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发论文(通用19篇)
过去的经验总结为未来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总结还要注意避免过多的主观感受,要客观地分析和总结所涉及的事物。总结范文中的案例和观点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一
开展场地普查促进事业发展。
开展体育场地普查,促进小康社会建设。
手牵手普查体育场地心连心建设美好安徽。
场地普查求实为民。
场地普查为群众,百姓健身有场地。
齐心协力做好场地普查同心同德服务科学发展。
场地普查十年一度科学发展心中有数。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搞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二
当代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国民财富存量是未来消费的现值,也是未来社会福利实现的基础。国民财富核算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而进行的。本文将系统介绍国民财富核算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
财富存量;国民财富;可持续发展;核算;方法;评价。
1、国民财富的定义。
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帕瑟达斯古柏塔(parthasdasgupta)教授认为,如果在任意一个时间点,社会福利不下降的话,发展的道路是可持续的。这样的阐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代际公平内涵,即在谋求当代福利提高的同时,也不应损害未来人们谋求这种福利的能力。当前的国民财富存量被认为是未来消费的现值,也是未来社会福利实现的基础。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保持和管理财富的过程。这样可持续发展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就明确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财富存量不减少,即要求当期的财富流量不能为负,在特定阶段,一国可持续发展应表现为其国家财富的非负增长。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3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财富不应仅限于经济学的经济资产,应全面包括自然方面、人力方面和社会方面。因此,世界银行有关专家认为,国家财富应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总和[1]。
国家财富隐含着这样的认识:发展的能力体现在不同层面上,自然禀赋的优劣,经济过程产出能力的高低,社会成员拥有知识的多少,社会组织运行状况的好坏,都会对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这种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提供了可能。既然发展的持续性体现为机会和能力,财富是衡量能力的基础,那么,如果能够找到适当的手段或方法,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体现不同性质的财富加总到一起,并通过观测其财富总量的变化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进程。
1995年6月,世界银行环境部发表《监测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首次提出国家财富的概念,并对测度方法作了探讨,给出了世界各国国家财富的初步测度结果。此报告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既为它的测度结果,更为国家财富这一全新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后来,世界银行环境部专门成立了指标与环境评价小组继续开展研究,于1997年6月发表了第二份研究报告《财富测度的扩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2005年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重要的研究报告《国民财富在哪里:绿色财富核算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其中对千年评估项目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该项目是对2000年世界125个国家的国民财富进行估算,从中发现财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2010年,世界银行对2005年世界152个国家的国民财富进行了估算,并发表了工作报告《财富的变化:在新千年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两份工作报告的颁布标志着国民财富核算已经由理论探讨进入到具体实践,而且随着理论与方法的成熟,国民财富核算的影响也在日渐扩大。
国民财富核算的基本步骤是先对生产资本、自然资本进行估算,然后取得国外净资产数据,通过预测未来消费值的方式估算出总财富。总财富与前3种资本之和的差值即为无形资本的价值。
(1)总财富(nationwealth)是按未来25年可持续性消费的净现值来计算的,贴现率取4%。其中基期的初始消费水平取近5年的消费平均水平。
(2)生产资本(producedcapital),又被称为产品资本或人造资本,是机械设备、建筑物和城市土地(包括基础设施)的总和。设备、机械与建筑物的价值以永续盘存法进行评估,假设生产资本的服务寿命为20年,折旧方式为几何递减,在不同的国家取统一的折旧率5%。对于城市土地并不认为它是自然资源,所以在国民财富核算中,也将其视为生产资本。城市土地的价值以实物资本价值的固定比例(24%)进行赋值。
(3)自然资本(naturalcapital)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环境遗产。需要说明的是,在现阶段的国民财富核算中,对于自然资本价值的计算,都是基于自然资源的有用价值或使用价值,即都是基于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尚未被人们发现的并不在核算的范围之内。自然资本的价值一般是通过将各种资源在其使用年限内的“经济租金”贴现并加总的方式来估价的。
(4)国外净资产(netforeignassets)是2005年国民核算引进的一个新概念。它与其他资本形式组成了国民财富。国外净资产计算方法为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使用的是由lane和milesiferretti开发的externalwealthofnationsmark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
(5)无形资本(intangiblecapital)包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的民众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社会资本是指维系社会存在、运作与发展的制度关系、组织规范和信息结构等无形财富的总和,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长期积淀的结果。世界银行专家对无形资本测度的基本思路是:如果将国民经济的产出或收入看作是生产资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同产物,那么剔除与生产资产、自然资源和国外净资产相匹配的份额,剩余的就是核算期期末无形资本的存量价值。严格来讲这一结果应该被称为“无形资本剩余”,因为其中不仅仅包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还包括在国民财富中不属于前面那些部分的所有内容,比如海洋资源的价值。
国民财富核算是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有益创新。
(1)基于存量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测度。国民财富核算的研究对象是财富存量,认为财富存量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与来源,并试图通过核算的结果来说明财富存量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往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研究比如绿色gdp、seea等大都集中于流量核算,相比之下国民财富核算基于存量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与独特性。基于流量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是有优势的,其注重的是经济发展对于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因此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经济成果、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这三者的测度方法研究已经很成熟,所以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以流量测度为主。但是基于存量的国民财富核算需要考虑的问题则要宽泛得多,除了以上三者之处,还需要考虑社会、人力资源等方面,因此它能够提供的信息也更多。
(2)扩展了财富的概念。国民财富核算将财富分成4部分,其中的无形资本、生产资本是传统核算的重点,但是它首次将自然资本作为财富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核算结果显示,在部分国家,自然资本是国民财富最重要的构成。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3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国民财富核算扩展了财富的概念,不再仅限于经济学的经济资产,而且包括自然方面、人力方面和社会方面。
(3)将资产组合投资管理的概念引入可持续发展规划。引发可持续发展讨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然资本,尤其是可耗竭资源的稀缺性。此时,将经济发展看作是资产组合投资管理的概念就非常有用了,国民财富中某些资产(主要是自然资本)是可耗竭的,只能通过资源租金的投资转化为其他的生产资产或人力资本。其他资产是可以再生的,能够获得持续性的收益。最优的投资边际回报为投资提供了依据。这一概念对于资源依赖型国家尤为重要。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简单地减少自然资源开发,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会使国家经济陷入更深的困境,但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实施有效管理,增加生产资产的投资,以及紧密结合其他投资来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行各种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构建,促进社会资本的成长,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的公共政策对保护资源存量和财富存量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也是重要的国民财富政策建议之一。
国民财富核算的几点不足。
(1)国民财富核算属于弱的可持续发展范式。国民财富核算的结果是4种资本形式的简单叠加,这也就说明它是认可不同形式的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此它属于弱的可持续发展范式。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强与弱两种相对的可持续发展范式,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自然资本是否可以被替代。弱可持续性范式认为是可以实现替代的,而强可持续性范式则反对替代。国民财富的政策建议非常明确,财富存量不能减少,但是对于财富结构的问题却并没有做出足够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因为其认可资本之间的完全替代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在消耗自然资本的同时,只要增加足够的人造资本或无形资本,仍然可以维持财富总量不减少。所以,国民财富核算基于弱可持续性范式的理论基础是存在先天缺陷的,这种缺陷限制了其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其在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判断上较为模糊。
(2)国民财富核算没有对无形资本进行有效的测算。国民财富核算最大的创新点在于突出了无形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财富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无形资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核算方法,仅仅是将总财富价值减去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之后的差值作为无形资本价值的做法是很粗糙的。对于各个国家人均无形资本的巨大差异,世界银行也没有能够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世界银行在计算无形资本的形式上,也容易让人引起误解:在生产资本与自然资本固定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总财富的价值来提升无形资本?而总财富又是根据可持续性消费能力来计算的,这就是说增加消费就能够增加总财富,继而增加无形资本的价值?无形资本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如果在未来世界银行无法解决对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核算方法问题,国民财富核算对于无形资本的创新就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理论创新而已。
(3)国民财富核算对金融资产核算重视不足。金融资产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按照目前国民财富对于资本的分类,却很难将其归为生产资本或者是其他资本形式之中。sna的改革对于金融资产核算尤为重视,进一步完善核算方法,力图更全面地反映金融资产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而国民财富核算却未将其完全纳入核算范围,这显然使人们对其核算结果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在财富核算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标即国外净资产,主要就是针对金融资产的价值规模。可以说这一指标的出现是对之前财富核算忽视金融核算的一个改进与修正,但是这个指标仅仅是一个国内外金融活动的平衡项,是否可以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金融资产规模,存在较大的疑问。
(4)国民财富核算并没有提出有效明确的增加财富的建议。进行国民财富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财富、福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而其最终目的是让政策制定者,制定出有效、合适的政策增加国民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显然,目前的国民财富核算并没有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执行方案,换句话说就是国民财富核算还是没有告诉我们,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做什么。如果说国民财富越多,我们所拥有的国民福利就越多,那我们只需要增加财富就可以了。而在目前的财富的计算方法下,国民财富等于持续的消费,因此我们只需要增加消费就可以增加国民财富[3]。这种逻辑显然是一种悖论,而国民财富另一个政策建议就是要增加对无形资本的投资,但是在部分欠发达国家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将经济成果投入到无形资本中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总之,现阶段对于国民财富并没有提出足够的、具有切实可行性的政策建议,这也会影响到它的发展。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三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淌着,转眼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人文素养讲座的上课时间已经结束,但是,人文精神没有结束,在继续着。余老师精彩的讲解,使我懂得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余老师在这学期讲座当中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余老师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对于传统儒家的思想,张岱年先生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个概括大体上说是对的,但我觉得还可以把它系统化或体系化。因为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其逻辑演进可以归结为:
一,何为人;
二,怎样做人;
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余老师讲过佛家的“智慧”,在这节课中拓宽了我们对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佛教特别注重智慧,智慧甚至可以说是佛法的第一要素。佛教传到中国,逐渐被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儒学化、心性化,印度佛教的般若智慧逐渐转变为中国佛教的“心法智慧”。而这种心法智慧对于调整心态、化解心结、提升心境,培养一种健康的心理,从而实现一种智慧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禅宗思想是这种心法智慧的体现者。禅宗典籍里有许多故事和诗偈,句句直指人心,颇能启迪心智。有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般人经常会把不必要的事情堆在心里,压的自己喘不过气,偈中说的就是让我们把不必要的事情放下,不必庸人自扰,要有平常心。我们要学习和体悟人文知识,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四
摘要:开展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人文素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目前实践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考核评估机制失效等问题,急需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高职人文和社科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目前,高职院校领导、老师对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仍然缺乏重视,本文是课题《高职院校人文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人文和社会实践教学提供多角度思考。
