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优质18篇)
写一份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修正。下面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一
论文首先要有简明而涵意丰富的题目。即题目应概括全文,简短明了,引人注目。
1、能概括全篇论文主要内容棗全文缩影。
2、包含有关键词(实词)。
3、应能反映文章的科学假说。
4、准确、易懂的学术语言棗避免文艺性、夸张性、广告性语言。
1、简短:一般不超过25个字,简洁明了,实事求是。例如:益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2、具体:包括具体研究内容,不能抽象、笼统、含蓄和过大。例如:高血压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3、引人注目,富有创意,使人看到题目,愿意读下去,了解具体内容。例如:温运阳气药在急性黄疸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不稳定、变异、心梗后)。
1、动笔前想标题,写完后定标题。
2、反复推敲,删除无用虚词如,“关于”、“研究”、“观察”、“系统”等。
3、题目中不使用缩写词、专用词、化学分子式等不易看懂的词。
4、题目中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一)作者资格。
1、对课题设想、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及论文学术性解释有贡献者;。
2、起草论文或作重要、严格修改者;。
3、对论文内容负责,拍板定稿,可以解释问题者。
(二)要求。
1、真名、全名。
2、按贡献排序。
3、行政领导、科研管理、投资者、仅做一般辅助工作者不应署名。
4、单位署名在论文第一面下边,写明联系单位的具体名称和邮编。
(一)内容。
1、背景、研究目的、重要性。
2、完成了哪些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途径、方法步骤、数据处理方法。
3、主要发现具体结果:主要数据、统计结果及结论性意见。
4、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学术价值和贡献。
(二)要求。
1、内容精湛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核心、创造性内容。虽然字数少但内容完整、系统、准确、便于收录文摘及检索系统。
2、写作上要概括性强,文字精炼,字数150个字左右。
(一)定义。
关键词:作者采作的能够表达文献内容的未规范化的自然语言。
主题词:将提出的关键词根据相应的主题词表进行规范化的自然语言。
(二)提取方法。
1、主题分析:剖析、浓缩、提炼能够反映文章主题的关键性词和词组。
2、分解复合概念:将多个词组构成的复合概念分解成简单概念的词或词组。
(三)注意事项。
(一)目的。
论文正文前面一段短文,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本文的背景知识,主题、目的和总纲,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二)内容。
1、简述研究课题来源及理论依据,包括密切相关的少量文献资料。
2、该项研究重要价值。
3、研究目的、范围、方法及特点。
(三)写作 。
1、提纲挈领,开门见山,直接切题。
2、观点鲜明,问题突出,反应本文研究问题,需求迫切,意义重大以引起共鸣。
(四)注意事项。
1、文章的帽子棗引出文章棗恰到好处。
2、回顾研究历史应避免繁琐,一言以敝之才好。
3、不要论文中的数据和结论。
4、评价水平的用词要科学有依据,慎用国内外未见报道,首次报道创造性等词语。
(一)受试对象。
1、实验的受试对象如是病人,应说明来自住院或门诊,同时必须将疾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病情判断依据、疗效判断标准、性别年龄以及有关情况加经简介,还应说明观察条件。正常对照应说明来源、健康含义、性别、年龄及有关情况。
2、受试对象若是动物,则应说明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情况、麻醉与手术方法等等。
3、中医临床研究还要注意病证结合,对动物要扼要描叙模型复制的方法。
4、应说明分组原则与样本分配方法(配对、配伍或完全随机)。
(二)被试因素。
1、被试因素是药物时,应说明药物来源(包括批号)、剂量、施加途径与手段。中草药还应注明学名,说明产地与制剂方法。
2、倘若以疗法作为被试因素,那么该疗法的出处、施加等级与方法、疗程等等都应加扼要介绍。
3、被试因素与受试对象如何组合安排,均可以设计方案形式明确地予以表达。
(三)反应指标。
至于反应指标的测定方法,如系通用的常规方法,仅提名称即可;如系较新方法,则应注明出处;如果为了适应本实验的需要,对某方法作了一些小的改良,则应说明修改的根据与内容;倘若本文所使用的方法是作者自己建立的新方法,那么新的方法事先应另行成文,不要将新方法介绍与运用该方法研究的新问题混在一篇文章中;若论文属于报道新的方法,则应详尽具体,特别是试剂配制与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应当清楚,便于读者学习与推广应用。
试剂如系常规试剂,说明名称、来源、规格、批号即可;若系新的试剂,还需写出分子式与(或)结构式;如需要配制,则应将配方与制备方法一并交代清楚。所用重要仪器也应注明生产厂家与型号。
如果在一篇论文中涉及几个不同方法与材料的实验,而且方法与结果关系甚为密切,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必要时可将方法与结果合在一起,标题为“方法与结果”。
1、实验方法的原理及设计。
2、技术路线、实施过程程序。
(五)统计方法。
在材料与方法项中,还应简要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何种统计处理方法与显著性标准,必要时还应说明计算手段与软件名称。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二
1.1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6月-5月近四年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符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条件:所有患者经b超、胃镜、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ct等检查,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依据修订的.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头晕、贫血,伴随大量呕血及黑便,且经胃镜查实。其中,男32例,女16例,患病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肝硬化诊断明确,肝炎后肝硬化29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原因不明2例。
1.2检查方法。
在24-48小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优先给予出血量大且伴随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输血、止血、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待病情平稳后进行胃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参照20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标准。
1.3出血原因。
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检查得出出血原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24例,占出血总数50%;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3例,占出血总数27%;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占出血总数16.6%;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占出血总数4.1%;胃癌1例,占出血总数2%。
1.4诊断指标。
有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病史;有肝功能衰竭与门脉高压性胃病表现;有肝实质硬化结节感;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呕血与便血符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标准。
1.5治疗方法。
入院后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尿量、体温、呕血与黑便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给予抑酸并辅以黏膜保护剂硫糖铝(3g/d),以及改善肝功能、预防肝昏迷及补充血容量。治疗过程中予以口服凝血酶500u3~4次/d,或予8%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50ml,交替使用2~3次/d。静脉滴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剂量0.4μg/min,止血后减为0.1μg/min,3次/d,维持2~3d后停药。维生素k1注射液3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次/d,静脉滴注。
2结果。
2.1疗效评定。
患者出血疗效评定为:24小时内出血停止,无活动性出血且呕血、黑便停止,伴大便转黄为显效;48-72小时内出血停止,无活动性出血且一周内大便转黄为有效;其余为无效。
2.2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在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42例患者治疗后止血疗效显著,6例止血效果不显著,成功率87.5%;6例中,1例出血抢救无效死亡,5例续发感染。
3讨论。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仍占消化道出血20%左右。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由于胃镜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发现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出血并非都来源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如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和消化性溃疡等,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尤其是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出血非常多见,成为第二位病因[2]。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目前多用内科治疗为主。在未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时,应采取常规止血、输血,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制酸剂;在病情稳定下及早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以便针对治疗,减少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利于及早恢复。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三
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为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而设置的学位制度,其宗旨是以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轮转,加强临床综合能力水平的培养。我国自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启动以来,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为医学院校和医疗服务机构输送了优秀的临床医师。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包括: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完善的培养过程和质量监控体系及健全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没有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没有真正的培养质量;同样,没有健全完善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就没有培养质量的反馈与监督。因此,科学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研究生培养管理规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自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以来,经过逐步探索,建立了对临床培养和考核具有指导作用的评估体系。尤其是在严把出口方面,建立了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模式。
1建立完善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考核质量的关键。我院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领导和组织研究生毕业考试工作。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专家组,具体负责临床毕业考核。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督导组,负责检查、监督考试的流程,保证各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考试过程的严密性,考核的公平性。健全的组织机构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考试是衡量研究生临床诊疗水平和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客观反映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情况,我们组织专家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方案》,具体明确了考核应达到的标准、考核具体内容和程序、考核评分标准等。同时,我院充分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优势,引入标准化病人考试,采用客观结构化考试方法,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3.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内容。
