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研究论文选题 儿童构音阻碍研究论文(精选1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一
摘要:文章对器乐演出中常见的声音拾取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多种器乐类演出的话筒的选取和放置技巧。
关键词:器乐演出;拾音技巧
器乐演出,因为乐器各类繁多,质料结构不同,发声的原理也不一样,这给现场拾音和音响调音带来了困难。好的拾音技巧能让器乐的声音表现更丰富,还能让观众感觉更“原声原味”的演出。
一、西洋器乐的拾音
(一)弦乐:大提琴、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
弦乐器是指声音来自弦振动的乐器,以小提琴为代表,另有中、大提琴、竖琴等。提琴类是用弓擦弦而发出声音,而竖琴等则是用弹拨弦而发出的声音。
小提琴、中提琴音色优美,音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共鸣箱,共振频率256-1100赫兹,声压级40-100分贝,演奏时,声音的辐射方向冲向小提琴上方,高音焦距于表面一侧,中音呈现腰形。
小提琴与中提琴拾音含有较多的高频散射声,并有1秒左右的混响时间。因此,常使用单指向或者心型指向性电容话筒,对准小提琴f形孔,距离为0.6-0.8米,群奏时距离为1-1.5米。
大提琴音色深沉,在乐队中主要担任低声部。拾音时最好使用传声器架,高度与大提琴f形孔高度相同,一般在0.6米左右。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二
摘要:我国向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通过与实施,使我国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工作法律化、系统化。本文研究的是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问题,建立委托监护制度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委托监护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由于农村的人地矛盾尖锐,在政治、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在城乡二元化和现有户籍制度下,进城务工人员无法真正融入和扎根到城市中,加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使他们被迫与自己的子女分开,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留守儿童”。根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留守儿童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二、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生活方面。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的家庭,一般都是因为家庭贫困务农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生活,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才选择到城市里打工赚钱维持家庭生活。但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没有什么技能在城市里付出了大量的劳力还是只换来了微薄的收入,留守儿童正是生长发育的时候,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很重要,但是很多留守儿童只能勉强达到吃饱的状态。
(二)心理方面。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亲情处于饥渴状态,遇到困难的时候,无法及时向父母倾诉,父母也无法帮其加以解决,时间一长,留守儿童就变得自闭,不愿说话;有些留守儿童在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面前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孩子不理解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却不能,在这种心理障碍下会缺乏自信心,自暴自弃;还有些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出门打工是因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由此产生了怨恨心理,在这种心理下慢慢和父母疏远,产生叛逆和逆反心理。
(三)学习方面。很多留守儿童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大多年老体弱,思想观念落后,他们最多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至于学习方面就无能为力了。而留守儿童因为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成绩好与不好也没人关心,逐渐就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当孩子厌学、逃学的时候,他们就会把精力放在上网、娱乐等一些和自己年龄不相符合的事情上面,慢慢地有些留守儿童就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留守儿童的权利现状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应该享有的包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等在内的数十种权利,同时确立了无歧视、儿童利益最大化等4项保障儿童权利的基本原则。权利第一类基本人权,生存权、发展权、人格权、平等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二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权利,受保护权、优先受助权、减免刑事责任。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理所当然是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保护并享有以上所列举的权利,但是现实是留守儿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有些权利比起普通儿童来说更容易受侵犯。如教育权,很多留守儿童在无父母监管和委托监管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逃学甚至是辍学;再如受保护权,留守儿童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时间也缺乏应变和自救的能力,甚至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好坏缺乏辨识能力,因此容易受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
四、《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方向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法,这部法律虽然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作了全面的保护性规定,但是和《妇女权益保护法》、《老年人保护法》一样因其较多的原则性规定和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没有详细明确的界定,不是完整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因泛而宽和缺乏操作性而被广为诟病,在保护留守儿童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做如下修订:
(一)设立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儿童权利公约》的四大原则之一就是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笼统地规定了家庭、社会、学校、司法保护,但是对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却没有做细化的规定。只有确立了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制定地方实施条例的时候才能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结合各省情况制定出适宜的措施来保护其权利。
(二)监护履行监护义务瑕疵责任
[1]。《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本条对监护人在监护未成年人时行为存在瑕疵时规定了一定的责任,但这种责任方式较为和缓,同时因为责任方式的笼统性致使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而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因为经常不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更经常出现履行监护义务的瑕疵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该在法律责任部分进行详细周密的规定,当监护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对留守儿童的义务时,首先由村委会或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其进行警告、训诫;如监护人继续不适当地履行其义务,可由公安机关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严重损害留守儿童利益的,可通过司法机关撤销其监护权,签发禁止令,禁止法定代理人一定时期内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保护。
五、设立委托监护制度
(一)委托监护的概念
委托监护是由合同设立的监护人,委托监护属意定监护。委托监护可以是全权委任,也可以是限权委任。前者是指将子女委托祖父母照料或配偶将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院照料,后者如将子女委托给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等。
(二)委托监护的性质
