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教学设计(精选24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注重结构的完整和逻辑性,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的合理组织和连接。如果你对写总结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总结范文,或许能帮到你。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一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3《登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鉴赏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并联系诗歌的写
作背景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2、技能与方法: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1、继续学习通过分析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感情的方法。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一、 导入:杜甫青年时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无奈世事艰难,人生多艰。杜甫24岁在齐鲁大地壮游时所作《望岳》大家所熟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实现理想的信心,我们今天再来欣赏杜甫晚年时的作品《登高》,了解“诗圣”登高望远时的心情。
(前面已经学习了《杜甫诗三首》的前两首,《登高》是第三首,因此作者、背景一笔带过,无需重复)
二、 朗读诗歌:(老师提示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四是要读出感情。
1. 同学们自由朗读
2. 同学个别尝试着读(师生先不做评价)
几个同学读完之后老师问:以上同学谁读的最好?为什么?(评价最后引到情感的感知上。)
三、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
1.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诗中流露出杜甫怎样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悲
2.同学融入感情再次朗读,体会诗中所流露出的“悲”情。
3.仔细品味感情:这种情感突出的体现在颈联(结合课后练习)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竟然有八种悲,同学们踊跃回答,可以指出任意一种或几种。
(学生踊跃回答)
(老师引导和明确)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居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写这首诗时作者已经55岁了,漂泊了第八个年头,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国运的艰难,身世的悲苦,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这些都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明确:
(1)“万里”: 联系课下注释,指离家万里。很远的地方,诗人作此诗地点在夔州,他把长安当做自己的家乡,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第一层悲,远隔万里之悲。
(2)“秋”:古诗伤春悲秋的主题,一片萧索之景,可联想到人的暮年。
(3)“作客”:和现在的“做客”是否相同?
不同。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在外漂泊,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
(4)“常作客”:长期的漂泊在外,羁旅之久。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作客是客居他乡,漂泊在外因为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所以如果你到朋友家去做客远隔万里可能还不那么悲,但如果你是长期的漂泊在外,那这个悲就很大了。
(5)“百年”:联系课下注释,指到了晚年。
(6)“多病”:杜甫疾病缠身。
(7) “独登台”:重阳节登高,只身一人没有亲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台”: 高迥处也。高和感情有什么关系?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能够感受到宇宙时空是那么的宽广,而我渺小的孤独的一个人在这样大的一种时空当中,更突显落寞和孤寂。
(老师引导)那么,诗人只是抒发一己之悲吗?为什么?
4.品味尾联所蕴含的`感情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既指杜甫个人的命运又指国家的命运,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具有博大的胸怀。(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
(2)“潦倒新停浊酒杯”:古人认为酒能浇愁,无奈多病连酒也不能喝了。这种忧愁怎么排解呢?怎一个“悲”字了得!(体会无法排遣的“悲”愁)
5.同学们融入感情,再次诵读颈联和尾联,老师指导朗读:
颈联是他的身世之苦,读“万里”的时候就要想象出浩淼的感觉,巨大的空间感。“悲秋”重点突出悲字,这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常作客”突出“常”。
四、探究景物描写
人们称杜甫这首诗歌是“古今七律第一”。律诗书写规律先写景后抒情。
1.诗歌中的景跟情有关系吗?
明确:诗歌中的景蕴含了作者的感情。清代王夫之说“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象我们叫做意象。
2.首联、颔联写景:各有哪些意象?又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师生明确:
(1)首联六种意象: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身体冷,心里冷。
高天:高远的天空下感觉人很渺小。
猿啸哀: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2)颔联两种意象:落木、长江
落木:中国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萧萧”而下,这萧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生发生命陨落,韶光易逝之感。
不尽长江:这亘古如斯、日夜奔流、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的永恒之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对比之下,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越显得短暂。
总结:“无边”、“不尽”二词突出了空间的广阔,“滚滚”表现了长江壮阔的气势,因此我们结合这些景物描写可以感受到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一种壮阔的境界,诗人的“悲”也应该是“悲壮”的。
五:课堂小结
作者在写景时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萧瑟、凄凉、开阔的景象,而他所表达的感情有羁旅愁,有身世苦,同时还有非常高远的家国忧。
六、结合板书背诵本诗
七:作业:
1.背诵、默写本诗
2.完成《新新学案》相关联系
八、板书设计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梳理小说情节。
2.通过简洁而传神的对话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的正义与邪恶。提起战争,我们眼前浮现的总是战火纷飞哀声一片。《荷花淀》却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不一样的场景。今天,我们跟随孙犁先生,走进白洋淀,感受发生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的感人故事。
二.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检查预习。
课前,老师已经安排同学们进行预习,查阅资料,补充了解作者以及解决字音问题,下面老师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1.字音。
荷花淀()吸吮()凫()水围剿()。
蛮横()泅()水投奔()撅()嘴摇橹()。
2.作者。
关于作者孙犁先生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芦花荡》,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荷花淀》被称为“姊妹篇”。老师整理了一些资料,我们来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一下作者孙犁先生。
(大屏幕展示,学生齐读)。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他的《白洋淀纪事》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四.整体感知文本。
(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1.情节。
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他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故事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概括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首先我们来理清小说的情节。根据小说的自然空行,课文分为三个部分,迅速阅读课文,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故事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开端:水生嫂得知丈夫要去参军,夫妻二人面临分离。
结局:女人们躲进荷花淀,无意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根据故事情节的概括,为每一部分拟一个四字小标题,力求简洁准确。
同学板书: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歼敌。
2.人物。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很晚丈夫才回来了……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朗读的时候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
鉴赏课文第一部分对水生嫂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思考方向:.找到具体语句,说明描写手法。
分析人物形象。
水生嫂: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心直口快,爽朗直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谨慎、稳重。
哪里就碰得这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性急、冒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腼腆、害羞。
孙犁先生通过寥寥数笔向我们呈现了这些女人身上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些称之为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在小说中直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这些语言极其平淡,充满了生活气息,但是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展现了语言的魅力。
五.情感探究。
冰心说:如果这世界上少了女人,就会减少了七分的美,六分的善,和五分的真。小说以中国妇女为切入点,描写一群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他们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当自己的家园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践踏时,他们又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同时他们自身也不甘于落后,勇敢的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这是根据地人民的精神风貌,也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
主题----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荷花淀》没有正面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以轻松的笔调,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做背景,用飘飞的芦花和粉色的荷花,衬托出中国农村妇女的美丽心灵,衬托出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人们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和对家乡祖国的深厚感情。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章中景物描写的语段,并且具体分析其作用。
穆春燕。
[《荷花淀》个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张衡,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课文中的难写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发明创造吗?谁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由学生回答的引出人物张衡。
----大家了解张衡吗?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从小爱科学,后来有许多重大发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张衡的故事。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提示“衡”字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学们平时读书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2、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a、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看课文讲的是张衡的什么故事?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b、请同学当小老师领其他同学认读词语。
c、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三、鼓励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介绍的是什么时候谁的什么事?
