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书郎歌曲教案(模板19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教授某一学科或课程所设计的一份详细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教案范文的优秀之处在于它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幼儿学习看表格菜单,并能根据菜单进行匹配买菜。
2、通过帮胖阿姨买菜,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表格菜单一张。
2、幼儿操作材料一份,浆糊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师: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烧很多好吃的菜给你们吃,这些菜都是从哪里买来的呀?(菜场上买来的)是呀,菜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种、营养丰富的菜,我们宝宝吃了才慢慢地长得高、越来越聪明。可是,今天有个胖阿姨身体有点不舒服,不能上菜场去买菜,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买菜,你们愿意吗?你们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学习看表格师:那胖阿姨到底要买些什么菜呢?这里胖阿姨给你们开了一张菜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出示菜单表格)师:唉,这是一张表格式的菜单,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意思好吗?先来看第一行,一个红色的椭圆形,胖阿姨说它代表要买红颜色的蔬菜,右边的数字3,告诉我们要购买的数量是三种,所以第一行告诉我们的是:要买绿颜色的蔬菜三种。(请个别——集体重复再说一遍,巩固对表格的认识)谁来说说第二行要买什么颜色的蔬菜,一共要买多少?(请个别幼儿来回答,然后请大家说说对不对)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同前。
4、幼儿买菜师巡回观察指导,关注幼儿是否按菜单买菜,帮助幼儿理解表格菜单。
5、收拾整理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检查买的对与错,并表扬大家今天你们为胖阿姨做了一件好事,你们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6、活动延伸: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肥胖”这一社会性问题的语言课。其目标主要有通过交流,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增加喜欢运动的情感。
活动开始,我用一只身体瘦弱的玩具小白兔引出了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瘦弱兔子肢体的灵活,运动的重要性。接着又以小故事的形式:“后来,这只瘦弱兔子不喜欢运动了,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随后出示了胖胖的兔子,让幼儿进行观察,并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己有的知识,大胆表述太胖的一些不利之处。从而引起了幼儿的同情心,在为胖胖兔减肥想办法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畅所欲言,不仅把老师或父母,媒体上了解的一些关于减肥的方式方法都讲述出来了,还能讲出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些感情。孩子讲出了各种运动方式:跑步,跳绳,走路,转呼啦圈……在帮助胖胖兔出主意减肥后,便一起观看了故事课件《胖胖兔减肥》,让幼儿在精彩的画面下完整的欣赏了一遍故事,给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做了一次梳理。知道运动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方法,同时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知减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而让幼儿明白要想做好一件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同时要付出努力。最后又通过探索球的多种玩法,增强了幼儿的喜好,使幼儿对运动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懂得了同伴间的交往,互帮互助的精神。
在最后的环节中,从故事拓展到孩子的生活,结合孩子喜欢的体育活动,激发了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同时也教育幼儿要经常运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健康。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二
实施整合课程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新《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具有“全面性”、“启蒙性”、“渗透性”的特点,这反映了新的幼儿教育课程整合观念的导向。
《红苹果》是一首深受小班幼儿喜欢的歌曲,旋律简单活泼,幼儿经常哼唱。我根据本班幼儿喜欢仿唱的兴趣特点,将科学、语言、社会、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相融合,设计了整合活动“仿编歌曲——红苹果”。让幼儿利用自己熟悉喜欢的歌曲,进行歌词创编,并能对照旋律自己演唱出来。
1、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编歌词,并将创编歌词唱出新的歌曲。(知识技能目标)
2、能分辨常见水果的不同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生长特点。(知识技能目标)
3、能大胆演唱自己仿编的歌曲,体验仿编活动带来的乐趣。(情感态度目标)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1、幼儿已学会歌曲《红苹果》。
2、自制水果树四棵(每棵树上贴有可向后翻动的树冠若干,每个活动树冠上贴满某种水果许多)并分散放置于活动室。
3、挂图两张(内容为藤上葡萄和藤上西瓜)。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摘果子》进入活动室。
2、复习歌曲
指导幼儿在已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
师:“你们摘到的苹果是什么样的?”(很大、很红)
师:“又大又红的苹果一定很甜很好吃,让我们一起用甜甜的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红苹果》。”
二、创编部分
1、幼儿尝试歌曲仿编
(1)出示“梨树”(即翻动树冠,展示贴有黄梨子的树冠),让幼儿尝试将《红苹果》的歌曲改编为《黄梨子》之歌。
师:“果树上长满了什么水果?”(梨子)
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师:“想摘到好吃的梨子就要把歌曲《红苹果》改唱成《黄梨子》,小朋友快试试看。”(对于仿编成功的幼儿,教师即请他摘下“黄梨子”贴在身上以示鼓励。)
(2)出示“荔枝树”,提高难度让幼儿继续进行仿编。
(3)幼儿分组进行仿编活动。
教师展示四棵“果树”上的水果(未编唱过的水果),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仿编的水果并站在相应的“果树”下进行仿编活动。
(4)引导幼儿学习仿编长在藤上的水果。
师:“水果都是长在树上的吗?”