传统上的监护都具有排他性的,委托监护产生后与原有监护权的衔接与协调便成为设计这种监护制度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当然,这种监护权的主体是限定的,并且在留守儿童回复到法定监护人控制之下时,这种监护权将不再存在。从这方面来说,这种监护具有临时性。在法定监护中,只有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在(l)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中选任,而且选任具有次序性;指定监护中,也是由法院指定都有监护能力、监护资格的人中一个担任,而根据《未保法》十六条的规定,委托监护一般是法定监护人将留守儿童委托给其他人进行监护,尽管在这种模式下,委托人可以将监护职责全部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此时也并不是监护人。也就是说,监护人不能依照委托监护的协议将监护人的资格转让给他人,他人也不能通过协议取得监护资格。此时的监护相当为一种“临时监护”[2],而且这种监护是和法定监护并存的,并不具有排他性。
(三)委托监护中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权利、义务
委托监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权利,遵循着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权利义务模式应作如下的细化:首先,委托监护可以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来进行,受托人可以是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父母,也可以是其亲戚、朋友或者学校等。委托人作为委托方应尽到合理选任受托人的义务。为了能使留守儿童权利得到保障,受托人必须具备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或资格,具有如下情形的不得担任受托人:1、年老体弱,无力监管留守儿童的;2、一人同时监管2名以上的留守儿童的;3、有吸烟、酗酒、赌博、家庭暴力倾向等恶习的,有可能损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4、学校软、硬件设施达不到监管留守儿童条件的;5、有其他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的情形。如果委托人尽不到合理选任受托人的义务,使留守儿童疏于照顾、身心受损的,委托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可以是警告、训诫,也可以是现金罚,还可以效仿国外设定一定时间禁止其和留守儿童的接触,由社会福利机构对留守儿童代管。受托人对留守儿童负有如下义务:保护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管理和保护留守儿童的财产,代理留守儿童进行民事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教育,在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当然委托人也可以和受托人约定受托人的职责范围。
(四)如何监督受委托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留守儿童父母通常是不和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的,因此在监督受托监护人是否合理履行监护职责确有困难。此时留守儿童的其他亲戚、朋友、学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都负有监督委托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义务,当发现委托监护人怠于或疏于履行监护义务时,可以将该情况反映给留守儿童监护的委托人即其父母,其父母可以根据之前口头或书面的约定来处理该情况。如果怠于或疏于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比较偶发和后果较为轻微,委托人可以口头提出并让受托人予以改正,或者通过减少报酬等的方式来解决;如果这种怠于、疏于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是经常性的和后果较为严重,则委托人可以追究受托人的违约责任,选择更换更适合的人作为留守儿童的受托监护人。
(五)委托人对受托人的报酬问题
在委托监护中,受托人承担了教育、照管、保护留守儿童的义务,而其权利却较少,这种关系中被人称为片面义务,这种权利义务不对等的状况可以通过委托人对受托人支付合理的报酬来实现。委托人可以根据受托人承担责任的范围、时间、难易程度等因素来合理确定委托费用,因此当受托人不按照事先的约定或者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报酬,受托人享有向委托人要求支付报酬的权利。
[参考文献]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三
作者简介:刘泓阳,女,民族:满族,籍贯:辽宁省本溪,所在学校:沈阳师范大学,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留守儿童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本该是天真无忧、承欢膝下的这些孩子因为远离父母,已经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个别儿童,而是已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阐述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呼吁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应该如何能够改善这一现状,让孩子们能够生活的更加快乐幸福。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民加入到了劳动力转移的大军中。在他们为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添砖加瓦的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祖父母、亲戚等代为抚养。这些本该是由父母亲自养育的儿童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共同生活,缺乏了正常的管教和亲情的沟通,许多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学习生活,他们的性格、人格、品格以及其他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健全甚至畸形的因素。由此引发的学习下降、心理畸形、社会问题等等都要求我们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对她们进行特殊关注,使他们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但是可能会对他们的一生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1、自卑心理障碍
父母本该是孩子最坚强的保护和依靠,但是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越是内向的孩子,这种问题越明显。有的父母将孩子托付给亲属,孩子的敏感纤细的心理会让他产生寄人篱下之感,只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说话做事思前想后、畏首畏尾,长期下去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抑郁的心理障碍。
2、孤独孤僻心理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成长期所有遭遇的“成长的烦恼”无人关注也无人倾听,不仅如此,他们内心所产生的的一些错误的意识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也可能导致他们无法融入社会。周宗奎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有严重的失落感,一段时间内不爱与人说话交往,变得自闭而又孤僻。
3、逆反心理
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对人和社会的对抗情绪比较严重,较为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等“学坏”的行为。那么当出现了这些情况时,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和劝阻,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错误,甚至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是引发父母关注的一个方法。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对于无法照顾孩子的所产生的负罪感,往往通过“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补偿,留守儿童在这种高自由度的环境下根本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而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花钱摆阔等陋习。
4、厌学心理
儿童的学习主动性是在幼年开始形成的。缺乏父母管教、长期受祖父母溺爱的留守儿童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文化水平较低,负责接管他们的亲人也不会生活学习面面俱到,不能为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由此他们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有的儿童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去了大城市赚钱,因此也会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我认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抚养方式。
在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家打工期间,他们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即“隔代监护”;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等生活在一起,即“委托监护”;再有一些大一点的孩子能够自己独立生活,甚至照顾弟弟妹妹,属于“无人监护”。那么无论哪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孩子的身心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首先,对于“隔代监护”这一群体,这些老人本就年事已高,操劳一辈子到了老年还要照顾这些孩子,由于身体等原因各方面都不能够像年轻人那样有精力。而且隔代人往往更容易对孙子孙女溺爱,舍不得管教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次,对于“委托监护”。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寄人篱下”很难让孩子从心底产生家的温暖。一些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遇到问题时,也存在与这些寄养家庭难以明说的障碍,很可能给以后留下阴影。
