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阅读读书心得(通用20篇)
总结是对自己努力和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规划和改进的促进。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具深度的总结。想要写一篇好的总结,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典的总结范文。
阅读读书心得篇一
今天我看了《看漫画学成语》,里面有好多成语,如废寝忘食、一箭双雕、熟能生巧、囫囵吞枣、黄粱美梦等很多成语。我越看越喜欢,也废寝忘食了。
我最喜欢看“叶公好龙”这篇。
第一幅图上叶公说“有人爱花,有人种草,我偏爱龙”。
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位先生突然来访:“听说先生喜爱龙,特地来访”,叶公笑着说:“哈哈,欢迎!欢迎!不知有何指教?”
第三幅图上那个人突然变成了一条穿着人衣服的龙:“我就是龙啊,真龙!”叶公眼泪都出来了,头上两个感叹号,大喊“救命啊!”。
第四幅图,龙照着镜子说:“我有那么帅吗?都晕了”。
“叶公好龙”太好笑了,看来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假龙,恐怕他以后再也不喜欢龙了。
阅读读书心得篇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阅读书是一种愉悦与启迪的活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然而,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项需要用心体会和消化的学习过程。在我多年的阅读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阅读书的许多好处,并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和智慧。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读书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多样化的阅读(200字)
在读书过程中,我发现多样化的阅读对于个人的成长非常有益。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如小说、文学作品、历史书籍、科普读物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另外,多样化的阅读还能帮助我们培养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思想和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第三段:阅读的重要性(200字)
读书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我们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阅读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出积极的思考习惯和创新的思维方式。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和耐心,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阅读的技巧(300字)
阅读是一种需要技巧的学习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内容,我们需要采用一些阅读技巧。首先,要有系统地阅读计划和时间安排,合理规划阅读时间,避免浪费时间。其次,要进行有效的阅读笔记,将重要的观点和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复习和总结。此外,要善于提问和思考,主动参与到所读内容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最后,要和他人分享阅读的心得体会,与他人讨论交流,获得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促进自己对所读书的更深入的理解。
第五段:总结(200字)
阅读是一种愉悦和有益的活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需要用心体会和消化的学习过程。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阅读技巧,如定时计划、有效笔记、提问思考等。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丰富自己的内涵。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够改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鼓励大家多读书,用心体会阅读的乐趣和益处,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阅读读书心得篇三
阅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宽眼界,开阔思维,获取知识和智慧。在阅读书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总结我在阅读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阅读让我学会了思辨和分析。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再满足于表层的理解,而是追求深层次的看法。例如,在阅读《红楼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其中蕴含着浓厚的社会批判和人性剖析,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出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思考。通过思辨和分析,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获得更深远的启示。
其次,阅读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我能够了解到各种不同的人物、事件和历史背景。在阅读《1984》这本书时,我被作者对未来社会的恶化描写所震撼,深刻认识到权力的腐败和人性的弱点。这样的阅读经历让我明白,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力量。阅读让我不光能够发现新事物,还可以培养宽容和理解的能力。
再者,阅读使我找到了情感共鸣和精神寄托的渠道。在人生的低谷时,我常常会翻阅一些心灵鸡汤类或励志的书籍,让自己重新找到信心和动力。这些书籍中的故事和主人公的经历,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和美好。通过阅读,我学会了积极面对困难,并从中汲取力量。阅读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抚慰。
最后,阅读让我开启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能够欣赏到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在阅读《傲慢与偏见》这本小说时,我被作者简·奥斯汀流畅而幽默的文字所吸引,不禁沉浸其中。通过阅读,我不仅掌握了文学的构造和技巧,还培养了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阅读让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也激发了我自己写作的兴趣和灵感。
总的来说,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享受和思想启迪。通过阅读,我能够学会思辨和分析,拓宽视野,找到情感共鸣和精神寄托,还能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培养灵性的过程。我相信,在未来的人生中,阅读将继续陪伴着我,带给我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读书心得篇四
一天,我无意翻开一本书,里边的`一篇文章——《另辟蹊径》吸引了我,我读了起来。
某公司贴出招聘启示,除联系方式外什么都很全面。多数人认为这是排版错误,便耐心等待补充说明。但也有三个认为自己合适的人,直接通过114查台号、上互联网搜索等方式查到了联系方式,从而顺利的获得了这份工作。
与其在等待中浪费时间,还不如积极寻找办法。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这就是《另辟蹊径》这篇文章告诉我的道理。
阅读读书心得篇五
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带着一份闲适和虔诚,我再次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着——《教育的力量》。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应该试着引领学生探索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公开、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阅读读书心得篇六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它能让我们知天地、晓人生。它能让我们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书就是我们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到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阅读中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和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不就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吗?下方,我就和大家分享读书的各种乐趣吧!