师:“你见过哪些水果是长在藤上的呢?”(葡萄、西瓜……)
师:“我们试着把它们编到歌曲里吧。”(藤上许多紫葡萄,一串一串摘下来……)
三、结束部分
分享游戏——摘果子
鼓励幼儿到自己喜欢的果树下进行仿编活动,并进行“采摘”,提示幼儿将自己“采摘”的“水果”送给同伴、老师等自己喜欢的人。
四、活动延伸
1、可将水果歌编成其他内容的歌曲,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仿编各种蔬果歌,从而教育幼儿多吃蔬果,做个健康宝宝。
2、结合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仿编的歌曲内容,展示幼儿的作品后,将其装订成册,给画册起名为《我们的歌曲——好吃的水果》,把它放在音乐角供幼儿自由演唱。
五、活动反思:
1、幼儿将自己仿编的歌曲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演唱,每个人所唱的都不是教师教授的歌曲,而是他们自己编的歌,幼儿从中体验到的创造与快乐,带给幼儿的将是成长中的勇气与自信,这也是幼儿艺术教育所追求的整合目标之所在。
2、在活动中,自然而贴切地融合了幼儿对水果的观察、比较、点数、描述、表达、演唱、情感以及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认知,有效地引发幼儿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过程中,体验仿编的乐趣。活动并未按领域进行,却将各领域自然而有机地相互包含,这充分体现了新《纲要》倡导的“课程整合观”。
3、每一课程单元内的活动都会从某一点切入,侧重某一个或者两个领域的内容,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促进幼儿发展的因素应当是全面而有效的。在此次活动中,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艺术方面的信息,同时也获得了有关科学、语言、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
附:幼儿仿编举例:
歌曲:红苹果歌曲:大萝卜
1=c4/41=c4/4
55365535536553
树上许多红苹果,地上许多大萝卜,
13532211353221
一个一个摘下来,一个一个拔出来,
55365535536553
我们喜欢红苹果,我们喜欢吃萝卜,
1353221‖1353221‖
多吃苹果身体好。多吃萝卜身体好。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三
活动名称买菜(音乐)
活动情况记载
李桂芹:可以布置一个菜场,进行情境表演,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能够大胆的表述;
陈卫锋:图谱可以准备成可以替换的,这样对歌曲进行创编时,就可以更换图谱了;
吴丽娟:可以设计一个节奏谱,一句一行,让幼儿一看就知道音乐有几句。
王芳:课前让家长带领小朋友去菜场观看买菜;
李英:在导入部分可以做一些韵律,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1)次讨论
第一稿
买菜(中班音乐)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菜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菜。
2、尝试创编歌曲买菜,体验改编歌词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菜场的布置
三、活动设计:
(一)、导入:韵律活动;
(二)、学习歌曲;
1、教师随乐舞蹈,幼儿观看教师去菜场买菜
2、说说老师买了什么菜
3、说一说菜是什么样子或味道的
4、整理歌词,幼儿跟随教师清唱歌曲;
5、幼儿齐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1、复习歌曲《买菜》
要求:(1)用轻轻的声音演唱;(2)听琴声到最后一句话时,声音渐轻
2、说说歌曲里的菜
3、创编一句歌词
鼓励和别人编的不一样的幼儿
4、创编二句歌词
5、将幼儿创编的歌曲演唱一遍
结束: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要求:在音乐结束后做出各种不同的滑稽动作,不能重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四
设计思路:
最近,我班正在开展“在秋天里”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秋天的水果蔬菜兴趣极高,我们就和孩子一起画画,讲讲,随着他们的喜好以及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方向,我选择设计了《买菜》这活动,以此来巩固幼儿音乐技能及对蔬菜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曲买菜,体验改编歌词的乐趣。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去菜场买过菜,对常见的小菜有所了解。
2、鸡蛋、母鸡、青菜、鱼等作品中有关的菜的卡片。
3、幼儿自己自制蔬菜图片人手一份。
4、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韵律活动《娃娃兵》
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节奏,自如地表现娃娃兵的动作,启发他们想象娃娃兵打枪、开炮的不同姿势。
2、节奏练习《好吃的蔬菜》
教师引导幼儿能按xxxxxxx节奏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将蔬菜的特点介绍清楚。
二、学习创编歌曲。
1、复习歌曲《买菜》
(1)复习演唱歌曲一遍
刚刚小朋友介绍的菜是从哪里来的呢?那你是和谁去买的呢?
那我们现在来唱唱〈买菜〉歌吧。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
(2)再次演唱歌曲一遍,请小朋友要把买得菜唱清楚
(3)出示图片,复习理解歌词
老师把刚刚你们唱的歌,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创编歌曲
(1)菜场里有这么多的菜,除了歌里唱的,我们还可以在歌里介绍什么菜
(2)介绍创编的方法:在“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的唱句里,用自己画的蔬菜代替,唱的时候要提醒幼儿唱准节奏。
(3)创编歌词
3、将幼儿创编的歌曲演唱一遍
三、结束部分《办家家》
活动反思:
《买菜》这首歌曲是二期课改教材上的一个素材,是比较经典朴实的,我选择了这个歌曲,是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同时我认为活动的开展不在于名称的新奇,更不在于材料的花哨,而在于活动能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在于能真正符合幼儿的需要,在于能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和体验,在于能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建立一定的联系。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帮助幼儿回忆自己买菜的经历,用xxxxxxx节奏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将蔬菜的特点介绍清楚。通过简单地节奏练习为活动的创编环节作简单的铺垫。在复习歌曲的过程中,我通过形象的图片,简单的动作让幼儿很快再次熟悉了歌词内容,积极地参与到复习歌曲的过程中。在创编环节中,我给幼儿布置了既简单又略带困难的任务,简单的是让每位幼儿将自己画出一种自己想买的菜填充到歌词中,困难的是让幼儿根据节奏设计相应的歌词,这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空间,虽有难度,但不少幼儿还能根据节奏、图片编出相应的歌词,唱着自己编出的新歌,孩子们的自信心更强了,演唱的欲望也更高了。同时,对于幼儿创编出来的新歌词,我也让大家一起重点学唱这几句,然后再将歌曲完整地唱出来,相信这样效果会更加好。
小百科:菜,名词,我们生活中指的“菜”通常是能做副食品的植物,如蔬菜;或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品、鱼、肉等。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五
1.幼儿能够唱准歌词与曲调,初步表现歌曲的说唱风格。
2.幼儿能用看图与游戏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
3.幼儿愿意积极主动参加,并能够体验并追求唱出美好声音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一辆小推车和蔬菜的图片,空白纸,笔,两个小篮子和两条头巾。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认识过各种蔬菜、去过菜市场。
三、活动重难点
中间部分的说唱
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学习歌曲中说唱部分
1.“卖菜啦!卖菜啦!”教师边吆喝边推着小推车进入活动室,“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我卖的是什么蔬菜?”
