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通用17篇)
读后感是对读完一本书或一段文字之后所产生的感受和想法的总结,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读内容,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后感写作是培养我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读完一本好书后,我想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的总结,通过写读后感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在写读后感时,可以多角度思考问题,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的角度来分析书中的内容。接下来请欣赏一些读者撰写的细致入微的读后感,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近日,我心怀虔诚和敬畏,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读罢掩卷,我感慨万千。家书寄语,透过这一封封家书,我不仅感受到了先烈们对于家人、朋友的那份炽热、深沉的爱,更读到了先烈们那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执着的使命担当。这些红色基因必将凝聚磅礴力量,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前行。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烈士__面对死亡毫无所动,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认真感受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不计个人得失,全身投入革命的精神。作为乡党委书记,要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效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发挥“党建+”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各村发展的“造血”能力,通过“党建+项目建设”、“党建+结对帮扶”等方式,有效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为保证我乡党组织凝聚力、执行力,要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机关干部集中学习按年初制订的计划坚持落实,做到提高政治站位,忠诚领袖、看齐领袖、跟随领袖,对标对表,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抓好廉政建设。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要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明确责任多措并举,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全乡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夯实基层基础。
以上是我的学习体会,希望能够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努力,传承红色经典,建设美丽西湖。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二
《红色家书》一书选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革命先辈英勇就义前寄予家人的遗书,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感慨的心情,认真阅读了《红色家书》,深有感触。
每一封家书里包含对家人最真挚的强烈的情感,对信仰最忠诚的坚定,都让我深深的感动。家书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侣和亲属有眷眷深情,对各种复杂环境有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更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每一篇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而又振奋人心,唯将情长寄尺笺,碧血丹心照汗青。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血泪故事,交织出一副又一副革命烈士勇往直前,甘洒热血的感人画卷。
尤其是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一些家书,收录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等各个时期先烈们的心声。这些家书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夜,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字里行间,向我们展现了革命者身处艰险却矢志不渝的英勇气概和必胜信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以下是我在拜读革命前辈们的家书之后的几点体会和收获。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三
“家书”其外形和材质大抵不过是几页纸罢了,但蕴含于其中的重量可不是几页纸所能承担的,其凝聚于其中的情感,足以抨击人心。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便被它大红色的封面所吸引。红色,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引人深思的颜色啊!为了它有多少人甘愿付出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为了它有多少事令人感叹至极,铭记于今!为了它又有多少时间在长河中划下一道深深地记号!但当它在空中缓缓升起,最后飘扬飞舞时,它被世人所知晓,被世人所铭记,被世人所敬仰。这大红色啊!跟血一样的红啊!在历史和如今的链接中,它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而答案就在我眼前的这本书中。我慎重地将他翻开,生怕损坏了一样,瞪大眼睛仔细地阅读那一行行感情真挚的铅字,直到读完一刻也不敢放松。读完后,许久,我默不作息。
