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观潮教学方案设计大全(18篇)
一个好的方案应该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产生预期的效果。方案的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和可衡量。以下范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方案制定。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一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7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对古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这首古诗也较为浅显易东,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共同品析重点词句。
上课伊始,让学生初读诗文后,自己去弄懂课题和诗句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紧扣全诗的情感基调,感受诗人的“悲”,然后通过简介有关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让学生理解诗人陆游的临终之“悲”。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诗人的“悲愤”教学中,我插入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及林升的《题临安邸》,从中也让学生感受诗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朗读时,“死”字应读得急促,很快地带出“去”字,以显示诗人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元”、“空”二字要读得强劲有力,以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课末又展示李清照的一首诗《夏日绝句》,一可以巩固学生的对诗文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二是学生古诗词的积累。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是我没有判断到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着重对学生相关语文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全面提高本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二
授课教师:甘肃省临泽县平川中学崔爱萍
资源来源:远教ip资源
授课模式:模式二
一、关于教材:
(一)、教学课文: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狼》
(二)、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4、理解句意、文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于斗争、善于斗争日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
情感态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1、理解句意、文意。
2、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
1、朗读:能准确、流畅、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复述.
2、识记: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识记、积累。
4、探究:人物形象及课文寓意,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突出重、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贯穿课堂教学,结合讲授法、演示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
课件:《狼》朗读。蒲松龄介绍。问题设置。剧情动画。
一课时
1、搜集有关带”狼”字的成语谚语或故事。
2、依据注释熟读课文 ,理解文意,画出疑问。
新课改注重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屏弃对课文机械式的分割,特别对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独句串通很容易让学生感其无味,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针对这篇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首先,设想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自读——听读——研读————口述)形象的朗读,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整体感知课文,这个作为重点安排;其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拔,落实字词句的解释,最后,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学习课文的内涵,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次播放视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次播放动画故事是让学生展开想像,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强调深化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课文的改写作充分的准备,这是课堂气氛的高潮。第三次播放歌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这节课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对课文内容作一个总结。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源、网络下载、自制
2、使用目的:体现新课改理念,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一)导入 :
1、欣赏有关狼的图片。
2、任务:
(1)收集你知道的有关带“狼”字的成语、谚语。
(2)把你知道的有关狼的故事说给你的父母听。
(3) 说一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出示课件)
要求:前两个课下完成,第三个当堂完成。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培养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培养我们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的意识。
(三)狼话题的研讨
1、课文内容的研讨。
(1)简单回忆作者的有关情况。(出示蒲松龄画像)
先出示画像,后学生简单作解释。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停顿。
(3)播放录音,让学生对比,加深理解。(出示远教资源视频)
听一听课文的节奏,语气,并请同学们用“ 狼”概括课文各段的内容。
(4)小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停顿)
板书 :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5)自主口译课文。
(6)提问质疑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请求同学帮助解决,老师可略作归纳。(教师完成指导)
(7)口述课文内容,具体落实字、词、句的解释。
(8)评一评一
补白式对话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 的狼。
2、对狼的研讨
(1)辩一辩
(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说一说你的理解。
(四)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播放一首与狼的关的歌曲。
板书 狼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狼 : 狡诈、贪婪