2.教师出示蔬菜图片,幼儿初步熟悉说唱部分的歌词。
(1)师:“小朋友们猜出了这么多,那你们看看我到底卖什么蔬菜呢?”教师一一出示蔬菜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图片上的蔬菜是什么,什么样子的。
(2)幼儿回答后,教师帮助幼儿将答案归纳成歌词“青菜绿油油,白菜大又好,豆芽黄澄澄,芹菜水灵灵”,并把图片按顺序贴在小推车的前排给幼儿观看。再依次边说边出示萝卜、黄瓜、西红柿、土豆、毛豆、小豌豆图片,并按顺序贴在小推车的前排。
3.通过买卖游戏,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说唱部分。
教师边推车边唱歌边“卖菜”给幼儿,在一遍遍的情境游戏中让幼儿反复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师唱:“青菜绿油油呀,白菜大又好呀,豆芽黄澄澄呀,芹菜水灵灵呀,萝卜、黄瓜、西红柿、土豆、毛豆、小豌豆。”“谁想买我的菜?你要买什么菜?”幼儿回答后教师即把相应的蔬菜图片拿给幼儿,然后继续唱卖游戏,直到蔬菜全部卖完为止。
4.通过进货游戏,幼儿再次巩固说唱歌词。
(1)给歌词图片重新排列顺序。
师:“我的蔬菜卖完了,请孩子们帮我来进货,请你们在送货的时候按我歌里的要求把蔬菜图片的顺序排好。
教师边唱边请幼儿上来送图片,并按顺序排好。
(2)检查图片的顺序,进一步巩固歌词的顺序。
师:”孩子们,刚才送货员送的顺序对不对呢,我们来检查一下。“请幼儿跟随老师边唱边检查图片排列的顺序是不是跟歌里唱的一样,不对的就重新排列后贴上小货架。
5.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学唱歌曲的说唱部分。
(1)幼儿看图,第一次学唱。
师:”你们想做售货员卖菜吗,那先要学会唱卖菜的歌。“幼儿看图片跟着老师演唱一遍。
(2)根据要求,幼儿第二次学唱。
师:”我们小售货员,要怎样唱才能让别人听清楚你卖的是什么蔬菜呢?要慢一点,声音响亮点,要把卖的菜唱清楚。“幼儿按照要求跟随老师演唱一遍。
(3)教师点出幼儿唱得不太好的地方,再次练习演唱。
(二)加入歌曲的首尾部分,完整演唱歌曲
1.学唱歌曲的第一句。
师唱:”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然后请幼儿一起跟唱一遍.
请一幼儿扎上头巾当奶奶,提着一个小篮子,跟教师一边唱歌一边走到小推车面前。
2.请两个幼儿做售货员,大家一起帮他们唱卖菜的说唱部分,在大家说唱的时候,教师按节奏把相应的蔬菜图片从小推车里拿到篮子里。
3.学唱最后一句。
师唱:”买了这么多的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嘿!“然后请幼儿一起唱一遍。
(三)通过反复游戏。帮助幼儿巩固歌曲五、活动拓展与延伸”进货“游戏,创编歌词。
师:”货架上的蔬菜都卖了很多了,我们再去进点新的蔬菜吧,你们想卖什么新蔬菜呢?“请幼儿说出想卖的新蔬菜,进行歌词创编。教师即兴画出新蔬菜的图片,补充进货架里。
附歌词: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水中游呀,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哎呀呀哎呀呀装呀装不下。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六
1.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结构,并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2.在前四句句末,随音乐节奏边拍边念恰恰恰,并初步学习为乐曲设计打击乐器演奏建议。
3.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师生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视频音乐,课件,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圆舞板、三角铁、铃鼓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结构。
1.看视频短片,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热闹的岛国,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
教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
“恰恰恰”是不是从乐曲的开始到结束都有?
小结:这首歌曲有两段,前面一段每句的句末有“恰恰恰”,后面一段没有。
二、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1.出示图谱,观察图谱,说出图谱上的图标,认识重复记号。
2.身体动作练习。(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看图进行节奏练习。)。
三、学习用乐器演奏。
1.集体配器。
(1)介绍乐器,认识并巩固三种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
(2)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2.完整徒手练习演奏。
3.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奏。
4.看指挥演奏。
5.集体演奏。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的念白部分
2、在感受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演唱歌曲。
3、体验歌曲中陪奶奶买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前请家长带孩子去菜市场买菜。
2、歌词插图、《买菜》的音乐、钢琴。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结合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兴趣
分享交流:“你跟爸爸妈妈买过菜吗?去哪儿买菜?买了什么菜?”
二、幼儿听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主要内容,感受买菜的快乐。导语:“让我们听听歌曲里的小朋友跟谁去买菜,买的什么菜?”
1、清唱歌曲,引导幼儿简单了解歌词大意。
回顾歌曲内容:歌曲里的小朋友跟谁去买菜,看到什么菜?买了什么菜?
