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舆情分析报告篇十三

一名,领导观察组,负责观察组全部工作。

(二)观察员。

(一)危机舆情应对。

1、舆情监控发现。

2、舆情上报。

3、组织应对。

4、后期舆情收集汇总。

(二)良性舆情引导。

根据领导指示,确定需正面引导的主题。舆情观察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单位方面的信息,不能自作主张炒作主题。

(一)奖惩以月为单位进行。

(二)舆情观察组每处理一次舆情险情,根据舆情的发现、上报等各个环节的应对处理情况,给予舆情观察员一定的加分奖励,计入绩效考核分;未发现舆情或应对不力造成一定影响的则扣除一定绩效分值,造成影响严重的还将追究其他责任。

(四)本月无舆情风险,也无舆论引导宣传,则不奖不惩。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篇十四

201x年五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共为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0、04%,增速高出全国银行业机构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随着资产规模基数的增大,上市银行维持资产规模高速增长变得愈加困难。此外,宏观调控力度加强,资本充足率逼近警戒线,以及国内外银行竞争的加剧,也限制了上市银行的高速扩张势头。近三年来,五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扩张势头呈下降趋势,201x年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基本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增速持平(201x年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22、2%)。其中,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的资产规模增幅下降较为平缓,民生银行增幅下降最多,为23个百分点,深发展201x年增幅最小,仅为5、93%(见表1)。

2、贷款增速回落不良贷款绝对额上升。

201x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比上年末回落6、6个百分点。

201x年末,五家上市银行贷款余额1、28万亿元,同比增长22、55%,与上年末同比增幅53、04%相比,增幅明显放缓。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560亿元,同比增长48、70%,较201x年99、29%的增长速度,增幅明显下降。特别是深发展的贷款余额出现了负增长,为-3、94%。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贷款高速扩张,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高速增长的后遗症在宏观调控下已显现。201x年末,五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总计437亿元,比上年增加70亿元,同比增长19、20%;各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都明显上升,其中,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上涨速度最快,达45、19%,净增11亿元;深发展的不良贷款净增额最大,达到30亿元。(见图1)。

3、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上升。

计提准备金比例直接影响银行的税后利润。贷款损失准备金中的专项准备金包括除正常类贷款以外,拨备给其他四类贷款的准备金,是衡量准备金计提标准是否符合谨慎性和稳健性原则的重要标准。

从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标准来看,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计提准备金比例相对较高,这也证明了它们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体现出其谨慎的会计处理原则和相对稳健的经营方式。华夏银行和深发展也都严格按照银行业监管指引标准制定计提标准。

根据贷款违约概率,银行通过贷款损失准备金账户弥补可能的损失。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测量银行应对不良贷款和信用风险的能力。

比较分析五家上市银行201x年末与201x年末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我们发现,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明显提高,从201x年末的59、5%增长至201x年末的76、8%,增加了17、4个百分点。201x年末,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均超过100%,分别为117、1%、112、5%和101、4%;华夏银行和深发展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分别为61、5%和35、5%。

201x年,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均有提高,其中,浦发银行的增幅最大,增加19、9%;民生银行的减幅最大,减少了17、9%,但其覆盖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达到117、1%;深发展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为35、5%,较上年微降0、5%。

4、信贷结构优化任务艰巨。

(1)贷款行业投向集中度仍然较高房地产贷款风险增大。

国外的理论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集中度与业绩成正比。这主要由于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行业投向集中,有利于发挥商业银行专业化的比较优势,培养长期的客户关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贷款集中度较高意味着风险较为集中,系统性风险较大。此外,贷款行业投向也体现商业银行把握宏观经济波动及控制风险的能力。

201x年末,各上市银行的前六大行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均超过75%,行业集中度依然较高,其中,招商银行最为突出,达到87、38%。从各上市银行贷款投向来看,制造业(工业企业)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最高。201x年,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深发展分别达到16、39%、30、25%、27、66%、26、02%和25、66%。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原因,各上市银行都没有披露更具体的行业投向,特别是在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贷款投向状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从201x年3月17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包括两方面: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住房贷款优惠利率上调,标志着央行从供应调控转向需求调控。

截至201x年末,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总额合计为1262、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8%;个人贷款总额合计1763、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3、8%;两项贷款合计3026、1亿元,占201x年末贷款总额的23、6%;其中,浦发银行的两项贷款之和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最高,达到27、8%;招商银行最低,为19、4%。(见表4)。

房贷利率上升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和住房按揭借款者还款负。

担加重,违约风险增大,提前还款风险上升。招商银行的房地产建筑业贷款投放比例相对较小,只占到贷款总额的4、8%,远低于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9、8%。其余四家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业放贷金额均超过各自贷款总额的10%,这一比例最高的.是华夏银行,达到13、9%。五家上市银行中,浦发银行的个人贷款投放比重最高达到15、8%,华夏银行的个人贷款投放比最低为8、0%。其余三家上市银行个人贷款投放比均在11%至15%之间。根据国际经验,从住房抵押贷款开始发放到风险集中暴露的期限一般为8年左右,我国是从开始大量发放住房信贷,在未来的几年内,个人贷款的风险可能会逐渐暴露。