2、他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
3、你从课文中还知道了什么?
四、质疑:默读课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咱们下节课一起来解决你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设计。
1、我是火眼金睛。
记状。
纪壮。
洒偏格。
酒骗洛。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发生发明发现。
1、他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2、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3、这个故事在离现在差不多两千多年的东汉时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及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8年,汶川大地震惊动了整个世界,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失去亲人的彻骨的伤痛。地震以它强大的破坏力和难以预测性威震四方。可是你们知道吗,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的张衡就已经发明出了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课文中看个究竟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张衡和他的地动仪的故事。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1、指名读三个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词语:“杰出”。
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1)你能把“杰出”,换意思相近的词吗?
(2)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3)体会小泡泡“不吉利的说法”。
(4)理解“发明”的意思,说说它和“发现”有什么不同?
做课后第三题,区分发明和发现。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地动仪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描写地动仪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地动仪的样子介绍清楚的?
(3)课件出示重点词句,学生反复朗读。
根据老师提示,画一画地动仪的样子。
(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呢?谁来说说?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如果()方发生了地震,朝着()的龙就会()嘴巴,铜球。铜球一声,正好落在的嘴里。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四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毛啊敏演唱的《乡愁》,创设情景)。
作者余光中简介(大屏幕显示)。
二、诵读乡愁。
1、生自由朗读,根据课文提示划分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2、师示范朗读后,师生共同总结朗读要求(感情深沉语速舒缓)。
3、生朗读(齐读、分组读或指名个人读)。
三、解读乡愁。
(一)、欣赏图文并茂的录音朗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他是通过哪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
2、分析四种意象,每种意象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乡愁?
3、想景悟情,通过想象,演绎诗歌内容,感受表达诗人情感。
(二)、欣赏诗歌。
这首诗美在哪里?从结构、修辞、意境等去欣赏。
(三)背诵诗歌。
四、拓展训练。
1、仿句,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乡愁是。
2、诗词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诗名句。
附:板书设计。
邮票-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家愁。
乡船票-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
愁坟墓-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
海峡-离开大陆对故土的眷恋国愁||。
托物寄情。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五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逐渐地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阶段时间原因表现影响认识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初步发展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暂春天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六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版必修三《论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
1、理解诗文内容
2、熟读成诵
3、讨论诗的现实意义
一、了解诗人。
常识:赵翼,清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号鸥北,江苏阳湖人。本诗选自《鸥北集》,是评论诗人诗歌的。
二、朗读全诗(教师泛读;学生齐读)。
三、翻译: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经久不衰,可现在读来,已觉得不新鲜了。天地间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有才华的诗人,在几百年间,他们各自领导诗坛,开一代诗风。
四、分析全诗
1、评论李杜的诗,称颂其诗的巨大影响,也指出其局限性。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
2、发表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卓越见解(也是呼唤创新意识):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因循守旧。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国家代代都有有新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即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五、理解诗歌主旨
六、讨论:这首诗是否贬低了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此诗目的是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李杜诗篇,万人传诵,现在读来,已不新鲜。)唯有创新
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才能领先。
(每个朝代,都出才人,领导诗坛,开新诗风。)
七、迁移训练:你认为,我们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到别出心裁,别具匠心?(展开讨论,可引导学生从立意、选材、组材、炼句等不同环节的方面去考虑。)
八、有感情地背诵《论诗》。
九、布置作业:默写全诗。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李清照在词中所表达的“愁”;
2、了解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研究意象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德育目标:
感受词人无国无家之“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诗词的意象特征;
2、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难点:。
1、品味诗词中所表露出的无国无家的悲痛;
2、背诵全词。
教学方法:
3、讨论法。对词作中的'疑难点,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电子课件配乐朗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巾帼不让须眉”引出词坛女将李清照,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句《如梦令》。
二、李清照简介。
出示投影。
三、名家配乐朗诵,演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基调。
四、疏通字词,为进一步鉴赏诗词做好准备。
五、具体鉴赏诗词。
1、开头叠字的运用,定下愁苦的感情基调;
2.意象的运用,掌握诗词鉴赏技巧,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酒--愁的浓烈。
雁--思的悲苦。
黄花--韶华已逝凄惨。
梧桐细雨--愁的无穷。
4、总结本词的意象效果。
六、比较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研究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
