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 促进民族团结教学心得体会(模板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篇一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注重于促进民族团结。在互联网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这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分裂。因此,我们的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对培养学生民族团结观念的重视。在授课中,无论从哪方面都要把民族团结作为首要教学目标植入进去,让学生在平常的课堂中就能够感受到民族团结之美。
第二段: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学校教学中,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课程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举办民族特色美食的品尝活动,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还可以通过展现文化艺术等形式来宣传民族式样。比如让学生参观一些民族文化展览,带领学生去关注一些公益活动等等,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文化之间的韵律和和谐。
第三段:没有离开语文教育的民族团结教育
语文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彰显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同样要注重民族团结。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故事,培养学生的诚信守信等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同步朗读、配音、翻译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语文文化的魅力。
第四段:建立和谐班级,促进民族团结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建立一个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对促进民族团结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互相了解和尊重,提高彼此相处的社交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管理中加强维护班级的和谐,比如正向教育、倾听学生心声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温馨和感动。
第五段: 强化思想引导,坚定民族自豪感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启发他们爱国爱民、珍爱和平、尊重多样性的观念。通过在对学生的高度赞扬中,渗透出民族感悟,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为民族感到自豪。
结尾:总结
在现今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中小学生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是一个热门话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使学生具备民族观念。带领学生培养人文素养和民族自豪感,让民族团结始终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篇二
全区林业系统各族干部职工:
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着力加快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谱写了天山南北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篇章。然而,近期我区连续发生多起由少数犯罪分子策划实施的暴力恐怖案件,给我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和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造成了严重破坏。_滥杀无辜、手段凶残,可谓丧心病狂、灭绝人性、令人发指,严重伤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感情,引起了各族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
这些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充分暴露了暴力分子反社会、反人类、反文明的狰狞面目,也再次证明了境内外敌对势力乱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挑起事端、制造**。事实证明,暴力恐怖活动是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危害。我们与暴力恐怖主义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绝对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暴力分子公然与人民为敌,蓄意破坏各民族大团结,严重侵害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们的卑劣行径和罪恶图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和守护大美新疆的重要职责。林业干部职工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忠实捍卫者。为此,我们倡议:全区林业系统各族干部职工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执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维稳措施,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重大部署上来,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带头站稳立场、亮明态度,主动发声。要清醒认识暴力恐怖犯罪扰乱社会秩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挑衅法律底线,妄图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中分离出来的政治目的。要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投身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各项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要积极做好团结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大力宣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天山南北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我区林业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坚定不移地把职工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设大美新疆上来。要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不信谣、不传谣、主动辟谣,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牢牢筑起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全区林业系统各族干部职工都要携起手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倍加珍惜维护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自觉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林业厅全体党员干部
7月4日
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篇三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它呼唤教师去构建和谐的课堂,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汲取知识,实现知识的真正迁移,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呢?结合一些实践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和谐课堂应该内容丰富,学生想学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知识的更替非常之快。我们教学内容的变化速度有时远远跟不上知识更新及社会发展的速度。一个跟不上时代的落后陈旧知识学生会喜欢吗?会想学吗?要摆脱这种困境,除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即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现代化、趣味化。课堂内容的丰富化是全面;课堂内容的现代化是实用;课堂内容的趣味化是兴趣。以上这些就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既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实用,也要注意知识的趣味和表现,更要注意学生的“四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简单的说课堂内容的设定是素质的而不是应试的,是实用的而不是目标的。如果把这样的内容比作一桌大餐的话,那么一定色香味具全,学生一定会喜欢。