2、听伴奏演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歌曲里小朋友买菜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结合歌词、动作和表情来说)
三、学习理解歌词内容,结合教具引导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学说歌词。
1、幼儿说歌词,激发幼儿买菜的快乐情绪。
(1)结合天气启发幼儿表现买菜快乐的心情。
(2)启发帮助幼儿说出歌词里各种菜的名称。
2、幼儿有节奏的完整说歌词,重点:以念白为主
四、学唱歌曲,结合欢快跳跃的情绪体验买菜的快乐。
1、以念白部分为主学唱歌曲,启发幼儿说出,念白部分的特点。
引导幼儿结合身体其它部位配上节奏,有趣味性说出念白部分。
2、再次激发幼儿情绪,边唱边表演歌曲。
活动延伸:
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把音乐放到表演区,幼儿随时欣赏、表演。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节奏,并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歌曲的节奏。
2、认识蔬菜,体验买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菜场”场景,菜(实物)
2、“奶奶”头饰,菜(图片)
3、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暖烘烘的,“今天呀,“奶奶”要带孩子们去菜场买菜,好不好?”(坐上汽车出发)
二、熟悉歌词内容
1、买菜,边买边讨论
——孩子们,瞧这是什么菜呀?你们吃过吗?它是什么味道?等(讨论菜的颜色,特征)
2、学习歌曲的歌词
——“哎呀,“奶奶”都提不动了,休息会儿吧,一看咱们买了些什么菜?(出示买好的菜,学念歌词)
3、学习歌曲念白的节奏
——“瞧,还有什么菜呀?”(出示节奏卡),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这段节奏。
三、学唱歌曲
1、听磁带音乐《买菜》
2、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的菜的图片。
3、教师看图片完整唱一遍。
4、幼儿学唱歌曲。
5、幼儿分组比赛唱。
6、跟磁带完整演唱一遍。
教学延伸:
“孩子们,我们休息这么久了,走去付钱回家咯!”(结束)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九
设计意图:我们从幼儿在数学活动室的操作和集体活动表现看出:幼儿已对抽象的加减算式有一定的立即,但字实践运用中比较欠缺。此外,我们经常将计算与应用题分开教学,使幼儿无法把抽象的加减算式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为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运用的情境,即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激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一步立即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
2.在编题表述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加减法结局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准备:小菜场场景布置:青菜1.00、西红柿2.00、大白菜3.00、鱼6.00、肉7.00、螃蟹8.00.供幼儿操作的小菜图卡各18张,调价标牌2个。
幼儿操作记录纸1份,笔1支。
过程:
一、了解价格。
1.今天,我们一起去娃娃城的菜场买菜吧。这些菜都要多少钱?
2.今天的菜价有什么变化?
分析:从幼儿原有经验出发,关注调价牌,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运用了情境游戏的创设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调价。
1.用编题三要素表述加价的菜。
例:谁能用三句话把青菜价格的变化说出来?
提问: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用编题三要素表述减价的菜。
荤菜价格有什么变化?(降2元)。
例:您那个用编题的方法说说肉的价格变化吗?
第三句话有什么不同?
3.降价了你是怎么算的?
请幼儿摆减法算式。
分析:运用编题的三要素,学会以陈述的方式讲述调价的过程,并且在教师的引领下,尝试编带提问句的应用题。发现幼儿在编题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编题的严密性不够,而且自己在执教的时候,也不敢回应孩子,如有的幼儿说:”青菜原来是1元钱,现在涨价了1元钱,现在又变成了多少钱?“编题的两个条件和提问的精炼不够,对于孩子懂的意思,课堂上的我只是提醒了孩子们注意表达更清晰,忽略了编应用题的严密性和孩子们适当要选择富有逻辑的编题关键词。如”原来……现在……“,应该给与孩子们更为确切的表述。
三、买菜算钱。
1.如果我给你10元钱,你可以买2样什么菜?
2.幼儿买菜。
3.算两种菜的价格。
(1)谁能用你们买的菜来编一道三句话的应用题?(提示:第三句话要问问别人。)。
(2)算得出你用了多少钱吗?请把算式列在红线上。
4.算还剩多少钱。
(1)拿了10元钱去付钱,营业员该找给你多少钱?用什么方法算?
(2)算算,还要找你多少钱?
结束:你们会用加法算自己买菜花了多少钱,还会用减法算出营业员找你多少钱,那我们一起领钱去菜场玩买菜的游戏。
分析:该环节是控股幼儿编应用题的能力,让幼儿学会随情景转换编题,并列式计算。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买菜之后,表述一共用掉多少钱是可以的,基本编题的元素也是能够体现的。但是在算还剩下多少钱的时候,孩子们拘泥于操作的材料,对自己花掉多少钱在课堂上没有针对性的提示,因此孩子们在编这道题目的时候,出现连减的方式编题,如”我有10元钱,先去买了青菜2元,又去买了鱼6元,请问还剩下多少钱?“这个编题的失误最大的原因是我在设计的`时候把这个环节作为延伸活动,因此没有考虑孩子们仍旧有很大的兴趣去编题和计算,因此对用掉多少钱这个部分数没有给与孩子们强调,所以出现连减,以及总数是10元钱还是用掉的8元钱没有让孩子们清晰。而且买菜环节中设计的是幼儿自主购买两样菜,没有规定不超过十元,所以有的孩子超支了,有的孩子刚好十元,这个就导致了最后算账环节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够编题,有的孩子等于0的计算还比较模糊,其实这个环节可以省略,只要个别幼儿编题以及列算式,对于特殊情况做回应即可。
调整后的活动:买菜。
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
2.在编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加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准备:菜场场景布置:青菜1.00/棵;西红柿2.00/个;大白菜3.00/棵;鱼4.00/条;猪肉5.00/块;螃蟹6.00/个。
记录纸。
过程:一、了解价格。
1.今天,我们一起去娃娃城的菜场买菜吧,这些菜都要多少钱?
2.带领幼儿了解素菜、荤菜的价格。
二、买菜。
(一)一共用了多少钱。
1.现在请小朋友们去买两样菜,要求荤素搭配好,这样营养会更好,买到的菜,请你贴在记录纸的双面胶处。
2.幼儿操作。
4.请几位幼儿,引导:三句话说清楚买的东西的价格,和总共花掉的钱。
5.那谁能用三句话来编道题,编题要注意些什么?
