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纪录片的心得(实用23篇)
总结是对过去的沉淀,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回顾。总结是一种对自己过去的肯定和对未来的规划,以下是一些精选总结范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提高。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一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为拓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载体,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深刻感受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范,10月8日上午,图书馆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中层干部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观看了纪录片《王尽美》。
纪录片采用现实与历史双线条叙事方式,通过觉醒、探索、追梦三个主题,讲述了革命先驱、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及老一辈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献身的感人事迹。展现了王尽美这位第一代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劳苦群众的解放,不懈奋斗、光辉灿烂的一生。
通过学习、观看,大家纷纷表示,作为生活工作在王尽美烈士故乡的人,要继承王尽美同志的红色基因,追随他的足迹,在光明的道路上奋力前行。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担当和豪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在我眼中,党就像一位母亲,时刻关怀、体贴着我们;党就像一位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党就像亲人、朋友,在我们为难的时刻,会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应该感谢党,因为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党是中华民族的英勇和守护神。如果没有党,我们中华民族也许到今天依旧是一个黑暗的旧中国。回眸历史,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多重压迫之下,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英勇地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号召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陕北,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大无谓的革命精神;还有那浴血奋战的台儿庄大捷、气壮山河的百团大战等赫赫战功,也无一不是我们党在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辱,中华民族不可欺。
党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祖国日益强大,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让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鸟巢”,为中国的发展而欢呼雀跃;和谐社会的建设,让华夏大地一片祥和,美不胜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在日渐强大,“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脱去了“落后”的旧装。
党是和平的使者,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二位母亲。当利比亚的孩子正在饱受战火的侵袭,我们正在惬意地享受着党为我们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当伊拉克的上空还弥漫着弹药的味道,我们的人民正在夕阳中享受天伦;当国外此起彼伏的战乱让人民苦不堪言,我们---只有我们中国人是那样的惬意与安详的生活着并快乐着。这一切,都源于您----倡导和平的我们的党,我们的母亲。这就是我眼中的党,一个小学生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中学习,你是否会想到我们的学习是在为党而学习呢?党给了我们一切,我们理当为党奉献毕生。作为意气风发的新一代,我们必须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要使命,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中华民族拥有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时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如火如荼之际,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下简称《“十一书”》)犹如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当前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点睛添花,更为广大党员,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带来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力量。
用《“十一书”》精神铸就忠勇气魄。在《“十一书”》里面,字里行间,一言一语中,表露的不仅仅是共产党员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能感同身受到他们作为普通人对于至亲的眷念不舍,但正是这样,才更加彰显了他们在大是大非前,舍小家保大家的忠勇气魄。这些同志,既是我们党站在革命前线敢于流血的无畏斗士,也是在家庭与国家命运发生冲突时敢于挺身而出的“无我”壮士,他们既是普通人会流泪会害怕会不舍,也是战士无畏慷慨,懂得取舍敢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要求我们基层干部要有这样的勇气守初心敢担当,孜孜以求、砥砺奋进,打赢当前的“攻坚战”。
用《“十一书”》精神铸就衷心气魄。《“十一书”》里面11位共产党人,展示了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永远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他们做到了“从一而终”,树立了共产党人应该怎么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风范。从现代心理学分析,人的行为都有动机,而这11位共产党人表现出来的不畏生死坚守信念甘于奉献,我想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真心的、无保留的、忠实的、热情的衷心于我们的党和我们的人民,因为只有崇高的信念方能铸就这样伟大的人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正方兴未艾,我们作为基层一线的同志,正要借此东风,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化为我们的内生动力和信念支撑,继续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切实担负起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打赢“攻坚战”,带领群众奔小康。
退伍老战士张富清深藏功名64载,张富清老人九死一生、深藏功名、不计得失。转业后居功不自傲,对自己的功绩和获得的荣誉隐瞒不宣,而是主动要求到偏远贫困地区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成绩。
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张富清靠的是一个党员的信仰。他说:“我一直按我入党宣誓的去做……满脑子都是要消灭敌人,要完成任务……所以也就不怕死了。”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扎根大山,张富清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他说:“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许多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要求?”讲起这些,这位95岁的老人声音颤抖,泪水溢满了眼眶。
他是民族的英雄,他是国家的先锋。当今,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无论是战争时期、和平时期还是离休以后,工作在变动、生活在变化,但张富清始终保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在战场上他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在和平时代他挑最苦的工作干,过往的荣誉对他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但他却甘愿平凡。扎根基层,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是时代的楷模,是国家的荣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全体党员干部而言,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同志这种奉献精神,不忘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持续奋斗。我们必须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政绩观、人生观、世界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二
世界上还有几种歌舞,没有任何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想跳就跳,想唱就唱呢?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有很多种,我想着一定是因为维吾尔族人民拥有许多艺术细胞吧!
“塞纳姆”舞是广泛流传于维吾尔族中,以赛乃姆音乐为伴奏的舞蹈,并无规定动作和程式。一般有男女成对而舞,人数不限,舞时歌者不舞,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总是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各地赛乃姆均以其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异,但一般舞蹈动作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
“萨玛”舞这种舞蹈主要流行于喀什、莎车一带。从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以来它就是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教的礼拜活动而存在。每逢库尔班节、肉孜节,便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在众人“阿拉——”的呼喊声伴奏下跳起这种粗狂、奔放、节奏强烈的二拍子舞蹈。
每逢在新疆有什么开心事,大家都要载歌载舞,在一起庆祝。女孩子大多穿着新疆特有的露脐装,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动脖子和腰部;而男孩子则戴着毡帽,拿着手鼓,在火堆边,边唱边跳,所有的人仿佛都已经融入在音乐中了,舞蹈仿佛也融入进了他们的生活了!
维吾尔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豪迈,使人们对这片辽阔的土地更加向往了!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三
陆游曾经写过:“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从古至今,国土一旦分割,所有百姓都会日夜企盼,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
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江山失陷。