屠户 : 机智、勇敢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认识和欣赏纯粹的线条美,认识线的丰富、强烈、准确、肯定的表现力。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用线的不同表现方法,体会和描绘客观世界不同物质所具有的不同材质,以及给人的不同感受。
3、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培养目标:
学习用各式各样的线来描绘质感的方法。
4、德育目标:
能够自主体会树叶给人们的不同感受,用线的不同排列方法,反映树的不同种类。例如“杨树”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与学生分析:
从上节课对“线”的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正式转入实践阶段,首先,我们尝试用线来描绘几棵大树,树的姿态、种类、树干、叶子、树皮,多种多样,变化万千。
学生一定要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从而得到较多感受后,才可动笔描绘。
2、教学重点:
体会树叶、树干给人们的不同感受,用线的不同排列方法,反映树的不同种类,通过描绘树的外形、结构,表现树的质感。
3、创新点: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观察、体验、创新,鼓励学生用各式的线条来表现树的不同质感。
4、德育点: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而不是局限于课本上的作品。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
5、空白点
预先请学生去公园观察,或是从课外书、网络上去搜索自己喜欢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树”的资料,从大自然中、生活中、网络世界中去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想出更多的表现形式。
三、课前准备:
学生用具准备:美术课本、彩色笔
教师教具准备:绘图纸、挂图、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模式与策略:
教学模式:注重体验、激励创作。
教学策略:大胆想象、标新立异。
操作程序:启发观察——自主学习——想象创新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观察: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提问:常见常用的线有几种?怎样表现?(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
2、展示上节课作品:
鼓励学生:在画面构图方面控制能力有所增强,在线的处理、连接上处理得当。
缺点指正:个别同学画面小,整体感觉不好,有点歪。
3、板书课题《用线画几棵大树》
4、多媒体演示。
a、今天老师就着重请大家来欣赏我们熟悉和喜爱的各种各样的树。
讲解各种各样的树的特征,即这些树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1)椰子树——像美丽苗条的少女头上梳着漂亮的发髻,动作好像是时装模特,优美地站在那里。
(2)千年古树及受迫害的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干燥,给人以苍老的感觉。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
(3)柳树——垂柳婀娜多姿,柳枝随风摆动像轻歌曼舞的少女。
(4)枫树——从色彩上去着重分析,欣赏它那火红的样子。
(5)白桦树——像有无数的“眼睛”在那看着你。
请学生汇报自己预先去公园观察,或是从课外书、网络上去搜索自己喜欢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树”的资料,从而补充老师所讲的类型。
b、多媒体演示一幅完整的作品的步骤。
c、展示挂图,用黑色、红色绘制的单色作品。
d、讲解课本第8页关于树冠、树叶的表现技巧。
〈二〉自主学习:
作业要求:(放音乐,创设优美舒适的教学情境)
1、四人一小组画一组树。
2、以线为主、单色绘制。画的过程实物展示有特色的作品。相互协作,以组的形式展评。
3、每次老师出题,大家创作,今天请同学们自拟题目。
4、教师和学生互动,请两个同学和老师在黑板上一起作画,并请同学来修改。
〈三〉想象创新:
学生活动:自主作画,以小组的形式绘制长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并参与到学生的`绘画活动中去。
a、你是怎样感受这棵树的?就考虑一下选择直线、曲线、折线还是交叉线中哪种形式能与自己感觉相近,然后大胆地画,不要犹豫。
b、先将树干画出,再将树冠外形画出来,然后根据感觉进行线的不同排列,排列时先从大处着手,有时间再补充细节。
c、树干、树叶外形内都要排满不同类型的线,不要留大量空白。
六、板书设计:
四、用线画几棵大树
线的四种类型:
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
题目:《》
七、课后反思:
选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请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点评,体现“自我展示、多元评价”的创新意识。学生多数是从色彩、形状、构图上去分析评价作品;教师的点评则着重线条的美感是通过线的丰富、强烈、准确、肯定来表现的,分析几张优秀作品在线的表现力方面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画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在画面中如何充分利用“线”的样式来为作品内容服务,同时增强了同学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笔画:弯钩。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自然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a、指导看图,训练观察。b、启发想象,训练思维。c、引导赏析儿歌,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
2.学法引导:a、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b、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c、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培养热爱生活的意识。
3.课堂组织形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对“祖国”的了解和对生活的观察),激趣生情。
5.教具媒体组合应用:教学光盘、生字卡片、祖国风光图片和vcd《娃哈哈》。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五课: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出示挂图)
(二)复习检查。上节课学习的字词还记得吗?依次出现:蓝天、祖国、泥土、大家,齐读两遍。
(三)读词贴图,整体感知。
1.黑板上还有几个词,谁想上来把它们翻过来,读一读?(课前将“白云、种子、鱼儿、小鸟”四个词做成小房子形状贴在黑板上)请大家认真听,他读对了,咱们跟他读一遍;如果读得不对,请你举手告诉他。
2.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儿吗?请大家翻开书本第83页,找一找哪几行诗告诉我们它们的家在哪儿。
3.大家都知道:蓝天是……树林是……小河是……泥土是……(引读前四行诗)
(四)精读训练。
2.讨论交流,启发想象,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组织点评。
(1)要让学生知道:一边读一边想象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以后大家在读书时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2)读后评议: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3.四行诗写得多美啊!咱们把它连起来读一读吧。(注意停顿和连贯,提醒读书姿势。)
(1)讨论交流。
(2)欣赏祖国风光图片。看后简单交流感受。
(3)听歌表演有一首唱出了我们生长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快乐。(播放vcd《娃哈哈》)同学们可以坐在座位上唱,也可以站起来表演,有没有同学想上台来表演的?(鼓励大胆展示自我的孩子。)
(4)指导朗读最后两行诗。
5.朗读整首诗。
(五)指导背诵。
1.试试看,能不能不看书,把这首诗背给你的同桌听?
