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模板13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进行课堂教学而准备的有关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编写教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希望大家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鼓励性的情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
懂得要解决最后问题必须先找出隐藏的中间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谁会算一算?(学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如果第一棵树上有80个桃子,第二棵树上有60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
谁会列式解答?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们真了不起,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妈妈和猴宝宝在桃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你们帮忙。
媒体演示例题。
(2)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猴:3筐,每筐12个。
小猴:6个。
你能根据两只猴子的采桃情况提出问题吗?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先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3)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23=36(个)。
36+6=42(个)。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的?
教师归纳:有的同学这样想: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题目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猴采了多少个,所以必须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然后把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这是从问题想起。还有同学是从条件想起,根据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并起来,就是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这两种想法都很好。
我们在解决问题后要写出完整的答语。教师板书答语。
(4)教学试一试。
刚才有同学还提了一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先在本子上独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
指明汇报,板书算式。提问: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要先算什么?
比较:在解决例题和试一试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相同的是两题都用两步计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题求两只猴一个采了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计算,而第2题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减法计算。
三、拓展练习。
(1)参观了桃园后我们再去森林公园看看,进公园先买票。我们来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体出示条件和问题)。
谁说说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说一说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别忘了写答语。
(2)我们进公园去。这里有2个小朋友在浇树呢!这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会做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们继续参观森林公园,看,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再让学生分别解答。
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课总结。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算,认识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实物等,生准备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学校去参观。(演示课件)。
2、算式分类:
(2)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二、认识几个几。
1、难题解决了,让我们进入动物学校,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2、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为什么要这样数?(引导学生说一说兔子是几只几只站在一起的)。
有几个2只?(板书:3个2)。
3个2只是几只呢?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算一算。
板书:2+2+2=63个2是6。
3、鸡有几只呢?你是怎样数的?
为什么要这样数?(引导学生说一说鸡是几只几只站在一起的)。
是几个3?(板书:4个3)。
4个3是多少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来算一算吗?
板书:3+3+3+3=124个3是12。
4、小结。
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两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些小动物每一堆都是同样多的,每堆有3只,有这样的4堆,我们就说是4个3,每堆有2只,有这样的3堆,我们就说是3个2。
5、摆一摆。
像这样的几个几,你们会用手中的花片摆一摆吗?
(1)请大家拿出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圆片,摆4堆。看看摆了几个2?(4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列式?(2+2+2+2=)。
(3)请学生自己摆,自己先想好几个一堆,摆这样的几堆。
先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摆了几个几,求一共摆了几个几,加法算式是怎样的?
再指名说:一堆摆几个,摆了这样的几堆,是几个几?算式是怎样的。
6、动物学校的动物也摆了一些花片。
小动物们一共摆了多少个花片?你是怎样看的?怎样列式?是几个几?(横着看,每排5朵,有3排,一共的朵数是3个5相加。5+5+5=15;竖着看,每排3朵,有5排,一共的朵数是5个3相加。3+3+3+3+3=15)。
请学生观察:这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吗?为什么呢?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他们的得数是相同的。
三、认识乘法。
1、师:我们再来参观动物学校的电脑教室。
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2、4、6、8这样数出来的;我是加出来的;)。
根据回答板书:2+2+2+2=8,这里有几个2相加?板书:4个2相加。
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
可以写成24=8,也可以写成42=8,带学生示范写。
看了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
请小朋友一起来课件上小豆夹的话,找到后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
这个符号叫什么?(板书:乘号)。
24怎么读?(板书:2乘4)。
42怎么读(板书:4乘2)。
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分别板书:乘数)。
=后面的数叫什么?(板书:积)。
2、这间电脑教室有多少台电脑呢?是几个2?(10个2)。
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用加法算:2+2+2+2+2+2+2+2+2+2。
用乘法算:210或者102。
3、在动物学校还有一个更大的电脑教室,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呢?(显示100个2)。
你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小结:看来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四、应用拓展。
1、试一试。
动物学校的小动物邀请小朋友来玩长绳。每组有多少人?(5人)。
你能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独立填写69页的下面的算式。
指名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一起读一读,比较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2、想想做做1。
小朋友们在参观中学到了不少本领,动物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是什么呢?
