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营销论文思路(案例21篇)
做好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如何用恰当的措辞写一封道歉信?以下是经过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参考和学习。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一
由于受到我国经济体制的制约,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是国有专业银行的过渡,因此较难消除固有的经营思想。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影响下,固有的经营思想不利于我国发展商业银行,务必彻底地进行转变,应当增强以市场作为向导和以客户作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思想观念。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务必跟客户的实际需要相适应,从而跟客户的不同要求相符合。例如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银行将大众化的服务指标提供给普通客户的过程中,也应当将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提供给高端和重点客户。为此,银行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务必立足于客户的实际要求,在客户和市场上转移注意力,以分析、探索客户的实际要求,对潜在的顾客群体进行挖掘,以及开发出可以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
2.2清楚职责,健全营销组织。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紧紧地围绕顾客,调整运行模式与组织机构,根据细分的市场设置有关的部门,应当注重客户实际需要的'探究、竞争对手发展现状的探究,以及竞争对手在管理营销模式和研发产品上的长处、亮点,应用矩阵组织方式,在营销策划一个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成立项目小组,负责拓展和开发此项目,且清楚职责和提升效率。在这一点上,相比较于小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能够借鉴的方面非常多,也需要比较大的改革。
2.3有效地执行客户经理制,以使各种不同的服务实现。
客户经理制指的是银行通过内部的培训,培养出大量专业素质强的营销工作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推广,进而密切地联系客户与银行之间。如此的体制可以使商业银行的体制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当前时期的客户经理制已经逐渐地发展为以市场作为向导、以客户作为核心、对内以客户经理充当客户前台和服务中心,创建一种“一线服务于客户、二线服务于一线、全面互动和影响”的市场竞争体系。当然,现代商业银行一贯实施的一种营销模式就是客户经理典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制定。借助如此的一对一模式服务,能够实现尤为显著的服务效果。总之,客户经理制的实施可以实现稳固市场关系的创建,最大程度地挖掘客户的市场潜能,从而使紧紧地围绕顾客的市场营销方式得以实现。
2.4客户经理考核体系的创新。
客户经理制在商业银行实施之后,应当制定和营销工作者特点相适应的激励考核机制与管理机制,进而激励客户经理拓展市场。客户经理拓展业务的一种目标和向导是考核激励体系。在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业务发展过程当中,客户经理属于典型的“坐商”,并且在传统意义上的主导为规模考核的考核激励体系之下,客户经理会通过相同的时间对大企业进行追逐,而不注重对小微市场和中小市场的细分。而当前形势下下,要想使客户经理善于充当“行商”,就务必具备有效的考核策略加以激励。为此,商业银行能够逐步地忽视规模考核,而逐步地重视创立考核,重视优化资本约束条件影响下的经济资本,从而使资产收益能力提升。能够通过下面的公式体现创立考核:银行业务的创利=业务规模×(单笔利率-基准利率)×转移定价-风险资产耗用;客户经理收入=创利×x%-五险一金-个税。事实表明,执行真正的风险防范和多劳多得的考核激励策略,可以调动客户经理的市场营销积极主动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挑战和机遇,想要抗衡外资银行,就务必增强市场营销观念,时时刻刻以顾客作为向导与核心,这样才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作者:齐会征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3]曹思琳,解江浩.对国外成熟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与借鉴[j].知识经济,2016(2):6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二
摘要:自从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就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开放时代,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好当下的经济大环境,从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抓起,使企业得以平稳、健康的发展。
本文着重从内部控制的定义、快速消费品行业现状、内部控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入手,从财务管理角度对快速消费品企业应如何进行营销内控管理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为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实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快速消费品企业;现状;营销内控。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营利目的,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规定严格的执行标准,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销售部门是龙头,生产部门是执行,财务部门是保障,综合部门是后勤依托。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三
城市休闲性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种,从古希腊的集市、罗马的广场到中世纪的市场、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广场,城市休闲空间作为城市肌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经长期社会发展演变形成的,还是经过规划或建筑师设计构建的,其空间形态在城市整体环境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产生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历史产物。当代休闲学权威杰弗瑞?戈比提出这种空间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在西方国家,先后经历了从受“形体决定论”思想而单纯改善主要街道、公共建筑、公园、开放空间形象等手法的“城市美化运动”,到“人本主义”开始注重城市休闲空间功能的改造,其过程体现了城市休闲空间从非理性到理性的更新发展。特别是“人本主义”的思想是城市休闲空间改造的精神和灵魂,它反映了规划者思索附近居民对休闲空间使用偏好的可能性,是人类历史上城市发展的进步。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四
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营销观念的演进是社会的进步,从无视顾客需求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是我们竭力推崇和提倡的营销理念,终于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在理论界和实战界人士的呼吁中,企业开始正视顾客需求,研究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求,顾客成为了企业心中真正的上帝,顾客导向成为其中唯一正确和重要的导向。然而,今天我们发现,顾客需求的单维导向会逐渐使企业的运作陷入困境。
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应该是多种社会资源的有效组织者,通过满足多方的需求实现资源和利益的交换,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股东、供应商、经销商、员工和顾客都应该成为企业运作中的导向,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交织成的网状系统中,必须满足多方的需求,实现各方的利益,才能维持组织的良性运转。
然而,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企业其理念并非如此,特别是厂家对经销商关系的处理上,忽视了对经销商利益的对接,忽视了对经销商需求的满足,使厂商关系陷入恶性状态,使厂商关系脆弱化,也使企业的招商行为无效化。
而厂家产品与消费者的对接应该是通过一个供应链模块对接,即厂家和经销商组成的供应链对接,因此,只有首先处理好厂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完成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的转移。厂家和经销商都存在资源和能力的差异,只有有效互补才能打造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因此,厂家是在购买经销商的渠道资源,也是在实现一种货币与渠道资源的交换,而这种交换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双方能力互补与双方需求满足的基础上。
当我们把观念和理念准备好了,企业也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后招商时代,也就可以根据需要采取深度招商、精细化招商、个性化招商、关系型招商等模式,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经销商,构建起双赢的厂商关系。
原载于《销售与管理》3期。
孙洪杰,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sunnycq@。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五
在城市园林景观区域内通常情况下会设计各种人工河道、湖水等水体景观,这些水体景观不仅可以作为观看的景致,也可以在经过改造后称为雨水的引流渠道。例如我国北京地区的植物园当中就建立了三个人工湖,并且通过园区内的人工河道将西山、樱桃沟等地区的自然雨水资源收集在园区内部。这种人工湖为其周围的植被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在种植各类植物时可直接从湖内抽提湖水进行灌溉。而当城市内的土地面积有限时,则还可以在地下构建雨水池,并通过管道引流到地面进行灌溉。
3.2增加土壤蓄水量。
土壤是保持水分不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具有绿化带种植的土壤对于雨水的蓄水能力非常强,其中雨水下渗后可以通过地下雨水池进行收集。通常情况下城市内各房屋的顶部均装有倒水截流的管道,但大多数管道均是将雨水引入楼顶后白白流失,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该利用这些引流管道,将雨水导入楼前的绿化带当中,这样就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量,同时绿化带当中植被的根茎还能够对雨水当中多余的杂志进行滤过处理,使得蓄水池当中的雨水得到净化。另外,增加人工河道或明沟的弯曲度,这样可以达到缓解雨水冲刷速度的目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雨水流失量。还可以在绿化带上增加临时蓄水池、透水槽等。
在我国南方或沿海雨水量充沛的地区可以构建漏水型的园林景观,建立楼水槽等,使雨水能够与地下河水汇流。同时还可以见楼水槽的水道与园林内的蓄水池相连通,这样就能够保证部分水进入地下水当中,而另外部分则进入到园林雨水池当中。但是这种直接漏水的方式较土壤渗水更难控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降水量、蓄水池储水功能以及净化功能等进行核算,然后利用相应的技术对水体的质量进行控制[2]。
在园林景观当中道路和广场所占的面积较大,并且这部分的结构不能栽种绿化植被,也就不能利用土壤对雨水进行收集。其中道路本身的宽度较小,但是其长度较大,因此不能使用渗漏管道对雨水进行收集,这样会导致利用成本增加,而是应该在道路两侧建立排水斜坡,将甬道上的雨水均排入两侧的绿化带当中。园林景观当中的广场本身覆盖面积较大,而且在广场上活动的人较多,因此不能在广场下直接建造地下蓄水池,而是应该在其周围的绿化带下建立蓄水池,在广场四周建立雨水渗漏管道,将雨水汇集到蓄水池当中。
以北京朝阳区内某公园威力,该公园在2010年时开展了园内雨水收集系统改造工作,并且在2012年时正式投入使用。在系统的建造方面,利用渗漏管道将雨水汇入到蓄水池当中,其中渗漏管道铺设位置包括绿化带、假山四周、主体道路等,蓄水池则位于公园的中央位置,略偏西方向建设了一片面积较大的绿地,蓄水池即在绿地之下。该公园设计师为了有效控制成本,将绿地直接设计为土壤滤过系统,并配备有滤池。根据系统运行后的计算显示,该园区内每年的年雨水储蓄量为1.2×104m3,而园区内总用水量为1.6×104m3,也就使得自来水的消耗量降低到3.5×102m3,为园区大大节约了自来水资源。同时园区内还建立了水资源循环系统,其主要以土壤滤池作为主要的净化设备,雨水可以在渗漏和运输的过程中得到净化,减少了运营成本。当雨水降下后可直接流入到蓄水池当中,然后经由水泵将其提升到土壤滤池,进过净化后就可以被运送到净水池当中,而净水池内也设有相应的水泵和管道,其中一份用于绿地的灌溉,另外一部分则直接被运输到人工湖内,将人工湖内水质变差的水体更换排入到蓄水池当中,再次进行循环利用[3]。该园区不仅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同时对山体和市政雨水收集管道也进行利用,从而增加了雨水收集量,提升了园林景观区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度。
5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是保持城市内的生态平衡,因此其水资源的供应非常重要,应该深化雨水收集改造工程,利用雨水循环净化系统提升园区内对雨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将市政管道也接入园林当中,提升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红军.浅析城市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j].中华民居(旬刊),2012(05):102~103.
