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专业22篇)
教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以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传授,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产物,以下是一些优秀教案的案例分享。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二
1、积累运用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和环境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2、感悟文中儿童“中士”坚守诺言不失信的品质。
3、探究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联系自己的阅读,与课文作相同或相反的比较。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用一句话来说说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圈出描写小男孩外貌的句子,进行圈划提问
a很小的男孩子,七八岁的模样。
b长有雀斑的小鼻子,他的短裤很短,不用腰带。
2、圈划描写小男孩心情的句子,小组进行讨论体会,交流。
a低下头,哭得又响又伤心。
b但是他连忙甩开了我的手,说:“我不能,我不能。”
c孩子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我想他们走了。”
d他快乐极了,快乐得甚至叫出声来。
3、圈划能体现我对小男孩看法变化的`词语,加以体会。
(板书:有病 笑出来 省悟 愿意“帮忙” 紧紧“握手”)
4、教帅小结:这篇文章就是通过这些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喜欢文中的小男孩吗?为什么?
2、在现实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
(与课文作相同或相反的比较,讨论守信的可贵,不守信用的危害)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
2、写一篇读后感。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三
实例一:。
课件显示:。
淘气和笑笑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
(1)笑笑所走路线的半径为10米,她走过的路程是()米。
(2)淘气所走的路线半径为()米,他走过的路程为()米。
(3)两人走过的路相差()米。
1、理解题意。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小组讨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基本解决上面3个小题后,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抽生汇报,教师板书。
实例2:。
课件显示:(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跑道最内圈为400米)。
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
(二)简化研究问题:。
1、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
2、讨论:运动员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三)寻求解决方法:。
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
2、讨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交流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四)、动手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直径)。
2、课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径为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注意计算第1道和第2道相差米数,应指导学生完成。
引导学生将换成进行计算。
汇报结论:相邻起跑线相差都是,也就是道宽2。说明起跑线的确定与道宽最有关系。
4、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具体长度:=3.14=米。
师: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起跑线的秘密,运动员们的比赛应该把起跑线依次提前米才公平。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四
1.学习并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在表达上的特点。
1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
2藏戏面具图片。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它有着怎样的特色。(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有哪些?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前三个自然段,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第8自然段至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第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的特点;第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没有舞台的特点;第19一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第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文章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第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1教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的呢?学生读:第8—16自然段。
2画教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时没有舞台呢?学生读:第17和18自然段。
3教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学生读:第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第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2小组交流。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
清的牛皮船,被掀獉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獉”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教师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五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六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
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骄傲!
这些奖牌什么形状的?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从这些事物中,我们同样找到了圆,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美观,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特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它的奥秘!
出示课题:认识圆。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七
3、 情感目标:理解动物的生存权,培养动物保护意识
学习生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理解动物的生存权,培养动物保护意识
通过思考、讨论、释疑揣摩语言风格、体会思想感情
1课时
同学们,我们今天又要认识一种动物了,它的名字叫河马,请大家把书翻到《快乐河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河马的世界。看看菲利普。赛福给我们讲了两匹河马怎样的故事。
1、讲讲两匹河马的故事
2、大家讲得都很仔细,我们听到了河马哈伯特和河马雨果的故事,你们说这两匹河马“快乐”吗?(圈划、朗读相关语句,说出理由)
3、人与河马应该如何相处?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八
style="color:#125b86">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谈话引入。
最近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锥,还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现在请看老师的这个圆柱形杯子和这个圆柱比较,谁大?这里所说的大小实际是指它们的什么?(生答)。
2、提出问题:什么叫体积?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怎么算的?(生答师随之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圆柱体积的意义。
圆柱的体积到底是指什么?谁能举例说呢?
(二)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跟什么有关呢?你会有怎样的猜想?(小组内说说)。
2、回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3、教具演示。
(1)取圆柱体模型。
(2)将圆柱体切成两半。
(3)分别将两半均分成若干小块。
(4)动手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三)归纳公式。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板书:v=sh)。
三、巩固新知。
1、这个杯子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现在这个杯子装了2/3的水,装了多少水呢?
