标。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5.90亿元,年均增长23.4%;寿险保费收入96.21亿元,年均增长29.9%。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25.1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7.5%。
3、金融创新成效显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西安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壮大。国有大型控股银行积极推进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优化服务质量;股份制银行不断壮大,丰富了我市金融服务体系;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为城市居民、中小企业和城市建设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在金融支持“三农”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业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网上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电子充值券等金融创新服务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4、信用环境建设不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加速优化“十一五”期间,西安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各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和工作机制,建立了西安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西安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银行间企业和个人征信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全市及各区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已经形成。同时,制定实施了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债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强化了金融案件的办理力度,提高了诉讼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司法环境。此外,金融机构组建了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重要业务系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中代收付业务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为满足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和农民工的支付需求,提供了高效、安全、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尽管西安金融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西安经济中的优势产业,但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地方法人性金融机构实力不强、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使金融业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当前西安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障碍。
1、金融结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信贷结构不太合理。2009年末,西安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占64.5%,比2005年提高17.5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则从38.5%降低到25.7%,信贷资金不断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则有所减弱。
二是证券业务结构单一。从2009年西安证券市场成交额看,股票成交额占全部证券成交额的94.6%,而基金成交额、债券成交额则分别只有0.5%、0.1%,其他证券业务发展更是滞后。
三是保险业务发展失衡。尽管西安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在副省级城市和国内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但西安的保险业务发展较为不均衡,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产业保险、再保险等险种占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地方金融机构实力依然不强。
“十一五”期间,尽管西安的地方法人性金融机构市商业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和战略引资,但实力依然不强,2009年末西安市商业银行存贷款占全市的比重分别只有6.8%和6.4%,占比很低。与此同时,三家证券公司中除了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实力稍强外,其余两家实力较弱,业务单一。
3、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依然不高。
截止2010年6月底,西安上市公司只有23家,另有2家通过证监会审核,但在副省级城市中较为靠后。与此同时,西安上市公司总体规模偏小,盈利能力较弱,再融资能力亟待加强;债券市场发育滞后,发行份额小,市场发展相对不足;产权市场不完善,交易机构整合进展缓慢。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中央、省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努力把金融改革推向新的阶段。2008年,陕西省委、省政府通过全国公选为十个地市配备了主管金融工作的政府领导,为确保全省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切实的组织保障。2010年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围绕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3万亿元的目标、围绕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金融发展计划,认真谋划好金融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与此同时,西安市政府也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了政府对地方金融事务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从而为“十二五”期间西安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区位优势日趋显现。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我市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以此引领和辐射带动整个大西北地区,为西安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2010年7月初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部署未来10年工作时,更是将西安定位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给西安金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经济带动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2009年年均增长14.5%,不仅高于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也为建国以来西安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而随着西安人均gdp进入5000美元以上时代,西安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工业化提升、消费机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的全新时期,西安吸纳金融要素的能力明显提高,经济对金融的带动力将持续增强。
4、各方挑战依旧严峻。
首先,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使得金融机构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截止2009年底,已有东亚银行、汇丰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我市,加拿大丰业银行已参股西安市商业银行,同时,还有诸多外资金融机构到我市进行市场评估,我市金融机构必须在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等方面提升整体素质,才能应对激烈竞争的挑战。其次,国内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出台各种金融扶持举措支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这也为我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目标带来严峻的挑战。此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和谐社会建设中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目标,都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按照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要求,依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意见、政策,以“建设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加快三个发展、构建四个体系、依托五个着力点”为基本思路,即紧紧抓住建设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实现把金融发展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和把西安建设成为金融强市的目标,加快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服务发展,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体系,以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健全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安全为着力点,全面加快金融业发展,提高我市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目标任务。
在未来的五年里,紧密围绕“建设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加快三个发展、构建四个体系、依托五个着力点”的基本思路,初步把西安建设成为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力争实现金融机构显著增加、金融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金融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5%左右,在全市gdp中的比重达到8.5%左右,逐步将金融业由目前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全面实现金融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1)做大市场规模。
信贷市场:到2015年末,全市存款规模达到25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左右;贷款达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3%左右;存贷比提高至70%以上;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每年实现双降。
资本市场:到2015年,力争上市公司达到40家左右;股权融资规模达600亿元;债券融资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争取建立西部开发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发行信托规模达到100亿元;争取设立西部能源期货交易所。
保险市场:在未来5年内,保持全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5%左右。到2015年,全市保费收入达400亿元,力争保险深度达到6%,保险密度达到4000元以上。
(2)增加机构数量。
银行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争取设立西部发展银行或欧亚银行;引进国内外银行类金融机构15家,设立村镇银行10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所突破。
证券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力争新增5家证劵营业部;争取新增5家期货经纪公司;培育1-2家总部在西安的证券公司。
保险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吸引中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新增3-5家保险分公司;积极探索和努力培育1-2家总部在西安的保险公司;继续支持永安、华夏等总部在我市的保险公司向保险集团公司发展;力争新增一批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
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未来五年内,着重发展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使我市成为西部地区的投融资中心,力争有1-2家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公司;积极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并鼓励本地机构发展;加快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争取成立1-2家基金管理公司。
(3)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未来五年内,努力打造以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为模块的金融服务区。为提供更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改进外币兑换、银行卡、旅行支票、电子汇兑、开立账户等服务,开发推广适合各类需求的理财、融资、结算等特色金融产品,协调推进支付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快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和发展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代理、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大力发展金融咨询、现代投资银行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保障金融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继续完善规范的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和快速应对机制。同时,注重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特色产业结合,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设立特色产业金融创新基金。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1、健全机制,完善沟通渠道。进一步充实市金融办力量,强化其职能定位,以便更有效地制定我市金融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配合协调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做好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工作。同时,推动西部主要城市之间的金融合作,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间的金融协调,加强与省级金融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市级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和金融形势分析会,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情况沟通和业务研讨工作,及时研究和反馈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
3、制定政策,营造宽松环境。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市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在“次级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上,着手出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规划,设立“西安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和发展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向外拓展业务市场,增强我市金融业的聚合力和辐射力。
4、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切实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坚持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做好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引导,制定有力的防范、监控措施。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实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水平,保障我市经济金融稳健、协调、安全运行。
(二)优化信贷市场结构。
1、增加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加大引进金融机构的力度,引导聚集发展。加快西安金融深化和开放步伐,进一步开展对外资银行的宣传招商工作,吸引外资银行在西安设立分支机构,并落实配套优惠措施。大力促进现有的全国性银行在我市增设分支机构。制定政策措施,重点引进全国性城市商业银行来我市设立分行。紧紧围绕我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为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和大西安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同时加快银行业自身发展,提升银行业的规模和综合竞争力,重点推动西安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并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上市。
2、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围绕未来五年我市重点发展的八大工业优势产业、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和新兴产业培育战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整信贷结构,着重解决特色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金融与特色产业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加大优势产业的融资力度,支持现有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市特色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创新型金融服务与产品的对接,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问题。在整合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专项资金的同时,落实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股权投入等方式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确保金融对我市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逐年提高。
