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公共关系的论文大全(14篇)
归纳整理写总结要注重实用性,能够让别人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以下是一些专家们总结的成功经验和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一
一、公共关系危机问题的主要特点
我们认为,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严重影响或危及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事件。危机公关是指发生危机事件时的公共关系管理活动,即运用公共关系手段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要掌握危机处理的方法和手段,必须先了解危机的特点。 危机事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突发性和紧急性。危机大多是带有明显的突发性和紧急性特点的事件。在发生之前,虽然都可以估计到其发生的可能性,但一般又无法确定其一定会发生,更无法确定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规模。社会组织要处理好此类事件,就必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应变能力。
2、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危机发生以后,人们往往不知所措,不仅仅因为这种事件的开端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发展和可能涉及的影响是没有经验性知识进行指导,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同时,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愈发呈现多元和共时的特征,资源的有限性也会导致事实上顾此失彼,形成“连带效应”,把危机的影响扩大。
3、对组织具有很严重的危险性。危机一般对组织形象、组织生存的环境和发展前景等都会产生重大的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往往需要调动整个组织的各种力量,综合运用各种公关手段,全力以赴地进行处理。
4、冲击性很强。这类事件一般来势猛、发展快。不论是不期而至的天灾,还是长期酝酿一朝爆发的,一旦爆发,其来势之猛、发展之快、涉及之、,影响之烈,非及时果断地给予解决不可。
5、极易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伴随事件发生的强大社会舆论压力,常常会成为危机事件处理中最为复杂和棘手的公关问题。
由于危机事件的这些特点,危机事件的处理不但事关重大,而且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危机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对于危机状态,正是要在有限信息,有限时间的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换到紧急情况。从另一个角度,危机具有双重属性,危机具有损害性的同时,还有正向性,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面对公关危机,一些企业成功的化危为机,一些企业在危机中遭遇损失,甚至遭受灭顶之灾。由于不同的企业在对待公关危机时采取的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案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它越来越被人们视为公关活动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也越来越被公关界所重视。
二、公共关系危机的主要类型分析
1、公害问题而引起的危机。公害是由于现代工业发展而带来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副作用问题,如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事件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解决由于环境问题而引起的公害问题,成为当代公关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如1991年2月,英国公共关系协会的机关刊物《公共关系》专以此为主题,出版了“绿色公关”专刊。
2、意外灾难性事件而引起的危机。意外灾难性事件常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组织形象损害非常大。如1990年厦航飞机在广州白云机场发生的撞机事故,美国9·11事件,发生在中国内地的“非典”事件等。
3、产品服务质量而引起的危机事件。这类由于组织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低劣给消费者带来严重后果的危机事件,其直接后果是消费者的丢失,公众不信任感增长,业务量急剧下降,企业和产品形象遭严重损害。如近年来某些大电器企业发生的大量不合格产品退货事件。
4.反宣传时间而引起的危机。反宣传而引起的危机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组织的不利情况的报道,如对企业的偷税漏税,财务不健全,舞弊,生产条件恶略等的报道。另一种是对组织情况的歪曲,失实的不利报道,如近年来发生的所谓的厦华彩电被列入国家发布的不合格产品名单的报道,所谓的康佳彩电的北京用户不满意率达百分之百的报道等。对这类的传闻或报道如不加以及时处理,组织形象,产品信誉十分有害。
三、公共关系危机的内部成因分析
“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因此对危机的成因作深层的探析也就显得非常重要。除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之外,许多危机的产生根源在组织内部,即往往是因为内部的管理体制或人员素质导致问题演化成危机,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管理者公关理念淡薄,缺乏危机管理意识
生之前,不知道“患忧”,发生之后,想方设法要“置身事外”,使问题演变成一场危机。
2.组织自身决策违背公关基本原则要求
在现代社会,组织的决策与行为应自觉考虑到社会的利益,“与公众共同发展”。如决策背离公众和社会环境的利益与要求,就有可能使组织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相对立,从而引发公众对组织的抵触、排斥和对抗,使企业陷入危机之中。
3.组织人员素质低下,行为严重违背组织宗旨
组织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两类,就管理者而言,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已逐步向职业化过渡,但仍有不少组织内部管理者素质,纯粹靠经验、习惯甚至关系行使其管理职能。对内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不能激发员工工作潜能;对外缺乏组织形象意识与公众权益意识,对公众的正当权益要求置若罔闻,甚至粗暴对待公众,以致引发组织形象危机。就员工而言,员工的工作特性已决定了他(她)们是组织形象的直接代言人,许多公众也是通过与一线员工的直接“ 对话”才对组织有了总体印象。这其中员工服务素质优劣、服务能力强弱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往往个别员工的粗暴行为就会给组织形象带来恶劣后果。如北京的国贸中心惠康超市员工强行对两名顾客搜身;沈阳商业城店员手持电风扇殴打顾客;宁波南大连锁超市公司保安殴打孕妇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轻则使用权组织陷入民众谴责、舆论曝光的困境;重则直接影响组织的生存。
4.没有建立正常有序的传播沟通渠道
四、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
危机预防是指组织对危机隐患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检测、诊断与与预控的一种危机管理活动。危机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抱枕,保证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曾说“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只有做好积极危机预防防御工作,才能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危机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为了预防危机,组织必须树立有关危机管理和危机公关的意识,并将其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没有危机意识,单纯的硬性危机防预体系是无力的,超前、无形、全面的危机意识才是企业公共关系危机防范中最坚固的防线,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声誉和形象意识。把信誉和形象视作企业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企业危机公关目标,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2)传播意识。主动利用一切传播机会和传播媒介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引导新闻媒体对企业正面宣传,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3)诚信意识。市场经济不是智力游戏,比谁比谁更聪明,它需要的是信任与合作,任何的欺诈行为都会对诚信社会造成伤害。诚信是企业拥有良好公关危机意识的重要体现。面对危机,企业要开诚布公地说明事情原委,采取诚意的态度接受批评,淡化矛盾、转化危机。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二
浅析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策略
摘 要:当今商业环境的复杂变化让企业更加重视竞合,特别是创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和外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配合,而协调这些利益相关者的一种方法就是公共关系。本文先对创业企业公共关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指出公共关系对于创业企业的重要性,最后提出针对创业企业的公共关系策略。
关键词: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策略
0 引言
创业企业是指“处于创业阶段,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的开拓型企业”。创业过程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企业面临着不确定的商业环境、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集成企业能都用的一切力量。在公司内部,能否团结和凝聚人心;在公司外部,能否获得顾客、供应商、渠道商、政府、媒体和银行等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成为创业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公共关系就是这样的一种帮助创业企业内外和谐发展的管理职能,企业创始人及其团队应当意识到公共关系对于创业企业的重要性,并正确策划和实施公共关系策略。
1 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现状分析
创业企业在公共关系的运用方面还处在一个引入和探索的阶段,总体来说效果并不理想。有一些较为常见的现状和问题对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和其价值的体现形成了制约。
1.1 缺乏公共关系意识
一些创业企业要么对公共关系毫不在意,要么把公共关系看作是大企业的专属,认为创业是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应当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待日后公司规模扩大了,觉得有必要时再来发展公共关系。公关意识的缺乏反映了创业者对公共关系的意义和作用不了解,不重视,当然也就不能发挥公共关系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1.2 对公共关系概念的混淆
有的创业企业简单地把拓展与有利益诉求的人物的人际关系,加强企业外部宣传当作公共关系,有的创业企业甚至把发展权钱交易等庸俗关系视为公共关系。这些对公共关系理解的偏差或谬误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的良性发展。事实上,公共关系的公众对象包含更广,更多地站在企业而非个人层面上来策划和实施,更加强调沟通和长期互惠的发展。
1.3 公共关系活动缺乏系统性
不少创业企业由于缺乏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和对公共关系方法论的研究,使得企业的公关活动没有系统性和延续性,只是零星地进行,效果自然得不到保障。在公共关系的实施上,创业企业应注重对公关活动的科学管理,遵循调研、策划、实施,评价的流程,在实践和总结中建立和提升公共关系。
1.4 危机公关能力差
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企业在创业过程要面对各种风险,甚至出现危机事件,在自身实力尚比较弱小的时候,能否有效应对,是检验创业企业生命力的试金石。很多创业企业在危机出现时常因公关能力的不足而措手不及,企图以欺瞒等方式来掩盖危机,却适得其反,埋下失败的种子。危机公关是创业企业的必修课,创业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有助于企业在危机出现时妥当应对,转危为安。
2 公共关系对于创业企业的必要性
创业企业的发展伴随着一组矛盾,一方面企业需要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资源的制约。大企业常用的广告、宣传等推广方式并不适合于创业企业。这正凸显了公共关系对于创业企业的价值和必要性,公共关系能够帮助创业企业以较小的成本获得长效的发展基础。
2.1 深化沟通,增强创业企业凝聚力
创业企业发展公共关系有助于建立便利和通畅的沟通渠道和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创业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要吸引和发挥人才的`作用,这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氛围,给予员工归属感。公共关系起到了很好的沟通和协调作用,从而形成企业凝聚力,促进内部团结,让员工安心工作,人尽其才。
2.2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创业企业可以通过宣传、公益等多种公共关系活动提升企业的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扩大知名度,积累美誉度。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有助于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产生好的口碑效应,增加品牌价值。企业形象的树立需要创业企业全体员工的一致努力,在理念和行为上相统一。
2.3 获取公众支持
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获得公众的支持,所谓“得道者多助”,创业企业如果能建立和发展同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银行在内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就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公共关系就是这样的一种将这些公众粘合在一起的管理思想和职能。
3 创业企业优化公共关系的策略
3.1 重视公共关系,培养公关意识
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应当重视公共关系,从战略层面来加以考虑,把公共关系视为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工作之一。因为公共关系的长期性,创业企业不能把公共关系当作一种流行的观点来看待,只是简单开展一些公共关系活动来博得关注,而是要长期贯彻和坚持,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行为规范。这就要求企业创始人充分认识到公共关系在凝聚人心、树立形象和争取支持等方面的价值,下决心在公司里普及公共关系的理念和知识,培养股东、管理层和员工公共关系意识,推动公共关系的实施。离开了高层的支持,公共关系就会流于形式,难以获得实效。此外,创业企业还要安排专人或者成立公共关系部来负责公共关系事务,否则公共关系就会得不到落实。在企业创业初期,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先采取管理人员兼职的方式过渡,待时机成熟再设立公共关系的专职或部门。
3.2 培养和提高公共关系能力
