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精选12篇)
教案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即能够引导教师进行灵活运用和不断改进。教案的编写应注意课堂教学的时序控制,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下面是一些关于教案编写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一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在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为五声商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音乐悠扬舒展,爽朗乐观,有着四川山歌高亢嘹亮的风格。歌词纯朴简洁、生动活泼,从放牧时呼唤中的吆喝声和当地喜庆锣鼓声中,提炼出的衬词“啰儿”“郎郎扯光扯”,伴以亲切的川东乡音演唱,朗朗上口,真挚清新,显得自然流畅,独具风格。这里的孩子们常常唱着它上山砍柴,抒发了孩子们不畏艰险、辛勤劳动、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也表现了他们以苦为乐、愉悦自得的乐观主义精神。
该年级学生经过四年多的音乐学习,已经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初步掌握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中简单运用。而音色、节奏和速度几种音乐元素在音乐情绪中的表现及作用是他们这节课要学习掌握的重点。通过老师引导,使学生了解音色、节奏、速度的变化对歌曲情绪和音乐形象的表现所起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更加热爱唱歌热爱音乐的兴趣。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形式,了解和感受节奏和速度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在表达音乐情绪时所起的作用。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结合实际尝试歌词改编,从而达到真正喜爱民歌的目的。
培养学生自信的表现,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体验并接纳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形式。
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具有双重性。一是音乐本身的,是显性的。如让儿童学习一定的音乐技能、发展音乐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等。这种显性的价值在音乐教育中容易被教育者所关注。还有一种则是非音乐的,是隐性的。如养成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发展智力(一般能力);发展身体动作;体验快乐的情绪;促进合作、交往、自信、独立性、责任心、自我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等良好个性的发展。这些教育因素由于跟音乐本身的关系不直接,常常隐含在音乐教育、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因此容易被人忽视,且它们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却又是最重要的。因此,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的音乐教学总目标,结合本首歌曲的特点,本节课设计我力求让学生口动、心动、行动、情动,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享受到心情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1、情景导入,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幽静的山林、鸟叫、音乐、流水……,这一切美好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杂念得以清净,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2、接下来的呼吸训练、发声练习以及视唱练习,自然水到渠成,为后面的整个教学铺平道路,埋下伏笔。
3、歌曲学习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去聆听、感受,对歌曲的山歌风有了初步的了解,进而感受其自由、简洁、明快、跳跃有力的节奏所带来的欢快情绪,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体会四川劳动人民如歌样豪爽的性情,热爱劳动,心胸开阔的品质,同时,在这一遍遍不露声色的听赏感悟中,学生对歌曲旋律早已是烂熟于心。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奏《喜洋洋》乐曲,进一步熟悉aba的结构,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随着音乐教学进行打击乐器。
3、能跟着指挥演奏乐器,享受集体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坐成马蹄形。
3、打击乐器:小铃、沙球、圆舞板。
4、将乐器放置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杀鸡宰鸭》。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唱《杀鸡宰鸭》。
2、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教师:快过年了,人们杀鸡宰鸭、又唱又跳,到处呈现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让我们跟着老师唱谱的节奏,拍拍手、拍拍肩、拍拍头吧!
教师唱a段乐曲,引导幼儿跟节奏一拍一拍地做动作。
教师唱b段乐曲,幼儿拍手抖手腕。
3、完整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完整做身体动作。
幼儿独立的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组织幼儿讨论分组动作的方案,每组做一个动作。
教师指挥幼儿有节奏地每组做相应的身体动作。
4、学习配器方法。
教师出示几种乐器,问幼儿:这是什么?可以怎样演奏?
