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汇总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一
人类在启蒙时期认为自已是万物之源。人众胜天,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仿佛自从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就拥有了改造自然力量。当然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两次工业革命加起来不过百年的时间,全世界的海岸便布满了工厂。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认识了解世界的方法和工具更为先进后,人们逐渐开始感受到自然力的深不可测,以及它本性残酷的一面。人类对自然施加的力量,最后都归还到了自己的头上。
我认为于人于自然,两者都没有错,人类需要科技与能量,而同时,自然本身又是残忍的,一味地破坏,必定造成灾难,一味地保护,却也未必不会造成反效果。毕竟自然界只要存在,人类就无法完整的认识它。自然是无常的,并且拥有着不可抗力,足以摧毁一切文明。
欲望,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人类实现欲望通过索取自然。古人尚有对自然的感恩与敬意,行祭祀之礼。__在饭前也常要祈祷以感谢上苍的馈赠。人们若是缺少这种对自然的敬意,就不要再谈与自然和谐共生了。
在中国,魏晋以前,主流的审美对象也是人本身,对自然山水的欣赏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占据支配地位。自然的原始美经过人的主观情感过滤,画于素绢之上,更是另一种美了,这种美学,被称为“舍道映物”,即以“道”入美。
但是,既然人之于自然如芥子之于须弥山,那么加上了人主观意识的自然之美,便显得片面而有所不真实了。要想最真实地去体悟自然之美,自然之趣,面对山水风光时,就应该心无杂念,如同贤者“澄怀味象”,以美入“道”。
人和自然共同构成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在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这也体现了道家“万物齐一”的思想。自然并不针对人类而存在,当然也不是为了人而存在。这种领悟便是对自然的敬畏,是澄净怀抱,用平等尊重的姿态去对待自然。如此,才是与自然共生的基础。
建立在敬畏之上的热爱,即是宗炳所认为的“畅神”之美。“畅神”的自然审美认为:人的精神品质是在与山水的互相融合统一中获得的。因此唯有亲近自然,才能欣赏自然之美,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感受到万物的质形趣灵,获得一个感性的,超越的精神世界。将人之精神融于万物,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之美与自然之理,就此油然而生了。
“灵心随规律去,命随自然去”。生命本来的意义就是自然规律,人因自然而生,顺应自然是人的责任。与自然共生,才能在精神上感悟自然之美与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二
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功在长远、利在千秋,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在“自然”、施力点在“我”。
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古往今来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馈赠与安宁。自然是大地清新亮丽的眼睛,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碧波荡漾、气正风清。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厚植“绿色”的生态理念入脑入心,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节约理念,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细态度,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图景。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于“我”见言见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无论是治沙防沙的“榆林精神”,还是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精神”,都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换来的绿意盎然,是生动践行“两山论”的最好范本。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行”,需要贡献“我”力量,深入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爱护自然为荣,以污染浪费为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细碎到“柴米油盐”的琐碎小事,覆盖到“衣食住行”的各种方面,把“低碳”“绿色”“环保”作为“新风尚”,让“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画境,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景象,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美丽家园永续永存。
致力“环保”氛围构建,于“我”聚力聚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论是云南大象的北上之旅,还是长江江豚再展微笑,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的最美画卷;无论是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还是建立国家公园体系,都体现着国家为生态文明建设擘画长远蓝图的坚定决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非日月之功,非尺寸之功,需要全社会营造出“绿色”“低碳”“环保”的氛围,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要争做“环保卫士”、争做“监督卫士”,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全力拼搏奋斗姿态守护“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世美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三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都在坚决地打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但还是带走了许多生命,经济重创、发展受阻。而这次疫情的重要诱因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这使得人类活动为对自然侵蚀“埋单”。“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璀璨中华文明历史脉络中就有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思想,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中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发展。
