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大全(13篇)
报告是一种系统性、客观性的书面或口头表达方式,用于对某种情况、过程、问题或研究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报告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能够传递信息、提供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及对特定主题进行全面评估。报告的语言应该客观、中立,避免陷入个人情感或主观判断的表达。总体而言,阅读这些范文可以启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培养我们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一
上世纪80年代,校园足球节活动最早是在欧洲的法国开展的,因为是一种很好的创意,所以其影响和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足联也领悟到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重要意义。顾名思义,校园足球节是在一所学校范围内定期举办的带有传统性的以足球为主题的娱乐活动,需要有一定的宣传和准备过程,要有启动仪式,日程和活动内容安排要有学校自己的特色,要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让每个孩子充满期待和快乐,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全员参与。当然,校园足球节也是一种校园文化,对教育孩子、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组织校园足球节活动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整体上包括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全过程的总时间长度:一般2小时30分~3小时30分;
第三,可利用资源:包括场地大小、器材数量及参与组织的教师人数等;
第四,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赛赛制和技术练习的内容;
第五,活动程序:总指挥及指挥人员要熟知活动程序和实践过程指挥与讲解的要点。
可以依据以上各种因素确定足球节的规模与框架,即确定球队的数量、场地的块数、时间跨度、一场比赛时间长短等。在具体的操作上还要做细致的设计:如开幕仪式的程序要周全细致、要制造一定的喜气氛围;在与各个班级及参赛球队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上要保证渠道畅通;在不同年级的活动顺序及同一个活动的轮转要安排相应的指挥人员;调动和利用好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准备急救用品和饮用水等等。当然,要有足够数量的器材使用,包括球门、标志盘和锥桶、不同颜色的分队服、4号球等。
足球节的组织操作:
1、(注册和)开幕仪式
2、向各参赛球队传递具体安排信息(怎么传递?)
3、安排各个场地活动轮转顺序及调整(及时传递给各个指挥人员)
4、确认活动程序及做具体的工作安排
5、调动、利用现有资源及挖掘潜能
6、指挥人员的工作安排
7、总指挥、指挥人员的实地演练和各种准备;
8、提供及发放急救用品和饮用水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二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研究背景及解决问题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地理学科跨文理两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尤其人文地理涉及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将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强老师的全面素质提高。
4、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探究性学习也逐步为大家所认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5、课题研究目标
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发展为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1月)
学习理论:广泛搜集并学习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设计方案;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处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阶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高三教师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4年12月—5月)
具体任务:
1、挖掘、编写出地理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2、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3、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作业。
4、撰写地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5年6月)
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四、研究成果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教材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由曲秀丽、杨桂玲、车颖、王崴、于晓坤、冷天崖、杨蕊老师等分别负责搜集了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2、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
由王崴老师搜集和整理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3、整理各种研究报告、论文
本课题组负责人曲秀丽老师撰写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于晓坤和冷天崖老师分别撰写了浅议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研究论文。
4、整理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教案
王崴老师上了地理研究性学习汇报课—“丹东七日游”,组织学生进行了“全球变暖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辩论会,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教案。探讨和摸索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5、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6、由杨桂玲老师整理和形成了课题组例会的纪录。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六、课题研究参考资料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主编周益新龙门书局出版1月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三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研究背景及解决问题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地理学科跨文理两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尤其人文地理涉及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将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强老师的全面素质提高。
4、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探究性学习也逐步为大家所认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5、课题研究目标
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发展为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4年11月)
学习理论:广泛搜集并学习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设计方案;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处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阶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高三教师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4年12月—05年5月)
具体任务:
1、挖掘、编写出地理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2、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3、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作业。
4、撰写地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5年6月)
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四、研究成果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教材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由曲秀丽、杨桂玲、车颖、王崴、于晓坤、冷天崖、杨蕊老师等分别负责搜集了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2、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
由王崴老师搜集和整理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3、整理各种研究报告、论文
本课题组负责人曲秀丽老师撰写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于晓坤和冷天崖老师分别撰写了浅议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研究论文。
4、整理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教案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四
1、海南骑楼老街的由来:
海口骑楼老街的由来,跟海口的港口开放通商史大有联系。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琼州(海口)从此海运四通八达;至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即被辟为通商口岸,称琼州口。从此,琼籍人士热衷于下南洋谋生,外国人则可以在琼州自由往来。1924年,为了建省办特区,当年粤军第一军独立旅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邓本殷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海口文史资料》载“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这种建筑特色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由于毗邻港口,这些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
