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途径(实用19篇)
编写报告可以有效地记录和传达信息,对于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撰写报告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目标。通过阅读这些报告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开题报告途径篇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现状。
施行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个案研究。对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高效课堂开展以来的教学实效、学生评价、教师感想以及社会上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
2、新教学管理模式下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及教学模式。
3、研究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方式对农村中学学生创新意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1、参与对象:陕西省周至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步骤(.4-2014.12)。
(1)准备阶段:(2014.4-2014.5)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落实课题实施细则。学习《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教育改革文件,学习语文科的《课程标准》,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合作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专著。
(2)实施阶段:(2014.5-2014.6)。
a、(2014.5-2014.6)调查研究,明确要求。通过对自身及教研组成员的教学行为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参观了解县内其它学校课堂教学等方法,分析周至县课堂教学现状,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学生学习现状、现行教材及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农村中学教育资源情况等等。
b、(2014.9-2014.10)设计案例,具体实施。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整改和提高。
c、(2014.11-2014.12)小结规律,进一步实施。小结一年来课题开展情况,总结并探索出有关规律及体系,根据这些规律、体系及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实践。完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和相关案例的搜索整理。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农村学生,研究者又是农村中学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学校作为我县农村中学的领头军,担负着把农村教育提升上去的神圣使命,因而我们自身的行动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具体过程中结合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调查研究。
研究方案教学设计文献资料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
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学生的反馈意见研究论证。
实践理论。
反复分析、评价。
概括、调整。
2、文献资料法。
对国内外有关语文教学的材料加以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为发展农村教育提供依据。
4、个案研究法。
围绕典型个体案例开展研究,全面调查和剖析,寻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
5、经验总结法。
重视积累,及时总结,形成规律和方法。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刻制课堂教学实录光碟。
2、撰写课题研究心得,并形成研究论文。
3、整理编排研究期间的教学课件、调查访谈录音及问卷调查等相关资料。
开题报告途径篇二
所在单位:西安xxxx大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曾几何时,每当我在教学中觉察到孩子们的心灵被黑暗和阴霾笼罩时,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每当此时,孩子们也许不安过、怯懦过、退缩过、恐惧过、抑郁过。在孩子们人生最艰苦的时刻,他们就像漂荡颠簸在暴风雨中的一叶小舟,他们是多么渴望出现一盏明亮而温柔的灯塔,为他们的心灵导航,为他们抚慰心灵的伤痛啊!此时此刻我经常感到有点力不从心。记得有一天,当我讲完课让同学们做活动时,忽然有一位男生的桌面进入我的视线,我走近一看,只见桌面上写着各种轻生的话语,比如“死才是最大的快乐”、“落寞”、“超脱”、“悲伤”、“失望”…,看到这些话语,我心中无比沉重,下课后趁孩子们出去上体育课之际,我悄悄来到教室,用相机拍下了这张与孩子生死攸关的宝贵照片。为了科学理性地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我及时和班主任一起和家长取得了联系,我们共同协作,一起努力,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可是,通过多方调查和访谈,我发现该生心理问题已经达到重度抑郁之地步。为了更好的分析该生的心理问题,我从书店买回了有关心理咨询的书籍《如何成为心理咨询师》(来自35位世界著名咨询与治疗大师的启示)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所著的《问题青少年指导手册》等书籍,然后通过学习了解了有关心理咨询的一些技术和理论,通过多次采取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阳性强化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加之家长的配合,我们终于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使该生改变了认知,帮他重新燃起了生的愿望。在这之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和家长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问题,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培训班,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其实,我之所以选择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和因对策略的研究,是因为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出现心理偏差的孩子人数越来越多,几乎占到总人数的30%之多,其中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早恋或亲子冲突问题,开题报告《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在人生的关键期,他们不仅需要老师的支持关爱和学习上的帮助,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及时的心理辅导。但作为一名深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我的使命感迫使我不得不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着想,替他们排忧解难,于是我便开始了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的艰难旅程,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很多孩子走出了心灵的阴霾区,走上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重新找回了自我和自信。
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应对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方向和角度:”
由于中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凸显,所以我从中学生目前的现状出发,本着帮助中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和消除心理障碍之目的,及时协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行为,解决他们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和和我们监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成因;第二阶段。
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并以论文的形式参加有关科技成果评选。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第四阶段,课题研究结束时,我们准备以研究报告或论文形式结题,包括课件、案例报告和相关论文等形式结题,并参加有关论文大赛,最后将研究结果进行推广。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2.物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法。
4.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格式。
5.开题报告课题研究价值。
6.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7.教师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8.物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9.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途径篇三
据统计,5.12灾后我校1600余名学生中家庭房屋遭受损坏较轻的不足200人,有800余名孩子在过渡性板房中生活,将近600名学生家住农村,离学校路程很远。他们将如何面对已经改变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呢?同时,由于重建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很多孩子的家长工作繁忙,还有的家长远赴外省打工,照顾孩子的时间,关注孩子的精力大大减少,我们的孩子能适应吗?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每个灾区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我们在家长学生教师中开展的相关中调查结果表明,灾后70%的学生能适应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变化,广大家长同志对培养学生生活能力重视不够,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成绩,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面也以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为主,对于小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关注甚少。而我校小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如: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差;依耐性大;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差;自我控制的能力差;行为习惯差;野外生存能力等。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是家长比较在意的问题,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需要提升;但家长对学生在板房学习应注意的事项比较忽视,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和生活习惯,过于保护学生,要求学生做能所能力及的家务活的比较少,更别说对学生生存能力的重视了。应该说,由于环境的改变,学生面临的困难更多了,但学生生活能力的衰败却是比较严重的,大部分学生不会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自我保护的意识差,懂得的自我保护的措施很局限,懂得的交通安全知识也比较少。通过对学生的个别访谈,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很多学生知道简单的交通知识,但却由于贪图近便,心存侥幸心理等原因,造成学生有时并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出现违纪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综上所述,灾难集中检验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反映了学生生活能力的不足,而这种情况又是同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
