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通用17篇)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之处。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逻辑推理,确保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一
书,就像朋友一般,你不需要拥有很多,只要它是好的那就足够了。
只有书能陪你走到最后。我看书时,看到一些活泼的句子,便会欣喜、开心,如果读到一些悲凄的句子,便会不由自主地悲伤、忧愁,当看到我喜欢的句子时,便会轻声读出。但有时候,我真的讨厌书这种东西,每天按老师要求,不停地背,不停地抄,但我每次有这样的想法时,都会翻一翻我喜欢的课外读物,心情得到释放,全身轻松。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坐在院子里,桌上一壶茶,手里一本书,阳光斜射进来撒在桌上、书上、身上,一边看书,一边品茶,一边享受阳光;或者,在去某个地方游玩时,坐着火车,靠在窗边,手捧一本书,听着火车独特的声音。坐在寂寥无人的山谷,听着汩汩的溪水声,鸟雀们啾啾的细小的声音回荡在山谷,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射进两三束明亮的光,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你和书的存在,书就是一个世界。
每当我读起从前喜欢的书籍,便会心中一暖,令我回忆起往事,那些我曾经历过的美好的时光,天地之间,仿佛只剩我和书的存在,心无杂念只有心境的纯洁。书是一个可以陪你一直走到最后的朋友。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二
有两本书先后陪伴着我走过了一些岁月,一本书是众所周知的《狼图腾》,另一本则是《重返狼群》。读过《狼图腾》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本狼书是由几十个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其中陈阵养狼的故事其实和《重返狼群》极其相似。但当我真正的将两本狼书进行对比时,才体会到了什么叫“一书一世界”
《狼图腾》和《重返狼群》都是“大书”,本本都是几十万字的,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主角,同样的经历,因为由两位不同的作家所著,而变得有所不同。
《狼图腾》的作者是姜戎,他在中年时根据自己去草原插队的经历创作了这本书。在写陈阵养狼那一部分中,他其实很少写陈阵与小狼相处时候的事,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一些人逐渐发现养狼这件事后的不同看法,不同举动,来表现游牧民族生存哲学,比如毕利格老人对狼族的尊重和信仰,比如包顺贵等人对狼的憎恨。在这个老狼世界中,除了对狼群野性的描写,还充满着理性的思考,对人性的理解,当然还有对养狼失败后的自责,懊悔。所以文学批评家孟繁华才会评价道:“这是一部情理交织,力透纸背的大书。”
于《狼图腾》来说,它更能引起读者对传统狼文化将狼恶魔化的思考,于《重返狼群》来说,它更能引起读者情感上和作者的共鸣。同样的两本狼书,因为作者的年龄,思考的角度,所具备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了不一样的两个狼世界。读书就是去书中寻找不一样的世界,从作者的思考中思考,在作者的抒情中抒情。
一样的书,不一样的世界,所以,一书一世界。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三
“一舞一世界”是每个舞者内心最深处的信仰与追求。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世界上最真实的呈现,舞者通过舞蹈,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舞蹈比赛,通过比赛的经历,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一舞一世界”的奥妙。
首先,舞蹈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舞者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在比赛中,我选择了一支名为《离索》的现代舞,这支舞曲描绘了一个失去自由的灵魂,我能够透过舞蹈诠释出内心的痛苦和渴望。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诠释这首舞曲,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舞蹈完美地融合,让观众感受到我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舞蹈帮助我找到了情感的出口,让我能够把内心所感受的东西传达给观众。
其次,舞蹈是一种自我超越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努力和训练,舞者能够突破自己的局限,实现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在彩排和比赛中,我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挫折,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无法再进步,但是我知道如果我放弃了,我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于是,我坚持不懈地练习,一遍一遍地去改进我的舞蹈动作和表达。最终,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无尽的满足和喜悦,我突破了自己的局限,让自己的舞蹈更为出色。舞蹈帮助我认识到只要拼尽全力,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
