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实用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感悟和思考的总结,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和反思。写心得体会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行业或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多角度的思考和启发。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一
“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生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有了生命而变得更加精彩。
20xx年12月7日晚,湖南一所民办中学发生了一起踩踏悲剧。当天晚上下晚自习时,一名女生下楼梯时滑倒,后面潮水般涌来的人群,一层叠一层的压了上去,导致8名学生不幸死亡,26名学生受伤,8朵生命之花瞬间凋零,类似的校园踩踏悲剧频繁发生,而且迄今为止,尚看不出悲剧被遏制的趋势。
没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可当一场场事故几乎以相同情节一再上演时,这背后是否存在必然的因素。湘乡育才学校踩踏悲剧事故中,虽有四个楼梯口通向一层。因为当天晚上下雨,52个班的学生因避雨,几乎都选择位于教学楼与同学们的宿舍最近的一个楼梯口,导致大量人流度聚集。一场雨就导致同学们下楼秩序大乱,教学楼的规划设计是不是需要反思?不仅是湘乡育才中学,我们所有的中小学教舍的设计,教师、校长及学校领导是否都把恶劣天气等偶然因素考虑进去,对我们学生安全做了无微不至的防护,这显然是学校的领导和市领导特别需要关注的事。
针对预防学生们拥挤,特别是我们中小学生,要格外的注意。防止踩踏悲剧的再次发生,管理就需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在跑操,集合等上下楼梯活动中,不能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要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尽到应尽的责任。每一个校领导也都要对师生负起安全责任。保证我们在校时的安全。
在多起校园踩踏悲剧事故中,学生下楼时突然跌倒往往成为事故的导火索。可是同学们下楼时为什么容易磕到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小心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客观因素。是不是因为楼梯台阶不防滑,台阶宽度过窄,高度过陡,楼梯间的灯光不够明亮,显然,仅仅这一个个细节,还得请组织专家去做专门的调查和论证。除了楼梯扶手、照明设备、安全出口等硬件因素之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是需要检讨的。
我们学生的安全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社会所关注。这些年来,国家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格外重视。但是,为什么还有类似的校园踩踏悲剧事故发生,这对我们中小学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景何其惨烈,老师们,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校园内是我们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也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如何避免此事件发生是人人都应关注的问题,安全工作应做在事故之前,而不是亡羊补牢。频频发生的`踩踏悲剧事件,也是的解决校园安全问题迫在眉睫。特别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校人数不断增多,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安全保证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
一次次的悲剧为我们敲响警钟,保障学校安全,保障我们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家长们和老师们共同的责任。学校安全事关人命,安全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和危险发生。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二
12月2日,我校举行了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普及防踩踏常识,提高了师生紧急疏散的技巧与能力。
演练前,学校提前下发通知和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并通过微信群通知给学生家长,演练时全体师生按照各自的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各自的安全导护工作。
演练中,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学生们在各楼层引导员老师的安排下,按指定路线快速、有序地从各楼层疏散。特别是在楼道相对窄小的楼梯转弯处,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安静有秩序地迅速通过,紧张而不慌乱,人多而不拥挤。负责疏导楼梯口的老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最后一名学生通过,才迅速撤离。
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到学生到达指定的“安全地带”时,各班马上清点人数,清点完毕,政教处结合地震历史事实,对学生安全撤离的要领进一步提出了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演练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还提高广大师生撤离过程中防摔、防踩踏、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今后,学校将继续开展每月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和安全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救能力。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三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拥挤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四