(2)大部分上市银行贷款客户集中度下降。

201x年末,除深发展和华夏银行以外,其余三家上市银行前十大客户集中度都下降了,其中,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为37、9%和26、58%,同比下降了10、36和10、11个百分点。这主要由于三家上市银行的贷款规模扩大,而各家银行前十大客户的贷款余额基本保持相对稳定。201x年,深发展的贷款客户集中度大幅上升,达到128、7%,主要由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深发展的资本净额从201x年末的89元亿元下降到201x年末的33亿元。(见表5)。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篇十五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信访、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按照“事件处置主体是信访、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各村(社区)作为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领导小组及成员务必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扎实有效地做好舆情监测报送处置工作。

(三)事件处置单位。指定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采访记者的接待;指定专人(原则上是分管工作负责人)按照统一口径接受记者采访。

(三)解析引导,注重时效。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做到主动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精心设置议题,加强对经济增速、实体经济、国企改革、环境保护、金融热点、就医就业就学等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防止负面舆论集中爆发,防止具体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慎重稳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不炒作不渲染。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及时调控热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防止出现大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漩涡。

(一)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保证通讯畅通。

(二)强化信息报送。发现有关重要舆情,第一时间向镇有关领导报告,根据领导要求,及时协调沟通、依法处置。重要舆情即时报送,每天下午17时汇总报送当天信息。舆情统一报至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格式为“标题+链接地址”,要确保沟通渠道顺畅稳定、保持紧密联系、共享重要信息、会商重要舆情。

(三)严明工作纪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严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出色履职尽责,坚持做好记录,做到有案可查。对迟报漏报、失职渎职、失密泄密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篇十六

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文字介绍)1)项目签约情况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2)施工项目统计分析表(另在excel表中体现)。

2、主要经营成果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特别说明:

1)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要客户构成情况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特别说明:

2)主要项目毛利及工程成本构成情况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特别说明:

3)管理及财务费用主要项目构成情况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特别说明:

4)盈利能力主要指标分析见下表。

3、主要财务状况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1、应收帐款:2、预付帐款:3、其他应收款:4、存货:

5、固定资产:6、预收帐款:7、其他应付款:。。。。。。

1)应收账款主要明细及账龄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2)预付账款主要明细及账龄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3)其他应收款主要明细及账龄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4)应付账款主要明细及账龄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5)预收账款主要明细及账龄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6)其他应付款主要明细及账龄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7)运营及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分析见下表。

4、主要现金流量分析见下表(单位:万元)。

5、主要税种、税率及缴纳情况构成分析见下表(单位:元)。

6、建议和改进措施。

百度201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北京时间4月25日凌晨消息,百度(nasdaq:bidu)今天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4财年第一财季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百度第一财季总营收为人民币94.97亿元(约合15.28亿美元),同比增长59.1%;第一财季净利润为人民币25.35亿元(约合4.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

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华尔街14位分析师平均预计,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gaap),百度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收益将达5.91元。财报显示,百度第一季度每ads收益为7.21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另外,华尔街16位分析师平均预计,百度第一季度营收将达95.4亿元。财报显示,百度第一季度营收为94.97亿元,不及分析师预期。

主要业绩:

7.4%;。

-百度第一财季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7.21元(约合1.16美元);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百度第一财季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7.69元(约合1.24美元)。

百度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我们在这一年的开头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营收增长,其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有所加快。我们的业务重点仍旧是发展壮大市场领先的搜索和应用分发业务,并将继续在新的领域中拓宽自身平台,如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等。”

领先的、拥有世界级技术的跨平台信息大门的竞争优势。我们相信,我们对于投资的重视将可继续在未来几个季度中推动公司业务实现持续性的增长。”

百度首席财务官李昕晢则表示:“在第一季度中,我们的核心业务再度推动营收实现了强劲增长。我们将继续对核心业务展开积极的投资活动,并对关键的战略性重点领域进行投资,以便为百度的长期行业领导地位提供支持。”

百度第一财季总营收为人民币94.97亿元(约合15.28亿美元),同比增长59.1%。

百度第一财季网络营销营收为人民币93.78亿元(约合15.09亿美元),同比增长57.5%。2014年第一财季,百度活跃网络营销客户数量约为44.6万家,同比增长8.8%,比上一财季下滑1.1%。百度第一财季来自每家网络营销客户的平均营收约为人民币2.09万元(约合3362美元),同比增长44.1%,与上一财季相比持平。百度第一财季流量获取成本(tac)为人民币11.82亿元(约合1.90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2.4%,去年同期为10.2%,上一财季为12.3%。百度流量获取成本的增长,主要反映了上下文广告贡献的增加以及网站通过百度网络的促销活动。