读书的一大乐趣莫过于当你当你正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或对某一个问题似有所闻的时候,打开书一看,你就会发现早已有人对这个问题做了充分的论述,正好骚到了你的痒处。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那么舒服,那么的自在。
读书对于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乐趣,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来说,读书一种休闲;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书可能就是一种灵丹妙药,烦闷时,读书能够解闷;愁苦时,读书能够忘忧;兴奋时,读书能够畅流。
读书给人恬淡、宁静、心安理得的快乐,就是名利、金钱不可代替的,书就像人类的精神营养剂,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让我们别留下遗憾,拿起书吧!相信你必须也能从书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阅读读书心得篇七
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过草地进。读了这个故事,我顿时热泪盈眶。
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很多人得了肠胃病,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和两个小同志。路上,老班长为了照顾我们,自己却牺牲了。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班长总是做鱼汤给“我们”喝,而自己却只用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充饥。老班长年纪不小了,也需要补充能量和营养,但他为了照顾伤员,还是硬挺着“这把老骨头”。老班长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感动。
老班长临死前看见“我”把鱼汤端到自己面前,仍一心想看看伤员,只要还有一口气,一定要把伤员带出草地。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当今社会也需要像老班长一样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美好。我们要向老班长学习,在生活中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
老班长,你虽然不在了,但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的好榜样。
阅读读书心得篇八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娱乐方式,阅读书籍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有幸阅读了多本书籍,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拓宽视野
阅读书籍为我提供了一个拓宽视野的平台。通过阅读,我能够了解到其他人的观点和经验,这让我有机会看待世界的不同方面。书籍中展示了许多对我来说全新的概念和观点,这些观点让我思考我从未考虑过的问题。例如,在一本关于环保的书中,我了解到全球变暖的严重性以及我们可以如何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收获让我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第三段:丰富知识
通过阅读书籍,我能够从中获取新的知识。我选择阅读一些具有教育性质或关于不同领域的书籍,如历史、科学、文学等。通过这些书籍,我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这不仅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为我提供了更多的话题来与别人交流。同时,这些知识也让我在学校和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信,因为我能够在各种不同的话题上表现得更加有见地。
第四段:提升情商
除了获取知识,阅读书籍还有助于提高我的情商。通过阅读小说和心理学书籍,我对人性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理解。在我与他人的互动中,这种理解和共情能力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建立更加健康和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第五段:激发创造力
阅读书籍给予我另一个宝贵的礼物,那就是创造力的激发。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创意书籍和小说,我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其他时间和空间中的场景。这样的体验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能够产生新的创意和思考方式。这种激发创造力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很有益处,能够帮助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阅读书籍,我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获取新知识,还能够提升情商和激发创造力。阅读书籍成为我学习和成长的可靠伙伴,它为我提供了无数的机会去发现,思考和探索。因此,我会继续保持并加强阅读的习惯,并将其作为一种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方式。我鼓励每个人都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因为无论年龄、背景和兴趣爱好如何,阅读都是一项重要的人生技能。
阅读读书心得篇九
这次听刘宪华“主题阅读”的课让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不同的授课方式。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谈谈我的体会。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心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
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成了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主题阅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提供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
今天我看了《看漫画学成语》,里面有好多成语,如废寝忘食、一箭双雕、熟能生巧、囫囵吞枣、黄粱美梦等很多成语。我越看越喜欢,也废寝忘食了。
我最喜欢看“叶公好龙”这篇。
第一幅图上叶公说“有人爱花,有人种草,我偏爱龙”。
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位先生突然来访:“听说先生喜爱龙,特地来访”,叶公笑着说:“哈哈,欢迎!欢迎!不知有何指教?”
