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探索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引擎,我们需要时刻总结和概括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经验。在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但要有自己的思考。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一
一、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非常熟悉,老师把数学学习置于一个现实的背景之中,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人民币的基础,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学习活动的组织上,都注重回归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在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认一认”环节的上,主要采用课件与实物相结合的对比教学法,让学生明确认识人民币不仅可以看数字,还可以从面额、字样、图案等方面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买衣服”教学环节上充分利用同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历换钱买衣服的活动过程。学生学习是自主的,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探究,真正做到了“问题由学生自己提,疑点由学生相互辩,结论由学生自己得。”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只当了一个组织者。
三、课标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估算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对估算教学内容的挖掘、处理不到位。解决“妈妈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100元钱,够吗?”这个教学内容时,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看不出是怎样估算的,而老师也没有做出适当的引导。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对算式59+36进行估算就可以解决(不必算出精确的得数)。估算时,必须把59和36估得大一些,59接近60,36接近40,合起来接近100,所以妈妈付100元够了。所以,老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好有关估算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二
7月1日的晚上,妈妈说:“女儿,我们去正佳广场吧。”“好嘞”到了正佳广场,妈妈带我来到了卖大人衣服的地方。我帮妈妈挑了一件彩色的长裙要139元,妈妈还买了一双彩色的高跟鞋,要99元。
一共13999=238〔元〕妈妈又带我来到了卖儿童服装的地方。我挑了一条荧光黄的衣服,非常酷。要45元。我还买了一条荧光绿的裤子。好看极了。要55元。今天买服装一共2384555=338〔元〕妈妈说你真棒。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三
叠衣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会叠衣服不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整理衣物的作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在我学会叠衣服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叠衣服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练习的过程
学会叠衣服需要不断的练习与积累。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弄不明白衣物的折叠方式,常常折得参差不齐。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练习。他们告诉我衣物的折叠步骤,教我注意衣物的种类和面料。经过反复的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叠衣服的技巧。从最开始的一片一片地叠起,到现在可以顺利地叠整套的衣物,我感到自豪和满足。
第三段:叠衣服的好处
小学生学会叠衣服有许多好处。首先,叠整洁的衣服能够提高我们的形象。整齐叠放的衣物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与生活态度。其次,学会叠衣服可以培养我们的细心和耐心。叠衣服需要对每一步进行仔细思考和操作,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只有心无旁骛地完成每一步,才能叠出整洁的衣物。再次,学会叠衣服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通过叠衣服,我们可以学会整理和规划空间,让衣柜变得整洁有序,为日常生活节约时间和提供便利。
第四段:体会与收获
在学会叠衣服的过程中,我不仅体会到了技能的重要性,还收获了许多成长和美好的回忆。学会叠衣服让我明白了整理生活的重要性。每当我叠好一堆衣服,看到整齐的衣柜,我会感到很有成就感。此外,学会叠衣服还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学会了每天把穿过的衣物叠好放回衣柜,让生活环境更整洁和舒适。这些都是平时生活中看似小事,却能培养出大习惯的重要细节。
第五段:总结
学会叠衣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通过学习和练习,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整理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叠衣服需要耐心、细心和专注,通过叠衣服,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形象,培养整齐划一的生活态度,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规划能力。学会叠衣服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但它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会叠衣服,提升自我,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四
第一段:介绍学会叠衣服的重要性(150字)
学会叠衣服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正确地叠衣服不仅可以让衣物保持平整整洁,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细致和耐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我们班特别进行了一次叠衣服的体验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第二段:叠衣服过程中培养的细致和耐心(250字)
在叠衣服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细致和耐心的重要性。首先,叠衣服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每件衣物的型号和大小,以便正确地叠叠放放。同时,叠衣服还要注意服装的质料和颜色,避免混乱和污染。这需要我们练习细致的观察和分辨能力。另外,叠衣服还需要非常细心,并且要耐心地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确保每个衣物都折叠得整整齐齐。只有耐心和细致才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段:叠衣服带给我的生活变化(250字)
学会叠衣服不仅让我掌握了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还带给了我的生活很大的变化。首先,我可以自己整理衣柜,让衣服分类、整齐地摆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培养我的独立性。其次,当我叠好衣服放回衣柜时,我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让我更加愿意保持自己的房间整洁。另外,通过叠衣服我还学会了整洁利索地收拾其他物品,例如折叠床单和毛巾,这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有序。
第四段:学会叠衣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50字)
