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历,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写心得体会也是一种对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改进和提高自己。写心得体会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准确,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第一段:介绍教学的重要性和有灵魂教学的含义(200字)
教学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因此,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有灵魂的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维能力。有灵魂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敢创新的精神。
第二段: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200字)
要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首先要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他们应该展示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鼓励他们互相尊重和支持。在这种积极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200字)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体差异,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需要教师关注这些差异。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四段:强调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200字)
推进有灵魂的教学也需要强调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和情商。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品德的培养,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通过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学生可以培养善良、真诚和正直的品质,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第五段:强调教学反思和不断提升(200字)
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寻找不足并加以改进。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提升,教师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总结:有灵魂的教学是一项伟大而重要的事业。要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并进行教学反思和不断提升。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教师才能成为孩子们思想的引导者和他们成长的伴侣,让孩子们在充满爱和关怀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教育灵魂系列之“做有灵魂的教育”新年伊始,教育局局长毛杰提出:郑州要做有灵魂的教育。细细想来,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郑州教育人认真思考的问题。什么是灵魂?我个人的理解是:灵魂,就是价值观。有灵魂的教育,应当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的教育。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是育人,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是“使儿童带着整个的身体和心智来到学校,又带着更圆满发展的心智和更健康的身体离开学校”,是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道德修养。就像法国思想家蒙田在《论儿童的教育》中所写的那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获利和获物,也不在外表的炫耀和装饰,而在于修饰和丰富他的内心,希望塑造和教育出一个有才能有真本事的人,而不是一个空虚的学者。”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由于教育道德的缺失,使教育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追求,也就是丢失了教育的灵魂。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而我们现在的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一天到晚驱使着他们做无穷无尽的所谓的功课,岂不知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虚度光阴”,孩子的灵性和自主创造力在题海中被逐渐地淹没,孩子失去了童年。我们知道,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儿童期是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也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最大的功能应该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这样才能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我们现在就把沉重的功利目标压在孩子的身上,驱赶着他们去功利的战场上浴血奋战,致使孩子失去童真、性格扭曲,这样的人生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做有灵魂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归本质。顾明远先生认为,现在的教育,忘记了培养健全人格这个最根本的目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现在大家都是只顾着眼前的利益,不去考虑孩子将来的幸福。“我们今天仍然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把孩子从沉重的学业负担当中解救出来,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幸福地生活。”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里的“一”,就是教育之根。具体而言,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当前教育的出路在于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重新建立教育价值观。从卢梭到杜威,都通过“教育即生长”这个论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的说教,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是,现在教育者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从另一个角度说,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是不需要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没有用的。由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就应当研究和解决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幸福,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让我们的教育重新回到“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这条“回家”的路上!做有灵魂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归孩子的心灵。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甲骨文中的“教”,右边的“文”中有一颗“心”,几经演变,那颗“心”不见了。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心灵”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一个人的快乐与幸福,不是由你获得了多少来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了多少。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如果孩子们的心灵没有被教师感应到,一切教育都是没有用的,教育的本质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教育应该回归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做有灵魂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归“道德”。对“教育”一词,《说文解字》有着非常精辟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必定包含着教人做人、使人为善、使人向上的意图和努力。使人为善,使人向上,是教育的道德目的,也是判断一种活动或影响是否属于“教育”的道德标准。我认为,教育即道德。