[2]付尧涵.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北京大兴生药基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1):108~112.
[3]吴欣,崔鹏.基于雨水收集利用的高校景观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j].地下水,2015(05):162~165.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六
摘要:营销渠道作为企业连接市场的重要媒介,是企业得以迅猛发展的生命线。
特别是随着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外贸企业面临着国企和私企等企业的重重围攻,所以加快营销渠道方面的建设和管理是确保外贸企业抓住市场发展机遇,积极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概述入手,着重就其防范管理策略进行了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逐渐增加,同时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尤其是外贸企业更是夹杂在国企和私营企业等的围攻中。
而营销渠道作为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企业市场规模得以扩大的关键。
因此,外贸企业要想彻底清除发展障碍,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做好营销渠道的构建及相关风险的防范管理工作。
1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概述。
顾名思义,营销渠道风险实际上就是管理企业营销渠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具体可以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从狭义角度来讲,其实际上就是包括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整个过程的转移。
从广义角度来讲,其除了包含生产者、销售商外,还包含了企业生产产品所用原材料的供应商和中间商等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各个个人或者组织。
营销渠道风险实际上也是一种企业风险,其是指在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等流通过程中所存在各种不利因素的不确定性。
同理,外贸企业的营销渠道风险则是构成其经营风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加以防范和管理。
1.2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的特征。
营销渠道风险作为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中一个重要的类型,除了具有一般风险的基本特征外,其还具有其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特征,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然性。
外贸企业营销渠道出现风险的根源在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其风险具有必然性的重要原因。
第二,不规则性。
该特性主要是指外贸企业营销风险何时、何地、影响范围、发生程度以及是否发生都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第三,可控性。
虽然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具有不规则形和必然性,但是借助科学、合理的分析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有利于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第四,关联性。
针对外贸企业而言,营销渠道是企业组织机构和营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无法脱离外贸企业本身而独立存在,同时营销渠道的风险也反过来会影响外贸企业本身,这就是关联性特性的具体表现。
第五,行为相关性。
这主要是指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管理者所面临的具体风险同其决策行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如上所述,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这致使其相应地存在高风险性。
而就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的具体类型而言,其主要表现为内生型和外来型两种类型,下面就这两种风险类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2.1内在型风险。
外贸企业营销渠道中的内在型风险的产生根源在于外贸企业自身或者相关的渠道管理人员的不当管理,具体主要表现为企业生产产品风险、营销渠道人员的风险、营销渠道设计风险、营销价格风险以及营销渠道成本利润风险等几个风险类型,下面就这几个风险类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
(1)企业生产产品风险。
外贸企业生产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短,产品更新换代的速率快,但是此时如果相应的知识产权体系尚未建立,那么就很容易致使这些生产技术被其他企业所复制,加之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以外贸企业生产产品经营就存在了严重的风险。
(2)营销渠道人员的风险。
营销渠道人员是外贸企业营销渠道的主体,他们管控企业营销渠道的整个生产流程。
但是如果这些营销渠道人员缺乏必要的营销理论知识或者实践经验,那么很容易致使营销渠道战略出现偏差或者失误,从而引发渠道风险问题。
(3)营销渠道设计风险。
科学、合理的营销渠道设计能确保外贸企业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当前的营销渠道组织结构的不合理致使相关重要的企业经营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地传递,从而引发了营销渠道风险问题的出现。
(4)营销价格风险。
营销价格是外贸企业营销渠道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内容,其直接关乎企业营销的质量和效率。
但是当前部分外贸企业的价格制定策略却有失公平,加之缺乏公平政策的保障,以至于实际的外贸企业分销商会胡乱定价,从而会扰乱外贸企业生产商的价格体系,引发渠道风险问题。
(5)营销渠道成本利润风险。
同营销渠道价格风险类似,成本利润也是关乎外贸企业营销渠道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同样也是引发营销渠道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外来型风险。
相较于内在型风险而言,外在型风险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外贸企业自身以外的各种因素,具体涵盖了渠道中间商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竞争企业风险等几个方面风险。
下面将这几个风险类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
(1)来自渠道中间商的风险。
外贸企业本身的客户对象除了其所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消费群体外,也包括零售商和经销商等渠道中间商。
如果外贸企业所选择的渠道中间商同企业自身经营的目标不一致,那么势必会使企业发展受阻,同时还会增加企业贷款回收风险、合同欺诈等风险。
(2)来自竞争企业方面的风险。
目前,企业产品的趋同趋势越发严峻,促销战略或者价格战已经致使外贸企业经营走向了“微利润”时代,竞争企业在渠道竞争方面的竞争越发激烈。
外贸企业除了要同其他同类企业进行竞争外,还要受到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等的竞争,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营销渠道风险出现的概率。
(3)来自市场环境方面的风险。
当前的外贸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完整系统,其分销活动涉及到多个方面,同时还受到金融机构、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相关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等市场环境的影响。
而一旦其中的某个市场环境出现问题,那么势必会对外贸企业营销渠道的正常运行造成风险。
3.1明确企业营销渠道定位。
外贸企业要想做好相应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工作,就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来选择恰当的营销渠道。
实践研究表明,企业如果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经营的营销渠道,那么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渠道风险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扩增其经营规模。
因此,在防范和管理营销渠道风险的过程中,外贸企业必须要切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营销渠道。
就明确企业营销渠道定位的具体原则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外贸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对于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情况,接着在此基础上来合理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其二,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来寻找那些信誉度高的中间商来进行长期合作,尤其是要确保企业自身的渠道文化、理念和绩效目标等同中间商保持一致。
其三,要明确自身产品或者服务同当前竞争企业之间的差距,以便可以达到扬长避短,重点突出企业本身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
其四,要确保各层级中间商的利益不相互侵犯,以避免窜货行为的出现。
其五,要将外贸企业的营销渠道定位理念及时传达给中间商,从而使他们充分了解和认识企业未来的发展打算及可能产生的利润空间。
3.2提高营销渠道人员素质。
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因企业内部营销人员素质低下所引发的营销渠道风险不在少数。
营销渠道人员是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防范和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素质直接关乎营销渠道风险防范的效果,所以为了彻底防范和管理外贸企业营销渠道中的风险,就必须要先提升营销渠道人员的整体素质。
就提升外贸企业营销渠道人员整体素质的具体策略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在选聘人才方面,外贸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人员选聘计划,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来严把人员质量关,坚决杜绝采用任人唯亲等人员选聘机制,从而确保企业所选的渠道人员均具有较高的素质,以从源头上来防范风险。
其二,要加强相关营销渠道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比如定期聘请一些营销渠道方面的专家或者学者到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以便在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营销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其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和绩效考评机制,以确保可以调动全体渠道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其四,要充分尊重营销渠道人员,并切实将良好的文化理念纳入到风险防控中来,从而不断提升外贸企业的软实力,同时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相关渠道人员的沟通工作,以便使他们可以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能力。
如此一来,可以全方位地防范营销人员所引发的渠道风险。
3.3加快构建渠道监察体系。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管理策略之外,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营销渠道监察体系是进一步提升外贸企业应对营销渠道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时监督和管理营销渠道的日常运行情况,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营销渠道运行过程中潜在的或者已经发生的风险。
而就构建渠道风险监督体系的具体措施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要成立专门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管理部门。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外贸企业所面临的营销渠道风险也相应的增加,所以随时可能发生风险,所以成立专门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由专门的部门来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企业营销渠道中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减少因渠道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但是在建立专门营销渠道风险防范小组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要求相关的领导人员和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营销渠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加强企业营销渠道的信息收集能力,比如借助问卷法和调查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来提升外贸企业搜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营销渠道风险监管能力。
通过专门的营销渠道监察部门来监督和管理外贸企业的营销渠道来及时发现和化解营销渠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便可以有效地防范营销渠道中存在的恶搞风险。
比如,如果外贸企业没有及时发现相关竞争企业对中间商所作出的政策变化,那么就很容易引发营销渠道风险。
与此同时,相应的'监管机制需要实时了解当前市场的最新动态信息,并要将其反馈给相关的监察部门,以便及时调整营销渠道的分布和密度情况,确保外贸企业营销渠道的正常运作,所以外贸企业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渠道监管机制。
而就具体的营销渠道监察体系而言,其主要包括风险图法、审核法和跟踪排查法等常用方法,从而全面防范和管理营销渠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4结语。
总之,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需求。
正如硬币有两面一样,风险与机遇、损失和收益也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
为了充分发挥营销渠道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外贸企业需要切实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从而使外贸企业尽可能多地获取风险报酬,确保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慧敏,葛文雷.企业营销渠道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15(3).
[2]黄慧群.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3(27).
[3]吕契莲.中小企业营销渠道风险测评体系构建[j].中国商贸,2011,11(26).