一、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认识的重要性有待提高。
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老师认为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仅仅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部分或辅助环节。
相比一些其他专业课程,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只能作为业余课程,
2、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涉及的课程门数和学生人数都较多,需要一套人、财、物等方面健全的保障机制,但事实上,没有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依然存在。
3、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有待加强。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体分为课外和校外。
这是一项开展范围大、参与人数多、程序烦琐的工作,仅靠从事理论课的老师是很难完成的。
因此,学校各个部门应该一起通力合作,要有细致周密规范的安排和组织,这样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目前,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没有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没有建立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社会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机制。
4、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评估机制失效。
每一次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展开后,要对活动展开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这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事实上高职院校缺乏这一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考核标准,无法对活动进行公平、有效的评价;在具体评价方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没有可以参考的评价准则和评价方式,只看重最后的报告结果,忽视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进步。
二、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1、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高职院校因为地域、研究方向、办学条件等方面不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不同。
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2、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注重实效性及目的性的原则。
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3、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形式上多样化的原则。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目前的实践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局限于传统的少数几项常规性的活动上,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缺乏积极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
三、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我们要不断地对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只有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师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能够全身心投入,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时代在不断进步变化,授课老师应该紧跟时代脚步,把最新的素质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2、优化、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需要一个有效的教学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效实践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载体,它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参与的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基地,再由学校组织,与社区、农村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把地方建设发展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结合起来,建立一批有不同特色的实践基地。
(2)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学校应该积极对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培训,让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通过实践,他们能够获取到相关经验,能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
(3)学校应该建立一笔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专门用于社会实践教学。
学校应将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资金保障,对其应与专业教学实习一视同仁,同等重视。
3、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学校要制定一套实践教学活动长期展开的行动纲领包括社会实践各项参与人员的职责、经费的使用、后勤保障等。
4、建立合理的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主要是考察教师的课堂的教学能力。
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应该包括整个实践活动的策划能力,如何确定实践考察内容,制定详细计划,指导实施过程的效果和质量等,并且将考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各种评优评先等相关荣誉进行挂钩,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更加热情、用心地来指导活动。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多元化,整个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要包括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生实践调查报告的完成质量、实践活动参与人员的评价情况等。
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反思能力,还能充分地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实践活动能够富有生机,长期进行。
参考文献:
[1]朱红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0).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五
3月3日下午,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和省级科研基地科研工作会议在雁塔校区人文社科中心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党争胜、科研处处长杨晓钟、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和省级科研基地二十余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科研处基地建设科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杨晓钟处长主持。
党副校长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从“一个计划”“两个关系”“三种成果”“四份责任”等四个方面对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提出殷切希望。一是制定一个计划。学校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为研究人员提供科研平台,要求大家做好个人科研计划,注重科研成果的申报和产出。二是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关系,独立攻关和团队攻关的关系。三是着眼于三种成果。四是担当四份责任,即贡献成果的责任,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的责任,为学校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献出一己之力,引领学校学院学术风尚、营造科研氛围。此外,党副校长要求科研处为研究人员做好服务工作、考勤管理工作和绩效考评工作。
杨晓钟处长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学校为促进学校非外语类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为研究人员提供科学研究平台,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大非外语类学科科研成果的产出,建设“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并于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科研处在全校范围内遴选研究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聘任苏晓智等12位同志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第一批专兼职研究人员,工作期限为2017年2月至1月。杨处长承诺一定确保基地经费和硬件、软件设施的投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科研基地营造温馨的办公环境和氛围。
最后,科研处基地科对工作量考核、津贴发放、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考勤、办公设施使用和维护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并为每位研究人员配发钥匙和办公用品。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六
目前各类院校中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项目管理激励制度,即通过对不同等级的科研项目,给予不同金额的配套经费实现奖励的激励机制。二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即对高水平论文、优秀著作等成果的配套奖励。三是职称评定制度,即把科研情况与职称评定捆绑在一起,通过职称及相应收入来体现对科研能力的奖励。四是人才激励制度,即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学者资助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及评定各类学术头衔等活动,实现对人才的激励。上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产生了一些弊端。
(一)科研激励机制重成果轻人本,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是各类院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各项课题的获得、科研成果的产出,都是教师付出辛勤劳动的结果。因此,科研激励的对象应该是教师而不是成果。而目前的科研激励机制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缺少对教师的关怀,激励的对象错位为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各类评奖结果,激励的方式也以“事后奖励”为主,形成一切以“成果”论的现象。也正因为过于重视“成果”,而对科研的过程有所忽略。这样一来,一方面助长了急功近利之风,人心浮躁,追求“短、平、快”,缺乏“甘坐十载冷板凳”、厚积而薄发的良好科研氛围;另一方面,奖励“成果”的相对集中,对科研过程的重视不够,则使多数教师的研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打击,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研激励机制中的成果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现行激励制度中,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科研奖励,其实施的依据都是建立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之上的。但现行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主要采取的是量化考核方法,考核中量化更多的是成果数量,而对成果的质量重视不够。比如,在评价考核时不会审阅原文质量,仅比较科研项目的级别、成果的数量及刊物级别。这实际上就是发出“重数量轻质量”的不良导向,成为科研中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的推手。教师在科研工作中会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及成果发表的期刊级别,对成果质量重视不足,使得人文社科研究周期大大缩短,研究价值下滑,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弄虚作假之风,造成了学术腐败现象的扩大。同时,科研人员争发高等级期刊,导致一些质量很高的辑刊及论文集缺乏稿件;由于经济利益、人情交易等原因,部分高等级期刊的权威性也逐渐下降。这些现象对人文社科研究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科研激励机制中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不平衡,形式过于单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两个同等重要的激励因素。人文社科研究本身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大多数研究者潜心钻研,甘坐冷板凳,也更渴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因此,“科研激励较之其他方面的激励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观念根深蒂固”[2]。从程刚等人的调研情况看,目前多数教师对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中的精神激励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对物质激励的满意度较低。[3]比如,教育部及各个省市的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往往会举行隆重的颁奖大会、颁发获奖证书等,但物质奖励较少,主要是象征意义,物质奖励的激励作用有限;又如,科研成果奖励方面,尽管有些学校发放科研奖励的金额已是相当可观,但相对课酬等其他收入来说还是相形见绌,加上科研工作比教学工作难度更大,导致不少教师更愿意将精力花费在教学工作之上,削弱了科研奖励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现行的精神激励形式也过于单一,大多都是举行颁奖仪式获奖者上台领奖,媒体宣传报道等等,内容老套,形式单一,难以持续发挥较好的激励作用。
(四)科研激励机制中的政策措施“一刀切”,效果有限各类院校现行的科研激励政策措施,一般全校实施同一政策,即“一刀切”的方式。这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只能对一部分教师产生有效的激励,而挫伤了另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青年教师正处于事业和生活的起步阶段,生活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同时科研能力也正处于起步和积累阶段,短期之内,难以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也难得发表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当前的激励政策对青年教师和已有高级职称甚至有一定学术地位的教师,采取同样的激励标准,容易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比如许多院校科研奖励的学术论文一般要求发表在ssci、a&hci期刊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上,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是相当困难的,长此以往必将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在高等级期刊上对有高级职称或一定学术地位、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来说,又是相对容易的,对他们而言实现目标又缺乏挑战性,也不能很有效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二、深化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的总要求,并明确指出,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正是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精神财富。而这一激励机制既然存在前文所述的问题和弊端,就必然应作出相应的改革,为人文社科科研营造更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以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一)深化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应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化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改革同样如此,要全面系统地思考,确立改革的总思路和基本原则,然后才能能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我们认为,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改革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建立系统的体制机制。一个好的制度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系统的体制机制。系统的体制机制不仅能让制度更好地规范化、程序化地执行,而且能很好地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目前各类院校都有自己的科研激励制度,也有主导者、主持者及具体的激励办法和操作程序,但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来看,尚处于松散状态。如课题项目的评比、科研成果的评比与职称评定中的成果评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之间的关联性体现不足,未形成系统的体制机制。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科研激励机制的实施对象是各类院校的教师,是要激发、调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必须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其为人服务的目的。因此,激励机制处处都应以服务教师、促进科研为根本点和出发点,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完善都要体现这一理念,体现对教师的关爱。