我们应该做的是:构建有道德的校园,让高尚的道德引领学生的生活;构建有道德的课堂,让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让学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课堂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符合道德的要求,体现道德的关怀,孕育道德的光辉,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认为,一个人也许不懂得欣赏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但他仍然可以是一位好公民;一个人也许不懂得高等数学,但他仍然可以是一位好公民……这就昭示了教育的内在真谛: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为生命奠基。成全每一个生命,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才是有灵魂的教育。有灵魂的教育,说到底就是充满着生命活力、洋溢着生命光辉的教育,发展生命才是教育的灵魂!做有灵魂的教育,就是要给孩子指明生命发展的方向,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意义。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贴近生命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生命的成长,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这既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更是我们教育人的不懈的价值追求!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下午茶,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一环,在19世纪初兴起,并逐渐成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它不仅仅是随便喝杯茶的行为,而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尊重。下午茶之所以被称为“有灵魂”,是因为它追求的不仅仅是味觉享受,更是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体现。
第二段:下午茶的文化内涵
下午茶注重的是整个仪式的体验。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酒店,一般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茶品搭配糕点。人们喝茶的同时还可以欣赏艺术、品尝美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感受宁静和自我。下午茶代表了对生活的热爱,它提醒着我们,即便生活繁忙,也要给自己留出一段宁静的时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三段:下午茶的心理调节作用
下午茶具有独特的心理调节作用。在喝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放松身心,寻求内心的宁静。茶的香气和般茶具的雅致,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深度的安慰。而与家人、朋友一同喝下午茶,更能增进感情,舒缓压力。这样的一段小聚会,既能安定心情,又能增加社交活动,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段:下午茶的味觉享受
在下午茶中,味觉享受同样重要。各种精美的糕点和小食,以及不同口味的茶品,将带给我们不同的味觉体验。有的糕点酥软香甜,有的纯朴可口,品味其中,仿佛也能品味到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茶的自然温和的口感和味道,更能与糕点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极富诗意的味觉盛宴。
第五段:总结下午茶的意义和感受
总之,下午茶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和情趣的追求。它提醒着人们要懂得享受生活,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它的灵魂不仅体现在茶与糕点的搭配,更体现在其背后对于艺术、情感与社交的追求。只有真正品味过下午茶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与魅力,并将这份美好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让我们抽出时间,与家人、朋友,在繁忙的生活中,也品味下午茶带给我们的温馨与幸福吧!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本周三的时候,我和同事一道去到郑东新区,观摩了郑东新区首届班主任风采大赛。大赛开设了两个会场,分两部分内容进行:“我的教育叙事”和“一节主题班会”说课。一共有来自各个学校的22名参赛选手进行激烈角逐,整个比赛过程,让我看到很多,也想了很久。
就像赛前的田局长讲话一样,他提到了道德课堂应该注意树立四个理念:育人的理念/发展的理念/服务的理念和同伴的理念,并以这四个理念来指导自己做有灵魂的教育,做有灵魂的教师/做有灵魂的班主任,从而打造有灵魂的班级。也许这些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要搞好教育,“有灵魂”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师生双瑟和鸣,载歌载舞吗?班主任风采大赛中,大多数选手其实也是像我们一样默默耕耘在教育的一线上,他们任劳任怨,干着最普通的活,以爱来滋养每一棵幼苗。或短暂/或漫长的班主任生涯中,总有那些难忘的人,难忘的事,直抵心灵深处。从他们深情述说中,我看到了班主任最真实的一面。但也有两个特别突出的选手,尤其是来自外国语的程倩---一个年轻的老班主任,她的带班理念,直接让我们见证了:做有灵魂的教育首先必做一个有灵魂的`班主任,做有灵魂的班主任,必先做一个有趣会玩儿的人。都说教育很重要,究竟何其重要?只是因为它是塑造人格,培养能力,影响学生一生的活动。程倩介绍自己说:她的前任学生提起她都说她令大家可爱又可恨,是个让学生很无可奈何的人。我知道,那种对每个学生负责的老师才会不管不顾的爱学生爱到一塌糊涂,爱到不可自拔。她说:每带一个新班,自己都告诉学生:上帝因为爱你所以医治你,因为爱你所以教育你,以爱的名义告诉学生,自己一定会对他们负责到底。面对学生,她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她藏起了太多的委屈,她展现了无尽的个人魅力。所有学生会的,没有她不懂得,所有学生玩的,她没一样会落下。这是一个新时代的班主任,跟学生很贴心。这也是个深谙教育心理学的高手,他能把全班学生玩到手掌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做自己的女仆,而自己也华丽转身成为了班里的no.1,华丽丽的女王。
所有教育的成功都必以付出为代价:没有对教育书籍的钻研,程倩不可能成长这么快。没有坚持反思,写随笔的习惯,她不会深刻领悟教育之道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尝到喜悦。没有对职业一往无前的坚守与热爱,决不能成就今天她在班主任风采大赛中脱颖而出!感谢程倩,她让我再次认识了自我,认识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唯有心甘情愿的为之付出,作出不懈努力,自己也才能成长为不一样的教育人!让我们深爱自己从事的职业,爱我们可爱的孩子,陪伴他们一起走过小学阶段的风风雨雨,做孩子一生发展的奠基人吧。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引言(总体介绍下午茶的概念和文化)
下午茶,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集闲适、优雅和美食于一体的文化传统。起源于英国,它的魅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然而,今天我要分享的不只是其中一种美食文化的体验,而是感受到了它带给人们灵魂上的满足与升华。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下午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茶点搭配,更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下午茶,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它所带给我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仿佛心灵找到了归属。
第二段:寻找宁静与安逸(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下午茶有着独特的节奏和氛围,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放松与安逸。在一个宁静的傍午时光,沏上一杯芳香的红茶,或者品尝一杯清雅的绿茶,不禁让人感到心头的烦躁和压力都随之散去。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每一口茶水,感受到那份被细节照料的宁静,让自己沉淀下来,找回内心的平静。这种寻找宁静与安逸的过程,为忙碌的生活增添了一缕温柔光芒。
第三段:交流与分享的快乐(与亲友共享美食和情感)
下午茶是一个美好的交流时刻,是与亲友家人分享情感和快乐的时刻。在香气四溢的空间里,品味美食的同时,亲友之间尽情交谈,彼此分享心情和生活的点滴。无需多言,一天的劳累和烦恼在这片宁静中化为乌有,留在心底的是亲友彼此间的牵挂与关怀。在忙碌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下午茶是一个释放压力和复盖友情的有效方式,让我们在繁忙的过程中不忘珍惜与他人的珍贵时光。
第四段:品味文化和艺术(感受美食带来的艺术享受)
下午茶,尤其是在一些高档茶馆或酒店享用的时候,常常伴随着精美的茶具和茶点。这些茶具的雍容华贵和茶点的小巧精致,无一不展现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透过茶具的装饰、形状和品味茶点的口感、色彩,我们仿佛可以窥见茶文化背后的历史积淀和风土人情。这些高雅的细腻与美感,让我们从品尝食物转向了对美学的追求,让我们在品味茶水的同时也品味到了生活的细致和艺术的享受。