落后就要挨打,我国清朝时期朝廷腐败,国力下降,自道光年间开始,就不断签下不平等条约,不断割地赔款求和。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就将原本稳固的国土不断葬送。
清政府不断割地,断送江山的开始始于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直接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最终边境地区大量领土失陷。
虽然中国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才导致江山失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是其实朝廷中也有几位“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大臣,例如晚清四大名臣。俗话说得好“打江山难,守江山难上加难。”要在晚清大厦摇摇欲坠之时将其撑住,可见其中的困难和需要耗费的心神。
四大名臣即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此四位在大清几乎覆灭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承担起匡扶社稷的大业,大清才有接下来几十年的寿命。
大清早已苟延残喘,他们一心想要改变当时国家所在的被动落后的局面,也力所能及地推动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脚步。
新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之盆。
左宗棠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对我国国土完整性做出了很大贡献。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带领清兵收复新疆,无论是从历史层面还是政治层面上看,都是具有极大意义的事件。
重新回顾当年的那段历史,可以说,如果新疆任由英俄侵占,没有被收复回来,那么我们的西出之路也就自然被彻底堵死。
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的时候,还遭到了“海防派”的强烈反对。李鸿章便是“海防派”的代表,当时李鸿章和其他大臣一直试图阻拦左宗棠收复新疆,认为耗费大量军力收回新疆并没有什么意义。
然而,左宗棠则从新疆对大清国体安全的重要性出发,上奏朝廷,慈禧也经过了一番考量才同意,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负责督办新疆军务这块曾被遗弃的土地,面积相当于四个日本或者说相当于六个湖南那么大。
和“海防派”的大臣们不同的是,“海防派”们看到的是新疆并非海防重地,加上是块“不毛之地”,若是动兵收回新疆还要耗费大量军饷。而左宗棠却看到了新疆的重要性“弃西部即弃中国”。
再者,左宗棠深知新疆并非“海防派”所说的“不毛之地”,新疆其实是一个底面积达到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聚宝盆!不但粮产丰富还瓜果累累,新疆随处可见牛羊和牧马,更别提稀有的煤、铁、金、银、玉石。新疆不但不是千里荒漠,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之盆。
新疆差点就被大清抛弃。
左宗棠在尚未得到朝廷重用的时候,就想要收回新疆了。左宗棠曾经与林则徐彻夜长谈,两人讲了许多治理国家的决策、关于国家的未来和局面,也讲了关于西北军政的一些见解。
二人见解不谋而同,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林则徐也看出左宗棠是个十分有才的人,曾经说过“西定新疆,非左君莫属了。”
朝廷不支持自己带兵收回新疆的时候,左宗棠还向慈禧承诺过所耗费的军费都由他自己付,不从国库中扣除,这才有了后面清政府放人支持左宗棠领军收复新疆。
而左宗棠自己当然也付不起那么昂贵的一条军饷和物资,左宗棠同身边愿意出钱相助的朋友借了钱还是不够,于是授权胡雪岩向汇丰银行等英国财团前后借了四次高利贷一共近1600万两白银。
解决了燃眉之急以后,左宗棠带领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新疆出发。左宗棠坐镇肃州,前方战场由大将刘锦棠负责指挥,大将刘锦棠也不负众望,灵活机动,多路出击,充分抓住了最佳战机。
左宗棠当时已经年过七旬,随行之前就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还让随行的人准备了一口棺材。
要回来,要么就只能强行打一战收回伊犁。
清政府派了崇厚前往新疆谈判,在白彦虎等人袭扰边境的情况下加上沙俄的一再威逼,崇厚最后同沙俄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
条约规定清朝必须赔偿沙俄军费两百八十万两;不收回除伊犁城以外的其他伊犁地区,其他所有地区均归属沙俄;允许沙俄在新疆和蒙古通商免税......崇厚签下了这样一条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左宗棠看来无疑就是汉奸行为。
清政府随后撤掉崇厚,派了曾纪泽作为代表与沙俄进行谈判,左宗棠也领兵向伊犁进攻,试图给沙俄增加压力。沙俄收到消息以后也派了军队抵达伊犁,另外派遣军舰到东边沿海,对清政府进行施压。清政府无奈之下又将左宗棠从新疆召回。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地盘最终还是割给了沙俄。
曾纪泽的谈判结果虽然比起之前的好了一点,但是也没有改变割地的事实,左宗棠极其痛心疾首。好在,最初左宗棠上奏朝廷收复新疆,才没有导致整片新疆地区都被侵略者占领。
新疆这块占中国六分之一的领土,曾经差点就被大清抛弃,我们不仅差点与如此大的领土失之交臂,还可能导致边境遭到攻陷,并且白白将新疆宝贵的自然资源拱手相让。
巨大的油气资源储量。
新疆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储量,新疆现今经过勘测,一共可能有至少200亿吨石油。新疆的石油资源量占我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百分之三十。在1955年,我国科学家就在新疆发现新中国自成立以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一直到目前,新疆还仍旧在勘测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两大主力油田。目前新疆的天然气资源开发有着非常乐观的发展前景,处于早中期阶段。
随着近几年来开发技术的进步,在这几年里,中石化和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又频频发现除了塔里木油田以外的更多的油气资源。
作为全国陆地第三大油田,新疆第一的塔里木油田在去年的油气产量已经达到两千五百多万吨,而天然气产量接近目前我国产量的百分之二十。据预计,塔里木油田的油气产量在三年内还将继续快速增加。
左宗棠收复新疆,这场战争已经并非一般意义的决胜负,而是一场关系到民族尊严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战争,左宗棠是为国家统一及完整而战。新疆不应忘记这位湖南人,也不应忘记一群为他们而战的湖湘子弟,他们在血雨腥风中,为了新疆同胞们而冲锋陷阵。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四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全景权威讲述中国新疆的历史。八集纪录片内容涵盖了“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四大历史主题,5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全程参与,采访国内数十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采访了多位研究中国新疆历史的国际知名学者。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通过有力的历史真相,展现中华文明脉络,深刻再现中国新疆地区数千年历史演进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种文化融合互通,向今天的观众呈现出一个既雄浑又亲切,既悠久又现代,既美丽又多彩的中国历史画卷。
首次以重大考古成就诠释“中国之新疆”历史本质的纪录片。
中国新疆地区因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历来是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重要地区。摄制组在全新疆地区及陕西、甘肃、河北、北京等地探访取景,先后拍摄200余件相关文物、文献,实地拍摄90余个遗址和历史建筑,众多国宝级珍贵文物和历史遗址“集群式”亮相,用考古成果来实证新疆自古是中国的领土,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其中,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是新疆地区出土最早带有“中国”字样的文物,汉代“司禾府印”见证着古西域屯田戍边的激荡岁月,维吾尔族的主体先民唐代回鹘人用回鹘文抄写佛教经卷力证了伊斯兰教不是维吾尔族天生信仰的、唯一信仰的宗教。在众多珍贵文物中,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清乾隆内府舆图》、新疆尉犁县最新考古发现的千余件唐代安西都护府军镇遗物、新疆吐鲁番吐峪沟唐代佛教壁画均系首次在电视屏幕上亮相,堪称一部“由文物、文献与遗址”构建的中国新疆历史影像教科书。
采用多种特殊摄影装备,拍摄出宏伟震撼且又微如叶脉,具有生命力的壮丽新疆,展现中国大好河山。
摄制组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新理念,通过微距摄影、探针摄影、航拍摄影、红外摄影等多种方式,向观众呈现新疆大地的草原、山川和水系如清晰叶脉一般,具有“生命力”的壮美景象,也构建起新疆地区文物遗存、人文风貌、城市风光的美感与质感。为了拍摄到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故址,摄制组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无人区的尼雅遗址,拍摄到近十年来该地区最新的真实景象。此外,摄制组还沿着古“丝绸之路”沿线,拍摄唐代后就逐渐废弃的极具传奇色彩的大海道地区。该纪录片用极具震撼力的视听影像,诠释了中国新疆地区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用贴近国际受众的表达语态让世界了解中国新疆的真实历史。
为了让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新疆的历史沿革,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创作手法、旁白语态等方面进一步贴近国际受众,用真实、客观、可信的历史叙述、考古成果、文物存证来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驳斥了一些歪曲中国新疆历史事实、混淆是非的历史谬误和谎言,向全世界讲述一个跨越数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国新疆历史故事。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五
有一个地方,它很美丽,它就是我的家乡——新疆。
新疆是个大家庭,发展要均衡,为了西部大发展,有了援疆人。新疆特好看,四季常青的松树,美味的果实,让无数中外游客赞不绝口……。我们新疆处处美景若人醉!六批援疆者,个个志气强,斗志高,离开父母和亲人,把新疆当成家。
新疆人很好客,请到新疆来做客,你会看到吐鲁番的葡萄、伽师的瓜、库尔勒香梨、哈密大枣、阿克苏苹果。
我们家乡风景名名胜也多。有被誉为“戈壁明珠”的石河子市,它距首府乌鲁木齐市150千米,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葛尔盆地南缘。面积460平方千米,人口64万多,是石河子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师部所在地。石河子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它以绿色的环境,绿色的文化,绿色的文明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石河子是全国“双拥摸范城”“卫生城市”和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阿勒泰是新疆第二大天然林区,也是自治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全地区有野生植物1378种,其中许多为名贵药树。悠远,灿烂的草原文化是阿勒泰的迷人景观,岩画、草原石人、草原鹿石、石堆墓葬等都是草原先民给我们宝贵文化遗产。
如今,在党英明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家乡越来越美丽了。
朋友,请到我的家乡来。相信你来了就不想走了。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六