2、完成“试一试”
3、“跳一跳”:统一直柱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1-5题。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九
(1)清凉的山泉汩汩的溪流飞流的瀑布陡峭的悬崖悠悠的白云淘气的云雀挺拔的身躯。
幽径——僻径唱和——应和吟诵——吟咏津津乐道——侃侃而谈陡峭——峻峭。
(4)反义词。
流淌——凝固清凉——炎热精致——粗糙。
2句子。
阻挠——阻碍周密——周到要挟——威胁藐视——轻视。
真挚——真诚端详——打量强悍——强壮。
心潮腾涌——心潮澎湃寝不安席——寝食不安。
(4)反义词。
藐视——重视阻挠——促进艰苦——舒适强悍——瘦弱。
热烈——冷漠响亮——低沉复苏——沉睡自豪——自卑。
2句子。
(1)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理解:一个“又”和一个“躺”点出了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作者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理解:“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从这段话以及末尾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理解:这句话说明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以及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意。
(4)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习作的复习。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
第1课小小品评家学科美术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小小品评家》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引导他们用眼睛去鉴赏美,用心灵去感受美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研究的课题。“小小品评家”一课,正是要引导学生从美术课程出发,通过“品”――品味与感受生活中的美,“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眼中的美,来发现、观察、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学生分析课本中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造型和色彩都比较好看的物品图片,有民间意味浓厚的儿童帽、花篮、钟表、儿童居室等,出示这些作品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课上欣赏,而是从欣赏的内容上提示了学生可以从自己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开始寻找美,品评美的活动。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表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关注与热爱之情。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教学流程1、从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比较好看的物品,带来向同学们介绍,和大家一起欣赏。2、向学生提些思考问题:“到商店里买衣服,你会怎样去挑选,为什么?”,“在生活中看到美丽的景色,好看的物品你有怎样的感受?”3、引导学生从观察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来说出自己认为好看的物品是如何好看法,(在课本中有一段欣赏评述小闹钟的文字,就是从造型和色彩两方面出发来描述小闹钟到底是怎样看着好看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由点及面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课后反思培养了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认识和辨识能力,对今后的教学会很有帮助,尤其是对综合材料的驾驭。让学生认识到爱美是人的天性,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第2课我给书本穿花衣学科美术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我给书本穿花衣》课型设计应用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包含着两个美术活动,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折纸的方法给书本包皮;二是尝试为包好的书皮设计美观适用的图案。可以说,让美术服务于生活是美术课的目的,“我给书本穿花衣”的过程正是一个锻炼学生运用美术的手段为生活服务的过程。学生分析由于开学初学生的新课本较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在一节美术课上把所有的课本都包好,并设计上图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在第一课时,准备报纸练习如何包书皮,第二课时,用素描纸包书皮,设计图案。教学目标1、掌握包书皮的一般方法;2、为自己的书皮设计美观适用的图案;3、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课前准备报纸、素描纸、水彩笔教学流程1、提问:“如书本对我们来说有哪些意义?为什么要给书包上皮”。2、编个“课本的遭遇”故事,讲一讲新课本在不同的同学手里会有什么样的不同遭遇,或编一个“穿新衣的课本”的故事,说一说,课本穿上“新衣”后的心情。3、学习包书皮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图学习)。请学生给大家做介绍。4、引导学生合理选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5、设计上实用美观的图案,什么类别的课本穿上怎样的外衣最适合,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设计与制作。6、给数学书包的书皮上应该装饰设计些什么?怎样设计才会又符合数学书的特点,有新颖美观?7、互相展示欣赏。提问:假如你是书本,现在穿上了新衣服,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课后总结非常实用的一节课,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虽然他们包的书皮并不漂亮(为了练习建议孩子们使用的是报纸包书皮),但是还是非常珍惜,都舍不得拆下来。第3课爱美的小鸟学科美术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爱美的小鸟》课型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1.鸟的图片,目的是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教师要很好利用。引导学生从鸟的体态、毛色、花纹等方面重点欣赏。由于版面限制,鸟的图片还需教师在教学时进行补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观察、欣赏的能力。2.《鹭鸶》是一幅农民画,其色彩鲜艳、形式感很强,易于孩子接受和理解,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学生分析孩子们对鸟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鸟儿成为他们童年不可缺少的伙伴。因此,本课题的设立能极大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心愉悦的体验,也为学生的创作提供较为广阔的想象和个性发挥创造的空间。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小鸟,表达自己的情感。2、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锻炼学生大胆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3、通过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课前准备素描纸、水彩笔教学流程1、布置学生到自然中观察小鸟,或搜集有关鸟的图片,或查阅资料,了解鸟的知识、歌曲、趣闻,以备课上交流。(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标本、名家美术作品作为补充。)2、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鸟的资料。(你知道哪些鸟的名字?