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水利工作讲话(模板18篇)
总结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作品,希望能给您带来灵感和欣赏的愉悦。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一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市水利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
今天的会议共有两项议程:一是**市、**市、**市、**市政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1号文件和中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作表态发言;二是**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请**市发言。
※ ※ ※ ※
下面,请**市发言。
※ ※ ※ ※
下面,请**市发言。
※ ※ ※ ※
下面,请**市发言。
※ ※ ※ ※
下面进行第二项,请**讲话。
※ ※ ※ ※
同志们,刚才,四市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代表、市政府就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进行了部署,讲得很好,很全面,很有针对性,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能因为这几年的丰水期而迷惑了眼睛,不能因为暂时不存在用水危机而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全市上下一定要从**市的长远发展出发,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着想,认真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意图,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立足经济社会全局看待水利工作,超前谋划水利发展,坚持不懈地把治水兴水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抓实办好。
支、斗、农、毛”的配套上下功夫,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系统。对重点水源工程、抗旱水源工程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管护,提高保障能力,让群众真正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三是要在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上狠下功夫。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中央和省对守住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调得非常严肃,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真正把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落到实处,同时在工业、商业、机关、城市绿化等各个领域完善推广节水措施,切实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的局面。这些年,我们相继出台了包括水资源集中管理等在内的一些水利改革的政策措施,要在落实好这些措施的同时,把城乡统筹供水作为重头戏,对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特别是对农村自来水实行市场化管理,在合理确定群众生活基本用水量和基本水价的基础上,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最终达到以水养水、以水保水的目标。对小水库、小流域治理这样的小型水利建设,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挖掘民间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水的生动局面。
四是要切实加强对水利改革发展的领导。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的要求,把水利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改革发展规划的实施。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的优先领域和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该投的一分钱也不能少,并确保总量和增幅都有明显提高。要积极支持水利部门依法征收好水资源管理费,并确保全部用于水利建设。要严格督导考核。把水利改革发展情况纳入目标绩效管理,把“三条红线”作为约束性指标,切实加大考核权重,发挥好导向作用。要加强水利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抓好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同志们,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机遇难得,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努力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次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九届六次全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工作,部署2015年任务。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过去,20**年全省水利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的一年,我省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三农”工作持续向好,粮食获得特大丰收,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大幅度增长,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农村各业全面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农业基础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农”工作取得的好形势,水利工作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尤其是水利投入创历史新高,一年投入达到33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水利项目数量多启动快,新开工各类工程344项,同比增加41%;水利发展与民生需求结合的更加紧密,水利发展的生态主体作用更加彰显。
一是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5大水利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7亿元,完成综合工程量2290万立方米。其中,20**年完成投资14.1亿元,完成综合工程量465万立方米。二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铺开。截至去年年底,已下达投资计划123座,占三年总计划的64%。累计下达投资9.6亿元,开工建设1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效突出。全年共完成投资4.37亿元,建设水源工程1105处,配套管网工程1208处,解决了80.8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实现了省政府对全社会的庄严承诺。四是抗旱防汛效益明显。去年,我省遭受了较严重的干旱。旱情最重时,全省受旱面积达3474万亩。全省共投入抗旱资金3.8亿元,在中部21个县(市、区)增打抗旱水源井4240眼,在西部10个县(市、区)配套机电井6000眼,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240多万亩,解决了2个城市出现的用水短缺问题。特别是在主汛期,省、市、县共下达防汛调度命令130多条(次),投入防汛物资价值1300多万元,使7座城市、5.36万公顷农田、14.12万人免受洪水灾害,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防洪减灾效益达24.74亿元。同时,加快了洪水资源化进程,向西部地区引蓄洪水3.93亿立方米。大中型水库比历年多蓄水5.3亿立方米,为今年的春耕生产创造了一定条件。五是中央新增投资进一步强化了水利发展后劲。中央在去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投资中,水利投资达200亿元。水利部门把水利重点项目、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争取项目的重点,提出了68个水利项目和资金计划,争取到国家投资5.29亿元。六是常规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开展了15座水利枢纽工程、15座有防洪任务城市防洪工程和129个江河治理项目建设。完成了106个水文站设施改造。开展了8座大型灌区配套改造和5个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0万亩。新开工水电站5座,有16座水电站建成投产,新增装机2万千瓦,实现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加大了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开展了10个项目、71条水土保持示范小流域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万亩。积极开展了援建xx省xx县色尔古饮水灌溉工程、哈姆山堰塞湖综合治理工程、芦花镇滨河路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援建任务,做到了项目建设进度与时间同步。建成了2个国家级、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活化了水利多种经营,水利经济实现年收入17.23亿元、利润0.7亿元。七是渔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水产品年产量达15.5万吨,加工出口量位居全国内陆省份前3位,创建了4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放流各类鱼苗4400多万尾,移植鱼卵13亿粒。八是水利规划管理有效提升。重点加快了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小河流规划、抗旱规划、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完成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水利专项规划、节水农业示范区规划、“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出台了《xx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九是水利改革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全省国管320个水管单位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企业进行了分离,各级财政批复人员经费和工程养护经费1.2亿元,解决6589人社保问题,占应解决人数的69.4%。十是队伍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为全省水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水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省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水资源总量有限,时空分布不均,加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致使水利的保障和服务功能不强。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水利发展融入市场时间短,适应性差,体制机制发育慢不完善,整体改革进展较慢,各项管理水平不高,基层水利建设滞后,总体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的各项工作任重道远。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解决。
二、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全省水利工作登上新台阶
去年11月召开了九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统领,强化三个理念,突出三大任务,建设“五大一强”,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强化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城镇化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化观念武装农民,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产业提升、民生跨越,在更高起点上,把我省建成粮食大省、牧业大省、林业大省、北方特产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抓好贯彻落实。2015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因此,今年、省政府确定的农村工作主题是:稳粮食、增收入、强基础、保安全、建制度、重民生。确定这样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九届六次全会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涵盖了制度创新、产业提升、民生跨越三项主要任务和“五大一强”发展思路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当前我省农村改革发展最现实、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任务。“稳粮食、增收入”,抓住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要害。稳粮食,就是要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收入,就是要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县级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强基础、保安全”,抓住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强基础,就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保安全,就是要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质量安全,尤其是不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建制度、重民生”,抓住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建制度,就是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重民生,就是从抓住农民最关心、最急迫、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努力改善民生。围绕上述农村工作主题,、省政府确定的今年全省农村改革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其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点任务有以下10项:
一是全面启动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包括10大工程,即:引水工程、灌区建设和改造工程、中部土地保护和西部土地整理工程、标准良田建设工程、良种培育和推广建设工程、全程农机化示范工程、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生态保障工程。
二是依托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按照“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标准,在镇赉、大安、前郭、乾安、榆树、九台和公主岭等7个县(市),启动建设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农机化示范、农业科技集成应用等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三是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今年、省政府确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的目标。重点是搞好粮食、畜牧、特产、加工等产业增收;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以及生猪、奶牛、蛋鸡等各项补贴,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政策增收;努力开展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实现劳务增收;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全民创业,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在贷款、税费、工商等方面提供支持,积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和外部增收空间。
四是启动建设15个牧业园区和1000个标准化牧业小区,实施畜牧业发展三年攻坚,每年拿出几亿元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畜牧业发展。同时,与国家农业银行共同筹建牧业贷款中心,并配套组建牧业专业担保公司,着力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
五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八大工程”,启动建设林业工贸集中区和向海生态示范园区,这是我省林业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
六是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按照“9区、5线、1中心”的思路,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并确立新菜田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扶持棚膜蔬菜发展。
七是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泥草房和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任务。这是民生工程的三个重点,也是硬性任务,其中:解决9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20万户农民泥草房和5万林区职工200万平方米住房问题。
八是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型灌区改造。2015年要完成11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开工93座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同时继续推进大型灌区改造。
九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制度创新。主要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善始善终抓好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和国有农林牧渔场管理体制改革。
十是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计划总投资36亿元,新建和改造66千伏变电所152座,新增变电容量1801.6兆伏安;新建和改造66千伏线路892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4183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7026台,新增配变容量439兆伏安;新建和改造0.4千伏线路7097公里,户表改造165万户。
上述农村改革发展思路、今年农村工作主题和10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点任务,水利是命脉,是基础,是重中之重。无论“五大一强”战略目标,还是稳粮食、增收入、强基础、保安全、建制度、重民生都离不开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基础建设,离不开水利强有力的支撑和有效保障。尤其是今年确定的全省农村10项重点战略任务,其中有2项即: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是水利直接抓的重点工作;有2项即: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中的重大水利和灌区建设改造工程、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的节水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水利牵头抓的重点工作;有3项即:启动建设15个牧业园区和1000个标准化牧业小区、百万亩棚膜蔬菜、农村电网改造是依托于水利发展才能完成的重点任务;其余3项即: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进农村制度创新也与水利事业息息相关。总之,水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建设内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的关键领域。特别是在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关头,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可以说水利系统大有可为,大有用武之地,尤其在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方面,水利更有优势、更有基础、更有条件、更有潜力、更有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二
同志们:
为期两天的全省物价工作会议已经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即将结束。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及物价局长会议、全国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副省长黄康生到会看望和慰问与会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物价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职能作用和今年全省物价工作在加强价格监测及分析预警、强化价格监管、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价格改革等四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强调要准确把握省委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总目标,着力从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大力整治市场价格秩序、深化价格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切实做好明年全省物价工作,同时要求全省物价系统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价格服务能力与水平,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仁贵局长所作的工作报告深刻分析了当前我省价格运行形势,回顾总结了20xx年的物价工作,全面分析预测了明年的经济和价格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物价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五项重点任务。省价格监督检查局总结了今年工作和安排部署了20xx年的工作。对20xx年度市、州、地物价工作考核结果进行了通报表彰,对20xx年度全省物价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对全省物价系统获得国家发改委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贵阳市、铜仁地区、桐梓县、麻江县、织金县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达到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提振精神,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预期目的。下面,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准确把握20xx年物价工作的总基调总目标。
20xx年,我省大力实施“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主战略,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5%,财政收入预计增长34%,同时价格总水平高位回落,1-11月涨幅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实现了增长较快、物价趋稳、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的好局面。但是,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可持续的因素增多,经济和价格运行的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保持价格稳定和深化价格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从国际上看,由于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世界经济复苏遭遇重大挫折。国际流动性持续充裕,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较大。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石油、铁矿石、食用植物油、玉米等重要商品价格面临的持续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可低估。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从省内看,我省价格总水平从11月开始快速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我省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总目标是稳中求进、提速转型,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我省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部分农产品供应仍然偏紧,煤、电、油、运以及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供应仍然偏紧,支撑价格高位运行的因素仍然存在。
面临如此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和我省省情,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明年物价工作的总基调总目标。根据我的学习思考,20xx年物价工作的总基调总目标可以确定为:稳中求进、服务发展、安定民生。“稳”就是正确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把“保增长、稳物价、转方式、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施策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就是推进价格改革要取得新进展,强化价格监管取得新成效,提升价格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服务发展”,就是主动服务扩大内需和实体经济发展,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安定民生”,就是积极探索和建立稳价安民的长效机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
二、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全面落实明年价格监管调控工作的各项任务。
关于20xx年的工作,仁贵局长的工作报告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和详细的阐述,通过学习,我的理解可概括为五句话:千方百计稳物价、积极稳妥推改革、强化监管惠民生、大力整顿规秩序、夯实基础上水平。
千方百计稳物价,就是通过落实惠农价格政策和清费治乱措施促生产、畅流通、保供应、安民生,同时加强监测分析和调控引导,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积极稳妥推改革,抓住价格指数涨幅回落的有利时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部署,重点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电价制度,在认真测算、充分论证方案和召开听证会的基础上将于6月1日起推行;继续深化水价改革,简化水份分类,条件具备的地区要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大水价调整成本公开力度。
加强监管惠民生,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运机制,实行价格补贴常态化、机制化;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切实减轻群众教育、医疗等方面支出负担。
大力整顿规秩序,就是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大力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切实规范价格和收费秩序。
强化基础上水平,就是做好成本调查监审、价格认证和价格信息服务工作;改进价格宣传,正确引导社会预期;推进价格法制建设,实行依法行政;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强化价格工作职能,提升工作水平。
三、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建立健全价格工作的长效机制。
当前,经济和价格运行的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稳定价格水平、推进价格改革,强化价格监管、改善价格服务,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愈发重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价格运行将长期面临农副产品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不可避免,资源性产品价格和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以及环境保护成本长期上涨的趋势不可避免这两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两个不可避免”充分说明了保持价格稳定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我们必须把应对价格上涨作为长期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同时,无论机构怎么改和人员如何变,价格机制始终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始终是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器,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不会变,世界上任何国家政府都要对价格实行必要的监管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被列为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因此,加强价格监管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长期职能。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监管职能作用、提升价格工作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价格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是着力构建稳价安民的长效机制。各地要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并注意总结经验,如认真总结完善加强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增强调控能力、完善社会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钩的联动机制、稳定菜篮子价格的平价商店流通设施生产基地三项建设、稳定生猪生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的预案措施、建立重要商品价格信息定期发布等方面稳价安民各项工作,将取得突破、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层面,将稳价安民的政策由临时性、应急性措施转向长期性、制度性的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价格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构建推进价格改革的长效机制。目前,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已经由市场形成,政府直接管理价格所占比重不到5%,但这些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调整,协调的难度很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石油、电力等资源领域,供水、供热、教育、医疗等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领域,铁路、电信、银行等垄断行业的价格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这些行业的价格改革,是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公平分配,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们在工作中绕不过去的“关口”,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抓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推进价格改革,切实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着力建立科学决策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健全成本监审、价格听证、专家评审、征求意见、集体审议和价格公示等制度,使改革方案的制定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要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既要考虑经济发展需求,也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既不能因价格总水平较高就停止改革,也不能期望价格总水平比较低时集中推出改革措施。实践证明,在通货膨胀时期,社会通胀预期较强,推进改革难度较大;而在物价水平较低时,企业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不强,社会承受能力较弱,推进价格改革往往更难下决心。因此,一定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发展、保障供应、改善民生的原则,选择好出台的时机;也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次序,安排好出台的节奏;还要按照兼顾社会承受能力和市场需求的要求,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第三,要着力建立完善利益调节机制。推进价格改革要与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其他方面的改革协调推进,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将改革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要完善资源税费、特别收益金、价格调节基金、转移支付、价格补贴等利益调节机制,防止价格调整造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平衡,防止过多地增加公益行业和困难群体的负担。
三是构建价格事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政府直接定价的品种减少了,但是研究分析市场变化,加强价格调控,规范价格行为,维护价格秩序,安定群众生活的工作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尤其是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和反垄断、反欺诈、反暴利、反倾销的工作更加突出;价格调控监管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繁重了。我们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找准价格工作职能定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构建价格监管的长效机制。必须更加注重发挥系统合力。价格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价格和收费管理、监测调控、监督执法、成本调查监审、价格认证及价格服务等各个方面不仅要在各自的领域更加精细、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地做好工作,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围绕价格工作的中心任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系统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有为才有位”。要进一步巩固价格职能地位,必须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价格部门才有职能,价格工作才有位置、价格事业才能更加兴旺发达。
创新是保持旺盛活力、实现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大胆创新,丰富价格监管和调控手段,拓展监管调控领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创新价格管理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跳出过去的老框框、老方法,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激励、有约束的价格机制。
四、夯实基础、强化责任,不断提升全省价格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成本调查监审、价格认证和价格信息服务工作,大力推进价格信息化建设。
二是改进价格宣传,为价格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切实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四是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整合物价工作力量。此次机构改革,市、县级物价机构和物价工作职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物价部门单独设立的,要做到内设机构合理设置,人员配备不减少,领导力量不削弱。物价部门合并到发展改革部门的,必须设立必要的价格工作机构和配备数量足够的人员,物价工作原则上由一名领导统一分管,真正做到由一名相对固定的领导分管、有内设机构承办物价工作业务、有足够数量的人员办事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配备必须适应价格行政执法的需要。中央下达的物价工作专项编制必须专项用于物价工作,被挤占挪用的必须归位。
五是加强物价干部培训,着力提升业务水平。
六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价格行政执法人员廉洁自律规定》,强化全省物价系统廉政建设。
七是强化物价监管调控的地方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继续实行价格总水平和鲜菜价格涨幅排名通报制度。
分组讨论时,与会代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进行疏理,交各处室进行研究答复和解决。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全省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为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元旦春节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最后祝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平安幸福!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分析我省今年汛情旱情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防汛抗旱工作。刚才,省水文局、气象局、国土资源厅、遵义市、石阡县政府汇报了有关情况,远坤副省长作了讲话,讲得很好,希望大家要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点,保持清醒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从刚才汇报情况来看,我省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高度警觉,防患未然,扎实应对。
一是要深刻认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起步之年。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下行,我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全省上下正集中精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的战略行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旦这时发生特大水旱灾害,各级人力、财力、精力都不得不转到抢险救灾上去,势必会影响来之不易、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势必会导致部分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势必会延缓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程进度。因此,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对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秩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极为重要,事关全省发展大局。
