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汇总16篇)
教案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的指导工具,对教师的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教案的编写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编写教案时有所帮助。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一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师准备:教材相关主题图。
学生准备:白纸、作图工具。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80页主题图。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既然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呢?这就是这一单元我们将要学习的知识。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三角形。
(1)让学生试着画一个三角形。
(2)同学们看看自己画的三角形,谁来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下面在你所画的图中标出你所指的边、角、顶点。
(4)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5)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6)三角形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7)好。现在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8)对学生的各种定义不置可否,让学生看教材对三角形是怎么定义的。
(9)板书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教学三角形的高、底。
1、下面请大家拿出刚才画的三角形,找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教师巡视)
2、示范从三角形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
3、我们来给这条垂线取个名字。板书: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道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线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在刚才的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高和底吗?
四、教学三角形的表示。
1、如果我们表示一个三角形需要画一个三角形,那样会很麻烦。大家想一想呢?
2、为了表达方便,通常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教师将三个字母板书到黑板上的三角形上)。这个三角形我们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3、指出:当然,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还可以用其他字母来表示。
说出图形的名称。出示图形。
提问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本课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概念用自己的话叙述出三角形的定义,效果可以。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二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三
小班上学期虽然还没有进行数的形成教学,但在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透了许多数的概念教育,因此,通过数形结合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幼儿有一定的基础。3岁幼儿经常会把几何形体理解为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因此,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有利于发展幼儿对应能力。
1.能说出三角形的名称,感知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能从周围的环境中找出与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物质准备:正方形、三角形每人各一张。
一、复习正方形,引出三角形,并利用蒙层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自主探究如何将正方形变成三角形。
教师: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试一试用正方形如何变成一个三角形?
幼儿操作、讨论、分享发现。
小结:通过操作,我们发现对折正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变成三角形。
二、分组操作,幼儿尝试用喜欢的标志把自己发现的三角形记录下来。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用一个正方形对折变成了三角形,那这个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呢?请小朋友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标志记录你的发现。
小结:三角形都有3条边和3个角。
三、通过希沃白板以游戏的方式,复习和巩固对三角形的认识。
游戏一:通过七巧板拼成的图片,让幼儿找出图片中藏起来的三角形宝宝。引导语:请小朋友小眼睛认真观察并找出下面图片中藏着的三角形宝宝。
游戏二:通过蒙层擦除,让幼儿分别辨别三角形,最后出示完整小动物。
游戏三:帮助三角形找家。
游戏四:比比谁能够快速的找到三角形宝宝
引导语:大家说说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过哪些像三角形的东西?
引导幼儿观察、找出三角形的特征。
游戏五:在各种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教师:请找出图片中的三角形,并把它放到三角形的家里。
到幼儿园、家里再找一找三角形宝宝。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四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类。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一、活动一:生活引入,直入主题
学生回答:塔吊上有许多三角形。
谈话:为什么饱经风雨的宏伟建筑和结实的塔吊最基本的构造都是三角形呢?
学生回答:具稳定性、牢固。
谈话:三角形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从生活中寻找形似三角形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这样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思考三角形有何种特性。
二、活动二:深入生活,感知特性
引导学生观察边和角的数量。
分别拉一拉,比比看,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实验并回答发现:三角形框架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多边形形状变了。
谈话: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三角形有三条边把它的形状固定住了,所以怎么拉它也不会变形,而四边形不具稳定性,轻轻一拉就变形了。
学生回答:加斜杠,只有构成三角形,凳子才不摇,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谈话:看这两幅图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图片)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举例)
谈话: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请看(电脑出示)建筑上的斜拉桥、铁塔、自行车架、照相机三角支架、电线杆、房屋的金字架、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吊车的长臂、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晒衣架,太阳能架、大广告牌后面三角支架,相框后三角支架,固定小树用三角形,铁栏杆里外每隔一段有一支斜的铁杆,构成三角形。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更多呢!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并能有条理地把操作过程及呈现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结合生活中物体的直观形象,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好处。
三、活动三:自制图形,引导归纳。
学生观察讨论:由三条边按顺序围起来。(强调解释重点字眼:围成)
谈话:谁能来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谈话: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还有什么?你能再试着找找吗?(教学三个角、三个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了解三根小棒是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明白围成的含义,并能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结合自己摆出的三角形进一步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四、活动四:观察分析,按角分类。
1、新授
谈话: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放着许多三角形,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看起来好象各不相同,可细心的人发现有一些三角形放在一起还有不少共同点呢。请大家仔细观察三角形中各角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将学具袋里的三角形分分类,抓住主要特征为这类三角形起个名字。
(学生操作)
谈话:谁来把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学生分类)
谈话:能给你们分的这几类三角形分别起个名字吗?