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阻碍着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或不能长久形成,或流于表面,不能持之以恒;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差、存在自卑心理……现今,80、90后学生常态下生活能力不是很强,中低年级学生更普遍缺少锻炼。尤其地震、雷电、暴雨等灾害现象更集中检验了遭遇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明显不足。因而生活自理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教育学生最直观、最生动的课堂。因此,我校课题组选择《灾区小学生生活能力培养途径研究》课题作为我校灾后校园重建的重要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力求通过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逐渐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2、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形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护。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形成一定的体育、艺术、生活等技能训练活动资料。为以后课题的发展深化提供一定的量化标准。
三、课题概念界定:
1、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须的主观条件,它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生活能力指的是个体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个体具有一定的生存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能力。
3、灾后小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途径指的是针对经历灾难后的小学生,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能力发展水平,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生活能力的方法、措施等。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
研究内容:
1、生活自理训练活动。
1、2年级:系鞋带,系红领巾、叠被子、整理书包等。
活动。
3、4年级包书、穿针、钉扣子、缝沙包等活动。
5、6年级削苹果、设计发型、水果拼盘等。
2、应急避险技能的演练。如:火灾、水灾、雷电、地震等。
3、交通安全训练:如路队制、乘车礼仪、骑车规则等。
4、卫生防疫主题活动:如流感、甲型h1n1、食品卫生等。
实施途径:
1、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主题活动。
2、学校一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安全大演练。
3、少先队大队部一学期组织一次生活自理竞赛的大队活动。
4、校家社手拉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演示、示范活动,保障活动顺利实效地开展。
开题报告途径篇四
负责人。
xxx。
所在单位。
xx中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化学课堂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讲的激情飞扬,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同时,受升学考试、上级部门、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更多渴求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校长和教师。
针对以上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需要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为了克服“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被动局面,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积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构筑初三化学教育优质工程。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目前得到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所谓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进步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每一位学生由于各自的学习状况,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不同,体现出来的就是成绩的不同。面临初三升学的重大压力,希望在课堂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减少在课外使用的大量学习时间,来达到减负的目的。
(一)准备阶段:6月——7月初,
研讨课题的研究的构架,调查本校学生多元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状况,及其教学实施现状7月——8月准备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9月——11月底,
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根据研究方案,在化学课堂中具体实施。
3、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4、完成相关操作,写好资料,经验的总结。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12月。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2、申请结题,上交研究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论文。
分析阶段有调查问卷,谈话记录等。
课题展示附有展示用的课件。
开题报告途径篇五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不写作是教学研究的一个盲点,程序化教学是作文教学的一个误区。文学的丰富多彩、思想深邃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仅有框架、而无内涵,仅重视方法指导,不培养审美情趣,不重视风格形成的教学模式下,会形成学生的作文真实性欠缺、个人特点欠缺、文章格调低俗、内容空泛矫情的应试作文。
本研究是在考察了国内大量短、平、快的作文模式教学之后,从研究者十几年的写作实践、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思考和认识,将从文学的本体出发、从写作的切身经验出发、从多年的观察和反思出发,从本质上解决学生的读、写结合的问题,文学素养的提升问题,模仿与独创的问题。
英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怀特海说,文化是人类智慧最优美的形式。在文化的基础上,训练专业能力,才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熏陶式作文教学就建立在提高文化修养的基础上,把教师的阅读与写作经验,融入学生的作文教学,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使教学成为艺术的交流,成为心灵的共鸣。怀特海提出,教学的目标指向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引起思索,引发写作冲动,从浅层次的记叙走向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受到教育和启迪。
没有文化积淀,就没有对人生的思考;没有对人生的思考,就没有深刻的立意。写作最终指向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不是个人情感无病呻吟的抒发,写作承担了智慧的传承,精神的疏通,心灵的交流,而非毫无意义的完成任务。真正的写作,是对自身的完善,对自我的探究,在写作中,完成与世界的对话。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是写作的出发点;传播思想,呼吁人道,应是写作的终极目标。这种精神境界的陶冶,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
不写作的教师,是从写作技能训练的层面出发,在反复练习中形成一种能力,而真正的艺术都是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并非是精确的表达。写作的教师,明白写作兴趣的激发点来源于何处,通晓创作的心理体验,了解写作的障碍与通过障碍克服困难的方式,真正使学生体会到书面表达的重要性,体会到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懂得对生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重视文化素养的提升,重视自我修养。
我将从最基本的记叙能力出发,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创造写作情境,提取写作素材的能力,与学生同步写作,同步阅读,真正融入到写作教学中,让自己成为活教材,把教学过程变为艺术的交流和探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本课题名称建立在教师习作示范的基础上,立足于文化熏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课题承担人有十几年的写作经验,发表过几万字的文学作品,为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平利县优秀作家,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省级教学能手,二级心理咨询师。课题意在通过教师的行为示范,让学生初步模仿,通过教师的阅读体验,熏陶感染学生,通过教师对创作心理的实践性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把作文训练融入文化的陶冶中,使学生获得真正有益于人生的写作体验。故名为熏陶式作文教学。
该课题名称对应于快速作文教学,不提倡模式化作文训练,不倡导应试作文,反对机械的积累和练习,意在调动学生内在的创作动机,重视个体差异,培养个人写作风格,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实践能力。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记叙文作文教学,以七年级一个班的作文教学向全校和全县辐射,指导教师为全国中语会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河北作文教学名师许艳春老师。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主要研究问题。
1、读写结合的.问题。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不足,阅读品味低,对经典作品缺乏鉴赏能力,对优秀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并且受现代传媒的影响,纸质阅读人群大幅减少,这是学生作文虚假空洞,情感缺乏,价值观模糊的重要原因。
2、模仿与创作的问题。学习首先来自于模仿,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是教师,在教师的写作示范下,学生会自发产生写作兴趣,克服写作障碍。
3、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写作有一定的规范,但是纯粹从规范上来要求学生,又会制约创作的艺术性。只有立足于生活实际,对生活有观察,有思考,才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4、作文的层次练习问题。立足一种文体,练好写作基本功,拓展写作视角,从宽泛的指导变为有效的引导,从模式化的训练变为生活化的习作。
二、解决的方式。
1、大作文与小练笔结合。大作文有详细的指导,有分层次的练习,小练笔结合课外补充阅读,随堂完成。
2、记叙文为主的指导练习。记叙文分为人物对话描写,分别练习八个阶段。记叙线索,练习三个阶段。人物描写,练习五个阶段。以读书积淀为前提,激发兴趣为主导,鼓励创作为出发点。
3、长期积累,效果对照。注重课堂积累,课堂教学要体现积累。注重课后背诵,经典诗词要求多背。抽取十名学生作为对照观察组,增加积累量,半学期后考察作文得分。利用早自习,引导阅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
三、阶段目标。
1、七年级上学期(9至12月)拓展读书面,读书以散文为主。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积极性,不做高要求,只要求写好片断。完成对话描写的阶段练习,内容初步划分为:对话的修饰性描写、对话的趣味性描写、对话中的场景描写、对话的内容选择、对话的内容穿插、对话的素材提取、对话的立意体现、对话的情节展开。根据教学的实际,可以适当调整。
2、七年级下学期(2至6月)继续拓展读书面,开始读小说。主要练习记叙文的线索,人物描写。学生能够创作短篇小说,练习记叙文的构思,选材,线索练习三个课时,人物描写练习五个课时。
3、成果展示:学生作品推荐发表,教师论文发表,教师文学作品发表。
三、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包括:
一、结题报告。
三、教师论文十篇以上。
三、教师随笔二十篇以上。
四、教学设计十六个课件。
五、学生作品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上。