二是要深刻认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严峻性。始于20xx年9月厄尔尼诺事件已成为1951年有观测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同类事件,其特征与1998年诱发长江特大洪水灾害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高度相似。长江防总预测,今年夏季长江流域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我省位于长江上游,情况同样比较严峻。一季度,全省平均降水124.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0%;4月,我省东南部出现强降雨天气,黔东南州天柱县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损失达20xx万元;根据预测,5至7月,我省雨水相对集中,局部地区洪涝灾害较重;盛夏我省东北大部有中等强度伏旱。春汛来势之猛、入汛时间之早、汛期持续之长是近年来罕见的。
三是要深刻认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紧迫性。我省地形地貌特殊,属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和山洪地质灾害、干旱灾害多发区,是近年来全国遭受水旱灾害损失最重的省份之一。“”以来,我省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防汛抗旱整体水平仍然不高,部分江河缺乏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防御标准偏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目前,全省尚有144座病险水库亟待治理、183座在建骨干水源工程面临安全度汛的压力,防汛时间紧迫。我们必须把困难考虑得严峻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充分一些,面对极端灾害时才能有条不紊、临阵不乱。
二、紧盯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工作。
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和大中小城市防洪安全,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力保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努力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主汛期给我们留下的时间已经十分有限,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要认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防汛抗旱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要加快病险工程除险加固、水毁工程修复、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在建工程要迅速完工,汛前不能完工的要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加强信息共享与预警联动,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要密切监测雨情、水情、灾情,不断优化调度方案,为防汛抗旱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二是要确保江河防汛安全。我省河流均为山区雨源型河流,一遇暴雨河流水位极易猛涨。因此,江河始终是我省防汛工作的重点。要科学调度江河湖库控制工程,综合运用拦、蓄、排、引、提、调等措施,有效化解洪水风险,减轻防洪压力。对江河沿岸易受洪水威胁的村镇,要制定并落实紧急疏散撤离预案和准备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严格落实险工险段和重要部位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关键时期加派人手、加密频次,做到早发现、早排险。
三是要全力保障水库安全度汛。近几年,我省大力实施水利建设“三年会战”,但水库安全基础仍不牢固。3月末,国家防总检查我省防汛工作时就指出,贵州的在建工程多、未经洪水考验工程多,安全度汛的困难也多。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研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要抓紧修订水库调度运用和应急抢险各类预案,不断完善运行管护制度,突出抓好病险、在建水库和水电站的防洪安全管理,逐一明确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防汛指挥调度权限。要切实强化汛期值守和巡坝查险,发现险情果断决策、及时抢护、科学处置,提前转移下游群众。要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规程,加强水库安全蓄水管理;进入主汛期后,仍存在病险或正在施工的水库,要降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避免垮坝失事,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今年雨多、水多,也可能灾多,对我们水利工程是考验,对我们水利工程调度落实情况也是检验。
四是要大力加强山洪等地质灾害的防御。我省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极易诱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洪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所导致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甚至超过洪水本身。各地要立即组织对山洪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易发点进行全面排查,加强集镇、学校、旅游景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重点区域的防范工作,杜绝发生群死群伤事件。要强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对容易因暴雨诱发险情的矿山作业区、尾矿坝、公路桥梁在建工程、建筑垃圾消纳场等,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督促落实责任人员和避险措施,确保工程和人员安全。
五是要未雨绸缪做好救灾准备。要抓紧落实防汛抗旱应急队伍,统筹协调各方救援力量,确保发生险情时拉得出、用得上、能战斗、打得赢;公安、武警、消防、民兵要全员备勤,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从实战要求出发,尽快补充省、市、县三级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强化防灾救灾后勤保障。要完善山洪等地质灾害易发区、低洼易涝区、江河洪泛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人员转移安置预案,明确预报预警程序、人员转移路线、临时安置方案等,以村组为单位组织防御演练,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给予格外关注。要加强救灾体系建设,加大救灾物资投入力度,确保一旦发生灾害,救助救济的资金和物资在第一时间能够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努力尽快恢复生产,防止出现因灾致贫、因灾返贫。要力保重点环节,确保电力、通讯、机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安全,确保抢险物资通道安全,必要时采取封路、停课、停工、停业等非常措施,努力把损失降至最低。
六是要着力抗旱保春耕保夏灌保供水。旱涝急转是我省水旱灾害的一个显著特征。今年以来,我省降水区域性差异明显,安顺、六盘水、黔西南等三市州偏少40%,发生干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这三个市(州)也是我省石漠化比较集中、面积比较大、农村贫困群众比较多的地方,要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必须同步做好抗旱保春耕、保夏灌、城乡供水等工作,确保重点地区、重要城市以及生态核心区的供水安全。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聚焦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积极争取国家水利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资源项目,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落地建设,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减少因旱致贫返贫。
七是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提升防汛抗旱能力。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推广远程监控、电子探测、虚拟仿真等信息监测手段,实现信息化与防汛抗旱深度融合。依托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平台,打造覆盖市州和重点县区的异地视频网络、覆盖重要水库和水电站的防汛抗旱调度体系,推动监测预警、资源调度、应急管理等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要加快水利云建设、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洪水风险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文信息服务及国土资源云等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尽快实现防汛抗旱数据云存储,提高预警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这方面,数据要共享、互联互通,及时发布,及时采取措施,启动预案。
三、强化组织领导,加快形成防汛抗旱强大合力。
抓好今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也尤为重大,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环环相扣的任务链和责任链,确保防灾救灾减灾各项措施落细落小、落地落实。
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履行牵头抓总职能,完善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调度,统筹各方抓好汛前准备、工程管理、防洪调度、应急演练、抢险救灾等各项任务。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合力。气象、水文部门要落实24小时值守制,加强汛期雨情水情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预警研判,确保重大灾害性天气和重大汛情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电信部门要确保汛期防汛抗旱通信畅通。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救灾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卫生部门要搞好卫生防疫准备,确保灾后无大疫。公安部门要加强灾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推动国土资源卫星遥感图、“国土资源云”和防汛抗旱工作深度融合,加强与各地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动态共享,确保汛情旱情险情灾情监测监控不遗漏一河一库一山。现在有无人机航拍,如果出现灾情,及时去飞一飞、看一看,掌握现场真实情况。
二是要加强责任制落实。要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制。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要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并公布辖区内江河、水库、城市、尾矿库等防汛抗旱责任人名单,建立一一对应的任务链、责任链,切实将责任落实到工程建设、汛前准备、队伍组织、物资储备、防汛调度、应急抢险、人员转移等各个方面。要及时组织新任职的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上岗培训,提高水库调度运用、险情应急处置、人员转移安置等指挥决策水平。有些地方班子换了,新上岗的要尽快学习培训熟悉情况。防汛抗旱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动员、亲自安排,亲赴现场检查指导,在抢险救灾关键时刻顶得上去、靠前指挥。
三是要加强督促检查。要健全防汛抗旱督查体系,加大对责任落实、汛前准备、应急处置、灾后重建以及专项工作的督查力度,确保每个风险点都有人盯、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每个受灾群众都有人帮。要加大问责力度,对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处置失当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是要加强宣传培训。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加大防汛抗旱宣传力度,建立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正确引导舆论。要强化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
还有一条,也是非常重要的。汛期,同时也是我省旅游旺季,大量游客到贵州来旅游。越是山青水秀的地方,洪涝灾害也不会少。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保障游客安全。因此,我们部门间要合作,要及时通过互联网、手机、wifi等向游客发布雨情水情灾情信息,旅游景点预警。如果预测有大的灾害发生,要及时能够组织游客转移疏散。我们要对游客负责,凡是进入贵州旅游的游客,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志们,防汛抗旱时间紧迫,责任重于泰山,不容丝毫懈怠,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尽职履责,扎实工作,全力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四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王程是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天是正月十三,元宵节还没有过,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我今天来参加会议,主要是来表彰先进、看望大家、感谢大家。关于今年工作,等会儿,志英厅长将作全面部署。这里,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成效显著,来之不易。
20xx年,全省水利战线的同志们紧紧抓住了中央扩大内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宝贵机遇,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福建当前拉动内需和长远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我把大家的成绩归纳为四个“前所未有”:
第一,水利建设投入规模前所未有。
去年全省水利在建项目年度投资规模达到68.25亿元,比增26.7%。其中,争取到位的中央资金18.16亿元,包括增投和扩大内需基建资金9.77亿元,约占1998年至20xx年十年时间里中央累计投入我省水利基建资金19.1亿元的51%;争取中央财政资金8.39亿元,是20xx年的5.6倍。省水利厅和全省水利战线的同志们夜以继日辛勤工作,靠扎实的项目准备,才拿到中央这么多的扶持资金,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新纪录,这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强化力度前所未有。
投资近1个亿建成的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落实了“预警到乡”机制;完成全省1.53万个行政村(居委会)村级防灾预案修订,并实行数据库管理,进一步强化了“预案到村”机制;按分级管理原则,全省各类水库全部纳入防汛责任,确定并公布了各类防汛责任人,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到人”机制。去年我省遭遇了6场暴雨、3个登陆气旋、6个影响台风以及夏秋干旱,但由于我们处置得当、措施得力,灾害损失明显减少。比如,去年“莫拉克”台风来临之际,我们开始并没有想到它会原地打转、会折返、会停滞。我们所做的,都是按照台风比较快地在我省正面登陆准备的。台风后来的发展变化,实际上使大家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更担风险。但是,我们仍然成功应对了。这如果没有我们的预警机制,如果没有我们的加倍戒备,是做不到的。特别是长乐文武砂海堤受到的破坏力是很大的,由于对台风带来的强暴雨我们有充分的估计,防范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中国台湾有所忽视,结果损失惨重。
第三,民生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规模前所未有。
去年,我们推进民生水利“六大”重点工程,目标明确、力度很大、进度很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去年完成120座,投资额2.82亿元,比增163.6%。海堤除险加固去年完成152.5公里,投资额4.53亿元,比增228.3%。饮水安全方面,去年有133.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完成投资额6.51亿元,比增194.6%。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去年完成54.99万亩,投资额3.30亿元,比增29.4%。江河治理去年捆绑了防洪和水库工程项目20个,完成投资额10.1亿元,比增15.8%。水土流失治理去年完成204.67万亩治理,投资额2.49亿元,比增14.7%。这些数据表明,去年这“六大”民生水利重点工程,无论在工程数量上,还是在投入资金上,不仅都分别超过了历史上每一个年度,而且是项项增加,这是前所未有的。
第四,抗旱应急供水反应快速前所未有。
去年夏末秋初,我省中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发生干旱,受旱区域人畜饮水和重点企业供水出现困难,水利部门急人民群众和重点企业之所急,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晋江北干渠、仰恩大学、南安石井、龙海、长泰等六大应急调水引水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成功实现快速引水,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特别是晋江北干渠到洛阳江应急调水工程,投资2480万元,计划工期60天,通过日夜赶工,实际仅用34天就正式通水。这项工程顺利建成,确保了洛江区、泉港区、惠安县城乡用水和福建炼化一体化等一批重点企业用水。如果当时应急调水工程不能如期完成,损失可就大了,仅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损失一天的产值就是1.6亿元,一天的税收就是1600万元。同时,全省水利部门和气象部门密切合作,抓紧有利时机,10天内在全省连续实施了219次人工增雨,有效缓解了干旱带来的供水困难。这些手段之有力,动作之迅速,效果之明显,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省水利工作取得的这些成效,来之不易;总结的这些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全省水利部门坚持“建设民生水利,服务海西先行”持续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团结奋斗、迎难而上、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水利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问候!
二、抢抓机遇,再立新功。
当前,水利事业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的春天。中央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水利上,对十二项直接涉及水利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把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渠道,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从各方面得到的信息看,今年中央对水利的投入将超过去年。可以说,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利建设将面临一个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良机,这为全省水利战线的同志们提供了展现才干、多做贡献的平台。希望大家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再立新功。我们至少可以在五个方面再立新功。
第一,在推动民生水利发展上再立新功。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是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一要拓展领域。今年要在持续推进水库除险、海堤加固、饮水安全、江河治理、灌溉改造、水土流失治理等“六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力争在水闸除险加固、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小型水库除险、乡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二要集成项目。要进一步加强中央水利项目投入政策研究,用足用好国务院支持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措施,利用我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优势,积极探索以流域、区域为单元,实施项目集成捆绑,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央投资计划。三要增加投入。从今年起国家开始征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我省属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非直接受益省份,基金征收可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本地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民生水利投入可望大幅增加。此外,中央给我省的转贷资金将大幅增加,去年是34亿元(其中厦门8亿元),今年不含厦门达到47亿元,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向民生水利。各设区市、县(市、区)也要力争安排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水利投入,并强化部门资金整合力度,督导项目业主落实自筹资金,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切实解决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问题。比如,清流县城在开发中以土地开发筹措资金,补助河道防洪,短期内使河道得到根本整治,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第二,在保障防汛安全上再立新功。
防汛工作,事关全局、人命关天,来不得丝毫的懈怠、马虎。四月一日进入汛期之前,要立足于防范雨季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强台风登陆,从保障人员安全的角度出发做好各项防洪抗灾准备工作,重点落实组织、工程、预案、物资和队伍等“五项准备”。各地要继续深化落实“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机制,按预案要求积极备战,多调查研究,多积累经验,多实战演练,不断完善创新防灾抗灾机制。要加强对乡村基层的指导,努力提升乡村基层的防灾抗灾应急能力,逐步实现灾害测报现代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灾指标指挥责任化。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履行《福建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规定》赋予的职责,抓好全省水库大坝使用登记与安全鉴定工作,建立水库数据库,摸清全省水库安全现状,实现动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四月初,我省将再进行全省专门大检查。
第三,在“小水利”建设上再立新功。
今年我们要在解决“大水利”的同时,积极探索解决“小水利”的问题。什么叫“小水利”?我想,就是解决水源地、大水渠和基本农田之间的水沟渠,我把它叫做“小水利”。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纳入“一事一议”。现在国家规定,除了军烈属、特困户等特殊情况外,农民按照上一年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一,自愿集资投劳建设,各级财政给予三分之一奖补,这样开展“小水利”建设就有了资金来源。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群众出了钱,项目是要接受监督的、是要见效益的。群众自己出的钱,他们就会要求做好,否则,第二年就不再出资了。我省去年搞了16个县试点,成效较好。今年全国拿出65亿元,估计我省可以拿到1.5亿元,我们省自己再准备2个亿,加上市、县的集资,财政大概可以拿出6个亿,这样,农民拿出18个亿,加起来就是24个亿,如果以“小水利”为主,我们来做这个事,就可以很好地打开小水利建设局面了。
第四,在水资源保护生态安全上再立新功。
这是新的职责,也是越来越重大的职责。要切实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关。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足额征收、规范使用。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保障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一律停止审批小水电站,对已批的还要分批清理。要着力开展以水库为重点的水源地保护试点,强化饮用水保护监督管理,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抓紧完成全省二级水功能区划,开展水域纳污能力核定,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地下水超采的地方,依法划定起采区,逐步削减开采量,遏制过度开采。
第五,在谋划水利重点骨干工程上再立新功。
选准建好大型水利骨干重点工程,功在当代,利在百年。近年来,我们提出的闽江“北水南调”、光泽水库等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关乎大局,要科学论证,尽快运作。要研究探讨如何利用三峡基金,重点扶持一批骨干工程,力争促成我省若干个水利重点骨干工程列入中央投资计划,早日开工建设。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项目管理问题。首先,要严格资金管理。水利投入的钱再多,都是人民的。因此,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更不得中饱私囊。要通过严格的招投标制度,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其次,要严格质量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坚决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此外,要严格进度管理,按时序统筹安排好各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好中求快抓好工程建设。
同志们,新的一年形势好、政策好、机遇好,全省水利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希望全省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把握良机、奋力拼搏,再创新的业绩,争做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和扶贫开发工作有关要求,我对“”水利扶贫开发工作作一简要总结,对“十三五”水利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xx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20xx年,分别在元旦献词、延安扶贫座谈会、贵州扶贫座谈会、减贫与发展论坛、党的五中全会上强调扶贫工作。20xx年11月27至28日,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作了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下达了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动员令,为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20xx年11月29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未来五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指向明确、含金量高的攻坚之举、非常之策。20xx年12月10日,水利部组织召开水利扶贫开发工作视频会议,陈雷部长总结了“”水利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全面安排部署了“十三五”水利扶贫开发工作。20xx年12月28日至29日,省委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工作,郭庚茂书记作重要讲话,提出了我省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思路举措,即坚持“五条途径”、落实“五项举措”、强化“五个保障”。厅党组结合我省水利工作实际,就做好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委、省政府、水利部的安排部署,认真研究并提出了水利行业扶贫开发的意见。
下面,根据厅党组研究的意见,我就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水利部扶贫开发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水利扶贫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水利扶贫开发工作形势,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紧迫感。
涉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骨干河道重要支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电增效扩容、水土保持等14类项目,是水利扶贫开发资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使命。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水利扶贫工作既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扶贫开发战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水利扶贫开发工作,“”期间,全省水利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举全行业之力,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为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据统计,“”期间,我省共下达贫困县水利项目资金200多亿元,投入最多、建设成果最多、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提速。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期间,按照厅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在安排饮水安全工程投资时,优先将我省38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贫困县列入投资计划,解决贫困地区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共投资88.18亿元,解决了53个贫困县1536.85万居民和377.6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有力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二是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顺利推进。安排贫困地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累计投资4.45亿元。新增、恢复灌溉面积5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3万吨。项目在规划阶段就注重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对有担负扶贫村的供水渠道优先安排,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供水条件,提高了贫困地区灌溉供水保证率。三是小农水重点县投入不断加大。“”期间,继续加大贫困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基本覆盖了我省53个扶贫县,总投资43.89亿元。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6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新增、改善排涝面积25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5万吨,受益人口259万人,项目区受益农民年人均增收141元。四是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期间,累计下达贫困地区防汛抗旱、山洪灾害防治等资金计10.3亿元,贫困地区防御山洪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干旱情形下贫困地区的城乡居民基本饮用水及农作物灌溉用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五是水保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期间,共安排贫困地区水土保持建设资金5.9亿元,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4.68万亩,贫困地区水土流失防治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治理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六是农村水电受益面进一步扩大。“”期间,按照重点扶贫的的总体思路,围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及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扎实推进扶贫县小水电建设,全省贫困县新增装机1.3万千瓦,改善装机8.8万千瓦,完成投资3.7亿元。七是水利移民帮扶和谐高效。“”期间,累计安排53个贫困县移民资金达42亿元。加强移民区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累计培训贫困地区移民干部7950人次,移民就业及生产技能培训25.33万人次,提高了移民就业致富能力。积极探索贫困县移民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发展了一批“集体+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类型经济实体,壮大了集体经济。据统计,20xx年全省移民人均纯收入4248元,为全省农村人均6604元的64.3%;到20xx年全省移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为全省农村人均10169元的85.5%,收入净增长4452元。八是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期间,水利厅组织驻村工作队,深入范县杨集乡东场村开展帮扶工作,完善了该村基础设施,开展了技能培训,扶持了特设产业发展,同时带动了周边村庄脱贫致富。20xx年9月,水利厅又派出了两名年富力强的副处级领导干部分别到上蔡县芦岗办事处程老村、范县王楼镇东张庄村任第一书记。各市、县水利部门采取不同形式深入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我省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省委明确提出,到20xx年,我省53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要全部摘帽,彻底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当前,我省水利发展虽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脱贫攻坚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脱贫攻坚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省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是:到20xx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水平。确保我省现行标准下的57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53个国家和省定贫困县在20xx年前全部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性、先导性、保障性作用,加快补齐补强贫困地区水利短板。这不仅是贫困地区增强发展能力的治本之策,也是“十三五”时期水利系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二是贫困地区水利现状不容乐观。经过多年来特别是“”期间的艰苦努力,贫困地区水利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要看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历史积累问题较多,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仍未彻底扭转,因水受困、因水成疾、因水致贫现象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偏低、供水保障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群众饮水安全保障不稳固。一些贫困地区农田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管护运行机制不健全,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仍然较低。一些贫困地区受建设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防洪体系不健全。一些贫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盲目开发造成水环境恶化。有些地方穷在水上、难在水上,脱贫的出路和希望也在水上。我们要直面问题、明确目标,认真解决好贫困地区的水利瓶颈制约问题。
三是水利在脱贫攻坚中的任务十分艰巨。贫困地区分布与水资源禀赋条件高度相关,“有水难存”、“无水可蓄”都是贫困的根源之一。郭庚茂书记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五项举措”,即实施知识技能扶贫、实施合作带动扶贫、实施财政金融扶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实施安居扶贫。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上,要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着重加强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加强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项目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小型农田水利、“五小水利”工程等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等,充分凸现了水利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各级水利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非常措施,下大力气搞好水利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水利发展,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和保障。
二、科学谋划“十三五”水利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
“十三五”时期,水利扶贫开发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水利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关于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充分发挥水利扶贫规划的引领作用,调动各级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水利扶贫开发工作,夯实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按照水利部要求和我省水利发展实际,“十三五”时期,我省水利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xx年,使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得到根本扭转,水利良性发展机制初步建立,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管理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完成上述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切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确保“十三五”期间解决贫困地区的饮水问题,完成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任务,将积极开展好贫困地区饮水现状与需求调查,摸清贫困地区基本情况及农村饮水现状,研究提出贫困县“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十三五”时期农村饮水安全投资要切实向贫困地区倾斜,将贫困地区“十三五”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工程布局和规模,突出建设重点,强化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对接,做到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确保贫困地区与全省一道实现“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目标。
