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论语五则心得体会(案例16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起到互相学习和借鉴的作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结尾的总结和概括,给读者以启示。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源头之一。作为高中学生,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领会其中精神。我通过学习论语,获得了不少心得体会,下面将就此谈一下。
第一段:学习论语的重要性
学习论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面对它的内容——文言文是我们必须克服的阻碍。毫无疑问,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一大挑战。但是,在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和关键词语后,读懂它的难度便会大大降低。此外,学习论语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一部经典著作,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道德价值观。因此,高中时期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尽可能多地领会它的精神内涵。
第二段: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
论语一直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不仅强调个人的修养,还强调家庭、国家和社会的秩序和治理。在现代,我们不仅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提高,也要注重对家庭、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的慈善和贡献,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义务和担当。
第三段:学会尊重长辈和保持谦虚
李克强总理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论语是中国的基本礼仪之一。” 这反映了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的影响。在论语中,几乎没有不表扬受尊敬长者的语句。譬如,子路正在讨论如何懂得道德,却突然问了孔子他和他的兄长头上有哪些发髻,向孔子致敬。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论语倡导的是尊重老年人和助人为乐。因此,我们应该从小事开始,从学校、家庭到社会,尊重长辈,传承美好家风。
第四段:缺点与不足之处
虽然论语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但它毕竟诞生于很久以前,很难避免缺点和不足。譬如,在论语的某些部分,孔子很少提到艺术和音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孔子对知识进行了限制,认为音乐是追求最大快乐的一种艺术形式。当然,在现代社会,我们很难否认艺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这也许是论语思想中尚待不足之处。
第五段:总结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论语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一样,需要我们青年人积极接受并践行。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缺点和不足,接受和发展新的思想,创造更美好的社会。总之,学习论语的过程让我们获益匪浅,让我们明白,传统文化也有很多积极的内容,需要我们耐心学习和传承。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二
《论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它不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学习《论语》这一课程中,我获得了许多的启发和收获,下面将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学习《论语》的心得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二段:重视道德教育
《论语》中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我认识到人的修养、品质与待人接物等方面非常重要。比如,书中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等等,这些道德观念一直影响着国人的生活,且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更是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论语》,我深刻领悟到道德修养是一种与社会行为紧密相连的东西,它既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守规则,也要求我们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
第三段:学习功利主义
《论语》中也涉及到许多现实问题的讨论,比如典型的“知识与行为如何均衡?”“权利与义务的辨析”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笔者的生活中和思考中所遇到的,而且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论语》的启示,促使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做出了更为科学和实际的规划,让我学会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去改善自己的处境。学院派主义的功利主义与《论语》中的经济学思想相似,通过学习这一课程,我对利益和成果的伦理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意识,对于我个人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段: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
《论语》不仅包含了哲学思想,还体现了孔子的社交智慧。在高中生的社会成长过程中,“相处”一词不仅仅是沟通,实际上也是一种相互理解与尊重的过程。我通过《论语》如何去“相处”中受益匪浅,学习到了一些社交技巧以及与人沟通的技术。还学到了如何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很好地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在互相协调中创造共赢的结果。
第五段:总结
总之,《论语》是一本让人陶醉的经典。学习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对这些思想的理解能力,还需要具备一种与生活互动的能力。这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也能谋求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平等和善意的协调。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将努力不断地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论语》的内容,积极地运用其思想精髓,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注入新鲜的活力和动力。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三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通过学习论语,我体会到了许多宝贵的道理和智慧。首先,论语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其次,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再次,论语告诫我们要注重思考和实践;另外,论语传达了尊重老师的重要性;最后,论语还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细节和礼节。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与读者一起分享我在学习论语中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论语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养性、尊德重义的教导。例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告诫我们要注重修养个人品德,而“君子不器”则教导我们要注重培养内在的道德修养。这些教导告诉我们,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仅要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更要从内心去做到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人,做一个有道德、正直、诚实的人。
其次,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子强调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学而时习之”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温故而知新”也告诉我们要通过回顾和复习已学的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些教导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再次,论语告诫我们要注重思考和实践。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要善于思考和实践。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思考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从中获取智慧。同时,“言寡而思多,行难于其思也”则告诫我们要把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事情的本质。通过学习论语,我认识到光有空洞的理论是不够的,只有在实践中思考和总结,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另外,论语传达了尊重老师的重要性。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表达了对待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并学习身边的长辈和有智慧的人;而“君子不器”则强调了要专心跟随老师的教诲,虚心学习。通过这些教导,我明白了尊重老师的重要性,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引路人,只有尊重老师并真正聆听他们的教导,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成长。
