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专业19篇)
良好的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向。对于那些与常规不同但又无法用已有分类描述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最后,希望大家在写总结时能够借鉴这些范文,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一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主要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两个方向八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借此缘由,我通过对比学习新旧两版课标(2011年版和2022年版),认为新课标在美术学科上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核心素养内涵的“新”。新课标提出的艺术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与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不同之处在于将“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合并,变成了“审美感知”,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回归到人本身,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提升审美情趣。
二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新”。将以往的按学习领域的划分方式转变成按艺术实践进行划分,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美术语言始终贯穿其中。从课程内容设置的顺序可以看出,每一学段均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到以强调发展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的“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再到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之间联系的“综合·探索”。内容设定层层递进,加强了学科间相互关联,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三是,教学实施的“新”。由以往按四大学习领域划分的单一的、独立的授课方式,转变为整体的、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虽然这里是以新课标体现在美术学科上的“新”为主要说明,但从该版课程标准名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以看出,美术学科已经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融为一体,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学习理论或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视野扩宽,树立整体意识,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内的纵向衔接,更要注重知识间的横向配合。坚持以素养为导向,重视将知识内化、实践和运用的教学,加强对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育。
李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二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一个多月的实践,我有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搞好师生关系,是做好实验的良好开端
教师与学生建构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师生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上课将不再会是无所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运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以学生为发展中心
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的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培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自主学习、研究学习。
如:教学声母、韵母,绝大部分孩子都能看到便发准音。课堂上就先给他们几分钟的时间预习每课内容,然后再把每一项“搬”到黑板上,一一来考他们,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并能专心听别人读得是否正确,是否比自己好。
三、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当与孩子交往时,孩子回答问题表达不清楚、语句说不完整时,教师的一个点头、微笑、一句话的点拨、一个示范动作等都能给孩子以启示,使孩子受到感悟进而明确自己的行动目标。
四、利用一切有利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当孩子有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能自由参与创新时,被鼓舞和被信任作重要的事情时,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的最好。所以抓好这些契机也便抓住了孩子。如:课堂上鼓励他们当小老师,不时的给他们一句表扬的话和一个小礼物,课间穿插游戏缓和气氛等效果极好。
五、教学、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座位的改变有利于孩子间的研究性学习,增加了孩子间的交往,学会了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教师的教也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三
区域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报告秋,武胜县教育局提出了“以技术升级为抓手,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四课同创为载体,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总体目标和“让课程活起来、让师生动起来”的行动目标,该县以“点面结合、区域联动、整体推进”为策略,分“实验试点、总结推广、全面铺开”三个阶段有序推进。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课改理念已深入武胜县师生心中,课改体系基本搭建完成,课改举措全面实施。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武胜县确立了“继续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课改思路,11月29日,该县召开了“四课同创”工作推进会,把课改工作向纵深推进、向深水区推进,引发了全县学校追求教育质量提升的“蝴蝶效应”。
打造课改团队主动引领示范
“如果再不转变观念,照老一套做事,恐怕真的要遭下岗了。”11月9日,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专家送教活动结束后,一位老教师由衷地感慨。据统计,今年武胜县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培训”计划,先后组织近300名领导干部、4300余名教师参加片区级以上培训。各片区、学校围绕构建高效课堂定期开展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活动,切实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
“趁我们年轻,多看一些,多学一点,将受用终身。”民族小学的教师唐丽在听完导师刘芳的示范课后说道。刘芳是武胜县走出四川献课的第一人,她带领团队,建立起“杏坛芳菲”名师工作室,以其饱满昂扬的工作热情,笃志研究,潜心摸索教学规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走出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名师工作室还充分发挥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送教下乡、结对帮扶活动,推动了全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目前,武胜县已评选县级教学名师300人,确定“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16名,“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19名。
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武胜县狠抓课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今年,该县65项课题被列为省阅读课题子课题,104项课题获批市级立项,57项成果获市第六届校本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该县注重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开展了16个科次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新课程优质课展评、诵读比赛、口语比赛等,以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的。今年以来,该县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人,省一等奖1人、二等奖5人,市一等奖8人。三年来,武胜县实现了新课程研究与培训的全覆盖,形成了参与课改、主动研究课改的良好局面,培养了一大批懂理念、明方法、乐实践、善科研的教师,为该县“四课同创”探索实践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夯实质量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提升课堂内涵创新推广模式
课堂上学生6人或8人围坐一圈,有的圈点勾画、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低声讨论,这是武胜县烈面初中8年级1班语文课上的情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孤独之旅》,老师组织学生探讨“孤独”的含义,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或评价,老师只在学生们说得偏颇或不到位的时侯,才进行点拨引导。
这样的.自主课堂在武胜县已经成为教学常态。武胜县教研室主任汤继光说:“各学校通过加强小组建设、开展合作探究、完善课堂模式等方式,让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得以全面实施。”为实现课堂优质高效的目的,该县教育局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在全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堂教学分层达标晋级活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理念、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学习效果、教师教学常规、学校教学管理的达标。各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各种成熟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既有模而不唯模”的新局面。