(二)切实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和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建设。要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工程覆盖范围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优势,解决贫困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同时,要统筹安排好防汛抗旱项目,合理安排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在项目资金分配上向贫困地区倾斜。继续加大贫困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切实抓好灌区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快贫困地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统筹解决好灌溉水源、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将不在粮食核心区范围的6个贫困县纳入农田水利项目县实施范围,大力开展平原区井灌、渠灌农田水利建设。要继续加强山丘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在山丘区实施“五小水利”、农村河塘整治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山区农田水利设施。
(四)切实抓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工程。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要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倾斜,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促进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大力支持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和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农村河道堰塘整治,在贫困地区打造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
(五)切实推进农田水利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在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创新农田水利投融资改革,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各地要按照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田水利改革工作,特别有改革试点任务贫困县,更要集中力量抓好实施。对改革力度大、进展快、成效好的地方,水利建设资金和相关支持政策要给予倾斜,让农民群众更多的受益。
(六)切实抓好技术支持和智力帮扶。要加强贫困地区水利业务培训,完善向贫困地区派遣水利干部挂职帮扶制度。搞好贫困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支持,指导帮助贫困地区做好水利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工程建设和技术管理工作。加强贫困地区水利科技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支撑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水利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水利扶贫工作,是对各级水利部门政治意识、责任担当、工作作风的考验。我们要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措施,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完善组织机构,进一步充实完善厅水利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职责职能。有贫困县的省辖市和贫困县水利部门都要成立水利扶贫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其他省辖市和县(市、区)水利部门也要明确负责水利扶贫的领导、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切实把水利扶贫开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水利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职能,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问题。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利扶贫开发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把水利扶贫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围绕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脱贫摘帽目标,统筹资源,强化实施,切实把水利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好。
(二)认真编制规划。各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水利实际,“十三五”水利规划要切实向贫困地区倾斜,充分体现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抓紧编制“十三五”水利扶贫专项规划,统筹谋划贫困地区水利工程布局、建设管理和进度安排,研究提出水利扶贫的政策举措。项目选择要根据扶贫县水利发展实际情况和扶贫开发目标要求确定,同时结合国家现有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可能。各水利专项规划也要把贫困地区水利工作目标任务作为优先领域、重点任务单独呈列。
(三)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在贫困地区探索建立政府投资、民办公助、社会融资、群众自愿出资等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水利投入。要充分用好过桥贷款、开发性金融、专项债券等金融支持政策,优先支持贫困地区水利建设。要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要依托水利扶贫专项规划,搞好资金整合,充分发挥资金整体效益。
(四)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水利部门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认真落实好“五项”机制:一要落实水利需求调查机制,深入贫困村和群众开展调查,及时了解贫困村水利情况和需求,为编制水利扶贫规划、精准安排水利项目创造有利条件;二要落实水利项目储备机制,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为优先安排水利项目、落实年度计划奠定基础;三要落实水利投资倾斜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水利扶贫项目优先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实现项目落地、资金落地;四要落实水利扶贫统计工作机制,及时全面掌握贫困地区水利建设进度、水利扶贫开发成效;五要落实水利扶贫考核机制,根据水利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订我省水利扶贫考核办法,引导各级水利部门把扶贫资源集中用于贫困地区。
(五)强化监督检查。要把水利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跟踪问效,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稽察等部门的作用,建立考核工作机制,考核结果要与项目安排、评先表彰挂钩,通过奖惩推动水利扶贫工作,切实把来之不易的项目建设好、管护好,把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使用好、管理好。
(六)注重协调配合。要加强与扶贫、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项目审批,尽快下达计划和拨付预算,为水利扶贫项目建设提供良好条件。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水利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形成合力。厅扶贫办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参谋助手和监督指导等职能,厅机关各处室和单位要做好水利扶贫相关规划、项目、资金及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厅扶贫办、当地扶贫部门及贫困县、乡、村和群众的沟通联系。要加大水利扶贫开发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是水利行业的重要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
信阳位于淮河上游,是洪涝干旱灾害多发地区,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指导支持下,我市抢抓水利发展机遇,先后实施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全市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20xx年,我市水利建设项目达到317个,总投资超过18亿元。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按时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我们按照省水利厅的部署和要求,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4.6亿元,基本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20xx年10月,水利部稽察组对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我市在财政部开展的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绩效评价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模式,严格招标投标程序。
一是创新项目法人组建模式。在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信阳水利实际,整合市、县技术力量,积极探索集中建设管理模式,大胆创新项目法人组建,采取大中型骨干水利建设项目由市政府统一组建项目法人,中小型水利建设项目以县区为单元组建项目法人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专业化管理水平。二是严格工程招标投标。认真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规定,所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部进入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同时,我们还采取小型水利项目“打捆招标”、水库防渗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项目单独招标的形式,吸引大单位、大企业前来竞标,择优选择工程施工、监理和设备制造企业。三是落实工程建设责任。与各县区水利部门签订水利工程建设。
责任书。
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二、完善机构,强化工程质量监管。
一是积极与各县区政府进行沟通协调,指导全市9个县区全部成立了质量监督机构,配置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及简易检测仪器,划分和明确了市、县两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责权,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全面覆盖。二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县质量监督机构按照监督责权,严把监督方案制订、项目划分确认、质量核备与核定、法人验收监督、问题跟踪处理和质量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三是积极推行质量巡检、突检及竣工验收前检测制度,及时发布水利工程质量简报通报信息,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并跟踪问效。目前,我市在建水利工程质量均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我局也连续在20xx年、20xx年荣获市政府表彰的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三、加强督导,确保工程建设进度。
一是建立了水利工程建设联动督导检查机制,成立3个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县区水利工程进度、完成率、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督导、督查、督办。二是定期向各县区政府和水利部门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并对工作责任不落实、进度严重滞后的县区约谈其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三是聘请了一批在设计、施工、管理、计划、财务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对在建工程进行不定期巡回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全力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积极争取,全力落实配套资金。
信阳是老区、苏区、贫困地区,财政收入仅80亿元,财政支出达335亿元,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20xx年,我市水利工程项目市县配套资金达1.48亿元,资金配套压力很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反复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沟通,得到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市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期配套资金2252万元,专项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20xx年年底,市政府主要领导又专门研究解决水利工程配套资金问题,再次安排了35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加上各县区落实的县级配套资金,基本保证了全市工程建设需要。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市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市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借鉴和学习兄弟市在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规范管理,确保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圆满完成。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水利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和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水利部科技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步任务,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刚才,**同志通报了省水利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入选结果,我们为入选人员颁发了证书,**同志传达了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四个单位作了发言,两名同志谈了体会。希望大家深入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紧迫感
近年来,厅党组高度重视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在科技创新方面,创新领域不断拓展,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水利生产实践、智慧水利、产学研融合、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水利学会等紧密融合;
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夯实,建立全省水利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咨询等科研平台14家,黄河实验室得到省政府批复,***厅长当选黄河实验室副理事长;
重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19年以来***余个科研项目立项,*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研究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发布我省水利地方标准**个,《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等*个地方标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水利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印发了《**省水利新技术推广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喷灌、渠道防渗、集雨节灌技术、污水处理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科研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由厅属单位、市县水利系统、黄科院、郑州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水利科技专家库作用显现。
在人才工作方面,我厅持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障。目前,全省水利从业人员*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万人,正高级职称***人,副高级职称****人,高级技师***人。现有省高层次人才**人、省优秀专家*人、省教育教学专家*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正高级二级岗**人,**人获全国水利技能大奖、**人被评为全国水利技术能手,评选省水利领军人才**人、省水利青年拔尖人才**人。这些人才在水利改革发展特别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抗洪抢险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从事水利科技和人事工作同志们的扎实付出,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各有关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入选水利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面对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水利重大需求、民生水利等,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一些单位和同志缺乏创新意识,水利信息化技术与智慧水利发展不足,水利高端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偏少,科研项目与生产实践仍有脱节;
一些单位对水利科技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研能力明显不足,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奖不多;
水利人才队伍结构断层,高素质专业化水利人才相对短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评价激励及招才引智力度不大机制不活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提升站位,对标对表,积极践行中央和省委关于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体系、学科研究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任务更为繁重、挑战更为艰巨、形势更加严峻。全省水利干部职工必须清醒认识新阶段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水利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更有效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第一,充分把握中央、省委对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中央和省委对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科学家座谈会,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科研、人才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去年9月27至28日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去年和今年水利部先后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今年4月29日省委召开全省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5月25日省委又召开全省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大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十大战略”之首,科技和人才工作的一系列紧密部署,充分凸显新时代科技和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有关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厅党组的具体要求上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求真务实作风把上级精神落到实处。
第二,深刻认识实施新时代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人才,科技创新更加迫切。深入实施新时代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要求我们紧跟中央和省委步伐,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紧密联系**水利实际,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创新实践,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展现出水利担当和作为。
第三,准确理解人才事业发展“八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把科技和人才提到同等高度,阐述科技与人才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和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集中体现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这“八个坚持”,是我们党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是做好科技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躬身入局,切实把“八个坚持”转化为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四,有效发挥**水利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我们要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结合水利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新时代水利科技和人才工作,确保各项部署在水利系统落地生根,为实现**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持续提升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水平
(一)关于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加快科技攻关。要立足我省省情水情,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集中力量、集智攻关、重点突破,努力推动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和高新技术。特别在水旱灾害防御方面,重点开展洪水形成演变规律、气候变化背景下特大洪涝干旱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等研究,以及防洪抗旱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技术体系等研发。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方面,重点开展流域水资源条件变化及规律、流域节水潜力和需求预测等研究。在河湖保护治理方面,重点开展地下水运动规律等研究,以及地下水流场模拟和预警、回补技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技术体系等研发。在水工程建设运行方面,重点开展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机理与安全调控理论等研究,以及复杂条件下水库大坝建设关键技术、堤坝工程隐伏病险探测治理技术与装备等研发。
二是强化创新力量。围绕统筹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在智慧水利建设、现代水网建设、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水工程安全运行、水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合作,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步伐。要发挥好厅属有关单位与专家的作用,以水利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自觉履行使命,积极承担重大水利科技任务。要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链、转化链、产业链、应用链融合发展。
三是推进智慧水利。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主攻方向,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智慧水利建设要求,聚焦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积极致力于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技术的研究。推进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水环境、水利工程安全评价等水利专业模型技术攻关,为实现对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活动全过程前瞻预演提供更加精准的科技支撑。
四是加快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标准**的意见》精神,以及“确有需要、管用实用”的原则,统筹谋划好水利地方标准的立项、编写、审查及报批各项工作。严格标准立项评估准入机制,遴选出一批“确有必要、质量过硬”的水利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标准立项、编写、审查、报批各个环节流程,形成一批质量高、影响力大的**水利地方标准。
(二)关于水利人才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完善人才培育和引进制度。坚持目标导向,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25年、2030年、2035年战略目标,聚焦水利部和省委提出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水利人才工作思路、方向和重点任务、工作路径;
科学制定水利各领域、各地区、各单位人才工作规划,编制水利中长期人才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实施重点项目保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大力推进。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水利人才队伍存在的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部分重点领域人才缺乏、基层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扎实做好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工作,使水利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相适应。
二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人才发展。抓好领军人才培养、选拔,整合水利行业资源,把水利部和本省政策倾斜落实到位,认真落实《**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省省直事业单位聘任制领导人员管理办法》《**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绿色通道”实施细则》《**省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安置实施细则》等政策,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水利人才。抓好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防汛调度、工程除险、水情预报分析、规划设计等水利重点领域,在巩固水利工程建设等传统技术领域人才优势的同时,加大水生态、水环境数字化网络智能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力度。抓好青年人才培养使用,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支持青年人才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鼓励通过师带徒、导师制等方式,帮助青年人才成长成才。推动基层人才建设,推广实施水利部做法,探索“订单式”等具有水利特色的本土化、专业化基层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培育干事创业的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举措,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契机,重塑水利人才,整合人才资源,加强厅机关、中心和集团人才协作联动,大力实施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水利工匠、聚才引才、行校协同聚才等五项人才重点工程,发挥人才重点工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建立水旱灾害防御专家、水安全应急处置等紧急人才协调机制,实施招才引智、聘任事业领导等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搭建水利与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等相关院校供需对接平台,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吸引计划,用好“三支一扶”的支水政策,积极吸纳更多毕业生到水利系统工作。用好用活人才,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科研项目等,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鼓励支持水利人才积极创新实践。
四、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不断凝聚新阶段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智慧力量
坚持党对水利科技和人才工作的领导,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为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调整充实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力量,把水利科技和人才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切实让水利事业激励水利人才和科技创新,让水利人才成就水利事业,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水利事业。要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在工作环境、技术研修、后勤服务等方面,为科研和人才发展创造条件。
二要强化要素保障。要结合水利实际,衔接好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科技、人才政策保障,制定完善水利高质量科研课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服务保障措施,及与之相对的人才选拔培养、急需人才引进、人才分类评价、人才激励等制度办法,推动构建更有力度、更为配套、更加开放的水利科技、人才工作制度体系。要优化资金投入,各单位要多方开辟经费渠道,加大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开展科学研究。在编制年度财政计划时,与各类专项经费和项目相结合,将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列入其中,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要积极争取水利部、科技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对水利科技的支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落实好“工程带科研”措施,用好列入水利建设项目中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资金,用于解决相应的工程建设技术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水利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水利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化资助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格局。
三要推进“六个融合”。推进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融合,将科技创新贯穿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到运行的全周期,在规划设计时要优先列支一定比例科研创新经费,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推进科技创新与水利生产实践融合,聚焦水利生产实践需求,加强应用技术研发、示范转化和推广运用。推进科技创新与智慧水利融合,以水利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为重点,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支撑,为水利部门日常业务和领导的决策指挥提供科技支撑;
以“一河四库”为试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产学研融合,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着力解决重大水利共性问题和关键性技术问题,走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推进科技创新与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融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平台,利用现有平台的人才技术优势,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与社团组织工作融合,切实发挥水利学会等社团组织“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使其在服务我省水利核心工作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四要完善激励机制。积极落实中央、水利部、省委省政府、省科技厅相关科技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或措施。对成绩突出科研团队和优秀科研人员,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大奖励力度。赋予科研团队更大自主权,在科研团队人员安排、方案制定、经费使用自主权等方面,减少行政干预,激发科技人员的内生动力。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研发应用考核制度,对于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通报表扬。不断优化省科技奖和大禹奖提名程序、评审机制,提高报奖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我省水利行业特点的科技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五要营造浓厚氛围。要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持续开展科技宣传周活动,通过云直播、虚拟讲堂、腾讯会议等手段,大力宣传优秀水利科研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各单位科研工作者和人才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集中宣传展示全省水利科技取得的成就,扩大社会影响。水利科技、人才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勇于担负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立足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
当前,正值**防汛防灾关键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期,灾后水毁工程修复重要期,推进“五水综改”落实期,厅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落地期,为保证水利重大战略顺利实施、水利重要政策有效落实、水利重点任务圆满完成,我就几项重点工作再作以强调:
一是着力抓好水旱灾害防御。目前**已经进入汛期,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厅党组要求,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指引,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镜鉴,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安全意识,围绕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为防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三项职能,落实预报、预判、预警、预案、预演“五预”措施,抓好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问责追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着力补齐水利工作短板弱项,有效提升省直管水库、大型灌区水旱灾害风险应对能力,切实做好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发挥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技术支撑作用和安全生产检查、水利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技术支撑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要认真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要求,加快推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发挥水利投资拉动作用。深入实施“四水同治”,坚持“项目为王”,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十大水利工程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25项重点水利工程在已开工10项的基础上,今年再开工6项。要做好灾后水毁工程修复工作,落实《**省特大暴雨灾后水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三是抓好河湖长制工作。要加压推进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对照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三个清单”,加快推进问题解决。要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发现问题立即核查交办,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治理水平。要持续抓好河道采砂综合整治,维护良好河道采砂秩序。
四是统筹推进“五水综改”和厅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续工作。要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五水综改”重大改革部署,对照“两个确保”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综合改革。对照年初印发的《**省“五水综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省“五水综改”2022年工作要点》,以涉水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投融资创新、法治创新等重大综合改革措施为抓手,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形成供用水新格局,以明晰权益构建公平有序的水权交易市场,以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水利建设,以现代化管理提高工程效率效益,以市场化手段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有序推进厅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各项后续工作,按节点要求充实岗位、配齐人员、建立制度,争取早日高效运转。