鸟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你认为小鸟美在哪?引导学生从小鸟的形体美、羽毛的花纹、色彩美、飞翔的姿态美)。3、让学生结合生活记忆和有关鸟的故事、谈谈小鸟给自己的印象和感受。4、让学生模仿小鸟的飞行、捕食、嬉戏的情景以及不同小鸟的鸣叫,欣赏表现小鸟的音乐。(重点可以放在对鸟的装饰和美化上,也可以放在大胆想象,组织有情节的画面上。)5、利用对比的方法,看看这只“鹭鸶”与真的鹭鸶有什么不同,找一找画家用了怎样的花纹、线条和色彩去表现。如果让你来装饰和美化你会画些什么。6、补充一些刺绣、剪纸、风筝中的鸟形装饰,引导学生去欣赏,感受其装饰、美化特点,以丰富学生思维,为他们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说说生活中与小鸟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还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讲讲小鸟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他们说说自己想象中的小鸟是什么样子?小鸟之间,小鸟和小朋友之间会发生哪些有意思的事情。8、创设“小鸟王国选美比赛”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课后总结:努力在教学中突出装饰色彩,反复强调了线条的规律排列和色彩的规律排列,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2.4班的作品表现十分突出。每班选出比较出色的作品张贴在班内的“成果起跑线”专栏里进行展示,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第4课灵巧的手学科美术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灵巧的手》课型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设计了手影游戏、手形添画、手的趣味装饰造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自由选择和扩展。也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较大的表现的个性发展空间。本课巧妙地将创作和游戏结合起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其创新思维,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分析通过一年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累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对材料的运用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有意识地结合手造型,大胆尝试用颜料在手上彩绘出“好朋友”;2.培养学生的动手造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自我表现表达能力;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用小小手美化生活。课前准备素描纸、水彩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老师请大家看一段精彩的表演。提问:发现是什么在表演?二、尝试手部造型,想象成好朋友:我们会不会表演?做给你们小组的同学看一看。请几位到投影下来试试,做出不一样的手型。动一动,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告诉大家你是谁,配音:真可爱,我们跟他们交朋友好吗?三、彩绘好朋友:1.描述:老师请来了一只小兔。小白兔的耳朵在哪儿?小白兔是什么颜色的?还可以添加些什么?(出示课件小白兔的彩绘过程)剩下的大拇指可以想象成什么?为她准备两根红萝卜。2.你想不想用手做个好朋友,它是什么样子的?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请几位上台说一说。手型是怎样的?还打算添画些什么?你的朋友一定能受到大家的欢迎。3.大家都有了好朋友,熊老师也不甘示弱,我想做一个很高大、脖子长长的好朋友,小朋友来猜猜他是谁?――小鹿。头上有什么?身上是怎样的?那手型是怎样的?谁帮我想想?四、师生互动学方法:我们一起把小鹿做出来,注意步骤方法。伸出(左)手,扎起袖子,点一点颜料,在手上揉开。换一种颜色画鹿角了,但老师的手指脏了,怎么办呢?在抹布上擦干净,干净的手指才能点其他的颜色,否则颜色就脏了。小鹿的眼睛?点在哪儿好?谁来给小鹿点上。点完了把手指擦干净。真是画龙点睛啊,小鹿活起来了!大家好,我是交朋友聚会的主持人小鹿,我想找一些朋友来参加聚会,大家说我能找到吗?他们在哪儿呢?听说这儿也有新朋友,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好吗?欣赏学生作品。五、提出作业要求:小朋友想不想加入到好朋友的队伍里来。要注意一些什么才能把好朋友做好呢?小结:1.先做好手型再添画完成,要跟别人做的不一样;2.换颜色时一定要擦干净手指才能点颜料,四个同学用一盘颜料,看看最后哪个组的颜料盘保持得最干净;3.老师准备了一个大西瓜,西瓜吃完时好朋友也得做完了,小组长把颜料盘收进抽屉,先做完的小朋友在座位上准备好参加聚会的要讲的话或者节目。小朋友们,扎起你的袖子,开始吧!六、老师指导,学生作业。七、组织“好朋友”参加聚会活动。西瓜全吃完了,收起颜料,音乐响起来了,小朋友各就各位。有请主持人出场。1.我是你们的主持人小鹿,交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一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着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搜集“蔡襄”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着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着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着名书法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二
本单元以“makingaholidayalbum”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拥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所去过的地方。
本单元的活动任务是利用照片或图片制作一本假日出游相册,并根据照片或图片上的信息,运用第一至第四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同伴进行问答,分享假期乐趣。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语境中对u1-u4的知识进行复习和运用。
(2)复习并学习部分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形式。
(3)通过制作“假日相册”复习1---4单元旧知;。
(4)重点复习有关“假日照片”的过去式问题及回答;。
2.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自主归纳学习。
(2)指导介绍“假日相册”的内容和顺序。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
(2)通过本单元学习,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复习并学习部分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形式。
(2)指导介绍“假日相册”的内容和顺序。
2.教学难点。
(1)指导介绍“假日相册”的内容和顺序。
三、单元教学安排。
建议在1-2课时内完成本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a、b部分。
第二课时:c、d部分。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途、篷、蛮、叛”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故事。
3、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木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材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课文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制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组织交流一下。(知道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自己认真读课文。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边读边记内容,练习讲课文里的故事。读一遍记不下来,再读一两遍。