3、深刻把握两项基本规律。一是深刻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规律,二是深刻把握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人文社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之间,有较大的区别。人文社科,尤其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研究,需要翻阅大量的文字资料积淀素材,再通过严密的考证、缜密的分析、潜心的研究才可能得出结论,因此研究周期长,成果产出慢,且研究成果不易量化,没有直接的社会效益。其研究人员的成长也是相对缓慢,需要长期的学术积累,不仅要积累原始资料,而且要全面了解、掌握已有成果,还要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方法,特别是当今学科交叉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还要掌握一定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因此,改革完善后的激励机制,应该是一个符合人文社科研究特点、符合其成果产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机制。
4、充分运用“分类分层”管理原则。“分类分层”管理是管理学原理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有利于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按管理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具体管理办法,提高效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领域比较广泛,既有基础学科,也有应用学科,既有纯文科类的学科,也有文理兼容的学科;研究人员也存在较大差别,既有知名学者、知名专家,又有一般学者、新手,在年龄、职称、能力等方面差距也很突出,因此在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时,很有必要运用“分类分层”管理的原则,以便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二)深化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改革的几点具体建议针对目前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几个基本原则,我们在这里对深化科研激励机制改革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1、加强“事前激励”,重视综合评价,营造宽松氛围。一方面,学校应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条件和环境,改变单纯“事后激励”的方式,增加“事前激励”的部分。包括但不仅限于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改善办公条件,增加部级、省部级项目的配套经费额度,设立更多培育项目,并向暂时没有项目的教师倾斜,争取保证每位教师的科研工作都能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激励,使他们可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从事学术研究,推出有份量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对于那些暂时未能产出成果的教师,同样应该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英国人怀尔斯在1985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以后,九年未发表一篇论文,但校方仍然一如既往地善待他,结果,他在1995年宣布破解了世界级的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又如武汉大学设立了“70后学术团队建设计划”,以项目的形式给青年学术团队一定的经费支持,且并未下达硬性的成果产出任务指标。但学校对团队建设过程高度重视,全程关注、指导及督促,大大鼓舞了广大青年学者,产出了很多高质量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使其更符合人文社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定,并具有长效的约束性和激励作用。首先,要改变重“量”轻“质”评价取向,转向“质”、“量”并举,以“质”划等。不再单纯以成果数量的多少和级别的高低来评价科研成果,不再将成果数量及级别与科研人员的经济利益及职称评定简单挂钩;而是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加强对科研成果质量的考察,要突出标志性成果、代表性成果的评价地位。从而引导教师树立精品意识,激励他们潜心钻研,产出高水平的、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其次,在科研成果质量的评价上,要坚持公开、公正、民主、科学的原则,要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定性评价为主。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由于缺乏直接的经济效益,其价值的体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单纯的定量评价是不适合的;但由于学术优劣的评判标准难以被客观化,更多依赖专家学者的判断力,导致单纯的定性评价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对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评价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都不能完全客观、准确地对成果本身作出评定,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公正、合理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同时,在对科研成果的定性评价中,也要注意工作方法。因为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价值评价更多依赖评价专家的主观判断,容易受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以外部评价为主。内外部评价互相制约,避免近亲繁殖现象。另一方面要将公开评价和盲评相结合,以盲评为主,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应该注重评价体系的长效性,拉长评估周期。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因此各院校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改变重短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数量轻质量的习惯做法,要鼓励研究人员“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诚实学风,拉长评估周期,鼓励他们产出高质量的学术精品。如茅海建先生在用了十余年时间搜集史料、深入思考后,经过两年潜心写作才最终推出大作《天朝的崩溃———_战争再研究》一书。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主持整理的《唐长孺文集》,更是历时八年之久才最终出版。
3、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管教师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能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但经济回报过低,精力投入、成果产出与经济产出不成比例,对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或多或少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各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加大物质激励的力度。如增加各种奖项的奖金金额,将科研项目作为物质激励的补充,加大科研奖励力度,特别是要注重调节教师科研收入与其他收入的比例。在精神激励方面,学校要更新对精神激励内涵和外延的认识,采取广泛、灵活的精神激励方式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保持他们科研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通过横纵向比较的方式使教师实现多种方式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等。
4、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激励政策,全方位发挥激励机制的效能。“某种意义上说,科研激励制度建设成功的关键是使每一位教师都感觉到有动力和压力,挖掘每位教师的科研潜力,而且通过努力以后能达到这一目标。”[5]即我们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理论。分类分层激励,就是要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师经过自身努力获得精神和物质奖励。这就要求激励机制中的评价标准、奖励方式不能“一刀切”,而是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师设置不同的目标和标准,在奖励方式上也有所区别。比如青年教师往往经济压力大,可以在物质激励方面加大比重。而对于年纪较大、已经获得一定科研基础、职务较高的教师,则应该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更多采用精神激励的方式。现在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已开始有所探索,如武汉大学针对研究水平较高的教师设立“高水平科研论文培育项目”,为老师们在ssci、a&hci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提供资助;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的自主科研项目则倾向于给没有获得过项目资助的青年老师,大力鼓励和扶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对青年教师的学术积累也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从而充分发挥了激励机制的效能。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七
昨天下午,罗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张岭的街心公园。
一进公园,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那又高大又挺拔的雪松,它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它们分布在公园的四周,就向公园里的哨兵,守卫着美丽的公园。
继续向前走,就可以看见两棵槐树,他们像一把大伞,美丽极了。他们不同与一般的槐树,严冬过后,至今还没有发芽,树枝就像无数只大大小小的藤,环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人们叫它观赏槐。再往里走,就是凉亭,这座凉亭顶部是橘黄色的,呈六角形,六个角上都是用琉璃瓦做成的六条龙。每条龙都栩栩如生,他们的底下都有亭檐,四周的亭檐是用白色的琉璃瓦制成的,各有各的特色,亭子的'下部,有六根红颜色的石柱,真有点古香古色的味道,你坐在凉亭下的石凳上,抬头向上望,凉亭顶部有仿古的彩画,多姿多彩非常漂亮。在石凳上休息,可以看到街心公园的每一处风景。老人们在亭子下谈天,下棋。小孩子们可以在凉亭下嬉戏,玩耍……。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八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本文主要阐述了该理论核心部分“输入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然后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现状,探讨该假说对目前外语教学的有益启示。
论文关键词:输入假说,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学,启示。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五大假说构成,这五个假说分别是:习得—学习假说(the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naturalorder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monitor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本文主要评析其中的“输入假说”,并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略谈这些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一、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的认识。
(一)“输入假说”的内容。
在五大假说中,克拉申认为“输入假说”是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输人假说试图解答语言习得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怎样才能习得语言这个重大问题。该假说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习得语言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即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i+1),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特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够理解输入,而输入又有足够量时,输入就会自动提供,且学习者就能自动获得必要的语法。当学习者进行富有意义的交际时,这种习得过程便自动产生。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是建立在第一语言习得研究的基础上的,其中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的“简化的语言”(modified-language)和“语言学习沉默期”(thesilentperoid)为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简化的语言”是指为了使儿童习得语言,成人在与之交谈时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沉默期”主要是指习得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短至几个小时,长达几个月。在此期间,幼儿主要是听,即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整理,经过这段时期后,幼儿似乎下意识地习得了输入的语言。克拉申指出,“沉默期为幼儿通过听建立语言能力提供了时间和机会。”“在通过听形成足够的语言能力之后,说的能力自然地就出现了。”
(二)“输入假说”的特点。
按照该假说理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趣味性与关联性(interestingand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grammaticallysequenced)和足够的i+1输入量。
1.可理解性。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如果学习者不能理解语言输入的信息,就不能习得语言。所以说,外语课堂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课堂里教师可以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2.趣味性与关联性。这是指输入的内容不仅要有趣而且要有联系。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有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者的基础知识有关,只有那些学习者想知道而又未知道的东西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都应是有意义的学习。
3.非语法程序安排。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习”,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足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语言习得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
4.要有足够的i+1输入量。语言输入的内容应当有适当的“信息差”,也就是“i+1”理论中的“1”,“i”为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就是稍高于“i”的部分。可以通过上下文、一定的语境或借助图片、教具等非语言手段来理解i+1的信息,从而也就习得了该信息所包含的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只有当学习者可以理解略微超过其现有水平的语言规则,第二语言习得才能发生;当学习者进行富有意义的交际时,这种习得过程便自动产生。目前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因为低估了语言的输入量。要学好或掌握一个新的句型单靠几个练习甚至几段语言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广泛地阅读和运用该目的语才能完成。同时还要帮助学习者在课外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在语言的运用中自我提高。把课堂内的教学和课外阅读或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以及语言输出的练习,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是能够实现的。