创业企业公共关系发展的好坏归根结底是由员工素质决定的,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全体员工的公共关系能力。首先是加强公共关系培训。根据培训对象所承担企业公共关系的不同角色,在培训时要有所侧重。对于全体员工主要是加强公关意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围绕着公共关系对企业的意义、公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进行;对于企业公共关系的负责人则要额外加强公共关系实务的培训,需要对公共关系的技术环节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对公共关系进行科学地策划,规范公共关系操作流程。随着创业企业公共关系实践的丰富和深入,企业应当积累知识经验,完善公共关系的调查、策划、执行和评价的流程,规范公共关系管理,提高公共关系能力。
3.3 结合实际,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关活动
一方面,创业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公众,由内而外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内部公关活动先从企业员工关系和股东关系着手,以内部刊物、研讨、培训、宣传栏、公告栏、公众平台等方式强化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向心力,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外部公共关系活动可同顾客、供应商、中间商、政府、媒体、社区、同行和社区等目标公众保持联系,适时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活动,促进相互间沟通,积累公共关系资源。另一方面,创业企业结合企业发展需要,策划和实施不同主题的公共关系活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如创业企业在开业和发展的里程碑时点组织庆典活动,新产品开发时进行消费者意见和建议的征询活动,产品上市时的展览活动,加强与消费者互动和信任而进行的开放组织活动,宣传企业重要事项时开新闻发布会,对热点事件进行赞助,体现社会责任而进行的公益活动,针对负面情况的危机公关活动等。总之,创业企业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实力、目标公众和具体的公关情景,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4 结束语
创业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它们也是面临着更大挑战的企业。一方面由于制约因素较多,根基尚浅,另一方面要面对着复杂的市场环境,这进一步促使创业企业必须以有限的资源去赢得社会各方的积极支持。作为一种有效且低成本整合社会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公共关系必须为创业企业所重视,自企业创始人到普通员工,都需要加强公共关系意识,掌握策划和实施公共关系的方法,为企业的发展积累社会资源,获取公众支持,奠定坚实的成长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周安华.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胡淑芳,周健.中小企业公共关系的运用及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
[3] 李福纯.云南中小企业公共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6).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三
现在繁杂的社会中社会分工处在细化阶段,分工细化之中联系也是非常紧密,企业首要处理好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稍有不慎,企业与公众出现矛盾,就成为公共关系危机。随着现代媒体迅速发展,这种危机迅速在互联网和电视上传播。面对这种危机,有不少企业会把危机化解,甚至将危机变成商机,推销自己。而相当部分企业处理不当,遭受巨大损失,有的还破产。企业在面对这种冲突和矛盾时,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这样让企业充分地认识到,企业要处理好公共关系,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企业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具有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的认识和把握。
当然,这种危机有双向发展的性质,危机有负向性,也有正向性,它有时候是一种商机。这种危机看上去有突然性,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讲,还是从客观上讲,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在与公共关系上疏于管理,处理不当。
二、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一)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
预警就是对企业公共关系的危机做出提前预防,企业需要首先对全体员工树立公共危机的意识,其次建立公关危机预警系统,使危机解决于萌芽之中。
1、增强公共危机的意识。增强危机意识是企业公共关系危机预防的最强的、最基本的防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象意识,企业必需把形象意识作为无形财富,把它成为企业危机公关目标,企业才能有序发展;二是传播意识,企业当碰到公共关系危机时,不要一味的隐瞒,而是主动采用媒体手段,开记者招待会澄清事实,正确地宣传来引导公众,形成很好的舆论环境,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三是诚信意识,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相互信任,在这基础上进行合作,企业的欺骗行为造成企业诚信危机,使企业处于恶性循环发展。对于公关危机,企业首先要要诚信的态度澄清事情的过程,其次采用诚恳的态度接受公众的批评,这样才能取得公众的谅解,解决矛盾,化解危机。
2、建立公关危机预警机制。企业需建立公关危机预警系统,来预防公共关系危机,达到未雨绸缪。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组建公关小组。这个小组主要负责,首先是让企业各个部门工作人员都参与进来,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发现问题,把握主动权;其次指定企业新闻发言人,负责危机发生时,处理好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形成统一对外发布的声音。与外界沟通,把企业信息发布出去,是对外界进行沟通的有效的途径;二是建立科学的预报系统。首先对潜在危机进行评估,其次进行全面的预测,制定预防的对策和步骤,再次对具体方针进行正确的实施;三是健全信访和调查制度。企业应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形成相互信任,避免有误的报道直接使公众产生猜疑,建立健全信访和调查制度有利于企业和公众的信任关系经得住考验;四是制定危机管理方案。在有突发事件出来时,我们必需快速拿出危机处理预案,迅速地指导企业按步骤进行处理,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公共关系危机。
(二)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
危机发生了,首先企业表示自己立场,其次管理者积极与社会沟通,再次企业新闻发言人引导舆论,最后企业管理者需要重建企业与公众的诚信关系。
1、处理原则。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则,一般有5个原则,首先企业快速反应,其次公关危机预警系统运行,再次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然后企业的新闻发言人运用媒体与大众真诚地沟通,最后利用权威机构澄清事实。
2、处理程序。发生了公共关系危机时,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企业管理者需要耐心地处理工作。具体有三个步骤:一是发现危机。在公关事务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事务的观察和判断,发现企业事务公关危机,并发现重大危机的危害程度。这样管理者需要丰富的公关经验,循序渐进地处理公关危机的决策和措施等手段;二是识别危机。首先查明事件的危害程度,其次查明它的起因和后果,再次查明事件对公众的影响,最后查明它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三是处理危机。处理危机主要情形有,报道失实的处理,就是处理有些媒体对事件报道不符合事实损坏企业形象的事情,首先收集媒体失实报道的内容及错报的程度,其次向报道失实的媒体机构负责人和当事记者提出更正要求,再次,如果这些机构负责人和记者不认错,向更上级有关单位反映,借助权威机构的发言,把真相告诉公众;最后如果造成不良后果,向报道失实的机构提起法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会有磕磕绊绊,一旦遭受公关危机,就应该接受它,冷静处理它,重视它的危害,循序渐进的搞好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有效的危机管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使企业损失降到最低,还有可能从危机中寻找“商机”,使企业更快地、更好地、有序地发展。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四
电力公共关系,是指电力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与周围各种内外部公众建立的关系。它是供电企业在由公众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种关系存在状态,是供电企业通过传播手段,不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增进公众对供电企业的认同和理解,和谐内外部环境,从而维持良好企业发展态势的公共管理职能活动。
1 电力公共关系的主要特征
它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作为主体的电力企业、作为客体的社会公众、以及连接主、客体的中间环节信息传播。其核心是塑造电力企业形象,影响感染公众,实现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双赢。
2 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公共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迎峰度夏对电力公共关系的影响
电力行业的迎“峰”度夏,是指夏季用电高峰期,通常是从7月至9月;但在新形势下,这一时段呈现多“峰”汇集特点,使原本复杂的电力行业公共关系更趋紧张。
用电需求高峰期:受夏季高温影响,各地电网负荷不断攀升,容易发生电力短缺状况。
自然灾害高发期:迎峰度夏期间极端恶劣天气高发、频发,暴雨、雷击、洪灾等灾害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造成了严重威胁。
故障抢修高峰期:由于各县级供电企业农网结构薄弱,设备状况陈旧,无法满足迎峰度夏期间的电网高负荷运行需求,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需求,故障停电率增高。
安全事故易发期:夏季雷雨多、天气炎热、人容易产生疲劳感和麻痹感,对安全事故疏于防范,是各类安全事故的易发期。
2.2 利益相关方的反应和诉求
电力企业公共关系涵盖全社会,政府、媒体、客户是电力企业最为重要的外部公众。加强公共关系管理,增强双向交流,要求我们了解和理解关键性社会成员所关注的事情、问题和愿望。
政府: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主要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在整个社会关系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
媒体:媒体是采集、传播、放大、控制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电力企业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媒体着力于构建开放、多元、民主和竞争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电力企业发挥着公共关系传播和组织监督的双重作用。
客户:客户是与电力企业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外部公众,是电力企业服务的直接对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无论何种类别的电力客户,对电力企业的需求不外乎两点,即普遍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前者是能用电,这也是电力客户最基本的需求;后者是在能用上电的基础上又对供电质量和供电服务有更高需求,即用好电、好用电。
2.3 公共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系统研究不够:与公共关系管理相关的电力营销、新闻宣传、行风建设和应急管理等内容,虽已发展成熟并形成体系,但仍处于不同的板块,没有被纳入到电力公共关系理论的系统研究之中,缺乏对公共关系的系统思考和规划,对公共关系实践指导不足,公共关系管理社会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
应急机制不活:电力企业面对危机,反应速度较慢,应对能力差,没有处理危机的责任部门和工作程序,即便是制订了各种应急预案,也往往缺乏演练和实践;同时,受信息系统安全隔离等影响,电力企业对外部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的收集与处理速度不快,往往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错失了矫正型公差的最佳时机,使企业形象受到损害。
诚信服务缺陷:一是少数职工诚信观念不足,吃拿卡要,破坏电力企业形象;二是少数员工素质不高,抄、核、收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无法使客户满意;三是少数部门办事程序繁杂,办事效率不高,客观上存在着“缴费难、报装难、抢修难”现象,让客户望而生畏;四是“十项承诺”中如计划停电提前7 天通知等个别条款,在实际操作中确实无法兑现。
3 加强电力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主要措施
迎峰度夏是电力企业常态化的攻坚时段,构建起“大公关”模式,才能逐步淡化迎峰度夏等特殊时期的影响,才是防止当“消防员”的主推理念和最好办法。
3.1 建立科学的公关理念
开展电力企业公共关系,必须深刻理解了公共关系的目的、对象、措施和意义,找准公共关系的理念定位,这是构建良好电力企业公共关系的基本前提。
3.2 建立公共关系管理的常规运作机制
(1)构建公关组织体系:要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公共关系工作小组,全面推进公共关系工作。要明确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在公共关系管理中的职责,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员齐抓共管的公关局面。要开展公共关系知识普级培训,加强复合型公共关系人才的培养;(2)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电力企业新闻发言人为媒体提供了稳定权威的信息源,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媒体的报道。如召开电力供需形势新闻发布会,使公众知晓实际形势并了解电力企业应对措施,提高公众应受能力。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质,就在于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引导公众注意力,控制新闻信息的第一落点,产生舆论引控的效果;(3)加强危机预防管理:危机是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的紧急状态,它既蕴涵着对企业的破坏因素,也同时蕴藏着形势逆转的机遇,应加强预控,努力化危为机。要注重信息收集,加强舆情监测,应设置专人每天对投诉举报、留言建议、新闻报道等监测、统计和分析,尤其是对电力商品、电力企业改革和发展趋势的信息,从中发现危机来源,向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报送舆情信息。
3.3 建立与公众间开放化的沟通协调机制
(1)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协调和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必须在企业与政府间建立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及时掌握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自身工作情况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以寻求政府的理解和支持;(2)构建良好的媒体关系:在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的时代,要把握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构建互信、互动、互助的媒体关系;(3)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要落实国家电监会《供电企业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将与客户利益密切的电费电价、办事程序、服务时限要求、服务承诺、检修计划和停电信息、企业工作动态等主动公开,切实保障广大电力用户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企业工作透明度。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五