毕业考试内容包括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学专业外语的考核。各项考核指标注重客观反映学生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熟练程度、临床疾病思维分析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3.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方法。
为了确保考试结构的合理性、考试形式的全面性、考试方法的先进性,我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采取笔试和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相结合的方式。
3.2.1笔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强调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即临床医疗能力全面性、实践性的培养,因此要求研究生在二级学科内轮转。考核以各专业应掌握的内容和要求命题,同时进行相应的医学专业外语的考核。
3.2.2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
我们在建立客观、有效、公平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达到考核效果的科学化、标准化,我们采取了客观结构化考试方式,应用标准化病人(sp)检验实际临床能力。
我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多功能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目前,中心可开展的实验项目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眼科学、急诊急救医学、影像医学、实验诊断学及各种穿刺技术、无菌术、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等。此外,还购置了国际先进的高级模拟人、电脑分娩演示模型,并配备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教学模型,有效地满足了学院内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和训练要求。模拟训练中心为高质量地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中,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的考核项目包括两部分:临床思维能力考站和临床实践能力考站。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设立了临床多站考试中心,临床思维能力考站即在临床多站考试中心举行。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考场,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疾病考核研究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考核问诊、查体、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理论根据,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与判读,病情变化处理原则及预后判断。考核小组就该病广泛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着重考核研究生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临床病例的处理能力以及对相关学科发展动向的了解程度。考试由专家和标准化病人共同进行评分,判断该名研究生是否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临床实践能力考站即利用训练中心内的各种模拟教具,进行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各种穿刺、心肺复苏等考核,考查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水平。在考核过程中,以学生分组抽签的方式进行,每名考生考核心肺听诊、穿刺等2~3种技术操作。在考场操作时,以穿刺为例,不仅要叙述穿刺的过程,还要回答专家提出的围绕该操作的相关问题,由专家给予评分。经汇总专家评分后,得出总成绩。
我院通过利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推进了考试方法改革,探索了规范化管理下的研究生考试新模式,强化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把利于临床实践的原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工作的体会。
在建立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模式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应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等现代化培养手段和客观结构化考试等考核方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注重质量培养,进一步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为推进医学教育发展,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付出不懈的努力。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四
1、地图地图是地理图像最常见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展示区域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如国家、省市等各级行政区的政区地图;二是展示区域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等人代要素或气候、水代、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空间分布的专题地图。
2、地理示意图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地理关联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演绎、地理原理、地理过程或规律,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气候因子关联图、高低压的形成与天气示意图、工业的投入和产出示意图等;二是地理模式图,是由一般地理规律、原理推演出的地理要素分布模式图,如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等。
3、等值线图此类图像在地理试题中所占比例很大,一般以一定区域为底图,再叠加一组代表特定地理数值的曲线,来体现所要表示的地理要素在区域的时空分布、数值变化及内部差异;比如,等高线图、等日照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盐度线图等。
4、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统计图表是把具有一定数量的地理要素图像化,再进行时间或空间上的组合布局进行构图或制表,是地理信息的定量表述;如坐标图(坐标曲线图、三角坐标图等)、扇形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
5、地理景观图主要包括自然或人代景观的素描图或照片,目的是直观形象反映区域地理事物;如热带雨林景观、高原地貌景观、旅游景观照片等。
6、其他高中教材的地理图像除上述的五大类外,还有一些较为易懂且量少的图像,如地理漫画、三维立体图等。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五
慢性胰腺炎在我国已越来越常见,对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腹痛,通常需要给予止痛药,并应从小剂量非成瘾性止痛药开始,临床上应慎重选择止痛药以避免产生药物依赖。同时可以给予胰酶制剂,既补充胰酶预防脂肪泻又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为防止胃酸影响胰酶制剂活性还可以同时使用抑酸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则需使用胰岛素,要求监测血糖水平。临床药师应瞩慢性胰腺炎患者戒酒,进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饱食,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紧张,遇到事情要豁达,对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者可配合药膳调理。
根据患者病情、体征等和临床医师一起首先确定病人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其次确定该用哪些药,再确定给药方案,并检测患者用药全过程,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和副作用,最大限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建立病人用药档案,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采用通用量表和特殊量表,健康问卷和健康效用测量方法,健康效用指数等,对病人生活质量作出客观和主观的评价[11]。在临床查房和药物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便书面记录下来,并与临床医生一起分析判断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靶药,并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医生工作站等全程监测adr患者的治愈情况,作出真实、客观、准确的评价[10]。
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监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药品的正确选择、药物的效果、药品的经济因素,还要关注药品的不良反应对原疾病的影响。总所周知,慢性胰腺炎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腹痛,最需要迅速控制的也是腹痛,止痛药的选择在这个时候就很重要了,最初应该使用成瘾性小,适用于各种慢性疼痛的止痛药,如喷他佐辛,但这些止痛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镇痛效果会下降,此时可选择强效但副作用小的曲马多,然而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很容易形成药物成瘾性,这就需要药学监护的观察,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开始逐步减少药物或停止使用止痛药;雷尼替丁等抑酸剂也有止痛作用,但其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周,又因突然停药易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加等不良反应,故作为临床药师,我们应在达到治疗效果后建议临床医师逐步停药。胰岛素的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在根据具体情况逐步调整。胰岛素过量可能导致低血糖症、过敏反应、胰岛素抵抗、脂肪萎缩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以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故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应监测血糖水平,并以此调整胰岛素使用方案,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性。
包括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每日定时给药,保证血药浓度,抑酸药应与饭前服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每天监测血糖波动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胰岛素用量和制剂类型。因慢性胰腺炎多因长期酗酒或胆道疾病患病,故作为临床药师应瞩患者戒酒并监督之,同时瞩其应进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饱食。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六
在离今天一百多年以前的1892年首次采用顺逆结合法完成了胆囊切除术,仅有0.1%—0.2%的患者因手术死亡,使得成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且临床广泛使用的手术。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因胆囊萎缩而出现粘连、胆囊炎坏疽或肿胀等情况导致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进而致使手术操作者难以下手或者在手术过程中致使胆道损坏。为此,探索更加简单、快捷、安全且效果的手术方法,成为了百年来医学界追求的目标。笔者治通过将顺行和逆行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胆囊患者实施开腹式胆囊切除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现从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胆囊患者中选取84例,其中女性53例,男性31例;患者年龄均为22—85岁;其中58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炎症,5例胆囊息肉,21例胆囊结石合并化脓坏疽或急性炎症;12例实施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取石、置t型管引流,72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1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入住医院后,经过72h的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实施胆囊切除术。6例患者同时伴有急性胆原性胰腺炎。另有51例患者合并了其他急慢性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1.2手术方法