开题报告途径篇六
立项号:plxktxx151。
课题名称: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
负责人:罗xx。
所在单位:xx镇中心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注重幼儿的劳动教育,但也有不少幼儿受到家长的过度庇护,过分溺爱,所有的劳动事务都被家长包办了,或是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而忽视了劳动习惯的养成,使幼儿失去了劳动的机会,丧失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让幼儿失去了劳动的能力。以幼儿园为主渠道,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树立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家政劳动、手工劳动的技能技巧;形成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幼儿创新素质评价标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全面了解幼儿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掌握发展水平;研究过程中,培养幼儿劳动技能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的有关资料。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以幼儿园为主渠道,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树立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家政劳动、手工劳动的技能技巧;形成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标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全面了解幼儿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掌握发展水平;认真学习劳素质教育要求及有关理论文章,收集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幼儿劳动技能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的有关资料,进行经验总结。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1.收集资料。2.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3.现状调查分析。4.在明确不同年龄幼儿劳动特点的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实施。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xx年11月----xx年5月。
1.根据目标和内容,制定实施方案。
2.落实劳动教育目标,调整内容,定期评价。
3.组织劳动活动观摩,指导。
4.做好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及个案研究。
5组织家长学习和经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6月----xx年7月。
1.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
(1)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课题组结合我园教育教工作与幼儿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工作计划将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幼儿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劳动意识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幼儿劳动培养的看法以及幼儿劳动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有关劳动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更多的了解和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幼儿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幼儿从心底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一生的幸福坚实基础。
开题报告途径篇七
六、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的目标:
1、学生养成基本自主学习习惯:
(1)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2)学生学会有效预习;。
(3)学生学会听课,并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4)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5)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6)学生学会并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
2、让学生建立一定的高级习惯,达到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有策略,学习效率高,基本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通过研究,使教师和家长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2、通过现状调查而获得的影响好习惯形成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方法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结合本校实际和已有研究实践,本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教育实验的框架必须高屋建瓴,找主课题中最有价值的研究点,制定可操作的研究策略。因此,要求实验者要广泛查阅文献,从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脑科学、教育技术于传播学等领域和古今中外的已有相关理论中寻求理论指导。
2、行动研究法:
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活动,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做法,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目标。具体实施:1―6年级组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以一个学期为一个时间段,制定适切的计划方案开展研究活动。中心组成员每两周活动一次,撰写教育随笔,每月交流一次。
3、问卷调查法。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地、周密地和系统地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4、个案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从典型个案中总结方式方法,形成经验材料,为研究过程提供有效证明。
七、研究步骤与措施。
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月――204月)。
1、确定选题,制定研究方案(负责人:钟秋华)。
2、成立研究小组,准备课题申报(负责人:赵霞)。
3、课题开题论证(负责人:姜宏波)。
4、修订课题研究方案(负责人:钟秋华)。
(二)研究问题阶段:(年5月――2013年12月)。
1、组织学习有关理论,具体落实研究任务(负责人:赵霞)。
2、撰写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方案(负责人:孙梅英)。
3、组织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问卷调查(负责人:钟秋华)。
低年级组问卷调查―涂生冬、夏英、王静、李杰。
中年级组问卷调查―孙梅英、马敏、史艳红、梁玲。
高年级组问卷调查:覃永娇、盛晶晶、黄建辉、钟秋华。
4、撰写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负责人:覃永娇)。
5、制定课题研究实施细则及课题组成员的考评细则(负责人:赵霞)。
6、接受上级部门对课题的中期评估(负责人:赵霞)。
(三)研究策略阶段(1月――月)。
1、在全面总结中期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对研究方案进行修订调整,使之不断充实完善。(负责人:赵霞)。
2、针对问题进行策略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和教学反思。(负责人:钟秋华)。
3、制定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对策(负责人:钟秋华)。
(四)、总结阶段(1月――12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结题论证。
3、成果鉴定与推广。
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教师自身素质。
2、立足实践过程,体现课题研究动态发展。
(1)抓原始资料打根基。
(2)抓活动开展促发展。
(3)抓互动环节促落实。
(4)抓及时反思促提升。
(5)抓课题经费促保障。
开题报告途径篇八
(三)开展校园活动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成立多种兴趣活动小组,并坚持经常地活动。像美术的书法绘画小组、音乐的舞蹈、合唱、器乐等活动小组,科技兴趣小组、制作等小组。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启学生的智慧。
2、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德育实践活动。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像四五清明祭扫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读书活动,坚持经常,不但为学生送去精神食粮,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生“毕业典礼”,使学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茶文化方面的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任务分工:。
杨泽岐:全面负责课题项目。
黄云:全面负责课题项目,进行开题论证,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中期评估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制定课题研究的工作和管理制度,相关问卷调研。
邹家明: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校园文化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收集课题组活动情况过程性材料。
任磊:负责开展班级文化的研究,组织学生活动。
闵少丽、卢红波: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途径的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课堂教学如何有效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途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收集、材料搜集整理、组织学生活动。
杨前锋:网络管理员,对本课题进行网络管理。
2、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7月至月)。
(1)收集近期有关理论资料。学习有关的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
(2)成立以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组。
(3)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制定实施计划,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与方法。
2、实施阶段(年1月至2014年12月)。
第一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
实验任务:。
(1)清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学习相关资料,拓宽视野。
(2)课题组成员制定个人课题计划,提出自己研究的方向与方法。
实验方法:理论学习,制定计划等。
成果:每个人的详尽的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
实验任务:。
(1)以构建校园文化为主题进行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评比活动。
(2)班级文化建设的研讨活动。
(3)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工作。
实验方法:课堂教学评比、研讨法等。
成果:课堂实录的征集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的结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图片展。
第三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
