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 桂林山水心得体会(通用11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一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的山水美景一直以来都是受到人们追捧的。自己有幸亲身经历了桂林这座山水之城,深深地被其美景所震撼。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清新、淳朴,更有一种让人心灵愉悦的感觉。今天,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桂林游览时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缤纷多彩,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有世界闻名的两江四湖、漓江、龙脊梯田、十里画廊等自然风景区,有南宁千年古城、象山公园、靖江玉屏,以及梦幻式山洞——芦笛岩、银子岩等,每一处都给人带来了不同的震撼。每一片新奇的山水之间,都呈现出了独特的景色,有如天然的画卷让人静心观赏。
第三段:桂林人文
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山水之间天然的美景,还可以感受到桂林深厚的历史底蕴。毕竟它是一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城市,这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也是非常丰富的。例如在桂林市内,我们可以游览到徽州古修建群,品尝桂林三绝之一的美食桂林米粉等等。而在桂林的市中心,则有多处具有浓郁当地特色的美食街,让游客品尝到地地道道的当地美食。
第四段:桂林风情
桂林市是一个人文良好、交通便捷、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也是全球自然遗产区域的国家级文化旅游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在这里,也可以感受到桂林的浪漫气息和姿态。在桂林,我们可以通过游览当地市区,领略到当地风俗习惯、历史长河以及特色的风情。
第五段:总结
总之,桂林山水之美,不仅是一种自然美,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在这座山水之城里游走的每一刻,都仿佛是心灵与自然融合的纽带,让我们沉浸在无尽的美好与感动。无论你是想要拍照留念,还是想要感受这里的古朴魅力,桂林都值得去一趟。相信每一个到过这座城市的人,都会对它留下深刻的记忆和美好的回忆。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二
人们都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要栽倒下来,这样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山,再加上空中迷蒙云雾,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人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是: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独特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析题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树多)。
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 (桂树多)桂林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今天我们就去了解桂林的山水。
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检查预习: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2.理解词语: “波澜壮阔”
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同法理解“峰峦雄伟”
3、 出示:真静啊 真清啊 真绿啊真奇啊 真秀啊 真险啊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理清楚了课文的结构。(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1、整体把握特点:
过渡: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2、品读漓江的水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 (指名一人读)
(1)、找依据理解“静”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2)、找依据理解“清”
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说话训练:
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现在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理解“无瑕”的意思
(4)、把三个特点连起来读,感受排比句的特点。
(5)抓对比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小结: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
(6)集体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练习背诵。
3、自读桂林的山,练习背诵。
四、拓展研读,感受文化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桂林,欣赏这迷人的风光(配乐播放一组桂林山水图片:下面配《桂林山水歌》)
过渡: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齐读)
这哪里是流淌在笔尖的文字,这分明是作者一颗灵动的心啊,让我们发自肺腑地由衷赞叹——(齐读)
2、 学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
3、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资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
作者、读者、游客、诗人、中国人、外国人、……
古今中外的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课文小结:
古语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四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桂林山水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比喻、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读审美,读写结合。
1.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桂林的资料。
生1:桂林在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湘桂铁路经此,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生2:桂林以风景秀丽著称,独秀峰,象鼻山,七星岩等为著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
生3:……
2.师相机鼓励引入下一环节:同学们对桂林的了解还真不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桂林的了解将会更深。板书课题。
1.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地读文章并在书上写好旁注)
2.师:谁想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
3.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一)学习桂林“水”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找到写桂林“水”的段落进行朗读。
2.指导学生提问题:
a。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
b。作者是怎样写桂林的“水”的?
3.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相机板书。
静
桂林“水” 清
绿
5.指导学生 朗读写桂林水的有关语句。
(二)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找到写桂林“山”的段落进行朗读。
2.指导学生提问题:
a。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b。作者是怎样写桂林的“山”的?
3.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相机板书。
奇
秀
桂林的“山”
险
5.指导学生 朗读写桂林山的有关语句。
(三)指导学生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段落。
1.学生 再读2、3自然段。
2.学生 试背2、3自然段(背不出来的学生可看书)
1.选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进行仿写。
2。根据本文的写法写写自己家乡的风景。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五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读课文,感悟桂林山水的特点和优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板书:桂林山水)。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桂林的山水吧!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四人为一小组,互相正音,把课文读通顺。
3、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你的这种感受?(找出并说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由这句话引入课文精读部分。)
1、指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说:你觉得漓江美在什么地方?(板书:静、清、绿)
(2)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读己的感悟。
(3)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读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的?
