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感言(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读书的感言篇一
书是什么?书是太阳,带给我们温暖和光芒。书是什么?书是珍宝,有了书我们可能会比比尔·盖茨还要富有。书是什么?书是小船,载着我们越过无知这条河。书是什么?书是钥匙,可以打开知识的宝藏……
读书使人聪明,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奋发。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书香少年。
书又是什么味道呢?
书是甜的。每当看完一本书,总是感觉自己又充实了一些,心里像吃了蜜一样。
书是咸的。每次当有一本好书在你眼前,可又读不到,泪水都流在了心中,能不咸吗?
刘向曾经说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颜真卿也曾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所以,读书要趁早,现在就应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书可真是个好宝贝!
关于读书的感言篇二
忝列20xx年度读书推动人物,让我有些意外,因为我真的不是读书人,40岁后才重新开始读书,和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该读的书比起来,真是太少了。
要说读书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读书重建了我的生命。
我认为,生命有“向外”和“向内”两个方向。过于向外的生活容易使心灵饥饿,活在浮华世界的表面,而读书让一个人向内发展,生命有了稳固的根基,似乎有了一个更强大的自我,更加关心这个世界,并对它有一种责任担当,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同时,读书也可以发现真相,让你拨开层层迷雾抵达一个更加真切美好的世界,也让你看到潜藏在泡沫下面的社会秘密和人性秘密,对历史现实的“同情之理解”更容易达成。
我们平时过的都是平面的生活,而读书可以打造立体的生活,有超维的精神空间,在书里可以和古今中外的智慧生命对话,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虽说读书是个体行为,但分享美好似乎是人的本能。
当我读完不知多少万字,手写的读书笔记本摞起来有一尺多高,电脑上积累的文字多到难以归类整理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内心淡定了,我的课堂有底气了,喜欢读书的学生多了,生命有改变的学生也多了。后来,我建立了博客,转发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和我自己写的文章,几年下来,阅读量超过数百万。我也在课堂、qq群、微信圈和我们成立的读书群里不断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文章,给学生、家长和老师推荐好文章和优秀读物,并把它当做每天的一项义务工作,早起晚睡,长年坚持,乐此不疲。在读书学习中,我也结识了许多书友,得到了最快书讯。
读多了,就想写。多年来,我坚持阅读和笔耕,每年发表几十篇文章,我的教育随笔集《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也将于近期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推出。
我平生最喜旅游和读书。我认为,旅游是放大身体半径,读书是放大心灵半径。身心的放大,实质上是一个人生命时空的放大,它让一个有限的生命在行走中不断和宇宙精神建立起某种联系,从而更有方向感。
在我看来,中国问题,制度是关键,人性是根基,而教育作为提升人性、改善人性的社会化活动,一定离不开读书。读书是通往自由的路,也是我教育信仰的构成部分。
关于读书的感言篇三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医院的天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齐启禄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亲到法国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进了医院。一面写信给他妻子,告诉她自己已经回国,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后虽然担心,但因为有一个儿子正在病着,还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儿,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儿子到往看望父亲。孩子在医院却一直照顾着一个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亲回家,却要坚持照顾着那陌生人。
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学习那种爱呢?! 再请回过头看看现实,这世界上并非充满着爱,穷人对富人,许多都是将真正的爱看作是一种奢侈品,而将金钱、利益至上的人。
《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我认为《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是让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可以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关于读书的感言篇四
带着沉重的心情,我读完了《活着》这本书。主人公富贵的一生由富及贫、由家有儿女到孑然一身,可谓悲剧也。造成富贵一生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其自身不思上进,时代的推波助澜,政策的影响巨大都是其悲剧的刽子手。不过,从富贵的一生,我们也看到了富贵一步步步入成熟,走向坚强。很少人的一生如富贵这样的悲惨,更很少有人能够承受住这样的悲惨,就像春生,最后忍受不了现实而自缢。其实,今天我不想谈论富贵的高贵品质。我想说的是那个时代的“活着”演变到现在的“活着”,现代人应该怎样才能像富贵一样的“活着”。
今天在食堂吃饭时,一同事说“我现在还是没有学会享受孤独,我现在就是一具行尸走肉,上班与否对我而言没有区别”。不要认为我的这位同事生活潦倒或遭遇不好。其实就我所知,她家境充裕,小孩由父母带。每天就是上上班、搞搞运动。在我们看来她活得特别潇洒和自在。为什么她说自己是一具行尸走肉,要享受寂寞?其实,现在好多人不必担心吃、穿、用,不必担心工作被炒,不用担心煮饭问题、洗衣问题、带小孩问题等等。在别人眼中的幸福,在他们自己看来真的是幸福的吗?