说起课程改革,武胜县教育局局长汪杰对此激情澎湃、信心满怀,“常态课研,重在务实;自主课堂,重在高效;阳光课间,重在坚持;多彩课外,重在求精”。“四课”中课堂变革是课程改革最具革命性的环节,课堂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在全县教育改革向内涵与质量提档升级的新形势下,该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正视现实,居安思危,凝聚共识,一是如何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二是如何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激发,三是怎样完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想课程改革工作要走出倦怠期,必须继续坚持以四课同创为载体,在课堂教学内涵发展上,细微着力,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汪杰这样说道。注重课外实践增强课改实效开展阳光课间活动。把阳光课间活动纳入课程序列管理,逐步形成春季、冬季、晴天、雨天四种模式,广播操、课间操、趣味游戏、自由活动四大板块。各学校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出了国学操、交警操、花环舞、扇子舞、兔子舞、竹竿舞以及钻山洞、叠罗汉、踩高跷等30余种项目。开展“3+n”活动。“3”指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n”指劳动、科学等方面的技能。“3+n”活动实施课程化组织、社团化管理,每周安排2至3节课集中进行,让学生“三自四定”(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管理、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拥有充分的自主空间。其间,涌现出沿口镇小学的川剧、民族小学的器乐、城南小学的阳光课间、旧县小学的剪纸艺术等素质教育的成果典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武胜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是目前全市最大的综合实践基地,占地500亩。白天,同学们在这里参与服装设计、手工编制、推豆花等生产活动,体验种植、养殖的劳动乐趣。晚上,基地为各类文娱晚会、篝火晚会、演讲比赛搭建竞技平台,让同学们的艺术活力尽情迸发。
打造办学亮点提升课改成绩武胜县课改回归课堂本真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目前,该县的自主课堂打造出了“三环五步”、“导启自主”、“361”的“三活”高效课堂模式,确立了以“常态课研创优质、自主课堂创高效、阳光课间创活力、多彩课外创特色”的课程改革核心载体,在被列为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2月2日至4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武胜县“四课同创”工作研讨会在该县召开,武胜课改模式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今年4月、5月,全市特色学校创建推进会、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现场会召开。“近年来武胜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四课同创’已经成为全市课改的重点考核范畴,这是武胜县实践课改、享受课改、坚持课改的结果。”市教科所副所长任思惠在推进会上说道。
“我县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完成本轮课改,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教学模式,规范师生评价制度,完善教育管理机制,用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该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刘文涛如是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如何把学校建构成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组织,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市教育局“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教研员”的新理念,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发展意识,确立“教师发展学校”的观念,不断引领教师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学校办出典型、办出特色、创出品牌。
面对新课程,我们碰到了原先估计不到或估计不足的困难和困惑。如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我们面对的大班教学,如何针对个体的差异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即时性评价如何进行等等,这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向我们提出挑战,我们的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面对困惑,西华中学的园丁们紧紧依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这三种力量。努力学习课程理念,刻苦钻研课标教材,认真进行教学反思,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在课改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扎实的脚印,收到了一份份丰熟的硕果。
课改的实施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加强教师之间交往、互动、合作和专业切磋,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西华中学教科研》应运而生。《教科研》立足于素质教育,坚持“解读课标、探讨理论、交流经验、指导实践”的原则,致力于课改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服务于全校教师和学生,为我校教研教改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大面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研教改,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理念决定意识,理念决定行动。“教是为了不教”、“爱是最好的教育”,《西华中学教科研》问世了,让我们呵护她、培育她,让她陪伴我们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去战胜课改征途上一个又一个险阻,去夺取教育教学中一次又一次胜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五
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研究新一轮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第一阶段,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颁发了《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查了各科实验教材,目前已有20个学科的(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在今年9月首次在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应用。根据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的部署,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今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至此,在我国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适应未来发展确定新时期培养目标
当人们回顾本世纪一百年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发展,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带入21世纪的时候,发现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能力很重要,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而我们的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很少的教师(不到10%)意识到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这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新一轮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全面改革。
[1][2][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六
《基础教育》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认识,热情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鲜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我们教师就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和领路人,由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和拓荒人。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被知识牵着鼻子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营造维持他们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课改的进行,今天的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学生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求,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维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以保证双方的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认识,热情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鲜见。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我们教师就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和领路人,由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和拓荒人。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被知识牵着鼻子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营造维持他们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第三,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课改的进行,今天的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学生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求,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维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以保证双方的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八
【内容提要】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不是又一场“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革命”;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不能因此把知识放在“第二位”;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变革单一化的学习方式,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更需要加强和改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但提“中小学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却应当慎重。以6月8日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印发《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政府行为来推进的本次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核心,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办好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次重大行动。