论文主题:浅论大学生个人形象的形成。
摘要:现代青年大学生个人形象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个人形象是社会发展对现代大学生的新要求,也是良好的人际关系需求,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对大学生个人来说,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青年大学生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文化修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是提高个人形象的基本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综合素养,对提高整个社会形象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形成个人形象的大学生。
个人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和精神风貌,是对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总结[1]。由此可见,个人形象不仅是一个人的外表和容貌,也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反映和折射,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向他人介绍了自己的便利窗口,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个人社会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间力量,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需要,有必要通过提高自我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才能。
以此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从何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比于过去一切社会都有了显着的变化,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全球化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文明时代。在信息文明时代,上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下至一个团体,个人,整体形象在相互交流中都显示出日益不可替代的作用,想象设计与塑造成为个人,团体,国家走向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时代形势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把个人形象塑造作为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贯彻到业务学习,工作当中的方方方面。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在个体形象方面却并没有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相一致,出现各种怪异,甚至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的现象,诸如“破衣破裤,衣衫褴褛,五颜六色”,“随处大声喧哗,怪异尖叫,乱扔纸屑”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绝,校园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既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又使整个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蒙上了阴影。而在校外,甚至是影响大学生未来前途的招聘上,也出现求职大学生跷二郎腿,嘴里嚼口香糖等不良形象。仅仅上述几例就给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塑造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背道而驰,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担忧和重视。
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显着提高,社会越来越要求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塑造也逐步提高,既能跟上时代潮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又能在竞争加剧的社会大环境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展示自己独立的风格和色彩。这已经是在当代社会中自我提升与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的焦点。
(二)良好人际交流的需要。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表述。人是社会的产物,就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流。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中,个人形象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是展示给对方的一张名片。对方从自己的穿着,谈吐,动作中都能对自己性格,生活习惯,爱好等进行初步的判断,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此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尤其是大学生求职方面,塑造一个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想象是很重要的。虽然古话“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在现代人际交往过程中,第一形象的塑造却发挥着“敲门砖”“指路牌”的作用。
(三)增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当代大学生不再是上世纪70.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香饽饽”,过去的金饭碗以前不复存在,整个社会竞争趋势日益加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充满危机与风险的社会。在竞争中,个人形象的塑造则明显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国外研究中有这样一个公式,高质量的人生等于体力加智力加形象力。由此可见,个人形象对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抓住人生机遇,走向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当代大学生要在就业,职场中战胜与自己实力均衡的对手,个人形象气质是很重要的软实力。个人穿着,个人谈吐,都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生存和竞争的需要都迫使当代大学生内外兼修,既要提高自己的硬实力,又要增强自己的软实力,使自己更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得到综合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一)整洁的穿着打扮。
这是良好的个人形象的首要条件。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正是塑造良好个人形象的关键时期,穿着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习惯爱好,更重要的是它还暗示着一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如果一个大学生穿着怪异,总是一奇装异服示人,那么他首先给人的是一种特立独行,不宜亲近的感觉,整体形象就已经大打折扣。纵使一个人经济富裕,外表光鲜亮丽,但是给人一种另类的形象,即使是走上人群中也会有伤风景的。整洁的穿着打扮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特质,因此平日穿着打扮不必光鲜,整洁就好,也不必奢华,给人青春活力就行。浓妆艳抹,奇装异服都不该是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二)优雅的言行。
(一)养成注意日常形象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的形象是被社会和他人认可的第一要素。塑造个人良好的形象首先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每天早上就应该要有意识的叠好自己的被子,刷牙,洗脸时对着自己的镜子,展现自己的微笑,这就是提升个人形象最基础的一个方面,你要时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形象不仅带给的是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还能带给自己必要的信心,还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生活的兴趣,渐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许多大学生在校几年都从未意识到“形象”重要性,等到临近毕业时,才“临时抱佛脚”,匆匆忙忙对自身的仪表仪容、谈吐、着装、举止及礼仪礼貌等素质进行速成改造,其效果往往不佳,最终使自己在就职就业这条重要的人生路上败下阵来。
(二)提高文化修养。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能力是个人形象的重要体现。文化涵养高的人,谈吐之中自有一种人文气息,不知不觉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之感;相反没有文化涵养的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动作,都能把他庸俗,低劣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无意间给人际交往带来了障碍。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可以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文化经典,接受人类经典文化的熏陶,涵养自己的人文修为,也可以通过参见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诸如文化联谊,读书会,演讲赛等。所以,大学生想要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就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掌握宽厚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了,反映在个人形象上必然会文明、规范、富有时代气息。
(三)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
提升个人的形象往往还要接受他人的检验。个人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要意识的注意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更要欣然接受他们的中肯意见,这是提高自己的形象,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的重要途径。个人往往不会注意到自己的形象缺点,但是在别人眼里,可能会对自己的形象有着不同的看法,意见,甚至是批评建议。我们都要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更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坚决改正自己的形象缺点,逐渐成为一个注意自我形象的人,以良好的形象展现自己的综合素养。
当代大学生作为明日职场,社会的各界精英,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该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为,并且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个人形象,努力给他人,给社会呈现出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杨凤飞《探析当代大学生个人形象塑造的现代意义》,湖南包装学报,2003年4月刊。
[3]吕子静《大学生个人形象的塑造》,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一期。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六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公共关系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制定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切实可行的调控方案,加大对公共关系的重视,提高自身企业在当前市场中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发挥优势作用,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能高效的运营和发展。本文主要依据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管理行业的实施理念,对运用策略和模式做一些实质性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公共关系;企业市场;营销企业;模式
社会在发展,市场经济形态在变化,公共关系下企业市场营销的销售需求也会有所波动,所以营销管理和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市场管理机制的建立,有效加入公共关系的营销模式,对管理方案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定期创新和改革,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营销管理模式和制度,最终达到加强实力的作用,促进市场经营企业的发展与经济提高。
一、注重公共关系的经营理念——扩大企业市场营销的规模
公共关系下的市场营销企业,即面向市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营销环境,通过开放性、自由性、广泛性等特点,能有效扩大市场营销的规模,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机制,让市场营销变得更规范和具有合理性。管理者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和经营模式,多组织市场营销活动,加强宣传,给顾客和用户带来极高的体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量,为自身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优势条件。领导干部要注重公共关系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发展特点,结合市场营销管理策略,不断引进高新技术的管理研究专业人员,加强内部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修养,做到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理念,保证整体科技水平,真正落实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策略和发展模式,发挥综合市场营销竞争优势。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大商家和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群众对于市场营销企业发展的呼吁声越来越大,连锁超市和商店越来越受到顾客的青睐,连锁企业经营模式成为了我国经济新领域的发展方向。所以工作者要不断引进高科技的人员,加强内部人员的素质训练,在管理和营销过程中时刻牢记企业管理准则和制度,才能确保相应的营销推广工作的精度准确,运行机制高效。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经济的突飞猛进,企业市场营销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大跨径和实用型等经营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多,管理者和领导者要明白,此时如果继续采用传统营销技术和管理模式,会存在许多发展隐患,比如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营销的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为了可以有效地开展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运行过程,领导者要注重管理理念和分配模式,确保各个环节的运行质量,企业者和经营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当前的科学技术,合理引入高效营销模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促进我国市政企业市场营销以及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公共关系的管理模式——丰富企业市场营销的内容