综上所述,可以归结出克拉申“输入假说”的两个核心要素是“输入数量”和“输入质量”;“输入数量”要足够,“输入质量”要具有可理解性、趣味性,而且对学习者要有意义。
二、克拉申“输入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就能自如地运用母语;而一个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就是花上一辈子时间,也不容易学好,至少学得不地道。这多少有点让人沮丧(关于是否存在语言的“关键期”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克拉申的理论可以鼓舞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信心,并为如何学好第二语言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克拉申认为,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并非学生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关键是如何提供大量的输入语及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外学者早在80年代就有许多研究。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仍是主要的教学法,教师花大量的精力教给学生某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即克拉申所说的有意识的“语言学习”,通过演绎、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部分好学生能在理论上掌握大量的语法规则,但却不会听、不会说,更不能用来交际。克拉申早已指出,学习的知识仅仅用于语言输出的监控和调整,而习得的知识才是语言理解与生成的主要源头。我们却没有意识到或很少采用克拉申所强调的这一获得语言的.天然途径——“语言习得”,即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在非目的语条件下,“语言习得”的环境需要教师和学生自觉地营造,注意从不同途径、不同环境全方位的语言信息输入。其中,“教师话语”无疑是可理解输入中最直接可控的因素,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学进度等进行调整。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九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主要包括从大量阅读文献中确定选题,收集检索相关课题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拟定写作提纲,具体执笔撰写,反复检查修改六个步骤。
正如本书第一章第二节所述,选题决定学术研究的基本领域、基本方向,锁定研究的基本问题。开展学术研究的选题之前,必须具备该学科专业领域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坚持长期地大量阅读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文献(包括最新最近文献和过往历史文献),对本学科专业的学术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才能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焦点和前沿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学术上或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关乎到论文的创新程度及水平高低。
做好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选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从学术研究的兴趣出发,寻找学术兴奋点。正如着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所言:“学业之旅是长程赛跑,那么,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就是兴趣。因为有兴趣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灵感。”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和文学诗歌创作一样,都需要兴趣和灵感,只有科研工作者自身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才能引起研究的兴奋和持久研究的热情。其次,要了解和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热点、焦点问题,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选择研究课题。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特别是社会科学论文研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段时期某些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教育、文化等问题会成为热点问题,研究者应尽早发觉和紧紧抓住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学科视角,采取不同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另外,在选题时还要注意研究的课题是否是自己研究能力范围内能触及的课题,对于超出自己研究能力的课题,即使是热点也最好不要去触碰。
研究方向与论文课题是面与点的关系,研究方向限定了论文课题的范围,而论文课题体现和拓展了研究方向。
在最新学术文献和相关学科知识中去挖掘和寻找研究方向和思路,再结合个人的相关兴趣点,以点代面,从大的研究方向出发,寻找细小的兴趣点,从而使得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选题更具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在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选题过程中,学术期刊数据库网站可以提供许多最新、最详细的文献资源。许多热点话题可以从学术期刊网上查找到成百上千篇文献。但是,同一个研究课题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解读方式、不同的逻辑思维可以源源不断地写出新意。而且,在学术期刊网上通过关键词检索某个选题,其研究进展一目了然,文献追溯也很系统。
文献检索又称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是指文献的线索和文献中记录着的信息。学术论文写作巾的文献检索指的是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文献检索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手工检索,一种是计算机检索。手工文献检索是一种最传统、最古老的文献检索方法,主要是指利用翻阅、复制专业工具书、学术专着、学术期刊等实体性的书籍刊物来检索文献信息的一种检索方式。计算机检索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光学微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大量的文献信息都采取数字数据库的方式子以存储和传播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文献检索又分为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三种。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可供检索的文献根据出版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别,其中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几种形式。
我国最常见的中文文献检索平台有“cnki平台”“万方数据平台”“维普信息资源系统”等;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有“超星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等;外文检索平台有“ebsdcohost平台”“springerlink平台”“sciverse平台”以及“lexis法律数据库”等。
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数据库平台被称作篇名数据库或索引数据库。篇名数据库往往只提供论文的题名、作者及出处,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但篇名数据库涉及面广,收录量大,便于作者广泛查阅本学科的相关信息。我国常见的篇名数据库主要有“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l)、“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以上数据库或检索平台都可以直接由各太高校图书馆信息平台登人并下载资源。除此之外,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也为人文社科类及其他学科学术论文的撰写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论文、古籍、丁具书、音视频、地方馆资源、少儿资源等电子信息资源检索的途径。
文献综述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特殊写作步骤。有一种独立的论文形式是文献综述类论文,它是指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白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本节所指的文献综述专门指在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置于正文之前的文字部分,是在收集、整理、阅读和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和展开评论,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归纳前人的学术观点和争论焦点,评述当前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相关研究课题文献的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前提和基础。一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要求作者要对所搜集到和阅读过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陈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在不足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的方向。
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文字要求简洁、简短,高度浓缩当前研究的主要观点,在文字表述上一般也包括引言、内容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说明文献搜索的范围、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和意义。内容部分主要列举出相关课题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代表性人物及其观点、当前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并指出相关课题研究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部分需要明确提出作者本人对该课题研究拟采取的新的思路或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出论文的正文部分。
撰写文献综述要力求做到收集文献全面、综述文献典型、表述观点准确,归纳总结的观点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在正式动笔写作之前,应先拟定学术论文的框架,即论文提纲。论文提纲是论文的架构层次,规定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和内在的逻辑层次,是科研工作者开展研究、阐述问题的思维路径。
论文写作提纲主要分标题式提纲和要点式提纲两种。
标题式提纲要用若干层级的标题来概括论文每个自然段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文字标注每个段落的写作要点。要点式提纲是在标题式提纲的基础上,不仅要列出若干层级的标题,还要在标题下简要写出每一个自然段将要阐述的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写作提纲的编写必须牢牢把握论文的中心论点,做到标题和要点编写简洁明了,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写作思路。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格式可以参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丁7713-1987)》和《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19)》。下面重点介绍标题和正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要求标题新颖独到,能吸引读者的关注,并且好的标题可以引起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注意,为顺利地发表论文奠定基础。面对同一篇论文的内容,采用什么措词来标识这篇论文的题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新颖、贴切、醒目是标题的具体要求。在编写或修改论文标题时,还必须了解拟投稿刊物对标题命名的要求。如果论文题目不足以表现论文所要研究的主旨,可以通过设立副标题来予以补充。论文的标题可以通过自主思考来确立,也可以通过对前人定论的批判来确立。
拟定好标题后,就进入论文正文主题部分的撰写。具体而言,论文正文的写作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论文正文部分一般分为序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其核心部分是论点的拟定和论证。明确的论点和正确的论证方式是学术论文成功的保证。在确凿有力的证据支持下,采取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的方法对论点进行论证。正文的每章、每节都应包含一个主要论点,每个段落应该有个主题句。
第二,从论文的内容上讲学术论文的开头要开门见山,要直接切入主题。论文开头一般应说明写作的背景、缘由,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乃至所得结论等,切忌说一些题外话或套话,绕来绕去,不能切入正题。论文结尾要做到意尽言至或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三,逻辑思辨决定学术论文的经络和创新程度。在学术论文写作前,研究者一开始的思想往往是模糊的,见解也是片断化、零星化的。但在梳理文献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论文的主要观点。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恩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引导研究者梳理白己的主要观点,而且能帮助研究者按最符合行文逻辑的文字叙述表述研究观点,并使论文的观点和见解条理化、清晰化、明朗化、系统化。但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它一方面来源于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总结提高,另一方面来源于研究者在多次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中逐步形成严谨、续密的学术思维习惯。
论文初稿撰写完成之后,就应当开始着手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正论文的不足,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论文修改是论文写作的最后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论文是修改而成的。论文的修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论文的修改应从选题人手。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选题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选题范围过宽、选题超出专业领域、观点缺乏创新性以及题目本身存在的结构或语病问题。选题的修改应当尊重客观性规律,反复推敲、琢磨,并参考核心期刊已发表的经典范文予以修正和改进。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献材料的运用十分重要。譬如在史学类论文中,第一手材料运用的比例以及是否运用得当几乎关系着整篇论文的价值。如果某一论点的论据,也就是文献资料不够充分或论证力度不够将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说服力,这时就应当适当增加这一部分论点的文献材料子以佐证;如果某一材料已被多次引用,毫无新意,且并非经典材料,这类的文献则可以删减。此外,文献材料与论文主旨的关联性也决定了是否应当被增加或者删减。
论文的结构是论文逻辑论证的展开,论文结构的调整和修改将直接关系到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进而影响到论文的优劣。论文的结构布局总体而言要求层次与思路清晰、有条理,语言顺序通畅。此外,论文结构还应达到完整、精练,主旨鲜明,结构严密。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文字性特征是其与其他学科论文的重要区别,在论文的修改中语言的锤炼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修改论文中语言的锤炼包括对字、词、句的正确运用和修改,对语言段落布局的重新审视,对文体风格的修订。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
学位论文一般可以分成3个大的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份和结尾部份。
前置部份包括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致谢、摘要、目录等;主体部份包括引言(绪论)、正文、结论。
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
目前,这也是很多高校对学位论文的结构规定。
具体来讲,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应该包括10个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含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含英文关键词)、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社科类学位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都有明确的规范,但对正文的具体结构规范却是缺失的。
规范的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正文一般由6个基本的部分组成:前言(introduction)、文献回顾(literaturereview)、研究方法(methodologyormethods)、研究结果(findingsorresults)、分析或讨论(analysisordiscussion)、结论或总结(conclusionorsummary),简称“六段论”。
