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热门24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避免类似的错误。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对于需要写总结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公民道德建设综述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我国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文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等作一简要梳理,以促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
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
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
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
”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
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
[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
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及成熟的过程。
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
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个性特征。
提出应该从教育规律、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道德需求,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道德需要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教育要求的层次。
[5]
学者们还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及个人自我修养对造就公民高尚人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非独丝有染,人亦有染。
说明道德教育的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本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
[6]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同其它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
因此公民道德建设环境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要素之一。
传统文化中“以法治国”法家思想,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有着指导作用。
人性的二重性告诉我们,人是动物,又不是动物。
人的自然属性反映的就是所有动物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而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取决于后天的教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知和环境教化而赋予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的内在规定性。
然而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不会主动弃恶从善,所以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其行为。
[7]
要把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养成和训练,以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
[8][9]
道德教育是对人美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只有把追求道德完善的视为快乐之事时,才能自觉自愿地去追求自我完善。
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应当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方式方法,使人通过情感体验来形成相应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产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自觉主动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知行统一”,认为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起着理性指导的作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知的最终体现和实践,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养成教育。
这对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应该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人格素质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实现现代公民人格培育的真正目的。
不少国内专家学者对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学校里进行的公民教育,主张用普世的、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普遍接受公民道德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
因为学校有着社会上所缺乏的教学资源优势、时间优势,学校里不但可以开展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而且还可以依靠多种学科和活动,发挥其间接教育的作用。
另外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候如果能把优秀的为人处事规范和原则传授给他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有学者对我国公民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和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是中国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道德选择上出现困惑、社会道德心理失衡。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二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遗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嘲弄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旧式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
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地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于中国凝固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即使深谙,但也不是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没有资格回去胡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因为我们生在现代文明一个有着现存文明的国度,所以我们要坚守本真,不要丢失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崇敬和之心,在传统文化调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严守传统文化的本真,不全是并不是要我们一成不变地照搬先贤的思想,金融创新和突破是必要的,毕竟,那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源福地。坚守本真,绒兰意味着天空的圆月依然是圆月,它是一轮思乡的月,而非被人们俗化了的月亮;严守传统文化的本真,意味着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饰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污水。严守传统文化的本真,给哲人们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将经典俗化。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让自然和谐的春风吹向每一个角落,让传统文化之树绽放鲜花朵朵,滋润万物。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三
:儒家理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是仁和义。仁义的观念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的观点,以前人们说某某人是伪君子,骂他“假仁假义”,就是说仁义观。
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道家和佛家思想为两翼的文化思想体系。
在孔子、孟子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后,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贯穿了中国从先秦到“五四运动”以来几千年的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中国古代儿童入学,首先要读“四书”,即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读物——《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除了儒家思想以外,道家和佛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的补充,儒、道、佛三家和谐共存,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说把握住这三家文化的内涵,就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贡献。
儒家理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是仁和义。仁义的观念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的观点,以前人们说某某人是伪君子,骂他“假仁假义”,就是说仁义观。其实儒家仁义观是一种高尚的个人道德情操观,他要求人们做事情必须符合道德标准。如果是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是“不义”的行为,用一个为孔子和后来儒家学者所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义”与“利”之间的辩论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热门话题。
其次,儒家理论强调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被儒家经典理论提倡的一个和谐社会的基本次序。“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社会的平安、和谐。儒家思想强调依靠道德的规范作用来实现家庭和谐,通过提炼、宣扬相应的伦理规范来调适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及和谐繁荣的道德世界。
道家文化与儒家思想简单地说是一种对立统一。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儒道两家文化既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道家文化认为只有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万物在不断变化,万物变化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是“物极必反”,这种思想来自道家的祖师——老子。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方向发展,这些性质一定会使它转向自身的反面,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掌握“度”这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那么,怎样衡量事物变化发展的“度”·事实上,没有人能划出适合一切事物、一切情况的绝对界限,必须依据客观不断变化。例如过去人们认为海南不能发展工业,而现在,我们提倡“生态立省”和“一省两地”战略,就是考虑到海南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发展工业的优势等现实情况,合理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传入中国以后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的哲学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文化——禅宗,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影响深远。
佛家文化的和谐理念首先是关于心境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在人的认识层面构建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佛教的平等和谐观教人摆脱苦难的方法主要是教人掌握一种新的认识体系,从自我的心理上寻求突破。在这种新的认识体系的指导下,既体悟到世间一切的虚幻性,又认识到世间一切存在的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圆融与和谐,从而在实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圆融和谐的基础上,完成精神的终极超越。
综上所述,儒、道、佛三家文化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提出了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包含了不少思想的智慧和精华。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新一代炎黄子孙的职责所在。我们将倍加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和谐理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奋斗。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四
我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中国艺术,历史悠久,影响着全世界,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
自小我就对方方正正的文字感兴趣,对联、福字的独特白眉林个人风格深深的吸引着我。六岁开始我五岁就上用了书法兴趣班。一开始,宣纸在我手中一点也“不听话”,写出来的字也布吕伊埃雷县,难看极了,老师就鼓励我坚持下去,当我上写得好的时候,老师就为我鼓掌鼓劲。渐渐地,我写的字元也有了进步。