在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时,结合读到的一些有关本次课程改革的文章、专著和演讲稿,笔者对本次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作了一些思考,现将一些肤浅的想法写出来,向大家请教。
一、这次建国以来课程与教学领域空前深刻的`变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而不是又一场“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革命”
本次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力度之大、动员之广、内容之全、程度之深,是建国以来历次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所未有的。《纲要》规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的精神,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的优良传统,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为全面贯彻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全面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纲要》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目标、原则要求、工作方针及保障措施,反映出了深层次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变化,表明了本次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现行课程体系的诸多问题和弊端,有的是长期以来试图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好的,有的是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凸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和弊端确实是非改不可的。
[1][2][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九
区域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报告2010年秋,武胜县教育局提出了“以技术升级为抓手,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四课同创为载体,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总体目标和“让课程活起来、让师生动起来”的行动目标,该县以“点面结合、区域联动、整体推进”为策略,分“实验试点、总结推广、全面铺开”三个阶段有序推进。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课改理念已深入武胜县师生心中,课改体系基本搭建完成,课改举措全面实施。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武胜县确立了“继续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课改思路,11月29日,该县召开了“四课同创”工作推进会,把课改工作向纵深推进、向深水区推进,引发了全县学校追求教育质量提升的“蝴蝶效应”。
打造课改团队主动引领示范
“如果再不转变观念,照老一套做事,恐怕真的要遭下岗了。”11月9日,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专家送教活动结束后,一位老教师由衷地感慨。据统计,今年武胜县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培训”计划,先后组织近300名领导干部、4300余名教师参加片区级以上培训。各片区、学校围绕构建高效课堂定期开展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活动,切实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
“趁我们年轻,多看一些,多学一点,将受用终身。”民族小学的教师唐丽在听完导师刘芳的示范课后说道。刘芳是武胜县走出四川献课的第一人,她带领团队,建立起“杏坛芳菲”名师工作室,以其饱满昂扬的工作热情,笃志研究,潜心摸索教学规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走出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名师工作室还充分发挥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送教下乡、结对帮扶活动,推动了全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目前,武胜县已评选县级教学名师300人,确定“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16名,“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19名。
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武胜县狠抓课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今年,该县65项课题被列为省阅读课题子课题,104项课题获批市级立项,57项成果获市第六届校本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该县注重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开展了16个科次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新课程优质课展评、诵读比赛、口语比赛等,以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的。今年以来,该县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人,省一等奖1人、二等奖5人,市一等奖8人。三年来,武胜县实现了新课程研究与培训的全覆盖,形成了参与课改、主动研究课改的良好局面,培养了一大批懂理念、明方法、乐实践、善科研的教师,为该县“四课同创”探索实践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夯实质量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提升课堂内涵创新推广模式
课堂上学生6人或8人围坐一圈,有的圈点勾画、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低声讨论,这是武胜县烈面初中8年级1班语文课上的情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孤独之旅》,老师组织学生探讨“孤独”的含义,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或评价,老师只在学生们说得偏颇或不到位的时侯,才进行点拨引导。
这样的.自主课堂在武胜县已经成为教学常态。武胜县教研室主任汤继光说:“各学校通过加强小组建设、开展合作探究、完善课堂模式等方式,让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得以全面实施。”为实现课堂优质高效的目的,该县教育局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在全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堂教学分层达标晋级活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理念、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学习效果、教师教学常规、学校教学管理的达标。各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各种成熟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既有模而不唯模”的新局面。
说起课程改革,武胜县教育局局长汪杰对此激情澎湃、信心满怀,“常态课研,重在务实;自主课堂,重在高效;阳光课间,重在坚持;多彩课外,重在求精”。“四课”中课堂变革是课程改革最具革命性的环节,课堂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在全县教育改革向内涵与质量提档升级的新形势下,该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正视现实,居安思危,凝聚共识,一是如何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二是如何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激发,三是怎样完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想课程改革工作要走出倦怠期,必须继续坚持以四课同创为载体,在课堂教学内涵发展上,细微着力,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汪杰这样说道。注重课外实践增强课改实效开展阳光课间活动。把阳光课间活动纳入课程序列管理,逐步形成春季、冬季、晴天、雨天四种模式,广播操、课间操、趣味游戏、自由活动四大板块。各学校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出了国学操、交警操、花环舞、扇子舞、兔子舞、竹竿舞以及钻山洞、叠罗汉、踩高跷等30余种项目。开展“3+n”活动。“3”指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n”指劳动、科学等方面的技能。“3+n”活动实施课程化组织、社团化管理,每周安排2至3节课集中进行,让学生“三自四定”(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管理、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拥有充分的自主空间。其间,涌现出沿口镇小学的川剧、民族小学的器乐、城南小学的阳光课间、旧县小学的剪纸艺术等素质教育的成果典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武胜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是目前全市最大的综合实践基地,占地500亩。白天,同学们在这里参与服装设计、手工编制、推豆花等生产活动,体验种植、养殖的劳动乐趣。晚上,基地为各类文娱晚会、篝火晚会、演讲比赛搭建竞技平台,让同学们的艺术活力尽情迸发。
打造办学亮点提升课改成绩武胜县课改回归课堂本真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目前,该县的自主课堂打造出了“三环五步”、“导启自主”、“361”的“三活”高效课堂模式,确立了以“常态课研创优质、自主课堂创高效、阳光课间创活力、多彩课外创特色”的课程改革核心载体,在2011年被列为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12月2日至4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武胜县“四课同创”工作研讨会在该县召开,武胜课改模式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今年4月、5月,全市特色学校创建推进会、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现场会召开。“近年来武胜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四课同创’已经成为全市课改的重点考核范畴,这是武胜县实践课改、享受课改、坚持课改的结果。”市教科所副所长任思惠在推进会上说道。
“我县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完成本轮课改,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教学模式,规范师生评价制度,完善教育管理机制,用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该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刘文涛如是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
