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通用15篇)
教案教案的编写要注意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可以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2、:通过学习条形统计图,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5、联系。
6、知识目标7、:让学生认识横向复8、式条形统计图,9、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10、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1、能力目标12、: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1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5、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图:
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图:
根据一张统计表,画出了两张统计图,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刚才通过两种统计图的比较,我们知道横向复式统计图与纵向复式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比较为方便。
1、出示教科书第105页的例题2。
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昨天我们又学过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大家利用这两个旧知识完成例题2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这张统计图,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例如:两个停车场有一个共同4、的特点,5、就是轿车停放的数量较多,6、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其他停车场中轿车的数量也是很多,7、这就体现了一个统计学的思想。
8、完成教科书第106页的做一做。
(3)1985年甲、乙二个地区降水量各是多少?2000年呢?
(4)根据这张统计图,(5)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有没有什么建议?
1、完成教科书第107页练习二十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全班进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教师要结合本习题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2、完成教科书第107页练习二十的第2题。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发现的问题。
(2)根据同(3)班同(4)学家庭人住房面积,(5)合作完成一张横向统计图。
3、完成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的第3题。
4、完成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的第4题。
5、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练习二十的第5题。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6、出示教科书第109页练习。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这个问题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
教科书第105页的例题2。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件。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1、学习例2。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1、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106页做一做。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三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课本121页至123页中的“课堂活动”1,2题。
2、使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生:......
师总结: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人或事物的变化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两种(或几种)人和事物的变化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图例-------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孩子们想一想当统计什么对象的时候需要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
师:总结:当统计对象不止一个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师:老师在网上也收集了一些不同类别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
(2)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生:......
师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后还会学习更多的统计图。如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
(3)师:请看这幅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生:一格代表5毫米。
生:在东部,7、8、9月份降水量最高。
生:在()部,()季度降水量最低。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四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西师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统计知识dd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统计表后出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这后还会认识更多形式和种类的统计图,如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既是旧知的迁移与发展,也是以后学习的认知桥梁。
单元内有4个例题,前两例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特征,后两例引导学生学会画图。而本课学习例1、例2。例1以回顾旧知为起点,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初步认识。例2则重在会看条形统计图,会简单的分析统计数据并填写相应的统计表。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1的素材与例2有机整合,完成整课的教学dd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
在第一学段中,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
而通过长期地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训练,我班的孩子,不但基础扎实而且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把握。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分析,判断、预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经历观察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鉴于预设的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认为本课的重点为: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会正确分析相关的数据。难点为:知道条形统计图中单式与复式的区别。
四、教学策略
我校进行了3年的《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课就主要采用了其中的“问题探究策略”。问题探究策略,以问题为核心,以研究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思维策略为目标,设计迁移性、过渡性、反馈性、强化性、延伸性等问题。通过有效问题的有效解决,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说明合作交流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创新。在教学策略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
五、教学过程
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运用提高六个环节。围绕“问题”展开教学。
1、创设情景。
并提问:“这次郊游当中准备开展五个活动,每人可选一项,事先要知道我们班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怎么办?”学生自然的想到要事先进行统计才行,从而产生统计需要。并立即让学生自主开展统计活动。于是,由真实的情景转入学习的初期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事先准备的表格纸上制出一张统计图。
与此同时,我将另一个班参加各项活动人数的统计图展示给学生。看到两张反映不同班级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图,自然地会进行比较分析。于是提出活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2、提出问题。
利用两张统计图中人数接近的一项活动。设问:“三班和四班参加××的人数,谁多谁少?”凭借肉眼观察,肯定会有不同答案,进而发生争执。此时此刻,引导学生想办法。可能会说到用直尺量高度,用直尺比刻度等方法(课件展示)。给予肯定的同时,追问:“有没有简单的方法,能一目了然地看清谁多谁少?”自然会产生把两张统计图合二为一的需要。顺水推舟抛出核心问题:怎样将两张统计图,合二为一?学生在认知需要和问题驱使下,就开始问题的探索。
3、探索问题。
我预设,学生可能会生成这些方法(课件展示)。面对众多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运用“选择探究策略”进行合理选择。让学生体会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又懂得寻求方法的合理性。
计图表示的严密性。
4、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纳入认知系统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才完成了认知的建构,新知的内化。把复式条形统计图,纳入已有的统计知识中,并明确它的特点,完成知识建构。于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弄清:“这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在相互交流中充分明白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一有两种颜色的条形;二有图例。三还能反映两组数据情况。充分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内涵后,自然地揭示它的概念名称dd复式条形统计图。
5、深化认知。
问题得以解决,认识如何深化呢?继续利用好例1的素材,让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和活动建议。如:两个班参加什么项目人数最多?三班参加野炊的人数比四班多几人?等。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习惯和能力。
树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是课改的追求。为此,让学生自主填写统计表。在任务驱使下,主动学会看懂统计表,并思考填写的方法。学生可能会一行一行地填,也会一栏一栏地填等,从中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沟通统计图与统计表之间内在的联系,明确各自的优越性。从而深化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6、运用提高。