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工业革命使得西方社会发生转型而走向了工业化发展道路,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中国要发展必须走现代化道路,但也必须克服西方工业发展的弊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了新的历史高度,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入到中国的发展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人与自然是辩证的关系,“人靠自然生活,人也反作用于自然”,这表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宰者,我们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也该认清自我才能创造生的条件。因此,只有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落实到人的心中,将信念转化为行动,才能带来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经济增长有了新的模式。三代人,五十多年,塞罕坝人将飞鸟不栖的荒原变成森林覆盖率达到80%的林海,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碳、释放氧气等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并且实现了碳汇交易,这标志着塞罕坝林业生态产品实现了市场化。塞罕坝的发展历程就是“两山”理念的生动诠释。以生态、绿色作为经济发展的抓手,从生态效益中取得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既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又满足了对自然的保护。
树立共治、共享的全民参与意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河长制”是浙江省“五水共治”的一项新政,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杭州开发了“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以app实现了信息公开、公众互动、社会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水环境共同治理模式,守住了杭州的“水之美”,真正实现了全民“共治、共享”。只有我们每一“分子”生成“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来对自己负责、亦对自然负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才能更有力量。
人类发展的历程,从某些角度看来,人类在自然面前占尽了优势,但是究其本质,人类也没资格为所欲为以及过分陶醉于对抗自然的胜利。毕竟“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伤害自然,也意味着毁灭自己。自然是生命之母,我们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才能让中华民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四
1、白头偕老:意思是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2、如果他们懂得利用大自然的方法,那么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3、加大再生水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4、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保护自然。
5、珍惜资源源于心,节约用水践于行。
6、珍惜资源,布丁邀您一起努力。
7、加强节约用水,战胜干旱灾害。
8、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妈妈的孩子,热爱妈妈吧!
9、人在其它低等动物眼中真的是至高无上的,对人类,它们既羡慕,又畏惧。
10、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
11、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12、人人珍惜一滴水,处处留得一片春。
13、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14、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
15、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16、保护大自然,就等同保护自己。
17、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市水问题。
18、柔情密意:指温柔亲密的情意。
19、透明的溪水,你给了我一双能够分辨色彩的眼睛。
20、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民生水利。
21、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
22、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3、建设节水型城市,改善城市水生态。
24、勤俭勤劳,不浪费一丝一毫。
25、少一个脚印,多一份芳香。
26、保护饮用水源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27、大自然是我们可靠的朋友,它们无时无刻陪伴着我们。人类和大自然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和谐的自然界。
28、在大海旁,旅行者总有一天要与自然相遇,像世界遇到它的造物主那样全然开放,并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正在自然的秩序中。
29、请大家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
30、谁知眼前光,度度皆宝贵。
31、自然给予了人们太多太多,可是人类给自然的伤害比多更多。
32、尽避,大自然在缔造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同时,又在导演红颜薄命之结局。
33、我相信,人们只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昔日的百花村就一定会回来的!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4、珍惜自然甘霖,享受永久滋润。
35、趟过小河,鱼儿的欢快是地球母亲笑声;走过山路,领略的是地球母亲的无限风光;保护环境,演绎的是地球母亲豪迈的歌;经历幸福,感谢的是地球平稳的转动;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今日做起!