新时代的发展特点下,企业市场营销的监督和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监督和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注重当代的管理和工作理念,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好公共关系下市场营销的管理监督计划和方案,确保一切管理工作按照正常的计划实施和建设。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各大企业市场营销超市也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许多连锁企业走向工业化、电子化、科技化的道路,因此在营销市场中合理加入“公共关系”的运行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能保证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营销物品能得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市场经营模式也能较稳定和有效的发展和运行。随着引入“人工结合”的模式对企业市场营销进行分配和管理,各大营销企业越来越依赖于机械和计算机等操作工具,许多复杂的操作都靠机器来完成,对人工的需求变少了,监督和管理做得不到位,就很容易影响市场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和营销质量,营销的质量管理措施也不断地随着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特点,但是也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将大大降低市场企业营销的运行效率,造成资金的浪费。所以经营者一定要加强公共关系的管理模式,不断丰富企业市场营销的内容,才能加大企业的实施力度,有效落实物品的合理检查和分配工作,促进连锁经营销售,发现提高销售效率的有效手段,从而保证市场营销管理体制有效地运行,提高公共关系下企业市场营销的质量和效率。公共关系作为经营企业中市场营销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企业发展中占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经营者需要深刻理解公共关系在营销企业运用过程中的正确含义,掌握经营企业中的关键特点,了解公共关系的实施理念和方法,配合当代科技发展技术,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准确地分析企业的内部收益,从而采取高效率的策略提高市场营销企业的运行速度,最终才能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让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企业立足于消费市场。管理者和领导者要明白,现代科技环境下,现存企业市场营销模式仍然存在许多失误和问题,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管理和营销单位必须严格要求内部的工作人员,做好教育训练工作,每个人需要以身作则,有效发挥“公共关系”在营销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宣传和教育,扩大市场需求量,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方法,从而应对环境的变化和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三、完善公共关系的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企业市场营销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快,连锁经营企业为了实现高效仓储物流,合理运用好公共关系在公司的实施理念,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方法,对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工作质量监督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一些技术性和实质性的探讨和分析,从而应对环境的变化和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经营者要加快企业市场营销公司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定期更新高质量的设备,并且和各个地区的连锁企业和分公司都要保持经常的联系和同步经营,不能落后,结合当代的科学技术,保证自身的企业经营能跟上当代的市场需求和顾客的消费需求,争取和各大商家同步发展经营模式,组建高效率的联通网络,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和经营模式,每个销售环节、物流分配管理设施都要保持在全新的水平,不能以得过且过的态度经营,“细节决定成败”,要注重每一个经营环节。企业市场营销是当代经济市场的重要企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而公共关系下的市场营销模式存在许多技术性和科技性的管理理念,所以企业者必须加强对营销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意识培养,保证有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有效施行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好市场企业营销管理监督的计划和方案,确保工作按计划实施和建设。管理工作者要看到市场营销的现存问题,比如对于许多兴起的营销企业来说,功能太单一,大部分营销模式都采用传统和单调的分配模式,管理体制不到位,效率自然达不到要求。企业营销者和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管理处的设施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高效确保企业市场营销的质量和效率,加大运行进度。经营者要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对其进行管理方面的知识讲解,对每一种货物都要做好介绍,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能运用“公共关系”的管理理念,有效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心和耐心,才能保障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顺畅和高效率的进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营销企业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要实现公共关系企业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向全新的经营模式转变,就必须要有素养、有技术的人才,完善公共关系的经营方案,不断促进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不断引进高新技术,才能针对企业的销售特点,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经营的全新模式,促进市场营销的运行效率,保证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3]宋小默.论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管理观察,20xx,(9):106.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七
[摘要]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大要务。作为当代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关系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还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尤其是当今社会急需的创造、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更重视公共关系教学,提高公关课堂教学的方法,推动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高职人才。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素质发展高职学生
公共关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日益认同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社会广泛掀起了学习公共关系的热潮。纵观高校,无论是文科管理类、经济类还是是理工科专业中,公共关系学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许多专业都开设的一门课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技能性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在其学科体系中包涵了心理学、传播学、广告学、礼仪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拓宽现有的知识结构,掌握各项能力和技能,帮助高职学生在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正确地进行择业和就业。
一、高职学生素质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着眼于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只具备专业技能是不够的,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外,高职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文化素质,创造创新能力素质,人格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等。
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一)学习动力不足
与大学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普遍偏低,生源上的差异形成了学习动机和习惯的差异。现状表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缺少科学的学习习惯。
(二)知识迁移能力欠佳
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习惯,高职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比较缓慢,同时又缺乏通过自身努力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因此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层面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较为固定模式化等问题。
(三)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固有的体制和观念,高职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创造创新方面不求突破。
(四)心理问题凸显
当前社会就业竞争加剧,造成了高职学生在继续升学、就业困难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受学生的自我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所限,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和缓解,这些压力往往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引发抑郁症、退学甚至自杀等行为,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五)情商欠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学生急功近利,责任感缺乏,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和他人缺少同情心和关注,在学习和工作中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有待提高。
鉴于高职学生素质发展失衡的问题,公共关系教育可以很好弥补有关方面素质教育的欠缺,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
二、公共关系学对高职学生素质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完善高职学生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公共关系与众多学科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诸如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心理学、法学、传播学等等,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无疑有助于扩大高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习视野。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教学过程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这些课程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文科类高职生而言,通过公共关系学学习数学、经济学以及逻辑学等课程,对逻辑思维的提高大有裨益。而理工科高职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学,接触管理学、文学等人文学科,对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有良好的作用。
(二)完善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
通过学习公共关系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助于高职学生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具体相关能力进行提升,对完善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实际操作的实践能力。在公共关系学的实务各内容环节中,讲到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对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对公关活动进行策划和实施,这要求高职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实施,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帮助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2.提高获取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素养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信息社会需要具有较高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无论是公关传播、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或是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及危机公关,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全面了解情况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关方案。这些过程有效训练了高职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水平。