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一封封书信的画面,书信的主人各不相同,主人的相貌也各式各样,但他们的眼神却是一样的。他们从长度大小厚薄各不相同的眼睛里折射出相同的光,那光好像是一把火,在眼睛里熊熊燃烧,在黑暗中跳着赤色的舞蹈。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之常情在一封封家书中发光、放大,而这些光似乎交织在了一起,变得极其闪耀,射穿人心,这就是家国之情。这种伟大的情感在这些伟大的革命烈士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乡书中的革命烈士夏明翰,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了青春、牺牲了爱情甚至牺牲了生命!他在给同为革命战士的妻子郑家钧的家书中写道:“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这是怎样的凌云壮志?又是怎样的赤胆忠心?面对他的志向我们敬佩不已;听说他的命运,我们又不禁潸然泪下。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又正好是为这些烈士们唱出的壮词吗?多么令人痛心和惋惜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位位青年才俊为祖国奉献青春,一位位丈夫、妻子、儿女、父母为祖国燃烧生命。他们的鲜血化为国旗上的一缕红在东方初升的太阳下闪闪发光。同时,我又为他们感到高兴。毕竟,他们所奉献的事业终是扬起了!他们所一生至死、无比殷切的中国终是立足世界之林了!他们的名字也将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应该承红色精神,不断学习、进步,长大后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那么,来吧!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一起扬起我中华之富强!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四
阅读了《红色家书》这本书,书中的很多内容都让我十分感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逼下宁死不屈,“为国牺牲”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他们把自己想对家人说的每一句话、想表达的每一份感情,都用一字一句记录在信中。每一封家书背后,都是一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我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先队员,出生在新中国蓬勃发展的美好时期,虽然没有遇到像以前那样残酷的战争,可国与国之间在和平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却一直存在。现在国与国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国防的竞争,更是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们也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才能报效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时代不一样,报效祖国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将来回报社会。
我时刻铭记:是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要加倍珍惜,努力守护他们的革命成果!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五
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书信似乎与我么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曾经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书信是何其珍贵。它们寄托理想,它们寄托壮志,它们寄托思念,它们寄托着革命英雄们为了革命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大无畏精神。这些家书值得我们诵读,这些家书值得我们传承。今天,红色家书我传承,为大家诵读了杜永瘦写给妻子的家书《啪啪的枪声,是我们诀别的标志》。
说实话,刚翻开家书时,映入眼帘的便是"杜永瘦"这三个清晰的大字,然而羞愧的是,知识浅薄的我对于这个为了中国革命牺牲自我的伟大革命英雄却没有任何的印象。在阅读完他的家书后,心中思潮起伏,一对于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精神感到钦佩,二更为自己对于革命知识的淡薄而感到惭愧。
书信中提及,杜永瘦于两日后就要被枪决了,然而在整篇书信中杜永瘦始终以一种欢快的基调写的。虽然我们从书信的字里行间无一不能发现他对于妻子的爱与牵挂,对于老母的思念与不舍,对于未出生的孩子的抱歉,然而这些他并未提出,他自始自终以一种慷慨激昂的语调表明自己对革命的坚定意志。在他心里,小家固然重要,然而为了大家,他必须以歉疚的心抛弃小家,投身于奉献大家的事业中去。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革命英雄只是位22岁的青年。22岁,正值青春年华之季,然而这位少年却永远长眠于革命故土之中。
书信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那份感人肺腑却又激昂的话语"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才干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新时代的我们也必须拥有这份干劲。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亦如杜永瘦所说,唯有干,才有出路。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传递自己的力量,努力让祖国屹立于世界的巅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住那些为了祖国和平而不懈奋斗的革命英雄,唯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站立和生活在这片革命先烈由鲜血换的和平土地上。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六
革命动荡年代,家人的书信,无疑是最好的牵挂寄托。一本《红色家书》,一首革命记忆,一段峥嵘岁月。
从那些浸染人心、感人肺腑、潜然泪下、字字千钧的文字里,读出了激励奋进和向上力量。一封封书信中,我被故事主人公们的那份家国情怀所感染,为他们的儿女情长所感动,为他们的人生曲折经历所慨叹,对家书里面蕴含的一个个情感充沛、感人至深的故事所吸引。烈士陈觉还未来得及与妻子腹中的孩子谋面,便慷慨就义。烈士赵一曼在行刑前给儿子遗书说“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但是“我们难道恋恋于儿女的深情吗”,烈士陈毅安对妻子的信中说道。