我出生在新疆伊犁河谷边的“天山牧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疆女娃,记忆里洁白的雪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散落着成群的牛羊,牛羊站在蜿蜒的溪水边饮水,金黄的油菜花遍地生长……这里是一个不用任何滤镜的视觉天堂。
10岁时,打开窗户便能仰望天山,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高耸,晌午太阳出来后,几朵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时我常常思考,天山那边是什么样的?那里的人是不是和我们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22岁时,四年墨香尽头,时值毕业,迷茫的我毅然选择奔赴南疆,我想原因大致来自于儿时对天山另一边的向往。南疆在气候上相比北疆略显逊色,以干燥、少雨、温度高为主要特点,这里有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植被覆盖面积如此之少的地方,绿色格外显眼与珍贵,胡杨树便扎根在此。初见胡杨时,就被它的顽强韧劲给折服了,生长在荒漠戈壁,植物稀数可见,没有人细心呵护,生命望而却步,然而它却立定于沙海之中,植根于荒漠之中,我想这就是“胡杨精神”,一个倔强的灵魂,寂寞而孤独,守着千年不变的信念。
今年是我在南疆基层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是“胡杨精神”激励我一路前行,我想正因胡杨与沙漠三千年的情怀,所以才会有“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的一往情深,就像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建立的今生“情缘”,时刻坚定信念、勤奋务实,主动抛去浮躁、沉下身子,真心实意地奉献基层为人民服务。如一棵棵胡杨一般,扎根在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土壤中,生长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心田里,花开在新疆各族同胞的心中。
南疆四地州作为全国“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然而,在新时代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在援疆工作的积极推进下,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舍家报国、忠诚担当,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持之以恒地抓好脱贫攻坚和促进就业两项重要工作,并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今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幅幅幸福美好的画卷相继在天山南麓展开,从广袤的塔里木盆地到高耸的阿尔泰山,从雄壮的帕米尔高原到富饶的吐鲁番盆地,天山南北焕发勃勃生机,处处孕育着蓬勃的希望。这些丰功伟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更是无数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的结果,就像胡杨树一般,穷尽一生,只为沙漠戈壁信守“诺言”。
新疆,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地方,一个最能证明人类、大自然变迁的地方,我爱新疆,因为它不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和祖国各地血肉相连的地方。新疆,我和您一起成长,为您见证过去的奋斗、现在的努力、将来的幸福。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七
近年来,纪录片以其真实、直观的影像,让人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他国,了解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而纪录片《美丽新疆》毫无疑问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该片记录了中国新疆一些最美丽的风景和人们的生活,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新疆的独特之处。本篇文章将分享我在观看这部纪录片后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新疆的多元文化使其独特
新疆的多元文化是我观看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印象。新疆是中国少数民族大量聚居的地区,它拥有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斯坦族、蒙古族等。同时,新疆还是中国的北部边境地区,周围环绕着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这些因素都使新疆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化背景。片中许多场景的特定文化背景、风俗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让我大开眼界。纪录片从新疆人民自己的角度展现了他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传统生活。
第三段:新疆的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纪录片还介绍了新疆的自然景观。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包括了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大漠戈壁、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喀纳斯湖等自然景观叹为观止。从整个拍摄场景来看,美丽的景色、各种各样的山脉和平原都表现了新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独特之处。这一系列的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我带进了新疆这个奇妙而神秘的世界。
第四段:新疆的传统手工艺惊人
不仅自然景观惊艳,新疆的传统手工艺也表现出独特的吸引力。新疆的女性以其手工细腻,娴熟的技艺而闻名。在新疆,女性手工编织地毯、手绣精美的服装等。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令人吃惊,而手工制作的精细度也发人深省。这些手工制品的颜色也相当缤纷,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愉悦。了解到这些绝技,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新疆如何将它们保留至今。
第五段:结语
纪录片《美丽新疆》将新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和日常生活展现了出来。片中所展示的景色均为真实的,展示出了我们那个神秘和美丽的国家。影片之中的稳固才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新疆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此外,我们可以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新疆的各个方面景色,这仍然是在实现全国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情况下,与此同时提高人们对中国地方文化的认识和尝试寻找市场。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八
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际,自治区隆重召开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_周年座谈会,回顾6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的奋斗历程,展望新时代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疆篇章的美好前景,对于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进一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具有重要意义。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从此,新疆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_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辟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伟大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为迈向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确,必须长期坚持。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辉煌成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归功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运筹帷幄、关心关怀,归功于全国各族人民、对口援疆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中央驻疆单位的无私支援、倾情援助,归功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历史雄辩地证明:党的民族政策无比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比优越,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胜利前进,就能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推动新疆实现长治久安,书写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崭新篇章。
成就今日的是昨日,创造明天的是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刚刚召开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谋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的新疆工作,标志着新时代新疆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上下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奋力开创新时代新疆工作新局面,奋力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
风鼓云帆航道阔,乘风破浪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上谱写精彩的新疆篇章。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积极探索建立干部“走亲工作法”,通过“认亲、探亲、结亲”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党的政策、党的声音在基层落地落实,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主动认亲“结家缘”。积极组织县直单位干部,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干部下沉入户走访等工作,改变坐等群众上门的观念,合理划分12个党建网格“认亲路径”。采取进家门、扫微信、发放“连心卡”等方式,围绕“认年龄、敬尊长,认经历、听故事、认家境、记诉求”和“告来意、告身份、告服务”的“三认三告”认亲标准,共872余名干部与1107户网格居民逐一“认亲”,互换信息,发放“走亲连心卡”、《社区服务手册》1500余套,建立“认亲台账”42本,为拉近干群关系打下了坚持的基础保障。
定期探亲“分家忧”。立足“有始有终、办就办好”的理念,组织干部按照“认亲台账”,建立“民情地图”,通过分析研判,将273户“年龄较大、单亲家庭、孤寡老人、久病卧床”的家庭,作为重点探亲对象,规定每月至少探亲1次,设立《探亲记录卡》,对每次探亲情况进行记实,进行亲情慰问、关心抚慰,及时帮助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今年以来,累积为民做实事好事3200余件。在每个楼栋设置“便民意见箱”,将45名社区无职党员作为“便民意见箱”收集整理员。截至目前,收集整理邻里纠纷、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三类问题314件,已全部得到妥善解决。
