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优秀15篇)
报告的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分析深入,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提出建议。写报告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需要收集的信息和数据。阅读报告范文还可以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有助于开阔视野和提升专业素养。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一
一、选题依据。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着,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指出文章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介绍与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介绍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与手段。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手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其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介绍国外经验。其中,市场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日、加等国土地交易的制度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调控主要从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购储备制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做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做法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启示,即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调控系统。论文的第四、五、六章是文章的重点,第四章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在介绍周口地区土地调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土地资源管理调控存在的问题。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在构建周口地区上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分析其构成要素、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周口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镇建设及其土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城镇化中选择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回顾了伴随我国城镇发展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历史演进。论文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城镇建设中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概括了其特征,探讨了城镇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与方向,并尝试对其成因作出论证。最后,文章立足土地管理实践,以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的学理性对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是一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分配有效的土地资源,使其在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其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应,实现“优地优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调控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是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公众建议和意见反馈影响政府政策而修正市场失灵,促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实现垄断,无法有力地调控市场供需,同时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既无法保障政府政策、规划等的贯彻与落实,又无法有效地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公众参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参与既没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明确和保障,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因此,我国土地资源调控的优化还在于政府职能的完善,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既保障政府的调控,又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创造平台,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的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三种机制的作用程度,使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概括出来的,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深化。并且,一个成熟的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还是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是其补充,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只是对市场的微调,不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
目前,周口新区实行的是新区政府和开发公司二级土地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政府形式土地基础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级市场调控乏力,二级市场存量过大,土地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性作用,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优化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有限,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尚不深入,有的措施还缺乏可操作性,对各种调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土地市场的变化也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且由于数据有限,周口新区还没有建立地价指数等原因,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的分析和提出的管理措施还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今后随着对实践的了解和知识的深化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弥补以上不足。
三、预期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是作者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总结与深化,形成了本文的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着苏晓燕等译,,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01,透视浦东思索浦东[m],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15.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8.马风光,2001(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03(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二
课题组长:刘子文指导老师:毛亮宇
成员姓名性别学号组内分工
刘子文男7主持课题、统稿、执笔、主持报告、参与研究
李彦旎女17执笔、参与研究
张若晗女27执笔、参与研究
倪好男37执笔、参与研究
惠佳h女47执笔、参与研究
张心宁女57参与研究
课题界定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踏出国门对许多国人来说已不是难事。从统计数据来看,在许多高中毕业生生仍然在国内读本科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到国外大学学习。本课题以对中外大学教学特点为分析对象,分析它们间的利弊、客观差异,可以引发我们对于涉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诸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从国际视角看,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增加是亚洲各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呈现的共同趋势,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都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目前也在经历这个历史阶段。
研究背景:
