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专业18篇)
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导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在写报告时,要养成及时进行编辑和校对的习惯,确保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总结和归纳,并将报告撰写这一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一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研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对此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发出呼吁,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走访调研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八个中小学,调研了小学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师及校长19人。通过调研,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研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研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和比较不满意(),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
(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
(一)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
(二)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研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研表明,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的家长选择“一般”,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如栾卸村,拥有生产康必得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研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结合调研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研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沙河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二
建设优良的学风﹑班风,一向是校园领导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和要求的,只有在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引导之下,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每个人的学习甚至生活。在辅导员老师监督下,我们班的学风建设取得必须成果。
在学习方面,我们班干提出了每周一,四,日进行晚自习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学习用心性,使大家纷纷走出寝室,迈进教室。而且,年级组织的早读带起了一大批人学习英语的热情。
在生活方面,我们班参加了辩论赛,英语配音大赛等等的活动,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针对男生学习玩电脑的状况,我们的学风建设还出台一个新的方案,就是安排女生上男生宿舍检查,不但能够提高男生的自制力,还增进了男女生的交流。
在考勤方面。学风建设对考勤有严格的要求,负责考勤的同学将会对没有到的同学进行记录,而且会以公告的形式贴出,使大家时刻记得自己的出席状况。透过以上方案,我们班的考勤有明显好转。迟到,旷课明显减少。
在学风建设的浪潮中,我们取得很大成就,但是我们时刻记着我们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就应再接再厉创造我们班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建设优良的学风班风,一向是校园领导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和要求的,只有在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引导之下,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每个人的学习甚至生活。在辅导员老师监督下,我们班的学风建设取得必须成果。
在学习方面,我们班干提出了每周一,四,日进行晚自习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学习用心性,使大家纷纷走出寝室,迈进教室。而且,年级组织的早读带起了一大批人学习英语的热情。
在生活方面,我们班参加了辩论赛,英语配音大赛等等的活动,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针对男生学习玩电脑的状况,我们的学风建设还出台一个新的方案,就是安排女生上男生宿舍检查,不但能够提高男生的自制力,还增进了男女生的交流。
在考勤方面。学风建设对考勤有严格的要求,负责考勤的同学将会对没有到的同学进行记录,而且会以公告的形式贴出,使大家时刻记得自己的出席状况。透过以上方案,我们班的考勤有明显好转。迟到,旷课明显减少。
在学风建设的浪潮中,我们取得很大成就,但是我们时刻记着我们还存在这很多不足,就应再接再厉创造我们班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经过了一个月的学习,我院关于深入开展“强化学生规范、促进管理创优”学风建设活动已圆满结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07公管班根据院系学风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全院教学工作中关于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有关精神,更进一步地加强了我班学风建设,用心发挥了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学风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抓出了成效,并成功建立了学习型班级和学习型寝室。现对本学期我班学风建设状况做出以下总结:
一、多次召开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学习目标、学习动力等问题,清楚地认识到:学风正、班风好、凝聚力强对我们有多方面的正面教育和用心影响,培养了我们的群众主义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礼貌行为习惯及团结、勤奋、互助、坦诚、自信、乐观、豁达等优良品质。我们会把学风建设的精神不断地发扬下去。
二、考勤工作做得很好,出勤率到达100%。在开展活动的这段时间里,我班同学做到了课前10分钟到教室。很少有人旷课,迟到现象也有了很大地改观,无一人被通报批评或警告。同学们相互帮忙,努力学习,学习用心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级的学习气氛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相信我们班同学能够继续持续这份学习的热情,继续持续这样一个状态。
三、我班同学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自习室资源,理解书籍文化的熏陶,不断总结、提升自己。我们提倡以宿舍为单位群众自习,互相监督和提高。此外,我班还逐步构成了班级百家讲坛和班级图书室的制度,这一制度我们将努力坚持和维护下去!我们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07公管班将会更加优秀!
四、我班同学配合学院学生科研课题立项工作,用心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培养了自身的科研潜力,在班级里营造了很浓厚的学术氛围。之前已经申报学生科研课题的同学也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了各自的科研课题,精品不断、成果颇多。在这些科研课题立项中获得的知识积累和取得的成绩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或是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忙和影响。
五、用心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例如,我班同学在班主任杨老师的带领下,到徐州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参观,深入学习了《社会保障学》的相关知识;在学习《文化事业管理》和《体育事业管理》这两门课之后,我们也参观走访相应的文化体育机构和富有徐州文化内涵的景点建筑;在上完《物业管理》这门课以后,陈国联老师带领我们班级提到泉山校区参观二十一世纪大楼,学习相关的物业管理知识。透过这些实践,我们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很好结合,这些都使我们对课本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三
为了解xx县职业学校,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的现状。20xx年3月17日至19日,体艺科、职教科在云和职业技术学校调研三天。美术学科、通用技术学科调研的主要内容是随堂听课、老师座谈与交流两项。以下是对18日上午半天调研活动后的总体情况简要分析汇报。
云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云和职业技术学校现有美术专业班4个,其中高二年级2个,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各1个。现有美术专业专任老师7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基本为美术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合格。通用技术专职老师1人。
本次活动听课3节,其中美术专业课2节,通用技术课1节。美术专业课一节是电脑平面设计由吴莲老师执教,另外一节是素描由陈峰老师执教。通用技术学科是技术与设计1中一课,由刘伟林老师执教。
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除通用技术学科教材统一使用xx凤凰教育出版社教材外,美术学科的教材由任教美术专业班的老师自编内容供学生们选学,教学内容选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美术学科和通用技术学科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讲授——练习”的模式为主,先由老师介绍或讲解,学生自由练习或是上讲台演示。个别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他学生观看演示,不少学生则自由交谈。
1、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育观念一时难以转变。
几节课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教育观念问题,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况且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老师,少有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法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已经根深蒂固,运用起来驾轻就熟。
2、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问题有待尽一步加强。
学科老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虽有助于老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老师应更多考虑,选择适合学生就业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能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或是体现xx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的特色内容进行课堂教学。通用技术是动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多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操作实践。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应逐步建立。
在调研中,几个老师的课堂教学都以下课的铃声为终结,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或设计的作品,缺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老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后,学生真正落实情况缺乏了解,不利于开展后续的教学。
1、呼唤职高老师也应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在教学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原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去。普通高中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老师们都通过学习培训来转变教育观念,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职高老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转变成老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将教学观念转化成老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2、加强学科老师的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作用。
集体备课意义在于老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云和职高美术组有别于其他普通高中,美术组老师个体数量较多,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强化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发挥群体优势,选择教学内容,更好地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老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讲完教学内容,而应该是观察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想不想参与课堂教学,有没有掌握知识与技能,或者是专业技能有没有得到新的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习或者学习没有什么收获,即使老师再辛苦地教也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教学。
要保证老师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教学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有便于操作时间省等优点,而采用讨论或是自主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式和研究精神,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开展和落实。
4、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老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老师不断提高和发展。同时,也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没有评价的教学肯定是不全面和深刻的。两个学科的老师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练习后对学生作业或设计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可以多元,可以由老师进行评价,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评或是学生互评。开展多元评价,能让任课老师明白教学任务是否圆满完成,是否有效,让学生知道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姐妹们:
大家好!