今天是星期五有书法课,跟往常一样我兴高采烈地来到陈列室。书法老师这节课教我们上写对联,我可兴奋了。因为赶忙就是春节,老师说了要是上写得好,可以拿自己亲笔写的捐助对联去做募款,将义卖爱心送给山区的小伙伴们。在认真听完老师讲解分析每个字的笔画要点后我开始一笔一画地练习起“千里之行”几个字来,一会儿王老师走到我的仔细看了看轻声说:“这个横的应该再长一些。”随后,老师示范了个“波横”,让我再练练。我觉得“波横”像一座石拱桥,起伏有度。我一边想着每个字的要点,一边结合老师的`讲述开始认真的地写起来,经过几遍的练习,每个字都写得随心所欲那么得心应手了,越看越像老师上写的。等书法老师再次从我身过经过赞赏地笑着说:“进步真大!只要用心多练习,你一定可以当个书法家。”老师的激励让我信心大增,我越发的喜欢上了有趣的书法。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亚洲地区重要重要环节,他是汉字的纯粹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我盼望着盼望着每种星期五快点到来,我要更加刻苦练习,让书法时时刻刻陪伴我。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五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不过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很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不过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
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
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饺子煮熟。看着饺子在过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游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爱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六
“文化”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词。“文化”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对文化的定义已达几百种。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言之,即是以人教化,以伦理教化。在两汉时,“文化”成为一正式概念。“文化不改,然而加诸”“文化内辑,武功外忧”。在西方,“文化”一词出自拉丁文“curtuyou”,引申出对人的性情品德进行陶冶、教养之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通常我们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等方面。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则主要是如上文提到的以儒学为主体,同时包含法家、道家、佛教、兵家、名家、墨家、杂家、阴阳家等等的主体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
一般而言,在讨论传统文化时,是从一种历史学的角度,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抽象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从这个民族的主题思想着手的。因为一个民族的主题思想是它的整个民族文化的高度结晶,是其它方方面面的共通点。
在这些思想流派中,儒、道则是真正的主体。其他各家,如法家、墨家,都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法家主要是在历次的统一过程和统一初期,以及社会大变革时期,如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及历次国家经纷乱离后重新统一时期,统治者为排除异己力量,迅速安定统治秩序时暂时实行的。一旦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统治者总是会转向较为温和的儒家。否则社会就不可能保持长治久安,秦王朝二世而亡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道家思想虽然最终未能成为统治思想,但实际上是与儒家如影相随。费正清曾说过,中国人白天奉儒学来为人处世,晚上用道家来修身养性,恰当的描述了儒、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应当与其他思想流派区分开来,但佛教最终也未能从精神上统治中国人,相反,连它自身也被儒家文化所同化,变得似佛非佛了。至于其他的名家、兵家、杂家、阴阳家等只是在春秋战国昙花一现,尔后要么消亡,要么衰落。
因此,实质上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就落在了儒家和道家,尤其是儒家身上。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儒家文化的“家天下”。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七
【导语】本站的会员“hr123”为你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
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正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但是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会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
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是否还活在人们心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
教学。
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看看他国的做法吧,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体会通俗文和英文之后,偶一读到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充满罪过。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顺利的发展。有些人一提到传统文化就会想到那些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穿长袍、留长辫、读文言文和繁缛的礼节,传统文化更不是裹小脚、童养媳、一夫多妻、三从四德等封建习俗;当然也不仅仅只是民风民俗、民间工艺、传统节日、戏剧文学、园林建筑、琴棋书画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一种信仰、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清明节”表面上看祭扫和修整祖墓,其实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怀念;还有“重阳节”,古代是要祭飨天帝和谢祖先恩德的,之后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涵,这两个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还比如“端午节”难道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吗?“端午节”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精神和对爱国人士的一种敬仰和尊重。春节民间有祭灶神、放鞭炮、大扫除等风俗习惯;祭灶神是对赐予我们食物的灶王爷表达感恩之情,而放鞭炮和大扫除则是寓意驱赶灾难和破旧立新的愿望以及辞旧迎新的祈求。另外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大多是宣传惩恶扬善、体现仁义道德和真善美的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调客观以及包容的理性精神,与西方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科学和宽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符合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思想进步。因此,我们根本不必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失望乃至鄙视甚至彻底摈弃的悲观态度。西方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原来就具有的宝贵之处。
文化与文明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前者是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积累起来的一种自然意识,有着显著的时空局限性;后者是人类社会对自身文化进行反省反思后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性。任何传统文化,都有着其自身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理由,但也有着进一步按照科学和理性的精神加以改造和提升的必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它,并引入科学和理性的方法来改造它、提升它,使之更加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趋势,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贡献。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了数千年的社会变迁,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针对传统文化的论文应该如何写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
通过学习学校开设的《中华传统文化讲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意识。中华文化讲坛是在著名学者乾泉及其负责的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专家团队倡导下,由国家级文化教育学术团队发起,以普及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开展中华文化学术研究、专家公益巡讲、系列国学讲座、中华文化产业整合和项目产品开发的公益性文化交流项目和资源平台。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学习,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
文化是生活,是力量,是尊严,是灵魂,是信仰,是精神,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弘扬中华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国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之根干和精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体系,正本清源、扬清激浊、革故鼎新,积极探索现代国学教育、研究和普及新模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国学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自觉意识,追本溯源,继往开来,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积极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为此,在国家有关部委会、国家智库的大力支持下,由(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人社部)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项目组、ceic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人文中国网、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乾泉文化发展机构、西岳书院等,在中华国学教育工程基础上,联合发起举办“中华文化讲坛大师公益巡讲暨西岳书院计划”,成立大师公益巡讲团和相关专家课题组,按计划深入全国各地市开展中华国学教育工程国学志愿者行动。
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华文化讲坛,秉承礼乐之文明,凝聚人文之力量,铸就中国之精神,举擎民族复兴之大业,携手缔造我中国梦。
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夫子问礼于老子,访乐于苌弘,颠沛潦倒,知其不可而为之,躬行克己复礼之仁,周成和乐里仁之美,叹望大同小康之愿„„后世欷歔景仰不已矣。综观世事沧桑,礼之兴废,乐之和同,风云变幻,损益失序,得失无度。于今,亟待礼闻之于天下,乐行之于天下,文化之于天下,近以资践和谐之理想,远以继创大同之中国。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嗟夫,借太庙之胜地,开中华国学教育之工程,筑中华文化公益之讲坛,以引锵锵凤凰之鸣,以承皓皓礼乐之志,以固泱泱华夏之本,以启淳淳国民之风,以养凛凛大义之气,以明煌煌乾坤之德。
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水平。
1.学习:学以致用,系统研修,终身学习;。
2.生活:返璞归真,休闲养生,绿色身心;。
3.顾问:择吉避凶,预知未来,调理运程;。
4.情感:情感交友,婚姻家庭,心理咨询;。
5.工作:职业能力,团队角色,择业定位;6.事业:创业规划、管理咨询、投资顾问。
至尊——五岳独尊,我们的学术追求;执位至尊,君临天下;。
奇绝——奇丽绝伦,我们的管理智慧;正合奇胜,醍醐灌顶;。
秀美——秀色美仑,我们的价值理念,魅惑秀色,美轮美奂;。
卓异——卓尔不群,我们的人格理想;苍凉伟岸,雄健大雅;。
克峻——知难而进,我们的职业精神;冒险励志,克明峻德。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又想起温在上任时说的那两句话来勉励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研点就受用终生了。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九
我国有各种各样端午的元宵,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传统节日我还是最喜欢过中国的传统习俗。
过春节可以收到象征着祝福和的压岁钱;过元宵节可以祭拜去世清明节的亲人;过端午节可以吃到香甜软糯的粽子;中秋节是全家团圆吃水饺、赏月的日子;重阳节是登高、佩带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救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不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骗,伤心至极,当晚投江而死。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纷纷赶到江边,上了过来小船准备把屈原的`尸体打捞回来,可怎么也抢救不回来了。人们怕屈原的不然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让鱼虾吃粽子。从此两三天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吃,这位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作家!
