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猜谜活动总结(案例13篇)
通过写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思路,形成清晰的思维逻辑。写总结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案例和经验,借鉴别人的成功和失败。阅读这些范文,我们还可以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猜谜活动总结篇一
猜谜语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而大班幼儿对于身边所熟悉的动物的特征、本领及生活习性都有一定的了解并有编谜语的欲望。
在编谜语活动中,开始导入部分,我采用回忆古诗《咏鹅》和猜谜语白鹅的方法,引起幼儿兴趣。
活动过程中:
1、我首先请幼儿猜特征明显的动物谜语,如啄木鸟,猪、螃蟹等,对下面环节起好铺垫作用。
2、再通过《鸭子》的谜语与儿歌对比,使幼儿知道两者的不同。从而找出编谜语的方法及注意点:谜面应简短、顺口,就像顺口溜一样,但谜面里千万不能出现谜底。
3、再采用分别出示各种东西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分析该食物的特点,。最后请幼儿根据谜底的特点试编谜语,通过教师引导使幼儿很好地掌握编谜方法。
在最后复习巩固环节,我给幼儿提供各种小动物图片分组进行编谜活动,幼儿积极性高涨。但其中我发现个别不善表达的幼儿还是缺少表现的机会,再者就是在最后环节有些着急没有很好的让幼儿利用图片多说说,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一定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猜谜活动总结篇二
1.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开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动口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老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几幅谜语图。
2.写好若干条写有谜面的小纸条。
3.画有一棵大树的磁性小黑板,在大树上贴上写有谜面的苹果、梨。
4.准备塑料小箩4只。
5.在大张白报纸上画上两个楼梯。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今天这节活动课,是猜谜语游戏,大家喜欢吗(喜欢)什么是谜语(用儿歌形式写成的谜,叫谜语)谜语通常分成哪几部分(分成谜面和谜底两个部分)。
将全班分成4个组,在黑板上写上1、2、3、4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主持人发给每个代表3条谜语纸条,要求按图贴谜语(每人只需贴两条)。
以贴得快、
正确的组为第一名,依次类推为第二名,第三名……。
例:
什么字,两张口,小口外面套大口。
(回)。
什么字,四张口,里面躲着一条狗。
(器)。
什么字,十张口,有时黄来有时绿。
(叶)。
什么字,千张口,尝酸尝甜人人有。
(舌)。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眼睛)。
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到水里就不见。
(雪花)。
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跳呀跳。
(兔子)。
白天出现,晚上不见,又红又圆,照亮地面。
(太阳)。
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满红头兵,红头撞在黑墙上,一触即发放光明。
(火柴)。
一块玻璃窗,光亮明晃晃,演戏放电影,天天换新样。
(电视机)。
有个朋友好心肠,有方有圆又有长,发现作业有错误,牺牲自己来帮忙。
(橡皮)。
东一片,西一片,只听声音不见面。
(耳朵)。
2.摘果子。
每组选一代表上台,拿一只塑料小箩,让代表到黑板前的“果树”上摘下自己猜得出的谜面(果子),放在塑料小箩里。
在一定时间内,看谁摘得准,摘得多。
摘下后要响亮地把谜底读给大家听。
请大家评定优胜者。
如:
(1)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会写会算会画画,长大建设现代化。
(手)。
(2)小珍珠,真可爱,只能看,不能戴。
(露水)。
(3)小小一排房,开了许多窗。
一阵风吹过,歌声扬四方。
(口琴)。
(4)三口叠一块,莫当品字猜。
你要猜品字,是个笨小孩。
(目)。
(5)角字落头。
(用)。
3.登楼比赛。
两个小组进行活动。
活动规则:
(1)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不参赛的小组,选两个代表作裁判。
登楼。
(3)裁判员手中有5个谜底,检查登楼代表说的谜语是否正确。
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准确、顺利地登上楼顶(先拿到小红旗)。
4.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猜谜语游戏,你们开心吗(开心)希望你们多看书,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了丰富的知识,去参加更多的活动和游戏。
猜谜活动总结篇三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文化。2月14日下午,普贤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赏花灯“猜灯谜”活动。
放眼望去,教学楼一楼走廊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五彩缤纷的花灯高高挂,妙趣横生的灯谜让全体师生不由得驻足流连,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活动现场喜庆的音乐为节日添上了喜庆的氛围,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竞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谜语内容更是丰富多样,从猜字谜到猜俗语,从猜地名到猜日常用语,涉及知识面广、趣味性很强。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仔细阅读谜语,或驻足凝思,或小声探讨。猜中者喜得奖品,兴趣倍增;猜错者不气不馁,再接再厉。飘动的花灯、涌动的人群,使活动现场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元宵气息。
