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说课稿(优秀23篇)
总结是对过去种种经历的汇总,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总结要注意结构的完整性,清晰地呈现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鞠躬)
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天净沙秋思》,下面我将从教材研读、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天净沙秋思》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其中一篇,这篇作品是元曲中一首脍炙人口抒情作品,被人们誉为“秋思之祖”,它在思想内容、遣词造句、艺术表现等手法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品味的地方。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才是最为关键的。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受作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功底,感受作者将情与景高度融合的艺术手法,感受一个长期漂泊天涯的沦落人内心的愁苦孤寂的心情。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准备采用品词析句法,想象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及“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想想、自主探究感悟来读懂课文。
围绕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符合课文情境的图片,请大家欣赏,然后问学生,如果给这幅图配首诗,应该是什么诗呢?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同学们,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作者都写了什么?用图片渲染氛围,语言创设情境,课未入而情已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揭开课题后,进入第二环节。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了解课题。马致远,著名戏曲作家,晚号“东篱”,现北京人,《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其次通过注释,我们可以来猜一猜,元曲有什么特点?通过预设学生会回答:可以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我们把它叫做元曲,是元代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我引导学生通过注释,了解天净沙是曲牌名,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这么看来,“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在诵读感知这一环节中,我将要完成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曲,教师提出问题,从秋思二字可以猜猜,这首曲写的事哪些内容?通过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秋天里的想法以及秋天里的景物。
2、我们刚刚已经猜到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以及秋天里的景物,那么你们知道文中哪几句谢了秋天里的想法,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并划出相关句子。学生通过读文,很快就能找出描写秋天里的想法和秋天里的景物的语句,即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来表达想法。
3、那么,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答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4、分析景物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先以学习第一组景物为例:藤、树、鸭(多媒体出示)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触,那么加上这枯、老、昏这几个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启发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说: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与凄清。此时我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没有生命力的感觉,故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如果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在学生感受这种荒凉的情景的时候,我指名学生再次朗读此句,边读边感受这种荒凉的情景,最后班级齐读。
5、再次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景物,并深入体会这些秋天的景物带来的真实感受。
6、接下来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好像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小桥流水人家”,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在学生陷入思考中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7、此时,再次提出问题,我问同学们:每当放了学夕阳西下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学生会回答:在家里吃着热腾腾的饭。那么你们看看作者在哪里,在干什么?学生找出句子:古道西风瘦马。原来,作者伤心的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程度可以用断肠来形容,表达作者痛苦到了极点。这样说是不是太夸张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当时作者的处境吧。(用多媒体出示马致远的写作背景)
8、最后,我们来读课文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使他伤心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背诵《天净沙·秋思》,背诵中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受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带来的悲凉。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二
一、说教材。
《天净沙·秋思》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首曲。此曲中诗人通过描写10种具有哀愁色彩的景物,表达出诗人厌倦羁旅漂泊,极度思念家乡的情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由景物分析展开画面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此曲深含的主题思想。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难点:掌握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此曲画面意境。
四、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刚由小学步入中学,他们的心智正在逐渐成熟。但是初一的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特别是对于具有极高意境的古诗词的欣赏上,大多的学生都不能深入的去体味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的意境美,以及古诗词中隐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于这一学情,对于具有极高意境的古诗词教学中主要采用渗透式教学法,即积极营造意境氛围,在意境氛围的影响下感受诗词意境美以及深刻领悟作者诗词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曲的主动性。使学生既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基本功,以能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感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所以,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渗透式教学法。即在朗读、描绘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画面美,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画面意境,激发深长的创造性思维,使在审美享受中,潜移默化,启迪艺术灵感。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
七、课时:8分钟。
八、说教学过程。
(一)引用。
2、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讲解,古人写诗词,其中所写之景必定包含了作者心中之情,引出《天净沙。秋思》运用的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们找出本首曲中所写的景物。
(二)在之前朗读此曲的基础上感悟名家朗读,初步感知此曲的感情基调。
(三)引导学生们找出此曲中所包含的景物,并引导同学们找出“夕阳西下”这一大背景的景物,从而进行下面的教学。
(四)“夕阳西下”作为此曲9种景物的大背景景物,教师需要牢牢抓住“夕阳西下”这一意象,通过老师描述以及音乐营造与此曲感情吻合的意境,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知此曲画面,为深入理解情感打下基础。
(五)感知画面之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六)教师引入作者介绍,升华诗人情感。
九、教学反思。
因比赛时间只有短短8分钟,因此对于此曲每句曲的深入解读无法做到,但结合此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是掌握借景抒情艺术手法;