2.边欣赏画面边背诵,会背的同学大声背,不会背的同学跟着背。
3.请大家站起来,配上动作再背一遍。
(六)总结全文,扩展练习。
1.做“找家”的游戏。(教学光盘“我要做”中第二个游戏)
2.学做小诗人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家”的资料,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每人说一句话,小组作出一首诗。
(八)指导写字:土、种、子
1.翻到书本84页,昨天我们练习写了前五个生字,剩下三个生字,请一个同学把它们读出来。
3.利用课件演示“土”字笔顺,师范写,生描红。
4.同法学习“种”“子”,注意“种”的第四笔是“点”,“子”的最后一笔“横”要长些。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写生字:土、种、子。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
6.利用投影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师生评价。
六、教学点评(三明市教科所副所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陈强)
1.诗中“祖国”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尤其不容易理解。卢老师让学生通过课外搜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祖国”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的意识。
2.课中设计游戏环节“学做小诗人”,以课文为凭借,把语文课的视野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不仅巧妙地进行语言训练,丰富了对诗歌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体现大语文观教学,培养他们观察世界、热爱生活的意识。
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卢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写字教学,且扎实有效,同时重视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五
1. 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 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 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
三、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 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读出紧张感,力求生动。
2.提出听读要求 :听准字音,注意停顿,词义句义不懂处做记号。
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
4.学生齐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节奏。
5.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对朗读情况作评价。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请两位学生毛遂自荐讲述故事大意,其他同学共同品评其得失。)
2.故事中的两只狼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3. 故事中的主体是人还是狼?为什么?
4.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以说明。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
『布置作业 』
『板书』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六
【教学设计】
本课紧紧围绕管弦乐曲《窗花舞》的欣赏展开音乐体验活动,通过网络查询中国过年的风俗,收集相关的音乐、图片素材。通过聆听、律动、模仿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律动的方式感受音乐欢快风格,通过对比聆听扑捉音乐灵巧的特点,以合作表演来辨听乐器音色的不同,并在最后亲身体验芭蕾舞蹈的无穷魅力。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在身临其境中,品味音乐所表现的活泼、喜庆的氛围和喜儿单纯、善良的性格。
【教学内容】
人音版第三册第十课:欣赏《窗花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乐曲,体验乐曲轻松、欢快的气氛(情绪)和轻盈、活泼的音乐特点。
2.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参与音乐,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以有效的方式参与音乐体验。
【教学重点】
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生问好(自我介绍)
2.节奏游戏
师:欢迎大家来到音乐教室,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考考谁的耳朵最聪明,能够准确地拍出老师给你的节奏。请准备好你的小手。(这个游戏我先拍,当我做‘请’这个动作的时候,请你开始。)
?大家知道,音乐是美妙的,那我们拍出的节奏也应该是……美美的。?(注意强弱)
(1)师:?你发现了吗?刚才我们拍节奏的顺序是(我完后,你们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问一答)
?那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来回答我吗??(拍腿、拍手臂??)
(2)师:?我们再来一次,还是一问一答,但节奏会变化哦,每条变得越来越……?(短)(分层次进行,多次练习)
师:—生:—师:生:讲解节奏变化后,师生合作一次。
?让我们加上音乐感觉一下。?
?分组再来一次,可以吗??
二、欣赏乐曲a部分
1.初听音乐(《窗花舞》钢琴)——静心聆听
师:?小朋友们的耳朵真是很聪明,我要奖励给大家一段音乐,请你听听音乐表现了什么情绪??(欢快)?听出是用什么演奏的吗??(钢琴)
2.二听音乐(a1管弦)——用心辨听
师:?还是这段欢快的音乐,请听什么发生变化了?让你感觉情绪变得……??