1、兼顾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证券市场、期货、债券、产权等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应在积极引导和壮大现有机构的同时,积极培育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为代表的创新型融资机构,并注重风险投资公司、pe、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等新型融资机构的引进和培育,尽快完成试点并推广,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加快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提供有效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结合我市产业特点,进一步落实《西安市加快企业上市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我市鼓励企业上市专项资金的作用,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或启动上市绿色通道。采取境内与境外、主板与创业板并举的方针,建立拟上市企业跟踪管理机制,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上市规划。大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突破。
3、大力发展债券票据融资。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及城市公用设施项目债券等筹集资金。重点服务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加快集合票据业务的推广,为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提供绿色通道,提高融资效率。同时,应做好发行的后续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促进市场有序扩容,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4、积极发展期货市场。结合我市优势,积极培育期货市场,争取陕西苹果浓缩汁成为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和申请设立西北能源期货交易所,填补期货市场空白。同时推动现有期货经纪公司的发展壮大;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风险,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进行,促进我市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5、进一步发展西安产权交易中心。落实我省以西部产权交易所为中心、建立西部统一产权交易市场的机构整合步伐,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依托西安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天津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会员单位的优势,争取把西安产权交易中心打造成为西部产权市场的龙头。注重扩大产权交易市场的业务范围,积极探索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产权交易和转让,规范股权交易模式开发产权交易品种,推动未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托管与交易,并争取国家批准场外股份交易市场在我市试点,形成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机制。
6、加快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为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融资能力,要在进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场要素的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到新三板市场上市的指导、扶持力度。同时注重对已经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进行拟在主板上市的宣传,储备资质良好的企业的信息资源,重点培养,争取企业在多层次融资平台融资,逐步解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四)加快保险业发展和创新。
1、扩大保险规模,推动市场建设。强化我市在全省保险区域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保险市场,提升我市保险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稳步增加保险公司的数量和类型,规范发展保险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包括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实现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同时,推动保险业深化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内控机制改革,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人员素质,夯实发展基础。
2、鼓励产品创新,增加产品供给。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和辅助社会管理职能。把发展保险业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鼓励保险企业创新企业年金、公众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商业保险业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乡统筹保险工作开展,积极发展涉农保险,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拉动作用,继续推广设施蔬菜保险试验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服务“三农”的农业保险框架。
3、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结合当前我市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及融资变化,探索保险资金运用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遴选一些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同时又与保险资金性质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建立拟投资的项目数据库,加强我市相关部门与保险集团、保险总公司的沟通协调,争取设立以交通规费等稳定收入为担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担保资金、发展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等,使之成为我市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保险资金的理想投资模式。
(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1、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充分发挥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步伐,引导现有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增加投入,做大规模。鼓励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发起主办村镇银行,发挥其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2、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各种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扩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运用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等手段,推动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
(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1、加快投融资体制建设。继续发挥投融资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核心作用。不断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优化平台投资回报机制,建立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机制,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和投融资决策等制度,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业化,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同时,加强政府信用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有效增强政府信用的运作能力,实现政府信用放大。深化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对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2、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有效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应用bot、tod、ppp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进一步提高融资成效。加强投融资平台资金管理,建立平台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调度和规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财务成本。推行“拨改投”机制,利用规费、土地储备收益权、存量资产、国债、税收返还等多种方式,扩大平台的现金流或资本金,延长平台“资本链”,提高平台的信用评级。
(七)完善金融生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1、切实增强金融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加强开展金融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金融信息,增强公众现代金融理念,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全市营造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和氛围。
2、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诚信西安”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精神。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办法,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形成信用约束机制,发挥信用制度在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研究和探索建立社会基础信息中介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发展独立的资信评估机构,通过信用担保分散和化解信用风险。另外,要强化法制建设,制定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法规或规章,加强财政、司法、工商、税务、公安、海关及金融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金融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3、推进金融信息化。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联系,整合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货币政策预测、金融统计、金融稳定监测、反洗钱监测、国际收支统计以及支付清算系统的信用信息,形成一个高效的跨部门的统一信息平台,建立西安企业信息系统和个人信息系统,形成全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评级机制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共享。建设“西安金融”网站,提供西安金融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实现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模式的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4、培养金融人才队伍。采取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金融队伍的整体素质。利用我市高等科研院校聚集的优势,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金融机构需求与高等院校培养的对接,既满足我市金融人才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外金融机构培训,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制定有关人才政策,在住房、科研经费、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补贴,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减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
5、强化金融功能区建设。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形成以老城区传统金融商贸区为基础,高新金融创新实验区为核心,以西安金融商务区为新增长点的功能互补的金融功能服务区。重点吸引国内外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代表处,及跨国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和国际性金融组织办事机构、各类中介机构、各类咨询机构入驻西安金融商务区,初步建成金融要素聚集、金融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商务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现代金融服务区,以此增强整个西安金融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物化载体。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七
第一段:引言(100字)。
金融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近期,我参加了一场金融人才荟萃活动,与众多行业内的精英交流和学习。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金融人才的重要性,并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本文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全球视野拓宽(300字)。
在金融人才荟萃活动中,我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人才。与他们的交流使我意识到金融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他们分享了各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和经验,这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了解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产品和市场需求,有助于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为灵活和适应不同市场的变化。
第三段:专业知识深耕(300字)。
与金融行业内的高级专业人士交流,让我意识到金融人才需要不断深耕专业知识。他们分享了行业新的趋势、技术和方法,并分享了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扩充了金融的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如何处理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他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这也是金融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第四段:职业规划与人才培养(300字)。
金融人才荟萃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够与金融业内的顶级人才和企业高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心得,还给予了我们宝贵的建议和指导。他们强调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应变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此外,他们还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为金融行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200字)。
通过金融人才荟萃活动的参与,我对未来有了新的展望。我认识到金融行业的潜力巨大,虽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这正是我们发挥才华的机会。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充满了信心,并决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金融人才。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结。
通过金融人才荟萃活动的参与,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深耕了专业知识,还收获了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指导。我对金融人才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动力。我相信,只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成长,我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金融人才,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八
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培养和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各类金融人才荟萃活动应运而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金融人才荟萃,其中所得到的经历和感悟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五段式的方式阐述我对于金融人才荟萃的看法和体会。
第一段:认识和了解行业前景。
金融人才荟萃的第一步就是让学员认识和了解金融行业的前景,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我记得在第一天的开场演讲中,主讲人详细介绍了金融行业的市场趋势、技能需求和发展机会。这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金融行业的发展,明确了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定位和目标。
第二段:学习和提升专业知识。
金融人才荟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和提升金融专业知识。在课堂上,专业人士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案例分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金融概念和操作技巧。同时,我们还有机会与金融行业的精英们进行互动交流,向他们请教问题,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思考方式。这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面,还激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第三段: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紧密合作的领域,所以合作和沟通能力是金融人才必备的素质。在金融人才荟萃期间,我们有很多团队合作的机会,需要共同解决问题、制定方案。这锻炼了我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使我认识到一个好的团队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金融人才荟萃中的沟通环节也让我意识到沟通能力对于推动工作进展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我们才能更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第四段: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金融行业充满了变数和挑战,所以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金融人才至关重要。在金融人才荟萃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最新的金融科技和技术工具,了解了其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通过与专家的互动和实践演练,我学会了灵活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为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第五段:人脉和职业机会的拓展。