第二,学校教育模式。
这一代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己吃到了没文化的苦,他们努力拼搏的很大原因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教育,以后不要走上自己的路。大多数留守儿童也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教育,喜欢学习,甚至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但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却缺乏校方的关注。首先,尽管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实施单位,但是多数农村学校注重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的教育。第二,学校教育的无奈和放任。据调查,留守学生中48.4%的学生成绩较差,39.6%中等偏下,10%成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有的学生辍学。虽然教师的关注、关爱、集体的温暖可以抵消留守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缺乏专职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问题学生学校通常施以惩罚性的教育,当教师知道他是“难以管理的”,就听之任之,难以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第三,来自外界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心理较他人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来自于他人的看法,一些社会偏见可能会认为,他们普遍缺乏家教,甚至影响了老师、同学对待他们的态度,这种态度会给这些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网吧、游戏厅等这些游乐场所,对于缺乏父母管教、又不愿与人沟通的留守儿童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所在,沉溺于其中影响学习、甚至结交不良朋友,都与这些场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充分重视起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心理情况的重视。首先,学校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不仅重视知识的教育,也要关照他们的心理情况,教师对于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对于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注;其次,我们也应该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在外打工的父母多跟孩子沟通,也让监护人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总之,我们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入手,为了每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有一个健康预约的环境,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现代农业科技》,第11期;
[3]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中国农村教育》,20第10期;
[4]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第5期。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四
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五
据电商数据,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91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物流订单4.68亿份;随线上交易而来的线下的商品物流运输,成为支撑网络交易平台的重要环节。作为为商品交换的而服务的包装设计,理所当然应该研究现今的物流环境下包装设计的新问题和新形势,而培养具备这种新形势下能解决新问题的包装设计人才,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一、现代物流运输对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
现代物流环境要求的商品包装应该具备一些新的特征来应对商品损耗率上的趋势。那么从商品所历经的各个环节来看,运输、仓储、库存、包装、搬运、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环节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的外包装结构、外包装材料,形态、内包装材料、结构、形态,以及物理上的抗压、防碎、防潮、防堆积等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包装设计所遇的新问题。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有:
(一)外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现代商品流通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它没有可参考性,不能为追求控制成本而选择不适合物流运输的材质。材质的选择应慎重,还应该注意外观的形状的特征,多件商品连包形态等。
(二)内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外包装的材质和形状是必须谨慎和考虑的,但内部的包装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内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包装中的商品,现代物流过程中保护功能显得格外重要,因商品经历的流程复杂,运输过程漫长,且转换时空过程中接触商品的人员众多,素质参差不齐,为保证商品尽可能不受损伤,我们在设计商品内包装时就应该注意更加严格测试商品内包装的结构和抗损能力,应提高抗损级别和测试强度。
(三)商品包装和物流包装的物理抗压新要求
现代物流运势往往是多件商品的同时运输,货仓式货车的运输路途中颠簸强度,以及大件物品压力都是比以往要更加增大的,且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不可能因为某件商品而改变摆放位置,所以任何商品的包装都要增加抗压级别,已达到现代物流运转中的抗压测试最高级别,否则一旦出现出现外包装垮塌,直接影响商品的完整性,并且有可能还会导致损坏其它商品的可能性。
(四)运输包装的防碎、防潮、放堆积垮塌新要求
在传统的包装设计中,一般级别的防碎、防潮、放垮塌的商品在商品的外观上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大件商品的各种测试都应增加相对于传统运输模式的级别和强度,以防运输过程中中因为外力原因而导致商品的损坏。现代的物流运输,为节约成本,不断增加商品的堆积和挤压,以节约空间和增加堆放件数,物流运输企业往往和销售企业不是同一个商家,这样造成的各阶段对商品的损坏重视程度不一致,会导致商品的损坏程度加大。
二、现代物流环境对包装设计人才的新要求
现代的物流运输环境要求,包装设计人才须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只有熟悉了现代物流知识和现代电商销售模式以及商品的流转过程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创新,而现代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往往是滞后于社会需要求的,这种新形势和动向,带来的是对人才培养方式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新要求。发展的环境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具备这种有前瞻意识的眼光和魄力,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创新材料等各个环节纳入包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大纲中,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将这种有时代特色和背景的思维纳入学习的范畴,并使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的必备素养。
(一)包装设计人才需具备现代物流运输知识
现代包装设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现代物流以及运输知识,与物流运输管理相关的知识内容必须纳入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范畴,应在课程设置或者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所辖范围,否则设计人才不能接触到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不了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环节,就谈不上所谓的创新和优化设计了。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流转包含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而网络购物时代的物流运输已经和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商家连成一体;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运输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和储存、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中,如何创新优化商品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损耗,更大程度保护商品,并起到推广商品的品牌辨识度,是有益于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一环。具备现代物流知识体系的设计师设计,能够更加人性化设计商品包装,使之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传达品牌信息;并设法解决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运输过程更长、转运次数增加、堆积层次增加、相互加压程度增加、分拣次数增加、地点转换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二)包装设计人才需要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