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打击乐器的动作。
5、幼儿空手练习分声部打击乐。
教师用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徒手练习打节奏。
6、幼儿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击拍指挥动作打击节奏。
教师改变指挥方案,引导幼儿看预令的提示,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应,并有节奏地打击乐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三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1、能用爽朗的歌声演唱歌曲,能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
2、通过聆听,感受,品位不同版本的歌曲,使学生开阔视野,体验音乐的奇妙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上波音,跨小节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
我通过运用听唱法、谈话法,视唱法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上波音,跨小节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
(为了完成已定的教学目标,我通过四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引起学生对“四川风土人情”及学唱“四川民歌”的兴趣,采用视听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为下面的学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是音乐课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目标实施的重点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以下步奏来完成:
1、欣赏歌曲,感受风格。
2、展示节奏难点与旋律难点进行视唱,填词练习解决难点。
3、听琴慢速演唱歌曲。
4、完整而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一阶段中,我采用听唱与教唱相结合,先采用”启发,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歌曲的难点,然后进一步的去解决难点问题,到最后能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1、让学生思考用不同的速度形式来。
2、师展示五段歌曲的演唱形式,学生演唱。
3、用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唱完歌曲后,让学生自己想想怎样让五段歌曲不在单调,枯燥,抓住音乐的特点,“读”懂音乐,理解音乐,追求一个让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富有学习热情的音乐氛围,最后我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在笛声中下课)。
欣赏著名的导演王光利先生以这首为主题拍摄的公益片《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四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止。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4、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
发声练习。
1=c2/4。
5342123453421—。
ninoninoninoni。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
2、听赏音乐“火车向着韶山跑”,边听边模仿开火车的动作。
3、这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1、导入新课。
2、听音乐:指导学生边听边轻声哼唱。
3、讨论分析歌曲。
生:是人们上山打柴时唱的。
师:是啊,你听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生:很神气,很高兴的(乐观的)。
再次听音乐,注意旋律。
师:你发现什么?
生:有“”记号。
老师解释“波音”:从本音出发向上波动一个音再回到本音。
4、学唱乐谱。
1)根据音高来模唱旋律。
2)齐声划拍轻声唱旋律。
3)师生接口唱乐谱;注意:波音的演唱,跨小节切分音的节奏。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准确演唱乐谱。
4)分小组来演唱歌谱,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唱得最好!
5、学唱歌词。
1)先听音乐。
2)再跟琴轻声演唱歌词。注意:衬词的演唱。
3)学生来排练这首乐曲,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演唱。
提示:可采用齐唱、领唱、分组唱、轮唱等形式。
4)请学生自己选择演唱形式来试一试,看看表演效果如何。
5)再在歌曲前加上引子:“23212—”太阳出来罗。
学生自己进行排练,并进行表演。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学习使用日历查找日期的方法,大班主题:新年喜洋洋。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挂历一本、数字卡片(12、365、31、30、28)。
2、幼儿人手一本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挂历,引起爱好。
提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什么?(大挂历)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理解数字与挂历的关系。
1、出示数字12,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数字12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12个月)与幼儿一起翻看,并数数。
2、出示数字365,幼儿认读,并猜猜这个数字是多少?它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365天)。
3、出示数字31,一起读一读,31与挂历有什么关系?(幼儿观察日历)(有的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4、出示数字30,方法同上,一起发现哪几个月只有30号?
5、出示28,一起读一读,28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二月是28天,幼儿教案《大班主题:新年喜洋洋》。
三、了解大月小月。
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称为大月,30天的称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大月小月吗?(拳头)。
四、欣赏故事,加深理解。
师:老师还把这些数字编到了故事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五、我发现的日历秘密。
师:请小朋友找找你们的日历上还有哪些秘密呢?
幼儿寻找,鼓励幼儿间能相互提问。(比如:星期,英语,节日、节气等)。
六、练习查找日期。
老师根据幼儿的生活请幼儿学习查找日期,如六一节,九月一日等,并请幼儿介绍自己寻找日期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
活动结束:
在活动区请幼儿学习制作一本自己的精美挂历。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六
3.有两两合作、协商决定游戏规则和游戏玩法的意识。
音乐、图片(农夫、斧头、狼)、箩筐实物一对。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的心情好吗?你们觉得心情和天气有关系吗?