师:1盒钢笔有几枝?一共有几个2枝?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呢?1束花有几朵?一共有几个5朵?先用加法列式,再列乘法算式。
学生填书、汇报、交流。
3、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请12位学生上台扮演小动物,台下学生一齐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说2点钟,台上小朋友就2个2个站在一起,3点钟,台上小朋友就3个3个站在一起,请台下小朋友说一说台上小朋友站成了几个几,乘法算式是怎样的。
请12位小朋友到台上,老狼分别说2点、3点、4点、5点、6点,学生活动并列式。
师小结:小朋友们游戏做得真棒,听听大灰狼对我们说什么?(播放录音)。
五、沟通联系。(机动)。
联系欢迎牌上的算式和新课学习中的主题图(鸡和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算式可以怎样用乘法来表示。
六、应用升华,巩固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它叫乘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种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乘法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如,一双筷子有2根,一家3口人就用3双筷子吃饭,也就是3个2根。乘法算式是32=6或23=6;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双手就是2个5只可以用25=1052=10计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的:
1、通过买书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胡计算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胡估算能力与求异思维。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生自备学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书店吗?今天啊,淘气在动物王国的快乐书店开开张了,老板淘气进了不少的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挂图课本主题画:书架上层依此放好28本《汪汪乐园》,4本《海底世界》。)。
2、提问:快乐书店都进了什么新书呢?你能向老板淘气提出问题吗?
3、学生讨论,互相提问。指名学生就刚才的.主题画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2、学生列出算式,老师在黑板上板书:28+4=。
3、师:这个算式可真难,是我们以前都没有看见过的,你们有信心把算式的答案给算出来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小棒,纸,还有笔开动我们的脑筋来打败这个难题。
4、分小组讨论,研究算法。
5、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有选择性地板书。比如:
(1)摆小棒。
(2)28+2=3030+2=32。
(3)8+4=1220+12=。
(4)用竖式计算:
28。
+4。
32。
(当学生想出办法用竖式计算时,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师:这个小组可真棒,想出了用我们刚学过的新知识:列竖式来进行计算,谁来说一说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要对齐)。刚才我们发现写算式的时候个位上加起来等于12,那那个十位上的1我们把它写到哪里去呢?我们把它先写到横线的上面,算十位的时候再把它给加进去。
6、尝试练习。
师:小朋友们聪明了,为了难住大家,淘气又买来了好多书(继续图片出示7本《淘气历险记》,16本《咪咪学校》。)。
提问:你能算出下层共有多少本书吗?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三、巩固应用。
1、找书游戏。
(1)把剪好的书模型贴在黑板上,书上写有得数。
(2)发计算卡片给部分学生,自己上台找书。
(3)其余小朋友观察他们的书找对了吗?
(4)讲评。
2、师:淘气看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很喜欢同学们,于是他请来了他的小牛售书员。(cai出示课件,图片出示四种书的价钱。)你们想买书吗?看看小牛怎么说。
动画小牛提问:你最想买哪两种书?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列出算式算出答案。指名告诉老师你用了多少钱。
3、师:同学们买书买得可真好,啊?那边有个小男孩碰到难题了,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动画小男孩提问:我有30元钱,可以买哪些书?
让学生先估算,再列算式计算,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
4、套圈游戏:
淘气套中了42分,你能说说他都套中了哪些小动物吗?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四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1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展示: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
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层次三: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63○68: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3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乘法速算小技巧教学重点:五种数学乘法速算口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你想让你的乘法计算变得更快更方便吗?大家可以来学习一下下面的这些两位数乘法计算技巧,对学习可能有些帮助哦。1.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如23×27;2.十几乘十几,如12×14;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如37×44;4.几十一乘几十一,如21×41;5.11乘任意数,11×23125.二.新课讲解:
1.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解:
2+1=32×3=6。
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2.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
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
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
三.巩固练习:1.35×352.13×143.46×334.61×715.11×2345四.小结:1.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2.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第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六
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生2:(个)。师:比较一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题。
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例1“做一做”第2题。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41。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
2、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每个小组操作材料:树叶图片各一张,红线一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月牙形图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1、看一看,感知边线、一周的意义。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跑步比赛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蚂蚁王国的跑步比赛现场,去看看蚂蚁的跑步比赛。
(播放课件:蚂蚁王国跑步比赛。一号蚂蚁沿着枫树树叶的边线跑完一周回到起点,小猴裁判示意顺利通过。接下来是二号蚂蚁沿着银杏树树叶的边线跑完一周回到起点,小猴裁判也示意顺利通过。)。
(2)你们看到了什么?一号蚂蚁、二号蚂蚁它们是怎么跑的?(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一周的概念;板书:边线、一周)。
(3)树叶的边线在哪里?教师拿出树叶图片请两位同学上台指一指。
(4)请同学们继续看课件(播放课件:三号蚂蚁出场了,它从起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只跑了一半就停了,小猴裁判示意犯规)。
(5)三号蚂蚁是怎么犯规的`?(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三号蚂蚁没有沿树叶边线跑完一周)。
谁愿意当当三号蚂蚁跑一跑,让它能顺利通过!(指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用树叶图片指一指、说一说,以巩固一周的概念)。
(6)揭示课题。
从起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跑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树叶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周长)。
2、描一描,感知树叶周长的意义(1)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三号蚂蚁比赛的场地,(教师拿出三号蚂蚁比赛的树叶图片)老师给每个同学们也准备了一张树叶图片,请同学们拿出树叶图片并在白纸上描出它的周长(指名一位同学在实物展示台上描)。
(2)议一议,感知起点。
你们的起点在哪里?(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作为起点)。
(3)归纳描树叶周长的方法和树叶的周长。
刚才我们描了树叶的周长,说说你是怎样描的?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描树叶的周长起点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这样描出的都是树叶的周长)。
二、贴近生活,体验物体的周长。
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1)树叶的周长,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请同学们确定好起点摸一摸桌面的周长。
(2)你还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到其它物体表面的周长吗?请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交流。