摘要:文章就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成效性问题,提出现代教育理念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实践中指导性地位不明确,是导致高师音教改革成效甚微的主要原因,并对音教改革历程与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高师;音教改革;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性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随后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开始实施,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也拉开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帷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学术界关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讨论文章与科研课题也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反思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与成绩。然而,这离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从理论指导到实践探索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是直接导致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关注和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并践行于音乐教学实践中,是每一位高师院校音乐工作者的职责。
一、现代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指关于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观念,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和终极的范型”。[1]现代教育理念,是当代教育家在总结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社会未来人才需求为前提,形成的对教育未来发展的认识理念。它作为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现代教育理念为我们呈现出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学生发展的课程观,多元、科学的评价观,开拓创新的教学观等等。这些崭新教育观念呼吁现代教育应培养人格完整、素质全面,具有开拓创新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合格人才。这样一个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规格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去完成与实现,这个载体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作为承担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显然应当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并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将其渗入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历程中,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改革的作用是弱位的。
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高师音乐教育开始在改革中艰难前行。那时,学术界就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不同特质进行争论,提出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提倡音乐教育师范性,脱离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一时期,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在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不同特质的层面上的学术争鸣,体现高师音乐教育在努力找准自己定位阶段的不断探索,明确了高师音乐教育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办学目标。但是,由于这些理念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学术争鸣中,缺少国家、行政和教师的积极而有深度的参与,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院校和教师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态势。
90年代,国家出台了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的修订大纲,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强了音乐教学法课程,增加了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拓展了公共课和教育类课程,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如何教”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教育学科与音乐学科严重割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把所学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有机地运用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在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各院校进行了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现着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由于受高师音乐教师自身教育成长环境的影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不能把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观,很好地践行在教学实践中,故改革成效不尽人意,也未被推而广之。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实施,把高师音乐教育又推向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各高校从基础教育改革中看到了此专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使过去不被看重的音乐教育专业,立即成为教育学科的朝阳产业,在各高校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问题是,高师音乐教育师资匮乏,场地与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从此高师音乐教育的重心转向解决扩招后所需的基本教学设施与师资等问题。对自身的教育改革与服务对象的教改态势关注减弱,无暇顾及高师音乐教育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在高校扩招的十年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较深的层面,不管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评价机制、教材修订等方面,都更加接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期间,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却出现了因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之需而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从高师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反映了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诸多领域出现滞后与偏差,这一现象引起国家教育部的高度关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国家颁布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指导方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2]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义,把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实践环节。必修课:强化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体现了课程学科化。选修课:分限选课与任选课。限选课突出了学科专业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任选课涵盖了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音乐历史文化类课程,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类课程,音乐表演类课程,音乐创作类课程,美育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为提升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地方和学校课程激发了学校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为传承本民族与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实践环节是我们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内容,每一类实践都是我们培养目标的综合展现,也是我们修订培养目标,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实践中的问题
从国家颁布的课程指导方案来看,它是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方案。尽管还有待完善,但是它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根据课程指导方案的意见,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结构修订。然而,在理解和实施过程中,各地区、各院校情况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的问题。例如有的院校虽然在课程结构上做了改进与修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仍旧老一套。从表面上看对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形式有所改变,但实质问题是,这些改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从深层次去思考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什么,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关注的对象是什么,教改将达到怎样的目标与要求。多数院校的改革内容主要是课程整合,教学形式的改变,拓展社会人文类课程等方面。有的地区甚至还处于一种简单、初级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因此,亟待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几点:
1、在课程整合中,多数学院较少考虑整合后的课程对学习者是否有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有的地区在课程整合上,不是简单进行繁、难、偏的删减,就是多门课程的简单集成,而从破坏了学科的逻辑结构,使学习者更加困惑。
2、在教学形式的改革中,理论课教学,除了有的学校加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外,多数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格局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多数教师仍把技能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较少强调和关注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以及较少对怎样用技能技术去表现作品等问题进行探究。
3、在社会人文类课程拓展方面,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虽然做了增加,但课程种类和课时较少,选择范围较小和实效性课程较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开发更少。
4、教学实践是师范教育学生走向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遗憾的是,目前这一重要环节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多数学校对教学与技能实践组织甚少,实习、见习的次数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学校是让学生回家自主进行。这些流于形式的实践环节无法帮助学生较好地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
四、改革实践中的建议
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教改成效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因素。教师是实现教改目标的重要载体,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是关乎中国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之因。怎样做好现代教师的职前学习与职后培训显得至关重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未来音乐教师。毕竟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策略,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学习和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新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加切实、有效、深入地推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
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谈几点建议:
1、课程整合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育理念,构建现代教育教学观,转变自己的教育角色,从主讲者变为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合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求知的兴趣。这些观念的建立是实现课程整合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和原动力。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它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考虑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综合性、实效性。根据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整合内容。同时,也要注意高师音乐教育课改与基础音乐教育课改的异同性。基础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体验过程中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高师音乐教育属教师教育,它必定具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因此,在课程整合中需要尊重各学科的逻辑关系,开创新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方法。如:高师音乐基础理论课就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是否可以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中,渗入综合音乐文化类知识,辅以优秀音乐作品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关系。改变原有枯燥、乏味、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与学习程度上,要考虑基础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能承载后续课程的基础需要。
2、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中,应考虑学习者在有效时间内需要达到的专业基本技能,有一个适应基础教学工作需要的基本标准。根据要求组织该学科教师到基层学习、研讨,以制定合理、适用、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集体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体课组织学生对技能课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讨论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做好思考引导和问题解析的相关资料,学生做好提问资料和学习笔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职前培训中感受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义与乐趣,而不是以单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教学目标的课堂形式。那些新型的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地应用在未来基础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小组课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同时,注意共性与个性问题的准确阐释与良好示范。良好的示范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应贯穿对学生在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与学生探讨如何“奏”、“唱”好一首音乐作品或练习曲,而不是纠缠于技能问题,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多样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感受到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高师音乐教育应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的排头兵,因为,它具有优于基础音乐教育开发此项课程的优势与基础。可与基层音乐教师共同探究和开发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类课程,促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高基层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其次,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音乐文化传播者,其辐射性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师音乐教师如能带领学生进行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以及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在校有了这些学习经验后,才会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他们的教学工作中,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
4、教学实践是学生走向准教师的重要环节,教学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的过程无从谈论教学。同时,从体验和经验中学习,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形式。因此,教学实践应在有经验教师的带领或指导下进行。如:一年级需要设立见习期,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情况,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每一次的见习中,他们将深切地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和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以及职业所需的扩展性知识。在高年级的实习期,应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公开课、讨论课的教学实习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实践体验”[3],培养学生修正和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各类问题的能力,改进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技能实践中,应重视组织讲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现激情。加大学校与社区的艺术实践机会,重视培养学生与社会交往及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运新衰,系于教育”[4],教育成败,系与教师,教师成败,系于理念。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当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从政府重视、学校实施,有效推进教师职后培训。只有在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此外,近十年高校的扩招、转型、升级等原因,造成高师音乐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服务意识减弱,对改革势态的关注严重不足,促使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引领者势态被削弱。高师音乐教育只有重树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的服务理念,为国家发展的改革理念,才能真正全面地融入到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层面上来,培养更多新型、合格的音乐教育师资,使高师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济良.论大学的教育理念[j].河南社会科学,(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z].2004,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一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轨道。归纳起来,此次“课改”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转变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功能,将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3)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新课程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4)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新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二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轨道。归纳起来,此次“课改”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转变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功能,将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3)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新课程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4)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新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三