学会叠衣服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的衣柜整洁,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当我们长大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学会叠衣服就是一种表现,它代表我们能够用心照顾自己,是一种责任和成熟的体现。在叠衣服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学到更多的生活管理技巧,例如如何合理的分配时间,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顺序等等。这些都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因素。
第五段:总结叠衣服的重要性和收获(300字)
通过叠衣服的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叠衣服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许多。首先,我学会了细心和耐心,这对于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其次,我获得了整洁和有序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让我更加愉快和安心。最后,我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于我成长和独立都至关重要。因此,学会叠衣服是一个重要的技能,我将持之以恒,不断完善自己,也希望能够传递给更多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迈进更美好的未来。
总结:通过学会叠衣服,小学生不仅培养了细致和耐心的品质,还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叠衣服不仅带给他们整洁和有序的生活环境,还让他们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学会叠衣服是一个重要而有益的经历,让小学生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五
昨天,韩老师让同学们买白色的衬衫,黑色的长裤和白球鞋,所以今天我和妈妈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后,直接奔向了新星商厦。
啊!这里的人可真多呀!真是人山人海,我和妈妈一口气跑到三楼,累的我们气喘吁吁,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们找到了第一件衣服――白色的衬衫,这件衬衫虽然有几个粉色的纽扣,但是系上红领巾之后,红红的纽扣也就被遮盖住了。
我们又去了服装城,这里的衣服更多!应有尽有,我和妈妈在服装城里转来转去,终于选中了一条舞蹈裤,幸亏我们来得早,要不然这条裤子早就被别人抢购完了。
哎,还剩下最后一双鞋子,这时,我和妈妈早就累的前心贴后背了,又累又口渴,妈妈看到我现在的样子,便笑着对我说:“给你钱去买支雪糕吃吧!”我高兴极了,连忙跑到冰糕箱前挑了一支雪糕。
我们来到了淄川二厦,买了一双舞蹈鞋后便回家了。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六
一、教材分析:
《买衣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购物》中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三、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于其丰富的感性认识,《买衣服》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之一,旨在通过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学生在这一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设计方面,应充分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通过买衣服的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人民币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新旧两种版本的大额人民币,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特征及分辨的方法。
(2)组织学生先估算买东西的价钱,再实际计算一下是否正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为突出本单元内容的特点,落实好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难点:弄清大面额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10元、50元、100元面额人民币新旧版各一张,20元面额人民币一张;磁石10个。
2、学具准备:剪好教材101页附页2中的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额的学习用币。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陪爸爸妈妈逛过商场吗?(逛过)买衣服时要用到什么?(钱)(转身板书:买衣服),我们一起去认一认较大面额人民币吧!
(二)探究新知。
1、认一认。(课件出示教材72页“认一认”中的人民币,每出示一个就让学生认识。)。
师出示100元、50元、10元面值新旧版的人民币和20元币,把正反两面都展示给学生看,充分让学生从正反两面去识别,然后贴在黑板上。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反馈:我们组发现只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是多少元就可以认清楚了;我们组发现新版的'人民币都只有毛主席一个人的头像;我们发现他们的颜色不一样,我们觉得应该还可以从颜色上来区分人民币吧?)。
(生交流:我们组发现只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是多少元就可以认清楚了;我们组发现新版的人民币都只有毛主席一个人的头像;我们发现他们的颜色不一样,我们觉得应该还可以从颜色上来区分人民币吧?)。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我们可以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换一换。
师:现在我们一起认识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在实际购物过程中,常常遇到换零钱的问题,你们会吗?下面我们试试将10元币换成1元、2元币,你能行吗?(出示课件)。
3、看图获取数学信息并交流。
师:(出示课件:教材72页主题情境图)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商场里了,同学们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呢?(同学们看图并不由自主地开始同桌交流)。
(生交流:我看到商场里有上衣、裤子、裙子和围巾;我还知道了他们各自的价钱。一件上衣的价钱是59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是41元,一条裙子的价钱是36元,一条围巾的价钱是31元;我还知道了明明的妈妈拿了100元钱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
师:现在商场里又多了几名小顾客,他们在买衣服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师:(出示课件)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明明的问题是:妈妈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拿100元够吗?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讨论后交流:都觉得够用。因为一件上衣的价钱是59元,一条裙子的价钱是36元,59元加上36元等于95元,还不足100元,所以够了。)。
师:[师板书:59+36=95(元)]你说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淘气的的问题,他的问题是“我想买一条围巾,可以怎样付钱?”(一条围巾31元)。
(同桌商量,然后反馈交流:一条围巾的价钱是31元,所以我们拿出3张10元和1张1元,合起来是31元;我们还可以拿出1张10元、1张20元和1张1元,合起来也是31元。)。
师:同学们帮淘气解决了问题,他真谢谢大家阿!最后笑笑也想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他的问题是“我想买一条围巾和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可以怎么付钱?”