我国的每个传统文化都有它的一个历史背景或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东方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啊!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
当前我国旅游行业在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传统文化对旅游行业起到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旅游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根据旅游企业特色构建一套附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管理理论,在推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旅游景点进行规划,在行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我国作为历史大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发展旅游行业。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的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无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是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经过历时的积淀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相应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人文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所以,可以影响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通过二者的相辅相助,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推动着旅游行业当中的人文资源的发展。
旅游管理理念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旅游企业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同时注重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管理理念的当中。
(一)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树立正确旅游管理观念的重要思想。在旅游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应当与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保持一致。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重要管理思想,发挥以人为本思想的注重性,提倡贵民的民主思想,从而促进我国旅游行业可以持续发展。
(二)以和为贵的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思想主张以和为贵,只有在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当中注入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才能提高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只有打破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将旅游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的硬性管制的管理模式抛弃,采用含有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德服人,通过将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与以和为贵的管理模式结合起来,通过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融入到旅游企业管理当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旅游行业持续发展。
(一)加强旅游资源中精神文化的挖掘。
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概念也不仅停留在对景色的欣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旅游区域的精神文明感受。所以,在对旅游企业管理理念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投入资金,满足当前人们的旅游需求。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注重结合当地旅游特色以及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历史建筑,应当注重定期进行维护,在挖掘其价值的过程中,注重对其中精神文化的挖掘,将历史建筑中含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带动旅游行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对文化旅游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
旅游行业的发展会带动当地旅游区域附近的金融、食品、商贸、住宅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出当地旅游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对历史性的建筑进行规划或者扩建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而不是对古城本身进行改造。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将景区内部的绿地率与森林覆盖率设为规划建设的重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模式,对旅游区域进行实质规划,促进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精髓,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对旅游地区的旅游者、居民与相关工作者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将旅游推广融入到传统文化当红总,通过开展展会、文艺活动等形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同时可以利用我国传统的节假日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宣传,将传统节日当中的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元素介绍给旅游者,在提高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人文。
四、结束语。
旅游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旅游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企业应当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精神,做好旅游景点的规划与宣传工作,通过完善景点建设,不断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促进旅游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一
短果值得社会担忧。如今很多国人不仅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文化有高度的认同。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日”感到大惊小怪,不再对好莱坞影片颇感感到陌生。其实,感受、学习外国文化的`精华并没有错。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以说,外来文化尽管对我们的传统触发文化产生了冲击。这种现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则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体育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失去倘若我们失去了宝库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恐惧欣慰的欣喜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人们传统饮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正当理由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闪耀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旧式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绍代艾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二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十分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民俗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时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上去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下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能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和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分钟,真等的我心急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
结果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面条下来,饺子就很强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确实的制作难度。为了嚼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小块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较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
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以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爱吃猪肉大葱卤肉。我拿起擀面皮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年糕煮熟。看着饺子在过满脸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格斗游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三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英勇的好表现。
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他人的小,缺陷比他人少而自鸣自得。
3、小人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小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看待他人。
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需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由于有蝼蚁在打洞,能够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能够由于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惹起火灾而焚毁。
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判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他人的批判意见要细心反省自己,有错就矫正,无错就当作是他人给自己的劝说。
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暖和;相反,尖酸苛刻的狠毒言语,损伤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冰冷。
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坏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索就不会感到迷茫,只梦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故弄玄虚,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抓紧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需慎重思索,思索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意只会招致失败。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索,用眼细心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失掉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诲他人不感到厌倦。
16、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聚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中央,不把细流会聚起来,就不能构成江河大海。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宽广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1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诩。——《警世通言》。