第三幅图上那个人突然变成了一条穿着人衣服的龙:“我就是龙啊,真龙!”叶公眼泪都出来了,头上两个感叹号,大喊“救命啊!”。
第四幅图,龙照着镜子说:“我有那么帅吗?都晕了”。
“叶公好龙”太好笑了,看来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假龙,恐怕他以后再也不喜欢龙了。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一
我的“营养品”——阅读书籍有感:
阅读,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枯燥无味,它让我每天度过有趣而又快乐的时光,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而对我来说,书籍就是我的“营养品”。
20xx年的寒假里,我看了好多书,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悦读童年》等,让我的整个假期过得充实而美好。看了《草房子》,我懂得了不能歧视别人、勇于正视自己的道理;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明白了:只有尝试过,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诵读了《悦读童年》,我从中积累了无数古诗词,领略到中国深厚、优秀的文化底蕴……不管是什么书,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中获益的,怪不得著名作家臧克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其实,阅读不仅会让我学到许多知识,它更能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精彩。自从学校里开展课外阅读考级活动以来,我每学期都看了很多有意思的书,这已经成了我每天的“精神食粮”。每天傍晚,我做完作业后总会拿出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看到精彩处,我还会不由自主地欢呼、跳跃,仿佛自己也成了书中的一角,甚至有时妈妈喊我吃饭都没听见。
记得有一次,我又看得入了迷,妈妈连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有回应。妈妈生气了,发狠说非要把我的所有书都扔进垃圾箱里,我这才不甘不愿地去吃饭了,惹得妈妈哭笑不得。
可是,我就是爱阅读。烦恼时,静静地读一本书,可以让我的烦恼随之消逝;忧伤时,静静地读一本书,可以让我的心情变得开朗。不知不觉中,阅读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许有人会说:“你业余时间不休息吗?就一直看书,有什么好看的!”我会开心地告诉他:“不一定玩电脑、看电视就是休息,其实阅读才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它能使我的心充分地休息。”我想,只要我们每天挤出一点时间阅读,那么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就会更加开阔,看待人生就会更加深刻、全面。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二
寒假里,我阅读下载了肖川先生的著作《教育的力量》一书。每一篇文章都很吸引人,也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书中从不同的几方面阐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营造幸福人生等问题的见解。如“教育的方向、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聚焦课堂、心灵的阳光”等多个主题。这本书让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有思想的好老师,运用教师的智慧去启发和引导孩子,让他们永远充满希望和自信。在对待孩子们的时候,我们教师要有责任心与耐心,认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一篇主题文章中,我学到的很多,例如教师的五项修炼:心地善良,表情要安详,气象要宏大,言说要谦和,举止要磊落,这是对教师的期望,也是受人尊敬和受人欢迎的所有人的共同品质。还有教师的.成长策略:广泛阅读下载,仔细咀嚼;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团队合作,真诚交流。这些都是我应该认真学习的。还有要听取他人给教师的建议,那是对我的一种帮助。
在聚焦课堂这一篇主题文章中,书中说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在新的课程改革下,作为教师要适应教育的潮流,多掌握一些信息、知识、经验与智慧,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如,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还要多学习,使自己懂得尽可能多一点。学会自我反思,反思自己是一个有进取的意识,一个好学深思,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人,还是一个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得过且过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多提出疑问,只有发现新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升自己。在教学中,提出质疑就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书中的很多话语成为我们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我要加倍的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三
纪昀不愧为一代才子,他的草堂笔记,以简洁的叙述,浅近的语言,记录了博杂的故事,而又进行了透辟的说理。选取的`四篇隽永的文字,值得我们品味,思考。
刘羽冲为人迂腐,偏爱古书,爱讲古制,达到了盲目愚蠢固执的地步。他盲从古兵书,又对自己有着盲目的自信,却在遇上土寇时导致了自练的乡兵全队溃覆的后果,几乎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之后他的依古水利书治水的行为又给州民造成了灾难。最可悲的是,他死后的鬼魂还独步于月夜松柏之下,执迷不悟。我们在怜悯他时,可曾反思自己是否也是死读书?同时纪昀也指出,书本都是与人有利的,只是怎样运用需要我们不拘泥,并且靠自己的才智去领悟。
医者坚守封建礼教规范,却致使母子二人命丧黄泉。某讲学者表面上道貌岸然,以正人君子自诩,在现实里却与偶遇的美女相燕昵。纪昀对于他们是尖锐的批评,毫不留情的揭露讽刺,表现了他对道学家的迂腐,虚伪,伪言卑行的厌恶,也表现了他的豁达和思想的进步。
