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专业13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优点和克服自己的缺点。写心得体会要注重实用性,既要有理论与观点,又要有具体的实践经验,能够给读者带来帮助和启示。8.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心得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一
为弘扬援鄂抗疫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凝聚青年力量,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同志关于关工委应助力讲好抗疫第一课的要求,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北京大学将于5月15日9:00-11:00在线举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主讲人沈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北京大学国家援鄂医疗队和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高级专家组成员。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在新冠疫情救援中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深入临床一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制定包括患者收治及分层救治的流程和方案,协调医护配合,严防院内感染,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率先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董锦沛,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代表,1991年生,共产党员,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2月7日,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随队出征,驰援武汉。经过60天的奋战,圆满完成任务,于4月6日返京。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二
在70天的鏖战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险、深入红区,在抗疫一线舍生忘死,书写下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暴婧与队友冒着被感染风险,为一名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令人动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佳辰前曾目睹母亲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身影,深受母亲影响的她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毅然请战出征并圆满完成任务,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人经历传承着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与医疗队中35名“90后”党员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并且作为主笔人之一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部主任王泠和护理团队精心照料两名高龄重症患者,每2小时翻身,每4小时更换纸尿裤,让已经失去信心的老人重燃生的希望,康复出院之际,老人动情写下: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师王雅亭与伙伴们在护理病患中完善的病历模板、病程模板、护理模板等,并悉心帮助队友解决护目镜起雾和防护服设计等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秦宇红所在的20人的小团队承担起一个重症监护单元的工作任务,克服医疗人员不足、医疗条件落后、设备老化等困难,把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三
20__年的春节,一场意外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中国武汉为中心,席卷了祖国各地。它来的悄无声息,发展声势浩大。被疫情围绕的新春佳节注定是坎坷不平的,但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也使得它注定不凡。
口腔医学院20__级口腔8年班围绕理性爱国、青春报国,就此次疫情进行了探讨。作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虽然不是本次疫情的对症学科,不去防疫的前线与病毒抗争,但我们都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在基层为祖国抗疫防疫战线夯实最坚固的壁垒。
1、以身作则,做好自身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强锻炼、吃熟食、少聚会,严格遵守秩序,不擅自提前返校,不走亲,不访友,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2、号召亲朋好友,身体力行。科学科普疫情防控信息,以医学生的身份宣传官方准确信息,引导身边人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防控。
3、密切关注身边人是否有发热干咳的情况出现,对待周围出现的疑似病例,我们不能嗤之以鼻,应关心关怀他人,及时就医,贯彻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
4、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看到谣言及时阻止,不随意发表负面或未经考证的信息,发挥正能量,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5、理性防疫,不抢占医疗用品,不过度囤积物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捐款捐物。
6、在家期间不恐慌,不虚度光阴,保持心情愉悦,提升自我,积极学习,为疫情结束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7、作为一名口腔专业医学生,我们了解口腔诊疗过程中气溶胶会有较大传染疾病的风险,所以我们将劝诫身边的亲朋好友减少不必要的口腔诊疗,同时做好口腔卫生宣教,避免感染的风险,为控制疫情出一份微小的力量。
8、从长远角度出发,我们应当吸取此次浩劫的教训,杜绝野生动物,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9、最后,向一直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们相信任何困难都击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全力控制疫情,在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有序领导下,科学防控,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此次疫情,我们在各自家乡,更将这份信念、这份信心传递给家人和群众们,并且用我们医学知识配合本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工作,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传递正确的防护知识,打好疫情防控战,我们势在必得!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四
张楠烈士事迹心得体会:张楠的勇,是一往无前的勇。
面对生死抉择,烽火硝烟,他没有退缩。能够为祖国和人民争取荣誉,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这是张楠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毕生追求。
张楠的真,是真性情、真男儿的真。
对父母他是孝顺的儿子,对姐姐他是胸藏大爱的弟弟,对战友他是无私帮助的兄弟,对国家他是铁血忠诚的男儿。
从开始认识张楠到回想张楠,他的事迹让我感动,让我动容。更因为他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英雄,对我产生十分强大的影响。
张楠,我们的好兄弟、好战友、好班长,您未曾走远,您永远都在!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五
昨天下午,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在吴江人民剧院举行,为我区庆祝建党95周年、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区委书记梁一波以《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为题讲述了崔根良同志的先进事迹,并期盼吴江出现更多像崔根良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区领导盛红明、沈金明、李斌、李铭、徐晓枫、周春良、周学林、范建坤、屠福其、王悦、于向军、吴卫中、沈向东、肖仲伟等出席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区委副书记盛红明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崔根良同志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缪学为系统概括了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传达了中共苏州市委对深入开展向崔根良同志学习活动的要求。区委、组织部部长周春良主持报告会。