(学生辩听——管弦乐演奏——音色:更丰富情绪:更欢快)
3.三听音乐(a1)——教师律动《剪花女》
师:?这么欢快音乐到底是要表现什么呢?我用动作告诉你,请仔细看,我在干什么??(剪窗花、贴窗花)
4.四听音乐(a1)——学生律动(模仿剪、贴窗花)
(1)模仿、体验
师:?你能跟着音乐也来学一学吗??(a1)(体验音乐欢快的情绪)
?除了剪纸,我们还做了什么??(感受音乐的柔美、轻巧)
(2)律动表演
?还有小朋友从网上找来了春节和窗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图片)
?这些窗花漂亮吗?让我们再次拿起剪纸和剪刀,跟随音乐,一起剪出属于我们的美丽窗花。?(a1)
7.分析、品味
(1)形象体验
师:?你发现自己的小剪刀是怎么在动的吗??(节奏:音的长短)
?前面两次剪得短,后面一次剪得长。?
?在这段音乐中,相对短短的音用‘x’表示,长长的音用‘x—’表示,那连起来就是……—”
剪剪剪
?和着音乐,我们再来一次。?(a)(第一遍只加“剪”的动作,
第二遍完整表演。)
?音乐带领我们怎么样地剪窗花??(灵巧、生疏、笨拙、)
(2)节奏、速度
师:?请听老师哼唱,你觉得什么地方让你感觉最灵巧??
?请你也用‘会唱歌’的手指来动一动??(51654543)
?为什么这个地方能给你灵巧的感觉??
?是怎样速度和节奏的音乐让我们感觉灵巧。请选择!?(教师对比哼唱)
(速度——缓慢、稍快;节奏——紧凑、舒展)
(3)旋律起伏
师:?请你再仔细听,音乐的这个地方出了节奏紧凑外,还有什么特点??
“请你对比55554444,哪个显得更加灵巧一些??
(音符在高低变化)
(4)哼唱、律动
师:?请你唱一唱。?
?人们在剪窗花的时候,都喜欢一边剪,一边哼唱小曲,让我们也来
试一试。?(a1)
三、欣赏乐曲b部分
1.初听音乐——静心聆听(完整)
?请你仔细听,接下来的音乐给你什么感觉?气氛变得……??(过渡段)
(更加欢快、热烈、喜庆)
?这么热烈、喜庆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描述)
2.二听音乐(b)——画面辅助
?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剪窗花,有的贴窗花,还有的??)
3.三听音乐——品味对答
(1)完整聆听b部分
(2)一听“对答”(b2)——辨听音色
师:?音乐为什么会给你对答的感觉?这‘问’和‘答’有什么不同??
(一个细、亮、音高;一个连绵、柔和、音低)
(3)二听“对答“(b2)——律动对比(辨听结构)
?是啊,喜儿和他的小伙伴,有的在低低的地方剪,有的在高高的地方剪,(教师范唱,区分音色高低)那你能听出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出现的吗?”
“你能学一学吗?”(教师合乐示范律动—)
“请那个小朋友来跟老师合作表演一下??(师与个别学生合作示范表演,
教师哼唱主题)
?音乐是这样进行的吗??(先看配乐图谱,再哼唱伴随模仿)
?音乐是有感情的,在音乐中,我们可以相互交流,表达快乐的心情。?
(分组律动表演:教师示范;师生合作)
(4)三听“对答”(b2)——“乐器“演奏(出示图形谱)
(出示乐器图片,分别辨听长笛与弦乐的音色。)
?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知道乐器出现的顺序是……??
(短笛——弦乐——短笛——弦乐??双簧管)
??????????