最后,论语还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细节和礼节。例如,“君子辩不义,即诛”告诉我们应该讲求公正正义,并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和批判。同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告诉我们要通过文雅、懂礼仪的言行与他人交流,以此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教导教会了我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和做好每一个小事,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而礼节可以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添增和谐。
通过学习论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和体会。通过论语,我学会了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重视学习和实践,尊重老师,注重细节和礼节。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论语中的智慧,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加入到学习论语的行列中来,从中获取智慧,提升个人修养,成为更好的自己。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四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决定花时间去学习《论语》。起初,我觉得它只是一本古老的书,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地发现了它对我日常生活的启迪和指引。
第二段:《论语》对人生价值观的启迪。
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对人生的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权利。同时,学习《论语》也让我明白了诚信、忠诚、勇气、正义等等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这些价值观不仅帮助我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还让我更好地与社会交往。
第三段:《论语》对人际关系的指引。
学习《论语》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意味着只有尊重并接受彼此的差异,才能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论语》中的故事也告诉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重尊重和沟通,这样才能达到长远的合作和共赢。
第四段:《论语》对价值和信仰的理解。
《论语》还启示我了关于信仰和价值的理解。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另外,学习《论语》也让我认识到,价值观不仅是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内心信仰。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炼,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自己的内心信仰。
第五段: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论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理解《论语》中的故事和言论,我在自己的人生中感受到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智慧光芒,得到了自信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我相信,《论语》的智慧会伴随着我一生。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五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学派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论语是我们学习与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指南。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感悟颇多。下面我将从“人性善恶”、“孝悌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与思考”、“持之以恒”五个方面,谈一谈我对学论语的五则心得体会。
首先,论语通过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启示我们要始终保持善良之心。在《述而第二》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他表达了他对人性本善的信仰,认为通过言谈和外表并不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仁慈和善良。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只注重表面和外表的印象,而忽视了对别人的真诚和善意。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意识到,一个人的品行和道德素养才是衡量他是否优秀的关键。
其次,孝悌在论语中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强调了家庭观念的重要性。在《学而第三》中,孔子谈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他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了解并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愿,同时也要体贴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学习论语让我明白,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只有在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潜力和实现个人价值。
第三,论语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在《为政第十二》中,孔子强调了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国家需要不仅仅是优秀的领导者,还需要具备公民的高度道德觉悟。相对于个人修身来说,家庭是人与政治之间的重要纽带。学习论语让我认识到,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有道德修养的公民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论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在《学而第七》中,孔子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提高自己。论语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塑造我们的品格和思维方式。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持之以恒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子罕第四》中,孔子说:“不听老人言,吾执不遗。”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即我们要虚心听取前辈的教诲,并将其坚持下去。这个道理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放弃。通过学习论语,我明白了每一次坚持都是一次积累,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通过学习论语,我对人性善恶、孝悌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与思考、持之以恒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够真正践行这些理念,并将论语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六
导言: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自问世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敬。作为一部至理名言的集合,论语教导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经过我的学习和思考,我领悟到了一些论语中的精神,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实践。
第一则:立身以正。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一位政治家的期望。一位政治家应该以德为准则,以正直和公正的品质来治理国家。身为普通人,我们也可运用这种精神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对我而言,立身以正意味着我要坚持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我要坚守正道,不受诱惑引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品性和人格。