而死而复生的故事中,乡人们对于门人的家人的态度随着门人的官位,贫富,生死而变化,尽显了世态炎凉。
读《阅微草堂笔记》,让我们能学到学习方法,处世态度,看到世情,受益无穷。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四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推荐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我的知识的储备,使自我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
我们也能够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能够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期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用心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
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推荐,他期望你去争取自我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
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我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
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我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个性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我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我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推荐:“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貌。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最后有一天发现自我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情绪。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这是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推荐。
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这本《给教师的推荐》,也曾对其中的资料有过涉猎,然而在自我真正拥有了这本早想拥有的“教育宝典”,怀着无比虔诚的情绪认真拜读之时,心灵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条目中,苏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教育教学中很是常见的一个现状,他说: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下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学生的基础不一,理解潜力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一样的学生。“能够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
作为教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应对这样的现状,如果我们硬是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一样的学生,用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所有学生的话,那只能出现一种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被摧毁,一部分学生的潜力被扼杀。
苏氏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一再地践踏罢了。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我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唯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方不致成为教育的罪人。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五
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为“阅江楼”
当我走到阅江楼的门前时,我看到阅江楼的建筑都是古老的建筑,如精美的四合院图案和中空的门窗,让我惊叹不已。这真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当我听说阅江楼曾经是叶挺的铁军驻扎的地方时,我突然对它肃然起敬。原来这里还曾是革命地。
在阅江塔的入口处,你可以看到铁制的铁军雕塑。从正门可以看到叶挺铁军的展览室。这里有革命先烈的照片和铁军进驻时创造的辉煌。
还有很多叶挺驻扎时的生活环境。这些都让我感慨万分。不禁使我佩服前人的毅力和不屈的伟大的革命精神。
我觉得我看完之后获益良多。我突然受到现场的熏陶热腔里涌起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参观完义挺铁军展览后,您可以到正门右侧,参观肇庆最著名的端砚展览。一进里面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端砚伫立着。端砚直径约一米。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端砚。
这艺术珍宝真令我叹为观止。还介绍了古代如何采石,如何制作精美的端砚。一进里面就感觉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因为这里有很多名师和不同朝代的端砚展出。我觉得端砚和我们古代的文化紧密相连。不同的朝代就有不同类型的端砚。
端砚也证明了中国风潮的文化发展是不同古代文化的标志。认为端砚从唐代到现代的复杂发展过程都印证了端砚的发展过程,肇庆作为中国的砚都,端砚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看到的端砚古朴典雅,也充满了中国诗意端砚。
有些端砚上还有珍贵的砚眼。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而已,现在中意可以近距离的观赏了,当时的激动之情真是不言而喻啊。我感觉这里真是一座艺术的宝殿啊!