[4]杨建卓.浅析外贸企业风险管理[j].统计与管理,,23(9).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七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以及电力改革的不断创新,电力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电力营销作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其质量直接关呼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决定着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主要从电力企业中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并提出加强电力营销管理的措施,最后提出促进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营销;现状;优质服务。
1电力营销工作重要性。
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电力营销工作作为电力企业的主要营业业务,直接决定了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电力营销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来满足电力体制的改革要求。
2现阶段电力营销工作面临的现状。
2.1电费回收困难。
因政府强制关停或者其他政策性问题以及部分私营企业很容易产生欠费情况。
临时性用电户和季节性排灌用电户这两类是比较容易出现欠费问题的。
部分电力客户交费意识不高,出现一拖再拖的情况等等都是导致出现欠费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2.2供电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由于负责供电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人员众多,而且人员变动性大,很难统一合同签定工作标准,进而导致工作质量普遍偏低。
供电合同关系到许多的电力客户,而且其签约数量很大,因此,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产生:重高压合同、轻低压合同;重城市、轻农村等现象。
2.3电力营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营销人员主要呈现出文化程度、综合素质不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接收能力不强,职业能力较低的局面。
此外,由于我国现阶段电力企业的管理还是沿袭着传统模式。
2.4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线损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够科学,不但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而且稽查、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等线损管理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
部分地区,线损管理的绩效考核采用的指标考核,造成了不重视计划管理、统计分析的状况。
2.5供电服务存在的难题。
缴费困难:近些年来,随着居民用电客户的数量的增加,而且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供电企业合作,进行电费代收,虽然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是但仍然无法满足用户的缴费需求。
而且对于年龄段较大的客户群他们习惯现金缴费,对新颖的缴费方式接受能力较差。
抢修故障问题:通常在用电高峰阶段,突发的故障很难在短时间完成应急抢修;此外,计划检修也往往很难具体实施,导致故障抢修周期拉长。
3加强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3.1加大居民用电市场的开发力度。
加强居民用电市场开发,有利于促进电能在各项资源里竞争能力的提升。
分析当前市场环境,提升电力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采取一切有利的销售策略,加强服务态度的优化,充分挖掘用户的消费潜力。
加大用户用电意识的宣传,推广科学用电的生活观念,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3.2加强电费回收管理的建议。
加强电费回收的考核力度,严格实行《电费回收考核办法》。
对于那些新增的用户以及有拖缴电费记录的用户,我们可以采取预付费的对策,减少电费回收难风险。
对于那些长期拖缴欠费的客户可以适当的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确保电费的正常回收。
3.3加强供用电合同管理的'建议。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电力用电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能有避免因合同管理问题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采取四制对策(专工审查制、分级审核制、分项签字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高压供电合同和低压供电合同的管理。
搭建合同计算机管理系统统一的平台,促进供用电合同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3.4提高电力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乎电力营销的质量,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电力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加强专业指导,并培养电力营销人员积极向上的服务意识,使服务质量、电力营销能力和营销素养综合提高。
3.5加强供电服务的建议。
实现用电报装工作流程的统一,加强报装环节时间限制考核。
积极采用上门、电话、网上等报装手段,并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优质服务。
加强供电服务的管理,深入调查用电市场,掌握供电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动态,准确推测电力供应的需求。
4提升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优质服务建议。
电力营销的优质服务不但是电力企业发展核心,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
因此,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应如何做好优质服务成为了当前我们电力企业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4.1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做好优质。
服务的基础做好电力优质服务,其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有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输送、变电的安全运行、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等。
因此,在电力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过程中,我们都要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4.2转变思想观念,是强化优质服务前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电力企业要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参与市场竞争。
因此,需要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融经营于服务中,并以作为企业完善服务出发点。
4.3建立营销技术服务管理系统,完善优质服务。
当前,各行各业都把营销服务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因此要满足不同用电群体的需要,必须要规范营业行为。
将营销与服务有机结合,研究了解客户在用电方面可能出现的困难,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电力的需求,确立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标准。
4.4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是优质服务保障。
首先,完善激励机制,把优质服务、监督、监察相结合,对电力企业的服务行为进行规范。
其次,加强协调管理能力,切实处理用户的后顾之忧,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电力企业的信誉度。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阶段我国电力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我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成为了电力企业中的主要内容,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力企业就必须加强电力营销服务,完善管理,建立分层次多结构的运作模式,不仅要把握当下,也要长远考虑,并综合施策,才能更好的促进电力营销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梅.浅谈对电力营销服务的认识[j].中国科技财富,,(24).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城市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塑造城市形象已成为许多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战略工程。而一个城市的形象犹如综合这个城市有力的硬件和软件要素形成的产品一样,不仅要“生产”出来,更要通过一定的途径、策略将其“销售”出去,获得其目标“消费者”的认同和“购买行动”,这种“购买”可能是金融投资、物质消费乃至情感消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这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城市形象营销。
城市形象营销与企业营销一样,具有定位、设计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形象营销以现状调查为基础,将预先策划出特定的城市形象作为主题,然后在实践中,将所有的城市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不断强化,同时将实践成果借助传播媒介向外扩散,把城市本身特色充分显示出来。例如,大连素有中国的“北方明珠”之称,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加之海洋性气候,使大连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宜人的气候,与此同时“环保”和“旅游”成为大连的优势产业。为了能从国内众多的海滨城市中脱颖而出,大连从旅游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城市绿化、修建特色广场的多种手段努力打造最佳的城市投资环境和最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最终将大连定位于“浪漫之都”,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这一城市形象。无论是阳光沙滩,还是绚丽的服装,抑或是美丽的女骑警,都在传递着大连的浪漫气息。
我国城市形象营销起步较晚,虽然一些城市成功地树立和推广了其城市形象,但整体上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犹如产品的同质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营销推广策略都有待创新。具体来说,我国城市形象营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形象定位模糊
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城市形象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营销的效果。所谓城市形象定位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结合未来发展态势和区域分工,确定出最具生机的城市个性特征,即确定城市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独有的发展优势位置。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形象定位就比较模糊,总是想强调自己多方面的优势,却恰恰没有了特色和优势。既想突出古老文明,又想表现现代发达;既要表现自然风景,又要突出人文氛围。结果所有的城市都成了古老的、现代的、美丽的、和谐的,失去了独特性,很难给人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到该城市形象的营销效果。
2城市形象广告不具个性
城市形象广告不具个性,没有明确的定位。城市广告办旅游就该极力促销旅游产品,招商就该强调人力物力资源、市场前景等等,而目前城市广告大多数浮光掠影地扫描一下城市,无非是出现花花草草、高楼大厦之类的影像,非常抽象的显示城市实力,重视觉效果而轻理性诉求,没有自己的个性,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达到吸引预期目的。
3整合传播策略欠佳
根据目前各城市形象传播状况,可以说在形象的整合传播方面做得普遍比较差,无论是传播工具的整合,还是传播过程的整合,都存在很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传播工具使用比较单一,没有整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户外、画册、展板等多种媒体与公关、事件营销等其他传播手段开展360度形象传播,传播的范围、时间、采用的手段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目标公众的覆盖面比较窄,有效到达率也比较低;同时,仅重视“点”上的宣传。忽视和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不能根据公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要素体系及本城市的现状、特色、优势等全面构建城市形象传播战略与策略,城市形象宣传目标不清晰,多数城市是采用集中一段时间孤注一掷的作法投放广告,一般是用2—3个月的时间密集投放一阵,然后就销声匿迹,缺乏长期的传播策略。因此,导致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不够显著,良好的城市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
1用文化塑造和营销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城市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城市形象的展示,关键就是靠城市文化的魅力来展现,没有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就缺少了根基。
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乃是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内涵,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日本著名的古城京都,以其古式建筑在世界树立了独特的日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巴黎的“时装文化”、新加坡现代儒家文化与热带风光的结合、“足球之都”米兰等等,无不因其富有独特城市文化内涵的形象而卓然于世。塑造城市形象,势必要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形象的文化含量。而城市文化的有效传播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营销的水平,是城市形象营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明确城市形象定位
制定城市形象营销战略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城市形象定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机遇不同,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重点也肯定不同。那么,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形象建设与广告传播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城市形象定位也应体现这种需要与变化。城市形象定位的目的与本质就是一定时期内达到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的基本目标,即在城市内外部公众心目中形成一个具有某一或某些鲜明个性特征与比较竞争优势的城市印象。准确的定位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营销水平,比如我国深圳“精彩深圳、欢乐之都”,杭州“世界休闲之都”等定位就比较准确、鲜明,大大提高了该城市形象的营销水平。
3城市形象多样性传播
城市形象传播是城市形象营销计划的实施者利用一定的媒介载体,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的过程。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和实践从企业营销的角度,归纳和提炼了多种信息传播工具可用以推动信息传播,如媒体广告、直接营销、促销、公共关系、个人销售等。但是在针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实际操作中,比较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是:媒体广告、城市事件。
(1)媒体广告
根据城市的形象战略需要和城市财力,拟订好广告媒体组合策略和计划方案积极开展广告宣传。通过对城市形象特征和广告特点的分析,结合各媒体特征,整合运用各媒体做好城市形象传播。杀于城市形象的宣传重点运用好电视、网络、报纸和户外媒体。
城市形象可通过电视广告宣传快速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旅游和消费;通过报纸媒体的新闻和软广告对城市做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道,提高城市认知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才和投资;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城市形象生活化的、细节的'一面,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制造舆论话题,形成口碑传播;在城市对外交通区域、旅游风景区、城市中心商务区以及历史古城区等不同接触点设置户外广告,形成富有特色的广告群景观,对城市不同形象主题进行宣传,培养市民的自豪感,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动力,丰富城市形象的内涵。
此外,许多新媒体与受众的接触点多、接触率高,如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电梯广告、楼宇广告等也可与传统媒体进行科学整合,有效利用。