“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生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有了生命而变得更加精彩。
多年前的12月7日晚,湖南一所民办中学发生了一起踩踏悲剧。当天晚上下晚自习时,一名女生下楼梯时滑倒,后面潮水般涌来的人群,一层叠一层的压了上去,导致8名学生不幸死亡,26名学生受伤,8朵生命之花瞬间凋零,类似的校园踩踏悲剧频繁发生,而且迄今为止,尚看不出悲剧被遏制的趋势。
没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可当一场场事故几乎以相同情节一再上演时,这背后是否存在必然的因素。湘乡育才学校踩踏悲剧事故中,虽有四个楼梯口通向一层。因为当天晚上下雨,52个班的学生因避雨,几乎都选择位于教学楼与同学们的宿舍最近的一个楼梯口,导致大量人流度聚集。一场雨就导致同学们下楼秩序大乱,教学楼的规划设计是不是需要反思?不仅是湘乡育才中学,我们所有的中小学教舍的设计,教师、校长及学校领导是否都把恶劣天气等偶然因素考虑进去,对我们学生安全做了无微不至的防护,这显然是学校的领导和市领导特别需要关注的事。
针对预防学生们拥挤,特别是我们中小学生,要格外的注意。防止踩踏悲剧的再次发生,管理就需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在跑操,集合等上下楼梯活动中,不能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要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尽到应尽的.责任。每一个校领导也都要对师生负起安全责任。保证我们在校时的安全。
在多起校园踩踏悲剧事故中,学生下楼时突然跌倒往往成为事故的导火索。可是同学们下楼时为什么容易磕到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小心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客观因素。是不是因为楼梯台阶不防滑,台阶宽度过窄,高度过陡,楼梯间的灯光不够明亮,显然,仅仅这一个个细节,还得请组织专家去做专门的调查和论证。除了楼梯扶手、照明设备、安全出口等硬件因素之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是需要检讨的。
我们学生的安全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社会所关注。这些年来,国家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格外重视。但是,为什么还有类似的校园踩踏悲剧事故发生,这对我们中小学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景何其惨烈,老师们,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校园内是我们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也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如何避免此事件发生是人人都应关注的问题,安全工作应做在事故之前,而不是亡羊补牢。频频发生的踩踏悲剧事件,也是的解决校园安全问题迫在眉睫。特别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校人数不断增多,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安全保证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
一次次的悲剧为我们敲响警钟,保障学校安全,保障我们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家长们和老师们共同的责任。学校安全事关人命,安全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和危险发生。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五
事故防踩踏演习活动开始,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用时3分,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防踩踏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六
为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师幼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能力。x月x日,xx镇第一幼儿园开展防震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活动。
活动前,各班教师对小朋友进行了紧急避震、切勿拥挤及踩踏的安全教育课,以观看视频、情景再现的`方式向幼儿介绍遇到突发情况时:第一应保持镇定,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或者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躲到桌下或墙角,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以保证身体不都砸,幼儿能够熟练地掌握安全技能。第二教导幼儿在人多拥挤窄道的避险中,谨记靠右行,不推、不挤,幼儿们个个学会了护体本领。
活动期间,第一声紧急铃声响起,各班幼儿临危不惧,迅速抱头就近躲在桌下或墙角,尽量蜷局身体,降低身体的重心,并尽可能保护头部。随着第二声急促的警报声拉响,孩子们迅速用书包或者枕头遮挡住头部,按照事先确定的疏散撤离路线,分班级、分楼层、分区域,安全、快速地跑各个安全出口,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到操场上,整场演练快、齐、静,用时2分20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该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防震防拥挤疏散演练活动,提高了全体师幼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紧急疏散能力,为每一位在园幼儿安全、快乐、健康成长做好了保障。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七
安全是幼儿园所有工作的保障,为提高园所处理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师幼的安全意识,我班本周开展了防踩踏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活动前,我们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安全撤离知识及撤离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的辅导、教育与训练。要求队伍做到静、齐、快:从演练开始到回教室止,自始至终不讲话,队伍整齐靠右行,快走但不追跑,不推推搡搡,整个过程严肃认真。并结合户外活动课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幼儿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演练前,各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了预防踩踏事故的安全知识教育,教给幼儿预防踩踏事件发生以及事件发生后的应对方法。