(4)推荐小导游,给同学们介绍漓江水的特点。(要求:准确、有感情、声情并茂。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然后。
(5)齐读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欣赏图片:桂林的山
(2)自由读,把你看到的桂林山的美带入课文读一读。读后同桌交流桂林这一带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3)指名同学朗读。
(4)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所理解的桂林的山。
(5)畅谈桂林山水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想像作者亲眼目睹桂林山水时的情感,过渡到第四自然段。
3、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
(2)自由朗读,找出描者游后感的句子,引出陶醉之感。
(3)讨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想像这种感觉。
1、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小组交流。
2、读了这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3、自由读课文,再次走进桂林山水。
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读课文,感悟桂林山水的特点和优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畅游桂林的山水。
1、全班交流:怎样读出桂林山水的特点,怎样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2、自由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
师生共同回忆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根据每自然段的内容逐段练习背诵。
1、把要求写的13个字按结构进行分类。
2、按字的结构分类指导书写方法。
重点指导“翠、拔、栽”的字形和“佛”的笔顺。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记准字形。
4、小组展示写字成果,互测记字情况。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六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文字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2、通过录像等想象手段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领会作者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探究桂林山水的美,品读体验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广西著名的游览胜地桂林领略一下那里的山水风光。
2、课件演示。学生观看。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的一段话。
2、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甲的意思。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说说为什么这段话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
3、提出目标。
三、学生质疑,讨论筛选。
1、学生提出问题。
2、讨论筛选。
四、合作探究,品读体验。
(一)、提出学习方法。教师指导方法。
(二)、小组合作讨论。
(三)、交流:探究词句,品读体验。(研究桂林的水)
1、小组交流:桂林的水:
(1)、抓住水的特点静,清,绿来概括说说桂林的水的特点。
(2)、感悟出自己最深的地方,可以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来分析。看课件同时感受。(与大海,西湖进行比较。)
(3)、同时指导朗读。
2、积累语言,美读欣赏。
(1)、教师引读。学生接读。注意读啊。
(2)、熟读成诵,尝试配音。自由练习。看课件配音诵。
3、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宣传桂林的水。
(四)、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研究桂林的山。
1、学习说一说学习方法。
2、学生自学。
3、交流。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交流。(结合泰山,香山来比较。)
(2)、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同时进行分析。
(3)、可以用简笔画一画最喜欢的'形状。同时想象。看课件。进行朗读。并积累语言。
(4)、通过学习多种形式宣传桂林的山。
五:总结。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七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情感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培养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操,陶冶爱美情趣。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操。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1.诵读法:体会诗歌优美、深情的语言,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可作背诵要求,从而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
2.研讨探究法:对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可鼓励学生结合以往经验,研讨交流。
2、整体感知:这既是一篇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
(1)初读诗歌,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各抒已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评价。)
(2)梳理诗歌结构:(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教师给予指正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是对桂林山水和城市特点的概括。
第二部分:从招手相问老人山至使我青春永不老,联系个人感受以抒发对桂林山水的挚情。
第三部分:从七星岩去赴神仙会至最后,概括了桂林山水从历史到现实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3.探究赏析:
(1)观赏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观赏漓江的水:
(2)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桂林水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4.积累迁移:默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提示: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布置作业:
(2)积累诗歌中的优美句子,并加以背诵。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山:奇、秀、险
甲天下
水:静、清、绿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八
1.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2.基础知识: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写法。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学习在默读中边读边想像。
理解排比句。
1.教法: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教——扶——放”相结合等方法。
2.学法:“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方式和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述的方法。
体会对比描写的特点。
问:第一句话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水?重点写哪个地方的水?为什么要写大海和西湖水呢?(读第一句话) 学生回答问题(通过与大海和西湖水的比较,强调漓江水的独特美)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问:漓江水的独特美体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齐读第二句话)总结:作者抓住漓江水的特点,具体描写静清绿。学生回答(静、清、绿)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用原句比较:
1.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2.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很,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学生回答:
1.不具体,使人对漓江水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而感觉不到漓江水的具体美。
2.感情不强烈,原句运用感叹句,语气强烈,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之情,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漓江水的美。
3.读起来感觉乱,不如原句的排比句读起来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让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再次突出了漓江水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静)
教学步骤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学习第三自然段 培养学生的的自学能力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比较和第二段写法有什么相同,归纳出桂林的山的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十二分钟
通过读,引导学生学语言,体会感情。我们再来回味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放幻灯片)边看录像边读课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体会文中的感情。学生看幻灯读句子。
理解重点句含义。出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齐读。
1.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这保存话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进一步深化感情,总结学法。这篇文章不仅描写了桂林山水的奇丽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同时又使我们从中学会了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大家可以以此为例,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景物写成作文。学生做课堂练习。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九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组词和听写,并能正确读写“无瑕、兀立、嶙峋、波澜壮阔、峰峦雄伟、连绵不断”等词语。
2。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掌握引用、对比、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2。能够模仿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学会用写景手法描写景色。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语言特点,掌握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课时:2课时
教具:桂林山水图片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下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歌曲。
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展示,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 我们忍不住想去桂林看看,并赞叹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散文,跟随作者的眼睛,去一睹桂林的风采!)