3.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工作性质,公共关系的传播、公共关系专题中的展览会、庆典等活动,尤其是在公关方案的策划、实施、现场管理方面,都需要有关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各个工作环节,以保证公关活动的顺利开展。组织和协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学习如何有效组织和协调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
4.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公共关系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它要求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组织内部与外部公众及环境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这就要求公共关系学习者树立一种沟通的意识,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与组织内外工作打交道,在不断的学习和磨合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为组织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5.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信息活动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共关系的策划方案力求新、求异,只有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策划方案才能吸引大量的眼球,才能获取公关活动的成功。
6.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社会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共关系所处的内外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甚至公关危机,如何稳住心理,沉着应对,化危机为机遇,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三)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形象
了启发。使学生注意日常正确地着装,改善了自身外在的形象,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求职和就业的成功增加筹码。同时,又注意在日常交往中礼貌待人,文明用语,说话得当,内外一致,讲求信誉,提升自身的内在涵养,为个人的形象加分。
(四)实现高职学生的情商培养
公共关系学注重强调处理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关系的重要性,指出内部是否团结、内外部环境是否和谐深刻影响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鼓励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寻求适合组织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环境。这对于高职学生培养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
公共关系学为高职在校生搭建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在公共关系课堂上的演讲与口才训练,要求学生现场抽题进行即兴演讲,要求他们以流畅、形象、生动、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述,这种训练方式增强了学生们自信心和参与意识,训练学生自我推销的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的自信和胆识,为就业成功做充分的准备。
三、公共关系学推动高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举措
公共关系学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发挥公共关系学的这一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公共关系教学方法着手,即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育过程不是单二的说教过程,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这里以几种教学方法为例: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公共关系学教学的常用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说公关案例教学是美育过程,社会上发生的生动有趣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生活美感,启迪学生积极主动明确自己的思想,准确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明确的解决思路,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步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公关案例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活跃思维能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迅速产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案例教学法训练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运用案例教学融入理论,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学生团队授课法。改变过去教师一味讲课学生一味听课的被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以小组团队为单位,自由选取讲课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和课外积极性,自主搜集公关案例素材,团体备课讨论,制作教学ppt,让学生代表上台讲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口才、学识和风采。学生团队授课法不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景教学。所谓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出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帮助学生把知识融入生动的情景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单一。如在讲授到公关礼仪的时候,叫学生上台进行情景模拟,模仿商务人士之间的握手,递名片,相互介绍,乘车等场景,台下的同学对模拟的行为进行讨论评判,加深对公关礼仪知识的掌握。
4.社会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和毕业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在实习期间对用人单位的公共关系环境进行调查,形成完整的调查公关调查报告,反馈给用人单位,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各项思维和能力,又帮助分析解决了实习单位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实习单位对高职实习生能力的了解,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法。
总而言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这门学科的教学,对高职学生素质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需要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方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5]许冬梅.孙建华.刘秀岩.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公共课必要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xx,6.
[4]李俊霞.郭志红.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的五种启发方式[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八
摘 要:“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高职《旅游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为例,阐述“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对“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践
0 背景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要“教学做合一”,即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学习中实践。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学习理论,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使学生一学就能用,一学就会用。20xx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20xx年广西颁布《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我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育,全面提高我区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如何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做到“教学做合一”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了《旅游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是为学生学习旅游类职业岗位规范服务与管理而设置的核心课程,总课时为36 课时。《旅游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针对酒店等旅游行业的工作能力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标准,采取项目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在实训室中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1 《旅游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 1 设置合理的项目内容和层次
《旅游公共关系与礼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规范性,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均有突出的意义,是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业务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遵循“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实行项目教学方式,将课程按照理论与实践结合、由易及难地思路设置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内容设计上,必须紧扣酒店或其他旅游部门的岗位特点设计。项目一的教学目的为:了解酒店和旅行社公共关系的对象,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旅游公共关系知识,明白学习和实践的目的,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简单并有趣的公关实践,增加学生学习和实践积极性,增进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下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打下基础;项目二的教学目的为:了解旅游从业人员的仪容仪态标准,学会简单的职业化妆;项目三的教学目的为:了解旅游从业人员在正式场合的着装规范,学会打几种简单的领带结;项目四的教学目的为:掌握正确的接听电话和记录技巧;项目五的教学目的为:掌握旅行社咨客接待、导游服务、车辆服务等部门的接待礼仪。各项目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每个项目的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强,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课时内能够完成。
1. 2寓教于做,寓学于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旅游公共关系与礼仪》实行“教学做合一”的项目教学模式,按照旅游管理职业的工作性质组织好项目内容(即教学内容),有效地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贯彻在一个个项目任务实践中,使教学进程由实践项目任务来驱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间的协作能力。如: 项目一教师先普及旅游公共关系的基础知识,创设情景和设定要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旅游服务对象进行公关实践,实践后结合旅游公共关系知识进行简单点评,指出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项目二开始前教师先讲解化妆的一些标准,学生开始练习化妆。项目二结束后,学生按照项目任务要求进行评价和总结,教师进行分析和点评,总结化妆的技巧。项目三开始前,教师介绍和示范几种简单的打领带结步骤,学生分组练习打领带。项目四开始时,教师讲授办公室电话礼仪规范,然后创设情景,学生模拟接听电话。学生通过完成五个项目后,就掌握了旅游行业工作领域要求的相关公共关系与礼仪知识和技能。
1. 3构建设评价体系,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量化
针对本课程实行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特点,我们构建设了完善的评价体系,对项目实施过程量化,根据内容制定好各个项目的任务书,详细说明了任务要求和量化评价标准,如项目二,个人仪容仪态包括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走姿,会化简单的职业妆,打分标准根据任务要求也分成仪态标准、仪容标准和职业素养标注,打分点细到一个具体的要求对应具体的分值,比如: 仪态标准中,打分点包括: 站姿( 1分) 、走姿( 1 分) 、手势( 2分) 等。而职业素养评分标准是本课程的特色,如:端庄的仪容( 2 分) 、三度微笑( 2 分) 、团结合作( 2 分) 等,老师在监控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每组同学的职业素养进行现场记录。每组项目结束后,由老师当着全部学生面,按照打分标准对每个小组完成结果进行公开打分,打分的过程也是传授知识、技能和规范给全体同学的过程。每个项目都打分,使学生对本项目中本组和其他组的不足立刻认识到,而且随着5个项目的不断进行,对任务要求和标准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2 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内容切合旅游管理类学生的工作岗位和职业鉴定标准要求,采用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有多年的礼仪授课经验,全程跟踪指导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后,分发《旅游公共关系课程调查问卷》,很多同学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反馈,85%的同学持肯定态度。该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设计合适的项目,寓教于做,寓学于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过程量化评估体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做法,对高职其他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有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冬生.“教学做合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xx(11).
[2] 任云晖.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20xx(3).