我们观赏完之后真是依依不舍啊。因为我们在这里玩不仅是为了娱乐和放松自己,还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铁军的爱国主义和端砚的深邃。我感觉今次出游真是获益良多和意义重大啊。
可以寓娱乐于学习之中。
我们也加深了这次旅行中学生之间的感情,一起玩耍和观看。这样就把我们的距离缩小了,并可以发挥我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总之,今次出游使我获益良多和感叹万分。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六
读万卷书,就要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定能读到万卷书。当我又一次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第60条建议中写到:“我们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阅读、书写、推论、观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如果这些能力在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要感到困难了。”
联系我的教学工作:我经常能发现有些孩子,阅读能力差,导致理解能力差,遇到解决问题往往认栽。有的题孩子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再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
细分析一下原因:很多学生在读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这些都与习惯有关。习惯就是对成功产生持续影响的力量,而习惯是由重复形成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呢?经过多方查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养成默读习惯。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号上,避免嘴唇的嚅动或低声朗读,以免分散注意力,减慢阅读速度。
(2)为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从整个句子去理解,迅速地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第二个句子,以避免频频回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3)限定阅读时间。为提高阅读速度,还需限定文章阅读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
(4)阅读时要做到尽量少查词典。遇到生词可以利用上下文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人是需要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是学生喜爱读书,让学生明白: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七
兴趣是开启学生课外阅读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可能去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为了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综合阅读这颗金色的种子,我们积极探索,为学生搭建平台,先选取几个案例作一分析:
案例一课外延伸——营造好氛围
这几天的午间阅读,发现五年级学生越来越多的捧起了《水浒传》这本书,兴致勃勃地读着,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原来是学生刚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这篇课文后面有一个名著便览——《水浒传》。“读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我又翻了一下练习七的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水浒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请你准备一段水浒故事参加班级的擂台赛。”据了解,老师为了落实这两项活动,已作了布置,并营造了浓浓的氛围,课本上的推荐、故事擂台赛的要求、老师的引领使学生都读起了《水浒传》。
看来学课文只是引一下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课外去读《水浒传》。如何引导学生读好这本书,教师要细致地做好工作,这样才能富有成效。
首先,课文引路很重要。《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比较吸引人,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感悟会更深,对《水浒传》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激起阅读的欲望。一个好的老师应善于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采取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法,即从教材中的名著节选到要求学生找机会阅读全书,或由某篇文章找出相似的文章对照阅读等,当激起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形成了班级课外阅读的氛围后,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找阅读的乐趣。