尽管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在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个体,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避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尽管家长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水平大多持认同态度,而对于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问题普遍较为忧虑。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也是出于规避国内高考竞争的无奈之举。二是认为国内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与国外名校存在差距。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且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对于未来就业状况的担忧。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表现在对学历的要求上,而且表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上。很多家长认为,通过出国留学可以增加孩子在国际视野、学校品牌、英语能力和个人经历方面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增强孩子未来的就业能力。四是出于一种盲从的心态。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孩子出国,一些家长也盲目跟风效仿。
研究目的:
帮助在校高中生、大学生理性面对出国留学与在国内读大学,并为那些有出国留学需求的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与此同时,透过这一现象对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体制和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研究内容:
1.调查了解中外大学的相同&不同点
2.调查了解已作出选择的同学的思考
3.了解已出国/已上国内大学的学长学姐们对自己选择的评价
4.理性分析。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三
文献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撰写文献综述可以为论文研究工作做准备,掌握本课题情况,明确研究方向,还可以培养毕业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文献综述一般应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现阶段主要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向。文献综述一般在1500--2000字左右。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的格式多样,但主要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写作:
1.前言。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以及自己引用参考文献的总体情况,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2.主体部分。将所参考、引用过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评述,还要阐明资料中的观点对自己论文写作的帮助、启发,从哪些方面做了借鉴、引用。
3.结语。将综述的主题进行扼要总结,体现出对相关资料和所研究课题的某些见解。写“文献综述”时应做到收集文献尽量齐全,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因发现许多同学不能很快地掌握文献综述的文体形式,甚至有些同学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读书笔记摘抄和论文,其实文献综述也是有“式”可循的,因此笔者将文献综述的“式”总结为常用的模式结构,在教学中,让同学从模仿开始,首先训练同学体会写作该文体特殊形式的规范和程式,对该文体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1.文献综述各部分写作内容的侧重点及其程式用语。
文献综述的具体模式结构常常是: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评述---参考文献或者:
前言---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参考文献或者:
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观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参考文献或者: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国内研究的综述---作者对以上综述的评价---参考文献……由研究背景、研究现状、评述和参考文献构成的文献综述,是经常使用的模式之一,其他模式与此类似,有许多相通之处。下面就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评述---参考文献”这种模式为基础,分析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写作要求、方法和写作的侧重注意事项。
在写作时,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并学习其中的程式用语。现举一例:
一、研究背景(主要是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怎么样,还存在着×××××的问题,当前,还有×××××的现实问题需要迫切解决,所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因此,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研究现状。
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理论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
(一)×××××××××××××××××××(中心句)×××××××××××××××××××××(文献支撑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介绍研究的背景情况。
(二)对于××××××××现状和不足的分析。
一是××××××××××二是××××××××××三是××××××××××将同一问题归类,由重到轻,由大到小地写。
(三)学者们对××××××××××的意见与展望三、评述(主要写自己的研究意见,不同意见。)。
(一)我国学者对×××××××详细的分析。××××××,整体上××××××。这是由于×××××××××(言简意赅地总体评价,要提纲挈领)。
(二)除了这个原因外,我认为还有几个原因导致了××××××一是××××××××××××二是××××××××××××三是××××××××××××。
(三)我国学者的现有研究表明,××××(指出问题)。
(四)有学者已经指出,××××××××(可以用对比的观点亮出自己的主要论点)。
研究背景的写作。主要说明撰写本综述的原因、目的、意义、学术背景、目前状况、争论焦点、编写过程,介绍收集资料的范围等,使读者对综述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字数以200~300字为宜。
例如有位同学写作《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和思考》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扼要简介现状,客观评价成就和问题)当前,中国开始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这些社会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政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不到位,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角色在一定范围内,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缺失的现象。(其次,扼要揭示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回顾我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历程,总结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最后,揭示研究该课题的意义)。
研究现状的写作。研究现状是文献综述的主体,叙述某一时期某一学科领域的现状、水平和成就。依次综述各个问题,列举出各种观点、理论、方法、数据,并对每一项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列举历年来的成果、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进行推演和论证。研究现状在写法上没有规定的格式,可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层层递进;或按课题所含的几个方面(主题)分路挺进;或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都应在全面系统的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做客观公正的反映;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研究现状虽然在写法上没有规定的格式,基本写作思路可分为三块:第一步,概括。即对所选文献的研究重点、研究手段及研究结论先进行概括;第二步,分析评价这些文献研究所作出的贡献、影响、优点与不足;第三步,整合回顾,提出改进的方向与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
评述的写作。评述是对前面论述的内容做一个总结,或是提出自己的取舍褒贬,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所需的条件;或是提出预测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还可提出展望和希望。结语的作用是突出重点,结束整篇文献。字数以200~300字为宜。例如有位同学写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思考》文献综述的评述部分:
从本课题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我国选举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互相矛盾和不足的地方。比如,有很多学者(如肖敏,)认为,选民对于选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认为选民的“厌选”情绪十分普遍,但是也有学者(如蔡定剑,2002)则以大量的实证调查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证实中国老百姓有极大的选举热情和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有能力搞好民主选举,而且渴望选举民主化改革,只是我们的某些人为因素和制度阻碍了他们发扬民主。本课题计划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四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进行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汇报自己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目的是请专家帮助判断:自己选择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选用的研究方法可不可行、自己的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然后由专家给出具体的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同时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