第五段:灵魂上的满足与升华(感悟到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在享受下午茶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从内心发出的愉悦与满足。这不仅仅是来自美食的满足,更是从交流、宁静和艺术中获得的心灵滋养。忘却一切烦恼和束缚,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新的境界,心绪宁静而愉悦。下午茶带给我的是一份心灵上的平衡和满足,使我对生活和社会更加有信心和体验。下午茶,远不止是一种简单的吃喝过程,而是一场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和升华。
结束语:
下午茶的美好体验,不仅在于茶点和茶水的美味,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心灵的满足与升华是下午茶独有的魅力所在,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精简。它可以成为我们快节奏生活的一道纽带,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放松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下午茶是一个停驻和静思的时刻,是让我们重新找回自我和平衡的港湾。因此,我热情推崇有灵魂的下午茶,邀请你一起加入,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我一直很欣赏斯帕卡尔的一句名言: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恩格斯也说过: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既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做有灵魂的教师,就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有灵魂的教师,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就是有道德并能够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的教师,就是能赋予学生以“价值生命”的教师。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须有高尚的灵魂。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名家,无不把德视为最高智慧。从孔子到陶行知,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以德示范,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做有灵魂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学生只能是一群精神侏儒和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人格的猥琐与浅薄。
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不会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创新,一句话:就不会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品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因此,读书是教师的职业生活和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思想的本源,是教师追求的动力源泉。
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有灵魂的教师坚持“育人至上”,始终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当作发展中的人和能够发展好的人,在他们眼中:孩子有差异,但是没有层次。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丰富的学识涵养孩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为孩子夯就坚实的心路历程,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做有灵魂的教师,推进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科思想是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赋予学生“价值生命”的营养要素。道德课堂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要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指导和统领下,把长期颠倒了的学科教学重心重新颠倒过来,以学科的基本观念、方法论原理为核心,以学科思想方法来组织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的层面,推进到深入学科本质与核心的思想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层面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是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道,更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德!正所谓:合乎道,至于德。
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专注于自身学养的丰厚,不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涵养自己的专业精神。他们专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专注于唤醒学生的独特,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能自觉地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他们把教育当作一种生活,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生活,在教育这块丰沃的土壤上,种植芳香四溢的花朵,用教育描绘自己的诗意人生,用自己的人生描绘教育理想。 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麦金泰尔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抵抗事实上将会控制他的社会潮流。”有灵魂的教师,永远守护在教育的核心地带,小心呵护教育的本真,不断追求教育的真谛,坚守教育阵地,努力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灵魂的教师具备穿越历史、通达未来的智慧,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总是能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心静则远,他们不把追逐利益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怀持宁静自由的心态,从容地去追求浮躁时代里朴素的教育真谛。
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充满育人的幸福感。教育的功利与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鼓吹或热衷于“奔跑”,且是“百米冲刺”。站在现实的大地上,有灵魂的教师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更有建设的行为。“教育不能没有梦,但是教育不是梦”,有灵魂的教师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琐事中寻觅到育人的幸福,他们坚持“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一份明智、一份责任和义务。他们能够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品味思考的愉悦;他们能把思考转化为行动,体验探究的快乐。他们总能从学生渴盼的双眸中,从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到为人师者的自豪和愉悦。
做有灵魂的教师,不会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册看成是自己的工资册和奖金发放册。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没有目标与价值观的人是没有灵魂的,如同早期的班会课依旧局限于思想的宣教、制度的解读、学校活动的布置,她的存在也只能算是没有灵魂的摆设而已。
班会课是一门因班主任而精彩的课程;班会课的有效设计与实施,对班主任而言应该是一项基本功,也是看家本领;班主任对班会课要具备敏感力与创造力。好的班会课,应该有灵魂的存在。
向着阳光生长。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班主任的眼光只着眼于课堂的40分钟,那我们的教育不仅是低效的,对班主任而言还会是沉重的负担;如果让眼光向前、向后线性延伸,你会发现――教育竟然如此引人入胜。
接着,《都是你的错》班会课便闪亮登场了。这节课上,我首先通过热身游戏《拍手歌》,让孩子彼此有了情感交流;接着是写心语卡,让他们将平时遇到“都是他人错”的争执记录在卡;接下来,我组织了一场名为《都是你的'错》的剧目表演,在剧里,他们据理力争谁对谁错,直辩到大家认为双方都有错为止。当剧情进一步深入,孩子们会认识到:总是归因于他人,往往结果就是一团糟,如果多从自己去找原因,事情便迎刃而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合理引导,给他们留足空间与时间,以待后续。当孩子放弃“都是你的错”这一想法,认为自己也有错,那就彼此道个歉握个手,尽弃前嫌。最后,班会课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歌声中结束。
当然,课后还要继续跟进。对于那些仍然“顽固”的孩子,还需要抓住教育良机对其“再教育”。教育的阶段性、连续性决定教育者要延伸无限的“线”,拓展更多的“面”,让孩子时时刻刻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
相约心灵party。
生活因锅碗瓢盆的碰撞而精彩,生活少不了磨擦,可怕的是无法冰释因磨擦产生的情感隔阂,孩子的学习生活同样如此。班主任身为孩子的心理导师,一旦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理所当然要为他们“牵线搭桥”。事实上,班会课往往是处理矛盾的最佳阵地。
