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幼儿园病因追踪制度(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期间幼儿园病因追踪制度篇一
一、疫情防控:二月初,在举国上下全力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幼儿园的班子成员不甘落后、勇于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守初心、担使命的铮铮誓言。安全,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总务处在程化琴的带领下,克服一切困难,力争做好幼儿园家属院住户的人员管控,落实市委、区委的防控细则,在防疫物资短缺情况下积极想办法进行防护物资储备,挨家挨户登记外省回来人员;每一位后勤人员,都坚守在小区重要卡点,每天对家属院进行疫情排查,强忍风寒、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力争全方位守护好区幼这一方净土。一路走来,我们忙碌着,工作着,也在成长着。
二、云中课堂:疫情期间,教务处及时转变了教学活动形式。通过主题游戏推送、视频沟通等方式,使教师们的教学内容、家园共育更加具体、有效。各班班长密切关注幼儿与家长身心状况,通过家访、视频谈话,全面、细致的参与到每一个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来。大部分一线教师能够利用居家时间静心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知识。及时了解疫情发展动态,实时关注最新疫情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向幼儿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
三、防控演练、文明单位整档、下乡扶贫:4月份,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办公室提前制定好了复学方案,力保复课顺利进行。全园严格做好值班巡查、消毒、通风工作,与此同时,不辞辛劳,录制防疫演练视频。与此同时各科室见缝插针,整理市级文明单位的各种档案,并顺利通过审验。今年是精准扶贫攻坚年,班子成员更是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下乡参与扶贫工作。抗疫的3个多月,现在回忆起来,在那段似乎兵荒马乱的日子里,我们虽心有余悸,但依然能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四、复课:5月18号,疫情趋于稳定,我们终于如期复学。复学第一天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复学典礼。复学伊在各项疫情防控和保健工作的有效保障下,我们首先致力于弥补孩子们在疫情期间落下的课程。与此同时由教务处牵头开展了听“推门课”的教研活动,研课、磨课。
五、优质课、幼小衔接、毕业绘画展:
尽管本学期只有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我们的行程依然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①6月1日,**书记莅临我园慰问幼儿。
②6月16日,2020年**区中小学、幼儿园优质课在我园顺利成功举办。
③6月18日,为了帮助大班孩子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及环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我们带领大班孩子去平桥区外国语小学参观;并为大班幼儿家长送去了一堂实用的幼小衔接课堂,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④6月29日,大班孩子毕业季,我们成功举办了大班幼儿毕业季的绘画展,孩子们用手上的五彩画笔为大家奉献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六、食堂工作:后疫情时期,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的饮食安全。
①通过正常渠道采购食品,索取合同摊位的合法证件。在与供货商合作前,我们认真审核证件,明确责任,签订协议。把好采购、验收、取样、浸泡、清洗、操作、消毒关。
②一丝不苟地做好消毒工作。餐具做到"一用一消毒",小餐具用消毒柜消毒,大餐具用消毒液消毒。
③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职工学习《食品卫生培训教材》或对她们进行安全教育,增强食堂工作人员规范操作的意识,提高规范操作的能力。
④进行成本核算,增强了食堂财产管理。炊具、餐具等各种消耗物品认真履行领用手续,学期结束时上交清点,增强了大家爱护集体资产的责任感。
七:写在最后的话:
繁忙而紧张的一学期悄然落下帷幕。回顾昨天,我们不忘初心,以静应变,踏实奋进,丰深足迹,印痕串串。展望明天,随着**区幼儿园老园换新颜,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进一步树立信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管理,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乘风破浪的**幼人园将继续秉持崇高、宽广的教育心境,全身心投入幼教事业当中,播撒希望,执着耕耘,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疫情期间幼儿园病因追踪制度篇二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疫情期间幼儿园就诊师生体温筛查、转运及跟踪方案(附筛查登记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疫情期间幼儿园就诊师生体温筛查、转运及跟踪方案(附筛查登记表)
一、体温筛查
(一)体温筛查点设置要求
1.在保健室的入口处,标识明显,确保区域空气流通,医务人员要在病人的上风口。
2.备有医用外科口罩、电子体温计(以便快速筛查)、水银温度计及消毒盒、手消毒用品、就诊病人筛查记录表等。在明显位置张贴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
(二)防护要求
1.工作人员采用标准防护,包括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和穿工作服(白大褂),直接接触就诊人员时戴医用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督促就诊人员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体温筛查点按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和随时消毒。
(三)工作流程
1.测量体温。在体温筛查处用电子体温计快速筛查,如有发热情况,转移至临时隔离留观室,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
2.询问临床症状。重点询问发热、干咳、乏力,是否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3.询问流行病学史。重点询问发病前14天内:(1)有无湖北省或近期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2)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3)有无聚集性发病情况。(4)有无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居史,及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
4.填写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本文档最后一页有登记表)
三、等候及转运
(一)临时隔离留观室设置要求
1.设置在保健室外,以就近为原则,方便就诊师生转运,尽量设立专用通道,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房间门窗保持打开状态、通风良好,配备水银温度计等常用诊疗器具、洗手设施、休息坐椅、消毒物资和设备、以及灭火器材,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如无合适的室内场所作为临时留观室,可搭建临时构筑物或应急帐篷,注意保持通风良好。
