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6篇)
美食是一种享受和交流的方式,我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美食文化。写总结时要围绕主题展开,突出重点,避免不必要的废话和冗长的叙述。接下来将为你展示一些总结写作的技巧和窍门,希望能帮到你。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一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数学思考: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难点:1、对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如荡秋千等。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点。
五、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游乐园主题图及各种游乐项目运动现象的部分图等。
学具:学生学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子、凳子等。
六、教学方式与方法。
1、探究式师生互动学习方式2、观察法与分析法。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六个层次,分别是玩一玩、学一学、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练一练:
(一)玩一玩——感知平移与旋转运动现象。
我是这样引入的: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公园去玩一玩,(出示主题图),哇,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教师夸张的语言将学生吸引住,然后出示多媒体:旋转椅、缆车、摩天轮、跷跷板、滑滑梯等。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它们是怎样在动,并让学生动起手来比一比,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一类旋转,一类平移,初步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
(二)学一学——分析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课件出示旋转动画和平移动画)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让学生通过实物的再次观察抽象出: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三)说一说——例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找出旋转与平移的特征以后,再让学生列举在生活中见到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例如:电风扇叶子的转动是旋转现象,学生很可能说成风扇叶子是旋转现象等等。
(四)画一画——体验在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物体。
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多媒体呈现“蚂蚁搬家”游戏来互动学习突出重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五)做一做——在做中体验平移和旋转现象。
等学生做完以后,教师用一根线栓住一只粉笔旋转,让学生判断,然后停下,不做完一周,做荡秋千状,又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紧接着推门问:门的运动属于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象刚才粉笔运动和门的运动,虽然没有做到一周,但是仍然是围绕中心运动,属于旋转运动。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这样旋转的现象。在这里通过老师的做很自然清晰地突破了难点。
(六)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问题。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观察之后便回答,然后核对。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第三题,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自己选择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判断。第四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用动画形式集体订正。第五题作为课堂作业独立完成。
八、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现象平移现象。
围绕一个中心运动直直地移动。
方向发生改变方向不变。
九、本节课要注意的地方:
1、语言要富有激情,不要罗嗦,要简练。
2、学生很可能要说出一些错误的旋转与平移现象,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用旋转与平移的特征,去加以判断。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二
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第一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此变化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在教材中的主题图里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都可以用1+2=3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变化的情境图,小丑合气球,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说出加法算式,从而来帮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二块做一做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一个圆片,再摆一个,一共是几个?摆两个圆片,再摆两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第三块为1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块根据儿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初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通过三个小朋友计算4+1=?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第四块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3+2=5和2+3=5,3+1=4和1+3=4两组算式,来进一步巩固算理和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一年级的学生对加法含义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在进行加法教学前,学生已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能够自觉的运用加法进行计算,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加法进行计算以及我们是如何用加法进行计算的。因此,再进行加法的教学时,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的同时感知用数的组成计算的简便。将他们对加法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也着重培养学生发展其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并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4)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1)知道加法的含义。
(2)激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4+1=5的过程。
(1)知道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设计意图。
学生预设。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我的礼物将奖励给坐姿最漂亮,回答问题声音最响亮的小朋友。
2、教师演示:左手3支铅笔,右手2支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几支铅笔?
3、小组合作: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合在一起一共有几支铅笔的。
4、汇报结果。
5、当我们把事物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时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板书课题)。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物品铅笔,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从而导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1、点数。
2、数的顺序。
3、列加法算式。
(二)理解加法的含义。
1、课件动态展示23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板书在小黑板上)。
3、以上三个问题都能用加法来计算,那你能总结出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加法计算吗?