(生交流想法:因为一条围巾的价钱是31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是41元,所以一共需要31+41=72(元)钱;72元钱可以拿出1张50元、1张20元和1张2元;1张50元、2张10元和1张2元合起来是72元;7张10元和2张1元一共是72元;5张10元、1张20元和1张2元合起来也是72元。)。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啊!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多动脑筋想想怎样付钱比较方便。
(三)巩固提高。
1、教材73页第二题。(2个小题)。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昨天的售货员阿姨又要请我们帮忙数一数钱,你们愿意吗?
(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
2、数学故事。
师:同学们顺利地帮阿姨数对了钱,真棒!最后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你们听完了还要动脑筋想想故事里的问题哦!(边出示课件边讲故事)。
(四)学习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面额较大的人民币;我知道了只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是多少元就可以认清楚钱了;我知道可以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我还学会了怎样换零钱,怎样付钱比较方便;我知道了存钱的好处。我们要勤俭节约;我们不要乱花钱,要好好爱护钱。)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收获真不少,说得也不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人民币,因此我们要好好爱护人民币,做到合理花钱,勤俭节约每一分钱。
八、教学反思:
1.数学学习回归生活。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非常熟悉,教师把数学学习置于一个现实的背景之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学习活动的组织上,教师都注重回归生活,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引入部分并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在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活动丰富,循序渐进。
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学习。本节课在一个情境中设计了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活动,由浅入深,先是一件衣服的付款方式,再是两件衣服,然后提出找钱、换钱的问题,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以这种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调动学习热情,同时不断提高活动的要求,由独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同时练习了如何使用人民币。“换钱”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安排在最后,学生在经过大量的活动经验积累之后,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再进行这个活动就不会感到困难。教师还把活动延伸到课下,让学生记录购物的钱数,使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锻炼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七
你们会洗衣服吗?我是妈妈教会的。
一天,阳光明媚,妈妈教我洗衣服。妈妈对我说:“你先看我洗一遍。”我答应了。妈妈先把要洗的衣服放在一起,再把衣服一件一件地用水泡湿,然后把衣服放过一个有洗衣液的盆子里,泡10分钟后,再把衣服拿出来用刷子刷掉衣服上的污渍,再把衣服放进水里漂洗,然后就可以晒出去了。我看了看妈妈洗的衣服,简直洁白如新。
不等妈妈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争着要去洗衣服。我对妈妈说:“我会洗了,我会洗了。”妈妈说:“好吧,那你来试一下吧。”我便洗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就洗完了。妈妈看了看我洗的衣服,说:“脏东西都还有,衣服上都还有泡泡,没洗干净。”我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自己洗的衣服,沉重地低下了头。我还以为妈妈会表扬我的。