路通财通,随着商业铺面的建设,老城区的商贸业也急速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600多家,贸易总额达到一年数百万元。到了夜间,店铺灯火辉煌,广告牌被映照得五颜六色,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宛如上海十里洋场。
2、海南骑楼街区的风格:
骑楼大都高两三层,最高不过五层,有些还保留着早年的商号,成为具有现代资本主义特征的商业街。骑楼一栋挨着一栋,邻里或者共用一堵墙。骑楼的颜色米色、乳白、嫩黄,端庄典雅,但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南洋色彩还有那些穿行在骑楼间苗条、婀娜、风情、野性的南国女子,今日的海口街头依然可以看见,衬着大朵的花瓣和高高的椰子树,深蓝的海水和五色的帆船,桃红、橘黄、宝蓝、翠绿毫无顾忌地流淌在骑楼檐下,穿着鲜艳衣物的厚嘴唇、幽深眼睛、轮廓分明的南国女子和少年,和这里的气候一样,热情、奔放、自由。
3、海南骑楼街区的典型建筑:
海口人热爱骑楼,骑楼是老海口的神韵。几代人的生生息息都在依傍它遮风挡雨。静态的老街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而动态的人间烟火更能够体现出老街记忆中的人文情怀。在这些骑楼里,有家族的兴衰历史,也有战火中人们的痛苦和无奈。骑楼,不仅是海口的视觉记忆,也是我们直接感受历史的方式。不仅是很多内地游客,就是很多海南本地人,都难以想象当年骑楼老街上外国领馆林立,更难以想象华侨、渔民、学生、革命义士等等在此探求真理谋求伟业的盛况。
爱国华侨积极为海口投资建设,海口老街上的多数骑楼是由华侨修建的。1928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海口汇兑同业工会理事长周成梅倡议集资在海口建一座钟楼,以便统一全市时间。海口商界、香港琼籍商人、海外琼籍侨胞纷纷捐助,所需款项当年就筹足。由于道路扩建,海口钟楼于1952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移建,都保持原结构。该钟楼为六层混合结构,高27米,平面为5.37米×5.37米的正四边形,立面造型采用在四角设随楼层升高而逐层收缩的附角柱,因而表现钟楼的立体感,并在底层设拱形大门和上层采用拱形小窗,衬托出钟楼挺拔俊美的形象。在钟楼顶层四面的报时大钟设在正中,并在楼顶竖起8支高低不一的箭状尖顶,使整个钟楼更和谐和完整。钟楼外墙采用红砖砌清水墙。整幢砖红色的钟楼,在绿树、内海、蓝天的映托下,秀丽出众,清雅夺目。上世纪50年代前这座钟楼旁边就是码头,不少离岛进岛的海南人都是听着钟声从这里经过的,因此对钟楼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少华侨回国后,看到钟楼就似看到了家乡,它也成为了海口人故乡的象征。历史不会停住脚步,钟楼的时间也将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
4、海南骑楼街区的文化意义:
在海口骑楼街区,无论是物质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向人们讲述海口精神和气质。这种精神中带有一种博大和宽阔,也带有几分传奇和神秘。也许“满街的方言只字不懂……而满街的内容涵盖着地理、历史、气象、考古、艺术、建筑、园林。肯留心处,处处是学问”。
因为临海,大海不仅给了海口人开拓精神,也给了海口人对于未知生活的虔诚期待。无论是文化生活还是宗教生活,都是海口文化的呈现。作为移民岛上的移民城市,海口骑楼街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个案古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因其更显著的地域保存价值而身价百倍。
在这些风情万种的骑楼里,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民国第一楼”家族兴衰的传说,有富家女毅然投身革命洪流的往事,有“大亚旅店”“裕大商行”神秘东家的遗事,有前清北京格格漂洋渡海远嫁海南的旧事……老街、骑楼在沧桑岁月中愈老愈有味道,在现代化的城市格局中越来越显得时尚珍贵……这种生活将在未来继续延续,因为没有哪个城市有这样的自由度,能够改变你的,就改变你;不能改变的,就吸纳你,达到一种共融共生。
5、海南骑楼街区的规划复兴
早在1996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关于海口骑楼街区的振兴已经有过规划。随着时间的推进,2007年6月1日至7月30日,海口市对中山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新华北路、长堤路进行全面测绘测量,编制老街测量图册,此举标志着椰城的历史文化名街保护性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在核心保护区,重点突出整体风貌特色的保护,即保护构成街区历史风貌外观的基本要素(建筑外观、建筑平面格局、建筑高度、街道空间尺度、环境小品、市政设施外观、绿化布局形式等),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进行整修、改造或拆除。
协力运作下,为了此种发展变化趋势,保存、修复和振兴大量的和重要的老建筑,仅仅保护那些“最好的”或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并不能满足海南省和其省会海口市的需求。
发展现代旅游、精致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以一个文化制作中心的文化氛围和特色向游客进行海口骑楼街区行销。将原先的古老建筑转变为休闲业态功能标榜着一种浪漫、迷人,带有某种特殊的社会印记和文化氛围的时尚,包括会议、展览、艺术、博物馆、文化遗产、休闲活动、免税店、酒吧、咖啡和一些特殊项目等。南洋风格的骑楼紧邻窄小的街道、小巷,这些不朽的作品与世俗平常的肌理之间的对比形成老街的空间特征。
随着海口骑楼历史街区地位的确立,在受到保护免于拆除和毁坏的同时,这里恢复起来的自信必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业投资。对于已经开发的商业,便捷的可达性和宽敞的停车场会把更活跃的商业活动吸引过来,同时吸引娱乐业和艺术活动在此扎根。骑楼的本质是给人方便,给人舒适,这样的设计理念永远不会过时。
作为海口城市变迁的载体,海口精神的文脉,注重活力和生机的创造,建设科学发展的国际旅游岛,发展骑楼街区独一无二的精神传承特性,将是海口市城市整体发展的精华所在。
通过对这次课题的研究,我们从中学会了许多知识,如:我们了解了海南骑楼的由来、风格、文化意义等等。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尊重海南骑楼文化、保护骑楼文化!让海南骑楼文化源远流长!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我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协作讨论,提高了认和能力,养成了自己自主学习的习惯。更为重要的是,重视团队精神,友好与别人相处,对于我们以后的人际关系交往中亦有好处。
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历史组组员有九位,在她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此次课题研究。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五
课题组成员:xxx
目标:希望在本次调查中,树立节水意识,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内容: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水的用途,水的性质极其水污染治理方法
目的与意义:我们通过及时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同学没有形成节水观念,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没有高度重视。经小组讨论确定以我们身边的水为课题进行学习性研究。
任务分工:论文撰写:设计调查问卷:
发放调查问卷:访谈:
资料查询:
活动计划:
1月29日-1月31日:讨论研究内容,确定主题
2月1日-2月3日:拟订实施方案
2月4日-2月5日:人员分工
2月6日-2月11日:开展研究课题
方法:
1:对校内学生按男女各30名的方法,抽取3位不同科目老师询问采访,向校外10名家长和学生进行调查,并向受访者派发问卷(可开展网络问卷)。
2: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查相关资料。
3:将网络书籍中的相关内容,数据加以分析整理。
4:根据整理内容设立相关报告。
5:修改、整理报告与论文
可行性:分工明确,组员可就自己能力完成相关事务,将报告完成。
预期的成果:论文
(结合实际,附操作点,将调查结果反思等加入其中,运用一些名言,提倡同学们节水)
总结:同学们实践能力增强,加强学生节水保护水的意识。
体会:在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锻炼了实践组织能力,不仅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也对节水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调查让自己有节约的意识行动,从节约每一滴做起,更增强了工作能力,责任感。
教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锻炼了实践能力,强化了节水意识。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六
网友完善的答案:
合肥市第七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香水制作的研究
指导老师:吴国权组长:邱立言
成员:田逸峰、周华捷、宗剑、张旭、赵武广、方章健
背景:对芳香素的提取、香水的制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了香水制作的初步方法,以及怎样进行芳香素的提取。
目的与意义:初步认识香水的成分以及制作方法。
目标:学会进行玫瑰精油的提取,以及香水底料的制作
主导学科:化学相关学科:生物
具体研究计划
任务分工
任务
责任人
任务
责任人
搜集资料
田逸峰
做实验
赵武广
打印整理
周华捷
做实验
方章健
搜集资料
宗剑
做实验、写报告
邱立言
做实验
张旭
研究方法:实验法
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1、搜集香水制造的方法
2、搜集芳香素提取的方法
3、提取玫瑰精油
4、写实验报告
5、整理并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
活动所需条件:蒸馏设备、玫瑰花瓣、实验室
预期成果展示的方式:实验报告、图片资料
指导老师意见:
签名:年月日
满意答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案例)
课题
名称
校外餐饮诱惑力调查
填表日期
11.26
班级
高一(10)班
课题组长
学科
政治
第一小组
黄坤宇
指导老师
李力
课
题
组
成
员
及
分
工
姓名
性别
分工内容
黄坤宇
男
组织,整理
郭见鹄
男
找资料,问卷调查
谢徐皓
男
撰写材料
金佳毅
男
统计
其余学生
问卷调查,统计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去更新知识,如何在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我校的大部分学生为什么热衷于在校外小吃店就餐?他们在就餐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校外校外餐饮诱惑力何在?学校午饭为什么近水楼台“得不到月”?---------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我们一行6人,在指导师的引导下,准备走访了校外的所有小吃店,实地考察学校午餐的方方面面情况,采访在外就餐的一些学生,请教学校的有关领导。希望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和答案所在。
课题研究的目的
确立以“校外餐饮诱惑力何在?”为研究性课题,运用经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以课题为任务驱动力,了解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我们始终也认为,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有义务和责任去探究学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学校的午餐建设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以及提出我们真诚的建议。