1、演示南渡前作品《点绛唇》和《一剪梅》,前者表现的是一个天真、娇羞、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后者则表现了一个深于情、专于情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2、总结词风变化的原因,以及南渡前后期间词的内容。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dd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dd沉哀凄苦。
七、总结全词,巩固所学知识。
八、板书设计(略)。
九、作业。
1、背诵全词;
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会其词的艺术风格。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和表示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学习张衡优秀品质,初步尝试人物传记写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自主、合作、探究法、提问点拨法。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一些文言常识积累不足,人物传记接触不多,必修四第三单元开始涉及,学生阅读鉴赏人物传记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得到提高。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特殊句式的判断。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一)。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3.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梳理文章脉络。
(二)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具体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四、问题探究。
张衡成为众多领域中的佼佼者,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他成功的?小组合作探讨,结合课文思考回答。
五、拓展训练:
1.化用或借用文中的字词写一副对联赠给千年奇才张衡。
2.选取自己喜爱的人物写一篇传记。注意要符合传记写作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详略得当,写出人物特点,不少于300字。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文言文教学,容易陷入枯燥中。文言知识的又是把握是克服文言文学习困难的基石,基础一定要夯实。在通过写对联,写传记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加深对文章理解外,最终的落脚点还应该回归到基础知识上,督促学生落实基础是关键。
2.学生写的对联和人物传记环节提前布置后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修改,体现课堂效果。学生写的对联可以提前打在ppt上,给同学直观的感受,看清读懂。
李晓评课:
徐伟娟老师选的课是史传类文言文《张衡传》,文言文一直以来是高中教学的难点,如何平衡字词基础知识和文章赏析也令许多语文老师不好掌握。这节课上,徐老师分配得比较合适均衡。总体来说,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结构紧凑,重点突出。这节课兼顾了文言特殊字词句现象和文章赏析,方式恰当。本节是第二课时,字词处理采用教师出示,学生回答的检测方式,简洁有效。文章分析只抓张衡的才能和人品两方面,抓典型事例——候风地动仪来带动对张衡非凡才能的突破;人品方面带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非常合适。
二、预习充分,展示到位。拓展环节让学生借文中的词语用对联来概括张衡的成就,或是对某个自己崇拜的人写一篇短的传记,学生的表现令人吃惊。有个学生念了两副对联,工整精美,别的学生给了她真诚的掌声。有个学生念了一篇短传记,也获得了大家的掌声,足见徐老师课前的工作扎实充分。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幻灯片上出示的知识点顺序还应注意,不是课本上的顺序;幻灯片的制作方面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文章分析时的问题设置可以更集中和有针对性;学生展示环节课前工作可以再充分一些,比如把筛选出的对联打在幻灯上或者让学生课前板书在黑板上,因为课堂发言对联这种形式容易听不清楚。
总之,徐伟娟老师准备认真,展示到位,是一节实用的值得借鉴的课。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九
有关“序跋”
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讨论明确文章大意。
1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乐。
2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明确:人众:群贤比至,少长咸集。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
崇山峻岭清流急湍。
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是-------。
死生亦大矣。
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
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
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默读浏览全文,讨论课后练习二。
诗集的由来。
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内容的产生)。“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诗集的行成)。
编集的目的。
句子:“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
行文的妙处。
在说明二者时,作者并不特别予以指出,而是采用交错的手法自然带出。正是由于“群贤”、“少长”至集于宜人的景色之中,“流觞曲水”,才有“畅叙幽情”的“一觞一咏”;正是由生之乐,想到生之“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所以才有“列叙是人,录其所述”之举,并使之传于后世,这样才能达到“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的编集目的。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小说反映的现实生活。
3.体会语言的精练、深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语言的精练和深刻。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课件、小黑板等。
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小说之林”,要求学生阅读本单元内容,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但因孔乙己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较远,学生不太熟悉,教师要把“学而优则仕”的那种背景介绍清楚。从多角度切入,对小说进行多角度地观照,由教师设计问题或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对小说的理解,进而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一个人活在世上,生与死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于这两种人的价值我们可以一目了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看看课文主人公孔乙己,人们对他的生与死是怎样的看法,他的生死与社会有什么联系?(板书课题及作者。)。
2.学生补充鲁迅的作品。
要求:记住作者。
3.教师介绍背景。(出示课件l。)。
《孔乙己》是鲁迅在他创作的33篇小说中最喜欢的一篇,发表于19冬。中国新文化运动已揭开序幕。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出于统治的需要,教育上还在推行复古主义,鲁迅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与二十多年后的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和取舍。
要求:了解背景。
二、自主学习。
听录音,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2。)。
1.掌握字词。
2.孔乙己活着是怎样的一个人?
3.假如孑l乙己和丁举人一样爬了上去,请你想像一下他会是一副什么姿态呢?
4.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讨论解决。
2.班内讨论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出示课件3。)。
1.给加点的字注音。(找一位同学回答,如回答有误,其他同学纠正。)。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2.学生讨论:孔乙己活着是怎样的一个人?