二是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把本次微课设计为在解决此曲的基础知识与反复朗读之上,第一,引导学生抓住“夕阳西下”这一具体意象就此展开画面描绘;第二、聆听此曲画面教学;第三在聆听中感悟诗人思想情感,并引导学生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
十、创新点。
1、教师牢牢抓住“夕阳西下”这一具有哀愁的具体意象,据此展开此曲的意境画面教学。
2、由画面引领学生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而画面则是由10种组成,整个微课围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一艺术手法使达到对此曲的深刻理解。
十一、附录。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三
《天净沙秋思》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组元,通过对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的品味欣赏,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旨趣深远的意境美是本文的主要特点。结合单元要求和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元曲的认知感悟能力等,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收集整理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元曲一些文学常识。
2、提高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背诵并默写课文。
3、通过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感悟小令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并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诗人的思乡情。
教学重点是: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古典诗词苑的一朵奇葩,可采用下列赏读古典诗词的途径来感悟堪称一绝的意境美:
(一)情景设置激兴趣。
(二)朗读吟诵引感知。
(三)品词析句求深入。
(四)以诗作画入意境。
(五)联想想象促感悟。
(六)知人论世探根源。
(七)联类比照寻互证。
具体教法是:
1、目标导学法。
2、情景设置法。
3、知人论世法。
4、化诗入文法。
5、点拨法。
以上教法运用了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营造氛围,用老师富有诗情画意的引导语言增强学生的古诗文修养,可高质量的达成教学目标。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兼容并举中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积累法。
2、情感体验法。
3、朗读感悟法。
4、自主探究法。
5、联想想象法。
6、讨论交流法。
以上学法,能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一)朗读吟诵—感受语言美。
1、掌握小令的朗读技巧。(课件:课文内容)。
2、老师范读,学生仿读。
3、师生挑战赛。
4、背诵小令,默写小令,同桌订正。
5、自主质疑,合作释疑,描述内容。
(二)美读想象——感悟意境美。
1、美读课文。
2、找出小令中流露诗人情感的关键语句。
3、找出帮助表现作者情感的景物。
4、以诗作画,把独立的景物、人物组成一幅画。(课件:背景音乐)。
5、赏析诗画合一的意境美。
(三)品味延伸—赏析情感美。
1、联类比照,感受寄情于物,情思相融之美。(课件:《寿阳曲》、《四块玉》)。
2、积累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思乡情。
(五)欣赏歌曲—感受永恒美。
1、欣赏歌曲《游子吟》。
2、师生深情诵读小令。
3、课堂结语。
用黑板上的简笔画加上点睛之笔“深秋晚景图,天涯游子悲”作诗情画意的板书。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四
一、说教材。
《天净沙秋思》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二、说教程。
教学用具: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三)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通过对萧瑟秋景的描写,借景抒情,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
(二)教材所处地位。
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5课,本单元为诗歌鉴赏单位。古典诗文有着奇特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构思,它对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元曲的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
(2)理解本曲所表达的内容,把握此曲的主题思想。
(3)能够体会《秋思》的意境和作者的羁旅情思。
依据:根据最新的教学课标的要求,诗词曲的学习重在诵读。
2、重点:
能够背诵该曲,掌握该曲融情于景表达技巧。
3、难点:
领悟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该课是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古代诗歌的学习,但对于散曲这种文学样式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授课内容中,应包含介绍散曲的相关文学知识,讲授散曲的鉴赏技巧,引导学生感知本曲所表现出的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渗透式教学法和点拨法。所谓渗透式教学法,即在朗读、背诵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感悟中领会本曲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点拨法主要在应对学生回答问题时,所采用的教法。
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曲的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点拨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去主动思考。
(二)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诵读法、讨论法。即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曲中语言的音乐美以及绘画美,以及就课堂问题,分小组讨论。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分组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阶段。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在文学艺术长廊中,人们常把唐诗、宋词、元曲放在一起来说。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那么,元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呢?(板书:元曲)。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马致远的一首散曲《天净沙·秋思》。可以复习下前面所学的内容,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2、教师介绍文学常识: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提问:
现在我们知道,这首散曲是元曲,那么元曲是否就是散曲呢?(板书:元曲=散曲?)。
答案: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就是戏剧,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天净沙·秋思》就是散曲中的小令。
3、熟读。
首先,播放朗读带。让学生感知曲中的感情基调,进而本曲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多朗读、吟诵,教师边指导,划分节奏,在诵读法指导中品味意境。
“文章不厌百回读”。在教此曲时,我以读为切入点,精读、细读,在读的基础上讨论、感悟,深化认识,挖掘出审美因素。
4、点拨讲解。
a、提问:
《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作者是采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绘的?请学生来回答。依据:让学生注意到小令中意象,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表达技巧。
答案:
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夕阳。(板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夕阳)。
b、提问与点拨:
在这几个意象中,所用的修饰词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答案:
(根据学生回答,用彩色粉笔标出答案)所罗列的意象,都是比较萧索暗淡的。
根据课后的习题而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d、我的总结语:
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的心情往往是灰暗的,萧索的。秋天本来就容易勾起游子的离愁别绪,何况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望着漫长的前路,文中的游子更加易想到故乡的人,触动起他悠悠的哀愁。
“枯藤”、“老树”、“昏鸦”等这些景物的萧条和暗淡正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断肠人在天涯”这才明显写到游子,写到游子的心情,是点明主旨的句子。(请学生在书中标注出)这些萧索的景物与游子的心情交融在了一起,正是使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达方法。(板书: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三)练习设计:
1、背诵这首散曲,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
2、搜集关于思乡题材的诗句。
依据:能使学生更好地体味曲中的思想感情,增加知识积累。
五、说板书设计。
元曲(元)马致远。
曲牌名题目。
元曲=散曲?