译:虽然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他人面前自高自大,自己炫耀自己。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分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劳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1、三思而先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需要经过重复的思索后才去做。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投罗网。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能够犯错误,犯了猎误,只需矫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团体时,不能由于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假设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一定会掌握的。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四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文化道德对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将这份珍贵遗产融入到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能够促进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找准传统文化美德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点,本文主要分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以及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对策。
传统美德;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传统美德作为现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传统文明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有机几何对于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均可以起到积极的效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在劳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累积的优秀道德传统,这不仅是历史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当代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古到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都贯穿在我国传统的文化道德之中,这也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如三国时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追求、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思想、谭嗣同挽救国家的英勇献身精神等,这些追求与行为都蕴含着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的宝贵思想。
1.2 为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
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之中,十分注重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如《诗经》中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中的“举公义”等等,都是强调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理想,这种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区别。
1.3 仁爱宽厚的人际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也将“仁”作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都是“仁爱”的体现;在墨家思想之中,也提出了“爱人无差”、“爱人若爱其身”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协调人际关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尊敬父母、尊老爱幼
早在《尚书》之中,就提出了“义父、母慈、凶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这些道德思想,除了维护封建等级思想的糟粕应该抛弃之外,其他的思想对于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些思想依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传统美德,实际上,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随处可见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作用。
1.5 吃苦耐劳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张,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向往理想的人格,“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舍身成仁”、“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等均是传统道德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体现,这些精神均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质。
1.6 尊师重教的精神
教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在封建社会之中,几乎每个人家庭的正厅都摆放着天地君亲师位,将教师的地位与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尊师重教成为一种永恒的思想,也是传统文化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1.7 谦逊礼貌的精神
“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成就卓然的为人都依然保持着谦逊礼貌的美德,他们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将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闪光点之中,积极的向别人学习、充实自己,如唐代的杜甫,其创造成就显著,但是依然赞赏初唐四杰的成就,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穷”,称赞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这种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美德。
1.8 强调正身,为民执法
在封建社会,虽然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但是却有着公正执法的精神,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便是公正执法精神的重要体现,鲁迅也曾经说明:“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也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我国的转型阶段,弘扬公正执法的精神,严格的依照法律来办事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也有的区别,在历史的变革下,两者都是不断发展的,为了促进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必须要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正确的处理两者的关系,取精华、去糟粕。
第二,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现代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做好党政干部建设工作,党政干部需要意识到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只要正确的处理好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继承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精华,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定能够全面的推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灵感的发源之所,特别是动画艺术的创作,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入手,汲取优秀的创作思源。动画创作的前期是动画造型设计,主要是动画角色的造型,从角色的形体与色彩两个方面进行整体塑造。要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动画形象,造型设计者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通过借鉴和提炼,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赋予动画作品鲜明的艺术神韵。
:传统文化元素;动画造型;设计。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水墨画、陶艺、京剧脸谱、皮影艺术、壁画艺术、剪纸艺术等,绚丽而丰富的表现元素和表现形式为中国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造型设计素材。综观我国优秀的动画作品,无一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玉皇大帝等角色的造型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如京剧、年画等,通俗易懂,富含民族特色。2016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小门神》,从动画人物造型设计上看,是根据中国传统民间传说设计的,使“门神”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深受观众的喜爱;从动画故事上讲,是对门神故事的原型再造,契合了中国民间关于门神的传说。这就使影片对于中老年观众而言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温馨回忆,对于青少年观众而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正因如此,这部影片反响热烈。近年来,动画业界重新研究将古老的皮影艺术应用于动画创作,把传统的水墨画与三维技术相结合制作动画片,等等,都赋予了动画造型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体现,一方面是在动画造型设计上借鉴和引用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发扬。根据现代动画造型审美特征,运用现代动画造型设计手段对传统文化元素中那些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的造型设计元素进行进一步的提炼、改造和运用,既能够将其以新的、现代的方式进行传承,又能够使我国动画的造型富有民族韵味,从整体上提升动画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动画创作的前期工作是动画造型设计,主要是设计动画角色的造型,从角色的形体与色彩两个方面进行整体塑造。在造型设计中,设计者应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形与色的借鉴和提炼,把握传统文化精神内核,赋予作品个性鲜明的艺术神韵。
1、中国式“形”之传神艺术审美表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积淀了儒家、道家等多家学派的思想,将其体现在我国的动画造型设计中,能够使我国的动画作品从思想上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形表意,这与西方遵照现实、追求形象逼真的创作原则不同,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创作出来的动画形象的艺术风格也必然有所不同。西方绘画讲求透视关系和逼真写实;中国绘画中对人物的表现遵从“肩担两头,立七坐五盘三半”之说,对人物面部有“三庭五眼”的划分,脸型则可用八个汉字概括,即“国、目、田、甲、由、申、用、风”,生动又形象,更加注重以形写神。如《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动画形象设计,为了突出孙悟空的机灵聪慧,造型设计者有意识地将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夸张的变形,并借助中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人物形象和动作设计,在孙悟空的面部中心用心形的红色色块将其鼻子、嘴巴和眼睛统一起来,加之设计出长腿细腰、虎皮短装,将孙悟空的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