“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既让学生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又开拓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和成功的快乐,深受学生的喜爱。
猜谜活动总结篇四
我今天讲授的是小班语言活动《猜谜语》,猜谜语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来说还是第一次,所以,整堂课我都以故事贯穿,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吸引幼儿,引发兴趣,选材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全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猜谜活动环节,老师选择的都是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很熟悉的一些小动物和水果,我觉得这样幼儿才会感兴趣。另外,老师给幼儿提供了可操作的材料,这样孩子们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不会感觉枯燥,会对猜谜语活动更感兴趣。整堂课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都愿意参加猜谜活动,真正达到了这节课的目标。
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开始老师的提问对幼儿来说搞不清楚,同事建议我直接出示邮递员的图片供幼儿认知,并引导幼儿说出他们是给人们送信的。在猜小动物这个环节,同事建议我每猜出一个小动物,出示一下大的图片,这样便于幼儿加深对小动物特征的了解。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虚心接受同事和领导们的建议,努力学习,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猜谜活动总结篇五
“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到水里就不见。”“白天出现,晚上不见,又红又圆,照亮地面。”“小珍珠,真可爱,只能看,不能戴。”“角字落头。”这些热闹的场景出现在小学的课堂内外。为调动学生庆祝六一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校开展了猜谜语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猜谜语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的有效活动。
遵循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受限的特点,选取谜语时扣紧日用品、文具、食品、蔬菜、水果、动物、植物等内容。熟悉谜语的过程:拓宽了识字的渠道,学习内容不拘泥于课本,可向书本学、向同学学、向家长学等;猜谜语的过程: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有问有答的过程:为每个学生提供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读谜语、猜谜语活动,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同时,情感也得以自然沟通。活动的开展,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以乐促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猜谜活动总结篇六
1.在这次猜谜活动中,活动气氛热烈,幼儿猜谜的兴趣浓厚,情绪高涨。
2、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根据谜面的特征,通过联想,推测,判断,很快找出谜底,师幼配合默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通过这次猜谜语的教学活动,使我对猜谜语这一语言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将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愉快地学,大胆地表达,达到语言交流的最佳效果。同时在技巧方面还需不断学习和提高。
猜谜活动总结篇七
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在我执教的一年级口语交际课《猜谜语》中,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能唤起学生的交际需要,激发学生的交际动机,调动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达到“人人想说”。
在《猜谜语》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入到“猜谜语”的角色中来。
比如,一上课,由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人物“小公主”带领大家进入“谜语王国”,介绍古代的谜语,猜灯谜的风俗,又去看谜语王国里的小朋友猜谜的情景,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我又创设了“我说你猜”的竞赛情境,“小公主”带来满树的红苹果,为猜谜获胜的小组奖励红苹果。灵活的思维,互动的交流,合作的精神开始形成,时时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令人惊叹。最后一个环节是游览“谜语王国”的全班互动情境,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谜语王国”,孩子们可以走下座位,到别的“谜语王国”去参观,去猜谜,去交流。每个孩子包括平时不大说话的孩子在内都积极地参与了这项活动,把口语交际实践落到了实处。
正是通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情境,吸引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才能做到“人人想说”。