4、小结: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我们就用加法计算。(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5、学习加法算式。
(1)由数量抽象出数字。
(2)认识+: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板书+)。
(3)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4)读加法算式(板书读法)。
通过课件主题图的动态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并理解,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字,渗透给学生,抽象的数字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1、1个粉纸鹤和2个蓝纸鹤,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个纸鹤?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2、左边1位小朋友,右边2位小朋友,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位小朋友?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3、1位小女孩,2位小男孩,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位小朋友?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三)进一步巩固、理解加法的含义。
活动一:
1、课件展示小丑合气球。
2、小组合作:你能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个图是什么意思吗?快和你的伙伴说一说,并在你说的时候,像老师一样加上动作。
3、检验合作效果。
活动二:
1、教师边板演边表述含义:摆1个圆片,再摆1个圆片,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圆片,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1=2。
2、学生边板演边表述含义。
3、小组合作:2+2=4。
4、检验小组合作。
活动三:
1、用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2、学生独立操作,全班汇报交流。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算式,同时,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理解并巩固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算式。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4+13+22+31+4。
(四)5以内的加法教学。
1、创设情境。
(1)课件播放:学校的操场上有4位同学做游戏,又来了一位同学。
(2)你能从刚才的图象中提出数学问题吗?(将图像复制到黑板)。
(3)解决问题(板书4+1=5)。
2、交流算法。
(1)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得数是5呢?
(2)全班交流,可适时引导学生不看图,你会计算4+1=5吗?
(3)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算法中哪些比较简便。
3、小结:我们在计算5以内的加法时可以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用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
1、点数。
2、根据数的顺序。
3、根据数的组成。
(五)巩固练习。
1、课件播放:24页小猫图动态的活动情境。
(1)让学生说题意、列式(板书)。
(2)独立计算得数并填在方框里。
(3)点名汇报并说算理。
(4)引导学生观察并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2、摆一摆。
(1)学生独立操作,边摆边表述加法含义,并独立完成填空。
(2)点名汇报,说算理。
通过读懂题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用自己理解的算法进行计算,能从多样化的算法中认识到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并使学生直观感知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三
《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能力目标: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情景,理解运算顺序。
2、发现、讨论法:利用我们小组合作座位优势,让小组间讨论、说计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说学法。
运用书本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含有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号的练习。
口算下列各题。
7+8﹦14+7﹦15-9﹦20-12﹦。
4×5﹦8×6﹦15÷3﹦4÷4﹦。
师:同学们认识这几个符号吗?他们中分别有两位是好朋友,你猜猜他们是谁?学生根据前面回忆的运算特点,为这四种运算符号分组。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面遇到的问题吧。
(二)发现特点归纳顺序。
1.加减混合,感知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读书学习。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原来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在看书学习,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师:你能找出问题吗?
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
师:下午阅览室里有多少人在看书学习?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请写下来?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我们把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你知道它该怎么计算吗?学生计算并展示计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29+38算第一步的结果,抄后面的加数。
=67(人)算第二步的结果。
教师小结:我们要写出每一次的运算结果,同时注意等号对齐。
生:先算左边的算式再算右边的算式。师: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行吗?
生:计算结果就会错误。
小结:为了得到准确、唯一的计算结果,在我们的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时需要从左往右算。
师:你能说说下面的综合算式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16﹢9﹢848﹣8﹢1725﹣10﹢2032﹣10﹣6。
学生交流,并写出计算过程。
2.乘除混合,体验运算顺序。
巩固脱式计算的计算格式,体会运算的顺序。
48-18+1715÷3×5。
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第二个综合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
48–18+1715÷3×5。
=30+17=5×5。
=47=25。
3.总结特点,归纳运算顺序。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综合算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
生: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
生:都是加减混合或是乘除混合。
师:对了,我们加减这两位朋友混合的算式或乘除这两位朋友混合的算式叫做运算。当我们计算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并按照书写规范把每一步的结果写下来。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五、说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29+38=5×5。
=67(人)=25。
从左往右算。
六、说教学反思。
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同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正确)。通过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以及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四
1、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5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方程)解答。例6教学是反比例意义的应用,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的。那么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发现、归纳出一种用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如归一、归总应用题,只不过那时是就题论题,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这里主要使学生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4、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5、教具:小黑板、课件。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思、说、动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一)、联系生活,习旧引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遵循这一理念,课始我设计了“生活用水、包装图书等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并组织学生整理信息,判断题中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下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素材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也有用水收费和包装图书的经验,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在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二)、合作探索,领悟内涵:
(1)我先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2)接着让学生用学过的比例知识分析解答,我出示思考题,小组交流,并试着解决,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通过订正,让大家领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什么都可代替,唯有思维不可代替”。在这当中教师要逐渐打开学生独立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自己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以指点和总结,这样做的目的,学生理解问题的水平不一,叙述表达方式不同,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参与到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体现了策略的多样化。