首先以颈底切除法为原型实施顺行法,也可以将其称之为自胆囊管开始的胆囊切除术,主要方法为在可视情况下将胆囊与其周围粘连的组织逐渐分离开来,随之将暴露出的calot三角解剖,准确区别胆总管、胆囊管和肝总管,后将位于胆囊颈上部呈现为囊状扩大的hartmann袋提起,顺着颈部上方将腹膜切开,细心将其逐渐从胆囊管中游离出,运用直角或长弯钳将细线缠绕在胆总管与胆囊管交合的间隙处的胆囊管上,与胆总管保持0.5—1cm的距离,再将缠绕在胆囊管上的细线打一个松节但不扎紧,仅用于做标示。后再实施逆行法,再在距离胆囊底部肝床1cm距离处,将胆囊浆膜层切开,沿着浆膜的间隙运用钝锐性结合的方法将胆囊从肝床是上逐渐剥离出来,在剥离时,需以便进行剥离一边进行止血,直至胆囊calot三角处,在确定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无误后,采取双结扎方法将胆囊动脉断开,同样在距离胆总管0.5—1cm处将结扎线收紧,随后将胆囊管切断将胆囊取出,胆囊管残端可在原结扎线远端再缝或结扎一道,并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再对浆肌层进行包埋缝合处理。
84例患者通过实施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均健康出院,成功率达到了100%,且手术中未发生任何意外情况。术后2例穿毛细胆管漏,但通过及时引流处理,患者这3—4d逐渐痊愈,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感染、出血或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5±1.1d)。对84例患者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跟踪随访,了解到84例患者无任何一例患者出现胆道残余结石、胆道损伤的情况。
在开腹式胆囊切除术中无论是顺行法还是逆行法,均有其不同的优缺点。顺行法的主要优点为:在手术中,首先将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断开,控制了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带来的出血,同时由于胆囊距离肝门处血管或肝管等关键结构有一定距离,更加便于手术的快速实施。但其缺点主要有:在进行胆囊管游离时较模糊,特别是切口深、肥胖以及显露不易等情况的患者,在进行结扎、游离和胆囊管切断时,非常容易对肝总管或胆总管造成损伤,尤其是胆囊萎缩、胆囊炎粘连较严重、胆囊管变异、胆囊管过长或过短和胆总管并行粘连等情况时,使得手术极易给肝总管或胆总管带来损伤;并且在手术中,若过度牵拉胆囊管,极易导致被血管钳钳住的胆总管侧壁出现胆汁漏、损伤或术后胆道狭窄;此外若出现发生误切肝总管或胆总管,极难补救。逆行法的优点有:这种方法主要是从胆管的底部开始操作,循序渐进,使胆囊壁操作变得更加容易,并且有两次辨别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总管的优势,使术中发生出血或胆管受损等现象得到了控制,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缺点则主要有:由于在手术中未对胆囊动脉进行结扎,当胆囊从肝床中分离出来时,其出血量被提高且胆囊也容易破裂,这就容易给其他组织造成污染;同时在分离胆囊颈后方时,要更加精确完成游离结扎,难度更大且容易发生出血;并且手术中需不停对胆囊进行牵拉挤压,这就容易使脓性胆汁、胆囊管内小结石进入到胆总管内,进而出现继发性感染或结石清理不彻底的情况。顺行法和逆行法结合优点有:首先通过顺行法将胆囊管结扎,有效避免了结石或胆囊内容物进入到胆囊管内,再通过逆行法将逐渐将胆囊剥离至胆囊管时,以标示线作为基础,更加容易辨识出变异的胆管和胆囊动脉,还能够防止对肝门部结构造成损伤;即使在手术中出现了肝管、胆囊动脉等误扎情况,也能够将结扎线拆除重新结扎,避免了不可挽回的损伤;此外,在对胆囊管进行游离后,可将结扎线下移,更加便于胆囊动脉的查找,进而准确切断、结扎。
总而言之,顺逆结合法集合了顺行法和逆行法所有的优势,并且手术中更加重视解剖仔细和显露,以标示线作为指引,根据胆囊壁进行手术,将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点发挥出来,使手术中,能够反复多次对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总管进行判断,避免了误伤现象的出现。此外,若手术操作人员非常熟练后,还能够有效控制手术实施时间,减少患者感染。由此可知,在实施开腹式胆囊切除手术中,顺逆结合法是一种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理想且手术时间可控制的手术方法。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七
1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网格化教育管理的实践
1.1以研究生年级分班为依托,构建横向管理单元
横向班级管理模式目前仍被大多院校研究生管理予以采用,其主要是以同一年入学的学生为班级组建研究生班级的管理方式。这种学生管理方式有利于辅导员针对学生每一年所处共同的具体情况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年级区分完成学校及学院布置的各项工作。同时该模式也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同学互相交流和学习,为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跨专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探讨平台。学院现有在读硕、博士研究生287人,共三个年级,将研究生按不同年级来建立研究生的横向班级,同一年级划分为一个年级大班,每一年级大班又依据学位级别、专业范围不同分为硕士一班、硕士二班及博士班,每班推选班长两名,每一年级大班一名总负责人,负责协调本年级各班的工作。
1.2以研究生科室培养点为依托,构建纵向管理单元
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专业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临床训练及科研任务重的特点,单纯以横向班级模式进行管理已不能更好地满足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为此,学院在横向建班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以临床科室研究生培养点为依托的纵向管理单元。学院依据研究生专业的不同,以临床科室培养点为单位,不分年级,构建了31个研究生纵向管理单元,在每一科室培养点中设立研究生秘书一人,具体负责本科室研究生的管理、协调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以临床训练、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为主线,以同一专业或科室培养点不同年级学生为单位主体的管理方式,在促进同专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专业技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强化临床科室培养点和导师对研究生培养主体责任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科室培养点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充分发挥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
1.3以研究生会建设为依托,构建贯穿纵横的桥梁
研究生会是研究生管理部门联系广大研究生的纽带和桥梁,在研究生管理和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特点通过明确研究生会责任,优化研究生会组织体系,注重研究生会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建设,创建研究生会自己品牌活动等多项措施在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院研究生会的建设。目前,学院研究生会已形成由主席团、学术部、文体部、组织部及传媒部等部门构成的固定模式,并自行组织和承办了学校及学院层面的多种学术、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研究生会不仅打破了年级班级的限制,同时也破除了学科专业的界限,使得全体研究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以年级为基础的横向管理单元和以专业为单位的纵向管理单元之间构筑结合点,形成贯穿纵横的桥梁。
2讨论与建议
2.1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
教育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总体架构,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方式应充分结合临床专业特点的要求及教育管理工作实际。至今,我院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大体上经历了前期的全面管理阶段和横向建班管理阶段。由于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单纯的横向建班管理制度的局限性日趋明显,我们开始结合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并初步构建纵横结合的'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该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如何进一步发挥其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2强化科室培养点及导师责任,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良好管理
临床科室培养点不仅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场所。探索在横向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以临床科室研究生培养点为依托构建的纵向管理单元,不仅有利于增强同专业研究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传承优良传统,增加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也强化了科室培养点及导师对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导师教书育人作用。研究生在以科室培养点为单位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同时,可以较多地与导师交流并接受导师的指导监督。此外,因为导师在研究生心中的特殊地位,在导师与学生广泛交流的同时,导师的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学识水平对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示范的作用。
2.3创建自我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深厚宽广医学知识,良好科技素养,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且在医学科研、临床工作中能够创新者。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在强调以横向整体性带动年级群体的成长,又突出纵向专业性搭建资源平台、强化科室与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责任,这种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管理在充分调动学生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动性的同时又有利于强化科室与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责任,为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搭建良好平台。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八
我们根据对照组患者留置picc期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可能因素:
(1)护理操作因素
1、护士操作欠熟练,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反复穿刺。
2、选择穿刺部位不当(在肘窝穿刺),应在肘窝下二横指处穿刺最佳。
3、操作时是否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加强巡视有关。
4、与导管置入后固定是否牢固有关。
(2)与导管的材质有关,有些导管材料有利于血栓形成,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1、与应用的化疗药物及患者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有关。
2、与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关,如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或大剂量化疗后白细胞“零”期,炎性反应极弱等。
