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模板20篇)
社会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在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关系。在撰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文字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如果您需要一些总结的范文来参考,不妨看看以下几个案例,可能会给您带来新的思路。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一
特殊儿童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帮助这部分特殊儿童,我阅读了一些与特殊儿童有关的文献,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通过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教育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发展。
首先,我了解到特殊儿童的多样性。特殊儿童指那些在认知、情感、行为、社交等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的儿童。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每个特殊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到这种多样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
其次,我学到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特殊儿童的差异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方法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个性化教育是帮助特殊儿童实现最大潜力的关键。个性化教育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定制合适的学习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只有通过个性化的教育,特殊儿童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和适应能力。
在阅读中,我还了解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特殊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核心支持系统。特殊儿童的家庭需要提供稳定的情感和鼓励,同时与学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为特殊儿童的教育目标而努力。家庭应积极参与特殊儿童的教育,提供家庭作业支持和陪伴,并与学校保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另外,我还意识到社会环境的重要性。特殊儿童需要一个包容和理解的社会环境。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建立容纳特殊儿童的教育设施和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特殊儿童的权益。同时,社会需要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宣传与教育,消除歧视和偏见,让特殊儿童能够与正常儿童一样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最后,我在文献中学到了对特殊儿童的尊重和关爱。尽管特殊儿童存在不同的问题和困难,但他们也是社会一员,有着与众不同的价值和潜能。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他们的差异,并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只有在一个尊重和关爱的环境中,特殊儿童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通过阅读与特殊儿童相关的文献,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关注。特殊儿童是我们社会中脆弱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只有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家庭的支持、社会的包容和尊重,特殊儿童才能实现他们的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特殊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二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200字)。
特殊儿童是指那些在智力、心理、身体或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对于这些孩子,他们在学习、社交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可能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适当地给予支持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阅读特殊儿童文献时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研究方法和范围(200字)。
我在研究中使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阅读相关研究和文献来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我关注了一些常见的特殊儿童问题,如自闭症、学习障碍和多动症等。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得以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症状和可能的原因,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段:主要发现和分析(300字)。
通过阅读特殊儿童文献,我发现自闭症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样化的疾病。不同的孩子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程度。某些孩子可能有严重的社交困难,而其他一些孩子则可能有语言和沟通问题。在文献中,我还了解到自闭症的原因可能是遗传、环境和神经发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学习障碍的研究表明,这些孩子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但他们在其他领域中可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能力。多动症则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等行为,这些孩子可能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支持。
第四段: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支持(300字)。
通过阅读特殊儿童文献,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些孩子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在了解他们的症状和特点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和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和干预措施。例如,对于自闭症儿童,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他们改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对于学习障碍孩子,我们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而对于多动症儿童,合理的教育环境和行为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集中注意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第五段:结论和未来展望(200字)。
通过本次研究和阅读特殊儿童文献,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持。未来,我希望在这个领域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并为改善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总结:在本文中,我分享了我在阅读特殊儿童文献时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研究自闭症、学习障碍和多动症等特殊儿童问题,我了解到这些孩子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支持方法和干预措施。希望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能够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帮助。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三