意象: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六
日落西山,橘红绚烂的色彩爬到了山中淡淡的雾上,渲染成大片大片金色的云,让整个世界映在血一般的红中。
夕阳的余晖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只能依稀望见那被天空吞噬的云雾排列出一条条的彩带,虽然深浅不一,但过渡自然、流畅,天地一片金黄,凝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在光的映照下,整个空间都仿佛浮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一切在暗红的色彩中显得是那么的落寞。
一阵微风吹过,枝头红透了的枫叶纷纷落下,飘飘洒洒,在空中飞舞。几株枯零的老树上仅存着几片干叶,已没有了往日的繁茂,如同一个年迈的老人,靠着仅有的力量挺立着。“嘎……嘎……”一只乌鸦飞来,停立在枯枝上,沙哑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显得是那么的清晰。慢慢地,乌鸦不叫了,静了下来,蹲在老树上,眼里满是孤寂,似乎在眷恋这美丽而短暂的秋色,惋惜老树即将消逝的生命。
山脚下小村子的炊烟渐渐升起,又慢慢化成了淡棕色,飘散得无影无踪。村子静得出奇,喧嚣了一天,孩子们都回家吃饭了,只剩下几个垂暮的老者,独自坐在门前的小凳上,叼着烟斗,眯起眼睛欣赏这醉人的秋色。
几只大雁飞过,伴随着一阵雁鸣。山野的沉寂在这一瞬间被打破了,晚霞也随着着掠过的大雁暗淡了。远处的山坡上,金色在渐渐褪去,白草红叶黄花,秋的美丽随着南飞的大雁渐渐隐去了,只剩下余红的残霞停在天际,等待夜色的降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七
一、说课提纲:
1.说教材。
2.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说教法和学法。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7.说作业设计。
二、说教材:
《天净沙·秋》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通过《天净沙·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学会借助注释、图画,准确了解《天净沙·秋》的内容,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3.拓展阅读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进行比较阅读。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品词析句,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
2.教学难点:通过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来比较两首元曲的区别以及提高鉴赏古典诗文的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讲授法;学法:讨论法朗读法。
设计依据在朗读中领会元曲的音乐美,在讲授中体会意境与画面相融合的古典诗词的魅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背一背。
(1)作者介绍(出示白朴生平介绍):白朴,元代山西人,长大后生活在山东。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2)(出示课件)认识元曲及简单分类:我国古代继唐诗、宋词之后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可分为剧曲和散曲,其中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天净沙·秋》为散曲中的“小令”。
(二)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感受诗歌.。
1.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感受曲中节奏和音韵美;
2.再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朗读技巧;
3.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和划分节奏;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学生齐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
(三)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大意,并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小学注重积累,简单说出每句大意即可)。
(四)再读,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1.引导发现:诗中写了哪几组景物?分别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诗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认识“对比”手法)。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试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诗句予以说明;并说说作者采用的表情达意的手法。(认识“以景见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手法。)。
3.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和诗中景物,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课外延伸:
1.了解元曲之祖马致远及元曲四大家。
2.出示《天净沙·秋思》对比学习,加深学生对元曲这一文学体裁的印象,也增加学生古诗词阅读积累。
六、说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萧瑟)。
对比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绚丽)。
七、说作业设计:
运用今天学习的古诗方法,去读读以下诗歌,感受曲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在不断的积累)。
1.《小学生必备古诗词93首》。
散曲《朝天门喇叭》(明王磐)。
2.《初中生必备古诗文66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八
荒凉古道西风瘦马流水人家温暖。
凄凉(深秋色彩)(普通景色)安宁。