学生小荣,曾经是班级中的“头号霸王”,经常欺负他人。在谈话教育未果之后,全班学生终于被激怒了――要求小荣离开班级。班主任将这件事与家长沟通之后,家长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到班上给同学们道歉。我很矛盾,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一则会激化小荣和全班同学之间的矛盾,二则会让小荣抬不起头……最后,我还是想搏一搏,决定精心设计一节班会课《孩子,对不起》。
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小荣,我搜集了他小时候的生活照片与获奖证书,制作成课件,在家长发言时播放;后来,我又将他参与班级活动的照片制作成课件,在同学发言时播放;同时,我协助家长写了一篇发言稿《孩子,对不起》,第一部分,爸爸向他表示歉意,并许下了今后的爱心承诺。第二部分则是赞美同学们对小荣的宽容,并对小荣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表示歉意;最后,我请同学代表作了《我们是一家人》的发言,回顾大家一起生活学习的美好时光,检讨大家缺少与小荣的沟通与协作。同时,代表全体同学表达心意,表示大家愿意与小荣快乐交流。
小荣哭了,他终于认识到――原来自己在爸爸妈妈眼里是可爱的、优秀的孩子,只是他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没有人疼爱的;原来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是阳光的,只是他选择了不恰当的方式来引起同学的注意和想与表达想与他们一起玩耍的需求。
应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心灵party。这节课后,小荣也不再是“问题学生”了。
班主任,要心存对孩子的敬畏之心,敬畏孩子的童真,敬畏孩子的生命,班会课的创意才会无极限。有创意才会有灵魂的存在,才会有价值的存在,创意不是一味求新,也要求全――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交融;还要求深――系统全面而又不失深刻精细;更应求实――实实在在地促进孩子与班主任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此,班级会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眷恋的大家庭。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教育是国家的命脉,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了推进有灵魂的教育,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尝试。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如何推进有灵魂的教学。
首先,为了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我们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学环境。例如,我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喜好,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我发现,当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注时,他们更容易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也更有动力去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其次,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它对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例如,我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绪,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
第三,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优秀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以身作则,讲述和讨论一些具有道德意义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些实践,学生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第四,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和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最后,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需要关注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例如,我经常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心得和经验。同时,我也注重读书和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并将新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这样的努力,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总之,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需求、品德教育、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教育的进步和革新,培养出有灵魂的新一代人才。这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进有灵魂的教学而努力!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我是xxx的妈妈,我认为教育孩子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学校所发下来的《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的学平台看了后,现在把我的体会和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看特长,健康成长的心理,才是应对将来日益复杂的社会竞争的保障。自从孩子懂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得礼貌,对一些做法能简单的判断出对错。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同时,我们还经常提醒他要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有爱心的孩子,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去学习、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到上学,甚至到中学,可能接触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家长,他们时时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俗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神仙跳大神。因此,家长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也一高再高。自己做的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这才是好孩子。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大学生生活不会自理等等,无不给我们提醒,孩子不能独立,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我们愿意让他住校,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同时,住校能够让孩子在小社会里重新认识和审视什么是集体主义、如何发自内心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的良好的思维模式,要让孩子有失败和挫折感,这样逐渐产生自我意识,孩子才能自主地、辩证地寻求思想上的进步。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他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她时间,勉励他、鼓励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我们从旁助他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所在,从侧面启发他、引导他,激发他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她一起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心情。比如:近期我儿子对我说:“最近感觉学习跟不上,上课听不懂。”于是,我告诉我儿子:“以最快的速度做完当天的作业,然后,一定要复习次日的课程,提前做好老师讲新课程的准备工作,这样,上新课程才不至于听不懂”。我教育儿子时告诉她:“学好数学,数学是基础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都要用到,并引导她,数学的广阔实际应用领域,诸如:建筑、生物医药、财经、统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离散数学、计算方法等都离不开数学。其次,上述这些课程,看似复杂,其实,都是语文问题,中国字,地球人都认识,可是能否看懂,那就是语文问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都是语文问题。除了英语,当然能提供语言环境更好。”我一直相信,现在我们欺骗孩子一次,孩子将来就会欺骗你一百次。对孩子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完,不能随意打断,等他说完再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临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则你以后真的再也没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现实情况了。
