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通用15篇)
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指导、辅助和评估的功能。教案的设计应该兼顾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学习如何编写教案,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了解优秀教案的特点和要素。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一
教学任务:。
1·掌握俯撑成分腿立撑动作,发展学生的灵敏和柔韧素质。
2.培养学生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列队法。
3·准备活动,慢跑两圈;韵律操6节。
二、基本部分,(28')。
1·俯撑成分腿立撑。
(1)动作:由俯撑开始,两脚用力蹬地。同时弓身收腹,提臀成分腿屈体立撑。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分组练习,教师分别辅导。
(4)注意事项:1、学生做俯撑时,首先强调身体姿势的正确,同时动作有节奏。2、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的塌腰、撅臀等错误动作。3、严格要求、区别对待。
2·放松跑。
(1)动作:用中等或中等以上速度跑。跑时要保持正确的跑动姿势,后蹬时,蹬地腿要伸直,后蹬后大腿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用前脚掌地。两臂屈肘有力地前后摆动。跑的动作要自然,放松、协调。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1、先练习两组原地摆臂。练习时,以肩为辅,两臂前后摆动要自然放松。2、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听口令按顺序练习,教师注意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三、结束部分:(4')。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二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1、 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 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1、 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 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 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5、
1、 细读文章,
2、 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 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1、 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1、 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 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 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 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 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1、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 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 最后全班齐读。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形式。
2、对课文中的成语、名言能熟读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谦虚谨慎,听取意见。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背诵课文。
[课外]:收集一些名言、成语及谚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介绍名人名言导入。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了解词语。
三、进行朗读比赛。
1、自己练读课文。读准到读流利。
2、朗读比赛。
四、讨论。
第一自然段:联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运用语言材料讨论,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讨论议题,再从学生所知道的名人中举例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五、再读课文,联系实践。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给你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吗?
2.交流。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我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五、熟读。
六、课后收集一些名言或成语或谚语。
教后感: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名言,感悟课文语言,要把读、思、议、悟结合起来,多方位进行感悟训练,以全面吸收语言材料。
教学时可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从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读,一次一次逐步提高要求。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四
1、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形式。
2、对课文中的成语、名言能熟读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谦虚谨慎,听取意见。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背诵课文。
[课外]:
收集一些名言、成语及谚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介绍名人名言导入。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了解词语。
三、进行朗读比赛。
1、自己练读课文。读准到读流利。
2、朗读比赛。
四、讨论。
第一自然段:联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运用语言材料讨论,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讨论议题,再从学生所知道的`名人中举例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五、再读课文,联系实践。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给你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吗?
2.交流。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我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六、熟读。
七、课后收集一些名言或成语或谚语。
教后感: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名言,感悟课文语言,要把读、思、议、悟结合起来,多方位进行感悟训练,以全面吸收语言材料。
教学时可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从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读,一次一次逐步提高要求。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
2、读熟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畅谈自己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谈话导入(略)。
2、解释题意:题中“古今”点明时间范围,“贤”显示文章性质,在此有“深刻”、“有益”之意。这是一篇教导学子趁早立志的文章,应该此称为“志向篇”。
3、本文通过一系列格言和谚语,表达了青年人应该树理想,立大志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二、指导自学。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3、再读课文,再次感受格言和谚语的'文化魅力。
4、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格言、谚语,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三、交流感悟。
1、小组之间初步交流对格言、谚语的感悟。
2、师巡视指导,并从小组中找出好的感悟让他们大声朗读。
四、交流名人立大志的故事。
1、小组之间交流。
2、选代表演讲名人故事(可以加上自己他们的评价)。
3、听了许多名人立志的故事,你是否也立下了伟大的志向呢?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吧。
4、指名介绍自己的理想,并说说原因和准备怎么做。
五、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六、交流部分学生的小练笔。
七、作业。
1、找寻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继续在课文上写自己的感悟。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六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 计
摩 托 车
小 汽 车
大 客 车
载 重 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2、学生练习.