因此“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是开题报告的重点,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不进行深入论述,一带而过,评审专家将无法判断你的研究前景,也就无法对你的研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
因此硕士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时应适当确定自己的研究水准,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科学研究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对试验结果或调查数据的分析应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以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因为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汇报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因此研究生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达到的目标等进行全面、深入地介绍、说明,并接受专家的批评和建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的确定。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可以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3、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
4、主要研究内容与写作大纲。
5、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着重查阅的近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
开题报告公开论证后,研究生一般应根据专家小组的评议意见,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提高,修改方案通过后可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工作。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五
我们常说开题报告是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题报告是需要按照要求整理成文档上交的;开题报告的写作时间、内容、格式都有详细规定;开题报告一定上交就不能修改;一些学校还会举行开题报告答辩会。为了保证开题报告环节的顺利进行,每个院校在准备阶段都会对开题报告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定。下面我们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看看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相关制度。
学位论文开题时间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课题进展情况自行确定,开题通过之日到答辩时间不能少于一学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所学专业一致。
1、选题目的意义与立项依据。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并对所选研究课题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动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详细的评述;须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研究内容。阐述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
3、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阐述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拟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突破和创新。
4、按学年分阶段研究计划。制定计划,列出每学年的具体研究内容。
5、经费预算。阐述本课题文献检索费、实验材料费、测试分析费、论文发表费、仪器设备费等。
6、可行性分析。阐述本课题前期工作基础或预实验情况;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等。
1、开题报告会须公开举行。在开题报告前一周,张贴海报公布课题研究题目、时间、地点、报告人等,邀请研究生或相关人员参加。
2、博士开题报告评议委员会成员至少由5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校内、校外专家均可);硕士开题报告评议委员会成员至少由3名副教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校内、校外专家均可)。导师不能担任开题报告评议委员会成员。研究生须将开题报告书事先印发给开题报告评议委员会成员。
3、开题报告会结束时,评议委员会应对报告的主要内容、可行性及预期成果作出分析、评价,提出是否通过开题报告的结论和要求修改的意见,并填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4、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二级单位批准后在一个月内重新作开题报告,一般由原评议委员会成员进行评审,仍未通过者,可作出终止培养的建议,经导师和二级单位审核同意后,以书面报告形式将其决定报研究生院,按我校学籍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5、若课题研究内容有重大变动,应重新撰写开题报告,并召开开题报告会。
6、开题报告通过后,将《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一份交二级单位存档,一份交研究生院存档。
1、开题报告会秘书主持会议。
(1)宣布开题报告会开始;
(2)介绍评议委员会主席及委员。
2、评议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
(1)导师介绍研究生相关情况;
(2)研究生汇报开题报告主要内容(30~40分钟);
(3)评议委员会成员及与会者向研究生提问,研究生回答问题;
(4)评议委员会成员和研究生针对开题报告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5)评议委员会内部会议,签署“评议意见”;
(6)评议委员会主席宣读“评议意见”。
3、研究生及导师致谢。
4、评议委员会主席宣布研究生开题报告会结束。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六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老感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七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论文综述。
1、数据库技术发展历程:许多年以来在数据库技术领域很少有重大的技术创新能够引起人们对整个数据库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2006年db29中推出的purexml技术,对过去数十年来关系型数据库的最基本的数据组织方式进行了重大的创新,第一次让我们对数据库的历史,以及过去支撑其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和外部挑战从新的角度进行审视。今天我们很少去回顾数据库的历史,对于绝大多数it技术人员,数据库等同于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则和表紧密联系。e-r模型几乎是我们描述世界的唯一方式,sql语言是数据库信息访问处理的唯一手段。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了一种宗教式的信仰,数据相关的所有理论问题似乎都已经解决。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产生转折,所有重大技术的产生及发展都有其生存的土壤。40年前数据库的诞生并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第一代的数据库第一次实现了数据管理与应用逻辑的分离,采用层次结构来描述数据,是层次型数据库(ims)。第二代数据库奠基于上世纪70年代e.fcodd博士提出的关系型理论以及sql语言的发明。实现了数据建模和数据操作处理的标准化,关系型数据库在其后的2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的演进主要集中在性能、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其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技术理念并没有大的变化。
与之相反,在过去的20多年里,it产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一系列技术及理念的创新。数据库所生存的外部土壤随着internet以及在网络环境下it系统互联互通相互协作的趋势,对信息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论文提纲。
(一)数据库技术概论。
1、数据库技术概念及类型。
2、数据库技术发展历程。
3、数据库技术应用。
(二)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1、发展现状概述。
2、oracle概念及应用。
3、access概念及应用。
4、sql概念及应用。
5、db2概念及应用。
6、发展现状总结。
(三)数据库技术发展的趋势。
1、下一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流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与关系数据库技术。
2、演绎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3、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非结构化数据库。
4、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又一趋势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
5、未来数据库技术及市场发展的两大方向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
6、数据库技术的实践性发展面向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
(四)当代与未来数据库研究的热点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数据仓库。
1、数据挖掘技术。
2、数据仓库技术。
3、知识发现技术。
4、小结。