对革命先辈开创革命事业的艰难险阻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为革命、舍生取义报家国的斗志所钦佩。“虽然人生自古谁无死,余之死,非匪非盗,非淫非拐,非杀人放火,非贪赃枉法,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含冤负屈而死”,“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只要认清了前途,就是拼命也要去干”。烈士赵允霄在给女儿的遗书中说“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后,掷笔绝别。他们用鲜血染红旗帜,用信仰铸就梦想,这是何等的凛然壮烈、荡气回肠。从中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群像图,亦能探究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今天,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身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更要坚定政治站位,牢记四个伟大,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
读《红色家书》,是一次学习和传承革命烈士们优良的家风家训家教的良好契机。一封家书连接千万家,一封家书背后就有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或治学严谨,或为人宽容,或志向坚定,或仁义,或重孝,或敬幼,家书中革命仁人志士的优秀家风家训让人印象深刻。读这样的'家书,无处不是一种家风家教教育。家风正,政风清,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家风事关作风,家风事关民风,而《红色家书》定是一本生动的教材。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层层的枷锁,锁不住你这独享的幸福的春”。而眼前的一切,是万千革命烈士负重前行换来的,他们的担当责任、奉献付出,为我们的蹄疾步稳、奋力向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手捧着一封封红色家书,靠近的是一颗颗赤胆忠心,传递的是一份爱党、爱国、爱家的人间大爱。抚今追昔,钩沉史海,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用实干托起梦想,用奋斗铸就辉煌。
把红色教育内化于心。一封封红色家书,就是汲取锤炼党性的“心灵鸡汤”。通过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受红色教育、传红色基因的活动,让党员干部穿越时空的隧道,触摸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和质朴情怀,见证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和神圣初心。注重用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大课堂,使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触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找到精神的根和人生的魂,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牢记责任担当,争当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奋斗者。
让红色教育外化于行。结合读红色家书活动,组织开展“忆先烈、找差距、见行动”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追忆历史中传承精神,在学习先烈中点燃激情,认真领悟初心与信念,自觉理解使命与担当,见贤思齐,立言立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坚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初心使命,把光荣传统转化为加强党性锻炼的内在精神力量,把红色家书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在思想上讲政治、讲信仰、讲党性,在实践中比工作、比学习、比奉献,励精图治,埋头苦干,真抓实干。通过把红色基因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勇于改革创新的本领,转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成果,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展示新气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使红色教育固化于制。红色教育作为党性锤炼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读红色家书,不是让人触动一下子、感动一阵子,而是要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正因如此,要着眼构建长效机制,坚持把红色家书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日常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经常性相结合,融入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丰富红色教育的形式,让红色家书记忆犹新、历久弥新,让红色教育历历在目、口口相传,让红色精神浸润血脉、印入脑海。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经常性地鞭策党员干部向先烈学习,使忠诚于党成为一生的追求和一世的担当,自觉做到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
红色家书是党性教育的“精神富矿”,党员干部从中可以感悟一种精神支柱、一种人生追求、一种奋进力量,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觉做到信仰坚定永不变。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八
我在工作之余认真地品读了《红色家书》,感触颇深,这些家书,有的写在紧张战斗的间隙,有的写在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面饱含着一位位共产党员满腔热血的豪情壮志、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和难以割舍的儿女情长。