(2)城市事件
城市的大型经济与文化活动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及城市文化整体性的体现和象征。城市举办的任何一项面向社会各阶层公众,尤其是由广大外部公众参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活动本身还可吸引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增加本城市在媒体的曝光量,从而大大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认知度。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大连的国际服装节、青岛的国际啤酒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等,都是一些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这些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做好城市形象评价
城市形象评价是对城市形象营销计划的信息反馈,是利用城市形象评价工具,建立适当的分析模型,获得实际城市形象要素与期望城市形象要素差距图表的过程,以了解城市形象营销计划实施效果。
积极参加城市形象相关评选活动,并做好相应宣传工作。每个城市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城市软、硬环境建设。积极参与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些荣誉性评选活动,诸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等。参评本身一方面可极大地促进城市形象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能获得相应荣誉,则又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美誉度。
操作城市形象营销比操作企业形象营销要困难得多。一个典型的企业拥有清晰的权利和等级脉络。而城市、则是一个“漫长的战场”。必须在抓好城市形象的内部规划建设的同时,整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才能使传播工作富有成效。从而促进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淳;现城市形象营销的目的。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九
该手法主要是受到“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城市休闲空间改造时注重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巴塞罗那经验告诉我们:公共休闲空间的主体是人,附近居民是主要参与者。受当今激烈市场经济的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城市休闲空间作为城市居民、休息、娱乐、交流、生活的场所,其改造设计要充分考虑城市不同群体居民的需要和情感需求,做到真正服务于当地居民。中国目前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改造都缺乏这一种平易近人的手法。
3。2本地化手法。
从上述巴塞罗那成功的城市休闲空间改造案例不难看出,改造后的休闲空间特色化明显,附近居民对其有这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主要归功于设计者们深入分析当地休闲空间的特征,尊重自然、尊重人文历史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地势起伏、附近居民的类别及收入水平、历史传说等,使得附近居民无论男女老少情感上都能融入,进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都市休闲空间。这点是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普遍欠缺的,全国同级临近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特色、可识型,造成居民对我国城市休闲空间设计的审美疲劳。
3。3简单化手法。
简单而不乏味的设计手法是巴塞罗那城市休闲空间的又一亮点,特别是公园的设计建造都是这一手法下的杰作。公园的建筑用来给居民创造空间以供休闲放松,而不是创造一大推没用而又复杂的造型,相反是使用简单朴素耐用的素材,以及不用修剪却又有四季变化的植栽,利用地势,尊重自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最后创造了既实用又美观城市休闲场所。在当下节约型社会建设中,这种画龙点睛的手法值得我们思索。
3。4可延续性手法。
休闲空间的创新规划发展应尊重历史文化原貌、自然生态,持续经营保证下一代的休闲质量。一方面,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应“保护自然和人造环境及自然资源”、“充满弹性以适应不断的改变”。另一方面,空间建筑风格决不能简单盲目追求时尚,而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需求出发,创造既能传承历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休闲空间。巴塞罗那圣家堂的建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一代一代继传这种文化的财富,锻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城市特色。所以要抓住城市本身发展的契机,思考城市未来休闲空间的可持续性,突出城市的风格,这样城市才能永远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着。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李建波,张景祥。中西方城市更新演化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5)。
[3]@王莹。城市商业文化街改造中各种利益矛盾与解决途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2)。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
摘要:当美国在19世纪西部大开发时期提出城市品牌化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几乎还无暇顾及以城市为重心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发展最为耀眼的地区时,“城市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开始不绝于耳。本文试图从“整合营销传播”这一概念出发,对城市营销传播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国内外的经典营销案例的分析、借鉴,力图从中找出适应我国的城市营销传播的特色模式。
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国家的迅速崛起,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程度将亚洲远远甩在身后,那时的中国经济的落后,使一系列上层建筑也无法无法跟上国际的步伐,科学技术的发展比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滞后几十年。但如今的亚洲,经历崛起、高速发展之后又面临了其他一系列困境问题。
二战以后的美国对消费品的需求急剧攀升,因此在这一时期,麦卡锡的4ps营销模式可以说是风靡整个国家。4ps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那个时候的人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挤破头抢购产品。
1987年,美国股市经历了大震荡,至此企业发现自己已处于一个冗余的状态,这就使得这些公司不得不大大削减成本,最终导致大量的员工失业,进而是企业的重组、经济的改革。由此,各种各样的营销模式开始层出不穷。而整合营销传播,英文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最早就是由美国著名营销大师舒尔茨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其核心含义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同意的传播目标。
美国广告公司协会(简称4as)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映广告、销售促进合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
因此,整合营销传播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经济战略程序,具有发展、执行、评估有说服力的、可测量的品牌的功能。
世界级营销大师科特勒是这样定义地区营销的:地区营销是指为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和设计,成功的地区营销应使市民、企业对其所在的社区感到满意,游客和投资者对地区的期望得到满足[1]。
如今的新闻,无论是报纸、杂志,或者是电视、网络,人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用于城市或是国家的营销宣传。
马来西亚从一个默默无闻、主要依靠出口棕榈油的农业经济国家转型成为电器、电子元件的全球生产加工中心,靠的就是其优良的基础设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和一个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政府,促使其成为高质量低成本的制造业的理想之地。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扩张,运作成本压力的不断增加,使该国的低成本竞争力削弱。为了扭转这个发展趋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力进行大型科技园的开发,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多媒体超级长廊。该长廊从吉隆坡中部延伸至新国际机场,15公里宽,50公里长。如果按照计划,到,整个马来西亚都将会成为一个“多媒体化”的数码与创意国度。全球最完整的ict(科技和电信)产业集群会驻扎在这里,全球最完整最丰富的ict与数码产业人才群体,也会“栖息”在马来西亚。
在我国,上海的城市营销可谓是成功的经典之一。中英《南京条约》使水运、海运极其便利的上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通商口岸中的一个,“东方巴黎”的美称也在全球散播开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上海逐渐成为一个工业城市,这导致其国际地位及在国内的经济地位一度下滑,再加之香港的迅速发展,是上海一度被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超越,上海不得不进行改革。上海在自身所处的环境背景之下,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到,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基本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主题框架;基本形成国际性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到现在看来,上海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并且也成功的打造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牌形象,获得国际的高度关注、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由此可见,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聚集地,是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国家、地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示了极具特色的城市形象,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理论上讲,城市营销的主体应该是政府,因为他们肩负着整个城市的运作、经营,因此,城市整合营销传播的主体也应该是城市的领导者――政府。可是已实例来分析,单靠政府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从社会参与的角度出发,城市的企事业者、市民都应该作为传播的主体存在。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城市营销仍然是因靠传统的传播形象,例如城市形象的广告宣传片。事实上,短短几分钟的城市宣传片往往会以偏概全、没有深度只有风景,可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大国,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城市、地区角度,几分钟的宣传片能起到的传播作用,应该是微不足道的。城市的整合营销传播应该是发掘城市的潜力、宣传城市的魅力、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而此处的注意力是指来自外部的投资、旅游、居住等。笔者认为只有兼顾了这“三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整合营销传播。
无论是营销一种产品,还是一座城市,首先应该是市场定位和品牌打造。对城市而言,市场定位应该是在发掘城市历史的同时,与现代相结合,寻求新的城市形象。例如成都,在老成都人的心目中,成都就是川菜、麻将、杜甫草堂、武侯祠的代名词。而在,《新周刊》将成都命名为“第四城”,立刻成为了一座明星城市,成都还以此评选出了“第四城代言人”。古蜀文化的璀璨、川菜美食的经典、商贸交易的繁华使得成都这座城市的知名度一下子传播开来。
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定位是城市营销传播的精髓。如同倘若一件产品没有独特、明确的市场定位,这件产品必然无法销售,整个产品计划最终沦为失败。如今,国内许多城市的宣传几乎千篇一律,打开电视机,人们看见的永远都是高楼大厦、阳光绿地、川流不息的人潮,受众很难从中看到个性独特鲜明、表达方式新颖的画面。这样一来,想要进行高质量的品牌打造,几乎是不可能,即使定义出了一个品牌,笔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城市品牌也是低质量、零价值的品牌。一个好的品牌,应该具有相应的附加值,即除了物质满足,还有精神满足。从管理学角度而言,品牌附加值的效应之一是引导消费行为,即消费者由于各种限制,例如信息不对称、自身的能力限制等,导致对各类产品的价格、性能等无法作出全面有效的判断,而品牌则可以引导其消费行为,从而降低消费行为的风险。消费者一旦满足了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就会信任这个品牌,认同这个品牌。这一附加值概念同样适用于城市品牌,城市品牌需要并且应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城市营销传播应该具有连续性。通常,一座城市会在某一年或者是几年里,通过一部宣传片、一个口号进行城市的宣传,这一传播模式烂熟在每一个受众的心中,再加之没有特色,也没有后续的系列宣传,于是受众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便会从雷同转化为淡忘。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产品的品牌推广模式――系列短剧。例如“巴黎欧莱雅”推出的系列短剧“苏菲的日记”,以数集短小的故事片为一季,围绕“欧莱雅”的产品讲述了一个个小故事。这一做法,不但使得“欧莱雅”的各式产品有充分的机会通过电视荧幕展现到受众面前,还使人们在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对其品牌的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最终可以影响受众的消费行为。抛弃传统的广告传播方式,以低成本、小制作进行品牌营销,似乎更容易走近受众,使受众认同这一品牌,这不得不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城市品牌的营销也需要这样的创新。人们看惯了、看烦了各种宣传片,对这些“广告”早已麻木,受众甚至不知道或者不确定各种城市宣传片所传播的是不是不同的城市。笔者认为,城市的品牌营销应该呈现出连续性的特点,从一座城市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进而组合成一套系列短片,围绕一个主体进行传播。
四、结论。
本文笔者认为,城市整合营销传播重在“整合”二字。“整合”就是将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等资源,整合在一起,针对准确的市场定位打造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城市品牌,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颖的传播系统。这个传播系统高效、有序,旨在运用高科技手段,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城市营销模式,从视觉上震撼受众,吸引受众。这样才能使城市的营销传播更加健康、持久,才能使其符合国际潮流,为城市带来更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美)唐・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3](美)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看中国与亚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
[5]田阳,魏佳.论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论坛,2005(5).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一
投资即存在风险,我国投资的高风险性和我国企业的投资对象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初期,投资者一般是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投资的风险。有风险的对象一般是刚刚起步或者还没有起步的高新技术产业里面的力量较微弱的企业,这些小企业一般来说,都看重企业的发展潜力,但是,这种潜力只是一个预估值,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包括了技术上的风险、市场接纳程度上的风险和财务上的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投资管理上的`问题表现如下:
1。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我们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很多企业还较为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没有积极地规划、控制企业风险。大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比较随性、不规范,没有提高到专业管理的高度去大力推行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2。没有设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构和制度对于风险管理,一般的企业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责权制度,直接导致风险管理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各个部门或者岗位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使得风险管理缺乏约束。在企业生产发展环境如此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如果不对投资活动采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不对投资风险进行定期复核和评估,将会降低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企业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风险监控机制,这种机制需要具有对风险的识别、对识别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在我国企业里,这种机制还比较少建立。