2、在比较中体会知识的实质。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点。在学生充分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发现和体会。
3、练习的设计有层次性。
变式练习的设计,紧扣例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比例关系中,进一步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紧接着完成书中的做一做,让学生在独立完成中,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五
1、
教学。
内容: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第十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此乘法口诀的教学是本学期的一个重点。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出发,灵活处理教材,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的3点:
(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的来源,熟记口诀,比较熟练的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合作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4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正确计算。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探索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的难点。
我认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强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大方面是说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但注意力不稳定。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口诀教学比较单一,要上好本节课,最需要的是创设生动的情境,采用有趣的小游戏和小竞赛,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空间,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二、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教学我运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也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要求。
另外,音乐是陶冶人心灵的神丹妙药,是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也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进行操作。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
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以学生为中心。”为此,课中我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述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设计理念。
本着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体验,我把本课设计成为生动有趣的游戏和不同层次的活动,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
五、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来谈谈教学过程的设计,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方式,我采用以下四个环节完成本课的教学: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复习铺垫中,我就采用采蘑菇和开锁游戏,让全班同学回忆“2—5的乘法口诀”,目的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促进新旧知识的迁移,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操作迁移,探讨新知。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课中我创设“去参观海底世界”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准备题的学习,为新课中的编写口诀打基础;接着,我让学生动手用三角片摆小鱼,共同学习“一六得六和二六十二”这两句口诀;然后,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编写口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高: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练习的设计我力求体现“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原则,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人保证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6个练习:夺星星、摘苹果、夺锦旗、夺红花、我能行、用数学,让学生在愉快中应用新知识。
(四)创新评价,
总结。
全课这是教学过程最后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总结在一节课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把总结全课设计为: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表现和在本节课中的收获,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接着通过提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学生带到另一个高潮。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了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又达到本节课的升华作用。
六、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课主要体现学生得出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设计如下:
6的乘法口诀。
一个6相加6×1=6一六得六。
2个6相加6×2=12二六十二。
3个6相加6×3=18三六十八。
4个6相加6×4=24四六二十四。
5个6相加6×5=30五六三十。
6个6相加6×6=36六六三十六。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六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经常接触时间,并已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1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设置组长,监督员,分享员)(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引导学生说出时针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数60个小格掌握了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以致用,迁移转化,得出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的学习方式,以期待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例二3个钟表,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走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9,是45分,和起来就是4时4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3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8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2、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寻找时间的不同表示。打通书本与生活,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将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五、说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钟表图钟表图钟表图。
4时5分4时30分或4时半4时45分。
(4:05)(4:30)(4:45)。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七
《解决问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借助比体重的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分数除法运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在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判断使用乘法还是除法,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1、理解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这类题。
2、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线段图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说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安排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帮助学生回忆解决方法,并且借助线段图帮助解决,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然后改变复习题的条件,让学生借助复习题,小组研究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找到等量关系是,引导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关系式,并且列出方程,解答后一定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然后归纳解题方法,举一反三,试着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里交流,使学生知道,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方程解决比较简便。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学生基本掌握的比较好。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八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第一:引入
赏赐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来复习一下。说算式让学生抢答。
随意的说。