同志们,人才兴则事业兴,科技强则水利强。希望大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充分迸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六
同志们:
今年水利工程运管会议召开的时间迟了一点,好在年初我们已对全省水利工程运管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大家都按照计划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今天我们召开的运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库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贯彻水利部水利工程运管、水库安全度汛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国办发〔*〕*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对我省今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的是为了确保各类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和度汛安全。
刚才,*、*、*市水利局做了典型交流发言,希望大家互相借鉴。厅运管处*处长就“十四五”和当前运管工作提出了要求,省水管中心*主任对运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他们讲得非常好,工作要求也很到位,我都同意,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识要提高。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只能管好,决不能出现安全问题。一是从国家层面看: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意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将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同时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库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我国现有水库数量众多、高坝多、病险库多,要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隐患排查、预警和消除,确保现有水库安然无恙。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加强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从水利工程运行情况看:近几年,水利部在行业强监管上,把水利工程列为第一督查检查对象,尤其是小型水库,督查检查范围最广、数量最大,发现的问题也最多。通过狠抓问题整改,水库安全运行状况稳中向好,调度规范化程度明显提升,但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风险隐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务必提高警惕,找准风险隐患,直面挑战,靶向处置,处置到位。三是从基层重视程度看:有喜有忧,有些地方管得住管得好,得到水利部的肯定。但的确有那么一些地方,情况不容乐观,水利部已经督查暗访四个年头了,依然我行我素,督查问题还有一大堆,什么原因?就是不重视,甚至我们一些地方水利部门一把手还不懂得水库运行管理要做什么?加上非专业的,新上任的,情况更糟。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强化培训,唤起一把手对水利工程运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提高全行业的运管水平。
二、责任要落。
只有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才能把运管工作做好。
(一)理清责任。按照我省水库大坝管理规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应对辖区内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负总责,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运管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水库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水库管理单位或产权所有者承担水库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水闸、堤防工程的管理也有相应的职责分工,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水库、水闸和堤防工程的防汛“三个责任人”已经明确,名单已经公布,要强化履职尽责。
(二)明确任务。*年年底前,有序完成*年已到安全鉴定期限水库的安全鉴定任务,消除存量;
*年年底前,所有水库按照时限要求进行大坝安全鉴定。*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年前已鉴定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消除存量。“十四五”期间每年按期开展安全鉴定后新增的病险水库,实行“发现一座、除险一座、销号一座”的常态化除险加固机制。*年年底前,公益性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实现“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加快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同时还有水闸和堤防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也需要管住管好。
三、措施要到位。
(一)增加有效投入。要落实地方资金投入责任,加大对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投入。省级补助向管理好的地方倾斜,扶持财力较弱的市县。要克服有钱就干、没钱不干的麻痹思想,更要杜绝有钱也干不好的现象。
(二)创新管护机制。要大力探索新型的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机制,彻底扭转公益性水利工程无人管无钱修的现象。要积极培育水利工程专业化管护市场,鼓励专业化管护企业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经营和管理,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护能力和水平。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编制“十四五”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全省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的建设任务。健全水库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上传报送水库管理信息,实现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等信息动态管理。
(四)强化追责问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各类水利工程的督查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要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完善监督保障措施,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发挥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作用,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实施责任追究。
同志们,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任重道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狠抓落实,勇于拼搏,不断开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新局面,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超越。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水利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和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水利部科技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步任务,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刚才,**同志通报了省水利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入选结果,我们为入选人员颁发了证书,**同志传达了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四个单位作了发言,两名同志谈了体会。希望大家深入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紧迫感
近年来,厅党组高度重视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在科技创新方面,创新领域不断拓展,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水利生产实践、智慧水利、产学研融合、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水利学会等紧密融合;
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夯实,建立全省水利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咨询等科研平台14家,黄河实验室得到省政府批复,***厅长当选黄河实验室副理事长;
重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19年以来***余个科研项目立项,*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研究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发布我省水利地方标准**个,《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等*个地方标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水利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印发了《**省水利新技术推广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喷灌、渠道防渗、集雨节灌技术、污水处理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科研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由厅属单位、市县水利系统、黄科院、郑州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水利科技专家库作用显现。
在人才工作方面,我厅持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障。目前,全省水利从业人员*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万人,正高级职称***人,副高级职称****人,高级技师***人。现有省高层次人才**人、省优秀专家*人、省教育教学专家*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正高级二级岗**人,**人获全国水利技能大奖、**人被评为全国水利技术能手,评选省水利领军人才**人、省水利青年拔尖人才**人。这些人才在水利改革发展特别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抗洪抢险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从事水利科技和人事工作同志们的扎实付出,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各有关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入选水利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面对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水利重大需求、民生水利等,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一些单位和同志缺乏创新意识,水利信息化技术与智慧水利发展不足,水利高端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偏少,科研项目与生产实践仍有脱节;
一些单位对水利科技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研能力明显不足,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奖不多;
水利人才队伍结构断层,高素质专业化水利人才相对短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评价激励及招才引智力度不大机制不活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提升站位,对标对表,积极践行中央和省委关于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体系、学科研究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任务更为繁重、挑战更为艰巨、形势更加严峻。全省水利干部职工必须清醒认识新阶段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水利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更有效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第一,充分把握中央、省委对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中央和省委对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科学家座谈会,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科研、人才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去年9月27至28日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去年和今年水利部先后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今年4月29日省委召开全省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5月25日省委又召开全省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大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十大战略”之首,科技和人才工作的一系列紧密部署,充分凸显新时代科技和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有关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厅党组的具体要求上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求真务实作风把上级精神落到实处。
第二,深刻认识实施新时代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人才,科技创新更加迫切。深入实施新时代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要求我们紧跟中央和省委步伐,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紧密联系**水利实际,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创新实践,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展现出水利担当和作为。
第三,准确理解人才事业发展“八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把科技和人才提到同等高度,阐述科技与人才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和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集中体现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这“八个坚持”,是我们党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是做好科技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躬身入局,切实把“八个坚持”转化为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四,有效发挥**水利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我们要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结合水利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新时代水利科技和人才工作,确保各项部署在水利系统落地生根,为实现**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持续提升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水平
(一)关于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加快科技攻关。要立足我省省情水情,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集中力量、集智攻关、重点突破,努力推动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和高新技术。特别在水旱灾害防御方面,重点开展洪水形成演变规律、气候变化背景下特大洪涝干旱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等研究,以及防洪抗旱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技术体系等研发。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方面,重点开展流域水资源条件变化及规律、流域节水潜力和需求预测等研究。在河湖保护治理方面,重点开展地下水运动规律等研究,以及地下水流场模拟和预警、回补技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技术体系等研发。在水工程建设运行方面,重点开展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机理与安全调控理论等研究,以及复杂条件下水库大坝建设关键技术、堤坝工程隐伏病险探测治理技术与装备等研发。
二是强化创新力量。围绕统筹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在智慧水利建设、现代水网建设、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水工程安全运行、水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合作,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步伐。要发挥好厅属有关单位与专家的作用,以水利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自觉履行使命,积极承担重大水利科技任务。要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链、转化链、产业链、应用链融合发展。
三是推进智慧水利。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主攻方向,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智慧水利建设要求,聚焦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积极致力于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技术的研究。推进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水环境、水利工程安全评价等水利专业模型技术攻关,为实现对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活动全过程前瞻预演提供更加精准的科技支撑。
四是加快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标准**的意见》精神,以及“确有需要、管用实用”的原则,统筹谋划好水利地方标准的立项、编写、审查及报批各项工作。严格标准立项评估准入机制,遴选出一批“确有必要、质量过硬”的水利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标准立项、编写、审查、报批各个环节流程,形成一批质量高、影响力大的**水利地方标准。
(二)关于水利人才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完善人才培育和引进制度。坚持目标导向,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25年、2030年、2035年战略目标,聚焦水利部和省委提出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水利人才工作思路、方向和重点任务、工作路径;
科学制定水利各领域、各地区、各单位人才工作规划,编制水利中长期人才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实施重点项目保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大力推进。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水利人才队伍存在的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部分重点领域人才缺乏、基层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扎实做好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工作,使水利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相适应。
二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人才发展。抓好领军人才培养、选拔,整合水利行业资源,把水利部和本省政策倾斜落实到位,认真落实《**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省省直事业单位聘任制领导人员管理办法》《**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绿色通道”实施细则》《**省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安置实施细则》等政策,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水利人才。抓好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防汛调度、工程除险、水情预报分析、规划设计等水利重点领域,在巩固水利工程建设等传统技术领域人才优势的同时,加大水生态、水环境数字化网络智能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力度。抓好青年人才培养使用,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支持青年人才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鼓励通过师带徒、导师制等方式,帮助青年人才成长成才。推动基层人才建设,推广实施水利部做法,探索“订单式”等具有水利特色的本土化、专业化基层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培育干事创业的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举措,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契机,重塑水利人才,整合人才资源,加强厅机关、中心和集团人才协作联动,大力实施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水利工匠、聚才引才、行校协同聚才等五项人才重点工程,发挥人才重点工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建立水旱灾害防御专家、水安全应急处置等紧急人才协调机制,实施招才引智、聘任事业领导等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搭建水利与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等相关院校供需对接平台,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吸引计划,用好“三支一扶”的支水政策,积极吸纳更多毕业生到水利系统工作。用好用活人才,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科研项目等,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鼓励支持水利人才积极创新实践。
四、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不断凝聚新阶段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智慧力量
坚持党对水利科技和人才工作的领导,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为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调整充实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力量,把水利科技和人才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切实让水利事业激励水利人才和科技创新,让水利人才成就水利事业,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水利事业。要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在工作环境、技术研修、后勤服务等方面,为科研和人才发展创造条件。
二要强化要素保障。要结合水利实际,衔接好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科技、人才政策保障,制定完善水利高质量科研课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服务保障措施,及与之相对的人才选拔培养、急需人才引进、人才分类评价、人才激励等制度办法,推动构建更有力度、更为配套、更加开放的水利科技、人才工作制度体系。要优化资金投入,各单位要多方开辟经费渠道,加大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开展科学研究。在编制年度财政计划时,与各类专项经费和项目相结合,将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列入其中,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要积极争取水利部、科技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对水利科技的支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落实好“工程带科研”措施,用好列入水利建设项目中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资金,用于解决相应的工程建设技术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水利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水利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化资助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格局。
三要推进“六个融合”。推进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融合,将科技创新贯穿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到运行的全周期,在规划设计时要优先列支一定比例科研创新经费,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推进科技创新与水利生产实践融合,聚焦水利生产实践需求,加强应用技术研发、示范转化和推广运用。推进科技创新与智慧水利融合,以水利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为重点,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支撑,为水利部门日常业务和领导的决策指挥提供科技支撑;
以“一河四库”为试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产学研融合,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着力解决重大水利共性问题和关键性技术问题,走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推进科技创新与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融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平台,利用现有平台的人才技术优势,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与社团组织工作融合,切实发挥水利学会等社团组织“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使其在服务我省水利核心工作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四要完善激励机制。积极落实中央、水利部、省委省政府、省科技厅相关科技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或措施。对成绩突出科研团队和优秀科研人员,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大奖励力度。赋予科研团队更大自主权,在科研团队人员安排、方案制定、经费使用自主权等方面,减少行政干预,激发科技人员的内生动力。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研发应用考核制度,对于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通报表扬。不断优化省科技奖和大禹奖提名程序、评审机制,提高报奖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我省水利行业特点的科技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五要营造浓厚氛围。要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持续开展科技宣传周活动,通过云直播、虚拟讲堂、腾讯会议等手段,大力宣传优秀水利科研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各单位科研工作者和人才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集中宣传展示全省水利科技取得的成就,扩大社会影响。水利科技、人才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勇于担负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立足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
当前,正值**防汛防灾关键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期,灾后水毁工程修复重要期,推进“五水综改”落实期,厅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落地期,为保证水利重大战略顺利实施、水利重要政策有效落实、水利重点任务圆满完成,我就几项重点工作再作以强调:
一是着力抓好水旱灾害防御。目前**已经进入汛期,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厅党组要求,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指引,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镜鉴,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安全意识,围绕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为防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三项职能,落实预报、预判、预警、预案、预演“五预”措施,抓好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问责追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着力补齐水利工作短板弱项,有效提升省直管水库、大型灌区水旱灾害风险应对能力,切实做好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发挥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技术支撑作用和安全生产检查、水利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技术支撑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要认真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要求,加快推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发挥水利投资拉动作用。深入实施“四水同治”,坚持“项目为王”,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十大水利工程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25项重点水利工程在已开工10项的基础上,今年再开工6项。要做好灾后水毁工程修复工作,落实《**省特大暴雨灾后水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三是抓好河湖长制工作。要加压推进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对照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三个清单”,加快推进问题解决。要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发现问题立即核查交办,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治理水平。要持续抓好河道采砂综合整治,维护良好河道采砂秩序。
四是统筹推进“五水综改”和厅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续工作。要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五水综改”重大改革部署,对照“两个确保”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综合改革。对照年初印发的《**省“五水综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省“五水综改”2022年工作要点》,以涉水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投融资创新、法治创新等重大综合改革措施为抓手,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形成供用水新格局,以明晰权益构建公平有序的水权交易市场,以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水利建设,以现代化管理提高工程效率效益,以市场化手段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有序推进厅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各项后续工作,按节点要求充实岗位、配齐人员、建立制度,争取早日高效运转。
同志们,人才兴则事业兴,科技强则水利强。希望大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充分迸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八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水利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部署20xx年我区水利工作。刚才,代表区水利局作了工作报告,讲得很好,非常周密细致,大家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就抓好我区水利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抓好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重点工程的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水利安全工作,这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兴水利、除水害、保平安,让花都人民过上风雨无忧的日子,也是区委、区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它还直接关系到我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对防灾减灾的重点工程我们要重点下大力气去抓。各相关镇街要支持、配合、主动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特别是要做好群众的工作,争取群众的支持,尽快为各项工程的施工创造条件。对各工程的所有项目,都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任何部门、任何个人都不能简化基建程序,更不能违反基建程序,特别是新街河整治工程、“两涌一河”整治、洪秀全水库除险加固还有机场周边排水等工程更是丝毫马虎不得。区内任何一宗水利工程出了问题,都将对花都的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水利防灾减灾的重点工程建设,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市的要求,将工程建设切实抓紧抓好,把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工作和措施上来。
二、加强统筹协调,保证我区水环境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水环境建设是城市环境建设的基本工作,是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全社会务必高度重视水环境问题,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水资源。一要充分发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对新建、扩建入河入库的排污口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二要切实加强重点工程的建设力度,充分体现集安全、环境、景观于一体的全新治水理念。坚持岸线整治、景观建设、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相结合,综合完善工程的各种功能。三要加强同建设局、国土房管局、市政园林局、规划局、环保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相互配合,结合市政截污,解决河涌水源问题。同时要力主本地,科学地保护好现有的水源不再遭受污染。
目前我区从9月份开始至今已经没下过雨了,区内各水库已经是在低水位运行,估计到春节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形势会非常严峻。这就要求我们要尽早做好多手准备,做好预防春旱工作,一是要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各水库要节约用水,保证春耕,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各镇街,一定要做好20xx年度农用水水费的收缴工作。二是要把确保城乡人民生活用水放在首位。三是要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加强抗旱队伍和装备建设,加大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建设力度,建立长效稳定的抗旱机制。四是加强部门配合,形成抗旱合力。
三、加强推进冬修水利建设,增强农业抗击风险能力。
开展冬春水利建设要从水利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努力使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的提高,在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规模效益上再跃新的台阶。
搞好冬春水利建设,关键在领导。一是要把冬春水利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水利部门的领导必须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当作当前的水利中心工作来抓。二是要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各镇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协力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要认真分解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任务到单位、落实到项目。
各项目资金要依照财政和水利分级管理的原则,工程沿线受益镇、村要按比例配套投入,各负其责,水利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集中资金并辅以优化设计,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等手段,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资金缺口。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堤围维护费、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水利规费的征收力度,壮大水利建设基金,并专款用于水利建设和管理。要广开水利筹资渠道,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兴办水利。这样可大幅度节约投资,有效解决资金的压力。
四、加大农田标准化建设力度,提高农田产出水平。
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是利用水利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德政工程,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长能力,提高农田的产出水平。
同志们,明年的水利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总体思路是: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科学发展观,在确保水安全的基础上,以推进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为基本点,全面提升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以推进新街河整治、“两涌一河”整治为落脚点,努力改善水环境;以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为着力点,加快水管体制改革;以信息技术为提升点,加快水利现代化步伐。