现今的设计人才所面对的市场,不同于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如今的商品随着网购订单,运输转送、分拣次数都增加,并且所历经的路程与地点转换更是超过以往的传统模式销售,为到达消费者手中,商品历经高速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人工转运等等过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些过程,需要我们设计人去了解和掌握其特点,并根据现代各类运输的特殊性而增加商品包装的保护装置,并对包装设计内部做相应的优化处理,这种优化处理可以改善物流运输过程中损耗,并能够是商品外观完整,内部商品不受破坏。现代物流运输的特殊性,需要当今的设计人才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和掌握现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只有了解各种运输形式的不同之处才能根据这种不同,寻找新的有益于商品流转的优化设计,为现代商品包装寻找新材料、新结构、新思维,从而让包装设计的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因此具备了解和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的设计师,对电商销售行为更加清楚,也能针对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需求,给予更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中,优化客户和商家对于商品流转过程中损坏的担忧,以更加优化包装设计的内部结构,提高外部防压、防堆积、防垮塌的级别,从而减小商家与消费者的忧虑。
(三)包装设计人才应更全面掌握包装技术
现代物流的运输特征导致商品流转的过程加长,这种流转过程延长、转换次数增多、人员接触量加大、搬运和中转次数更多的情况,对于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品的包装设计包含的了内外包装的结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装潢等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的流转的过程延长,运输过程的增加带来的商品运输损耗的加大,使得现代的包装设计不得不对包装设计做出改良和优化创新。商品流转过程中,多次暴露可能经历很多的恶劣天气和运输环境,在此对于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现代物流运输过程的繁杂,将防水、防碎、防摔、防颠簸、防撞击、防潮、防污染等等外力因素纳入优化设计的范畴之内。要求设计人才应更加全面掌握包装材料的各种承受指数,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相关数值,并使之与现代物流环境过的要求匹配和一致。现代物流环境下,对于包装工艺的选择应避免过于脆弱,设计师应谨慎选择包装工艺,尽量避免一味追求形式感而导致商品的包装脆弱不堪,应充分考虑运输过程的种种外力因素,尽量优化设计,将扁平化外包装设计、标准化外、多件组合设计包装设计等适合物流运输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包装设计以及包装工艺的选择中去,减少运输损耗。对于现代物流环境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设计人才应快速更新知识结构,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只有了解物流的过程,知晓商品流转的特征,才能更加具体的了解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为优化设计找到方向和切入点,且所有的创新设计都是基于深入了解和知晓的前提之下的,基于现代物流的种种创新包装的设计,可以解决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种种包装缺陷,更加完善包装设计的材料、结构、形态、工艺等。
三、改变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应成为必备素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培养目标是建立一些专业理论基础,不具备新的电商环境业务实践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如何培养同时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包装技术、设计能力并同时具备物流管理流程控制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是目前我们高校的设计专业应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扩展学生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设计技巧等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应贯彻到教学实践和课程设置中,而不是仅仅流形式和口头的表述。以电商销售模式为基准的包装设计新的要求,应加强设计人才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对物流运输过程的熟悉。懂电子商务的设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这种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运输,也熟悉包装设计的流程所以能够在创新包装设计中优化结构、材质、视觉等,除了保护商品以外并加强品牌视觉表现、结构设计人性化等特征。
四、适合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
电子商务发展、现代物流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更高要求使得我们包装设计人才必须具备适合现代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包装设计人才能综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从现实顾客需求出发,了解物流流程,并对各种中转过程了如指掌,才能奠定人才创新的基础;而包装设计的创新包含了多个方面,思维创新、材料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系列创新活动,这些创新要求,高校设计教育就应该从招生体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艺术实践上整理规划和思考;并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前瞻性,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并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政府和是社会支持下促进“校企联合”的实施,包装设计本来就是应用型专业,结合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环境的新型设计人才,只有到现实中能为消费者才具有生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一场商务大革命,它打破了区域和国界,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消费行为,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品处于被运输被物流状态,这种状态要求我们应该加强提高包装设计的要求,以更新更细更符合市场要求的设计思维来进行相关设计,而我们的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是具备相关的各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和输送具备现代物流知识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具有创新技术和能力的包装设计人才,这种具备行业综合素质的人才进入社会后能够解决行业所遇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并能够将创新的思维和技术运用到实际流程中去,解决损耗率,为企业和消费者减少运输流程中的忧虑。
参考文献:
[1]马永胜.浅谈折叠纸盒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包装世界
[2]柳学信.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中国电力教育
[4]迂跃庭.论现代物流包装的作用及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商场现代化,2014