5、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一)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结论。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八
工程项目管理是很早就出现的一门学问,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国防和工业建设等部门,并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起步比国外要晚,因而发展程度不如国外成熟。在许多西方国家之中,行业工作者们都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完善和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组织,与之相比,国内的工作则是显得有些单薄,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规范,而且也不科学不完整,除此之外,总承包市场也不健全,因此,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为此,必须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确保工程项目做到科学化和合理化。
3.2工程项目管理程序和机制
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管理程序是比较完善的,包含有项目准备、项目投招标管理、项目工程施工和项目监督等等,并且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对这些阶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国外的很多建筑企业都充分利用起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从而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清晰,管理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相关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很多大公司都缺乏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因而技术优势并不明显,这就阻碍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3.3工程项目管理行业准则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中,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工作人员们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行业准则,因而有效知道了各项工作,也保证了工作的高效性。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行业准则,因而就造成了各项工作的不规范,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企业的内部监控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了业务约束的缺失,甚至会造成财务系统的混乱,最终会导致企业的崩溃。在人才管理方面,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也存在着欠缺的地方,当前的许多从业者们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培养,而且还有很多从业者们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就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们应当加强人才建设,在人才录用方面要任人唯贤,必须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们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工作人员们不但需要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而且需要有处理问题的决心和魄力,能够审时度势,及时作出最优的决定。另外,工作人员们也必须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从而处理好各种关系。总而言之,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发展也并不是很成熟,因此,我们应当及时借鉴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理论,为提升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建.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刘祉妤.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九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中国erp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可配置erp自主平台市场总体规模仅仅为1.2亿人民币,占erp市场总额的4%。2006年市场总额达到4.6亿人民币,占erp市场总额的13%,增长率超过360%。而未来5年中国可配置erp自主平台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50.76%,成为中国erp市场势头强劲的发展潮流。本文讨论了永康市五金行业存在的一些情况,详细分析了五金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当前永康的五金行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五金行业、信息化、erp
1.1研究背景
浙江永康是全国有名的五金之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中国五金城(中国科技五金城)创建于一九九二年底,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近几年来,中国科技五金城交易持续增长,各种五金产品旺销不衰,五金商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源源销往东南亚、中亚诸国、欧洲、美国、俄罗斯等30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00年中国科技五金城的市场成交额实现81.45亿元(其中含第五届中国五金博览会成交额22.3亿元),上半年市场折成交额44.57亿元,同比增长了14.5%。五金城的发展与繁荣,为永康五金产业的腾飞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随着中国加入wt0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永康的五金行业也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为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是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
1.2研究意义
五金行业是离散为主、流程为辅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主要是金属加工和部份装配。
五金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多样,包括订单设计、订单生产、订单加工和按市场预测的库存生产,组织生产的模式有多品种、小批量和大批量生产等多种方式。五金产品的制造工艺复杂,生产设备和工装夹具种类繁多,产品构成、设备资源均随市场需求变化。五金产品各部件制造周期不同以及加工工艺的不确定性,管理起来动态多变。
五金行业是永康市的经济支柱,由于这个行业的特点所限,使得行业内各个企业的生产、销售、原材料管理等业务的人工管理大大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现在问题:物料计划比较粗,通常采用月度计划的形式,对物流的变动状况不能迅速反映;缺乏科学的供应商评价与管理机制,物料采购的品种、数量、质量和价格在企业内部还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审核机制;无法及时获得企业及分销系统的物料需求信息,企业在编制物料库存的日、月、季、年报表时常常拖期,不能满足企业适时管理的需求。
2.1.3生产制造领域面临的挑战
由于企业还没有建立集成化的企业管理系统,所以在生产制造功能领域存在下列管理问题:由于生产制造业务未能与财务成本管理业务集成,信息不能共享,对物料、工时费用等综合控制管理能力较弱;生产计划采用月度计划的形式,并且是手工编制和费力耗时,与设计部门的工程更改难以衔接,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快的要求,难以收集执行层的采购进度和生产进度及变化情况;生产作业计划完成情况不能迅速掌握,对客户的催货应答速度不够及时。
2.1.4财务与成本领域面临的挑战
企业由于未实现业务与财务应用的一体化,所以在财务与成本功能领域存在下列问题:制造成本难以实现适时的管理与控制,各种费用处理的数据量大,缺乏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无法细化产品成本核算和按计划成本执行控制;对应收款及拖欠款管理难度较大,对订货、发货、预收款、应收款的对帐和清理困难;对应付款的审核控制不到位,不易控制采购资金的有效利用,对应付帐款与收货情况的对帐难度大;集团企业的资金缺乏统一结算和管理体系。
2.1.5企业决策分析领域面临的挑战
五金行业一般分销体系庞大,高层管理在定价决策、销售状况与财务状况查询,产品决策、财务决策等领域,主要存在下列管理问题,影响了决策的质量:由于基础管理一直比较薄弱,导致决策缺乏必要的业务数据支持。缺乏一套能够把客户需求——企业内部制造——供应商的资源整合联系在一起的协同化管理系统,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企业内部条块分割,不易协调,业务效率低下,对市场反应速度较慢。
2.2永康五金行业信息化应用和困境
2.2.1五金行业信息化基本状况
经过近20年的努力,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引导和企业努力,永康五金行业信息化建设基本状况如下:
cad应用基本普及。主导产品cad的出图率达98%。但在全行业,cad应用的深度仍有很大局限,相当一部分企业停留在出图上,三维cad、cad/cam、仿真设计等应用很少。
管理信息化取得一定进展。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在单项业务方面,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从应用的深度来看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由于五金产品量大面广品种繁多,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很不平衡,永康五金产品it技术的含量及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体来看,永康五金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全面启动,并已显示出一定效果,但其应用规模、范围、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2.2企业信息化的困境