同志们,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我们一定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立即行动起来,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各镇街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特别是水利部门,必须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完成明年水利建设各项任务,为我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厅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组织参观了商丘市睢阳区路河乡水利站、虞城县大侯乡农村饮水安全水厂,大家实地感受了商丘市农村水利工作取得的成效和改革创新势头,达到了现场交流、示范引领的效果。刚才商丘市政府副市长张家明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商丘、信阳、安阳、鸭河口、新密、滑县、睢阳区等市县区和水管单位做了很好的典型发言。下面我按照厅长办公会研究的意见,传达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对今年的农村水利工作安排提几点意见,最后王厅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要以王厅长的讲话要求为准。
(一)会议概况。
20xx年8月26日至27日,水利部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的部署和要求,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水利工作。来自全国各省(市、区)水利厅(局)、计划单列市水利局、水利部机关有关司局、流域机构分管领导和农村水利处负责同志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蚌埠市怀远和滁州市定远两县农村水利建设和改革发展情况;听取了安徽、山西、辽宁等12个省市和单位的经验介绍;李国英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王爱国司长主持并作会议总结。
(二)会议主要精神。
1、陈雷部长重要批示精神。
近年来,农村水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完善政策法规、推进工程建设、深化管理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和显著成效,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谨向全国广大农村水利工作者表示感谢并致以敬意。
党的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水利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给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的重要治水思想,进一步赋予了农村水利工作新内涵、新要求和新任务,农村水利工作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希望广大农村水利工作者以更加勇于改革、更加敢于吃苦、更加乐于奉献的精神,扎实做好农村水利各项工作,推进农村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李国英副部长讲话精神。
李国英副部长的重要讲话:一是对近年来农村水利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还回顾总结了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体现在投资政策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发展规划编制、重点工程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管护机制创新、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这些经验值得大力推广并长期坚持。二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饮水安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障国家水安全、适应农村生产结构变化、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等六个方面,对农村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深刻阐述了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水利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深刻阐述了加快管水用水节水制度建设、推进农村水利改革攻坚的紧迫性。三是从支撑粮食的基础还不牢固、水资源利用率偏低、农村饮水安全任务仍然繁重、有利于农村水利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滞后于形势发展、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等六方面客观指出了农村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是从打好今明两年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加快推进建管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五个方面进行部署,明确了近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五是从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规划保障、强化投资保障、强化管理保障、强化政策保障等五个方面明确保障体系,各地要努力落实。
3、外省经验介绍。
安徽、山西、辽宁等12个省市和单位做了典型发言,他们从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的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侧面,结合各自实际,谈进展、谈成效、谈创新、谈做法,有的两手发力创新投入机制,有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农村水利各类重点项目建设,有的围绕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有的加快创新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有的探索“水权、产权、水价”改革同步推进,有的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有的硬件软件并重着力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等。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起到了相互学习借鉴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目标任务考核方面。
江苏省以目标考核为导向,委、省政府将体现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的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比例、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比例、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标准化率等5项指标纳入全省现代化进程监测,对地方党委、政府进行目标考核。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在提前完成国家规划任务的基础上,按照通过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工作思路,启动实施了新一轮农村饮水提升增效工程。
安徽省政府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皖政〔20xx〕66号),决定在全省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588”行动计划,即用5年时间,通过5项改革措施,在全省范围内以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河沟、机电井、末级渠系等8类小型水利工程为重点推进改造提升,使全省农田有效灌溉率提高到80%以上。
(2)建设管理创新方面。
四川省围绕“民生导向,精品工程,民办机制”,着力提升“五小水利”的规划建设水平。完善“分类分档”竞争机制;整村推进,增加可量化目标,保证农民均衡受益;坚持“自下而上”申报,邀请农民代表参加省级竞争立项,问需、问计于民;牢固树立“水利主导,统筹全域”的规划意识,以水为平台,产村相融发展,夯实民生基础。把质量作为“五小水利”的生命线,小工程,高标准,确保“30年不落后,50年还能用”;推行“省级抽检、市州全程、县级包村、乡镇专人、站所包点、村社自主、媒体监督、代表评议”的质量监督模式;细化“先建后补”政策,注重制度建设,依法依规推进“民办公助”。结合审计、稽查发现的问题,省先后出台操作程序、财务、报账、公示等制度,及时修订管理办法;结合群教活动,开展“五小水利”建设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排查问题,限期整改;在县级层面,推广“五卡制”(产权登记卡、建设任务卡、资金筹集卡、投劳记载卡、补助领取卡)、村级三议制(村两委提议、代表审议、群众决议)、施工队伍信息发布、跟踪审计、委托理财等机制,探索推广“定型设计、定额补助”的民办新办法,增强透明度。
(3)投入机制创新方面。
安徽省在工程投入上,“重奖补”促建设,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坚持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市县财政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严格落实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及统筹政策。做好项目资金带动,在省级层面上,以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为平台,统筹整合各类支农涉水项目资金;在县级层面上,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为平台,整合资金项目、建设任务和财政奖补建设任务。积极吸纳社会与群众投资,通过“项目带动、财政奖补、鼓励自建、先干后补”的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群体等参与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
(4)工程管护机制创新方面。
安徽省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总要求,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试点,探索发展用水合作组织、水利工程管护公司、“水利专管机构+管水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主管理、复合式社会管理服务组织(如沟渠管护员、乡村公路管护员和小区保洁员“三位一体”管理)等5种新型管护组织。通过典型引路,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专业化集中管理、政府购买服务、自建自管等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新模式。
江苏省以长效管护机制作为关键。完善管护制度,省级层面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各地也相应制定了有关管理细则。建立有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效管护省级补助经费,并且不断增加,省市县管护投入逐步加大。积极探索和推广了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管护、节水灌溉协会+专业化管护、资源整合+“六位一体”综合管护、财政保障+市场化管护、基层水利站+物业化管护等多种管护模式。
(5)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
安徽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村水利改革,激发农村水利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工程产权方面,进一步明晰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明确工程所有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现有小型水利工程,按原产权归属和受益情况确定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对新建小型水利工程,探索按“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使用”或股份制的办法确定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责任主体方面,在确认工程产权归属的前提下,探索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形式,试点“两证一书”制度,即确定产权主体,颁发工程所有权证;落实管护主体,颁发工程使用权证;明确各方责任,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
山西省针对农村水利公共资源垄断经营、用水户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确立了“既要解决好工程产权、农户水权、农村水价问题,更要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两权一价’(水权、产权、水价)改革同步进行”的改革思路。
(6)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创新方面。
辽宁省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建立职能明确、队伍专业、责任清晰、服务到位的水利服务体系。县级设置具有公益性职能的事业单位,建立水政监察与公安联合执法机制;乡镇调整水利站管理体制,开展水利服务场所建设;村级按每个村设立一名水管员,组建村级水管队伍;明确县、乡、村的事权和职责,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资金,有效开展管护工作。
二、关于农村水利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按照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农村水利工作实际,我们最后一个季度可以讲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要求高,需要全省农村水利工作的同志们科学谋划、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底线思维、履职尽责、奋力拼搏,扎扎实实工作,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
(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今年,国家下达计划解决我省农村饮水安全700万农村居民和160万农村学生。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整体与全国兄弟省市相比推进较慢,工程开工率和完成投资率低。大家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各市县上报的招投标开标时间,9月底有121个县完成招投标开工建设,全省开工率可达到90%,12月底基本建成通水到户。一是认真排查工程进度滞后原因。各市、县对照工程进度表和工程施工组织计划表,查找分析滞后原因,提出整改解决方案,合理确定时间节点,按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年度工程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进度方案并严格执行,将滞后时间抢回来。二是抓先进带后进,促平衡发展。各省辖市根据工程任务大小、难易程度筛选2到3个县,每县选择3到4处工程,强力推进。将这批工程做为全市示范工程,加强指导和支持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并推广,从而带动各项目县平衡发展。三是加强对工程进度滞后县的督导。对工程进度慢、困难大的地方,要及时分析原因,查找薄弱环节,采取通报、约谈等办法,层层传导压力,组织技术力量加强指导,尽快扭转滞后局面。四是加快管网延伸工程进度。据统计,20xx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延伸共1000处,解决326万居民和学生,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各项目在开工后要全面推进这批工程建设,督促管材生产企业,保证质量,优先供货,施工单位加大机械、人力投入,力争在10月底前见效通水。五是为了规范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这次会上下发了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统一建筑风格、标识的技术和标准要求,希望各地要认真执行。
(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
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在建工程进度较慢,大部分项目县没有按照厅部署的时间节点完成。第五批22个小农水重点县20xx年度工程,要求20xx年6月底全面完成,目前,已完工的有睢阳区、武陟县、沁阳市、西华县、淮阳县、范县、许昌县、滑县、原阳县等9个县(市、区)。其余13个县未完工。第四批21个小农水重点县20xx年度工程要求20xx年5月底全面开工,20xx年11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只有内黄县、平桥区、台前县、睢县、尉氏县、卧龙区、延津县、商城县、鹿邑县等9个县(区)开工。各重点县要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配套资金,加快推进工作进度。尤其是进度滞后的重点县,要查摆情况,认真分析工程进展缓慢或未及时开工的原因,制定加快推进的方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做好各时段工作,力争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省厅将继续实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建设工期严重滞后、影响全省建设任务完成的项目县,将视情况采取调减重点县项目资金直至取消小农水重点县资格等惩罚措施。
(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今年国家下达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涉及21个灌区。目前已有18个建管局开展了实施方案的招投标工作,有3个灌区实施方案编制招投标工作因需省投资文件才能够进入程序,9月4日省投资文件已下达,要加快进度。希望相关建管局在招投标结束后,抓紧会同设计院搞好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建管局要一定要负起责任,必须组织技术人员同设计院一起,深入现场进行实测和地质勘探,设计要达到施工图的深度,每个建筑物都要有施工详图和设计,不能够用典型工程做代表。
(四)规模化高效节水项目。
今年高效节水项目计划国家已下达我省,省水利厅正会同省发改委加快对县级总体实施方案的审查批复工作和20xx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分解下达工作,协调落实省级和市级配套资金。各项目县要积极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待投资计划下达后抓紧进入招标程序,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做好建设管理工作,尤其要做好工程建后管护工作,要把工程建成设施先进、技术集成、管理科学、服务健全、推广有力的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五)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最近,国家下发了《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要深刻领会精神,按照已经下发的项目立项要求做好试点工作。今年国家分配我省6个试点名额,省里经过协商,决定再增加6个,拟通过竞争立项的办法来择优选择这12个试点县,这些试点县有的原来是有基础的,有的是新选的,当选的试点县国家有投资支持,同时省厅要在其他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倾斜。重点解决困扰农村水利设施管护难,重点解决重建轻管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做好工作,参加竞选。能够当选试点县,既是光荣也是责任,你们一定要认真面对,积极探索,争取有新的突破,积累经验。各地也要抓住机遇,在做好全省试点工作的同时抓好自己的试点工作,要向先进省份,到有关省、市学习取经,向省内先进市县学习,如今天参观的睢阳区,实现农村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新突破。试点工作有三个要点,一是要改革项目实施方式实行建管一体化;二是明晰和移交工程产权;三是创新运行管护模式。各地水利部门要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落实试点工程,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目标,落实责任人,确保试点工作进度和质量。
(六)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
近期,省里将组成工作组,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对已完成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验收结果进行进一步核查,核查结果与农水项目直接挂钩。各地要利用好“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项目资金,购置必要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仪器设备,完善自身建设。各级水利部门也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汇报,抓紧调整体制机制、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切实抓好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七)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地要早下手,早筹划,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编制20xx-20xx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细化工程到点,做到实事求是,心中有数。一是要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积极向政府汇报,落实部门分工协作制,形成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水利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认真解决出现的问题,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统筹谋划、安排部署和业务指导,营造良好施工环境和舆论氛围,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要强化责任意识,通过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明确前期工作、投资计划、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责任。要强化组织引导,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一事一议”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要强化资金投入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探索建立社会融资、群众自愿出资建设水利设施的有效途径,努力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新机制。要认真落实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从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中提取水利建设基金的政策,建立稳定的投入渠道。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整合使用”的原则,积极整合涉农涉水项目资金,提高规模效益。要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协调利用金融资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农民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同志们,农村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这次全国和全省农村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冬明春农村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为河南农业稳产高产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
同志们:
2013。
2014。
年工作。刚才,李金同志作了很全面的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
2013。
年的工作,对。
2014。
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增强反腐倡廉责任感和紧迫感。
1
月
14。
日,中央召开十八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1
月
23。
日,省委召开第十届纪委第六次全会暨全省反腐败工作会议,徐守盛书记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
月
17。
日,水利部组织召开。
2014。
2
月
24。
日,水利部又再次组织召开了各省市区水利厅局长和水利部各司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国水利系统廉政工作座谈会,这是近年的第一次。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及水利部的部署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反腐倡廉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要把握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摆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集中体现在“四个前所未有”,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前所未有;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力度前所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的举措前所未有;创新理念、深化改革的动力前所未有。大家要充分认识党中央下大力气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决心,要将这项工作看得更重、抓得更实,做到水利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硬。
二要把握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的一年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改革创新,强化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廉洁从政思想基础;严明党的纪律,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这也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任务。我们要把握重点任务,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三要把握新特点。
在全国水利系统廉政工作座谈会上,陈雷部长对近年来水利系统违法违纪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水利违法违纪问题具有明显共性结合我省情况,当前水利系统违法违纪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特点:一是腐败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二是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仍是腐败发生的最大风险点;三是行政审批、采砂管理、资金管理等领域腐败呈多发态势;四是基层水利单位发生腐败案件的比例相对较高,已发案件大部分发生在基层水利部门五是窝案串案有增多趋势,经常是查办一个牵出一串这些突出特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紧密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2014。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水利持续大投入、大建设之年。全省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水利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有效规范权力运行。
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我们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契机,积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抓好水利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使权力在制度约束下规范、廉洁、高效运行要加大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干部队伍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等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尽量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尽可能减少并约束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特别是对群众关注的水利项目决策、资金分配等权力要逐一列出清单、接受群众监督,使显性权力规范化、隐性权力公开化
2
以制度建设执行为重点,全面强化廉政风险防控。
反腐倡廉实践告诉我们,一些腐败现象之所以纠而复生、禁而不止,主要就是制度建设和落实不力的问题。我们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努力构建覆盖所有水利业务管理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从源头上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要突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监管、行政审批等重点环节监管,进一步健全项目招投标、质量监管、资金管理、竣工验收等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制度,尤其是要制定完善群众全过程参与小型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监管实效;进一步改进水利建设资金管理方式,制定完善分级管理制度和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制定完善项目审批、资质管理、河道采砂等规章制度,严格行政审批管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和破坏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推动反腐倡廉制度真正落实。
3
以严厉查办案件为重点,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既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又是预防腐败的有效措施。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违纪必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特别是要严肃查办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干部人事等重大项目和重点部门的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利用行政审批权、资金分配权等权力谋取私利以及插手干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案件。要坚持一案双查制度,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单位,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同时,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与水利项目、资金安排挂钩,对于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地区和单位,相应核减项目和资金安排。
4
以强化作风建设为重点,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坚持不懈改进作风是密切联系群众、巩固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力量我们要以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把转变作风推向深入,不断改进干部作风,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要切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转化运用,重点对服务群众、选人用人、考核评价、监督落实等相关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以制度化的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正风肃纪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使这些制度真正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要把改进作风、反对“四风”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与任期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对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予以严肃处理,对执行制度不力的要坚决追究责任
三、严明各项纪律,不断提高水利干部队伍组织性和纪律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是要靠严明纪律”。我们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要抓住严明党的纪律这个重点和关键,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用铁的纪律保障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强化各级干部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全省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政治纪律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大家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自身党性修养,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人,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带头遵守党章,坚决做到“四个服从”
(
)
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2
强化组织纪律监督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严明组织纪律,要求切实加强全党的组织纪律性,组织观念、组织程序、组织纪律都要严起来。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以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请示报告等组织纪律,不仅是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措施,更是廉洁从政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教育,严格执行组织纪律,敢抓敢管,从严监管,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自由主义和好人主义现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的行为,要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个人的责任,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消极应付、阳奉阴违,决不允许各行其是、擅自行动,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养成在监督条件下工作的习惯。
3
强化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需要一支有力的纪检监察队伍全省水利系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突出主业,明确主责,加强监督,为水利工作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正人先正己”的观念,锤炼“正气、正直、正派”的职业品德,不断强化履职能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过硬队伍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和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充分信任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支持爱护纪检监察干部,为他们履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同志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是真正的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水利部的决策部署,恪尽职守,勤政廉政,严守纪律,求真务实,全面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我省水利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一
第四,强化队伍建设,为水利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古人讲“投石冲破水中天”。我的观点认为水要比天大。暂且不说整个沧州地区缺水,就是一、两个县出现人饮困难问题,就是天大的问题。所以,水利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要勇担责任,积极承担责任。在现在这个阶段,把水利工作解决好,让水利真正成为利民、利市的事业。
(二)要强化业务水平。我分管水利工作后的一个感觉,就是专业水利人才短缺。所以,各级水利部门组织的技术大练兵、岗位大练兵是非常必要的。必须坚持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如果我市水务部门的局长、科长都成为技术专家、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顶梁柱,沧州水利工作就是独树一帜的。
(三)要强化执行力。对水利部门来说,一个工程就是一个战场。在技术设计阶段完成之后,下阶段就要科学施工、依法管理、一丝不苟、分厘不差,这些工作环节需要的就是执行力。
(四)要强化务实的作风。“水”是最完美的,没有任何的缝隙。所以水利人更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五)要强化廉政建设。水利项目多,投资数额大。一定要科学的管理好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水利工程上,用在水利事业发展上。
同志们,我市水利工作的发展思路已经理清,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就是认认真真抓落实。希望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和广大水利工作者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全力推进水利事业的新发展,不断开创水利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同志们:
这次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水利发展与改革任务十分艰巨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要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努力开创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并于今天上午先后发表重要讲话。副主席全面阐述了加强需水管理的重要意义,必须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防止水质污染为目标,从传统的以供水管理为主转向以需水管理为基础,将水利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部长以“一部绿色交响曲”为题,生动地总结回顾了十年来水资源管理的探索、实践与成效,并对今后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期望。他们的讲话站位高、立意新,对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领会,并切实贯彻到水资源管理工作中。
今天上午,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才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治水兴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近年来,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系统总结我国长期治水经验和教训,提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着力做好民生水利工作,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第一,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相继修订并颁布实施,国务院颁布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水文条例等法规,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了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利部颁布了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量分配暂行办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规章,各地相继出台了水法实施办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地方配套法规,初步建立了以水法为核心、多层次的水资源管理配套法规体系,确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制度框架体系。