二、和谐课堂应该形式活泼,学生爱上
爱因思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课堂内容确定了,还要注意教学形式学生是否感兴趣。教学形式是课堂的骨髓,是线索。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到和谐课堂的构建。那么,和谐的课堂形式有什么标准吗?我觉得,喜欢就是标准,喜欢就是最好的。设想一下:随着课堂内容的展开,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是唉声叹气,毫无兴趣,被动参与,还是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高,愉快积极地参与到了学习中去。这两种课堂哪种较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和谐的.形式应该是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是活泼的而不是呆板的。课前,教学形式应该依生而定,依学而教,不是教师的主观能动,而是依学情定教情,依教情落形式。
教学的形式很多有谈话、参观、表演、实验等。单就一节课而言,有时是多种形式的综合,但如何进行设计还需依内容,依学生爱好而定。
三、和谐课堂应该师生平等,学生为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会无限信任你”。的确,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启发者、倾听者……首先就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做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的人,课堂才能有效的产生知识与知识、情感与情感、思想与思想等方面的融洽交流,才能有效发展学生。例如有这样一个教师,课堂上没有一丝微笑和亲近感,动辄批评,少则罚站。学生则是畏畏缩缩,胆颤心惊。想象一下,这样的课堂会好吗?这样压抑的课堂学生会喜欢吗?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如此这样,课上,学生敢说话了,敢提问了,积极参与了。学习氛围就不会差。所以和谐课堂教师要记住:鸟儿高飞,需要广阔高远的天空;学生展现自我则需要自由宽松的和谐课堂。
四、和谐课堂应该评价得法,学生乐学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和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任何积极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即使学生理解有误、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而且鼓励要热诚,发自内心充满激情,不能人为的夸张。总之,课堂中要给学生及时、恰当、热情的表扬鼓励,特别要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勇气。
当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时,才能形成真正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篇四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所引发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与了我们最好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友好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能紧紧的融合在一起,我们能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爱国力量的凝聚,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做一切事的基础,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坚实的保障,是新中国诞生的先决条件。
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篇五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讲稿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019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1950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007年9月王燕娜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法,对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维护民族团结,首先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少数民族同志要学、汉族同志也要学习。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维护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通过学习,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
其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千百年来,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生活,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西藏现居住着汉、藏、回、撒拉、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相互帮助,和谐进步,才能共同繁荣和发展。只有大力维护、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平等,才能有效的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才能保持西藏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西方有句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着眼,从小事、平常事做起,你一件我一件,你一砖我一瓦,民族团结的万丈高楼必将在我们手中拔地而起,民族复兴的光明末来必将朝我们大步走来!
作为党员,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推动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为非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们那曲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鲜明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两字看似简明易懂,却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动力。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工作上继往开来。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同样也需要看到当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民生问题仍有需要亟待解决。党员干部们不能因为在过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更应牢记初心,“初”就是最初,不忘初心要求我们保持空杯心态,过去的成绩只能作为经验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铺路石”,不能成为我们在追求初心路上的“拦路虎”。只有保持初心,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不断给自己“清清零”,不骄不躁,砥砺前行。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对待群众一以贯之。许多党员在刚刚投入工作之时,满怀热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人民,建设家乡。但是,基层工作复杂而繁琐,重复而枯燥,很多时候,自己“出了力”反而“不讨好”。因此部分干部逐渐失去了耐心,丧失了动力,对待群众态度冷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群众不问我就不管。但是,基层工作却事关着群众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群众最讲实际,党员干的好不好,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做到对自己严格要求。当下部分党员精神懈怠,党员意识淡薄,工作上得过且过,甚至越过党规党纪的红线,公器私用,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损失。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时刻牢记初心,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温入党誓词,不仅能做到“慎群”,更要做到“慎独”,时刻用党章党纪规范自己,不踩红线;随时随地高要求鞭策自己,在工作闲暇之际总结工作经验,提升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只有不忘初心,我们才能在牢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人。