苍凉夕阳西下幽静。
陪衬反衬。
断肠人在天涯。
(归思)。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九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通过对萧瑟秋景的描写,借景抒情,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
(二)教材所处地位。
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5课,本单元为诗歌鉴赏单位。古典诗文有着奇特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构思,它对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元曲的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
(2)理解本曲所表达的内容,把握此曲的主题思想。
(3)能够体会《秋思》的意境和作者的羁旅情思。
依据:根据最新的教学课标的要求,诗词曲的学习重在诵读。
2、重点:
能够背诵该曲,掌握该曲融情于景表达技巧。
3、难点:
领悟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该课是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古代诗歌的学习,但对于散曲这种文学样式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授课内容中,应包含介绍散曲的相关文学知识,讲授散曲的鉴赏技巧,引导学生感知本曲所表现出的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渗透式教学法和点拨法。所谓渗透式教学法,即在朗读、背诵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感悟中领会本曲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点拨法主要在应对学生回答问题时,所采用的教法。
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曲的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点拨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去主动思考。
(二)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诵读法、讨论法。即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曲中语言的音乐美以及绘画美,以及就课堂问题,分小组讨论。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分组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阶段。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在文学艺术长廊中,人们常把唐诗、宋词、元曲放在一起来说。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那么,元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呢?(板书:元曲)。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马致远的一首散曲《天净沙·秋思》。可以复习下前面所学的内容,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2、教师介绍文学常识: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提问:
现在我们知道,这首散曲是元曲,那么元曲是否就是散曲呢?(板书:元曲=散曲?)。
答案: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就是戏剧,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天净沙·秋思》就是散曲中的小令。
3、熟读。
首先,播放朗读带。让学生感知曲中的感情基调,进而本曲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多朗读、吟诵,教师边指导,划分节奏,在诵读法指导中品味意境。
“文章不厌百回读”。在教此曲时,我以读为切入点,精读、细读,在读的基础上讨论、感悟,深化认识,挖掘出审美因素。
4、点拨讲解。
a、提问:
《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作者是采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绘的?请学生来回答。依据:让学生注意到小令中意象,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表达技巧。
答案:
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夕阳。(板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夕阳)。
b、提问与点拨:
在这几个意象中,所用的修饰词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答案:
(根据学生回答,用彩色粉笔标出答案)所罗列的意象,都是比较萧索暗淡的。
根据课后的习题而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d、我的总结语:
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的心情往往是灰暗的,萧索的。秋天本来就容易勾起游子的离愁别绪,何况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望着漫长的前路,文中的游子更加易想到故乡的人,触动起他悠悠的哀愁。
“枯藤”、“老树”、“昏鸦”等这些景物的萧条和暗淡正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断肠人在天涯”这才明显写到游子,写到游子的心情,是点明主旨的句子。(请学生在书中标注出)这些萧索的景物与游子的心情交融在了一起,正是使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达方法。(板书: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三)练习设计:
1、背诵这首散曲,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
2、搜集关于思乡题材的诗句。
依据:能使学生更好地体味曲中的思想感情,增加知识积累。
五、说板书设计。
元曲(元)马致远。
曲牌名题目。
元曲=散曲?