“人人想说”只是口语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阅历浅,语言表达还处于生长发育期,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要想把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让孩子“人人会说”,还要发挥典型个例的指导示范作用,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礼仪。
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猜谜时,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小朋友合作猜谜的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想想在小组里猜谜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小组合作猜谜的要求。有了典型示范的引路,又有了学生的观察思考作基础,在这之后的小组合作猜谜甚至整节课里,孩子们都在注意着如何去表达,如何去倾听,如何去和别人交流,这对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有很大促进,让学生在原有口语交际水平上有所提高,真正把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其前提是课堂上的平等对话,有了平等对话,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民主、宽松,思维变得活跃,交际时时互动,学生身在其中,跃跃欲试,“人人乐说”。
猜谜活动总结篇八
猜谜有很多好处,如果能经常参加猜谜活动,一定会受益匪浅。
对同一种事物,人们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认识,所以制谜者也往往从不同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制谜。举“灯笼”为例。
(1)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
纸包火本不可能,却恰恰是本事物的特征。
(2)千屈备,万屈秦,上下两个大屈备。
写其外形特征。
(3)—个坛子两个口,里头坐着红小鬼。
写其内容物。
(4)一个坛子两个口,日里不走夜里走。
与其用途。
(5)竹将军筑城自围,纸将军四面包围,铁将军穿城而过,木将军把守后门。
写其构造。
(6)墙里开花墙外红,思想采花路不通,通得路来花又谢,一场欢喜一场空。
简直是一首情诗,一首情歌。
由此可见,猜谜时需要对事物进行多方位观察,多方位思考。所以猜谜活动可以活跃人的思路,增长人的智慧。
谜语的种类繁多,有事物谜、人名谜、诗词谜、书画谜、科学知识谜、名著谜、字谜等。同时,谜语还有各种各样的“格”,譬如卷帘格、秋千格、徐妃格等。要想成为猜谜高手,就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掌握各种政治、经济、科学、文学、艺术知识,学习猜谜的各种规则和格式。
因此,猜谜能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在娱乐中学习,既增长知识,又觅得乐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有一副谜底是“猜谜”二字的对联谜。曰: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裡狗仿佛,既非家禽,也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猜谜活动总结篇九
猜谜本来就是一项有趣的游戏活动,而我们班的幼儿又是第一次接触此类活动,我相信幼儿一定会对本次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活动前,我已经对教材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次活动时我是胸有成竹。
活动目标是:1.让幼儿体验猜谜与编谜的乐趣;2.培养幼儿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用途等运用形象、有节奏感的语言编出谜面的表达技巧,激发幼儿对编谜语的兴趣。
活动开始,我就用击花鼓让孩子们对答的方式引出谜面:“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喵喵喵,黑夜巡逻眼似灯,白天喜欢睡懒觉,请你们猜猜我是谁?”以激发幼儿的猜谜兴趣。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全被我吸引过来,一个个抢着回答说“是小猫、是小猫……”。看见孩子们兴趣这么高,我就接着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孩子回答:谜面的第一句讲的好像是小猫的样子,第二句讲的是小猫的喵喵叫声,第三、四句讲了小猫的夜晚抓老鼠,白天睡大觉。至此我引导着幼儿归纳出编谜面的方法:在编谜面时,谜面一定要描述出谜底的各种特征,同时谜底不能出现在谜面中。
看到小朋友们涨红的小脸,我紧接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上的小动物的特征编出谜面。可能是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吧!纷纷举起了小手。我先让幼儿们分组编出谜语,再请小组代表来汇报,效果还真是不错。随活动进程幼儿兴致越来越高,孩子们越编越精彩,直到活动结束时他们还都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我自为完成得还不错,也实现了教学目标,大多数幼儿都能根据图片编出谜语来。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有少数幼儿没有照顾到,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编谜语的方法。对这些幼儿还需多下些功夫。
通过活动,我不禁反思:不管是什么活动,只要老师有充分的准备、积极的态度,它都会是生动、有趣的。
猜谜活动总结篇十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更应该回归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民族的崛起灵魂中找到出路。
二、活动目的。