第三,舞蹈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无论是在排练过程中,还是在舞台上,舞者之间都需要相互合作和沟通。在比赛过程中,我意识到即使是在同一支舞蹈里,每个人的理解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倾听和理解对方,与他人协调配合,以达到最佳的舞蹈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充分地发挥我们每个人的优势,使整个舞蹈团队达到了最佳的状态。舞蹈让我明白了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包容和理解他人。
第四,舞蹈是一种对美的追求。舞台上的每一次动作都需要准确而优美,每一个姿势都需要展示舞者的精湛技巧和优雅魅力。在比赛中,每个舞者都争取通过自己的舞蹈去展示最美的一面。我也不例外,在评委和观众眼前,我要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出来。通过比赛,我不断地追求完美,修正动作的细节,提升舞姿的优美度。舞蹈让我懂得了追求美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要想打动观众,就必须把自己的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最后,舞蹈是一种心灵的安放和放松。在舞台上舞动的那一刻,我感到心情的愉悦和舒畅,仿佛一切的烦恼和压力都被抛在身后。舞蹈帮助我释放内心的困扰和焦虑,让我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平静世界。每一次的舞蹈都可以让我找到追逐梦想的动力和勇气,每一次的舞蹈都可以让我重新找回自己。舞蹈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的慰藉和乐趣。
总结起来,“一舞一世界”是留给每个舞者的信仰,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舞者们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将内心的情感与感受表达出来。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内心的寄托。通过舞蹈,舞者不仅对自己进行了超越和突破,更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在美的道路上不断追寻。舞蹈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一舞一世界”的魅力。舞蹈让我快乐,舞蹈让我成长,舞蹈让我坚强。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四
小时候,觉得一个人在一旁玩玩具是孤独;大一些后,觉得朋友在一起谈笑,自己被冷落是孤独,绝望地认为自己被人抛弃;而现在,我明白:人,本来就是孤独的。所幸,我孤独的世界里有书。喜欢一个人读书。雨后天晴的下午,沐浴在氤氲的阳光里,或是大雨滂沱的夜晚,沉思于柔和的台灯下,手捧一本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唯醉于文字之中。在书中,字里行间,我沉静下来,摒弃了外界的嘈杂和纷扰,聆听自己的内心,有勇气面对自己,并与自己对话。
因为,书里有孤独的世界。尤为喜欢蒋勋的《孤独六讲》,这是一本“书里有孤独,孤独中有书”的书,我十分欣赏这本书中关于“语言孤独”的注脚——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在我与他人之间,好像横着一道由海绵构筑的无形高墙,我说出去的话,在穿越那堵高墙的时候,几乎被吸干全部养分。这么一来,似乎显而易见,他人所说的话也不能顺利传达到我。在匆忙而又迷惘的滚滚红尘里,人们似乎已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急着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来不及把话讲完,却丧失了与自己对话的能力。
书里还引用了这样一句话:看一本书,不要看它写了什么,要看它没有写什么;如同你听别人说话,不要听他讲了什么,要听他没有讲什么。很深不可测、大而无当的话。说出来的话都被扭曲,失去了它的初衷,要了解它的本意,就要去看它背后隐秘的孤独与混沌的牵绊。书是无声的世界。它让你远离喧嚣的语言,让你陷入至真至醇的孤独里。在书中,我们拒绝打破宁静,我们拒绝只是发音的语言,我们拒绝头顶瓷盆仰面朝天的压抑的天空。小时候,孤独是疏离快乐的难耐的痛楚;大一些后,孤独是滑向绝望的沉重的脚步;而现在,孤独是贴近世界的无声的阅读。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浸于山川,回归自然;醉于书文,感悟天地,一书一世界,一叶一婆娑。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五
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那么,为何要读书?一本好书,如同一位导师带你走进书的世界,学会了宋江的豪杰仗义,习得了孔明的深谋大智,明白了贝多芬顽强的意志。这些都是我们从书中所汲取的智慧。我们,能从书中的世界挖掘出无穷的财富。