意象: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
《天净沙秋》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等。基于这样的单元目标,我设计了这首元曲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通过意会阅读,在诵读吟咏中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了解写作背景,解读诗歌背后的故事,借此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词析句,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
教学难点:
提高鉴赏古典诗文的能力,了解本文写作特色及艺术手法。
1、关于导入。
在导入上,我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说说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背背秋天的古诗。这两个环节,我主要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眼中的秋天也是不相同的。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主要是为我接下去讲授《天净沙秋》和《天净沙秋思》做铺垫。因为这两首元曲虽然都是在写秋天,但是两位作者眼中的秋天并不是相同。
2、关于理解课题。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元曲,所以我出示课题后鼓励学生质疑,帮助学生理解曲牌名。
3、关于初读。
语文要读,那古诗文更要读,所以在初读时,我要求学生注意曲子每个字的读音,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出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
4、关于读词品句,品味诗文意蕴。
这个部分我首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在脑际形成意境。其次,读中悟情,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入情入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与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另外在评价中我注意授之以渔,渗透学法。如语文学习,就得这样从字里行间去品味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
5、关于课外拓展。
对事物相似性与相异性的鉴别是人类思维的基础,鉴别相似性与相异性是一种高强度的学习活动。因为两首元曲相仿的地方甚多,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相似的文本基础。通过找出相似性(共同点)和相异性(不同点),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引导发现两首元曲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深刻体会:文因情而生,不同的心境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即使在所选取意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另外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收集和阅读诗歌,所以我另外又拓展了几首,让学生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读懂诗歌。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一
一、说教材。
《天净沙秋思》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二、说教程。
教学用具: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三)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二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说明。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通过对比,体味诗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境。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练习的学习方法。
3、审美教育: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爱故土,爱亲人的思想感情。
1、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意境;通过写作表达某方面的情感。
2、难点:运用审美观点,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力。
1、导入新课: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因而“秋思”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味诗人怎样表达游子的思念之情的。
2、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早年,马致远热衷于功名,不得志,漂泊20余年,本曲就是他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3、比较理解:
结合多媒体画面,配以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流浪——),老师做同步解说: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迎面扑来,使人顿生寒意。他放眼望去:近处,几棵古老的大树上缠着一些枯藤,几只归巢的乌鸦在上面“呱呱”地叫着,听后使人毛骨悚然。远处,一条小溪蜿蜒向远方流去;小溪上有一座桥,桥上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屋顶上升起缕缕炊烟。此刻。游子耳畔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歌声:(老师唱)
按节奏和重音朗读诗歌,思考诗歌与多媒体画面有哪些不同?(师范读,生齐声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老师点拨:
原诗为了突出荒凉、悲哀的画面,把本来互不相干的九种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字一景,精要修饰,仅28字,处处写景,处处烘托―处处饱含着悲凉、凄苦之情。(提示:炼字;乌鸦有一个家?小桥流水炊烟―温馨的家?游子呢?)此时此刻,游子怎能不肝肠寸断?最后一句,集中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图示)
凡景语皆情语
黄昏悲哀
秋景烘托
图思念
多媒体画面,同样是为了表达“秋思”的主题,只是表现手法有差异。为了突出人物,游子首先出场,他自然会看到、听到、想到——一个“又”字,不禁使人想到游子过去的生活。所听之歌是现代人唱的,老师穿越时空信手拈来,显得恰到好处。从中可以看出,想象在说话和写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所说所写的事更曲折生动,使所说所写的人物形象更丰满。
4、朗读、背诵、回味。
5 、写作:
老师以前做过统计,很多同学喜欢秋天。是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许多生动的场面,,有许多景物可描写——针对你感受最深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秋天的思念”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500字左右;在写清一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可写对人、事、景的思考,也可写对人、事、景的思念之情。
6、作业:课外背诵,抄写作文。
补充说明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引入,上课的主要内容,课堂提问的问题,解决重点和难点的过程;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包括分组讨论等),对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估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使用,板书安排;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计划按照备课的要求完成教案,空位不够可以自行增加。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三
水无声,风无语,人不言,马徒行。
斜阳早已跌进了对面的山坳,血色的红霞笼罩着大地,染红了天穹。
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苍老的古槐被根根枯萎的树藤缠绕着,纠葛着,没有多余的枝桠。黄昏时的乌鸦,收起薄薄的羽翼,赶回了温暖的巢,悲寂的鸣叫刺破天穹,溅落满天的寒意,引起无限的感伤。(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窄小而破旧的石桥,不知承载过多少游子寻找的脚步,桥下潺潺的溪水缓缓流去,不知不觉中流向天际。像时间一般,转眼间,多少年又过去了。河边,几户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蜿蜒而又笔直。那飘渺的白烟,透过烟囱,很薄很薄,冉冉地向上飘去。(小桥流水人家)。
空中,几个孤零零的星星眨着疲惫的眼。偏僻的山村,一条小径隐藏在蒙蒙夜色中,,从一扇柴门前绕过,又在一个拐弯处消失。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古老的小道上,那冷酷无情的风肆无忌惮地刮着,没有其他的行人,只有一片片枯黄的叶子,轻轻地落进了作者的视线,那飘舞的身姿,如残蝶,在秋风中无可奈何地逝去——卷起、飞落。(古道西风瘦马)。
羁旅已久的游子在秋风中露出一双迷茫的眼眸,岁月的风霜写满了苍老的双颊,瘦小的身子,裹在单薄的衣衫里。那匹与游子朝夕相伴的马儿,也瘦了许多,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那落日的余晖渐渐地被天边的那抹乌黑给吞噬了。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诗人沿着最后一束残光行走。慢慢地,半月开始爬出来,睁着惺忪的目光,把一个孤单的身影投射在路上,形影孤怜。望着眼前的夜色,心中的思乡怀亲之情油然而起。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谁,是谁暗淡了天空,暗淡了季节,暗淡了每一颗疲惫的心灵?