6.出示图示。告诉我们要说清楚你买菜的两件事情,还要出个问题考考大家。
7.谁愿意上来试一试。请幼儿编题,梳理编题要素,”一共“。
这道题目怎么算?谁能把算式列出来。
8.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编题考考对方,并且把算式列在红线上。
分析:以孩子买菜的兴趣出发,以情境开始,而且在菜价上没有出现两样菜合计超过10元的现象,避免了一些干扰因素,孩子们在编题以及列算式的时候就比较顺畅,而且课堂上给与孩子编题的三要素:两个条件以及一个问题,孩子们就更加清晰了,什么是说题,什么是编题,能够按照编题比较严密的方式进行编题。
(二)还剩下多少钱。
1.好了吗?现在看看你用掉了多少钱?逐一问幼儿。
2.如果我给你10元钱买菜,现在你还剩下多少钱?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请幼儿列减法算式,教师记录。梳理”还剩下“。
3.那你能看着算式编一道题目吗?请幼儿尝试。互相合作:一人编题,一人记录。
4.现在请你把”剩下的钱“编的题目考考旁边的小朋友,并且把你的算式列出来写在黑线上。
分析:因为对个别孩子用掉了多少钱进行了个别的对问,引发孩子来编题,因此对其余孩子有了一定的印象,了解了总数和部分数到底是指谁,课堂上编题的时候就没有出现第一次试教时候的情况,幼儿编题的时候有连减的现象,而且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编题、列题,孩子们特别开心,总想着自己出题考考别的孩子,这个策略的采取让孩子能够互相之间提醒掌握编题的方式,而且熟练了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
三、调价。
(一)涨价。
1.看来小朋友都很会算账,可是菜场接到通知,菜价有变化了,你看看有什么变化吗?
2.出示涨价、降价标志。
3.今天青菜的价格怎么变了,你能用三句话说说青菜的价格变化吗?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4.逐个涨价,请幼儿说题,口算列式。
(二)降价。
1.荤菜的价格有什么变化呢?出示降价标志。
2.你能用编题的方法说说肉的变化吗?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
3.逐个降价,请幼儿编题,合作列式。
结束语:菜场的价格变化了,我们回去算算再来买菜吧。
分析:作为调整后第二环节是调价,侧重点是练习孩子运用”原来……现在“的编题要素编题,关注了孩子语言的陈述以及提问式的编题,孩子们在前期对于两个条件一个提问的编题方法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所以在编题的时候老师提示之后,孩子们的语言逐渐清晰简单以及严密。值得探讨的是,第一环节买菜侧重了孩子们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后面调价的都是6以内的加减法,是不是在这个层次递进上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因设计意图是第二环节,关注编题。第一次尝试数学活动,而且是大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学孩子们已经不陌生,如何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开展,每个层次解决的难点重点如何把握好,每一步的目标指向。特别是创设生活情境,在菜价的标价上也需要更加规范,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学会看价格,逐渐能将这些原有经验累积和迁移。一次活动,带给自己在教学上很多的思考,有的时候也不能详尽的用语言来表述,与孩子们一起用”尝试精神"来面对每一个第一次,借此对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
1.完整地欣赏音乐。
我们玩得累了,来休息一下,欣赏一首曲子。欣赏第二遍的时候,可以让幼儿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泡。
2.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提示幼儿在音乐的间奏时休息一下,点点头。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
游戏《吹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进行游戏。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一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菜市场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菜市场里各种各样的菜吸引着幼儿。我们班在区角开设了“贝贝菜场”这一区域,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场景”中,让孩子们了解菜市场的结构,体验买菜的快乐,感受菜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我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当促销员、理货员,顾客,不喜欢当收银员,很显然孩子们不知道要收多少钱,不会算账,对于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概念模糊,于是我就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买菜》。旨在创设一个“菜场买菜”的游戏情景,在多次去“菜场买菜”的过程中认识钱币,学会使用钱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买菜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买菜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目标:
1、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菜场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菜场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布置“贝贝菜场”,货架上摆上各种菜,并标明价钱。
2、20个1元、4个5元、2个10元仿真人民币,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人手一张记录表。作业单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复习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看看袋袋里面装着什么?”师:“哇,好多钱!都有哪些钱啊?”(1元,5元,10元。)
2、游戏:取钱
老师发布号令,幼儿取相应的钱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钱的游戏:老师说多少钱,请小朋友快速从袋袋里取钱,取出后就举起来,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二、幼儿第一次买菜,探索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师:“小朋友,你们家的菜都是谁买的?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也来学做小当家,去菜场买菜。去菜场时,小朋友要注意什么?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到1号货架买菜。”
1、幼儿带着钱,到1号货架选菜(师设计的每一种菜价均为5元或者10元),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菜。)
2、集中梳理经验,知道钱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1)师:“谁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花了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元钱的两种付钱方法:用1个5元来付钱,用5个1元来付钱。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元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元钱付钱,有的用5个1元付钱。”
黑板上出示钱币,进行梳理:5元钱之间的换算关系:“5个1元的硬币合起来是5元钱;1个5元的纸币也是5元钱。”
(2)师:“谁买的是10元的东西?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0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0元的xx,用一个10元的纸币付钱”“用10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2个5元的纸币付钱。”“用了1个5元的纸币和5个1元的硬币付钱。”
黑板上出示钱币,梳理:10元钱之间的换算关系:1个10元;2个5元合起来是10元钱;10个1元的硬币合起来是10元钱;5个1元的硬币和1个5元的纸币合起来也是10元钱。
师:“原来钱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元、10元的菜,菜场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菜,你们想买吗?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位置上,将你的付钱方法记录在表格上。”
三、幼儿第二次买菜,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1、幼儿到菜场选菜,将付钱方法记录在表格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2、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
(1)6元钱的菜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元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元和1个1元的硬币合起来也是6元,这种付钱方法比前一种简单一些。
(2)8元钱的菜付钱方式:用8个1元钱来付钱,用1个5元钱和3个1元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元钱。后一种付钱方法简单一些。
(3)师:“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2元的,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元或者10元来付钱呢?”