今年秋季,西安市雁塔区启动国家义务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试验,这标志着陕西省以课程教材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学内容改革开始启动。
针对现行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内容偏难、繁琐、陈旧等弊病,陕西省决定启动新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新的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将积极开发适应陕西省情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据悉,这项改革明年将在各地市所辖的区和杨凌示范区推开,到,全省全面推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四
我市自9月启动国家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在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创新、校本研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开创了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加快我市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进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依据《应城实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从9月起,全市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四个年级的全学科同时启动课改实验工作。随着我市课改实验工作的深入以及孝感市各县市区实验区的相继启动,各部门各学校应进一步做好课改实验的.各项工作,发挥省级实验区的先行示范作用。
1、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国家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验证工作,并分别拿出验证报告。
2、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工作机制,提高地方、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探索课程发展机制;根据地域特点和办学条件开发多样的学校课程资源,将学校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相结合,研制学校课程标准,形成学校课程系列,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地编写出《应城实验区校本课程案例设计选编》。
3、积极开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改革。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各校要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达标验收活动为契机,探索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探讨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关系,完善《应城市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达标验收评价标准》。
根据新课程重视实践与实验教学的要求,各中小学要加强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及体育、艺术、劳动与技术等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设施的建设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
4、积极探索评价改革,逐步建立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要尝试建立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成长记录袋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发展。对教师,要尝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师评价制度。对学校,要尽快建立新的评价制度,促进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均衡发展。
5、为引导新理念在实践中能向纵深方向发展,要逐步建立新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形成一支具有新的课程理念和研究能力的课程管理和教学研究队伍,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
&nbs。
[1][2][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具体目标。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倡导建构的学习。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六
----兼论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近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这是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课程改革便成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已经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通过学习《纲要》,笔者更增加了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思考。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一)延续性和继承性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二)时代性和发展性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三)综合性和开放性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四)自主性和互动性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程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准备阶段研制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及有关的管理,评价的方案、政策,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修订和完善。实验阶段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培训中心在进行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参训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多加思考。要根据“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加强培训资源建设。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认真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力争为当前的课程改革建立一种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七
我校从秋季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这五年的实验工作中,我们加强教改科研,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课改常态工作,以教育科研推动课改,以课改促进教育科研,加强课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研究,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质量的完成课改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遵循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负责指导全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制定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和计划,拟定课改工作各项制度,包括集体学习培训、集体备课等制度以及课改年级教师和课改各负责人职责等,扎实开展课改实验工作。
2、加强学校了科研室的建设,针对课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突出问题,拟定课题《农村学校学生合作学习研究》,开展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研究,促进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3、学校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规范和教学管理形式。制定了《xx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学生意见》《xx小学新课程考试指导意见》和《新课程教学常规》。
二、积极开展校本校验、培训,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促进学校教研工作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转变教师观念,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变。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教学研究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教师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教师全员参加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论文评选、课改论坛活动,提高我校课改实验学术水平,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校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们经常开展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课改中的中坚力量。开展赛课、说课、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增进教师对新课程思想的认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基础课程改革丰富了办学特色内涵,提高特色质量品位,学校从实际出发,强化优势项目,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实现特色办学。