初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工作更进一步的决心,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对群众民生问题的关心,是“君子贵慎独,上不愧屋漏”的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恒心,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
目前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是对我们每个基层干部的考验,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更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在繁琐的工作中考验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即使在繁琐的工作中也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充电”,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业务知识的学习及“减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素质修养和业务能力。重视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忽略学习犹如井底之蛙。
第二善观察,勤思考,多执行。基层一线工作,可能会出现“精神懈怠”,“技能恐慌”,要懂得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并学习他人的优点,结合思考,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活学活用,提高执行能力,不断总结自己,为干好工作打好基础,因为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都存在共同点——永不放弃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沉下心工作,心无旁骛的钻研业务,相信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共筑美丽中国梦》。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那是祖国汩汩的血液。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五千年来伟大的祖国历尽了沧桑与磨难,饱受了摧残和屈辱,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矫健的身姿和稳健的步伐朝着复兴和繁荣走去。
作家巴金曾这样说过:“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也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是的,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青藏铁路克服了各项世界难题,呼啸着在草原上奔驰而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祖国跨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伟大的祖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壮举。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兄妹,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放眼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有着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着九百六十万万平方公里的共同家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无数次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利益所在,民族团结搞好了,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相反,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而影响x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分裂活动是颠覆人民政权、破坏祖国统一、挑起民族纷争、损害安定团结的罪恶活动。因此,要维护好民族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
长期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其把x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罪恶目的,大力实施西化、分化、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他们打着民族宗教;人权;民主;等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挑起民族仇恨,鼓吹,着重从意识形态领域加紧渗透破坏。这些反动观点和言论,对各族群众和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毒害,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持续不断地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鼓吹和宣扬极端宗教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歪曲、篡改、编造x历史,恶毒攻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经济政策,攻击现实社会,进行渗透和分裂破坏活动,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危害巨大。乌鲁木齐事件和针刺事件将以热比娅为首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与民族分裂分子做坚决的斗争。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的专题党课活动,是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具体实践,我今天专题党课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岗位,维护民族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族儿女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格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早在公元前60年就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也成为连通中外、传播文明的重要通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四、民族团结典型故事
五、用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凝聚人心
六、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要做什么
前言
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60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新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毛泽东: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各民族紧密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毛泽东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阐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全国劳模,75岁的库尔班·吐鲁木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邓小平: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邓小平就对新疆的经济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指导。
1950年7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阂,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开会,专门研究、讨论新疆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根据邓小平批示精神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两个离不开”思想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
在1981年8月,视察新疆期间,邓小平对新疆稳定作了重要指示。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新疆稳定是大局,新疆一定要稳定,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江泽民: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1990年9月,江泽民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
2009年7月,胡锦涛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2010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新疆这片土地,牵挂着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多次对新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