品读《红色家书》,继承革命遗志,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家书》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坚不可摧,看到了革命爱情的忠贞不渝,看到了骨肉亲情的血浓于水,使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更从中汲取到精神的养分。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者,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越是荆棘满路,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当头,就越需要我们身先士卒,以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品读《红色家书》,摆正自身位置,树立良好家风
作为乡镇干部,要摆正自身的位置,认清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人民群众的信任,既是肯定,也是鼓舞,更是鞭策。只有深刻理解这种信任,才能珍惜手中的权力。家风的好坏,在一定意义上也关乎党风、政风、民风。近年来,很多落马官员,都是没有把守拒腐防变的“后门”,在利益面前,伴侣、子女,被不良的有心人当成了突破口,敲门砖,导致自己走上了不归路。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对子女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好名声就是好家风,是检验自身作风硬与否的“试金石”,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
品读《红色家书》,坚定政治立场,勇于担当实干
《红色家书》让我们深刻理解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遵守我们入党时许下的诺言。聚沙成塔、滴水成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带领瑶里全镇干部真抓实干,学习先烈精神,坚持担当实干不放松,以“双创双修”工作为契机,为把瑶里“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名镇、做好浮梁全域旅游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的确,在诵读《红色家书》的过程中,让我补足了共产党人不忘牺牲,牢记使命的精神之钙。每读一封家书,都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每读一封家书,都让我的心灵受到涤荡洗刷,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百折不挠的精神让我感动不已,他们顾大家舍小家的革命情怀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红色家书是革命者的家书,更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
传承红色力量,坚定对党忠诚的定力。定力滋润忠诚,忠诚铸就定力。烽火年代,无数先辈枪林弹雨壮志不摧,九死一生信念不改,初心不忘坚定信仰。邓贞谦宁折不弯,用词激昂写下“杀不尽头绪流不尽鲜血”;毛泽建就义前写道“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行源于心,力源于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乡镇党委书记,在思想上必须始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使之在臧湾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工作上,必须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强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双创双修”、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发展等各项工作,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传承红色力量,提振实干为民的士气。当今盛世中华,靠的是无数共产党员带领人民大众艰苦奋斗、血泪打拼创造的。陈觉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李大钊在狱中自述“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历史只会眷顾勇敢者、革命者、拼搏者,而不会等待懦弱者、保守者、畏难者。革命先烈们一个个视死如归,生活在和平盛世的我们还有什么借口懈怠呢?我们唯有拿出“舍我其谁”的拼劲、韧劲,真正用务实为民的工作情怀,建立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带领全体干部直面困难,提振士气,逐步破解我乡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弱、干部发展信心不足的难题,在臧湾乡的山水间绘就绚丽多姿的画卷。
传承红色力量,塑造清白做人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刘伯坚在就义之前,给家人的绝笔信中写道:“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无私奉献,这才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们要在全乡上下深入贯彻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整治“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弘扬新风正气,革除作风之弊,树立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良好导向。党员干部带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工作中多做多干讲奉献,不推不拖讲责任,真正做一名让人民满意、让组织放心的党员干部。
红色的革命家书,渗透着先烈血汗,书写的是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展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昭示的是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站在伟大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红色能量,传承红色精神,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做好脱贫攻坚、“双创双修”、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为建设“生态样板,美丽臧湾”,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十