2.欣赏歌曲,用拍手的方式感受歌曲喜气欢快的节奏和情绪。
3.欣赏歌曲,带着问题:歌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歌词的理解(重点引导孩子用肩部和手腕动作来感受挑箩筐晃悠悠的感觉)。
1.你听到歌里唱了谁上山岗?他是怎么去的?(出示“挑扁担的农夫和箩筐”)谁愿意来做一做?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扮演农夫,练习挑箩筐动作。
2.农夫手上拿把什么?(出示“斧头”)斧头的动作怎么做?
3.山岗上有什么?(出示“狼”)狼凶狠恶毒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2.老师示范讲解游戏。
游戏玩法:
第一段:农夫出场。
第二段:斧头出场。
第三段:豺狼出场(间奏时段猜拳并进行奖惩)。
1.单人游戏(领队追、输家跑、赢家不动、输家可跑到赢家背后躲)。
2.多人游戏(领队追、输家跑、赢家不动、输家可跑到赢家背后躲)。
3.双人对抗游戏(两人协商输赢的奖惩方式)。
4.分组对抗游戏(组内协商出拳内容,两组协商输赢的奖惩方式)。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认识大鼓、钹,学习敲击方法。学会用大鼓、钹演奏歌曲第二声部(衬词部分)。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拍,探索钹的止音方法。
3.要求幼儿演奏钹的`时,注意控制手臂的动作幅度,不与同伴碰撞。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按节奏分声部表演这首歌曲。
2.大鼓、钹各三个。
活动过程:
(1)幼儿集体用热情、有力的声音唱这首歌。
(2)幼儿分两个声部唱这首歌。
(3)幼儿分声部表演这首歌:一声部表演劳动动作;二声部唱衬词。
2.指导幼儿学习听音乐演奏打击乐器。
(1)认识大鼓、学习大鼓的演奏方法。听辨用鼓锤敲击鼓面和鼓边时声音的不同。
(2)几名幼儿分别认识敲鼓的方法,其余幼儿跟做模仿动作。
(3)认识钹、学习钹的抓握方法。
(4)倾听击钹的声音、探索止音方法。(即敲击后,自然划圈后放在胸前衣服上)。
(5)六名幼儿,分别拿大鼓、钹练习合奏。注意按音乐整齐的敲击。
(6)知道鼓、钹合奏,声音响亮,可以为衬词部分歌曲伴奏。
(7)六名幼儿分别拿大鼓、钹敲击歌曲衬词部分,其余幼儿唱歌词,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整练习。
(8)幼儿轮流使用大鼓、钹,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整练习。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八
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首四川民歌,描述了旧时代人们上山砍柴的劳动生活。高亢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民歌采用了上、下两句式的乐段结构,其调式为五声商调式。上句四小节:
以“”为主,构成三音列的旋律进行。这种进行虽然旋律线的起伏不大,但却个性明快。这种级进式的三音列进行,更接近歌词的语言音调。句尾落在属音6上,构成半终止。下句六小节:以“6”为主,采用了四音列进行。旋律中强调了四度进行,这就使旋律更为高亢、豪放、有生气。最后也是以四度进行而结束的,这种终止法很有特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节奏的形声衬词“郎郎扯光扯”,更增添了民歌的欢乐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由于衬词的的增加使下句扩充为两小节,从而使民歌成为不等长的两句式乐段,打破了对称的两句式乐段结构,显得更加活跃。
三、目标预设。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爱中国民歌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歌曲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表现歌曲。
(2)、引导学生运用探索性学习的思维,在课堂学习这一空间中,透过师生、生生间合作交流,探索表现音乐的各种手段(重点:节奏、声音)。
3、知识与技能:能用爽朗的歌声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能合作讨论表现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并能根据山歌的特点,分辨出是山歌的歌曲。
四、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音乐情绪,并学会合作、讨论表现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音乐学习中善于发现音乐的变化之处,探索表现音乐的各种手段(重点:节奏、声音)。
3、能根据山歌的特点,分辨出是山歌的歌曲。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听歌曲。
师:这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咱们一齐来欣赏欣赏吧!在欣赏时注意这几首歌曲演唱的声音有什么共同点?(媒体播放音乐)。
音乐片断一:《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音乐片断二:《信天游》陕北民歌。
音乐片断三:《牧歌》内蒙民歌。
师:三首歌曲的声音有什么共同点?