班内特殊儿童心得体会
在我的班级中,有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可能有自闭症、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该如何与这些特殊儿童共处,是我作为班主任必须面对的挑战。然而,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他们的独特之处与可爱之处。
【议论段一】
在与特殊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他们的独特之处和特殊需求。他们和正常儿童相比,在情感和沟通能力上存在差距。他们的表达能力可能较弱,很难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作为班主任,我需要更耐心地倾听他们,通过其他方式来理解他们的需求。比如,我会观察他们的非语言行为,如表情、姿势和眼神,从中寻找线索,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
【议论段二】
与特殊儿童共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加敏感和细腻。这种敏感性体现在他们对于外界的反应更为剧烈,对一些细节的感知更加敏锐。我曾经注意过,其中一位特殊儿童,在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找到一些细微的变化,而其他孩子却无法察觉。因此,我主动改变了课堂的环境,减少了一些可能引起他们不适的刺激。例如,调低灯光亮度、提供安静的空间等等。通过这些调整,他们的学习和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
【议论段三】
另外,我在与特殊儿童相处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他们的各种潜能与才能。有一次,我们进行了一项艺术创作活动,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令我惊讶的是,一位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作品竟然与当代艺术风格极为相似,令人赞叹不已。这件事情让我深刻明白,我们不能因为特殊儿童在某些方面有障碍,就忽视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潜能。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积极发掘和培养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表现。
【结论段】
与特殊儿童相处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机会。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不仅学到了更多关于特殊儿童的知识与技能,也收获了更多的人生智慧。他们的独特之处、敏感性和潜能,都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比拟的。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他们时,才能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好的表现。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与特殊儿童相处,并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共同走向未来的路。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四
第一段:引言(150字)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级里有几位特殊儿童,他们在学习和社交方面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起初,我们对他们感到陌生和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才逐渐理解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与特殊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接触与理解(250字)
通过和特殊儿童的接触,我逐渐认识到他们的特点与困扰。例如,有一位同学患有自闭症,他很少和人交流与互动,沉默寡言。我发现,他对数字与时间非常敏感,于是我主动和他探讨学习,倾听他的观点。在他的引导下,我逐渐了解到自闭症是一种与社交交往困难有关的心理障碍。与此同时,我也了解到他在其他方面有着丰富的能力,例如他对音乐和计算机非常热衷,并且在这方面表现出色。通过这些了解,我开始更加尊重特殊儿童的个性差异,也学会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第三段:尊重与包容(300字)
在班级中,我也目睹了同学们对特殊儿童的排斥和歧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和特长。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而尊重的对待,无论他们是普通儿童还是特殊儿童。我开始主动与特殊儿童交朋友,关心他们的需要,并尽力帮助他们。同时,我也与同学们分享我的心得,希望能够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更加平等和宽容。
第四段:培养友谊与合作(300字)
在与特殊儿童在一起的时间里,我逐渐培养了更加深厚的友谊与合作。我们相互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我懂得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团结他人,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我们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成长,互相鼓励和激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五段:经验与感悟(200字)
通过与班内特殊儿童的相处,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感悟。首先,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之处。其次,特殊儿童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我们要关注他们的长处而不是强调他们的不足。最后,友谊与合作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品质,通过与特殊儿童的合作,我不仅学到了如何与人合作,还培养了自己的同理心和关爱之心。
结尾(100字)
通过与班内特殊儿童的心得体会,我认识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接纳与尊重不同的人,不论他们是怎样的。我们要关注他们的长处,互相协助,共同进步。通过与特殊儿童相处,我的心灵得到了触动和成长,我相信这种触动将伴随着我走向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五
说个孩子。6岁,一直妈妈带。孩子妈妈脾气属于比较急,加上全职带孩子,脾气急上加急。平时训练几乎无强化,孩子只要做不对,轻则训斥重则打骂。比如孩子出现玩儿手的情况,有可能上去就是一巴掌。比如孩子哪个项目做不对,也是没个好脸色。
孩子跟妈妈很配合,让往东绝对不往西,让浇水绝对不唱戏。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孩子妈妈不再每天跟着孩子,而是换做别人带。
结果。消失了三年左右的很多自我刺激行为全部爆发,目前有的自我刺激不管从时间、频率、强度上都是之前的n倍。
除此之外,配合度全面下降,几乎任何人的话都不听,如果坚持原则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
注意力迅速下降,不管是1v1还是集体课。之前孩子妈妈坐在孩子后面,集体课表现的很好。孩子大部分情况下会主动的看和听,但是脱离妈妈之后几乎全程四十分钟都是在自我刺激。晃手、左右前后摇摆身体、自言自语、下位子等等。
行为问题增多,之前要什么不给也就算了,现在会出现抓、抢、哭闹等行为。
熟悉孩子的人很诧异,这孩子完全变了个样子。
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孩子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大的退步?
那么就要引到今天跟大家聊的第一个话题:棍棒教育的危害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首先大家要记住,正向的,正确的干预方法是后面孩子能交接的基础。关于孩子交接的重要性我不想再过多赘言,目前为止,这是我能为各位想到的唯一一条活路。既能相对的解放家长,舒缓家长压力,使父母不会被一个孩子套牢,又能保证孩子得到稳定持续的进步。
我上面举的例子是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例子了,孩子从三岁开始进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直到六岁。孩子的进步很多人有目共睹,但是脱离开妈妈的表现也着实吓到了很多人。
就是我刚才描述的那个样子,不知道看完的家长内心有没有震惊,反正我看到孩子那个样子我是震惊了。
我例子中所描述的妈妈在国内还有一堆,有人甚至去宣传“棍棒教育”。惩罚是aba当中的一个方法,本身没错。但是用的人不同,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在星儿之家对家长有个规定,叫做三不原则:不许打孩子,不许骂孩子,不许用惩罚。
所有需要用到惩罚的行为家长都要报备到班主任,然后统一由我来决定是否实施以及怎样实施。
不遵守的家长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开除,为什么我要定这么一个规定?