第二则: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教导我们要言行一致,做到言出必行,行动后果。这挑战人的自律和奋斗能力。对我而言,我发现真诚和信守承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诚信不仅体现在我们与他人的承诺上,还包括我们对自己的承诺。通过言行一致,我增强了自己的信誉,得到了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第三则:温故而知新。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温故而知新,才能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不断学习的乐趣。通过读书、旅行、与他人的交流等方式,我拓宽了视野,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实现了个人的进步。
第四则:耐心与恒心。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持久性和耐心。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坚持和付出。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我逐渐养成了耐心和恒心。这种品质使我能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持续不断地追求卓越。
第五则:行善积德。
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行善积德。行善的人会根据道义来行事,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在生活中,我尽力去帮助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同时,我也明白行善积德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日复一日地做善事,积累善德。
结语:通过学习论语,我领悟到了一个道德和精神的世界。立身以正,言必信行必果,温故而知新,耐心与恒心,行善积德,这些精神与智慧指导着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运用论语中的智慧,将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够活出真诚和智慧,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七
读国学《论语》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为河东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八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论语》涉及中国哲学、伦理和道德等方面的思想,因此它一直是中国人学习、借鉴和推广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是要分享一下我学习《论语》的五次体验和感受,同时阐述《论语》对我个人的影响。
第二段:学习《论语》有助于提高智慧和思辨能力。
学习《论语》是一种对人类思想智慧的探究与发掘,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和智慧水平。《论语》的语言简练、言简意赅,每句话都是精品,读起来让人思索和沉淀,同时也是一种通达人生的反思和智慧叠加的过程。学习《论语》可以让我们掌握深邃的思辨能力,并提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敏锐捕捉生活百态中的情感和哲理。
第三段:学习《论语》有助于增强不断追求进步的信念。
学习《论语》会让人产生一种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自我的信念,毕竟《论语》中的汉子们都是那么优秀潇洒自持,他们的人格魅力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可以影响着无数个有志青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不论是从职场上还是家庭上,我们都应该持续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和有胸怀的人。
第四段:学习《论语》有助于加深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国一贯倡导的道德和思想,学习《论语》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准确地理解祖国、感受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对家国之间的情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阅读《论语》中的文章,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也让我们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五段:学习《论语》有助于提高道德水平。
“仁爱”、“孝顺”、“忠诚”等是《论语》提倡的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论语》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我们的人生道路是一种莫大的影响。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可以对旁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只有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并践行正义的人生的基础上,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体现出更正确更适合的行为方式,最终达成真正的人生价值。
结论。
总之,学习《论语》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人格和行为,让我们受益终生。《论语》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深深的底蕴,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价值意识。我们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将《论语》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让它时刻在我们的心头激荡,引领我们走向更加明智高尚的人生状态。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九
一、导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人之言行录,它展现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原则。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其中的智慧和道德教诲,也深刻理解了其中的诸多心得体会。
二、守正而不懈怠:《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君子上达而不骄,下达而不怠。”这句话形容了一个真正的君子要从容不迫地处理上下级关系,既不要因成功而骄傲,也不要因失败而灰心丧气。在这句话的启发下,我明白了无论在成功或失败之时,都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目标。当取得一定成就时,不应骄傲自满,而是要反思并继续向前努力;当遇到挫折时,也不应气馁,而要勇敢面对和积极克服。
三、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论语》中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语提醒着我们永远都要保持求知的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广阔和无穷,也体会到了取得新的进步和成就的喜悦。同时,《论语》还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他人,不断传承和创新。通过教育,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他人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言行一致,做一个有品德的人:《论语》中的另一条教诲就是说话要谨慎,行为要一致。这是孔子对于道德的高度追求和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说一套做一套的人,而《论语》中的这条教诲提醒着我们始终要保持言行一致,做一个有品德的人。只有通过言行一致,我们才会建立起他人对我们的信任和尊重,并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五、尊师重道,知行合一:在《论语》中,孔子表达了对于师长和道德的尊重。他认为尊敬师长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基础,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理解到了教育的真谛,即知行合一。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应该将其付诸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道德的力量,并将其变为自己的品质。
六、结语:通过阅读《论语》,我汲取了许多智慧和道德教诲。其中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等原则,都给我带来了启迪和指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并将这些智慧运用到实践中,做一个有品德和素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十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了人生追求成长的阶段。论语作为中国文化中一部最为经典的文献,因其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语言而被广泛传扬。学习论语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认知自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五条心得体会。
第一条:明辨是非。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多了解别人,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对于自己的成长、人际关系和生活,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样,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才能做到自己的定位和不为所使。