生:高亢、嘹亮、拉长声……。
2、欣赏图片。
师:老师在去年暑假去了位于我国四川省北部的风景旅游胜地dd九寨沟,哎呀,当一踏进九寨沟时,我的心都醉了:那里风光旖旎,草木青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象。让我们一齐来看看九寨沟的风景吧。(媒体播放九寨沟风景,并伴有《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
师:要说吸引我的可不光是这些,更有那高亢、激昂的四川民歌。
(二)、学唱歌曲。
2、学生用“la”跟着钢琴哼唱。
3、歌谱教学。
(1)、教师唱歌谱,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用了哪些音?
生:do、re、mi、sol、la。
师:民歌通常都是由这五个音构成音调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中开头是“re”,结尾也是“re”,中间还出现一些“re”,这种调式叫“re”调式。让咱们再来欣赏一首“re”调式歌曲吧!(媒体播放《绣金匾》)。
(2)、师:请同学们看下列两条旋律,你有什么发现?
(媒体出示)。
旋律变化一:
旋律变化二:
师:听老师唱这两条曲谱,请同学们思考这两条旋律变化了什么?
生:变化了音的长短,音的强弱……。
师:音的长短,音乐中我们称为什么?
生:节奏(媒体出示);
师:音的强弱,音乐中我们称为什么?
生:力度(媒体出示);
师:演唱时有时连贯,有时跳跃是什么在变化?
生:声音在变化。(媒体出示)。
师小结:演唱歌曲是一种创作活动,以上两条旋律透过用延长记号、断音记号、等音乐记号使音乐中的节奏、力度、声音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塑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4、学习难点。
(1)、波音。
a)、师:(媒体出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个记号象什么?
生1:象字母。
生2:象弹簧。
师:你们表达得挺形象的,这叫“波音”记号,属于装饰音的一种。
b)、讲解唱法。
师:当某个音符上面标有波音记号时,先唱这个音,再唱这个音的上方音,最后再迅速地唱这个音。(媒体出示)如:“re”上面有波音时,就唱成“re-mi-re”。
c)、师:老师分别用有无波音两种方法演唱“喜洋洋欧郎罗”这句歌词,你们听听,说说它们有区别吗?(师演唱)。
生1:加上波音能感觉出心在颤动。
生2:加上波音有得意的感觉。
生3:加上波音能感觉出歌声在山谷里回荡。
生4:加上波音有喜气洋洋的.感觉。
……。
(2)、衬词。
师:在民歌中,有一些词没有实在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歌风格的作用,如我们三年级下学期学过的北京民歌《对鲜花》里的“呀格呀根唷”,这样的词叫“衬词”。衬词来源于生活,如:“罗儿”是呼牛吆喝声;“郎郎扯光扯”是锣鼓声;“欧郎罗”是四川地方语。这些衬词很有特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媒体出示),唱起来朗朗上口。
5、学生齐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五段的表现形式。(教师给于适当的提示)。
第一段:第一组合作讨论由一男生大声喊“太阳出来啦”作为歌曲的引子,再演唱第一段。
第二段:第二组合作讨论由男生齐唱第二段,因为由男生齐唱更能表现出山里人“不怕虎豹和豺狼”的英勇气概。
第三段:第三组讨论用歌伴舞形式表现歌曲。由一女生舞蹈,其余人齐唱。开始时舞蹈动作慢些,然后还原成先前的速度,表现出“悬崖陡坎”很难走,所以要留意的慢慢走,后面的还原成先前的速度,表现出山里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四段:第四组合作讨论用自由的速度演唱。
第五段。
学生:齐唱的形式更好些。因为此段是结束段,要热热闹闹的,用齐唱的形式更能表现出热闹的气氛。
2、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咱们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媒体点击“锣”发出的声音)。
生:“锣”的声音。(媒体点击“锣”的图片)。
师依次点击“鼓”、“镲”的声音和图片。
师:歌曲中的“郎郎扯光扯”象什么声音?