2、中国式“色”之传神艺术审美表达在动画造型设计中,色彩对于表现动画角色的个性特征和传情达意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色彩的使用上,东西方也有各自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原则,西方艺术家讲求对色彩和光线的严格把握,任何微妙的光线变化都不容忽视,对逼真性、写实性有着近乎苛刻的重视;而中国传统艺术更加重视韵味的主观表达,如中国传统水墨画,画家可以不考虑光色等方面,更加注重以笔墨塑造形象,通过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起承转合、笔触的轻重等抒发情感。如,《小蝌蚪找妈妈》就利用了传统水墨画元素,将游动的小蝌蚪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国动画只有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探索,才能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大放异彩,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更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动画造型设计者只有充分、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将其体现在动画造型设计中,才能够以更加形象和直观的方式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引领中国动画的发展。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六
译:作为小人,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妥协肉体,努力增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开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表现了天的意志,不孤负宇宙给予小人的职责和才干。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由于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关于一些庞大的。却有益于他人的坏事,不要由于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善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分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自动承当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他人多体谅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相互仇恨。
5、小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小人总是从残酷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动身,一心一意促使他人完成良好的志愿和合理的要求,不会用冷漠的目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他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越自己的优点和优点,就谦逊讨教,仔细学习,想方法赶上他,和他到达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陷或缺乏,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陷或缺乏。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他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坏事,不能优柔寡断,即使教员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开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小人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小人不会纸上谈兵,做起事来却矫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心心相印的人,他们的力气足以把稳固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宣布分歧的意见,压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小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小人就算有出色的才干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四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辰把才干或技艺发扬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取得的效果,将会招来损失和灾祸;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缺乏,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小人乎?——《论语》。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誉;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理想,不凭空猜想;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敏,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义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团体在一同,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教员。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陷和缺乏,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小人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小人总是指摘自己,从自身找缺陷,找效果。小人经常把目光射向他人,找他人的缺陷和缺乏。
18、小人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小人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举措也显得十分酣畅安宁。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思担负很重,就常忧虑、担忧,外貌、举措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曲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他人,后来开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他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大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失肯定加以粉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失而不矫正,这就是真的过失了。
24、小人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小人努力于基本,确立了基本,“道”也就自然发生。
25、小人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小人以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七
内容提要:中华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拱心石”,它包括八方面,即“合和”观、伦理理性、礼仪社群、人格自由、民本主义、德治主义、福利国家和大同社会。其中“合和”观是中华价值观的形上学前提,它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思维倾向,伦理理性、礼仪社会和人格自由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样式和行为模式,而民本主义、德治主义、福利国家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政治社会旨趣,之后它们则都汇总于大同社会理想中,这是一个相当谨严的价值构造。在中华民族更深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弘扬这些价值观。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八个内涵、弘扬。
民族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心理品格,它不仅影响着人的行为,塑造着民族的生活样式、思维倾向和理想旨趣,而且是民族生命力永不枯竭的源泉。在全球化大潮汹涌的今天,民族价值观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力法宝。现在法国人积极提倡法兰西价值观,美国人积极提倡美国价值观,而中华民族正当和平发展并日益走向世界时,中国人要有超前眼光和大战略胸襟,提倡中华价值观,以向世界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积极参与、推动和创造世界的未来。
我们要提倡的中华价值观是什么呢?中华价值观的主体,根源于两千来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儒家价值观,就是“天人一体”宇宙论、伦理理性主义、道德人文主义和社会福利主义的四维构造,这些价值因儒家士人的信仰而成为传统社会的主导价值,后来经过长期教化实践,逐渐社会化、平凡化为中国人的共识和普遍价值,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中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合和”观念、伦理理性、礼仪生活、人格尊严和主体能动性、民本主义、德治主义、福利国家以及大同理想等八方面。
1、“合和”观:中国人往往有天人合和的观念,把世界看作由自然万物和人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与自然万物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参与创造,以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因此,中国人的世界是和谐的、有秩序的、有意义的;秩序就是由万事万物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而生成的和谐,世界的意义就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协同创造之中。与合和的`世界观相关,中国人眼中的自然和社会也是和谐的。
中国人把自然看作为一个生态世界,认为自然是由万物和人类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一方面,组成自然的每份子都是有生命力的,它因自身固有的生命潜力(生气、生意)进行着自我生长、自我维持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每一份子的成长离不开千千万万其它份子的协作与支持。也就是说,在和谐的自然界中,每一生物在维持自我、实现自我的同时,也使别的生物得以生长和发展,即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因此,自然是一个生命系统,是每一份子生命力相互影响、相互激发、相互合作而共生共荣的合和整体。
社会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中国人的社会是由地位、年龄、职业、智识等方面各异的份子组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不仅要求贤能者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促成自我与社会、宇宙的和谐,而且要求组成社会的每一份子——“士”(社会精英)、农、工、商能够各安其分、各守其位,分工合作,互利互惠,在保持和发展自我的同时,共同造就和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中国人在文化上主张“和而不同”,认为一种文化不论其何种形式,只要能和睦四邻,劝人向善,有利于人的教养,就可以承认其价值,并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使其保存流播。中国人还主张“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认为民族和国家不论大小和文化差异,都是平等独立的主体,每个民族和国家只要遵守公道、公理,便可求大同存小异,和谐共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共同走向繁荣和文明。因此,中国人大多有和平的世界主义和文化宽容主义态度。
2、伦理理性:由于缺乏西方上帝那样的人格神信仰,中国人观念中没有现世与天国、此岸与彼岸、凡人与圣(神)的紧张对立,因此中国人肯定现实世界,肯定现实生活,主张人们应该有计划地处理日常生活,并要求人们遵守礼仪道德,以伦理纪律和理性自制来对待自我和社会事务,这具有伦理理性的面向。这种伦理理性,一方面要求人们遵守五种伦理准则,来调节父子、夫妇、兄弟、上下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希望人们通过道德良心与伦理的调整和节制,来保持自我内心的和谐。中国人重视家庭,把孝慈当作人的首要道德,并要求人们适应家庭和社会,有理有节地来实践伦理准则。所以,中国人具有重现世、重实践、重理性和重伦理的特性。中国人的伦理理性,就是希望人们通过遵循正确的行为伦理,来维持自我和谐、维持社会秩序甚至宇宙的秩序;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就是要人积极适应现世,遵守社会的伦理秩序,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修养,保持优雅生活,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用《易经》的话说,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
3、礼仪社群:中国人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希望能在一个礼仪化的社群中实现自我价值。“礼”是中国老百姓的平常日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部分。对于中国人来说,礼之于人就如同空气之于人那样不可分离。如此,人就是一个“礼仪人”,人所在的社群就是一个礼仪社群,人的本质就在于他分享了一个社群的“礼”。也就是说,在日常交往中,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如在食、立、坐、行、洒、扫、应、对中,人们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合作,来参与、创造和实现礼,促进群体和谐,从而凸显生活的意义,使自我得以实现。