俗话说:千般易学,一窍难通。综上所述,我作为家长认为,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表率,正确地导引,要引导孩子开窍不容易。这是我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点简单体会,希望能通过交流,大家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有灵魂的军人,是指那些不仅具备专业技能,更具备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的军人。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塑造了一种令人敬佩的军人形象,丰富了中国军队的文化内涵,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我从参军入伍开始,就亲身体会到了“四有 有灵魂”的重要性,我愿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一个有灵魂的军人必须具备“有信仰”。信仰是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撑,也是军人立身行事的根本。在部队生活中,我见到很多有着坚定信仰的战友,他们奉献国家,不怕艰险,不顾个人得失,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因为有信仰,他们坚定意志、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展现出了军人的风采。
其次,一个有灵魂的军人必须具备“有担当”。担当是军人的责任与使命,是对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的回应。在军营生活中,我明白了担当是军人的本色,是为了部队的荣誉、国家的安宁而奋斗。在训练中,我见到了许多担当的身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毫不退缩,始终扛起责任,以爱岗敬业的态度投身到工作中,为部队的发展尽心尽力。
再次,一个有灵魂的军人必须具备“有情怀”。情怀是军人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归属,是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和忠诚。在部队生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情怀的力量。每当听到国歌奏响、见到国旗冉冉升起,我内心激荡起无尽的豪情和自豪。军营是一个充满热血和激情的地方,军人们用情怀浇灌着对军队的热爱,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最后,一个有灵魂的军人必须具备“有品质”。品质包括军人道德品质和行为品质。在军队中,我见证了许多优秀军人的榜样作用,他们始终秉持着高尚的品质,言行一致,为人民立规矩、治部队稳信仰。同时,他们也要求我们要有坚定的拒腐防变的信念,注重修炼自己的道德底线,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言行一致,以优秀的品质塑造良好的军队形象。
作为一名军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四有 有灵魂”的重要性。只有拥有了这些品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通过参军入伍,我体会到了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明白了军人是国家的脊梁,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我将始终保持初心,不忘党的嘱托,不忘初心使命,努力成为一名有灵魂的军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一
程翔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一位中学教师说:“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小看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
是的,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的灵魂,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教师要用自己心中的阳光,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逐渐成长,孕育自己心中的太阳,然后去照亮这个世界。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当下,功利主义泛滥,在有些人心中,祖国不再神圣,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教育的悲哀。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用生动的爱国主义故事感染学生,在他们心中撒播爱国主义的种子。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成功和自信的光芒。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学生心中的太阳就会慢慢升起,最终将照亮自己、照耀别人。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光芒。让人性美放出光芒,教师就要教育学生具有良知,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恻隐之心。人性美还包括尊重他人,具有平等观念,这是教育的真谛。做教师,最忌讳的`就是不尊重学生;做校长,最忌讳的就是不尊重教师。与尊重和平等观念密切相关的,是教育的“三个不能超越”。第一,学生的生命健康不能超越;第二,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超越;第三,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的个性差异不能超越。这“三个不能超越”须时刻谨记在心。
在人性美中,独立人格也非常重要。应试教育的重压,扼杀了学生的独立精神。鲁迅先生提出改造国民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独立人格。当前,国家提出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独立人格的培养是重要的基础。
相对于人性美而言,人情美更具社会性。人情美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美好的情感。考试成绩差不可怕,家庭贫寒不可怕,长相丑陋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扭曲与灵魂的堕落。不能为了考一个好分数就去作弊,不能为了当一个班干部就去搞阴谋诡计,不能为了突出自己就去贬低别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去陷害别人。人情美还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生的幸福不取决于手中的权力和金钱,而取决于是否拥有亲情、友情和爱情。
敬畏崇高也是人情美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曾问学生:“你们愿意做屈原这样的人吗?”“你们愿意做范仲淹这样的人吗?”一些学生说:“不愿意做。”我说:“你不愿意做是可以的,但你要知道,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景仰他们,敬畏他们。”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中华民族该是多么可悲!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这话很深刻。教育的灵魂,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没有灵魂的教育是可怕的,它所影响的不只是学生的前途,还关乎我们国家做有灵魂的教育、民族的命运。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二
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对灵魂这个抽象而深奥的概念充满好奇与追求。许多学者、哲人、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灵魂的本质与意义,并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在我看来,灵魂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它是我们作为独立个体最本真的存在,拥有灵魂使我们能够与他人产生真诚的交流、理解与共鸣。通过与自己的灵魂互动,我学会了意义深远的爱、人生哲理以及个人成长。
首先,拥有灵魂赋予我们能够体验爱的能力。爱是最纯粹、最宏伟的情感,它超越了生命的局限与时间的束缚。正是因为有灵魂的存在,我们才能理解并感受到爱的真正含义。爱不仅可以表达在亲情、友情、爱情上,也表现在我们与人类社会、自然界以及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相互关联中。通过与自己的灵魂进行深入对话,我明白了爱是一种无垠的力量,它能够让我们无私地奉献、包容他人并将自己的能量传递给他人。在生活中,当我学会用爱心对待他人时,我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共处。
其次,有灵魂使我们能够窥探人生的哲理。人生如行进途中的旅行者,在这个旅程中,我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困境以及喜怒哀乐。只有与自己的灵魂相互对话,我们才能够从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与哲理。灵魂帮助我们思考关于自我成长、意义、目标、责任等存在主义问题,从而引导我们选择正确的道路,找到生命的动力与使命感。通过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我逐渐认识到生命并非只是浮浅的表象,而是一个精彩而深邃的过程,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放手过去的痛苦追求未来的美好。