第二:先动手做一个折风车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教材27页第一题:沿虚线折一折)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最后让学生明白: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
第三: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拼组一个平面图形。
使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教材28页做一做)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圆变正方形、正方形变长方形等等。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九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十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
1.导入部分:
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
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再出示“红金鱼48条”的鱼缸图,学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三者间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力。
3.练习部分
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我特将此环节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同时也使学生能力主动参与,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总结部分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寻找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思,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十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39页——41页,成正比例的量。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与反比例是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常见的数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学生理解正、反比例意义的重要基础)而新教材没有都将常见的数量关系形成关系式,也增加了这节课的教学难度。让学生有画折线统计图的经验,所以基本能自己动手画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成正比例的量》:对比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在保留原来表格的基础上,去除了表格下方的三个小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体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一个更开放、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更能提供让学生有足够研究的空间与思维想象的空间,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旧教材中的3个小问题实际上就是正比例概念的三层含义(两个量必须相关联;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值一定)。旧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这3个问题观察表格,发现表格中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
虽然这样的编排能让学生明确观察方向,少走弯路,及时的发现变化规律,但是这样的数学学习体现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在行动。而新教材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何更好的组织、引导学生在没有3个小问题的帮助下也能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呢?新教材的这一变化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有效完成这节课的前提。教材精简了例题,例1通过研究圆柱形杯子的体积、底面积与高这三个数量的依存关系,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材不再对研究的过程作详细的引导和说明,只是提供观察研究的素材与数据,出示关键性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另外,增加了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例2让学生体会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教材的改动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出表中的规律,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回答。但是如果一开始马上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规律,学生会感到盲目,不知从何入手,那势必会造成合作学习的低效。新课程标准在修改稿中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修改稿中不再回避而是接纳和提倡接受学习)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1、努力为学生创设充足的观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成正比的量的特征、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2、努力实现扶与放的和谐统一,共同构建有效课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可能完成的,充分相信学生,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优点,让学生有一个充分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有困难的,给予适当引导,拒绝无效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用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概念。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正比例的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体会成正比例的量的规律,但要他们用很专业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归纳能力有限,考虑问题也有局限性。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当他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基本能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比如,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学生也很难得出,也没有探究的价值,所以由教师直接讲授,而对于他们之间的规律,则由学生自己来随意表述,当他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通过共同归纳、概括,合作交流,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时,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合作学习的高效。
首先提供情景素材,首次感知。教材呈现了用相同的圆柱形杯子装水的实验,以列表的形式给出了装水的高度和相应体积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填写对应的底面积。我这节课是用多媒体呈现数据的获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水的体积和高度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以及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以观察试验引入新课,很快将学生带进新的探索过程中。一句,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一下打开话匣子,为开课创造了宽松的氛围,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正比例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量,这个环节分为了四层:观察——讨论——再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教学,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生在反复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
本环节将书中的表格分两层呈现,首先出示实验数据报告单,让学生观察表格,研究变量,感受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量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接着引导学生研究定量,出示表格2,让学生计算杯子的地面积,让学生体会到体积和高度的比值相等。感受变量、常量,此时可能部分同学还是模糊的,所以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讨论:体积和高度这两种变化的量具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汇报后,可引导学生归纳:水的体积随着高度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高度增加、体积也增加,高度降低、体积减少,但体积和高度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并用来表示“高度、体积、底面积”之间的这种关系,从而自主归纳出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这里的体积和高度是成正比例的量,体积和高度成正比例关系。仅有例题的首次感知还不能形成正比例的概念,增加一个与例题不同的情景素材,为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
如果说例1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补充做一做就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经历正比例关系的判断过程,再次感知正比例关系。学生能够列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能说出更好(估计优生部分可以,但不能说出这时也不必追问,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用字母式=k(一定)和正比例图像表示正比例关系,让学生继续体会,当学生真正建立起正比例的概念,进行了对比练习后,再接着让学生来说。
由于学生有折线统计图和数对的相关知识经验,所以在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做简单介绍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多少制作正比例图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来巩固今天的新知,由于很多的练习都渗透到了新授的教学过程中,因此,练习的设置较少,重点是让学生在正反例的对比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十二