我叫xx,现为xx厂采油xx队xx号站班长,今天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感到非常高兴,大家都知道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沿阵地,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成败。在今年开展“责任与作为”大讨论之际,又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考验、新挑战。作为采油一线班组,我们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和承担者,而其中有责任意识更是我们干好每一项工作的根本。那我们如何落实好责任呢?这是摆在大家伙儿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思考的,那责任到底是什么呢?正像文学家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的一种爱。”责任,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对自己岗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只有热爱一项工作才能干好这项工作,才会认真去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这也是我在班组工作中的亲身体会。下面,我们班组在责任与作为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简要汇报:
爱岗敬业是我们企业发展中每一位职工都应当负起的责任,在建站之初我们就制定了“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工作意识,力求在生产中“斤斤计较,事事明了”,这个斤斤计较,是指只要有增产一吨油机会,都要抓住,自己在岗时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要了如指掌,能提前解决一分钟,决不拖后六十秒。今年我们站新开了一口油井xxx,对于新上的设备,由于这个井是新安装的抽油机,大家对她格外关照,每隔加密巡查,而在一天夜里已近凌晨,女工xxx,和xx再次来到这个巡井回来,在对抽油井进行了仔细的听、看后一切正常。正当二人准备离开时,借着手电筒的光,陈芳发现在井口地上有些油滴,这是怎么回事?她连忙弯下腰仔细看,原来是该井的取样闸门出现的渗油,她用手紧了紧,仍然在滴,其实井口取样闸门渗油是常有的小事,而且现在只是在渗漏,即不影响正常生产也不会造成大面积污染,这事完全可以靠到天亮后留给白班的姐妹来处理。可是小事也是事啊,当班的问题不能留到下一个班!对,两个人一商量决定现在就把闸门换掉。说干就干,牛迎霞和陈芳急忙赶回值班室拿出钥匙打开工具箱,找出一个新闸门、一把扳手和一卷生料带,带上绝缘手套。再次回到井上,此时,在漆黑的夜幕中,晃动着一束微弱的光柱,停机,刹车,关闭生产闸门,回压闸门,打开取样闸门放空。,只见xxx用扳手将旧闸门卸了下来,把生料带细细地缠在丝扣头上,然后再拧上新闸门,试压,不渗也不漏。通过这件事,也深深的感染教育了班组的其它成员。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精细是管理永恒的方向,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严格执行精、准、细、严的设备管理要求,实行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结合的管理办法,刚性管理即严格执行对待设备“十字”保养要求,因为每一口油井也象每个人一样,脾气性格各不相同,所以针对它们的实际生产我们又采取了柔性管理,根据生产中的实际因井制宜、辨症施方。抓关键、抓重点、把加强油水井管理,提高运行时率作为挖掘潜力的重点。针对以往热洗加药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姐妹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五线一图”操作法,通过最大、最小载荷曲线、上行、下行电流曲线、液面曲线、示功图的变化情况和油井历年来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重新确定油井的热洗加药时间、周期、方式。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我们强化抽油机“井口对中率、润滑合格率、机件紧固率、运转平衡率、基础水平率、四点一线”为内容的“五率一线”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所管理的四口油井免修期全部达到长寿井要求。
有效的素质升级结出的是累累硕果,带来的创新增值和管理创效。班级成员们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产管理的实践中,有针对性的开展井组分析、合理化建议及“五小”活动,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实的经济效益。
xxx站生产的xx区块为油稠,易结蜡区块,针对热洗清蜡质量把关不严,效果差这一问题,姐妹们根据管理方法积极做好监督工作,每到洗井就拿着温度计测量热洗水温,严格控制热洗压力,发现不达标及时制止,并对热洗全过程进行跟踪,别说这一招还真灵,洗井效果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善。针对xxx井,地层供液能力充足,动液面较高的生产现状,该站职工提出将该井的泵挂深夜由1700多米,上提至999。65米,将直径44毫米的泵更换为直径70毫米的大泵,使该井的日油水平上升2.3吨/天,大大提高了该了油井的生产效率和系统效率。几年来近年来xx号站上的姐妹们累计提合理化建议35条,采纳16条,增产原油1000余吨,节约成本费用20余万元。
我们就是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采油女工,用责任和意志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阵地,,尽情挥洒着无悔的青春和汗水,干出一番精彩的事业,活出有滋有味的别样人生。在这偏远孤寂的槐林中,用信念和誓言,为石油事业的发展谱写出一支支青春战歌!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五
根据市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摸底调查的通知》精神和市电教馆的要求,对我校电化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一)加强投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
(三)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xxx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成立学校信息化教育评价小组。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之中,以评促建。
(一)加强教师的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只有全体教师拥有了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让信息技术更高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信息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强教师用机的投入。目前我校教师机数量较少,配置较低。加强教师机的投入,是信息教育的保证。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校教育资源。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六
四(1)班共有48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4名,女生有24名。从学生的智力水平来看,我们班整体比较平均,差异主要集中在学习态度方面,30%的学生各方面都非常的突出,不仅学习态度,在新的知识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有20%的学生做作业速度较慢,其余较平均。
我们班优点在于学生与学生间关系非常融洽,班干部管理水平高,能帮助老师协调班级工作,也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班级纪律比较好。缺点在于:学生与学生两极化比较严重,好的学生非常好,态度端正,接受能力强,完成作业的质量高;但是20%的学生还暂处于困难阶段,主要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做作业速度慢、拖拉严重。
1、平时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好习惯:行好路、吃好饭、做好*等规范。
2、进一步培养班干部队伍,我们班级的班干部已经有一定的管理水平,为了发展每位学生的能力,将进一步管理细化,使每位学生都能为班级出力,培养集体意识。
3、注重分层教育,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方式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做调整,达到有效*。
4、加强学困生的管理,平时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改掉一些坏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5、注重关怀教育,多关心班中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间的学生。从细节着手,点滴关怀,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6、加强家校互动,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探讨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七
1、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大力开展日常校园文化活动。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学校个性,通过它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然而,现实中我们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一面,给学生严重造成的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培育个性化的班级精神,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首先,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其次,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足发展。
我校地处在深圳东海岸线上,创建于1940年,属广东省一级学校。新校园以省一级学校的标准建成,因而校园文化创建、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研究,对学校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创建之路,先后开展了特色中队、“星级班”创建活动和“星级少年”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改革的实践,营造了独特浓郁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步步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目前,打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班的“星级少年”评价园地、红领巾角、图书角和“红领巾种植园”评选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以“一队一品牌,队队有特色”为目标开展的特色中队如“一张纸中队”、“一滴水中队”、“电池环保中队”和“气象观测中队”等活跃在校园里。
但是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由于我校地处深圳龙岗区,当地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转居民的家庭和外来民工家庭比较多,因此学生家庭呈现出吃低保家庭多、离异单亲家庭多、子女寄养家庭多等现象。学校无形之中就面临着许多难题,而其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学校承担了许多“问题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这些学习、思想、行为习惯都相对较差的学生,最大的共性就是患有“文化缺乏症”,表现出来的不懂规矩、我行我素、无视教育等行为,具有很强的劣根性。我们透过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广泛听取意见与外出取经等形式,制定了“以德育为核心,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营造和谐生动的育人环境”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一队一品牌,队队有特色”的校园氛围。
因此,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创设一种班级生态文化,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
3、学生人格塑造的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主题的直接反映。但是当前,我们一些学校还是只抓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一块阵地——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
研究表明:在民主型或支持型的班风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在专制型或防卫型的班风里,成员之间互不信任,关系紧张,学生之间由此而产生的是烦闷、恐惧、厌恶的情感态度与彼此攻击的行为模式,学生自信心、自尊感与上进心不强,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因此,良好的个性班级文化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导致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不够深入。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提出了《个性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以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类型的本质内容,以及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构建新型的个性化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张扬学生个性,创建一种充满人情味的个性班级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
(二)课题设计的理论依据
1、班级社会学理论
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班级社会学将班级作为一个社会体系去考察研究的一门科学,班级作为一个社会,它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两大基本功能。故此可以断言,班级作为一个教育基本单位,乃是给学生进行预期社会化教育。班级作为一个微型教育社会,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播媒体,是一个选择、传递和聚合社会文化的文化实体。班级作为一个社会,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文化模式,其要素包含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制度文化与素质文化、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等。班级社会学理论是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可以使本课题研究有一个明确目标与范围界限。
2、创新教育理论
现代社会发展呼唤一种全新的教育,其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素质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而班级集体正是培养学生们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就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为核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进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
3、集体教育理论
学校班级集体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主体。集体具有促进学生同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其基本原理是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班级文化是指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物化标识。学生的品德、个性特征、思想意识、知识才能、情趣情操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特征。现代集体建设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让班级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舞台。
学生总是生活在文化中,既接受文化的熏陶,又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创造自我。集体正是通过文化影响学生个体的。个体也正是通过参与班级文化的创新,发展自己的创造个性。通过班级文化环境、制度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创新过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5、系统学习理论
系统论的观点说明,一个系统如果是封闭的,其信息只能在其内部交流,信息的容量和再生性是有限的;如果是开放的,能够和外界进行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其信息容量将成倍增加,信息再生性非常巨大;而且开放性越大,交换越多,则效果越好。
(一)核心概念
1、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2、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精神(风气、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是团体的每日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共有规划。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它是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息、价值观、态度的总称。简单地说,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2、班级文化建设:指班级成员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是班级成员在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比较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过程。
3、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是一所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该校特定校园文化笼罩下某个班集体所形成的富有个性张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文化不能脱离校园文化而存在,校园文化统摄着班级文化的发展。
4、个性化班级文化与传统的班级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是指在新课程背景下,打破传统的大而全的、几十年不变的班级文化模式,以个性化的班风、学风、班级目标,个性化的班规、班歌、班名,个性化的班级活动为载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自我教育环境,激活学生的潜能,启动学生持久的教育内需,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自主创新的精神的班级文化。
(二)课题的界定
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就是从哪些方面、哪些方式、哪些渠道进行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研究。本课题将以现有的理论为指导,侧重于实践性的研究,即强调如何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三)目标假设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班级教育环境资源,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形成以“创”为中心的、建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