就我自己而言,我读书时候的梦想是读好书,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帮妈妈爸爸减轻负担。所以我学习很卖力,因为我的目标很明确。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找到一份人称“铁饭碗”的工作,工作稳定,收入不差。另外,我嫁了一个疼自己的老公,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我的一切好像都完美了。每天周一至周五朝九晚五的上班,周末时间自由支配,不用晒太阳,不用淋雨,不用扛东西。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和舒服。可是为什么我越来越觉得累,越来越觉得生活没有活力和动力呢?这就是今天我要说的现代人的“活着”。
富贵那个年代的人活着是为了物质,物质关乎他们的生命,而现在的人缺的是精神食粮。没有精神食粮,他们的身体是活着的,但是精神是萎靡的。这样的感受生不如死。那什么是精神食粮,怎样获取精神食粮呢?那就是给自己重新树立目标,培养自己兴趣爱好。
目标包括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工作目标不仅是每天做好份内事。还应该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长远目标。要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获得相应的荣耀,或者努力走向更适合自己的领域或地域。说到底,人活着要有目标,就像大海中的一艘帆船,只有明确自己航行的方向,才能安全、快捷的驶向目的地,不至于在中途迷失方向,把自己置于险境。人只有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有活着的盼头,有盼头,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这就是我想说的活着。
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在闲暇时,应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时间充实起来,只有这样,人才会觉得充实和满足。也能够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然喽,作为一位父亲或母亲,小孩的教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结婚了就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有小孩就要对自己的小孩负责。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
这就是我读完《活着》的感想。愿每个人,不管是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都能好好“活着”。
关于读书的感言篇五
很荣幸,我成为了今年升入石室联中的新生家长之一。在“四七九”的盛名之下,我们只粗浅地知道当孩子进入一所名校后,我们很是脸上有光。只有当孩子们真正就读石室联中之后,我们才欣喜地发现原来这名校真不是浪得虚名,尤其是开展家长学校以来,这种欣喜之情更多了几许惊喜和感动……
从十月三十日第一次家长学校到现在,我们已经听过三个老师讲课。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张伟校长近两个小时的娓娓道来。说实在的,那天我们在教室里收看转播的效果并不是太好,但一点都不影响家长们的认真听讲。坐了近两小时,我们都有些疲惫不堪,但一想到张校长人家是讲了这么长时间,那岂不是更累!真是没法不让人感动!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决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同样的,有什么样的校长也会决定有什么样的学校。一看张校长一身干练的打扮,就不难猜出这是一个真正的实干家,做的绝对比说的多。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石室联中的一种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我完全相信综合素质能够在这里得到全面发展。
张校长大致介绍了石室联中的整体思路和工作部署,我们清晰地知道了什么是学校的九种意识,什么是生本课堂,什么是石室联中的校园文化。石室联中想要打造的学生远比我们家长想象得更好更全面。
孩子们不光要面对激烈残酷的中考竞争,更要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学校不仅要对智力方面进行塑造,还要对品德方面进行强化,尤其是感恩方面的教育。要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才观,所谓人才并非要做出非凡的事情来,其实那只是精英们的事情。人才=健康人格+高技能和创造力。对孩子们要有人性方面的教育,要放大善良的天性,要有一颗悲悯之心。石室联中的校训之一就是:感恩常在心中,责任始于足下。
学生成绩仅仅是教学质量的一部分,要全面评判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只看成绩。孩子要和昨天的自己相比,只要有进步就是收获。所谓卓越的理解,应该是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自己对自己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学校不仅是学知识的场所,更是张扬每个孩子个性的舞台。学校不是为了培养个别精英的场所,而是要成为每个孩子终生发展的奠基。要让孩子们学会终生不断的自我超越。
多么睿智的校长啊!多么优秀的治学理念啊!多么适合文笛发展的一个学校啊!我的儿子正是一个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事的好孩子,他向来做事一丝不苟,对自己要求甚高,心中颇有大爱。这个学校的理念正好和他的个人想法不谋而合。我为孩子选择了这样的学校而激动,看来冥冥之中真是天意啊!
文笛自从进了石室联中后,变化很大。他担任了执行班长、清洁委员和小组长三种职务,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小组长了。每天他都在管好自己的同时,想方设法管理好其他组员。既要调动其他组员的积极性,又不免有些必要的惩罚。他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和组员们斗智斗勇。他要求别人做的他自己一定会做到,所以他会带头举手带头回答问题,每次考试啊比赛啊他都尽量做到组内最好。什么他都身先士卒,每天他又基本走到最后。逐渐地他开始有了他的权威性,他的管理也得到了有效实施。
我真没想到,一个初中生会有这么多管理方面的探索和思路。这对他今后的发展真是受益无穷啊!可以这么说,石室联中的这种教改会在每个孩子十年之后显现威力,这种面对未来的培养不是那些急功近利的学校能够做到的。这是文笛入读石室联中后,我们家长和他本人感到最大的收获和惊喜!
他本人也非常喜欢这个学校,整天忙得不亦乐乎,非常有成就感。那天他还很得意地对我说,觉得自己进入初中后管理能力进步很大,那天老师不在时,他还主动召集男孩子们训练。仅仅三个月时间,就能让文笛如此感慨如此收获,那么假以时日呢?这帮孩子的前途真是不可估量啊!
所以,我有耐心也有信心,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每一个从石室联中毕业的孩子都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向幸福。今天乃至以后,我都会以成为一名石室联中的家长而感到无上荣光、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