然而,从书中汲取智慧,不仅是表层上说说罢了。匡衡幼时,家中贫寒,无书可览,于是他去富人家中打工,不求报酬,只求借书一观。又因买不起蜡烛,只好凿壁偷光,借以观书。那匡衡为何这样?因为他早已领略到了书中世界的智慧,并孜孜不倦地汲取。历史上诸如此类的故事很多,且都体现了一个道理:书中的智慧,让人不辞辛劳,也体现了书中智慧的博大。
读书,读书,自古都有学习之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读书其本身就是学习,这并不是主观臆想,是确有实据的。
卡莱尔曾说: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由此可见,学习与读书是可以相提并论的。高尔基也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就进步了吗?当然还要加上“读”字,“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读书,亦或是学习,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汲取书中智慧时,也要不仅“好读书”,还要“读好书”,将书中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控好,才是真正的读书。
所以,我们要读书,要去领悟书中的世界,去领悟书中的知识,要将所有书中的智慧合为一体,再去进取,去思考,去为了更多的智慧。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六
疏疏篱落,惆怅多。曲径通幽,喧嚣落。风起,谁人轻叩小门,不言语。手捧书卷,静静坐落亭间。一种宁静、温暖涌上心头。
春季,繁花似锦,盈盈雨落。一切生机勃勃,漫山遍野,尽是繁荣。于是那如花香般浓浓的诗意伴随风萦绕鼻间,展现在眼前的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无私。悠悠岁月,心灵在这暖意朦胧间,终究是沉迷了。花开遍地间,谁捧一书卷,在天地苍穹间,谁,静坐其中,一页页翻过,似乎那美妙的意境也已被我捕捉,笑了,痴了流年。岁月迷离,不愿去想那花开终会落的伤感,哪怕只是刹那芳香,却也优雅,这是一种坚强。
夏季,绿树阴凉,淡淡绽放。如此激情似火,阳光透过枝丫打在书上,散落一地斑斓。字里行间,展现的是那如蝉鸣般的倔强,是那“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的宁静。岁月如歌,不愿去想那人走茶凉的悲哀,只是绽放过,那也无憾,这是一种乐观。
秋季,硕果累累,安静祥和。大雁南飞,金秋送爽。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却也只愿在孤独中坚强,看到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景色。半卷席,清风习习,于是那手中的书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时看大漠袅袅炊烟,时看山坡红红枫林,时听大雁声声哀鸣……踏着秋之韵,沉醉过。于是不愿去想那悲秋寂寥的哀伤,因为这是秋天啊,因为它给了人们果实的喜悦啊!这是一种奉献。
冬季,叶落枝折,雪花飘飘。那是一种美的感受,是那晶莹的雪花,化作轻纱将山的容颜挡住。“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或许说的就是这些。这是一种执着。静静地站立。它,属于这个世界,却又像编织了这个世界,它给了人们知识,将曾经的花香、背影留下。然后,悄悄离去,化作流星。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七
沈石溪作为一名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写出了许多成功的作品。他以自己在云南边疆生活的经验写出的.作品都蕴意丰富。《混血豺王》就是典型范例。《混血豺王》是《双面猎犬》的续集。豺王白眉儿是猎犬与豺的杂交品种,拥有猎犬的高大健壮和豺的迅猛。但是它的出现引起了豺王的嫉妒,白眉儿不久后就被赶出豺群,成为了流浪豺。在饥饿的折磨下,它无奈归顺于人类。白眉儿很受主人的青睐。但是主人的另一条老黑狗嫉恨白眉儿,让其蒙冤,又回到了豺群。回到豺群的它逐步上位,成为了豺王。在登王后不久,白眉儿又受到了前豺王的攻击,最终死亡。
《混血豺王》中有许多地方映射了人生哲理。在白眉儿的王位被前豺王夺走后,作者写道:“人没有后悔药可吃,豺也没有后悔药可吃。”在本书的高潮,白眉儿生命将走到尽头时,它昔日的主人找到了它,希望它能回到他身边。但是,唯一的条件是帮助他猎杀豺群。此时白眉儿目露凶光,想用利齿嗜咬它昔日的主人。但它失败了,最终死在人类的枪口下。动物与人相同,共存于这个世界。人性的体现,人类的缺失,最终还是通过书中动物与人来表达。人类总会激动,而导致考虑事不周全,最终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这类事件每天都在频繁的发生,但人们总乐此不疲。总会有借口来掩饰错误,但缺口已经存在,不可逆转。白眉儿的救幼崽失王位就警示人们,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人们也会在犯错后再犯同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只因为活得更好。就好比抗日期间的汉奸,忘掉了民族精神。白眉儿最后的反抗,完美地体现了生命的愤怒,血液中民族精神的呼喊。透过一本书,看懂作者的世界,及世界的意义。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八