最后,个人成长是与灵魂的互动息息相关。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扰,这些困扰可能来自外界的压力、亲朋好友的期望,或者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质疑。与自己的灵魂进行对话,并从中获取答案和指引是至关重要的。灵魂是我们最真实而无偏见的指南针,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挖掘潜在的才能,并提供勇气与力量去实现个人的梦想与目标。通过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我逐渐了解到个人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应当保持谦逊并且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断地追求进步与成长。
综上所述,灵魂作为人类精神的核心,赋予了我们丰富的人生体验与意义。拥有灵魂的存在,使我们能够体验爱、领悟人生的哲理,并帮助我们个人的成长。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非常必要而有益的,这将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并实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与自己的灵魂互动,让我们从内心的深处去感受自己真正的存在,成为一个更加自信、充满爱与智慧的个体。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三
一.教育见习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上学期在教学设计课上有过一些训练,但对于上真正的战场,我们还是经验不足的。经过一周的听课,我知道了上课要注意那些内容,和之前我备的课还是多少有些出入的,所以在这边我又重新备课了。通过和老师交流,我了解到备课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要不断地改,不断地练,要备的详细,考虑的非常全面,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考虑到,才能建构出一堂不错的课堂。虽然对于我可能刚开始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但我还是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
职校的学生都是中考失败以后,为了学一技之长而来继续学习的学校,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上课也很难上,他们数学差上课也不爱听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数学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不怕,万事开头难,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
我主要通过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体现在平时上课和答疑时对他们的思路引导和方法总结上,基于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脱节较严重的状况,给他们那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补充,如十字相乘法、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求解、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等内容。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时注意学生情绪的调动,利用学生的好强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育心得体会篇5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应包含主题句,引出四有 有灵魂军人)
作为一名军人,具备“四有 有灵魂”的品质是我们的应尽之责。我们不仅要在军事技能上取得优秀成绩,更要在思想品德上培养出坚定的信念和毋庸置疑的精神,这对我们的成长与成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一名军人所得到的关于“四有 有灵魂军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立志有为
作为一名军人,首先要有坚定的立志,追求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我入伍的时候,我深知作为军人的使命,决定要做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贡献。立志有为是军人心中的一盏灯,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敢于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
第三段:忠诚担当
一名军人需要对国家和人民保持绝对的忠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我们要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在任何困难和危险面前,军人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只有忠诚担当,才能真正做到保家卫国,履行军人的使命。
第四段:纪律严明
军人之间的纪律严明是保证部队活力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一名军人,我们要时刻遵守军队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指挥,严格要求自己,并对身边的战友进行监督。纪律严明是军人的基本素养,只有凭借这种纪律,我们才能在战斗中保持团结和效率,取得胜利。
第五段:心系人民
军人的心系人民,保障人民的安危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在平时,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关心社会底层群体,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关怀。在战时,我们则要毫不犹豫地保护无辜的人民,用自己的力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心系人民不仅是作为军人的责任,更是我们人生的价值所在。
结尾段:总结和展望
通过拥有立志有为、忠诚担当、纪律严明、心系人民的品质,我在成为一名军人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这些品质塑造了我们为国家和人民呕心沥血的决心和勇气。我相信,只有以这样的品质为支撑,我们才能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同时,我也期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军队,成为有灵魂的军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五
第一,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修养是灵魂的洗礼。在我认为,修养又分为习惯、无欲、从容、认真和敬恕。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从学习到工作,为人处世,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受益终生。
身处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往往心浮、躁动,被不断产生的欲望所牵绊、蒙蔽。所以,我们要“无欲则刚”,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没有“欲望”的,因为没有“欲望”,才不会患得患失。
苏轼写的《定**》体现了作者的从容、淡定豁达的态度。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所以,无论怎么样的上升和降落,都应该泰然处之,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
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个懂得事事都认真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人生原本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因此,不管结果如何,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力求将其做到最好。
“敬恕”在我们人与人交往之中必不可少。恕,多给别人一个机会,也就多给自己一分希望。敬,一个懂得原谅别人的人,更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第二,做一个有灵魂的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蒲柏说过一句话:愤怒是为了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不好的情绪常常折磨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做事出现种种偏差。所以,操纵好自己的情绪转换器,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将生气转化为动力,就能成功,实际上,我们自己不生气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生气都是自找的。
《三国演义》里面关羽的'脾气相信大家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如果当初去拜访诸葛亮时,真的绑了诸葛亮,我想,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吧!