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书记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他对各族干部群众说,新疆各族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上真心,共同打击敌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
总书记强调: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陈全国: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陈全国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库尔班大叔的亲属们表示慰问时深情地说,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半个世纪传佳话。新疆和平解放后,翻身得解放的库尔班大叔对中国共产党无比感恩,对伟大的祖国无比热爱,对民族团结无比珍视。
陈全国说: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为动力,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维护民族团结!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从1983年起,在全区开展以每年5月为集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9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中国首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地方性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并于2010年2月1日颁布实施。条例中将每年5月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并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责任、原则和相关法律责任。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啊!”,这是习总书记来到了新疆看望武警某部特勤民族连队官兵时称赞的一句话。其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在我们周边也非常普遍,无论在城市还是在村庄,都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氛围,充满了民汉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深情厚意。
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篇六
每当我想起“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时,我脑海里会想起我身边的一些民族团结的事。
我们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23个民族。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精心培育民族团结的沃土,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互助,文化上的尊重,心灵上的融合,使生活在那里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以前我听说过咱们临夏州一个关于民族大团结的动人故事——一位汉族干部裴明彪和他的妻子无偿照顾东乡族孤寡老人韩祖力哈20多年,在东乡族自治县董岭乡周家塬村一个普通的院落里,汉族干部裴明彪和他的妻子杜英桂经常买蔬菜、瓜果和牛羊肉到东乡族孤寡老人韩祖力哈的家里给她做饭洗衣服。20年如一日,天天忙里忙外地收拾屋子、洗衣做饭,给老人擦洗身子。与裴明彪夫妇非亲非故的80多岁的韩奶奶,就是在这样的悉心照料中,度过了22个幸福岁月。
这,只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乐章中一个动人的音符。
临夏县刁祁乡友好村,是个回汉杂居的地方。在那里,不管是回族还是汉族,谁家有了难事,大家都会去帮忙;谁家有了喜事,大家都会去祝贺。而前些年,那里却是“友好村里不友好”,打架斗殴、偷盗赌博的事经常发生。村里马黑旦老人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你争我斗,别别扭扭,啥事也干不成。”此刻团结了,人们的心气儿顺了,都鼓着劲发展经济,村民的日子一家比一家过得红火。在建立活动中,友好村成了全州学习的榜样。
2005年11月26日,冬天里阴冷的一天。
入冬的临夏天寒地冷,刘家峡水库的广阔水面上雾气蒙蒙。临夏县莲花码头上一辆准备上渡船的中型客运车因刹车失灵滑入深水中,一齐特大路外交通事故发生了。
包括司乘人员在内的33人刹那间与客车一同冲进了冰冷的莲花码头渡口水中,此时,陆上寒风凛冽,气温零下十几度,水中更是刺骨透心寒冷。就在这33条生命经历生死考验之时,岸上以邵继顺、何德英、谢宗菊、马海比布为首的各族干部群众自发地组成了抢险队伍,在最宝贵的十几分钟内,成功地救出了33名落水者,其中26人生还,7人因溺水时间过长而不幸罹难。
出事的那一刻,不论是汉族大娘还是少数民族老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人召唤,没有人命令,没有悬赏,没有承诺,没有任何世俗的想法,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目的——救人。
那一刻,各族人民团结如钢,产生了强大的力量。
那一刻,素不相识的人们,将涓涓爱心汇成爱心的海洋。
那一刻,无处不在的感动,冲淡了灾难的分量;
那一刻,是感动天地的一刻。
诸如这样的事很多很多,我只记录了一小部分,透过种种事情,体现了我们各族同胞的团结友爱之情,我们要向前辈们学习,学习他们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关爱民族团结的精神,我们还要好好学习,将来抱报效祖国,为社会多做贡献。
巍然屹立的太子山,见证着唐蕃古道民族团结进步的悠久历史;缓缓流淌的大夏河,诉说着河州古地民族团结进步的美丽故事;奔腾东去的黄河水,弹奏着彩陶之乡民族团结进步的动听旋律。
只要各民族团结一心,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所以我期望各族人民都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帮忙,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大家庭,让我们在这样的民族大家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篇七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下面是豆花问答网为大家整理的22民族团结主题党课讲稿资料,欢迎参阅。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xx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xx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xx5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xx9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xx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xx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xx年9月王xx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019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1950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007年9月王燕娜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法,对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维护民族团结,首先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少数民族同志要学、汉族同志也要学习。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维护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通过学习,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
其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千百年来,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生活,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西藏现居住着汉、藏、回、撒拉、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相互帮助,和谐进步,才能共同繁荣和发展。只有大力维护、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平等,才能有效的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才能保持西藏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西方有句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着眼,从小事、平常事做起,你一件我一件,你一砖我一瓦,民族团结的万丈高楼必将在我们手中拔地而起,民族复兴的光明末来必将朝我们大步走来!