3、与患者对留置picc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有关。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九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是培养药学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主要从内容、教学方法和网络虚拟教学等方面阐述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关键词: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目前,重点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围绕研究型和创新型开展。一个国家民族医药企业的强大除了依靠研究型人才外,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地方性本科院校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定位于培养为地方服务的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我院于10月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二批向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试点学校,我院药学专业初步确定为转型示范专业。我院于开设本科药学专业,其办学定位是为医药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有机化学实验[1]的应用性已充分渗透到药学的各领域。近年来,我院把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加大实验教学投入,整合教学资源,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现将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观念认为有机化学的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处于从属地位。学生也普遍认为理论知识重于实验,因此做实验时,只是按照实验大纲要求和步骤进行,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无预知和分析,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3]。因此,转变观念,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重要举措。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2.1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4]验证性、综合性和探究性是实验教学的主要特点。传统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较少,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操作过程,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为此,我院删减了一部分验证性实验,保留一些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同时加强操作技能训练,适当增加一些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实验内容,使其更科学、更具适用性。蒸馏(包括常压和减压)、重结晶及萃取分离是有机化学实验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操作,在实验教学中,尽可能多安排与这些操作技能相关的实验。在操作训练中,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熔点、沸点、折光率和旋光度等物理常数的测定在理论教学中着重讲解其原理,实验中则着重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实验课程体系以典型合成实验为主,精选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例如,环己烯和1-溴丁烷的制备,将性质验证贯穿于合成实验中,使学生能加深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熔点测定和色谱技术分析融入阿司匹林的合成中,构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通过整合实验内容,不但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其探索精神,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开展设计性实验主要是满足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例如,环己酮有多种合成路线,实验课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出可能合理的合成路线及操作步骤。课堂上教师给出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让学生对比一下自己设计的路线与文献中的有何不同,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到最佳的合成路线,即用次氯酸钠氧化环己醇得到环己酮,此法可避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问题。设计性实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且实验后的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2.2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5]在传统“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未能激发其主动性,教学结果就是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且不能灵活运用。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院根据开设实验项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示范式、讨论式等。实验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对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思考题多加思考。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6]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并根据提问情况,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地讲授,避免无重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对实验操作,请2~3名学生课堂上示范演习,让其他同学找出其正确和错误的地方,然后教师再讲解示范。这种纠错式教学可使学生普遍存在的操作问题得到有效纠正。乙酰苯胺的合成有两种实验方法:(1)冰醋酸法。(2)醋酸酐法。实验前,学生查阅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用冰醋酸法分馏时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100~110度之间,过高可以吗?用醋酸酐法加入盐酸和碳酸钠的目的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做实验时,相邻的两组分别做冰醋酸法和醋酸酐法,这样学生可以相互对比实验效果。在做肉桂酸合成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投料比、不同催化剂和不同温度的正交试验。对比实验结果得到肉桂酸的最佳合成条件。正交试验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思路。
2.3利用网络虚拟实验辅助教学
[7]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授课方法无法将有些实验操作描述的很清晰,学生也不容易接受。我们教研室采用动态ppt实验操作图或教学视频来讲授实验操作,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这种教学方式能将抽象的内容转变成生动、鲜活的知识,学生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和失误率大大减少。此外,某些实验因仪器特殊、药品控制较严等原因而无法开展,我们采用网络虚拟实验教学法,学生看过讲义后,在电脑上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在进行每步操作时,如果正确,可继续进行;若错误,电脑会提醒学生该如何进行,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网络虚拟可模拟某些特殊实验,弥补了现实无法进行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4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8]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有机化学实验中的试剂和原料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处理得不恰当,危害更严重。在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用“绿色”理念,合理设计实验课程体系,联系相关实验,将上一实验产物作为后面实验原料。为尽量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危害,在不改变实验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的容器,如采用50ml的圆底烧瓶做反应装置,大大减少原料和试剂的使用量。选用毒性小的溶剂代替毒性大的溶剂,如乙醇代替甲醇,甲苯代替苯等。乙醇、乙酸乙酯是化学实验中使用比较多的溶剂,且可回收再利用。将回收的乙醇废液经蒸馏得到大约95%乙醇,可作为清洗剂,也可用于xxx的提取。对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让学生加以分类、集中收集,倒入指定地方,最后由教师统一处理,避免有害溶剂腐蚀管道和污染地下水。
3完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综合客观评定学生成绩
[9]以往实验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来评定,从报告上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全面客观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的实验考核体系。综合评价法可有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从4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1)预习(占10%),主要考查学生预习情况,包括目的、原理等内容;(2)实际操作能力(占30%),教师考查每组学生的装置安装和操作规范与否等;(3)考勤及纪律(占10%);(4)操作考核(占50%),主要以抽题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基本操作掌握情况。通过这一年的改革实践证明:综合考核方式更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更能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地方性院校本科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出具有技术应用型潜力的优秀人才。虽然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教学改革也应与时俱进,要积极吸取其他院校教改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
本设计(论文)是在我的指导教授周力波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周力波老师哦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题目的选择到最终完成,周力波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希望我们可以帮你。
如果论文不会写可以加我,论文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
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
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
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论文致谢【4】
行文至此,文章已经圆满画上句号。
同时,也意味着长达八年的大学马拉松终于跑到了尽头。
当恍然从临床实习、执业医师考试、工作面试以及毕业论文撰写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时,心中既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同时又隐约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喜悦的是即将顺利完成学业,踏入社会,以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未来;忧伤的是马上就要离开这停放了八年青春的校园,离别那些曾经给过我喜怒哀乐的兄弟。
八年时间,说长不长,可说短也不短,仔细数数这匆匆的一生又会有多少个这样的八年。
恰是这八年,应该是人生舞台上最充实、最美好的场景。
此时,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八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从一个少不更事的愣头小子逐渐成长成一名能担当、有作为的有志青年。
我深知,在这八年的成长历程中,有太多太多的人默默的支持和帮助着我:在我迷茫时,有人给我光明;在我颓废时,有人给我警醒;在我失望时,有人给我鼓励;在我犯错时,有人给我宽心;在我犹豫不决时,有人给我出谋划策;在我失望无助时,有人给我鼓舞关心…...平时,大家有机会在一起时,全然没觉得可贵;可如今,马上就要离别时,才懂得好好去珍惜。
心中有好多话,既然不能当面道来,只好借此最后机会一一倾尽。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生身父亲。
我很庆幸,感谢我的家庭,这么多年来,不管多苦多累,始终没放弃给我不断学习的机会。
父亲常说,只要你有能力,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会供你继续上学。
如果没有父亲的这种坚持,就不会有今天我所有的这些成绩。
好在艰苦的日子终将过去,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好好报答您。
我还要感谢我的母亲是您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教育我,支持我,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鼓励我,但正是因为如此,造就了我坚韧、成熟、不屈不挠的精神,一路坚持着我走到今天。
还要感谢我的爱人婧雯,以及婧雯的家人,在我大学最后最累的日子里,你如夭使般的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给予了我爱情的滋润,是我在前进的路上更有动力。
感谢你们,我的家人,感谢你们的牺牲,感谢你们的付出,感谢你们的默默无闻,感谢你们的勇气和坚持!