随着企业业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这主要的是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从集成性来看:企业信息化要求各业务的高度集成,而企业现用的系统普遍存在“孤岛”现象,系统观念未确立。(责任编辑:lw54点com)
从规范性来看:企业信息化因涉及的面非常广含概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要有严格的规范,且从一开始开发就要考虑到规范性的问题。而旧有的系统没有统一规划,故开发的规范性不够,软件工程的要求未得到步步落实,为日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带来困难。
2.3永康五金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传统人工管理的模式下,开始出现管理的“漏洞”,难以控制管理“漏洞”的扩大与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对业务过程的适时控制,由于没有建立集成化的企业管理系统,业务状况信息不能及时掌握。这说明有了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同时,由于五金行业一般采用成熟技术,使采用技术领先战略的企业的高定价策略适用周期,有不断缩短的趋势。因此,在如何缩短供货周期,降低供应链产品总成本方面将是五金行业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主要努力的方向。为了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五金行业企业纷纷采用it技术这说明企业有了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1]闫涛蔚,王长全。erp基础理论与应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6
[2]中国erp大全网
[4]罗耶(美)。项目风险管理:一种主动的策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5]胡彬。erp项目管理与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张文。erp、crm企业实施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蔡青云。企业资源计划项目实施疑难问题及核心技术。2002,5
[8]杰克·t·马丘卡。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十
姓名:
导师:
专业:经济管理。
年级:
中共中央党校。
20xx年09月01日。
(一)选题目的。
1、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深化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探求公共管理理论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对中国政府政府职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并提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3、系统检验自己参加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学习以后,在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方向的研究能力。
(二)选题意义。
1、对该课题的研究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研究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解决当前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
3、对该课题的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学术价值。
1、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设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标准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丰富和完善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加快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四)研究现状。
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步步完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外压力越来越大,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和报告也进入一个繁荣期。
2、“中国政府应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一系列国际国内新情况。”这是目前国内外一直公认的观点。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对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的兑现,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当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比较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政府是由“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还是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或者是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3、目前学术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进行合理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政府主要实现什么功能。
(五)个人准备。
1、材料准备情况:搜集并阅读的论著主要有: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叶劲松:《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邹伟《政府职能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张e,杨芸:《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探讨》;顾艳君《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政府职能定位》。
2、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理论依据,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正确的对策、观点。
前言(内容提要)。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
1.以经济职能为重心。
2.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管理经济。
3.政企分开。
4.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
5.政府和社会相互协调。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缺乏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2.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高。
3.政府职能履行效率低下。
4.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不到位。
5.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异化现象严重。
(三)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必要性。
1.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有效防止和纠正“政府失灵”的需要。
3.对国际风险承担能力较弱。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观点及启示。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国际先进经验。
1.政府支持本国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
2.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3.政策针对的范围发生变化。
4.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社会政策。
5.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国际资源解决国内问题。
6.日益重视开放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
7.在政策执行方面国际合作日益重要。
三、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政府职能。
1.转变观念。
2.建立健全正确的政绩观评价标准。
3.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4.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制。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
1.精干、高效有机结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务人员效率。
2.清理并大幅度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
(三)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1.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2.抓紧对具有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特点的行业的改革、重组和规划。
3.按照速立统一、开放、公平竟争的国内市场的要求,大力整顿市场秩序。
(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主要观点: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政府职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政府是营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的转变来带动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一)进程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2019年8月1日—9月12日。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
开题报告。