作为党员,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推动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为非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们那曲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新市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第二次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并纳入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后来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就践行“三严三实”提出明确要求。
最近,中央专门召开座谈会,制定专题教育方案,对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部署。省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也专门出台教育方案,周本顺书记以《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三严三实”》为题讲了一堂生动精彩、语重心长的专题党课。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深化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通过这次专题教育,把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下来,把作风建设推上新的台阶,为我市绿色崛起、跨越赶超提供坚强的保障。
下面,我结合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如何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三严三实”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对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三严三实”短短的24个字,既朴实无华、浅显易懂,又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三严”蕴含着严肃的政治追求、严格的党性原则、严明的纪律要求,“三实”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认真踏实的处世态度,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既有思想要求,又有实践标准,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知”和“行”的有机统一、内在规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开辟了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境界。对于“三严三实”,我体会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认识。
容;党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重要的也体现在“严”和“实”的品格上。我感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牢固树立过硬的政治品格,让我们党永远不变质、永远不变色。
第二,“三严三实”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时代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开党的坚强领导,那就只是一句空话。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如果不能做到“严”和“实”,那么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因此,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任务必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刻也放松不得。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挑战,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体会,提出“三严三实”要求,就是积极适应新挑战新任务,为解决治党不严问题而开出的一剂“良药”,就是为了管好干部、从严治吏。实践也证明,什么时候对“严”和“实”坚持得好,党就坚强有力、坚如磐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有保障,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可以说,“三严三实”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是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务实之举。
第三,“三严三实”确定了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当前,作风建
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点、节骨眼上,需要乘势而上、持续用力。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表明了对作风建设现状的清醒认识和精准把握。“三严三实”不但明确了准则规范,还在价值层面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等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是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新标准。如果说,正风肃纪是对存在问题的鞭挞惩戒,解决的是不敢、不能的问题,“三严三实”就是从根本上的信念绑定,解决的是不想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以此为标准“照镜子、正衣冠”,就能更准确地聚焦问题、发现差距,也就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培树优良作风。
第四,“三严三实”明确了做人为官的根本准则。自古以来,“严”和“实”就被奉为为官从政者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比如,古人提出的“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等等。“三严三实”是对古今为官从政行为规范的凝练和提升,使好干部的标准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衡量上更加精准、品质上更加提升。我的体会,既是立身之本、从政之道,也是成事之基、率下之要;既是紧身衣,更是救生服。可以说,心中只要有了这把标尺,就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以大胆地干事创业,不需要拉拉扯扯、勾肩搭背、搞潜规则。只要按照这个标尺去做,就能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的专题党课活动,是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具体实践,我今天专题党课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岗位,维护民族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族儿女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格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早在公元前60年就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也成为连通中外、传播文明的重要通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四、民族团结典型故事
五、用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凝聚人心
六、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要做什么
前言
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60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新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毛泽东: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各民族紧密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毛泽东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阐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全国劳模,75岁的库尔班·吐鲁木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邓小平: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邓小平就对新疆的经济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指导。
1950年7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阂,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开会,专门研究、讨论新疆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根据邓小平批示精神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两个离不开”思想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
在1981年8月,视察新疆期间,邓小平对新疆稳定作了重要指示。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新疆稳定是大局,新疆一定要稳定,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江泽民: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1990年9月,江泽民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
2009年7月,胡锦涛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2010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新疆这片土地,牵挂着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多次对新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
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书记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他对各族干部群众说,新疆各族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上真心,共同打击敌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
总书记强调: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陈全国: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陈全国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库尔班大叔的亲属们表示慰问时深情地说,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半个世纪传佳话。新疆和平解放后,翻身得解放的库尔班大叔对中国共产党无比感恩,对伟大的祖国无比热爱,对民族团结无比珍视。
陈全国说: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为动力,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维护民族团结!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从1983年起,在全区开展以每年5月为集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9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中国首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地方性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并于2010年2月1日颁布实施。条例中将每年5月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并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责任、原则和相关法律责任。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啊!”,这是习总书记来到了新疆看望武警某部特勤民族连队官兵时称赞的一句话。其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在我们周边也非常普遍,无论在城市还是在村庄,都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氛围,充满了民汉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深情厚意。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共筑美丽中国梦》。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那是祖国汩汩的血液。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五千年来伟大的祖国历尽了沧桑与磨难,饱受了摧残和屈辱,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矫健的身姿和稳健的步伐朝着复兴和繁荣走去。
作家巴金曾这样说过:“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也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是的,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青藏铁路克服了各项世界难题,呼啸着在草原上奔驰而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祖国跨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伟大的祖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壮举。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兄妹,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放眼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有着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着九百六十万万平方公里的共同家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无数次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利益所在,民族团结搞好了,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相反,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而影响x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分裂活动是颠覆人民政权、破坏祖国统一、挑起民族纷争、损害安定团结的罪恶活动。因此,要维护好民族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
长期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其把x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罪恶目的,大力实施西化、分化、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他们打着民族宗教;人权;民主;等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挑起民族仇恨,鼓吹,着重从意识形态领域加紧渗透破坏。这些反动观点和言论,对各族群众和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毒害,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持续不断地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鼓吹和宣扬极端宗教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歪曲、篡改、编造x历史,恶毒攻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经济政策,攻击现实社会,进行渗透和分裂破坏活动,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危害巨大。乌鲁木齐事件和针刺事件将以热比娅为首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与民族分裂分子做坚决的斗争。
大家好!