深入结亲“建家园”。按照“一家人、一家亲”的和谐社区理念,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卫生整治、治安巡逻等9项内容,成立“党群一家亲”“爱心走亲”等志愿服务队10支,吸纳200余名热心公益群众加入“走亲”大家庭,主动认领岗位80余个,帮助社区解决因人力不够而无法完成的任务15件。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依托“走亲”工作机制,动员700余名热心群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000余件,形成了“社区是一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
我国如今的发展是非常繁荣的,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大的影响力,我国凭借多年的努力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令很多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发展都赞不绝口。但是在历史上,我国的发展是非常曲折的,中国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国在历史上的版图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但是如今中国固有的国土面积只有960万平方公里,这缺失的部分都是因为历史原因被其他国家抢占了。我国的新疆在历史上屡次失而复得,这里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它的面积达到了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新疆古称西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实现统一,之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但是当时的人们对西域(新疆)的管理还比较模糊,直到两汉时期才开始注意西域,中国古史开始对西域有了记载,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
不过在历史上西域一直都比较动荡,在秦末汉初,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西汉为了巩固政权,征服匈奴,于是西汉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以来诸游牧部落不相统属的分割局面,并且西汉在这里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意味着从此新疆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到了东汉初期,因为无心经营西域,导致匈奴的势力再次得以发展,经过多次的征讨,西域匈奴的势力才被控制,一直被汉朝管辖。
后来随着各民族之间的迁徙、融合,游牧民族又开始争夺西域的政权,到了唐朝时期,唐朝在此设置了安西大都护府,后来唐军还出兵西域,一举消灭了突厥(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673年唐朝重新控制安西。后来唐朝晚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西域的政权不归唐朝,直到元朝时期西域的势力才被控制,回归管辖。此后的元朝、清朝都没有放松对西域的管辖,17世纪准噶尔(蒙古的一支)叛乱,清朝攻打外蒙古;16清军击败了准噶尔,控制了新疆东部;1757年清朝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乾隆皇帝把这里命名为“新疆”。
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侵犯,但是中国国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64年的签订的《塔城条约》将新疆西北部地区大约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国,之后左宗棠用了的时间收复新疆,在1882年新疆回归祖国怀抱。新疆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大起大落的,如今新疆是我国的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没有人再敢打它的主意了。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一
爸爸在期末考试之前答应我要去新疆玩,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欣喜若狂,之后每天我都上网查找关于新疆特色的相关资料。
我们的第一站是兰州的“天下黄河第一桥”——黄河铁桥。铁桥的桥身与桥梁全由德国精心打造,这座桥的材料从德国运到中国兰州用了整整4年时间,造桥的工料共用银两165万,而运费则用了140多万银两。不过铁桥在1954年把纵横梁变成组合梁,并在1981年经受了黄河上游特大洪水的考验,它安然无恙。不得不佩服德国人做事的细心与严谨。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青海西宁的两大景点——-塔尔寺和青海湖。我们在塔尔寺体会到了与佛教不同的藏佛族教文化,在藏佛教中最著名拜佛方法为五体投地磕长头。我也体会了一把,感觉自己太虔诚了,哈哈。
青海湖共4583平方公里,长105公里,宽63公里,海拔3196米,平均深度21米,最大深度32、8米。我们到了实地青海湖真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看着那清澈的湖水,我禁不住伸手去感受那冰凉的湖水,也尝了一口才发现这湖中的水是咸的,原来青海湖是咸水湖啊。
青海湖的蓝,如果你没亲眼看见过,那你是绝对体会不到它的美。青海湖的蓝体现在向远处瞭望就像沉静的翠蓝色宝石,黄昏时,落日的余辉照在湖面上,就好像有了一条通向远方的光路。
大西北的风景竟比网上所说的“风景美如画”更胜一筹。因为大西北的风景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开辟出来,是画上的景象无法比拟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它粗犷的美。
第三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地——新疆,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新疆可不是大家所想的一片沙漠哦,它也是很美的。
离开大美青海,我们来到了美丽而又富饶的新疆。
下了高铁,我们到了黄沙飞舞的乌鲁木齐,网上大家都说乌鲁木齐多么危险,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高铁站门口已经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了。爸爸说“如果有人拿着刀从大街上跑过,那么警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爆头”,所以我感觉乌鲁木齐还是治安比较好的。
乌鲁木齐很漂亮,很有异域风情。特别是大巴扎的建筑,它们就像童话中的城堡一样都有高塔,里面的装饰物十分贴近大自然。屋内的商品琳琅满目,只要是新疆特色的东西在里面应有尽有。我问老爸的好朋友“我想吃手抓饭,哪家最好吃?”那位叔叔马上带我们去了一家当地有名的手抓饭店,并介绍说“这是当地最有特色的一家”。手抓饭上来时,我发现饭上有星星点点的葡萄干、胡萝卜丝和土豆块,饭上的羊肉外焦里嫩、肥而不腻。
接下来,我们离开乌鲁木齐,来到伊宁。在这里我感觉春天来了,因为伊宁不像新疆的其它地方没有什么植物,在伊宁反而植物很多,真不愧为花的城市啊。爸爸的朋友带我们去了伊宁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喀赞其。在喀赞其住有不同民族的人(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他们都很喜欢吃甜食,特别是纯手工制作的冰淇淋,他们的住所也很有特色,每家都有一个院子,里面长满了水果。每到夏天,他们就在院里边吃水果边乘凉。
后来我们又驱车沿着弯延的山路来到了美丽的赛里木湖,路旁美丽的植物从车窗外接连不断的一闪而过。当我们到达时,发现那里的天很蓝、水也很蓝,几乎达到了湖天一色的境界。
我还体验住了一回唯电视中才见过的蒙古包,蒙古包里十分精致,晚上睡觉点着火炉,半夜火炉熄灭了,有点冷,我躲进了爸爸温暖的怀抱。
我觉得塞里木湖的美丽并不只体现在湖上,如果只是一个湖,而没有背后的大草原,那赛里木湖的美景就要逊色多了。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二
通过近一周的拍摄,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团队合作的精神。我们的专业决定了我们完成一部作品必须要团队的合作,否则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有机器的使用,拍摄手法的运用,以及后期制作的艰辛。从这些困难中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大学三年,我们的专业课程很多,但是我们学到的东西却很少,这是我们个人的原因,我们缺少自主学习的精神,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许多的简单问题我们都无法快速的解决。同时在整个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并且要积极地配合,一起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作品。大学因毕业设计而完整,而我们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却因毕业设计的创作而变得更加精彩。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放映上,纪录片动态影象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但纪录片真的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反应了现实吗?不尽然。纪录片摄像时的开机时间、镜别和角度的选择,后期制作时的剪辑加工等工作,无不渗透了制作者个人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欲念,所以,纪录片只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格里尔逊语),只是“抓住现实地片段,将期有意义地结合起来”(维尔托夫语),它不是复制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面向现实的一条渐近线。我们只能尊重客观现实进行重新演绎,以得到“真实”的记录。
努力的付出,出来的成果并不一定能得到认同,第一次纪录片成品出来,我们组拿给老师看,老师一边看一边评,给出了很多缺点和不足。老师拖拉着进度条,并没有完全看。老师要求第一次制作纪录片的我们能拍出深刻的东西。我的心还是有一点凉透的感觉,倒不是纪录片拍得不好的原因,而是,我们的想法跟老师出现好多分歧。最后在老师耐心讲解下,我们对纪录片进一步了解了。
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发人深省的思考,一种态度鲜明的个性观点,这就是纪录片的意义。但没有什么窍门。如果说在纪录片或者其他片子的成功中有窍门的话,如果谁知道成功的窍门这一秘密的话,所有的制作人就都成亿万富翁了,都发家致富了。孤独的眼睛,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们付出了我们所有的精力,在光与烟的流动之间,在喧嚣与寂静之间,我们追求者最真实的青春!
在拍摄纪录片过程中,我们对纪录片有了一定的了解,接触纪录片发现纪录片在前进,但纪录片的市场却在萎缩。比起九十年代初的一派繁荣,今天的纪录片似乎长时间地处于低谷状态。中国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这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最雄辩的证据就是纪录片没人放也没人看了。