论文致谢【5】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一转眼,八年的医学生生涯在这个夏天即将结束。
毕业在即,不久就将开启人生的另一个全新阶段,此时此刻,我感慨良多。
回首过去八年的求学生活,深感自己收获颇丰。
能够顺利完成这八年的学习、实习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努力的生活、交友,与我的导师、家人及同学的帮助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郭小梅教授。
我进入专科学习后,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郭教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科研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在他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我的毕业论文从设计到最终完成的过程中,郭教授一直非常关心、耐心指导,让我受益颇多。
同时,感谢师母郝巧玲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怀备至及正确引导,感谢他们八年来对我的无私奉献和支持。
也要感谢我所有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帮助。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一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毕振强主任医师在我硕士研究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他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有信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
我的另一位指导导师王志强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他们不仅支持我的研究工作,也关心我的生活。
两位导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我会牢记终生,它将一直激励着我将来更好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位领导的支持。
特别感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的王显军所长、王玫所长给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
同时,还要感谢其它老师的热情帮助,使我的博士毕业论文课题在那里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本教研室王束玫老师、姜宝法老师、贾崇奇老师、贾存显老师的热忱指导和无私帮助,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李建同学、房学强同学、杨丽萍同学、刘兆兰同学给我的无私帮助,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继续合作。
最真诚的感谢对我理解、支持、帮助的各位!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
致谢【2】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二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手术台是他们的第一战场,他们将自己的医疗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应用在临床上,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诊断、治疗,从而让患者重获健康,这是他们的职责但也是他们一生的工作信念。
确实,在生活中很多医学问题和疑难杂症都是依靠临床医学来发现的,而最终的解决方案也要归功于临床操作。临床医学的发展确实早于基础医学,如果等待基础医学把所有的问题全部弄清后再去治病,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临床医学只有在实践摸索的过程中才更能发现理论基础需要补充和丰富的部分。正是因为如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临床医生写医学论文的益处。
第一,临床医生在发现新的未知疾病时,可以通过医学论文很直观地展示出来,这也是专家学者在学术交流时一条很便捷的桥梁,通过这个载体,可以探讨出新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临床研究的时间,更好的造福患者。
第二,临床医生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这样不仅能磨练自己的.意志也可以加深自己对医学工作的认知,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第三,一篇优秀的医学论文可以作为一张名片把写作者介绍出去,对写作者有一个中肯的评价,就是对医生工作的高度赞扬。
很多临床医生都会把自己的工作重点倾向在实际操作中,觉得实际工作远比理论研究重要。其实不然,只有把发现的问题系统地总结出来,让更多的人去借鉴和学习,才能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进一步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这也就使得医学论文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也是很有意义的。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三
摘要: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教学中,口腔科学作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与特殊性的必修课。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等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常见的问题入手,以教学方法探索及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口腔作为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人体的健康至为重要。
一方面,口腔健康与否对人体的整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另一方面,以口腔症状为突破口,根据口腔所表现出的症状可检测、反映人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
可在实际中,由于没有将口腔科学作为临床医生执业考试的内容,造成学校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忽视。
学校压缩了口腔教学的课时安排。
学生则表现为不重视、不喜欢这门课程。
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优质的教学质量、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让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内科学及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目的。
1教学实践中所遇见的问题。
1.1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思想认识不够。
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并不从事口腔方面的工作,因此忽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上课玩手机、睡觉的比比皆是,课堂纪律严重涣散。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一些同学的学习热情。
特别对于大班授课,这种情况尤其显著。
其次,学习困难大。
客观来说,由于教学课时比较少,而课程的知识量又很大,这导致学生很难在上课时很难有良好的收获。
要在20个课时内完成口腔专业两年内的教学内容,学生确实很掌握那些繁多且抽象的知识点。
1.2教学模式僵化问题。
优质的教学模式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单调僵硬的教学模式也是严重阻碍口腔教学的一大因素。
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学方法陈旧,比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
这类教学方法早已不早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反馈”信息,教师虽然很努力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却不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学生在跟不上教师“节奏”后,自然而然也就不想再继续听课。
也即是说,缺乏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低效而僵硬的。
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无目的”的教学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笔者认为的“无目的”是指按照书本顺序教学,没有根据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展开、研究进而解决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探索。
2.1加强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革。
口腔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及国家给予口腔医学的重视也越来越多。
针对学生对于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及学校应加大对于口腔课程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传,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只有学生根本上的重视口腔医学,才能顺利的展开以后的教学工作。
2.2借鉴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也即是“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方法。
具体表现为以问题为探讨、研究的主体,教师辅以教学方法,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许多好处。
首先,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
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可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也就点燃了。
如在牙体牙髓常见病这一节中,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时真要命。
试问不同的主诉与牙体牙髓病的发展、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何意义针对病例。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四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学;科技查新。
中医药科技查新是利用文献检索、分析与对比的手段,对中医药科技查新委托人提供的中医药科研内容做出新颖性结论的中医药科技文献查证服务。而查新报告是科技立项、科研成果鉴定和评奖的参考依据之一,它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和正确性对申报者和评审专家来说十分重要。
国家科技部颁布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与《科技查新规范》,这些法规对我国科技查新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准则,促进了查新工作的规范化和进一步开展。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目前的查新需求和查新机构的运作模式下,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1中医药科技查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影响中医药查新报告质量的问题。
1.1.1客户方面存在的问题。
客户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查新委托过程中。客户在《查新项目委托书》填写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对查新的目的不是很清楚,委托内容未能突出查新的技术要点;二是出于对项目的技术保密,不能如实填写具体内容,对主要查新内容表述含糊或采取回避;三是用户对委托过程不够重视,委托人不是课题主要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员,对技术关键把握不准,无法与查新员准确交流。
1.1.2查新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查新工作要求查新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查新、检索技术,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各种检索工具,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中医药文献查新人员来说,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知识。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查新队伍良莠不齐,查新人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现代化设备运用的技能缺乏,外语能力与现实需求相差甚远;部分中医药查新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未能全面具备中医药学专业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或有欠缺。