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校外餐饮招揽学生生意的手法
(2)校外餐饮菜的种类、样式等
(3)校外餐饮菜的价格
(4)校外餐饮的周边环境
(5)校外餐饮的卫生状况
(6)学校午餐在以上方面的状况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利用图书馆资料性的工具书,报刊杂志、internet等搜集整理分析与校外餐饮诱惑力有关的资料。
(2)调查法:对本校附近的小吃店进行抽样调查,对校外就餐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比较法:比较对本校附近的小吃店的周边环境、卫生状况、种类、样式等。
课题研究活动所需的条件(需要专家的支持即计划访问的专家,需要的物质条件即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交通工具、信息技术)
需要访问的专家/老师:
需要的物质条件:图书馆资料性的工具书,报刊杂志、internet等
课题研究活动的步骤(阶段时间划分、阶段研究内容、阶段人员分工、阶段研究方法)
一、(2周)校外餐饮招揽学生生意的手法
二、(2周)校外餐饮菜的种类、样式等
三、(2周)校外餐饮菜的价格
四、(2周)校外餐饮的周边环境,校外餐饮的卫生状况
五、(2周)学校午餐在以上方面的状况
六、(3-4周)成果汇报、整理资料和总结
其它(略)
预期成果(论文,调研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
论文,调查报告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网叶、音像资料等)
文字、图片、powerpiont
指导老师意见
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物美价廉”,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当者,良好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价值的顺利实现.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七
由xx老师申报的课题《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经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xx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现根据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县教研室对课题立项开题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1.校情、学情的分析
按照我校高中部在我县中招录取中的批次状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学校应该当之无愧的算作普通高中中的普通高中了。在别的学校不起眼甚至说瞧不上的学生,换作在我们学校可能都要被当成宝了。
我们的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学习方法不
够科学,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习成就感不强,自我效能感意识不强,学习中的求助意识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做了深入地思考,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比如,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翻一翻,看一看。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走进教室,跟学生介绍学科学习的情况,给学生鼓舞士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们把九月份看作新生心理调适月,学校组织迎新生的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做好适应高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我们一贯强调,现在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坚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学习一定能上新台阶。正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学习的问题今天处理完。不让学习问题无限积累和放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设想的都是很美好的,但结果却是很现实的。
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岂是一日之功。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越来越多,不断打压着学生的士气。再加上他们不能正确的归因,有些学生甚至就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就把学习落下了。可这一落不得了,等什么时候悔悟过来了,再想赶上来,又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喽。
这种消极的情绪会不断蔓延、传播,传染给周边的学生,甚至会传染给教师。时间一长,有的教师,就给学生磨的,没脾气了,也没斗志了。有一些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就断定这个学生不行了没希望,也不管不问他了。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皮革马利翁效应”的现象,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学生自己便更自暴自弃了,如此下去,就会走向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2.作业情况分析
长期以来,学校结合县局开展了几届岗位业务大练兵活动,常抓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各教学环节的检查落实情况,成效显著,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的想法坚定不移。
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我们给学生使用的作业或者说练习,一直以统一订购的同步作业为主。经过多年的使用,我们一致认为,对我们学校的学生不大适用,难度较大。教师讲解也没有针对性,容易的一点就过,把那些相对难一些的题反复讲,那些我们心目中的“好生”才勉强领会,大多数学生简直就在听天书。这样的课堂教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知道练习作为教学过程五个环节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的重要性,尤其对于理科的学习更甚。练习是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
我们曾经也鼓励学生自己去书店选购一些练习。尽管市面上的辅导资料十分丰富,但真正适合我们学生的真的很少。有的学生买了一本,却也很少看。
总之,普通高中教学课业繁重,学生课外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占据。而且很多都是机械的、重复的作业。导致学生厌学怕做怕听,作业抄袭成为常态,学业成就低下,严重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甚可以说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渐渐地,受不了的辍学了。坚持坐下来的,还有一部分要为全县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垫底,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无法顺利学业达标。
(二)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紧密联系学校、教师、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所遇到的真实教学问题而开展实践研究,遵从以校为本、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务求实效、从小处着手,认真研究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教师在实践中主动反思,从局部入手,从当前入手,研究实际问题,提出课题。在困惑中学习,在迷茫时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1.通过作业分层的设计研究,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加大备作业环节的份量,促进教师有效备课、有效上课。
2.对作业布置从关注量、关注批改次数到关注作业目的、关注作业质量的转变,让学生有效的、及时的巩固知识。通过作业分层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能吃下的、爱吃的“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3.通过作业分层的实践研究,促成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畏难情绪减弱,学习进取心增强,学业成就提高,最终必将反映在学业考试达标情况上。
通过作业分层设计实践与研究,有针对性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作业,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充分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有效的学习参与度,进而促成学困生顺利学业达标的同时,亦不至挫伤优等生的进取心,给予我们的。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八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指导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主要内容,对学生的研学活动给与指导。
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演示法教学过程:
二、选题指导
1、课题来源: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非常重要,确定了课题也就确定了研究方向。选题来源主要有:
a、自已学的书本知识:对原有书本知识积累加工而产生的深层次的思考和置疑而形成的课题。
b、来自平时的思索:围绕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生命等主题,对表现在生活实践中的种种细节的置疑与探究而形成的课题。
c、来自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体验产生假设和困惑而形成的课题。
d、来自信息资料:印刷品、影视媒体、出版物、网络信息的启发。
2、确定课题的重要依据:
a、科学的现实性: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b、课题的新颖性、独创性:有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c、现实的可行性:从主观条件看要注意:研究的兴趣、基础知识、合作伙伴、指导老师等。选题一定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兴趣,兴趣是促使你不断深入研究的原动力。同时选题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研究自己力所能及的课题。从客观条件看要注意:实验设备、研究地点、现有资料、实验材料等。从时间与空间看要注意:预定研究的时间、撰写报告的时间等。总之确立的课题在主观、客观条件上要有研究的可行性。
3、确立课题要避免出现的问题:学生在选题时一般会出现的问题有:
a、范围太大,无从下手:比如有学生研究“中学生心理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b、主攻目标不十分清楚:不知道自己要研究得出什么结论。c、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
d、在现有的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e、经验感想之谈,不是科研题目。
选题要避免出现以上问题,选择的课题要让自己既容易下手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4、课题简介: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课题以供参考。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文言文虚词研究
2、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
3、标点符号研究
4、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5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
6、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
7、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8、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9、寓言对生活的启迪
10、《三国》人物性格探析
11、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
12、高考满分作文研究
13、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14、民俗文化研究
15、传记文学中的精神力量
16、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探究
17、冰心作品中的爱的哲学研究
18、张洁作品中的人性美
19、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讨等20、《诗经》专题赏析
21、现代流行歌曲中的古典文化研究
22、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23、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24、对联文化研究
25、生活中的广告设计研究
26、谚语的收集与归类分析
27、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28、港台新文化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
29、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0、利用工具书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词语的尝试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1)函数主线在各章节是如何体现的(2)我市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
(3)超市中的数字问题(4)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
(5)向量在中学中的应用问题(6)商品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
(7)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8)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
(9)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10)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
2、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3、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4、证券投资中的数学
5、以“养老金”问题谈起
6、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7、如何存款最合算
8、如何合理抽税
9、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
10、哪家超市最便宜
11、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
1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13、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
14、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5、城镇/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
16、水库的存水量如何计算
17、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18、衣服的价格、质地、品牌如何左右消费者的观念?
19、省实食堂打饭窗口的设置问题20、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
21、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22、环境规划与数学
23、黄金数的广泛应用
24、数学中的黄金分割
25、如何开发解题智慧
26、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
27、计算器对运算能力的影响
28、数学灵感的培养
29、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
30、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
31、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32、数学图形手工制作
(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1)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
(2)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幅度与英文歌曲听唱之间的关系调查(3)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4)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5)性格与英语学习(6)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
(7)趣味英语收集(8)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9)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10)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11)英语口语训练
(12)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13)英语中的动物习语
(14)(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
(15)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
(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
2、物理与能源开发
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
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
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
7、现代交通与噪声污染及防治
8、魔术中的物理原理
9、建筑中的物理原理
10、音乐中的物理知识
11、桥梁中的物理学
12、楼顶艺术中的物理原理
13、物理黑箱的设计与制作
14、物理教具的改进及创新。
15、古诗词、成语、谜语、常用语中的物理哲理
16、中国风水理论中的物理哲理
17、泳衣材料对阻力的影响
18、鞋子的摩擦因数探究
19、拔河比赛取胜的因素
(五)、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
1、家庭装修材料的取材研究
2、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改进
4、汞是如何进入食物链的?
5、对市场补钙药品的研究
6、食用油脂与健康
7、常用食品添加剂的成分
8、各种水果的维c含量之比较
9、“逆反心理”与“平衡移动原理”的共同点
10、汽车防腐涂层的调查和研究
11、调查医院化验室中化学知识的应用
12、日用洗涤剂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吗?
13、如何鉴别有毒和无毒塑料?
14、形形色色的新型面料
15、鞋底材料的调查
16、家庭装修材料的取材研究
17、警惕无形杀手——居室污染
18、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市场调查
19、头发及与润发露的搭配20、酸雨的防治
21、关于绿色食品的研究
22、化学农药
23、燃料电池的前景
24、未来我们穿什么
25、自制家用净水器
26、自制营养豆浆
27、自制香水
28、居室污染的检测
29、不同茶叶的成分与营养价值研究
(六)、历史学科研究课题分类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代现代史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研究
“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原因
本地区战争年代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迹调查近代中国著名人物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3、世界近代现代史
世界史上著名人物研究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4、地方史研究
当地历史古迹的调查当地民俗研究地方方言研究学校校史研究
当地杰出人物传略地方服饰研究地方饮食文化研究
地理科研究性学习主题展示
5、制作模型类
从地缘关系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我国风水学中的科学地理成分
地理素养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
(七)、生物科研究性学习主题展示
1、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
3、制作反射弧模型
4、调查班级同学的性状差异
5、探究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
6、不同浓度的香烟浸出液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7、不同生活环境中的病菌知多少
8、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
9、我校学生的饮食研究
10、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
11、粮食种子的贮藏和水果的保鲜
12、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
13、测定种子发芽的呼吸商
1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5、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及其防治
16、新校园的绿化调查及其改进措施
17、农药对蛙的影响
18、苔藓植物对空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19、卧室内放绿色盆景多多益善吗?
