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看留守儿童的心得大全(15篇)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的付出和努力的总结和肯定。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流畅,使读者有良好的阅读体验。总结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新颖的观点和见解,让我们的总结更有新意。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一
参加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快x年了,这么长时光以来,我觉得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但还是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我在活动期间一共带过两个孩子,两个都是跟父亲一齐生活的单亲家庭的女孩,她们是孩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觉得我们就应给予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爱。他们这个年龄是比较敏感的年纪,自尊心又个性强,因此我们就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透过我的工作,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要有爱心、耐心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除此之外,在结对子时应尽量让男生与男孩子、女生与孩子结对,这样他们之间可能共同话题要多些,方便了解孩子。我带的女孩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跟亲戚住在一齐,她有时就会跟我耍小性子,我觉得应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包容她,而不是因此而疏远她。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忙,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觉得我们就应多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传递一些健康用心的思想,引导他们合理用钱,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学校也要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不要花太多时光在网吧里。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齐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超多的时光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状况,我推荐学校平时多引导他们进行读书等有益的业余活动。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学生,我没有太多课余时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且也不太适合,这样反而会影响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所以应由学校来实行,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状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状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到达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构成必须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靠性和信任感。
总之,我们要努力孩子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互动交流活动,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状况;了解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状况和家庭状况;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带给必要的帮忙。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期望能对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有所帮忙,帮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二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这些“代理家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代理家长”,我深知责任的重大,但单靠我们的教育是不行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形成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整体合力。
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
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和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教育观念陈旧,远不能适应孩子成长的需求, 学校、社会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帮助委托人更新教育理念。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的基地,能够帮助监护人学会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指导委托监护人如何配合好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 同时,县妇联在指导家长学校开展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在广大家长中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新观念,引导留守儿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宣传普及家教知识,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责任, 注重道德教育,更多的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长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主要工作,孩子对事物、社会判断力较弱,且孩子的道德发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时刻观察、引导和教育。因此, 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妨与代理监护人经常联系及及时进行交流,要求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在校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进行认真教育、管理、监督,这样,外出务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学校方面:
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拓宽育人途径上下功夫,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及时主动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老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需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控制和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把留守儿童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学校要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加强心理行为教育课程,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和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塬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关爱留守儿童:
一、要有爱心 、耐心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代理家长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
叁、 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他们代理家长,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情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叁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叁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三
那里的留守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也有些是和自己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
当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又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散居在家里,再加上生在贫困的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该一起高度重视。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都很困难,父母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外出打工挣钱,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造成家庭对于孩子管理不周,关心不够,教育不当等给留守儿童的感情和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勾通思想,倾听烦恼,鼓劲上进,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像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总感觉是闷闷不乐的样子。还有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的现有监护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甚至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孩子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哪个班、哪个是班主任都不知道。