[3] 李湘伟1 周文玲1 黄伟明2一———高职《现代气动技术与plc》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九
中小企业是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下重要的经济细胞,提升其形象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加强公共关系管理。为此,剖析了公共关系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现状及重要性,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中小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的经济制度的补充,有促进市场竞争、企业及商品的多元化等的作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相得益彰,发展与大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是提升大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大中型骨干企业体现了国家的实力,无数个中小企业则为经济注入了活力。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就是由无数个中小企业汇成的一个形象。经济学分析告诉我们企业必须有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布的企业群,才能保持市场经济的平衡,否则,只有大型企业,没有中小型企业,就像人只有骨骼没有肉一样,市场就不成其为市场的。因此,中小企业的存在对于维持经济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在公共关系定位上存在着不足。第一,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真正的企业公共关系部门。中小企业的成立、运营的目的,是利用地方资源简单地开采,有的是应急型的,存在时间短,所制定的一些公共关系方面的策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短期性和盲目性。第二,有些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对公共关系进行定位研究,但是其理念不新,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都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第三,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法规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目前,我们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材料和员工的工资问题。
要提升中小企业的形象,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软形象和硬形象,尤其是从软的方面着手更好,易被顾客接受。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人文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目前中小企业形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1)当前的经营战略与中小企业形象不能有效地配合。(2)没有一个便于顾客识别的中小企业形象,导致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3)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小规模经营等特点,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无暇顾及中小企业的形象。(4)中小企业形象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需要。(5)中小企业形象不好,员工士气低落。(6)中小企业名称陈旧保守、且与商品的形象不符。(7)中小企业的知名度太低。(8)中小企业形象在近期受损,想设法恢复良好的中小企业形象。(9)商标与商品形象之间有不匹配的现象。(10)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活动性较差,在形象的竞争力及认知程度上,处于劣势。而中小企业一般只有6―7年的寿命,提升其形象很难。企业标志是企业或商品的文字名称、图案记号或两者相结合的一种设计,用以象征企业或商品的特性。企业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合法性原则;可呼性原则;易识性原则;普适性原则和习俗原则,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
3.1 塑造中小企业形象应坚持的原则
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企业产品经营方向与生存发展战略相一致;(2)中小企业各自的具体环境与公共关系策略相一致;(3)发挥中小企业潜在的核心竞争能力与公共关系措施相一致;(4)特色性原则:各中小企业根据本企业特定的发展目标、特定的公众对象,经营方式和地理位置优势,制定和规划有传统性又有创新性的组织形象;(5)长期性原则:组织形象的树立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应有连续性,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充实和更新组织形象;(6)整体性原则:改变目前中小企业中存在的,由各部门分散地进行树立组织的形象工作,形成合力,制定统一的公共关系政策。
3.2 提升企业形象,增加创造价值的源泉
中小企业形象塑造的内容包括:形象主体的形象塑造,表现在企业员工形象塑造和企业领导形象塑造;形象客体的形象设计表现在产品形象的塑造,品牌形象塑造和服务形象塑造;形象延伸的形象塑造表现在竞争形象的塑造,信誉形象塑造和环境形象的塑造。增加创造价值的源泉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一支有高工作动力的、富有创造性的管理者团队;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或畅通的销售、服务市场;拥有几项专有技术、专利,项目不能被进入的竞争者复制等。
3.3 提升企业形象的措施
提升企业形象的措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在对内方面主要是对干部进行教育,如专业知识,管理能力,责任感,协调能力;对员工进行教育:如服务态度,电话礼貌、应接技巧,服务水准,作业精神;在生产福利、工作环境、内部管理、生产设备、废弃物处理,公害对策、研究发展等方面做好做实。在对外方面注重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促销活动、灵活的流通对策、精明的代理商、金融业、积极的股市对策、适时地开展公益性、文化性的活动。提高危机处理的水平,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有危机的预警机制;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使企业在面对危机时不会失去方向,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成熟的具体表现。
总之,良好的组织形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能够提高消费者对本公司和产品的信心,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让一个消费者光顾一万次,而不是让一万个消费者只光顾一次。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信誉度和美誉度,从而诱发购买行为,或产生购买欲望,让中小企业获得高收益。
[1]陈健.试论公共关系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6,(25).
[2]赵健,姚增国.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践意义[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
[3]李晓霞.浅谈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9,(21).
[4]娜日松.浅析企业公共关系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1).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十
现在繁杂的社会中社会分工处在细化阶段,分工细化之中联系也是非常紧密,企业首要处理好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稍有不慎,企业与公众出现矛盾,就成为公共关系危机。随着现代媒体迅速发展,这种危机迅速在互联网和电视上传播。面对这种危机,有不少企业会把危机化解,甚至将危机变成商机,推销自己。而相当部分企业处理不当,遭受巨大损失,有的还破产。企业在面对这种冲突和矛盾时,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这样让企业充分地认识到,企业要处理好公共关系,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企业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具有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的认识和把握。
当然,这种危机有双向发展的性质,危机有负向性,也有正向性,它有时候是一种商机。这种危机看上去有突然性,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讲,还是从客观上讲,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在与公共关系上疏于管理,处理不当。
二、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一)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
预警就是对企业公共关系的危机做出提前预防,企业需要首先对全体员工树立公共危机的意识,其次建立公关危机预警系统,使危机解决于萌芽之中。
1、增强公共危机的意识。增强危机意识是企业公共关系危机预防的最强的、最基本的防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象意识,企业必需把形象意识作为无形财富,把它成为企业危机公关目标,企业才能有序发展;二是传播意识,企业当碰到公共关系危机时,不要一味的隐瞒,而是主动采用媒体手段,开记者招待会澄清事实,正确地宣传来引导公众,形成很好的舆论环境,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三是诚信意识,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相互信任,在这基础上进行合作,企业的欺骗行为造成企业诚信危机,使企业处于恶性循环发展。对于公关危机,企业首先要要诚信的态度澄清事情的过程,其次采用诚恳的态度接受公众的批评,这样才能取得公众的谅解,解决矛盾,化解危机。
2、建立公关危机预警机制。企业需建立公关危机预警系统,来预防公共关系危机,达到未雨绸缪。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组建公关小组。这个小组主要负责,首先是让企业各个部门工作人员都参与进来,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发现问题,把握主动权;其次指定企业新闻发言人,负责危机发生时,处理好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形成统一对外发布的声音。与外界沟通,把企业信息发布出去,是对外界进行沟通的有效的途径;二是建立科学的预报系统。首先对潜在危机进行评估,其次进行全面的预测,制定预防的对策和步骤,再次对具体方针进行正确的实施;三是健全信访和调查制度。企业应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形成相互信任,避免有误的报道直接使公众产生猜疑,建立健全信访和调查制度有利于企业和公众的信任关系经得住考验;四是制定危机管理方案。在有突发事件出来时,我们必需快速拿出危机处理预案,迅速地指导企业按步骤进行处理,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公共关系危机。
(二)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
危机发生了,首先企业表示自己立场,其次管理者积极与社会沟通,再次企业新闻发言人引导舆论,最后企业管理者需要重建企业与公众的诚信关系。
1、处理原则。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则,一般有5个原则,首先企业快速反应,其次公关危机预警系统运行,再次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然后企业的新闻发言人运用媒体与大众真诚地沟通,最后利用权威机构澄清事实。
2、处理程序。发生了公共关系危机时,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企业管理者需要耐心地处理工作。具体有三个步骤:一是发现危机。在公关事务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事务的观察和判断,发现企业事务公关危机,并发现重大危机的危害程度。这样管理者需要丰富的公关经验,循序渐进地处理公关危机的决策和措施等手段;二是识别危机。首先查明事件的危害程度,其次查明它的起因和后果,再次查明事件对公众的影响,最后查明它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三是处理危机。处理危机主要情形有,报道失实的处理,就是处理有些媒体对事件报道不符合事实损坏企业形象的事情,首先收集媒体失实报道的内容及错报的程度,其次向报道失实的媒体机构负责人和当事记者提出更正要求,再次,如果这些机构负责人和记者不认错,向更上级有关单位反映,借助权威机构的发言,把真相告诉公众;最后如果造成不良后果,向报道失实的机构提起法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会有磕磕绊绊,一旦遭受公关危机,就应该接受它,冷静处理它,重视它的危害,循序渐进的搞好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有效的危机管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使企业损失降到最低,还有可能从危机中寻找“商机”,使企业更快地、更好地、有序地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十一
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大要务。作为当代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关系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还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尤其是当今社会急需的创造、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更重视公共关系教学,提高公关课堂教学的方法,推动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高职人才。
公共关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日益认同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社会广泛掀起了学习公共关系的热潮。纵观高校,无论是文科管理类、经济类还是是理工科专业中,公共关系学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许多专业都开设的一门课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技能性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在其学科体系中包涵了心理学、传播学、广告学、礼仪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拓宽现有的知识结构,掌握各项能力和技能,帮助高职学生在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正确地进行择业和就业。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着眼于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只具备专业技能是不够的,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外,高职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文化素质,创造创新能力素质,人格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等。
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一)学习动力不足
与大学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普遍偏低,生源上的差异形成了学习动机和习惯的差异。现状表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缺少科学的学习习惯。
(二)知识迁移能力欠佳
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习惯,高职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比较缓慢,同时又缺乏通过自身努力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因此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层面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较为固定模式化等问题。
(三)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固有的体制和观念,高职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创造创新方面不求突破。
(四)心理问题凸显
当前社会就业竞争加剧,造成了高职学生在继续升学、就业困难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受学生的自我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所限,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和缓解,这些压力往往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引发抑郁症、退学甚至自杀等行为,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五)情商欠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学生急功近利,责任感缺乏,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和他人缺少同情心和关注,在学习和工作中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有待提高。
鉴于高职学生素质发展失衡的问题,公共关系教育可以很好弥补有关方面素质教育的欠缺,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
(一)完善高职学生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公共关系与众多学科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诸如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心理学、法学、传播学等等,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无疑有助于扩大高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习视野。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教学过程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这些课程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文科类高职生而言,通过公共关系学学习数学、经济学以及逻辑学等课程,对逻辑思维的提高大有裨益。而理工科高职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学,接触管理学、文学等人文学科,对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有良好的作用。
(二)完善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