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们知道几种常见的图形图形,通过折叠,剪切,打架学生的活动,简单的图形分解和拼凑起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初步形成有意识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技能,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主要使用折叠,剪切,比赛,说话等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活动中学习知识,为学生充分发挥空间的想象力。
学生在飞机图形的生活中有很多知觉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观察的操作中已经观察到,理解常见的四种平面图形,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和圆形,在此基础上学习这一课,学生们非常喜欢。有些学生非常英俊的能力,会用纸张折叠出几种图案;有些学生可以折叠图案;有些学生不会折叠。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他们应该注重教学设计。
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差,不喜欢乏味的解释和分析,对于学生的特点,本课通过自己喜欢的游戏教学教学,教学过程主要使用折叠,剪切,比拼,让学生操作,探索,观察活动,学习知识,为学生充分提供空间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的】。
1,通过折纸,切纸,拼图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图形图形的特点。
2,将使用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拼写出一些模式。
【教学过程】。
首先,创造情况,激发兴趣。
创造一个戏剧的王国的智慧的情况,让学生欣赏国王画三幅画,审查了几个常见的图形图形,这导致的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的宫殿这种情景设计,可以动员学生的热情学习,并通过国王的三个笔画学习飞机学习图形,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二,亲身操作,探索新知识。
新的赠款,设计突破了游戏,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打破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它可以娱乐,让学生在高中玩,在学校玩,教学效果不错,而在智慧的王国可以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
第一个:折叠一下,剪一个。
学生第一步切割广场,总结了法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自己的帮助下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后面这种方法的内容探索学习。
二折:折叠,剪切。
让学生折叠矩形,三角形和圆形。(加强难度)。
(设计意图:矩形,三角形,圆形折叠成同样的两部分,有很多种折叠方法。学生在实践中实践探索不同的法律,在小组展示,交流,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反思和自我表达的空间。)。
三,巩固和完善,发展思维。
第三个障碍:打一场战斗,谈论。
第一步学生享受各种各样的谜题,和谈论哪些平面图形从什么?法术究竟是什么?(设计意图:在同一张表的过程中,让每个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接受他人的观点,分享成功的经验。
获得智慧和更多的星奖,整个班的结束。
(设计意图:经过一系列突破性的游戏,学生学会在知识中发挥,培养活跃在教室气氛的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使用脑和大脑,充满活动,实现生动,活泼,积极和快乐的学习最终选择的智力多星,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客观地评价他人,知道如何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十三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五、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的预设:
六、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导入。
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引导探索。
1、教学例3时,我先出示世界地图并提出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让学生观察、判断。然后给出条件(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让学生自己说方法,说结果,说理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尝试完成课本第93页的两行填空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两行分数的共同点,并自己总结出怎样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在教学例4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分数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那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每一组推荐一名代表来说出思路,这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我首先肯定这两种思路都是可以的。然后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和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5和4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3、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用多媒体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4、在教学例4后,我就指导学生练习“做一做”,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第1题,教学时,我让学生直接口答,没有作过多的追问,由学生自己填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次:我安排的是练习十八第2题,因为通分的关键是找准分数的公分母,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题的安排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公分母的确定,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夯实学生的基础。
第三层次: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的第3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防止通分的两种错误类型。
第四层次:我安排了竞赛题。把下面分数通分。三组题,男女生竞赛,每个小组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出正确答案,推举一个成员到前面抢答,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反馈总结。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便于理解。
这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粗浅的理解和预设,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各位的耐心倾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十四
(一)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了《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也就是课本第86--87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知识点: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在商店的中间,教材设计了一些与活动有关的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人民币的计算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学生逆思考,第三个问题的开放性比较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根据综合学习活动课的课型特点,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以渗透教育为原则,以训练实践能力为目的,力求做到把信息技术运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我准备了:
1、媒体课件一套。
2、用实物把教室布置成临时的小小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现场进行交易活动。
3、回收站所需的牌子。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接下来我说一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我先说一下整体设计。
国际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听了,但是你忘了;你看了,把它记住了;你做了,你理解了。”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主导下,我们现在的课堂已不能象以前那样传统的一味的传授知识,我们要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乐园。因此,本节课,我将本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践操作,探索问题---联系实际,创新应用”的规律组织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四大环节:激趣引入、探讨方法、模拟购物活动、交流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生活,学会把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由电脑演示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导入新课,使他们愉快地进入购物情境,进入角色。
第二层:模拟表演,实践体验。(约20分钟)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买商品、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
第三层:活动汇报,体验交流(约10分钟)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展示自己选购物品的自主性,以及合理安排零用钱的巧妙之处和购买物品的经验方法。同时,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珍惜每一分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适当的时候,做一个有主见、善理财巧安排的好学生。最后评选最佳消费者。
第四层: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约5分钟)。
(二)说局部设计