书的世界,别有一番洞天。里面是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是李清照的低吟浅唱;是郭沫若对爱的追求;是哥白尼对真理的坚持……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亲切地与他们交谈。穆斯林的葬礼让我看到了人间的悲与喜;简爱,让我看清了人们的善与恶;高老头让我见证了人性的真诚与虚伪;名利场让我见识了上流社会的奢靡和勾心斗角……与书融为一体时,不知不觉,你闻到了花香;不知不觉,你走进了森林;不知不觉,你潜入了海洋;不知不觉,你遨游在了天空……这就是书的世界,一个梦一般的世界,而我要做那个寻梦者。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书,一世界。现实中的你,会被无数次羁绊。年少轻狂的你骄傲过、迷惘过、任性过、烦恼过……你的情绪真像那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也像钢琴曲的乐谱,时而强,时而弱。那么,请放下那颗浮躁的心吧,去书的世界瞧瞧。那里没有冷嘲热讽,那里是句句良言。“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值得我去羡慕,抬起头,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很喜欢这句话,它是那么有个性,如此地傲岸不羁。是啊,潮落之后终会有潮起,没什么了不起。就像普希金说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终将过去。也让我们像海子一样,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就是书的世界,一个为你指明方向的世界。
我将一直沉浸于书的世界,优雅地成长,精致地老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九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从小就对舞蹈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最近,我参加了一次舞蹈演出,有着“一舞一世界”主题,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舞蹈的美妙和魅力。
首先,在这次舞蹈演出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舞蹈的独特韵律。舞蹈不仅仅是一种动作的组合,更是一种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在一次次的排练中,舞者们用自己纤长的身姿、各种复杂的动作以及舞台上的灯光音乐相结合,在每一秒的舞动中记录着不同的情感和故事。就像是用画笔勾勒出的图画,每一帧都是一幅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让人沉醉其中。
其次,舞蹈让我感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合作的重要。在这次演出中,我们身处异地,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特长。但是,当我们站在一起,共同排练、演出时,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配合,通过默契无声的交流,使得每一段舞蹈都能完美呈现出来。就像是一颗颗星星亮相,聚在一起,成为闪耀的星空,将美丽的画卷完美呈现给观众。
第三,舞蹈让我感受到了身心的和谐与放松。在排练时,每一次舞动都需要高度的集中力和精确的动作。但是当舞者们面对充满挑战的动作时,通过放松身心,舞者们体验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快乐。舞者们用整个身体去感受音乐,去表达情感,让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激情。在这个过程中,舞蹈成为了给予我自由表达的空间,让我摆脱了日常琐事的烦恼,感受到身体与灵魂的和谐。
第四,舞蹈让我深思生命和价值观的意义。在这次演出中,每一个舞者都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和经历融入到舞蹈中。每当我跳舞时,伴随着舞蹈的每一个节拍,我思索着关于生命的意义。舞蹈是对生命力量的探索,它给予人们无尽的可能性,让人们拥有了超越日常生活的高度,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灵魂,让我明白了人生需有追求和坚持的勇气。
最后,舞蹈让我体会到了对自我的认知和成长。通过跳舞,我发现了自己身上有许多潜力和未开发的能力。每一次排练和演出,我都为了舞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但是得到的成果也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在每一次的舞蹈中,我都能够感受到自己在成长,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技巧和表演能力。舞蹈让我更加自信、坚定,激发了我对自己的信心和潜能的发掘。
综上所述,在这次以“一舞一世界”为主题的舞蹈演出中,我真正体验到了舞蹈的魅力和美妙。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和表达。我通过舞蹈,感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身心的和谐与放松,深思生命的意义,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和成长。这次经历让我对舞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爱好,也将继续努力磨练自己的技艺,用舞蹈来传递我的情感,让自己在舞台上更加闪耀。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十
认识了她,我的世界多彩了!