(1)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3)信息技术方面、科学方面与教育教学进行整合,达到在活动中打造特色。
(4)课题组成员撰写有关论文。
实验方法:特色活动等。
成果: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彩回眸集校本教材《茶文化》论文。
第四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
(1)课题组召开阶段性研讨,旨在实验的基础上,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也就是来自于实践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和交流。
(2)向省教育厅“五项专题”研究与实验工作管理机构申请结题。
(3)校园文化方面的论文或者案例征集。
(4)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
成果:教学案例论文集。
3、结题阶段(2014年9月―11月)。
课题组成员总结,学生典型总结、课题目标与效果全面总结。
发挥广大师生潜能和教育资源优势,课题组成员对子课题研究的所有相关材料和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写出经验总结和结题报告。课题组根据以上的总结,写出综合性的实验报告。
五、预期课题研究成果。
1、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优美、和谐、高雅、大气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之地。
2、形成有价值的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对本地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3、完成研究报告。
4、课题组成员的论文提升高度,形成论文集。
六、成果表现形式。
探究成果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载体表达出来。可以是“文字。
材料”,如:考察报告,实验观察日记,建议书,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资料、数据,各种活动的记录材料等。也可以是“实物材料”,如拍摄的照片,制作的模型,绘制的地图,设计的邮票,磁卡等。
我们会在上级科研部门和专家组的指导下,群策群力,把我校的课题进行深入探究,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切支持。
开题报告途径篇九
的
背
景
和
意
义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多重视的是孩子的智力开发、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家务事等一并包办,众星捧月般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现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简而言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其各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
题
名
称
的
界
定
和
解
读(1)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幼儿社会道德要求和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取言传、身教、践行等方式,发展幼儿品德、思想、政治、法制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幼儿德育是教师根据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传统的文化思想、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转化为幼儿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2)德育生活化:让幼儿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生活、回归真实、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幼儿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更多地注重幼儿的生活世界,它让幼儿的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回归真实,回归自我。
题
的
步
骤
和
举
措
在选择和运用研究的方法上,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思辨和行动调节这两种方法交融、循环,成为交织在一起的二条循环主线,贯穿在整个研究过程的具体方法之中,发挥引导具体研究方法的主导作用,为此,我们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的特点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
(1)筹备阶段:(2014.3.1―2014.4.1)。
搜集有关德育方面的资料,收集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做记录及实验方案。
(2)初步实施阶段:(2014.4.1---2014.7.15)。
向幼儿讲解有关德育教育的故事,设计德育教育课程、情景剧、舞蹈等,并初步通过活动向幼儿渗透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任务:各年龄段针对某一大类内容选择相应的教材,确定相应的办法,并加以实验论证。
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行动反思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通过这些方法来验证确定的内容、选用的教材、运用的方法是否恰当,及时调整、总结,从而完善下一次的实验论证。
(3)调查,寻找问题阶段:(2014.7.15---2014.8.31)。
进一步调查幼儿家庭生活中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新的研究计划。
任务:对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调整补充,同时根据家庭中幼儿德育教育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进行分析、论证。
方法:采用文献法和小组研讨法,组织教师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和专业理论,并召开研讨会,对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
(4)深入研究阶段:(2014.9.1----2014.11.15)。
全面深入研究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研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并指导幼儿参与班级环境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从而达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任务:对前阶段的研究过程进行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补充或减少研究内容,继续进行实验论证。
方法:主要采用行动反思法,经验总结法等进一步深入研究。
(5)总结阶段:(2014.11.15---2014.12.31)。
任务: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相关材料,得出研究结论。
方法:分析归纳法、经验总结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分析、显示研究的效果。课。
题
成
果
的
预
期
和
呈
现研究的预见和呈现:
1、通过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让幼儿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身边的人。(通过设计稿、幼儿活动照片和活动总结等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
2、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班级教学教案、随笔、论文等新式呈现。)。
3、通过调查解决幼儿园、家庭中一些常见的德育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论文等形式呈现)。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
1、师资保证。进行必要的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各种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选拔典型,推广经验,为研究提供必要的师资准备。
2、经费保证。实验资金专款专用,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一切物质条件。
3、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教务、教研、安全五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从年龄上看,老中青结合,老教师的阅历、经验,中年教师的睿智、眼光,年轻教师的精力、创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课题组将聘请专家―县教育局教研室为顾问。
4、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题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两周一次。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一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xkt-zxyw265。
课题名称。
语文教师板书设计艺术研究。
负责人。
董贵钰(参与教师:贺娟维康小刚张利)。
所在单位。
西安市第六十二中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已不再重视板书。甚至上课不写一个字,只用鼠标一路点击,一堂课就结束了。久而久之,没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教师也不再使用黑板。即使用板书,也毫无章法,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杂乱无章。学生得不到规范化书写的示范,对课堂内容无法把握,更得不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研究此课题能引起语文教师对板书的重视,使这项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提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板书对于教师来讲是一项基本功,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更是如此,规范、工整、美观的书写更能展示教师扎实的基本功;精巧的板书设计更能显示语文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2.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优秀的板书设计必定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完成的,课堂上,随着板书的逐步呈现,教学思路、知识体系、文章结构、文章思想内容、文章美点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也就更容易,教学的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3.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影响与熏陶作用。语文教师长期坚持规范、工整、美观的板书,对学生能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书写,从而使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工整。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板书设计是指教师上课前制定的在黑板上书写的计划,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设计。它运用教学直观性原理,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精心构思,以精要、形象、醒目、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显示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本课题主要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2.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那么,语文教师板书设计艺术是指语文教师在板书设计的过程中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它主要包括板书布局艺术、板书书写艺术、板书构思艺术。语文教师板书设计艺术水平的高低显示了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和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3.研究方向和角度。本课题从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出发,力求通过学习、讨论、实践,着重探索语文教学板书的布局艺术和构思艺术。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203月-2011年5月)选择课题,申请立项,搜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负责人:董贵钰)。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1月底)。
