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游记(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白鹤梁游记篇一
大家好!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温雨嫣,大家可以叫我小温,我希望带给大家如春风般温暖的服务。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首先呢,我想为大家先将长江三峡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俗话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说到长江三峡,不能不提长江。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
当长江流到重庆市奉节县时,便冲开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美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呢,是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其其间的宽谷地段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衢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驶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朋友们,知道吗,在长江三峡宝库中还存在着另一处瑰宝,那就是白鹤梁!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它自西向东延伸,与江流平行,呈现14.5度的斜度向江心倾斜,常年伏没江中,只有每年冬春季之交,水位较低时才会部分露出水面。相传在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 这就是名扬中外,被誉为世界水文奇观的“白鹤梁题刻”,1988年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常年受到江水浪潮冲刷,石梁形成了上中下三段,被誉为水下碑林的“白鹤梁题刻”,主要分布在220米长的中段上。据考察,石梁上刻有自公元763年(唐广德元年)至当代,白鹤梁共有题刻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计三万字。其中,有姓名可考者300余人,留下了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现代1200余年的史迹。白鹤梁所记载的1200多年的枯水水文情况,忠实地记录了唐朝广德元年以来1200余年间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系统的反映了长江中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的规律,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白鹤梁题刻堪称“长江古代水文站”,可说是“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水利专家们据以上研究推算,得出长江枯水水位和洪水发生的周期,为长江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为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成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动工兴建,提供了确切可靠的科学依据,可见“白鹤梁题刻”科学价值之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朋友们,白鹤梁更令人敬佩的是,古人铭刻的石鱼水标和现代水文站测量水位升降的原理相同。用固定水标系统观测江河的水位变化,至今不足百年历史,而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白鹤梁上镌刻的石鱼,就起到测量水位变化的作用了,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和聪明才智的体现。为此我深深为我们国家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感到自豪而骄傲!
“白鹤梁题刻”不仅很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而且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可说是书、艺、文三绝,美不胜收,100多段文字题刻共三万多字,既有古今官员,文人墨客的手迹,又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氏题字。
其中,白鹤梁上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这些石刻当中最出名的得算唐代的所见鱼和清代的双鲤鱼。
白鹤梁石刻历来为世所重视,那是因为它既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又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由于江水每年枯盈不同,前人刻下的石鱼并不是每年都能露出水面。人们慢慢发现,石鱼“露面”的第二年往往是个丰年,于是乎,“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的说法就流传开了。
各位朋友,白鹤梁的游览已经圆满结束了,非常高兴今天能陪同大家一起参观白鹤梁,同时也谢谢各位对我的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希望大家旅游顺利,一路玩得高兴!
白鹤梁游记篇二
各位团友:
大家好!
我是来自重庆旅行社的导游,我姓x,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这是我们的司机x师傅,别看*师傅年纪轻轻,驾驶技术可是一流的哟,所以我们大可放心乘坐。在这里,我代表旅行社对各位团友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欢迎,同时,也希望在我们两的真诚服务和各位贵宾的支持下,在重庆的享受得到一个圆满的快乐的旅程。
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相传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
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白鹤绕梁留胜景,石鱼出水兆丰年。
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世所重视。它既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又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鹤梁上刻有“枯水季节,若石鱼出水面,则兆年丰千年如许”的石刻题记。
之后我们去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已于20__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整个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保护壳体。游客朋友们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保护体内还安装了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白鹤梁水下保护体将犹如一个璀璨的水晶宫。游客朋友们可在长江防护大堤上建造的陈列馆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同时,少数专业人士,还可通过潜水的方式参观白鹤梁。