20、黄平长寿之乡的调查研究
(八)、政治科研究性学习主题展示
1、如何使信用卡促进广州的消费
2、对某某商品的销售情况的跟踪调查(第一单元)
3、反思价格战如家电领域、零售业、民航业、国产汽车、it行业等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现象(第一单元)
4、老百姓投资面面观(第二单元)
5、中国保险业将何去何从(第二单元)
6、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第三单元)
7、公平与效率谁重要(第三单元)
8、个人所得税缴纳现状(第三单元)
9、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第四单元)
(7)网络类:网上获取信息指导;中学生接触互联网的弊与利;网络安全问题
探究
三、开题报告指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题报告对论文的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开题报告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内容、方法等,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题名称:首先,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课题名称一般用陈述句表达。其次,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例如一个课题组确定的课题是:关于秦淮河污染的治理和保洁船的设计。从课题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研究的对象。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中学生研究的课题一般可以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研究意义,指出现实当中存在某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如果课题涉及到某一方面的理论和学术价值,可以进一步说明。
3、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状况:主要说明目前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可以对已掌握的有关资料简单综述。
4、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5、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文章提纲,并说明文章的创新点。
6、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课题小组一般由2-4人组成,要安排好各人的任务,要注意分工合理,要避免出现个别组员只挂名不研究。
7、课题研究的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
8、课题研究的步骤:说明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9、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多种,如,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10、参考文献:要在文章最后说明所引用材料的出处。要写清:作者,杂志或书籍名称,出版社,时间,引用部分页码。大家写的开题报告要包括以上十项内容,要上交开题报告打印稿,在班级交流开题报告时必须制作幻灯片展示。
第二部分中期报告指导(1课时)中期报告即为论文初稿,必须说明几方面问题:研究该课题的目的、怎样研究该课题的,课题的初步结论是什么,今后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期报告要注意论文的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
1、格式要求:我们对全体学生的论文作统一的格式要求,主要要求有:
(1)论文题目用宋体三号字,作者姓名用小四号字,组长姓名置于首位,并在右上角用“*”标注。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2)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黑体小四号字写,用100-200字写论文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关键词”用黑体小四号字写,后面是3-6个关键词(宋体小四号)。
(3)正文部分都用宋体小四号字,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引用文献按文中出现顺序在引用部分用[1],[2]等等标注。
2、内容要求:总体可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写明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意义;第二部分说明研究过程,如是“实验部分”,实验中所用仪器、药品要标明规格,生产厂家、测试条件、参数。如是社会调查须说明调查表的设计构想、调查对象要求、调查时间、地点、样本的广度、信度等等必要信息与说明。第三部分为结果与讨论,说明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果与对结果的分析,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什么,还要进一步解决什么问题。第四部分为结论,用100-200字阐明本文的结论。第五部分为参考文献,标明作者、杂志名称、书名、出版社、发表时间、页码。正文部分可根据自己文章内容安排各部分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五部分来写,但必须条理清晰,要阐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初步结论、研究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要上交中期报告打印稿,在班级交流中期报告时必须制作幻灯片展示。
第三部分结题报告指导(1课时)结题报告为论文终稿,其格式和内容要求既和中期报告有相同之处又更加具体、完善。
1、格式要求:
(1)封面:左上角写“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小一号字),下面依次写论文题目(一号字)、课题小组成员姓名、班级(组长姓名置于首位,并在右上角用“*”标注),指导教师,结题时间(年、月)(都用二号字),封面字都用宋体。
(2)第一页:第一行为论文题目,用宋体三号字;第二行为作者姓名,用小四号字,组长姓名置于首位,并在右上角用“*”标注。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第三行在圆括号中标注学校、城市(五号字);第四行写指导教师姓名(五号字);第五行写明指导者工作单位(五号字)。
(3)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黑体小四号字写,用100-200字写摘要。“关键词:”用黑体小四号字写,后面是3-6个关键词。论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都要翻译成英文。
(4)正文部分都用宋体小四号字,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
(一)1、一
(一)2等等标记。文章必须条理清晰,必须表述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怎么研究该课题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3、论文答辩要求结题报告要通过论文答辩的方式来展示,各课题组必须制作幻灯片展示研究成果。大家要了解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以便按要求准备答辩内容。论文答辩的主要内容有:
(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及评分比例包括:论述的条理性(30%)、课题的创新性(20%)、材料的充分性(20%)、阐述表达水平(10%)、课件制作水平(10%)、答辩水平(10%)等。(附研究性学习论文答辩评价表)
(2)答辩方式:因为高二分班后各课题组成员分散在各班,答辩时以组长为基本单位,组长代表课题组在班级答辩,全体同学作评委,参与评价,每位同学都发一份《研究性学习论文答辩评价表》,每课上完就收上来。全体同学参与提问。答辩时每组总时间约20分钟,15分钟结合电脑课件,阐述自己的论文,5分钟回答提问。请研学课代表记录时间,记录同学提问情况。全体同学参与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位同学要认真履行评委职责,评分要力求公平、公正。在班级答辩结束后要挑选优秀课题组进行全校公开答辩。
(3)评分细则a、论述的条理性:优秀28~30分,良好24~27分,及格22~23分,22分以下为不合格。b、课题的创新性、材料的充分性:优秀18~20分,良好14~17分,及格12~13分,12分以下为不合格。c、阐述表达水平、课件制作水平、答辩水平:优秀9~10分,良好6~8分,及格5分,5分以下为不合格。d、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合格。
4、各课题组研学成绩和各人研学最终成绩的评定:各课题组研学成绩应包括论文答辩评分和上交档案袋内容评分两部分。
论文答辩评分取全班同学打分的平均分,研学档案袋内应包括的内容有: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研学过程记录本;研究资料和一篇600字左右的研学感受。
研学档案袋要体现出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在课题组总成绩中研学档案袋内容评分比重要高于论文答辩评分,因为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各人研学最终成绩的评定要在课题组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各人平时课堂表现打分。对平时认真履行评委职责、积极提问的同学应在其课题组评分上适当加分;对明显随意打分,上课多次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要在其小组得分上适当减分。
研学成绩体现了同学们在研究中的努力程度,我们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做一些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附:研究性学习论文答辩评价表评价人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答辩日期
课题组长
论文题目
论述的条理性30
课题的创新性20
材料的充分性20
阐述表达水平10
课件制作水平10
答辩水平10总分100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九
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
偏科,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在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不感兴趣,我们也称之为偏科。
有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在某门课上表现非常好,而在有些课上显得特别差,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学习偏科,作为高中生学习过程普遍出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
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突出的,还是成绩特别差的,都是暂时性的,而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后的课程上,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绩甚微,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使得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其中以下三种原因:
(一)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三)学生原因:
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
2.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
3.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为此,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我们的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人文科学的重视,并为高中生的选科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使个人及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有意义,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偏科的含义是什么?
二.高中生为什么大多数偏科?
三.高中生偏科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社会、家长、教师.……)
四.高中生如何正确科学的选科?