1.研究初期(2011年5月-2011年6月)完成当前本校语文教师板书设计水平及现状调查(座谈、问卷调查;贺娟维老师负责),语文板书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习(制作课件、座谈交流;董贵钰负责),语文板书设计案例交流(语文教师自己设计板书并附设计说明;参与教师均完成此任务)。
2.研究中期(2011年7月-9月)板书设计艺术研究。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板书布局艺术探索。参与研究教师认真研究板书的布局艺术,写出小论文,并附自己板书设计案例和设计说明。(康小刚老师负责)。
(2)板书构思艺术探索。参与研究教师认真研究板书的构思艺术,写出小论文,并附自己板书设计案例和设计说明。(张利老师负责)。
(3)中期汇报。准备汇报材料(前段研究工作记录资料以及汇报ppt课件;董贵钰负责)。
3.研究后期(2011年10月-2011年11月)参与研究教师撰写论文,参与研究教师汇报课。(参与教师均完成此任务)。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1年12月)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完成结题报告。(董贵钰负责)。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预计包含以下内容:语文教师板书设计水平及现状调查问卷及报告、语文板书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习材料、语文板书设计案例、板书设计布局研究小论文、板书设计构思技巧小论文、汇报课板书设计及说明、板书设计艺术研究论文。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二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文化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因为学校文化建设既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同时,学校文化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是顺应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的研究,能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系。同时也能促进了学生家庭文化生活的改变,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必能促使其家长对学校的关爱,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能得到家长的认同。让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家庭的文化品位,促进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
另外,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教育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这主要表现在:。
1、陶冶功能。校园文化比传统的教育教学更具有独特的效能。首先,它要求创设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的各方面特别是育人起到指导作用;其次,它以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起到规范、引导作用,这种濡化、规范作用是无所不在的,深远长久的。
2、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体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诸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3、教育促进功能。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各种求知欲望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的过剩精力也需要在课堂之外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活动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发展环境,无论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还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加强素质的培养,满足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等,都大有好处。
4、导向功能。学校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思维在这里交流碰撞,使莘莘学子耳濡目染,浸润其中。所以文化的导向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担负着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观的重任,其正确与否,往往取决于校园文化是充分发挥正面的积极引导作用还是起到负面的消极影响。
二、课题实施条件:。
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镇直小学,但是一直注重校园的建设,先后被授予襄樊市快乐校园示范学校,襄樊市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单位,襄樊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襄樊市示范家长学校;襄阳市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学校;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县级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县级群众最满意学校,县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县级美术教育先进单位,,县级电教工作先进单位,县级少先队红旗大队、县级共青团五四红旗团支部,谷城县第二届中小学艺术节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艺术校园示范学校”市“课改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校园大环境。
学校有浓郁的课题研究氛围,有一整套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制度,学校主要领导对研究课题高度重视,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经验。课题组成员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课题组组长曾多次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学习,课题组全体成员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为本课题研究实施提供了师资保证。
为了本课题研究,学校相关的资料比较丰富,网络、影视、书报、杂志都可以找到有关的材料,实验器具齐备,在教学设备上能满足广大驾驶学生需求,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使这个课题具有了可行性和操作性。
三、研究目标。
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校园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力争经过1至2年的努力,使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抓校园环境建设,突出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加大学校硬件建设的步伐,提高楼廊文化、班级文化的育人作用,让学校的每一寸地方都能说话,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用警示标语、宣传橱窗等宣传工具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完善规章制度方面: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各种规章制度,强化领导工作的自主性、创新性。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生活、学习的自律性。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常规的教育教学制度无形中就形成一种文化,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原有的制度建设基础上,能修订的及时修订,不完善的争取完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学校形成一种无形的潜在的管理机制。强化制度的作用性,注重制度的连续性,发挥制度的导向性。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校“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于20xx年12月经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规划a类课题。课题研究时间是两年,即从20xx年12月至20xx年12月。今天,我们隆重开题了。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课题组成员汇报如下:
1、本课题选题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善于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80年代后,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在我国,小组合作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更是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并研究小组合作性学习,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性学习中受益。
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有四个方面:一是研究本课题,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萌发、形成、巩固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研究小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和形成的途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二是本课题的研究,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为阵地,探寻在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掌握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地发展。三是小组合作意识则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小组合作意识又与分享意识、竞争意识等融为一体。四是当今社会正步入创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旋律。小组合作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从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开始。五是小组合作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习活动交结在一起,贯穿于活动的经纬,每位学生都会体验到合作的存在,拥有合作力量的伟大,感悟合作的意义。六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增长、个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开启和学生的能动思索。教学活动中这种开启与思索多为以小组合作为起点,通过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来实现。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则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前提。
2、本课题的实践意义。一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二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帮扶学困生;三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改变课堂现状;四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科研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合作学习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育人目标:
工作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教师,逐渐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完善小学语文小组教学的基本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细化模式,使之与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1、本课题的重点。本课题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情境的研究。二是构建小学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模式的研究。
2、本课题的难点。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小学生合作意识萌发、优化、发展的研究。二是构建小学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模式的研究。
3、本课题的创新点。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有三个:一是有助于增强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提高其合作精神;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三是学生主动探究、教师有的放矢,使课堂更高效,实现师生双赢。
1、树立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和谐发展。
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二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内源性教育,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三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二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分别对小组进行多视角的综合量化,实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三是每次大型考试后,学习委员算出各组的平均分,教师给较好的小组发小奖品。通过采用合作评价,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价值感、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
现在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被动参与,我们经常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合作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发地萌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
3、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发现效果不错。
1)、学会分工与协作。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学习小组内形成与学习任务相适应的、个体之间能够有效交流的差异结构。首先,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接着,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宣布小组成员需共同遵守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规:
(1)合作前要认真独立地思考,不人云亦云。
(2)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干扰他人,不讲题外话。
(4)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
(5)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话,有不同意见,等他人说完再说。
(6)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小组长要负总责,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实行“小组长”轮换制,每位组员都有当组长的机会,使其都有责任感。
2)、学会交流和倾听。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流要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观点不一致时学生之间进行质疑、讨论。学生交流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求陈述有条理,层次清晰,声音适当,充满自信;并要求学生学会文明的交流,告诉学生在小组集体讨论时,要注意减轻说话的音量,尽量不妨碍到其他小组,防止互相干扰,还课堂一个安静的环境。
3)、学会总结与汇报。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小组长应组织小组成员对记录员的记录进行小组反思,保留大部分组员同意的意见和小组还存在争议的意见,整理好交流成果,并由小组长安排好汇报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与众不同,代表的是小组这个集体,所以上来汇报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
4)、学会欣赏与激励。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教学生学会欣赏。同学的发言有创见时,要懂得鼓掌,表示赞赏。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激励评价,既能充分肯定同学发言好的地方,如“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你们小组的想法真棒!”,又能诚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大胆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我觉得你这儿讲得有些不对,相信你下次会讲得更好!”这样,真诚地相信别人,帮助别人,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在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了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每个人的发展。
4 、建立合理评价机制,让学生促进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所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小组合作的评价应该是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采用评比积分的鼓励机制,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每节课评价方法如下:第一次由本组计分员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的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做评价;第二次在全班交流时,由其他组依据各组汇报员汇报的质量、本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做组间互评;第三次由教师做全班导评,对本次合作中纪律好、参与度高、分工合理、有创新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加分;最后,一月一总结,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创新小组奖”、“最佳组员奖”,表扬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为合作学习走向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1、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本课题负责人具有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功底和较高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具有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本课题的参与者全部都是具有大专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以上的学历和小学一级教师以上的职称,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甚至是学校的行政领导,组成了一个有雄厚实力的科研队伍。
2、课题组负责人和参加者具有充足的时间。本课题负责人和本课题的主要参与者都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对研究本课题有充足的时间。
3、本课题研究有配套资金和较好的科研条件。一是本课题研究经费可以从学校的教研经费中划拨;二是学校长期订阅多种报刊杂志,图书馆藏书1万多册;三是学校添置多台电脑,并装有宽带,可上网查阅各种信息资料,还配备了打印机等,非常方便。全部成员人人都懂得电脑打字,上网搜集资料,部分成员还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是浅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是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四是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语文科教师每人每个学期都要至少写一篇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论文和教学案例。
2、最终成果。本课题计划将研究成果以教学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的形式撰写成文。
3、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结题后,语文学科将继续进行纵深研究。同时,学校将组织有计划地将本课题的优秀成果推广和应用到各个学科,促进各个学科的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法和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四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 ,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五
学号:11xx0849。
姓名:吕乃静。
时光,用它的姿态流逝着,像从指间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滑落;像从针尖滴下的水滴,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注定成为记忆中zui温暖的风景;激情,奋斗,笑靥,注定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来到北理工已经半年多了,半年的时间,半年的记忆,半年的回想,就让我在此留下成长的足迹。
入学篇。
我高考前已经通过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来过北理工,对它印象还不错。因为我从小就向往首都北京,而北理工地处北三环,交通方便,所以我就决定报考北理工了。报到那天,当我兴冲冲地来到中关村的时候,却被告知大一大二要在房山良乡。当时我一下就懵了,感觉好像被骗了一样,特别伤心,因为我曾听姐姐说过那里是郊区。然后我就坐校车来到了良乡,一路上看到越来越矮的建筑物,越来越荒凉的环境,我的心也跟着越来越凉。终于到了学校,看到在马路两边的学校,我曾一度怀疑会不会不安全。就这样,带着沮丧的心情进入了校园。但是,当我看到热情迎接我们的学姐学长时,心中又有了一丝温暖。大学生学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心情也渐渐好起来,良乡虽然有点偏,但就是那种远离大都市的清净,让我们更加投入于学习,不被外界所诱惑。就是那慢悠悠拥挤的环一,真的很让人伤脑筋啊!
军训篇。
军训是入学的第一课。入学后,我们很快就开始军训了,站军姿,齐步走,齐步跑,正步走……军训中记忆zui深的是和一个营长、两个教官、两个指导员的相处以及打靶的经历。我们的营长真不是盖的,训兵真的挺有一套,而且还很幽默,我挺喜欢他的。两个教官虽然有时候挺严格的,但大部分时候也挺有人情味的,他们会尽可能体谅我们,理解我们。军训结束后,其中一个教官再来学校的时候还给我们带来了他们那里的特产,让我们很是感动呢。还有两个指导员,她们在生活中照顾我们,在军训时激励我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我真心的感谢你们,让我有了这一段美好的回忆。zui激动的时刻就是去打靶的时候了,十几秒钟,五发子弹,却成了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深刻回忆。
学习篇。
本以为上大学后学习会很轻松,没想到,原来在大学里,学习依然是第一要务,这让我加深了对“活到老,学到老”的理解。第一学期有好多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要的课,比如近代史、思修、知识产权,所以我就把重心放在了微积分、机械制图、英语、计算机这些学分比较高的课上了。还记得微积分考前的突击,晚上和同学在活动室学到天明,真的是很难忘的回忆,结果出来也让我很满意,努力毕竟会有收获啊。至于我的整体成绩,其他还挺满意的,就是英语视听说不太理想,下学期要好好学英语了,zui重要的是得找机会多练习,多动嘴,多听听力。可喜的是,英语四级已经过了,虽然没能报考口语,但我已经很满意了。下学期的课程比上学期更紧了,每门课都得好好学,不能再优哉游哉地过日子了,加油!