3、3、小组讲故事。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
三、重点研读
细读第2~8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
1、自读自悟,思考: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帮助从“食物、住所、安全、孤独”几方面进行归纳。
四、谈体会,感悟谋求生存的道理
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酌情点拨。(要有生存的勇气,积极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
五、推荐原作,拓展阅读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世界的长篇小说,情节曲折,向来拥有众多可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原作读一读,情节将比克文协的更具体、更有意思。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不畏艰险
险机智坚强
聪明能干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联系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
2、谈话导入。
3、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1、何为“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
2、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3、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4、教师“下水”示范。
5、学生准备。
6、练习。
(1)、自由说。
(2)、指名说。
作业设计:设计临别赠言。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五
一、练习复述课文。
1、根据段意,抓住重点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
3、教师小结。
二、仿写。
1、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得特别精彩,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哪儿写得好?
出示句子: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总的来说,写战斗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
4、选择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播放有战斗场面的片段。当堂把其中的一个战斗的场面描写下来。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六
教学内容:
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6以选送节目为题材,讨论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这里渗透了作为排列组合基础之一的'乘法原理。
例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借助列表,则比较容易逐步缩小范围,找到答案。这里渗透了逻辑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指导:
2.探究例6时,可以直接给出题目,由学生自己尝试,也可以将例题分解,让学生先回答。
3.探究例7时,必须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下图,之后学生操作)。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新知学习。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七
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
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
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
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导入。
1、我国有一个非常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2、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因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
二、百分数的应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线段图。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年和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图。
※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师评价。
25%=1/4。
20公顷。
2000年。
25%。
2001年。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办法一:20×25%=5(公顷)。
20+5=25(公顷)。
办法二:1+25%=125%。
20×125%=25(公顷)。
三、试一试。
1、生活中的折扣。
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
3、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办法一:30×80%=24(元)。
办法二:30×(1-80%)。
=30×20%。
=6(元)。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6练一练第1题。
2、教科书p26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6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教材提供的情境开始讨论,从介绍“杂交水稻之你”袁隆平的事迹,引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某地2000年与2001年杂交水稻种植的情况介绍,引出“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中通过类比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自主解答。重点放在方法交流之中。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购买能省多少元,先求什么。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解题思路。
【教学反思】。
本课重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引导上。效果较好,而且学生能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数学信息,集思义益,博采众长,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解题方法,而且也学会了如何交流。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八
style="color:#125b86">
《列子两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3.感受这则寓言告诫人们的道理,读书、学习浅尝辄止的人,不可能有大成就。学识技艺,是永远没有穷尽的。
教学重点:借助书下注释,查找的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文中每句话的大意。
教学难点:部分句子的理解以及通过品词析句感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传为战国时期的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民间故事。)。
2.齐读课题。
3.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就是薛谭学习歌唱。)“讴”就是歌唱。
4.再齐读课题。理解了意思,再来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
1.练读。学古文,读通是第一步,课前预习了吗?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自己先练习着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谁愿意先来读一读?