今天是七月一日,是我们党的华诞。
xx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宏伟目标,用自己的坚忍不拔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写了革命与建设的辉煌。作为这个伟大政党的一个普通分子,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骄傲和激动。在纪念党的九十周年之际,根据县委安排,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党课的标题是:《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在新的历史时期,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广大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胡锦涛同志概括的这“六个坚持”是新时期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全体共产党员都要深入领会和认真学习。我认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最关键的要体现在“有觉悟、有本领、有作用”上。
党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表述,特别强调了党员的觉悟问题,明确了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关键条件。觉悟是党员理想信念、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有没有思想觉悟,是共产党员是否真正在思想上入了党的最重要衡量标准。当然,党员觉悟的内涵很丰富,就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关键要做到以下三条:
1、共产党员有觉悟,要有坚定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有171人,牺牲和遇难的有42人,占24.5%;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局以上领导人共有55人,牺牲、遇难的有15人,占27.2%,也就是说,每四个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中就有一个牺牲、遇难。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各地有案可查的烈士就有170多万人,这些烈士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共产党员是最大公无私、最英勇无畏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共产党人勇于奋斗、敢于牺牲,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不可否认,现在有一些党员,对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那么坚定,甚至完全动摇了。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伟大理想有点“超前”;有的认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是讲理想的时代,而是讲实惠、讲利益的时代了,讲理想“过时”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由于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信念崩溃,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自我毁灭的道路。有些党员干部走上犯罪道路。这些事例反复告诉我们: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
如何看待理想信念,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上,就能深刻地看到,我们共产党人完全没有理由放弃理想、动摇信念。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有100多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自己,应该说都各有成就和坎坷。但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成就更大。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发展最快、进步最大、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中国已经连续近30年保持了平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1%左右提高到约4%,成为全球综合国力排名第三的国家。世界舆论认为,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经济发展迅速,有希望在2050年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并将超越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最富有的国家。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当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20多个属于发达行列,而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49个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现在,连西方的一些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所走的道路表明:“十多亿正从贫穷变成富裕的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将形成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中国将崛起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国”;中国的成功,“正在改变亚洲和世界的面貌”。
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可能由一代人建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每一位同志既要胸怀远大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2、共产党员有觉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一个党员做到与群众不一样,能够“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关键在于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党员立身做人的标准,是党员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我们党员成为群众的旗手和“标杆”的条件。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当前,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辨是非。共产党员不是生活在“无菌”真空中,实际上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种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每天都在承受着社会变革、利益高速带来的思想震撼和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人们的思想,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作为党员,一定要坚决相信党,相信组织,加强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要真正做到有悖于组织和上级精神的坚决不做,不利于党的形象的话坚决不说,有损党的事业的事坚决不参与,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不在各种错误的、腐朽的思想和不良风气面前随波逐流,努力立稳人生的坐标。
二是要知荣辱。党的利益与党员的利益、党的荣辱与党员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我们今天一再强调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并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就是要让全体党员都明白,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光荣、神圣的,共产党员应当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维护党员的形象,在有人污蔑、诋毁和损害我们党的形象的时候,党员应当感到痛心和愤慨,能够挺身而出、出面制止。我们比喻“党是母亲”,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我们的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如果党员都能够认识到我们与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都能自觉为党做贡献,我们党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是要讲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员道德品质中最本质的特征。党员不同于群众,应当奉献不为索取。《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作为党员,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考验多了。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我们有的党员做得很好,他们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把“索取值”选择为最小,把“奉献值”选择为最大,淡泊名利,志在奉献。但也有一些党员,片面强调个人得失,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不仅不肯吃亏,反而想占单位或他人的便宜,我们党从来承认党员有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如果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党员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