金融人才荟萃不仅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还是建立人脉和寻找职业机会的渠道。在金融人才荟萃期间,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而且,一些知名金融机构和公司也会在活动期间发掘人才并提供一些职业机会。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和交流,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职业资源,还了解了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总结起来,参加金融人才荟萃是我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对金融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还提升了专业知识、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我还建立了宝贵的人脉资源,拓宽了职业机会。我相信这次经历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九
后,海淀区硕士以上学历党政干部将占党政干部总数的50%,每1万名劳动力中就有1000名研发人员……今天(28日)上午,海淀区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海淀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此外,从今年起,海淀区每年会投入不少于1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此外,记者还从海淀区人才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海淀区计划筹建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左右的“海淀高层次人才公寓”,这些公寓将作为周转性住房,专门提供给海淀区从海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居住。
同时,海淀区还将和区域内高水平的公立医院进行协调,将海淀区内的.部分公立医院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就医定点医院”,并且在医院内为高层次人才开通医疗就诊服务绿色通道。对于这些高层次人才就医定点公立医院,海淀区将视其接诊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给予定点医院一定的补助。
每年,海淀区都会优先安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在区属的优质学校和幼儿园入学、入园。另外,除了建立一些国际学校外,在海淀区内的部分中小学,还将设立国际班或国际部。并且,根据高层次人才配偶的个人条件,海淀区将协助解决其就业问题。部分高层次人才还可以有计划地享受由海淀区组织的健康疗养。
按照规划,海淀区将定期或不定期向海内外发布核心区实施的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产业化项目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信息,对通过项目实施引进的具有竞争优势的高层次人才,经相关部门认定,给予个人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经相关部门认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对高层次人才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关键技术且市场前景好的高端项目来核心区创业的,给予高端项目100万至6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
并且,海淀区还将有计划地开展党政干部博士、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通过岗位轮换、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方式,到20硕士以上学历党政干部将占党政干部总数的50%。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
(吉发?2009?33号)。
着眼于实现吉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特制定本纲要。
一、绪言。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迈向知识经济的重大变革,人才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面对新形势,中央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出走人才强国之路。我省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自2002年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以来,人才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人才总量持续增长,达到178.2万人,比2002年增长24.4%;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50.8%,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23%;人才投入不断增加,政策创新力度加大,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明显,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3%。
战略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地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快人才优先发展,完善制度政策,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吉林振兴发展的新优势。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激发人才创造力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支撑,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着力促进人才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1.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拓展工作领域,整合人才资源,集聚开发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人才兴业的整体合力。
2.坚持以人为本。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尊重人才的个性和创造精神,鼓励成功,宽容失败,营造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宽松环境。
3.坚持服务发展。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吸引急需人才,稳定重点人才,着力满足吉林振兴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4.坚持改革创新。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解放思想,创新政策,优化服务,增强人才资源配z机制活力。
5.坚持统筹兼顾。统筹省内和省外人才资源开发,统筹高层次和实用人才开发,统筹城乡、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人才开发,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人才体制机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基本满足,在长吉图区域和若干产业领域形成人才集聚高地。到2020年,培养造就一支能够引领和支撑吉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成与沿边开发开放先行区和示范区、新型工业基地、农村经济强省相适应的区域人才强省。
1.人才规模。2015年,人才总量达到210万人,年均增加5万人,年均增幅3%。2020年,人才总量达到230万人。
2.人才结构。2015年,人才的区域分布、产业分布日趋合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数量占人才总量的40%,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人才增长较快。到2020年,基本实现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相适应。
3.人才层次。2015年,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学术界、企业界较有影响的创新人才和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2020年,涌现一批在国内有影响、业内领先的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4.人才效能。2015年,人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人才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2020年,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5.人才环境。2015年,基本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才体制机制,我省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人才发展环境更为优越。
专栏1:吉林省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统筹抓好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重点突破、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力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培养开发促进新兴产业、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的专门人才。到2020年,培养造就20名左右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全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达到18万人,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才达到11万人。
专栏2:创新型科技人才“十二五”培养开发项目。
科技创新攀登计划――重点支持50名在研究领域有明显建树、近年有望申报两院院士或成为国内外杰出科学家的高层次科研人才,面向吉林地方需求,勇攀科技高峰。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依托重要骨干企业、重点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高新技术和工业园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金融机构等载体,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一批高级研发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金融人才和创办科技型企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15年,累计引进3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在我省高新技术、重点产业核心技术、重大工程技术和重点学科领域,按不同层次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到2015年,培养100名业绩突出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100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1000名在各学科和技术领域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
青年科研基金计划――重点扶持100名35岁以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省内在职青年科研人员,重点资助学术思想新颖、创新点突出、研究目标明确的应用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重点扶持将新发明、新思想、新成果付诸商业实施的创新创业活动。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整体创新水平和竞争实力。
2.统筹推进各类专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党政人才队伍。加快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建设,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家和一大批适应发展需要的职业经理人,培育数以万计的创业“小老板”。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吉林名医、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加快农村人才培养开发,努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数突破4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达到11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4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20万人。
专栏3: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重点项目。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七五”工程――着眼未来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以5年为周期,重点培养选拔7000名各级年轻干部,通过梯次选拔、逐级培养,建立起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设,营造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到2015年,全省有500名在全国以及同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1000名在全省以及同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职业经理人。
宣传文化优秀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扶持350名理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专门技术、优秀宣传文化人才,努力造就宣传文化各个方面的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和文化企业家。
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根据全省重点产业、重要领域服务业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特点,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多渠道、多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到2015年,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5万人。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开展大规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推进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z,确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在社区建设、社会福利与救助、青少年教育、社会矫正、监所管理、禁毒、残障康复、人口计生、务工人员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建设工程――以农业专业大户、农产品经纪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为重点,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村“经济能人”。到2015年,全省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
(二)大力开发国家商品粮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急需紧缺人才。
加大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加快人才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集聚,着力培育产业人才优势,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实施“现代农业人才保障工程”。重点培养和引进高。
产高效农业、畜牧业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依托农业类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培养农业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重点抓好生物技术、良种培育、园艺特产、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优势农业引智项目。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道。发挥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生态保护等工程项目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大力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门人才。大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到2020年,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达到5万人,农业技术人才达到10万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门人才达到5万人,现代农业领域集聚的各类人才达到40万人。
专栏4:现代农业人才保障工程“十二五”重点项目。
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人才支持计划――加快培养和引进良种繁育、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等专业人才,大规模开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配套技术培训,每年重点扶持50名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组织500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展学习研修,表彰奖励一批种粮大户和产粮能手。
百镇建设人才支持计划――从省直机关分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全省重点规划建设的100个小城镇开展人才服务工作,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训,扶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技特派员兴业行动计划――坚持市场导向和行政选派相结合,每年选派一批科技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科技创业,深化科技服务,推动科技转化,实现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到2015年,全省每个乡镇都有1名以上科技特派员。