崔根良同志是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他30多年如一日,以爱党爱国为信念,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先后研发掌握了光纤光棒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自主发展之路。他以守法取信市场,以关爱回报社会,赢得了尊重和声誉。
他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非公经济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中国十大慈善家、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崔根良同志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广泛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要求全社会学习宣传崔根良同志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先进事迹,弘扬其“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攀高峰、敢争一流”的精神。
报告会上,区委书记梁一波、亨通光电公司副总工程师肖华、亨通高压电缆公司总经理李自为、吴江电视台记者张萍分别以《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创造中国光棒的日日夜夜》、《在亨通每个人都能出彩》、《有一种身份叫共产党员》为题,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鲜活的事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讲述了崔根良同志的先进事迹,真实还原了崔根良与他的亨通集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切入点,以民营企业家的创业豪情,以实业巨子的创新激情,以党员带领群众的发展热情,创造了非凡业绩,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大家生动展示了崔根良艰苦创业,书写几度辉煌;热心公益,展现大爱之心;矢志不渝,扛起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的“时代楷模”形象。崔根良也以《永不停歇创业创新的脚步》为题,讲述了自己40多年来创新创业的心路历程和体会感悟。
梁一波在报告中指出,30多年来,崔根良同志从一家乡办小厂起步,依靠艰苦创业,全面创新,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之路,把企业带进世界同行的前列;他用爱党爱国的信念、产业报国的担当和奉献社会的情怀,为时代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党员,崔根良同志时刻以坦荡无私的胸怀回报着党委政府的支持;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坚守正道,洁身自好,始终做到政治清醒、经济清楚、生活清白。他是一面旗帜,披荆斩棘、永不停歇走在创业创新路上;他是一个标杆,心系祖国、回报人民,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使命;他是一面镜子,义利兼顾、诚实守信,映射出自己的清白人生。
梁一波强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再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区委、区政府一定贯彻落实的指示要求,靠前服务,积极作为,真心实意支持包括亨通集团在内的广大民营企业发展。同时,也期盼有更多像崔根良这样的民营企业家,用拼搏成就大业,用创新改变未来,用奉献承担责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谱写人生事业的华美乐章。
报告会生动感人、催人奋进,全场响起了32次掌声,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崔根良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民营企业家身上,有一股敢想敢干、追求卓越的激情,一种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一份实业报国、回馈社会的担当,这是时代的精神,更是楷模的力量,使聆听报告的每位同志深受教育、深受鼓舞。
报告会要求,全区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向崔根良同志学习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结合起来,迅速掀起向崔根良同志学习的热潮;进一步加强对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扩大报告会的影响力,以便更多的同志特别是广大企业家参与到向崔根良同志学习的活动中;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务必以实际行动落实好报告会精神,以崔根良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再创新的佳绩,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吴江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六
去时雨雪纷飞,归来草长莺飞。3月31日傍晚,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援鄂医疗队20名白衣战士在湖北鄂州奋战55天后圆满完成任务,满载鄂州人民的无限感激和不舍之情,全部平安凯旋。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医学部副主任刘晓光等专程迎接和慰问全体医疗队员,高度赞扬医疗队员为抗疫斗争作出的突出贡献,充分展现出北大医学人的使命担当。
刘玉村代表北京大学欢迎勇士们回家,向医疗队表示诚挚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医疗队在湖北期间,学校时时牵挂着每一个人,每天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医疗队的工作和各位队员的身体健康状况。
北大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和教职员工。参加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勇士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给予多少赞美都不为过;参加校园保卫战和在其它各条抗疫战线上无私奉献的卫士,也要得到称赞。
刘玉村叮嘱医疗队员在接下来集中隔离的这段时间里,既要好好休息调整,也不要放弃通过疫情防控工作,观察世界、感悟人生,并向大家赠送了北大的礼物:一件印有北京大学、北大医学字样的纪念服装和两本精心挑选的书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平凡的世界》。
刘玉村勉励大家,认真学习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期间先后给正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和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两封重要回信精神。身在北大,心系国家、民族和世界,结合所从事的医疗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继续努力奋斗。
2月6日,北京雨雪纷飞,湖北疫情严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临危受命,作为北大医学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肩负国家和人民的信任重托,在短短三小时内迅速集结完毕,不辞辛劳连夜乘坐动车奔赴湖北,支援鄂州市中心医院的icu病房,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的危重症病人。全体抗“疫”战士始终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地驱赶笼罩鄂州的疫情阴霾,帮助鄂州人民迎来久违的和煦春光。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七
2月9日凌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护士长刘涛随山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截至目前,中核集团已派出24名医护人员在武汉支援抗疫。
战役已经打响,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太原市卫健委紧急通知的第一时间,中辐院附属医院立即动员,内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申请书、请战书、决心书纷纷送到医院领导手中,坚决要求到防疫第一线参战,“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共青团员”……请批准让我上,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大家的请战要求,附属医院决定,选派共产党员、曾参与2003年抗非典战役、护理技术精湛的内科护士长刘涛同志出战。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刘涛同志领到任务后,没有迟疑,立即开始整理行装,准备驰援武汉。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刘涛同志即将出征之际,院党委书记王志恒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刘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叮嘱刘涛同志坚守职责、不辱使命,坚定信心、沉着应战,保护自己、早日凯旋。刘涛同志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平安归来,请大家放心!