三、动手操作、认识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1、想一想。
(1)刚才同学们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图形?(教师在黑板上贴上长方形)。
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谁来说说怎么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3)师:如果是圆形、月牙形这样的图形呢?怎么求它们的周长。
2、小组合作,探索图形的周长。
每个小组选择3-4个图形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3、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量出周长的?
四、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八
教科书第60—62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1、使学生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转换的数学思想。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学会等值人民币的交换。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储蓄罐,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看到储蓄罐你
会想到什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指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与同学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
师:我想同学们对人民币有了不少了解。请从学具盒里取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并在你的小组内介绍一下。
学生相互介绍。
师:谁愿意将你知道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类贴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提到的几元、几角、几分,其实这里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并且用来标记人民币的多少。(教师板书)。教师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自由辨认,然后小组内由组长负责“看谁认得多”的游戏。
2、练一练
做61页的“想想做做”1,2题。
学生独立练习,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3、取一取
师:小朋友们乘过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可是今天小明身边没有5角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二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多?学生活动,小组汇报交流方法。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拿。
小组活动,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10角就是多少?1元就是多少角。
板书:1元=10角
4、想一想
刚才我们认识了1元等于10角,下面大家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呢?
学生自由发言。
三、创建购物情境,巩固新知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人民币的知识,同时又知道了人民币之间的进度。新学期开学了。妈妈给小明5元钱。让他到商店里买一些自己需要的物品。
小组活动,设计购买方案,在方案中说明买那些商品,需要多少钱,还余多少钱?
汇报交流,学生互评,谈对某种购买方案的看法,渗透节约意识。
四、质疑、看书
学生自由看书p60—62。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你知道了什么?
六、课后作业
1、“想想做做”第
5、7题
2、到商店看一看,哪能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3、帮家里购买物品。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单位:元角分1元=10角1元1角1分1角=10分
2元2角2分
5元5角5分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九
近似数第8课时总第课时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件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384204386685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会分析、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
2、能力目标:学会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意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把握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过程:
师生共同领会: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要有: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
国庆节就要到了,我们来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黄花25朵,紫花18朵,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解答。
如果添上“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这一题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们小组最喜欢的方式把题意表示出来。[手势、图形、线段];请你们互相说一说,题中哪句话最能表示出问题和条件的联系;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个条件即“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你们能编出怎样的应用题,请试试看;学生汇报创造的成果。
完成课后“做一做”;同桌合作互相分析其中一道题。
请你们阅读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发现。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十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71页《求小数的近似数》。
1、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清晰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不同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近似数,根据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近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近似数不同?
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确到哪一位。
2、学生独立思考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数的近似数的2,什么时候小数的近似数的2.0。
讨论得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小数的数位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教谈话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三、巩固应用。
1、黄河的流域面积是75.14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3、小华的体重保留整数是45千克,他的体重可能是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中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方法的简洁,但也照顾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感悟收获。
谈话: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说说说本课的收获及体验)。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的指导者。本节的教学我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而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多角度探索,实现高效率学习。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p1―3;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具准备:
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图片2:南京的气温是0摄氏度。
师:南京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3: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
师:和南京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6、练一练。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练一练(p6的1、2两题)。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练一练。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p6第3题。
3、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设计篇十三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课时。
一、教学例1。
出示图片2:南京的气温是0摄氏度。
师:南京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3: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
师:和南京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6、练一练。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练一练(p6的1、2两题)。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练一练。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p6第3题。
3、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