生:象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声音。
师:对的!下面请三位同学用打击乐器锣、鼓、镲在歌曲的“郎郎扯光扯”处敲打节奏,其余同学在此处双手拍节奏。
师:你们觉得加上打击乐器好不好?为什么?
生1:好!因为加上打击乐器会更激动些。
生2:因为加上打击乐器会更兴奋些。
生3:因为加上打击乐器更有喜气洋洋的感觉。
(四)、归纳评价,深化迁移。
1、总结山歌特点。
师:四川是个多山的地区,人们在山野间的交流,会用怎样的声音?
生:声音连贯的、高亢的、悠长的……(媒体出示)。
师:演唱歌曲时的节奏通常是怎样的?
生:节奏舒展的、自由的……(媒体出示)。
师:衬词的特点我们也总结过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师小结:透过演唱、听赏同学们对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已耳熟能详了。这种人们在山野间劳动时演唱的民歌,称为“山歌”,“山歌”的风格特点,同学们已提炼出来了。咱们一齐来读一读吧!
其实山歌只是民歌中的一种,民歌按体裁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媒体出示)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劳动号子和小调。
2、民歌拓展,分辨“山歌”
(1)、媒体播放各种体裁的民歌。(媒体出示)。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些歌曲,咱们来听听,哪些是山歌?哪些不是山歌?请注意必须要根据山歌的特点来辨别。(媒体播放)。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牧歌》内蒙民歌。
《绣荷包》云南民歌《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信天游》陕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
师:刚才听的歌曲是不是山歌,依据是什么?
生:(略)。
师:他的回答对吗?下面我们就请他上来用鼠标点击答案吧。
学生逐一分别予以回答与点击答案。
(2)、温故知新。
生:这是音乐中的节奏、声音、衬词等在起作用。
师:除以上三种要素在变化外,还有许多表现音乐的手法,如:旋律、力度等等的变化。
(3)、作业。
师: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山歌”这一体裁的各地民歌,请收集相关资料。
相信你们定会从中学到很多音乐知识。
(媒体播放音乐,学生缓缓离开音乐教室。)。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九
・公路上,太阳是汽车吧!吧!叫出来的!
・集市里,太阳是人们喧闹出来的!
・家里,太阳是小狗汪!汪!叫出来的!
・树林里,太阳是小动物们共同呼唤出来的!
・操场里,太阳是小朋友锻炼出来的!
・教室里,太阳是小朋友读出来的!
・田里,太阳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电视里,太阳是演员演奏出来的!
・竞争会上,太阳是竞争员竞争出来的!
・商场里,太阳是商人吆喝出来的!
投稿:2005-7-2216:46:08。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十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止。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4、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c2/4。
5342123453421—。
ninoninoninoni。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
三、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
2、听赏音乐“火车向着韶山跑”,边听边模仿开火车的动作。
3、这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四、新授课。
1、导入新课。
2、听音乐:指导学生边听边轻声哼唱。
3、讨论分析歌曲。
生:是人们上山打柴时唱的。
师:是啊,你听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生:很神气,很高兴的(乐观的)。
再次听音乐,注意旋律。
师:你发现什么?