离乡路脚步染尘土。
青衣顾留一抹楚楚。
山河暮眼模糊。
可曾依稀记来路。
老树枯只剩鸦声话如故。
马蹄孤追逐不停驻。
千山渡仍义无反顾。
游子苦向谁诉西风路过去何处。
天涯路可有乡音伴归途。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离乡路脚步染尘土。
青衣顾留一抹楚楚。
山河暮眼模糊。
可曾依稀记来路。
老树枯只剩鸦声话如故。
马蹄孤追逐不停驻。
千山渡仍义无反顾。
游子苦向谁诉西风路过去何处。
天涯路可有乡音伴归途。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离乡路脚步染尘土。
青衣顾留一抹楚楚。
游子苦向谁诉。
西风路过去何处。
天涯路可有乡音伴归途。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四
《天净沙·秋思》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首曲。此曲中诗人通过描写10种具有哀愁色彩的景物,表达出诗人厌倦羁旅漂泊,极度思念家乡的情怀。
1、知识与能力:掌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由景物分析展开画面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此曲深含的主题思想。
1、重点:掌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难点:掌握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此曲画面意境。
初一的学生刚由小学步入中学,他们的心智正在逐渐成熟。但是初一的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特别是对于具有极高意境的古诗词的欣赏上,大多的学生都不能深入的去体味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的意境美,以及古诗词中隐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于这一学情,对于具有极高意境的古诗词教学中主要采用渗透式教学法,即积极营造意境氛围,在意境氛围的影响下感受诗词意境美以及深刻领悟作者诗词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曲的主动性。使学生既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基本功,以能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感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所以,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渗透式教学法。即在朗读、描绘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画面美,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画面意境,激发深长的创造性思维,使在审美享受中,潜移默化,启迪艺术灵感。
8 分钟。
(一)引用。
2、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讲解,古人写诗词,其中所写之景必定包含了作者心中之情,引出《天净沙。秋思》运用的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们找出本首曲中所写的景物。
(二)在之前朗读此曲的基础上感悟名家朗读,初步感知此曲的感情基调。
(三)引导学生们找出此曲中所包含的景物,并引导同学们找出“夕阳西下”这一大背景的景物,从而进行下面的教学。
(四)“夕阳西下”作为此曲9种景物的大背景景物,教师需要牢牢抓住“夕阳西下”这一意象,通过老师描述以及音乐营造与此曲感情吻合的意境,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知此曲画面,为深入理解情感打下基础。
(五)感知画面之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六)教师引入作者介绍,升华诗人情感。
因比赛时间只有短短8分钟,因此对于此曲每句曲的深入解读无法做到,但结合此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是掌握借景抒情艺术手法;
二是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把本次微课设计为在解决此曲的基础知识与反复朗读之上,第一,引导学生抓住“夕阳西下”这一具体意象就此展开画面描绘;第二、聆听此曲画面教学;第三在聆听中感悟诗人思想情感,并引导学生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
1、教师牢牢抓住“夕阳西下”这一具有哀愁的具体意象,据此展开此曲的意境画面教学。
2、由画面引领学生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而画面则是由10种组成,整个微课围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一艺术手法使达到对此曲的深刻理解。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五
只知道,今年的秋天还是和往日一样苍茫萧瑟。。。
干枯的枝藤无力地耷拉着老树,路旁田野中跃过几只乌鸦,它那刺耳难听的声音,打破原本寂静的场面,传来阵阵回音。。。
一股秋风呼呼地吹起地上早已泛黄的树叶,使人的心里不觉更增添了一份寒意,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不发觉地一想:小时候,在父母的呵护之下长大,无忧无虑地玩耍着,而如今却漂泊他乡,毫无故乡的音讯,那思乡之情溢满了全身心,让我夜夜难以入睡!