其实纪录片不能成为收视的热门,在国外也是正常的,即使传媒发达如法国也只有一家电视台专放纪录片。但以中国纪录片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大众对现实的关注程度,它实在不应该受到如此冷遇。一些耗去制作者大量心血的出色之作,在电影节上周游列国之后,又压到了作者的箱底。随着纪录片栏目的日渐萎缩,电视台对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早已不像90年代初那么大张旗鼓。靠纪录片的制作者自己拿着录像带和高清晰的机器跑到酒吧和大学里去放映,其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经这样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表现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性、形象性,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渗透性,对于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传递中国的声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拍好纪录片,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描述、记录世界,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文化的关注与记录。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对等的交流,包括怎样适应险恶环境,怎样与你拍的对象融为一体,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一样呼吸,一样喜怒哀乐。我们常要做的就是和拍摄对象交朋友,使他信任你,在拍摄中不再回避你和摄影机的存在,而是坦率地接纳这种存在,乃至忽略这种存在,忘记这种存在。
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拍摄现场常常是纷乱的、复杂的。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们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我们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
抓拍是能记录事件原始面貌的方法。因为这些事件是不能重复的。一些偶然拍摄下来的“重要时刻”颇能说明问题。我在拍摄五一节交警一日工作的纪录片时,就时刻观察着那名交警的眼神,顺着他的视线拍到了不少交通违章的画面。
由于我们常常是单机拍摄,因而采访者的问话和倾听表情需要再一次拍摄。除单独录制采访者的反应镜头外,还可以采取拍摄采访者与被采者同处于画面内的镜头;拍摄一些同一空间中的其他物件,如窗外景色、桌上的文件夹、墙上的锦旗等,在后期制作中加入,既提供了环境中的细部信息,又调节了视听节奏;插入与谈话有关的其它画面。
现实不可能因为拍摄去搬演、假造而发生变化。纪录片的美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拍摄时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用不着因为拍摄而刻意装扮。
毕业设计作品虽然已经完成,可我们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们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们相信那不是我们旅途的归宿,而是我们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三
--拍摄感想
熊梅芳
在我看来,拍摄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
未雨绸缪在摄像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一场战争,若没有充分准备,十有八九便是要输的。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摄像中,若没有事先充足的准备,一切都免谈,而这些准备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中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让一部好的作品频频“难产”,甚至“胎死腹中”。
这都是我的教训。
一、资料准备
在我们小组确定要拍以吉庆街为主题的宣传纪录片之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既有新闻报道也有杂志专栏,随笔与游记以及齐追航拍摄过的与吉庆街有关的纪录片《江湖三姐胡幕萍》、《吉庆街四大天王》和齐追航为吉庆街的草根艺人录制的唱片等,在对吉庆街由一定了解之后,便敲定了这个选题,但因为时间紧促,所以这样的准备也不算十分充分,所以陈静雯便先写了拍摄方案,暂定下了分镜头脚本,后期主要是我在修改--按照王老师的提议,要充分体现出吉庆街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会根据具体的拍摄进行修改。
其实,若是当时能预先到吉庆街进行实地走访,那么后面的那些突发状况也会少了许多,对于整个纪录片的拍摄进度也能有序把握,减少一些无用功。
在第一次实地走访了吉庆街之后,我们先与当地的老板—园园大排档老板胡幕萍的弟弟胡先生进行了闲谈,观察了吉庆街的游客与艺人,并与他们进行了交谈,对吉庆街的了解也不止于资料之上。在这次实地了解之后,我们对吉庆街的汉味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原先的拍摄方案与脚步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动,不断完善。
每一次拍摄之后,我都会对拍摄方案与脚本进行修改,解说词也改了无数遍,力求精简,富有文化内涵。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事先准备时间极其充分,导演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做了十万字的调查报告,然后进行了几个月的拍摄,最终剪辑出了这部精致且受欢迎的纪录片,相比之下我们的准备便显得十分粗糙了。
二、拍摄准备
在确定拍摄方案之后,我们先在园园大排档(园园大排档在吉庆街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一家老字号大排档)品尝了吉庆街的几样特色美食,并拍摄了部分美食镜头。因为胡幕萍出差,所以我们便选择了胡幕萍的弟弟胡先生作为采访对象。因为我们在店消费,加上那天天气较冷,客人较少,所以胡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按照我事先了解的关于吉庆街的历史,我设计了采访提纲并选取了部分问题,主要涉及到吉庆街的历史发展问题,吉庆街与艺人的关系,艺人的管理问题等。
胡先生很配合地进行了回答,但在采访中遇到了语言障碍,我们听不太懂武汉话,所以由些时候不能根据他的回答进行下一步提问,基本上就是按照采访提纲来问的,显得有一些呆板,感觉没有问出吉庆街的历史韵味的问题。不过,因为这次与胡先生的沟通,他答应下一次还会接受采访。
后来,一行三人的艺人组合来到我们的餐桌旁进行演出,我们附加条件是他们要接受我们的采访,后来我们点了一首歌,但他们却演出了三首,而且按照一首二十元的标准来,关于费用问题我们产生了一些争议,最终和平解决,他们按照点两首送一首的标准进行收费。
他们唱完之后(其实他们唱的不怎么样,主要还是热闹),我进行了采访,但他们却回答地很敷衍,还没有说几句就走了,我们有些无可奈何。这一次吉庆街艺人给我们的印象并不好,我们在下面的采访中会提到艺人们收费管理问题。
那天因为天气冷,游客和艺人都十分稀少,各个大排档也很是冷清,对于我们想要的那些热闹的镜头,那天的场景并不适合表现,于是我们便结束了第一次拍摄,而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吉庆街。
在第三次来的时候,天气很暖和,又是星期五的晚上,游客极多,老板四处拉客,艺人们也到处都是,吹拉弹唱,吉庆街十分热闹,很适合拍摄。于是我们先拍摄了一部分远景与全景,以表现吉庆街的热闹,这一部分主要由单反进行拍摄,因为考虑到了夜景的效果用单反进行拍摄会更好。当时的拍摄主要由谭福洁与陈静雯为主,我则在吉庆街进行观察,看看哪些镜头比较适合拍摄,另外,我在还寻找采访对象,主要是游客,与他们进行沟通,看他们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因为当时只有一台单反,所以在这方面的协调并不太好,因而那一次的拍摄主要以吉庆街的夜景全景、艺人与客人的全景,艺人表演的中景、近景还有特写为主,那一天的采访很少。
在采访艺人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很有故事的艺人,也就是我们在片子里提到的李文瀚,只是当时他忙着去演出,所以我们并没有采访到很多信息,我请他留下联系方式,但他却不太愿意,于是只能先多问了几个问题,后来我们一直没有怎么看到他。至于其他的艺人却是不接受采访,或者是采访的内容不合格(内容比较敷衍)。我们在拍摄艺人的时候,几位年轻的女艺人阻止我们拍摄她们,而我们就只能偷偷地拍摄了几个镜头,而且还不是特写镜头,而是一个全景。
第五次来到吉庆街主要是想采访老板,因为第一次采访素材丢失,后来胡先生以及其他老板又不接受采访,所以我们只能再来,这一次我们联系的是我们采访了园园大排档对面金满酒楼(同属于园园大排档)的大堂经理陈先生,他的武汉话还比较好懂,所以采访也还算顺利,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一直受到另一人的干扰,他一直催促我们离开,甚至动手动脚很不礼貌,采访拍摄几次都中断,造成比较大的困扰。
听陈先生的语气,那个人似乎是精神有点不正常,我们在之前拍摄吉庆街艺人以及街景的时候,他也曾数次干扰,甚至还要求我们去拍他。
在最后一次来吉庆街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以游客采访为主,前几次都是在天黑之后吉庆街热闹的时候来到吉庆街,但要采访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四五点的时候来到吉庆街,事先跟老板进行沟通,然后去和正在用餐的游客沟通,只是由于准备不充分、还有就是选取的采访对象不太合适的缘故,加之我又没有正确使用好录音笔,所以那次的采访也不太成功,多采了几个游客,选取比较合适的采访素材进行剪辑—当时录音设备出了些问题,单反又隔得太远(我与谭福洁事先没有沟通好),所以做了很多无用功。
后来我们去了吉庆街艺人管理中心(具体名称太长,这个在片子中会展现)采访,恰逢负责人出差,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而有工作人员才刚入职不太了解情况,所以也无法进行采访,这方面的采访也只能作罢。
吉庆街采访的随机性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做足准备,包括与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以及分散采访对象,涵盖到各个年龄层的游客,还有各个年龄层以及不同性别的艺人,大排档的老板或者经理要需要具有充分代表性。
三、技术准备
在拍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意外,第一次拍摄回来之后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拍摄素材丢失。
因为单反拍摄时间最长只能是十五分钟,而那一段采访拍摄近半个小时,从单反储存卡读不出那一段采访拍摄内容—显示格式错误,后来百度方法却把内容格式化,采访内容以及另一部分素材丢失。原先想过素材恢复,但技术难度大且成本高成功率低,于是只能作罢,那一次我们的努力就打水漂了,我们也不太好再次去采访胡先生,而后来胡先生一直因为有事而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换过采访对象。
在进行游客采访拍摄时,由于单反距离拍摄对象太远,单反录音设备不及摄像机,所以采访游客的那一部分因为现场太过嘈杂,所以声音不太清楚,因而那段采访只能作废。后来我们在吉庆街采访时,都会准备好录音笔,较好保留声音信息。
在第三次去吉庆街的时候,我们采访了园园大排档对面金满酒楼(同属于园园大排档)的大堂经理陈先生,但当时的单反却没有调回格式,原先我们一直用的是高清的拍摄模式,但那一次却用到的是标清模式,而这个问题在我们进行后期编辑的时候才发现,对于画面的匹配与挑战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我在我编辑的那一段关于吉庆街历史的那一部分,用到的齐追航的素材是标清格式,陈先生采访的那一段主要是讲述吉庆街的发展历史,所以二者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作为历史部分的衔接也还是说的过去的,片子的其他部分都是高清模式,所以二者之间也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在后期剪辑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主要还是我们对剪辑等不太熟练所致,还有就是各自的时间调配问题,所以剪辑方面的配合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整个片子大概有八九分钟,我负责的主要是中间部分的五六分钟包括吉庆街的历史,吉庆街现在所保留的汉味文化等,因为整个设计方案大多数是我改动的,有些部分我把握会比较好,加上我时间较多,所以负责的部分也较多,谭福洁主要负责开头部分的两段,陈静雯则负责片头的ai(下载了相关的模板)设计还有结尾部分,配音初步拟定为孙敦平。
在技术部分,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单反所以造成了很多失误,也有很多是因为准备不充分以及缺少经验等缘故,而随着拍摄的进行,我们的失误也逐渐减少,每个人都在积累着拍摄经验,对于拍摄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领会。