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计划――依托省内农业类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农村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建立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搭建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合作平台。重点建设50个省级和100个市州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村科技、生产、经营、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3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每年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每年40万人。
2.实施“工业产业跃升人才支撑工程”。重点开发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冶金建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人才,切实保障八大产业跃升人才需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基地建设。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建设50个产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加快整车设计、零部件集成、动力总成设计、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生物疫苗、畜产品加工、汽车电子、软件、技术装备等方面专业人才培养。高标准建设100个工程研究中心、100个科技创新中心、20个科技孵化器,力争在汽车及零部件、轨道客车、玉米深加工、光电子、生物疫苗等领域,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人才基地。完善并逐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高校、科研单位和大企业组建人才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到2020年,全省八个重点发展产业集聚的各类人才达到50万人,基本形成由科技研发人才、工程建设人才、项目管理人才、生产技能人才和市场销售人才协调配套、结构合理的产业人才结构。
专栏5:工业产业跃升人才支撑工程“十二五”重点项目。
技术创新工程――推动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推进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加强产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力争3年内,重点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再建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级产业公共技术创新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不断加快。
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依托重点企业、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等载体,支持建设50个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为工业产业跃升提供技术、人才和成果储备。
百强企业领军人才开发计划――着眼打造一批产业龙头优势企业,重点加强对全省100户重要骨干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宏观战略、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等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造就一批企业集团领军人物。
重大项目人才服务保障工程――针对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分析人才需求,论证人才支持,实施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建立重大建设项目人才保证制度,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才集聚的双重效益。
计、法律、咨询、评估设计等中介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到2020年,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各类人才达到80万人,形成一支专业造诣深、通晓国际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
专栏6:现代服务业“十二五”人才开发重点。
金融业――重点发展风险管理、金融产品研发、投资评估、保险精算、上市融资、基金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
会展业――重点发展会展策划、品牌塑造、大型项目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
旅游业――重点发展旅游销售、景区管理、旅游产品策划等方面专业人才。
现代物流及交通运输业――重点发展运输调度、仓储管理、加工配送等专业物流实务人才以及高速公路、大型桥梁、涵洞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施工技术人才。
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媒体经营、大型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文化管理人才,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等演艺人才,出版策划编辑人才,创意和动漫制作人才。
中介服务业――重点发展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咨询师、评估师等中介服务专业人才。
商贸服务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营销服务等商务服务人才。
(三)打造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依托的国际化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按照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战略部署,集聚创新人才,优化人才布局,扩大人才交流,实现人才要素配z与区域发展战略相协调,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人才、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长吉图区域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建设若干个科技人才创业园区,不断完善人才创业服务体系,支持科技人才创业发展。依托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团队。支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到2015年,建设3―5个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2.建设区域性人才政策先行区。制定支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人才政策意见,加强对域内各市州重要人才政策的统筹,推进人才政策的衔接配套,促进长吉腹地支撑作用与延龙图开放前沿功能有机结合。鼓励域内各市州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清除束缚人才交流的地域和行政隶属关系限制,消除域内人才政策的差异和壁垒。畅导域内各市州在职业资格(职称)互认、教育资源共享、异地人事代理、创新平台共建、人才展会举办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长吉图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支持域内各类工业园区在人才引进、成果转化、创业孵化、资金投入、表彰奖励等方面创新政策。
才培训基地。组织东北亚高端人才论坛、“海外专业协会会长吉林行”、“院士专家看吉林”等大型引才引智活动,扩大与东北亚及世界各国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人才资本投入力度。
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理念,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投入重点,整合投入资源,提高投入效益。
1.促进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财政对人才发展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各级政府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较大幅度提高人才资本投资比重。
2.引导资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政府主导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专项列出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资金。实行创业前期费用补贴制度,大力支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留学归国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创业发展。
3.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支持企业成为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主体,鼓励设立各种人才发展资金。充分发挥省人才开发基金的投融资功能,汇聚社会资金投入吉林人才资源开发。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兴办人才开发和智力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
(二)盘活人才存量资源。
加强政策引导,搭建平台载体,延伸工作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
职务类发明成果转化。鼓励创新创业人才和技术发明人员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完善党政机关向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引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向企业流动。重点支持业绩突出、对产业发展贡献较大、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2.开展人才智力服务。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决策专家咨询机制,发挥高层次人才咨询参谋作用。改进吉林省高级专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管理模式,激励各类专家为吉林发展服务。加强专家联系与服务工作。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健全保障激励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引进,引导各类人才到边疆民族地区服务。扶持各类老年人才协会团体建设,动员和组织离退休老专家积极参与吉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大城市人才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3.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发展。制定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推动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观念和创业机制。消除体制障碍,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一视同仁,在面向社会的培训、资助、基金、政策等公共资源运用上平等开放,在优化创业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上积极提供服务。
度高、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服务基地。
(三)大力引进域外人才。
发挥党委政府在引才中的主导作用,在稳定和用好本地人才的同时,大力引进有成果、有技术、有项目,能够直接推动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1.激发用人单位引才动力。强化企业引才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鼓励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设立更多研究岗位,吸引域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吉林教学、科研和访问。大力发展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博士后站、海外留学生创业园等人才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构建人才引进平台。积极开发培育潜力大、前景好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创业人才的集聚效应。
2.实施灵活引才政策。完善域外高层次人才担任领导职务、承担科技项目、申请科技资金、参与专家评选及生活待遇等方面特殊政策,实行全方位“绿色通道”服务。建立“量身定制”、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引才工作机制,发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作用。在省级人才开发资金中设立引进人才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专项资助和生活补贴,及时兑现资金资助、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政策待遇,形成引才示范效应。建立域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使用好引进人才。表彰奖励为吉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海外专家和国际友人。
对外交流资源,积极发挥省内涉外工作部门职能,形成引才合力。
(四)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推进机制创新,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
1.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强化能力、业绩和贡献的导向作用,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发现识别干部的机制。发展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职称评聘合一,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制度。改进科研评价和奖励方式,让科技人才能够潜心研究、勇于创新。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
2.健全人才选用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公务员退出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管理者市场配z、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选拔任用制度,加大选聘市场化力度。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试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实用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和完善政府雇员制度。
个人收入与工作实绩和成果转化效益直接挂钩。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z,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健全完善省政府特殊津贴制度。
(五)推进人才配z市场化。
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z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1.改革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推进吉林省“人才资源开发促进条例”、“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条例”等市场法规建设。落实并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打破人才身份、单位和部门限制,发挥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市场主体作用。加快政府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公益化进程,引导人才中介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加强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督管理,扶持发展人才交流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2.构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整合政府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城乡统一、开放高效的人才资源市场。规范专业化、行业性人才市场。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资源服务机构,大力支持和推进人才服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设立政府主导的吉林省高端人才中介机构,鼓励国内外知名人才机构和猎头公司落户吉林。
服务系统。
(六)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
美化生活环境,加强服务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1.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留学人员创业园、高科技园区、高等学校等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域集中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国际学校等生活、教育、娱乐设施。继续实施青年科技人才住房资助计划。
2.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健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项保险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医疗服务,完善院士专家健康体检和休假疗养制度。建立与院士专家经常化的沟通联系机制,形成跟踪服务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网络。
3.优化人才舆论环境。大力培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积极宣传各类人才的成功经验和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开展“兴省爱乡”系列宣传活动,引导省内人才积极投身吉林振兴发展。
五、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大力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将人才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局,作出部署。完善规划纲要实施机制,保障规划纲要有效落实。
(一)明确工作责任。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统筹协调和督查落实工作。分解落实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抓紧推进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实行定期听取人才规划纲要落实情况专项报告制度。制定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
(二)统筹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部门人才工作“牵头抓总”职责,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宏观指导。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制定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实施的专业人才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各人民团体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规划纲要实施工作。企事业单位要立足自身发展,提高用人主体意识,自觉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三)加强督促检查。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评估分析,定期向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考评和督促检查,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落实。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信息公开,强化社会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