好了,现在我们前面马上就要到景区了,请大家做好下车准备,去感受这神奇的景观吧。
白鹤梁游记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游览参观。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黄。非常高兴有机会可以为大家服务。愿迷人的白鹤梁和我的服务可以为大家带来一段轻松预约的旅程。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白鹤梁的概况。涪陵白鹤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之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景区,是浩瀚江水中的岩砂质天然石梁。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共有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两尊,白鹤一双,主要分布在长为220米的中段石梁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题刻常年没于水下,只有冬春季节江水枯落时才露出水面。不过,因为三峡高位蓄水,为防止白鹤梁从此以后淹没水中,所以在20__年2月开始修建水下博物馆用来保护题刻,水下博物馆于2020__年底竣工。
白鹤梁,故称巴子梁。关于其名称的来历,一说是因为白鹤群聚集在梁上而得名,还有一说是相传唐代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来得道,乘鹤西去,故名白鹤梁。梁上石刻常年没于水下,只有在冬春季节江水枯落时才露出水面。古代人以刻石鱼作为枯水水标。每当江水退、石鱼见,就意味着一个少雨的枯水周期已经过去,丰收年景即将来临,因此又有“石鱼出,兆丰年”之说。
白鹤梁共记载了自唐朝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资料。石刻鱼中最著名的为唐代所见鱼和清代重镐双鱼,并作为原始枯水水标,经现代勘测:“唐代所见鱼的腹高相当于涪陵水文站历年最低水位的平均值;清代双鲤鱼眼高大体上等于川江航运部门涪陵地区的水位零点”。经1200多年的历代沿用,古代先民通过长期对枯水周期的认识、观察并掌握枯水变化规律的结果,而石鱼水标每三五年小露一次,十年大枯一次,六百年为一个极枯水位级。不少细心的人将石鱼出水时间,观鱼者的姓名、籍贯和石鱼露出江面到枯水线距离用尺量测出来,刻在石梁上,日积月累就形成了1200多年极其珍贵的水文记录。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座以“石鱼”作为枯水标志的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题刻还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梁上题刻纵横交错,篆、隶、行、楷、草皆备,颜、柳、苏、黄俱全,还有少数民族文字题刻,题刻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以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的题名最为珍贵,除此之外还有朱昂、吴革、晁公武、刘忠顺、庞恭孙、刘师文、王士祯等700余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题记,汇集文学、书法、绘画、题刻艺术为一体,可谓历代名家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中碑林”之誉。
随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举世闻名的白鹤梁题刻将永远沉没在水下,为了保护这一人类珍贵的文化遗址,采用了极富创造性的“无压力容器”的保护方案,在原址上修建了“水下博物馆”,对白鹤梁题刻实施有效保护。20__年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白鹤梁博物馆由水下保护体、参观廊道和交通廊道、地面陈列馆三大部门组成。人们可从地面陈列馆通过坡形交通廊道扶梯下到水平交通廊道,然后进入参观廊道,透过专用窗口观赏题刻,也可以通过水下摄像系统实时将影像传播到地面陈列馆演示厅进行全方位观赏。这一极具创新的设想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水下博物馆。
好了,白鹤梁的基本情况我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白鹤梁的独特魅力吧。请大家注意安全跟我走。
白鹤梁游记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人员,大家可以叫我,首先非常感谢和欢迎大家进行这次旅游,我会热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有一个精彩和难忘的经历。
说到白鹤梁,大家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叫白鹤梁?现在我就告诉大家吧!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另一种是:白鹤梁是在造山运动时天然形成的,古时候周围环境优美,郁郁葱葱,每当冬季来临就有成百上千的白鹤飞到此处栖息,翩翩起舞,煞是奇美。白鹤梁由此得名。
白鹤梁水下石铭位于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在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共计3万字。 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不但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还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我们都知道燕子低飞、小鱼出水是雨将要来临的征兆,但它们只能预报下一刻的情况,不足为奇;而我们的白鹤梁却能预报下一年的情况。因此,古人在白鹤梁上刻有“枯水季节,若石鱼出水面,则兆丰年”的石刻题记。白鹤梁自古就作为观测水文的考察站,当然就吸引了不少历代文人墨客来此观光游览并留下大量墨宝。白鹤梁上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三峡工程的开建,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梦想。然而,当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陪伴了涪陵人一千多年的白鹤梁题刻也将永远眠于水下40米深处。为了保护好这一水下瑰宝,白鹤梁题刻水下保护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建造水下博物馆,该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岸上陈列馆”四个部组成。早在20__年5月18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开管了。
待会儿,各位朋友到了白鹤梁,有三种方式参观这些石刻,一是透过廊道的玻璃窗观看,二是通过操纵摄像头观看,三是对潜水较感兴趣的,可以身穿潜水服与我们的石刻来一个亲密接触。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的景区就要到了,请各位做好下车准备,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注意安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