五.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扭转偏科的局面?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随着高考模式在全国的实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了一个新课题,但是,高中生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偏科现象,为了准备而又全面的了解清楚偏科现象的成因,时间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为了从人才成长过程中探索中纠正偏科的办法和措施,以有效的指导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我们高二(3)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是以三班为单位,进行全员问卷调查;
二是对典型的偏科生进行个案调研;
三是采访有关专家和教师。
(1)问卷调研
为了使问卷调查科学全面具有操作性,我们谈论设计出问卷调查表:高一(3)班共58人,我们以6人一表发放操作,调查前进行了细致系统的指导,同学们的配合很协调。调查是真实可信的。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从表中我们发现喜欢科目人数最多的是微机占78.72%,然后是音乐70.71%,再次就是语文,英语,数学分别为27.66%、30.80%、25.61%,其中语文的厌恶率最低为__.83%,次之为微机14.89%,厌恶率在20%以上的有:数学21%,化学25%,美术22%,体育29%,政治30.85%,物理40.1%,在此调查中我们发现形成偏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先说喜欢的原因,在众多调查对象中,有的认为“从小就喜欢文科,基础一直也很好,没有掉队,所以喜欢文科。”而有的“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的却是认为“由于班主任,家长或其它课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同时形成偏科的原因还和社会时代的发展有关系。譬如,有的同学认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科目进而了解现实生活。”由于媒体的影响或是看书籍等影响,比如因爱着历史性的电视剧而喜欢学历史。”再就是和自身的认识有关,如有的说:“因为自制力薄弱而投入不进去。”学起来心情舒畅,有种美的享受,可以增强兴趣、自信心。
接下来再说形成厌恶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天赋较差”、“从小不感兴趣”、“基础一直很差”、“讨厌背诵和记忆而不愿学文科”。有的则是因为“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感到乏味、难学”,由于一项成绩不理想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也是有影响的,如“因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朋友影响。”觉得所学科目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所以不想学。还有人说“自身性格,爱好有关,”自身性格缺陷或意志力薄弱,不愿下苦工。
在面对高考和人才成长的问题上,同学们的认识和评价也是复杂多样的,有的同学已有所认识,如他们说:“马上文理不分科了,大综合后,每科都要考,为了高考,不得不学。”学习不单是为了考试,认真思考从中可以体会到无穷乐趣。要尽力学习较差的科目,学习是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是我们将来立足于社会的必要途径。“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或特长,要再接再厉,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管哪一科对自己都有益处,我已认识到偏科的严重性,努力改正,争取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将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偏科不利于我们将来的事业的发展。就算自己学不好,也要为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人努力去拼搏、奋斗。为自己的前途,父母,国家而学习,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对偏科时间的统计,发现61.7%的同学在初中阶段有不同的偏科,在小学偏科的占24.47%,高中偏科为19.15%。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操作性强和娱乐性的科目比较感兴趣,此外对三门主科也具有较大兴趣,对美、体、政厌恶率也较高。
这次研究性学习的调查活动,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和认识:
(1)中学生的偏科现象,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似乎个别人的偏科并没有影响到他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我们估计这应该是一种特殊现象。
(2)从问卷调查访问的过程中,不少同学认为为了高考,主观上希望纠正自己的偏科现象,可见高考“指挥棒”对偏科是有导向作用的。
(3)从调查了解中,偏科现象出现的高峰期,在初中这恐怕与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课程的加重有关,比如说他们会因为同学的一句话,社会思潮等等的因素而形成偏科,也就是易受外因的影响。
(4)从成功人士的调查来看,偏科还是应纠正的,坚持全面发展,会使人终生受益,可见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以及培养坚强的意志,尤其要加强对初中时期预防偏科的教育。
(5)如果我们能对偏科现象予以正确的,适时的引导培训,开办各种特长班、兴趣班、文学班。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引导它,那么即使偏科的同学也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实践证明,高中生偏科的现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高中生的偏科现象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才能,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反之偏科也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其他学科。学习上的弱科往往会导致整体成绩下降。学生一旦出现偏科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往往会造成烦躁和厌倦,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可能波及其他学科。由于各学科都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学习上出现“瘸腿”现象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并给升入高一年级的学习带来困难。同时,高中生自信心不足,缺乏毅力造成偏科记忆力较差或记忆方式特殊造成高中生偏科。
1.解决思想问题:心理学家指出,厌学往往只是孩子心理问题的表面现象,其背后隐藏的原因不尽相同,而家长们却往往只看成绩单,缺乏对孩子真正的关注。
2.激发学习兴趣:偏科往往是学习没有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纠正偏科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1)用目标激发兴趣;(2)用兴奋形成兴趣;(3)用优势引导兴趣;(4)用意志强化兴趣;(5)用成功来激发兴趣。
3.解决心理的问题:偏科是指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特别好或一般,同时剩下的功课成绩特别差或较差,我们称之为偏科。这些现象有些可以纳入学习心理范畴,有些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问题,或者说,在某学科的学习上,这些学生的学习心理是不健康的。
4.从零做起:学习偏科现象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每当学生们的学科出现“瘸腿”时,不仅学生自己着急,家长和老师更是甚为头疼。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去看待和应对这个问题,不应该存有焦虑的心情,要敢于从零做起。
5.“有效”偏科法:所谓“有效偏科”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越是感觉困难大的科目就越是要努力拿下它,“啃的就是硬骨头”。这与一般的“偏科”的意思截然相反。
时间过得真快,两年已过,我收获很多,开心多,伤心过。在研究性学习这门课上,我更是领会颇多,一个小组(团队),只有所有人都付出,才会成为好的团队,一个再强的也强不过一群人要认真的观察生活。只有平时多努力,学习方法正确,我的学习也会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巨大收获。
—李进
转眼间,和研究性学习这门课已经相识两年了。对于这门课刚开始的陌生感也消失了。对于这门课的喜欢也随着时间增加了。
在研究活动中我最开心的就是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尤其是讨论到最令人难忘的。当然其中也有令人不愉快的事,大家会因为种.种原因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不免闹矛盾。也有一些组员不合作,这也是令人烦恼的。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合作、团结。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增强了我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了我的思路,让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我不在是沉默不语,而是开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是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培养了我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给我们以后的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吕纯慧
两年的研究性学习课已接近尾声了。我们既失败过,也成功过;既付出过也努力过.再过去的两年里,团结,研究性学习的各项知识,让我懂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更让我领悟了很多,一个小组,不是一个人的,而是每个人都应该付出,去做,只有这样,研究才更有意义.在学习上,我们要多问为什么,如:“我们为什么研究它”,把它换成“我们为什么学不好”,这样对于学习,做人都有极大的帮助.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好处多,在这不展开了,因为好处太多,经历了这些过程,我很后悔,如果当初以认真的态度对待,那该多好,时间如风,转瞬即逝,我不想停留,因为我不能回头,我要尽我自己的全力,为研究性学习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个结束,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我要掌握真确的学习方法,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王昌勇
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对我们来说有一点点的挑战性。虽然课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讨论的焦点和热点,但在研究,调查,讨论,制作等方面也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在制作调查问卷时,要提什么问题也让我们想了好久时间,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见解,但我们却不知该采取哪一种,在散发调查问卷时,许多同学都抱着懒散,无所谓的态度,让我们拜托半天才肯填写。我想,或许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很敏感,很有压力吧!