2.第二阶段。
时间:2019年11月15日—2019年1月31日。
内容:完成论文初稿。
3.第三阶段。
时间:2019年2月1日—4月15日。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第四阶段。
时间:2019年4月16日—4月30日。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第五阶段。
时间:2019年5月1日-----5月31日。
内容:参加答辩。
(二)待解决问题。
1、该课题最新研究成果的搜集;。
2、该课题研究对象最新转变进程;。
3、研究手段的实际运用。
导师或论文指导组意见:
签名: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十一
一、选题依据。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着,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02)[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指出文章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介绍与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介绍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与手段。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手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其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介绍国外经验。其中,市场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日、加等国土地交易的制度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调控主要从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购储备制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做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做法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启示,即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调控系统。论文的第四、五、六章是文章的重点,第四章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在介绍周口地区土地调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土地资源管理调控存在的问题。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在构建周口地区上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分析其构成要素、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周口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镇建设及其土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城镇化中选择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回顾了伴随我国城镇发展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历史演进。论文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城镇建设中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概括了其特征,探讨了城镇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与方向,并尝试对其成因作出论证。最后,文章立足土地管理实践,以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的学理性对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是一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分配有效的土地资源,使其在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其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应,实现“优地优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调控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是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公众建议和意见反馈影响政府政策而修正市场失灵,促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实现垄断,无法有力地调控市场供需,同时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既无法保障政府政策、规划等的贯彻与落实,又无法有效地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公众参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参与既没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明确和保障,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因此,我国土地资源调控的优化还在于政府职能的完善,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既保障政府的调控,又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创造平台,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的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三种机制的作用程度,使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概括出来的,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深化。并且,一个成熟的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还是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是其补充,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只是对市场的微调,不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
目前,周口新区实行的是新区政府和开发公司二级土地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政府形式土地基础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级市场调控乏力,二级市场存量过大,土地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性作用,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优化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有限,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尚不深入,有的措施还缺乏可操作性,对各种调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土地市场的变化也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且由于数据有限,周口新区还没有建立地价指数等原因,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的分析和提出的管理措施还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今后随着对实践的了解和知识的深化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弥补以上不足。
三、预期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是作者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总结与深化,形成了本文的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着苏晓燕等译,2003,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01,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00,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01,透视浦东思索浦东[m],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15.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8.马风光,2001(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03(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十二
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如果开题一旦被批准,课题得以正式确立,则还可以通过它,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或者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或者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等。
总之,科研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开题报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国情况看,关于科技工作者要写“科研开题报告”,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学位要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规定,都已经处于实施之中。今后,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在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1开题报告封面各栏目的填写方法。
封页各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其中“年月日”栏目:在开题报告封面下方,应填写开题报告实际完成的日期。实际完成日期一般应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此项工作。逾期即被视为未按时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3.2“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的填写方法。