学以致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基本练习dd课堂活动第1和第2题。统计学认为,收集、分析数据,是为预测、干预未来数据和解决问题服务的。为培养学生的预测意识和能力,设计一个拓展问题:“根据你们的分析,预测一下如果再投一次,小刚和小强分别会投进几个呢?”,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五
1、经历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2、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3、会画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学会简单的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陈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抓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设计教学。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构建,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等因素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藤老师设计的几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这种生本理念。
在引题环节中,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图的必要性时,设计得很有匠心。分别出示两张单式统计图(本班学生男生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和本班女生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从这个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通过提问使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单式统计图不利于比较两组数据,实在是太麻烦,非常需要复式统计图。再请学生设计一个统计图,能很方便的比较男女生兴趣小组的情况。请同学设计草图后交流、择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时,深刻体会到复式统计图的必要性。还有数学老师都知道在让学生画一张统计图是很费时间的,他大胆地让学生采用徒手绘制统计图草图,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复式统计图形成的过程,一举两得。
二、注重知识的对比认识,环环相扣,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对比教学就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比类推、举一反三。具体而言,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节课中,陈老师让学生对比单、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在比较辨别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以此深化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应用范围的认识。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又是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由于制作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要考虑的方面较杂,费时又多,而用excel软件制图是信息化时代的趋势,不必在制图上为难学生,故北师大版教材建议在方格图上考核学生,甚至建议可直接出现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即,一方面是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一方面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我们已经形成统计教学以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为发展统计观念的认识。但是,我们是否还要辩证地看到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不是每一次统计活动都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而是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有所侧重地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某个片段,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
居于这样的思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分析统计数据的作用;欣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用制作统计图的片段中感受电脑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锁定教学重难点为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根据所学统计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及用excel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首先选择了教材创设的投球情境为课堂的主要资源。浏览前面有关统计图的教材,本节第一次出现数据是小数的,参阅其他版本的教材及参考其他,大多是统计班上男女同学、不同地区人口,或温度的内容,且不在方格图中呈现。这一方面没有合并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不符合北师大版编者的意图。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让学生经历产生合并统计图的过程及从统计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上。
为了避免学生合并的随意和盲目,避免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在学生产生合并需求时,我不是马上放手让学生去合并,而是让学生先借助单式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思考如何合并?在学生充分思考及讨论达成大致模式后再让动手尝试。这样做还有利于学生在合并过程中进行数学化的思考,对想象活动进行必要的内化。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用数据来描述现象、回答问题和作出判断与预测才有时间的保证。
预设本课教学时,我除了充分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外,又对教学过程作一些开发与加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先后呈现单手投球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和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既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认知,又为后继的学习提供准备材料,接着通过提出需要对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才能作答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产生合并统计图的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所要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明确其适用的情境。
而且,让学生先面临具体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数据来解释,并让学生尝试运用,从而切实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敏锐性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恰恰是统计观念的精髓所在。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反映更丰富的信息的需要,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发展而来的,初步感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又能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展示完学生的合并作业后,我特地安排重现制图的过程,目的在于优化作图方法。我发现学生呈现的图虽然作对了,但作图的方法不够合理,会影响学习效率。
应用环节,我首先提供缺少图例的统计图,再一次强化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紧接着让学生观察统计图捕捉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在保证重点落实的基础上出现变式——横向统计图,旨在培养学生灵活应对的能力。统计的作用如何体现,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到的和浏览各式各样的统计图入手。用excel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学生来说极有新鲜感,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我特地作为拓展点引入。
课堂总结,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又重点引导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统计教学,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发展。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是发展统计观念的基础。只有学生在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驱动下,主动地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统计观念在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七
教材分析:
例2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直尺、铅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统计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
(出示课件)。
2、这是一张甲乙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表,为了能让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统计表中的信息,老师把制成了一张统计图,(出示课件,并让生说出是什么统计图,并出示板书卡片: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生动手制作。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制作的?
3、刚才通过同学们作品的展示,老师觉得你们已经掌握了怎样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那在制作过程中,你想提醒大家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呢?4、的确,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还真不容易,老师再和你们一起制作一张好吗?(边演示边说过程和注意点)。
4、解决问题。
请同学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从中又能获得哪些信息呢?请同桌交流交流。
5、汇报。
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拓展与应用。
2、老师在这里还搜集了近三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总数。
(出示课件)。
4、生制作。
5、展示作品。
6、你们是这样制作的吗?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
7、预测。
8、总结。
四、课外延伸。
(出示课件)。
老师刚来到大楼小学就发现,四(1)班的男生比女生多,这是一种特殊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调查一下四年级的男女生人数情况,绘制成一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整理出一份分析报告,到时候寄给老师,老师把它发在学校的校园网上,相信你们一定行!
