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论文(模板23篇)
总结是对过去经验的沉淀和总结,是进一步前行的起点。完美的总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结范文是对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的集中评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摄影基础论文篇一
《摄影基础》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运用相机的光学、机械以及数字原理,研究现代相机的实用技术与拍摄技巧的一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摄影发展简史、相机的操作与使用、摄影构图、用光等。
要求: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的摄影基础理论水平,考查学生掌握照相机的结构、原理和合理的设置使用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相机运用的技术技巧,掌握用光、对焦、曝光方法,掌握正确的测光方法和构图原理以及对摄影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常识,适应发展简史,摄影代表人物及作品、相机操作的基本知识、摄影构图和摄影用光的相关知识。摄影作品色调影调知识点;摄影作品的分析与鉴赏(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一章摄影概述。
1.摄影的历史。
2.光线的知识。
3.文件格式。
要求:了解摄影的发展史;了解传统摄影到数码摄影的转变;掌握光与色的基础知识,掌握图像储存的格式。
第二章摄影器材。
1.数码单反相机概述。
2.镜头。
3.机身。
4.相机辅助配件。
要求:掌握数码单反相机的使用及维护常识。了解镜头的种类及特性。镜头的使用、维护等常识。掌握光圈、快门和焦距等摄影术语。了解相机辅助配件的使用。
第三章摄影曝光。
1.适应曝光概述。
2.感光度。
3.测光模式。
4.直方图与白平衡。
要求:了解测光的原理与曝光控制。曝光的度量方法。掌握感光度。掌握测光模式和曝光补偿技术。了解直方图与白平衡的运用。
第四章摄影对焦。
1.摄影对焦的概述。
2.摄影对焦的操作。
3.景深。
要求:掌握相机的对焦原理。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对焦操作。对焦点的选择和锁定对焦操作。掌握景深的概念和影响景深的因素。
第五章摄影用光。
1.摄影用光的概述。
2.摄影用光的光位。
3.人像摄影常用布光。
4.闪光灯。
要求:掌握摄影用光的基本特征、光在摄影中的作用。了解摄影用光的光位,不同光位在摄影中的应用。掌握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布光方法。了解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章摄影构图。
1.摄影构图概述。
2.摄影构图实践。
3.构图的形式法则。
要求:掌握摄影构图的概念、目的和原则。熟悉拍摄角度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画面和视觉效果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观众视觉、心理带来的影响。学会使用经典构图方法。合理运用构图表现摄影主题内容,增加画面的视觉信息量。
第七章摄影实践。
1.人像摄影。
2.广告摄影。
要求:掌握人像摄影的技巧,常用的人像摄影实践操作。掌握广告摄影的表现手法。掌握广告摄影创意的特点,表现手法及广告摄影创意实践。
第八章摄影后期。
1.摄影图像处理流程。
cameronraw图像处理。
photoshop图像处理。
4.数码人像后期处理。
要求:掌握摄影图像处理工作流程。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及常规操作方法。能够使用adobe公司软件熟练进行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
三、
考试方法和考试题型。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主观题,客观题建议采用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分值占40%—50%;主观题建议采用简述题、作品分析等题型,分值占60%—50%。
四、考试参考教材。
《摄影基础教程》,作者:孟敬、叶华,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
高考考试大纲——数学(文、理)。
摄影基础论文篇二
很多人都喜欢学习摄影,可能是为了爱好,或者想成为摄影师,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 那么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今天应届毕业生网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3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5曝光补偿的使用。按动+ -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调整好后再按一次+ -键确定。那么,曝光补偿怎么应用呢?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1、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2、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3、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闪光灯。
4、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5、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6、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7、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
8、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果,很多人感觉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9、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6巧用屏幕上的网格线构图。我们知道,的黄金分割比例能给人美感。所以安排片中的兴趣点在4个焦点上,或在分割线上,就会给人视觉的美感。网格线就方便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贯穿两边的直线,尤其要避免将照片分割成两部分的贯穿横线或竖线。
2、地平线的处理。在风光作品里,地平线是经常出现的,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应设法打破地平线的平直,如利用云彩、远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筑物。此外,地平线的位置也应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线上,并且cx1应保持水平(有特殊创意另当别论)。
3、拍摄运动的物体要给运动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当被摄体是运动的,观赏者的目光会习惯性地沿被摄体运动方向移动,如果运动的前方没有空间会给人压迫感。此外,通常被摄体注视的方向也应留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7太阳落山前或者阴天的拍摄。白天或者夜晚,都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自动白平衡很准确。但只有太阳落山前后那段时间,或者阴云天气下,拍出的片子雾朦朦,很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节白平衡,先扳到p档开始的手动档,按功能键,选到阴天,按功能键确定。如果还仍然不理想,请设置手动白平衡。