第二条:学会尽心尽责。论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一句话告诫我们,要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到尽心尽力。在学习上,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思考并且勤于笔记;在工作上,既要努力完成自己被安排的任务,也要善于寻找突破口并且从中发现更多的机会。总之,无论是在哪个领域,要做到专业、负责任,才能达到人生的价值。
第三条:虚心求教。论语中有一个故事: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又,朋友之于我,友谅而已矣。”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和水平。向老师、同学或者身边的朋友请教,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不断被改善和完善。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成熟、越走越自信。
第四条:坚忍不拔。论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告诉我们,学东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去学习、积累和体验。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放弃,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耕耘早期的成果,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第五条:尊重他人。论语告诫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和他人的感受。在生活中,我们无论对待任何人,都要抱着与人为善的心,才能让人际关系和谐稳定,从而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圆融。
总之,学习论语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道德智慧,而且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持。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达到多方面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十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先说对人的分类与判断,我们学论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就包括了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在这一节课,我的到的对君子与小人的分辨是这样的:君子是有价值观、原则与思维方式的,所以学习任何知识都会学得比较好,因为掌握了方法,所以君子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没有局限(君子不器)。君子也是二元以上思维,所以与人交往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不去攻击别人(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在学术上的另谈),君子先做事然后再说自己做的事,这样既不会有空话(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也能用在判断事上)。
小人呢?没有自己的原则、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也是一元或元都不元的思维,只能掌握有限的数量较少的.知识,并且因为没有思维体系把知识串联起来,所以能做的事是固定的,像一个器具只能做相对于君子来说是少得多的事情(“小人器也”君子不器。当然,君子不愿意学某些东西或者有些东西不学另当别论),因为没有自己的原则,所以喜欢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经常变脸,跟谁在一起都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小人比而不周,同而不和)。
温故而知新也是一种思,但是要结合学,否则光学不思,就会迷惑,如我在上文举的愚人的例子,典型的只学不思,甚至我怀疑是否学了(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呢?这种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想到了歪路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为没有学(思而不学则殆)。
近日,岔河中学的张校长来我校做了一次报告,他所在的学校推行国学文化,张校长本人对《论语》研究颇深,我也静心读起了《论语》。
俗话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举足轻重,其文化影响与政治地位都是其他学术无法相比的。因此,《论语》成了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先贤政要的必读科目。可以说,大凡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论语》的。对于《论语》的解说也很广泛,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读《论语》。真是不读不知道,读过才知道孔子着实伟大。他的远见卓识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就是对几千年后的我们也深有启迪,有着烛照千秋的意义。
孔子作为一代巨人,他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所以言语间总围绕着“教育”这一主题,离不开“育人”两字。大家知道,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我认为,这五个字既可以作为教育人的至高境界,也可以看作评价一个人好与坏的标准。你教出来的学生如果能达到“仁义礼智信”,你就是成功的教育;一个人如果能作到“仁义礼智信”,他就是一个好人,心得体会《读》。所谓“仁”,就是爱人,要有一颗爱心。仁是做人的基础,有爱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一颗博爱之心、恒爱之心,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所谓“义”“礼”是说做人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遵守纪律、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与我们对学生进行的礼仪常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其实是吻合的。“智”就是知识、智慧。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培养智慧。作到“活到老,学到老。”身为教者,更需要经常读书学习,通过读书完成知识的更新,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信”就是做人要诚信。
我是一名教师,所以我更关心《论语》中关于教学的言论。孔子在治学上非常严谨,他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学而不厌”,“敏而好学”,“博学而笃志”;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要学会谦虚,学会“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孔子对学习非常重视。他还特别讲究治学的方法,强调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视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我就像是穿越了几千年的时光隧道,来到了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和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面对面的对话。我从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博学多才、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吻合,但其中的一些真知卓见,对我们深有启迪,可谓高屋建瓴,烛照千秋。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十二
今天心血来潮,翻了翻给女儿买的课外优秀读物《论语》。
当看到下面这亲眼目睹一条颇受启发。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文就是:
子张向问孔子请教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多谈谈别人的意见,有疑问就保留,小心谨慎地说出无疑问、有把握的事,就能减少错误;多看看,保留疑问,谨慎地施行无疑问的事,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从事小学中层领导几年了,活没少干,事没少做,成绩也没少出。可是人际关系及上下级关系处得就是不怎么样。有时候回顾原因是没有自己没有能力,一般来说埋怨自己不会处事。有人说,做得多就错得多。当今天看了孔子教导弟子的话之后,我才知道,其他工作只凭热情是不够的,人要善于倾听和观察。人长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么的呢?绝对不是摆设,眼睛和耳朵是大脑的前锋侦探,大脑司令部或先锋反馈的消息再指挥嘴或手等做出语言根据行动。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闻阙疑”,多方面听取意见,然后自省经过大脑的全面思考和正确假设,确定无疑问有把握的方案,再“谨言”,而无把握的方案,就可以弃之不言,谓“其余”。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见阙殆”,多方面了解借鉴曾经出现过的类似的有过失和问题的政治事件,反馈给大脑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确定无疑问的路子,再“慎行”,而无把握的'路子,或者经别人路子标定不可行的路子,就成为“其余”之列了。
孔子说,只有这样,你说错话,并谓的机率会很少,你后悔的次数也绝少,这样就“禄在其中矣。”