(提示:从他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他活着的价值--“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进行分析。)。
明确:(1)外貌、语言、动作分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地位,预示了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他的外貌描写揭示他的不幸遭遇,服饰的细节写出了他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特性,作者通过一件破衣衫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前后外貌对比更突出了这一点。)。
要求:学生仿照上例进行语言、动作分析。
(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封建统治阶级让百姓麻木不仁。在短衣帮的心目中,也以为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是劣质的,只值得奚落取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和孔乙己同样受统治阶级的奴役,只知道取乐,在劳累和苦闷的生活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明确:(课文写人们对孔乙己的五次取笑,孔乙已成了人们的笑料,掌柜看不起他,取笑他,这是没有人性的自私的笑;短衣帮们看不惯他,哄笑他,这是麻木不仁的笑;小孩子们因他的古怪讥笑他,这是天真无邪的笑。最后又在别人的笑声里离去。说明孔乙己的人生价值仅是人们的笑料。从而体会到这笑中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体会到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
(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进一步认识封建统治的弊端。)。
提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明确:(假如“爬”上去,他也会像丁举人一样欺凌那些没爬上去的人。)。
明确:(社会原因:社会制度使民众麻木不仁,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的摧残将他送上死路。个人原因:自命不凡、好吃懒做、麻木不仁。)。
五、研读赏析。
阅读孔乙己的第二次出场,让我们再次感受其命运的悲惨;讨论并完成下列题目。
1.“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句中“摸”能换成“排”吗?为什么?
(出示课件4。)。
明确:(动作的对比,可以看出孔乙已是一个垂死挣扎的末路人。)。
(“摸”写出了孔乙己动作的迟钝,四文大钱藏得严实,从侧面介绍这钱来之不易,孔乙己的进一步穷困,精神肉体受摧残之深。已经没有“排”的炫耀之心和力气。)。
2.作者描写孔乙己的方法有。
明确:(塑造人物的方法: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3.写酒客和掌柜的笑的作用是。
明确:(突出当时人们的麻木,点明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4.两次写“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作用是。
明确:(说明孔乙己之所以让人惦记是因为他欠了十九个钱,辛辣地揭露了孔乙己还不如十九个钱有价值的残酷现实。)。
(体会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结尾一句“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大约”表明没有亲见,只是一种猜测,“的确”是猜测后的结果,揭示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六、梳理巩固。
学生小组内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心得。
七、拓展训练。
(如有时间在课内完成。)。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和“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孔乙己。
鲁迅。
麻木不仁笑声中出场人情冷漠。
好吃懒做笑声中死去社会黑暗。
祁瑶波。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一
1、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文本研习,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2、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调动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教学重点:
能独立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独立研习文本并就艺术手法进行鉴赏。
教学设想:
1、本板块的学习重点是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设计。
2、本板块的对话研习的话题是家园之思,所以,围绕家园之思设计活动情境,是引导展开对话、进行文本研习的关键。
3、本篇为古典诗歌,反复阅读以以至背诵是研习文本、展开对话的前提。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课:
同学们是否记得这首诗: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而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意思是:谁说黄河宽广?苇叶可做船。谁说宋国遥远?踮起脚尖即可望见。谁说黄河宽广?难容一叶小舟。谁说宋国遥远?半天就可走到。的确,黄河不广,宋亦不远,可我们就是不能回到故国。我们常说远离故乡或亲人叫“相隔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但真正使人不能回归故乡的原因,不是天涯海角的空间距离,而是人生的艰辛与种种追索。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采薇》,其中的主人公又何故而起故园之思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当初我们从军征,杨柳飘拂舞东风。如今我们返回程,霰雪飘落纷零零。慢慢腾腾远行军,又渴又饥萦苦辛。我心凄凄悲满怀,无人体察我情哀!
思考:
1、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衬托。)。
2、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思?(前四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实写景,虚写情,以景寓情,以鲜明的画面表达强烈的感情;后四句先描写行军路中的感受,然后直抒胸臆。)。
三、朗读、理解诗句含义。
本篇选自《诗经小雅》,当是西周后期作品。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侵周疆,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
听配乐朗诵。
(1)提示字的读音和语气助词的使用,以便在阅读体会文义时就排除虚词的干扰。
(2)提示比较各段的异同,以体会反复咏唱的效果,并为文本研习,展开对话做准备。
重复。
1、“采薇采薇”“曰归曰归”的.主语是谁?两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什么表达作用?
dd都是士兵,前者表现军粮不足,士兵生活艰苦。后者表现士兵的内心的呼唤:“回家啊,回家啊!”
2、各节的词有什么变化?这种重叠句的形式有什么表达作用?
作-柔-刚:“作”写薇菜从发芽到刚刚钻出地面,是春天;“柔”描摹薇菜叶片肥嫩柔软,是夏天;“刚”是说秋天到了,薇菜老了,茎叶都变硬了。
“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其中的“莫”是年尾,“阳”是初冬。
这些词语的更换体现的是时光的流逝,季节的更替。但是,光阴的流逝中,没有改变的是苦难,是怀乡之心。
“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乡思一天天强烈。
重章叠唱,反复吟咏,使得诗中抒发的感情在回环荡漾中层层递进,让我们一步步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体味他们与日俱增的怀乡之苦。
3、“四牡业业”,“四牡yy”,“四牡翼翼”四句中的叠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四、抒情主人公心理探究:家园之思与行旅之苦。
1、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在诗中有着怎样的变化?
情感变化:焦急忧伤dd慷慨雄壮dd痛苦悲伤。
情感基调:低缓dd高亢dd低沉。
2、抒情主人公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3、抒情主人公家园情思有着怎样的深层内涵?
五、《诗经》中的思乡作品。
击鼓(邶风)。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扬之水(王风)。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东山(豳风)。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n叶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者,a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9i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户。町鹿场,熠d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p倜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a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2指于飞,熠d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六、补充介绍《诗经》。
《诗经》和“〈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七、练习:完成“导学”上的练习。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学习目标:
(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二)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三)感受和领会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妙神奇。
二、学习过程。
(一)学生阅读课后(口技漫话)了解口技的渊源典故。
(二)学习了解作者作品。
(三)朗读课文。
(1)小组为单位试读。
(2)自读课文教师予以正音:吠叱间曳。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及停顿;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四)翻译课文。
1、自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一名学生借助注释串讲其他学生随时指出不足。
2、学生质疑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统一意见。
注意以下字词的意思。
但哗乳是走。
3、请一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五)复述故事。
要求反复熟读课文同桌互相复述课文故事。
(六)整体感知。
1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时用浪线画出口技人表演时发出声音的`句子。
(七)分析理解正面描写部分。
a:讨论(1)第二段中模仿四口之家被大声吵醒的过程中声音变化的顺序是什么?