通过学习公共关系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助于高职学生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具体相关能力进行提升,对完善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实际操作的实践能力。在公共关系学的实务各内容环节中,讲到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对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对公关活动进行策划和实施,这要求高职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实施,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帮助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2.提高获取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素养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信息社会需要具有较高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无论是公关传播、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或是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及危机公关,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全面了解情况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关方案。这些过程有效训练了高职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水平。
3.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工作性质,公共关系的传播、公共关系专题中的展览会、庆典等活动,尤其是在公关方案的策划、实施、现场管理方面,都需要有关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各个工作环节,以保证公关活动的顺利开展。组织和协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学习如何有效组织和协调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
4.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公共关系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它要求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组织内部与外部公众及环境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这就要求公共关系学习者树立一种沟通的意识,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与组织内外工作打交道,在不断的学习和磨合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为组织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5.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信息活动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共关系的策划方案力求新、求异,只有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策划方案才能吸引大量的眼球,才能获取公关活动的成功。
6.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社会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共关系所处的内外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甚至公关危机,如何稳住心理,沉着应对,化危机为机遇,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三)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形象
了启发。使学生注意日常正确地着装,改善了自身外在的形象,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求职和就业的成功增加筹码。同时,又注意在日常交往中礼貌待人,文明用语,说话得当,内外一致,讲求信誉,提升自身的内在涵养,为个人的形象加分。
(四)实现高职学生的情商培养
公共关系学注重强调处理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关系的重要性,指出内部是否团结、内外部环境是否和谐深刻影响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鼓励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寻求适合组织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环境。这对于高职学生培养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
公共关系学为高职在校生搭建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在公共关系课堂上的演讲与口才训练,要求学生现场抽题进行即兴演讲,要求他们以流畅、形象、生动、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述,这种训练方式增强了学生们自信心和参与意识,训练学生自我推销的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的自信和胆识,为就业成功做充分的准备。
公共关系学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发挥公共关系学的这一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公共关系教学方法着手,即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育过程不是单二的说教过程,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这里以几种教学方法为例: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公共关系学教学的常用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说公关案例教学是美育过程,社会上发生的生动有趣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生活美感,启迪学生积极主动明确自己的思想,准确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明确的解决思路,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步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公关案例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活跃思维能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迅速产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案例教学法训练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运用案例教学融入理论,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学生团队授课法。改变过去教师一味讲课学生一味听课的被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以小组团队为单位,自由选取讲课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和课外积极性,自主搜集公关案例素材,团体备课讨论,制作教学ppt,让学生代表上台讲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口才、学识和风采。学生团队授课法不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景教学。所谓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出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帮助学生把知识融入生动的情景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单一。如在讲授到公关礼仪的时候,叫学生上台进行情景模拟,模仿商务人士之间的握手,递名片,相互介绍,乘车等场景,台下的同学对模拟的行为进行讨论评判,加深对公关礼仪知识的掌握。
4.社会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和毕业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在实习期间对用人单位的公共关系环境进行调查,形成完整的调查公关调查报告,反馈给用人单位,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各项思维和能力,又帮助分析解决了实习单位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实习单位对高职实习生能力的了解,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法。
总而言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这门学科的教学,对高职学生素质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需要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
[1]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方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1998.
[5]许冬梅.孙建华.刘秀岩.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公共课必要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xx,6.
[4]李俊霞.郭志红.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的五种启发方式[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十二
1当前学生实践现状分析
科研评价认定只局限在传统体系上,缺乏以现实生活为依托的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在科研评价上,仍然以单一的成果作为最终的评定标准的现状,造成了学生的关注点不得不聚焦在科研表面的成果,缺乏学术延伸,极大打击老师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课题立项的作用及意义
2.1促进学生融合,拓宽知识面
学生课题立项一般是不同年级组合、不同专业知识结合的过程.通过成员搭配,合理运用团队资源,团队成员间分工合作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共同完成工作,达成共同目标.通过科研立项研究过程,结合课题实践,弥补专业知识不足等劣势,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使项目能更好的实施.学生课题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尤其是现代全球化复杂的背景之下,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仅靠片面的理论知识是无法胜任的.而课题立项恰恰可以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并对这些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此同时,大学生专业实践是大学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具有盲目性,难以实现专业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局限于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以及“走马观花”的参观实习,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也仅局限于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两种实践过程都缺乏目标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处于割裂、无沟通状态.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体化就是学校实践活动涉及的各类资源的最大效用,将灵活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既可以是实现过程,也可以是计划目标,它是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互补和联动机制的构建.这可以极大程度的促进公共管理教学的改革.通过课题立项可以较好的规范实践的管理,对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2促进自主学习,提升科研能力
随着全球格局的加速发展与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承受力面临着更苛刻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现实问题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层矛盾,这种矛盾和困惑所造成的浮躁心态使大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扎实学习自身切实所需的知识技能.传统“以教师为绝对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大学生自学的支持服务系统不健全,课程资源不配套等问题,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受到了压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层次分明的思维方式是成功开展科研活动的前提与基础.科研立项,在平等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课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学生对科研的求知欲,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学生团队的自我督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运用学生与团队内外合理施压,使得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2.3促进全面发展,提升就业能力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培养以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通过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确立有意义的项目课题,进行深入有价值的科研活动,以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将来的就业增添砝码.
2.3.1通过科研立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对项目课题的研究过程就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灵活利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另外,科研立项作为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造型个性品质的开发.创造型个性的发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而追求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自由发展正是科研立项的最高价值目标.
2.3.2通过科研立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自身科研能力,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科研立项活动或直接加入教师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共同完成较大的研究项目.以共同科研实践来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加快、加强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培养.2.3.3通过科研立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学生科研立项一般是由学生团队完成.通过团体合作,在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加强促进学生团体协作的理念,塑造学生蚁巢协作的观念,在体现个人能力的同时,与团队其他成员形成科研成果的互利互惠,通过彼此学习、坦诚交流,达到共同提高,在团队协作与督促下不断发觉自身潜能.2.4促进教学相长、服务社会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将自己的成果、经历和科学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将指导学生科研所产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带进课堂,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丰富了课堂教学,这不仅使教学更贴近学生需要,也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质量.另外,作为在校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缺乏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但通过科研立项活动促进我们充分使用现有的资源,去实现自身的价值.科研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大学生在科研实践活动中走出校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充分了解国情,促进大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培养锻炼才干、增强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促进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3学生课题立项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用人单位到高校挑选毕业生早已不是停留在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日益重视.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对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日益重视.但长期以来,基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更偏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相对缺乏创新意识,这难以体现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的优势所在.我国的一些高校也对学生科研工作做出了探索的尝试,比如中国科技大学与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计划”;复旦大学李政道教授设立的专项学生科研基金;浙江大学从开始开展的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每年投入经费20-50万元,每年立项1000项左右;北京大学设有两项学生科研的专项基金,由教务部试验班办公室管理,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加入到教室研究工作中,也支持学生的自主科研项目;教育部从20xx年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20xx-共资助15000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本文选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同年级的170个人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显示,约57.9%的学生认为由于学校经费资助不足、开展形式单一等原因而不愿意参加科研立项.由此可见,通过课题立项,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给予配套经费的支持,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保障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以上的数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学生课题立项的实证研究可行性.本文依据笔者学生辅导员的实践经验进行验证.
3.1增加科研立项方式,发挥学生自主性
在高校内部本身可以在原有学生自主科研立项的方式基础之上,适当的增加申报方式.真正体现出培养学生学习和参与科研实践的主动意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模式.同时我们可以采用把学生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参与科研积极性的问题.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科技协会组织同学参加院级课题立项,采用教师立项学生选择参与,教师学生共同立项等多种方式,发挥学生自主性.在院级立项中,学生积极组队立项,覆盖面达72%.