至于拍摄的话,因为主要用的是单反(大多数时候是谭福洁在拍摄),所以我拍摄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更多时候我都是在准备资料,进行采访,以及修改方案,有时候就在机房剪辑素材,实际的拍摄时间还是很少的。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其实也发现很多都没有按照拍摄方案来进行,有很多重复的素材和无用的,似乎做了很多无用功。总体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这次的选题,对拍摄也很不满意,对于这部作品很不满意,但希望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自己能在下次可以做成更好的作品。
如果说拍摄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的话,那其实我们的这场“预谋”糟糕透了,我们的准备更是差到极点,所以战争的失败是在预料之中的,作品的满意度也是极低的。这次权当是一次练手,是一场演习,这之后每一次拍摄,都是一场正式战争。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四
坐着一直没动,把电影《永远的焦裕禄》从头到尾看完。该片场面大,演员演技高,剧情震撼人心。边看边想着,当前党中央号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电影里的吴县长和部分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在兰考县已经饿死人的情况下,还在摆架子,讲形式,国家的救灾粮放在火车站迟迟不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造成大量农民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去讨饭。对吴县长这种干部我是深恶痛绝的。而且他搞特殊化,机关干部吃特供,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都饿死人了,干部还吃特供,喝着茶,烤着火,而焦裕禄取消了干部特殊待遇,吴县长就不高兴了,因此面对焦裕禄产生了看法,后来发展到对焦书记的工作设置障碍。焦书记是一心为民,始终坚持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试想,一个共产党员,你的工作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那老百姓谁还会拥护你呢?根据当时兰考县的实际情况,遭受了天灾,群众缺吃少穿,面临生存危机。作为党的县委书记或县长,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要只考虑自己会犯什么错误,因为已经到了快饿死人的地步了,还考虑个人得失问题,还考虑乌纱帽的问题,这算一个好的领导吗?焦书记是个好干部、好领导,他带病坚持工作,为解决群众的疾苦呕心沥血。所以他去世之后,就出现了影片开头的场面,群众自发为他送葬,黑压压一片,在狂风肆掠的黄沙地慢慢移动,默默为他们心中的好书记焦裕禄送行,最后全体下跪,场面十分感人。
对照《永远的焦裕禄》电影,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群众来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贪图享受的现象大量存在。虽然党中央通过开展反对"四风"、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机关作风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州、县、乡各级党政机关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或多或少存在着。要从深层次触及灵魂解决"四风"问题,还必须加大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实践活动的力度。
群众的好书记焦裕禄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我们要向他学习,在工作中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作为审批科工作人员,在接待群众咨询和办理手续的工作中,要耐心听取群众的陈述,对群众申办的事项进行认真地指导,让群众尽量满意而归。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之规定办理审批事项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方便。我们要牢记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促进全州文化体育事业有序发展,为建设先进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贡献力量!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红色独特的精神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热烈、鲜艳的红色代表了吉祥与喜庆,代表了不顾一切勇于追求的热烈,更代表了坚定活波的热情。也许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红色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在中国一辈辈英雄儿女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壮丽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容和魅力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所承载的红色精神也必将继续激励-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更加壮丽的红色画圈。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中最宝贵的财富,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正向文化价值,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红色文化在政治上的表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和历史发展趋势和演进方向相吻合。
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目标指向单一。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续写着红色文化的传奇。虽然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内容丰富多彩,但它的目标指向非常单一,都指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红色文化价值巨大,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不仅必要而且重要。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地面上生长出来的,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与过去相比,所处的环境有异、条件不同,但其精神、原则和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走进新时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社区千部,我们需要勇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传承红色基因,勇于实践不断丰富红色文化,推动历史的车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万里山河宏图展,神州大地旗飘扬。承载着亿万人民的股切期望,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在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热烈祥和氛围中,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这是我党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政治大事。中国共产党将掀开新的历史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踏上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十年。以胡锦涛同志为xxx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进步,促进和谐社会,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明确指出:“暴力恐怖活动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基础是宗教极端”。当前,新疆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民生、民族团结都呈现出全新气象,但这往往是“三股势力”所不愿看到的。事实也早已表明,宗教极端思想是破坏新疆社会稳定、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元凶罪首之一,为了达到其分裂新疆的罪恶目的,千方百计利用一部分群众朴素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感情,大肆宣扬“圣战殉教进天堂”的荒.唐谬论,严重地毒害、蒙骗、煽动信教群众,以自杀式袭击等极其残暴的方式进行所谓“圣战”。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宗教极端思想的教唆、蛊惑、欺骗之下,走上了极端主义歧途,极其可悲地成为宗教极端思想的“炮灰”。教训极其沉重、警示极其深刻。
作为一名70后,经历了改革开放至今的全过程,见证了博州天翻地覆的变化,深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凝结着党和各族人民的辛劳、汗水。一路走来,是党和人民的信任、培养,让我走上基层领导干部的岗位,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我们碰上了反恐维稳的时代,就要义不容辞与宗教极端思想作坚决的斗争。
如果我们维吾尔族再继续保持沉默,那维吾尔族就会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我们必须与“三股势力”划清界限,义无反顾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不能一边接受党和国家的恩情,一边又做出危害国家统一的言论和事情。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同志在这关键时期发出了《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振聋发聩,令人振奋。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就需要无数个像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这样的人站出来呐喊。
在这里,我庄严承诺,将继续把同宗教极端思想的斗争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战士一样去战斗,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像旗帜一样作引导,高调发声、大胆亮剑,揭批宗教极端思想的罪恶本质;像堡垒一样坚守,主动担当、发动群众,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钢铁长城中的一块坚定地基石。
在这里,我建议维吾尔族同胞们认真思考三个问题,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暴恐分子带来的是什么?我们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渴望祖国统一强大,渴望稳定,渴望各民族和谐相处、同舟共济,渴望家人的平安,渴望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渴望生活中的欢声笑语,这些是党和强大的国家带给我们的,也只有党和国家能带给我们,而“三股势力”带给我们的只有血和泪。
在这里,我呼吁维吾尔族党员干部,要敢于做一面旗帜,一面维护社会稳定的旗帜,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维吾尔族群众要擦亮眼睛,认清危害,争当文明的传播者,争当“去极端化”的践行者,争当敢于发声亮剑的勇者,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宗教极端思想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在这里,我告诫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破坏新疆和平的组织和个人,你们的所想所做所为是永远不会得逞的。因为,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2300万新疆各族群众更不会答应,我们一定会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尊严。