[5]金国斌.论现代物流包装的作用及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向城市聚集,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已为人父母,他们外出后将子女留在农村交由老人、亲戚、朋友抚养,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剖析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是我们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于生活大量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务工,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已为人父母,他们外出务工后留下子女交由家中老人、亲戚及朋友照顾。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限制和农村老人素来勤俭节约,他们在生活上因得不到精心照料而缺乏营养。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忙于农活和家务,无暇照看使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临时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不能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成长经历等方面不同程度受到一定影响。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2.1严重的心理缺陷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亲情失落使他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情感失去依附,看着别的孩子与父母亲密接触,内心感到无比的孤独。亲情的失落使一些留守儿童性格扭曲,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表现出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情感冷漠对他人缺少爱心,情绪不稳时常焦虑粗暴,行为极端做出过激的事情,生性多疑缺乏信任感、自私狭隘缺乏包容心等个性特征。这些心理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性格、品德形成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2.2教育缺失
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是享受不到与城市孩子均等的教育资源。大多数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相比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都落后于城市学校,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期待值不高。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认为读不了书就外出打工,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上。三是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由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四是家务活的牵绊影响了学习。有的留守儿童家庭因家里缺少劳动力不得不帮助家里承担一些家务活,因此影响了学习。
2.3监护不力
多数留守儿童监护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行使监护义务。一是不能很好照顾留守儿童生活。儿童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育。但有的家庭因经济困难不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膳食营养,而有的家庭因监护人不懂得科学搭配膳食营养。由于缺乏父母的.精心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二是留守儿童人生安全受到威胁。在农村,由于监护人需承担农活和家务,对留守儿童疏于管护,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因溺水、车祸、打斗等导致意外伤亡的事件屡见不鲜。
2.4行为习惯较差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监护人在管教孩子时大多不很严厉,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从而从容了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一是自控力弱。在家不听监护人教导,对监护人抵触情绪在,常常语气生硬顶撞老人,做事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老师管理,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心胸狭窄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二是明辨是非能力差。性格偏执不能正确看待问题,一旦受社会上负面因素影响容易被不良青年拉拢利用,喝酒、抽烟、吸毒,沉溺于网络游戏,参与打架斗殴,盗窃、抢劫等。
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应对措施
3.1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建立有效合理、动态发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政府要提高对留守儿童工作的认识,引导和支持学校、社区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为留守儿童搭建亲情电话、网络视频等与家长沟通的平台,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二是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学校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统计工作,建立留守儿童电子学籍系统,实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动态管理。建立起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与监护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三是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发展。妇联、团委等社会组织及各类社会团体要其实肩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义务,通过在小区设立“心语小屋”,组建一批有责任心的农村妇女担任爱心妈妈等方式倾听孩子的心声,抚慰孩子心灵。
3.2对问题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失去亲人的关爱而出现了心理障碍,造成品德、行为等出现偏差而成为“问题儿童”。“问题儿童”是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如果引导不好就有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疾病,行为走向极端做出过激的事情,必须引起家长、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家长要随时保持与孩子的联系,与孩子进行交心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从精神上多给予亲情安慰。学校要注意研究“问题儿童”的品德、行为等特殊心理现象,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品德行为问题,由懂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对问题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矫正,化解他们的心疾帮助他们走过人生的关键时期。教育部门要重视“问题儿童”工作,敦促学校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妇联、共青团等组织通过举办爱心活动为问题儿童搭建“爱心屋”,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3.3呼唤父母的回归
父母的监护和教育是留守儿童内心的渴望,减少他们与父母的分离,让外出务工父母回到子女身边,使更多孩子能在父母的陪护下健康成长,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之策。父母在外出务工挣钱的同時要兼顾子女的感受,在不影响家庭生活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尽量让母亲留下来陪伴孩子。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外出农民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回乡创业,这样既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又照顾了家中孩子,回乡人员应把在外务工学到的技能用于自主创业。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在家乡就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特别是母亲在当地就业的机会,缓解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而造成的亲情缺失,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创业平台,提供资金、政策、信息、培训等帮助。
3.4呼吁城市对留守儿童的接纳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让农民工享受与城市人同样的待遇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应有之策,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逐渐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使留守儿童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在城市。首先要切实解决户籍问题。农民工市民化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城市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内接纳农民工及其家庭,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其次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政府要出台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改变以往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入学的政策,农民工子女在教育上要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待遇,使农民工子女能享受教育公平就地就近入学。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七