所以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自己也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有些甚至小学没有毕业都放弃学业在家里闲呆着。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仍然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好转。
但是留守儿童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家庭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发动社会各界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形成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好当今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快速平稳地前进。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四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陪伴在身边的孩子。这个群体的存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与许多留守儿童的接触中,我深深地感触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下面,我将就我在与留守儿童接触中的心得体会,谈几点对留守儿童的思考。
第一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独自的状态下,缺乏日常交流和关注,孤独感是最普遍的感觉。在我和一名留守儿童的交流中,他说他非常羡慕班上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每次被父母带去玩时,他总是深感自己的无助。这也让我想到,我们身边的很多留守儿童都有类似的心境,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日常的物质保障,更需要关注和爱。
第二点:留守儿童的自卑感
由于长期缺乏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关注和引导,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影响。许多留守儿童都感觉自己与班上的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差别,自卑感很强。在我所了解的案例中,留守儿童往往不善于与人交往,缺乏自信,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学校的表现。
第三点:留守儿童的内向
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都是自闭、沉默的,他们缺乏日常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我遇到的某个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主动与同学们交流,但很快又放弃了,原因是他感觉自己不会被别人接受。这个例子说明,留守儿童多年的自我保护性习惯让他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让他们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沉默。
第四点:留守儿童的独立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长期处在孤独状态下、缺乏父母关照的生活,留守儿童也培养了独立性。在我接触的一些留守儿童中,他们能够自主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颇有主见,而与同龄人相比也小有成就感。只不过,这个独立是他们不得已所形成的,始终没有亲人的关照带来的幸福感强。
第五点:政府和社会应对留守儿童给予关注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政府举措和社会帮扶,改善他们的生活、心理状态和成长环境。政府可以在经济上给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支持,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同时,在家庭、教育、公益组织等角色中也需要更多的努力。社会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现状,提醒那些忽视孩子成长的父母注意关注孩子,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期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父母陪伴不足,它是社会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加大关注力度,为留守儿童提供给予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也需要本着培养自己的独立性与勇气的态度克服心理问题,健康成长。只有我们共同关注并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才能让这些孩子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五
有的人一生总是在追求金钱、名誉、地位,但他们哪里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东西最重要,那就是家了。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才是我们留守儿童的内心的呼唤。
我是一个不幸的孩子,自从我三岁那年,父母就离了婚,从此就缺少了母爱,我也就变得沉默寡言。幸运的是,我的身边还有我敬爱的老爸,他一直陪伴着我,我的心中不是很孤独,可是,不幸事的再次降临在我的头上,上五年级的时候,爸爸为了生计,不得已外出打工赚钱,用以支撑这个不完整的家庭,如今,在家中陪伴我的就是无限的孤独与悲伤。
一天,我放学回家后,听到亲戚打来电话说,我的爸爸出了车祸,当我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痛无比,犹如刀割,本已不幸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家是我唯一的依靠,现如今变得支离破碎,当时,我的心异常的沉重,导致我一夜无眠,忐忑不安。
三更半夜,电话铃急促响起,我迫不及待的抓起电话问道:“是爸爸吗?你没事吧!”爸爸笑着说:“哪里有什么事呀,没事。”我生气的说,“还想骗我,你明明……!”嘴上他说没事,可是我听到他那急促的呼吸声,让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老天大发慈悲,如今,爸爸的身体渐渐康复,我的心也不再悲伤。
父亲,我的全部!家,我的全部!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六
4月9日,我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我们小组负责家访的对象是列美小学四年级学生黄新园和五年级学生杨炯炯。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明白了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
留守儿童黄新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害羞的,他不愿意多说话,性格比较内向。这可能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变得比较自闭的缘故。在谈话中,我们也建议他要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多感受集体中同学和老师们的关爱。
与黄新园比起来,杨炯炯的性格比较开朗。在去杨炯炯家时,她显得特别兴奋,步伐很轻快,不停得催我们志愿者要走快点。去她家要经过一条小路,由于刚下过雨,路有些泥泞,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志愿者的心情。她所在的学校的林老师反映杨炯炯学习成绩不错,就是很懒,缺乏学习主动性。我根据老师的话,询问了她的学习情况。小家伙说话特别自信,当我问她有没有每天按时做作业时,她说:“当然!”问她有没有独立完成作业时,她很自豪地说:“都是别人抄我的作业的!”到了炯炯家里,她第一时间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倒了一杯水,小心翼翼地拿到我们面前,非常懂事。炯炯性格的过于活泼跟爷爷奶奶的溺爱也有关系,当爷爷准备与我们志愿者交流时,炯炯对爷爷的加入表现出了厌烦的表情,让我们看到了炯炯叛逆的一面。
留守儿童比较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不要怜悯他们,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自立、自强。同时,我也建议班主任定期与其临时监护人进行电话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性格特征,这样方能对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心他、关注他,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七
德江四小:李金平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我们学校地处县城北郊,有新建的城北工业园区,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为了深入了解班上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学生面对的交流,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之面的联系,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所需、所想。于近日与佘老师一起走访了班上的几名留守儿童。
第一个去的是我们班安涛涛家,住在新在村,我们费尽周折找到了他家。安涛涛的父亲在坐牢,母亲改嫁,随姑姑生活,当我们走进他家的时候,家里面只有他一个人,姑姑还在上班,没有回家,家里狭小,昏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厨房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小孩一脸惊讶的样子看着我们,我们说明了来意,并亲切地询问了他的一些衣食住行的情况,望着眼前这个空荡荡的家,孤苦无依的孩子,我们的心里很难受。
走访的第二个是杨慧玲,她住在茶林街,她是一位单亲家庭的孩
子,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离婚了,是爷爷奶奶把抚养她们,现在她们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我们到她家的时候,他们正在吃晚饭,是她奶奶开的门,她探出一个小脑袋,一看是我们,紧张的说:“李老师、佘老师好!”她的爷爷奶奶热情的请我们进家,爷爷奶奶讲起他家的情况,眼睛都湿润了。看到他们那种眼泪汪汪,我的心里特别难过。随后我们就开始聊天,在聊天中得知,原来她们家的生活过得也紧紧巴巴的,她家5口人就靠她爷爷一个人做木工维持生活,生活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正如她爷爷说的,孩子们能上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
走访的第三个是杨小旭,他的家住在红砖厂,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关心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相隔遥远,不能时时照顾到孩子,当我们走进他家的时候,家里面只有她和爷爷,小孩一脸惊讶的样子看着我们,向老师问好!我们站在他家门口,她爷爷热情的请我们进家,并对她的各方面情况 进行了全面了解。
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坚信,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更耐心一些,关爱更多一些,这些孩子一样会很优秀的!