3.2加强项目化管理,采取激励机制
加强大学生科研立项多边化管理,合理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学生对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合理、层次化运用奖励机制,分级别,逐级递增奖励额度,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激励学生对先进美好事物的追求欲.同时,各项奖励可以通过奖学金,三好学生评定及毕业评定等方式,物质层次与精神层次相结合.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成绩作为学生个人能力的一项评定标准,进入学生的档案.这样学生申报积极性将更高,项目结题率将会改善,结题效果也会更好.例如,针对学校相关活动,科协开展院级课题立项,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随时监控项目的实施情况,针对项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对于优秀项目实施追加经费支持,并在年度评定上进行政策倾斜.3.3完善教师指导制度,建立教师激励体系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选择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教师,促进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机制的完善,做到切实为学生解疑答惑,开阔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质性提升.同时也可以尝试建立类似于导师制的一种教师辅导制度,加强教师和学生双向了解和沟通.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将指导学生科研记入教师的工作量,并给予相应奖励,以激发教师的指导力度,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关心学生科研项目的进展程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科研立项正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举措.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当不断提高学生自主科研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学生科研立项这一有效形式,在学生群体中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供充足的科研实践机会和场所,搭建高质高效的学生科研平台,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不懈努力。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十三
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状态来看,公共关系是企业作为特定的经济发展组织与社会公众产生的一种相互依存且联系的组织状态,决定着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外在的发展状态。现代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依赖内部组织职能的转变,以科技驱动创新为发展核心,创造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或服务来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着重于市场营销,能够建立多元化的营销体系来打造市场知名度,运用广告、推销、活动策划等商业手段向社会公众输出品牌文化理念来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公共关系。
可以说,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取得经济收益,其决定性因素是企业能否以公共关系为核心建立品牌生态。社会公众作为市场消费的主体,其购买行为的产生是企业公共形象的好坏,企业与公众联系密切,具有优良的社会形象,公众就会自发地选择其商品。企业与公众疏远,社会形象较差,公众就不会选择购买其商品。所以公众关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核心决定着企业的社会形象、品牌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来看,公共关系作为企业的决策核心和管理核心,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现代企业发展最看重的便是信誉,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取得信誉,形成较好的社会形象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企业能否以产品品牌为公信力媒介在社会公众群体中形成积极的影响,打造社会形象。
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能帮助公众作出购买决策,负面消极的企业形象会导致企业信誉的破产。品牌作为企业与公众联系和沟通的直接媒介,其信誉价值、经济价值、市场属性是企业公共关系的直接反映,公众对企业品牌是否认可最直接体现在公众对企业产品品牌的反映,而企业能否借助品牌影响力形成广泛的社会知名度的最直接因素是产品品牌能否取得公众认可。公共关系管理不仅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行为和简单的技巧运用,而是企业能否建立广泛的沟通机制与公众进行联系,严格产品营销和宣传程序建立广泛的品牌互动机制,以事实说话,吸引公众广泛的参与才能形成双向沟通机制,建立完整的品牌生态,在公众间形成社会形象。
处理危机事件是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因自身的过失、错误而与消费者发生冲撞的时候,一旦发生必然导致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任危机,使企业面临社会舆论的声讨。因此要通过对危机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理以及善后等一系列工作,使消费者信任危机造成的组织信誉、形象损失降低到最低,进而因势利导,让坏事变为好事。
通过公共关系手段,将企业有错必纠、有错必改的信息告诉消费者,争取谅解与同情,重新获得顾客的信任,这种功能是广告、推销以及业务推广所不具有的,事实证明危机事件中运用公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使企业迅速从危机中摆脱出来,恢复企业的知名度与可信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料的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导致企业经营问题的出现。总而言之,公共关系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必然反映了经济市场的潮流。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企业必须善于运用公共关系进行企业管理,以内部公关危机處理,外部公关为导向,制定有效的经营战略和形象战略才能赢得市场的主导权。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公共关系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对内,公共关系可以协调内部环境关系,如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环境范围。对外,公共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好与顾客、政府、媒体、社区等各种公共关系,使企业在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保持平和协调,促使其顺利发展,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对外,公共关系能够为企业创造出一种和谐,信息畅通的环境,使沟通双方都处于最佳的环境中,让企业决策层获得可靠的社会信息、市场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使企业能及时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从现代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加强公共关系建设还能有效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帮助管理者随时了解公众意见,可以引导公众理解并接受企业的方针、政策与行为。公共关系主要对实现企业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现代企业都应设立公共关系部门,它是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是企业的咽喉,通过发布对外信息用来实现沟通,能够为企业发展创立信息沟通优势,有效实现组织与公众对象的信息交流,这种双向信息沟通能够及时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市场变动信息,避免企业决策的失误。
公共关系作为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和市场战略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处理各种经营危机,帮助企业获得重要的市场信息,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孙涛.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xx(18).
[2]司杨.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07).
[3]李飞,蓝娟.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4).
公共关系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
公共关系在政府行政中应运称之为行政公共关系,行政公共关系主体是各级政府机关和全体公务人员。对象是公众。它对我国政府行政绩效起催化的作用。本文叙述行政公共关系通过知名度及美誉度来造政府形象,以及起步晚所呈现的不完善以及问题分析及建议对策。
关键词:
公共关系;行政公共关系; 政府; 公众
相关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展开,西方思想文化东传,公共关系也从 2 0世纪 80年代传入我国大陆,出现首次“公关热潮”。公共关系走过了 2 0多个年头。几番风雨 ,几经曲折 ,进入了企业管理的程序 ,登上了高等学府的殿堂 ,成为国家持证上岗的法定职业。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公共关系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更是高效的行政管理必备条件,也是实现现代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试金石。
一、 行政公共关系含义
行政公共关系,它是政府的一种管理职能,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行为和状态进行管理,以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最终达成政府管理的目标。是一种无形资产。
二、 公共关系在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健全。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都需要国际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吸引外资,吸引旅游者、吸引人才,推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所以对于政府形象树造十分重要。但却存在美誉度压力,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相应的政治体制也随之调整。但仍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滥用权力。政府和公众的关系还未达到和谐状态。
(二)政务信息管理制度未步入正规。法制化制度与公开化制度未与现实接轨。公众与政府间没有很好的交流平台,使得公众不知道国家大政方针。只有公开透明的政府才会受民众的欢迎。政务信息制度未步入正规影响了政府公关。
(三)公共关系未完全大众化。公共关系在我国还远未被主流社会和大众百姓所接受与重视,行政公共关系难以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展开。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充分发掘作为无形资产的行政公共关系。
三、 行政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与公众联系密切对公众的影响范围广泛。长期的官本位思想使得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急功近利,使行政效率低下。官民利益难以协调,矛盾激化。人民对政府满意度下降,随之美誉度也下降,导致政府组织形象地位打折扣。行政公共关系发展缓慢,难以充分发挥无形资产作用。
(二)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有权利参政议政,并对政府部门及政府公务人员有监督的权利。公众是行政主体就应该有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但我国信息公开制度依然存在各种层次的矛盾和阻力。由于传统观念和人为因素影响一直处于封闭,闲置或半封闭状态。而且长期的官僚政治制度影响使我国信息公开法律观念十分薄弱。难以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法制使之规范化。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行政公共关系紧张。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共关系就在美国及西方国家兴起,并逐渐在政府部门运用。在外交,领导人选举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而公共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才传入中国内地。虽已进入理论完善进程并在实践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公共关系在我国还远未被主流社会和大众百姓所接受与重视,公关意识薄弱。而且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效益难以在短期内看见,容易被忽略。
四、 完善行政公共关系的措施和对策
(一)合理运用政府再造战略将公众置于驾驶员位置上。强化政府组织的公关意识,密切与公众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十分重要。要转变政府职能,使掌舵与划桨职能成功的分离。在政府组织中进行分权,削减公共服务的规模,实行公共活动的私有化与公司化。同时要为公共服务提供明晰的质量标准。让公众感觉是社会的主人。从而改善行政公共关系,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国家要注意培育社会的信息公开意识。在巩固办事制度公开取得的成果同时,应加快启动政务信息公开化的程序,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媒介,修改一些不合时宜且消除人为的障碍,使之走上法制化进程。建立健全完善的官民交流平台。使上传下达渠道通畅。提高行政效率。
(三)公关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加大对公关知识普及教育。进入21世纪,我国的公共关系教育已经成了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的规范化学历教育。公共关系在政府行政管理中,能使政府做到政务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获得公众及公众支持。同时提高大众公关意识。关心国家大事,配合政府做好公共事务管理。同时也是培养软实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和国家形象。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2] 张克非。公共关系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 周晓英,王英玮。政务信息管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