在玩具包装设计中,文字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文字设计意为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将文字的字面含义以及文学语言转换为具有冲击力的视觉图形,并赋予其设计者的思想感情。文字设计的着力点主要是:一是对主题的内容解读;二是根据字体应用作针对性设计变化;三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向表达。下面笔者从符号学、图形原理学、形态美学、视觉演化构成等角度对玩具包装文字(汉字)设计进行探讨。
一、从符号学看汉字设计方法
“符号学”是在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f.)首先提出的。他把符号做了系统的分析,指出符号是能指(signifiant,signigier)和所指(signifi,signiried)的结合。所谓的能指,就是用以表示者,所谓的所指,就是被表示者。这两个方面是对应的,其中的一个要配合另外一个才有价值。
从符号学看汉字设计方法,可借用索绪尔发明的“能指与所指”来表示。“能指”是指汉字的形象,也就是文字所呈现的形象;“所指”是汉字的发音与意义,也就是汉字所蕴含的含义。
汉字从繁体变为简体的同时,从具体的形象变成了抽象的符号,许多简体汉字由设计者的眼光来评价,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包装文字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是对字体设计,也就是对文字进行造型设计,在实践中探讨文字上的造型理论与实践。运用视觉表现形式的法则,从符号学的角度处理好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探究文字实用性与艺术性,在特定的空间中,设计出使之在视觉上有审美感受,构造上实用,最能体现玩具内涵的文字,使读者能够即刻接收所传达的信息,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
二、从图形原理学看汉字设计方法
由于汉字具有符号特性,由多种笔画组成,因此呈现出多样的感观表现,简和繁相互依存,变化莫测的同时又秉持着一贯的风格。前辈们在创造汉字的时候,一贯主张融合“形”和“意”。广义的“形”是指所有与形相关的'可识形态的统称;狭义的“形”则是指具体的图形、形状等。许慎《说文解字》:形,象也。汉字图形之“形”是指外象造型,是一种与形相关的可识形态,能够给人的视觉以强烈的刺激和明确的可视性。“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在汉语中“意”,指意念、意味、意义、意趣等,是一种深邃的、不易察觉的内蕴。从设计艺术的角度说,传统意义上人们往往把设计的内涵、设计的思想概括为“意”。“形”与“意”所指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概念。“形”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之物,是“意”的外在形式,人们可借助“形”而琢磨某种意义。而“意”属于意识形态,它借助“形”而存在,是“形”所传达的内容。总之,“形”与“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种方式去表述。这就要求设计者赋予“形”以视觉冲击力和耐人寻味之感,使观者对“形”在直觉感受中能有所感悟、有所认识。如“初”的造意是“用刀裁衣”,如此生动形象的造字方式,使我们看到了汉字中蕴含着先人的智慧。
现在汉字变得非常简洁明了,即便图像作用不如古代的强,它还是可以提升读者的联想能力。汉字的图像性主要通过展示自身的装饰属性与对美丽事物的暗示来传达,主要借助传统的剪纸、年画和中堂画等艺术形式为百姓提供感观享受,使其带上明显的装饰作用与独特的民族风貌。因此在最近几年,许多设计师都凭借此特点来使作品中的文字得到相应的感观改变,使形与意已成为汉字设计的新资源,由此展示出传统文字独具的视觉感受。在包装文字设计过程中,站在图形原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注重文字的“形”与“意”的结合,是做好玩具包装文字设计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三、从形态美学看汉字设计方法
对称与平衡是我国历代美学的一个特征。对称之于我国文艺创作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我们能在文字的结构,成语和诗词里发现对称的存在,由此显示对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非常常见,甚至可以在非对称的事物中寻找到它的平衡点。对称和不对称在对比中产生了美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彼此不可或缺。作为形态美之一的非对称性美,近年来也受到不少人的垂青。对称美和非对称美,它们的表现手法都是一个原理。在具体的运用中,汉字印刷字体的结构设计非对称即平衡。
在汉字刚产生的时候,它的符号及其表现符号一同出现,便开始展示它的美。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到“秦书八体”,指出包括受书、署书、摹印、刻符、虫书在内的五种字体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专用字体。古老汉字所呈现的形象显示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崇拜,具有一定的宗教性质。以体现其欣赏与装饰作用的汉字职能而演化出来的艺术方式,包括汉字篆刻、书法与美体字等。
用整个汉字系统的审美基本观念和传统观念来研究它的美,必定会提到的是汉字书法。书法在商代便已产生,跟汉字水乳交融。古人在日常书写的过程中慢慢产生了对汉字美的追求,再在结合了自身的想法和精神状态之后,“书法”应运而生,创造了汉字美的最高表现形式。书法作为抽象出来的艺术形式,凭借线条笔画的纯粹组合,呈现出了其美轮美奂的艺术特点。书法的创作结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书者书写须符合大自然的韵律。对包装文字设计艺术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展现品质、体现情感、引导构思、提供手法的平台。
除了传统的书法艺术美和篆刻艺术美之外,还有字体的设计美、工艺美,都展现了汉字的字形美。由于书籍的大规模普及,适应以追求阅读方便、讲究字体工整、刻印点划分明的实用书写方法逐渐被人们接受。从美学角度来说,汉字的审美观因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中一部分,汉字审美观除了受艺术文化的影响之外,还有政治因素、宗教因素的影响,以及客观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
了解和熟悉汉字结构,是包装字体设计师必备的素质,就像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作品时那样,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恰到好处落在纸上。从事汉字字体设计可以通过学习书法来认识汉字的艺术价值,体会古人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对中国文字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意识。字体设计从基本的几何形态出发,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分割、切削、组合、叠加、扭、曲、挤、压等各种造型方式,达到形态美的效果。字体设计应当遵循当地文化的精髓,在发现自身特点与和历史文化可能的结合之处寻找,从而产生自己的设计特色。
四、从视觉演化构成看汉字设计方法
1.来自立面图的汉字构形:如古汉字“林”、“竹”、“粟”等,文字都是出于一个平面之内,几乎没有立体的结构,缺乏层次,完全是简单明了地来展示事物。但被展示的事物一般都有鲜明立体的外观,这样一来就要求我们使用能展示其形状的艺术字体。比如我国民间常见的“剪纸”这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大都是这类。
2.来自鸟瞰图的汉字构形:在传统造型艺术中,这种取形方式屡见不鲜,如汉字“龟”、“爪”、“水”等,都是俯视之形状。再比如磨盘和八仙桌,说明不管造字或造形,一律采取此类最直接有效的模式,从而以一个让人信服、便于接受、行之有效的方式鼓励人们投入生活并完成对知识的传承。
3.来自眺望形式的汉字构形:指登高望远或从一定高度看,借此描绘出看到的事物形象,像“森”、“众”、“淼”等字。此类创作模式时常见于山水画与风俗长卷中。即当观察的事物过于宏大时,我们更倾向于选用此类方法。
4.来自透视图的汉字构形:此处“透视”是一种比喻,为我国古代独有的一种造字法。我国在古时候就已掌握这种能有所取舍的方式造字,不仅字形象生动,更表现出故人的聪明智慧。像“孕”字凸显腹中有子的样子,表现出构形的智慧。
如今在我们重新研究汉字时,也能产生许多新的解读。上面涉及到的所有的观察方法都只考虑了单一的角度,而许多汉字的创造还包括几种方式的共同应用。像“困”字,既有外边的鸟瞰俯视,又有中间的平面观察。就好比埃及壁画,通过在一幅图像上呈现出所有直观和美妙的角度,就能产生非常强烈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五、结语
从符号学看汉字设计方法,借用索绪尔发明的“能指与所指”来表示。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探究文字实用性与艺术性,在特定的空间中,设计出使之在视觉上有审美感受,构造上实用,最能体现玩具内涵的文字,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汉字的形体和意义都随着语言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站在图形原理学的角度,注重文字的“形”与“意”的结合,是做好玩具包装文字设计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包装字体设计离不开对汉字的了解和对汉字结构的熟悉,就像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作品时那样,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恰到好处落在纸上。字体设计从基本的几何形态出发,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分割、切削、组合、叠加、扭、曲、挤、压等各种造型方式,达到形态美的效果。汉字构成也是文字设计不可缺省的,对于立面图、鸟瞰图、眺望形式、透视图,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多角度考虑,几种方式综合应用,就会产生出非常强烈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参考文献:
[1]周祖银.商品包装中的文字设计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
[2]张懿隆.文字设计中笔画的加减与识别[j].美术教育研究,,(12).
[3]姚文婷.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字体设计[j].甘肃师专学报,,11(6):60.