下面我就以教学程序为框架,以"诱思探究教学论"为先导,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具体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课一开始,我先给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情境:放一段热闹喜庆的音乐: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的“小小商店”顺利开张了。(出示课题)熊猫经理特别欢迎小朋友去“小小商店”逛一逛。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小朋友,从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发言),让学生交流物品名称和它们各自的价钱重点是说清楚画面上每一种商品的名称和价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及时作以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你们自己有零用钱吗?父妈给你的零用钱,你平时怎样使用的?分组交流如何使用零用钱。然后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对使用比较合理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对花费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纠正引导。
我这样设计,借助“小小商店”这一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之中,使课堂一开始就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2、模拟表演,实践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实践能力”。鉴于此,我设计了此环节。具体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1)进入角色,若干名售货员进场。
(2)分发购物登记卡、现金记帐卡。让学生把所购买的“商品”的名称其金额、购买理由等记入《购物登记卡》和《现金记帐卡》上。
(3)分组合作进行模拟体验。
活动要求:1、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
2、卖易拉罐和矿泉水瓶的同学要检查废品回收员有没有算错一共应该付多少钱。
3、售货员要看清顾客付款对不对。
4、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合伙购买。
教师注意调控场面,诸如“顾客”进入“商场”的先后顺序,购物的时间控制。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买商品、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我这样设计,除了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时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形。例如,计算买两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卖东西时怎样找零,买东西时钱不够怎么办,怎样比较两种商品的价格,等等。这些情形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或将来会遇到的,通过这种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充分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让学生展示选购货物的自主性,关注学生所购物品的趋向,鼓励学生认真合理安排自己的“零用钱”,把钱正确合理的使用,并指导学生填好“两卡”以便交流。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体验自主的快乐,通过活动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在设计上我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三个教学环节:
3、分组交流,分享快乐。
1)、交流在活动中,各自购买哪些物品。(介绍购物登记卡)
2)、交流买东西过程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3)、谈一谈,在购物中,自己有哪些经验。
4)、交流购买物品的意图。
5)、交流买东西中应考虑到什么?
6)、交流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零用钱。
这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展示自己选购物品的自主性,以及合理安排零用钱的巧妙之处和购买物品的经验方法。同时,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珍惜每一分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适当的时候,做一个有主见、善理财巧安排的好学生。最后评选最佳消费者。
4、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
具体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平时你喝完了饮料之后会怎样处理用完的易拉罐或矿泉水瓶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电脑播放好孩子源源的故事:源源是个非常勤俭的孩子,他经常将家里用完以后的废旧物品,如:易拉罐、矿泉水瓶等,送到回收站换钱,然后把这些钱攒起来捐给希望工程和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
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我这样设计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通过设立“回收站”,可以让学生明白易拉罐和矿泉水瓶都是可回收的废弃物,帮助小朋友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到此,整个教学过程全部结束。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活动尝试,基本上不需要板书,所以此部分略写。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教学设计是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和"诱思探究"教学思想的。
总览整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内容设计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学生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来完成。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真正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本节课的设计,我在这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使学生爱学、乐学。整节课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听听练练",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体验交流。在经历了之后,学生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思维得到了锻炼,并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探索的快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十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这些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买卖商品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1、通过对人民币的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的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的学会新知。另外,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这节课的教学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提问:“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做什么?”
在这里渗透德育教育: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指出: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民币的指示。(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师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的生长点。)
2、认识人民币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那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
指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板书:元角分)
引导:“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提出问题:“每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分完后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2、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分币分一类。
3、我们按数值来分。
……
指出: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对“怎样认识人民币和怎样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1角的可以换()个2分的,还可以换()个5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角分十进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游戏在师生之间或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4、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提出任务:“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名超市经理。请‘经理’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
各组推选出“经理”介绍商品。
引导:“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钱去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吧。”
学生自由购物。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情镜,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有价值的数学。)
5、评价及小结
(设计意图: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总之,让整个学习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那么,学生将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解决问题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十六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1、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