其次,开展活动很重要。教材练习七中的口语交际,要求开展“水浒故事擂台赛”,学生喜欢这样的比赛,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他们都会积极地参与,这样为本次学生读好《水浒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平时都能就学生的读书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那对学生读书兴趣的激发、读书习惯的养成该是多么大的推动!
案例二课例研究——为学生导航
“有一本书,人们说它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它已经被译成了四十多种文字,被拍成电影,录成唱片,甚至纸币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就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著的《小王子》。这位作者是一名空军飞行员,一生只迷恋两件事,一件是飞行,另一件事是写作,因为他的出类拔萃,他的头像被印在法国的钞票和邮票上……”
这是我校老师在执教《小王子》阅读指导课。课上首先交流《小王子》主要内容,接着是引领学生阅读重点章节。在此基础上,评论书中人物,品读自己最喜欢的片段,结合书本描写和生活体验进行情感对话,真情告白,深刻体会《小王子》这本书的主题:爱与责任。
如何读整本的书,如何读不同体裁的书?学生在语文课上很少接触到,因此我校老师积极探索新的领域,开展课例研究,为学生享受阅读导航。我们上的阅读指导课,意在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增进对书的了解。学生在课上通过交流,在课上激起共鸣,享受到快乐。同时,老师在课上还教会学生很多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读书效果更好,收获更多,自然产生更为愉悦的心里体验。这样的课例对开展享受阅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有效的指导,有力的推动。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及阅读效益,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努力将学生对文化经典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提升到有计划的研讨积累性阅读和品位鉴赏层面上来,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
案例三读书漂流——人人均受益
在批阅学生日记时,陆佳鑫的日记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现选摘如下:
我是“小书虫”
今天,施老师将《青铜葵花》这本书漂到了我们班,全班每个同学都喜滋滋地领到了一本,我这个“小书虫”更是兴奋不已。下午,施老师对这本书作了推荐与指导,对漂流活动提了要求。
晚上,我正在写英语作业,突然一个念头从我头脑闪过,《青铜葵花》被老师说得这么好,让我先看看,亲自体验一下吧!于是我从书包里找出曹文轩写的《青铜葵花》看了起来。一开始觉得没多大意思,可是越看越着迷,一口气看到48页,我明知还有作业没写好,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心里只想着接下来故事会怎么样。我试图放弃阅读,可是故事一直诱惑着,书虫一直驱使着,使我不能自拔,似乎整个灵魂都融入了书中……直到老妈说了一声:“喂,书虫,作业写完了吗?”我这个书痴才清醒过来。“哎呀,作业还有一大半呢?”我赶紧写了起来……。
学校举办读书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惠及每一个学生的是读书漂流活动。学校为一至六年级同学确定了漂流书目,其中四年级为《夏洛的网》,五年级为《小王子》,六年级为《青铜葵花》。向学生推荐好书,通过读书漂流这种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也更为喜欢,也更为珍惜。
案例四创意诵读——勇于做表率
“有一个地方,位居江北,却有江南之秀;有一个地方距京千里,却也曾叫过通州……”学校操场正在举行经典美文师生创意诵读活动,这是我们办公室一的全体老师正在朗诵《濠河漫咏》。
老师的上场,使气氛更为热烈,操场上一片欢腾,记得我们办公室第一个表演,朗诵一开始,全校学生鸦雀无声,我们每一个老师也被震撼。