工作篇。
刚开学的时候,我就竞选了班级负责人,后来顺利当上了团支书。以前就听说当班委挺锻炼人的,当上之后才更加有感触。当团支书真的是很累,每天开会开不完,从班长团支书例会到团支书会,每次都会下发好多任务。之后,要想着如何把团日活动弄得让同学们更感兴趣,如何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如何让活动更有意义,然后就是活动的实施和总结。我觉得上个学期我做的不太好,我反省了一下,觉得我应该发动大家和我一起想主意,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其次,我要学会分担,把任务分配给各个班委,不要总自己干,那样只会得不偿失,自己很累,其他班委还觉得自己没事干没成就感。希望这学期我能吸取以前的教训,干好团支书这项工作。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六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是不可忽略的重中之重,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根据2012年暑期河北省百万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千乡万村“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队来到石家庄市平山县进行了深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地农民收入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单一的靠粮食增收,向旅游,工业,副业,林业,牧业多元化转变。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重要来源。通过深入调查正确认识和把握省情,更好地贯彻落实 “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为政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一、 农村现状及增收情况
1. 现状及分析
平山现状:
平山县辖12个镇、11个乡:平山镇、东回舍镇、温塘镇、南甸镇、岗南镇、古月镇、下槐镇、孟家庄镇、小觉镇、蛟潭庄镇、西柏坡镇、下口镇、西大吾乡、上三汲乡、两河乡、东王坡乡、苏家庄乡、宅北乡、北冶乡、上观音堂乡、杨家桥乡、营里乡、合河口乡。
形错落,落差达2000余米,孕育出森林、奇峰、溶洞、飞瀑等自然景点100余处,国家4a级景区8家。驼梁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县湿地类型11种,面积达283平方公里,境内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繁多,鸟类达240种,珍贵鱼类达40多种。平山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是"中国核桃之乡"。
主要依靠敬业集团,西柏坡旅游等大型工业拉动经济。近几年来,在政策、市场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增收难度也在加大。
动力培训质量和效益,推动农民工更有效防止农产品涨价效益被削减,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种植的各种补贴;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简单调查总结:
a:发改委:
通过和平山县发改委的会议了解,我们了解到平山核桃产量1000t,是十强核桃产业还拥有食用菌,蘑菇,绿色食品以及10万亩核桃基地,粮食有20万吨产量,,有13,8平方公里121家工厂。环保节能成效低,工资问题亟待解决。特色:旅游丰富资源,走红色旅游路线,老区生态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钢铁太集中,波动较大,结构调整,做法较难。
城市功能基础差,区域经济带动有影响,一亩地200块钱。核桃深加工,山区县22000贫困县以下,但环境好。西柏坡管理局。核桃附加值高。工业方面20000人就业。作为水源地,极大的限制了经济发展。作为供水地,从供水地买水,收入却不归平山县,得不到补偿,保护不到位。城镇里,危楼多,无法建新房。
b:工信局:
业从事氢氧分离,不足一百人年收益5千万。由此可见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发展生产力。
农牧局:2648平方千米,农业薄弱,唯一优势,利用山区优势发展中药材,45.2万亩耕地,一半是旱地,49万人使用,亟缺耕地,8山1水1分田。水库占用沃土。食用菌中药材分布散难产业化无法打造品牌。
《吴斌农民增收途径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七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进步;秘书成为一种国际化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单位的秘书部门则是该单位联接上下、左右、内外的主要枢纽;同时也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重要窗口,它像外界展示出该机关单位工作水平的基本面貌。
2、现实意义:传统的秘书工作就是收发文件、写写画画,重复、劳累、繁琐的日常文字处理工作;到了近现代,秘书工作有了明确的分工,对秘书知识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其中,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进一步增进了秘书的工作效益;中西文化的交流,使秘书的知识更为广泛,知识素质大为提高。
二、论文综述:
1、理论依据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秘书职业也走向国际化。面对各种多变的局势,秘书人员要做到机警应变,运筹帷幄,不仅要求有较强的文书写作功底,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基本的办公自动化操作、流利的言语表达,“善说”、及时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谋咨询、准确传达上级的指示、汇报工作、安排会议、处理日常事务、接待来访客人等。时刻为领导分忧解难,维护领导的公众形象,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及参谋。
2、(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秘书工作从属并服务于领导工作,不能游离于领导工作之外,更不能与领导工作背道而驰。因此,领导工作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秘书工作的发展变化。秘书部门是领导的办事机构,要联系上下左右,沟通四面八方,了解领导的意向和需求,熟悉领导的活动规律、决策过程,为领导掌握情况、作出决策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通常是领导才出点子,秘书从理论上酝酿构思,从逻辑上推敲完善,从文字上整理阐述,最终使领导的观点具体化、理论化、系统化。因此,秘书必须具有全局的战略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为领导出谋献策”(选自《秘书素养》吴欢章著)。
3、本人的评价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演越烈,优胜劣汰成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作为一个文秘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努力学习好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尤其是本专业的学科知识,文书写作及办公自动化,我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并能恰当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有效的指导我的工作,让我的工作少出现错误,尽快适应工作,投入工作,为我所从事的职业做出一份贡献。另一方面,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和不同的人交流要用的各类语言和表达技巧,培养自己在公众面前落落大方的形象;了解一些地方独特的社交礼仪,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出现尴尬局面。无论何时,都不断学习,塑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的同时,用知识武装头脑,内外兼修,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秘书人员。
三、论文提纲。
前言。
本论。
1、现代秘书应具备的知识素养;。
2、现代秘书应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
3、现代秘书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结论。
1、《秘书理论与时务》郑典宜著。
2、思想汇报专题《秘书大地》常宗宜著。
3、《秘书之友》郭方忠杨效之著。
4、《现代秘书心里学》赵中利著。
5、《秘书学》杨素华著。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