1 突出主体。在拍摄之前,心里要像绘画前那样首先“立意”,考虑照片画面中,主要表现什么,被摄主体安排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光线、色彩、线条、形态等造型手段,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2视觉平衡。一幅构图达到视觉平衡的照片、能给人以稳定、协调的感觉。平衡有对称平衡及非对称平衡两种、非对称平衡的构图,往往比对称平衡的构图更富有动感。景物的大小、形状、重量和方向、以及m8色彩等都对视觉平衡有重要影响。
3虚实相映。虚实是指被摄主wx1体与空间前、后景的清晰、模糊的程度。运用的手法不外乎藏虚露实、虚实相间、虚宾实主、以虚托实。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渲染气氛,增强空间纵深感。实,主要是表现被摄对象的主体;虚、主要是表现被摄对象的陪体,以衬托主体,它是构成画面意境的重要环节。
讲究节奏与旋律摄影构图,被摄对象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交替出现,有条理地重复,便形成节奏;节奏如果表现出线条、舒畅、和谐、起伏等动态变化,就成为旋律,从而使画面优美、抒情而流畅。节奏与旋律是深化主题的重要环节,它们包含在线条、色彩、光线的反差与色调中。
4线条运用。线条是构图的骨架。任何形象化的作品,都离不开线条。通常起线条作用的有树、草、电线杆、河流、波浪等,不同的线条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形象,如水平线能表示稳定和宁静,垂直线能表示庄重和力量,斜行线则具有生气,活力和动感,曲线和波浪线显得柔弱、悠闲,富有吸引力;浓线重,淡线轻,粗线强,细线弱,实线静,虚线动,构图时可灵活地加以运用。
摄影基础论文篇三
作为一个对摄影有浓厚兴趣的人,我一直渴望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和知识。因此,当我听说一个著名摄影专家将在我们城市举办一个摄影基础培训班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通过这个培训班学习到更多关于摄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且希望通过培训班能够获得一些实践经验。
第二段:培训班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培训班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理论讲座、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这些都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在理论讲座部分,专家详细介绍了摄影的基本原理、光线控制和构图等重要概念。他们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了不同拍摄场景下的拍照技巧和解决方法。在实践操作环节,我们跟随专家的指导,亲手操作摄影器材,学习如何调整光圈、快门和ISO等参数,以及如何把握拍摄时机和角度。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摄影的要领和技巧。
第三段: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摄影基础培训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摄影的知识和技能。首先,我了解到了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能够根据具体场景和需要来调整这些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构图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辅助线条,在拍摄中营造出更具艺术感和吸引力的画面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实践操作,我不断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摄影技术,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相机并捕捉生动的瞬间。
第四段:培训带来的思考和启发。
通过这个培训班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仅是得到了一些技巧和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能力。在以往的摄影中,我更多地注重技术层面的实现,而忽略了对拍摄对象和场景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专家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关注光影的变化、时刻捕捉生动瞬间和通过构图展示主题等,这些启发让我更加丰富了拍摄的内涵和意义。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和总结。
通过这次摄影基础培训班的学习,我的摄影技巧和知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增长了不少拍摄经验。我相信这些所学所得会对我未来的摄影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能够更加准确和精准地表达自己所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情感。我会继续保持对摄影的热爱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向更高的摄影目标迈进。
在这次摄影基础培训班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摄影的魅力和无穷的可能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也培养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我将会用心去拍摄更多精彩的瞬间,通过镜头传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相信未来,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摄影基础论文篇四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三原色分为两类,分别是色光三原色及颜料三原色。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上图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这就是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被应用于早期的彩色摄影之中,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摄像头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馀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而减色法原理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3)营造气氛。
研究指出,色彩具有影响人类心理的能力﹝通称为色彩心理学)。例如金黄色与红色能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温暖感,而蓝色与黄绿色则会呈现出寒冷感觉。另外,冷暖色的运用亦能带出不同的气氛。暖色,特别是颜色较暗的暖色,能够使被摄物产生沉重感与密度感。从另一方面讲,冷色能够使被摄物产生一种较轻与较亮的感觉。
(4)增加立体感。
色彩的另一个作用是影响照片的立体感。暖色给人的感觉是向前进的',而冷色给人的感觉则是向后退的。在拍摄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暖色的物件安排在前景,而冷色的物体则安排在背景。这样,便可以加强照片的立脏感,突显出前后景的距离。
其实,只要好好利用不同的色彩,便能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和风格。各位新手,必需多尝试,用心感受才能拍出好的作品。千万不要害怕失败,或许,在过程之中,会拍出一些惊为天人的作品!