开始进行家访活动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对于家访深有体会,在走访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至今仍然觉得是有意义的事情,甚至看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兴样子,很有幸福的感觉在走访的过程中,我觉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便是在对孩子心理教育方面有很大帮助。
一、家访能协调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及时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现在的孩子,因特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有过早的思维和自我独立意思,但又因为思维的不成熟性,往往和家长的想法形成矛盾对立之势。这种矛盾情况下,教师的家访能起到非常有效的调节作用。
二、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二年级时我班的一位妈妈在老师家访后犹如找到了一条教育孩子的光明大道,她非常的欣喜,她这样深情地写道:“舔犊之情”所蕴涵的爱,“望女成凤”所凝聚的情并未能使我为人母者在教育女儿上取得真正的成功。爱要怎么给?我在“爱的外衣”下所提供的帮助阻碍了女儿天性的发展,使女儿不快乐,厌烦学习,不喜欢学习。老师来家访后舒解了我心中的困惑。我想,女儿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喜欢学习,爱学习!的确如此,孩子们诸多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家长们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之因,是家长们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因而,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八
我们是中午的时候到学生家的,当然他的奶奶正在门口坐着,我们向她表明了我们的来意后,她很高兴的接待了我们。
少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教室里不爱说话,但是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考了3次第一名)。听他奶奶说,他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家后从来不说,只是自己一个人憋着哭,这也许与他是留守儿童有关吧。
少源的奶奶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老人,她对她的孙子孙女期望都非常高,而且很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她一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后有出息,别在在家种地了。
我们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2、家长对学习的要求;
3、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
4、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
5、家长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和老师交流(家长会或家访等);
6、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什么方式处理;
7、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还比较关心学生的哪方面等。
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孙子的期望真的很高。她非常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如性格、交友等关注的很少。
少源的内向、不爱说话、受委屈不说,我觉得与他的家教有很大的关系。也许是家人只关注他学习的原因,也许是爸妈不在身边的原因……但听他奶奶说,少源不是很听他妈妈的话,但很听她的话,原因也许就是和妈妈接触太少吧。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九
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儿童成长的孩子。这些孩子常常与亲情、安全、教育等问题相伴,给他们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和生活难题。从事社会工作的我,深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欣喜地看到了他们在不断努力与坚强中成长的美好一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并对留守儿童的问题与解决之道进行探讨。
第二段: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亲情陪伴,其普遍反应表现为情感孤独。他们缺乏父母的照顾和关心,也不能及时得到亲密无间的家庭氛围。这种孤独感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孩子缺乏安全感,失去了正常的互动,难以与其他人进行情感交流等。但也有一些留守儿童是在其他家庭成员的陪伴下成长,这些孩子能够看到其他家庭的互动模式,也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在情感交流方面得到一些支持。
第三段:安全隐患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一大问题
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在外活动很容易受到环境和人员的影响,更容易遭受暴力和性侵等危险。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也会面临非常严重的精神问题,如抑郁,焦虑,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我们应该加强法律和社会教育,提高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与实际力度。
第四段: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由于家长不在身边,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大大下降,也很难有正常的学习节奏。长期以来,留守儿童受到的教育是极其不足的,这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落实义务教育、提供普及性的性教育、推广优秀教育资源等,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第五段:搭建支持留守儿童的平台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除了社会力量的投入外,搭建支持留守儿童的平台更是十分重要的。这个平台不仅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温暖和关爱,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社会组织或者专门机构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形式,去走入留守儿童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过这些社会组织的服务后,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学习能力和情感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总结:
留守儿童的问题很复杂,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去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并让他们在未来不再面临这样的挑战。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十
在这炎热的_,我参加了大学生暑假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在这个暑假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有理想,必有失去的东西,更多是无奈,当我面对我面前的留守儿童的我感触及深,是的,我们都在追求着美好的生活,有时候,为了,理想,为了家人,为了过上好的生活,不得不远走他乡,在外漂泊,奋斗,留下的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子女。我能体会得到他们们身上承担的压力与艰辛。