2.设置醒目标识,门前设置警戒带或提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室内明显位置张贴属地街道(村委)、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三人小组"、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及辖区指定发热门诊信息、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人员防护要求
1.医护人员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临时隔离留观室内等候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人员间距保持2m以上。
3.转运工作人员(含司机)在转诊过程中应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和医用手套,穿工作服或隔离衣,必要时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
(三)工作流程
1.幼儿园与属地街道(村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建立联防机制,制定发热病人和可疑病例的转运预案。
2.体温筛查时发现发热(体温37.3℃)、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的病例时,立即安排专人引导病例至临时隔离留观室等候,医护人员复核体温、再次询问核对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通知家长(家属),按照转运预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初步排查。
3.病例若没有前述流行病学史,幼儿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引导病例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4.病例若有前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一条,临时隔离留观室幼儿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立即拨打120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同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配合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5.如无园方人员或家长(家属)陪同,应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将情况上报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组。
6.临时隔离留观室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离开后及时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1)室内空气用含3%的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浓度按产品使用说明),按20ml/m3;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2)座椅、台面、诊疗设备表面以及门把手等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物品可用75%乙醇局部喷洒擦拭。也可以用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3)地面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拖净。
7.应急消毒措施。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和物体,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作用30min后打包移除到专用垃圾桶。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min。建议擦拭2遍。
8.转运车辆消毒。每次转运后对车内窗户、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进行消毒,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仪器表面可用75%乙醇擦拭。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密闭无窗车辆应加强车内空气消毒,消毒方法参考室内空气,消毒结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促进车内空气流通。
四、跟踪处置
(一)校方及时跟进被转运人员和外出就诊人员诊疗和健康状况,相关人员在转运、候诊、诊疗和等待诊断结果全过程均要做好隔离和个人防护。疫情信息按要求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控中心和社区。
(二)被转运人员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立即启动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三)排除新冠肺炎无需留院治疗的师生由幼儿园或家长(家属)接回,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遵医嘱治疗,同时需进行健康观察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才能复课或返岗。
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
(此表应由医务人员填写,减少就诊人员接触分诊台物品)
一、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男□女本人联系电话:
院系:班级:
身份证号:
联系人(辅导员/亲属)及电话:
二、流行病学史(如有请在□内打)
1.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否□是□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否□是□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否□是□
4.聚集性发病(14天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宿舍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否□是□
5.其它需要报告的情况:
三、临床表现: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有请在症状前打,并填写具体情况)
□发热,体温:额温(必填)()℃,额温升高时测腋温()℃
□咳嗽□头痛□乏力□皮疹
□呕吐,()次/天□腹泻,()次/天
□其它症状(请注明):
填表人:
填表日期及时间:
疫情期间幼儿园病因追踪制度篇三
为增强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疾病在校内的传播,保证复课学生的身体健康,结合当前新冠病毒防疫形式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病人,杜绝传染病的迅速蔓延。我校要求进行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查验制度。做到对教师和学生既严格常规的管理,又全面关爱,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一、各班主任要坚持晨午检制度,班主任老师应认真检查班内学生健康情况,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踪,并将相关信息每日上报给学校。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追踪调查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在校学生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疑似传染病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要求暂时隔离,不得再回班上课,及时通知家长接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三、学生一经确诊传染病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通知学生科,学生科及时上报并记录。