1.1.3检索数据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
由于我国科技体制、制度和习惯的原因,许多在研或刚结题的科研课题文献,以及未公开发表论文和出版书籍及部分研究生毕业论文均不在被使用的数据库内,因此,检索所获得的数据相对来说是滞后的和不完整的,由此在做分析和结论的时候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4对专利查新和新产品开发论证查新的忽视。
由于专利查新和新产品开发论证查新的高难度和高复杂性,我国中医药科技查新人员的专利知识和专利检索技能较为不足。目前,国内对于专利查新和新产品开发论证查新这两种查新形式的研究和报道比较少。这与我国现阶段的科研创新性程度不高,科研人员的专利意识不强有关,同时也说明科技查新人员的专利检索水平和意识有待提高。
1.2对查新报告作用大小的争议。
查新报告仅是从有无文献报道的角度来报道项目的创新性,而立项和评奖需要考虑的是科研成果的实用性、推广应用情况及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项目管理者和项目审批者对查新报告本身不够重视,审批的时候不是以项目的查新点为标准,因此,很多时候查新只是一种形式,不能在立项和成果申报时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1.3中医药查新的规范化问题。
查新人员、设备、资源、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了查新的质量。查新报告的格式、用词描述准则等,不符合科技部《科技查新规范》的规定。各个查新机构的报告格式、检索范围、结论阐述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范化。因此,如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查新工作质量,已成为查新机构的首要问题。
2关于中医药科技查新发展对策的初步探讨。
2.1改革查新工作的管理方式,加强查新报告的质量控制。
2.1.1加强与客户的交流。
要向客户说明《查新项目委托书》填写的重要作用,打消其疑虑,使其能充分表达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方法等,积极配合查新工作。
2.1.2提高查新人员的业务素质。
查新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外语能力。
2.1.3加强审核,确保审核质量。
审核人须由具有丰富查新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审核过程不能流于形式,要确保查新报告的质量。
2.1.4建立中医药科技查新规范。
根据中医药学的特色,建立中医药科技查新规范,加强中医药查新的标准化建设,确保查新工作的质量。
总之,要加快建立各种查新咨询规章制度,健全查新咨询的管理体系,并加强执行力度。
2.2加强查新机构的改革,顺应形势的发展。
2.2.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利用因特网建立本单位的'主页,实现各机构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最终建立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和独具特色的数字化中医药查新咨询网络服务体系,以适应医学查新咨询的发展。
2.2.2改革单一的服务模式,实施多样化服务。
充分利用查新咨询机构的软、硬件设备及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势,实施多样化的医学信息服务;建立市场反馈机制,追踪所查课题的市场效应,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查新咨询工作,体现其市场价值。
2.2.3加强宣传,增强与外界的联系。
以讲座或培训班的方式定期分批在医学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中普及查新知识,宣传医学查新咨询服务的作用,提高其信息咨询的意识,增强其在科研立项和成果申报过程中查新的自觉性。
3小结。
近年来,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数量大幅增长,给查新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既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查新工作,又要保证查新的质量,这就对查新机构和查新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查新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查新机构要变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为主动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查新机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为我国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科研资金利用效益,推动我国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国家科技部.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s]..
国家科技部.科技查新规范[s].2000.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教学中,口腔科学作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与特殊性的必修课。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等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常见的问题入手,以教学方法探索及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口腔作为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人体的健康至为重要。
一方面,口腔健康与否对人体的整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另一方面,以口腔症状为突破口,根据口腔所表现出的症状可检测、反映人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
可在实际中,由于没有将口腔科学作为临床医生执业考试的内容,造成学校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忽视。
学校压缩了口腔教学的课时安排。
学生则表现为不重视、不喜欢这门课程。
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优质的教学质量、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让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内科学及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目的。
1教学实践中所遇见的问题。
1.1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思想认识不够。
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并不从事口腔方面的工作,因此忽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上课玩手机、睡觉的比比皆是,课堂纪律严重涣散。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一些同学的学习热情。
特别对于大班授课,这种情况尤其显著。
其次,学习困难大。
客观来说,由于教学课时比较少,而课程的知识量又很大,这导致学生很难在上课时很难有良好的收获。
要在20个课时内完成口腔专业两年内的教学内容,学生确实很掌握那些繁多且抽象的知识点。
1.2教学模式僵化问题。
优质的教学模式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单调僵硬的教学模式也是严重阻碍口腔教学的一大因素。
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学方法陈旧,比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
这类教学方法早已不早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反馈”信息,教师虽然很努力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却不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学生在跟不上教师“节奏”后,自然而然也就不想再继续听课。
也即是说,缺乏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低效而僵硬的。
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无目的”的教学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笔者认为的“无目的”是指按照书本顺序教学,没有根据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展开、研究进而解决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探索。
2.1加强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革。
口腔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及国家给予口腔医学的重视也越来越多。
针对学生对于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及学校应加大对于口腔课程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传,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只有学生根本上的重视口腔医学,才能顺利的展开以后的教学工作。
2.2借鉴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也即是“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方法。
具体表现为以问题为探讨、研究的主体,教师辅以教学方法,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许多好处。
首先,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
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可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也就点燃了。
如在牙体牙髓常见病这一节中,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时真要命。
试问不同的主诉与牙体牙髓病的发展、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何意义针对病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六
[摘要]通过分析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掌握基础、熟读经典、学习医案及教学方式、教学师资、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解决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状况,培养高素质的中医高级人才。
[关键词]中医;临床思维;现状;对策。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自己掌握的中医理论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判断和分析疾病本质、发病规律,制订治疗、预防疾病的原则及处方用药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活动[1]。
中医的整体观决定了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宏观性。
中医历来重视运用整体、系统、动态的方法来认识人体生理及病理规律,注重分辨人体脏腑、组织在阴阳五行属性及与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相关性。
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思维具有自身的特点,从人体整体与局部、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自然、人体与社会诸方面之间的联系中考察、诊断、治疗疾病,是普遍联系思维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
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对临床诊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中医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
1目前现状。
1.1培养模式单一陈旧。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多采“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
有些学生临证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更谈不上因时、因地制宜,及时果断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1.2思维方法机械、简单。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疾病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病理过程。
在临床上,有些学生仅根据首次采集的资料,进行动态观察,不仔细推敲,综合分析,就直接作出诊断。