五、课堂总结。
好了,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共同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这是一节参加上课比赛的课,准备时间只是半天,匆忙之中写出这份教学设计,而且这是第二课时,是在前面一位老师29号比赛上的第一课时,我再接着上第二课时,连试上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出乎意料,准备好的课件却是没有用上,因为正当我要上课时,突然停电了,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这一直没有的事情,台下的观众望着我,评委和领导也在积极查找原因,结果是没有办法,因为整个这个街上都停电了,而且是什么东西都烧了。领导告诉我,只能这样上课了,需要什么赶快准备。我告诉领导,我只要小黑板和三角板。
我望着台下窃窃私语的老师们,突然觉得,这也许能更加的锻炼我,我从容不迫的接过三角板和小黑板,快速的画好自己所需要的统计表,并在脑海中快速的把自己的课给重新的定了一下,准备好的时候也就10分钟。
我向评委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我镇定的站在台前,对台下有些不知所措的孩子们说,看来,今天是想考验老师和同学们,考验我们的信心,孩子们,你们有信心上好这节课吗?孩子们重新又激情四益起来。
一节课下来,轻松快乐,望着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和评委们亲切的微笑,我知道,自己的自信和镇定也感染了他们。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难点:
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读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118页情境图)。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
1、独立思考。
2、班内交流。
谈话: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出示调查表)这样制作可以吗?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请看屏幕(补充数据)。
(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尝试比较,提出问题。
谈话: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较)
谈话: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较呢?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
谈话:你打算怎样整理数据?(统计表,统计图)
2、独立思考,探索方法。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统计表,咱们一起来整理整理好吗?(师生共同整理填写统计表)根据这个表格中的数据比一比,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比较、分析,作出判断)
谈话:刚才我们是用统计表进行整理的,用统计图怎样整理更便于我们比较观察呢?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开始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
3、班内交流,学习方法。
谈话: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可能出现单式和复式两种不同的整理方法,应着重引导学生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4、比较解释,优化方法。
5、查漏补缺,完善方法。(根据学生制图的情况,补充完整,完善方法。)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巩固看图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1)独立解答。(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独立解答)
(2)班内交流。
2、课本第129页,“我学会了吗”的第1题。
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设计调查表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注意什么?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九
一、情景导入。
1、你们知道我们班同学吃蔬菜(茄子、土豆、芹菜、菠菜)的喜好程度吗,分别出示收集整理的四(2)班男女生喜欢吃蔬菜情况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图。
3、说一说单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4、如果在统计图上分别表示出喜欢这几类蔬菜的男生和女生人数,该怎么办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学生展示统计图。
4、讨论交流:
5、全班汇报交流。
6、根据统计图回答100页的问题。
先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三、应用反馈。
(1)完成第101页“做一做”的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回答后面的问题。
(2)、练习十九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复习,能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自己班同学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合格情况,收集有关的信息。
1、小组分工整理数据,把数据填入统计表。
项目。
人数。
性别文字处理绘画上网编程其他。
男
女
2、小组内交流统计表的数据如何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4、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什么顺序填写的。
注:也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项目开展活动。
1、分析借阅图书情况统计的数据。
2、根据统计的数据独立完成统计图,想一想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3、指导学生适当重新整理数据,问:如果不分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应怎样整理数据?统计图应该怎样画?(按图书种类把相应的借阅本数相加)。
4、学生再独立完成第2个统计图。
5、分析比较:
(1)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3)五年级一班本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图书?