月光如泻,或灯烛一盏,或淡茶一杯……风将书页轻翻,不禁心颤。拜读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卷卷都缀满一个深深的情字;翻阅人世千般气象,万种风情的纸页,页页镶嵌的都是那活灵活现的笑颜。
杏花浸雨遥望川。
这时,书告诉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清莲初绽笑嫣然。
假日的午后别一般的清闲。于是,漫天卷地的寂寞袭来,深深地,像莲花绽放,时而彷徨,时而忧郁,时而漠然。
此刻,书鼓励我:“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空山人闲桂花落。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深夜,摇落的桂花雨将我从梦中唤醒。看着那飘香的硕果,摸着身旁鼓鼓的行囊,不禁心生悦然。
这一瞬,书提醒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寒水一瓶梅数枝。
宋朝诗人王安石用奇情妙思采下了寒冬腊梅的幽香,让人感到冬的温暖。望着这银装素裹的世界,我注视着那墙角数梅,心不禁随着它一起跃动着,那是一次全新的洗礼。梅花是花,雪花是花;笑容是花,泪眼也是花。生命中的每一时每一刻,前行中的每一脚每一步,都是一朵朵绚烂的花。
沉醉时,书告诫我:“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你是个谜,看得见开始,猜不透结局;你是腊梅,花谢花开,无处不给我启发;你是良师,为我拂去无知,留感动于心。
只因有你,生命变得精彩!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十一
阅读可以开拓人的视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等等都是老生常谈了。然而,这些广为人知的词句中,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是因人而异的甚至是颇片面的。这自然。因为这些理,是人说的,从人的角度,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的。我现在,就权且抛开人的部分,单论书本身的特性。
大文豪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这句话除了说明“读什么样的书,成什么样的人”之外,亦可说明一点:书的内涵,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将一排又一排这样的各有不同的书籍罗列在书架上,便如同将多种多色大小口味各不相同的果实一齐放入果篮里,将多种多色面值重量不同的钱币储入存钱罐中。樱桃不如西瓜大,但其果肉没有西瓜的疏松,所含的维生素占比也更胜一筹。一分硬币比五角硬币大出不止两圈,颜色也银光闪闪很是好看。可用手一掂便发现,其本质十分轻飘,重不及后者一半。书也是如此。漫画诙谐幽默,通俗好懂,但缺乏精神内涵。哲学书籍思想深厚,发人深思,然而艰涩难懂,耗脑细胞。不可论断孰高孰低。正所谓各出各色,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每一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
书的价值独一无二,内容也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本一模一样的书。叶之不同,在于叶脉;书之不同,在其主旨。书籍作为载体,通常承载事件及道理。事件在肉,道理在脉;不同的作者,讲同样的故事,道理绝不会尽相同。更多的时候,连故事也不会尽相同。于是事实便是,不同的书,讲不同的故事,论不同道理,抒不同情感,塑不同人生。
书的内容不同,思想不同,价值不同,人的思想同样不同。不同的人看同样的书,体会感想都不尽相同。这样,千变万化糅合起来,一本书便可化出一个变化多姿的世界。书不同,世界也不同。我们读着一本本书,便如同遨游在一个又一个精心打造的美丽世界。
一书一世界。书之世界,千姿百态;人之精力,终究有限。即便只在书的世界闯荡,也是要有路标的,否则便会迷失。还望诸君不忘本心,择所好,取所长。坚定不移,才能最大限度地体会书的多彩、多姿、多美。
书之多彩,如霞下长虹;书之多姿,如梢尖百鸟。书如何其?一书,一世界。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十二
我坚信每一本书中都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或许展现的是书中动人的故事,或是人生道理的解读,亦或是作者投入的情感写作的思路。写作的人不同,读书的人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就会发现每本书中都有不同于其他书籍的一个或大或小的世界,正如标题所说“一书一世界”
有两本书先后陪伴着我走过了一些岁月,一本书是众所周知的《狼图腾》,另一本则是《重返狼群》。读过《狼图腾》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本狼书是由几十个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其中陈阵养狼的故事其实和《重返狼群》极其相似。但当我真正的将两本狼书进行对比时,才体会到了什么叫“一书一世界”