[4]尚俊姣,王坤茜.文字图形中的“形”与“意”[j].名作欣赏,2012,(32):11.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八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他们的特殊成长环境如亲子教育的缺失、亲密度较低、不良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教育上存在着内容狭窄、监护人与儿童交流不足、教养方式不当等问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可能健全,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和学校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多方面的共同配合。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恶劣的住房条件、昂贵的借读费用、无安全保障等),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两地分隔的局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试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现状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
1.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有些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恶学习,导致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2.性格缺陷,任性、自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常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长辈的过分溺爱造成儿童的任性、自私的现象尤为突出。
3.人格发展呈不健全趋势,道德现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是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一起生活,他们主要负责孩子的吃喝问题,学习上要么不管不问,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活上也出现两种极端,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放任自流。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都会养成封闭的个性,古怪的性格,松懈对自己的要求,荒废自己的学业,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平时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祖父母过分的溺爱,使有的学生染上了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平日里,祖父母隔三差五的会给些零花钱够他们买些学习用品或早餐之用,慢慢的,随着欲望的增加,他要买更多的零食甚至是玩具,甚至还会出现偷偷拿祖父母的钱出去花的现象。
4.耐挫力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群体当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留守儿童在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学阶段正是留守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期,而父母在此阶段并不能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缺乏,这就容易造成他们在对事情的认识、价值观上产生偏离,个性及心理发展出现异常,有些甚至会因此逐渐走向极端。同时由于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可以说无孔不入,以致少数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留守儿童,毒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2.是中国农村老人的“养而非教”监护模式。老人的教育能力与正确教育方法的缺失,在老人的传统观念里,认为只要孩子能吃饱穿暖、不出现安全问题就是尽到了责任,因此在照顾孩子过程中,要么过分溺爱娇纵,要么粗暴放任自流,很少在情感上关心孩子。孩子与老人家彼此间过大的年龄差距也是与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3.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上难以赋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即便是在教师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也往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师资短缺,有的老师身兼数职,要教授数学、历史、地理等多门课程,非常辛苦,已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关心留守子女。
三、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监护人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务工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在挣钱的同时,多想想孩子,不要无视孩子的存在,常回家看看,常和孩子谈谈,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给孩子关爱和呵护。同时,抚养管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应民主、平等地面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这比挣钱,更有价值――因为有孩子才有将来。
(二)教师要讲究科学方法,促进心理健康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辅导
家庭情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个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生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地记载,作为样本材料的对照依据。
2.开展留守儿童主题活动
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如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打电话、写信,加强与家长的亲情交流的主题活动;洗脸、刷牙、洗脚,作息习惯,就餐方面的指导的挑战活动。让学生明白,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一直关注和爱他们,老师也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爱他们。
3.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
把一些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从而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
4.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和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心理和社会等专业人员要积极的关注。让我们行动起来,关心、关爱和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共同创造幸福安康和谐的社会。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九
摘要:目的研究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应用。方法通过介绍情感化设计的概念及情感体验的3个层次,阐述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作用和特征,并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对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应用进行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在关注商品功能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商品消费的心理体验。由于消费者心理诉求的复杂性,因此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应该具有目的性、交互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不断加深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在包装设计中加强绿色设计理念,能更好地满足可持续消费理念的需要。
关键词: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体验层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和艺术审美有了新的需求。在进行商品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不再只是关注商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更加关注消费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也就促使商品包装设计的作用发生了转移,优秀的商品包装设计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使商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在商品包装设计中依托对消费者体验层次进行研究,渐进性地实现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对商品销售和包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十
一、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成长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农村家庭普遍存在生活负担重的情况,所以忽视了子女的教育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也有弊,部分中小学生会努力,明白用知识可以改变家庭环境。也有一部分中小学生和家长不重视教育,没有长远的眼光,导致他们过早放弃学业,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没有判断能力,容易犯错。
2.整体教育程度低
很多家长都认为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全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没有重视家庭教育,没有意识到家长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不重视子女的问题,很多家长面对子女对网络的沉迷甚至不闻不问。
3.过分溺爱
家长的通常思想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人生路程上少点挫折,于是过于溺爱,盲目满足。从而让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无论对错都采取支持的态度,这样更让他们肆意妄为。
4.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孤儿
这些问题应该是影响子女成长最为严重的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等亲人对其抚养,很容易导致子女的自卑感和孤独敢。
5.教育方法不妥
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孩子都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只能凭感觉去解决问题,这样很容易伤其他们的自尊心,导致反叛心理的产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校对家庭的信任。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多沟通多交流多联系
农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需要加强学校同家长之间的联系。由于部分家长过分相信孩子不会出现问题,或者认为到学校见老师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因此不会主动与学校沟通。因此学校应该多关注这些问题多提供平台让学校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双方都能了解和掌握子女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逐步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多留意多观察