预设:(读得好)读得很好,尤其是有几个比较难读的字,你都读准了,很了不起!
预设:(读得不好)读得不错,但是有几个字比较难读,要把字音读准。
我们一起来认读这几个字,跟我写:板书饯衢遏(写、谁会读,齐读)。
把这几个字送回古文的句子中,读一读。同桌互相听听他读得准不准。
3.范读。古文的朗读,除了要读准确外,还要读出韵味,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呢?(注意停顿才能读出韵味。还要根据它的意思断句)这样,老师也想给你们读读,可以吗?(你也可以在文中用斜线做一个停顿提示?)好吗?(师范读)。
4.练读。老师相信您能比我读得更好,能做到吗?自己练习读一读。
5.指名读。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1不好师指导(你们也练习读一读这句)。
生2好读得好不好。
6.齐读。读得很好!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三、读懂课文。
(一)课文读通了,第二步是读懂。怎样弄懂古文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看注释、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确实,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法宝,下面就让我们先在小组里合作着弄懂课文的意思。
(二)谁来读一读自学提示。自学,小组讨论。
(三)汇报交流。
【一句】。
1.生说。
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
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
4.重点理解:
于向、跟为什么不说“薛谭于秦青学讴”,
谓“自己以为”是从哪些字来的?“自谓”,谓在这里就“以为”的意思。
满意了吗?
【二句】。
1.生说。
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
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
4.重点理解:于“饯于郊忂”中的“于”与上句的“于”意思相同吗?与古诗中的意思一样吗?一词多义,这就是汉语的魅力。记到书上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怎么解释?这句话是形容什么?(声音极具震撼力)。
【三句】。
1.生说。
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
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
4.重点理解:
乃:于是、就的意思,看到“乃”字,你们能想起曾经学过的哪句诗?
意思一样吗?学知识能够由此及彼,这就叫融汇贯通,记到书上。
谢:道歉,谢罪。平时我们常说的谢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感谢)。
【全文】齐读课文。
好,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原文已经译成了一篇现代文,数一数我们在表述的时候用了多少字?和你们查的一样吗?原文用了多少个字,我们看到现代文的特点是十分具体,你比较一下文言文的特点是什么?(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言文简约而不简单,几千年来它传递知识,传承文化,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精华!好,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美。
四、拓展延伸。
1.想象。文言文虽然简练,却给了我们很多的想象和补白的空间。看到薛谭回来继续学习唱歌,秦青会说些什么呢?你能想象一下并且试着用文言文表述出来吗?评价:你们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活学活用。真好!
2.第二段。其实,原文中下面还有一段话,想看看吗?老师来读,你们结合注释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大概是什么?(师读故事)。
3.说大意。谁能说说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基本意思说出来了,故事的确如此。
4.成语。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其实我们现在用得很多成语就来自古人的文章,你都知道那些成语出自古人的文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滥竽充数、刻舟求剑)那要是有人问你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薛谭学讴)(意思是形容歌声或者是音乐优美,耐人寻味。)真聪明,其实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也有一个成语,知道是哪一个吗?响遏行云(意思是形容歌声嘹亮。)把这两个成语记在书上。
五、揭示道理、再读课文。
短短五十一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人们,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
2.练习读课文。
同学们,如果我们能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那该有多美,比如说,你就是私塾里的白胡子老先生,或者你就是在温习功课准备上京赶考的书生。你将如何吟诵呢?练读。
3.指名读。谁先来试一试?(不好——好共三人)。
4.齐读。你们也想吟诵一番吗?想读的站起来读,自己读自己的,相信自。
己,你就是最棒的。
六、背诵课文。
1.练习背。读得这么好,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自己先练练。
2.指名背。谁来试一试?(不好——好共三人)。
3.齐背。这么多都背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背好吗?
作业:
1.搜集名言。
2.预习《纪昌学射》。
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们先独立学习,弄懂课文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清楚,具体、明白。
2.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轮流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组同学听,或者为其它同学做补充。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十九
一、激情导入.