《狼图腾》和《重返狼群》都是“大书”,本本都是几十万字的,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主角,同样的经历,因为由两位不同的作家所著,而变得有所不同。
《狼图腾》的作者是姜戎,他在中年时根据自己去草原插队的经历创作了这本书。在写陈阵养狼那一部分中,他其实很少写陈阵与小狼相处时候的事,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一些人逐渐发现养狼这件事后的不同看法,不同举动,来表现游牧民族生存哲学,比如毕利格老人对狼族的尊重和信仰,比如包顺贵等人对狼的憎恨。在这个老狼世界中,除了对狼群野性的描写,还充满着理性的思考,对人性的理解,当然还有对养狼失败后的自责,懊悔。所以文学批评家孟繁华才会评价道:“这是一部情理交织,力透纸背的大书。”
于《狼图腾》来说,它更能引起读者对传统狼文化将狼恶魔化的思考,于《重返狼群》来说,它更能引起读者情感上和作者的共鸣。同样的两本狼书,因为作者的年龄,思考的角度,所具备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了不一样的两个狼世界。读书就是去书中寻找不一样的世界,从作者的思考中思考,在作者的抒情中抒情。
一样的书,不一样的世界,所以,一书一世界。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十三
人生乐趣,莫过读书。读书能让我们知天地,晓人情。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人生体验,读一本书就是在和一个伟大的灵魂谈话,是在一种希望曙光中享受阳光的沐浴,使人沉浸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三国演义》中,我看见了一匹匹战马飞奔上战场,战场上,大风四起,烟尘飞扬,人声吵嚷,马尽嘶鸣。“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站在吕伯奢衣家门前发出如此豪言。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凸阵写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狼嚎,天惊并地惨,赵云一人一马一枪,直入千军万马,毫无退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个挺立的人影,在桃花园里,高举樽杯,歃血为盟。一书闭,烟尘散,尔虞我诈是三国。
菊花残,秋风起,卷起黄沙满天,马蹄阵阵,硝烟四起,书卷开合间。读《岳飞传》让我看见了一个金戈铁马的悲情岁月。“骂名传千古,斗胆问苍天,距今数百事谁能辨忠奸?”“莫须有”之罪谋害岳飞,奸臣秦侩,受世人唾弃。"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风波亭岳飞虎目含泪。一书关,心有叹,精忠报国,岳鹏举。
鲁迅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敢于呐喊的人。在一个黑暗的年代,人心惶惶,更需要一个敢于呐喊的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在那个年代,也只有鲁迅的作品能激励人们鼓舞人心。一书合,感慨生,鲁迅精神,中华魂。
英雄的悲叹在秋风中渐行渐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因为读书,我走进了一个又一个伟人的世界,感受到一种又一种人生。有了书本日月星辰也甘愿沦为陪衬一本书蕴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记录了太多的缘起缘灭。
一书一世界,一卷一乾坤,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我们的人生终将绽放光彩。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十四
在谈论读书时,琦君说道:“人生有限,总要有几部最心爱的书,可以常常畅游在书的世界里,让自己一生受用不尽。宛如一个人总想拥有一二知己,可以托生死患难。”
在我的世界里,《天蓝色的彼岸》就是我心爱的书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叫哈里的小男孩车祸逝世后的故事。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能只为自己考虑的世界。哈里重返学校时,心里特别期待着大家怀念他的种种反应,但同学和老师却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而是感性的思维给了哈里重重一击,让他理性地察觉——他已经不在了,生活还在,命运的齿轮还在转动;让他真切的领悟到——应该让自己的行为让他人感到快乐而不是一味地渴求他人的馈赠。
而在我的年幼时光里,总希望在别人家得到一些糖果,为此,母亲狠狠地训斥了我。这与书中故事也是相似的。
这本书向我展示了一个要重视身边人的世界。哈里去世后,班级墙上全为怀念他的作品。花笔墨最多的却是他的死对头杰利。事实上,他们过去的种种全是误会,他们都渴望成为对方的朋友。如果没有那些玩笑、那些外号,他们是否早已成为要好的朋友,每天一起开开心心地踢球?然而世界上没有“如果”,正如文中所说:“我已经死了,一切都无法补救了。”生命是脆弱的,尽管有时我们还有未了的心愿,还有未完的事,我们奋力奔跑,奋力呐喊,却只像空中飘扬的簌簌落叶,最终无法挽回,只能在水面留下一点涟漪。曾经很想向小学的一个同学道一声谢,却因为升学,突然就各自奔向了天涯。