希望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大学文化氛围。扩大同学们对中国字迷文化的了解,提高同学们的素质,同时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三、活动时间。
12月22日下午。
四、活动地点。
三食堂二楼。
五、主办单位。
化生院学生会文体部。
六、宣传工作。
活动前三天在教超处的宣传栏贴上海报。
1、在人流量大的路口贴上地贴。
2、通知各班班长在班级宣传。
七、活动形式。
1、在三食堂二楼的四根柱子上系上绳子,在绳子上挂上灯笼(示意性的),在绳子上系上写有灯谜的纸条,每根绳子上粘上50张写有谜语的纸条。参加猜谜的同学将自己才出来的谜语撕下,并拿到兑奖处登记,在活动接近尾声时集体颁奖。
八、活动分工。
九、风险及规避方法。
1、参加人数低于预期。
可以利用qq群加强宣传,让各班班长帮忙宣传。
2、谜语不够用。
事先多准备一些备用谜语,如果参加人数比较多,谜语不够用就及时答应并粘在绳子上。
3、奖品不够或多余。
在活动进行中时,先不兑奖,把赢得奖品的同学记录下来,在活动接近尾声时集体颁奖。
十、经费预算。
1、海报:1x30=30元。
2、大白纸:1x2=2元。
3、打印谜语:200x0.1=20元。
4、奖品:10x15=150元。
合计:202元。
猜谜活动总结篇十一
为了丰富我校同学的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学习氛围,给同学们营造一个真正快乐、和谐的校园环境,我校将组织开展猜谜语活动。
1、本次猜谜活动要尽量结合各学科知识,切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2、谜语包括字谜、动物谜、日用品谜、植物谜、水果谜等。
1、猜谜游戏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各代表轮流答题,由抽签决定出场顺序。第二轮:抢答,由最先举起答题牌者答题。
2、本次比赛实行淘汰制,按猜出谜语多少决定获奖者。
每班先在本班进行一次小型的猜谜游戏,后推荐5名代表参加学校的比赛。
6月15日下午
校园
猜谜语比赛规则:
第一轮必答题:
1、本轮所猜的谜语分三个主题,分别是动物谜、植物谜、生活用品谜,这些主题都是大家所熟悉的。
2、轮流答题时,每名代表先上场抽谜面,然后将谜面交给主考官,由主考官读完题宣布开始,方可答题。
3、猜对加分,猜错或猜不出来时请台下的本班同学抢答,猜对有小礼品赠送。
4、每名代表必须在规定的30秒钟内答题,答题时班级里的其他人员或观众不得提醒或告诉其答案,否则,视为无效答题。
第二轮抢答题:
1、主持人读题之后,台上各代表举牌抢答,最先举牌者答题。
2、抢答时每人有三次猜谜机会,猜对加分,猜错重新抢答,三次都没有猜对就算猜谜失败。
3、若台上代表实在猜不出来时,可让台下同学抢答。
4、在主持人读完题目宣布开始抢答时各队才可以抢答,犯规队没有此题的.答题权。
猜谜活动总结篇十二
今天我们在小作家课堂上举行了快乐的猜字谜活动,不仅带给了我快乐,更让我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听,老师是开始出谜了。
老师出示第一个谜面:二小姐。我仔细分析着这个字谜,想“二”不就是“次”吗,“小姐”不就是“女”吗”?那么“次”字加“女”字,不就是姿吗?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虽然发现有的同学在窃窃私语,好像知道了答案,但无人举手,于是,我信心十足的举起手,并自信地说出了谜底。我居然答对了!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猜谜的兴趣更浓了,我心里仿佛像吃了蜜似的。
接着陈同俊同学出了第二个谜: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一下子把大家难住了,有的人抓耳挠腮,像只猴子一样;有的人思来想去,却百思不得其解。我也保持沉默,这个题目好像一只专门拦路的老虎一样,很讨厌,我真想把那只“老虎”给赶走,可是我也没想出来了。最后,还是陈同俊同学说出了谜底——“匹”。我吓了一跳,连这么简单的谜底都没有猜到,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随着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有趣的猜字谜游戏结束了,但同学们依然议论纷纷,似乎已沉浸在这些汉字带给我们的快乐中了!
猜谜活动总结篇十三
在我家里发生过许许多多有趣的活动。比如说:老鹰捉小鸡、跳绳吃西瓜、动脑筋吃巧克力……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动脑筋吃巧克力”。
那是星期五的晚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西游记》,二姑妈就下班回来了,我急忙关上了电视机,三步并着两步走到了饭桌旁。饭桌有和蔼可亲的二姑妈、有爱说爱笑的姑父、有年长的宋婆婆,还有一个可爱、顽皮的我。
我们吃完饭,收拾完桌上的零零碎碎以后,我兴高采烈地说:“我们来玩“动脑筋吃巧克力”,好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ok!”我不禁心花怒放,因为我可是动脑筋高手,与我作战,只有当我的手下败将。我们一致推荐宋婆婆当裁判。谁赢了谁就可以吃一块巧克力,三局两胜。
游戏开始了,宋婆婆出了一个题,是“什么破了比不破要好?”姑父和二姑妈都在绞尽脑汁地想,我轻松地答到,:“是破案”!“恭喜你,答对了!”宋婆婆学着王小丫的形式说着,把我逗得哈哈大笑。我高兴地从冰箱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在姑父和二姑妈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把他们气得火冒三丈。
第二题答题开始:有时圆,有时弯。(打一自然景物)。这么简单,三岁的小孩都会,别说是四年级的人了!我不假思索地说:“是月亮!”恭喜你,又答对了,你真幸运!”宋婆婆说道。我又从冰箱里拿出一块巧克力,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想到我马上就要当冠军了,不禁心花怒放。
最后一题答题开始:小明的妈妈在洗衣服,为什么越洗越脏?“因为她用的是脏水”我满以为会正确,想不到宋婆婆说:“no!”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见姑父点燃一支烟,吐了一口,说:“笨蛋,是因为小明的妈妈在帮别人洗衣服。”宋婆婆笑容满面地说:“yes!”“反正我是冠军,何必跟姑父过不去呢?”我在自我安慰着。
铛!该睡觉了,我们只好结束了这次有趣的猜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