(四)强化基础建设。深入实施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开展人才资源开发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人才工作规律。完善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监测指标体系。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工作者队伍。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一
州政府金融办2015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16年重点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事安排部署情况如下:
一、2015年承诺事项完成情况。
2015年,州政府金融办共承诺办理重点实事7件,截至201年1月,基本完成全部重点实事,完成事项占承诺事项的96%,但有2项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一是第6件“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中“引导银行业机构加大对我州信贷投放的支持力度”的子项目完成不够好,由于全国经济下行和各县(市)项目实施主体进度缓慢,银行机构放贷积极性受到影响,导致我州存、贷款增速两项指标由上半年排名全省第1位和第2位,下降到年底排名全省第5位和第6位。二是第7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中“开展知识普及和投资者风险教育”子项目仍在积极推进,没有形成长效教育机制。
二、2016年拟开展的重点实事。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州政府金融办将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主动适应新常态,用好用足相关政策,打破常规,改革创新,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实事。
(一)重点业务工作实事。
一是完成金融规划编制。全面编制《**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配合省国开行编制完成《**金融扶持山地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二
正规金融组织人力资源结构体系
正规金融组织面向市场,根据需要时时调整人力资源的结构,完善其功能,正规金融组织人力资源一般具有“市场导向性,多层次性,动态性,迫切性”,[1]也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具有“时效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可投资性”。[2]周如峰将正规金融组织人力资源与民间金融组织人力资源相比较,指出正规金融组织的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动态性,智力性,可积累性和社会性。”[3]正规金融组织人力资源结构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和层次性,一般可以分为管理决策型、研究开发型和操作型人才三种类型。管理决策型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熟练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同时对于中央政策法令保持高度的敏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均具有较高要求。研究开发型人才主要从事业务创新,金融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负责新市场的推广,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对金融市场敏锐洞察力,保持灵敏的嗅觉,具备较强凝聚力和协同作战精神。操作型人才主要从事一线的信贷、储蓄、会计、结算、出纳的工作人员,要求这些人员具备熟练准确的操作能力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树立职业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并不断提升自己工作技能。正规金融组织人力资源形成规范化结构化管理体系,并且对人才能力需求具有明确的要求,保证不同类型人员具备任岗资格,通过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实现组织结构的沉淀和稳定,保证组织健康平稳发展。正规金融组织实行定期人力资源培训计划,通过新知识的输入使组织内人员掌握并提高专业技能,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扩大组织的影响力。
民间金融组织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民间金融组织缺乏正规金融组织的地位,在资源享有、信息处置方面均存在劣势,其自身的人力资源构成也比较随意。正规金融组织人力资源一般包括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型和技术操作三种层次的人才结构,既能针对性制定组织长期发展目标,同时针对现实情况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政策法规有全面科学的判断和把握,对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也具有成熟的经验,在人员选拔和培养方面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特征。民间金融组织的人力资源结构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传统上以“合会”形式存在的民间金融依赖享有声誉位高权重者个人魅力成立,通过小范围内的推选担任民间金融组织中的不同职位,对于市场发展方向和政策法规的理解仅凭少数人的主观臆断,缺乏客观合理的依据。由于少数人掌握着民间金融组织的资源,因此他们在信贷、储蓄等方面有较大的话语权,形成局部的强势群体,甚至形成区域内金融垄断。民间金融组织人力资源结构没有明确的划分,也缺少具体可行的规章流程。一般由控股人组成决策群体,对组织未来发展(通常为一年)进行统筹规划,主要包括吸收资金量和放贷资金数量,以及利率的调整等。而在操作层面,往往委托其他人士进行操作,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报酬。民间金融组织人力资源规模较小,除去参股人和借贷人真正为实现组织发展目标服务的人数仅为少数人,甚至部分规模较小的民间金融组织仅为一个人。
(二)过度依赖私人关系网络
民间金融组织一般发生于熟人社会,依托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生信贷和储蓄关系,因此“私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直接决定着民间金融组织的运营及发展”。[5]私人关系的发生依存于相互之间的交往,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往形成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形成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民间信贷关系才可能发生。社会交往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相互往来,更深层次需要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它是交互主体之间以生活世界为背景,以语言为媒介,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沟通与理性商谈,达成理解与共识,形成普遍性伦理原则,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交往伦理是以相互理解与尊重为基础的,在哈贝马斯看来,社会行为的合理性,不是建构在行为主体间的对抗上,而是建构在理解上。理解或相互理解在主体间达成共识与协调。在这个意义上,没有相互理解,也就没有交往行为。也只有相互理解才有相互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民间金融组织业务关系的发生是依赖于不同主体通过一定的条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往,然后形成相互之间的尊重与信任,进而才能发生信贷和储蓄关系。这种依赖于私人关系建立起业务往来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如果私人关系突然转变,将给民间金融组织生存带来严重挑战,甚至直接威胁组织的继续存在。
(三)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民间金融组织很少存在规范的进入与退出机制,除主要入股人之外均存在较大的变动,民间金融组织人员的调整缺乏一定的程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在人事任命上,“主要股东推选主要负责人,此负责人负责该金融组织重要事务的处理,在具体的业务方面依赖代理人,而代理人的选择任命上,负责人具有很大的决定权,并且对代理人的考核和待遇也具有不确定性”。[6]在人力资源引进过程中缺乏客观细致的考核,对品德的重视高于才能的要求,并且通过保荐的人才并不一定适合民间金融组织的长远发展,特别是经过多重关系之后形成的间接认识并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合理性。在人力资源退出方面,也缺乏一定的机制,并且很多时候往往是委托人与代理人意见不合,代理人直接被炒鱿鱼,或者代理人直接“净身出户”,这对组织长远发展存在重大影响,特别是代理人长期掌管组织发展的各种信息资源,对组织发展造成重大安全威胁,不仅可能造成组织财产的直接损失,更可能导致客户资料泄露等事件的发生。
民间金融组织人力资源优化对策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三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增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特制订本规划。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移动互联网支付使用率较高的特点,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商业可持续性有待提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健全机制、持续发展。
建立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提高精准性与有效性,调节市场失灵,确保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发展和服务持续改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机会平等、惠及民生。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让所有阶层和群体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均衡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防范风险、推进创新。
加强风险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坚持监管和创新并行,加快建立适应普惠金融发展要求的法制规范和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在有效防范风险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适度降低服务成本。对难点问题要坚持先试点,试点成熟后再推广。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和区域平衡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优先解决欠发达地区、薄弱环节和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问题,鼓励各部门、各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扎实推进,做到服水土、接地气、益大众。
到
2020。
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
要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乡镇一级基本实现银行物理网点和保险服务全覆盖,巩固助农取款服务村级覆盖网络,提高利用效率,推动行政村一级实现更多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拓展城市社区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显著改善城镇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
大幅改善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的金融支持,完善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金融服务。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的金融支持。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覆盖率。提高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覆盖率,力争使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覆盖率提升至
95%。
以上。
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
有效提高各类金融工具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申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提高小微企业、农户信用档案建档率。明显降低金融服务投诉率。
充分调动、发挥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业态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引导各类型机构和组织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完善机制建设,发挥各自优势,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
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定位,加大对农业开发和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
鼓励大型银行加快建设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继续完善农业银行。
“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鼓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三农”的能力。加快在县(市、旗)集约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步伐,重点布局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粮食主产区、小微企业聚集地区。
拓宽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融资渠道,加快接入征信系统,研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设备投入与技术改造的融资需求。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
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注重建立风险损失吸收机制,加强与业务开展相适应的资本约束,规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支持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发展,持续向农村贫困人群提供融资服务。
大力发展一批以政府出资为主的融资担保机构或基金,推进建立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
“三农”的省级再担保机构,研究论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促进互联网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从业行为规范,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降低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
保持县域内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相对稳定,引导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农村保险服务网点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支持保险机构与基层农林技术推广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合作,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生产管理、森林保护、动物保护、防灾防损、家庭经济安全等与农业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相结合。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基层机构的作用,组织开展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完善农业保险协办机制。
积极引导各类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推广创新针对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户、特殊群体以及精准扶贫对象的小额贷款。开展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集中统一的自助式动产、权利抵质押登记平台。研究创新对社会办医的金融支持方式。开发适合残疾人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强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开发和推广,完善电子支付手段。引导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无障碍银行服务网点,完善电子服务渠道,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
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增加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品种。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逐步扩大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发行规模。发展并购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拓展农产品期货及期权市场服务范围。完善期货交易机制,为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提供有效手段。
“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保险,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保险等业务。支持保险公司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小额人身保险及相关产品。
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互联网金融专营事业部或独立法人机构。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电子支付手段,逐步构筑电子支付渠道与固定网点相互补充的业务渠道体系,加快以电子银行和自助设备补充、替代固定网点的进度。推广保险移动展业,提高特殊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
积极鼓励网络支付机构服务电子商务发展,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支付服务,提升支付效率。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便捷、对象广泛的特点,引导其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各类低收入人群的融资难问题。发挥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作用。发挥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门槛低、变现快的特点,满足各消费群体多层次的投资理财需求。
金融基础设施是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支柱和平台,有助于改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促进金融资源均衡分布,引导各类金融服务主体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pos。