(2)表示救火纷乱的词语有哪些?
b:讨论文中按时间推移展现了哪三个场面?
(八)分析理解侧面描写部分。
讨论:表演者是通过哪些道具表演出繁杂声响的呢?听众的反应有哪些?
(九)学生朗读课文。
(十)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三
分类与整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努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积累领悟分类的含义。
整节课我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突出了我们数学的研究课题,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实物分类,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我安排了分气球的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而且学会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又学会了把已知数据进行整理,又能让学生让数学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这节课虽然经过了经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1、我在每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完之后,都应该进行小结,而我忽视了这点。2、我在课堂中的语言不够精练简洁,应该多给学生自己倾听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养成独自思考的习惯。3、在学生要思考和回答问题时我应适时点拨指导,不应该替学生说出答案或是说出后半句,都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而且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能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永远得不到提升。如:教师问这些气球可以按什么进行分类?分为几类?每一类有几个?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完整的话回答,如果回答不好,老师在进行指导,相信通过几次练习,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起来。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善,争取做的更好!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四
(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会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解题。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3)通过“测量小电灯的电功率”,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2)锻炼学生根据公式p=ui设计试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公式,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测量小电灯的电功率。
课前准备:。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
设计实验测量小电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
与用电器中电流的关系(或与用电器电压的关系)。
播放一段动画。
电路中单独接入电灯和电炉,观察电能表的转动的快慢情况怎样?
生:接入不同的用电器,电能表的转速不一样。
师: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生:不同的用电器,电流做功有快有慢。
师:在物理学中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用电器中电流做功的快慢,这就是——电功率。
(板题)电功率。
师:我们把电流做的功用w表示,所用的时间是t,单。
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怎么求?
生:p=w/t(师板书)。
师:前面我们又学习了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把这两。
个公式结合起来,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名学生上黑板推导,其他学生在纸上推导。
p=w/t=uit/t=ui。
师:今后计算电功率大小,我们可以有几种方法?公式?
生:p=w/t和p=ui。
【单位】瓦特简称:符号:
还有那些其他单位?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阅读小资料,找出空调、电冰箱、计算器的功率是多少?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投影)。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完成,师巡视,收集下面的学生存在的问题。
注:1千瓦时指的是。请你算一算:1千瓦时=j。
师出示一只灯泡,指名学生上台观察上面的铭牌汇报,生板书。
额定功率指的是什么?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指的是什么?
“pz22015”的含义“220v400w”
指名回答:额定电压。
220v,额定功率15w。
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呢?
生答后出示投影:
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或电学仪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时正常工作的功率。
【合作探究】sts:收集下列电器的铭牌,了解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再出示几个常见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的值。(ppt)。
三、活动15.2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猜想:
你认为当电压变化(变大或变小)时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你的依据是什么?(请写在下方)。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生:能。
师:依据什么来测?
生:小电灯两端的电压和小电灯中的电流。
师:需要哪些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等(生答不全师作适当补充,特别是滑动变阻器)。
师:同学们能不能设计出实验的电路图啊?
指名一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设计。
投影电路图。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五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等比数列性质请同学们类比得出.
【方法规律】。
1、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联系着五个基本量,“知三求二”是一类最基本的运算题.方程观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2、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常用的方法使用定义.特别地,在判断三个实数。
a,b,c成等差(比)数列时,常用(注:若为等比数列,则a,b,c均不为0)。
3、在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大(小)值时,常用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加以解决.
【示范举例】。
例1:(1)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30,前2n项和为100,则前3n项和为.
(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之和为26,前六项之和为728,则a1=,q=.
例2: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
例3: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偶数项之和为33,求该数列的中间项.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六
随着学考的临近,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到现在为止已全部上完,就整个必修教材来讲,必修二算是高中生物中较难的的一本。特别是遗传学的这一块内容,学生在上新课的时候表现的很困顿,很难理解,或者就是部分学生上课能听懂但习题不会做,这无形中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认为生物很难。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关键还是对所学知识不会分析,不够熟练。
高二年级知识内容多,难度大,这样很多学生接受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各章节的内容又很繁琐,学生可能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将新知识体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经验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既有成就感,接受新知识又会比较容易(当然这需要做一些典型的简单的练习题)。
由于高二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适当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不断总结归纳并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例如框图,表格,图片,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以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兴趣。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七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2.方法与过程。
(1)类比直线运动认识曲线运动、瞬时速度方向的判断和曲线运动的条件;
(2)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方向的判断。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引入曲线运动。
教师:在必修一里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我们知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他的运动轨迹是直线,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做的并非是直线运动,比如玩过山车的游客的运动、火车在其轨道上的运动、风中摇曳着的枝条的运动、人造地球围绕地球的运动(图片)。
问题1:在这几幅图片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
(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
教师:我们把像这样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直线运动引入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曲线运动,并借助实例归纳出曲线运动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方向。
(方向时刻在改变)。
问题3: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每时每刻所对应速度的方向呢?