在我出生的年代里,听着老一辈人讲述革命和共产党人的故事是最有趣的。而今,在省委书记、省长刘奇的号召下,全省掀起了读《红色家书》热潮,我有机会、也有理由重新认真地品读回味革命故事。《红色家书》将革命历史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是革命者与家人的心灵交流,包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决心,蕴含着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红色家书》学习专栏中,革命先烈方志敏在狱中《我们临死以前的话》一文让我深深感动,“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是方志敏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也是我们当代党员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我们要弘扬方志敏精神,就是要学习t他对党,对祖国无比热爱,无限忠诚的理想信念,并把这份信念放在日常的工作中,具体我觉得要做到以“三心”促“三做”。
以进取心把事做精。要注重学习,切实增强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意识,把学习作为提升素质完善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所工作的文坊镇是一个有近三万人口的.大乡镇,日常工作必须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才能抓好落实。要突出工作重点,以点带面促全局,党建工作是总抓手,脱贫攻坚工作是政治任务,新农村及宅改工作是秀美乡村建设必须完成项,村集体经济发展惠及百姓,乡村旅游打造意义深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创出新特色、取得新突破、达到新水平,建设和谐秀美幸福新农村。
以感恩心把官做淡。牢记组织培养,抱着一颗感恩组织的心干好工作,看淡得失,敞开胸襟,放宽视野,不求索取,始终保持良好心态干工作。作为镇里的主官,要带头搞好团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凡事要以事业和大局为重,坚决维护领导班子的权威。要感恩家庭。要对家人心存感恩,要常常把家人的期望记在心头、放在心上,珍惜岗位,勤奋工作,以优秀业绩来孝敬父母,善待家人,永远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亲人安心的好干部。要感恩群众。
以敬畏心把人做大。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文坊镇目前各项工作任务都很重,有两个党建示范点的打造,省级贫困村西窑村的脱贫摘帽等。压力越大,工作越繁忙,我们的责任心就得越大,我作为乡镇主官,是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对文坊这片土地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感把镇里的班子带好,把文坊建设好。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我一定要像革命烈士方志敏一样,不忘初心、心系群众,牢记使命担当,努力为农村基层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建设和谐秀美的幸福新中国。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十一
近日,在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的大力推介下,全省掀起了研读《红色家书》的热潮。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该作出表率,于是我利用晚上空闲时间,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中的一些篇章,确实让人感慨万千,体会颇深。
一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都说“家书抵万金”,从一封封语言质朴、热情洋溢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即使他们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周恩来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中既有离别的思念,又有工作上的支持,比起花前月下的爱情多了一份令人称赞、敬佩的成熟和深沉。
二是让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态度。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对于自己走过的路,读后感无论成败,都不应该后悔。对于未来的路更要靠自己来走,而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组成了未来的幸福。”从这些朴实的话语中,道出了我们面对顺境和逆境的人生态度,要脚踏实地做人做事。
三是让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思想的纯洁是一名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经过《红色家书》的洗礼,不仅让我增强了党性,更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十二
“一封家书别生死,几纸笔墨诉衷情”读了卓泽凯给父母的家书,心中敬意不禁油然而生,那代表着一个革命者在面对生死时仍然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灵魂。
相信他在临行前最为牵挂的就是他的家人,他也是一位儿子、一位丈夫、一位父亲,没有人是不惧怕死亡的,只不过他选择了一比活着更有意义的事。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卓泽凯写给父母家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看不出悲天悯人、痛哭流涕的伤感缠绵,有的只是他愿为革命献身,无怨无悔、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正是因为有一批批一代代像卓泽凯这样的英雄人物的流血牺牲,我们才能在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我们才能有今天的美好。