~~~~~~~~~~~~~~~~~~~
师:?我们也加入音乐中演奏吧。让我们先来排练一下。你知道他们的演奏姿势是怎么样的吗??(先哼唱练习,师生合作。)?听好音乐,我们要开始加入乐队演出了。
(视情况而定,可让学生分组、相互表演)
4.五听音乐——尾声
(1)静心聆听
师:?听,音乐的结尾给我们什么感觉??(很干脆)?你觉得是发生了什么??(看,贴)
?你会怎么表现?你会用什么姿势看或者贴呢??(造型创作:体现得意、快乐。)
?请摆出你认为最美的姿势,我要拍照罗。?(教师哼唱尾声、定格拍照)
(2)完整欣赏b部分
三、拓展欣赏
1.欣赏视频《窗花舞》芭蕾表演(完整欣赏乐曲)
师:?小朋友的姿势真是美极了,惹得喜儿和她的小伙伴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表演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七
加强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通过全面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计算机教室)
1、我校领导班子带头运用计算机教室和多功能教室,学校组织的小型活动、会议、各种讲座基本上都在多媒体教室举行。
2、我校制定了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课时计划,并严格执行,至少80%的教师能自制课件或应用通过卫星下载的优质教学资源在计算机教室或多功能教室上课,根据我校规定,学校每周应用计算机教室或多功能教室上课课时应在15节—20节,其中语文组、理化生组、音乐课的课比较多,基本上每科都把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了上去,有的教师还争着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3、我校制定了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培训,鼓励教师自制课件授课,每学期自制课件我们要把它刻录成一张光盘,便于以后学习和应用。
4、我校每学期开一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研讨会,每年开展一次优质课课件和优质课评奖。
5、我校不但要将接收到的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教学中,还要运用于开展团队活动、教研活动、主题班会、政治学习等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师生开展3次以上的德育教育、科普知识等专题讲座,拓宽师生视野。
6、我校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一个案例进行记录,组织教师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开展活动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开展活动积累经验。
7、我校的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应用多媒体的经验文章。
8、合理安排时间,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农民教育和学习服务。
9、认真填写各种远程教育登记表备查。一方面,要通过对课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提高,使学科教师能够将卫星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信息溶入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开展活动流程图:
三、激励机制
为促进我校现代远程教育效能的发挥,我校根据《仁怀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和《仁怀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评估则》(另文下发)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利的要给予批评,并追究其责任。为促进试点我校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每年将组织一次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学生运用远程教育知识综合能力的比赛活动,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20xx年9月1日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八
教学理念:
让诗的教学充满诗意,焕发魅力;让课堂语言与思维齐飞,激情与智慧共舞,《示儿》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受到熏陶。
3.背诵并默写全诗。
重难点:
感悟作者崇高的爱国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设想:
(一)激趣:
你最敬佩的`诗人是谁?简单说说原因,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示儿》教学设想》。
(二)导入激疑:
1.引出南宋诗人陆游,你们了解他吗?(交流搜集信息)
2.小结交流情况。出示资料(陆游的生活的宋朝背景)
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把国都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陆游就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在他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三)导读达标:
1.初读感知
(1)配乐诗朗诵: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自由读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九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1、感受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收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及其文学成就,引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师:今天,我们来读一篇散文:《匆匆》。知道作者是谁吗?对于朱自清,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谈)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投影对于朱自清文学特色的评价:
老师归纳:朱自清散文特色:诗意的语言,细腻的感受。(板书)
二、初步赏读,读出语言的韵味美。
1、老师引导:课前朗读《匆匆》时,你是否也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的这种风格呢?再来读一读吧,感受感受。希望你也如作者有一颗敏感的心。
出示自读要求:出声读,注意标点认真读,难读之处反复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文字的韵味。
2、学生练读。
3、刚才同学们自由朗读,看同学们认真投入的样子,就知道你们一定读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展示交流一下。
第一次请5位同学开火车接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4、师生评价,也包括读书者自我的评价。
这是一段开放的教学环节。估计评价时学生一定会谈课文的内容是什么,它主要是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意来,于是我们便应当怎么读,如音调轻一点,节奏慢一点等等,学生还会自告奋勇地示范读。
两个注意点:
(1)在某正确的意见被认可后可让学生在下面自由练读,以读出文字的韵味来。
(2)在学生谈到文章表达的情感时,教师可作必要的指点:我们最好不要说文章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这样说,弥漫在文字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注意,老师说的是情绪,而不是情感。情感是强烈的,外显的,而情绪则是淡淡的,隐隐的。关于文章的情绪,交流中必须让学生把握:对时光匆匆流逝,而自己却一无成就,作者内心有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惆怅。如果学生简单地认为这是一篇劝人惜时的文章,那么教师便要和学生讨论: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作者是劝人还是自己的一种省觉?从而让学生明白是作者并未想劝人,他只是纯自我的一种审问与真情表白,而作者的真情感染了我们,于是我们也与作者一起自我审问,因“伤时”而“惜时”。
5、第二次再请5位同学接读课文。放背景音乐:一段哀婉的萨克斯曲。
三、默读赏析,品察文字的诗意美。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画画,批批,品出文字的美丽。
2、学生默读,读读品品批批。
第二课时
一、引入
美文须美读。课文中的一些语言你一定非常喜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再读一读。
二、交流读书心得
指名读自己喜欢和感受深刻的句段,并自由地谈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和所得。
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
重点句子有四处: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2、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以外,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妙处呢?我们还要仔细品味一下,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滋有味地朗读画出的句子。
谁能把自己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三、积累运用,享受语言的创造美。
1、这么多的好语言,如果我们不把它积累下来,那可就太可惜了。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背背吧。
2、课堂练笔:作者对空灵的时间描写可谓别出心裁,(如上面读书心得交流中的重点句子(2)、(3)、(4)),你也能模仿着写出几句话来吗?试试吧,也许你一时的灵感会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
3、练笔交流,师生评议。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要给以表扬,如果不足,教师可做仿写示范。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掌握图形平移前后的坐标变化规律,
利用图形平移解决相关问题。
复习引入1、什么叫平移?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中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问:一个点平移后的坐标会发生变化吗?