师小结:“可以直接用12个1元的硬币来付;可以用7个1元1个5元来付;可以用1个10元2个1元来付;可以用2个5元2个1元来付。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很多种付钱的方法。”
四、操作作业单,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元、5元、10元的钱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菜场买了好多菜,真开心!米米小朋友也来到了菜场,她一共有1个10元,3个5元,10个1元,想买一条鱼,一条鱼18元,小朋友,想一想米米有几种付钱的方法?请把这些付钱的方法记录下来。”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买菜》,感受并表现劳动时的快乐。
2、回忆生活中劳动的动作,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律动。
3、培养小朋友从小做个爱劳动的勤劳人,激发一种积极向上,爱劳动、爱生活的态度。
活动准备:
磁带《买菜》,钢琴,录音机,各种蔬菜、太阳、我和奶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来问问小朋友,你们在家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家务事呢?谁上来用动作表示,让我们大家猜一猜。
幼儿上台用动作表示,其余小朋友来猜一猜。
师: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能帮爸爸、妈妈做这么多事,真棒!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来听一听他在家里干了些什么事情呢。仔细听,一会告诉老师。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如果有些不能回忆出来,教师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回忆。
并且让幼儿说说:鸡蛋长的什么样子啊?引出“圆溜溜”这个词语;青菜是什么颜色的啊?
母鸡还会怎么样啊?鱼的本领是什么啊?
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对这些菜有一个特征上的了解,并且通过复述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师:买了这么多的菜,装也装不下,拿也拿不下,你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引导幼儿读“哎”时的那种解脱的感觉。
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把准备好的图片按照歌曲的内容摆好,让幼儿看图片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表现菜的特征的歌词,让幼儿反复多次朗读。
3、学唱歌曲。
师:看到这么多菜,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那让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唱一唱它们吧!
师伴奏范唱,幼儿轻轻地跟着老师唱。
反复一次。
4、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两遍。
(2幼儿边看图谱,边学唱歌曲。
(3幼儿集体演唱、分男女小朋友唱、请女小朋友来唱一唱说的部分,男小朋友当说的部分。
5、玩游戏:买菜。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要买的菜,分角色来演唱歌曲,其余的部分让不玩游戏的小朋友唱。
(游戏两次)
6、让幼儿跟着录音机完整地唱一遍。
三、结束部分《办家家》
教学活动反思:这是一堂中班的音乐教学活动,记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节课从引入歌曲到根据菜的特点反复朗读歌词,学唱,我觉得课堂顺畅自然,孩子们激动不已,学得愉快又扎实,而且真的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力,又教育了他们做个热爱爸爸妈妈,体贴关心人的好孩子!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也想来谈谈:
1、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要有练声部分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可是由于我缺乏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在设计这节教学活动时疏忽了这一关键的开头部分,也是我以后需要改进与加强的部分。
2、在这次活动中,有一个需要幼儿在演唱时独白的地方,我在教授的时候,把节奏的拍子打错了,这也是我缺乏音乐基本知识的另一个表现。也是需要我加强练习与请教的地方,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来改正这次的教学缺陷。
3、在幼儿能基本演唱的基础上(在有图谱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分角色演唱歌曲后,没有把游戏时的图片再次展现,幼儿在最后一次演唱时出现了对歌词的记忆不全的现象,而且又是让幼儿轻唱,因此我觉得可以利用录音机来配合幼儿的最后一次表演,效果可能会好一点。
面对这些不足,我当然需要改进,可能会花上一个月或两个月,甚至是一年、两年,很多年的时间,但我始终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不断的努力中总能成功。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三
一、了解汉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体验二人转的风格特点。在听、唱、演、编等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中国情结。
二、通过聆听、学唱、舞蹈模仿、伴奏等形式,体验我国新春佳节或传统文化的韵味。
三、创编歌词、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弱起节奏乐句;二人转的演唱风格。
教学用具:
电子琴、打击乐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播放图片)。
师:知道图片上是谁吗?(被誉为小品王、东北王、喜剧之王)。
师:知道他演小品之前从事什么职业吗?(赵本山是一位二人转演员。6岁时就开始跟二叔赵德明学艺。拉、吹、抛、打、唱样样精通)小沈阳、潘长江都是二人转演员。
1、引导学生了解东北二人转。(播放《小拜年》视频)。
设问:你了解二人转吗?二人转有什么特点?(二人秧歌、服装艳丽、唱腔高亢、唱词诙谐风趣、扇子手绢、边舞边唱表现一段故事)。
三、歌曲学唱。
1、播放范唱,教师表演《看花灯》。整体感受二人转的.风格特点。
设问:听歌曲是什么风格的?(二人转)从歌声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欢快地、喜气洋洋)。
2、歌曲学唱。
(1)采用视听法模唱旋律。(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找规律、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2)重难点指导教学。(弱起节奏句、反复跳越记号)。
节奏练习:意图——为解决歌曲的难点作铺垫,掌握弱起节奏的乐句。
a0xxx|xx|xx0x|x一|。
bxxxxx|xxx|xxxxx|xxx|。
咿呀么咿呼咳!那拉么呀呼咳!