“与家人为伴,日日相依。”这是谁人不向往的生活,但是他---卓泽凯,一位特殊年代的革命者、共产党员,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告诉他,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亡才是他心中的向往。为了让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为了国家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幸福,他放弃伴于父母妻儿身边的机会,为公忘私,为国忘家。
卓泽凯在家书中写到:“人终不免一死,死于枪弹之下更比死于被褥之间的痛快而更有意义,你们千万不要为我感到悲哀或可惜,更不要把我的死当做耻辱。”那种完全置生死于度外,甘愿为革命舍弃一切的'献身精神,我衷心钦佩。在家书落款之前他写道:父母乐知天命的等待光明的到吧。在生死之时,他仍然对革命充满希望,并坚信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能看到革命的胜利,而他,选择了用自己的鲜血铺出这条胜利之路。
对于自己的妻儿,我想他也是万般不舍吧。他说:“我死后,翠自是悲苦,她如能守守之,不能守也千万不要加以反时,再嫁……不是什么去脸的事。”即有万般不舍,无奈更希望家人的幸福,在那个时代,在大家都接受不了再嫁的时代,在他的生死之际,他依然想把最大的幸福留给家人。“对我的儿女们,我就怕父母太娇养了,娇养的结果。必是造成不成器的东西。华长大后,小学毕业即不必进什么中学大学,最好送到工厂去做工。”父母、妻子、儿女……可以想象他的内心当时又是有多么的复杂痛苦,就要离父母妻儿而去,就此辞别这个战乱的世界,用自己的生命为未的光明多争取一线希望,我想,他当时应该是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吧。
卓英雄,那个你用鲜血和生命换的光明,我们看到了。致敬!英雄!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十三
红色家书读后感红色家书读后感-读后感大全近期,重读《红色家书》,重温了我们共产党人那些波澜壮阔、悲壮激昂、感人至深的往事,让我更加执着革命信仰,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从中汲取无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红色家书读后感-读后感大全
近期,重读《红色家书》,重温了我们共产党人那些波澜壮阔、悲壮激昂、感人至深的往事,让我更加执着革命信仰,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从中汲取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色家书》是信仰之基,唯有笃信才能感悟其伟力
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信仰是一种力量之源。“我们虽然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陈觉烈士在遗书中说。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革命先烈们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坚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坚信一定有人能继承他们的遗志。王器民给妻子高慧根的遗书中,深情而坚定地写道:“革命份子如无肯牺牲,革命就没有成功的日子。我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而牺牲,我革命目的达到了。”信的最后,写道:“慧根呀!我不忍说了,继我志呵!继我志呵!”书信字字体现了追求真理、献身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品读这些用革命先烈鲜血一滴一滴写就的书信,让人为他们矢志不渝一心向党的忠诚而动容、而震撼。时至今日,虽然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忠诚于党的信仰不能变。我们要不断从红色家书中获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诠释心中的信仰,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进。
《红色家书》是奋斗之力,唯有奉献才能成就伟业
革命者最年轻,奋斗者最光荣。30多位家书的作者,均是风华正茂、青春勃发的年华,把韶华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就义前,在狱中与敌人顽强斗争,战斗到最后一刻,并以遗书和决笔信勉励着后来人继续革命,直到革命胜利。“杀了夏明翰,还有1后来人”。夏明翰是多么的豪迈和自信。他坚信,他为劳苦大众得解放是伟大的事业,是前赴后继、后继有人的事业,不是无谓牺牲的事业,是一定能够成功的事业!事实证明,夏明翰是多么的伟大,他的后来人实现了他的愿望。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走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更要充满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一定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南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彰显省会担当”新的起点,也遇到发展中的一些矛盾问题,逢事不拖拉、逢难不退却,大力发扬最能吃苦、最能攻坚、最能战斗的担当精神,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群众、引领部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本岗位一流业绩。
《红色家书》是励志之声,唯有担当才能改天换日
一份份家书如一首首赞歌,歌颂着他们面对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歌颂着他们面对牺牲彰显出的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邓恩铭给母亲的决别诗写道:“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继频频慰九泉。”邓雅声就义前给熊竹生写的信中说:“平生从来受人怜,岂肯低头狱吏前。饮弹从容向天啸,长留浩气在人间。”视死如归真壮士,肝胆相照两昆仑。革命者面对死亡,不是乞求敌人的宽容,不是乞怜生还的期望,而是决绝而歌地为革命赴死,为真理就义,为革命献身。面对当前工作的困难和矛盾,事业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与革命者舍身取义相比之下又何足以挂齿呢?要从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中汲取营养,遇挫不气馁,遇困不怨尤,遇难不止步,相信无垠的风光是在事业的险峰的。
《红色家书》是真情之爱,唯有大爱才能浩气长存