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
省略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七
a)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b)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c)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条名人名言。
出示:
真理的旅行,是无需入境证的。——法国约里奥。居里。
一切都会过去,只要真理永存。——俄罗斯谚语。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是对真理的热爱。——德国歌德。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_____陶行知。
二、学生自学课文,感悟文章中的贤文。
1、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理解文中的成语。
三、学生讨论理解,指导背诵。
(1)指导朗读课文。
(2)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这些成语。
(3)学生背诵课文。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学其他成语2条。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八
a)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b)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c)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条名人名言。
出示:
真理的'旅行,是无需入境证的。――法国约里奥。居里。
一切都会过去,只要真理永存。――俄罗斯谚语。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是对真理的热爱。――德国歌德。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_____陶行知。
二、学生自学课文,感悟文章中的贤文。
1、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理解文中的成语。
五、学生讨论理解,指导背诵。
(1)指导朗读课文。
(2)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这些成语。
(3)学生背诵课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学其他成语2条。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九
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熟练的将分数和小数互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课件、投影仪。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复习准备
通过两个题的复习,为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这节课会用到这些解题的方法。
1.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下面各题的商。(小数、分数。)
3÷4 15÷45 1÷8
5÷10 9÷10 6÷1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通过两种动物的赛跑比赛,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先让学生自己来做,教师巡视,看学生的计算情况,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然后找学生回答自己的作法。
生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9写成分数,0.9=,这时只要比较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
生:在比较和的大小时,需要先把这两个数通分,它们的公分母是10,所以,,由此可得0.9,所以羚羊比鸵鸟跑的快。
师:这种方法很好,是先把小数化成了分数,然后再比较分数的大小。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一齐: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师:对,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来说一说。
生:把化成小数是:=4÷5=0.8,0.8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时,既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
[议一议]: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怎么把小数化成分数?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个例题,通过例题我们来总结规律。(教师演示课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三、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熟练这节课所学知识。
课本p86“试一试”: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0.4 1.5 0.12 2.8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五、课后作业
课本p86“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课题:分数、小数互化
1.复习
2.1分钟赛跑
3.例题
4.课堂练习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中法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学习引号的用法。随班就读学生能简单地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文中人物对话和表达作者感想的的句子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通过预习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抓住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和中心关系密切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他们对文本的感悟。
多媒体
1课时
一、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心愿》。(板书:心愿)
二、初读课文
1、指名同学读课文。读后评议并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答出:课文讲的是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
3、说一说从哪儿看出他们有这样的心愿?“我”和法国一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心愿?他们分别有什么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我”和法国一家人有这样的心愿,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出来。同时板书:中国――我、法国――一家人、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2.从哪儿看出他们有这样的心愿?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1)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叫“中国迷”?
(2)然后从法国一家人都成了“中国迷”,来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父亲是个“中国迷”表现在:他随贸易代表团来中国,家里就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同时回来后“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地讲许多中国见闻。
维勒尼克是个“中国迷”表现在:小姑娘一看见作者,就猜出作者是个中国人,并“乞求”爸爸带她去北京。维勒尼克的母亲在父女俩的影响下也快成了“中国迷”了。
(3)“我”也有这样的“心愿”表现在:“我”的家中有“法国会眨眼的娃娃”;“我”的小女儿也会讲法语;“我”欢迎维勒尼克一家人去北京作客。
(4)第二个问题要引导学生答出:因为他们对对方的国家深深地喜爱。