第二,水资源配置和水权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水资源综合规划、各类专业专项规划编制和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为标志,初步构建了我国水资源规划体系,为水资源配置奠定了规划基础。国家水权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七大流域管理机构初步编制完成了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黄河水量分配指标细化到各支流。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等水资源紧缺的流域实行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宁蒙水权转换探索取得经验。国务院批复了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并授权水利部批复了大凌河水量分配方案;广东东江和江西省主要江河的水量分配方案相继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各地加大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发挥水资源费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实施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加强水资源论证管理,否决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遏制水资源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
第三,水资源调度和调控能力明显提高。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兴建,向应急供水工程已经通水;辽宁大伙房输水、引洮等区域性调水工程正在实施,哈达山、玉滩、宁夏固海十一泵站以及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一批水源工程开工建设;兴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6591亿立方米,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针对、等重要城市和地区一度出现的用水紧张局面采取了应急调水,开展了引江济太、淮河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黄河连续9年不断流,黑河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黑河水连续6年进入东居延海,塔里木河、石羊河水量调度顺利实施;实施引江济太、引黄济淀、扎龙湿地补水,湖南、江西等一些南方地区相继开展了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为保障重点城市用水安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系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陆续开展了张掖、等82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近**0个省级试点,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用水定额,促进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颁布实施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制订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明显提高。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35提高到0.46;按**20xx年可比价计算,万元gdp用水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9立方米降至**20xx年的29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953立方米降低到163立方米。
第五,水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完成了水功能区划,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流域管理机构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定了水域纳污能力,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限制排污意见。强化了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统筹取水许可与入河排污口设置监督管理,完成了七大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严格新建、改建和扩大排污口的行政审批,促进了节水减排和水资源保护。编制完成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公布了两批118个全国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明确了饮用水水源地管理目标要求。在武汉、桂林等10个城市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塔里木河、黑河流域下游生态系统得到初步修复,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全面实施。启动了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大部分省区实行地下水年度开采总量控制,苏锡常地区实现全面禁采,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杭嘉湖平原区地下水限采工作稳步推进,济南趵突泉复涌,部分超采严重地区的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
第六,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等省市相继成立了水务局,全国61%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实行了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和、等地的许多城市充分发挥体制优势,积极开展城市水系整治,利用水利工程的多功能性,改善城市水生态,打造亲水人居环境,得到群众好评。、等地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在理顺价格体系、推进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各地通过水务体制改革,初步形成城市防洪除涝、集中供水、排水治污、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一体化保障体系,逐步走上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到提升。建立了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了饮用水安全。近年来,我们成功应对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太湖、巢湖、新立城水库等蓝藻暴发事件以及汉江甲醇货轮起火爆炸等突发事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快速反应、紧急行动,举全部之力、全行业之力投入水利抗震救灾。面对灾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及时制定抗震救灾应急供水保障工作方案,紧急抽调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一线,深入灾区开展供水管网抢修恢复工作,强化水质监测,成功解决了地震灾区955.6万人的供水问题。
第八,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基础性、前瞻性战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并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水资源评价、规划、论证,水功能区划,城市水系整治等一批技术标准相继颁布实施。编制完成了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书,24个试点城市的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取得经验,各地积极开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水资源公报、地下水通报等水资源信息发布工作得到加强。
水资源管理在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遏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长率,而用水总量实现了微增长,特别是近20xx年来,部分地区实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在连续30年保持农业灌溉用水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近1.2亿亩,粮食产量提高近50%。国家“”规划实施以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万元gdp用水量下降%两项节能减排指标按年度全部完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重视、支持水资源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水资源管理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二、深刻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发达国家**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年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这不仅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
第一,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显示,1980—**20xx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进一步加剧。现状全国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左右。去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雪严重偏少,全国耕地受旱面积高峰时达到3.01亿亩,比常年同期多1.12亿亩,高峰期有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严重的旱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我国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20xx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750亿立方米,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1.6%。不少地方河流开发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突出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的严重影响与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因素叠加在一起,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深化改革,着力改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推行油、气、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促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机结合,既要抓住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举全部之力、全行业之力,打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建设攻坚战;又要着眼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发挥水利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加强水资源管理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的迫切需要。我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供水量的64%,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需要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农业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较低。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赋予水资源管理更为艰巨的任务。近年来,为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相继制定了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等区域经济发展,增产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晋陕蒙区域能源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发展规划,批准了武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都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把加强水资源管理作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四,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加快发展民生水利、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水资源与人的生命和健康、生活和生产、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水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应有之义。目前,全国现状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03亿人,受水量及水质不安全影响的城镇人口有近1亿人,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一些地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对群众需求和利益重视不够,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必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保障、用水结构调整、水权分配和流转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五,加强水资源管理是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现代水利;没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水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新“三定”规定明确:“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合理配置,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管理取得重大进展,但与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或部门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节约,对水资源管理重视不够;一些地区不顾水资源条件,热衷于上工程上项目,过度开发水资源;在水量与水质、供水与退水、节水与保护等关键环节,水资源管理职能交叉、关系不顺;政策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参与机制还不够健全;水务体制改革进程与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我们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能力等方面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也还存在不少差距。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权威高效、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才能根本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的状况,才能有效解决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才能真正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准确把握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着力改善民生,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水功能区管理等制度建设为平台,以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审批等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到*年,要初步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六项目标。
——基本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水资源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较为完善,以总量控制为重点的水资源配置管理制度、以取水许可制度为重点的取用水管理制度、以水功能区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基本建立。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二
全镇水利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积极推进科学治水和依法管水,为“十二五”水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系统学习20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规划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特向领导汇报:
第一、坚持不懈地做好抗旱防汛工作。
自去年9月23日至今,我镇已有140多天未出现有效降雨,已形成秋冬春连旱,旱情达百年一遇。我们在大力开展宣传动员的同时,全面做好抢浇抢灌工作。使全镇浇上适时返青水,确保大旱之年无大灾。
年年防汛不见汛,麻痹了人的头脑,放松了警惕性。去年见了汛,而且见了大汛,“8.9”强降雨全镇百年一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全镇的.水利部门,作为一名水利工作人员,我们必须换脑子,必须警钟长鸣,必须时刻崩紧防汛抗旱这根弦。去年的防汛工作,即考验了我们的水利工程,也考验了我们的队伍。我们要认真总结去年汛期的经验教训,扎实有力地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镇安全渡汛。
第二,切实搞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年,我们计划争取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项。
一、积极争取抗旱资金,计划打井390眼,清淤沟渠10条15.8公里土方15万方,维修引水建筑物6座。
二、我们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计划对镇辖区内的危桥进行全面普查,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多方面争取,计划2011年改造王化、朱东生产桥等危桥10座。
三、搞好协调通力合作,积极争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扈庄分干渠10公里衬砌项目,该工程前期测绘工作已完成,该工程的实施能有效降低我镇农业的灌水定额,降低农业用水成本,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积极争取刘盐场扬水站机改电项目,该工程计划重建泵房,新建高压电路等配电设备,维修出水干渠工程,计划总投资60万元。该工程如能实施,能有效改善刘盐场村一千多亩耕地的自流灌溉。
五、协助区水务局完成俎店渠沙镇段治理工程,治理渠道4.62公里,改建涵闸2座,改建桥梁1座,投资434万元。完成西新河沙镇段治理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六、积极争取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在我镇实施。国家今年继续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并且数量要大于往年。该项目分三年实施,2011年计划投资2300多万元,实施相关的小农水建设项目。
第三,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认真组织搞好水利普查工作。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的调查,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时间有限。下一步要按照上级要求的时间分段和工作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三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省政府在鹤山召开冬修农田水利暨抗旱工作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各地冬修农田水利暨抗旱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当前我省冬修农田水利和防旱抗旱工作。昨天下午,大家参观了鹤山冬修农田水利的三个现场。今天,江门、清远、鹤山、增城四市作了经验介绍。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很好,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刚才,柏青同志通报了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旱抗旱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国家水利部对我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旱抗旱工作非常重视,农水司顾斌杰副司长亲自到会并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精神,结合各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做好冬修农田水利和抗旱防旱工作,确保我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面对今年我国大面积出现旱灾的严峻形势,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旱抗旱工作。日前,国家拨款20xx万元,支持我省的抗旱救灾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旱抗旱工作。10月8日,汪洋书记率队专程赴清远了解旱情,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旱情的进一步加剧要有充分估计,切实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大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省在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各地在大力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大中型水库和堤围除险加固等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小型水库、小堤围水闸除险加固、机电排灌设施改造、小灌区改造和小流域治理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江门市、鹤山市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清远、汕头、梅州等市在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积极应对严重的旱情,扎实开展防旱抗旱工作,力争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江门及鹤山党委、政府对冬修农田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市、县(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农田水利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冬修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各镇农办、水利站(所)商各村委会制定年度冬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计划,并指导、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方案。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统筹镇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计划及资金筹集。鹤山市多年来坚持每年组织召开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早谋划、早动员、早行动,市政府今年8月就做好了冬修农田水利工作方案,以点带面,推动农田水利建设顺利开展。
二是坚持“抓大不放小”,全面协调发展。江门市、鹤山市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化对水利建设的认识,确立了水利建设“抓大不放小”的指导思想。在全力抓好大、中型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小型水库、堤围、水闸、机电排灌、灌渠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水利建设协调全面发展。清远市这次旱灾没有出现水稻缺水枯死、大面积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除了抗旱措施到位外,更得益于这几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得早、抓得实。虽然今年旱情较往年重,但经济损失却比往年小。历史上干旱较为严重的乐昌、乳源等石灰岩地区,充分发挥当地政府自筹资金修复老化的灌渠的作用,有效缓解了今年的旱情。相反,一些往年旱情并不严重的地方,因为“小”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灌区老化失修,面对严重干旱时就变得手足无措。事实证明,“抓大不放小”是农田水利建设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
三是创新投入机制,拓宽筹资渠道。江门市、鹤山市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积极筹措资金,20xx年共投入9650万元,用于补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型灌区改造、小流域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建立冬修农田水利检查评比机制和资金激励机制,以奖代补,实行“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激励措施,调动各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鹤山市还采用县、镇、村三级共同筹集建设资金的方式,确保建设资金的到位。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镇村,并没有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而放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他们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分级负责,由镇负责建筑材料,村委会负责土建,按受益面积将改造任务分解到各自然村,由村集体组织投入人力进行小型灌区改造,有力推动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四是创新管理体制,坚持建管并重。农田水利设施能否发挥效益,能否可持续发展,基层管理是关键。增城市农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绩,很大程度得益于乡镇基层水管组织的完善。增城市每个村都设水管员,县、镇、村三级水管网络完善,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鹤山市通过镇政府按受益面积把渠道的清淤任务分配到村委会,村委会再分摊给各自然村,由自然村出资请人进行清淤。两种管理模式虽然不同,但都解决了工程设施的养护问题,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与“三农”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很不适应。一是农田水利的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低下。全省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只有原设计能力的40%,最好的也只有原设计灌溉面积的60%。渠系水利用率不到45%,低于47%的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浪费极为严重。二是重建轻管,防旱减灾能力偏弱。一些地方作为水源和田间连接的灌区干渠长期失治,淤积严重,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也只有40%左右,成为“卡脖子”工程,使水库的防旱减灾效益、灌溉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管理,渠道渗漏、淤积,导致一些高岗田、水尾田严重受旱。遍布村组的泵站、沟渠、塘堰等中小型设施,长期无人过问,遭受人为破坏。三是亟待加固、改造、续建的农田水利设施数量大、任务重。目前,全省需要进行除险加固的小山塘约有3.3万宗,需要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灌区约1千宗,需要(重)建或技改增容(扩建)的小型机电排灌工程约8千宗、总装机容量约54万千瓦,需要建设和改造维修的小水陂约5.2万宗。需要进行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有1100多条,涉及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5%。
今冬明春我省面临严峻的防旱抗旱形势,预计今年将成为接近20xx年的特枯水文年景,极有可能发生秋冬春连旱。今年以来,我省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少了14%,部分地区陆续出现旱情或旱象,尤其是国庆节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仅为12.8毫米,比多年同期减少68.4%。随着枯水期的到来,全省江河来水和水库蓄水继续锐减,土壤失墒日益严重,局部旱情再次呈现扩大和发展趋势。目前,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00多万亩,近24万人饮水受影响。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取得防旱抗旱工作胜利的前提条件,既是现实所迫,更是发展所需和人民群众所盼。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过硬的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打好防旱抗旱攻坚战。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全力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旱抗旱攻坚战。
目前,我省汛期已过,正是冬修水利的黄金季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迅速组织开展冬修农田水利大会战,扎实做好防旱抗旱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20xx年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省政府与水利部签订了责任书,各地级以上市政府也与省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当前,我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紧与进度慢。一些地区一些项目的建设进度严重滞后,与中央和省20xx年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地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完善计划,倒排工期,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加快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严格建设程序、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坚持阳光操作、公开公示等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建设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做到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二)切实加强中小灌区改造工作。抓好中小型灌区改造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昨天下午大家参观的四堡灌区是鹤山市最大的灌区,曾经因为工程老化,年久失修,用水损耗大,难以满足渠尾农作物用水需求。龙口镇政府今年投入200多万元完成部分灌区的改造,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效果很好。水利厅要抓紧编制好《广东省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统筹全省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同时,要抓紧编制灌区普查和试点实施的具体工作方案,开展普查和试点工作,为全面铺开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奠定基础。要通过全面普查,摸清家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工程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的选择要兼顾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和平原丘陵地区。
(三)因地制宜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除了河源和平和清远连州两个省级试点外,市一级46个试点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今冬明春小流域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力争年底前完成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市级试点工作。要按照“安全、生态、发展、和谐”的目标要求,采取“省、市分级试点,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方式,稳步推动我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加快山洪灾害、人居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小山塘、小灌区、小电排站、小陂头等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特别是抓好现有水利工程的渠系配套,抓好机电提灌设施的维修换代,恢复和提高提灌功能,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效益。三是大力发展微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喷灌、流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以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四是及时组织群众对淤积、堵塞的渠道进行清淤,对受损的陂坝、涵闸、渡槽、渠道、泵站进行维修,确保灌区渠道畅通,为春耕灌溉提供条件。
(四)扎实做好防旱抗旱各项工作。防旱抗旱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中,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要立足于防御秋冬春连旱,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准备。坚持科学抗旱,控制旱情蔓延,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牢牢把握防旱抗旱工作的主动权,努力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畜饮水安全摆在抗旱工作的首位。要按照“优先安排人畜饮水,其次安排生活用水,最后安排生产用水”的顺序,千方百计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困难。要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目前农业生产正处在关键阶段,发生严重干旱的地方要早考虑、早部署,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时制定补种、改种方案,引导农户改种节水耐旱作物,力争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借这个机会,我再强调一下全面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这两项工作今年7月在全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现场会上已作出部署安排,目前各地进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进展缓慢,这要引进我们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是20xx年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20xx年基本解决1645.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年确保完成解决350万人、力争完成解决507万人饮水不安全任务。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各地一定要锁定目标,抓住今冬明春几个月,抓进度、抢工期、保质量、求实效,攻坚克难,决战决胜,保证按期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三、多措并举,狠抓落实,迅速掀起冬修农田水利和防旱抗旱工作高潮。
加快冬修水利工程建设和开展防旱抗旱工作是当前农业和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为推进冬修水利和防旱抗旱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政府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责任主体,一定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摆在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一是加强领导。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江门市、鹤山市的做法,尽快成立冬修农田水利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同时要加强发改、财政、水利、农业、林业、农机、交通等涉农部门的协调,尽快形成组织合力。二是落实责任。大中型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由市、县负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由县、镇、村负责实施,市负责考核评比。要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责任,形成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做好典型宣传,特别是对各地创造出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加强总结交流和宣传,努力营造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投入,落实资金。资金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各级政府要把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争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专项。要整合涉农部门的资金和力量,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建的运作机制。要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奖补结合,通过竞争性和引导性资金的投入,拉动、支持、引导县、镇、村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激发地方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要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金,真正形成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格局。