1、xx小学突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立舞蹈队,民乐队,合唱队,在舞蹈、民乐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强势项目,初显学校艺术特色和教育成果,让学生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并在全国、省、市各级艺术人才选拔赛上屡获佳绩。
2、注重校园文。
化建设,提升升精神文化内涵,打造了促进学校传统文化的良好育人环境,积极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体验教育等活动,加强尊师守纪,勤奋好学,文明礼貌,讲究卫生教育,并通过团支部,少先队,中队及队员的自主性教育,把强制性教育(学校的各种检查与督促)与自主性教育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3、有的学校突出体育工作特色。研究体育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符合学生需要的、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组建运动队(男女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等),营造氛围,各级体育课要按大纲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达标人数,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构建适合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
4、立足校本教研,解决特教的实际问题,为残疾孩子服务,培养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开展的是以普教、特教相融合为特色的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模式。学校根据残疾儿童的个体状况建立档案,因人施教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任课教师以“生活化教育、个别化辅导、活动化教学”的方式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康复、自我发展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
四、课改实验工作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师生**平等,气氛宽松和谐,新课堂生机盎然。”的可喜变化。
1、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学会了用鼓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学会了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会了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学会了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学会了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学会了使用富有人文性、艺术性、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真正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过程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充分体现出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活力。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实验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平等,在独立中合作,在合作中独立,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交流和合作,敢于提问,善于发现,老师似学生,学生似老师;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
3、学校教研氛围十分浓厚。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教师充分认识到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课改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课改势在必行,是人人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教师们自觉参与听课、评课、教研活动;自发征订和学习有关课改的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经验总结、教学案例;主动上网与校外专家、教师交流与对话,共同寻找解决困惑的办法;许多教师主动向学校要求明年秋季担任课改实验教学工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历提高空前火热;教师主动提供研究课例,养成了课前研讨和教后反思的习惯;一批青年教师正在迅速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现象,如《思品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等学科。”、“由于相关学习较少和各类理论书籍缺乏,致使课改实验研究力度比较不足。”“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对弱势群体如何让他有效参与课堂活动?”、“观念的转变与实际教学行为如何能结合得更密切?”、“如何更合理的使用新教材,利用教材给予我们的空间?”、“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师生评价体系?”、“个别实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转变观念难度较大,致使他们有时在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等问题。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思考了。正是在对教育教学的不断思考中,教师课改与传统教师课改与传统思想的碰撞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总之,五年来,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务实开拓,充分体现课改精神,建立各级课改常态工作系统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师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抓实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研训一体,实践反思,既有学校层面,又有一线教学层面的符合实际,可操作的成果,并在全校得以推广。全校学校借课程春风,从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理念特色上均形成了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八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传统教育更多的倾向于填鸭式教育,把孩子当做学习的机器,因此忽略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给他们戴上了无形的枷锁,严重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使得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性。因此,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重点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都放在科研上,有几个人会把心思放在教育上,因为科研一旦出成绩,那将是名利双收,但全身心投入教育可能就什么也得不到。这就需要我们去反思,我们的大学体制究竟问题在哪里。反过来,小学老师永远是最辛苦的,他们有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处理不完的琐碎小事,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工作着,就像诗里所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为教育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收获的真的很少,所以,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给他们应有的一些待遇,这样他们才会更好地投入其中并且无怨无悔。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因为一个孩子真正的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所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打好这一仗后面的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让我们用客观的眼光来审视这种现状,去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去改变,去完善。
说完了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就不得不说一下学前教育,现在的家长真是苦不堪言,孩子上幼儿园特别难,学费也是惊人的贵,很多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已经超过了供一个大学生的水平。现在社会上传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所以家长就算倾尽所有也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儿园去。其实,学前教育的确很重要,但是社会上的人利用这个来大肆宣扬,以此来获得暴利,这种行为很让人气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学前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由国家统一来管理,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过,现在有消息称,国家正在积极去做这件事,在未来的几年内就能实现。我很期待,希望看到所有的孩子都有学可上,也上得起学。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会我们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人。老师常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他以此来警示我们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当然这个问题应该渗入到每个老师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用心去关爱学生,去真正的教育一个孩子,让他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而不是一个呆呆傻傻只会课本东西的人。老师常给我们举今年的热播剧《北京爱情故事》的例子,因为他知道这部剧真实的写出了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爱情观,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都代表着年轻人中的一类。而我们又与他们年龄相仿,因此看那部剧就能让他更好地了解我们,明白了我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因此,我觉得他是一个比较称职的老师,一个愿意真正的去了解我们,帮助我们的人。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时过境迁,对于老师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授业解惑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需要自己用心去探索去努力。只有好老师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尤其是我们作为师范生,真的是“教育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努力把教育事业更好的进行下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篇十九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阶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查了各科实验教材,目前已有20个学科的(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在今年9月首次在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应用。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20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今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至此,在我国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适应未来发展确定新时期培养目标