第三,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学习是一种信仰。我们都听到过这么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管年龄多大,只要开始学习,就不为晚。学习者永远年轻。成功无止境,学习无绝期。成功的人生,应当像河流,在汨汩流淌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它的营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第四,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必须学会忍耐,忍耐是一种涵养。拉封丹说过这么一句话: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耐心是一种成熟的标志,它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质,有时候太过急功近利,太过浮躁,总嫌回报来的太慢,没有耐心面对成功的来临,最后只能用一生的耐心等待失败,这句话无疑值得细细品味。
古代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相信大家不陌生吧?如果蔺相如如廉颇那般冲动,我想,后面也没有廉颇负荆请罪这回事。也许,赵国的未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看完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做一个有灵魂的人,要有修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懂得学习,要学会忍耐。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六
灵魂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纯净的存在,它不受时间、空间和外界环境的限制,是人类独特的精神力量。有人说,灵魂是一种超越肉体的不朽存在,是人们内心的指引和力量来源。在我走过的人生道路上,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灵魂的存在和其给予我的积极影响。以下是我对灵魂的心得体会。
首先,灵魂是人们永恒的精神寄托。无论人们在生命的旅途中经历多少风雨,灵魂是永不凋零的花朵。人的一生中充满了起伏和挑战,我们或许会面临困境、痛苦和挫折,但是灵魂永远都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当我们身处困境之时,灵魂便会为我们指引方向,提供力量和勇气。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希望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其次,灵魂是人们内心的声音。在这个多媒体、信息时代,人们常常被外界的干扰和喧嚣所迷惑,很难聆听到心灵的声音。然而,灵魂总是悄悄地呼唤着我们,它永远不会欺骗和欺诈,因为它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当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聆听内心的声音,我们会发现灵魂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它在默默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再次,灵魂是人们善良的源泉。世界上的美好和善良都源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灵魂不论贵贱、善恶,它是公正和平等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净土,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发现它,它就会为我们带来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满足。每当我们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时,当我们去爱护动物和大自然时,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滋养,成长和力量。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善良之美,并且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去做一个善良的人。
最后,灵魂是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生活常常让人感到无所适从。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通过内心的反思和思考,我们会发现灵魂是我们对生命的一次次思考和反思的凝结。通过阅读、旅行、与人交流等方式,我们不断地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地锤炼我们的灵魂。因为只有在内心的思考和反思中,我们才能慢慢地成长和进步,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我们真正追求的,什么是我们不应该放弃的。
总结而言,灵魂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纯净的存在,它牵引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旅途,成为我们永不凋零的精神寄托。它是人们内心的声音,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它是善良的源泉,为我们带来美好和力量;它是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给予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唯有用心去感受灵魂的存在,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给予我们的积极影响,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让我们用心去发现灵魂,与之相伴,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有良知的教育者的共识。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是教育生效的必需条件。但爱必须是科学的,才称得上“真爱”,才会被受教育者所接受,结出应有的爱之果。换句话说,爱学生是需要能力的,懂得科学的爱学生才能彰显教育的智慧。
可是我们真的都具备爱学生的能力吗? 为贫困学生无偿捐物、捐款供其求学是不是爱?无微不至,关心其饮食起居是不是爱?起早贪黑,奔波忙碌,几乎累死自己是不是爱?棍棒交加,威逼厉喝,谓之严格,是不是爱?对调皮者恶劣训斥,谓之谈心,是不是爱?这些问题要回答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看似简单的一个命题,真的要认真寻求答案。
有一次,我在课间上厕所,刚到厕所门口就听到里边有一个男生在发牢骚:“真是‘最毒妇人心’啊,我们班的李老师真讨厌,她简直想要我们的命,放两天假要我们做《同步训练》三十页,三十页啊!我恨不得……”这位咬牙切齿的男生一抬头,正巧看到了我,马上咽下了后半句话,扭头吓跑了。
这个男生所说的老师是我校一位教数学的老师。这位老师真的有孩子们说的那么可恨吗?据我了解,这位老师很负责任,很有能力,课上得好,人也长得漂亮,她所教的班级数学成绩几乎年年考第一。她一心扑在教学上,上课认真,下课也认真,还常常牺牲休息时间为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补课。可是为什么她的好心没得到学生的认可呢?简单一句话,这叫“好心办了坏事”。我知道,她让学生在假期完成这么多的作业一定是想让学生考个好成绩,可恰恰是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关爱学生。或者说,这样的做法里也蕴含着“爱”,但这种爱是不科学的,当然难以被学生所接受。
怎样的爱才是科学的爱,才会被学生接受呢?