封封家书凝结着对党的忠爱、对事业的热爱、对亲人的挚爱、对同志的友爱,穿越时间,让我们仍然能够触摸到这份真情的温度。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里,字字如泣血。“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不教育你,你用实行来教育你。”面对敌人的屠刀,他们用鲜血祭奠伟大理想;面对真情之爱,他们用遗书延续红色基因。一封不到百字的遗书上,用了4个感叹号,他们血性和坚毅背后对家人的刻骨柔情,让人肝肠寸断。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岁月生命巅沛、骨肉分离,对于投身革命的先辈来说,家书也许就是遗书,弥足珍贵。《红色家书》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虽跨越时空,但历久弥新、永不封尘、永不褪色!是坚定理想信念之钙,让我们在品读家书中,不断校正思想偏差,不断剔除精神惰气,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为彰显省会担当贡献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十四
通过对《红色家书》一书的学习,一封封感人的书信,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受到前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及对后人的敦敦教诲。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党员,对家庭建设,对铁路项目建设,我想谈谈学习之后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家庭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红色家书》中老一辈革命家就是以家书为纽带,进行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既反映他们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情真意切。
其中,刘少奇同志致儿子刘允若《每一个人都不应当躲避党和人民的监督》一信让我感触尤为深刻,信中,刘少奇同志能敏锐地从孩子的来信中发现孩子所暴露的思想问题,并站在一个父亲和一个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他“虚心领受同志们的.批评”,“警惕不对的方面,获得及时的纠正”。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
下一代作为祖国的接班人,需要时时加以引导,特别是暴露出一些较为严重的思想问题时,必须及时加以纠正。叶剑英致女儿叶楚梅信中所说,“必须完成你们这一代的责任。”我们这代有属于我们的责任,下一代的责任,必须在时代的角度上加以强调,使其成为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
二、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在党和人民的监督下不断进步完善
“打铁仍需自身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领会精神实质,努力转变学风、作风。
其次,要积极参加党支部专题党课、“每月一课”、组织生活会的学习,多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多与班子成员交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讨论学习,与指挥部员工谈心交心,通过群众找、自己查总结自身问题,并立行立改。
同时,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三公”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廉洁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组织的检查和群众的监督,不断学习进步,完善自己。
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年代,努力做好建设工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对我们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名铁路建设管理者,要在兢兢业业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同时,积极开拓创新,结合现有的条件积极探索铁路建设新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铁路建设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与推广,“撸起袖子加油干”,为黔张常铁路建设不断奋斗。
以上是我的学习感悟,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十五
天气晴朗时候,我喜欢搬凳子坐阳台边晒太阳边看书,乐得自在。只是这一回,手中捧着的是偶然得到的《红色家书》,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却一字一句像针扎着我的心。
《红色家书》虽然只是收录了当时战争期间五十多份普通人的家书,牵连三十多户家庭,但是每个字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动着我们。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用于此书的背景再贴切不过。《红色家书》书中描绘的是众多革命战士背后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友情的一系列感人故事。爱情,亲情,友情,我想,我最在乎的是亲情。
1924年12月,著名抗日名将吉鸿昌在殉身前写下这封给妻子的家书,“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在这封家书里,吉鸿昌作为一名战士,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唯一割舍不下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当我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滚落,我突然间想到了我的母亲。
那一年我就读隔壁镇上的高中,因为肚子疼的厉害就请假回家,母亲起初以为是普通的肚子疼并没有十分在意,结果我疼了一天一夜,几近虚脱,母亲在我一夜的辗转反侧中着急的到处打电话叫医生。村里睡的早,医生也少,恰好医生不在家,母亲急得团团转,就在那样的大雨天的晚上,母亲毫不犹豫骑上电动车载我准备到镇上的医院。屋漏偏逢连夜雨真的一点也不假,电动车在大雨中倒霉的坏了,母亲一步一步推着车从我们小村到了镇里。母亲的衣服湿透了,只有我,温暖的躲在雨衣和母亲的怀抱下。我并不记得那段路究竟走了多久,但我一直都知道,只要我的母亲在身边,我就拥有全世界的温暖。