在这学期结束后,我接触研究性学习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了。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对这门课的认识与了解也有了更深的印象。明白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充满知识,充满探索,蕴涵着无尽宝藏的学科。
—牧园园
研究性学习,教会了我很多。如:团结认真,仔细的态度等。转眼间,两年已过,我的高中三年生活已过了一半,往事如云,我不想去追忆,我只想为我的研究性学习生活划上圆满的句号。投身到学习当中,研究性学习,一个很奇妙的课,不久的将来,它会更好的帮助我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完成自己的梦想。
—葛亮
时间过的可真快,转眼间,我们小组的课题研究已接近尾声。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的成员都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课题。为此,大家都很高兴。同时,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也看到了我们小组成员合作精神,明白了很多道理:合作是我们得以完成浩大工程的前提,是团体取得成功的基础,是个人更快更好的发展途径。这个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合作,是产生伟大力量的源泉。合作,让我们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我们合作所取得的成功,是团体的成功,是团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骄傲,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合作精神。人类需要合作,社会需要合作。那么,让我们人类中的每一分子都积极参与合作中去吧。因为,合作是伟大力量之源。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十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性学习课程化推进,要求基于学生自身兴趣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形式方面形成了可推广的一般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学生是课题的主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由学生基于兴趣与知识能力层次而自我选定。但事实证明,当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体验少、认识浅时,由学生完全自主确定研究课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较差。实践中,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按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生成研究课题。
第一阶段――针对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对综合实践活动尚缺少经验的学生,即高一新生所开展的第一个课题,由学校统一规定为班级文化建设项目设计。
第二阶段――针对有一定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但实践经验尚不充足的学生,如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二、三个课题,由学生自主结组提出选题,教师组织一定单位内的选题分析讨论,以可行性分析报告和答辩为主要方式进行选题,选出可行性强,研究价值高的主题,进行二次选题结组后开展活动。
第三阶段――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经验较充足的学生,如进入高中阶段的第四、五个课题。在前几个课题的研究基础上,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课题选择和研究能力,由学生完全自主结组提出选题,论证后进行研究。
在主课题生成之后,子课题生成可以选择在课题生成课上进行。由师生共同提供主课题的背景材料,根据研究价值与可行性分析,结合兴趣取向选择确定研究角度,生成子课题,在大课题组内完成子课题小组的自由结组。
二、活动指导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指导是教师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根据指导的范围和目的,可分为一般性指导和针对性指导两种组织方式。
一般性指导――指面向大集体(行政班级组合、年级等)的,以集体授课、讲座等方式进行的关于诸如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书写开题报告、常用研究方法介绍、如何选择成果汇报方式、如何书写调查报告、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共性指导,也包括对常用研究具体实施方法的进一步讲解等,多在活动开展前期,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推行初期(如学生的第一次活动)进行。
针对性指导――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生成性问题做专门指导。如报告的具体撰写问题、调查研究过程遇到的困难或与预设相距较大的问题、成果汇报具体方式的选择问题等。可以以课堂讨论或个别辅导形式进行,视具体情况灵活组织。
三、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主干课型的组织。
1.开题课。
开题课是在主课题和子课题选定,完成活动小组组合后,组织小组进行开题展示评价的环节,通常以同主题小组同课的方式进行。具体课堂组织可参考以下流程:小组展示(开题报告)――答辩(由其他小组及教师提问)――小组互评(分项目讨论打分)――组间交流(评分及说明)――教师指导发言――组内修订。这样的组织既有利于总结前期工作,为后续研究提供保障,又强化交流和组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该环节的活动成效。
2.成果汇报课。
成果汇报课按内容可以分为中期汇报与结题汇报。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通过交流互评体现多角度的评价机制。具体课堂组织可参考以下流程:小组展示――组内互评(由小组成员对活动中每个同学的表现给予评价)――小组互评(讨论打分)――组间交流(评分及说明)――教师指导发言――选优并表彰优胜者。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十一
近年来,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中国人青睐.而我国中学生既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呢?时值圣诞节前夕,各地学生正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节日准备着;各商店也不失时机,装点着圣诞树,其店员扮成圣诞老人兜售着精美小商品;一些媒体也在大肆渲染,积极营造节日气氛.鉴于此,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利用圣诞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这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临近的节日又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学习英语背景知识。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特有的风俗习惯给英语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英语背景知识,为其最终掌握这门语言做好知识铺垫.
2.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团结协作风貌。
3.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养成科学求知态度。
该项活动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去获取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去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该项活动的重点是比较西方圣诞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的差异.对于西方的圣诞节,学生大概了解一些.纵观周围的节日气氛,大家似乎在模仿西方人庆祝节日的模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兼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圣诞节在中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这也正是学生需要仔细了解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过圣诞节时要装点圣诞树,吃圣诞大餐,唱圣诞颂歌,甚至还有圣诞老人.可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这些节日特征是同时形成的吗?它又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所以西方圣诞节的由来、演变与扩散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查询和整理方能解决.