学生:三个都是锐角,叫锐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叫直角三角形教师板书。
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叫钝角三角形。
2、巩固
谈话:认识三种三角形,你能根据各自的特征把他们画下来吗?打开书第44页,完成自主练习。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各种三角形的特点并加以分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五、活动五:观察三边,按边分类
谈话:我了解了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类,其实它们的边也可作为分类的依据。(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分类。(引导学生用量,对折……的方法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边分类边回答。
学生:三条边都不相等:不等边三角形。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有时我们把等边三角形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谈话: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也有名称,请打开书第42页自学。
(学生自读了解)
请同学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了解到三角形如果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你能试着给它们找找家吗?请打开书44页,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
(反馈、订正)
【设计意图】知道按边分,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丰富三角形分类的知识。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以结合名称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两个特殊三角形。
(学生板书)
【设计意图】以旧知带新知,既复习巩固,又使得新知的出现没那么突然,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记忆深刻。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全面复习角和三角形的知识
2、针对单元过关考试情况,对错题较多的进行讲解
教学重点:
角和三角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角和三角形的知识
教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学具准备: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讲解本单元考试情况
进行表扬和批评,提出下一次考试要求
二、讲评卷子
1、对填一填的4题让好学生交流做法第5题说明根据什么做?
2、判一判中第1题钝角的定义应该有小于180度。
3、选一选中1题学生没能减去下面的10度应为80度
4、算一算中4题学生没能看明白两角和为180度。
三、学生质疑可让优生解答
结对子的方式,差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本单元反馈(见单元过关反馈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底
课后反思:
个别学生对三角形这方面的知识还存在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六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一、导入:
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师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复习三角形的特征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全面复习角和三角形的知识
2、针对单元过关考试情况,对错题较多的进行讲解
教学重点:
角和三角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角和三角形的知识
教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学具准备: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讲解本单元考试情况
进行表扬和批评,提出下一次考试要求
二、讲评卷子
1、对填一填的4题让好学生交流做法第5题说明根据什么做?
2、判一判中第1题钝角的定义应该有小于180度。
3、选一选中1题学生没能减去下面的10度应为80度
4、算一算中4题学生没能看明白两角和为180度。
三、学生质疑可让优生解答
结对子的方式,差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本单元反馈(见单元过关反馈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底
课后反思:
个别学生对三角形这方面的知识还存在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八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一.复习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九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1.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
两根约4米长的绳。
2.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1.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它们有几个角。
2.找实物
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十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十一
小鱼游(认识三角形)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在图中找出形状与三角形相似的小鱼。
3、乐意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认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是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活动准备:
三角板、小黄兔2只、萝卜1个、蘑菇1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若干、正方形纸每人一张、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积木 活动过程:
1. 故事导入:小黄兔过生日
师:今天是小黄兔的生日,早晨小黄兔高高兴兴地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黄兔拔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的回家了。
2、观察小黄兔的出行路线
请小朋友将路线用线连起来,观察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1)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教师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4、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纸,通过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用正方形的纸折叠成三角形。
5、复习三角形的特征
(2)观察图形拼图,找出三角形,数一数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三角形物品。
(4)完成课本20页《小鱼游》找出小河里三角形的小鱼,并把三角形的小鱼圈出来。
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三角形。 课后小结:本节课以《小黄兔过生日》的故事引入课题,通过连接小黄兔所走的路线游戏以及其它操作活动让幼儿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十二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会画三角形的高。
课件、磁条。
教学过程
1.
课前谈话引入:
板书:认识三角形
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1.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黑板摆三角形。
(1)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三角形,你能动手画一个吗?
师:这里有同学们画的一些三角形,老师在黑板上也创作了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点吗?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你能找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个角、3条边分别在哪里?跟同桌说一说。
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出示未首尾相连的图,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了吗?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并板书)
2.