3。不能充分掌握市场信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财务管理等相关人员必须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寻找全面的投资信息,并要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投资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和相关风险系统。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财务人员摆脱传统经济的影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策略。
投资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如何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需要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策略。
1。分析投资环境,确定投资规模企业在进行投资前,首先要进行宏观分析,预测被投资行业的竞争程度,一般要选择没有极端垄断(如能源、公用事业),而竞争性又不很强的行业投资。其次,要预测企业本身能占有多大市场份额、市场需求大小、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情况,才能防范市场风险。在确定了投资环境良好前提下,要进一步确定投资的规模。目前我们大多企业效益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形成规模投资效益,运营成本较高,缺乏竞争力。在企业财务风险可接受范围内,扩大投资规模可以带来成本的节约,相当于带来投资收益的增加,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2。注意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企业的投资风险多元化投资有利于企业分散风险。但是不能盲目地搞多样化,如果企业对自己的整体实力没有清醒的认识,很容易遭受巨大损失。另外,在运用多元化投资方式以分散投资风险的问题上还需要关注几个方面:
首先,是地区的分散。通过国内、国外分散投资,减少将资金投资于一国、一地的风险。通过区域分散,将资金投放于不同区域,利用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来降低投资风险。
其次,行业的分散。通过风险评估,在不同行业投资,可以降低行业萧条的风险。但是,由于行业的跨度较大,对企业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
再次,投资多元化的时机选择。企业投资多元化往往需要一个前提条件,企业本身专业化得到了充分发展、已经拥有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足以支持企业在其他领域生存和发展。
第四,管理协同与投资相关性。从投资组合看,投资种类越多,组合风险就越小,完全负相关的项目组合,风险也最小,但这只是一个角度。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并不尽然,企业进入多个不相干领域后,管理工作会加重,对业务的陌生,会导致管理上的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失误相应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反而会加剧企业的投资风险。
总之,投资风险的存在要求企业加强投资前、投资中及投资后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承认投资风险的客观存在并认清其投资回报不确定性的本质,掌握投资风险管理的主动权,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二
我国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园林绿化设计的技术、设计者的才智及杜会责任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着设计论证、思路、特色、功能、绿化指标、树种配置等效果不理想,生搬硬套等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和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国外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遭遇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兴起了一种重视生态、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环境的思想。城市规划设计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希望将绿地和自然与城市相互融和,建立一套完整的,包括城市园林、都市衣业及城市林业在内的城市绿色网络结构体系。欧美各国把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看作是自然引入城市的重要标志,其城市规划设计更加注重自然因素和景观保护,将保护与改善环境思想应用于城市绿地,使城市园林的概念得以扩展和深入,城市绿地也自然延伸到周围自然景观等环境中1。纵观国外城市绿化理念,总体来说是注重整体简朴大方,处处体现大自然的绿色理念;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互协调,在公共绿地的布局上倡导适地植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住宅绿地、公园绿地和街头绿地,并以处处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为绿地规划设计的主格调2。
我国城市绿地设计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城市绿化的方针是:“连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使城市绿化工作快速进入发展阶段。80年代后,出现了北方以天津为代表的“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的“生态园林绿化”。绿地率达23.00%,绿化覆盖率达27.44%,人均公共绿地达6.50m2。,国家建设部又授予海口、三亚、长春等10个城市以“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区”的称号3。目前,国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已呈现出要素多元化、结构网络化、生态合理化特点和绿地园林生态设计、区域设计、文化设计、科学与艺术设计、立体化设计等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迅速,科技队伍建设、设计水平、行业发展等成绩辉煌。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逐步推进,与之配套的城市功能带动了城市园林设计行业的繁荣,以公园、绿化广场为代表的公共绿地逐渐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志。近几年,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与领域正在逐步深化、完善和拓宽。实践中,设计人员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在吸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以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好的作品。然而总体上讲,要找到既能为群众喜闻乐见和专家认同,又能成为城市传世经典之作的设计还不多,园林规划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总体规划忽视园林绿地设计师的参与。
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决定着整个城市的景观风貌、景观空间格局以及城市的景观特征。目前由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一般只选择和看重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意见,忽视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师的参与,这就很难体现以人为本,功能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先的设计理念4。园林设计师只在规划好的布局上见缝插绿,难以在保障绿地率和保护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其生态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1.2忽视植物空间布局与造景。
目前许多园林绿化建设只注重总体布局和硬件景观设计,常常忽视功能效果和植物造景及生态效益,普遍认为绿化就是简单的种树,对于树种、群落结构以及植物的空间布局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则考虑较少。有些美术、建筑、室内设计的园林设计专业人员对常用绿化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不甚了解,在工程实施几年后才看出设计的缺陷。如在园林绿地中,植物既是园林构成的主体因素,同时又是为人所用的客体对象。因此,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指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要协调稳定,更要协调植物与人的关系,使人在植物构成的空间中能够感受生态、享受生态,并且理解和尊重生态。
1.3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少,建筑密度大,可用的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城市建设者们往往为了取得更多的土地建筑面积,不惜将原有的自然山头推平、池塘填平,将原有的植被砍掉,这就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即便随后在小区内种一些外来植物,绿化效果也非常差。
1.4缺乏地方风格与设计个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目前,一些新建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没有表现地方特色、体现地方风格,在广场、街头、街道、单位庭院、居住区庭院,千篇一律地建植草坪、栽种断头大树和模纹花坛,而且规划设计了大量外来树种,栽种一些樟树、茶树、无患子等热带树种,对乡土树种开发种植不够,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往往造成植物死亡;有的广场只是培植一些草皮,这些草皮到了秋冬便枯黄一片。另外,园林绿地缺乏造景构图,只是简单的树种组合,不能给人以美感。雷同和抄袭现象十分常见,缺乏具有鲜明主题和文化内涵的园林精品,没有形成特色。近期,大树枯死现象在石家庄频频发生:一条马路上,百余法国梧桐近半枯死,外环路上于初栽植的千余棵法桐,至今枯死了上百棵,造成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
1.5人工植物群落设计简单。
目前的园林规划设计和方案审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方案规划的构思和立意,忽视植物的生态功能,设计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简单,配置种类少,往往主要的几种植物就占了总量的70%以上,导致生物多样性低,群落稳定性差,给以后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很少存在生态位相似的物种,即占有相同生态位的物种不能共存。城市在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时,除了应遵守上述生态学法则外,还应注重植物群落本身的景观效果,特别是林冠线的外型,群落色相、季相等景观因素,同时还应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功能和绿色理念。
1.6工程效果图与实际效果严重不符。
委托方要求设计方提供的一些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中,一般会附有一张效果图,该效果图具有临场感,能够多维立体地表达设计意图,形象逼真,淋漓尽致,色彩艳丽。但是效果图中的植物在现实中却很难找到(包括树型、色彩、叶型和花果种类),因而看上去美观,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并且施工后的实际效果与效果图往往大相庭径5。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三
摘要:分析了当前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的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是现代城市容貌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施工技术以及园林绿化养护措施,所以,园林绿化是一项长期且繁杂的工程。园林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绿化养护的整体效果,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对周边环境、人群、社会以及经济方面的影响。园林绿化养护着重于整体的美感和实用性。当前园林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的质量方面、管理方面以及绿化养护粗糙等,因此,还需加强对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
1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和绿化管理的现状。
1.1施工方面。
在施工前,设计者将设计好的图纸交给施工单位。施工期间,由于双方缺少沟通,使施工单位对设计者的图纸理解有误,造成呈现出来的景象和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产生偏差,导致园林建设的失败。园林施工过程中缺乏质量标准的检测方,园林建设的各个施工单位,如土木工程、水电等部门沟通的不及时,造成工期延误等。
1.2管理方面。
园林施工管理和绿化养护管理缺少专业性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园林搭配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不到位,施工人员安排的不到位,绿化养护方面的欠缺,直接导致园林建设出现问题。
1.3养护方面。
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的养护人员。政府为了节省财力,有时会减少对植物的养护次数,或者参与的养护人员没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影响了园林植被的整体养护效果。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四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用电客户对供电服务的需求及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营销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日趋复杂,而电力营销工作固有的“服务性强、整体性强、技术性强、政策性强”特点,也对营销基础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海北公司利用营销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稽查系统有效对各级营销人员工作质量开展监控,实现营销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管控;加强数据管理,扎实做好数据整理工作,通过“工作质量、制度执行、资料管理、责任落实”检查、考核,落实基础工作执行情况,全面提高了基础管理。
关键词:营销;基础数据;提升策略。
1营销基础管理当前现状。
1.1业扩报装业务管理现状。
各县公司业扩报装人员对业扩报装环节时限要求和考核节点含糊不清。
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工单环节出现多次回退,且营销系统中回退原因注明为“信息录入错误”。
(2)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供电营业规则》中相关规定条款要求含糊不清,未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业扩报装工作。
(3)业扩报装流程中,“中间检查”环节被多次回退。
1.2抄表、收费管理现状。
抄表管理是营销管理的基础,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工作,但其工作质量密切联系着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经营成果“颗粒归仓”和企业效益的稳步提高。
目前,各县供电公司仍存在抄表不到位,存在估抄、漏抄、错抄现象。
被迫进行系统估抄;三是抄表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未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造成用户电量累加,引起电费增高,致使95598热点问题数量不断增高,影响公司供电服务工作质量。
1.3客户基础档案管理现状。
(1)由于员工风险意识薄弱,部分新装增容用电客户在基础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给予受理业扩报装业务,并完成现场装表接电工作,致使客户基础资料缺失严重,基础管理较薄弱。
(2)业扩报装人员对已受理的用电客户资料未及时归档管理,造成客户有效证明证件及供用电合同缺失现象,档案基础资料管理存在诸多漏洞。
(3)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在进行营销系统客户基础信息录入时,未对客户真实资料进行认真核实,凭大脑记忆印象录入客户基础信息,造成系统中客户信息与实际现场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造成系统中不对应、不完全客户信息的不断产生,影响营销基础数据完整性指标。
2提升策略。
2.1营销系统基础数据质量。
2.1.1加强数据管理,认真扎实做好数据整理工作。
(1)认真梳理、排查问题。
目前,各部门、各单位积累的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数据源头存在问题,可能在用户提供数据时存在数据项不完善、不准确,或在数据录入时发生错误;二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不确定的操作内容,在进行系统操作时抱有侥幸心理,以试一试的想法进行流程操作,造成数据错误等。
(2)对症下药,分类处理。
一是认真把好数据入口关,即异常产生数据源头,严格管控。
二是针对新出现的问题,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管控措施和实施细则,具体详细责任分工。
(3)细致过滤,适时监测。