那天之后没几天便是母亲节,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从来没送过花的我准备了一大束康乃馨。在回家途中我准备了一肚子的肺腑感言,却在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只是羞涩的说了一句:“今天是母亲节,我就买花了。”
母亲只是责怪我乱花钱,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小心翼翼的将花插进祭台前的花瓶里。当我还沉浸在对母亲的第一次“表白”时,我听到楼下的母亲自豪的为经过的邻居介绍里这花,“我女儿今天买的,母亲节的花,这孩子,真浪费钱”。我没有看到母亲的表情,但我仿佛看到了她脸上的微笑。
这两年,母亲的年龄渐大,体力也大不如前了,前段时间做了手术后一直在家休养,给家里的钱她也不愿意收,总说我才刚毕业,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以前我总在想什么是爱,也许现在我才开始慢慢懂,就像我现在作为一名老师,对班级里的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总爱操心她们的方方面面。现在的我就像我的母亲,期盼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却又勿需任何回报,也许一句谢谢就是最直接的感动。
那些家书的`作者都已经不在了,可是家书是带着感情的史料。亲情作为血缘文化的非物质载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著名作家苏叔阳先生则针对家书的情感发表了感言:“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这些普通人的红色家书所表达的都是真情实感,不是空洞的理论和豪言壮语。母亲不识字,在外读书这些年,我并没有在信中写过只言片语,也较少在话筒中说过关怀的话。
那些家书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中生存,那些随战争逝去的青春和生命都不再重演,那些字里行间透着深深的情谊如今化作纸上的文字,静悄悄的,像是没有发生过似的。可是当我们读着这些家书时,心里头由衷的哽咽,它像灵魂一般入侵我的身体。我在享受着那些作者最奢侈的亲情,那是在他们看来最遥不可及的爱,而他们大多战死了,留下许多对家庭的牵挂,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十六
《红色家书》,让我在书信中领略一段真实的故事与悲痛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书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时空,激励了内心的红色情怀、这股红色的清流,正是我们丰富精神力量的源泉。
都说"家书抵万金",从一封封语言质朴、热情洋溢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献身革命不还家,卿奉双亲务桑麻。更嘱贤妻一件事,还当培育革命花。”即使他们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捧读《红色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无私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革命时期岁月峥嵘,承平年代追忆初心。正如__党代表、江西绿能农业董事长凌继河所说,这次南昌市《红色家书》线上诵读,创意特别好,将《红色家书》与新媒体完美结合,形式新颖,公司很多员工都自发地诵读,因为非常方便,也很有意义。这种方式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尤其是重温革命先烈报国为民的历史,激励着大家更加坚定地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热潮。
__曾说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它是一座灯塔,为你在迷路中指明方向;它也是一股力量,让你在混沌中仍不绝希望;它更是一剂良药,使你永远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状态。回望《红色家书》,站在新时代,我们更要从《红色家书》中读懂革命先烈的愿望与期盼,不忘初心,务实担当,走好新时期长征路。诵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篇十七
翻开《红色家书》,就是翻开我们共产党人那部波澜壮阔、悲壮激昂、感人至深的往事。97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97年后,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在这97年里,无数共产党人为了理念信仰付出了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时光荏苒,我们已经见不到先烈们的鲜活身影,听不到他们的呐喊呼声,但透过这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我仍能感受到他们不停跳动着的心脏,触摸到他们高尚纯净的灵魂,领悟到他们矢志不渝的初心。
一封封红色家书,迸发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信仰。裘古怀烈士在就义前给妻子桂芬的遗书上写道:“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临刑前,他神态自若,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杨匏安烈士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甚至连蒋介石亲笔写的两封劝降信都被严词拒绝,他说:“死可以,变节是不能的。”邹子侃的父亲花钱帮其保释出狱,但要求写一张“悔过书”,邹子侃闻后怒斥典狱长,并写信给父亲:“宁死也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毅然回到了牢房。他们用自由和生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封封红色家书,挥洒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李鸣珂烈士在狱中向同志们发出了“切莫为我空悲痛,愿对准我们的敌人猛攻!猛攻!”的呼声,在赴刑场的路上,他沿途大喊“共产党万岁!”,毫无惧色,如登讲演之台。贺锦斋烈士在深陷重围、敌我力量悬殊之时,抱着战死沙场的决心,立下了“我决心向培养者教育者贡献全部力量,虽赴汤蹈火而不辞!”的誓言,与敌人拼死一搏。英雄,就是即使身处绝境,仍能发出令敌人胆寒的怒吼,让对手也不得不敬佩他们的英勇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