(3)巩固练习。(采用多种演唱形式)。
(4)歌曲处理:分析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
四、创编与实践。
1、敲锣打鼓活动。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选、编伴奏。
a.选合适的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
b.尝试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配合演奏。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年龄特征和认知基础而设计的,在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中用眼光观察、用耳朵听辨、用心去感受,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究、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给学生充分展示和创作的空间,使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五、拓展与延伸。
小创造:根据你喜欢的灯创编歌词,并演唱给小伙伴听。
教学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歌曲《看花灯》,它具有二人转风格特点,还创编了歌词和节奏,同学们用欢快的情绪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正月十五热闹喜庆的场面。你们真了不起!你们是最棒的!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四
2、学习歌曲及对作品的处理。
1、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能力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
2、歌曲字头的“软”表达。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钢琴、教材。
1课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发声训练。
1、哼鸣练习。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
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
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
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
目的与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花非花》。
1、作品简析: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局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直接体验了民间疾苦。公元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但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史,管至刑部尚书。晚年闭居洛阳,75岁去世。终身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诗作《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戏人》《忆江南》等因形象鲜明,主题深刻而成为传诵名作。感伤诗中《长恨歌》《琵琶行》更是曲折生动,文彩精致的大作,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和著述,写下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近百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分明,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白居易的诗大都以言语浅近,意境显露见长(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但这首《花非花》却颇为“朦胧”。第一句“花非花,雾非雾”,就首先给人一种非花似花,非雾似雾的捉摸不定的感觉,可毕竟又似花还是非花,似雾还是非雾。第二句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似在说短暂易逝的梦。但第三四的“来如春梦”“去似朝霞”,即告诉我们“春梦”与“朝霞”也是比喻。这种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的比喻,只喻体(用作比喻的物体),而不喻本(被喻之物),确实诗的意境蒙上了一层“朦胧”色彩。但这首诗的诗意又不是晦涩到不可捉摸的地步,从他同期的,甚至为同一目的而作的《渐简吟可知,《花非花》可能表现的是对一种生活中存在过的,而又很快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与惋惜。该诗节律规整,奇丽缠绵,为千古传颂之佳作。
2、艺术处理:
歌曲抒发了诗的意境,节奏平稳,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第一句的动机,强调“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雾”的“非”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那逐级下行,后为平叙的音调,具有谜底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而低趋于平稳,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的结束,其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3、演唱要求:
要蕴涵原诗的意境,字头可软些,同时“花”“非”“雾”这些字唱起来有些绕口,方言区有f—h不分的情况,还要注意字音的准确、清晰。此外,由于歌曲是舒缓的平稳节奏,要控制好气息运用,切记不要唱“爆”了,唱“火”了或唱“热”了,这都将有悖愿意。
四、总结新课。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五、作业。
课后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准确的呼吸方法,认真体会歌曲的含意,准确诠释表达作品。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五
前天是元宵节,叔叔阿姨带我去椒江看花灯,弟弟和姐姐也去。我们开轿车来,大约开了半小时,才到达了椒江。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人在买东西,有的人在猜灯谜,还有的人在争着看花灯。我.姐姐和弟弟也去凑凑热闹。我们先去猜灯谜。我们来到灯谜前,都看昏了眼,姐姐说:“实在太难了,我一个也不会。”姐姐不会就更别说我了,简直看傻了眼,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过,我们还是努力猜,我们先猜第一个,弟兄十几个,分成几面坐,见到有人来,从你头上过,“这谜底是什么呢?”我和姐姐冥思苦想,姐姐突口而出:“是跳棋。”我想了想,说:“对,是跳棋。”我们兴奋地直拍手,我们去换东西,和那个人说答案,她给了我们一包洗衣粉。接下来,我们去看花灯。我们看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灯,孙悟空手拿金箍棒,站在石头上,眼睛发光,特别引人注目。金凤凰头昂的高高的,羽毛五颜六色,头上的冠挺的直直的,像一位高贵的公主。还有墨鱼.龙.牧童骑牛....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我们要回家了,回家时,买了会亮的牛角,今年是牛年,大家都来牛一牛吧!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六
1、游戏名称:问好目的:学习生字(第一次学习)准备:字卡方法:教师逐个出示字宝宝并以字宝宝的口气做自我介绍:"我是x字宝宝,小朋友好!"幼儿说:"x字宝宝好!"。
2、游戏名称:长高了、变矮了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其中一个字卡向上移动一个字卡的距离,然后随着教师"一、二、三"的数数声,幼儿睁开眼睛,说出谁长"高"了;反之,教师把其中一个字卡向下移动,请幼儿说出谁变"矮"了。
3、游戏名称:小动物真爱玩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把字卡出示在黑板上,教师边说儿歌:"小x小x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y字宝宝跑回来"边轻轻的摸某几个幼儿的头,这几名幼儿就跑到黑板前,摸摸这个字宝宝并学着这个小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回到座位。
4、游戏名称:蚂蚁搬豆目的:学习生字准备:蚂蚁头饰方法:请幼儿当小蚂蚁,字宝宝当豆豆。游戏开始,教师以妈妈的口气对小蚂蚁说:"孩子们,天冷了,你们去地里搬豆豆回来过冬吧."幼儿学小蚂蚁一个跟一个到黑板前取一"颗""豆豆",跑回"妈妈"身边告诉妈妈自己"搬"回了谁,说对了,请全体幼儿给他拍拍手,说错了,请小朋友纠正过来。
5、游戏名称:捉迷藏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黑板上的`一个字宝宝拿走,请幼儿睁开眼睛,说出谁藏起来了。教师拿出该字宝宝,验证对错。
6、游戏名称:你来做,我来猜目的:复习学过的能用动作表示的字、词。准备:字卡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全体起立,教师一张张出示字卡,幼儿看字卡上的字词做动作。
7、游戏名称:小猫捉鼠目的:复习生字准备:小猫头饰字卡方法:请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字宝宝分散放在某个地方,幼儿睁开眼睛,请几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扮演小猫去捉""(字宝宝),"捉"到后,告诉小朋友自己捉到了谁。
8、游戏名称:盲人摸字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师或一幼儿扮作盲人(闭上眼睛),用手去摸某个字宝宝,说出该字宝宝是谁,说对后全体幼儿鼓励:"yes,yes,它是x,"说错了,请全体幼儿给予纠正:"no,no,它是x。"。
9、游戏名称:开火车目的:学习生字准备:火车头头饰字卡方法:教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师请几名幼儿扮作火车,其中一名带上头饰当火车头,让他们带上自己喜欢的一个字宝宝上火车(说出自己带谁方可上火车)。在《火车快开》的音乐声中幼儿在室内跑一圈。"呜-"火车停下,幼儿边说"x字宝宝下火车了",边把字宝宝放回原处。