四、有传染病患者的班级应按照传染病法相关规定,对传染病接触者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并做好消毒预防措施。
五、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医院开具复课证明,学生持此复课证明到学校,由学生科复检后,方可回班复课。学生科应将学生的诊断证明和复课证明归档,以备查验。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结合我校情况,制定学校晨午检制度。
一、晨午检目的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学校传染病等疫情,保障师生员工健康安全。
二、晨午检原则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晨午检实行校长负总责,处室负责人、班主任具体负责的制度。
三、晨午检内容晨检时间为每天早读,上报时间为上午第一节上课前;午检时间为午读,上报时间为每天下午第一节上课前。由班主任、班长对学生身体状况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和检查,处室在聘人员由本处室负责人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解和检查。晨午检具体内容如下:
1.本人身体状况,有无发热、咳嗽或其他可疑的不适症状。
2.家人、离乡返乡与疫区人员、传染病病人接触情况,查看医院诊断证明材料或解除隔离材料。
3.病愈返校学生询问身体恢复情况,查看医院诊断证明材料。
4.与防治传染病有关的其他情况。
四、晨午检上报常规晨检,有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班级由其班主任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无病例也要报告以便统计、上报)。
五、晨午检操作细则(一)学生晨午检操作细则1.发放《学生晨(午)检记录表》由班主任每天早晨学生进班、下午学生进班前检查并统计好,并及时汇总上报学校。对传染性疾病应当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2.晨午检中一旦发现学生中有≥37.3℃症状者要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员,并由专人将该生送至校内临时隔离室,再次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相关登记表,通知学生家长。
3.晨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发热者(额温≥37.3℃),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4.学生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方可回班级上课。
5.学生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应劝其回家休息治疗,坚决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6.晨午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红润,尚可,一般,差)、精神状态(好,较好,一般,差);
二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
三问:每天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有疫情接触学生(有医疗和家长证明)要在家观察两周才可到学校上课,并上报;
四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如有发热学生要及时报告学校,并及时上报情况。
7.每日晨午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班主任早午读时间要检查本班人数及学生身体情况,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等。
8.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制度。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分别对患病的学生进行每日追踪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各部门负责人要将患病学生情况及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要求居家隔离病人做到“二不”即不上课、不外出。对疫情缓报、瞒报、漏报者,相关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9.督促各年级的常规晨午检及“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日统计报表”工作。
(二)学校聘用人员晨午检操作细则:
1.处室指定专人承担晨午检检查和信息报表等有关工作。
2.聘用人员晨午检工作应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及下午第一节课前完成。
3.聘用人员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进校、进课堂,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
4.对生病请假的聘用人员,处室负责人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午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痊愈。
六、实行康复复学、复工制度对已确诊患传染性疾病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说服工作,要求学生在家治疗休息。对治疗完毕后要求返校上课的学生,必须携带正规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康复证明)到班主任处检查证明后方可返校上课。处室在聘人员由本处室负责人进行了解、记录,检查其由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康复证明)后方可复工。
1.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图书馆、食堂、宿舍、会议室等人群密集场所分期分批、错时进入。
2.落实晨、午检制度
(1)学校每日对师生员工进行晨检、午检,严格因病缺课监测、病因追查和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责任人。通过“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和“南京教育政务”微信平台进行“每日一报”和零报告工作。
(2)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每天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每日上学前测量孩子体温,如发现其体温度过高或有其他疑似症状(如乏力、干咳、呼吸困难、鼻塞、流涕、腹泻、结膜充血等),应立即报告班主任,送孩子到医院就诊,就诊后向学校提供诊断结果。
(3)学校每天早晨必须在进校前,对师生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有异常的,要复测腋下温度,发热或有其他疑似症状,应立即送往学校隔离室休息,同时通知家长,及时安排送医就诊。
(4)学校在下午第一节课前要进行午检,发热或有其他疑似症状者,要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5)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对住宿学生的管理,落实晨检、午检和晚检制度,每天测量体温时须询问健康状况,做好异常登记,由管理员负责汇总报给校医(保健老师)。
3.对重点场所通风消毒