当然,日常礼仪的分享必须发自人的内心。“仁者,爱人也”。也就是说,只有发自人们心底里真诚的爱心,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他人,爱万物,做到“亲亲、仁民、爱物”,才能真正自愿地、庄重地、甚至神圣地去实现礼。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心,即使给人装样子地“表演礼”,也无法使自我实现和谐与完善。即“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中国人既要人们遵守礼仪,又强调礼仪是人心底爱心的自然流露,可见,中国人心中的礼仪社群应该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社群。
4、人格自由:中国人重人格尊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中国人珍视“仁”的价值,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精神。“仁者,人也”。“仁”即人成为人(而不是禽兽)的本质。“君子不为器”《论语·为政》就是说人——即那些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当作他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人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强势和权威甚至金钱的工具。即理学家程明道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只有“把人当作人”,才能“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才能以“直道”事人,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才能“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也只有这样,才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仁的价值,就是使人明白,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人,要做“大丈夫”,显男儿本色。这是人的觉醒,是人格尊严的体现。
人格还意味着主体能动性。“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论语·颜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泰伯》有价值的东西是人自愿选择的产物,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对其负责,担负起实现它的重任。所以说,人格是自我主宰、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自由意志,是中国人主体能动性的原动力。
然而,中国人眼中的人,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自足的人格主体,不是西方近代个人主义中“原子化”的人,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格自觉和人格尊严的实现,不能离开人所处的社会,它必须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完成。“克己复礼为仁”,人只有在礼仪社群中,在社会关系中,使自己庄重地践履礼、展现礼,这样既能创造社群和谐和自我和谐,又能赋予个体生命以意义,最终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中国人鼓励人时常说:要自尊、自信、自强,要在社会中磨练自己。
5、民本主义:民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它是中国人的“立国之道”,是中国人社会政治的理念。“民为邦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大学·第十章》。就是说国家和统治应以民意——即人民的物质与情感的需要为依归和基础。所以,尊重民意,实现民意,满足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的真正需要,以民意而不是以统治者的私利为标准,为人民制定合情合理的政经措施,兴利除弊,是国家施政所遵循的基本理念。
6、德治主义:德治主义是中国人另一社会政治理念。德治主义即“以德治国”。中国人认为,政治清明的关键不在威权和暴力刑罚统治,而在道德教化。“政者,正也”。中国人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并用德礼来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伦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便可以实现和维护社会和谐。德治主义主张“选贤与能”,要求统治者和官员应该由有知识、有能力特别是有道德操守的社会贤达来担任。所以,中国人有“圣君贤相”式的“贤人政治”诉求。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八
而设计师并没有死板地去照搬古代陶的图象纹样,而是采用了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图案还有现代的编排形式,无形中将传统的“陶艺”溶入到了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来。
著名的人民大会堂澳门厅由王炜钰设计,他将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莲池美玉,亭台园榭,翠竹杨柳,奇山怪石,传统形式的藻井式天花,统统巧妙的安放在现代化的室内,它既有中国古代园林中南方的秀丽、俊美,又有北方园林的庄重、华贵。
设计中大量运用了传统元素,并且将其巧妙地应用在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堪称古今结合的典范。
又比如现在涌现出的众多仿明清室内设计风格的茶楼和餐厅,以及遍及北京城的各种古玩店等等。
这些说明传统文化中的外形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现代室内设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室内设计更深的内涵,使其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气息。
现代室内设计讲究以人为本,敬重自然的力量,并且在整体的布局和空间分割上强调“气”的流通,通畅,经验丰富的设计者还会把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应用其中,并且风水理论已经开始在西方建筑和设计中得到重视,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给与现代室内设计包括其他设计理念上的巨大影响。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在空间分割上任然沿用着古人留下的方式方法,比如屏风、博古架、衣帽架、飞罩、鱼缸、帷幕等极有传统特色的分割器具还是被大量应用。
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在室内设计中从未被忽略,也在无形中印证了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室内设计所应遵循的又一准则,现代室内设计在材料的选用上恪守可以重复利用,能够降解,以及污染小等有益于环境的原则,提倡利用自然无污染清洁材料,比如阳光、风、地热等。
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迅速,装饰材料,设备设施,家具家电的更新换代很快,设计者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合理设计空间,坚持环保材料至上,始终把握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即要求室内设计者既考虑发展有更新可变的一面,又考虑到发展在能源、环境、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这些现代设计的理念无不是从传统文化而来。
早在三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由道所生,所以世上的一切万物必須遵循道的規律,否則就会遭到惩罚。
而佛家创立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学说,也就是教育人们要遵循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自然规律。
所以人必須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这与当今的室内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从中看出现代室内设计受其影响多么深远!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由繁入简”的启示。
设计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学科范畴,包括装潢设计,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等。
设计学中有一句话叫做“添一笔容易,减一笔难”,其中的含义是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设计也包括绘画书法,都秉承“从简不从繁”的创作准则。
崇尚运用最少的设计语言或者设计元素,来表达最丰富最精彩的意境,就像是服装设计并不是以服饰上的装饰物的多少来判断优劣;平面海报的成功与否也不会由线条、图形或者色彩的数量来决定;同样室内设计讲究空间分割合理,空气流通顺畅,反对过多堆砌,过分装修。
“从简不从繁”的创作准则绝不是对细节表现的完全抛弃,相反它是对细节的高度概括和统一,甚至达到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地步,对细节的要求惊人地苛刻。
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此处无声胜有声”以及“惜字如金”,早在几千年前《道德经》中就有说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可见”由繁入简”受到了中国传统老话“冗繁削尽留空瘦”的影响。
社会在不断进步,文化科技更是发展迅速,室内设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始终存在于其中,无论室内设计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将永远相伴,也必将发挥其强大支撑和源泉作用,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我相信,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会始终存在,并且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史.水利水电出版社,,9.
[3]刘旭.图解室内设计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4]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十九
我国的传统艺术元素是中华民族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积累下形成的文化成果,其中包括有形的艺术作品以及无形的精神内容,是历史长期积累下的成果,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灵魂所在。油画在我国有着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逐步的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当中,在油画题材选择、审美观、具体表现方式上已经有着深深的本土化价值。在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融入富有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能够使油画作品更加的贴近中国人的生活,更容易被国人接受。所以,在增加中国传统元素在油画作品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提高本土油画创作者的作品品质,还能够将民族性与现代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到一起,达到彼此和谐、统一的境界。
19世纪末期,油画开始逐步的进入我国,为国人提供了新的美感,同时推动了我国人民思维上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经过前期的曲折发展,近年我国的油画创作进入相对繁荣的阶段,世界信息同步化加快了我国艺术家与国界接轨的步伐,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裕都给我国艺术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宏观上看,我国油画名作比较少,缺乏国际知名的油画艺术家。形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油画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变化的作品较少,在创作过程中依赖于西方油画作品创作模式,没有体现出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所以,我国油画艺术家在创作油画作品的时候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的文化特色,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油画作品,这样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义