巴奈思(barnes,1995)在其所著的《为学位而成功学习》(successfulstudyfordegrees)一书中,更是将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细分成11个部分甚至相应标注了各部分应占全文的比重:目录、内容提要、前言(10%)、文献研究回顾(20%)、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15%)、研究的实施过程(15%)、数据与资料的分析与说明(20%)、研究结果的评论与评价(10%)、总结与结论(10%)、参考文献和附录[3]。
早在,安小米就按照国际惯例,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比例:前言(占全文的10%)、文献回述(占全文的20%)、研究方法(占全文的15%)、研究结果(占全文的22%)、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占全文的20%)、结论(占全文的12%)、参考资料(占全文的1%)和附录[4]。
这对我国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的结构比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很好地按此规范执行。
现对学位论文正文部分进行结构规范解读:。
1.绪论(引言)规范。
绪论是正文的开篇,要求能够独立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要尽量彰显论文的亮点。
“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采用的资料、主要研究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
在绪论中需要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等。
文献综述在绪论中占到很大的一部分,所以,明确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并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细化和科学化学位论文引言规范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一定的篇幅,应紧紧围绕学位论文主题来展开论述。
文献综述不是对有关理论和学派观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与评价,剖析其研究的不足。
文献综述应有严密的逻辑,可以按文献与学位论文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在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应针对原作者的原文进行(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力求客观、全面、公正,不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关于绪论中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感到头疼的地方,也是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写出包含这部分内容的论文来。
因此,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方法的与训练。
比如,在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课程中有60%的是研究方法的课程,而专业课程只有40%。
而在我们中国,目前相对来讲开设此类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课程还不够,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位论文方法部分都写得较差,甚至三五行字就草草了事。
因此,就绪论部分,我们目前的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欠缺的就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数据的说明,而往往把重点都放在对结论性东西的详尽分析上。
2.注释(引用)规范。
大家已经普遍认为学位论文应当附有参考文献,而且高校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也已经比较一致,但对于论文中的注释(引用)规范,甚至对已注释的意义,许多人并不理解。
笔者认为学位论文必须有注释,就如同必须有参考文献一样,这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
一般学位论文必须加注释的范围通常包括:(1)直接引证的引文要说明其出处;(2)引用的数字和事实材料要说明资料来源;(3)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别人的观点,也应加注交待其出处;(4)其他需要补充说明,又不便于在正文中说的,也可以加注释说明。
学位论文由于篇幅比较大,需要的注释往往较多,文章跨度也很大,目前一般采用脚注的方式,即页下注的形式。
我国传统的注释格式是在正文页下划一条半线,在线下依次为注释的顺序号、作者名、资料的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份和期号。
如果是著作则应写明出版单位和出版年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文中要按系统默认格式插入编号,编号从1、2、……开始连续编号,和脚注编号一一对应。
但是,目前国际上人文社科类论文比较通行的做法则是,在正文中需要注释的地方加一括号,括号内只写所引证资料的作者名,出版年份和页码,资料全名则一律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不再另加注释。
具体写作方法:(1)如果直接引用论文中的观点,则写法通常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
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
(2)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观点,则写法一般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p.×××)”,或:“姓名(yyyy,p.××-××)的观点是……”。
其中,p.×××表示被引用观点所在页码。
3.结论规范。
国内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往往轻视结论部分,很多情况只是应景式的几句话就结束了,这是非常不规范的。
学位论文一般应有结论,以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
学位论文的结论应该占到一定的篇幅,从学理层面上看,结论是对所陈事实的重新认识,对所涉理论的重新思考。
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回顾研究过程;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遇到的研究疑难。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论文不可能导出结论,则应有必要的讨论,对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提出各种可能性供探讨,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等,启发与之相关的新课题。
目前有些学位论文既没有结论或结语,也没有讨论,或虽冠以结论或结语,却写成不属学术研究范畴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展望。
假如把一篇学位论文比喻成一个陶器,那么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这个陶器的外在形式,而论文的本身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就是这个陶器的内在质地。
一个陶器光有好的质地,缺乏好的外在,那么也称不上一件上乘的艺术品,只能是一个器皿而已。
只有当外在和内在、形式和质地都达到完美时,才会出现质的飞跃,实现价值的提升。
严格的学术规范非但不应该成为学术创造的枷锁,反而是孕育学术创新的温床,是新的学术创造的模版,就如同以纪律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一样。
研究生应尽早掌握学位论文规范,最终可以从规范走向创造。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一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论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以说理的方式,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研究问题进行层层梳理,提出明确的论点,并逐一予以阐释、论证的研究方式。运用论证方法撰写的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属于论证型论文。论证型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部分组成。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因果法、反证法、引申法等。
(二)评述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评述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其研究领域的某一成果或具体观点进行褒贬不一的综合性评述的研究方法。根据评述对象的不同,评述通常分为文献评述和会议评述两种不同类别。运用评述研究方法所撰写的论文通常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并不一味对已有观点或成果进行正面论证或反面驳斥,而是综合各方面观点以客观的态度对其进行评述。评述型论文通常包括前言、主题和总结三个部分,与运用论证方法撰写的论证型论文相比有明显区别。在评述型论文的撰写中应特别注意对评述对象资料的搜集要尽量完整,使用的文献资源也应忠于事实,最大程度保证评述的客观性。
(三)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特别是社会科学类论文研究方法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调研方法撰写的论文就是通常所说的“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撰写的论文就是“调研型论文”。调研方法是基于真实的社会实践调研,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开展客观分析的一种综合性学术研究方法。调研方法最常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性方法。调研型论文通常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通过调查去研究某些社会现象,得出有关数据,归纳相关规律,为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或参考。
(四)考证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考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学科领域或社会实践中的某一问题,以直接或间接的材料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辨明是非的研究方法。通常意义上的“考证”多指对古籍、古证的考察或修订。现在的考证含义已有所延伸,不再仅局限于对古籍的考察,而是指对事实的考核和例证。考证方法常用于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考证型论文一般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与其他研究方式不同的是,考证型论文的研究方式需提出新的考证观点,否则只是延续前人的考证结论,考证的意义就大大削弱了。
7.医学论文写作方法要求。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二
电视剧的创作这些年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提高,电视剧创作在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
甚至有专家将它定为平民百姓的“第四餐”,成为老百姓们的精神食粮。
如今的电视剧种类繁多,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一直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拥有一批数量庞大的追剧群体。
真实性和虚构性是影视艺术的两个特殊属性,两者虽然有着矛盾的一面却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历史剧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的电视历史剧中也包含着对于当代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百姓情感和历史意识的思考。
从经济学中我们认识到,生产总是源于需求,对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亦是如此。
对于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的心理需求不同,社会价值观不同,社会以及个人的主要矛盾关注点也不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期特征,但是不管这些特征怎样的不同,它们都有着对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意义。
“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郭沫若先生的这句话让我们很容易的认识了历史剧作者和历史学家的区别。
历史剧创作者的最根本任务就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本质、历史人物的塑造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为动力,不断地推动整个现实社会发展。
满足在历史时空中的现实诉求心理,因而历史剧成为社会文化热潮的积极参与者。
二、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研究。
(一)历史准确的真实。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认为:如果要严格地写历史戏,那就不能不受历史的约束。
与此同时,创作者也有自由去创造人物和设计故事情节,否则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叫戏,就变成了历史。
历史作者不能强求艺术与历史完全一致,但艺术所反映的历史基本事实,还是要有较高的史实准确性。
这个数据表明历史剧正作为受众了解历史的重要渠道,历史剧传播真实准确的历史的重要性十分重大。
(二)艺术创作的虚构。
历史剧既不是历史学著作,也不是史料的堆积,史料堆积得再多再精确也不是艺术,于是,历史剧的创作少不了艺术的加工,艺术创作的对其的加工又免不了添加虚构成分。
优秀的历史剧它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艺术创作上,它往往并不拘泥于历史,如果完全复制历史,那它就变成了历史教科书。
观众爱看历史剧,大多喜欢的是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缠绵浪漫的爱情、不为人知的奇闻野史,单纯喜欢纪录片式历史剧的非常少。
艺术创作就像炒菜时的调料,没有它,此剧寡淡无味,如果太多了,也让观众难以下口。
近几年,掀起了历史剧热潮,众多历史题材电视剧赢得了极佳收视率,导致历史剧制作泛滥,质量严重下降。
三、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历史准确和艺术创作都是历史剧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属性,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矛盾的对立性,也有着相互依赖的统一性。
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待两者的关系,下文就将以《甄娟传》为例以辩证的方法结合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特殊性去科学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电视剧《甄嫌传》相关介绍。
电视剧《后宫甄娟传》(后简称《甄娟传》)改编自流微紫所著的同名小说。
由郑晓龙导演,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人主演。
该剧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写“后宫女人”的真实情感,剧中“甄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
原著是一本以宫斗和爱情为主题的网络小说,其故事背景为架空王朝“大周”,也就是说整个小说内容都是作者杜撰的,不涉及任何历史任务和事件。
但电视剧创作团队将其改编成清朝雍正年间的宫廷故事搬上电视荧幕,于是这就变成了一部演绎历史剧。
由于此剧在历史剧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和影响力,所以以此剧为例来分析历史剧中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二)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对立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历史题材电视剧却是主观创作的。
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很难做到客观,而是带有某种个人的感情色彩,或是借古讽今的古为今用,或是对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见解,因此在对历史真实的遵从上创作者也都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
为人和蔼,不像《甄娟传》里的华妃那样要强,历史上的年妃生育有三个皇子和一个皇女,不过全都夭折了,华妃因为身体日渐虚弱而去世,并且直至逝世前深受雍正皇帝的宠爱。
电视剧虚构了皇帝赐给华妃“欢宜香”使华妃不孕、华妃在后宫侍宠为傲且具有蛮横霸道的性格等,使得历史真实人物年妃的人生轨迹面目全非了。
虽然我们能够从这种虚构中明显看出作者突出甄娟善良、聪慧的意图,但是这种虚构却实实在在的与真实历史产生了矛盾。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虚构的故事情节和历史真实是存在着矛盾性的,在对华妃的描写中,虚构的情节必然会影响真实情节的再现,可谓是此消彼长。
(三)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统一性。
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矛盾性固然存在,但是两者之间并非是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性质。
还是以《甄娟传》中对年羹尧妹妹的描写为例,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有较多的史料记载。
但是在电视剧中,年羹尧妹妹的整个人生轨迹都被篡改了,而这种篡改就造成了真实}h}与虚构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真实性与虚构性之间的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就是达到真实性与虚构性完美统一的关键点。