刘涛的家人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认为在疫情面前,一线比我们更需要她。希望她能够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安全回来,我们在家等她。
附属医院领导、内科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刘涛的爱人、哥哥、女儿前往机场为她送行!
面对疫情,
她毫不犹豫去选择当一名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
她无私无畏、勇敢前行,
令我们每一个人肃然起敬!
据悉,刘涛已平安抵达武汉,将前往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八
我观看了“守正大讲堂第一讲——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后,备受鼓舞和感动。今天这一事迹报告会旨在弘扬援鄂抗疫精神,学习优秀榜样,凝聚青年力量。
看了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同样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重了一些,却又好像轻了一些。“重”在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那么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轻”在于我们都明白,这份重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新生青年一起担任的!
听完报告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提到“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我认为这是给予青年一代的最高评价,也终将化作千千万万青年肩头沉重的使命和责任。在这场战“疫”大考中,数以万计的90后、00后青年冲锋陷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抗疫一线的青年志愿者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冲锋在前,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用自己的努力去亲历去参与时代的变迁,为国民的安全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我们作为青年人的一员,应该刻苦学习,做好本专业的知识储备,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在未来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广大青年犹如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希望,更应当不遗余力获取知识,最终能够为祖国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九
通过观看本次直播大讲堂,我感触颇多。本次疫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而我们能够成功控制疫情,就是因为有这些“最美逆行者”,而本次直播讲堂中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面对疫情,他们不惧危险,敢于承担,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人的担当和力量。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以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为榜样,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十
今天在听了北大援鄂医疗队的故事之后,作为一名90后的我突然觉得自豪了起来,之前人们给90后的标签往往是不好的。经过这次疫情之后,90后逐渐成了社会的担当,担负起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医疗队中,有人推迟了婚期,有人孩子刚刚出生8天,有人父母生病住院,他们是女儿、妻子、母亲,是儿子、丈夫、父亲,但所有人都默默藏起“小家”的困难,为了“大家”的安康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用生命守护生命。董锦沛作为一名党员,以身作则,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随队出征,驰援武汉,在武汉奋战60天之后,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北京。1991年出生的他更是我们90后的榜样,是真正的“明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青年党员的回信中,对北大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也让我感受颇深,我们也要努力向他们学习,不断成长,勇于担当,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十一
沈教授和她的队员们的72天里,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将病人从生死线上抢救回来,用有温度的医术治病救人,这对我们来讲是挂心武汉的72天,对一线抗疫英雄来讲,是真真切切与死神战斗的72天。在这一场灾难里,我们看到了全国一心的力量,正是有像北大医院援鄂医疗队这样的医术精湛又具有崇高精神的援助者,美丽的武汉才又在春回大地之时重现其生机勃发。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十二
我虽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但我深深为抗战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感到敬佩,尤其是其中的80后、90后医护人员,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他们的抗疫经历,再次印证了“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作为一名95后的研究生,也应该要努力把学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争取做出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的学术成果,不把学术和实际生活割裂开来,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像医护工作者那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北京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十三
今日上午9时,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北京大学在线举办了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沈宁和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代表董锦沛的报告,我深受鼓舞。他们在武汉工作了72天,直到4月4日,随着北医三院国家援鄂医疗队新冠肺炎感染隔离病房正式关闭,北大医疗队三家医院才完成院区“清零”。然而他们的队伍却是年轻化的队伍,80后和90后占了绝大部分。沈宁队长提到中国疫情防控“345”模式在本次疫情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防控措施也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内心深处感恩他们这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可爱的人们,是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也希望全球疫情形势能尽早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