生:有“”记号。
老师解释“波音”:从本音出发向上波动一个音再回到本音。
4、学唱乐谱。
1)根据音高来模唱旋律。
2)齐声划拍轻声唱旋律。
3)师生接口唱乐谱;注意:波音的演唱,跨小节切分音的节奏。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准确演唱乐谱。
4)分小组来演唱歌谱,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唱得最好!
5、学唱歌词。
1)先听音乐。
2)再跟琴轻声演唱歌词。注意:衬词的演唱。
3)学生来排练这首乐曲,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演唱。
提示:可采用齐唱、领唱、分组唱、轮唱等形式。
4)请学生自己选择演唱形式来试一试,看看表演效果如何。
5)再在歌曲前加上引子:“23212—”太阳出来罗。
学生自己进行排练,并进行表演。
五、小结。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十一
我曾想将“对话式”这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以此来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孰料,教后我才意识到对话式教学不仅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简单模式,而是能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能否做到这些,问题的设计成了师生之间对话的关键,因为“对话式”教学不是对话而对话,这样只能流于形式,产生无意义话语的循环,而无本质的认识。
如:我设计问题:在填洞之前,人们有无意识到这些垃圾对人类自身造成的伤害?课堂上出现了看似激烈争论,有些说有,有些说无,依据林林总总,举目皆是,不一而足〈如前所述〉。但学生的回答都是集中于筛选文章信息,很少有自己完整的分析,看法都流于表层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缺乏启发性,特别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无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说白了,这对提高能力,增长智慧方面来讲没有一点效益。归根结底学生要探究的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根源所在。
我发现以“问题”组织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会出现一问一答的流弊,琐碎而无功效,课堂呈现的是推一推,动一动“层推式”,学生心思是在揣摩老师的用意,欲言又止,举棋不定;不然就是东拉西扯,断章取义,课堂里所激起的只是“微波”和“涟漪”而已。有时甚至是“石沉大海”师生关系是两条平行却无法碰撞的铁轨,生硬而缺乏生机。从这之后,我看了一些理论文章,尤其是余映潮老师的“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中提到要克服这种流弊,教师要努力创设“主问题”背景,提出问题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不仅如此,由于每个“主问题”都要牵动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讨论,于是教师的讲析就可以转化成对学生的评点,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对活动成果的精彩小结。有时,只顾闭门造车往往会犯主观主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尝试着去这样备课。
从以上看出,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环节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特体验为基础,但实际上这种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密切联系,这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的能力也要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活动,从而达到彼此接纳,互相造就,其乐融融的境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教案篇十二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止。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4、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c2/4。
5342123453421―。
ninoninoninoni。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
三、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
2、听赏音乐“火车向着韶山跑”,边听边模仿开火车的动作。
3、这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四、新授课。
1、导入新课。
2、听音乐:指导学生边听边轻声哼唱。
3、讨论分析歌曲。
生:是人们上山打柴时唱的。
师:是啊,你听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生:很神气,很高兴的(乐观的)。
再次听音乐,注意旋律。
师:你发现什么?
生:有“”记号。
老师解释“波音”:从本音出发向上波动一个音再回到本音。
4、学唱乐谱。
1)根据音高来模唱旋律。
2)齐声划拍轻声唱旋律。
3)师生接口唱乐谱;注意:波音的演唱,跨小节切分音的节奏。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准确演唱乐谱。
4)分小组来演唱歌谱,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唱得最好!
5、学唱歌词。
1)先听音乐。
2)再跟琴轻声演唱歌词。注意:衬词的演唱。
3)学生来排练这首乐曲,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演唱。
提示:可采用齐唱、领唱、分组唱、轮唱等形式。
4)请学生自己选择演唱形式来试一试,看看表演效果如何。
5)再在歌曲前加上引子:“23212―”太阳出来罗。
学生自己进行排练,并进行表演。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