有些学生凭直观印象,对患者病史、体征或辅查资料任意取舍。
对能够支持自己诊断的资料作为判断疾病的主要依据,而把一些不支持自己诊断的资料随意删去,这样容易导致诊断片面性。
有些学生对临床诊疗性思维的程序不清楚,常常收集资料条理不清、主次先后不一,或单纯依靠先进的检查手段,不进行科学的推理分析,过于相信某些检查提供的相关数据或结果,直接得出疾病诊断。
这些机械简单的思维方法过于草率,容易造成失治误治。
1.3思维片面化、缺乏系统性。
缺乏主动性思维,不敢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发表自己观点,表现出在临床思维上的盲从和依赖[2]。
有些学生仅仅掌握临床症状、体征表面特点,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层次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全面分析,缺乏综合判断的习惯及能力,也使得临床诊断缺乏系统性,经不起推敲[3]。
1.4临床带教老师缺乏责任心。
医学生临床实习时间大多在一年左右,带教老师至关重要。
有些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对临床带教投入精力不够。
有些带教老师自己工作时间不长,缺少应有的临床经验和积累;也有些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教学方法欠缺,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查房简单,选择病例随便,没有典型示范特征,辨证思路不清晰,治疗原则欠妥当等,学生难以从中学到知识,更缺乏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2培养对策。
2.1掌握中医诊疗特点。
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是通过“系统综合”的方法,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各种症状进行分析,了解病变的部位、性质、病因、病机,判断具有阴阳五行属性的脏腑组织的病理关系,分析机体正气与病邪盛衰的关系,辨别归属相应的“证”。
在治疗上,根据疾病病机的不同,确定治疗大法及方案,达到体内阴阳的平衡。
因此在临床具体进行中医诊断治疗时,一定要遵循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辨病与辨证结合,学会运用“同病异治”及“异病同治”,针对所判断的“证”给出中医的'治法方药[4]。
医学生必须掌握中医临床诊疗特点,才能正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治,提高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2.2加强经典知识培训。
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培训,要重视对经典理论知识的温故与研究,包括《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内经》等经典著作的学习。
多读前人医案,逐步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研究历代名医诊治疾病的经验及教训,使原本零散的、无序的、混杂堆砌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而建立起有机的知识体系,多读医案对于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5]。
同时,通过跟随名老中医临床抄方也非常重要,尤其学习一些老中医在四诊及辨证思维方面的经验对日后临床大有收益。
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过程,为其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奠定扎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完善的中医临床思维。
2.3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pbl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培养临床思维能力[5]。
同时也是无限的动力,使得他们主动地温习多学科知识;采用“提问、讨论、展示、总结”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分析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沟通能力。
2.4临床病案分析。
临证医案学习是中医的一种特殊传承学习方法,它的存在与中医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和经验性有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经典医案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使后人在临床中少走弯路,尤其是名老中医的诊疗方法及辨证思路,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
同样,临床病例讨论也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认识,从更深层次掌握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6]。
2.5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育之中。
在此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已用ct和mri横截面影像制成三维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图谱,以供医学生的解剖教学和课后训练。
在外科模拟手术方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它是通过计算机辅助作用实施;在针灸模拟教学方面,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都建立了三维人体针灸模型,充分运用良好的人机交互系统,在医学本科生模拟教学中获得了满意效果[7]。
所有这些教学研究成果对医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条件,实验教学平台不断发展与壮大,但这些研究均局限在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上,在临床思维能力模拟教学方面少有类似的报道与应用。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是医学教育的难点和热点,我校经过多年众多专家的不懈努力,正在致力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正在承担江苏省高等教育立项重点课题,研发的成果“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平台”对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医学领域技术、学术的跨国交流逐渐频繁和深入。在21世纪初,诸多医科院校开始招收国际生;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渐开办了英语专业。为了改进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缺乏英文版标准化病人的现状和践行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目标,将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培训并运用到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国际生;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临床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医学领域技术、学术的跨国交流逐渐频繁和深入。自1995年我国实行各高校自主招收国际生政策以来,来华国际生教育发展迅速,医学专业赴华医学国际生人数增长最为迅猛,已居各专业第二位,学历国际生居各专业首位[1]。我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国际生,近年来年均接收200名左右的国际生,目前全校接受全英教学的国际生有近600人,主要来自越南、泰国和印度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受其母语的影响,大多数国际生的英语口音重,且汉语水平不高,这给师生交流、医患沟通带来阻碍。在临床实习期间,语言沟通障碍是阻碍国际生深入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2],语言交流障碍、医患沟通障碍以及病患资源等因素影响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医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培训并运用到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既有助于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也为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以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简称sp)的研究提供资源,是一种多方收益的探索。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医学院校培养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并不局限于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外语人才。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3]以及我校优势,在我校开展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标准化病人的实践。本次实践对象为我校英语专业大二和大三20名学生以及40名包括国际生在内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共分20个小组,每小组3人,其中英语专业学生担任sp,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分别扮演临床医生和助手。
1.2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践前,了解英语专业学生情况;实践后,向英语专业学生以及口腔专业学生获取反馈意见。实践全程历时2周。第一周话题培训,在进行口腔临床医学拟诊测试前由口腔专业教师提供10个口腔临床医学话题给每个小组,由小组里口腔学生担任培训教师,口腔专业的全英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帮助sp理解剧本,熟悉剧本,掌握相对应疾病的症状以及模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第二周,分别在两个下午时间进行测试,测试当天由小组抽签选定1个话题,随即就该话题进行临床技能模拟操作测试,考核流程包括挂号、问诊、诊疗、开医嘱等必备环节。外国口腔专家、我校口腔临床医学教师、英语专业教师等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随堂打分和评价。
2教学效果及评价
2.1实践教学前基本情况调查
实践前,我们对广西医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一至三年级的102位学生就充当我校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sp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3人(12.75%),女生89人(87.25%),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医学知识了解程度、参与sp培训的学习动机、培训需求等四个方面。在参与sp培训的学习动机方面,大部分学生对sp培训的学习动机比较强烈。问卷结果(多选):因为求知兴趣者94人,占92.16%;为了职业发展者86人,占84.31%;为了更多接触社会者82人,占80.39%。从以上资料可见,本次调查对象具有以下特点:年轻女性占多数,性格属于内外向兼有,具有极端性格的人占少数,绝大多数不具有医学背景并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有87.25%的学生表现出对sp培训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次实践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知识结构看,95.00%的学生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很少,说明其对医学知识了解总体程度不高,符合遴选sp的基本条件。
2.2实践教学后调查结果