二、新授。
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a(-2,-3)。
1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点a1的坐标是什么?
2将点a(-2,-3)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点a2的坐标是什么?
2、归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简称:横移纵不变,纵移横不变。
4、例题: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5、归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6、思考:如果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同时纵坐标都减去5,这时图形在哪儿?把它画出来!(有几种平移方法)。
7、p53t1:图中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分别写出它们的坐标。30秒后,飞机p飞到p`位置,飞机q、r飞到了什么位置?分别写出这三架飞机新位置的坐标。
8、课内练习:
1p53练习;
2口答:p53习题t2、3、4、6。
9、小结: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一
1、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围绕绘画或黑板报的主题人真的构思设计,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3、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来对主题进行表现。
4、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运用形象表现主题。
:烘托主题的技法。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生活、社区景色的图片和照片。预选一至两张准备介绍其来历及背景故事。
图片和照片,欣赏影片。
2.感受社区之美。
a.欣赏时,教师适时进行解说描绘,唤起学生对社区的审美感受,让学生找到社区之美。
b.分类列出休闲、饮食、文化、体育、交通等各类社区环境,清晰学生的思维路线,同时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社区。
1.分组展示。
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收集的社区照片、图片。请你们把它们放到你们小组的展板上,让伙伴们一起分享好吗?(组内交流讨论)
2.自我推荐。
这些照片可真美,他们一定有让你感动的.地方,一定有他们自己的来历和故事。谁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资料,介绍你的照片呢?(每组请1—2位同学为代表,推荐、介绍自己的照片和图片)
3.巡回观看。
看来同学们带来的资料还真丰富,你们想去其他组参观吗?
(以组为单位巡回参观、讨论)
4.信息反馈。
说一说最让你感动、让你记忆深刻的社区情景是什么?
展示投影仪,师生互动,分析比较。
1.构图取景。
利用课件开展“找焦点”的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张空泛的图片,谁能够移动课件中的取景框,帮我找到最适合的视觉焦点。(一幅图可能有几个视觉焦点。)
2.绘画语言的表现指导。
(1)同学们,我这里有两张作品,你们说一说,哪一张作品更好,为什么?(两张作品:一张画只是简单的平涂;另一张进行深入刻画,有明显的对比。)
(2)那么我们一起来改一改怎么样?
教师动手演示,将简单平涂的画修改加工,并进行适当的讲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a.色彩。(冷暖)
h.明暗。(深浅)
c.空间。(前后)
d.线条。(轻重)
课件
作业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社区风景画。
步骤:
(1)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构图。
(2)将构图平均分为6份,小组成员每人一份。
(3)同学们独立完成自己的塑造、表现。
(4)重新拼合。
利用学生作品在学校或社区橱窗主办一次“社区是我家,大家都爱它”的宣传展览。
自评,自己对自己塑造部分的满意程度及感想。
互评,在互相尊重、相互包容的前提下为别人提出建议。
师评,根据学生分工合作的情况及作品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
1.想一想,你理想中的社区是什么样子?