综述(review)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填写本栏目实际上是要求开题者(学生)写一篇短小的、有关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述,以说明本课题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研究本课题有什么学术价值。
3.2.1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3.2.1.2正文部分。
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3.2.1.3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3.2.1.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置于开题报告最后面,此处从略。
3.2.2综述写作步骤。
3.2.2.1确立主题。
在开题报告中,综述主题就是所开课题名称。
3.2.2.2搜集与阅读整理文献。
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有的课题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调查,取得所需的资料。
阅读整理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
读书笔记。
”,并制。
作文。
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的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3.2.2.3撰写成文。
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提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成文,最后抄入开题报告表的“综述本课题国内外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内。
3.2.3撰写综述的应注意事项。
3.2.3.1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资料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3.2.3.2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入参考文献。
3.2.3.3坚持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避免介绍材料太多而议论太少,或者具体依据太少而议论太多,要有明显的科学性。
3.2.3.4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文章,必须忠于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不可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3.3“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栏目的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内容上虽然紧密相关,但角度不同,在填写时,可以分别表述。
3.3.1“研究的基本内容”
的填写方法。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论文(设计)正文部分的内容,是研究内容的核心。正文内容又分为若干部分和层级。填写此栏目实际上是编写论文基本内容的写作提纲。
基本内容提纲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标题法,即用一个小标题的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标题法的长处是:简明、扼要、能一目了然。短处是:只能自己理解,别人看不明白,而且时间一长,自己也会模糊。另一种是句字法,即用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句子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无论放下多久,都不会忘记,别人看了也明白。短处是:写作时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也多。上述两种写法,各有优缺点,用哪一种好,还是混合使用好,这由作者自己确定。
不管是文科论文,还是理工科论文写作提纲,都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视研究内容的需要而定。以下介绍两个案例,供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栏目时参考。
3.3.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填写方法。
文题目中的上述信息传达出来。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一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不管文章长短,材料多寡,但主题只有一个。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证,只有集中于一个主题,才能论述深刻。如果一个课题,要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主攻方向不明确,在论述过程中发生种种困难,或观点冲突,或逻辑混乱,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况下,一篇科研论文论述一个基本观点,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3.4“研究步骤、方法和措施”栏目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要求回答本课题怎样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表述:即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研究措施。
3.4.1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也称写作步骤、写作程序等,具体指从提出问题到撰写成文的各个阶段。填写时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选题;第二步,搜集、阅读和整理资料;第三步,证论与组织(拟写开题报告);第四步,撰写成文;第五步,论文修改与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译。
为了使同学们对六个步骤有一个明晰的印象,以下逐个给予简单的介绍。
第一步,选题。
即选择研究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选题必须符合选题原则。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选题有导师命题分配和学生自拟自定两种方法。题目选择恰当,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
论文题目选好以后,接着就要搜集资料,进行知识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搜集资料要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二是科学实验、观察、调查。
先谈谈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是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总结。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我们要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动向、吸取经验教训、开扩思路、进行比较、做出判断等等,都需要参考资料,从中得到借鉴、印证、补充和依据。这些都是写作论文的必要素材。
这些科学实验使用的器材,同样属于写论文需要体现的素材。
不论是社会科学的课题,还是自然科学的课题,有的素材必须通过调查才能取得,它是对客观事物自发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的科学研究活动(参见任务书中有关“调查研究类型”的介绍)。
从各种途径获取的资料,必须加工整理,包括:检查资料是否齐全,重不重要;对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最好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方法分类,以使资料分类标准化,如果按自己方法分类,最好能坚持始终);编制资料索引,进行加工,做到统一化(如数据、年份、术语要统一,便于比较)、序列化(如年代中断要想办法排齐)、典型化(即对同类资料进行筛选,找出有代表性的资料)、形象化(即把一些数字通过图和表表示出来)等。
会报告和其他官方文件59种,报刊56种。列宁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产生过程作了精辟的说明,他说:“《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推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相联系的思想’。”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学习这些伟人的科学精神、吃苦精神。
第三步,论证与组织。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方法论。其次,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第三,确立论点,其中包括中心论点(或总论点)与分论点。第四,选择材料拟写提纲,对全文的内容作通盘的安排,对结构格式作统一的布局,规划出论文的轮廓,显示出论文的条理层次。论证与组织的过程,也是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
第四步,撰写成文。
搜集了资料、确立了论点、选择了材料、填写开题报告之后,就进入了论文的撰写阶段。
第五步,论文(设计)修改与定稿。
论文(设计)写好初稿后,必须从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上进行修改。修改论文是很细微深入的工作。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后,就可以打印定稿,在排版时一定要符合文面的要求。
第六步,外文翻译:
翻译是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翻译的主要用途是获取和传播最新的学术信息,一般要求做到忠于原文、通顺流畅。
3.4.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论证课题时的思维方法,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自然也就不能获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选择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动区分,可以分为两类:即实践(经验)性方法;理论性方法。前者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后者如抽象方法、假说方法。各种科研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区分,可以分为三类:即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的哲学方法;适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某些具体学科领域的特殊方法或专门方法。这里只能列举部分研究方法,并按适用范围将科学研究方法分三大类介绍,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专业适用的,有些是部分专业适用的。