现今油画艺术品的创作,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返璞归真。原始艺术作品于民家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突显出其率真的本性,而这些艺术元素恰恰是艺术家创作作品的灵感来源。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应该具有生机与活力,只有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才会在灵魂深处打动欣赏者。艺术作品的创作并不是凭空想象,它需要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其它艺术作为基石。例如,我国的油画最初出现在19世纪末期,是由西方国家传入到我国的,我国的油画创作者由最初的单纯模仿西方油画作品到逐渐的接受油画创作的手法与技巧,现如今我国的油画作品创作早已经脱离了临摹借鉴的阶段,努力寻找着自己独特的技艺与艺术品位。就艺术思想而言,我国油画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油画艺术文化之间的碰撞越来越普遍,油画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油画作品创作中的应用逐步重视;油画创作技艺上;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具有中国传统技艺的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正在逐步的得到应用,这逐渐的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向着更高的境界发展。
(1)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哲学观念。我国古代的文人与画家更加注重自然,通过作品中的自然形态诠释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大多数古代文人与艺术家主张“天人合一”的境界,力求作品中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所以,我国古代的艺术品创作中力求将作者的哲学思想融入其中,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油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侧重来表现出我国的传统艺术性,进而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作品来体现艺术家的追求和理想。
(2)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品装饰。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具备独特的宗教文化、审美观点以及艺术创作形式。例如,我国传承下来的艺术作品,不论是瓷器、金银器、戏剧、建筑等方面都具有着强烈的民族装饰在内。在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元素在内的话,便于我国油画欣赏者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思想以及作品意境。
(3)我国特有的绘画技艺。我国的传统国画主要是通过写意来进行作者思想的表达,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观赏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境,同时我国的绘画技法本身具有很强的欣赏性。而油画的创作形式更加注重写实,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很难被普通群众欣赏,只有将我国的绘画技法和西方油画的绘画技法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我国文化底蕴的作品,才能够在世界绘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将会一直是模仿,很难走出西方艺术品创作的框架。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二十
摘要: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经过不断的发展及沉淀,逐渐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环境艺术设计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逐步应用到了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创造出了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造型形态。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进行了概述,并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内涵和其对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为加强其合理高效的运用给出了一定建议策略,以期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元素;环境艺术;设计;运用
社会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大了人们对于精神层面得以满足的需求。
当前,我国不断的涌现出大量具有传统文化元素及特色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品,并深受广大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及应用,满足市场,服务社会,甚至造福全人类,就成了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1]。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1.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主要就是指以风土人情、文化符号、风俗习惯等为代表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形象及特征的元素[3]。
例如,书法、瓷器、中国结、刺绣、甲骨文、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等,极其丰富多样。
1.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在原本“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改进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新兴学科。
主要是依据环境而产生并存在,强调形态自然天成、色彩搭配合理、材质肌理追求美观大方,并且能够高度体现出艺术与环境的融合[4]。
因此,它涉及非常广泛,包括室内设计、室内装饰、室内外设计、景观小品(绿化、道路、场景雕塑等)、景观园林、城市规划及建筑装饰、装潢等等。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现状
2.1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存作品较少,且损坏严重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变更,中国当前能够得以保存下来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是在交通条件较差且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
例如,侗族鼓楼、福建的土楼、客家围龙屋、徽派的西递、宏村等等[5]。
但是,由于这些地方的人们认识水平有限,没能对这些珍贵的文化作品进行有利的保护,使得这些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遭到了自然及人为等方面的严重破坏。
2.2受西方文化因素及设计理念冲击严重
受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的影响,国内外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日益增强。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以及人们的审美等思想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化因素及设计理念的严重影响,这给国内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使得西方设计因素及审美理念在我国的环境艺术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及体现。
例如,城市建设中的摩天大楼,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公园、街道等等,都是西方设计理念在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2.3应用流于形式,没有探索并表现出真正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之所以流传千年,就是因为其是极具民族特色的精神产物。
但是当代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只是在生搬硬套,并没能真正的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重要文化底蕴,也就未能很好的将其体现出来。
例如,城市的景观及建筑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民俗民风及文化的,但是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并理解出中国传统文化美的内涵,设计出的作品严重缺乏地域风情及名族特色,设计质量不佳,很难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继承与发展。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古代建筑及园林艺术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了世界建筑宝库中一颗稀有的璀璨明珠。
屹立在中国各地的古建筑宫殿、寺庙、佛塔、民居及园林艺术,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为全世界人们带来了完美的视觉审美享受。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应以此为灵感源泉,运用恰到好处的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以应用,形成足以大方光彩、立足于全世界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
3.1对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保护或仿制
首先,基于当前尚存传统文化因素载体受到破坏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保护力度,使得经历千年风雨的传统文化作品,能够得以继续流传。
其次,运用新的载体,将传统文化因素中的某些具体视觉形态,渗透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进而创造出新的富有当代文化气息、情感、志趣及思想的某种视觉形态。
例如,沙发现在是大部分家庭都会布置的家具之一,但是也有很多人开始逐渐听取室内装饰设计师的建议,将沙发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设计的实木沙发椅。
并配套对其他家具进行中国红这一颜色的选择。
经济条件更好一些的人,直接选择中国人很喜爱并看重的红木家具,这些都属于将传统文化因素以新的载体形式出现的作品。
3.2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发展性的完善
传统文化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完善。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者,也可以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转化、提取精华及抽象的再构方式,运用当代的审美方式及设计理念,对其进行完善性的发掘及重释。
例如,上海建立的经贸大厦,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设计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提取、转化、处理后,把传统的“塔型”结构,从当时力学及美学的角度,运用到了经贸大楼的设计建筑中,使得整个建筑物的比例与中国传统塔型的美学比例完全吻合。
传统建筑的意象之美,被完美的构造和设计到了新兴的摩天大楼里。
3.3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的传承
环境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要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因此,设计者要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及传承性进行体现,并进行一定的创新。
例如,苏州博物馆的新馆建设,就很好的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创新性继承。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及建筑,是分别由贝氏建筑事务所及建筑大师贝聿铭完成的。
它是在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及遗产内涵的深刻理解上,运用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理念,并非常巧妙的结合了现代建筑材料特点,最终形成的现代化博物馆[6]。
完美的外部特征设计,与整个苏州古城建筑相得益彰,现代化的内部构景形态,让人赏心悦目。
是极具典型的创新性文化传承设计作品。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从眼前来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创新性融合。
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全新造福人类的文化传承方式。
因此,设计者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及运用的过程中,要深刻思考其精神内涵,并以最合理的,最能体现其文化底蕴的方式设计表达出来。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又要以简约的形式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出来的环境艺术作品的价值。
参考文献
[3]谢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才智,(23):288.
[4]唐梦婷,曾英.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策略[j].西江月,(1):237.
[5]赵莹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80,82.