(1)滤镜的作用。
三原色轮同时可以应用于美术及摄影方面。如拍摄蓝色或青色天空时,可使用黄色或红色滤镜来加深颜色。在黑白摄影上,可以利用黄绿滤镜使近似的黄绿色物件变浅。总括而言,相反颜色的滤镜可以令物件颜色加深,而相似颜色的滤镜则可以令物件颜色变浅。
(2)色彩的运用。
另外,色轮上互相邻近的色可描述为「和谐色」,而相对的则称为「不和谐色」。例如,黄色背景出现蓝色主体或蓝色背景配上红色主体,都能做出突显主体的效果。色轮上距离越远的对比越强烈,距离越近的对比越弱。
摄影基础论文篇五
1.颗粒越粗的胶卷,感光度越低。(错)。
2.反差大的胶卷,感光度就低。(错)。
3.黑白相纸号数越大,反差越大。(对)。
4.3号黑白相纸比1号黑白相纸反差小。(错)。
5.不同地域色温都是不一样的。(对)。
6.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高。(对)。
7.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对)。
8.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对)。
9.摄影布光、是指对人造光的运用。(对)。
10.高感光度胶片灰雾度小。(错)。
11.望远镜头能使主体在画面上的成像比例小。(错)。
12.红光的波长比x光的'波长短。(错)。
13.高感光度胶片灰雾度大。(对)。
14.顺光是从被摄主体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错)。
15.光线只可以直线传播。(对)。
16.红光的波长比红外线的波长短。(对)。
17.红滤色镜允许黄光通过。(错)。
18.照相机镜头前加偏振镜保护镜头最好。(错)。
19.凹透镜是发散透镜。(对)。
20.常用摄影电池按结构可分纽扣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错)。
21.在二度空间里只有长度和宽度。(对)。
22.拍摄点是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对)。
23.主光又称塑型光。(对)。
24.光线可以曲线传播。(错)。
25.镜间快门不受闪光灯同步限制。(对)。
26.多触点的闪光灯是专用型闪光灯。(对)。
27.sb系列是尼康相机专用闪光灯。(对)。
28.ez系列是佳能像机的专用闪光灯。(对)。
29.gn值是闪光灯亮度的标志。(对)。
30.小孔成像是正像。(错)。
31.灰卡最适于测纯白色的物体。(对)。
32.入射式侧光表用来测定被摄体表面一定区域亮度。(错)。
33.反射式测光表也称照度测光表。(错)。
34.高反差的被摄体应采用明暗兼顾的测光方法。(对)。
35.点测光要对被摄体多部位进行测光。(对)。
36.入射式测光表应在被摄体位置,朝向照相机。(对)。
37.入射式测光表测被摄体的亮度的。(对)。
38.发射式测光表是测光源照度的。(对)。
39.近摄接环又叫镜头延长管。(对)。
40.利用快门线操纵快门,可以减小震动。(对)。
41.变焦遮光罩又称变焦随动追踪遮光罩。(对)。
42.变焦随动追踪遮光罩是我国发明的。(对)。
43.反射率高物体受光照明强。(对)。
44.dx编码是自动识别装置。(对)。
45.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长。(对)。
46.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大。(错)。
47.散射光是光源照射方向不明显的光。(对)。
48.晴天时的光是散射光。(错)。
49.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对)。
50.自拍器只可以用来自拍。(错)。
摄影基础论文篇六
手机摄影不同于相机摄影,相机摄影时相机各项参数的调整,能够让拍摄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拍出想要的效果,也给予拍摄师很大的自由度,比如景深的深浅调整,快门的快慢调整。比如我用相机拍的这张落叶,手机根本没办法拍出来。
为什么会模糊?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快门的概念,快门的单位是秒,比如1/500和1/2分别代表快门打开时间为1/500秒和1/2秒。
大家看下面这个张图:方框为手机的感光元件,在1/500秒的快门速度下等于1/500秒的光投映在感光元件上的成像,因为时间极短一般不会产生模糊的效果。
但在1/2秒的快门速度下,我们很难保证自己的手不会都抖动,一旦抖动就会让投映产生模糊,因为感光元件会记录下在1/2秒里,所有投映在上面的光线,因为抖动了,所以每个像素上的影像信息错位过,就模糊了。
所以大家在用手机拍照时:尽量做到吸气屏息,按快门。尽量保持手稳,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度才高,不会模糊。尤其是晚上,要不然画面就是谜一般的恍惚。
大家到这里会疑惑了,既然快门速越快越清晰,为什么不一直用高速的快门呢?
不一直采用高速快门的原因在于照片的曝光需要足够的光量,如果光量不够的话,那么拍出来的照片就是黑的。
在光线暗的地方,环境光的光量不够,只能长时间的.曝光来获得足够的光量使照片正常曝光。这就相当于:一个水龙头放水,你必须放合适时长得到刚好的一桶水,才能保证照片的正常曝光。
所以在环境光量不够的情况下,手机常常会自动采取低速快门来获得足够的曝光,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尽量拿稳手机,才能避免模糊的照片。
景深就是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我们直接拿一张我的照片来做例子:
大家可以看到我这张照片里,黑线内的部分属于景深区域,而不在黑线内的,有一种模糊的效果,这种模糊效果能营造前后景别、突显主题,单反能够轻易的营造这样的成像效果,而手机就很难。
我们先来看一看景深的3个影响因素:
(1) 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2) 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3) 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这三个因素,第二个因为手机镜头是广角定焦,不能调节所以不用考虑。
而镜头光圈一般情况下,手机也都是默认最大的。所以我们想用手机拍出浅景深的效果那么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把手机尽量靠近被拍摄的物体,那么就能营造出景深效果了,所以想要拍出浅景深的效果,就尽量靠近被摄物,进行特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