36、严禁在黄河河道内种植阻水片林。
37、看,人与自然多么美好,多么甜蜜。
38、鸟儿的歌声是大自然最动听的声音,让这声音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
39、"流"水无情,青山绿水会成为奢望。
40、花香阵阵,鸟鸣声声。琅琅书声,浓浓情深。
41、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42、您启迪我真正领会了大自然的恩惠,从此我读懂了每一瓣绿叶,每一片彩云,每一个浪花。
43、倡导节约用水,彰显"津"善"津"美。
44、水在流,失自由,伤心痛苦眼泪流。
45、植物能够帮助人们净化空气,减少噪音,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真是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五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今年环保节的`口号,这句口号说是简单,但实行起来却是相当不易。
人与自然之前处于拉锯战状态,人们毁林开荒,捕杀动物,污染水源。自然以泥石流,洪水和沙尘暴来反击,来来往往,结果就是谁也占不到便宜。人类的建筑物被摧毁,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自然则又多了一些难看的沙漠戈壁,少了几分森林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
直到近来,人们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落实各种政策,减缓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我国来举例,在长江流域,我国已经先后设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同时规定保护区内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有效的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还有云南的象群迁徙事件。虽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这群大象在迁徙途中多次经过村庄。人们并没有对大象进行恶意驱逐,反而叮嘱要保护好象的安全,利用柔和的方法,采用食物引诱,使得大象走上正确的道路。
人们的种种努力也并非没有回报。现在,我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大大增加,同时在云南等地的生态环境也大面积的改善。特别是沙尘暴最近少了很多曾经沙尘暴肆虐的地方,现在却是绿水青山。
虽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但距离真正的和谐相处仍有一定的距离。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但我们必须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六
“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教导我们。延绵5000年华夏文明,从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开凿都江堰水利工程,到积极申请遗产保护,巩固长城生态屏障,再到21世纪风靡全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倡议,我国在保护生态方面屡创佳绩。要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多措并举保护自然生态是其中应有之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保护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作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秦岭违章别墅是“父亲山”中的污点,其在总书记的多次问责当中终于得到惩戒;敦煌y牧场的建设是许多人心血,然而,一家光伏企业无视法规,过度砍伐,在中央调查组的深入调研后,重新规范自身行为;年初山东某化工厂商,违规倾倒化工废料,污染液体流至百姓家中,蒸发的危害气体造成一家四口毙命……德润人心,但道德约束并不能约束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这就亟待用法治的刚性手段,规范生态破坏行为。完善的制度有利于规范行为,用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倒逼各级干部主动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制度支持。
保护生态美景,环境意识应先行。若可唤起每位公众的保护生态的意识,养成正确的节能行为,那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反观当下,泰山石上可本站见“xxx到此一游”;海边沙滩上随处可见的水瓶、易拉罐;公共厕所水龙头时常见之长流……这些不文明的破坏生态的现象时而有之,反映了当下环境保护意识的不均衡状态。只有树立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的思想观念,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参与,共同参加,强绿色意识不断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面貌才有希望。让子子孙孙都能分享这美丽的世界,“守一片绿荫,可遇百年希望”。
保护生态环境,产业转型为关键。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重点在于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重塑开发布局,弱化能源输出型产业占比,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生态文明与文化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金山银山。山西部分煤矿主产区,因过度采矿引发天坑塌陷,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周边民众叫苦不迭;而陕西茶园利用绿色产业,因势利导,有机生产,走出一条生态资源持续不断转化的经济优势的特色之路,使茶农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因此,产业转型于今日势在必行,且有长远收益。
人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七
2)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多德
4) 大自然治病,医生只是助手。——希波克拉底
6) 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华兹华斯
8) 奇迹建立在我们对大自然的无知这一基础上,而不是大自然本身所固有的。——蒙田
9)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布赖恩特
10) 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11) 有一种东西把我迷住了——那是大自然的魔力。——法布尔
12) 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你的生活——基米
14) 露珠只是在它自己/小小球体的范围里/理解太阳。 ——泰戈尔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句子(简洁版 )
1) 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西塞罗)
2) 背离自然也即背离幸福(塞·约翰逊)
3) 顺乎自然生(西塞罗)
4) 我们的座右铭,众所周知是服从自然生活(辛尼加)
5) 自然有它发发展规律(英国)
7)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8)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9)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
10)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11)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12) 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13)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
14) 自然是真正的法律(弗洛里奥)
15) 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培根)
有关人与自然名言(经典版)
1) 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 ——泰戈尔
3) 金云把风格迥异的画/一幅幅画在天穹,/但是不题写/自己的姓名。 ——泰戈尔
4) 如果没有乌云,我们就感受不到太阳的温暖。 ——约翰
5) 风儿带着异样的寂静,轻柔的把江河湖海亲吻。 ——弥尔顿
7) 风暴使橡树的根扎得更深。 ——赫伯特
8) 昨夜的暴风雨用金色的和平为今晨加冕。 ——泰戈尔
9) 一夜之寒结不成厚冰。 ——赫伯特
13) 昆虫的嗡嗡声中自有一番夏天的韵味。 ——兰道
