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走访学生心得体会(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走访学生心得体会篇一
提及孩子,家长便滔滔不绝。从转学的原因、经过,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对孩子的要求、未来的希望,无拘无束,无所不谈。看到家长的真诚,也坦诚地向家长汇报了一切。从家长自然的表情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感激,从家长关注的目光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期盼,从家长热情的谈吐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嘱托。
此时此刻。我不断地回想着这样的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此时此刻,我不断地责备自己:曾几何时,是否为所有孩子的母亲这样设身处地地思虑过?
此时此刻,我坚定了一种信念:在教育岗位上,要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在返程的路上,家长那期盼的目光还在我眼前闪现,那感激、叮咛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我的脑海里震荡着这样一句话:
家长——心灵在呼唤;
教师——任重而道远!
教师走访心得体会4
教师走访学生心得体会篇二
本次走访,我认真摸清学生家长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爱心大走访”,足迹踏遍了90%的家庭,一路走来,感慨颇深,“爱心大走访”意义非凡。
一是促进教师贴近学生的家庭生活
听说老师要去每位同学的家,孩子们兴奋不已。3月25日,星期五,我利用了放学时间走访了杜智超同学家。一路上,孩子沉默不语,走了大约40分钟的路程,杜家出现在眼帘,啊,又矮又破的平房,可以想象下大雨时候那屋里的情形,房里的摆设简陋的无法形容。边和孩子父母交谈,心里更不是滋味,想到杜智超同学经常生病,想到上学期的贫困生补助没考虑到他,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致,真是惭愧至极。当然,走的孩子家越多,对孩子们的了解就越发的深入,自己的内心感触就越复杂。好多的孩子每天上学的路途都很远,可是我从未发现有哪位同学迟到,内心更是觉得孩子们可爱听话、值得钦佩!
二是促进教师与家长关系的融洽
在我们班级中,有70%的家长从未与老师沟通过,之间不免存在一些误会。在这次“进万家”家访活动中,我们听到家长讲述的学生在家的一面,内心很震惊,原来孩子们是这样的判若两人!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失职。有些家长说:“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学校又收钱”、“饭卡不能在超市买东西”,家访活动,恰好缓和了这些矛盾,消除了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误解,解释完毕,家长也豁然开朗了。这些都让我感到家访的必要性。
三是走访挽留了部分准备外读的学生
近十年来,我校屡屡中考成绩不佳,导致一些学生六年级毕业后设法转其他初中就读,造成了尖子生的流失、匮乏的情况,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学校在家长心目中没有形象。3月26日,钱校长、马主任和我们走访了六年级的曾月、龚驰、龚俊等同学,向其家长讲述学校现状、规划及发展前景,家长也看到了未来希望,学校的声誉也再一次得到提升。
走访成为了联系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我会走访更多的学生,将走访活动进行到底,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进步、家长的满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走访心得体会2
教师走访学生心得体会篇三
党的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充满新意。新意不仅在于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矗中国教育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作用?优化教育结构防止“知识失业”
在报告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优化教育结构。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现在最缺的高级技工,就不一定都需要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可是现在有个问题是,什么类型的院校都要升大学,有了本科申请硕士点,有了硕士点申请博士点,最后都走一条研究型大学的路子。高校的这种发展方向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我是做经济研究的,从经济学上来讲,发展中国家有个通病,叫做“知识失业”。简单来说,承担的工作岗位不需要高学历者,他所学的部分知识就失业了。这造成了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级技工之类的就业者严重缺乏。
对大学来说,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不是一句空话。对南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来说,最低层面是不能培养“知识失业”的毕业生,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
大学教育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大学应该进行分类培养,有的人要当科学家,有的人要从事应用型工作。但是,不论怎样,一个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全面了解各个专业的知识。毕竟,他们大学毕业后,不可能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找工作。在大学,广泛掌握知识和学会一种学习方法要比掌握一门专业知识重要得多。
所以,大学要进行素质教育。以南京大学为例,我们建了一个匡亚明学院,每年有四五百名学生加入这个学院。他们在这里接受通识教育,两年后进入自己的专业。这是国际上研究型大学通行的教学模式。
大学改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社会实践。这不仅指的是简单的暑期实践,平时的课程也应该有实践。让学生地了解国情。去年暑假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他们从华西村到大邱庄,再到革命老区的农村。通过走访,他们对农民和农村有了比较,有了了解。我感觉这些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他们知道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知识。
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看看外面的世界。从另一层面来说,这些紧张而充实的活动,挤掉了学生上网聊天的时间。
教师走访心得体会3
教师走访学生心得体会篇四
x年2月份,我们局开展了“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通过大走访,使我们充分地认识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真正体现了公安干警为民所有,为民排困的作用。
一、要有坚定的“爱民实践我作为”思想根基
如今,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地前进,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我相信每一位民警都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我国公民的人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要求,就是要尊重人格、保障人权,促进和谐。“大走访”活动如果从这个方面理解,就是要让人得到关爱、让人得到平安、让民生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作为人权维护者和发展者的工作机会,尽心倾力的去开展“大走访”活动,坚定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二、要具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心态
公安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种类繁杂,大走访初期,有的民警可能一时难以适应,不能较快进入工作角色,也可能自己工作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要做到“在位1分钟,干好60秒”,看问题、想事情要向好的方面去想,向积极的方面去想,相信自己,只要认真去做了,用心去做了,就可以在艰苦中体会成就,在困难中品尝收获,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干好工作的。
三、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追求
相信我们每位民警在“大走访”活动中认真地审视自己后,都会有相同的看法:我们的爱民实践活动可以再认真一点,标准可以再高一点,质量可以再好一点。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其实不是那么困难,做好工作关键就是责任心和创新意识的问题。人民警察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一天的工作,不仅是自己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对信任你的群众和领导一种负责人的一种表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想想过去,思思未来,从而坚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凌云壮志,让我们把“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为打造和谐警民关系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教师走访心得体会5
教师走访学生心得体会篇五
年前1月21日开最后一次家长会时我曾向凌云一班的家长呼吁过。事情起因源于我和老公对女儿的教育,引起我的思考和触动后,我曾专门上网搜索——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20x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我们并不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等特点。而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男性倾向于自立,因此会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亲往往不是对孩子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因此对孩子溺爱的成分就比较少;男性爱运动,喜欢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男性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让孩子劳动不
只是扫地、擦桌子,而是和孩子一起用锤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较强,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些探索性的活动;男性一般比较爱下棋,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军棋、象棋、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建议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分工相对明确:
日常生活小事依赖于母亲,但是在学习习惯、遇事处理方式等会影响孩子思维方式的重大问题,父亲尽可能多地参与。当然,很多理科出身的妈妈们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强的优势。所以教育孩子时,父母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在时间上又各有侧重:在孩子小时,母亲应该多负些责任,因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父亲应该多教育,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心理特点有变化,照顾过细他反而会反感。
一天中,无事的“和平”时期,谈谈班里的乐呵事,眉飞色舞地汇报进步,晚上想吃什么大餐啦,妈妈多出面;学习效果打折了,作业拖拉磨蹭了,与同学有矛盾啦等“波动”期,聪明的妈妈们请继续做你的家务,做回“甩手掌柜”,任务交给孩子爸,让他来和孩子谈。
家访感受之二——家庭教育的施行者父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