(板书:第2课 桂林山水)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标出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现重要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分排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引导学生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
(3)桂林的山
(4)桂林的山水
4。攻克生字词:
请学生读出8个生词,并进行组词;
(三)深入阅读、攻克难点
分段研读:本文每个段落的主题都很鲜明,整体形成总――分――总结构,进行分段研读非常适合。
1。第1段,统领全文:前面我们已经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学习第2段。(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以这7个字为纲,统领整篇课文)
2。第2段,漓江的水:
(1)请一名同学读第二段,教师重点讲解:波澜壮阔、无瑕
(2)攻克重点:体会作者描写漓江水所采用的手法
a。作者要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先写大海和西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b。作者写了漓江水的哪几个特点?具体是怎么写的?
(板书:漓江水:静、清、绿)
静: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学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学生: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学生:绿的仿佛那是一块翡翠。
这里,采用了排比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漓江的绿水比喻成一块翡翠。
(3)第3段,桂林的山:(板书:桂林的山:奇、秀、险)
a。请一名同学读第3段,重点讲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奇、险、秀
对比、比喻、排比
(4)第4段,桂林山水:
a。请一名同学朗读,重点讲解:连绵不断
(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总领全篇,又分别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进行景色描写,最后写桂林的山和水汇成一副美丽的画卷,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作者在描写景色时,用了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桂林的语言跟美景一样,格外美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描写你所见的一处风景。
3。我们的祖国,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画卷一样。同学们,如果你们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培养自己开房的胸怀。
略
九、板书设计:
桂
林 漓江的水:静、清、绿
山
水 桂林的山:奇、秀、险
甲
天 山和水:舟行碧波山、人在画中游
下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是: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独特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析题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树多)。
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 (桂树多)桂林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今天我们就去了解桂林的山水。
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检查预习: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2.理解词语: “波澜壮阔”
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同法理解“峰峦雄伟”
3、 出示:真静啊 真清啊 真绿啊真奇啊 真秀啊 真险啊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理清楚了课文的结构。(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1、整体把握特点:
过渡: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2、品读漓江的水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 (指名一人读)
(1)、找依据理解“静”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2)、找依据理解“清”
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说话训练:
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现在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理解“无瑕”的意思
(4)、把三个特点连起来读,感受排比句的特点。
(5)抓对比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小结: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
(6)集体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练习背诵。
3、自读桂林的山,练习背诵。
四、拓展研读,感受文化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桂林,欣赏这迷人的风光(配乐播放一组桂林山水图片:下面配《桂林山水歌》)
过渡: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齐读)
这哪里是流淌在笔尖的文字,这分明是作者一颗灵动的心啊,让我们发自肺腑地由衷赞叹——(齐读)
2、 学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
3、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资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
作者、读者、游客、诗人、中国人、外国人、……
古今中外的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课文小结:
古语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
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
总述 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的水 静、清、绿
分述
桂林的山 奇、秀、险
总结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在哪个地方篇十一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语文教案-桂林山水。再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想象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桂林山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入手”学课文。
揭示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抓关键词理解句意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