(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受益群众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参与度,对工程建后的长效运行有决定性作用。各地要进一步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要加强引导,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内容,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的冬春季节中的三个月左右时间,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黄金时间。今年我省情况特殊,各地要及早部署,及早动手,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加强动员,深入发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四)完善管理体制。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在管理上必须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完善管理体制,做到“建、管、用”三管齐下。要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类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主体,落实管护责任。要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明确服务职能,落实人员和经费,稳定乡镇水利员队伍。增城市、鹤山市每条村设一名水管员的做法,作用很大,效果良好。各地要向增城学习,逐步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网络,完善工程管理体制。特别是八个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要起带头作用,先行先试,闯出一条“建管并重”的路子来,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同志们,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和防旱抗旱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全省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动冬修农田水利建设,努力夺取防旱抗旱工作新胜利,为我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我市水利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同志们,刚才,四市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就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进行了部署,讲得很好,很全面,很有针对性,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是要不断提高对水利工作重要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更谈不上发展。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我市的水利工作有良好的基础,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水资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持续增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力度逐步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但从客观上看,我市的气候和区位条件比较特殊,地表蓄水能力有限,沿海地区地下水无法有效开采,水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丰水、10年枯水是自然的周期规律,我们不能因为这几年的丰水期而迷惑了眼睛,不能因为暂时不存在用水危机而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全市上下一定要从**市的长远发展出发,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着想,认真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意图,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立足经济社会全局看待水利工作,超前谋划水利发展,坚持不懈地把治水兴水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抓实办好。
二是要进一步抓好各项水利建设项目的落实。说一千,道一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增强蓄水和防洪能力,最终还要落实在水利建设项目上。对泊于水库、胶东调水、南水北调、骨干河道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各级要算大帐,算长远帐,舍得牺牲局部利益,积极筹措应拿的资金,妥善搞好移民搬迁等各项工作,做到工程推进到哪里,就支持到哪里,努力为**市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水资源基础。对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和病险塘坝整治、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等水利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把排查和整治工作做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进一步增强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对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等农田水利建设,要积极争取和引进相关项目,并在“干、支、斗、农、毛”的配套上下功夫,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系统。对重点水源工程、抗旱水源工程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管护,提高保障能力,让群众真正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三是要在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上狠下功夫。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中央和省对守住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调得非常严肃,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真正把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落到实处,同时在工业、商业、机关、城市绿化等各个领域完善推广节水措施,切实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的局面。这些年,我们相继出台了包括水资源集中管理等在内的一些水利改革的政策措施,要在落实好这些措施的同时,把城乡统筹供水作为重头戏,对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特别是对农村自来水实行市场化管理,在合理确定群众生活基本用水量和基本水价的基础上,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最终达到以水养水、以水保水的目标。对小水库、小流域治理这样的小型水利建设,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挖掘民间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水的生动局面。
四是要切实加强对水利改革发展的领导。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水利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改革发展规划的实施。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的优先领域和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该投的一分钱也不能少,并确保总量和增幅都有明显提高。要积极支持水利部门依法征收好水资源管理费,并确保全部用于水利建设。要严格督导考核。把水利改革发展情况纳入目标绩效管理,把“三条红线”作为约束性指标,切实加大考核权重,发挥好导向作用。要加强水利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抓好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同志们,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机遇难得,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努力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五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很好的彰显了我省对于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且体现了各级领导对于水利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高度执着和努力。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我受益匪浅,对于我目前从事的水利工作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以下是我对于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真对待数据和情况分析
会议中,针对水利系统工作现状,会议蓝图覆盖了全面描述。从各级水利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省水利工作优点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数据分析,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所处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认真对待数据和情况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
第三段:深刻认识到水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本次会议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水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水利是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影响到我们国民经济发展。我深刻的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水利建设是我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水利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践水平。
第四段:注重学习和交流
本次会议还给我带来了丰富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这次会议,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有着不同工作经验的同行。在会议上,我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经验。这个过程对于我的工作成长意义重大。今后,我必将更加注重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第五段:结语
总而言之,参加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对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有着深刻而积极的影响。我将认真总结本次会议中各位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各项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重心和责任,以保证我自身的工作顺利推进和取得更大成果。同时,也期待即将到来的工作中,不断加深自己对于水利工作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六
同志们:
刚才,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山东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我省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对加强水利改革发展工作领导、确保各项政策任务落到实处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我省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加快我省水利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善治国者必先治水。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治水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级把水利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水利建设,深化水利改革,走出了一条符合山东实际的治水路子,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一是水资源调配能力明显提升。依托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工程构筑的山东水网框架初步形成,一批区域水网相继规划建设,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从建国初的1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280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二是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在全国率先完成了规划内158座大中型和388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以水库、河道、蓄滞洪区为骨干的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河道堤防、水库闸坝连续多年安全度汛,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农田水利设施日趋完善。建成各类灌区3万多处,有效灌溉面积从建国初的372万亩发展到73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500万亩,在连续多年保持农业灌溉用水零增长的情况下,保障了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夏粮实现“九连增”。四是生态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围绕生态省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万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省级水利风景区106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减少53.6%,地表水水质基本恢复到1985年的水平。五是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突出。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经济用水指标领先全国。我省以约占全国1%的水资源,灌溉了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8%的粮食,养育了占全国7%的人口,支撑了占全国10%的经济总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充分肯定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省水利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6,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目前用水缺口已达40亿立方米。按照当前用水水平和水资源保障现状测算,到全省用水缺口将达63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二是水旱灾害威胁日趋严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突发多发频发趋势,暴雨洪水台风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灾害性大大增加,而我省防灾减灾体系仍较为薄弱,水旱灾害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水生态退化压力不断增大。随着工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污水排放总量急剧增加,加上化肥、农药等不合理使用,水体污染因素明显增多,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可持续发展,水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省情,决定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和温家宝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水利工作的战略定位上来,把认识统一到这次会议对我省水利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上来,把水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持续掀起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新高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全面贯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节水优先、强化保护、量水而行的治水方略,坚持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突出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问题,加快建设湖库河渠连通、供排蓄泄兼筹的现代水网,全面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衡量水利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下大气力解决好城乡供水问题,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供水工程体系。保障全省城乡供水安全,关键在于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要加快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骨干工程建设步伐,确保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输水干线建设任务20xx年完成、20xx年如期通水,胶东调水主体工程今年完成、明年通水到威海米山水库。同时,加快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规划建设,尽早启动胶东调水南线前期工作,实现长江水、黄河水与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各地要抓住南水北调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协调推进的有利时机,加快当地区域水网规划建设,有效提升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
(二)不断提高雨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实施沂河、沭河、泗河、汶河等雨洪水资源利用工程,加快建设一批以水库调蓄、河道拦蓄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加大城市雨洪水集蓄利用和农村坑塘整治力度,提高雨洪水资源蓄用能力,切实发挥雨洪水涵养补充水源、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三)继续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我省仍有211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各级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思路,新建、扩建一批水源工程和平原水库,对单村、联村供水工程进行联网改造升级,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短时间内不能纳入规模化供水及解决饮水安全难度较大的地方,要采取建水窖、打深井等措施,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理服务主体和运行维护经费,搞好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保障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
二、大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平。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省极端天气事件呈增多增强之势,防御水灾害的压力日益加大,各地必须全面加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建设。
(一)突出搞好河道防洪治理。我省中小河流多年未经系统整治,已成为防洪工程体系中的明显短板。省委省政府确定,借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经验,利用五年时间,集中力量打一场中小河流治理攻坚战,全面完成规划内210条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加快完成15条骨干河道重点河段治理和199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防洪薄弱环节治理,由各市县负责。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抓紧编制治理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3到5年内完成治理任务。同时,要按照国家部署,加快实施进一步治淮工程,从整体上提升区域防洪除涝能力。
(二)重点加强蓄滞洪区建设。规划建设蓄滞洪区是防御超标准洪水、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有效措施。要立足应对突发性洪水和超标准洪水,规划建设一批蓄滞洪区,增强洪水调蓄能力。对蓄滞洪区内的村庄,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转移安置。对国家设置的恩县洼、南四湖、东平湖等蓄滞洪区,要加快安全设施建设,落实扶持政策,维护好群众利益。
(三)大力实施千里海堤工程。搞好防潮堤建设、保障沿海防洪安全,对加快建设“黄蓝两区”至关重要。今年我省已连续两次遭遇风暴潮袭击,风暴潮北上影响山东的频次有增多趋势。必须加快规划建设防潮工程体系,尽快构筑起坚实可靠的防潮安全屏障。在建设过程中,要兼顾防潮减灾、改善交通、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海堤的综合效益。
(四)尽快完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目前,我省城市防洪普遍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泄洪除涝设施建设滞后,一遇强降雨,就导致马路行洪、内涝积水,造成严重灾害损失。各地要把完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作为老城区改造的重要任务,下大气力解决好防洪薄弱环节。新建城区规划布局和新上建设项目,都要严格执行防洪规划,配套建设必要的防洪设施。“十二五”期间,要按照重点城市1一遇、其它设区市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要求,搞好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五)切实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全完善山洪灾害易发区监测预警系统,重点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56个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和28条山洪泥石流沟整治。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村庄,该搬迁的要下决心搬迁,确保“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我省山洪地质灾害问题。
(六)着力提高水库塘坝防洪能力。要巩固扩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抓紧配套完善管理设施、监测设施和下游连接河段工程,解决管理设施不完善、泄洪河道连接不匹配等问题,全面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对新出现病险隐患的水库和面广量大的小塘坝,各市县要各负其责,抓紧编制治理方案,尽快组织实施。
在加快构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体系的同时,各地要进一步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水库、河道等各类防洪工程,必须明确政府领导成员作为行政责任人。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防汛组织指挥机构,形成职责明确、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防洪调度预案和应急抢险预案,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增加物资储备,搞好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抢险能力。
三、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等问题,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要围绕实现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目标,加大农田水利投资建设力度,加快构建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大幅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大力推进耕地灌区化。根据各地水土资源条件和农业发展规划布局,力争把85%以上的耕地纳入灌区规划,以灌区为单元,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集中配套建设、成片规模治理。要加大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力度,加快完成国家规划内50处大型灌区和165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任务。同时,按照不同水源条件,规划建设一批新灌区。各地要抓紧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搞好骨干工程、田间工程及相关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扩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到“十二五”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要达到750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6000万亩。
(二)大力推进灌区节水化。灌区建设要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优化工程设计,优选灌溉模式,着力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沿黄粮食主产区要全面推行管道化灌溉技术,大力发展高标准管道灌溉;鲁中南地区要充分利用除险加固后的水库水源,实行多水源联合调度,发展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半岛地区要大力发展滴灌、微喷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模式;井灌区要积极推行自动控制管道输水灌溉模式,实现灌溉节水化智能化。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到“十二五”末,全省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2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
(三)大力推进节水长效化。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理,落实好管护主体和经费来源。重要水源工程及支渠以上输配水工程要配备专管人员,支渠以下田间工程要全面推广“工程建设、水价改革、用水组织”三位一体建管模式,加快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四、切实搞好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加大水生态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力度。
(一)切实加强生态水系建设。围绕“四带三区两湖一环”总体布局,按照“上游水源涵养、中游库河调蓄、下游湿地存蓄”的思路,重点实施河湖库和入海河口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南水北调中水截蓄导用工程,加强调水沿线水生态保护,确保调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依托河道、水库、湖泊等水体,建设一大批多功能水利风景区。突出抓好小清河综合治理,力争五年内把小清河建成集防洪、供水、航运、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河道,使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切实加强地下水保护。地下水是我省重要的供水水源和抗旱应急水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目前我省地下水开采已远远超过开发利用极限,导致地下水漏斗区达到1.3万平方公里,甚至造成局部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必须下决心加强地下水保护和治理。各地要按照划定的地下水开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严格实行监督管理,尽快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体系,严格执行地下水压采计划,切实加强回灌补源和海水入侵防治,逐步实现全省地下水采补平衡。
(三)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省水土流失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2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水土保持任重道远。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对生态地位重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依法从严控制开发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大规模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治理。重点加强泰沂山区、鲁西北平原风沙区、鲁东低山丘陵区和易灾地区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五年内水土流失治理率提高到70%。
(四)切实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治、用、保”流域治污防污理念,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强化水环境安全监管,加快构建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巩固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成果;整治疏浚农村河道,恢复其泄洪、蓄水、生态功能;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做好农村污水排放治理和垃圾收集储运处理,形成防止水污染长效机制。
五、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解决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各级各部门要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节能一样抓好节水工作,切实形成节约用水的制度体系、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氛围,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不断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硬约束作用,把水资源论证作为建设规划与项目立项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对各市县年度用水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不到考核标准的,相应核减其下一年度区域用水总量指标。严把取水许可审批关口,实行区域限批制度,对达到或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对超过行业用水定额的用户不予审批新增取水,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水资源监测网络,严格取水计量和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监测结果作为考核、奖惩、问责的依据。加大对违规审批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有关责任人严格问责。
(二)健全完善水价调节机制。目前我省水价普遍偏低,既没有体现出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也没能有效发挥促进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按照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定额内保公平、超定额讲效率,让节约用水者得到实际利益,让多耗水者付出经济代价。加快建立基本水价、综合水价制度,对工业和服务业超定额用水累进加收水资源费,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距,促进用水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水权益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并逐步实行阶梯水价。
(三)大力发展节水型经济。要根据水资源禀赋和水环境条件安排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改变大水漫灌等粗放灌溉方式,积极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挖掘工业节水潜力,加快高耗水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步伐,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套建设节水设施,鼓励企业加强中水回用、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服务业和城乡建设要积极运用节水技术,推广使用节水器具、节水材料,大力推行分质供水,实现优水优用、一水多用。积极培育水权转让市场,使农业节约出来的水通过有偿转让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工业、城市通过购买水权补偿农业,形成城乡统筹、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积极营造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节水型市县、单位、社区创建活动,深入搞好省情水情教育,让节水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入千家万户,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六、着力构建水利改革发展保障机制。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强化责任、创新机制、真抓实干,推动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编制水利发展规划。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超前搞好水利规划,充分发挥水利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和支撑保障作用。要抓紧组织编制省、市、县三级现代水网规划,配套搞好河道治理、防潮堤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雨洪水资源利用等专项规划。要搞好水利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他规划的衔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力布局和城镇规划建设都要与水利规划相协调、相适应,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防洪减灾要求。要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作用,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二)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关键在于加大资金投入。要按照“今后十年全社会水利年均投入比高出一倍”的要求和相关政策规定,切实加大资金筹集和水利投入力度,加快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和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确保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都有明显提高。同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增加专项水利资金规模。要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2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财政、水利等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我省具体计提办法,确保足额计提。各市县要按照《山东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抓紧制订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要加大水利规费征缴力度,做到应征尽征、足额征收、专款专用。二要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切实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增加水利信贷资金,扩大贴息范围和规模。三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水利事业。鼓励符合条件的水利投融资平台进行直接、间接融资,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大力推行“民办公助”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治水兴水合力。要加强水利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三)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防洪排涝等涉水事务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要突出水利工程的公益性质,在尽快定编定岗、足额落实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两项经费的基础上,完善水利工程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彻底解决重建轻管问题,保障水利工程长期良性运行。要切实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对乡镇水利站扶持力度,所有乡镇都要尽快建立水利站,并充实专业技术人才,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积极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水利合作社、供水联合体等合作组织,选配好村级水利员,尽快建立起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要切实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配足执法力量,强化经费保障,提高装备水平,积极推行水利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密切协作,形成水利执法联动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水利执法环境。
(四)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要发挥科技和信息化对水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注重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加快水利发展步伐。按照工程带水文、工程带科研的思路,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加快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重点抓好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和水文监测、节约用水、海水淡化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核心技术的创新,加快建设国家级水利综合试验基地,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设施装备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全省水利信息化骨干网络、综合平台和数据中心,切实搞好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指挥、水网工程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尽快实现水利信息的自动采集、高效传输和智能处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同志们,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提升我省水利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七