首先,科学的爱是因势修枝,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塑造。每个孩子的基础不同、个性有异,教师不能忽视这些差异,而简单地抱着将其生产成标准件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这样势必会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想背离,从而导致你的爱出现问题。我们都欣赏过根雕艺术,如果一个像奔马的树根,你执意要雕凿成一座山或者一朵云,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成为废品,劳而无功。
其次,科学的爱是诱发正能量,而非导向消极。爱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看到生命的亮色,体会到生活的希望,从而愿意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学校生活。无论我们有什么借口,如果我们所谓的“爱”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是破罐破摔,甚至是远离校园,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我们的爱不仅是不科学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第三,科学的爱系于行动,而非说教。教师应该善于创造机会,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和学生一起经历生活,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让他们去理解教师的苦心,去探索人生的道理。那种貌似充斥着爱的意味但却空洞乏味的“苦口婆心”,即使“唾沫星子横飞”,教师也是费尽了气力,但往往传递给学生的都是不实在的爱的信号,很难被学生的心灵所接收,奢谈效果也就不可能了。
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八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想讲以下几点:
一 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我校有一位以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他所带的学生在全市前2000名中比重很大,很多家长走后门把自己的子女安在他的班,也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是到了大学后,因为习惯了应试,面对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不能适应,不仅成绩下降,还不同程度的患了心理障碍。这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 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开学初,我校组织全校老师认真学习师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口号,以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桶水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有源头的水。教师应注重教育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和业务水平。而仅仅依靠已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必然要遭到时代的淘汰。所以努力提高教师的师魂迫在眼眉。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幼儿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幼儿期则是关键的关键,而幼儿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师德教育不仅是提高教育素质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因为教育直接影响着一代人!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的动力方面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他们只是辛勤工作在平凡的教育一线,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由此产生的社会动力就巨大;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权衡教师的基本标准。
正师风。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幼儿教师的师德作风要坚持以热爱幼儿、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以爱心、关心、细心、耐心、热心、来关爱呵护每一个幼儿,好的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作为幼儿教师,一是把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幼儿负责任;二是当幼儿有了成绩,不要去借幼儿的“光”抬高自己;三是当幼儿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教师的责任。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的教师形象,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幼儿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有些教师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等。对幼儿不负责的态度,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幼儿得不到真心关爱、真才实学,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个性,长大后甚至会贻害社会,所以良好的师徳是多么重要啊!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幼儿的真心拥戴,家长的好评!
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b]。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师风不正必然学风不正;一个单位同样如此,上风不正、下风难正。所以整顿师风必须严格整顿每个教师的个人作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个别教师的坏作风,也可影响单位形象;同样好的作风,好的教师带动影响整一代人生。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对幼儿负责、对家长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风都是必要的,教师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职业要求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自己的言行举止、道德水准是否符合人民教师的基本标准?然而,现实中有些教师何为教师?何来师徳?简直可以说是五毒俱全,妄为人师的称号!
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浅谈数学作业的批改
摘要:数学作业的批改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全面实施素质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者提出作业批改的存在问题,并大胆的及时和科学地提出批改方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论文数学作业批改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加工。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批改学生的作业呢?这是一个操作的问题,其操作的方式方法会因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个人的性格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和优化,使得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尝试随着当前数学教学的改革,改革学生作业的批改方式也势在必行。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简当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批改作业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一节课一般都要用到前一节课的知识,所以不但要求学生当天完成作业,而且对教师来说,最好也能当天批改好作业,并在进行新课之前把批改好的作业发还给学生,使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能在进行新课之前得到更正,以便顺利地进行新课的教学。
2.科学性原则
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性的”把关“,是批改作业的中心任务。学生要正确地完成作业,必须通过四关:审题关、概念关、逻辑关、语言关。教师批改作业,就是要把住这四关。
3.启发性原则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应该审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刺激作用,以学生有启发为原则。
三、批改作业方法的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3)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从表面上看似琐细而平凡的作业批改工作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深刻的哲理。作为我们教师,我觉得应该善于学习,包括向自己教育对象学习。在这方面,我们既要表现出循循善诱的长者风范,又具有虚怀若谷的学者气度。这样,我们就会在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同时更好地照亮他人、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