2.欣赏新人类社区设计图。
社区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学习、生活的大空间,是一个小社会,更是一个亲密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社区公民吧。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二
1、顺畅朗读,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
2、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
一、导入新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
二、全班齐读课文,列出生字
三、串讲课文
1、第一节
解词:
知,主持,掌管。诉,告状。第,尽管。
寻,不久。何为,为什么。惊服,震惊,服气。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机智。文字简洁、生动,几十个字就交代了智服盗贼的过程。
2、第二节
解词:
徙,调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遗,送。
才,仅仅。岁,一年。
指名朗读,同桌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砚"以遗权贵"的不正之风,而且带头不受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表现了他廉洁的作风。
3、第三节
解词:
使,出使。谓,告诉,对……说。诱,引诱,诱惑。
刺,刺探。遂,于是,就。
全班朗读,指名翻译。
简析: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
4、第四节
全班朗读
解词:
召,召令权,权且,暂且。敛,收整,约束。
惮,畏惧。径,直接。造,到,往。
陈,陈述。曲直,是非。
指名翻译。
简析: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
5、第五节
解词:
恶,憎恶,讨厌。苛刻,待人狠而刻薄。敦厚,待人忠厚温和。
未尝,不曾。推,推行,施行。务,追求。
苟,随便。悦,取悦。从,听从。
志,意志。若,和。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的无私。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请同学复述故事内容。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顺畅,正确句读。
3、讲评思考题一。
4、考察翻译准确与否,请数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分析本课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1、提问:第一节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件,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讨论)
回答:写出他的聪明机智,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
点拨:包拯的`两句话很简单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第三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这些都是正面描写。
2、提问:第四节与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点?(讨论)
回答:这一段写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写他为官刚正不阿,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
3、小结:
全文五节,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有详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写:1、2、3、4节;有侧面描写:第4节。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写第2、4、5段与具体描写第1、3节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富于变化。
三、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后记: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讲清楚,多朗读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三
设计理念: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和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一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重点、难点: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本课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看看谁能最快猜出答案: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的是什么?(太阳)
2、你们知道太阳对我们大家有什么作用?(学生讲太阳的作用)
3、今天就一起学习第8课《太阳》,看看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要求读准字音。
(二)认识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
a自由读
b齐读
c指名读
d男女生分组比赛读
2、去掉拼音读
a自由读
b齐读
c指名读
d男女生分组比赛读
3、出示12个生字人读
a自由读
b齐读
c开火车读
三、朗读感悟
1、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出感情,教师随机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关键词语:金子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等。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第三句话,帮助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5、再读课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活动
1、学生讨论交流(同桌为一组):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2、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太阳的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高大1500万度,太阳的体积很大,大约有130万个地球那样大,距地球约1.5亿公里,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围绕着它旋转。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地球表面的光和热主要来自太阳,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五、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太阳的知识,下节课同学互相交流。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四
1、归类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形近字,能正确书写、使用。
2、认读学过的生字词语,并用词语组成完整、同通顺的句子。
3、阅读欣赏。
4、说说语文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1、巩固学国的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形近字,能正确组词。
2、会用词语组成完整、通顺的句子。
两课时
1、巩固复习认识过的生字,辨别形近字,能正确书写。
2、诵读古诗。教学过程:
2、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观察加点字间的异同。
4、教师强调在认读和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5、学生再读词语,巩固认识。
1、教师以组出示生字,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异同。
3、学生说一说书写这些字的注意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出示文中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2、教师说明练习的要求。
3、学生按要求妄称练习。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教师播放音乐,配乐读,学生听,感受美。
3、教师示范读。
4、学生再自由读一读这两首古诗。
5、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两手古诗。
6、学生闭目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7、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说说我们的语文课,说对语文的看法,提出建议和希望。教学过程:
1、教师读题目,学生认真听,说说这次语文生活安排我们干什么?