6、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十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页的例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1、学习例2。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1、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106页做一做。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十二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它是在学生学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纵向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在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时,往往要用去一节课的大半时间,当要组织学生评价、分析,针对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推测问题时,却出现草草收场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法上作了新的改进和尝试。复式条形统计图。
选择怎样的素材更有利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我没有采用课本例1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材料,而选择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这些事例都是学生熟悉的背景材料,更容易调动学生探究、观察的积极性。因为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去画统计图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解读统计图,要从统计图所反映的事件、数量,提出数学问题,并发挥想象作出合理的推测。在教学中我努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留给了学生更多的质疑、评价和想象的空间。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先向学生呈现复式统计表以及由此得出的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对比观察,感悟到复式统计表能直接比较出各项目男、女生的相差数,但不能直观形象地反映数量的变化;而单式条形统计图随能直观地看出男生或女生人数的变化状况,但不容易对同一项目的数量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要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为了节省画图时间,本课在教学手段上采取了“以摆代画”的方式,形象地突出了把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如何去合并的思考过程。这总方式大大节省了学生的操作时间,使学生集中精力在区别不同的合并方法上。由于纸条可以随意移动摆放,学生在合并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想法。在反馈时我注意呈现学生不同的合并方法,并及时引发学生比较评价,再通过电脑演示画法过程,使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到规范的。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2、经历观察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统计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我们要知道商店里的商品销售情况、或学校里各年级的学生人数等,就要用到统计的知识。
3、为了能让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甲乙两个停车场停放各种车辆数量的多和少,老师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出示),这是什么统计图?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自由说。要有统计图名称,图例,区分内容。有横轴…)。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有些事物进行成对的比较,和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一样,但一定要标明图例,便于区分不同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4、的确,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还真不容易,老师再和你们一起制作一张好吗?(边演示边说过程和注意点)(可板书)。
5、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发现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
6、汇报。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结:不但要学会分析数据,还应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6、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即: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统计图,思考:
(2)根据这个复式统计表,画哪种统计图更合适呢?
小结: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当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三、巩固与应用。
完成教材106页的“做一做”
(根据这些信息发现绿化搞得好,树木就多,树木多就能带来更多的降水,树木就更茂盛,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所发现的信息,预测一下,如果人们还是肆无忌惮的破坏我们的家园--地球,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是的,大自然必然要惩罚我们人类,科学家们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看来保护环境已势在必行!
课后反思:
横向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在学习了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本课先复习纵向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以旧引新,进行知识的迁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经过学习学生基本能画出横向条形统计图,只是在画图的过程中比较慢,要多练习,才能熟练。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十四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上)第110111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用途,掌握其绘制的方法。
2、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判断、预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在探索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判断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1、联系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体育课中的投球游戏,让学生说说单手投得远一些,还是双手投得远一些?
3、比较中引发学生对复式统计图的需求。
(1)看这两幅统计图,比较两种投球方式投球的距离,说说怎么比的?
(1)先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合并这两幅图?
(2)同桌合作,尝试在方格纸中画统计图。
(1)(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统计图。
交流中完善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预设:1、教师介绍并在图上添加图例;2、学生提出图例,随机在图上添加图例)。
(3)学生修改完善刚才的统计图。
(4)回忆归纳刚才的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方法:学习就是在这样不断思考、交流、反思调整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的。
这样的统计图和刚才的统计图(显示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4、揭示课题:
(1)这样的图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为什么叫复式条形统计图呢?(学生交流,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5、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统计表略)。
学生独立填写后,和屏幕对照。
6、分析统计结果,感知看图比较的方法。
(1)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统计结果,思考:
a、单手投球,哪两位同学相差的距离最大?双手投球呢?
b、两种投球方式的距离,哪个同学相差最大?
刚才大家回答问题的时候,是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体会统计图比较的直观,方便)。
8、渗透科学的统计思想。
这只是五年级几个同学投球距离情况的统计,其他小组是否也这样,活动课大家可以实际投一投,将数据收集起来再比较。
1、根据某学校各年级学生近视人数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图,表略)。
(1)思考:画统计图要注意些什么?
(3)(实物投影展示)说说你是怎么画得又快有好的?
(4)分析: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看了这个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2、分析统计图:
思考:
(1)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哪一项体育达标的人数最多?
(2)你会比较男、女生每项体育达标合格的情况吗?
(3)你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了那些了解?
欣赏不同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后同学有兴趣去搜集这样的图。
如何写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篇十五
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该例题通过给定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首先给出的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的复式统计表,要求学生在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之上学习如何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生活已先于统计到了学生的面前。该部分内容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并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要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咱们的地球上一共有多少人口吗?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那么我们沂源县又有多少人口呢?(出示)这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乡人口数量的情况,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口数。)。
2、自主探究。
(2)讨论并归纳: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就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务成对进行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一班和二班等,那么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把城镇和乡村的人口也进行对比和合并,来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共统计图。
3、合作交流。
(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揭示课题:向这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信息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请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后教师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一样,都要标明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并写明单位。另外复式条行统计图还要在右上角表示出每项数据用什么样的图示或者颜色来表示。每项数据所用的图示或颜色最好不同,以便于区别。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全班交流: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口总数逐年上升,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实行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因为人口众多必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而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也是越来越高。
小结:从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第四小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然后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交流信息。)。
2、完成练习十九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3、作业纸发放,巩固练习。
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台数如下表。
规格。
1匹。
1.2匹。
1.5匹。
2匹。
七月。
20台。
45台。
38台。
24台。
八月。
14台。
35台。
29台。
12台。
请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商店的经理,明年进货时你有何打算?
四、总结完善。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建议?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写一篇数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