水利事业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惠及千家万户、泽及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水利工作会议讲话稿,仅供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议精神,回顾总结 “”以来水利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五年及20xx年水利建设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刚才,忠兴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指导我市今后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望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以来水利工作简要回顾
“”时期以来,全市水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争取项目,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水利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水利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争取国家、省、市水利项目资金7亿元,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建成使用,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形成了蓄水、引水、提水、排水、供水相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抵御旱涝灾害,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促进“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堤防防洪能力分别达到50年、20xx年和20xx年一遇标准;二、三、四道河和黑林河堤防达到5-20xx年一遇标准。张家大泡子等3处护堤护岸治理、岳家等八座排涝站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大荒沟等中小河流治理启动实施,保护耕地28万公顷,惠及人口40万。
——节水改造工程扎实推进。5座中型和5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玉皇庙、松前、杨家湾、向阳、于家等灌区节水改造相继完成,延青拦河坝投入使用,使5140公顷水田达到有效灌溉。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启动实施。共打抗旱水源井3667眼,实施了移动式、地埋式等节水喷灌工程,13万亩旱田实现了节水灌溉,进一步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水土保持取得新成效。对11个水土流失易发区实施生态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平方公里,3万公顷耕地内涝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果显著。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00处,安装水质净化设施300多台套,使40万人饮用上安全合格的自来水,入户水质合格率达到了100%,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水产养殖稳步发展。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13万亩,从事水产养殖业户1200户,捕捞钢质渔船发展到150艘,水产品年产出量达到4300吨。
——依法治水工作取得新成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对江河堤防、水利基础设施设备管理,加大对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法征收各项水利规费,构建了人水和谐的水事工作环境。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对全市国营的五座中型水库及纯公益性河道堤防管理单位进行了体制改革,将其职工待遇划归到财政预算之内,理顺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关系,促进了水利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以来水利工作,可以说是我市水利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得益于国家不断加强水利投入;得益于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得益于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水利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科学发展观和全市转型跨越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相比,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水利基础设施现状总体还比较脆弱,现有工程老化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二是水利投入总体不足,存在体制不活、渠道不宽、形式不多的问题;三是水环境整治和水资源保护的任务还很大;四是“重建轻管”思想依然存在,水利行政管理和执法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水利改革的步子还不够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切实增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水利不仅是现代农业的命脉,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今年,中央和省委分别颁发了1号文件,首次把水利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这在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两个1号文件,对“”到20xx年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水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坚强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快水利建设对于推进我市发展的意义重大。
1、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市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进步伐在不断加快,全市人口已达130多万,城镇人口(含农民工、学生)实际应该达到50万人,市民消费观念在转变,消费水平在提高,从工业、企业、农业灌溉到生活用水需求会逐步递增,对水利服务能力和质量的要求在逐年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的矛盾将会十分突出。我市目前年均水资源量7亿立方米,年用水总量4亿多立方米,以后用水量将逐年增加,到20xx年将达到可开发利用量的极限。可见我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必须头脑清醒,认真应对、超前谋划,加大节水型水利项目争取力度,全面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工作,强化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现代化提供水利保证。
2、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保障我市粮食稳步增长的迫切需要。农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粮食更是发展的根基。从当前情况看,我市耕地总面积37.5万公顷,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为34.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0万公顷,其中旱田具备灌溉条件的1万公顷。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例低,抵御洪旱灾害能力差,仍然处于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状态。我市10个灌区普遍存在灌溉标准低,设备老化失修,末级渠系不配套,效益发挥不足等问题。近20xx年来,我市气候总体趋势是旱情增大,有6年发生风旱灾害,对粮食稳产高产造成威胁。要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切实提高粮食产量,必须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在抗旱高效节水项目的效能发挥上下功夫,在地下水和客水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灌溉旱田10万公顷,解除旱情危机,筑牢我市粮食增产的水利堤防。
3、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发展的目的是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从农村情况看,我市尚有约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没有得到解决;从城市情况看,随着市区增容和工业企业发展,城市用水不足将日益凸显;从水利设施看,我市还有49座小二型水库和部分塘坝处于病险状态,60多条中小河流需要治理,467平方公里耕地存在水土流失现象,洪、涝、旱等自然灾害依然威胁很大。因此,必须以水利项目建设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提升环境生态水平,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趋利避害,造福人民。
总之,水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更关系到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我们要增强加快水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力争通过5到20xx年的努力,完成水利供给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今后五年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中央、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今后水利发展的总的要求是: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原则,积极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小水利”向“大水利”转变,单一服务农业生产向综合服务工业、农业、城乡建设转变,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用水需求为目标,全面构筑供水保障、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减灾和水保生态“四大体系”,确立用水总量控制、节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推进依法治水,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努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未来五年全市水利发展的目标是:未来五年,我市要计划争取水利投入资金58.8亿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江河堤防险段治理、涝区、灌区治理、水资源开发等工程。
——防洪抗旱能力全面提高。从根本上转变榆树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格局,基本形成旱能浇、涝能排、汛能防的现代化水利新局面。
——开发利用水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增加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水资源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水资源保障。
——民生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建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水利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和水平。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推广节水新技术工艺的应用,发展节水灌溉,强化用水许可审批,推行用水智能化管理,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
——水土流失得到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显著。进一步理顺水利管理关系,全面提高水利队伍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粮食增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水利化、科技化为支撑。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建成引松济卡、友谊灌区两个大型灌区,继续实施10个灌区配套改造建设,完成好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五年内使40万亩易涝地的得到有效治理。明年要投资10700万元,实施松榆灌区大型泵站改造工程;投资3120万元,新建秀水排涝站工程;投资1500万元,实施卡中拦河闸改建工程。同时,计划争取国家投资5600万元,再新建排涝站10座,维修10座排涝站。要继续加快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对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集中配套改造,大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良田。要按规划发展集中连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积极推广渠道防渗,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明年要整合水利、农发办、农业、发改等项目资金,完成2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明年下半年,还要争取国家投资2亿元,打机电井20xx眼,加快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到“”期末,全市要完成12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使我市粮食产量达到70亿斤阶段性水平。
2、加强域内河流治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我市63条中小河流,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险工险段,特别是卡岔河集雨面积占全市的49%,贯穿全市9个乡镇,其堤防防洪能力只有20xx年一遇标准,其它中小河流也只有5-20xx年一遇标准,排除安全隐患已迫在眉睫,必须集中力量加强薄弱环节的治理建设,做好设计,实施除险加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明年要投资1100万元,实施五棵树湛江寺旅游区第二松花江边护岸工程;投资1200万元,完成拉林河6个护岸工程;投资6675万元,对15座小二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同时,争取投资1200万元,对卡岔河等8条中小河流进行治理;争取投资1200万元,实施水土保持工程。要重视水情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动员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明年要投资961万元建设信息化防汛指挥系统,提高防汛抗旱、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防汛抗旱应急指挥能力。
3、积极推进重大战略项目,谋划大水利。重点是规划建设投资14亿元的松卡灌区项目,即引松济卡工程;投资5.4亿元的友谊灌区项目,即引拉友谊坝二期工程;投资6.87亿元的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这三个项目我们已经谋划了多年,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要抓住国家加快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创新项目包装方式,创新争取项目形式,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
4、加强水资源配置,创建节水型社会。我市的松卡灌区、友谊灌区和旱田节水高效灌溉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我市水资源不足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水利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到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全程的质量监管。在实施过程中,要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这“三条红线”,严格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制度,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制度体系。严格水资源管理,做到以水定需、因水而宜、量水而行,按国家制定的用水效率指标规定办事。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各行业及广大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推进全面节水型社会建设。
5、强化水利公共服务,确保城乡用水需求。加快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使水利更好地服务于民,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及工农业用水需求。要解决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明年投资8000万元,解决10万人。要保证实施的供水工程满足对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四项指标要求,积极推动集中供水,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系统工程建设,努力降低供水成本。要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我市市区现在取用的全部为第四纪深层地下承压水,就市区容量而言,已接近采补相抵,随着“三化”进程加快,市区用水将出现短缺,我们要抓紧研究城市供水工程。重点研究推进“引松入榆”工程,解决市区未来水资源不足问题,提高应对供水安全危机事件处置能力。同时,合理控制进入环城工业集中区的用水大户企业数量,对重点项目用水与市区用水统筹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6、加强水资源保护,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治理好水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百万人民的生存质量。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扎实做好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全力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之城。要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要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建设好城镇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好工业、生活废料与垃圾,确保榆树优质的地下水不被污染。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保护天然植被,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
四、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榆树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周密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
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通过认真研究,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和部署,抓好工作的落实,建立组织机构,努力形成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从规划制订到任务落实、督促检查都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形成组织保障体系,确保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扎实有效推进。
2、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繁重的综合性工程。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乡镇、部门之间要打破界限,相互配合、通力协作,水利部门要全面统筹规划好水利改革发展的工作,发改、财政、土地、林业等部门要全力支持。公安、纪检、检察、法院、审计、城建、交通、金融等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做好本职范围内的工作,形成强大的治水兴水合力。要积极探索水利改革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扶持办法,广泛动员发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水利建设,举全市之力推进水利事业发展。
3、加强监管,保证工程质量。关于我市水利发展规划,已编制了58.8亿元的水利基础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将陆续批复实施。水利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严把工程建设质量、资金、进度“三关”。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四制”。把握工程建设施工资质、材料、设施、设备、安全防范进场的“五道门槛”。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做好对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监督查处工作,杜绝违法违纪案件发生。我们一定要对历史负责、对组织负责、对百万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努力建设一批水利精品工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4、加强宣教,提高全民认识。要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教育范围,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教育培训范畴,全面提高全民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要精心组织好水利方面的宣传活动,宣传解读国家和省及我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全面反映我市发展水利的意义、进展和成效。广电、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要专门开辟水利改革发展宣传板块,营造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舆论氛围。
同志们,我市水利事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机遇,我们倍受鼓舞,面对榆树水利发展,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任务目标,以开拓求实的态度、锐意进取的作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步伐,为推进“吉北中心城”升位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
刚才,三个县(市)和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作了典型发言,韩杰局长把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把20xx年的工作说得十分透彻、十分明白。按照韩杰局长的要求去做,20xx年的水利工作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20xx年3月,我们在吴桥召开了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一年来,各县(市、区)政府、各级水利部门按照上次会议精神,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回顾20xx年的工作,我认为“三个满意”,即群众满意,市委、市政府满意,上级水利部门满意。这“三个满意”的取得,得益于各县(市、区)领导、得益于各县(市、区)水务局,同时也得益于我们沧州市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坚实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大家一年的辛苦工作,感谢大家为沧州水利事业作出的贡献。下面,我再讲四句话。
第一,重新认识水利,增强水利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说重新认识水利,增强水利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有现实意义的,也是现阶段水利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当今水利工作的发展问题?水利人的责任问题?我想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其它工作的开展就顺利了。在重新认识“水”的问题上,水利人一定要与时俱进,转变几个观念。一是在发展内涵上,应从单纯的抗旱防汛向全方位工作转变。过去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在不仅仅是农业的命脉,还是工业的命脉,是城市的生命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保护环境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水”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之一,如今年的云南大旱就成为了政治问题。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由“排”、“治”、“疏”向“引”、“蓄”、“用”结合来转变。过去挖河是以排为主,以疏为主,以治为主。因此,我市有些河道名称叫北排河、南排河、左排干、右排干等等。而现在的水要引、要蓄、要用。三是在管理方法上,由无偿、无限的开发向有偿、有限利用转变。四是在取水渠道上,由以地下水为主向以地上水为主转变。上世纪70年代,因为沧州缺水,所以搞机井会战,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了现在大面积的地下漏斗。五是在水资源管理观念上,由取之不尽向有限可取、无水可取转变。要考虑地下水取完了怎么办?目前,我国水资源现状已经发生了改变,还按照以往的工作方式、方法去治水是行不通的。当今的水利已不是昨日的水利,做好当今的水利工作必须要有创新思维。怎么创新思维?就是要摸清我市水利的现状。目前,我市的水利现状可以概况为四句话:水资源严重短缺、节水手段滞后、需水增长过快、供水能力有限。今后水利工作该怎么干?指导思想就是刘学库市长讲的三句话:“引得来、蓄得住、用得好”。实现路径是什么?就是建立以地上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供水体系。管理方法是什么?就是水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联网供水,整体推进。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打造覆盖全市的水系水网
在我市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要全面解决“水”的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建设覆盖全市的水系水网。具体来讲,就是要按照刘学库市长对水利工作提出的“引得来、蓄得住、用得好”的总要求,抓紧开展相关工作。现阶段要突出三方面工作重点。
(一)现阶段“引得来”的重点就是抓好引黄调水工作。综合考虑我市周边水源,引黄具有线路较短、水价较低、水量比较稳定等优势,是现阶段缓解我市缺水问题最现实的途径。经过全市上下近两年的共同推动,通过位山、潘庄、小开河三条线路联合引黄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明晰。特别是天津在不放弃原有位山引黄线路的基础上,又支持开辟潘庄引黄线路,为我市引黄工作的加快实施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要积极主动跑项目。抓住当前潘庄引黄线路正处于项目前期的有利时机,加大对上级水利部门的跑办力度,加强与规划设计部门沟通协调,多让我市的项目挤入上级盘子。要结合南运河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实施引黄项目,既解决好运河引水通水问题,又能够恢复运河原有历史风貌,提升品味。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争指标。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黄河水的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多。在全国加强水资源总量控制、加快制订水量分配方案的大背景下,只有争取到引黄指标,才能保证水量。在测算引黄指标时,既要保证大浪淀水库和杨埕水库蓄足水,又要为农业、生态蓄水预留好水量。
(二)现阶段“蓄得住”的重点就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当前,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普通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西南地区的抗旱工作。西南地区属水资源丰沛地区,却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旱情,根本原因就是水利设施匮乏。水来了,没有盛水的“家什”,只能任其白白流走。这种状况在我市同样存在,必须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近几年,特别是去年,我们对水库、供水、河道治理等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为工程的立项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尽快转入建设阶段,尽早发挥效益。同时,要加大投入,搞好以节水灌溉、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积极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引导地方、农民自主开展中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改造。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三)现阶段“用得好”的重点就是利用地上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力争用三年时间,让全市人民告别苦咸水、高氟水,喝上黄河水、安全水”,不是常规情况下的工作要求,而是市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制定政策”的指导原则。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打好三年攻坚战。要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由利用地下水向利用地上水转变,由单村供水向区片供水、集中供水转变,由完全依靠政府改水向市场运作、全民参与转变,确保到20xx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以地上水为主、地下水为补充的集中供水网络,向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对东部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市供排水集团要按照4月1日的市长办公会要求,抓好水厂以上管网及工程的建设,从城市供水向县城、农村供水方向发展。
三、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水利事业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惠及千家万户、泽及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当前正值我市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时期,要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掀起治水兴沧的热潮。
(一)形成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规划是水利工作的基础和龙头。今年是“”收尾年,“”规划编制年。做好“”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举足轻重、至关重要。水利规划要做到横向上与市里的“”规划相协调,纵向上与水利部、水利厅的“”规划相衔接,突出水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和支撑,强化与国家、省水利发展总体布局相统一,注重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提高水利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推进水系水网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规划基础。另外,对全市水资源利用及水系水网、南运河市区段综合治理、城市防洪等重点规划,要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尽快修改完善,抓紧提交市政府审定。另外,今年农口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新农村、新民居建设。水利部门要依据新农村、新民居规划,科学调整和完善农田水利、人饮安全、蓄滞洪区等规划,整合水利资源支持新农村、新民居建设。
(二)形成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机制。要加快推进水利发展,关键是要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突破投资瓶颈制约,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格局。一要切实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争取力度。在努力争取中央和省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二要深入研究并用好用足国家和省现有政策。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中央已将抗旱、节水灌溉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在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用好用足补贴政策。实践证明,争取到一项好的政策或者研究并利用一项政策,比单纯争取到一笔投资对水利发展更稳定、更有效。三要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要结合“三年大变样”,把防洪工程、供水工程、水景观工程建设和周边土地资源商业化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和水权有偿使用有机结合起来,搭建政府主导的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水土和环境资源进行市场化筹资,加快水利建设。
(三)形成强有力的水利工作领导责任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水利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水利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稳定、完善和强化支持水利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地方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支持水利部门开展工作,特别是发改、财政部门要在计划安排、资金落实上做好相关工作。水利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各项治水、节水、管水的职责,善于争取领导,争取支持,敢于开拓创新,大胆开展工作,以有为换有位。
全省水利工作讲话篇十八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市水利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同志们,刚才,四市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就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进行了部署,讲得很好,很全面,很有针对性,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是要不断提高对水利工作重要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更谈不上发展。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我市的水利工作有良好的基础,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水资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持续增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力度逐步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但从客观上看,我市的气候和区位条件比较特殊,地表蓄水能力有限,沿海地区地下水无法有效开采,水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10年丰水、10年枯水是自然的周期规律,我们不能因为这几年的丰水期而迷惑了眼睛,不能因为暂时不存在用水危机而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全市上下一定要从**市的长远发展出发,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着想,认真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意图,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立足经济社会全局看待水利工作,超前谋划水利发展,坚持不懈地把治水兴水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抓实办好。
二是要进一步抓好各项水利建设项目的落实。说一千,道一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增强蓄水和防洪能力,最终还要落实在水利建设项目上。对泊于水库、胶东调水、南水北调、骨干河道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各级要算大帐,算长远帐,舍得牺牲局部利益,积极筹措应拿的资金,妥善搞好移民搬迁等各项工作,做到工程推进到哪里,就支持到哪里,努力为**市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水资源基础。对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和病险塘坝整治、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等水利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把排查和整治工作做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进一步增强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对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等农田水利建设,要积极争取和引进相关项目,并在“干、支、斗、农、毛”的配套上下功夫,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系统。对重点水源工程、抗旱水源工程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管护,提高保障能力,让群众真正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三是要在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上狠下功夫。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中央和省对守住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调得非常严肃,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真正把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落到实处,同时在工业、商业、机关、城市绿化等各个领域完善推广节水措施,切实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的局面。这些年,我们相继出台了包括水资源集中管理等在内的一些水利改革的政策措施,要在落实好这些措施的同时,把城乡统筹供水作为重头戏,对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特别是对农村自来水实行市场化管理,在合理确定群众生活基本用水量和基本水价的基础上,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最终达到以水养水、以水保水的目标。对小水库、小流域治理这样的小型水利建设,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挖掘民间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水的生动局面。
四是要切实加强对水利改革发展的领导。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水利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改革发展规划的实施。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的优先领域和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该投的一分钱也不能少,并确保总量和增幅都有明显提高。要积极支持水利部门依法征收好水资源管理费,并确保全部用于水利建设。要严格督导考核。把水利改革发展情况纳入目标绩效管理,把“三条红线”作为约束性指标,切实加大考核权重,发挥好导向作用。要加强水利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抓好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同志们,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机遇难得,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努力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