1、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624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并且残酷地奴役着台湾人民(电视录像)。
3、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此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当时驻军厦门的郑成功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受,他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郑成功。
二、读书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画面读一读、划一划并且想一想,能读的也可以演一演。
(2)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自学交流;把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向同组的同学介绍介绍;你可以用读书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3)课堂读议交流:现在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感兴趣的画面?
a、当学生读到第3小节时:
a学生可能会先读、再讲。
b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演一演,做一次自信的郑成功。
b、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学生先读、再讲为什么感兴趣。
b再指名感兴趣的同学读。
c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指名读、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b再指名读、介绍,感兴趣的一起读。
d、当学生读到第5、6小节时:
a先介绍战斗的场面。
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节,再次感受战斗经过。(准备讲故事)。
c谁能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个战斗画面。
d指名学生讲故事。
师述: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你们高兴吗?台湾人民更加高兴,大家一起感受台湾人民对收复台湾的高兴心情(听录音)。
e、当学生介绍到六到八小节时:
郑成功不仅收复台湾,而且(引读)……。
(以读促讲)。
2、哪个画面又使你感到最气愤呢?你也可用读书的方式向大家介绍。
a指名读、抓住重点词语讲。
b还有谁气愤,再指名读。
c气愤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三、自主练习,课外扩展。
2、学生思考刚才学习、理解的画面。
3、你准备向大家用什么方式介绍你的拍摄过程。
5、你此时想对李登辉、陈水扁之分裂主义者说些什么呢?
6、假如时光会倒流,现在郑成功还活着,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1、希望同学长大以后努力学习,能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2、描绘一个你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战斗画面。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二十
6.什么叫整除?7.什么叫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8.什么叫合数?9.什么叫质因数?10.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11.能被2、3、5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12.什么叫偶数?
13.什么叫奇数?14.什么叫倍数?15.什么叫约数?
16.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7.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什么叫乘法?什么叫除法?
18.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19.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20.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2.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3.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4.四则混合运算中,第一级运算有哪些?第二级运算有哪些?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默读的要求,在自主默读中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讨论,进而理解故事所包涵的意义和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善良的本性,培养学生同情弱者的品质,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每天一句话"是一个思维的观点,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每天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老师希望同学们这节课就能行动起来,多思考,多提出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狐狸图片及简介)。
师介绍。
我们以前学过关于狐狸的那些文章呢。
(生:《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
这两个故事中,狐狸都是狡猾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看看狐狸还是不是那样狡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首先我们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里老师以"三自"为主线,设计了"自主阅读","自主测试","自主评价",希望能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1,自主阅读。
首先我们大家来看"自主阅读"。我们在读写例话中曾经学过:"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是还要讲阅读的效果,今天我们按默读的"四不"要求来默读课文,并做好测试和评价,当你读完课文时请迅速合上课本,看大屏幕,你将看到的就是你默读速度的评价。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的读写例话中又懂得了: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要做到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就要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
四,感受(课件)。
用人类的情感去感受狐狸一家的亲情。
思考:
老狐狸为营救小狐狸做了那些努力,那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学生汇报)。
是啊,这种照顾,这种陪伴难道和我们人类不是一样吗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着感人至深的亲情,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
湘教版六年级书法教案篇二十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名人,感悟名言,并充分积累名人名言,提高学生积累并运用名人名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及敢于创新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从生活中积累名人名言,并积极运用到生活中去。踊跃尝试自创“名言”,学会运用名人名言来激励自己前进。
教学准备:
1.课外收集名人故事及有关资料。
2.课外收集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广泛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读名言,就像在聆听名人的教诲,就像在和名人对话。名言可以给人启迪,具有催人奋进、使人聪慧的魅力。一句名言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和学习,希望同学们收集名人名言,使之成为自己的座右铭!
二、启发点拨,读文明理。
师:教师读故事,关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想一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读名言,就像在聆听名人的教诲,就像在和名人对话。这些名言语言简洁,富有个性,好像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同学们,名言,确实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动力,带来希望。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喜欢收集名人名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同学把名言铭记在心,还有的同学把它写下来放在自己的房间里、书桌旁,成为自己的座右铭,让这些名言时刻鞭策着自己,鼓舞着自己。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交流会。想一想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或者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们认真准备,在班级举行的名言交流会上说一说。
三、激励学生,对话交流。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总结、点拨。
四、创作--我的名言。
(1)学生自己创作我的名言并署上名字。
(2)集体交流。
(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生活,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我的名言”,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情感升华名言总结。
1.学生用一句名言来总结这节课,并说出理由。
2.师小结:正如韩愈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学而不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让名人名言伴我们行吧!
六、作业:
以《名言伴我行》为题,写一篇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