由于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中生,所以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学习的内容,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建议活动分小组进行。如果学习者是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逐步减少活动建议或活动提示,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十二
为了促进我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立项课题的深入研究,认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好结题报告,现搜集以下结题报告范例,供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参考和借鉴。
范例1: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xx市朱xx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
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内容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10月:1.学习理论,我们学习了黄大龙、朱治国合编的《生态课堂理论》,学习了《蔡明讲语文》和蔡明老师的一系列有关生态课堂的文章。2.酝酿制订了方案,我们的方案获得市方案评比二等奖。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及时上传到网页。
第三阶段:(2010年2月――2011年3月)我们积极做好研究活动,成员们每人围绕课题开公开课。有几人多次上了课题公开课,及时资料整理、总结,及时上传。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七、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学习理论,以提高理性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生态理论,基于蔡明的生态课堂的原则和黄大龙朱志国的生态课堂理论,我们认识到让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的生态教学活动。他是培育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常活动
09年9月朱建荣对市骨干教师开作文评讲课
2010年3月11朱建荣老师开校级公开课: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我来帮你写作文
10年3月24郑永梅老师校级作文评讲课――《捕捉特征细致描绘》
10年10年4月7方芳开校级公开课作文评讲《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号施路平老师开作文评讲课――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0年4月27蔡秀兰校级公开课――怎样批改作文
2010年5月13市督导室来调研,市学科带头人朱志国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评讲课,说值得推广。
2010年9月29朱建荣老师参加袁建忠书记的生态作文结题会
2010年10月19朱建荣老师给苏北宿迁市曹集中学老师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2010年11月22号,市教研室书记中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说值得推广。
2010年11月24日,在市教学活动展示月中,施路平、郑咏梅老师上作文指导展示课,朱建荣老师上作文评讲推荐课。这次基教科顾松鹤科长在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有三点评价,1.港区初中的语文老师凸显了一个理念――用教材教,学后注重应用,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2.实施了一种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3.养成了一种市进修学校卢金霞老师评价朱建荣的课:“将批改与指导相融合,将批改与作文升格训练成一体,将这次批改的目标与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达成相一致”。
推荐课后与进修学校张老师交流,受到张老师邀请。
2010年11月30号朱建荣老师应常青藤学校邀请去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方法.
八、研究成效
本课题研究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符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
本课题基于课堂,恰好符合张家港市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互批作文,是对同学作文的鉴赏,又是对课文鉴赏的复习应用,能督促他们在阅读课上作批注,他们的评语越来越准确,表明鉴赏能力越来越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写得体批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都能准确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积极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乐学,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让学生评讲作文,就是肯定学生的能力,相信他们有鉴赏能力,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表明老师重视学生的观点、意见、建议。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课堂的民主和谐度就高,学生心里就轻松了,没有压抑了,学生就能积极思考,大胆发现,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日记可以证实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作文就越写越好了。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
学生评讲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讲,既要评讲作者所写文章优劣,又要评讲批者的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鉴赏过程,要检查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要检查批改者的赏析能力,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检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到评讲,又要听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评对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它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这种成长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知困意识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师成长。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2011年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新生代教师,青年名师梅洪建听课后的评价“a.一直以来,在功利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为了分数早就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朱建荣的课让学生不是站在写的角度来审视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评者”相结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理想创作能力和批评鉴赏能力。这个过程不是对别人作品评论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对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对别人的作品的品评中进行自然的升华和再创造。这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b.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在阐释性的语文中,早就剥离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将课文的美点消解在对知识性记忆和内容性的再现之中,在“意”的强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荣的课堂中,不但达到了“文”“意”的自然统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达成了对课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层次上锻炼了孩子的审美能力。c.一直以来,孩子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别人的美,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但在朱建荣的作文评改过程中不仅仅让孩子发现了别人的不足,更让孩子们发现了别人的美。同时在对评语的评价环节,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再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接受批评的能力。这种无形中的人格培养,则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老师们明白了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生态作文教学。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则,学生评讲作文最能显示生命性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讲课上,生态课堂的生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都得到充分体现。
7.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指导作文能力。
2009年10月朱建荣老师对全市骨干教师上了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的作文评讲课。受到老师和专家们的好评,也为小组内教师作了示范,2010年上半学期研究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在学校开了一节课题研讨课。通过开课、研讨,大家的指导作文能力大幅提高。
8.我们总结了很多文章,朱建荣《学生评讲作文――一举多得》和《生态课堂――给学生的天空》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她还总结有论文《乐学乐教――生态作文师生的精神风貌》、《高素养――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显示了生长性原则》(已发表)、《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体现了生本性原则》、《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丰富了读写结合的含义》、《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课》、《我是怎样教学生互批互评的》等(待发)。施路平《对作文评改的几点建议》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另外朱建荣开了两次市级作文评讲公开课(2009年9月和2010年11月),在2010年11月施路平和郑咏梅各开了一节作文指导市级公开课。
9.积累了很多资料。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和学生优秀的批改作文。也积累了互批互改的一些经验。尤其是对于学生评讲,由粗糙到细致了。有了“训练写作――互批互改――互评”完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有由简到繁,由片段到整篇的.训练思路,评讲也有了系统性。老师们的反思也积累了起来。
七、课题研究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钻研。比如说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性、系统性。课堂上对课文的批注能力要进一步训练。批改作文也要由浅入深,步步为营,一次一个点来互批。学生评讲要坚持,评讲也要有针对性,也要有计划的进行。
范例2:《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西安雁塔区航天二一o小学黄忠孝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一、学习文献。我们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取相关的资料组织系统学习.我们学习了《名师课堂实录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刊载的有关古诗词教法的文章、名家古诗词教学课堂实录,还学习了《语文会刊》中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篇十三
近年来,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中国人青睐.而我国中学生既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呢?时值圣诞节前夕,各地学生正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节日准备着;各商店也不失时机,装点着圣诞树,其店员扮成圣诞老人兜售着精美小商品;一些媒体也在大肆渲染,积极营造节日气氛.鉴于此,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利用圣诞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这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临近的节日又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学习英语背景知识。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特有的风俗习惯给英语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英语背景知识,为其最终掌握这门语言做好知识铺垫.
2.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团结协作风貌。
3.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养成科学求知态度。
该项活动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去获取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去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该项活动的重点是比较西方圣诞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的差异.对于西方的圣诞节,学生大概了解一些.纵观周围的节日气氛,大家似乎在模仿西方人庆祝节日的模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兼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圣诞节在中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这也正是学生需要仔细了解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过圣诞节时要装点圣诞树,吃圣诞大餐,唱圣诞颂歌,甚至还有圣诞老人.可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这些节日特征是同时形成的吗?它又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所以西方圣诞节的由来、演变与扩散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查询和整理方能解决.
由于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中生,所以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学习的内容,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建议活动分小组进行。如果学习者是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逐步减少活动建议或活动提示,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