机、自动柜员机等各类机具,进一步向乡村延伸银行卡受理网络。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网点采取灵活、便捷的方式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或其他专业化支付清算系统。鼓励商业银行代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支付结算业务。支持农村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鼓励各地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通过财政补贴、降低电信资费等方式扶持偏远、特困地区的支付服务网络建设。
加快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和农民信用档案平台,实现企业主个人、农户家庭等多维度信用数据可应用。扩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积极培育从事小微企业和农民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构建多元化信用信息收集渠道。依法采集户籍所在地、违法犯罪记录、工商登记、税收登记、出入境、扶贫人口、农业土地、居住状况等政务信息,采集对象覆盖全部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及小微企业,通过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及地方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
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在整合、甄选目前有关部门涉及普惠金融管理数据基础上,设计形成包括普惠金融可得情况、使用情况、服务质量的统计指标体系,用于统计、分析和反映各地区、各机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建立跨部门工作组,开展普惠金融专项调查和统计,全面掌握普惠金融服务基础数据和信息。建立评估考核体系,形成动态评估机制。从区域和机构两个维度,对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督促各地区、各金融机构根据评价情况改进服务工作。
逐步制定和完善普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系统性的法律框架,明确普惠金融服务供给、需求主体的权利义务,确保普惠金融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健全完善现有。
“三农”金融政策基础上,研究论证相关综合性法律制度,满足“三农”金融服务诉求。对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技术专利权、设备财产使用权和场地使用权等财产权益,积极开展确权、登记、颁证、流转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研究完善推进普惠金融工作相关制度,明确对各类新型机构的管理责任。
研究探索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有关制度。推动制定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典当业管理条例等法规。配套出台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网络借贷管理办法等规定。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从事扶贫小额信贷业务的组织或机构的定位。加快出台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条例。推动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将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纳入法律调整范围。推动修订证券法,夯实股权众筹的法律基础。
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明确金融机构在客户权益保护方面的义务与责任。制定针对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最低标准,制定贫困、低收入人口金融服务费用减免办法,保障并改善特殊消费者群体金融服务权益。完善普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相关执法权限与责任标准。
根据薄弱领域、特殊群体金融服务需求变化趋势,调整完善管理政策,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
“三农”等领域。进一步增强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三农”、特殊群体等普惠金融薄弱群体和领域。推进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和网点建设。有序开展小微企业金融债券、“三农”金融债券的申报和发行工作。进一步研究加强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服务、考核和核销方式的创新。推进落实有关提升小微企业和“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的监管要求,完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
“三农”的融资方式。
加强农业保险统筹规划,完善农业保险管理制度,建立全国农业保险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运行机制。扶持小额人身保险发展,支持保险公司开拓县域市场,对其在中西部设立省级分公司和各类分支机构适度放宽条件、优先审批。
“三农”贷款的相关税收扶持政策。推动落实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农”和民生尤其是精准扶贫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对金融机构注册登记、房产确权评估等给予政策支持。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起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排查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有效性,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结合国情深入推进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培育公众的金融风险意识,提高金融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引导公众关心、支持、参与普惠金融实践活动。
广泛利用电视广播、书刊杂志、数字媒体等渠道,多层面、广角度长期有效普及金融基础知识。针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使其掌握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知识。注重培养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建立金融知识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部分大中小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金融基础知识相关公共课。
“收益自享、风险自担”观念。重点加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引导金融消费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产品风险特征理性投资与消费。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检查,及时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维护金融市场有序运行。金融机构要担负起受理、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主要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改进服务质量。畅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仲裁、诉讼等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试点建立非诉第三方纠纷解决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
加大对普惠金融的宣传力度。建立普惠金融发展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数和普惠金融白皮书。
由银监会、人民银行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林业局、证监会、保监会、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参加,建立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人员保障和理论研究,制订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进规划实施和相关政策落实,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根据职责分工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及时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报送银监会、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
规划实施应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开展、防范风险。对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难点问题,可在小范围内分类开展试点示范,待试点成熟后,再加以总结推广。各地区要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条件下,开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试点,推动改革创新,加强实践验证。积极探索发挥基层组织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深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探索双边、多边的示范性项目合作,提升我国普惠金融国际化水平。
围绕普惠金融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集合资源,大力推进金融知识扫盲工程、移动金融工程、就业创业金融服务工程、扶贫信贷工程、大学生助学贷款工程等专项工程,促进实现规划目标。
加快建立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注重金融风险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引导和规范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有效防范和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要切实落实监督管理部门对非法集资的防范、监测和预警等职责。加强督查,强化考核,把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四
金融人才荟萃可谓是金融行业的常态,这一现象体现出金融行业的竞争激烈。在金融行业的招聘市场中,不仅有各类金融机构争相吸纳优秀人才,还有许多求职者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寻找机会。在这个竞争的大环境下,作为金融人才,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触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众多优秀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二、建议保持多元化的学习和思考。
金融人才需要保持多元化的学习和思考,不仅仅要学习金融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市场状况以及政策动态等。此外,金融人才还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只有具备这些综合素质,才能在金融行业中得以良好的发展。
三、重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锻炼。
金融人才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锻炼至关重要。在金融行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可以通过实习、实训、跨行业经验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例如熟练使用金融工具、了解金融市场的操作,这些都是提高金融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
在金融人才的职业生涯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资源。金融行业有着丰富的交流平台,通过参加各类金融峰会、行业研讨会等活动,可以结识更多的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扩大人际关系网络,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也可以获得有益的职业指导。此外,金融人才还需要注重与同事、上级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可以学到更多宝贵的经验。
五、坚持学习与发展的态度。
作为金融人才,要始终保持学习与发展的态度。金融行业的变化快速而频繁,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行业的变化,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在进入金融行业后,也应保持学习的习惯,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只有保持这种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发展态度,才能在金融行业中不断向前。
总之,金融人才荟萃是金融行业的特殊现象,也是体现了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的一种表现。作为金融人才,要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触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建议金融人才保持多元化的学习和思考,重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锻炼,加强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始终保持学习与发展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金融行业中脱颖而出,取得不俗的成绩。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五
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通州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今年以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对通州新城建设的有关要求,配合新城重大投资项目启动建设,金融办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各类金融资源的巨大潜能,做足、做实融资模式创新这篇大文章,以服务为动力,以创新为抓手,稳步推进新城建设融资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委党组及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2年工作情况2012年,是新城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城建设融资压力集中显现的一年,金融办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功能区、重点项目的建设融资工作和年初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利用多种金融工具,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快融资速度,为新城建设贡献力量。
(一)稳中求进,不断推进新城建设融资模式创新一是推进银行机构信贷融资。金融办积极发掘、整合各银行机构的信贷资源,利用传统贷款模式为新城建设融资。四月份,为保障运河核心区项目后续建设,金融办汇同交通银行等七家银行以银团贷款模式,筹组了总规模80亿元的核心区二期贷款,并已全部发放到位。十月份,经前期各项协调工作,文化旅游区项目首期c地块120亿元贷款区级承贷部分的抵押物、资本金等已陆续到位,农发行总行贷前评审工作也已基本完成,贷款发放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募集中关村通州园金桥基地建设基金。为尽早达成奔驰二期项目的供地要求,金融办与建设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采取集合信托+股权投资的基金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金桥基地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建设筹集资金。目前基金筹组已进入抵押物手续办理阶段,预计首期将筹集资金9亿元,用于相关地块前期拆迁工作。三是运用委托贷款模式为重点项目融资。金融办开发运用委托贷款这一金融工具,采取三方协议委托的方式,通过金融中介将资金闲置方和需求方进行对接,即提高了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又为建设单位募集到了急需的建设资金。目前已筹集资金10余亿元,用于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土地一级开发等领域建设。四是探索利用银行间市场结构化融资工具。与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投行部合作,探索利用结构化融资工具,为我区园区建设、土地一级开发等项目融资。通过在银行间市场融资,一方面可募集大量信贷资金,一方面将部分项目风险予以转嫁。目前,已梳理出融资额度达100余亿元的项目,与兴业银行进行了对接,兴业银行总行已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即将进入实操阶段。五是推进新城基业公司债券发行工作。为保障核心区建设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金融办积极推动新城基业发行2012年公司债工作,债券期限为7年,拟通过上交所公开发行。目前,债券发行的评级、增信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转报市发改委审核,预计可筹集资金约20亿元。六是探索搭建新型政府融资平台。按照区领导指示要求,金融办会同中信建投公司,对区属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进行梳理,探索搭建符合要求的新型融资平台,以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为新城建行后续融资寻找新途径。
(二)好中求快,不断提高与投资机构合作共建能力新城建设离不开各类优质资源的集聚,需要借助各类投资机构的智力、资金、技术等优势。金融办积极与各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引导其为新城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一是促成区政府与北京农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签订银政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区政府与北京农商行、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承诺在未来2-3年内,为通州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提供总额不少于250亿元的信贷支持和各项优质金融服务,为我区新城建设奠定了资金基础。二是落实国开村镇银行奖励政策,为引进金融机构提供示范效应。国开村镇银行属于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金融机构,按照市有关政策,可享受一次性资金补助。金融办积极与市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为企业争取补助资金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为今后引进类似项目积累经验。三是与邮储银行合作举办金融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宣传活动。会同驻通各金融机构以及区经信委、农委等部门,做好市银监局关于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调研活动。各驻通银行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形式,为我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相关工作得到了市银监局领导的肯定。四是与平安银行、国资财务集团、鑫桥融资等机构保持良好接洽,谋求在新城建设领域的合作机会。针对通州新城建设的实际,金融办与各类投资机构在融资模式创新领域深入沟通,对融资租赁、买入返售、中期票据等方式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2018年市金融办工作计划2018年市金融办工作计划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永川大城市建设目标,以增强融资能力为重点,以拓展融资渠道为抓手,构建“多点、多元......