这本书还向我展示了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世界。在最后,哈里来到天蓝色的彼岸的尽头时,他再次静静地向故人告别——并不同于以往的急躁、幼稚——他已在许多事件中成熟不少。他这样说道;“老实说,没什么可担心的。一件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还怕它做什么呢?所以不用害怕。没关系的,不用害怕。”在跨过彼岸线后,他将再生。若在那之间他有一个回首的时候,我相信那一定是一个微笑——没有凄凉,而是更偏向于一种憨憨的、令人有些心疼的笑容。他现在不再是挂念亲人、不舍离去的小男孩,而是一个懂得得失、向往未来的少年。
读完这本书后,我所经历过的事在脑海中回旋、虚化,最后只剩下一缕缕闪闪烁烁的声音……回味片刻,感觉心中更加明亮,似乎得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此时此刻,我想真心的祝福那个在另一个世界满脸拥有幸福笑容的少年,更是希望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永远陪在我身边,开心幸福地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积极乐观地行走在充满希望的人生道路上。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十五
世界写在书中,每本书里都有一个奇妙的世界。这是第九届“书香班级”活动的阅读宣言。这些年来,我带着74颗金豆豆行走在书香世界里,用童心,用爱心阅读着这个世界,和书中的人物一起悲欢离合着,和书中的动物们欢蹦乱跳着,和书中的情节一起跌宕起伏着,书中的世界就像一座童话王国,所到之处都是欢乐,所经历的都是财富,我欣喜着这一切,我更感恩于校讯通这个平台,能够让我和我的金豆豆们收获这么多。
一个班级犹如一列火车,每一列火车都需要有一节强劲有力的火车头,在火车头的带领下火车才能开得好,开得快。我就是这个班级的火车头,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文学作品便是我的油料,每每有了闲暇时光,我总会手不离卷,行走在文学作品当中,去哭、去笑、去打、去闹,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和正能量。喝足了油料的我发出强劲有力的轰鸣声,带动着一节节的火车开始行走在天地间。每天我都会将自己读过的书推荐给豆豆们,有时候是《夏洛的网》,有时候是《狼王梦》,有时候是《淘气包马小跳》,有时候是《火鞋风鞋》,我将书的营养轻松的传递给孩子们,孩子们徜徉在书的世界里,眼中满是幸福。
我们班的小火车厢中,有一节车厢中装的书最多,那就是金勾勾的小车厢,打开金勾勾的博客,你看到的是一篇篇校讯通推荐的精华文章,你看到的是一本本散发着香味的好书读后感,你看到的是这些努力背后的一个小男孩是如此地努力,如此的爱书,我总是惊叹于这个小男孩的那股爱书的狂热劲头,我总是颇有成就感的欣赏着一篇篇美文,享受着这份成就感!
这列火车上还有很多的小书迷,像刘继钊、褚雨晴,魏昊基、王一博、杜豫蒙等等,他们阅读着,写作着,成长着,收获着!
是啊,只要打开一本书,再打开一本书,并养成了习惯,生活就改变了,世界也变了。书带给我和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日益增长,不仅仅是一个爱上阅读的好习惯,更多的是心灵间的沟通,更多的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幸福。
第九届书香班级即将拉上帷幕,我们的阅读不会停止,我们这一列小火车还会继续前行,探索更加新奇的世界,探索更加奇妙的世界,阅读更多,走得更远!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十六
一本书,一壶茶,一坛香,一缕光。在无言间,时光便从指缝中逃走,而我却无丝毫的在意,只是逐渐被一个无形的黑洞吸入另一个世界,并且,无可自拔······还好还好,总有一些善意的作家用手中的纸笔点化我,让我明白时间的含义。
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的自序中写道:“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龙应台的文笔一向以尖锐锋利而为世人所知,然而,在这本书中,我却深深的体会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的情感,对亲人逝去的悲痛,对儿子疏远的难过,亦或是对命运的感慨。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她对时间的了然。
《目送》中有一篇文章说道:“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起初我好奇疑惑,时间是个看不透摸不着的东西,又该如何测量。直到读完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忽然有所领悟:身边的一切都在丈量着时间。那只文具盒,表面从平滑到坑坑洼洼,难道没测量时间?那把古琴,音色从声声如珠到喑哑不堪,难道没测量时间?那把宝剑,从锋利尖锐到锈迹斑斑,难道没测量时间?那头秀发,从青丝如瀑到花白相间,难道没测量时间?又或是我们自己,难道没测量时间?作者的思维如一缕清泉,滋润着我心田的润土,往深处延伸。
然而我们又为了什么而测量时间?时间很珍贵吗?