学生:猜想。
教师:现在咱们从理论上分析一下,钢珠从弯曲玻璃管中滚落出来的运动方向。
当b点无限接近a点时,这条割线变成了曲线在a点的切线,这一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变成了a点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方向沿切线方向。所以钢珠从弯曲玻璃管中滚落出来的运动方向也应该沿试管出口处的切线方向。
下面咱们通过“钢珠滚落”的实验视频验证咱们的猜想及理论推导是否正确。
学生:观看视频。
总结: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曲线某一点的切线方向。
教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画。
学生:砂轮打磨过程中砂轮边缘的火星是沿砂轮边沿的切线方向飞出;下雨天我们撑着伞将伞快速转动时,我们发现雨滴不再沿着伞的边沿竖直下落,而是沿着伞边沿的切线方向飞出去。
学生: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不断在变化的。
画一画:画一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在轨迹上任意取四个点,作出在这四个点时,物体运动的方向。
设计意图:类比直线运动中速度,从实验猜想、理论推导再到实验验证以及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四个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探讨,强化学生对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的认识,突出本节的重难点。
3.曲线运动的条件。
思考:物体做曲线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教师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的视频,看看钢球在不同条件下是如何运动的。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钢珠在没有受到侧面磁铁的作用时做直线运动,受到侧面磁铁作用时,偏离原来直线的的运动轨迹,做曲线运动。
教师:咱们一起分析一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学生:画出钢球曲线运动轨迹上任意四点出的'速度方向和大致的受力方向。
教师:大家观察每一点处钢珠的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有什么特点?
学生: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教师:大家再观察各点的受力方向与钢珠运动轨迹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力都指向轨迹弯曲的一侧。
4.拓展。
为什么砂轮?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强化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
设计意图:新旧知识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八
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
2、数学能力: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
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
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问题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和公差d。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
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
(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数列了。)。
2、新课:
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
师生共同简要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
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
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和首项为a1,则有:
方法一:(累乘法)。
3)等比数列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等比数列的性质。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之间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为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性质。
问题4: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有哪些性质?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寻找规律,如:
3、例题巩固:
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2,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和是12,求它的第八项的值。
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a15+a9·a12=30,则log15a1a2a3…a20=_10____.
(本题为开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
1、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作业:
p129:1,2,3。
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3)等比数列的性质;。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顾旧。
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基础。
在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再对几个具体的数列进行鉴别,旨在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体会观察、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又是一个重点。这里通过问题3的设计,使学生产生不得不考虑通项公式的心理倾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接受。
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等差和等比的相似性,为下面类比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做好铺垫。
等比性质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高潮,通过类比。
关于例题设计:重知识的应用,具有开放性,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十九
整体把握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整合教材,理清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回答日本侵华的原因学生看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理念。
阅读课本,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引导,总结。
学习英雄任务的崇高品质,理解民族的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热爱和平,为正义而战的观念。注重概念理解。
学生看材料分帮助学生树立国际意识,培养学胜利探究四:历史的反思板书设计争,引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材料:抗战胜利后,重庆的一家报纸上登出一则谜语,“抗战胜利的原因”,打一个古代人物的名字。结果刊登出来的应征谜底有屈原、苏武、蒋干、毛遂等。思考:1、上述谜底分别是如何解释抗战胜利原因的2、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示:屈原: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强调美国对日本的打击;苏武:苏联的武力——强调苏联最后参战的作用;蒋干:强调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作用;毛遂:强调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作用但所有这些,都没有能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是因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胜利的原因:1)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60多年的时间,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时至今日,日本是怎样看待这段历史的,多媒体播放小泉、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教科书美化侵华历史。还存在有:钓鱼岛问题、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东海油田开采问题、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等。问题思考: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中国人该如何应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胡锦涛)板书提纲:抗日战争一、日本野蛮侵华1、原因2、侵华事件3、日军的滔天罪行二、全民族的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2、国内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三、伟大的胜利1、胜利的意义:2、胜利的原因:
析,讨论后回答。
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问题为背景,组织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学生回答依据史实控诉日本的罪行,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捍卫世界和平。
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理性爱国主义情感。小结四、历史的反思:以史为鉴,面向未来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牺牲,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二十
1.了解本诗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文体常识。
2.学习本文比与兴,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歌含义,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全文,梳理文意。
2.通过问题探究,感悟诗人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诗人的“忧”,感悟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1.能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能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4.知道千瓦时的来历,会把千瓦时和焦耳相互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用电器的功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不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知道用电器在待机时也要消耗电能,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学生往往会误认为用电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把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所以对电功率概念的掌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电功率是电功与时间的比值,根据定义得出功率的计算是,结合电功的计算可以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式为p=ui,还可以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其它几个公式,在电功率计算中要根据题意对公式进行变形,所以电功率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不同的用电器有不同的电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所显示的是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它是用电器的重要参数。但用电器接在不同电路中,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不同,只有当实际电压等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所以对于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分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尤其是实际功率的计算学生会感到困难。
重点:对电功率概念的掌握及计算。
难点: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及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电功率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它反映了电流做功快慢的,电功率的概念是建立在电功的基础上的。上节中已经对电功有了具体的了解,它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可以利用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来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动情况,可以发现接不同的用电器,电能表的转盘转动速度不同,说明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从而引入功率的概念。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利用比值定义法,结合电功的计算推导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了使学生更熟悉这个物理量,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性,让学生观察不同用电器铭牌上的功率,因为它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了解生活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对不同用电器的功率大小形成初步印象。同时强调电流做功快慢与电流做功多少的不同,因为电能表转盘转动圈数的多少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多少,而转的快慢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快慢。所以电流做功多少与用电器的功率大小有关,还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为了使学生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千瓦时的来历”,利用w=pt来推导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与焦耳的关系,强化了学生对电功与电功率的区别。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它们与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不同的概念。学生不易区分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通过改变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使学生认识到用电器的功率是可以变化的,此时的灯两端的电压及灯的功率就是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只有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降低学生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理解的难度。在实验中要提醒学生,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高于铭牌上的额定电压时,用电器不正常工作,容易烧杯;当用电器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同样不正常工作。实验后通过一个实例来加强对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理解。对于用电器功率的测量,结合公式p=ui,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利用电流表测出用电器的电流,从而算出功率,因为下节中有详细的测小灯泡的实验,所以本节只需让学生了解测量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等初步的了解。
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功率不同的用电器(如热得快和白炽灯)、电源、开关、导线、规格已知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2分钟)。
1.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
2.家庭电路中测量电能的工具是什么?测出电能的单位是什么?