一是各单位对部分基础数据定时核对,如业扩报装资料完整性、业扩报装业务受理及时性、业扩报装时限达标率等定期监测抽查。
二是在政策调整时,及时开展相应的信息核对和修改工作,确保政策切实得到贯彻执行。
三是借助稽查系统有利条件,不断开展数据监督、整改、整理工作。
2.1.2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
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信息化管理软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按固定格式填写基础数据,可以发现常规错误,利于查询和统计。
对于构建系统基础数据标准化,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客户档案内容及填写顺序上实行标准化管理。
二是档案资料或工单内容要尽量填写全面,不要有空白项。
(2)在系统中实现技术层面的限制。
除了在基础数据前提整理的时候要注意数据的质量以外,在操作人员输入营销信息系统的时候,系统也要能够进行一定自我判断,以提高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
(3)充分利用数据查询功能,通过营销系统数据查询项进行系统数据查询。
如:计量点电能表接线方式不相同、运行互感器“安装方式”非空等。
2.1.3明确提升重点,深度查摆问题,将每一步工作落到实处。
公司将“抓基层、强基础、练基本功”列为“基础管理提升年”核心内容,抓基层就是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带动基层工作的全面提升;强基础就是落实好工作专业化的要求,落实政策、制度执行力,巩固营销基础根基;练基本功就是以提升全员业务素质为核心,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四查”即“工作质量、制度执行、资料管理、责任落实”四个方面落实重点执行情况,针对每一类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意见建议。
做到发现一起规避一类,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习惯,从根本源头杜绝“不规范、不完整”数据的产生。
2.1.4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同类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营销部依据营销系统、稽查系统对业扩报装、电费电价、优质服务等进行系统抽查,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采取明察与暗访的相结合的形式,对各单位问题查摆和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目前,通过营销稽查平台监控各项业务执行情况,能够做到业务处理“事前有预测、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跟踪”,进一步降低各级营销管控风险,全面提升业务管控力、日常业务执行力,实现营销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而监控、分析、整改、监控四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从而加强量、质、价、费的有效管控。
2.2建立数据工作的长效机制。
近几年来,营销各部门、各单位在营销基础数据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从根本上杜绝了许多不规范问题的发生,从中也积累了不少的先进典型的管理经验,但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建立数据工作的长效机制。
2.2.1要制定数据管理的相应制度。
数据管理制度是数据工作有章可循的依据,是提高数据质量的保证。
在制度建设中,要突出重点,对从源头上控制虚假数据,严格把握工作开展的程序及标准,确保规范操作、减少或避免发生错误。
2.2.2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督。
要把数据错误率降到最小程度,除把握好数据工作的各环节之外,还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督。
为此,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分工;对已录入的数据要认真复核,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要实时跟踪,认真抽查,确保数据增量的准确无误,从整体上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2.2.3建立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数据整理工作不仅涉及到营销部、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营业及电费部、计量部,也涉及到各县供电公司的各供电营业所。
所以,建立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尤为重要,也是建立数据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3结束语。
通过应用营销系统、营销稽查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营销基础数据开展在线分析,实现了营销基础有效管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营销系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基础数据异常从源头得到了有效杜绝。
10月份存在异常数据项3项,异常基础数据93条,营销数据质量不断趋于常态化管理,各项数据准确、完整,为公司各项应用业务发展和公司今后优质服务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五
1.1地域性。
城市园林景观在地域性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这一特点不但是园林景观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园林景观固有的一个基本属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方与北方的植物园林在植物种类等各个方面上存在极大的差别。比如我国北方城市中,在其园林中最为多见的树种就是落叶树木;而在我国南方城市中,其园林内的树种大多数是常绿阔叶树木,一年四季常青。
1.2效益性。
城市园林景观,不但要具有植物景观的效益性,同时,还必须包含城市园林建设所必须具备的生态效益。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城市园林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美化、绿化上,这一效益是园林建设所独有的功能,是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所不具备的。作为一门艺术的园林景观,不但要对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还必须将城市的生活特色与文化特点展现出来,所以,城市园林景观效益的体现,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不懈追求的重要内容。
1.3包容性。
植物景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通过园林设计与植物搭配的方式可以将其展现出来。城市园林景观的包容性主要表现在园林的幽径、假山以及多种多样的植物等方面。将园林景观的包容性充分、有效的展现出来,且对其包容性进行不断提升,是展现城市园林特色的关键手段。
2.1因景得宜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基础就是地形。由于地点与环境条件的不同,园林景观会进行灵活多变的景物组合,依山靠水,将自然美景都充分利用起来。所以,对园林景点的布置而言,地形的规划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与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形的因素。
2.2安全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区,是广大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所以,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在空闲的时候到景观区休闲、娱乐。但是园林景观区同样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对部分弱势群体而言,极易出现安全性事故。所以,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将安全性充分考虑其中。例如在池塘的边缘,可以设计具有装饰性的安全护栏,从而避免人们不慎掉入水中;应该定期对一些玩具或者运动器材进行维修、加固,甚至是更新,以便有效确保居民的安全。
2.3实用原则。
我国古代的庭院具有田园气息,在庭院中通常种植各种草药或者果树。然而,不论是庭院还是城市园林景观区,所种植的植物功能都必须符合多元化的特点,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观赏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实用性,尽量在园林植物种植中实现绿化、美化、香化等。换句话讲,就是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将植物的各种因素都充分考虑进去,例如花色、叶色、姿态以及体形等,以便保证城市园林景观周边绿地中常青,同时,保证植物色相的多样化,使园林绿地的艺术性得到提高,进而打造出具有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情境。
在城市园林的立意布局与景区中不同主题的分配,以及园林的精神功能与物质内容等均展现多元化的美学思想与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才使得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而言,具有极为深远的启迪意义。
人类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为后世子孙的发展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中得以转变。怎样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运用,不仅能够与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相符合,同时,还必须具备鲜明的现实意义,这就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逻辑方面所急需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古典逻辑推动了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园等园林的快速发展,并使其辉煌于全球;假使现代逻辑无法进行本质性的改革,那么就难以推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变革。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施瓦茨与沃克等人,在设计理念与思路上都或多或少受极简主义艺术的影响。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极为繁杂,不只是单一的艺术思潮对其发挥作用;同时,也是由于多样化的现代艺术思潮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同种类的艺术出现交叉与融合,进而实现艺术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清晰的分类,是较为困难的事情。然而城市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下,即不仅能够充分符合现代人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必须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相符合。
3.2注重现代技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对自然景观的表达方面,人们显得更加的游刃有余,并且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打造更加优美的园林景观。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用来造景的方法与素材加以改进,同时,也对美学观念进行有效的更新。通常,古典园林在技术条件方面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与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景观的完美表现,不能使景观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极为有利,同时,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内融入最新的设计素材。所以,先进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的创新与改革发挥着极为深远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其设计灵感均来于自然,自然景观是不断更新、不断改变的。植物的枯荣、四季的交替以及河流的枯竭等,都将推动自然景观出现明显改变。但是引入的现代技术因素中,更为重大的意义就是对一系列生态观念的引进,例如系统观、平衡观等。在引进最新观念的帮助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对自身的设计观念进行更新与转变,将设计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且将周边生态环境的范围与影响纳入考虑的范畴,例如和不同种类的鸟类、昆虫、动植物等之间的关联性等,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对上述因素加以高度重视。
四、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生活环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区内的景观环境,已经逐渐发展为人们极为关注的内容。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受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高质量的人文环境所影响,所以,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城市绿色园林的设计、规划与建设。另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景观加以设计与规划时,应该摒弃原有的成见,不局限在现有的经验中,不断发挥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建设富有城市特色的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自然、舒适、优美的城市生存环境。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六
摘要:以来,《史蒂夫・乔布斯传》在国内的销售势头,可谓锐不可当,已经创造了国内图书销售的一个标杆与奇迹。而在其销售“火热”的背后,更凝聚着运作本书的“传奇项目组”深厚的营销策划与市场运作能力。本文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为理论蓝本,旨在探究《史蒂夫・乔布斯传》畅销背后的营销“之技”,以给今后的图书营销者,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传记类图书;图书营销;整合营销传播。
一、疯狂的抢购――《史蒂夫・乔布斯传》的销售“传奇”
20岁末年初,北京一家报纸发布了《2011图书出版销售大事件》,细数了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图书的出版销售领域,引人关注的焦点性事件。毫不令人惊讶的是,《史蒂夫・乔布斯传》的出版名列其中。
《史蒂夫・乔布斯传》是“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自2011年上半年由美国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对外发布出版消息以来,就受到了全球新闻出版巨擘的广泛关注。在当地时间2011年10月5日那天,年仅56岁的史蒂夫・乔布斯与世长辞,似乎全世界的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与惋惜之中。2011年10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传》在全球发售,简体中文版也同步上市。“苹果教父”不可抵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该本传记尚未发布之前,就已经开始显现。而10月24日上市的《史蒂夫・乔布斯传》,首周销量达67.8万册,而后,仅仅20天,总销量已达100万册。当时,曾有媒体报道:“据中信出版社预计,《乔布斯传》前期销售额将达6800万元,最终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册。这意味着,单凭《乔布斯传》一本书就可超过2011上海书展主、分会场的销售总额。不计团购,2011上海书展的主、分会场销售额总计5470万元”[1]。
营销理论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经历了消费品营销(50年代)、产业营销(60年代)、非赢利及社会营销(70年代)、服务及关系营销(80年代)、整合营销(90年代)的演变。
而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将其定义为:“imc(integratedmarketincommunication的英文缩写,即“整合营销传播”)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2]。
与传统的营销传播活动相比,整合营销传播与之不同的关键在于,活动的中心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
1.确立尽可能多的营销宣传渠道,力求营销活动的立体性与完整性。
营销宣传渠道的多样化,是现今不少出版商的心之所向。而在《史蒂夫・乔布斯传》的推广过程中,运用的营销宣传渠道之多,实为罕见。书店显要广告位、车站灯箱、地铁广告、户外广告、站首页……“乔布斯”的踪影似乎无处不在。就连苏宁线下1000多家店面也为其预售做着配合宣传,原因很简单――原本想要远离“图书销售”这块“热土”的苏宁易购,还是选择了《史蒂夫・乔布斯传》作为试验板。再如,中信银行信用卡是这本书的合作伙伴之一。除了户外广告和邮寄账单上的推广,在公开发售前,他们通过短信向400万活跃持卡用户发送了预订邀请,持卡人直接回复信用卡后四位和一个代码就可以订阅这本书。有1万人通过这种方式预定这本书,这批订单23日就开始安排发货,以保证持卡人可以在24日全球首发第一天就拿到图书[3]。
2.网络营销成为图书营销的主战场,“自媒体”营销给图书销售市场带来了新的憧憬与希望。
与其他的营销方式相比,近乎完美的网络营销,在这场疾驰而过的销售战役中,更令人称道。京东商城为《史蒂夫・乔布斯传》买下了新浪的展示广告位,腾讯为它制作了专题网页,优酷为它制作了视频网页,巨鲸为它制作了音乐网页,参与翻译的东西网和译言网在首页最显著的位置挂出了它的封面……此次《史蒂夫・乔布斯传》的销售中,“自媒体”营销的概念,首次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其优势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前,每到图书发售前后,出版社都会想尽一切手法,对其进行宣传,但是,基本都是借助于多种媒体的力量。而“传奇项目组”此次最为“传奇”的营销策略或许在于,除了依靠媒体的力量,出版社自身也广泛而有力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乔布斯官方传记”微博便是关键。据悉,经过新浪认证的中信出版社《史蒂夫・乔布斯传》官方微博“乔布斯官方传记”,从2011年9月25日开通以来,共发了1300余条微博(截至3月5日),拥有粉丝近4万人。至此,《史蒂夫・乔布斯传》的营销团队,打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完成了国内图书营销史上破天荒的“自媒体”图书营销。