眼前,那汩汩的溪流还是那样缓缓地流着,但是显得毫无生机。横跨小溪的古桥呆呆地望着呈现出眼帘的一片死板的黄色。
我顺着那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羊肠小路往里看,几缕炊烟缭绕升起,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不过,这种景象我早已见惯,在夕阳的衬映下更是显得平淡无奇。
古道荒凉,萧瑟的西风袭击阗我和老马的身驱。傍晚的太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伤心、伤心复伤心,在天涯的人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呢?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六
《天净沙秋思》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这篇作品是元曲中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作品,被人们誉为“秋思之祖”,它无论在思想内容,遣词造句,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值得品味学习的地方,为了让学生走进作品,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我运用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以及应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作品中的意象,从而体会到作品的完善到“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程度,感受作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功底,感受作者将情与景高度融合的艺术手法,感受一个长期漂泊天涯的沦落人内心的愁苦孤寂之情。
1、了解小令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小令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品味每个字,感悟作品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多媒体,收集作者的资料;使朗读有视频、音频效果;使绘画更加便捷修改。
一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近作者,崇拜作者,从而激发学习他的作品的积极性)
1、介绍马致远元曲中的地位;
2、介绍《天净沙秋思》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在这个环节中,点击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这部作品在古曲文字中的地位,调动“主体”作用)。
1、播放配乐诗朗读;
2、学生说说朗读这首小令的感情色彩(悲凉)、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3、模仿朗读;
4、抽个别学生配乐朗读,并背诵(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应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走进音频,视频所渲染的意境中去,感受古曲文学的音韵美)。
1、说一说
(1)作品前3句多少个字?写了几种事物?
(3)这9种事物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2、画一画
把作品前3句画成三幅画,要求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事物画在画面中心(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每一幅画都可能有3种以上的构思,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理由,鼓励学生大胆联想、想象,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依次在课件中点出:
3、描一描
让学生讨论:画完成后,要上色彩,该为这三幅画定上什么基色最恬当?学生讨论后点击多媒体出现灰暗、明亮、灰暗(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艺术的通性,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从而体会作者“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作者把景和情高度融合的艺术手法)。
4、品一品
品味作者在前3句中的感情色彩(感受作者的情感逐渐强烈)
点击课件(苍凉、悲凉、悲愤)
(教学设计意图:深入学习作者的艺术表现力。)
5、悟一悟
学生自然得出结论
(潸然泪下、泪流满面)自然导入诗眼的学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很快能领悟到马致远用9种事物层层铺垫、渲染,就是为了唱出这首小令的最强音,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天涯的沦落人内心的孤寂愁苦,无论在教法上,小令内容的学习上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再完成最后一幅画。
孤寂悉苦
更暗淡
瘦藤老树昏鸦,
远山河水人家,
古道北风瘦马,
斜阳夕下,
断肠人去天涯。
学生讨论改动后的元曲是否更加完美?
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时字字斟酌的写作态度,感受作品达到“一字不易”的程度,感受这首小令不愧为“秋思之祖”。
1、先让学生来谈谈学了这首小令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把“秋思之祖”有形的字变成打动心灵的声音。
教师小结:这首元曲仅用28个字,就把读者带回到七百多年前的一个深秋的傍晚,感受一个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字字都扣着“情”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作者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不愧是魅力近千年的“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七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赏析】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二十八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开始的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表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八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十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1323?)号东篱。元大都(拿北市)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晚年隐居杭州乡村。他是元代著名杂剧、散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多叹世之作,抒发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愤懑,也有浓重的隐居乐道,超然物外的消极情绪,风格豪放清逸。有近人辑本《东篱乐府》。
二、【解题】天净沙,曲牌名。秋思,秋天的思绪。
三、【译文】
黄昏,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乌鸦在哀鸣;潺潺流水,小桥旁边,呈现几户人家;嗍嗍西风,荒凉古道,疲惫不堪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已经落下,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旅人,不禁又升起思乡思亲之情,简直要肝肠俱断了。
四、【简析】
枯藤老树昏鸦,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以乐写哀,和萧索荒凉的上下两句形成对比,反衬了作者孤独、寂寞、愁苦和思乡之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渲染悲凉气氛。昏鸦归巢,小桥人家,为“断肠人在天涯”做铺垫,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作者直抒胸臆,强烈的表达了作者悲凉孤独愁苦和思乡之情。
五、【主题】
通过对秋天黄昏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悲凉的情思,抒发了一个长期飘零异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六、【艺术手法】
1、前三句无一动词,而仅仅排列了九个独立的名词。实际上就是九个独立的意象。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呈现一幅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诗歌意象的排列组合上,这首小令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功的典范之一。
2.静景与动景相映
3.景色与情思相融,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二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
[一]古道:古老的驿路。《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念奴娇》词:“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二]断肠人:指飘泊天涯、百无聊赖的旅客。