(1)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报告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活动区域,加强通风清洁。有条件者安装机械通风设施;无条件者,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做好接触频次高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共用教室课桌椅等)、食堂、校卫生(保健)室、电梯间、隔离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卫生间应保持通风,并每天喷洒消毒剂。发现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学校,要对患者活动过的区域、接触过的物品采取重点消毒措施。
(3)学校卫生间、洗手池应配备洗手液或洗手皂。
4.做好食品安全与饮用水管理
(1)食堂从业人员返校工作时应提交《健康卡》,符合健康要求并持有有效健康证的人员方可上岗工作,严禁非食品加工人员进入食品处理区。
(2)根据餐次对食品处理区、就餐区环境及设施设备进行通过开窗通风、紫外线灯消毒、消毒剂喷洒、擦拭和拖拭等措施,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预防性消毒。
(3)食堂从业人员每天进行晨检,对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人员应居家休息或就医,待完全恢复后方可上班。
(4)食品制作过程中严格佩戴口罩,分发时需加戴一次性手套。
(5)学校应安排学生错峰就餐或分餐到班,减少聚集用餐。餐前师生应当洗手,负责送餐、分餐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6)食品原材料送货人员或外来送餐人员入校前要进行体温测量,在校期间必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7)每餐次结束后进行消毒。煮沸消毒法,将清洗干净的餐具完全浸没清水中加热,待水沸腾后计时15分钟,取出,晾干即可;流通蒸汽法,将餐具放入蒸屉加热,从水沸腾开始计时,消毒15~30分钟;对于耐高温的碗、筷、不锈钢餐盘,可以放入热力消毒柜中,摆放均匀,温度设定105℃~120℃,维持105℃以上15分钟。
(8)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饮水机的日常清洁、消毒、更换滤芯、水质检测等工作。
5.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多种形式健康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控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群体(如曾被隔离观察、亲人被感染、父母在防疫一线的学生等)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和跟踪心理服务。组织上好“疫情教育课”,充分运用防控疫情这一重大事件,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
6.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学校应根据条件设立有害垃圾专用收集设施,设立明显标志,禁止不必要的接近。用过的防护用品全部放入专用设施,定时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7.做好疫情报告
(1)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区教育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市教育局,并协助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隔离治疗、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如有师生员工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可安排至相对独立的指定场所开展隔离或医学观察。
(2)严格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每天了解患病师生治疗情况,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3)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和当地疾控机构出具的传染病防控意见书,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并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重点场所和物品的终末消毒。学校停课期间,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要坚守岗位,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做好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并做好每日师生健康状况随访、汇总、报告工作。师生员工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疾控中心出具的病愈复课证明或隔离解除证明到学校卫生(保健)室复核确认登记,方可上课。
8.加强在建项目管控。学校各类新改扩建项目按照市防控指挥部建筑工地专项组要求开展。疫情防控解除前,不得新开工可能对学校造成防控安全隐患的新改扩建及维修项目(应急消险除外);在建项目原则上推迟复工时间,复工时间根据疫情管控情况确定;确需复工的项目应符合省、市关于建筑工地管控相关要求。同时,根据学校与项目的实际情况,实行“一校一策”“一项目一策”管理。
9.不得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控制会议、教学科研、文化体育、交流出访、竞赛、考试等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引导师生员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0.其他要求
(1)幼儿园。实行自愿、弹性入园制度。尊重家长意愿,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对幼儿实行居家看护。幼儿园入离园时间实行弹性管理,鼓励错时接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晚送早接。
(2)普通中小学校。按照常规时间上学、放学。白天宿舍内要注意开窗通风,同时加强对宿舍管理员的培训,确保宿舍干净卫生。有校车的学校要做好校车的消杀工作。做好弹性离校期间卫生防控工作。
(3)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要求同前述中小学。各区要将外籍教师和外籍人员子女纳入统一疫情防控管理。
(4)中等职业学校。要求同前述中小学。正常开学前原则上暂停一切外出顶岗实习安排,对正在顶岗实习的学生,原则上一律停止实习。开学后,对实习在外的学生,各校要主动做好联络和跟踪工作,确保学生实习安全。(5)特殊教育学校。要求同前述中小学和幼儿园。各校要针对特教儿童的特殊性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6)市属高校。按照《江苏省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按“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要求,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开学预案,做到“一校一案”。加强与学校所在社区、街道联系,接受市教育局及所在地政府职能部门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7)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参照本方案执行。
疫情期间幼儿园病因追踪制度篇四
本指引适用不具备发热门诊诊疗条件和能力的大专院校校医院(室)、中小学(含托幼机构)卫生室(保健室)(以下简称校医室)组织实施。具体流程图详见附件1。
所有到校医室就诊的师生,须经过体温筛查和问诊,排除可疑情况方可进入校医室就诊。
校医室(校医院)已规范设置预检分诊流程的学校可参照执行。
(一)体温筛查点设置要求
1.在校医室的入口处,标识明显,确保区域空气流通,医务人员要在病人的上风口。
2.备有医用外科口罩、电子体温计(以便快速筛查)、水银温度计及消毒盒、手消毒用品、就诊病人筛查记录表等。在明显位置张贴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