10、游戏名称:找朋友目的:复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幼儿手拿字卡围成一个圆圈,教师念儿歌:"找找找,找朋友,x和y是朋友,敬个礼,握握手,"手拿x和y字卡的幼儿走到圆圈中间随着儿歌互相敬礼、握手后,分别指着对方说:"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再分别回到原处。
11、游戏名称:大风和树叶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扮演大风,字卡当作树叶。游戏开始,教师伸展开两臂从黑板前走过(或原地转一个圈),边走(或转圈)嘴里边发出"呼呼"的风声,当手从黑板前经过时,随手拿走一个字卡藏好,请幼儿说出大风把谁刮走了。幼儿说出后,教师出示该字卡验证对错。
12、游戏名称:考老师目的:复习生字过程:教师将刚认识的生字贴在黑板上,背对黑板站好,请个别幼儿上来指字,教师说出幼儿指的字,说对了幼儿给老师拍手说"对对对",请其他幼儿再来指;错了说"错错错",幼儿继续指字,直到老师说对,游戏继续进行。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七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示音乐和音乐发明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同学充沛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同学音乐表示的自信心。充沛设定生动有趣的发明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同学的想像力,增强同学的发明意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示特征,引导同学对音乐表示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掌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示中的作用。
〈树妈妈〉是小学二年级三册教材上的一首歌曲,我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二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模仿,爱协助人,有爱心等特点,所以我以趣味性的多媒体演示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表示能力和发明能力,丰富同学情感体验。能同过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初步培养同学激发同学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并通过自制乐器的演奏和小组合作扮演歌曲内容,培养同学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认知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巩固四三拍节奏型的特点,初步认识休止符。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动作的创编和给歌曲伴奏等,培养同学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作能力,扮演能力等得到充沛的发挥。还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和小动物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们的爱心。
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表示四三拍节奏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头饰、打击乐器、大歌单、钢琴。
设计意图。
师播放音乐《火车开啦》,和同学随着音乐做着开火车的动作,微笑热情地带领同学进入教室。
同学随着音乐进行律动,跟着音乐欢快的拍手、剁脚。
和同学拉进距离,让同学感到教师亲切容易接近,从而为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打下基础。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同学闭上眼睛听音乐《树妈妈》的主旋律,而后睁开眼睛欣赏树林里各种各样的鸟飞来飞去和发出欢快的叫声。
同学闭上眼睛倾听进入情景感受美妙的音乐。
睁开眼睛观赏画面把自身融入其中。感受鸟儿欢快的心情。
根据低年级的学科特点,以和同学的心理特点,布置此环节激发小同学热爱大自然和小动物的思想感情,为一下环节作下铺垫,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刚刚听了各种小鸟的叫声,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叫声呢?能告诉老师么?
师唱:我是一只小鸡,小鸡怎样叫?并有此引入发生训练师问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同学兴趣高昂接唱小动物的叫声,自然地进行了发声训练。
根据小同学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和他们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对小动物的叫声熟悉接近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达到了发生训练的目的。
多媒体课件演示小鸟飞来飞去,站在树枝上的小鸟下面贴了节奏卡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小鸟也欢迎你们来到树林里做客,可是小鸟有问题不能解决,想让小朋友们出出主意呢!
小鸟飞起来就出现了节奏卡片。四三拍的节奏型和有休止符的节奏型练习。
同学用自身的方式练习节奏(拍手、剁脚、拍肩、拍腿、)感受四三拍的节奏型特点。
利用小同学爱玩、爱协助他人的心理特点设计此环节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吸引。并且通过自身动手、动脑完成节奏的练习。防止了枯燥的被动学习方式,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为学唱歌曲打下了基础。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八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球做芯制作纸浆苹果。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能做大胆、细心的作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经验准备:有制作纸浆画的经验。
1.范画苹果一个。
2.乳胶、红、绿颜料、废旧纸头做的球纸、抹布。
3.一棵枯树枝。
一、导入。
1.出示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是什么呀?(树)这是一颗苹果树,可是树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好孤单,好可伶!你们谁有办法帮帮他呢?(做一些苹果,做一些树叶)。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你们都很聪明,会帮苹果树找朋友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给苹果树做一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
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红的、绿色的)那我们就选这两种颜色来做个苹果树的朋友,有了朋友苹果树肯定会很开心的。看看我拿的.是什么?(纸浆)今天我们就要用纸浆来做苹果,我喜欢吃红苹果我选择红色的纸浆来做一个大大的苹果,怎么做呢?看仔细唠,就像我们的唱的歌一样:“选纸浆,选纸浆,选一样。做苹果,做苹果,拖拖拖。红苹果绿苹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苹果。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2.把做好的苹果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挂到苹果树上。在做一些树叶做成一颗完整的苹果树。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桌面,洗小手。
经过有序的准备,课前的铺垫,今天的纸浆特色活动完成的很顺利,虽然还有几个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苹果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弥补的问题,比如,纸浆的粘性不够,加上纸球上有不干胶,导致了制作过程中纸浆与球体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课前还是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准备。
读书郎歌曲教案篇十九
1、根据故事情节理解歌词含义。
2、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能初步学会仿编歌曲。
3、学会弱起的演唱方法。
图谱歌曲情境图片
一、引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
二、出示情境图片,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在故事里你听到了都有谁吹出了什么样的泡泡?
(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讲述,理解故事含义)
三、欣赏歌曲,使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
1、教师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抒情优美的旋律,引发幼儿想唱的愿望
3、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听音乐,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第一遍:教师大声,幼儿小声
弱起的唱法:引导幼儿在弱起出稍稍喘一小口气(清吹泡泡)
第二遍:幼儿大声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仿编歌曲内容,并进行演唱
四、活动结束,教师讲评
表扬爱动脑筋和唱歌时声音宏亮、表情丰富的幼儿。
结束语:小朋友是老师和爸爸妈妈吹出的泡泡,让我们都变成快乐的泡泡轻轻的飞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