3.1kwh的电能给灯和空调使用,哪个用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学生按要求回忆,回答。
为本节课作知识上的铺垫,逐步进入物理思维。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5分钟)。
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转动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热得快和白炽灯哪个消耗的电能多?
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
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不同,说明电流做功快慢不同,可以利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比较不同用电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哪个多?
学生讨论回答:
电能表转盘转动越快,相同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越多。
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与用电器的参数有关,了解不同用电器参数不同,对本节课研究的物理量有初步认识。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28分钟)。
电功率。
热得快消耗的电能多,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越多,电流做功越快。
通过比较做功快慢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对比力学中的功率,思考: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2.电功率的单位,单位间是如何换算的。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用电器的功率有多大呢?
思考:
1.电功率的定义。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可以利用w=uit进行计算,代入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例题:教室一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0.18a,则此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多少?
学生思考回答:
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还有“kw”和“mw”
1kw=103w。
1w=103mw。
学生阅读课本p92的小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学生可以与力学功率类比:
1.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
2.计算公式。
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p=ui=220v×0.18a=39.6w。
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入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及单位。通过了解用电器的电功率,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比值定义法给电功率下定义。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千瓦时”的来历。
回忆电能表测出电路中消耗电能得到的单位是什么?它的从何而来的?
例题: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150w,每天使用3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算)。
阅读课本p93的“想想议议”,相互讨论一下,该记者犯了什么错误?
电功的大小与用电器的功率与通电时间都有关,用电器的功率越大,通过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越多。
学生思考:
根据单位的组成“千瓦时”是由千瓦和小时两个单位组成的。千瓦是功率(p)的单位,小时是时间(t)的单位,千瓦时是由p、t这两个物理量相乘得到的组合单位。即它是由公式变形为w=pt得到的。
学生利用电功率公式变形进行计算。
由得w=pt=0.15kw×30×3h=13.5kw·h。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发现:
电功与电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电5000kw·h是指少消耗的电能,而电吹风的0.5kw是指功率。
加强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
为下面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作铺垫。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的电压下,其实际的电功率会随着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说出一电热水器的铭牌“220v1000w”表示的意思。
根据此电热水器的铭牌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电热水器两端电压低于220v,它的功率就小于1000w,此时它的功率就是实际功率,但额定功率仍为1000w。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是指把用电器接在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它的实际功率大小与实际电压有关。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可能相等吗?
阅读课本p95“想想议议”,要串联多少个这种灯泡?
学生把“2.5v0.5w”的小灯泡接在2.5v、2v和1.5v的电压下,观察灯泡的亮度。发现灯泡越来越暗。说明灯泡的功率在减小。
220v表示此电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1000w表示它的额定功率为1000w。
学生讨论回答:
1.可以算出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2.可以算出电热水器的发热电阻的阻值。
学生讨论:
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就等于额定功率。
当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不能正常工作;当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就高于额定功率,用电器可能会被损坏。
学生讨论:
用电器在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一般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否则容易损坏。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通过实验比较直观的反映出不同电压下灯的电功率,对实际功率有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认识用电器的铭牌。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熟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增加欧姆定律与电功率的联系。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电功率的测量。
展示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提出问题:你如何测出此时灯泡的功率?
思考:
1.实验原理。
2.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3.画出此实验电路图。
具体的测量方法在下节课我们再详细研究。
学生讨论后回答:
1.可以根据p=ui来测量。
2.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源、导线、滑动变阻器、灯泡等。
3.实验原理图。
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p=ui测功率。
总结。
(5分钟)。
通过这节课我们到了哪些内容呢?回忆并回答: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及单位。
2.“千瓦时”的来历。
3.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的区别,用电器铭牌上标的电压和功率是什么意思。
4.电功率的测量原理、原理图等。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学生根据问题逐个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利用问题引领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布置作业。
1.课本p95的“想想议议”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调查了解家中用电器铭牌(至少两个)。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按时完成。
巩固本课学习内容,同时增加课外调查的作业,使物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一、教材概述:
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必修(2)共有六章,其中的前五章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第六章是了解性的知识。每一章涉及到的基本上是一个中心问题,并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拓展再到应用。如第一章:怎样研究抛体的运动,这一章的中心问题是第一节中讲述的复杂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方法的时候,再进入抛体运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以匀速圆周运动不同于其它运动的特殊性及其周尔复始的规律,阐述了适用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进而得到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这是本章的中心问题。然后将这一概念和公式演绎到了一般的圆周运动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3章动能的变化和机械功,从合外力做功入手,定义动能的概念分析得出了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的关系,由此得出了动能定理,这是本章的中心问题。第四章能量守恒与可持续发展,以物体受力中只有重力做功为主线,定义了重力势能的定量计算式,并以重力做功引起重力势能变化也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结合起来得到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这是本章的中心问题。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以近代天文学家的探究历程为主线,讲述了开普勒三大定律后再引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这是本章的中心问题。万有引力结合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概念应用到天体运行的过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六章是了解性的知识,不是高中物理的重点。
二、吃透课程标准要求,恰当组织教学内容。
物理必修(2)共有三个二级主题:
(一)机械能和能源:
(1)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联系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2)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现象。