真实性与虚构性达到统一的实质其实就是以虚构的创作手法尽量地去表现出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展现出真实的历史社会风貌。
虚构是必须的,但却也是有限制的。
在电视剧中,情节安排、气氛渲染、局部细节、性格刻画等方面的虚构可以提升电视剧的艺术品味和故事情节,但是在历史人物塑造、历史事件描述以及历史细节展现等方面的虚构则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做到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完美统一。
四、结论。
优秀的历史剧应该是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两者的完美统一,偏一不可。
历史剧的创作者应该看到,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
前者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甄别历史材料,力求从大局到细枝末节都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的真面目;后者则要求在不违背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艺术的形式尽可能真实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呈现历史事件,表现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剧作品。
试论《布伦迪巴》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三
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性研究”(214)。
作者简介:蒋惠琴(1981-),女,浙江桐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
蒋惠琴。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学位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学位论文的本质是学术文本,除了学术文本该具备的规范和要求外,还有其特殊的规范性: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和内容规范。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形式规范中的结构规范,以期推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性。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四
多年来,我校以贯彻落实xxx中央、x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思路为导向,切实加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乐趣,收获丰硕的科技知识,激发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组织建设是关键。学校成立了社科普及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主抓社科普及工作,下设科技教育总辅导员,组织各学科科技辅导员开展工作。我们的科技辅导员队伍主要是科技兴趣小组教师、科学课教师、美术课教师、信息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兼职辅导员。学校将社科普及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学期初统一部署,统一安排。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一次“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技活动,如科普书籍读书活动,科普知识学习竞赛活动,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活动等,通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在经费上为社科普及工作予以优先的保障,每年从公用经费中抽出一万多元为贫困生订阅《科学大众》。
青少年科技活动需要必要的场地、器材、人员等基本条件,为便于科技活动的开展,我校在经费十分困难情况下采用多种方式为青少年开展活动投入了一定资金(用于基地建设、活动器材、教师培训、活动竞赛),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一是为科技活动小组提供活动场所(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并购置了必要制作器材;二是利用校现有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等,在课余时间(每周1~2次)向科技活动小组开放;三是利用施教区先进卫生院、服装厂多、养殖场靠近学校有利条件,把他们作为科技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走出去,参观、考察和劳动实践。
学校社科普及领导小组认真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平时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年终认真总结得失,制定整改计划。为社科普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将社科普及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中,在评先、职称晋级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因此在我们学校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以对社会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把科技教育列入重要日程。
首先上好科学和综合实践课。在常规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教材的大胆创新和精心的材料准备,引领孩子们在课堂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科学探究,上好每一堂课,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喜欢科学,每一结课结束后,老师们认真总结得失,并将课堂情况总结上传到《泰州市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中。我校科学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素质好、热心科普教育事业,在他们的带领下,我校的科学教学扎实而富有活力,孩子们置身于浓浓的科学学习环境之中,随处感受科学教育的魅力。李鲲老师参加全市科学老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他上的六年级科学课在城黄南区教研中心青优课比赛中获二等奖。
其次开展好各种科普活动。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和平时的双休日,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考察、调查、参观等活动,科技指导老师在每周一、三、五下午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服务。他们以宣传栏作为宣传科普知识的主阵地;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事为导向,通过实验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通过“烧不着的手帕”、“烧不热的粥、“给乒乓球疗伤”、“做磁场游戏”、“做简易单音门铃”、“巧用鸡蛋”、“有趣的声控仿真鸟”、“组装车辆模型”、“用牛奶盒学做筏子”等综合实验活动让学生快乐接受科普知识。
学校每年组织“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节能环保书法比赛、科学素养问卷调查、科普绘画与手抄报比赛、健康知识竞赛、安全知识竞赛、科普制作比赛等系列活动。特别是“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我们每年都搞得轰轰烈烈,从订阅《科学大众》抓起,让学生有书读,其次发动三-六年级全体学生订阅专刊,取得参赛资格,各科技辅导员组织学生复习阅读全年《科学大众》,在此基础上,进行闭关比赛评选出优胜者参加市级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科学活动的内容,提高了科学活动的互动性,及时展示他们的成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校每年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科普宣传,例如:“百慕大三角谜中之谜”、“纳米鼻子嗅出疾病”、“航空模型的分类”、“预防食物中毒”、“高温防暑降温知识”、“地震科普知识”等讲座。组织学生观看院土回泰讲座,开展学院士,爱科学,树理想,比贡献活动,开展我与科学家面对面主题征文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学生对科学领域探求的兴趣。
学校一直得到常周卫生院、学校周边服装厂、施教区居委会、村组的支持,让我们的学生能参加他们的劳动和学习,为我校社科普及工作增添内涵和活力。
近年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普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青少年金钥匙比赛”,印茜同学获特等奖,多名学生获小学组一等奖、二等奖;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在泰兴市城黄南区教研中心“少儿科技”大赛中获二等奖;在泰兴市“龙芯杯”安全在我心中系列活动中获得团体奖;多名老师和学生获得指导奖和一、二等奖;在泰兴市经信委、市教育局组织的20xx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少儿书法比赛中,多名学生获得二、三等奖,多名同学参加全省“我爱数学”科普小论文比赛获一、二、三等奖。徐小平、肖建华两老师指导的〈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听证会展示实录获泰州市二等奖,杜莹、徐继武、常宇阳、夏苏辉等同学参加参加泰兴市小学生纵横码汉字输入选拔赛中均获一等奖,并代表泰兴市参加泰州市比赛喜获二等奖。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规划着新一轮的科技教育蓝图,相信到时候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科技之花。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五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大都以定量评价为主,即不管是对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对于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亦或是所获奖项等科研成果,都统一制定了一定的分值衡量标准,将难以衡量分量和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行分值的量化,将科研成果换算为具体、确切的分值以实现对其的直观评价。具体地说,在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按照主持科研项目的等级、数量,出版学术著作的、部数、字数,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等级,折算成具体、确切的分值,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对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评价,是将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上的论文,每篇计8分,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每篇计4分,发表在普通刊物上的论文,每篇计1分。这样一来,将难以衡量和评价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有效的量化,能够很好地把握和进行有效评价,看上去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但事实上,这种评价体系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不同学科的科研应遵循不同的科研规律,人文社科不能完全用自然学科的量化指标来做硬性要求[4]。这种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认定与评价是形式化、简单化的“一刀切”模式。显然,这种“一刀切”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激励机制。
2创新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
2.1更新科研管理理念如前所述,由于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科研基础均较为薄弱,存在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因此,对其的科研管理不够重视,呈现出松散、疏忽、轻视的状况,进而表现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设立名额较少、经费投入不足。要彻底解决目前理工类院校中人文社科类科研工作的发展困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和教育主管机构领导者必须改变观念,尊重人文科学科研规律[5],更新科研管理观念,转变对于人文社科类项目的传统管理理念,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树立严格、规范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效果,加强对其的管理。具体地说,理工科院校的科研部门应改变以往对于科研重心的定位呈现出“一边倒”的取向,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在政策的制定还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既十分重视理工科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工作,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相关工作也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支持。2.2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要实现对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创新,应从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首先,应该从管理理念上进行彻底的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管理思想上给予人文社科类科研以足够的重视,在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强化服务理念和意识。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从各方面给予人文社科青年教师以综合的科研管理服务,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取得科研进步。其次,建立和完善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是人文社科研究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6]。建立适合人文社科科研特征的科研管理体制,规范其科研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素质,优化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管理规范和管理过程,实现对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再次,可以尝试开掘新的管理体制,例如,改变目前科研管理工作过于集中的状况,充分调动院系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使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责任,较好地发挥其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创造性。
2.3建立科学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人文学科的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体系、机制,要充分尊重人文学科科研生产的规律、充分尊重学科个性和研究个性[7]。事实上,人文社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理工科有着截然不同的科研特点,即人文社科的研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其科研成果及其价值的转化也不可能像理工科的科研成果那样能够在短期内快速而有效地得以获取和显现,它既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科研效果,也不能在短期内立刻投入到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而获得巨大的产出,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评价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时候,就不能按照评价理工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它,而是要摒弃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种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要摒弃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人文社科类科研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改变“短平快”的评价心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将单纯重视科研短期目标向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视经济价值向重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数量向重数量与重质量相结合转变、将单纯定量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转变的评价理念。
3提高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举措。