(二)防护要求
1.工作人员采用标准防护,包括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和穿工作服(白大褂),直接接触就诊人员时戴医用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督促就诊人员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体温筛查点按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和随时消毒。
(三)工作流程
1.测量体温。在体温筛查处用电子体温计快速筛查,如有发热情况,转移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
2.询问临床症状。重点询问发热、干咳、乏力,是否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3.询问流行病学史。重点询问发病前14天内:(1)有无湖北省或近期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2)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3)有无聚集性发病情况。14天内在小范围场所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宿舍等,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4)有无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居史,及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
4.填写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附件2)。
(一)临时隔离留观室(区)设置要求
1.设置在校医室外,以就近为原则,方便就诊师生转运,尽量设立专用通道,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房间门窗保持打开状态、通风良好,配备水银温度计等常用诊疗器具、洗手设施、休息坐椅、消毒物资和设备、以及灭火器材,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如无合适的室内场所作为临时留观室(区),可搭建临时构筑物或应急帐篷,注意保持通风良好。
2.设置醒目标识,门前设置警戒带或提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室内明显位置张贴属地街道(村委)、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三人小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及辖区指定发热门诊信息、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人员防护要求
1.医护人员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内等候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人员间距保持2m以上。
3.转运工作人员(含司机)在转诊过程中应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和医用手套,穿工作服或隔离衣,必要时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
(三)工作流程
1.学校与属地街道(村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建立联防机制,制定发热病人和可疑病例的转运预案。
2.体温筛查时发现发热(体温>37.3°c).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的病例时,立即安排专人引导病例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等候,医护人员复核体温、再次询问核对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通知家长(家属),按照转运预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初步排查。
3.病例若没有前述流行病学史,学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引导病例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4.病例若有前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一条,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学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立即拨打120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同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配合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5.如无校方人员或家长(家属)陪同,应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将情况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组。
6.临时隔离留观室(区)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离开后及时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1)室内空气用含3%的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浓度按产品使用说明),按20ml/m3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2)座椅、台面、诊疗设备表面以及门把手等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物品可用75%乙醇局部喷洒擦拭。也可以用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3)地面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拖净。
7.应急消毒措施。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和物体,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作用30min后打包移除到专用垃圾桶。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min,建议擦拭2遍。
8.转运车辆消毒。每次转运后对车内窗户、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进行消毒,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仪器表面可用75%乙醇擦拭。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密闭无窗车辆应加强车内空气消毒,消毒方法参考室内空气,消毒结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促进车内空气流通。
(一)校方及时跟进被转运人员和外出就诊人员诊疗和健康状况,相关人员在转运、候诊、诊疗和等待诊断结果全过程均要做好隔离和个人防护。疫情信息按要求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控中心和社区。
(二)被转运人员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立即启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三)排除新冠肺炎无需留院治疗的师生由学校或家长(家属)接回,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遵医嘱治疗,同时需进行健康观察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才能复课或返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