3、“我”和法国一家人有这样的心愿,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答出:说明中法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同时两国人民愿意巩固和发展这一友谊。
四、体会文章中心
1、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通过描写“我”和法国一家人的友好交谈,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两国人民希望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共同心愿。)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读熟课文。
以“我愿……”为题,写一片断,表达你和法国小朋友的感情。
板书设计
心愿
中国――我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法国――一家人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十一
1、了解牙刷的基本构造,学习牙刷的设计理念,创造性地为自己设计一个新颖、好用又美观的牙刷。
2、通过对生活中牙刷的观察,分析和比较牙刷的设计原理。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牙刷。
3、通过对牙刷的设计、创作,让学生更多的关心身边的事,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创新设计的大意识。
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牙刷的每个局部的设计原理,就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牙刷的设计要求既美观又实用,尽可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意识和节约、环保的意识。
牙刷的图片和设计图几张。绘画工具等。
一、提出话题:
1、小调查:“生活中你最离不开的是什么?牙刷、汽车还是电脑?”大多数人都选择牙刷。
2、小知识:人类拥有牙刷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德国考古学家近日挖掘出了欧洲最古老的牙刷,不仅设计精美,而且还“一刷两用”。据美联社11月18日报道,在德国西部城市明登一家废旧的医院,考古学家们挖出了这位欧洲牙刷的“鼻祖”。科学家介绍说,这支牙刷至少已经有250年的历史了,虽然毛已不复存在,但依然能看出整个牙刷的精美和“人性化”:10厘米长的刷柄由动物骨头制成,另一端还雕刻成一个小巧的挖耳勺,独具匠心的设计令人赞叹。
二、欣赏、分析、比较。
1、牙刷的设计处处为人着想看书本上的三组牙刷:
a、你能比较我们三兄弟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吗?你找到()处?
b、我俩的个头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哪支是大人用的?哪支是小孩用的?
d、为什么牙刷的毛要这样设计?
e、牙刷背面的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这些牙刷的局部设计,了解牙刷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小结:牙刷虽小,学问却挺大。我们通过刚才的分析比较,知道牙刷还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特点来设计。不仅如此,牙刷的刷头、刷柄、材料等的设计也要人性化、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三、体验表现创新。
1、小组讨论:自己在使用牙刷时发现的问题。
2、围绕发现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案,试着画设计草图。
3、小组可选择比较典型的问题展开讨论和设计。
4、交流小组的设计初稿,其他同学献计献策,完善设计。
5、欣赏课本中的牙刷设计图,了解设计图的基本环节。
6、仿照设计图的绘制方法,在小组内分工完成讨论稿中的牙刷设计。
四、展示、介绍、评价。
1、分小组展示并且详细介绍自己的设计重点。
2、介绍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创意。
3、教师和学生共同为作品的创造力、发现力、绘制能力打上评价分。
五、拓展延伸。
发现生活中的需求、为有需求的事物展开想象和创新,从中可以获得创造的动力,也许你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发明家、设计师。这样看来,身边的事都不是小事哦。
牙刷虽小,但它的设计却处处为人着想。本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了解了牙刷的结构后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想像,学生设计新颖,想像独特,教学效果很好!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十二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
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
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
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教师巡回辅导。
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
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十三
3、在调查、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树立关注饮食健康、关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
2、提问:同学们猜一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交流。
2、学生交流。
3、小组讨论。
(1)如果你喜欢吃的食物就天天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这种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认为周围朋友的饮食习惯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
2、学生交流。
4、学生讨论并交流。
1、谈话:你知道这些食物中,哪些食物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为什么?
2、学生交流。
4、小组讨论。
5、班级汇报。
2、学生交流。
4、学生讨论。
5、小组汇报。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4、教师小结。
2、学生分析。
课后围绕今天学到的饮食卫生常识办一份宣传报,让更多的人了解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十四
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2、读课文,了解作者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
1、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万籁俱寂”“烤炙”“莫名其妙”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学习运用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感情的学习方法;并且写上批注。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感情。
:1课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读熟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孩子们,我眼前时常浮现出一幅最温馨的画面:天刚黑的时候,我放学归来,看到屋子里的灯亮着听到缝纫机发出“哒哒哒”的声音。灯下母亲正踩着缝纫机干着活,“妈妈”,听到我的喊声,母亲答应一声。温馨至极,幸福满溢。这画面一次次出现在眼前,出现在梦中……我想,这就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最温馨的画面。
你感觉最温馨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人一生中总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刻,美国作家回忆了自己八岁时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坐在门廊世界上感受万籁俱寂的乡村夜色时的独特体验。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那静谧的世界吧!