1、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探索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3、探索个性化班级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并构建班级文化的教育模式。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班级集体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忽视了,往往以知识传承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价值取向,以单一、陈旧的接受式的学习模式为教育手段,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缺乏感召力,使班级德育工作存在千班一面的现象,缺乏个性、缺乏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缺乏时代性与自主性。
(一)对班级文化的认识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理论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等等。“实质上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早已出现。美国版《班级的群体化过程》在谈到如何促进学生交流、如何解决学生冲突及如何形成班级合身的规范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改善各类气氛的行动观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协作精神、共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班级精神文化,但对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却很少涉及。
国内对班级文化的研究在课程改革以前,多体现在与学科相结合,比如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比较注重精致与美观,传统的精神文化建设多以正面引导为主,注重榜样的作用。这种做法均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个性化班级文化与新课程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不过也多注重特色班级建设。
1、辽宁魏书生老师的班级自动化管理,开创造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先河。苏州市教科所开展的《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集体本身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提出的“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集体本身可以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的良性循环”。
2、最近,一本来自一线教师原创的新书《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成长》成为了教育类的畅销书。该书作者北京小学唐亮老师(北京市“紫禁杯”特等班主任)在书中对班级文化作了如下诠释:以往我们强调班级管理,一味地对学生说教,往往作用不大。现在我们强调用文化育人,寻求一种思想上的碰撞,改变学生的精神实质,再由精神上升到行动上来。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的生命力所在。它与班级成绩并不矛盾,班级文化培养的是孩子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而随着情商的提高,孩子的成绩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3、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是较早开始全面建设班级文化的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班级文化为主体的德育陶冶模式,具体表现为:以文化的创造性活动为中心,形成了各具个性与风格的班级文化、年级文化和学校文化。班级、学年、学校文化的差异必然体现不同的活动特点。从班级文化来讲,班级文化是由班集体共同创造的体现本班个性风格的班风,班级文化决定了班组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而班级活动又凸显了班级文化的特征,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创新。
4、宁波市镇海学校开展的《新课程条件下创建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探索》提出“通过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个性化管理制度的拟定,以及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形成具有创造精神的班风,使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和谐的班级生态中获得充分发展。”
5、苏州市教科所开展的《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集体本身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提出的“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集体本身可以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的.良性循环”。
(二)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
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各级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对集体的负责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1、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场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营造健康、和谐、优雅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建设一块文化阵地,营造浓厚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freuid曾说:“我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为整体存在的环境它同样能代表主体意识,以及影响身处其中的人的意识。班级文化环境也是如此。创造一个优美的班级环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并以此自觉的维护美、创造美。从而在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美。
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必须围绕班集体的目标有意识地进行,使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成为班集体目标达成的辅助手段。据调查,在有意识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发动学生布置图书角之前,学生较喜爱阅读课外书的只有13%,非常喜爱阅读课外书的只占9。7%,而之后呢,这两项分别达到了25%和63%,学生爱看课外书的习惯得到逐步的养成。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进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现代教育正在由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学与人文熏陶相互渗透的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正在由过去的外显的行政管理向内隐的文化驱动方向转变。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已成为一所学校、班级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学校、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最高境界。班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成功的关键,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个性化班级文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作为学校,作为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塑造”。“塑造”作为一种比喻的说法,当然没有什么大错,但学生毕竟与泥团木块不同,它们无法随学校与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泥塑木雕”。因此,这样的教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又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以更好地发挥它在社会发展中能动作用。因此,“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个性化的班集体,培育班级创新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认识到学生是活生生的成长中的人,是各不相同的独特的人,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班集体活动中使他们放射出个性化熠熠的光华,学生才能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中人”。
1、蔡元培力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方法上,他着力提倡自由主义的教育。他认为中国旧教育束缚儿童个性,违反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而新教育应该是发展儿童个性,尊重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特征.只为他个人所具有。歌德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情感上完全协调。”因此,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类的千姿百态也正源于此。
2、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中写道:“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缺乏集体的多样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个性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不可思议的。”由此可见,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学生的理想、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无个性即无人才”。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高度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所言:“个性教育将个性教育是相对于划一性教育而言,旨在培养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施个性教育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应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潜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教育,成为自查报告网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注重个性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4、沈黎明校长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曾经看过这样两幅连续的漫画:一幅是‘进校’:学生的头颅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椭圆形……每人神态各异,特色不同,另一幅是‘出校’(毕业):所有学生的头颅,都变成了滴溜溜的圆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持续、和谐发展”等人本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由于教育培养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大写的人。班级作为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5、全国“xx”“十五”已经开展对班集体建设理论的研究,是对班集体建设理论的升华和发展。“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提出,是对班集体在学生素质发展作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是对班级建设理论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是在“班级建设”、“班级文化”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班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新课程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事实证明,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
1、理论价值
本课题旨在形成班级个性化创建的一套管理模式,以创新教育为载体,突破了以往的传统的班集体管理模式;同时在创建个性化班集体的同时,把班级创新文化有机地融入集体中,使两者有机地融入并以案例的方式呈现,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未曾出现过。
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唤醒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每个班集体化都应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班集中的每个人是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同群体互动,才能使创造教育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在班集中的建设中,围绕教师、家长、学生、班级资源、网络技术、班级文化主题中的某一项进行班级建设,凸显个性。
2、实践价值
本课题能够使教师通过案例的方式,运用一定的方法、途径培养个性化的班集体,同时有效地把评价体系融入其中,使班级建设呈现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立体的效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此外,课题本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参与课题的都是一线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在当今德育的大环境中,本着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宗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四、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目标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
2、通过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探索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类型的本质内容,探索班级工作创新实践活动的新途径,自下而上的推动我校班级集体建设,建成一个个有创新力、有凝聚力、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班级集体,进而推进文化校园的形成。
3、通过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塑造学生的主体性文化人格。充分运用各种文化手段、文化活动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会合作、会创造,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通过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过程,提升班主任班级集体建设的创新能力,提高班主任的文化理念和科研水平,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班级文化的现状研究。重点探究当前班级文化存在的问题。
2、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研究。
(1)个性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研究
(2)个性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研究
(3)个性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
3、探究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探寻班级文化的界定,所具有的特征以及班级文化的不同类型。
4、分析影响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因素。探寻大众文化、教育文化、教师文化、青少年文化、家庭文化等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
5、探索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探求建立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塑造班级精神、控制影响学生行为的“潜规则”、创造具有普遍满足感的文化氛围、创造合理的班级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模式。
(三)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创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
2、研究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类型,探究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3、如何通过对个性化班级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的研究,构建班级文化的教育模式。
4、如何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班级个性化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1、本课题是结合本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而展开的,以促进本校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上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为目的的行动研究,是属于实践性(操作性)的研究。
2、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讲求针对性,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化;讲求全面性,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自能化。
3、课题所形成的经验或成果将涵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将为今后班级文化建设在实际操作层面提供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方法与模式,将有效地促进班级文化个性化的建设。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分层进行研究与调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及时矫正、完善提高。
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施计划中不断改进研究工作。
2、调查法。通过调查班级文化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在计划实施的再调查,又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材料,便于评估研究成果。
3、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摸索新课程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并恰当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1、准备与反思阶段(xx年3月—4月)