当人们回顾本世纪一百年教育的发展,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时候,发现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能力很重要,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很少的教师(不到10%)意识到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这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了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
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即学科――课程――科目,中小学课程基本是若干个学科的浓缩。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怎样,是否为下一个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等等,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须的、恰当的,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应当依据怎样的课程观和知识观构建学科教学内容,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在分析现行义务教育课程现状时,一些专家指出,基础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即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但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而忽视了后一项培养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考虑更多的是选拔人才及少数人进一步深造的需要,而较少考虑大多数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直接进入社会、从事各种工作的需要,当然也就无从谈起适合每个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带来了课程设置和内容编制上的一系列问题,如内容过多、量过大、程度过深、过难。这种对于课程目标认识上的误区,与另一种观念是直接相关的,即以高难度和增加学习内容来保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课程专家通过反复讨论达成以下共识,第一,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儿童法定的受教育年限。国家课程标准应当是一个基本的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第二,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因此,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第三,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的教育,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求知、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达成的共识。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每一门学科课程标准都是按照这三个方面构建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编写,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
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由于门类过多,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课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课程缺乏弹性,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学科门类,对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持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学科的地位,使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且将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分为三级,从而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并行的课程结构。通过结构的调整体现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占据了较大比重,与日本、韩国的课程计划比较不难发现,我国语文、数学、社会等科目所占的比重高于日、韩国的课程计划比较不难发现,我国语文、数学、社会等科目所占的比重高于日、韩两国,而科学、体育与健康则低于这两个国家,而且没有综合课程的科目。新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13%--15%,并对其他传统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有了6%-8%的课时,地方和学校课程有了10%―12%的课时。显然,此次课程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要求,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
多年来,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生有限的九年时间里,究竟学什么最有价值?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制定新课程标准前,专家组成员首先达成共识,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拔高。而且,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要求,重新确定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重新界定了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也应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等。
在每一门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材编写上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部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另外,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与此同时,新课程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是死记硬背背会的,还是大量做题练会的,还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1][2]下一页
践活动占总课时比例的6%--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了渠道,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唯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地方和学校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规划具体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
未来的中小学课程将出现一种新课程――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专家预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而只对原有分科课程做一些细节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亟待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因此,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体现。
设置综合课程,不是增加一门新课程,而是通过综合课程的开设,改变课程观念,推动课程改革,改变单一的学科本位的模式,形成一个包括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在内的新课程体系。无论是综合还是分科,最终目的是使每门学科独特的有价值的东西得到最好的发挥。
从本次课程改革的b标来看,要改变过于往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为此,在每一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开辟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一节,为学校教师利用课程资源提出具体建议,教师在执行新课程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当今世界,纵观各国课程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成鼎足之势。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着差异,完全用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要求,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妥善处理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在新课程计划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这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按照新课程计划,地方、学校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12%。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适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学生发展更有特长。
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不仅要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比如,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评价、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这次改革举措意味着,为学生的评价多提供了几把尺子,教育评价“一卷定高低”的局面将被打破。
新课程对学校、校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研员和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实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