历史证明,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一切违背人民心愿的人和事都将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七
12月5日和7日,cgtn先后播出了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和《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反恐》,以罕见的“大尺度”披露了新疆反恐三十年中的严峻形势与深层原因,引发了国内外观众极大关注。时隔半年,cgtn再次重磅推出第三部反恐纪录片《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该纪录片及相关报道被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475家网络媒体全文转载,全网阅读量达5.17亿,呈现出多元化传播态势,覆盖受众广泛,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用血泪说明什么是恐怖主义”纪录片首次公开暴恐事件亲历者独家专访
《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由《青山处处》《幸存者说》《反恐之战》《向阳而生》四部分组成。《青山处处》展示了为反恐斗争流血、受伤、牺牲的公安干警的事迹;《幸存者说》揭露了暴恐对于普通百姓的伤害;《反恐之战》揭示了恐怖主义的发展;《向阳而生》介绍了实现社会稳定的治疆方略。
通过对新疆暴恐案件幸存者和亲历者的重访,这部长达57分钟的纪录片向观众展现新疆为维护稳定与安全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将视角分别对准了处置暴恐案件中牺牲的民警、暴恐事件受害的平民等反恐一线的当事人。片中大量独家专访及画面都属首次公开,真实感人、直抵内心,有观众评价为“用血泪说明恐怖主义是什么”。
去年12月,cgtn连续播出的两部新疆反恐纪录片播出后,无数网友为之震撼。而这一次,《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纪录片主动设置议程发声、多角度还原新疆反恐真相,向世界揭示了新疆暴恐分子的猖獗,展现了中国反恐一线人员面对的巨大危险和付出的极大牺牲。
纪录片在海外平台播发后,引发海外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评论,有力有效地引导了国际舆论。网友纷纷“称赞中国政府反恐工作成效”“谴责美国及部分西方媒体污名化中国及双标行径”“呼吁全世界携手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八
(一)题目:《夕望》
(二)拍摄主题:以一个外来参观者的视角真实再现老年人别样的“青春”,用镜头真实再现21世纪的城市老年人们有别于传统的生活,他们虽在暮年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三)拍摄目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意志消沉,没有追求,没有目标,过着没有理想的生活,纪录片《夕望》用镜头真实再现老年的爷爷奶奶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此激励年轻人积极进取。
(四)拍摄对象:自贡市老年大学的一群特别的学生们。
(五)拍摄内容:选取个别典型的老人,以此为点辐射成面,多方位的展现老大学生们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六)拍摄要领:切实把握在“雾中行走”的纪录片创作,以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这群老年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七)拍摄准备:提前征求校方的同意,搜集我们所要拍摄的人物的联系方式背景资料,拍摄器材,拍摄的策划书。
(八)拍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要尽量地切合主题不用盲目地乱
拍,同时注意设备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人生安全问题,尽量少干预拍摄画面,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具体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九)拍摄方法:仰拍,平拍,俯拍,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角度,对
景物的选择要尽量灵活调整,并且灵活选择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
(十)设备准备:摄像机、三脚架、话筒、单反、挡光板。
(十一)片长:约27——30分钟
(十二)职务安排:
导演:龚静摄影师:张启明
场务:杨静文字编辑:叶科萍
配音:刘俐汝剪辑:张启明李鑫 美工:周明滔
(十三)后期制作
录音:后期的解说词在录音室完成。
剪辑:aeprpsau等软件进行编辑制作,并在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与背景音乐。
拍摄提纲
(一)拍摄思路以及纪录片大致情节发展:
清晨张奶奶迈着矫健的步伐步入大学校门,进入英语学习班,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学习,与老师互动,下课后他们与同学们话家常,探讨学习,中间可以插入我们的采访,采访他们现在的奋斗目标,以及现阶段的梦想,紧接着镜头随着张奶奶的身影进入到一楼的舞蹈室,一群翩翩起舞的身影让观众很难想象这是一群70,80岁的老人的舞姿。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西下了,一群老伙伴们有说有笑出了校门踏上回家的路。
(二)大致分镜头:
镜头三:张奶奶的手,推至张奶奶前排的一位老人埋头写字的背影(中景),再推至讲台展现老师正面和学生背景的全景。
镜头四:全景展现张奶奶等下课时互相交流的情景,镜头五:穿插记者在教师采访的老人们的镜头(关于为什么想学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如何解读中国梦?)
镜头六:张奶奶与英语班的同学道别,步入舞蹈班(跟拍)
镜头七:张奶奶与舞蹈班的老师互相打招呼(体现和谐友爱的气氛)镜头八:张奶奶进入队伍与大家一起跳舞(全景,脚步特写,收录同期声)
镜头九:额头汗水特写,脸上笑容特写
镜头十:夕阳西下同学们在校门口道别,(全景,中景)脸上的笑容(特写),挥动的双手(中景——近景)
镜头十一:红色的夕阳渐渐西下
解说词:正在准备中
策划人:龚静,策划时间:2014/3/10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十九
我的家乡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有辽阔无垠的沙漠,有各种美味的水果……让我来向你介绍这块神奇的土地吧!
先说说水果。新疆的水果又大又甜,大的有冬瓜那么大,咬一口,汁水丰富,甜得像蜜,满嘴芳香。那里还盛产坚果,有纸皮核桃,无需用钳子钳,手指一捏就能碎;有杏仁,脆脆的,十分可口;还有葡萄干,超级甜;还有各种美味的干果……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你若来我的家乡新疆,就可以大饱口福了!
新疆有美丽独特的风景。天鹅湖就是一道奇丽的风景。天鹅湖如同一块淡绿色的绸缎,湖水清澈见底,站在湖边,可以看见水中的小鱼小虾在玩耍。天鹅湖的主角当然是天鹅了,我特别喜欢来这儿看天鹅,它们是那么的漂亮、可爱、高贵。有些天鹅是白色的,有些是灰色的。它们喜欢在水上梳理羽毛,姿势优雅、高贵,我常常看得出神。有些天鹅还挺有脾气的呢,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到湖边游泳,正游得开心,突然来了几只美丽的天鹅,我们都看呆了。有个调皮的男孩游过去,想要追赶它们,却不料被一只大大的天鹅调转过头来追赶,最后男孩的胳膊被这只大天鹅的嘴巴钳了好几下,那狼狈样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沙漠也是新疆的一道风景线。那里的沙十分柔软十分细腻,光着脚丫踩上去,和走在沙发上没什么区别。沙子暖暖的,那是太阳长时间照射的结果。沙漠上还有许多仙人掌,你看它们全身是刺,和刺猬一个样,你可别去动它,小心被扎破手。有时在沙漠上你会见到几座山峰,你会想,沙漠上也有山吗?不,那不是山,而是骆驼。别看骆驼个头大,其实性子可温顺了。
草原是我介绍的最后一道风景了。新疆的草原无边无际,地上的草绿油油的,野马在草原上飞驰,羊和牛在悠然安祥地吃草,鸟儿在天空歌唱。草原上还有白色的蒙古包,主人可热情了。他们会让你品尝新疆的特产——奶茶和手抓羊肉,那味道美极了!
因为日出日落的差异,新疆人的作息与祖国内地的也有所不同,人们从晚上睡到次日中午十一、二点才起床。早饭和中饭一起吃,一般是在下午三、四点。新疆的天黑得也很晚,晚上八点天才有点黑,到九点才完全黑,所以晚饭也是在九点吃。看!奇怪吧!因为太阳日照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新疆的水果才特别甜。因为有足够的阳光,新疆的棉花做成的棉被,盖起来才特别暖。新疆的歌舞十分好看,这儿人人能歌善舞,姑娘特别漂亮,小伙特别帅气!
在我心目中,家乡新疆就是人间天堂,风景美、美食美、人更美。欢迎你们来新疆做客!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二十
甲方:
乙方:
现就甲方与乙方合作拍摄《xxxx》四集电视文献片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xxxx》(以下简称“该片”)生动展示1932年发生在xx大地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谨以此片告慰那些在靖远起义中献身的英烈们,并作为双方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xxxx》是国内第一次以陇中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的武装斗争为题材而拍摄的文献纪录片,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该片共x集,片长xx分钟,每集xx分钟。甲、乙双方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完成制片方的要求。
(一)、甲方责任:
1、提供该片制作所用的的历史资料素材及拍摄脚本。
2、参与该片的全部拍摄及制作过程。
3、与乙方共同承担该片拍摄的全部风险。
4、全面负责该片的编导。
(二)、甲方权利:
1、甲方拥有该片拍摄脚本的文字版权。
2、与乙方共同分享该片产生的全部利润。
(总制作费用中减去成本支出,剩余利润部分xx%平分。成本支出双方共同监督产生,主要为汽油、车损、食宿、劳务、道具、社交等。)
(三)、乙方责任:
1、全程参与本片的拍摄过程,提供拍摄及后期制作
所需的全部设备,负责拍摄制作质量。2、3、4、5、全权负责本片的后期制作及包装。全权负责本片的光盘制作及包装。全权负责本片的宣传册的制作及印刷。与甲方共同承担该片的全部拍摄风险。
乙方权利:
一、乙方拥有该片拍摄的影像版权。
二、与甲方共同分享该片的拍摄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润。(总制作费用中减去成本支出,剩余利润部分50%平分。)
甲方:
甲方代表:
乙方:
乙方代表:
xxxx年xx月xx日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二十一
新疆在我国最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省,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十分可爱的地方。
新疆的水很清澈。喀纳斯湖非常幽静,水面平平亮亮的,像一面大镜子,地面上的云啊,岛啊,树啊,都清清楚楚地倒映在水面上,游人真像在仙境中一样。赛里木湖非常纯净、透明,岸边是一望无垠的高山草甸。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了很多颜色:深绿的、青绿的、深蓝的、浅蓝的……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掉落在高山草原之间。禾木河水流湍急,奔流不息,哗哗哗,咚咚咚,就像一位勇猛的战士,冲向远方。
新疆是个美食天堂,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还有香香的、实实的、鲜鲜的牛肉和羊肉……来到这儿,包你能大饱口福。最好吃的要数葡萄了。我走进吐鲁番的葡萄沟,发现处处都是挂满葡萄的葡萄架和造型独特的阴房。一串串葡萄就像一串串晶莹透亮的宝石,有淡紫的、乳白的、碧绿的、奶黄的……五光十色。我忍不住偷偷地尝了一颗,大叫起来:“好甜啊!”于是,一起去的小伙伴都蜂拥而上,一下子就消灭了好几串呢!