1.根据图书特点,选取恰当的媒介组合方式。
一般而言,新版图书,在进行营销时,都会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倾向――或者投入巨金,大张旗鼓地宣传,注重表面的华丽;或者花很少的`心思在营销上,任由其天命。也就是说,很多出版社,在进行图书营销时,都不太注重效率,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选择恰当的媒介组合方式。前面已有叙述,《史蒂夫・乔布斯传》十分注重网络营销,甚至将其视为营销制胜的“主战场”,这是有其依据的。首先,《史蒂夫・乔布斯传》吸引的人群,必然先是“果粉”,或者最起码是用过苹果产品的人群,而这部分人的平均年龄,在国内可能相对年轻,网络是他们接触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其次,去年以来,随着业内颇有名气的“光合作用”书店的倒闭,民营书店在国内的衰退之势,不可阻挡,而网络电商图书销售的稳步增长,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的一切,都凸显了该本传记将“主战场”放之网络的正确性与重要性。除了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等较早的网络销售渠道,正在很多大城市提供“一小时到货”服务的快书包,也与中信出版社形成了很高的“默契度”。据悉,这次营销,中信出版社的投入极大,“超过了100万元”。但与其回报相比,这比投入算是“投有所值”。线上线下的多点对接,形成了此次《史蒂夫・乔布斯传》整合营销传播的立体性,以网络宣传为中心,平面、户外等媒介形式相互配合,更是此次营销成功的“法宝”之一。
2.依托图书品牌,联合强手打造图书营销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史蒂夫・乔布斯传》的感召力与影响力,远在该本传记面世之前,就已显现。然而,面对此前具有的如此高的品牌影响力,“传奇项目组”稍后的用心运作,则又进一步打造了该书的营销影响力。而在传统的实体店方面,覆盖全国的30家主流书店也实施了种类繁多的促销活动,每家书店摆书的花样,似乎都凝聚着不少辛劳。在《史蒂夫・乔布斯传》的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强强联合,合作共赢”已成其背后的重要口号,在这其中,凡客诚品似乎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因而,此次营销影响力的打造,也并非“传奇项目组”的“一人之力”,依托原有的品牌,选择合适的伙伴,都是其成功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2]舒尔茨等.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七
电力企业营销的思想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细分市场,重点突破,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1电力企业的特点。
1.1电力商品自身的特点。
1.1.1无形性。
电力商品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其他指标如电压、频率、波形来表现。
1.1.2非储存性。
一旦形成电力输出,便无法储存,电力商品的产、供、销必须依靠各级电力输送网络来完成。
1.2电力商品市场的特点。
1.2.1整体性。
电力交换要通过电网,电网覆盖的区域就是电力市场的整体范围。
电网是统一的,在同一区域内可能有不同需求的客户,电力销售部门一般只能将同一区域看作一个市场,进行整体销售服务。
因此,不同的电力目标市场也由电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1.2.2差异性。
虽然各个电力市场在产品的类型、客户的分类等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划安排不同。
不同的客户对电力供应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第二,需求量不同。
不同规模的消费者对电力的要求不同;第三,需求时间不同。
不同性质的用户对电力需求时间有不同的需求;第四,消费方式不同。
电能的热转化消费、动力转化消费和照明消费,属于消费方式不同的目标市场。
1.2.3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放弃性。
电力市场是动态的市场,不是一经选定就一成不变的市场。
这种动态是相对于一般稳定的电力市场而言的。
电力市场的发展变化是逐步实现的,不是频繁或骤然的突变。
各个电力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与此同时,在选择电力市场时应考虑国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供电企业专营区的电力市场必须全部满足,不能对盈利少或难度大的市场就完全放弃。
2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2.1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薄弱,部门机制不完善。
2.1.1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薄弱。
供电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巩固和发展市场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电力供不应求,使整个供电企业按照严密的计划经济模式运行,发展靠政府、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电力从上网到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电力的需求均靠计划来调节,以实现电力的产、供、销一致。
这种大锅饭局面造成了领导层和员工的营销管理观念淡薄。
2.1.2供电部门机制不完善。
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应该是电力营销,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影响企业效益。
但大多数供电部门,或是没有建立起电力营销职能,或是缺乏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有效协调。
我国供电部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内部缺乏竞争、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
2.1.3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过高的电价水平抑制了用户的用电需求。
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杠杆,它不仅影响电力供应,而且影响电力销售。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现行电价政策、测算制定电价的方法等,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在不同地区,由于价外加价等种种原因,相同性质的用电在同一省份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电价不一样,同一城市内不同居住区的用户电价也不一样,农村与农村更是不一样。
电价五花八门,国家规定的与用户缴纳的大不一样,许多地区电价奇高,不仅制约了电力销售市场的拓展,而且影响了家电在农村的普及率。
为此,应坚决取缔“中间层”的价外加价,实行同网同质同价,这是净化拓展电力销售市场的长远战略。
3电力营销市场策略浅析。
3.1建立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其次,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第三,基于买方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新型电力营销理念。
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八
园林绿化设计作为指导其建设的关键,设计质量的高低将对其所发挥作用产生极大的影响。然而随着人们对于园林功能、环境等的要求不断增多,这就增加了我们对其设计工作的难度,从而导致难以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园林绿。因此,广大园林设计人员必须在充分结合新时期下人们对于园林绿化不断增长的需求基础上,对园林绿化的设计进行创新。
进入新时期以来,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中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与功能得到了不断完善。在此其中,园林以其在改善人居以及城市环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促使其逐渐变为我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同时这也是推动我们的对其进行设计的现实因素。然而,受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园林绿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与发展,导致我国大多数公共绿地的设计依旧沿用以往的设计模式,其设计出来的作品与新时期下人们需求大相径庭。例如,在节假日的花坛摆设中,摆设方式较为古板,没有融入现代的绿化设计理念,一味的引进外来物种,导致设计出来的绿化景观效果千篇一律,无法突显城市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特色。
2.1生态观。
不可否认,工业、交通行业等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利于人们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优化人们生存环境关键的途径,对其设计时应将生态理念置于首位。首先,绿化设计要以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为原则,对传统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气候条件、知网群落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等内容。其次,合理控制绿地数量。绿地数量与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有着密切关系,是优化城市面貌、保证环境健康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设计时,应全面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在确保人均绿地面积达标的基础上,将绿地规划、数量、稳定性、地方性以及物质多样性等因素相结合,以改善绿地生态功能,提升其建设品质。
2.2人文观。
首先,园林绿化能有效优化城市面貌、保护生态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宜人、休闲、舒适的空间。绿地包括了住宅、公共、单位、交通、防护等绿地,且各个绿地都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作用与功能,因此应以以人为本作为设计指导理念,根据不同的绿地功能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园林绿化设计应打造宜人舒适的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为宗旨,让人们在闲暇之余能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观,得到身心的放松,并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意识。因此,在设计时应注重园林的美观与舒适,提升园林的艺术品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
3.1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设计创新。
随着信息化科技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使得设计方式更为灵活、多样。计算机技术能让绿化设计更为快速、便捷,其设计手法也更加先进合理,所以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绿化设计创新已成为了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模拟配置园林中的绿地数量、生态环境、地形规划、土地利用以及交通布局等内容,并经过对比、研究、整合最终挑选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案。这大大缩短了设计的时间,也是的设计内容更具现实依据,更具针对性,从而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同时,计算机技术还能将工程管理与绿化设计有效融合,保证施工建设与绿化设计相一致。此外,在设计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技术研究,例如植被养护技术、植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只有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才能促使园林绿化设计得到发展与创新。
3.2综合性园林绿化设计。
所谓综合性园林绿化设计是基于人们对于园林要求不断增多的背景下而产生的。当前我国的城市园林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对其的设计应当具有综合性,以此满足人们的需求。其中尤为值得重视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更高要求的生态化设计。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追求的不断增大,这反映到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便是要求更多的生态环境。因此,广大园林设计人员应当将多样化的生态化元素加入到设计中。首先,设计人员必须以真实的大自然作为设计的蓝本,通过结合园林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例如工程体量、所处区域气候以及业主方要求等,将大自然中某些生态环境借鉴到对其的设计中去,从而使得生态环境设计在符合工程实际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其次,生态化设计还体现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方面,为此,设计人员应当注意相关理念的融入,比如在植物的选择中应当尽量选择与当地环境、生物种类相适应的品种,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有效的实现良好的园林生态效益,并且将有利于园林绿化的健康与稳定;最后,在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对其生态化设计的根本原则是应当严格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如此才能设计出最好生态园林。
3.2.2突出城市特色渗透到设计中。园林绿化景观是城市文化特色的直接体现,因此应将城市特色的融入,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人文风情、生态资源、文化特色等内容,充分运用当地特有的景观元素。
园林绿化具有艺术性,其艺术特征将对设计品质以及创新息息相关,影响着日后园林建设的艺术效果。因此正确把握园林绿化的艺术特征,将对设计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设计中,应注重将以往优秀的园林景观的设计、色彩、植物配置、布景等艺术内容与现代化艺术理念相融合,从而赋予园林绿化景观浓厚的艺术气息以及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其次,与以往园林设计理念不同,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更多是面向社会大众,因此,设计时应注意转变设计性质、用途、基础设施、艺术风格的转变,以为现代化园林绿化设计增添光彩。再者,在设计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养,吸收更多的现代化艺术理念,在园林绿化的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散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为实现园林绿化设计的创新做好铺垫。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九
城市园林设计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做到科学规划,使设计项目与整个城市区域环境相结合,要在项目的性质、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准确定位;要做到“三个协调”即项目设计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植物载体的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等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2.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该原则要求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结合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的情况造景,做到既经济节约,又在层次上体现起伏与韵律变化,避免呆板。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追求奢华,不能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在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确保居民的身心健康。设计要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增加绿地色彩,注重立体绿化,扩展绿化范围,发展垂直绿化,构建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2.3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造景强调在设计和建成效果上展示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构建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的绿化模式。采用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配置的绿化方式,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完美的生态环境7。
2.4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又要遵循美学法则,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发挥好园林给人带来的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在整体布局构图上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协调、对称、平衡、稳定、直曲等形式营造园林的意境美,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完美结合。