以往,学校的活动,我们习惯当导演,搭设舞台,让学生当主角,作为老师常常在幕后。这次学校第四届读书节期间举办的师生经典美文创意诵读,要求老师以办公室为单位排练,也与学生一同登台表演。我们办公室老师选了《濠河漫咏》这首歌颂家乡的经典诗歌,我们认真分了角色,进行了严格的排练,那几天的中午,我们在校园的过道里,认真的吟诵,学生常常被我们所吸引,每一个班也都在投入地排练,师生的创意诵读成了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都说,老师是学生阅读的引路人。儿童富有好奇心,平时,他们对教师的一举一动有一种天真、微妙的神秘感,一旦教师上场诵读,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集中最大的注意力,津津有味地聆听,兴致勃勃地欣赏,以便从中获得更多的鼓舞和教益。我想,我们要求孩子喜欢诵读,我们希望孩子爱上阅读,需要一股力量来推动,这股力量来自活动氛围的营造,来自我们老师的率先垂范,我们首先投入其中,陶醉其中,而后我们的学生才能投入其中,享受其中。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老师都是孩子们阅读的点灯人。的确,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一群热心的引路人,通过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指引阅读的方向,搭设展示的平台,这样就会催生孩子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就会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享受阅读这颗金色的种子。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八
用了半天的时间读完了《阅读整理学》,作者是日本的外山滋比古,据说他是日本的语言大师,是日本百万畅销书的作者。所以即便是语言有些啰嗦,我还是坚持把它读完了。
作者一开始就谈到如今的阅读现状,“我们一般理解和采用的阅读方式是低层次的,最多只能得到与自己生活相近的知识”,他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陈述“低层次阅读”,谈阅读状态、语言习惯、简明主义至上、日本国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出版业的变化和民众阅读取向的转变。作者认为,比起更久远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的速食型阅读,只能算作信息获取和消遣性阅读。这样的阅读行为,使读者一直在原地打转。
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阅读已知的alpha;型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的beta;型阅读。又引入rc和ec的理论,和alpha;型阅读与beta;型阅读进行对照。他认为,虽然人们在进行alpha;型阅读阅读时更轻松,但beta;型阅读才是能帮助人们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阅读方法。作者认为,beta;型阅读就像徒步登山,即使有缆车,一步一步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喜悦也无法被代替。
如果说这本书给我一些启发的话,我认为作者所倡导的阅读选择的确值得读者思考,他用阅读已知作为alpha;型阅读,阅读未知作为beta;型阅读,似乎有些玄妙,实际上前者指的是浅层次阅读,阅读的内容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书籍或者消息、新闻等。作者始终对这种阅读持有批判态度,我却认为外山先生有些过激了,实际上这一种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它给予读者最大的好处是“好懂”,读起来快速轻松,能够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信息。
作者说的beta;型阅读指的是深层次阅读,是带着研究的眼光、思考的大脑来阅读“未知的材料”,例如科学论文、古典名著、四书五经等等。作者在倡导beta;型阅读,批评alpha;型阅读的同时,并没有准确分析人们选择alpha;型阅读的原因,笼统地归为读者“不愿意读”“读不懂就放弃”“缺乏谦卑心”“无法自省阅读能力不足”,事实上,作者的阐述有些片面,读者不能深层次阅读的原因还有别的原因,例如已有知识经验的缺乏,语言表达形式的陌生,兴趣取向个性化等等。不过,我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阅读的时候可以挑选未知的内容阅读。可以采用素读的方式不求甚解,采用“书读百遍”重复阅读的方式达到“其义自见”,采用不断思考的方式慢慢领悟文字表达的深意。这种阅读,可以帮助读者锻炼思维能力,拓展视野,养成良好的研究意识和研究习惯,对于个人素质的提升非常有效。
但是,也要认识到,读书是要循序渐进的,有的人连浅层次的alpha;型阅读都做不到,让他去深入阅读自己不太懂的书籍是不可能的。而引导不爱读书的人喜欢阅读,很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可以先推荐其阅读浅显的书,渐渐在alpha;阅读中丰富已知,有所提升,再逐渐加深难度,走近beta;型阅读。这个过程无人替代,勉强不得,需要的是自我领悟、自我觉醒、自我成长。
阅读读书心得篇十九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做《阅读·阅美》的书,这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只读了前面的几篇,我已经非常感动了。
第一篇文章是《温度》,作者是黄兴蓉,四川人,在她去云南探亲的时候,路过川滇边界,碰到一个衣衫褴褛,背着背篓拼命挤火车的人。当作者看到小女孩可怜,给她让了一点位置的时候,小女孩非常感动。把背篓里的核桃主动拿出来给作者。后来在交谈中发现小女孩卖核桃是给家里的母亲看病,车上的人纷纷伸出了援手,买了小女孩的核桃。还有一位农民工将身上的50块钱也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很激动,但是由于语言不通,小女孩脸憋的通红。