图书馆借阅文秘类相关书籍,网上搜索有关本篇论文的资料,整理所收集到的材料,结合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在论文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篇论文。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八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电影欣赏是指人们观赏电影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视觉定位是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对视觉元素的选择与确定,这种选择具有变化性。电影作为艺术,在特定的*时空中,以色彩、运动、摄影机角度、声音等诸多元素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从而影响观众。如何“定位”视觉,始终是电影欣赏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本文的研究对电影欣赏是有实际意义的。通过对电影欣赏中视觉元素的选择与确定。使自己在电影欣赏时得到纯粹的视觉享受和真正的感官愉悦,实现电影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分析法图表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视觉元素”是人们在观赏电影过程中感官感知的第一要素,然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对视觉元素的选择与确定,这种选择具有变化性。电影作为艺术,在特定的*时空中,以色彩、运动、摄影机角度、声音等诸多元素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从而影响观众。色彩是电影欣赏中最直接的视觉元素,在电影欣赏中“色彩的客观特性与人们对它的主观性认知,形成了色彩的神秘感和紧张性。当这两种感知被投摄到影视作品之中,色彩便成为电影电视充满活力的源泉。”(彭玲,20xx年)。电影作为艺术,运动是电影的本质。“正是这种电影特有的运动使电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绘画、雕塑是刻画运动中的人物或事件的某一时间的片段与瞬间,是某一动态的凝固;舞台戏剧、舞蹈是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运动受舞台空间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假定性;电影是在二维空间上创造出三维的幻觉,在虚拟的流动的画面空间中感受空间的位移和时间的变化。”(吕益都,20xx年)。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语言,在影视观赏中的视觉元素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在影视观赏中,由于受观影者的思想、文化差异、观影目的、*、出发点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电影有着不同的定位,并且这种定位具有变化性。“总之,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正如它是任何其他具有理智的东西的基本特征一样。在它们喜欢选取的东西中,最多的是环境中时时变化的东西。”(鲁道夫·爱因汉姆,1981年)。
四.论文撰写框架。
第一部分:结合伊朗电影《小鞋子》,论述色彩在电影欣赏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结合画面,论述运动在电影欣赏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简略分析影响电影欣赏的其它视觉元素。
第四部分:总结电影欣赏中影响视觉元素选择,确定的原因。
五.研究时间安排:
20xx1年12月——20xx年1月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xx年2月——20xx年3月初认真阅读文本,分析整理资料,确定研究目标和思路。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大体框架,准备开题报告。
20xx年3月初——20xx年3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
20xx年3月——20xx年4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20xx年5月完成论文修改,参加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贝诺埃尔·卡罗尔:《神话电影:当代电影理论的时尚与谬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年。
[2]伊美特·皮洛者:《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第一个出版社,1951年。
[3]陈晓云:《电影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年。
[4]彭玲:《影视心理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年。
[5]格·巴·查希力扬:《银幕的造型世界》,伍菡卿、俞虹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6]吕益都:《电影视听语言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xx年。
[7]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8]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杨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9]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10]李泱:《电影美学原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
开题报告途径篇十九
1. 现状及分析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聚焦与核心。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根据2012年暑期河北省百万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千乡万村“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暑期社会实践分队来到保定市顺平县东峪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先后采访村委会干部3次,多次走门访户听取村民意见,收回调查问卷140余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地农民收入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以林果业种植为支柱,由单一的靠粮食增收,向粮、牧、特、加、劳多业增收的转变。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重要来源。
增强,种植安排结构、品种和市场结合程度高。适应市场、注重效益成为结构调整的主因,生产条件仍是结构调整的限制因素。
生产成本、生活成本和农产品涨价效益呈现出的“两加一减”形势,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心态产生了一些影响,现在不少农民在对待农副产品涨价上出现“盼涨又怕涨”的复杂心态。有村民表示:“如果农作物价格提高一点,其他物品价格再降低点就好了。我们在东峪村居民委员会调查采访时,村长苑大叔说,本村将在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上下工夫,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林果产业的支柱优势,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农业节本增效,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农业效益。推广节工、节种、节农、节膜、节肥、节水等实用技术。三是发展非农产业,支持农民创业带就业,拓展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就业,力转移狠抓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广辟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开展一些农村教育活动,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质量和效益,推动农民工更有效防止农产品涨价效益被削减,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种植的各种补贴;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谈到这些时,苑大叔满脸自信,看来在这位老村长的带领下,东峪村在实现农村果树种植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又要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了!
2. 增收情况
自桃树种植,少数村民靠畜牧养殖、农产品运输、外出劳务打工等方式获得收入,其中畜牧养殖户11个。2011年,东峪村平均家庭年收入35000元。
近年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东峪村作为其中的受益村,深切感受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但随着农村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
(1) 增收愿望强烈
致富增收的愿望比较高。
(2) 增收渠道较窄
农民从事的行业较少,增收渠道比较窄:83%的户从事农业种植,4%的户从事运输业,9%的户从事畜牧种植,2%的户从事批发零售业,其余2%的户外出打工。
(3)收入不稳定
造成农民收入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农业是弱质产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能力弱,也给农民增收造成不稳定性。
(4)收入不均衡
收入在5000元以上占11.3%,4000-5000元的占28.2%,4000元以下的占60.5%。学历构成、年龄构成分别与收入成正比和反比:即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均收入多,反之,则低;年龄越大,人均纯收入越低,反之,越高。
《关于农村增收途径调查及分析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