作者:邱洁单位:赣州市赣县区城乡规划建设局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二十一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周围客观事物、现象能否满足自身或社会需要所持有的内部标准。价值观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在校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其对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观,而适当的择业观对大学生首次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选择、职业评价、职业价值取向。第一。职业价值取向:含价值目标、职业社会地位、职业收入、行业选择、地域倾向、工作条件选择等方面。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应强调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第二,职业理想:大学生在设定职业理想时,就要权衡各种条件,如社会需求、个人追求、个人能力素质、工作机会和待遇等等。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目标并制定科学具体的实施方案。第三,职业价值目标,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源于职业需要,而其职业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福利待遇、事业成就、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等。第四,职业发展观。科学的职业发展观指大学生在职业定位、职业选择以及从事职业过程中,通过对自己和职业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把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未来从事职业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择业动机,推动个人职业生涯的科学发展。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二十二
内容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着企业伦理缺失的现象,这损害了消费者、公众及企业自身利益,并进一步阻碍了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企业自身建设出发探讨了企业伦理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企业伦理企业文化伦理监督委员会
我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传统伦理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在缺乏正确的企业伦理观指导和有效的机制约束的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无视道德、曲解规则、触犯法律的现象。随着社会和谐发展与伦理缺失矛盾的加剧,社会转型期的企业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企业伦理体系的构建。
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进行企业伦理建设首先要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从各层面影响企业成员。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由经营管理理念到制度规范,由制度规范到经营管理行为,再由经营管理行为、生产经营活动到建立企业形象的过程。企业文化既附着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又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向。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伦理经营”、“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借鉴企业文化同心说理论以及社会和谐观,和谐的企业文化即是以和谐思想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传统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和谐精神,促使企业达到企业内部和谐、企业间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以及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具体来说,和谐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企业文化本身不同层次之间的高度和谐;企业发展的各项战略与企业文化之间应该互相适应和促进;企业和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等的和谐相处。
建立和完善伦理管理制度
伦理道德不能单纯诉诸于精神的努力及人们的觉悟,要把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以德育人和以制度、规章约束人相结合的完备的管理体系。如果仅从精神方面着手进行伦理建设而不对之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则企业及员工在行为前无规范可以指导,在行为过程中无条例可以遵循,在行为后无制度可以管理,这样伦理建设的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把企业伦理的准则规范化,形成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龙静云认为,“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伦理制度的意义更为深远。这是因为,伦理制度提供的明确的道德指向,不仅可以从外部规约市场行为,而且为道德的内化、为市场主体自身的.道德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只要市场经济中的伦理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性质,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它就是可行的、有效的,而不是苍白的、乏力的。”
伦理道德具有一般抽象性的特征,要落实于具体行动就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制度就可以充当这样的中介。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合乎实际的现实性,可以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工作范围、工作态度、责任、义务的具体要求,以便于把握和执行。同时,制度可涉及到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等各个领域,与企业内部员工及管理者的工作息息相关。
另外,制度一经形成便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这种稳定性为伦理道德养成提供了途径,于是制度安排下的行为便会由不适应而逐渐习惯,道德在此过程中也就成为人的无意识存在,从而内化于个体和群体的内心,企业的伦理水平因此得以提升。
设置伦理机构并配备专门负责人
企业有必要设置伦理机构,并且同时配备专门的负责人,目前最紧迫的是企业高层(股东会、董事会或ceo)重视实施,在公司治理层面设置伦理主管和伦理监督委员会(ethicaloversightcommittee,eoc),由专人和专职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
通常需要做的工作有:规定伦理主管的任职资格,选择合适的伦理主管、决定伦理主管和伦理监督委员会的职责。例如:分析公司的伦理决策过程、创造一种支持伦理的环境、制定并实施伦理准则(codeofethics);对企业及其员工行为从伦理角度进行监督和控制。伦理主管是企业进行日常道德管理、预防和控制危机事件的责任人,可以直接与员工进行面谈,参与企业道德问题的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训练各层次的员工遵守伦理准则;对企业道德行为规范提出修改意见;对企业实施的各种道德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向媒体、投资者、消费者等说明企业的行为。当然伦理主管必须被赋予与最高管理者和其他干部直接接触的权利,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和地位。而且为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还应赋予其与公司外部的经营顾问、专家学者等外部人士联络和交换意见的权利。
此外,还应设置专门的伦理机构,例如,美国约有3/5,欧洲约有1/2的大企业设有专门的企业伦理机构,负责企业有关伦理工作,企业伦理机构由企业伦理主管负责,对企业各方面和各部门的活动,主要对照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规范检查企业是否违犯并提出改善方法。
强化企业伦理教育和培训
(一)提高领导者伦理素养
导者做出的。企业最高领导者掌握着企业财产和人力资源的经营权和支配权,他的行为决策基本决定了企业行为的伦理性。同时,其个人道德观念必然会融入企业经营决策中,并影响到下属的各级管理者乃至员工。
因此,企业领导者更应首先接受企业伦理教育,真正领会企业伦理对企业和社会的重大影响,并同时带领企业员工加强伦理学习。对内能够进行道德管理,如实评价员工的才能和贡献,帮助员工排忧解难,办事公正,妥善处理纠纷;对外能够遵循平等、互利、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积极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参加公益事业,处理好与周围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在企业员工心目中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并影响员工的行为表现。
(二)提高企业员工伦理素养
华盛顿的伦理资源中心曾对十万名各行业的员工进行调查,发现每三位员工中就有一位曾目睹破坏公司章程或违反法律的行为。其中56%的人曾经目击同事对主管说谎;41%的人看到资料造假;35%的人看到偷窃案件发生。企业伦理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员工不去从事各种反伦理行为;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企业员工积极配合对企业反伦理行为进行揭发与监督,因此,对员工进行道德伦理培训极为必要。其中,企业伦理教育训练是重要的一环,通过推动企业伦理计划,要求雇员必须遵守公司制定的规范章程。
对我国企业来讲,要重视教育员工更清楚的了解社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员工理解并支持企业的和谐文化,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爱岗敬业,提高企业整体伦理水平。企业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典型示范等多种方法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以提高员工对企业伦理的认识,并自觉履行伦理规范。
构建伦理型企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所有成员共同努力,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成为一个与社会和谐发展、与各利益相关者共赢的良好企业公民。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刚.现代企业文化学[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j].哲学研究,2002(8)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二十三
休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儒家以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将休闲当作修身养性完善德行的手段,追求着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道家则以超然出世的.人生态度,追求着天地浑成、物我为一的境界,以求得精神自由为人生目标;禅宗则以在世的人生态度,摆脱人生的一切烦恼,进入快乐无忧的境界.无论儒、道、禅三家的休闲观念有何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总的说来,中国人的休闲哲学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智慧,或者说是中国古代哲人教给人们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精神的自由,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的一种快乐的哲学.
作者:陈盈盈作者单位: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昆明650022刊名:自然辩证法研究pkucssci英文刊名: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年,卷(期):200420(5)分类号:b018关键词:休闲儒遭禅入世出世在世
中国传统价值观论文篇二十四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形势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首次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及培养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没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形成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新变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