演练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按照指定的路线有序地向各个安全出口跑去,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老师还带领幼儿一起学习了踩踏事故中保护身体安全的`方法。
演练结束后,老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了幼儿园预防踩踏事件发生时逃生的方法:上下楼梯要排好队、右侧通行,不拥挤、不跑跳、不打闹,手扶着栏杆走,保证队伍首尾有老师等。
通过此次演练,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紧急疏散幼儿的能力,将安全观念牢牢植根于师幼心中,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安全快乐、健康成长!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八
“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生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有了生命而变得更加精彩。
没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可当一场场事故几乎以相同情节一再上演时,这背后是否存在必然的因素。湘乡育才学校踩踏悲剧事故中,虽有四个楼梯口通向一层。因为当天晚上下雨,52个班的学生因避雨,几乎都选择位于教学楼与同学们的宿舍最近的一个楼梯口,导致大量人流度聚集。一场雨就导致同学们下楼秩序大乱,教学楼的规划设计是不是需要反思?不仅是湘乡育才中学,我们所有的中小学教舍的设计,教师、校长及学校领导是否都把恶劣天气等偶然因素考虑进去,对我们学生安全做了无微不至的防护,这显然是学校的领导和市领导特别需要关注的事。
针对预防学生们拥挤,特别是我们中小学生,要格外的注意。防止踩踏悲剧的再次发生,管理就需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在跑操,集合等上下楼梯活动中,不能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要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尽到应尽的责任。每一个校领导也都要对师生负起安全责任。保证我们在校时的安全。
在多起校园踩踏悲剧事故中,学生下楼时突然跌倒往往成为事故的导火索。可是同学们下楼时为什么容易磕到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小心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客观因素。是不是因为楼梯台阶不防滑,台阶宽度过窄,高度过陡,楼梯间的灯光不够明亮,显然,仅仅这一个个细节,还得请组织专家去做专门的调查和论证。除了楼梯扶手、照明设备、安全出口等硬件因素之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是需要检讨的。
我们学生的安全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社会所关注。这些年来,国家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格外重视。但是,为什么还有类似的校园踩踏悲剧事故发生,这对我们中小学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景何其惨烈,老师们,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校园内是我们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也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如何避免此事件发生是人人都应关注的问题,安全工作应做在事故之前,而不是亡羊补牢。频频发生的踩踏悲剧事件,也是的解决校园安全问题迫在眉睫。特别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校人数不断增多,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安全保证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
一次次的悲剧为我们敲响警钟,保障学校安全,保障我们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家长们和老师们共同的责任。学校安全事关人命,安全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和危险发生。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九
悲剧,有很多时候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悲剧总是在不断地上演?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安全隐患,更暴露出一些人员和部门在思想意识上和管理上的疏漏和不到位。9.26昆明明通小学的踩踏事件再一次揭示出我们的所谓意想不到的悲剧又发生了。
我想与下面几个问题有关。第一,我们是否意识到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他们就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性在于,他们是小学生,他们依然是弱者,他们依然是幼者。他们非常缺乏对环境是否安全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他们也十分缺乏对自我的保护能力。第二,我们是否意识到特殊群体所处的环境就是特殊环境。目前可能还没有特殊环境这个定义,不过我在这里就给定义了。特殊环境不独只是那些处于危险的水、火、电、有毒等危险环境和特殊的工作环境,而是应该将孩子、尤其是群体孩子所处的环境定义为特殊环境。许多西方国家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就给孩子带特殊颜色的帽子、配备耐冲击的校车等就是这个原因,让人们注意、留心他们!因此,面对特殊群体所处的环境,就更应该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和社会时刻保持警惕。第三,从教师和学校的层面来讲,教师和学校是否一直关注着这些特殊群体呢?是否意识到特殊群体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的认知和防范管理呢?我们就不得而知。
因此,针对类似孩子这样的特殊群体,向管理部门和学校提出以下建议:
每年的新生入学,以及新学期开始,教师讲授的第一课应该是生存和安全教育课,并应该进行危险情况下逃生安全的演练和训练,每个班级也不需要花太长时间。同时,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要经常向学生讲授安全知识问题。不仅包括远的水、火、电、煤气、交通等安全,更要注重近的身边的安全。一些孩子可能知道一些危险的常识,但当很多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危险就在身边。如刚下课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一拥而出教室,因此,教室的门口、卫生间和走廊楼梯上下等处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方。因此,在下课的时候、放学的时候,建议老师们应该多提醒孩子们,要多注意安全,不要互相推搡以及大声喧闹等。此外,每隔一段时间,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以及进行消防安全的演练等。如,如何按照一定顺序上下楼梯,而不是无秩序的乱跑,走进或去开一扇门的时候该如何面对门来保护自己,在平时玩的时候、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疾跑、不去推同学、凑热闹,大声喧哗,打闹等,或者让学生分批走出教室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虽然都是小事,但是我们需要老师能够从细节抓起做起,起到真正的负起责任。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概念以及如何避免灾难事件的发生。
另外,建议在每天上下课以及放学等时间,在教学楼的各个重要位置、学校大门口等要适当安排一些老师或者保安等流动起来,起到监督和安全保护的作用。让老师真正成为园丁,让老师成为花朵的爱护着和守护者。
踩踏事件岂是楼梯惹的祸啊!西方的一些国家,对早在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了安全知识的讲授和实践训练。可见,我们还是应该从心里、从日常的活动中注重安全,不能只凭一纸文件、一个会议来落实,而是要从行动上真正的坐起来。
我知道一个台湾在大陆的私办学校是如何管理的。他们的教学空间也是十分很有限,上下楼梯很陡,而且楼梯也很窄,估计宽度也在一米左右。每个班级的学生不是太多,十几个人。但是,每当下课和放学的时候,在走廊楼梯的上下过道之间狭小的位置处,总是安排一个教师固定站在那个拐弯处,看着并帮助每个孩子下楼,而教学上课的班主任走在最前面,拉着第一个孩子的手,孩子们也是十分有秩序地一个挨着一个,背着书包不慌不忙地扶着楼梯把手下来。到门口的时候,老师喊着每个学生请家长过来接孩子。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这就是所谓的防患于未然,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化管理,这就是服务到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我们学校和老师自身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十分缺乏,以及缺少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有直接关系,实在是教育之失。比如,认为一个老师带队管理学生就可以了。这就更直接暴露了学校缺少整体协调的管理和措施。作为教师,最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学生在做什么,知道哪些同学的表现。因此,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此外,不仅开展安全教育,心里教育、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等都应该同步开展,不能让孩子成为只会捧着书本读书的少年郎。
学校要加强整体的安全和管理措施,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知识细节的教育,用心来关怀和爱护。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起来,要从管理措施上堵住疏漏。这么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我们何时才能不让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啊!如果我们的学校、社会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就会小很多。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十
主任在培训中举了很多实例,利用许多她们幼儿园以及其他幼儿园内发生过的一些安全事故,使我深刻认识到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是其中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一、家长没有跟老师说明幼儿早餐已经吃的很饱,孩子在幼儿园午餐老师又让他把饭给吃完。在午睡的时候食物倒流,造成气管堵塞。
虽然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但终归没能留住孩子的生命。这个案例使我深受震撼。但主任的这个案例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除了要加强晨检工作外,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明白隐瞒的危害,这样能帮助老师了解每位幼儿的身体状况,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关键在前期的预防工作,一是要成立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要建立安全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三是要强化幼儿园内部管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四是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五是要正确进行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完善报告制度。
三、幼儿园常规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有爱,因为爱能产生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能小心谨慎地注意和关心任何与孩子安全相关的事物,细心周到地处理孩子的问题。我个人的感受就是,从教时间越长,胆子越小。胆子小不是坏事,它促使我时刻对于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有所警惕并预先加以防范,提醒我始终把幼儿安全放在首位。其次,作为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要素是哪些,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幼儿教师,应该是充分地了解幼儿意外产生的一些相关知识,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仍能提供给他们最大的游戏和学习空间,而不是以安全为借口而限制孩子。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十一