1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15) 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玉外纳)
16) 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阿加西斯)
17)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布赖恩特)
18) 艺术上也许有谬误,而自然是没错的(德莱顿)
19)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
20)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梭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八
1、小城里他温酒慢炖着时光, 草木已深故事却还在当初。
2、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3、没有风的日子,还有云朵的守望。没有梦的日子里,等待也不会荒凉时光。
4、人类社会…逆天行道,其妄自招。
5、从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上,便能衡量出这个民族强盛与文明的发达程度。
6、我永远看着有你的方向,你从来都不会回头张望。
7、若注定我一生孤苦,便祝愿你一生幸福。
8、时光静好,与君语; 细水流年,与君同; 繁华落尽,与君老。
9、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维护好本土上的各种生物资源,也就不能维护好国民的生存质量。
10、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
11、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12、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13、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请维持生态平衡。
14、无论人与人还是人与动物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5、要通过我们的奋斗,积极回应老百姓所想、所盼、所急,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护岸、鱼翔浅底,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16、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善待动物,就是在美化世界;关爱动物,就是在造福万物;保护动物,就是在缔造和谐。世界动物日,行动起来,保护动物,责无旁贷!
17、依法保护鸟类,依法保护野生动物。
18、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请爱护动物。
19、你就此抽身而去杳无音讯销声匿迹,留下我在回忆里逃避哭泣狼狈至极。
20、---- 汤姆.洛弗祖
21、物种灭绝本是难免,可人类过度的开发行为却大大加速了物种灭亡,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之多。
2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
23、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24、“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2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淡淡风。宋·赵师秀《约客》。
26、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
27、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
28、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29、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0、环境保护,从全球着眼,从本地入手。
31、给它们一点爱,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才更完美——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32、唉!!我真心希望,人与动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愿人类还动物们一片自由的蓝天!
33、人世间太拥挤,只求老去之时,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让奔波不安的灵魂,得到诗意的栖居。
34、人类是唯一会脸红,也是该脸红的动物。
35、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36、轻轻的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怀有同一样的爱。
37、别人怎么议论诋毁我都可以不在意,你一个怀疑的眼神就让我溃不成军。
38、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9、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40、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微笑不会再害羞;让时光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呀,快乐健康留四方;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
41、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42、小白兔只跟着我,有一次我去上床睡觉,我走到床边就爬到床上了,而小白兔却一直走到床下面,我们第二天找了好大一会才从床下把它抱出来。
43、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大概就是欲望的控制了吧,如果只受欲望的支配,人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44、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关爱与分享。
45、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46、----《我们共同的未来》
47、多种树,而不要多生子。
48、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能满足当代之利,更可顾及子孙之需。
49、小鸟想回家了,你想回家吗?关爱动物,关爱我们共同的世界。
50、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51、保护动物吧。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种动物是人类。
5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53、----美国印地安酋长 西雅图
54、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55、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
56、我把孤独送给天涯,我把余生留给放下。
57、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律,一个没有自律的人不能称之为正常的人。
58、云飘散在时光里,花绽放在时光里;你眨眼,时光在你的眼里。
59、老师们同学们,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前提。
60、为人类的生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61、就当风没吹过,你没来过,我没爱过。
62、我想成为一个,不会忧伤的孩子,把所有的背叛还给飞鸟,把所有的孤独留给黑夜。
63、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是什么让你当初坚持走到了这里。
64、听说,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擦肩,最美的誓言是谎言,最美的爱都在昨天,最美的思念是永不相见。
65、没有了动物,我们的世界还会精彩吗?
66、----道家学说. 老子
67、给生命以生机,还自然以自在。
68、期盼阳光能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69、爱护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7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17。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71、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72、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7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幺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