我曾经讲过两个例子。
例子1:
中国有原子弹,美国有原子弹,俄罗斯有原子弹。大家彼此都相安无事,为什么金三胖一要搞原子弹全世界都慌慌的。因为金三胖没理智,让他研发原子弹成功有可能看谁不顺眼就炸谁。所以原子弹好不好?好。威力大不大?大。在理智的人手中就能维持世界和平,在不理智的人手中就能毁灭世界。
例子2:
警察你怕不怕?不怕。但是别忘了警察手里有枪,随时可以打死你。疯子你怕不怕?赤手空拳的疯子你怕不怕?怕。因为他是疯子。
这两个例子表达了我一个观点,惩罚是个工具,在有理智的人手里能解决问题,在没理智的人手里不光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升级问题。
对,我就这么说,大多数的孩子父母是没理智的,大多数的父母用的不是惩罚,更多的是赤裸裸的情绪发泄。
因为你们的压力太大了,要每天跟孩子朝夕相处。因为你们的心里预期太高了,孩子总是不能如你心愿。因为你总是想改变你的孩子,但事与愿违。
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这个圈儿,打骂孩子变得稀松平常。家长之间也很少劝阻,别人进行劝阻家长就一句话:你不是家长,你不懂我们。
说实话,以前我遇到家长骂孩子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这种行为我之前一直保持着一种态度:理解但不支持。
但是这个孩子的事情出现之后,我开始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可怕之处:家长不用正向的方法(强化,塑造,链接等)带孩子,也不用相对柔和的方式(消退等)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而是时常采取暴力的措施去恐吓孩子,最后造成这个孩子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都是迫于淫威。那么一旦这个“淫威”不再,后果将如我上面所阐述的例子一样,不堪设想。
你也可以试想一个被死死压到底的弹簧,要么别松手,只要一松手,保证反弹到底。所以这样的孩子后面就无法交接,因为他的行为不是通过强化才建立的。通过强化建立的行为有个好处,开始用连续强化习得行为,后面通过间接强化维持行为。再然后去做泛化,这个时候不管是做一二三哪一级泛化,别人都能帮你,因为强化这个方法是可以通用的,也是能交接的。
上面说了很多,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用正向的方法带孩子是后面交接的基础。不打不骂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方法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打骂的过程中,你也把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葬送了。
能够做到我上面所说的第一步,也就是调整自己情绪,采取正向积极的方法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泛化了。
泛化的内容我之前也有写过,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查看订阅号的历史信息去翻来看看。我之前也有说过,没有泛化的训练收益基本为零。
这次主要跟大家简单的说一下泛化的等级,一共五级。但是四五级泛化着实有些难,我们一般做好前三级泛化就不错了。
一级泛化:人物泛化
二级泛化:材料、指令、人物泛化
三级泛化:环境、时间、强化物泛化
以杯子为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一级泛化:
张三问“这是什么”“杯子”
李四问“这是什么”“杯子”
王五问“这是什么”“杯子”
注意:在做一级泛化的时候材料指令环境时间等等都是不变的。
二级泛化:
1、材料泛化
指着红色的杯子“这是什么”“杯子”
指着绿色的杯子“这是什么”“杯子”
指着玻璃杯“这是什么”“杯子”
指着塑料杯“这是什么”“杯子”
2、指令泛化
拿杯子
指杯子
把杯子给我
三级泛化
1、环境泛化
在房间问“这是什么”“杯子”
在商场问“这是什么”“杯子”
在马路问“这是什么”“杯子”
2、时间泛化
早晨问“这是什么”“杯子”
晚上问“这是什么”“杯子”
注意:泛化最好按等级有规律的进行,进行某类泛化的时候开始其他因素不要变。孩子在某因素泛化较好的情况下再慢慢的增多泛化内容和因素。比如开始做人物泛化时因素不变,在做指令泛化的时候开始人最好也不要变,指令泛化通过后再人物泛化+指令泛化。其他同理。
孩子交接的重要性,交接的前提,如何交接我今天完完整整的跟大家分享完了。听或者不听做或者不做在于各位。我不是家长,我无法理解各位的心情,我只尽我自己的能力试图为各位找出一条活路。
这忽晴忽雨的江湖,愿你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六
特殊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困难的儿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特殊儿童辅导就成为了帮助他们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有幸参加特殊儿童辅导活动,深刻体会到了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进步的心路历程。
第二段:师生互动
在特殊儿童辅导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异常重要。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支持。我们的老师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参与。在课堂上,老师会适时止步给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能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从而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这对于在生活中进行沟通十分重要。
第三段:学生进步
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是比较慢和困难的,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注。但是,在特殊儿童辅导中,我看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有些孩子在刚开始参加辅导的时候,几乎没有颜色搭配的能力,但是通过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委婉鼓励,他们慢慢克服难关,学会了如何挑选衣服,如何正确的搭配颜色和穿衣风格,再到后来,他们可以自己想出更多的和更加完美的搭配方式。这让我深感特殊儿童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可爱。
第四段:家长关注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持者,也是特殊儿童辅导中不能忽视的一方。家长的关注和参与可以大大变成儿童的成长。特殊儿童的家长通常需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在特殊儿童辅导中,我们着重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的重点,并开展了针对性的家长讲座,让家长更了解他们的孩子,并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和相处。
第五段:总结感言
通过这次特殊儿童辅导,我真正了解到特殊儿童的价值和难处,但是他们身上有更加特殊和可贵的品质,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的沟通和互动,细致耐心地了解别人的情感和体验,这无疑是我成长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我相信,这个过程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使我们的世界充满爱、温暖和和谐。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七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而特殊儿童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我们应该创造更加包容和友好的环境,帮助特殊儿童克服困难,实现他们的潜能。通过阅读特殊儿童文献,我对特殊儿童的需求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特殊儿童文献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特殊儿童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困难。特殊儿童包括各种各样的情况,如自闭症、多动症和知觉障碍等。他们可能在语言、智力和社交技能方面存在困难,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和其他儿童的互动中面临挑战。文献中提到的个案研究为我提供了更清晰的了解特殊儿童的困难,从而引发了我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其次,我认识到特殊儿童需要的是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支持和干预措施。常规教育对特殊儿童可能不太适用,因此需要针对他们的具体需求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在文献中,我了解到了很多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干预方法,例如个别辅导、社会技能培训和使用辅助技术等。这些方法都强调了个体化的教学,充分尊重和发展特殊儿童的潜能。
此外,我还意识到解决特殊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殊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需要得到支持。家庭是最初的支持来源,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并与专业人士合作,为特殊儿童提供最佳的照顾和支持。教育机构也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以满足特殊儿童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我们应该在社会中倡导包容和友善的态度,减少对特殊儿童的歧视和排斥。
最后,特殊儿童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殊儿童由于他们的困难和挑战,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文献中提到了一些心理支持和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游戏疗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特殊儿童克服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服务应该得到广泛普及,以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特殊儿童文献,我对特殊儿童的需求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特殊儿童在学习和发展上的困难,以及他们需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支持。我也意识到解决特殊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且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通过这些理解和意识,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创造更友善、包容的环境,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八