3、共产党员有觉悟,必须接受党的教育和纪律约束。
共产党员要有纪律。自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自觉服从党的纪律约束,这是党员有没有觉悟的实际体现。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支部内部,我们有少数党员,连党的活动和会议都不愿参加,连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都不愿遵守,怎么能说这样的党员有觉悟呢?事实充分证明,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过去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和平年代仍然必须坚持。江泽民同志说过,“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坚强纪律和组织优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抛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共产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章规定,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真正做到违反党纪的话不说,违反党纪的事不做。也只有不断接受组织的教育、提醒和帮助,才能使党员个人更好地提高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或少犯不应有的错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诺言和担当。十九大报告对统一战线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要求,涵盖了统战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关系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老一辈的共产党员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革命挫折,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绝不动摇,一直奋斗到新中国的成立,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如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比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郭明义、朱光亚等。他们身上体现了立足同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愿做人民的公仆,不图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
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少不了担当。矛盾和问题来自于一线,作为村支部书记将群众的不满化解在一线,要求满足在一线,这都是担当的体现,我的行动并不惊天动地,也无需生死抉择,但一事当前,要用最温暖的感受去抉择,用最宝贵的价值来权衡,用党员的标准丈量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争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奉献是无私的给予,是真诚的付出,是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2016年7月3日,暴雨洪水来袭,赫山成为重灾区,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城区大部分地区被淹没,团洲社区种菜基地已基本淹没,团洲蔬菜市场积水很深,蔬菜、店面被洪水淹没,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积极抗洪,想尽一切办法排积水,与此同时,按照防汛预案要求,在街道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上下齐心,克服种种困难,日夜巡逻,积极查险,排险,确保辖区内资江大堤及兰溪哑河大堤安全,夺取了防汛抗洪的阶段性胜利。
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的那一刻,就要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一份光荣和使命,要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岗位上多做贡献,行动上多做表率,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学习,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护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篇八
***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院校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各族学生接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根基和信念之魂,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体系,完善培育模式,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发展,找准教与学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价值结合点,突出“中华民族一家、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线,扩大覆盖面、点线面有机结合,各要素靶向聚焦,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效。
基本国情教育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逻辑起点。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教学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谱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特点,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视民族团结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担当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民族院校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发挥着“三基地一窗口”的独特功能。强化主打功能,就是要切实履行传承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特殊使命;彰显主场优势,就是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本国情和中国梦教育;发挥主力作用,就是要有效发挥师生员工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作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华文化教育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贯彻落实、民族团结生命线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结合等方面更加有为;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就是要在着眼点于铸魂立格、正心立人的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及时跟进和深度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大学资政育人功能,帮助民族地区培训民族文化干部,助力民族文化特色优势资源综合开发,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本。因此,应以“五个认同”为切入点,将其纳入教育教学重要内容和综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要求:引导各族学生把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身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引导各族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认同,人人充当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引导各族学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忠于党、砥砺前行为人民;引导各族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信仰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