2.5地方特色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必须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这就要求在充分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3.1强调城市总体规划。
与设计人员的参与只有使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化,符合绿地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吸纳更多的园林绿化设计师和生态学专业人员的参与,才能使总体规划更加科学。同时,在园林绿地设计过程中,应大力提倡植物造景,少建硬质景观。在营造城市景观时,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更要考虑游憩、娱乐和生态效益等方面的功能。因此,要更好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建筑高低错落,园林植物富有特色,营造个性化的城市景观。
3.2提倡以人为本,营造富于创造性的地方特色景观。
园林规划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充分挖掘本区域的文化与历史特征,把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本要求,以设计不同的人性化景观空间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时,在运用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要善于应用乡土物种,按照本地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来营建城市园林人工植物群落。
3.3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方的沟通。
园林绿化设计人员要想创作好的设计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影响园林设计作品的经济杜会、历史文化、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水文地质、自然植被、人文景观、水体水系和自然景观等因素,要深入现场,包括对现场的明暗管线分布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再进行方案构思,形成绝妙的设计作品。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做好技术交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到全程跟踪,把握设计尺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3.4注重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
注重园林绿化技术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力求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园林绿地建设中的生产力。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园林科研工作,增加园林科研方面的经费。研究部门要从绿化工程中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中选题,采取产学研联合方式进行必要的研发和应用。同时,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他们的应得利益。政府部门要加强人才培养,必要时可制定一些培养和引进园林绿化科研人才的相关政策,创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二十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出现很多环境问题,例如,汽车排放的尾气、建筑工程产生的扬尘等,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态健康,因此,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更要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不仅要让城市园林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更要具备净化空气的作用。而最为关键的是,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工作,从材料的选择到中间的施工环节,再到最后的管理养护,每一步都要进行优化处理,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完成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达到预期的主要目标。
1.1施工队伍的选择不够严谨。
园林绿化施工队伍与普通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选择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要求也更为严格,如施工队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园林修剪技能,还得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能够做到适地适宜。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队伍参差不齐,不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工程施工,使得现场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仅艺术表现力不强,而且美化环境与净化空气的作用也没有凸显出来。促使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队的选择过于轻率,暴露了施工管理制度的缺陷。
1.2绿化材料的选择不够严格。
绿化材料包括树木、草地以及绿化所使用的工具。选择了过于劣质的材料,使得绿化园林不能长久使用,在后期更需要重新投入大笔资金进行修理和维护,这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没有根据植被的特点进行种植,导致植被死亡,尤其是一些名贵的树木,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极容易受到伤害。总之,在选择绿化的草木时,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选择。
为了更好地地优化城市园林施工管理制度,可以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管理部门要对绿化施工队伍予以教育和培训,最重要的是,要让基层施工人员掌握相对应的园林绿化知识,理解园林绿化的要求。构建一支专业的涵盖园林工程、绿化种植与管理、绿化艺术设计等各方面人才的施工管理队伍。在施工时进行筛选,如果施工技术掌握不全、综合素质等不高的施工者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例如,花草的铺设。一些高难度的施工必须由有掌握专业技能的工人实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2)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检察工作,在施工前后进行考察检测,如果施工队没有按照政府规定的政策进行施工,相应的给出惩罚,这样才能真正引起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制度的重视,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工作。
(3)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前,需做好成本预算,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在每一个环节中,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要做好2个方面:一方面施工单位要针对树木移植,尤其是贵重树木等容易造成树木死亡的事件,展开详细有效的管理,并形成一套体系方案,减少由于苗木死亡造成后期补栽成本的消耗;另一方面施工人员要合理地选用机械型号,并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并注意机械使用注意事项,做好维护与保养工作,减少在机械方面的损失。
(4)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定额管理方式,合理设置人员与机械的比例,尽量做到人机的优化配合,提高施工效率,从而缩减人工支出。政府的城市建设部门要针对某个绿化工程项目进行自主地造价调研,并调研参与竞标的单位,选用最科学合理的造价方案,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
3结语。
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同时,人们对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标志着今后在园绿林化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加对于园林绿化施工及其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重点针对当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优化,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施工管理水平,让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在我国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丹.试析园林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5)。
2李永峰.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方案的特点与优化措施[j].现代园艺,(4)。
3庄海灯,吕怀海,任鲁宁.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特点与优化管理[j].城市减少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二十一
摘要:在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也不断的提高,人们居住在城市中对城市的绿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由于施工单位、人员配置、经济价值等方面影响,园林绿化还存在这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园林绿化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应解决园林绿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有效发挥园林绿化建设的积极作用。针对园林绿化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简单给出解决方法。
在21世纪的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不能走上西方生态“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应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时刻注意我国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方式之一,各个城市都在推进园林绿化建设。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兴未已,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分析问题,认识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不足。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发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1绿化种类单一,缺乏观赏性。
很多城市园林绿化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设过程中大多种植同一种植被,或者缺乏观赏性,很难能展现出城市园林绿化的美化城市作用。人工种植的群落与天然的群落有很大的差别,群落组成和模式都过分单一匮乏。在时代进步的当今社会,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多,我国也学习了外国的园林绿化方式,引入了大量外国的物种,这些物种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敌,造成新物种的大量增值,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物种类、结构和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目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的园林绿化建设,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或规范,这大大增加了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难度。虽然很多地区出台了相关的地方规范,但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它的实践性和合理性还有待考证。并且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中园林工程建设都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种植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于施工现场的规划安排也不够合理,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会对园林工程施工造成很大的麻烦和困扰。施工制度不合理或者前期准备不完善,导致施工进度缓慢,施工时间被大大增长,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既不利于园林绿化的完成,又造成了经济上和精力上的浪费。
1.3绿化管理措施不合理成本增大,居民绿化意识薄弱。
城市绿化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粗放式管理,导致草木无人修剪,没有及时进行杀虫,草木质量大大下降,长此以往致使绿地杂乱无章,害虫大量繁殖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没用合理的管理措施还导致养护成本大大增加,浪费更多人力财力进行绿化管理。很多城市还存在提倡建设园林却不重视养护和管理导致园林建设后期失败。由于对园林管理和养护不重视使养护和管理资金缺乏,而且没有引进相关方面的技术人才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更新。我国的园林绿化建设起步晚而且宣传不到位这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意识不高缺乏对园林绿化重要性的认识。很多居民讲园林绿化植被随意践踏采摘,更有甚者将植物待会自己家中进行养殖。这不仅破化了城市的绿化建设,而且还增加了园林绿化的管理难度和养护成本。
2.1改善植被种类,提高欣赏价值。
植物分为很多形式,例如乔木、灌木、花朵、草皮等。众所周知,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大家不知道的是,很多植物还兼具有改善环境破坏和抵抗污染的作用。有关部门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在抵抗污染的同时还要具有更高的观赏性,例如将高达的乔木与低矮的花朵相结合,颜色更加丰富并且体现了植被的层次性。
2.2施工制度和园林规范的一致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统一园林绿化施工制度的规范是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施工制度的一致化关系着园林绿化建设的进度和完成程度,在施工前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好每一个施工步骤、人员资格和职责等等,为了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还要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只有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才能在施工中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使园林绿化建设有条不紊的实行。为了使园林绿化建设规范化合理化,可以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用法律的手段规范承包商。每个地区还可以针对地方特色,对本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进行管理和规范,出台相应的地方标准,使当地的城市绿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给居民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2.3兼顾成本与管理,使管理合理化。
居民保护绿化的意识薄弱是导致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成为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园林管理而言,可以开展更富多彩的关于绿化的知识讲座,使居民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还可以散发传单,宣传园林绿化知识,让居民明白绿化的意义。居民意识提高了,绿化损坏就会大大减少,从而降低绿化管理的成本。对于管理者而言,提高自身修养与知识储备,是管理好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可以选择合适时间进行培训与再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还可以选择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管理与规划,从而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管理手段合理了,管理人员能力提高了,管理成本自然而然就会大大降低。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城市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赖以生存的地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应该全体人民都积极参与进来,把城市建设的如同花园般美丽。随着园林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环保教育的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还要积极学习西方的园林绿化建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走上和西方一样“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同时,对于已经建造的园林建设应加强管理和养护,减少病虫现象的发生,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