后来作者把给女儿买的衣服也给了小姑娘。读完这些我感动了,我仿佛想起在童年时期的老家,那时候的人们朴实善良,总是帮助我和我家里。出来社会以后,遇到过许多不怀好意的让你,也被骗了一些钱财,我有时候对社会充满了怨恨。现在想想真的是没有必要。
第二个故事是湖北作家李修文的《长安陌上无穷树》,故事讲的是一个从江西过来打工的医院里的清洁工,他是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平常喜欢帮助人。因为被欺负想要报仇。然而这个时候有一位老人劝他不要冲动,这位老人不是他的亲人。在老人的劝说下他回到了医院。说起这个故事,作者也非常感动,在城市里打拼的人都不容易。为了有好一点的生活他们相互取暖,相互关心。在这里我想起了周华健的一句歌词:“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是啊,平凡的人给我感动。他们心地善良,有了他们世界才会更加温暖。
第三个故事是土生土长的南京姑娘,在快乐无忧地生活26年以后,患上了罕见的病症,20xx年她接受了一个放牛娃的捐赠,因为遵循“双盲原则”,他不知道对方是谁,终于手术成功了。她因此生命得到了延续,并且在每年8月31号写一封信。在信中她感谢了放牛娃的救命之恩,感谢他的父母。放牛娃牺牲自己的生命救了一个从未见面的人这一点也让我非常感动。她有过去拜访放牛娃的父母想法,但是因为身体状况和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所以没有去。
再后来她不小心感染了,这时她非常自责,尽管已经她非常虚弱。也许他们灵魂已经见过免了,她说:“做任何事情,一开始都会遭受非议,伴随着旁人的担忧,但只要你坚持,就会有收获,就会看到意义”。
读完三个故事我的心里有无限感慨,生命其实是一场旅行,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我见过许多人为了追求而选择不择手段。我自己有好多次差点受到影响,还有我没有走偏。我们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人生,我相信,绝不是仅仅为了金钱。
阅读读书心得篇二十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个故事:一个人死后,妾改嫁了,此人阴魂不散,附体到丫鬟身上责问他的妾:我生前问你,你说你不会改嫁,现在为何负心?妾一点都不害怕,从容地说:男人还活着,就说自己以后要改嫁,世上有这样的人吗?是你的问题太蠢,却怪我不说实话。
这位先生活着的时候蠢,被人骗;经历一死,还是没能变得明白一点,又被人奚落。脑子里塞满浆糊的人,大概都是这样。
《聊斋》里有一个耿十八,病得要死了,跟他妻子说:我死后,再嫁还是守节,都由你,说说你的想法吧。妻子不语。耿非要问,说:守节固然好,再嫁也是人之常情。直说又何妨?你我就要永诀,你守,我欣慰;你嫁,我也就不操这份心了。妻子于是惨然地说:家无余粮,你活着尚且过得艰难,你死了我怎么守?耿十八听了,猛地握住妻子的胳膊,恨恨地说:熬着!说完就咽气了,手还握得死死的,两个家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掰开。
耿十八这个渣男,临死套话,恨恨而殁。后来却又机缘凑巧,死而复生,“由此厌薄其妻,不复共枕席。”他的`妻子实在是天真,轻信所谓的“人之常情”,却忘了自己身处怎样的境地,背负着怎样的伦理枷锁。多少人标榜的崇高,全靠虚伪在支撑。前边说的那个妾就聪明多了,她懂得避重就轻,虚与委蛇,以虚假回应龌龊。遵守小规则,才能冲破大规则。
这样的事情多了,耿十八之流似乎也看破了,认定夫妻之间没有情分可言,不宜执着。白居易诗云: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笑林广记》里有个笑话:夫死,妻以扇扇尸。邻人问曰:天寒何必如此?妇拭泪答曰:拙夫临终吩咐,你若要嫁人,须待我肉冷。《警世通言》里也有“寡妇扇坟”的故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劝人们“从第一着迷处”,把这夫妻之情淡下来。《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看起来都是劝男人要看淡,其实都是恨女人转投他人怀抱,不肯从一而终;恨自己入土之后,鞭长莫及。民国初年,妇女的地位稍有提高,西安就有一支民谣说:中华民国没皇上,婆娘女子胡球逛。也是鞭长莫及催生的愤恨。
《阅微草堂笔记》里还有一个故事:李鹭汀善占卜。一日有客登门,听见他的妾边哭边絮叨:跟我说这样的话,你是在逗我,还是在试探我?而鹭汀极力辩解:这是真话,不是逗你。客人问怎么回事,鹭汀说:今天卜卦,发现有两个男人来找我。一个是她前世的丈夫,今生还有一夕缘分;另一个会在半年内和她结合。我把这事儿告诉她,她就哭闹。天数不可改变,我不哭她哭,我不在意她在意,这不是痴女子吗?半年后鹭汀果然死了,妾被卖到一位翰林家,大老婆不能容,过了一夜就被赶出家门;又卖到一位中书舍人家,这才相安了。
李鹭汀是真看得淡,因为他知道天数。洞悉天数的人,自然跟那些要“存天理灭人欲”的人不一样。面对这么开通豁达的男人,他的小妾仍不失警惕,一句“你是在逗我,还是在试探我?”以守为攻,滴水不漏。李鹭汀没这些心计,还说她是“痴女子”。大智慧被小聪明一比,倒更像是傻。
这几个故事里,看不到正常的夫妻观,更没有爱情可言。费孝通说:中国的家庭是一个事业组织,事业的需要排斥普通的感情。让我说,这样的家庭当组织看都是不健康的,因为它的成员是不平等的,夫妻不是合伙人,而是主与奴(妾的地位更不用说了)。究其病根,当然是古老中国那些混账的伦理道德了。
庆幸的是,社会在进步,道德家们终于失掉了他们的好时代,一个个都恨恨而死了。剩下的几个,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终究也只能恨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