区金融办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区金融办紧紧围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四个城市建设”的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打造半岛地区重要金融产业聚集区”的任务......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六
2013年,本人荣幸参加了金融办的笔试,全部为主观题,考试时间为小时。感觉难度一般,但考出来的分数都不高(100分制,我考了46分,排名第六)。现大致总结了当时考试的内容,希望对想考进金融办的同学有所帮助吧。(有需了解更详细的,可以通过邮箱咨询:)。
一、计算题:
(一)、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二)、财务类计算题:借贷记账方法。
二、简答题:
(一)简要说明我国的金融体系有哪些。
(二)我国可以提供上市的证券场所有哪些。
三、作文(类似公务员申论):
关于国有土地抵质押改革,向当地财政局写一个申请,请财政局提出修改意见。
四、论述题:
大致要求:金融办怎么提高效率,想办法为金融办出谋划策。题目自拟,2000字以上。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七
2017中国(上海)金融人才指数12月21日在沪发布。根据报告,2016年中国(上海)金融人才指数为103.86,较2015年指数计算基期增长3.86,多数细分行业指数上升。其中,证券业人才规模由净流出转变为大幅流入,银行业人才规模有所降低。学历构成上,本科学历人才是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主力。
根据金融人才指数报告,陆家嘴金融人才指数为107.25,较上年增长7.25,涨幅高于上海整体水平,金融城人才集聚效应更为显著。陆家嘴金融城是海外归国留学人才的集聚地,金融行业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占比6.2%,高于5.4%的上海整体水平,海归人才占比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信托业、证券业和基金业。
人才规模方面,2016年,受股市企稳、债市快速发展驱动,证券业人才规模由净流出转变为大幅流入,极大提振行业发展动力;受劳务派遣政策、人工智能技术和新业态的影响,银行业人才规模有所降低,行业效率显著提高,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这些变动都反映出金融人才对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变化做出快速调整的敏感性与及时性。
人才学历方面,本科学历人才是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主力,2016年占比58.18%。基金业、信托业和证券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水平位列前三。上海金融业人才需求正趋向中高端,“优胜劣汰”效应显现。
人才待遇方面,传统金融行业在各维度薪酬待遇方面呈现出“一优全优”局面,私募基金业和证券业薪酬待遇竞争力最强。
2017中国(上海)金融人才指数是在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指导下,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联合主办。
本站证券从业栏目推荐:
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费用。
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2018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安排。
2018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及考试方式。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八
xxxx年,区金融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区委人才办的精心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区有关人才工作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全面推进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立足企业培育,释放政策红利。
深化组团式服务拟上市企业模式,使上市企业成为我区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贯彻落实《关于促进鹿城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的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管给予人才引进、人才奖励、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落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企业上市问题化解交办单制度,明确“一企一档一案”,以“专题协调”、“特事特办”、“一企一策”等方式为拟上市企业切实解决难题,全力打造最优金融人才发展环境。
(二)积极招才引智,营造良好环境。
在金融机构、企业中积极宣传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切实加强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选拔、引进和管理,鼓励银行积极推行高层次人才优惠贷款政策,协助企业做好人才项目融资和企业上市等指导工作。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推荐多家企业高管参加各类企业股改上市和挂牌的培训会、交流会等,重视金融人才的日常培养、管理,定期不定期做好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生活、工作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创造聚才留才的良好环境。
(三)发挥部门优势,提升服务意识。
结合部门职能和全年工作计划制定人才工作要点,积极履行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健全职责分工、任务清单等制度。办(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全面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及有关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区人才办的指示精神,及时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人才工作与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共同发展。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在职干部的培训培养工作,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重视对辖内金融人才的培养、管理,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一是强化意识认识,主动挖掘人才。
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人才工作制度,做好优秀拔尖人才的发掘、推荐和培养工作,将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全办树立人才至上意识,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切实做好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和优秀拔尖人才发掘、推荐和培养工作,特别是强化定向选调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
二是落实制度保障,实施人才服务。
在相关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出台金融领域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的导向作用,加强与相关高校、金融机构的合作,为金融业人才提供培训提升,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同时,在保证引进人才留得住的前提下,防止已有本地人才外流,对于引进的外地高端领军型人才,落实更为积极的政策,制定具体奖励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为各类金融业人才提供优质的政策环境。
三是优化工作机制,推进人才招引。
以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工作、金融知识“五进”活动为载体,通过温州商会、在外温商等渠道,进一步摸清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人才引进工作的精准度。积极发挥xxcbd区域优势,落实股权投资政策在引进人才、落实人才奖励措施等方面的政策。积极培养造就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培训,组织推荐优秀人才参加中央、省、市级业务知识培训,全力营造亲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十九
|t|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总离不开客观规律决定的脉w络。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始终是金融与经济实践碰撞的核心,同时也是金融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主线。金融与经济矛盾运动的变迁中导致的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使金融不再仅仅是经济的媒介,而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金融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金融的外延也随着经济的金融化不断扩展。其中的特征之一,就是房地产逐步显现出与金融的高度关联性,使房地产金融既成为推动城镇化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成为滋生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房地产金融”就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和经济金融化过程中进行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以金融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为切入点,从金融战略的角度对房地产金融理论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基本的理论框架,以新的视角引起对房地产金融理论研究的反思和进一步探讨。
一、房地产金融研究的国家战略视角
方法论是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哲学方法。作为具有填补金融学研究空白性质的房地产金融战略问题的研究,方法论是首先必须突破的方面。在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方法和路径上,除了不可或缺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价值分析等方法论外,更试图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哲学研究思维,有效借鉴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协调理论和金融资源论等金融理论创新的成果,对房地产金融理论进行战略层面的梳理和创新。
究其对房地产金融理论进行战略层面的研究的原因,是金融发展的模式和轨迹的重大变化。从21世纪以来金融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经济的金融化,不仅使金融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经济的金融化也通过经济全球化的传导,使金融成为主宰世界经济的核心力量。金融,正在由一个产业上升为各个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
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使世界金融进人多极化发展时代;那么,进人21世纪以来,经济的金融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货币金融战争”频起,世界金融进入了各国国家战略层面的竞争时代。美国凭借掌握着世界货币--美元的发行权,整合世界的资源,为其巳经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一直占据着世界经济强国的位置。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全球金融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影响。美国及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削弱,亚洲经济逐步取代欧洲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及人民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在增强,世界各国经济力量对比和金融竞争格局更加复杂化。
中国改革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崛起,使中国在第2季度,以1.3369万亿美元的gdp总值,超过日本同期1.2883亿美元的gdp总值,进入全球经济第二大经济体的显著位置。这一变化,引发世界某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战略上对中国的觊觎。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竞争更为激烈.金融竞争成为经济竞争的核心。中国人民币升值的舆论,一系列外交军事事件的突发和蔓延,世界政治经济围绕中国问题的复杂化,使得中国的金融改革和走向,不再是国内金融市场化或金融体制改革层面上的行业变革或战术层面的问题,已经逐步成为涉及全球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格局,事关中国未来10~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
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在中国金融崛起的这一历史性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就金融论金融”的范式和研究方法,显然不能满足中国金融发展和理论研究的需要,以“跳出金融看金融”的变革思维,面向中国金融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整合金融相关学科的知识及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对包括房地产金融理论在内的金融理论的创新研究和战略性思考,就成为中国金融实践势在必行的要求,也成为金融理论研究最迫切的使命。