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身体发育、学习或行为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的儿童。在一个班级中,特殊儿童的存在往往令人关注。他们有不同的需求和困难,但与其他儿童一样,也渴望被接受和融入集体。在与特殊儿童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也体会到了他们对班级的积极影响。
第二段:特殊儿童的影响和带来的困难
特殊儿童的存在给班级带来了一些挑战。他们的学习进度可能比其他孩子慢,或者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对于一些学习困难或自理能力不足的特殊儿童来说,老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会对班级带来额外的压力和负担。此外,他们的存在可能会给班级中的其他孩子带来某种困惑或不适,因为他们与自己的行为和能力水平不同。这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具备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段:特殊儿童带来的积极影响
尽管特殊儿童存在着各种困难,但他们也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首先,他们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尊重和关爱他人的不同。在与特殊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怎样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此外,我们也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无畏和坚强的品质。特殊儿童不会因为自己的困难而放弃努力,他们敢于挑战自己,追求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激励着整个班级,使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和坚持。
第四段:特殊儿童的需求和支持
特殊儿童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特殊的需求,所以他们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关注。在班内,我们与特殊儿童的互动不仅限于教师和教室的环境。我们设立了特殊儿童协作小组,由多个同学合作、分享经验来帮助特殊儿童。老师授予了每个小组具体的任务,使得同学们能够主动参与,培养同理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我们为特殊儿童提供了额外的辅导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学习进度。这种关心和支持让特殊儿童在班级中感受到了温暖和认同。
第五段:特殊儿童对整个班级的启示
通过与特殊儿童的相处和交流,我明白了他们是如何面对挑战并坚持努力的。他们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不仅启发了我个人,也影响了整个班级。我们开始更加感恩和珍惜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同时也学会更好地帮助其他人。在这种共同关心和支持的氛围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爱和包容的班级,让每个人都感到安心和快乐。
总结:
尽管班内特殊儿童给班级带来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不仅满足了他们的需要,也让我们获得了更多。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更加关注他人的差异,尊重和包容他人。与特殊儿童共同学习和成长的经历让我们懂得了珍惜和感激,同样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特殊儿童是我们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与他们的相处,班级中的每个人都得到了成长和启发。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九
大多数“留守儿童”得到的仅是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很多人总是责怪“留守儿童”不好管教,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吗?父母不在他们身边,他们得到了多少关怀与爱?我们又怎能责怪他们的父母呢?他们的父母出门打工,是绝大部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有几人对留守儿童是心平气和的?他们一不听话,大多数人就会说:“就是你父母没把你教好!到你父母那去!让他们教你!”这些言语会无形中会伤害孩子。而我们对这些“留守儿童”,可能会睁只眼闭只眼,他父母都管不了他!我们能管多少呢?逐渐就对他们冷漠了。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
在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是我们对待突发事件的一种必要方式。这种时刻下,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事物,这是我在过去经历的特殊时期中得到的宝贵体会。本文将从处理困难与挑战、提高应对能力、注重心理健康、倡导团结合作、保持乐观积极等五个方面,阐述我的个人体会。
首先,特殊时期需要我们学会处理困难与挑战。特殊时期下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要比平时多得多,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不同以往的处理能力。我们应该学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应对各种挑战。例如,当我在特殊时期面对无法去学校上课的问题时,我通过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克服困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其次,特殊时期促使我提高了应对能力。在特殊时期,我们经常需要面对一些紧急突发的事件,这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比如,在特殊时期,我和我的同学组织了一次在线线上义卖活动,以募集捐款购买口罩和必需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让我在学会如何组织筹备活动的同时,也培养了我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应变的能力。
其次,特殊时期注重心理健康。在特殊时期,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读书,通过运动和阅读来调节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我还鼓励自己和身边的人坚持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这有助于提高我们应对特殊时期的能力。
再次,特殊时期促使我们倡导团结合作。在特殊时期,我们面临着共同的困境和挑战,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我与我的同学们组织了线上的互助小组,帮助彼此解决学习难题,共同进步。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能战胜困难。
最后,特殊时期我们要保持乐观积极。在特殊时期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能气馁,而要坚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正如乌云后面会有阳光一样,特殊时期也会有好转和解决方案。我在特殊时期积极参与各种线上娱乐活动,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与家人朋友开展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渡过难关。
总之,特殊时期特殊对待需要我们学会处理困难和挑战,提高应对能力,注重心理健康,倡导团结合作,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特殊时期的挑战,努力克服困难,共同创造更好的未来。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一
作为军人,一直以来我们都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利益的使命。然而,在人民军队服役的我们也是有家有爱的人,我们也会关注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最近,我参与了一次军队慰问活动,目标是特殊儿童。这次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性,也给我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在参与慰问活动的开始,我第一次与特殊儿童接触。他们有的是肢体上的残疾,有的是听力上的障碍,还有的是智力上的障碍。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和一般儿童存在差异,但他们同样渴望关爱和尊重。看到他们面带微笑,用稚嫩的声音向我们致意,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温暖。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作为军人,要时刻关注和关爱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慰问活动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与特殊儿童进行互动。我们陪他们玩耍、听他们讲故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其中有一位聋哑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凭借手语与我们进行交流,虽然讲话困难,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强和乐观。与他相处的时候,我深切感受到关爱和耐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存在,用心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