3.4.2.1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最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学科,各个专业。
3.4.2.2一般思维方法。
一般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与专门分析方法的中介,是取得经验性知识及发展理论性知识的一般方法。又分为:归纳与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4.2.3专门分析方法。
理工类专业的常见专门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而在物、化、数、生等学科中又有各自的更加专门的方法,如物理学研究中的光谱分析法,化学研究中的比色法等等。
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计量经济法。
法学专业常见的专门方法有历史考证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分析法、规范解释法、经济分析法等。
文艺学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文学——历史”批评法、社会批评法、传统研究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评法、符号学研究法、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方法、英美新批评法、结构主义法、阐释学法等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推理与议论法、证明与反驳法、传统考据、考证、考订、点评等方法。
心理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等。
格式:
第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xxxxxxxx。
第二、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你个人的新见解。
第三、论文的结构、基本框架、主要论点、论据和研究方法等。
例:基本内容(研究框架):
序言一、纽伦堡审判。
二、法律家阶层与实证主义。
第四、论文进度安排(时间起止)。
第五、需要特别向导师组请教的问题。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十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了社会的每个落,网络营销也越来越成为企业被企业重视,逐渐成为企业主要营销手段之一。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无非是希望通过这种新的营销方式来提高工作和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降低消费者购买费用,企业对网络营销也需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企业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有:分析法、文献法、实证(案例)分析法及资料法。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本文论述的网络营销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1)众多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工具销售自己的产品的原因。(2)成本管理过程中的目标定位应当考虑的几个问题。(3)企业如何进行低成本网络营销的措施。本论文针对网络营销的现状以及对网络营销低成本控制的措施提出一定的策略与方法。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xx年2月15日-3月15日),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写作提纲并交指导老师审核。
第二阶段:(xx年3月16日-4月20日),完成一稿,并交指导老师审核修改。
第三阶段:(xx年4月21日-5月30日),完成二稿,并交指导老师审核修改。
第四阶段:(xx年6月1日-6月5日),完成论文(定稿)经指导老师同意,打印装订成册。
第五阶段:(xx年6月5日-6月20日),毕业论文答辩。
六、论文的写作框架(提纲)。
一、网络营销成本管理的背景。
(一)网络营销的现状。
(二)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必然性。
二、网络营销成本管理的内容。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二)网络营销成本的确定。
三、网络营销低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降低推广成本。
(二)创造品牌传奇与生动化的故事。
(三)代理商的选择与网络嫁接。
(四)产品人性化的设计。
七、主要参考文献。
八、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年月日。
九、系指导小组意见。
签名:年月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十四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篇十五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消费结构持续调整,人们对肉蛋奶类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有效拉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也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
(二)研究目的。
针对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问题的研究很多,但是采取从畜牧业投入因素、结构因素、市场需求优化因素等多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见。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本研究以黑龙江省畜牧业效益提升为主线,以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工程与黑龙江省畜牧业“十二五”规划所要求目标为约束,应用运筹学结构优化方法解决畜牧业与种植业结构优化难题,进一步丰富农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研究的方法论。
(2)本研究以经济效益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结构优化理论、市场需求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运用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解决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升难题,这将有效推动学科交叉理论快速发展,丰富学科交叉理论内涵。
2.实践意义。
(1)本研究成果能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方法支持,对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畜牧业有直接的决策参考价值;对我国其它粮食主产区发展效益型畜牧业也有借鉴意义。
(2)本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能够使广大畜牧业生产者以及生产资料供应者掌握效益提升要领,抓住机遇,提升效益。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及文献综述。
1.畜牧业经济效益调控方面。
hernana.tejeda认为,粮食价格的波动通过词料市场价格的波动传导给牲畜市场,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会直接影响牲畜市场并导致重大的冲击,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更加关注对畜产品市场产生冲击的能力市场及其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捕捉粮食和牲畜的价格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包括波动性外溢。
2.畜牧业效益评价方面。
国外学者对于畜牧业效益评价方面专业研究较少,现有的畜牧业效益评价的研究则是针对单一畜牧品种而进行的,另外一些研究则是针对畜牧业整体面临的问题进行评价。
3.农业经济效益方面。
evensonr.e.和golhnd.()指出消费者一般获益于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只有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粮食价格下降幅度的时候农民才能够获利。
(二)国内研究及文献综述。
养殖业与粮食生产关系方面。
在养殖业与粮食生产关系方面,自然资源是二者关系的矛盾与冲突点。粮食安全背景下,养殖业与粮食生产之间面临的冲突与矛盾主要体现在词料用粮与口粮的竞争方面。
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畜牧业旳探索李翠霞()分析了黑龙江省绿色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优势和经验,并指出:“在未来发展中,必须不断完善绿色畜牧业的标准体系,改善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并形成词料、基地、龙头企业、市场一体化的建设格局。”
关于农业经济效益与效益提升的探索刘新生、郑少锋、崔百胜(2003)认为综合指数法利用农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计算农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值,作为衡量其综合水平的一个量度,可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粮食安全的东北地区养殖业与粮食生产良性竞协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173035)。
研究内容。
本文以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问题为主线,首先对畜牧业经济效益进行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水平发展现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求得各影响因素全面分析与重要性排序,然后从畜牧业投入因素、市场需求因素、结构因素三个维度对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问题深入剖析,最后提出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