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2、调查研究阶段(xx年4——6月)
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对班级文化进行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3、深化研究阶段(xx年7月—xx年8月)
根据第一、二阶段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良方案,付诸实践以验证,并在其它班级扩大实验范围,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分析会,每学期写一次阶段性研究报告。
4、总结与推广阶段(xx年9月——10月)
根据第三阶段的实验结果,创立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并使实验推进至全校,对行之有效的模式进行定格推广。
5、结题与验收阶段:(xx年11月——12月)
在继续进行实验的同时,总结实验成果,以论文汇编、总结、个案分析、实验报告或论著等形式公布实验成果,并组织专家鉴定。
对实验班级不作特殊的选择,以增强实验的可借鉴性、可模仿性和说服力。(选取具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科研工作经验,且年富力强、富有工作热情的老师担当实验教师。)
(一)组织保障。课题组由温校长亲自主持,由分管教育科研的周金宏副校长具体负责实施,成立课题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 长:温逸洪(校长)
副组长:魏国勇(科研处)
组 员:黄静宜、魏国勇、郑凛佳、张 玲
(二)制度保障。课题组有较健全的科研制度,将参与活动情况和科研成果纳入课题组成员的年度考核。
(三)师资保障。课题研究队伍年富力强,既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四)理论保障。课题组聘请市、区专家为课题的专业引领团队,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
(五)经费保障。学校划出一定的资金作为课题组专项研究经费。
1、建成文化气息浓郁、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集体。探索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模式、新策略,建设成一个个具有积极向上独特精神风貌的班级,营造具有创新力、凝聚力、人文性浓厚的校园文化。
2、塑造具有主体性文化人格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在各种文化手段、文化活动中,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具有向上的道德情操,会合作、会创造,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素质。
3、提升班主任班级集体建设水平。提高班主任的文化理念和科研水平,培养班主任班级建设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的班主任队伍。
4、形成相应的文字、图片、音像集。
(1)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的调查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班级文化建设案例集(主题班队活动方案和班级个性化布置方案等)。
(3)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活动音像集。
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刘儒德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面对专家听讲座》 高洪主编新华出版社
3、《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张万祥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 陈桂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戴联荣、薛晓阳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班级社会学概论》吴立德 四川大学出版社
7、《班主任工作心理学》李健民 学苑出版社
8、《班主任100个怎么办?》 杨玉厚 知识出版社
9、《教育社会学》 鲁 杰 人民教育出版社
10、《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 丁榕 人民教育出版社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八
切实加强我院学风建设和班级建设,根据年度各年级学风、班风建设的实际情况,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布置各年级辅导员深入班级开展调研工作,分析了各年级调研数据,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研情况。
结合20xx-20xx学年综合测评工作,我们对各年级各专业班级进行了学风建设和班风建设调研,现将基本情况汇总如下:
20xx-20xx学年里,我院本科学生整体学习风气良好。
49个班级参加综合测评,25个获得荣誉称号,占班级总数的51%,比去年提高1%;其中标兵班集体8个,占16%,比去年提高3%;优秀班集体17个,占35%,比去年下降2%。
1628名学生参加了综测测评,445人获得奖学金,占学生总数的27.3%.比去年下降0.7%;其中国家级奖励82人,占5%,与去年持平;校级奖励294人,占18.1%,比去年下降0.7%;其他奖励69人,占4.2%,与去年持平。
442人获得荣誉称号,占学生总数的27.1%,比去年下降0.2%;其中校级荣誉159人,占9.8%,比去年下降0.4%;院级荣誉283人,占17.4%,比去年提高0.3%。
班级建设总体比去年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标兵班集体的建设中;个人评优、评先情况总体比去年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校级奖学金和荣誉称号上。
二、存在的问题。
学院在充分听取各专业年级学风建设情况汇报的同时,分析连续两年的综合测评数据,对学院学生整体存在的班风和学风建设情况做出如下小结:
(一)尖子不尖,后进太后。
奖学金由于是学校分配的名额指标,因此不能客观的体现学习效果,而荣誉称号只有条件不设名额,可以较为客观的体现学习成果。今年我院校级荣誉称号获奖比例比去年有所下降,说明我们的“尖子生”有所减少,特别是标兵和校优秀学生干部获奖情况并不乐观,这说明我们成绩好的同学没有兼顾社会工作,而学生干部又不能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此外,不同专业之间、同一专业不同班级之间、同一班级内两级分化情况客观存在,女生学习状态及成绩好于男生,个别同学学习成绩落后与学习状态松懈情况形成恶性循环。个别同学一学年的挂科门次几乎与班级不及格人次持平,这说明我们的“后进生”的问题比较集中和突出。
(二)大一松懈,大二奋起。
连续两年我院班级建设中呈现出:大一年级没有标兵班集体,大二年级成为学院标兵、优秀班集体的主力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年级之间成绩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明显的体现是大一年级整体学习成绩不佳,班级综合测评情况不好;而到了大二,成绩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三)出勤不好,作业不佳。
对于两早一晚的坚持高年级学生不如低年级学生,上课出勤率较低,课堂纪律也不够好。全院各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选修课的出勤率远低于必修课,合格班集体,特别是不合格班级的出勤率更低,标兵班集体、优秀班集体的出勤率相对较好。
此外,作业完成情况也与出勤情况称正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拖延情况,和抄袭情况。
三、原因分析。
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客观原因,譬如:不同专业之间由于课程难度、课时安排等原因存在差异;不同年级之间由于生源质量,教学计划等因素也存在差异。与此同时,学风建设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具体原因分析中如下:
(一)就业的优势成为放松的温床导致成绩不乐观。
近年来我院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就业形势也相对较好,这些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来我院学习,这些学生高中期间成绩好,相对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较多,进入大学后有所放松,加之专业好就业,产生“只要能毕业就可以了”的消极想法,导致对各类课程的学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我院系工科院系,专业课程较多,且相当一部分课程难度还比较大,课程间的关联性也比较大,学生对此认识不够充分,没有充分做好学习的准备,因此不能很好的把握和理解老师上课的内容,一门课落下来了导致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同时,成绩下降,较之高中有明显的失落感,学习的信心受到打击,成绩下滑较明显。
(二)自律的缺失成为缺勤的理由导致出勤不理想。
我院出勤情况不理想,在调研中,学生反映较多的客观原因有:其一,老师讲课风格比较平淡的,对出勤要求也相对宽松,导致同学们认为该课程对今后找工作帮助不大。其二,老师对同学们要求不是很严格,课上涉及的专业教学不够系统,导致同学们认为该课程枯燥无味。主观原因有:其一,不能正确认识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仅凭个人的兴趣爱好来评价课程该不该认真学。其二,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足,学习效果不佳。其三,课堂效率不高,迟到早退,玩手机,睡觉等情况时有发生,即使听课,也不能做到理解领悟,而只是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制力太差,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逐步进入越是不上课越是听不懂,越是听不懂越是不想去上课的恶性循环。
(三)平时的放松成为考试的障碍导致考风不严肃。
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上缺乏合理性,同学们大多数时间用来忙于应付考试与作业,没有时间来思考和理解知识点。仅仅满足于一道例题,满足于作业的答案,没有将基本的知识学深,学透,肤浅地掌握。因此,在考试中无法应对题型的转变;加之,平时的出勤率不好,课堂效率不高,影响作业完成质量,进而导致慌乱备考,甚至“裸考”,从而引发考试不端行为的发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的时候必然慌张,学风不良好,考风也随之恶化。
(四)定位的不准成为学习的阻力导致效率不够高。
对自己未来定位不明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有的同学没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人生定位,不确定自己是工作还是考研,以至于不能沉下心来,学习效率不高。有的同学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找不到动力所在,将过多时间花在睡觉,逛街或网络游戏中。有的同学对专业的信心不足,将自己困扰在“这个专业好不好”、“哪个专业更好一些”、“学这个今后主要做什么”等问题中。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学风建设改进措施:
措施一,明确学习目标。每一个同学都应该确定自己的目标,考研、考公务员,或是工作,如果一直摇摆不定,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只有明确了奋斗目标,同学们才不会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无所事事,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考试作弊,才不会浪费时间精力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
措施二,强化班级凝聚力。班级成员要加强交流,互帮互助。采取“一帮一”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大家可以结伴自习,互相勉励,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发挥党员预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帮助身边同学,成为学风建设的模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措施三,发挥寝室以点带面作用。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宿舍学习气氛浓厚,人际关系融洽,有着共同目标,会对每个成员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寝室以点带面的作用,把寝室这个小单位搭建成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的平台,成为大家互帮互助,比超赶帮的小舞台。
措施四,加强班主任工作力度。我院为每个学生班级都配备了专职教师作为班主任(班导师),这些班主任大多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阅历,能够较好地指导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开展专业竞赛,进行专业实践,并能够帮助同学们明确本专业就业趋势和发展前景。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专业优势,在专业学习、就业指导、竞赛组织、科研创新等活动中发挥班主任的积极作用。
五、今后的工作重心。
根据拟制定的学风建设改进措施,对今后的工作做如下计划:
其一,通过晚点名、班会等形式加强就业指导、学风督促等宣讲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新生以入学教育为导向,加强适应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大二年级以科研竞赛为导向,加强专业教育,提升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对学习的积极性;大三年级以就业指导为导向,帮助学生合理定位,正确;毕业班以爱校教育为导向,提高毕业生对学院、学校的满意度。
其二,加强班级建设,以及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班级的核心力,以班风促学风。根据“责任、诚信、成才”三项教育理念,落实班级建设;通过学风建设月等形式,营造良好学风;依托班级风采展示等活动,树立模范典型;利用党员答辩等工作,发挥榜样力量。
其三,强化寝室学习氛围的营造,发挥寝室以点带面的作用,努力把寝室建设成为学习型寝室。无论是毕业生还是新生,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寝室对于学风建设的影响都是不容轻视的。从调研中显示:学习风气好的寝室综合测评中评优、评奖的获得率近乎100%,而学习风气不理想的寝室则恰恰相反。
其四,完善就业信息的统计,为今后学生就业大好基础。根据以往毕业班的工作经验来看,用人单位与学院之间是通过长期的交流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输送和接纳毕业生关系的,因此,通过统计分析就业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要知道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我们的就业资源,为今后学生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五,进一步做好新生教育工作,从大一抓起,养成良好习惯。大学一年级是适应期,也是习惯养成期,切实落实新生入学教育要求,完成好各项教育工作,并根据我院实际,有重点地加强学风、考风教育,提高课堂出勤率,降低考场违纪率。强化专业教育,加强就业指导,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九
1、从思想上重视常规,让学生明确有序的常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与德育相联系,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依据。
2、以常规来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明确常规与个人行为,常规与学习态度,常规与集体行动的关系。要给学生讲明、讲透其中的道理,让学生主动接受,自觉遵守。
3、要做到"四勤",即,口勤、手勤、腿勤、脑勤,善于抓盲点、空白点及空白时间段。
4、制订具体、完整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积极落实。
5、工作要创新,不能默守陈规。
6、要有耐心,不怕出问题,允许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忌急躁。
7、"五全":关注全体学生,管理内容上全面、空间上全方位、过程上全程、途径上全优。
8、处理问题力争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
9、要尊重学生,虚实结合,管放适度,严宽有致,堵导并存。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要求的束缚,小学班级管理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都是应试教育,分数和排名是教师工作业绩的衡量指标,这就导致了班主任滋生分数第一、排名第一的教学理念,在分数和排名的压力下,班主任过分重视课堂教学、考试成绩,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歧视后进生,根本就不重视课堂管理工作,或者只有在班级出现问题时,才会想办法应付。
很多班主任往往认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从而忽视其它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三下个方面:
(1)忽视家庭教育力量。在农村,大多数班主任认为家长没有文化,或者只顾着挣钱,对孩子关心甚少,便从不与之联系,甚至把对学生的不满发泄到家长的身上,对家长横加指责。有些家长因害怕被教师指责也不愿去学校,这样长此下去,班主任就彻底失去了家长的协助。
(2)忽视任课教师的力量。有些班主任比较高傲自负,以为自己是班主任,其他教师就要听从他们的指挥安排。在班级一些重大事项上,缺乏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不愿意虚心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以至于决策难免失误,师师关系紧张。家长与任课教师就好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失去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利于班级的良好发展。
(3)忽视学生的自身力量。小学生是能动性的个体,充满朝气、富有活力,表现欲强。他们会为了得到表扬而努力地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去做,有时甚至还会帮班主任解决一些小问题等等。但是很多班主任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缺少办事的方法,难以独立地完成事情,所以班级管理的一切事情,都自己包办。