百度第一财季带宽成本为人民币6.461亿元(约合1.03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8%,与去年同期所占比例持平;折旧成本为人民币4.305亿元(约合6930万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5%,去年同期为5.6%。

百度第一财季成本营收中的内容成本为人民币3.936亿元(约合6330万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1%,去年同期为1.6%,上一季度为3.8%。百度内容成本的增长,主要由于爱奇艺的内容成本增长。

百度第一财季销售、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20.09亿元(约合3.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9%,主要由于移动产品的促销支出增长。

百度第一财季研发支出为人民币12.77亿元(约合2.054亿美元),同比增长57.5%,主要由于研发员工人数增加。

百度第一财季股权奖励支出为人民币1.690亿元(约合27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109亿元,上一季度为人民币1.774亿元。百度股权奖励支出的同比增长,主要由于向员工授予的股权增加。

百度第一财季运营利润为人民币23.74亿元(约合3.818亿美元),同比增长。

7.4%。不计入股权奖励相关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百度第一财季运营利润为人民币25.43亿元(约合4.090亿美元),同比增长9.5%。

百度第一财季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4.303亿元(约合69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889亿元。百度第一财季有效税率为15.1%,去年同期为16.2%,上一季度为11.2%。

百度第一财季净利润为人民币25.35亿元(约合4.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百度第一财季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7.24元(约合1.16美元)和人民币7.21元(约合1.16美元)。

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百度第一财季净利润为人民币27.04亿元(约合4.350亿美元),同比增长25.6%。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百度第一财季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7.72元(约合1.24美元)和人民币7.69元(约合1.24美元)。

截至2014年3月31日,百度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值为人民币396.79亿元(约合63.83亿美元)。百度第一财季净运营现金流为人民币36.12亿元(约合5.811亿美元)。百度第一财季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0.43亿元(约合1.678亿美元)。

不计入利息、税费、折旧、摊销、其它非运营利润以及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百度第一财季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32.19亿元(约合5.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业绩展望:

百度预计2014财年第二财季总营收为人民币118.20亿元(约合19.01亿美元)到人民币121.10亿元(约合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56.3%到60.2%。百度对第二财季业绩的预测只代表当前和初步的观点,今后可能有所调整。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篇十七

1、历史沿革。

工行于1984年1月1日作为一家国家专业银行而成立,承担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所有商业银行职能,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正式成为国家的中央银行。

工行成立以来,曾经历几个阶段,期间由国家专业银行转型为国有商业银行,之后再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

自1984年至1993年,工行是国家专业银行。在此期间,工行扩大了业务规模和分销网络、强化了财务会计与管理制度以及提高对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的重视。

1994年,国家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以承担国家专业银行的主要政策性贷款功能。包括工行在内的各国家专业银行,在此后转型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1994年至,工行在业务的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改进,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体系,包括加强资本基础、运营绩效、资产质量、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透明度。

过去十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基础,提高资产质量。年,作为加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基础举措的一部分,财政部向工行定向发行850亿元的30年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工行资本金。年及年,工行将总额达4,077亿元的不良资产按账面值处置给华融公司。1999年至年,作为处置的对价,工行向华融公司收取947亿元现金和华融公司发行的总面值达3,130亿元的十年期不可转让债券。

5.7506%、2.2452%和0.4454%。206月,社保基金理事会也认购了工行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已发行股份的4.9996%。

2、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工行在2005年10月28日从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制成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担任工行发起人,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设立后承继了原中国工商银行的所有业务、资产和负债。

二、工行业务。

1、工行的业务概况。

工行主要业务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以及其他业务。就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而言,工行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截至2005年12月31日,工行的总资产、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为64,572亿元、32,896亿元和57,369亿元;工行2005年的总收入(包括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其他非利息收入以及营业外收入)达到1,657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12月31日,工行的总资产、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占我国所有银行机构总资产、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的16.8%、15.4%和19.4%,并且分别占四大商业银行总资产、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的31.4%、30.4%和32.6%。

工行主要在我国境内运营,提供广泛的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资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以公司贷款余额、票据贴现余额及公司存款余额计算,工行是我国最大的公司银行;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以个人贷款余额和个人存款余额计算,工行是我国最大的个人银行;以2005年总交易额计算,工行是我国领先的贷记卡、准贷记卡和借记卡服务提供行。截至年6月30日,工行拥有超过250万公司客户以及超过1.5亿个人客户,并通过境内18,038家分行、营业网点及其他机构(包括总行)的传统分行网络,以及通过包括一系列网上及电话银行、1,610家自助银行中心、19,026部自动柜员机的电子银行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