出示预习要求:
读熟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读书情况。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回忆我们学习前两篇课文的方法:
1、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感情的学习方法。
3、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上批注。
4、默读课文,弄清文章大意。
5、说一说文中“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相关词句,读一读,了解文中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1、学生运用上节课学习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找出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感受。
2、小组同学交流。
1、全班交流。
(1)先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一读。
(2)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带着感受,再读课文。
2、教学预设
四周很静,没有一点儿声音。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的清香。
我下了床,轻手轻脚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一只手拉我挨着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
我们就这样,谁也没说一句话。
(1)生读句子谈感受:看了这段文字,我感受到了夜的宁静。
生:我感觉和母亲坐在一起,不说话,很温馨。
(2)师:我们经常一句话来形容晚上的安静——夜深……
对,就是夜深人静。夜晚本来就是宁静的,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话”使得宁静变得“无边无际”。
(3)带着理解读这一段,让别人感受到夜的宁静。
也许,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那么宁静——野兔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1)生读句子,谈感受:从这些描写中,我感觉到世界一点也不宁静,有许多的动物、植物在晚上也不停止活动。
生:我感觉到了生命的存在。
生:我感觉一切都在生长,我在一分一秒中不断长大,虽然短时间内我没有感觉到。
(2)师:生命的运动,永不停止。宇宙中的星星一直在转动,地球也一直在运动,我们的心脏一直在跳动,血液在流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它在活动,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1)生命是什么?
(3)朗读句子。
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
这句话将我们视线从对生命的想象带回了八岁孩子的那个晚上,带到了无边无际的的宁静中。
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小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1)通过最后一自然段的排比句,说说八岁的孩子对相应的事物分别是什么感情。
星星雪松——被迷住了
小鸟啼鸣——说不出的高兴
母亲的手臂——安全、舒坦
(2)教师总结:rnej这无边无际的宁静,这迷人的夜晚,这美好的感情使八岁的孩子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就是生命。在母子相偎无语时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体味到那“不那么宁静”的生命,因此八岁的那个晚上,那段“待了很久,谁也没有说话”时间就成了作者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配乐诵读课文。
2、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
3、师:孩子们,我们的生活往往是有许许多多的生活细节组成的,我们应该像作者样,从生活的细节中感悟生活。
其实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就在我们身边,当你发现生命力涌动时,你就已经找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1、留心观察抓住生活中的瞬间。
2、用行动创造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篇十五
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了我寻找修鞋姑娘,然后写了我的修鞋经历,表现了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品质。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与善良。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通过作者的修鞋经历,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从而影响自己的行动。
从我对修鞋姑娘态度的变化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根据题目质疑)请你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点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词多读几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划出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点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和修鞋姑娘之间的故事,你对这两个人有怎样的认识?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
有感情朗读,注意要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特点。
(点评:教学中直奔重点,把参与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对两人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体会修鞋姑娘的真诚。)
着眼重点,诱导突破。
找出文中表示我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词语。从作者的态度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朗读,注意体会感情。
(点评:作者态度的变化从侧面展示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内心世界,抓住作者态度变化这条线索,也就能从根本上理解修鞋姑娘的品质。)
回顾课文,总结学习收获。
课文学完了,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点评:把学语文与学做人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从我这一角度来谈,也可以从修鞋姑娘这一角度来谈,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受即可。)
有感情朗读课文。
摘抄课文中最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评:既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领悟本文的写作特点。
默读思考,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得的地方?
学生自读自悟,独立思考。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课文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为表现修鞋姑娘的品质,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谈谈本文在写作手法上对自己的启发。
(点评:课文是指导学生写作最佳的范文,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下面的小练笔做准备。)
1、练习写小片段。要求通过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同学某一方面的特点。
2、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点评: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修改小练笔。
预习下一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