1、各班级学习疏散相关要领和熟悉警报。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反复进行应急练习,班主任帮助学生在教室内熟悉就近的安全地点,熟悉应急的正确的方式,在学生演练过程中,班主任不断巡视,帮助学生纠正不当措施和姿势,学校领导按分工对各班演练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2、应急疏散演练结束后,班主任带领各班学生反复熟悉撤离教室的疏散路线,并不断告诉学生在疏散时不要慌张,不要推挤,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统一指挥下有序撤离。
3、实际演练。在各班级练习基本熟悉的情况下,各班按正常上课教学。演练警报响起,学生开始在教师的组织下按照既定的路线有序撤离,撤离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要求保护自己,并注意不推挤和喧哗。
演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学生演练认真。演练结束后,所有教师在疏散撤离负责人的组织下对演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班主任也针对班级问题进行了再教育。通过这次演练活动,大大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知识,大大提高了师生逃生、自救、自护意识,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十二
为了增强全园师幼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结合我园实际,决定开展“幼儿园师生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快、静、齐,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xx年4月12日下午9:30分。
(一)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高峰。
组员:
(二)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幼儿园应急指挥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由政教主任刘新担任。
1、应急总指挥:(刘新)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2、现场指挥的职责:(张鑫)负责及时向总指挥(刘新)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赵庆)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3、通信联络组:
负责人:
职责:(赵庆)根据情况及时拨打紧急电话“110”,如遇火灾时,(魏晨)负责拨打“119”,保证通信联络畅通,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地传达。
4、安全疏散组:
负责人:蒙亚宁。
成员:
职责:主要负责疏散现场的师生员工。
5、防护救护组。
负责人:李宁(保健医生)。
组员:
(李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实施救治和处置。(张万莹)根据伤员情况拨打“120”
协助做好紧急救助工作,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一)安全教育阶段。
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防止踩踏安全教育,结合户外活动课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幼儿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演练。
1、演练开始。
(1)拉响警铃后,全体教职工根据指挥组安排迅速到岗,指挥全体幼儿从疏散方案的安全出口安全撤出教学楼,到指定地点集合。
(2)撤离路线:
(张纹)负责学前班班幼儿沿楼梯沿进行疏散,(侯苗)负责大一班、大二班、幼儿从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樊雯、孙倩文负责带领中一、中二幼儿沿前门进行疏散,将幼儿疏散到前操场空旷平地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撤离方式:
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上下楼,不抢不拖,各班幼儿下楼(或行进)时,都不得拥挤、推攘,不得超前,发现前面的人跌倒时,班主任立即吹哨示意停止前进,后面的幼儿应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幼儿,以免造成踩踏事故,确保安全。
2、魏晨、景苗负责检查幼儿情况,发现受伤幼儿迅速带出危险现场,立即对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实施救治和处置。
3、各班幼儿全部安全撤离后到指定地点集合,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立即上报总指挥。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心得体会篇十三
12月7日晚上,在仅仅只有十分钟的时间里,一场触目惊心的“踩踏”事件就这样发生在湘乡市育才中学的1号楼梯上。
那天晚上正下着雨,晚自习下课了,同学们准备回宿舍时都往靠宿舍最近的1号楼梯上涌去。
走在前面的同学认为地太滑,于是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是后面的同学以为前面的同学故意阻拦他们,就起劲地向前挤去,踩踏事件就这样发生了,结果造成了8人死亡,26人受伤的惨剧。对于学生和亲人来说,这无疑是人生最大的噩梦。
这件事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小事:上公交车时,人很多,一些人便会硬挤,有时一个人摔倒了,很多人便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起摔倒。就是为了挤上车,重重地摔伤可不值呀!但有些人就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果。
人的生命是多么地宝贵啊!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制。要是只为了一时的方便而用生命作为代价,是多么地不值得!虽说人人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生活中做到是十分难的。只有事事都有长远的眼光,才不会被一点点的诱惑而把生命也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