特殊儿童常常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但他们向来展现出坚强的一面。在慰问中,我遇到了一位因为车祸而失去双腿的小女孩。尽管她只能用轮椅代替双腿移动,但她的眼神中洋溢着热情和活力。她告诉我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运动员,虽然现在无法实现,但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次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只要坚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放弃追求,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成功。
第四段:反思自己的幸福。
在这次慰问活动中,我再次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特殊儿童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而我们却常常抱怨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他们的坚强和乐观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他们的微笑是我们最大的鼓励。这次慰问活动让我反思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感恩之心,是否能够珍惜现有的幸福。我决定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我想向特殊儿童的家庭致以最诚挚的敬意。特殊儿童的成长需要家人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在慰问活动中,我见到了许多特殊儿童的家庭,他们给予孩子们最大的关心和支持,为他们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特殊儿童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理解,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机会和平等的发展空间。
总之,参与军人慰问特殊儿童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我,让我重新认识到了一个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只有通过关爱和尊重,才能让特殊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特殊儿童将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和和谐的生活。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100字)。
作为一名军人,参加慰问特殊儿童的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爱的伟大和责任的重大。在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坚强与乐观,也激发了我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第二段:接触与感受(200字)。
参与慰问活动的第一天,我和战友们来到了特殊儿童福利院。这里的儿童有的是轻度智力障碍,有的是自闭症,还有的是身体有残疾。他们或用手语或眼神与我们交流,或用微笑和拥抱表达他们的爱。那一瞬间,全凭心灵的感应,使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纯真而真挚的情感,我懂得了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更包容的社会。
第三段: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300字)。
在特殊儿童中,我见到了许多家长和老师,他们是这些孩子们最坚强的支持者。他们用自己的爱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这些特殊儿童的乐观和积极向上感染了我,让我更加理解生活的宝贵和幸福。他们有些孩子虽然身体或智力有障碍,但他们用自己特殊而独特的方式,展现着自己的才能和梦想,无论困难多大,他们永不放弃,一直充满希望。
第四段:慰问活动的意义(300字)。
通过与特殊儿童的相处,我更加明白了慰问活动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们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他们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和理解。我们作为一名军人,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保卫国家,也是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慰问活动是一次让我们认识到社会多元化的机会,它让我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让我们的军人形象更加亲近人心。同时,我们的参与也为这些特殊儿童送去了温暖和希望,给他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第五段:对未来的期许(200字)。
在与特殊儿童的接触过程中,我产生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许。我希望社会能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军人能关心和关注慰问活动,为这些特殊儿童带去更多的关爱和温暖。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的特殊儿童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尊重。
总结:通过这次参与军人慰问特殊儿童的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爱和责任的意义。特殊儿童的坚持乐观和家长的无私付出让我更加感恩生活。我希望慰问活动能够成为一个持久的项目,让更多人关注和关心特殊儿童,为他们带去爱和温暖。作为一名军人,我将继续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美好。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三
什么是儿童学习障碍,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人们常常把它与学习困难、学习缺陷、学习无能等相混淆。学习障碍所包含的大量情况也很难确切地予以定义,如活动过度、学习无能、脑功能失调、轻度脑损伤、知觉缺陷、诵读困难等。1963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s·kirk)提出了学习障碍(learn disability)的概念,认为是指那些能听又无显著智力缺陷,然而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致于无法良好的适应家庭生活,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儿童。1983年美国几个关于儿童学习障碍的学会共同拟定的定义是:“学习障碍是指在求知、听讲、说话、阅读、写字、推理或算术能力上出现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学习困难通称,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即是由一个人的内在因素所导致的,虽然这种学习缺陷也可以与其他障碍(如感官损伤,智能不足,或情绪困扰)同时存在,或是由于环境(如文化差异,教育方法问题,处境不良)的影响,它却是因此状况或影响所直接促成的。”
学习障碍的定义虽有许多分歧,但以下四个特征却是公认的:
(1)差异性。儿童的实际行为与所期望的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如尽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实际学习成绩却远低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应该达到的成绩。
(2)缺陷性。学习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这种儿童在很多学科方面能学得很好,却不能做其他儿童很容易做的事。
(3)集中性。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了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因此,常常在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或算术方面出现障碍。
(4)排除性。学习障碍的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
医学界把学习障碍看成是一组症状,表现出各种疾患:
(2)儿童抽动症。表现为交替出现的眨眼、摇头、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等,同时伴有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等。
(3)特殊能力发育迟缓。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阅读能力和运算能力下降或明显下降,凡涉及这两方面能力的学习,其成绩显著低于实际水平。
(4)发育迟缓。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衰弱状态,学习易疲劳,学习成绩普遍低下,而非某一单科困难。
(5)品行障碍。经常说谎,有偷窃行为,经常逃学,到处游逛,和父母不能建立正常的感情等。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四
第一段:介绍慰问特殊儿童活动的背景和目的(150字)。
军人慰问特殊儿童是一项特殊而有意义的活动。特殊儿童是指身体或智力上存在某种障碍的儿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军人慰问特殊儿童的目的是为了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这不仅能给特殊儿童带来快乐和希望,也能为军人提供一次锻炼自身品德的机会。
参与慰问特殊儿童的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当我亲眼见到那些天真无邪的特殊儿童时,内心不禁被他们的坚强和乐观所打动。虽然他们面临着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但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他们依然提着微笑,积极向前。这让我深深地明白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坚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在活动中,我参与了特殊儿童的插花和手工制作课程,和他们一起玩耍和交流。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发现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心。他们的微笑和眼神里透露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在与特殊儿童的交流中,我渐渐明白了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关心。他们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理解,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重要的存在。