可看孔子的取舍观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勤于借鉴利“前车之覆做后车之鉴”。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善于听取众人的意见而做出明智的选择。后悔这样才会不做或少做内疚事。
读到下面这句时,也感到汗颜。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换车字旁音为倪),小车无軏,(音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话说,一诺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没有讲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中学,说好了,把投稿教诲地址发给那个小学的教导主任的,可是回来之后,电话把那个邮箱和电话不知道放哪儿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没有寄。心里很是愧疚。可是等后来找到邮箱的时候,那个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儿了。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布置学校教师学生做中小学手工制片的事情,有的班级做得很严肃认真,像此类的活动,一定要评比,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可是由于自己工作拖拉,没有认真的评选,也没有及时地总结,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从此以后对此类事情事情要引起重视。必须明确规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下会制做,让别人知道做的结局怎么样,有布置有检查,才能落到实效。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十三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于丹教授在此书中是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看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但每个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点就是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与人为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
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和磨难,怎么样来面对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幸?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她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们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不要抑郁于胸,要学会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十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泽厚说:"学"者,学为人也,。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可以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实践。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快乐的么?"学"固然是快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快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理想的家园。所以他认自己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习也!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学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乐而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九万里的风等待扬起东海的波涛,托举鹏翼扶摇碧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曰朋,来当然是切磋修养,研讨学问的;又自远方,山高水长,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难得一见,这实在是可以快乐的事。"何时共把盏,重与细论文",这多少古人所临风怀想的美景。
然而细细想来,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理解:难道朋友都在远方?近处无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也是孔子所欣赏、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谁与归?"现实生活的周围却往往没有这样志同道合者!
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却照不亮附近凡人们的双眸!凡人们会告诉你:太阳再鲜艳,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脸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脏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独的。所以他期待远方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他的光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寂的柴门,等待远来的寻芳者扣响,打开一个尘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伟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超越了他的时代;还在于他有更远大的抱负。而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奈何这世上,谓我何求的人远比谓我心忧的人多!更有甚者,人们总是习惯用石块、鸡蛋来迎接启蒙者、先知者。
胆怯一点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点的人,毁誉无动乎中,荣辱在所不计。即使是举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可是当一个君子,真的好难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声无奈的叹息,袅袅了千古!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十五
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因为在《论语心得》中,没有寻章摘句,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从教条到教条、从书本到书本的搬家,一切都娓娓道来,将孔子从圣人的高位复原到脚踏实地的.师长,将圣贤经典点化为隽永心语,不故作高深,不矫情卖弄。
喜欢于丹的《论语》心得,喜欢书中渗透出来的那种快乐的生存态度,于丹称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我们用最快捷的方式,把于丹解读的《论语》据为己有,品味到一道精神的美餐,用孔圣人的话理解生活,用于丹的心得面对周遭,学会快乐的人生态度,努力创造自己的快乐生活。《论语心得》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样,穿越时空的尘埃,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将经典转换成朴实、易懂的语言唤醒我们内在的心灵,找到一种平和却又温馨的归宿地与栖息地。而我们也将在圣人的智慧照耀下学会怎样去工作、怎样去生活,追求到我们所追求的快乐人生!!
论语五则心得体会篇十六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着看着竟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
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令我深思熟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们班这个小小的集体也会有“姚明”“王羲之”“达芬奇”“宋祖英”“华伦庚”“冰心”等。有的人学习不好,可是篮球却是动若脱兔;有的人体育不好,可是书法却是龙飞凤舞;有的人书法不好,可是绘画却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绘画不好,可是唱歌却是娓娓动听;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却是满脑子的数学;还有的人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倒是写起作文来便妙笔生花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啊。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每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导我们,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我们要多向我们身边的所谓平凡人学习他们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树丛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边许多的植物滋养下茁壮成长,并且长成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树之所以高大,因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伟岸,因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壮阔,因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闪光,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平凡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