受传统的赫尔巴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模式的影响,班主任在管理理念上偏向于控制型,以体罚或变相体罚来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内在要求,学生处于极端被动的地位,对班主任惟命是从。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也只是重说教、轻身教,甚至一味批评学生,缺少教育智慧。班级管理缺乏活力,缺乏民主。例如班主任设立班干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作风,让学生学会自治。然而有些班主任在选拔班干时缺乏公平公正,或者长期任用某些班干,从而助长了学生的干部作风,不能平等的对待同学。而其他多数学生因为缺少机会和受社会环境及家长的影响,误认为班干部是荣誉和权利的象征,这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往往缺少自主性。这种管理模式下的班级,很可能形成班主任统治班干部,班干部统治学生的被动状态。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所在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的引路人,是班级的组织建设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成绩的高低,与所在班级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扮演好自己的多重角色,担负起多种责任,不仅要勤于管理,更要善于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做得好,对于维持班级秩序,营造良好班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农村班主任要摒弃分数第一的观念,从思想上重视班级工作,并以实际行动,认真做好管理工作,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借助和团结其它一切教育力量。首先,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利用家长的配合来管理好班级。定期召开民主开放式的家长经验交流会,以谦和的态度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里的表现,征求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建议。其次,班主任要注意调动任课教师的管理积极性,细心关注任课教师在班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事情,班主任都应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提高任课教师的信任,使其积极投入管理,发挥他们的教育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还能为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班主任要善于关注社会这个大舞台,并从中挖掘教育因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促发展。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让他们真实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懂得尊敬长辈的道理等。最后,依靠学生自身力量管理班级。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谈到班级管理时说:“普通学生能处理的事,班干部不用做;班干能处理的事情,班长不用做;班长能处理的事情,班主任不用做。”因此,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学生,把管理的权利适当的放给学生,交给学生管理班级的方法,让他们自行处理可以解决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还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办事能力,而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认为班级管理要做到民主化,千方百计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密完善,详细具体,切实可行。此外,由于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学生就很愿意去遵守和维护,即使犯了错也心甘情愿接受处罚,这样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有效的转化成了学生的内在目标。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成功的班级管理。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应与时俱进,抛弃“一切向分看”的旧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保持心灵零距离。此外,班主任还要注意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来管理班级,使班级管理工作有新意、有趣味,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编辑:华华)。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一
市_会认真落实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常委会工作重心,把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机关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按照“规范高效、创优服务,转变作风,创优环境,参与中心,服务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勤勉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以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激情,巩固既有创建成果,不断将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推向深入,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xx贡献力量。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效能建设营造氛围。
市_会党组始终坚持把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作风效能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机关服务和保障水平,提高机关践行党的十九大和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能力。为加强对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领导,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持续开展,由常委会秘书长任组长,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机关各工委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进展。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日常事务。
二、抓好专题教育,确保宣传发动到位。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担负着监督“一府两院”、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其效能建设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影响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我市的进程。通过专题教育活动,常委会突出改进机关作风、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工作方向,机关效能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在深化管理体制上有创新、在转变职能上有新举措、在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在工作作风上有新推进,推动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强化学习,为效能建设筑牢根基。
市_会机关将加强学习作为一项强基固本的重要工程,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机关人员始终保持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的状态,不断提升自我,适应形势和工作需要20xx年,常委会先后组织了_培训基地学习班、中国政法大学xx地方立法工作培训班等学习活动,同时机关全体科级干部分批参加市委党校组织的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学习内容涉及党的十九大和_系列讲话精神、廉政准则、监督法、组织法、立法法等几十项内容,增强了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推进效能建设奠定了基础。
精心谋划,确立了三个党支部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将效能建设直接延伸和落实到每一个科室和每一个岗位,机关效能建设得到全面巩固。
四、完善制度建设,为效能建设提供保证。
五、强化责任意识,为推进效能建设履职尽责。
市_会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立足全市工作大局,投身于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积极推进效能建设,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xx尽心尽力。
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和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依法履职尽责。按照“抓重点、议大事、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确立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关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情况,组织开展市级财源建设情况、经济发展环境及引资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力促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督促政府依法理财,看紧政府的钱袋子。组织开展了民生工程视察和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题工作,深入分析当前民生工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馈情况、提出建议,力促民生工程各项体制机制的完善,增强民生工程的实施效果,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把好事办好。
来信来访,精心组织涉访涉诉信访交办督办活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较好地实现了案结事了的目的,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是积极开展地方立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保障。20xx年市_会共主持制定《xx市市容治理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xx市市容治理条例》助推了我市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进一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法治支撑。《xx市农村垃圾治理条例》是我国首部规范农村垃圾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契合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大革命”,推动了农村垃圾全面清理。《xx市采石场修复条例》填补了国内规范采石场修复的立法空白,有力推动了我市采石场修复和生态建设。
20xx年上半年在常委会的有力领导下和市效能办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机关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常委会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市_会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与常委会领导和市直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机关效能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效能办的部署和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效能建设,进一步落实效能建设各项措施,健全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将效能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二
关于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青少年宫小学一、调研目的意义及背景说明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人文的精神、制度、关系的综合体,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引导着学生的发展。
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
健康优美的班级文化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摄着班级学生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使学生的生命得以最精彩的展示与张扬,因而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近几年,围绕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我校也着力开展此项工作,力图用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
通过几年的实践,结合理论上的学习,我们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由浅入深可以分为这样四个层面:
(11)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表层面。
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
它是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班级舆论导向的载体。
(22)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的浅层面。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它是班级精神文化的内化和外在表现形式。
(33)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文化的中层面。班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等。
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每个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发展。
(44)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深层面。它主要包括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
在这篇调研报告中,我们也将始终以这四个层面为经纬,做出客观的调查与分析,以利于以后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逐步完善。
二、调研基本情况概况有我校共有77个。
教学。
班,除六年级有两个班外,其他年级均为单班。上个学期,是我校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的阶段。
无论是在硬件环境的改善,相关制度的建立,还是在活动的开展上,都紧紧围绕这个工作目的,有计划,有过程地逐一落实。
这个学期,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有变化,有侧重,更多地鼓励教师进行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
通过两个学期的对比,进行参照,我们有了新的发现。
三、
调研数据统计与问题分析。
在此基础上,为更客观地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学校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分别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全校三——六年级060名学生和全校班主任(共77人)进行调查,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
最后,发放问卷全部收回。
以下均为问卷典型题目数据统计,其余数据不一一列举。
以下将对两个学期对比的情况和调查数据的情况,从班级文化建设的四个层面做一介绍及分析。
在是学生卷中,第22题“你班教室环境布置得体吗?”,67.7%的学生答“较为得体”,23%的答“不够得体”。
5%的答“根本没布置”,由此可以看出,广大班主任都在努力去做这一工作,且效果还不错。再看第第44题“你喜欢上学期还是下学期的班级布置?”70%的同学喜欢上学期的班级布置。第88题“你认为有必要把教室布置得的优美典雅些?”,同样高达67.7%认为应该如此。这一回答同教师卷班主任的回答十分吻合,教师卷第11题有87%的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在这其中也有近70%认为心有余而力不足。
分析: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统而丰”、“放而散”,缺乏主动性和个性。
在班级环境布置上,老师们从思想上能明确其重要性。
上学期由学校统一要求,各班都开辟了如下板块:11、教室外墙的书香园地(展示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的成果,每月更新),22、教室内墙各具特色的行规评比栏(如六二班的“战胜坏习惯,快乐向前”,四一班的“比比谁的火车开得快”等),33、班级黑板报(每月更新),44、前黑板的《与国学为友》板块(内容以古诗诵读和经典语录为主),55、各班门口处均张贴有班级相关制度和清洁值日表。66、除这些“必选项目”外,各班还有自己的“自选项目”(如六二班的知心信箱,道德银行记载本等)。整个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显得丰富多彩。
本学期,由于教导处改变了上学期统一要求的模式,由管变放,鼓励班主任自由开发,不再限定其内容与形式,也没有采取上学期较大的检查力度。因此,班主任工作缺乏主动意识,班级文化的环境建设显得薄弱且零散,缺乏系统的思考与布局,往往是班级开展了什么活动,需要进行环境布置了,就临时上墙,较为随意。除了班级黑板报和“与国学为友”板块较为工整且系列化,那是因为学校还在对这两项进行统一评价中。
数据:
在学生问卷中,第313题“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中你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只有40%的学生有这个积极性。教师卷第33题“在你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是否经常组织班级活动”,有66%的教师只是偶尔这样做。教师卷第77题“在班级,你喜欢组织哪些类型的活动?”72%的倾向于选择能提高学生成绩的活动。
分析:
部分班主任对学校布置下来的班级活动还是比较热心的。本学期,学校围绕着“拾金不昧”、“两型社会”、“建国建队六十周年”、“法制教育”、节日活动等主题,要求各班开展相关活动。各班都能紧紧围绕学校要求,认真落实。
但是,可能受教学和班级常规事务的压力影响,对于班级内自主开展班级活动较少,对于活动的开展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或者敷衍了事,有的则往往就事论事,缺乏个性的开展。
班主任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班主任,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语文老师,个别科任老师只管自己的教学,不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看来问题的解决还得从班主任和其他教师自身抓起。应让班主任认识到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对增进同学团结,形成班级凝聚力,内化各种班级要求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学期,学校的两个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大课间传统活动和读书活动,遭遇两重天。
班主任对读书活动紧抓不放,煞费苦心。围绕三读之——晨间朗读,午间默读,睡前品读,班主任不仅在时间、内容上有效落实,还颇费心思地要求学生完成读书小报、读书笔记、开展读书辩论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延伸活动。
而大课间的传统体艺活动则恰好相反。为什么会有厚薄之分?这是因为教学质量的压力所致,当然,也有班主任老师均为语文老师,偏重于专业的原因。
数据:
在学生卷中,第一题“你班的班级制度健全吗?”440%,的学生答“基本健全”,442%答“不健全”,答“很健全”的只占28%%。第第99题中“你们班级已有的制度是否在执行?”73.4%的学生认为“没有怎么执行”,这应引起班主任的足够重视。
教师卷中对应的这个问题,71%的班主任答“制定了,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实施”,与学生问卷惊人的相似。
分析:
束,这些制度仍束之高阁,有的学生甚至闻所未闻。班级的管理,仍靠口耳相传,常规办法。
究其原因,这些制度均为班主任一人或少数班干部商议制定,大部分学生未参与制度的建立。制度形成后,又未真正操作实施,等于形同虚设。
数据:
学生卷中,第33题“你班有共同的班级目标、班训等内容吗?你能说出来吗?”47.1%的学生答“以上都有,但不记得”,37.4%的答“只有其一”,15.5%的答“都没有”。第第55题“你对班级同学有感情吗?”,却有331.4%的学生答“有一点感情或没有感情”,说明了学生对班级没有归属感。第616题“你是这样看待个人与班级的关系的?”,77.2%的答“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看来多数学生还是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但尚有23%的人还需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改变其模糊认识。
在教师卷中“你认为有无必要制定班级及小组目标,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57%的教师答“有必要,还没做”,只有227%的老师答已经做的很好。
分析:
对于班风、人际关系、班级舆论的建设,班主任们也都在一种常规、稳定、混沌的态势下进行班级管理。诚然,有的班主任兢兢业业,对班级管理事无巨细,但因没有一面思想的大旗高擎,班级管理显得“形聚神散”。甚至有的班主任抱着“只要班上学生纪律还行,不出什么事就万事大吉了。”少有鲜明的目标来引导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学生感受不到班级的感召就不难理解了。