2、指名反馈。
3、学生认读词语:语文课喜欢有趣印象最深建议希望
1、指名说一说。内容选择
(1)对语文课的看法。
(2)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3)印象最深的一次语文课。
(4)最有趣的一次语文活动。
(5)你还有什么建议和希望。
2、说话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几个问题。
(1)选一个主题,不要什么都说。
(2)想清楚再说,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3)声音响亮。
(4)注意倾听他人说。
1、小组说,互评。
2、指名说,集体评。
3、小组讨论同学提出的问题、建议、希望,想对策。
4、反馈对策。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五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多媒体.课件。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
(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评价。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
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因为这篇文章中的问句比较多,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读好一个问句,其他句子学生也会受到启发,从而能读得更好。)
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像文中描写的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
读完以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从整体到部分理解课文。)
你想像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学生默读课文。
(让学生精读课文,在感受全文、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读懂文章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
出示要求:
1、不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组内互相交流。
(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合作设计读好一句话,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方法,并且是个性化朗读。)
1、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学生汇报。
2、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些故事。
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
(用身边的人和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时间匆匆可以感触更深。)
3、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适时恰当的评价,让评价起到指导朗读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像到了什么?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
自由朗读作者简介。交流读了作者简介以后的感受。
(让学生通过读简介,了解朱自清一生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做珍惜时间的人,从而体会作者的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过默读,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让学生的评价和名家的评价互相对照,一是给学生成功感;二是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规范起来,不能漫无目的;三是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借鉴。)
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出示作者本人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浓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而不光是词句的运用,使学生对写文章用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3、个性解读,朗读交流。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
交流:把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这里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自己对文章语言的个性化理解。用朗读的手段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抑扬顿挫来自情感的浓厚,而不是简单的停顿重音。)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前面的学习已经读熟,这里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语言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故事拿出来,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一是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以时间为线索,背诵和理解一些诗词、名句、格言……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可以引用刚才交流的一些名言警句。
学生练习。全班交流。
(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语言,用情感支配语言,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写文章的本质。)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推荐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开展放风筝活动。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4、古诗两首
春晓村居
春眠不觉晓,草长莺飞二月天,
处处闻啼鸟。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儿童散学归来早,
花落知多少。忙趁东风放纸鸢。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中狼的形象;学习课文叙事生动、语言明快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中狼的形象。
教学性质:
讲读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准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二)设问:课文中狼的形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示:在《狼》一文中,蒲松龄通过对两只恶狼动作神情的描写,着力揭露了狼的凶残而又虚弱、狡诈而愚蠢的特点。在屠夫与狼周旋的过程中,狼的本性逐步表现了出来。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凡写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狼的本性。如:“缀行甚远”----狼贪婪而又小心翼翼;“后狼止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懂得配合作战,又会虚张声势;“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胆怯,并在伺机而动;“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在变换手法,制造危机;“目似瞑,意暇甚”----伪装轻松善良;“一狼洞其中”----狼在迂回包抄,准备前后夹攻。几个回合下来,狼的本性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三)提问:纵观全文,文章是如何详写屠户的动作神情的`?
提示:写屠户的动作极有层次。先写他的“惧”“大窘”“恐”等心态,生动地描述了他与狼周旋时的高度恐惧、紧张、只求逃生的神情。再写他的“顾”“奔倚”“弛担”“持刀”等行动,表明他在险恶的处境中,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急中生智,想方设法和恶狼斗。最后写他的“暴起”“刀劈”“数刀毙之”“欲行”“转视”“断其股”“亦毙之”等动作,突出表现了他与恶狼搏斗时的情景,既写出了他战胜恶狼时的勇敢,也写出了屠户“转视积薪后”的冷静、细心。这样,屠户由害怕到想方设法,到奋起杀狼自救的神态就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四)自读课文,领悟课文叙事生动、语言明快的.写作特点。
《狼》教学方案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篇十八
通过学习了解美术作品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区分美术作品的绘画类别,掌握区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欣赏图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掌握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能够区分美术作品的绘画类别。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作品的种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喜爱之情,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了解图像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区分美术作品的类别。
掌握区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能力。
图片导入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
ppt课本等
图片导入:
1、教师展示几张图片,考考同学们的眼力。提问同学们图片上的变化。
2、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图片上有几个黑点?它是动的还是静的?
通过欣赏图片,让同学寻找图像的变化,吸引同学们对图像的注意力,增加对本次课题的兴趣。再次展示两张图片通过问题提问引出本次课题。
2、展示苹果图片,利用苹果无限缩小的列子向同学们讲述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点。教师利用线的形式绘画苹果,并且从苹果出发,分别找到面、色彩、明暗、体积等要素。
3、讲解美术作品主要有三大类,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作品形式关键词,并让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先不公布答案。
4、通过欣赏《贵妇人像》《生日》《红黑黄蓝灰的构成》等图片,教师分别讲解具象、意象、抽象美术的概念。讲解完毕最后公布之前的答案。
通过对知识点的层层推进,利用苹果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观察的敏锐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在寻找关键词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教师展示三张图片,图片包含有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大类。通过连一连的方式让学生为这三张美术作品找到正确的类别。活动环节采用连一连的方式,加深学生们对美术作品三大类的印象,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1、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点、线、面、色彩、体积、明暗、构图等
2、美术作品三大类及特点:具象美术(真实)、意象美术(夸张)、抽象美术(形式美)
通过再现的方式,再次小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
图像与眼睛
1、构成要素:点、线、面画苹果
2、三大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