3.1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力度由于受到学校总体、长远建设定位和传统学科发展情况的限制,以及有限的资金制约,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各方面条件都是无法与理工类项目相提并论的。针对这一状况,应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增加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比重和经费数量,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申报提供有力条件。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的学科优势,重视其潜在学术价值和长远社会意义,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和长处。此外,还应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这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管理办法》、《西安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管理办法》等,都从制度上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科研项目的管理一般是具有阶段性的,通常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也不例外。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而言,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进行严格而有序的管理工作,这是项目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的必要保障。
3.2转变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体制理工类院校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一般是由科技处完成的,但其下并没有设置专门负责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具体机构,这样一来,“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势必存在问题。因此,可以尝试设置负责组织、管理、研究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专门机构,如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处已经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科,实现了对科研项目分门别类的管理,这在本质上尊重和强调了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特点,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工作是有别于理工类科研管理工作的。此外,在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传统之下,理工类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往往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对校内所有院系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管理,这样以来,就存在管理层面较大、头绪纷繁复杂、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扩大院系的科研管理权限,让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的责任,充分而有效地调动院系科研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体制创新形成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8]。
3.3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依靠量化的办法对其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必定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只有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评价,才能获得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定量评价之前已经有所提及,它是各高校惯常使用的一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包括公开评议和匿名评议[9],即邀请一些同行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公开或匿名地评价。定性评价方法充分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特点,打破了单一的、较适合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的定量评价方法,提供了除去一些刚性衡量标准之外的、较为主观的评价方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质上是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只有采用这种主客观互补的评价方法,能有可能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还有许多不同于理工类科研评价方法的、较适合人文社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例如,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在短期内显现,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查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效用。再如,应将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产生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样显性的经济收益,它的成果所产生的价值往往是隐性的、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因此,不能单一地用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去评价和衡量其成果的大小和价值的高低,而是应该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它所产生的隐性而深远的社会价值。
总之,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其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局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为基础,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与理工类科研项目存在极大差异,因此,应积极探索人文社科的科研管理特点,认真研究适宜于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制度和机制,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实现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目标。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六
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铜鼓土地肥沃,这里的人民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也不知是哪一年,备兵使者晋人延论来到这里,看到县城东郊有一块巨石,大约八米高,呈圆柱形,就像一面铜鼓。就提笔写下了“铜鼓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每一个字大约有一尺多高。相传,铜鼓县名便由此而来。
很多年以后,一个叫许旌阳的人,手执宝剑追杀一条孽龙。他路过铜鼓石,听见石中有响声,以为孽龙藏在里面,就拔出宝剑,向巨石用力劈去。顿时,铜鼓石从中间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缝。没发现孽龙,倒飞出了两只金鸡。据说,从此以后,铜鼓人民的生活慢慢地越来越贫困了。其实,这只是传说,真正使铜鼓人民走向贫困的是自然灾害与战乱,特别是日军的侵略和历代的内战,使铜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明末隆庆年间,邓子龙将军领兵路过铜鼓石,看见巨石中间的裂缝犹如刀劈斧削,便挥笔写下了笔力遒劲的“试剑”二字,每个字大约有一米多高。铜鼓石从此又称为“试剑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勤劳智慧的铜鼓人民依托大山的优势,开工厂,办企业,搞旅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又传说是金鸡飞回来了。
铜鼓石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铜鼓的兴衰荣辱。虽然石顶长满了杂草,石壁布满了青苔,但那几个朱红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见,它成了铜鼓的象征。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篇学位论文如果失去了规范性和可读性,将严重降低它的学术价值,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它的研究成果是否可靠,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有些研究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资料,却因没有掌握学位论文的写作要点和规范,感性认识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得论文的水平比较低。因此,学位论文是否规范是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首要标准,规范决定质量,规范影响创造。
一学位论文的本质:学术文本。
学位论文,首先是一个学术文本,这是它的本质所在。因此,要做到学位论文的规范性,就需要正确界定学术文本、非学术文本和准学术文本三个范畴,并且明确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学术文本,顾名思义,该文本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而且要追求自身的独创性,以此生产新知识和新理论,并且将每一个立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证明之上,要有理有据。学术文本可以分为学位论文和一般的学术论文。非学术文本,内容无需具备学术价值,也无需具备创新性,既无学术规范要求,也无学术内涵要求,可以是记录日常活动的文章,比如工作总结、学习感想等。准学术文本,所涉内容具有知识特征,其中不乏新鲜立论,灵光乍现,但却缺少学术脉络的梳理与把握,缺乏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所以,三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文本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论证的充分度和可信度,内容的原创性和前瞻性。
学位论文,和一般的学术论文一样,作为一个学术文本,有着共同的规范和要求。首先,要有较强的学术性。学位论文用词要专业化和科学化,避免口语化和通俗化,尽量用学术名词和专业术语,文章要具备学术价值。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学位论文要追求独创性,要适度提出全新的方法和理论,是对创造性研究的总结和概括,而不仅仅是对事物作简单笼统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然后,要做到有理有据。学位论文要求行文严谨,言必有据,每一个论点都有论据的支撑,不作凭空的揣测和推断。最后,要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学位论文要求从概念出发,通过推理、论证,到最后得出结论,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二学位论文的规范性。
作为学术文本,学位论文在规范性的要求上和一般的学术论文又是有区别的。学位论文的规范,在逻辑上可以由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和内容规范组成[1]。道德规范主要从学术态度上进行规范,比如尊重他人的学术著作等,主要是内化的规范,我们可以称之为隐形规范(也称为学术道德规范)。形式规范主要指可以脱离论文内容的形式、程式要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在规范,外在规范又可以分为结构规范和格式规范。内容规范是指对论文内容的要求,包括研究路径的选择,方法的运用,观点的论证等,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在规范。外在规范和内在规范,可以合称为显性规范,即在评价一篇学位论文时,这两部分规范性将直接体现出来,成为衡量的标准,从而决定论文的质量(见图1)。
笔者多年来从事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一直工作在抓学位论文质量的第一线,对学位论文规范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1)隐性规范(道德规范)是内化的写作规范,在评价和衡量一篇论文质量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反应出来,需要研究生自发地来执行,道德规范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是通过简单的外在的指导就可以加强的,而是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
(2)形式规范是外化的写作规范,社科类专业都是相通的,这也是研究生工作者可以直接进行评判和衡量论文的标准。形式规范又可以分为结构规范和格式规范,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格式规范相关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3)内容规范是内在的要求和规范,是论文内容的本身,包括具体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等。内容规范和专业非常相关,同属社科类的管理专业,社会公共管理类学位论文和经济管理类学位论文就存在一定的区别。
(4)结构规范是形式规范的重点,结构规范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论文的内容规范,因此,对于学位论文来讲,结构规范对一篇学位论文的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规范进行重点探讨。
[nextpage]。
三学位论文的结构规范。
学位论文一般可以分成3个大的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份和结尾部份。前置部份包括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致谢、摘要、目录等;主体部份包括引言(绪论)、正文、结论。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目前,这也是很多高校对学位论文的结构规定。具体来讲,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应该包括10个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含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含英文关键词)、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社科类学位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都有明确的规范,但对正文的具体结构规范却是缺失的。
规范的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正文一般由6个基本的部分组成:前言(introduction)、文献回顾(literaturereview)、研究方法(methodologyormethods)、研究结果(findingsorresults)、分析或讨论(analysisordiscussion)、结论或总结(conclusionorsummary),简称“六段论”[2]。巴奈思(barnes,1995)在其所著的《为学位而成功学习》(successfulstudyfordegrees)一书中,更是将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细分成11个部分甚至相应标注了各部分应占全文的比重:目录、内容提要、前言(10%)、文献研究回顾(20%)、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15%)、研究的实施过程(15%)、数据与资料的分析与说明(20%)、研究结果的评论与评价(10%)、总结与结论(10%)、参考文献和附录[3]。早在,安小米就按照国际惯例,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比例:前言(占全文的10%)、文献回述(占全文的20%)、研究方法(占全文的15%)、研究结果(占全文的22%)、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占全文的20%)、结论(占全文的12%)、参考资料(占全文的1%)和附录[4]。这对我国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的结构比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很好地按此规范执行。现对学位论文正文部分进行结构规范解读:
1.绪论(引言)规范。
绪论是正文的开篇,要求能够独立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要尽量彰显论文的亮点。“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采用的资料、主要研究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在绪论中需要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等。
文献综述在绪论中占到很大的一部分,所以,明确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并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细化和科学化学位论文引言规范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一定的篇幅,应紧紧围绕学位论文主题来展开论述。文献综述不是对有关理论和学派观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与评价,剖析其研究的不足。文献综述应有严密的逻辑,可以按文献与学位论文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在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应针对原作者的原文进行(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力求客观、全面、公正,不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关于绪论中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感到头疼的地方,也是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写出包含这部分内容的论文来。因此,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方法的教学与训练。比如,在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课程中有60%的是研究方法的课程,而专业课程只有40%[2]。而在我们中国,目前相对来讲开设此类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课程还不够,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位论文方法部分都写得较差,甚至三五行字就草草了事。因此,就绪论部分,我们目前的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欠缺的就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数据的说明,而往往把重点都放在对结论性东西的详尽分析上。