开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感情比较相似的还有一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更被王国维称赞其秋思为小令之最佳者。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阳下, 乌鸦归巢, 小桥边,农人回家; 而荒凉古道上, 瑟瑟秋风中, 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 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 全曲不着一"秋", 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 不用一"思", 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枯藤老树昏鸦,” 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藤”、“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采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式,语调也因平仄的转换而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为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笔锋一收,又将我们从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中拉回到无奈的现实里来: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宛然,无论情愿不情愿,喜欢不喜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迹天涯的孤行苦旅还得继续。“仄仄—平平—仄仄—”,音声一变,气息也由舒缓再次转为短促,显示出诗人的激愤的情绪,我们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 “夕阳西下—,”“平平平仄——”我们的心再次被诗人揪起来:落日西逝,暮霭笼罩,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往何方? “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此时愁苦之情溢于言表,是一种浓浓的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诗人发出一声仰天浩叹,就此作结。 “伤心的旅人,在遥远的异乡漂泊流浪。”是伤心?是孤寂?是悲哀?是无助?还是无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这既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与嗟叹,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有力质问和无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来,纯用白描手法,仔细揣摩,却又满是比喻象征。用词之精炼准确,结构之精致巧妙,寓意之深刻广泛,实为罕见。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句意: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首句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恰与游子悲凉的心境相吻合。
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
第二句的画面转为明净。这样生意盎然、充满人间温情的家的景象,会激起游子怎样的情感呢?是向往吧,但向往过后更添悲凉——因为他只是过客,这一切不属于他。
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
第三句这幅悲凉的画面,让读者可以想见马上的游子凄苦的神情。
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第四句 收束中表现了游乡的悲凉情感。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二十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
马致远(约1251年-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
内容
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将要回巢的乌鸦,潺潺流水的小桥旁边住着几户人家,迎着西风,骑着瘦马,一人在古道上独行。太阳快要落山了,思乡的游子还在漂泊。
主旨
表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寂愁情与思乡之情。勾勒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景图象,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乡间图景,以此烘托出漂泊天涯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游子倦于漂泊的愁苦之情。
手法
1.运用了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2.运用白描的手法,用朴素简练刻画写出了具有色彩的事物,融情于物,渲染出了一幅凄凉破败的深秋晚景图,烘托出游子凄苦愁楚的心情。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二十二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 秋思。》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说明。
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通过对比,体味诗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境。
2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练习的学习方法。
3 审美教育: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爱故土,爱亲人的感情。
1 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意境;通过表达某方面的情感。
2 难点:运用审美观点,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力。
1 导入新课: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因而“秋思”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去体味诗人怎样表达游子的思念之情的。
2 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早年,马致远热衷于功名,不得志,漂泊20余年,本曲就是他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3 比较理解:
结合多媒体画面,配以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流浪------),老师做同步解说: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迎面扑来,使人顿生寒意。他放眼望去:近处,几棵古老的大树上缠着一些枯藤,几只归巢的乌鸦在上面“呱呱”地叫着,听后使人毛骨悚然。远处,一条小溪蜿蜒向远方流去;小溪上有一座桥,桥上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屋顶上升起缕缕炊烟。此刻。游子耳畔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歌声:(老师唱)
按节奏和重音朗读诗歌,思考诗歌与多媒体画面有哪些不同?(师范读,生齐声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老师点拨:
原诗为了突出荒凉、悲哀的画面,把本来互不相干的九种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字一景,精要修饰,仅28字,处处写景,处处烘托—处处饱含着悲凉、凄苦之情。(提示:炼字;乌鸦有一个家?小桥流水炊烟—温馨的家?游子呢?)此时此刻,游子怎能不肝肠寸断?最后一句,集中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图示)
凡 景 语 皆 情 语
黄昏 悲哀
秋景 烘托
图 思念
多媒体画面,同样是为了表达“秋思”的主题,只是表现手法有差异。为了突出人物,游子首先出场,他自然会看到、听到、想到------一个“又”字,不禁使人想到游子过去的生活。所听之歌是现代人唱的,老师穿越时空信手拈来,显得恰到好处。从中可以看出,想象在说话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所说所写的事更曲折生动,使所说所写的人物形象更丰满。
4 朗读、背诵、回味。
5 :
老师以前做过统计,很多同学喜欢秋天。是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许多生动的场面,,有许多景物可描写------针对你感受最深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秋天的思念”为题,写一文章。要求:500字左右;在写清一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可写对人、事、景的思考,也可写对人、事、景的思念之情。
6 作业:课外背诵,抄文。
补充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引入,上课的主要内容,课堂提问的问题,解决重点和难点的过程;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包括分组讨论等),对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估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使用,板书安排;课堂练习,课堂,布置作业,等环节。计划按照备课的要求完成教案,空位不够可以自行增加。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篇二十三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