答案是肯定的。《两本存折》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它对时间的重要与珍贵,描写的淋漓尽致。一个存折不断增加,那是金钱存折;而另一个不断减少,那是时间存折。她说,数字不等同于价值,再多的金钱或许还没有几多分钟时间的价值高。我不禁感叹作者的觉悟之高,竟将时间看得如此透彻!时光的沙漏不会停,所以只留给最亲最爱的人,在时间面前,金钱却不那么重要了,给过路的一个陌生人也不是不可。在时间的面前,其他的一切竟都是那样的分毫不值!这便足以证明时间的珍贵!
在书中我感悟到时光是如此的珍贵,如沙漏一般不停地流走,如一本只能支取不能存入的存折,我愿像龙应台一样,把这珍贵的时间留给最亲最爱之人。渐渐地,渐渐地,我沉醉了,我享受了。我沉醉于书中一字一句的细腻深刻,我享受着与龙应台这般优秀的作家交流。这感觉便是在一个虚无的时间里,我与她面对面,席地而坐,感叹着人生,感叹着时间,如知己一般。
一书一世界心得体会篇十七
一本书,一壶茶,一坛香,一缕光。在无言间,时光便从指缝中逃走,而我却无丝毫的在意,只是逐渐被一个无形的黑洞吸入另一个世界,并且,无可自拔······还好还好,总有一些善意的作家用手中的纸笔点化我,让我明白时间的含义。
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的自序中写道:“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龙应台的文笔一向以尖锐锋利而为世人所知,然而,在这本书中,我却深深的体会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的情感,对亲人逝去的悲痛,对儿子疏远的难过,亦或是对命运的感慨。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她对时间的了然。
《目送》中有一篇文章说道:“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起初我好奇疑惑,时间是个看不透摸不着的东西,又该如何测量。直到读完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忽然有所领悟:身边的一切都在丈量着时间。那只文具盒,表面从平滑到坑坑洼洼,难道没测量时间?那把古琴,音色从声声如珠到喑哑不堪,难道没测量时间?那把宝剑,从锋利尖锐到锈迹斑斑,难道没测量时间?那头秀发,从青丝如瀑到花白相间,难道没测量时间?又或是我们自己,难道没测量时间?作者的思维如一缕清泉,滋润着我心田的润土,往深处延伸。
然而我们又为了什么而测量时间?时间很珍贵吗?
答案是肯定的。《两本存折》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它对时间的重要与珍贵,描写的淋漓尽致。一个存折不断增加,那是金钱存折;而另一个不断减少,那是时间存折。她说,数字不等同于价值,再多的金钱或许还没有几多分钟时间的价值高。我不禁感叹作者的觉悟之高,竟将时间看得如此透彻!时光的沙漏不会停,所以只留给最亲最爱的人,在时间面前,金钱却不那么重要了,给过路的一个陌生人也不是不可。在时间的面前,其他的一切竟都是那样的分毫不值!这便足以证明时间的珍贵!
在书中我感悟到时光是如此的珍贵,如沙漏一般不停地流走,如一本只能支取不能存入的存折,我愿像龙应台一样,把这珍贵的时间留给最亲最爱之人。渐渐地,渐渐地,我沉醉了,我享受了。我沉醉于书中一字一句的细腻深刻,我享受着与龙应台这般优秀的作家交流。这感觉便是在一个虚无的时间里,我与她面对面,席地而坐,感叹着人生,感叹着时间,如知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