(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5)了角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定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二)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离心现象。
(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的内容属于了解性的,重点是前面两面个主题。
三、加强物理概念教学,树立情景意识。
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物理物理概念理解不清,问题情景意识不浓。如:有一条渡船要渡河,河宽为26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6km/h,水的流速为15km/h,为了尽快到达对岸,应怎样渡河?用了多少时间?这个问题,依照题意要求尽快到达对岸,是以时间为限制条件的,而时间最短的条件是船厂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应垂直河岸,合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斜向下游。可是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让人感到思维过程是乱的,感觉他们的分析有时毫无逻辑可言。细想起来,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概念不清,有两个障碍,一是时间最短的条件认识不清,二是学生对分运动和合运动的同时性理解不透,也没有画草图,帮助思维的得为习惯,所以学习效率低下。
再比如:关于斜抛物体的运动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变加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匀速率曲线运动d不可能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这个题目,学生选a答案的很多,究其原因也是概念不清,把力、加速度、运动性质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不清,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认识不清,也有是对这几个答案的安面含义不知道等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是人们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抽象概括建立起物理概念,再以物理概念为因子,将物理现象概括上升为数学公式,得出物理规律,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现象都是通过物理概念描述的,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物理概念的教学。如什么是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什么是分运动与合运动及它们的同时性;提供的向心力和需要的向心力的计算公式是否是一回事;等等。
四、理顺关系、理解等式是实现知识迁移、提高能力的基础。
如:一质量为m,高度为h1,初速度为v1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f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到h2时的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可得如下的关系式:
wf一wg=ek2一ek1。
上式表示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将wg=gh2一gh1=ep2一ep1代入上式变形得到。
wf=(ek2+ep2)一(ek1+ep1)。
上式表示非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当wf等于零时,初末态的机械能守恒。由此得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同时也说明一个物体机械能的改变不是重力和弹力作用的结果,而是除了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其它力作用的结果。这样就理顺了各力的功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才能运用准确自如。
五、一点意见:
一是关于排课上的连堂问题,我作为一线的教师深有体会,这样排是极不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这个意见上学期就说过,从全国课改区的情况看,也极少有这样排的,我想创新也应遵守自然规律,更何况这是课改的实验,既是实验就应有错立改。二是应当将物理科目全学期排,物理学科本身就难,时间长一点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巩固大有益处的。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不对之处请请指正。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中,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探究-----应用”的物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我比较恰当的把握学生的'经历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三讲三不讲,注重了规律、思路、技巧和方法的教学。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方法上,注重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理论推导,又用实验验证结论的可靠性。结果是异曲同工,从而使得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2、从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引入课题,使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尽量挖掘身边的事物,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学生,因此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新课程要求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民-主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作为,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让教案跟着学生走:探究动能大小决定因素时,引发学生的争论,学生提出动能大小可能跟物体的质量、速度、力等有关。根据小球推木块,将木块推的远近来判断木块能够做功的多少,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排除质量因素,所以选同一木块,从不同位置(高度)处滑下,位置越高的小球滑到同一小平面时获得速度越大,将木块推得越远。研究动能与质量关系,让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位置处滑下,看到质量大的木块将木块推得远。
4、能是重要概念之一,但它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认识它比较困难。应紧扣教材,从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的含义来认识能量。这实际上是说“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尽管这种说法不甚严谨,但比较通俗易懂。
5、关于动能、应讲明运动的物体能够对其他物体施力,并推动物体做功,所以它具有能量。因为容易讲清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并做功,便于学生理解。
6、我觉的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上基本做到了衔接紧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相对轻松,能从兴趣出发,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组内积极讨论,做到在交流中学习,在实验操作中认真谨慎,分析论证结论比较准确。
7、小结中的问题(5),暗含着势能和动能的转化,目的为下一节课作准备。
能提到重力势能之前讲。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是成功的,但仍有不足之处:
1、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应给学生再多一点时间,充分让学生进行展示。
2、势能应是物体系统(有重力作用的)所共有。举高的重锤能够做功,应当是重锤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具有势能。重力势能表现它做功本领时,通常一个重力势能先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但在本节课中都不宜引入这些内容,只能让学生粗略地知道,举起的物体能够做功。
3、势能的大小是相对的,对高中学生来说没提及系统,也不能引入势能的相对性。只能用地面做为零势能而来分析问题。
4、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如摆锤、滚摆)能量及其转化,让学生初步形成对能量和采恒规律普遍意义的认识。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二十三
《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一,导入新课。
大家听完王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了梁祝这两位有情人最后只能化为蝶才能双双飞,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对就是封建制度,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一对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梳理情节。
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2、全诗可分为五部分:
(一)开端1-6(兰芝被遣)写兰芝向仲卿倾诉,揭开她与婆婆之间的尖锐矛盾,并表示自己无法忍受下去,愿意被遣送回家。仲卿向母亲求情,被母亲坚决回绝,兰芝离开焦家已成定局。
(二)发展7-12(夫妻誓别)写兰芝辞别焦家,仲卿送她回去,分别时两人立下盟誓。
(五)尾声32(告诫后人)写焦刘两家将兰芝、仲卿合葬,两人化为鸳鸯。
四,探究阅读。
话题: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二十四
高中历史必修一“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源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引导回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2、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3、七三一细菌部队:看书中相关图片。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材料一: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
材料二: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
材料三: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生发言后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后总结: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好好学习,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