(五)综合以上对班级建设文化的四个层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我们还发现了这样两个现象:
11、重物质环境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物质环境的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起始环节和层面建设,而各具特色的班级精神,良好的班风、学风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22、重学生工作,轻合作配合班主任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科任老师、家长、学生都是,不要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科任老师要注重和班主任配合,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四、调研后经验分析、问题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近两个学期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和以上数据,结合一些成功的做法,我们有了一些思考:
(一)班级文化建设应和校级文化建设“亲密无间”。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是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相辅相成,而不应该是另搞一套。所以班级的文化建设应该配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这样,校园文化建设就不是空架子,就不是光杆司令,而是引领的方向与成果,会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绚烂景观;班级文化建设也会如鱼得水,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得益彰。因此,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统得太死,而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前提下,有要求,有检查,有留白,有评价。
(二)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应做到“心中有爱”、“心中有数”、“心中有序”。
心中有爱——这个爱是对班级的爱,对学生的爱,进而对班级文化的重视。只有班主任重视了,班级文化建设才真正如有源之活水,成为学生发展的沃土,而不会流于形式,应付检查。
心中有数——正如建设一座城市,要有方案,有计划一样。班级文化建设也不是信手拈来的事,也需要班主任对班级未来的期望,对班级现状的了解,对建设方案的构想与实施。
心中有序——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可遵循这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1、建设各具特色的班集体的目标与计划。
22、建设干净整洁的班级环境,形成物质文化。
33、建设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形成行为文化。
44、建设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文化。
55、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精神文化。
66、建设富有生命活力的班级评价机制,形成发展性评价体系。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应深深植根于学生群体11、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追求高品位——把班级环境的建设权还给学生。
一个有品位、充满人文色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对每个同学都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也是班级的凝聚力所在。
班主任应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首先让教室整洁,再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aa)创建整洁的环境文化。
具、饮水机等物品摆放有序。
而所有这些检查项目,我们都要求各班既要有专人负责,也要全班的参与。
(bb)创建和谐的环境文化,让教室每面墙都会“说话”。
班级的环境经过人为优化后则是一种以独特的“说话”方式,向学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学校统一要求各班教室外墙设“书香园地”专栏,内有“好书推荐”“读书心语”“精彩辩词”“心灵感悟”等内容,按月呈现学生读书的风采。
教室后面的班级漂书角,使班级添书卷气,飘书香味。教室后墙是各班特色布置。
如六二班的主题“消灭坏习惯,胜利向前冲”,四年级的“小眼睛看大世界”、“美文荟萃”,五年级的“你追我赶共同进步”、“成长在线”,一年级的“小刺猬”等等栏目,以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和班级特色。
所有班级的物质文化都有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不仅给学生增添了学习与生活的情趣,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习,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人生观。
22、构建班级行为文化,讲究巧安排——把班级活动的组织权还给学生。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角色应该是学生。
(11)在活动内容上,主要是自下而上地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呈现学生生活的真实内容,将其纳入到班级活动规划之中。(22)在活动方式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执行学校预定的计划。(33)在活动组织上,根据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承担相关任务,班主任只是指导和帮助。
如五年级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的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书目,创办各类读书小报,并进行评比;六一班开展的“道德银行”的储蓄活动,学生任行长,储蓄员,活动期间,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提高了班级文化的品位,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33、构建班级制度文化,采用新方法——把班级工作的管理权还给学生。
管理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的情境。
(11)建立班级制度文化,实施有效管理。
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一个集体,必须要有大家都能认同的公约。班级应在全班集体讨论决策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及各项制度,就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文明、日常行规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细致的要求。
(22)让每个同学都能活跃在班级的舞台上,成为小主人。
学生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与班级管理的人。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调动学生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要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如“晨读领读员”,道德银行“储蓄员”,“卫生监督员”、“纪律检查员”等,把主人地位还给学生。
要建立小干部轮换制的建立,本着个人自愿、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在班级内形成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氛围。
44、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培育好班风——把班风的培育权还给学生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
其中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因此,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必须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
正确的舆论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前提条件,它来自集体活动中的准则和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以及他们正确对待批评及进行自我批评的正确态度。作为班主任,应该用我们的言行来鼓励正确的舆论,并通过各种可行性的方式譬如主题班会、黑板报、学生交流来扭转错误的舆论,久而久之,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健康、良好的风貌。
另外,还需要在班级内建立民主、和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的心灵能互相滋养。
性。
22、加大对班级活动开展的指导和评价制度。
积极鼓励班主任围绕校园文化建设,根据班级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学校应指导并能及时予以评价反馈。
33、创新开展班级文化团队建设,将科任教师纳入班级文化建设系统中,真正实现“人人都是教育者”。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将是长远的、全面的。我们要相信:健全的班级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让我们带领学生建设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吧!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三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针对大学生的市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营造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按照社会的定义来说,校园可理解为一种狭义的社会,这个社会有它自己存在的模式,相对于校外社会,校内社会更具有单纯性、可归纳性。为了能更清晰地了解大学城在校大学生的化妆品消费情况,作了这样一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大学城在校学生化妆品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学生的实际购买行为和选择倾向等进行研究。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城在校大学生选购、使用化妆品相对理性,并对化妆品行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1)了解大学城大学生化妆品消费情况
2)分析大学城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影响因素和主要渠道,为今后化妆品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3)培养我们查阅资料、调查采访、信息处理及相关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
1)项目背景
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的购物层次也逐渐上升,日常生活的开支,已不满足于吃、穿、住、行,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形象了。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礼仪与形象。所以,大学生中使用化妆品的人数也逐步攀升,近年来平均年增长率都达到50%。为了解大学城化妆品市场现状、消费者状况与消费心态、市场的未来发展等问题,我们对大学城化妆品消费市场进行了这次问卷调查,从中我们可以对大学生化妆品市场的概况及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实施方案:本次调查主要只要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排的实施方案如下:
(1)对在大学城的大学生做问卷调查,访问地点包括各所高校。
(2)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具体情况做总结分析评价。
根据所调查的90名学生所填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1)在对大学生对于自己皮肤状况的了解方面,真正的了解的仅占20%,所以化妆品行业应多宣讲一些关于皮肤肤质方面的内容,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皮肤,减少盲目消费,科学的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从而达到使用化妆品的效果,也可以大大提高顾客对化妆品的使用满意度。
(2)大学生所使用化妆品的主要功效为保湿,百分比达到了91%,美白功效为61.1%,而祛斑、祛痘、遮瑕等所占比例均低于40%,甚至低至7.8%,可见大学生的皮肤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瑕疵,属于皮肤较好的一类群体。
(3)在对化妆品使用的满意度方面,88.9%的大学生都觉得使用效果一般,8.9%的人不满意。可见化妆品行业的产品质量仍旧有待提高。
(4)在所使用的化妆品类型中,96.7%的大学生都选择了清洁类的,可见大学生对于健康、卫生很重视;基础护理类、隔离遮瑕类、睡眠面膜类护肤品也很受大学生的青睐,选择率均达到了50%以上。而防晒、彩妆类产品则只有少部分大学生采用,采用率低。
(5)大学生每学期在化妆品的花费则普遍为100元以下或100—200元,可见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在化妆品方面的消费金额并不高。而每学期花费达到300元以上的仅占13.3%。
(6)在化妆品的购买渠道方面,66.7%的学生选择在超市购买(其中男生基本上90%以上都会在超市购买),53.3%的大学生会在专柜购买,可见大学生在化妆品选购方面,注重方便和品质。网购虽然便宜,但却只要5.6%的人会选择网购,究其原因,就是网购产品参差不齐,假货太多。
(7)在品牌选择方面,65%的大学生会选择中国大陆的品牌,48%的大学生会选择日韩品牌,可见大学生作为高水平、高素质的一个群体,有着强烈的爱国心,支持国产。同时也注重品质。不会盲目追求品牌或价格。
(8)在具体使用的化妆品品牌方面,39%的大学生有自己认定的品牌,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41%的大学生虽然没有固定品牌忠诚度,但在选择时也不是盲目选择,而是选择口碑好的,或是自己试用过的,试用效果好的。
(9)对于大学生是否选择某种化妆品,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试用效果、品牌可信度和口碑及知名度。而产品的价格和导购员的推广介绍则没有多少影响,可见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具有自主意识、具有独立的品牌观念和品牌价值,不易受他人影响。
(10)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普遍是皮肤过敏,产品的使用效果与广告宣传相差太远,各方面均低于期望值,三项比例均为30%左右。可见化妆品行业的顾客满意度很低,产品真正的功效并不理想。
(11)在化妆存在的烦恼方面,大部分人的烦恼是化妆经验不足,觉得化妆步骤复杂。或是化妆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化妆效果。可见如果对于化妆知识加以很好的宣讲,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参加的化妆的队伍中,也将大大提高化妆品的销售。
(12)对于化妆品,大学生也提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和看法:男士化妆品过少、性价比太低、使用效果不显著、品种太过复杂、假货太多、化学成分要少,做到利大于弊、效果要与广告相符、简单好用。
1)大学城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容量吸引力大,主要消费者为女生,男生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大学生在选择化妆品品牌时对品牌口碑比较看中,喜欢选购品牌形象好的产品。
3)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对于短期利益的关注比较大,尤其喜欢现场打折的促销方式。
4)大学生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对化妆品的品牌形成忠诚度多是由于其适合个人肌肤。
5)大学生选择化妆品时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和价格比较关注。
6)大学生选购化妆品的渠道比较集中,多数于超市和商场购买。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商家在校园中的营销策略我们建议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形象宣传阶段。第二为形象维护阶段。第三为诱导购买阶段。具体的讲就是让消费者先听说这个品牌,然后再让他们了解,最后才是使他们产生购买行为。
前期谈到了把女生做为突破的重点,然后带动整个校园消费。因此商家可以先
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如pop宣传海报设计大赛,产品标志征集大赛等等。二是利用参赛的作品,影响其他学生。在评出奖项后,在学校再次举办获奖作品展览活动,并且在今后的'宣传中,可以张贴这样些作品,这样可以节省宣传海报制作费用,而且由学生制作的宣传画在审美方面更接近学生消费者,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一系列的活动过后,将进入品牌维护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已经对商家的品牌产生初步的印象,维护阶段就要加深这种印象,我们建议,每周在学校进行一次化妆品知识讲座。在搞讲座的同时,在校园内应该经常设立宣传点,在宣传点上摆设产品样品,进行现场讲解,现场化妆,并在宣传点上摆出印有商家品牌介绍的宣传板。
最后的阶段则是诱导购买阶段,这一阶段是直接体现效益的阶段,我们要提出足够的购买理由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中贪小便宜的心理广泛存在,所以在促销活动中可以采取入户派发样品的宣传手段,派发样品并不局限于化妆品本身,也可以赠送一些化妆用具,如简易睫毛夹,小镜子,化妆盒,化妆袋等等,让消费者收到实在恩惠。在学校经常进行促销活动也是必需的,我们建议在学校的超市设立销售点,这样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购买到产品。在“在购物影响者”的身上,商家也要花一定的工夫,在分析中我们谈到了男友和女伴在购买决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醒我们在发放宣传单或赠品时不应忽略了男生寝室,并且在宣传过程中,鼓励他们以礼物形式送给自己的女朋友或好朋友。在营销过程中,我们要让消费者积极融入进来,无论是搞宣传活动还是促销活动,都应该鼓励学生消费者积极的参与。
最后,针对与大三、四学生这一板块,我们建议商家要努力争取机会,大三、四求职对化妆品的需求是很大的,但大三、四学生的购物心理已趋近成熟,购物习惯已经定型,用一般的宣传很难打动,这时候要抓住学生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比如说,在大三、四学生快要离校求职的时候,在学校据举办一次求职经验交流会,邀请一些用人单位的人事经理,以及一些毕业生,现身说法的谈谈化妆品对求职的重要性,并现场请化妆师用专业的角度讲讲求职化妆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并现场鼓励消费者以行动来尝试,产生购买的欲望,最终达成交易。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四
全县在中小学就读的“留守儿童”共8839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数(人)的。其中,在中学就读的2663人,占全县中小学学生数(人)得;在小学就读的6176人,占全县小学学生数(人)的。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90%;托付亲朋好友照顾的占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儿童占在读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颇高。随着经济的快速收展,受国家大形势影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线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坝三中读书的同学中抽样调查了50名同学中有21名是留守儿童,占42%。也就是说100名中将近42名,留守儿童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隔代监护”即由(外)祖父母监护的有13人,占。
2、留守儿童的总体学习成绩偏低,学习环境偏差。