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都很厉害,你会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吗?先让学生说一说任选三个点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画一画。尽可能多画几个。
思考: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量的是哪一条线段,和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测量人字梁的高。学生在书上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交流测量方法及高是多少。
(4)画三角形的高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变化动画,让学生说一说高是如何变化的)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5.
学生做作业纸,不同的边做为底作高,得出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三条底对应三条高)
1.
填空
2.
判断
3.
书本量高
4.
书本作高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好,同学们请看,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变化一下,还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3条边
(底)
3个顶点
3个角
高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十三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以及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3.通过印、描、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养成教育训练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一些图形纸制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1.起名字。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新朋友的家―面从体来。
课件演示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过程。
学生拿物体,摸一摸,大家找找看,互相说说:你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3.给新朋友照相―描图形。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面从体来”。
4.介绍新朋友平面图形的特征。
师当妈妈,学生试着向师介绍新朋友。
生找一找教室里面的图形,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1.师示范描一描的方法,学生学着画出四种新图形。
2.完成课本37页练习题。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做了小小设计师,只要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著名的设计师。老师相信经你们之手,一定会把我们的祖国设计的更加美丽、壮观!
“面从体来”比较抽象,孩子们很难理解,针对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找家”的活动,孩子们观察各种形状,迫切希望能找到答案,都很兴奋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十四
1、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2、引导幼儿分辨出三角形的物品。
1、三角形模型
2、三角形相关物品
3、三角形泡棉
4、幼儿操作卡
1、情境导入:点心时间到了,小动物们都围在桌子旁边吃着点心。
请你们看看点心的形状都是不同的,你认识这些形状吗?
2、交流探索: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分辨出三角形物品。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认知环节,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角形。
(2)看,小老虎和小狗的点心形状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吗?
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师出示三角形卡片和三角形的泡棉学具,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4、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操作卡片上内容。引导幼儿区分物品的形状,找出三角形物品。
5、小结总结: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三角形的物品,就像小红旗、衣架、屋顶等。
引导幼儿自助操作练习卡,学习探索,找出拼合图形之中的三角形。
(1)引导幼儿从活动室、家里或者其他场所寻找三角形物品。
(2)在区角中,引导幼儿用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积木或卡片拼搭图形。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十五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一.复习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篇十六
1、通过观察、分类、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各种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在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会按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生:三角形
2、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下面我们复习一下:课件出示复习题,生答。
3、师:其实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三角形,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拼接出很多精美的图形。(多媒体出示帆船的图形)
师:想一想:这个图案像什么?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生答:船,是由不同的三角形组成的。
师:对,这艘船是由不同的三角形组成的,你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吗?生: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
二、问题引领:
三角形究竟怎样分类呢?按什么方式来分类?以及每类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三、师生互动、交流汇报。
1、检查预习,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拿出你们准备好的预习单以及三角形。下面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
(1)、根据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先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之后再动手操作。
(2)、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3)、将结果写在本上。
3、归纳总结:同学们已经会分类了,现在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把课件上三角形进行分类呢?(多媒体出示课件)然后共同总结:
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认识锐角三角形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
师:锐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三个角都是锐角。举例。
(2)认识直角三角形
师:有一个角直角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其余的两个角都是锐角。
师: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有一个角是直角。
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画直角的时候一定要画出直角符号。举例。
(3)认识钝角三角形
生: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其余的两个角都是锐角。特点:生:有一个角是钝角。举例。
(4)比较这三类三角形的异同。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者三类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几个锐角?
生: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师:根据三角形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三角形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边说边指课件的分类)。
4、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谁能猜出木板的后面是什么角?
学生们可以各执己见的进行讨论:图1,生: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肯定是钝角三角形。
图2,生: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肯定是直角三角形。
5、判断:有两个直角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有两个钝角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6、按角分红领巾和小红旗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7、结合生活实际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并说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四、课堂作业:
1、判断课本“找一找填一填”中的三角形分别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2、填一填:
(1)三角形有三条( )和( )个角。
(2)( )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 )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 )。
3、判断:(1)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锐角,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
(2)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
4、画一画
在课本第26页的点子图中分别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用什么方法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