在口腔临床医学拟诊测试结束后,我们发放问卷,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和口腔专业学生对此次实践的反馈意见。问卷为主观题,包括四个方面:此次临床拟诊中的收获/感想;经过此次拟诊,对sp的认识如何;个人和模拟医生/病人的不足之处;对以后类似sp培训活动的建议。经过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2.2.1英语专业学生结果反馈英语专业学生认为此次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增加了医学词汇,了解一些基本的口腔卫生健康常识和口腔疾病的简单防治知识;同时也发现自己英语口语水平的不足,医学英语词汇相对匮乏,作为模拟sp,对自己的病情还无法进行确切的描述;通过实践更加了解了sp的概念和意义,对以后再次担任sp有很多的帮助。参与实践的英语专业学生对模拟医生搭档做出的评价:大部分参与拟诊测试的医生英语口语发音不够标准、不清晰,存在一些语法错误,英语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国际生口音较重,使听者无法准确理解;在问诊治疗过程中,医生缺乏对诊断的简单解释,部分学生无法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医患沟通较困难,跟病人互动少,人文关怀欠缺,在操作过程中不够熟练,忽略了一些关键步骤。英语专业学生希望以后的sp培训活动增加培训时间,组织者能提供足够信息供sp准备,考核后提出实质性建议、评价和改进方向;也希望拟诊医生在考核前进行充分准备,熟悉考核内容和操作流程,在考核时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动作等,多关注患者感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作为sp,应该更仔细揣摩真实病人的状态和心态并尽可能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实质性的帮助。2.2.2口腔专业学生结果反馈口腔专业学生认为,此次实践让他们对医患沟通和医生与助手之间配合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提升自身临床经验、考查临床操作技能、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到自身不足,如,英语口语水平有限,发音不够标准,其中部分国际生口音较重,增加沟通难度;临床思维不足,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拟诊过程中过于紧张,诊疗流程熟练度不够,无菌观念、临床沟通技巧等还需提高。他们认为英语专业学生担任sp拟诊活动很好地模拟了在临床中遇到外国患者的情况,督促参与活动的医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英文向患者解释病情,如何应对接诊、治疗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缓解医患关系,这对今后的临床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他们还认为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好,可以用自身语言优势很好地参与到拟诊活动中;但对口腔知识不了解,口腔专业英语匮乏,对病情描述不够准确,其中部分同学由于没有经历过口腔方面的疾病或检查,故未能很好地代入患者角色,缺乏临床随机应变能力。与医学专业学生扮演sp相比,由于缺乏口腔专业知识,英语专业学生能更好地模仿真实的病人,表现出临床中病人的多样性,表达更口语化,比较接近真实场景,相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扮演sp来说能更有利于模拟诊疗。不过,也由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对模拟诊疗内容无法提出意见,sp的“指导功能”表现不足。因此,他们希望英语专业学生多增加医学方面的知识,学校应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更真实地扮演病人,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更多帮助。
3讨论及体会
sp是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体征,能够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4]。这是国外医学院校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近年来在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国内高校也逐渐开始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于亚峰认为,英文版标准化病人既能拓展和丰富国际生的技能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还能应用于实习生技能培训、临床技能竞赛、临床技能考核等多方面[5]。在临床医学教学中采用临床模拟病例教学,由临床专家、教师设计典型临床案例,由学生扮演某种疾病病人和医生,模拟临床诊治过程,不仅可以弥补临床见习中案例不足的缺陷,还加强巩固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6]。在景汇泉[7]的研究中,通过让中国医科大学182名医学生、11名专业临床医师与19位sp一起为学生分别评分,证实sp是osce(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有效实施的关键,以及sp记录受试者行为的准确性,且认为sp在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方面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检验,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研究过sp作为临床医学教学受试者的可行性,但以英语专业学生作为sp用于临床教学的研究相当少,是sp研究可开拓的研究空间。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对我校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对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标准化病人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践验证,认为在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培训一批可供国际生检查和诊断的、具有一定表演能力、沟通能力和较高英语水平的英文版标准化病人,可有效减少在临床教学中国际生与中文版病人的沟通障碍、文化冲突,从而改进临床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培训可以贯彻落实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临床教学和英语教学提供经验,建立适合医学院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研究的潜力。
参考文献:
临床医学论文的论文篇十八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基础理论学习、轻临床技能训练的现象。重视和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按照临床岗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不同目标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增加实习实践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临床医学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沟通能力临床医学是医生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沟通,互相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是保证诊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因为个人的理解,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的不同,沟通成为重要的课题,稍不慎言都将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绝大多数医学生一是存在“怕”的心理,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病人,其二是“不知如何与人谈话”,尤其是在儿科,多数患儿不能正确表达,家长又非常焦虑,当不擅长应用儿童的语言与患儿交流,而与家人解释病情时,便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这就需要更多时间来解释。
1.2缺乏奉献敬业精神医疗服务行业是帮助病人解除疾苦,日夜不停的工作性质使作息时间无规律,甚至常常牺牲节假日时间,而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相对较少的现状与目前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社会观念相冲突,造成医护人员的心理失衡。尤其当代许多医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备受享受的环境下长大,缺少艰苦的磨练。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对于所承担的医疗工作是最基本的,所管床位的医疗工作常不可能在规定的上班时间里完成,每时每刻病情的变化,诊疗措施的实施,抢救工作难以用时间概念来确定。学生们对于工作的热情缺乏,计较工作时间,在其工作及职业的需要与自己的空闲时间中难以平衡,而超强度的连续抢救及值班、手术后加班,无论是体力和主观上都难以适应。对病人就是一切。
1.3轻视医德医德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行医以德为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其职业的特殊性对医学生道德素质的要求高于其他学科。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身体和心理需要帮助的人,因此,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是宗旨。而医学生对于此理念的概念模糊,注重技术,只埋头学习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当面对患儿家长时,态度较生硬,询问病史时缺乏关切的口吻,机械性追问患儿家长症状,以及罗列套用书本上能出现的模式化的症状,让患儿家长有不平等的感觉,因此难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容易遗漏重要的信息。在实施检查和操作时,缺乏保护性的措施,如天冷时捂热听诊器再听诊,检查时随时关注患儿的反应,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痛苦。医学生在临床考核中普遍扣分是缺乏保护措施,将患儿作为单纯的治疗对象,而忽略了作为人的本质。
二、对临床医学实习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2.1加强人文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发生转变。“医乃仁术”是医学先辈们对医学人文精神最本质的概括。目前大学课程中主要强调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在哲学、心理学、论理学等方面的培养还是相当肤浅,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要求提出:“敬业精神合伦理行为是医学实践的核心”,职业道德、态度、行为、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保证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及基本素质之一。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他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合决定他们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首先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高,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合人文精神的人。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合科学素质。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医学教育的核心要“以人为本”。
2.2加强临床思维培养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短时间内能增加知识,但已造成了对知识接受的被动合不积极的状态,使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随着时间流逝而很快忘记。学校在进行基课教学时,由于医学理论知识涉及的领域广泛,记忆内容多,概念性强,应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会循序贯通,多问“为什么”挖掘其内在联系。在临床课的教学中贯穿问题教学,剖析一个问题从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串通在一起,如在讲哮喘时,不是单一的从病因到发病机理,而是从其临床表现及处理的原则中反馈其病理生理、解剖及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使其融贯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强调共性问题,培养纵向思维,而临床上往往出现某些个性问题,因此还要学会横向思维,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另则要培养勤思维的良好习惯,注重条理性,强调课堂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加强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临床技能的培训需要大量实际操作的训练。目前的医疗状况要求医学生在进入实习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概念,因此在学校学习的后期临床课教学时,开展仿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进行正规化的训练。在每项操作前,教师要结合具体例子讲解该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交待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应急处理的方法,学生身临其境,领会各项操作的具体要求,准确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过程,通过图片、录像、vcd等资料方式多渠道反复强化意识。
三、结语
该文探讨了我国临床医学实习实践中存在的多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进一步丰富临床医学实习实践的研究内容,然而临床实践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的有机整合,更深入的临床实践教学研究,如临床实践教学的教育与测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估等有待更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