后来,妈妈又教了我一遍。这次,我洗得干净极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虚心,不要骄傲,一定要真正学会了一件事情,才能去尝试。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八
原先我不会洗衣服,每当爸爸妈妈洗的满头大汗时,我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有时我也想给爸爸妈妈帮一些忙,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学洗衣服了。
爸爸妈妈今天又要洗衣服了,我对爸爸妈妈说:“我要学习洗衣服了。”妈妈叫我看她怎么洗,我也学了起来,一不小心洗衣粉放多了,整个浴室成了泡沫的海洋,爸爸教我怎样适当的'用洗衣粉,第二次尝试时,我把洗衣粉少用了一些,果然比上次好多了。第三次、第四次……我越做越好。慢慢的,我学会了洗衣服。
通过洗衣服,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九
在家里妈妈最疼我,什么活都不让我动手。衣服脏了,她总替我洗得干干净净。
我想自己一天天长大了,也该为妈妈减轻点负担,衣服穿了两天就有一股汗酸味。我决定自己动手洗。
首先我把衣服放在水里浸了浸,然后拿起挤掉一点水,涂上肥皂,又在水里泡了泡,就提起来,连水也不拧干,就晾起来了。
这时候妈妈看见了叫我把衣服取下来,教我重新洗。妈妈说:“衣领、袖口最脏,要多擦点肥皂,使劲搓一会。还要在清水里漂洗几遍,直到水里没有肥皂泡沫,衣服才算洗干净了。”我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不一会,衣服上的汗渍,衣领和袖口的`脏斑全洗干净了。妈妈帮我把水拧干,晾在了晾衣架上。
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甜滋滋的。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十
有一天,我看见妈妈在辛苦的洗着一大堆衣服,我急忙说:“妈妈,我来洗!”妈妈笑咪咪的说:“你还不会洗呀!”我抢着说:“不会可以学嘛!为什么不给我教呢?”我又开始做我的撒娇工作了。妈妈这才说:“好吧,教给你!”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十一
帕提古丽是我的同班同学,又是我的好朋友,在她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洗衣服。
星期六下午,帕提古丽到我家来玩,我问她上午在家干什么呢,她说在家洗衣服,正好我不会洗衣服,帕提古丽说:“赛菲亚,过来,我来教你洗衣服。”于是,我翻出自己的脏衣服,用水盆端着,来到水龙头旁,帕提古丽开始教我洗衣服,她让干什么我也干什么,就这样,我开始洗起衣服来。
开始,我往水盆里倒入洗衣粉,加少量的水,用手搅拌,洗衣粉在盆里起了泡沫,帕提古丽说:“这样洗衣粉就融化了。”然后把脏衣服放到水盆里,反反复复地揉搓,帕提古丽又说:“衣领、衣袖是最脏的地方,要多揉几遍。”我照做了。接着,我们拧出衣服上的泡沫,换上清水,开始涤衣服了。最后,我们拧去衣服上的水,把衣服挂在晾衣架上。我学会了洗衣服,心里真高兴。
洗过自己的衣服,我知道妈妈爸爸在店里很忙,我不想让辛苦一生的妈妈回家还要洗衣服,我要让妈妈休息,于是,我找出家里该洗的衣服洗起来。
晚上,妈妈回来了,说:“今天是谁洗的衣服呀?”我骄傲地说:“当然是您的女儿了!”妈妈夸我洗得真干净,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十二
在这个快乐的暑假里,我学会了洗衣服。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首先,检查脏衣服上是否有油迹。如果有的`话就在油迹上涂些洗洁精,晾几分钟。然后把脏衣服放进盆子里,加些水再加少许洗衣液,用手揉揉,让脏衣服完全浸泡在洗衣液中浸泡几分钟后。用清水漂洗几遍,直到清水里看不到洗衣液的泡泡为止。最后把衣服拧干,用衣架挂起来。
虽然我洗一件衣服花的时间比妈妈的时间多,但是我看见我的劳动成果我非常高兴。瞧!晒在阳光下的衣服仿佛在夸我:“小朋友,你真棒!”
小学学会叠衣服教学设计篇十三
今天,我学会洗衣服了,我真开心呀!我把洗衣服的方法告诉你们吧。
先接一盆水,放一点洗衣粉。把衣服放进去,先搓衣领,如果搓不干净,就拿一把刷子刷一刷。洗完衣服,再洗衣袖,衣袖要反着洗,搓一搓。然后把整件衣服都翻着搓一遍。再把这盆水倒了换一盆清水洗,直到把衣服漂干净为止,然后把它拧干,用晾衣架晒起来就好了。洗衣服真是一件难做的家务活呀。我们应该帮大人做一些家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