根据9年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在0~60分的同学在留守儿童中占,60~75分占留守儿童中,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儿童占其总体的。由于学校教育设施的简陋,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师生沟通平常,教师教育方式的不适应,使得我们在对留守儿童中收现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解决或根本不理会。
普遍欠良好。当问到:“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
”这类问题时,据统计回答两个以上是“否”的留守儿童占,还有很多小孩心理过迟成熟,很多同学在回答为什么会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被问及到为什么不想当科学家、老师诸类问题时,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现实,相当部分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没拥艿得人称道的地方,甚至少数同学在被调查问到“被人欺负时怎么办?”时回答“忍气吞声”,还有都以为生活现状很苦恼。
4、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较弱。
由于监护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约束力不强,心理意识、行为作风得不到及时的、无效的纠正,以致在学习、纪律、意识形态上都存在着偏差,通过对其监护人和邻居的访谈中,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也经常纪律违规,经常打架斗殴,甚至还入现了偷盗等一系列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普遍较差。父母外入,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盲目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一举两得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已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动力,有较高的学习盲目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固然在留守儿童中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辩证的。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不听监护人的(代表人)教导,顶碰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饮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逸夫小学二年级学生唐永康的父母外入打工多年,由爷爷监管,但老人对教育孩子已经力不从心。由于长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代表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老师反映他不是做坏事,就是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扯谎、打架等现象收生;三年级学生谢小兵,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到广东打工,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亲不在他身边,他不但不听母亲话,花钱大手大脚,而且经常顶撞老师,违反学校校规校纪。
3、教育产品留守儿童心理入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入现心理妨碍。留守儿童由于年龄特征,正是感情、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通过对部分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90%。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一次,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一次,有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沉,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是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噪。某校二年级学生罗光英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原本就内向的她在学校就更不爱说话了,上课常常发呆,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经常独自一人躲在角落;有已个叫李远的男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生活,经常独来独往。不与同学、老师交流讲话。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五
近期,我们就机关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深入到一些部门、单位、企业进行了调研,倾听企业和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就当前市机关干部作风方面一些突出问题的表现、成因以及治理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研究。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工作、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热烈欢迎。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形成了抓作风建设的浓厚氛围。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把“培育一个好风气”作为三大执政理念之一提了出来,大力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党风政风来带动社会风气,为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今年以来,__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后,市委更加重视,措施更加有力,工作抓得更紧更实。
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干部作风建设逐年深入。近几年来,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结合实际,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_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集中教育活动;同时,还一年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还以作风建设为主题,先后开展了“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年”、“作风建设年”、“创建高效机关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等,不断推进市干部作风建设。在这些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定,认真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主线,认真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干部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全市各级各部门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认真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屡纠屡犯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干部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审批方式、削减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大力推进政务、村务、党务公开,开展行_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等工作,使党务政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运行,更便于社会监督;不断创新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扎实开展“政风行风热线”、“热点对话”、“经济环境万人评”、“涉企窗口(科室)评议”、“百名领导干部服务百家企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加大明查暗访、专项治理、典型案件曝光等工作力度,同时进行严格责任追究,促进了机关干部作风的不断转变,干部作风建设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比人民群众的期望,一些机关干部在作风方面,还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党性原则不够强。有的党员干部放松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搞封建迷信,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政治上不够清醒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不清是非,听信和传播小道消息。有的明哲保身,关系至上,不讲党性讲交情,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五湖四海讲小圈子,甚至把庸俗作风、市侩习气带进党内,在干部队伍内,称兄道弟,搞哥们义气。
(二)群众观念淡薄。有的公仆意识淡化,官气十足,既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谈不上造福百姓,甚至对群众的疾苦、合理诉求麻木不仁。有的心态比较浮躁,满足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显绩”,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对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不动心,更不动手。有的工作出发点不是为了党的事业,而是为了个人升迁,干一点事就要求回报,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工作责任心欠佳。有的思维方式陈旧,工作方法简单,满足于当“传声筒”、“中转站”,对如何创造性地抓落实缺乏思考,工作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有的身处重要的岗位,但心思不在工作上,精于圆滑世故,忙于交往应酬。
(四)行政效能不高。机关办事难问题还大量存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但事不办或拖着办。能办的事要有意无意设置一些门槛,能立即办的事情硬要拖上几个来回,特别是在个别部门,领导定了的事情,往往在一些科长、科员那里卡壳,“中梗阻”现象在一些部门、地方比较严重。如有企业反映在办证审批时,部门与部门之间互设前置条件,缺乏沟通协调,导致相互推诿,让企业无所适从。少数干部工作作风散漫,纪律性不强,上班炒股聊天,玩游戏办私事。
(五)本位主义严重。极少数部门单位缺乏大局意识,考虑问题办事情,习惯于从本部门本单位利益出发,对上级的决定、命令以及批办、交办的事项,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令不畅。一些执法单位将执法作为创收的重要手段,一些企业和群众对此意见较大。有些单位、个别人以检查指导之名,行“创收”、吃喝之实,“三乱”问题屡有发生。一些执法部门收费罚款随意,自由裁量权过大,收费罚款就高不就低,张口就是价。有的部门单位随意设点查车、临时人员无证查车、扣车即时不处理、罚款就高不就低等;有些部门单位办班培训任务太多太滥,加重了企业负担。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六
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针对班级的管理。
建议书。
1、从思想上重视常规,让学生明确有序的常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与德育相联系,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依据。
2、以常规来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明确常规与个人行为,常规与学习态度,常规与集体行动的关系。要给学生讲明、讲透其中的道理,让学生主动接受,自觉遵守。
3、要做到“四勤”,即,口勤、手勤、腿勤、脑勤,善于抓盲点、空白点及空白时间段。
4、制订具体、完整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积极落实。
5、工作要创新,不能默守陈规。
6、要有耐心,不怕出问题,允许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忌急躁。
7、“五全”:关注全体学生,管理内容上全面、空间上全方位、过程上全程、途径上全优。
8、处理问题力争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
9、要尊重学生,虚实结合,管放适度,严宽有致,堵导并存。
10、要善于借势、借力,即善于借任课老师、家长、学生干部的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大家方向要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向一处使,共同关注力的主体—学生。
第一个问题: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最近几年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将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内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是心理报告书不是。
保证书。
更不是。
检讨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
第二个问题:如何批评学生,怎样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
“退三进一”,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此谓之“退三进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
第三个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第四个问题:如何正确的引导班级舆论?。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演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这种集体舆论不是班主任的单向灌输,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的方法是借力用力,借助集体的力量。
第五个问题: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我用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这一招还是蛮有用的。我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主要是自己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得不够好,经常在公共场合给班干部虽然可以激励班干部的斗志,但是无意中也会引起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认为老师过分夸大班干部的作用,后来由公开场合逐渐变为地下,给班干部带高帽子后班干部的做事情的积极性高涨。但每一个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沮丧,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
班委会和团支部只有搞好团结的义务,没有破坏团结的权力。搞好团结,讲话才有人听、做事才有威信。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揽权、不争功、不诿过,团结共事就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团结是班委会和团支部管理班级的基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实践证明,班委会和团支部内部只有搞好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讲话有人听、做事有威信;才能出智慧、出成绩,什么压力都可以化解,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才能出干部、出人才,有健康成长的沃土,有成就事业的舞台。这样才能团结好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家在一起共事,是班级的需要、班主任的重托、同学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用高尚的人格增进团结,用坚强的性格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维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团结。
搞好团结,最重要的是按规矩办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凡是重要的事情和大额度班费的使用,都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多沟通多商量,集思广益,择善而从,集体讨论决定,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绝不能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集体决策一旦作出,即便个人有保留意见,也要各负其责,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绝不能搞自由主义,发出“两种声音”。
就一个班来说,搞好民主集中和团结合作,团支部书记和班长最关键。团、班“一把手”都要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必须明白,两个“一把手”是事业上的搭档,不是竞争的对手;是工作上的分工,不是权力的分配。各尽其职、分工合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揽权、不争功、不诿过,班级的和谐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在团结问题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的工作经历、认识水平、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看问题难免有意见分歧,干工作难免磕磕碰碰。维护团结,还要加强性格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为班级营造心情舒畅、和谐共处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大家的学习成绩才能更快的进步。
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和粘合剂。班干部和团干部要有宽广的胸襟,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使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之间成为学习上志同道合的同学、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干部、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挚友。私心是影响团结的大敌,也是导致不团结的主要根源。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七
20xx年x月x日。
xx教育学院。
xx教育学院学生及校园现象。
观察法,通过几天的校园内不同地点的观察。
前文。
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文明习惯,这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倡导优雅言行,建设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提高文明素质。正当我们社会实行八荣八耻大好风气下,然而,在校园中,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
缺少公德意识。遵守公德,尊重他人,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品德在很多小事上都能体现,也正是在小事上,反映出一些同学公德意识的缺乏。
经几天观察调研,发现校园存在以下几种不文明现象:
(一)乱丢乱扔。
有的同学乱丢瓜皮、果壳、纸屑、食品包装物、饮料瓶(或袋、罐、杯),甚至把塑料饭盒、食品包装物放在绿化带上。
难道他们就看不到与自己近在咫尺的垃圾桶,这种不文明的现象令人深恶痛绝。一阵风吹来,各种垃圾漫天飞舞,令人心情很不畅快。
假如人人都这样,我们的校园将不再美丽,我们的心灵也不再美丽!