看到这些孩子们,我突然觉得自己比他们幸福很多,从小呆在父母身边,受尽父母的宠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叛逆。有时候还会埋怨自己的父母这也管,那也管的。现在听到这些孩子们的回答时才明白过来有人管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知道了现在拥有的就应该去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来后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那么,只要留守儿童存在,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活动就必须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十一
随着生活的质量渐渐提高,生活得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家庭能够解决温饱和奔向小康,有好多的人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一方面为了生活,一方面为了家里的经济,只有先放下家里的小孩,外出挣钱,为孩子的学业家庭的生活而艰苦奋斗。
殊不知家中的孩子有的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或者在亲戚家里寄住的苦楚。从小我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观念跟理想不一样,在童年时光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我深有体会这样的感受。为此我对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十分积极。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的热情去温暖那些只有过年或者几年不见父母的孩子们。
我们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我们与留守儿童及他们现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他们最常说的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过多的忧虑使他们过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在与他们现时监护人的交谈中我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现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我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我与五(1)班_同学结了对子,她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性格很内向的小女孩,很少与他人交流,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在班级集体活动时,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
二、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
_同学学习成绩中等,完成作业时常会遇到困难。我找到班主任和课任老师,针对她的情况,专门拿出方案,进行补课。她的成绩稳步提高了,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了,还经常打电话和我交流。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
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围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教师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使他们获得爱的互助、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
岁月伊始,未来的日子还长,在我们的空余时间,真真切切的走进孩子们,给孩子们的童年更多的关爱。我们细微的一小步,就能促进社会的一大步,我想用我们的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爱与保护。我将亲力亲为的为梦玲小朋友带去童年的快乐,让她快乐得成长,拥有美好回忆的童年。我们要用关爱、用亲情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通过这次“三下乡”我相信我会渐渐地让身边的人也关注起身边的儿童,让他们也能得到一样的关爱,一样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十二
今天,我们到阳江市列美小学举行了"手拉手,爱心助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看到的是队员身上的那一种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而又毫无怨言的可贵精神,虽然路途坎坷,但再大的风雨也无法阻挡我们将活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爱心助成长"就是让每一名志愿者的爱心伴随着留守儿童慢慢成长,让他们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孤单。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群最可爱的人,永远都在默默地陪伴他们,那就是我们的青年志愿者。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不管再辛苦,也值了。是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也是最好的明信片,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笑脸,就像那纯洁的百合花,在这里肆无忌惮的绽放着。也许,当我们抬头仰望蓝天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只因我们曾经努力过,曾经付出过,只因我们真正地体会过了,什么是乐于助人,当你真正奉献出爱的那一刻,你是幸福的。
我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有更多人能真正用心投入到活动中来,用心来关爱和帮助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人,是因为什么而活?要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心地付出,假如每个人都只懂得索取,那么我们该向谁索取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很多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人间真情,当然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有的队员时间观念还是不够强烈,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总能在不足中吸取经验,在不断改正错误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相信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
每一次都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每一次都在不断的成长,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让我体会良多,带着这种那个心情进行了活动,我们很开心,也很尽兴;我们很努力,也在不断地追求做得更好。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体现了志愿者的无限爱心,同时也体现了志愿者对整个社会留守儿童的倾注的关怀与无限的期望,在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父母的期待,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无时无刻的关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懂得怎样去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发奋图强,争取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在活动中,队员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给与他们最好的帮助。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十三
一、选题背景
有这样一群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他们被迫留在家乡,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父母已蜕变为一年两年才露个脸、见个面的符号和概念。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孤单地留守,少有依靠。他们生活的环境,学习的环境,内心的健康,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了解现状,才能有所行动。
二、拍摄意义
通过展现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呼吁社会各界深出援助之手,每个人小小的一点力量,都可以改变这些孩子的一生。