于香港、伦敦及阿拉木图亦拥有控股机构。以截至2005年12月31日总资产计算,在其本身或其母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公开上市的香港注册银行中,工行的控股机构工银亚洲排名第六。

工行自19起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工行实现了业务、运营及企业文化的重大转型。工行特别重视发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优化工行的业务架构及组织结构。工行业务重点及架构已逐步发展,以满足工行客户对广泛的银行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工行专注于拓展个人银行业务的.运营,尤其是高增长的手续费和佣金业务,同时工行作为电子银行服务提供行亦已取得领先地位。工行通过投入充足资源发展信息科技,并建立起一套集中的信息系统,让工行可以分析客户群的动态,集中发展有吸引力的客户,并提升工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其他内部控制能力。工行相信由于上述改革,将使工行的业务结构及流程、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佼佼者。于2005年的财务重组已大大巩固了工行的资本基础。工行相信工行正处于寻求进一步增长的有利地位。

2、工行的竞争优势。

(1)工行为中国最大商业银行。

(2)拥有庞大且优质的公司及个人客户基础。

(3)拥有广泛的分销网络,并且是最大的电子银行服务提供行。

(4)领先的信息科技能力。

(5)增长迅速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

(6)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7)稳定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3、工行面临的竞争情况。

工行目前主要与四大商业银行中的其他三家和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工行还面临来自若干其他银行机构日益激烈的竞争,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在国内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工行与境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在未来将更加激烈。工行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主要在所提供产品及服务的种类、价格和质量、银行设施的便利程度、品牌认知度和信息科技发展的层面上竞争。

三、上述业务发展计划与现有业务的关系。

工行正在按照-年整体战略和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工行的业务发展计划主要是充分利用工行现有的业务优势,根据客户的需求,大力拓展新的业务品种和服务手段,增加工行利润增长点,提高工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发展计划也将进一步优化工行的组织机构,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强化现行运行机制中的优势,使现有业务运行和发展计划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从总体上提高工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篇十八

现有数据分析报告当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对现有的数据分析报告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找到如何做出更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报告。

一、基础数据的采集缺乏科学依据

作为数据分析报的使用方而言,拿到这样的报告会对于报告的科学性提出质疑。

二、数据分析的过程缺乏逻辑性,论证的结论不具备系统性很多数据分析报告一般都是前面是一堆数据,后面是一个结论。当真正的研究数据和结论时,是结果单一,数据和结论找不到必然的联系,要不就是只有一个结论,比如对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做出说明等等。作为专业的数据分析报告,必须充分的考虑每一个数字科学来源的基础上运用定量的模型来对数据进行分析,一步步推导到数据的结论上。

例如,一个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概率分析

(二)、在这样的风险因素基础上,哪一些风险因素对投资项目的效益有重大影响,这些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来。

(三)、找出这些风险因素下一步就是分析,这些影响效益的风险点出现的概率有多大?

有效的防范这些风险。这样的风险点的提出和风险因素的防范对于报告的使用者来说是有意义的。

三、现有的数据分析报的结论单一,仅仅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和计划性进行研究

建立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的数据分析报告和分析师还需要对于整个项目的战略规划提供一些更有价值得东西,包括项目中对于总投资的一些建议。比如总投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借贷资金;借贷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或他的融资安排,如何能确保成本最低。进一步项目的分析,如现金流量的分析可站在项目的角度也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这时候在投资人的角度分析时是自有资金流量表;在项目是否盈利的角度分析时就是全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不同的现金流量表可以对项目和投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四、数据分析报告现有的形式多

角度来说坚持数据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是这个行业的最基准的要求。

五、数据分析报告的特点

(一)、独立性

(二)、定量研究的分析方法

(三)、严谨和逻辑性

(四)、战略规划性

(五)、在格式上的规范性

(一)、独立性

案的选择采取我们能够使用的方法。

(二)、严谨和逻辑性

意味着数据分析报告要有科学的逻辑性,基础数据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依据?对于说明判断又有什么样的依据?有什么样的依据做立足点?基础数据得到后对收入预测判断有什么样的依据?收入预测出来后成本预测是怎么出来的?成本费用的基础数据是怎么样得到的?一步一步进行判断。

(三)、战略规划性

战略规划性越来越成为数据分析报告质量的一个基础要求。当你的数据分析报告能对你的委托方的战略规划进行策划和梳理得时候,数据分析报告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四)、在格式上的规范性

格式上要做规范,要有严谨性、专业性和责任性。

(五)、在整体思路明确后一定要涉及到总投资的研究

1、总投资的概念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涵盖面,对于项目数据分析而言,我们的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的全部投入,需要和国家现行的规模投资范围相区别。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汇总18篇) 文件夹
剩余41篇精选文档
一键下载全部合集 4854人已获取
热门排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最近更新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