慰问特殊儿童的活动不仅对特殊儿童本身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军人们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在活动中,军人们将自己扮演成特殊儿童们的朋友和老师,通过陪伴和教育,他们不仅让特殊儿童感受到了关爱,也给予了他们新的希望和动力。
同时,参与慰问活动也让军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不仅是保卫国家的勇士,更是社会的一员,有着义务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次活动使得我们对特殊儿童的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明白了自己作为军人的责任所在。
第四段:思考如何将这种关爱传递下去(300字)。
在活动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关爱特殊儿童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这种关爱传递下去呢?首先,我们可以多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陪伴。这不仅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也能让我们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的方式,增加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了解。只有当社会整体上意识到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他们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方式,传播特殊儿童的故事和需要帮助的信息,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只有当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特殊儿童的行列中来,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军人慰问特殊儿童是一项无比有意义的活动,通过与特殊儿童的交流和互动,我们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和自己的责任所在。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关心到特殊儿童的需求,也激发了我们对社会责任的思考。我们应该将这种关爱传递下去,为特殊儿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希望。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关爱特殊儿童的行列中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和包容的社会。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五
首先,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导致有意识的、科学的'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留守家庭或者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
其次,家庭教育环境缺失。外出经商、务工、学习的家庭多半是当地经济萧条、家庭经济贫困、生活困难迫于无奈才背井离乡。外出者中也有一部分通过合法经营、勤劳致富明显改善了家庭生活状况,而更多的农民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留守儿童一方面要承受家庭贫困的困扰,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从而使他们原本恶劣的学习环境雪上加霜。再加上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农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代养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六
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是当前许多国家在灾难、疫情等严峻挑战面前所采取的一种措施。这种对待是建立在规范和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为了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危机,从而为社会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在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的过程中,我有幸亲身经历并深深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段:巧妙的调整心态和生活习惯
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首先要求个人能够巧妙地调整心态和生活习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不能悲观失望,而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特殊时期要求我们主动改变某些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以此来降低传染风险。通过适应并遵守这些新的规则,我发现自己的生活更加安全和健康。
第三段:理解他人的困难与需要
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还要求人们对他人的困难和需求持有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在疫情期间,许多人可能受到了健康、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关爱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在疫情期间,许多留学生在海外无法回国,我和一些朋友积极组织线上交流和支援,帮助他们排解孤独感,并提供必要的生活援助。这种互助和支持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的核心。
第四段:通过创新应对困难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要求我们寻找创新的应对方式。在疫情爆发初期,许多企业和学校都面临开展线上教学的问题。然而,好在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通过网络会议和在线教育平台,我们可以远程学习和工作,保持社交联系。我个人也通过在线课程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正是这种创新的应对方式,使得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更加有效。
第五段:积极参与社区合作
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离不开社区的合作和参与。在疫情期间,我积极参与社区的防控工作,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协助分发物资、宣传预防知识、劝导市民遵守规则等。通过参与社区合作,我感受到团结和信任的力量,也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
结尾: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的经历和体会,让我明白了携手共进,众志成城的力量。在面对困难时,如果我们能够调整心态,关注他人,寻找创新的应对方式,并积极参与社区合作,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度过特殊时期,并从中获得成长和收获。我深信,只要我们坚持特殊对待的原则,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七
关爱特殊儿童,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现将本学期关爱特殊儿童如下:
每学期班级召开家长会,会上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特殊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特殊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工程。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特殊孩子的主题队会,根据本班特殊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通过活动,让特殊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自由散漫,学业成绩很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他们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了,学会尊重他人了,能够自觉遵守纪律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每个留守特殊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特殊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关心关爱特殊学生,不单是学校班级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特殊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八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而学生学习困难是一个较大的群体,主要包括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学生。但往往有部分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的表现较差,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对待“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我经过尝试,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困生,只要我们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关注,关心他们,并且利用班级的整体力量,对他们实行思想教育、跟踪、督促、辅导,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困生一定会取得阶段性的、不同程度的进步。长此以往,最终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一直以来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对学困生要有热心。