新疆还有很多特殊地貌。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米,号称“火炉”。我来到了那里的著名景点——“火焰山”。远看火焰山,浑身赤色,就像无数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当我一靠近火焰山,就头顶冒烟,眼睛冒火,热得满头大汗,恨不得问铁扇公主借来芭蕉扇,降降“火”呢!我抬头一望,突然一根金箍棒竖在了我的眼前。我定睛一看,是一根巨型温度计!今天的温度线竟攀到了72度!我在这里第一次骑了骆驼,我让它走,它就走;我让它停,他就停;我让它往哪里拐,它就往哪里拐,真听话!玩了十分钟左右,汗流浃背的我,一摸骆驼的背,它竟没汗!真不愧是“沙漠之舟”啊!走出炽热的火焰山,我们来到了阴森森的魔鬼城。魔鬼城里有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小山包,到了晚上,一座一座的山在月光下,就像一个个怪物,张牙舞爪,狂风在山间怒吼,发出怪声,吓得我们胆战心惊。五彩滩是个很美的地方。它由无数矿石构成:深红的、杏黄的、鲜橙的、淡蓝的、浅绿的,夕阳为她披上了金色的纱衣,使五彩滩显得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了。
新疆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伊犁大草原、霍尔果斯口岸、天山天池……处处充满了异域特色!怪不得人们常唱“新疆是个好地方”呢!
5.关于新疆礼赞观后感【集锦】。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二十二
“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富饶的花园结瓜果,肥沃的草原牧牛羊……”这是脍炙人口的新疆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中的一段歌词,简简单单的四句话,却是新疆予人最直观生动的写照。怀着对歌词所绘景象的美好想往,笔者一行有幸于近期循着天山南北走了一遭,虽因时、事之限所涉浅浅,却已初步领略了新疆这片边陲之地的独特魅力。
新疆是祖国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将新疆正式纳入中国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追溯过往,无论历史怎样沿革,新疆这块边塞重地,始终未曾脱离中国的版图。如今的新疆,地域广袤,面积达166.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使其成为我国34个行政区划中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下辖14个地、州、市,87个县(市),生产建设兵团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下设有174个团场。这块辽阔的土地被绵延的天山分为南北两疆,山麓两面的资源、人文、习俗等虽各具特色,却又相通相融,正如新疆与我国其他省份(自治区)的关系,异中有同,都是我国辽阔版图中的颗颗明珠,熠熠生辉。
新疆是我国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国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我西北边陲的战略要塞。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而今更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兼具我国对外开放门户、战略资源要地和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等多重身份,在我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中占据着“牵一发,动全身”的特殊位置。新疆的发展和稳定直接与整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一棋。
新疆是人民公仆须经受千锤百炼的一隅。新疆是一片美丽富饶的沃土,所见之人无不为其丰富的资源、如画的风景、异域般的风土人情所感染,发出由衷的感喟。同时,这也是一个对人施以考验的地方,特别是对在这里工作的人民公仆来说,新疆是一个可以得到充分锻炼、迅速成长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的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坚韧的工作干劲和较高的工作素养。只有兼具上述优秀品性和才干的干部,方能驾驭新疆复杂的工作局面,应对严峻的工作挑战。所幸的'是,我们在新疆看到了这样的干部,并且更多的优秀人才正在不断涌现。他们把成绩留给过去,把信心注入现在,把希望洒向未来。
新疆是祖国山河壮美无限的一角。到过新疆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美。新疆的美,是一种博大包容的美。当我们在高空俯瞰万顷绿田的时候,当我们在路旁仰视高耸的新疆杨的时候,当我们在霍尔果斯口岸远眺自贸区工程基地的时候,当我们在喀什老城区深巷近观改造项目成果的时候,新疆的广、博、远将我们深深包裹和感染。新疆的美,亦是一种恬静和谐的美。当我们在乌鲁木齐观察民众生活的时候,当我们在喀什浏览居民休闲夜景的时候,当我们在那拉提草原体验牧民放牧的时候,当我们在伊宁参观传统民俗居所的时候,新疆的合、和、融使我们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归期至,行者离。飞机渐渐驶离这片疆土,窗外绵延的雪山慢慢淡出,但不会淡出的是新疆印在笔者心中的那幅画卷。笔者愿和千千万万的新疆人民一道,为这幅美丽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疆纪录片的心得篇二十三
本学期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是我第一次触手纪录片,而且还是团队合作的,所以在制作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学习和分享到了很多东西,对团队合作和纪录片的制作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们组的选题是在我的大学的背景下,以20xx级体科院的排球专业班为拍摄对象进行选材和拍摄的纪录片。选题是大家在进行拍摄纪录片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因为大家都想在选题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希望摆脱俗套,所以最初在开小组会讨论的时候,大家都给出了自己想到的题材然后再讨论,由于意见不一而且没有人的题材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所以但是选材就讨论数次,最后考虑到拍摄的可行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把题材定在了学校的服务人员身上,想透过他们反映出来他们在这个大学的工作和生活,同时把排球班的题材作为备选题材。
题材定下来之后我们又讨论分工进行前期工作,组内七个人分开分头去小绿师傅、餐厅人员、校工等身上挖掘信息,但是接触之后发现这个群体的人除了在学校的工作外,平时时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现在他们身上挖掘不到有深度的信息,于是再次讨论后决定把题材定在排球班上,鉴于时间,并且决定不论怎样都要克服困难,把这个题材进行到底。
定下排球班后我们开始行动了,因为排球班上有一个和慧玲认识,所以以他为突破口开始接触排专的同学,在最开始的接触阶段主要是我们组的女生,开始拍摄之后,因为大家缺乏团队合作的经验,我们在最初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拍摄每次都是全部出动,都去拍,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大家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排球场内到处都是我们自己人,拍摄的镜头穿帮出现自己拍摄人员的几率很高,回来后讨论决定分工合作,讨论的结果是我和王浩主要负责后期剪辑,女生负责拍摄,但是分工不一定,可以相互协助。之间,我也和同组的黄煜去找过排专班的同学,和他们聊过天,为的是更好的融入他们。
分工确定下来后,鉴于纪录片的计划时前后分别采取三人为线和群体融合,我和王浩定下来我们两人分别剪辑纪录片的前后段,但是后来在剪辑的时候发现两人有截然不同的.剪辑风格,担心剪出来的片子前后拼接过于明显,风格过于冲突,于是两人讨论他主剪,我辅助他。在剪片的时候,我帮助挑选素材,辅助剪辑等。剪辑的时候我们也不断的给组里的人提供反馈,大家也给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整。
通过本次合作纪录片,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首先不会出现思想进入死胡同的尴尬局面,大家集思广益有利于工作的进展。其次,相互间的鼓励和信任不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然后,合作的时候有利于弥补各自的缺陷,我是一个细节把握不好的人,如果单独工作的话,可能出现很多细节问题,但是团队里的女生心细。最后,看到队友努力,自己会更加努力。
尽管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但是最后大家还是一起度过了,得到了最后的纪录片。在整个过程中,感觉自己做的工作不是很多,组里的负责摄像的同学可能担负着更多的负担,因为他们和排专班的接触更多,他们拍摄的时候更累,我们负责后期的,而且我后来定位到辅助后期上,做的工作比较琐碎,自己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再这次合作中看到了团队的力量,以后会更加适应这种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会在以后的团队中发挥自己更大的能量,帮助团队取得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