从现有的房地产金融理论来看,国外的房地产金融理论侧重对房地产融投资技术的介绍,国内传统的房地产金融理论以房地产知识的配套介绍为主,房地产金融的构成要素、金融功能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尚没有研究透彻和形成体系。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就必须在继承传统金融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房地产金融技术层面的局限性,将房地产的金融特征进行深刻的分析,厘清房地产金融的概念和内涵,揭示出房地产金融的特殊运行规律。同时,非常有必要借鉴和吸收战略管理思想、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协调论和金融资源论等前瞻性的理论的积极成果,以顶层设计和战略性研究的视角,从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和国家金融安全的层面,进行房地产宏观金醜论的创新和完善,为補腔制资产价格膨胀和避免金融危机,保障房地产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较为系统的战略性?论指引。
二、房地产金融现状和传统金融理论局限性分析
房地产金融在中国尽管只经历了短短不到35年的时间,但其发展特征和变迁历程,仍是中国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和研究依据之一。我国房地产改革的特殊性和经济背景,形成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特_轨迹以及房地产金融的特征。需要以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思想,从中国房地产改革35年以及房地产金融制度历史变迁的视角,对中国房地产及其间接融资为主的房地产金融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分析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周期、规律以及房地产金融的形成机制,探寻中国“房地产金融协调”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从而为明晰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继承无疑是一切理论创新发展的起点。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的中国房地产金融,之所以不能完全解释和指导发展迅猛并将长期保持增长趋势的房地产实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地产金融的研究停留在传统金融理论的狭窄范围内,近些年房地产金融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房地产金融的具体对策问题以及融资技术层面的研究上’没有形5^0建立起系统的既有理论传承、又有范式仓噺的系统的房地产金论。因此,对房地产金融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回顾研究’房地产金融基础理论发展滅迁的有益因素,分析揭示传统金随论和房地产金麵论的局限性,探寻房地产金si?论的突破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不仅是金融理论研究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与房地产金融紧密相关的金融基础理论。以此为切人点,研究金融发展理论自从“金融结构理论”开始到“金融内生理论”的发展轨迹,可以阐明金融已经由一个服务于经济的外部因素发展成为经济的一个内生变量。以此观点和范式的创新不难推断,房地产金融也可能作为经济的一个内生因素与房地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因此,必须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看待房地产金融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房地产金融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创新。
三、国外房地产金融的研究和借鉴
相对于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历史,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无论经验或问题,都是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极好借鉴。对美国、曰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房地产金融理论和模式,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能够对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协调发展提炼出可资借鉴的模式和路径。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领先于我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通过分析,每个国家的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互助式金融、住房储蓄还是公积金制度,无一不与该国的具体国情和房地产发展的实翻吻合,各国的房地产金融制度都是与其土地制度、城市化进程、经济体制以及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在一起,在具有普遍的规律的同时又充满着个性特征。对于世界各国房地产金融的借鉴’需要用辩证准物论的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进行客观分析,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经济、土地、城市化和房地产业发展的背景和体制性差异,才有可能从中汲取宝贵而适用于我国的理论、模式和路径。
四、房地产金融的重新定义
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的含义,不应是房地产金融理论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或者是房地产实践短期的具体问题的政策思考;而应当是针对房地产金融的基本含义、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的全面系统化的研究。房地产金融战略这一宏观金融理论的研究和创新需要建立在对金融基础理论研究和突破的基础上’房地产金融的重新定义就是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的重要基础。
传统的房地产金融理论把房地产金融局限在很窄的范围内,只是把房地产金融定义为“为房地产提供货币和信用活动的总和”。金融和房地产是两个产业、两个学科的两个概念,除了金融is务与棚g务之外,没有腿出房地产与金融的关联性和特殊性。由于对房地产金融的狭义理解,面对诸多的房地产及金融问题,房地产金融理论上表现出狭义的就事论事、无从求解的局限与困惑。
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应当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这一关键而被忽视的因素出发,对房地产金融进行重新定义并扩展其内涵,以揭示出房地产与金融更深刻的投资和金融衍生关联关系。形成广义的“房地产金融”概念,突破现有的“住房金融”的局部含义解释,以及“为房地产提供货币和信用活动的总称”的一般性概念。使我们能够在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房地产金融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一个更深刻、更系统全面的认识。同时,期望能为房地产金融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期引起对房地产金融理论更深入和更立体的探讨和研究。
五、房地产金融发展战略的选择
战略就是一种选择。房地产金融对中国城镇化和房地产业发展支持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对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的渗透性和弓i发性,促使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房地产金融的发展作出战略性的选择。房地产金融的战略选择既是房地产金融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所在,也是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无论从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逐渐步入世界经济强国的内部条件,还是面对世界竞争日趋复杂化的外部环境,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既不能停滞不前,又要避免盲目跃进。根据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对房地产进行金融的适应性的支持和风险可控的创新应当是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战略选择。
房地产金融对房地产的适应性的支持,就是房地产金融能够保证市场化的商品房开发的金融支持与非市场化的保障性住房开发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房地产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相协调,房地产金融创新与宏观调控体系稳定有效相协调。这样房地产金融的发展能够在国家金融战略的高度和中长期发展的周期内,有地配置房地产金融资源,在充分发挥房地产金融资源对中国職化推动作用的同时,将房地产金融对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的畐,用降低在最小的范围内。
六、房地产金融发展协调机制的构建
范围之内,并与房地产等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匹配。
房地产金融协调必须把房地产金融作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抑制金融危机的重要金融资源加以合理配置。具体机制设计上要针对中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房地产融资渠道狭窄,金融风险集中的问题,从房地产金融的历史背景分析房地产融资渠道狭窄以及房地产直接融资发展缓慢的成因,从房地产金融协调和深化的角度去分析论证房地产信贷、房地产信托(reits)、房地产基金等房地产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推出的条件和机制,使房地产金融的创新建立在房地产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七、房地产金融理论战略研究的意义
未来,是中国城镇化和步入小康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中国由经济大国逐渐步入世界经济强国和金融强国的关键时期。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和带动性将使其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并持续加强。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将日益加大,与金融的相互渗透将日益加深,房地产金融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金融就不仅是中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事关中国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战略性的关口,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战略的研究将及时而有效地适应了中国金融战略研究的需要,对于解决当前和未来中国面临的房地产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房地产金融故略的研究课题从房地产与金融的高度关联性和房地产金融事关金融稳定的关键性特征出发,以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金融格局深刻变化和中国经济金融崛起为背景’结合中国及世界典型国家房地产和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实践,从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角度,为房地产金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必将为金融理论的创新和房地产金融研究在^学科的地带开i顿的局面和理论天地。
房地产金融战略的研究,将会突破短期的房地产金融问题的困惑,在较长周期和战略层面对中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房地产融资渠道的单一、金融风险的集中、房地产与金融行业相互掣肘等现实问题进行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实践中可行的战略理论引导、机制设计和解决路径。
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不仅关注房地产实践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更重要的意义是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研究和思考房地产的金融支持、金融创新。面对房地产业的蓬勃兴起,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频发和加重,房地产金融战略研究能够使传统金融理论站在全球经济化、经济金融化的背景下,从金融、经济和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反思,从国家金融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创新。在此意义上,房地产金融战略的研究无疑也是一次金融理论的创新和变革。
金融人才发展规划篇二十
人才的竞争无疑是金融企业面对创新和变革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金融业人才缺口极大。各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基金、债券和投资行业都在招聘金融人才,金融高管更是千金难求。因此,行业中的工资水平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各大雇主还面临着留住优秀人才的挑战。今(30)日,智联卓聘携手瀚纳仕对四川省金融和银行业薪资趋势发布了调查问卷。
截止到问卷完成,85%的受访者表示仍在职,18%的受访者称已离职。
28%的雇员在一个职位上呆的时间不到一年,39%的雇员会在同样的职位上呆两年。这说明每三个员工(69%)中就有两个雇员在上个职位上干的时间少于两年。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70%受访者年纪在30岁或以下,24%受访者年龄在31和40岁之间。
在被问及“在下一年您计划要求老板涨薪吗?”的问题时,69%的受访者选择是,8%的选择不,23%的选择不确定。在选择是的受访者中,54%的人表示希望工资涨16%或更多。大批受访者希望工资上涨6%-10%。跳槽的人希望工资上涨更多,28%的受访者希望新职位的工资能增长31%。
以上数据表明,薪水依旧是留住员工的第一法宝。但是,“一刀切”的做法不适用于所有员工。留住人才单靠高薪也不行,员工现在还关心职位发展,以及参与大项目的机会。因此经理必须同员工精诚合作,培养和谐的工作环境并让员工感到自己是公司光明前景的重要建设者。
随着金融业在中国西部和二线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整体薪酬水平的增长也导致了一些高级财务专业人员的搬迁,尤其是分行经理。随着银行继续将业务管理集中化,我们预计二线城市会出现更多的后台职位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