我们平时说的“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表现不好,影响了班集体,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导致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差。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人是需要尊重的,教师要学生尊重,反之,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地说,老师比较关心重视品学兼优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热情关心。作为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学困生”,要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心温暖,从而鼓起学习的风帆。
如我班的罗俊林同学,由于学习、行为习惯都比较差,受到同学们的冷落,甚至疏远。因此,他无心学习,整天闹事,经常与同学们发生矛盾,成绩越来越差。我觉得他是比较聪明的,只是他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较差一些而已,只要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用心去学,相信他一定会学得好的。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学习,经常打电话给他,跟他谈学习、谈将来,谈如何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同时,进行家访,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他。这样,他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热心,感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慢慢地对学习有了信心。这时,我又发动同学们帮助他,特安排一名学习好的`同学跟他同桌,经常性地帮助他。每当他有的点滴进步,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他、鼓励他。这样,他在学习上越来越用功,改变过去那些坏的习惯。后来在水平测试中考出了比较好的成绩,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都比上学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对学困生要有信心。
自信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条件。有这样的一句名言: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有进步。其次,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其更加进步。再次,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信心。在学习上,给予差生更多的帮助,辅导,如课堂上多设一些让差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多让他们做一些较易的练习题,课堂外开小灶,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在班上表扬,进行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如上学期我班有陈锋、庄学俞、郑伟杰等几位同学,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好,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整天沉默不语。我在一次公开课中,比较多次数地请他们几位学困生来回答基础问题,并且特别表扬了他们,他们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连续以来的数学课上都表现出自信,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渐渐地有了学习的信心,水平测试时发现,他们的成绩显著提高。此外,给“学困生”制定适当的目标,积极鼓励他们去实现。在本学期初,根据本班“学困生”的各自实际情况,我给他们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还设了进步奖。对于每个“学困生”的每个单元测试成绩达到了目标,就给予奖励,即使没有达到,就算有进步,我都给予奖励;同时在班里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把“学困生”分到各个小组里,定期评出优秀小组,利用集体荣誉激励差生,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三、对学困生要有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当“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当“学困生”做错题时,不能急燥,不要挖苦,要静下心来,耐心地辅导,直到他们学会。在思想上,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不稳定,变化无常,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教育。
如我班上的吴礼贤同学,就是典型的变化无常的例子。他性格倔强,好胜,学习缺少耐心,思想表现差,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动辄就发脾气。我经常耐心地找他谈心。利用课余时间(如早读,课间时间)辅导他,让他做一些比较容易做的练习,一点点地教,一次不懂,教二遍,教三遍,直至弄懂为止。注重教他学习的方法,纠正他错误的学习态度,上课让他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常在班上表扬他,还让他负责管理班级午休纪律,使他不断进步。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级工作也做得比较出色。
四、对学困生要有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在热爱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对“学困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这对转化“学困生”有极大的作用。在学习上爱“学困生”,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学困生”。让“学困生”体会到:教师这样爱自己,我要用功读书,我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的受。多关心学生,多为学生想想,多向学生献出点爱心,多沟通与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无目的地“偏爱”,而是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时时刻刻地在关心自己。
如我班有个“学困生”彭乐儿,开学初,纪律比较散慢,学习成绩不好。我就经常利用中午时间辅导她做作业,上课时常让她上黑板演练比较容易做的题目,为她创设成功的机会,在班上表扬他,并且让她担任学校值日生,她觉得自己是一名干部,做什么事情应该要有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在学习上开始用功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并且比较认真完成。在几次水平测试中,她一次比一次进步,被评为进步奖,在颁奖的那刻,她高兴得热泪盈眶。现在,她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偏上的稳定状态。
此外,对待“学困生”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书写,学习时要集中精神。同时,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感到学有所得,学有进步。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都能够抓住一个契机来重点关心学困生,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困生良好的个性、排除学困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所有这些,我们教师将责无旁贷。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十九
摘要: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让我们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把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连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愉快地成长,有利于满足个体素质发展需求,稳定农村家庭幸福,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由于受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缺乏,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从溺水事故和交通事故频发、心理健康失衡等角度,对“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进行分析。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我对班级中22名“留守儿童”作了调查:这些孩子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守着,首先隔代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从而容易让这些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他们因大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人,对安全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安全意识,很少进行安全教育。当孩子有违纪现象时,有少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包容和支持,这样,纵容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听话、打架、上网、逃学、撒谎等坏习惯,不利于孩子安全、健康成长。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