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多留意和观察中小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表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挖掘其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从心理入手,让学生认为老师也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我们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所以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将自己作为学生的榜样,用言语和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思想落后的学生,需要老师们去关心他们,走进他们,指导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结语
学校和社会要多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的机会,丰富课余生活,让学生有健康的课余生活,促使他们在学习之外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而不会胡思乱想。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去选择健康的书籍和电视节目,然后拓宽视野。充分利用拥有的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才能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十一
2.1促进德育发展:音乐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收获快乐,也能使学生通过音乐认识生活认识自然,并且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学习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于传统教育,如今教育改革的实施使得我国教育不再单调枯燥,因此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中增加了很多其他的环节,如游戏、音乐表演和律动等,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很多优秀的品质,如尊敬长辈、热爱大自然、互敬互爱等。
2.2促进身体素质发展:当代儿童相较于从前的儿童而言,虽然拥有了很多电子设备可以供其玩耍,但却使儿童缺少了很多户外体育活动的机会,这对于促进儿童身体健康、血液循环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作用。而音乐需要儿童开口发生,通过声带的发生振动带动机体相关方面机能的协调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则可以根据音乐的变化来调整儿童呼吸的频率。从心理方面来说,音乐可以带给人愉悦放松的精神享受,因此学习音乐也可以使儿童处于愉悦满足的状态,幼儿在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时更会随着音乐蹦蹦跳跳,跟着节奏有频率地进行呼吸和肢体动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心率稳定和血液循环。另外,幼儿音乐教育中往往会以舞蹈、音乐游戏或体操等配合教学,在此种情况下也能够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性[2]。
2.3促进团结精神:自我国施行“少生优生”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导致了现代很多儿童均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往往会受到家长更多的溺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对于儿童今后融入群体生活来说是很不利的。音乐教育中通常需要儿童进行合唱,在合唱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使儿童受到约束,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习惯,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也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来实现,使儿童逐渐了解团体精神的意义,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
2.4促进感知能力发展:音乐教育中不只包括听、唱、跳,也包括学习五线谱以及其他的乐理知识,通过学习五线谱可以使儿童锻炼认知能力以及记忆能力,也可以增强其逻辑性的发展,而通过唱、听等教学内容的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听力、发声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众所周知,听觉、视觉等都是人类重要的感知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2.5促进左右脑功能开发:左右脑对于人类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支配以及辅助作用,不难发现在众多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左右脑发展失衡的现象,此种现象的出现与传统教育形式也存在一定关系,传统教育中并不存在儿童前期教育,这也使得学生在正式进入教室学习时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而在进行学前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的左右脑发展尽量平衡,音乐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与人类左右脑之间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学习音乐并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能够很好的改善左右脑发展不均衡的状态[3]。
3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等多方面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负责早期音乐教育的教师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音乐教育能够充分渗透到早期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丰富幼儿的音乐领域的相关活动。大环境下,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尚未得到全面的完善和实施,因此全面普及素质教育也已经成为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十二
本研究考察了567名2-5岁幼儿母亲的抚养困难与教养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在高抚养困难情景下母亲教养行为的可能调节因素.结果发现:(1)幼儿母亲的抚养困难感受总分与其教养行为的各个侧面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母亲抚养困难程度越高,则其敏感性、参与性、积极情感及对儿童发展的指导性均较低,而其对儿童的消极情感较多;(2)回归分析表明,来自儿童侧面的“积极强化缺乏”、“多动/注意分散”、“不良心境”与“过度要求”以及来自母亲侧面的“缺乏依恋”、“缺乏能力感”等方面的.抚养困难是预测母亲教养行为的重要因素;(3)在母亲抚养困难较高的情况下,夫妻双方的受教育水平分别对母亲教养行为的一些侧面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陶沙董奇王耘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100875刊名:心理学报pku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sinica年,卷(期):23(5)分类号:b84关键词:抚养困难教养行为儿童研究论文选题篇十三
1前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多动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三大核心症状,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也是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1]多动症患者因注意缺陷而常伴有学习困难。多动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注意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没有注意力就是没有记忆力,良好的专注力是学习成功的基本保障。如今社会的信息量庞大,各类信息通道如网络、游戏、影视等干扰繁多,孩子更加好动,adhd现象呈递增趋势。多动症儿童本身也很苦恼,有时被误认为智力低下,从而影响儿童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针对该病药物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因存在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以及潜在的药物依赖性等风险,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存在局限性。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由于疗效持久、无不良反应且能够很好地改善adhd核心症状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应用脑电技术[2,3]开发相关益智玩具开设玩具课程训练改善adhd注意力。利用对比前后分心值、紧张值和注意力值来判断脑电益智玩具实际治疗效果。
2脑电训练对注意力的培养
3产品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进行思维集中训练,通过脑电设备采集儿童脑电信号,通过无线蓝牙技术设备传输到arduino控制芯片上,将信号转化为物理机械开关控制器[10],pwm技术实现脑电信号输入arduino控制芯片。装置通过开关进行传动过程。整个产品由mindflex脑电头套、arduino控制芯片、电源适配器,电池,蓝牙,导线等元件材料共同实现功能。利用这种控制,就可以实现儿童通过自身的注意力集中指数控制玩具,通过这种交互行为达到训练提高儿童注意力的效果。本设计是针对儿童群体的益智玩具[11-14],所以外观的设计上要偏向可爱圆润的造型,避免出现锋利的直角造型。即能激发使用群体的兴趣又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又不分散注意力,成功的进行思维集中训练。结合了调研数据以及对儿童喜好的观察后,设计了游戏交互形式与方案。该方案是一款意念控制的泡泡机,泡泡是随风无规律运动的,并且反射周围环境的各类自然色。色彩丰富且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款脑电控制的泡泡机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脑电信号接收放大,启动泡泡机,使其工作运转。孩子在娱乐中无形中就锻炼了注意力的集中,还可以为多动症患儿提供辅助治疗。通过计算机软件建模,利用精雕机制作出的泡泡机外部样式基本模型(如图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手工焊接蓝牙控制板与arduino控制板(如图2),并连接马达,制作出简易的控制板模型,并写入脑电波控制程序进行实验。本产品效果图分为两个主体,分别为泡泡机与脑电信号收集耳机。(如图3)
4交互控制设计
用户将脑电耳机与泡泡机都接上电源,然后使耳机与泡泡机内的蓝牙进行配对,配对过程中脑电耳机的指示灯是蓝红交替闪烁,对当配对成功后蓝的指示灯常亮。使用者将耳机佩戴至头部,集中注意力,脑电信号通过脑电耳机捕获,再通过蓝牙传输到泡泡机内单片机上,单片机收到信号后,对信号做出处理,如果脑电信号中的注意力集中指数高的话,便可以触及开关使得泡泡机顶部的指示灯亮起,此时就会给机内马达供电,马达带动皮带转动,使得风扇转动。泡泡机成功运转。反之如果注意力松懈的话,则指示灯就会熄灭,马达也就停止转动。
5实验
6总结
该设计是将当今市场上原有的传统儿童玩具形式与脑电波思维训练创意整合设计,整合设计了儿童注意力培养与脑机交换技术的一款玩具,针对目前一些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心学习的现象,设计出了一款具有实际意义,能辅助注意力训练的儿童玩具。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儿童喜好与其行为特征,逐步确立并完善产品形式与产品结构。
参考文献:
[1]任灵敏,张赟,和慧丽等.视听整合连续测试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疗效的评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