(二)随地吐痰洗手间用完不冲。
随地吐痰,历来就是一种很低级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同学痰来就张口吐,不管是什么地方,无意的还是有意的,都是不文明的,更有甚者,有些同学故意从楼上向楼下吐,痰在空中自由下落,一个人走过,正好接个正着。
这些行为对行为人来说是最方便的习惯,但却是伤害他人健康的陋习,因为它往往为病毒的滋生和蔓延提供土壤,最终还是会损害自己的健康。随着非典的肆虐到禽流感的爆发,我们欣喜的看到大家的社会公德意识在不断提高,生活中的陋习在慢慢减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行为还是属于在校园中相当常见的现象,要克服它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与此性质相同的还有用完洗手间后不冲洗的恶劣行为,是造成厕所异味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天气炎热时蚊虫孳生,对公共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翻越院墙、栅栏。
一些同学翻越院墙、栅栏进出校园,这不仅是不文明的行为,而且非常危险。一旦摔下来,轻者伤筋折骨,重者有生命危险。
且不论他翻越院墙、栅栏的目的是什么,就这种行为而言,不应该是中学生所为,但他们并不考虑后果,最终有可能酿成苦果,悔恨终生。
(四)男女亲密不分场合。
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交往过于亲密,甚至旁若无人的有一些暧昧的行为。
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意思是说:“没有羞耻之心,简直就不是人!”早恋,这不仅仅是不文明,更是自我生活目标的丧失。
其实,爱情是美好的,恋爱中的人是幸福的。真正的爱情是值得我们用诗去赞美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呢?真正的爱情就是要用你的一切来爱护对方,关心对方,责任心是最重要的。求学中的我们只是一名学生,一个消费者,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过早地承担本本不属于我们年轻的肩膀所能够扛起的重量。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成年人应有的责任心,我们的目的是求取知识,是为了将来报效祖国,实现更好更大的生活目标而积蓄能量,因此,我们不能把最宝贵的青春时光虚度。
(五)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顾及他人。
自习时在教室聊天,影响他人学习,在会场、自习教室和图书馆内手机不设为振动,手机铃声扰乱他人。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有些同学不停地打着篮球踢着足球,整个校园都震动了。可是有的同学就是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有时在相关人员的干预下,他们不敢到操场玩球,就在其它地方玩球。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都需要安静的环境。殊不知,球一拍,一踢,响声之大,足以震动整个校园,震动每个平静人的心。
我们要有责任意识,我们要讲文明,因为在群体中生活,人不可能是过着纯粹的个体生活,我们不能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的一时痛快而以影响他人的休息和学习为代价,这样做,是不道德的!教室和会场,图书馆等地方属于公共场所,在这些场所保持安静不仅是不成文的规定,更是一架衡量个人素质高低的天平。这种行为是素质底下的表现,是我们应该摒弃的行为。
(六)食堂浪费粮食。
缺少节约意识。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在勤俭节约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今天,在我们校园,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
餐厅里被扔掉的饭菜,寝室卫生间里长明不熄的电灯,长转不停的电扇,都说明了节约意识的缺乏。一些同学的电脑为了下载电影甚至睡觉时也不关机,连续开机达三四天之久,造成电费激增。这些情况也受到了大家的极大关注,从“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排名第七就可以看出。希望大家可以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食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沉迷于网络,寝室氛围不和谐(打牌,唱歌,影响他人)。
一些学生沉迷与不健康网站和网络游戏,上了瘾,着了魔,进入痴迷状态。他们神情恍惚,夜不归宿。读书无心,成绩直降。个别学生甚至荒废学业,危害社会。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感觉整个世界变小了。但是网络世界毕竟是虚幻的,有一些无聊的人在网络上面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不健康的东西,我们都需要有区别的对待,要有充分的是非观念。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长身体、学知识的大好时期,我们切不可沉迷于网络,让家长忧虑,让学校惶恐,让社会震惊!
在宿舍打牌、唱歌或看碟时过分喧哗,影响他人正常休息,这种缺乏自制力,漠视他人权利,极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缺乏公德的表现。
寝室不注重个人生活习惯,乱用电器,东西不整理乱丢乱放。
(八)不遵守秩序,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
缺少规则意识。有一些同学,不尊重秩序,不尊重规则。最明显的就是打饭及在超市购物时插队,在餐厅排队买饭,很少有同学自觉的排成一队,都是拥到窗口争先恐后。仅仅为了替自己节约一点时间,就可以践踏规则,对后面同学极度不尊重。
上课没规矩,没有学生的准则,放任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丝毫不顾及他人心理感受。上课频繁接听手机或发短信,上课说话,吃东西,不遵守课堂秩序,这是对老师极大不尊重、对课堂纪律规则的极度藐视的行为。不管是真的有急事,还是无聊的时候解闷开心,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将心比心,尊重师长是一种礼貌也是尊重自己。
(九)打架斗殴,语言粗俗,破坏公物,课桌文化。
我们有些学生,不知轻重,为了自己不值钱的面子,为了逞一时之能,失去理智,以各种借口邀集一些狐朋狗友大动干戈。
同学之间发生一些小矛盾,在所难免,是很正常的事情,通过正常途径,是很容易化解的。
我们年轻,也正因为我们年轻,有些学生以此为接口,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因为打架斗殴不仅不文明,而且违法,甚至会触犯刑法。因为我们的冲动,给我们自己带来伤害的同时,往往给我们的家庭也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我们是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争做文明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精心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起学校主人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校方可以尝试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现在班内有班组织、团组织、党组织;校内也有各类社团。如果社团能把校园文明建设自觉地渗透到自己的各种活动中,主动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对树立校园文明新风会起到示范作用。
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无形中将纵容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讲文明,关心和爱护校园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孤立起来。减少不文明现象,中学生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多一些对别人的关心,是中学生们要做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别不文明行为,做一个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针对班级的调研报告篇十八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纷纷到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掀起了新的城市“淘金”热潮。由此带来了大量农村青少年脱离父母的监管,成为“留守孩”,引发了农村“留守孩”问题。为促使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我们专门就农村“留守孩”问题开展了专项调查。
以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本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
1、调查时间:
2、调查地点:红河镇红河村。
4、调查对象:红河村全体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孩在监护、受教育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孩”年龄均不满18周岁,正处于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需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需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需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抚育抚养之中。而实际上,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给农村留守孩子健康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很难胜任监护职责。据调查,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绝大部分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还有2的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这些儿童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年纪大、文化低,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自己的生活。被委托监护人有的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无办法监护孩子。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身心健康和学习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孩子形成性情孤僻,逆反心强;有的厌学逃学,明显地不如父母监护下成长的儿童。
2、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据调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往往以物质弥补歉疚的感情。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3、家庭和学校沟通不够,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发展。留守孩理应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爱。但由于——些学校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留守孩这个特殊群体缺乏特别的关爱,不能主动和监护人联系;同时被委托监护人又缺乏与学校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农村留守孩中,有的行为纪律散漫,存在品德不良现象,有近的孩子不能正常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4、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有效对接,留守儿童安全受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力差,又缺乏呵护,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据县xxx门的调查,在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留守儿童占15,尤其是女孩容易被侵害。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新时期,农村留守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大社会“痼疾”,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保障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从贯彻落实《xxx中央、xxx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高度,明确责任,强化举措,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使其健康成长。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学校要起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外出务工的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