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从他们平时的成长日记里,我看到了他们因为家庭的缺少关爱,心里存在着迷茫。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和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为此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将留守儿童分成了12个组,每个组有两个“爱心妈妈”。“爱心妈妈”细心呵护他们,随时与孩子们交流思想、排解困苦,随时让学生感到很安全,带着学生与其远离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让父母经常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细微变化。我就是我们班的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在与孩子谈心中,我了解到孩子的心里,他们周末都被监护人绑在家里看电视,不许出门同小伙伴们玩耍,因为出门怕孩子安全出问题。而孩子们又非常羡慕那些爸爸妈妈都在家的同伴,经常周末由爸爸妈妈带出去玩,而一到周末他们的心里就感到很失落。知道这事以后,周末我就带着这些孩子来到大关镇的文化站参观,他们在文化站的娱乐室里打乒乓球、下象棋、看书……看着孩子那开心、灿烂的笑容,我想这些留守儿童是多么渴望周末有人陪着走出家门好好玩玩,放松一下啊!我还经常利用周末或活动课时间带着这些孩子在镇政府前的广场以及附近的工厂参观,满足他们心里的需求。
我班上还有一名留守儿童超超,记得刚上一年级时他性格比较孤僻,经常早到或迟到,有时候早晨6点就到校,看见校园内没学生,他就一人到外面去玩,又没有时间概念,再次到校时就迟到,有时课间翻学校的后墙溜出去玩,长期是饱一餐饿一餐。像超超这一类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行为给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老师我给予他更多的关心,我积极主动地和他多方面的沟通,虚寒温暖,问他有没有吃饭,从他摇头和点头中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在他冷的时候把我家孩子的衣服、鞋拿给他穿;没吃饭时,买包子给他吃,拿牛奶给他喝,老师们也经常把他叫进办公室,给他一些吃的东西,真正走进他的心灵,多观察他的发展变化,以及时了解、疏导他的心理问题。今年学校庆“六一”广播操展演活动时,他看见同学们都穿着整齐的校服准备参加比赛时,心里感到特别失落,数学老师知道后,马上将自己的孩子校服送给他穿,让他和同学们一样快乐地过“六一”儿童节。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的并不多。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态度,大多对学习缺乏自信,成绩普遍较差,甚至出现了厌学心理;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因为思念父母而分散了学习精力;在家里祖父母年纪大、文化低,没办法辅导孩子学习……针对留守儿童这一心里,老师们总是利用课间时间给这些孩子补缺补差,在班级中营造互助互爱的氛围,以主题队会、互结对子、节日祝福等形式,让人人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二、与家庭紧密连接,教育留守儿童注意安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由此可见,与家庭紧密连接,将是加强教育留守儿童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每年春季开学的时候正逢春节过后,大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还没出去打工,学校就利用这个时间要求各个班都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让家长交流在外工作的情况,以及对孩子的期望,利用学生父母创业艰辛的事迹来激励他们,使其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鞭策他们不断进取。
记得今年我们班的留守儿童家长会上,瑞瑞同学的爸爸是一位建筑瓦工,他就向孩子们讲述了他的一天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时必须做到的安全防护工作,孩子们都惊讶了,他一天的工作是多么辛苦,而世界上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正是无数像瑞瑞爸爸一样的建筑工人一点一点地垒筑起来的,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多么高,孩子们深深懂得只有自己在家、在学校安全、快乐地生活,努力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父母在外才真正安心工作。在家长会上我还与学生家长谈儿童心理,现代环境下的孩子安全管理和学习指导,我还利用“班班通”让留守儿童家长认真观看了《交通安全教育》和《游泳知识与防溺水安全教育》两部影片,让父母一定要强化实际监护人的安全教育意识,孩子在家应该干什么,不能做什么,处处做到安全教育。让孩子从细微处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三、与社会紧密连接,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意识。
卅铺中心小学地处206国道东侧,出校门就是合安路,交通安全是学校一直以来最关注的问题。为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教育,有效避免交通事故或安全事故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危害,学校特请来桐城市交警三中队从落实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入手,多措并举,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一是每天中午放学时间、下午放学时间交通警察提前五分钟来到学校前的公路旁护送学生过马路,每天学校安排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协助交通警察护送学生过马路。二是组织交通民警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展示交通安全图片,作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强化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三是把交通事故案例做成板报来警示教育师生;四是组织“留守儿童”与交通民警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畅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使孩子们增强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我们经常利用班会、队会、晨会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多次进行紧急疏散演习,强化他们安全意识,评选“校园安全之星”。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让我们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把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连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愉快地成长,有利于满足个体素质发展需求,稳定农村家庭幸福,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待特殊儿童的心得篇二十
在学校中,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其他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另外,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学校和老师缺乏经常性的沟通,使得部分老师也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引导和教育,没有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爱,留守儿童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他们也选择了遗弃他人、抵制他人、抵制学习、抵制学校。从目前来看,要解决“留守儿童”这个教育难题,家长、学校、社会就应全部参与进来。这当中,对“留守学生”而言,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但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最好不留痕迹,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是一视同仁、没有特殊化的。我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增加校园的书香气。
多学知识让心灵找到归宿与寄托是对“留守儿童”最好的礼物,可以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为此,学校要加大阅览室和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多订阅一些报刊,多增加阅报栏,在食堂内安装有线电视。学校还可以创办文学社、书法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等,举办元旦晚会、体育运动会、歌手比赛、主持人大赛、演讲大赛等各种有益的活动,让这些“留守儿童”意识到,他们是集体中的一员,没有人把他们当成另类。
3.2再多一点关爱。
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需要他人的关爱与温暖。正因为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能时时得到父母的爱,他们的心灵才会变得更敏感、更脆弱。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努力让他们睡得安心,吃得甜心,学得舒心,玩得开心。教师应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自尊自爱,体谅父母。感恩他人,关注社会。
3.3教育者要时时提醒自己,他们是“留守儿童”
做好“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工作。各班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要将他们父母的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教师多家访,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就在身边。
当然,“留守儿童”作为新时期的特殊群体,教育难度很大,我们应该不断摸索,寻找更有效的方法。“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大家都来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