三、拍摄内容
拍摄地点:吕梁市周边贫困地区
拍摄人物:选取3个典型,通过展现他们的生活去了解留守儿童。周围的留守儿童为辅助和补充拍摄人物。
四、影片结构
1、镜头由该的全景开始,交代拍摄地点的真实场景,拉到独自凝望远方的人物们,特写他们的眼睛,伴随着煽情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下面以一个人物为例)
2、拍摄他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包括校园生活。重点拍摄人物独自一人的场景。
3、拍摄人物与的家庭成员之前的场景,如:对话和肢体语言。
4、拍摄人物在家里帮忙的场景。
5、拍摄人物与其他留守儿童接触的场景。
6、对比拍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生活,如:吃饭的场景、上学的场景、周末的场景。
7、拍摄人物面对挫折的场景。
8、拍摄人物思念父母的场景。(对话)
9、拍摄人物的日记或者他的图画本。(3个人物都大致包括这些内容,剪辑时交叉使用)
10、最后镜头由独自凝望远方的人物们拉到该地区的全景。
五、影片分析
通过近一个月的跟踪拍摄和指定内容的拍摄,相对完整的勾勒出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从反映的生活条件差,学习条件差和心理问题来看,注意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广度关注,和社会人士的关心与同情。
六、拍摄注意问题
1、拍摄时要注意摄像机的角度,是倾听者的角度,尽量少俯拍和仰拍,除了特殊镜头的需要。
2、拍摄人物时,尽量与人沟通,做到自然。
3、拍摄时注意场景的选择,尽量在真实的前提下做到画面的质量。
4、在镜头的运用上避免单一。
5、有周围景色的空镜头。
《关注留守儿童》纪录片策划书
刘
云
芳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十四
为期半个月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半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一些状况。在重庆市巫溪县中岗乡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天我的心都会触动,给我触动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那里的留守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也有些是和自己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当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又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散居在家里,再加上生在贫困的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该一起高度重视。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都很困难,父母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外出打工挣钱,但是出国留学与此同时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造成家庭对于孩子管理不周,关心不够,教育不当等给留守儿童的感情和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勾通思想,倾听烦恼,鼓劲上进,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像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地约束和教育,导致经常不按时上学,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留守儿童很少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总感觉是闷闷不乐的样子。还有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的现有监护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甚至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孩子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哪个班、哪个是班主任都不知道。所以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自己也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有些甚至小学没有毕业都放弃学业在家里闲呆着。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仍然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好转。但是留守儿童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家庭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发动社会各界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形成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好当今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快速平稳地前进。
看留守儿童的心得篇十五
每当看到一群群孩子们背着书包的样子,总会想到自己小时候。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家庭的胆子跟着加重,许多家长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抛下年迈的父母以及年龄尚小的孩子而外出打工。他们也有不情愿,但为了维持生计而被迫于自己的孩子天各一方,这却苦了对世界好奇的孩子们,没有了父母那温暖的怀抱,却要自己独自面临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孰知这对还小的孩子们是一个怎样的事实。
年幼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小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给他们那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心灵创伤。而作为新一代年轻的我们,他们眼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理所应当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我们少玩几次游戏、少逛一次街,也许就能给他们多买一件新衣服,多买一个文具盒,用我们的关爱填补他们内心的缺失的爱。
在储潭村村长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当地八户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根据村长介绍,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帮助家里务农。留在村子里的大多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每到一家,迎接我们的都是一张张纯真可爱的小脸,纯真可爱水汪汪的大眼睛。
其中一个孩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有着一双稚嫩的脸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有点肉肉的,可爱又活泼的孩子张梦玲。她对我们的到来也有些吃惊,一开始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通过慢慢的交流,他们也露出来孩子的天真和我们聊了起来,父母和姐姐都去武汉打工去了,自己一个人和奶奶一起住。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渐渐的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她亲切的叫我哥哥,我很感动。通过我们的活动,让孩子们也知道,尽管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但仍然有很多的人在关心着他们,让他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温暖。
岁月伊始,未来的日子还长,在我们的空余时间,真真切切的走进孩子们,给孩子们的童年更多的关爱。我们细微的一小步,就能促进社会的一大步,我想用我们的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爱与保护。我将亲力亲为的为梦玲小朋友带去童年的快乐,让她快乐得成长,拥有美好回忆的童年。我们要用关爱、用亲情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通过这次“三下乡”我相信我会渐渐地让身边的人也关注起身边的儿童,让他们也能得到一样的关爱,一样的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