2.注释(引用)规范。
大家已经普遍认为学位论文应当附有参考文献,而且高校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也已经比较一致,但对于论文中的注释(引用)规范,甚至对已注释的意义,许多人并不理解。笔者认为学位论文必须有注释,就如同必须有参考文献一样,这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一般学位论文必须加注释的范围通常包括:(1)直接引证的引文要说明其出处;(2)引用的数字和事实材料要说明资料来源;(3)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别人的观点,也应加注交待其出处;(4)其他需要补充说明,又不便于在正文中说的,也可以加注释说明。
学位论文由于篇幅比较大,需要的注释往往较多,文章跨度也很大,目前一般采用脚注的方式,即页下注的形式。我国传统的注释格式是在正文页下划一条半线,在线下依次为注释的顺序号、作者名、资料的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份和期号。如果是著作则应写明出版单位和出版年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文中要按系统默认格式插入编号,编号从1、2、……开始连续编号,和脚注编号一一对应。
但是,目前国际上人文社科类论文比较通行的做法则是,在正文中需要注释的地方加一括号,括号内只写所引证资料的作者名,出版年份和页码,资料全名则一律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不再另加注释。具体写作方法:(1)如果直接引用论文中的观点,则写法通常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2)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观点,则写法一般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p.×××)”,或:“姓名(yyyy,p.××―××)的观点是……”。其中,p.×××表示被引用观点所在页码,例如,p.101[5]。
3.结论规范。
国内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往往轻视结论部分,很多情况只是应景式的几句话就结束了,这是非常不规范的。学位论文一般应有结论,以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学位论文的结论应该占到一定的篇幅,从学理层面上看,结论是对所陈事实的重新认识,对所涉理论的重新思考。
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回顾研究过程;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遇到的研究疑难。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论文不可能导出结论,则应有必要的讨论,对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提出各种可能性供探讨,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等,启发与之相关的新课题。目前有些学位论文既没有结论或结语,也没有讨论,或虽冠以结论或结语,却写成不属学术研究范畴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展望。
假如把一篇学位论文比喻成一个陶器,那么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这个陶器的外在形式,而论文的本身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就是这个陶器的内在质地。一个陶器光有好的质地,缺乏好的外在,那么也称不上一件上乘的艺术品,只能是一个器皿而已。只有当外在和内在、形式和质地都达到完美时,才会出现质的飞跃,实现价值的提升。严格的学术规范非但不应该成为学术创造的枷锁,反而是孕育学术创新的温床,是新的学术创造的模版,就如同以纪律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一样。研究生应尽早掌握学位论文规范,最终可以从规范走向创造。
参考文献:
[1]曾粤兴。规范决定质量――《学位论文基本结构与写作规范》述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
[2]陈晓端。英国大学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要求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3)。
[3]barnessfulstudyfordegrees[m]。london:routledge,1995.
[4]马庆国。管理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与评判参考标准[j]。高等教育研究,(1)。
[5]马庆国。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判参考标准[j]。管理世界,2004(12)。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八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社科类毕业论文。
1前言。
“社区(community)”一词最早见诸于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ferdinandtonnies,1855-1936)在1887年出版的著作gemeinschaftandgesellschaft,英文译本为communityandsociety。“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初,以费孝通为首的一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根据滕尼斯的原意首创的。此后,他们在吴文藻先生的指导下,与其他学者一起致力于我国本土的社区研究,确立了社区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地位。此后许多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100多种社区的概念。这些解释虽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分歧一直存在,但对这个范畴的一些基本要素还是有共识的。纵观诸多社区概念,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注重从社区功能上加以定义,这类社区内涵多认为社区是由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注重从社区地域分布上加以界定,认为社区是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后者在以后的社会学研究中得到更多的认同。而根据国内社会学家何肇发、黎熙元的观点,“所谓社区就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
这里我们也给社区下一操作定义:所谓社区即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区域生活共同体。就其外延而论,社区包括4种核心要素:其一,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其二,一定的区域;其三,与之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其四,成员对社区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人与社区之间存在有特殊的联系,首先人是主体,地域和生活服务设施是社区的物质保障,对社区情感与心理认同则是将社区成员凝为一体的纽带。
所谓城市社区体育即为社区居民在其共同生活的相应区域内,以该区域或该区左近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本社区居民为主体,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城市社区体育涉及内容极多,包括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比1979年到1989年5.6%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领先其他人群,进入小康行列。由此城市社区体育问题也就日益突出与紧迫了。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日益兴起的城市社区体育为研究对象。就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作相关的社会学分析。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我国目前有关小康社会、社区及城市社区有关的社会学研究资料。特别就城市社区体育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相应的文献综述分析。所有资料查阅主要通过体育专业期刊,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加以收集汇总。
2.2.2综合分析法。
以我国小康社会发展为背景,综合分析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学机制,探讨各种社会因素在其中所起作用。
3小康社会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社会学分析。
城市社区体育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但在我国这个长期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化尚在进程之中,城市社区体育仍属新型社会体育形态。目前,“社区体育”已形成一定的约定俗成,并已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可以说城市社区体育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它的存在与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现就影响其存在与发展的主要社会学因素作一分析:。
3.1社会转型带来城市社区体育的兴起。
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都正在转型之中。政府职能发生着改变,经济体制更是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成为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兴起基石。
目前,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体制”仍相对坚固,人们“单位”的概念和意识还很强,“社区”在人们脑海中的分量尚显不足。我国城市的社会体育也一直以单位、行业、系统为依托,致使城市社会体育缺乏组织保障。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社会长年来的“单位社会化”现象所致。“单位社会化”使单位变成了一个综合型社会单位,造成了单位功能泛化。且“单位社会化”现象又变相剥夺了社区的职责,使社区功能萎缩。目前,普通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而单位意识极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逐步深入,以及单位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发展,诸如单位注重经济效益,政府压缩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等,根深蒂固的“单位社会化”现象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而社区的意识、概念也会越来越根植于居民头脑。
再有,以往单位常以职工福利形式组织职工进行一定规模的体育活动,虽然有形式主义之嫌,且活动内容上常常面临众口难调的困境,但体育锻炼似乎是单位的事。经济转型期带来单位逐步从一些与其自身无关的社会职能中解脱出来,职工体育活动将交给社区或职工自己管理。反观由于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健康意识在加强,对体育需求不断增长,当体育需求单位不能予以满足时,人们将会把其体育利益取向转向社区。由此可见,城市社区体育将越来越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九
2021年,xxx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法委的指导下,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系列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关于平安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现将2021年度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xxx对平安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作为xxx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社科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xxx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保质保量抓好各项工作。一年来,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会议,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安建设工作最新精神,听取xxx各部室平安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二)细化责任分工。认真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夯实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其他成员的责任。年初,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2021年度xxx党建工作要点,统一部署推进,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夯实责任,做到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具体人员抓落实,年度有计划部署、有制度保证、有监督检查,确保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三)强化督促落实。把落实平安建设工作情况列入各部室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述职评议制度,通过层层述职评议,推动平安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超前预防、提前化解”的工作原则,树立问题导向,完善防范措施,切实把各类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深入开展“三零”创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指示精神,以“三零”创建工作着手,聚焦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社科规划项目的引导示范作用,组织撰写平安创建方面的课题和研究报告,对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问题的产生。2021年,xxx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
(三)扎实做好矛盾化解和信访稳定工作。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常态化工作,做到事前预防。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谈心谈话等形式,全面了解分析单位党员干部思想状况,积极构建xxx内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详细掌握存在的各类不稳定问题,尽早化解在初期。2021年,xxx没有发生任何矛盾纠纷事件。
(四)持续做好防范和处理xxx工作。xxx把防范和处理xxx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在国家节假日和敏感日,召开专题会议对反xxx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严密防控xxx组织非法聚集和制造极端事件,密切关注各类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完善预警和应急机制,牢牢掌握预防和处理xxx工作的主动权。
(三)主动担当作为,深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研究。10月22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关于xx定位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研究情况汇报后,市委书记xxx指示xxx要积极与省xxx和有关专家学者做好沟通衔接,从学术氛围、学术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xxx两次向省xxx主要领导汇报有关商丘定位省域副中心城市研究情况及下步打算。
(一)建言献策,全面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一是推动智库成果转化,深入调研,印发上报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领导《智库决策参考》4期。二是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届x市优秀社科专家评选工作的通知》(xxx〔2021〕6号),共评选出x名第一届优秀社科专家。三是丰富学术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市社科理论界庆祝中国xxx成立一百年理论研讨会”和“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三)课题引领,助推社科规划质量提升。一是组织开展2021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工作。2021年,市社科规划办共拟定x项课题指南,累计收到各单位申报课题x项。二是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全市社科规划项目的结项评审工作,其中x项达到了课题设计要求,x项符合优秀格次条件。
一年来,xxx在“平安创建”工作中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工作方法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夯实基础,完善机制,扎实工作,开创平安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平安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