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通用16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整理和梳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使之更加系统和深入。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篇幅适中,避免过于冗长或精简不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包括了不同类型的作品,涉及经典文学、现代小说、人文社科、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阅读这些范文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思路,让自己的读后感更具有说服力和深度。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一
《中国大历史》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以至经济学都有利用。
读完这《中国大历史》,便可感觉,作者写的历史,自始至终都在问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缘何中国的文明未能发展出上资本主义?求解这个问题,作者的关注点集中在财税制度上面。
依着这样的思路,从作者的叙述中,隐约可以看出,作者将中国的几千年发展历史分为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权、官僚体系、意识形态逐渐形成的时期,从商周发端,到秦汉。
隋唐第二段是从城市商业和国际(边境)贸易中产生了商业社会的种子,但这种子在官僚体系、自耕农经济和意识形态面前,只是发展出了服务于宫廷地主玩乐所需的奢侈品生产与商业,这一段从宋元到明清,中间从王安石变法到张居正变法,似有着搞“数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数目字管理的条件仍未具备,变法必然失败。
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来侵略与冲击,开始寻找强国的途径,从清末的洋务自强运动到维新变法、立宪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直到改革开放,这一波一波的革命终于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和“一个新的低层机构”。而“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二
成吉思汗十三岁时,已经长成一个传奇般的少年了,他可以用歌声唤来天上的雄鹰,而用最硬的木头制成的弓,他一拉就折了。他每顿饭要吃一只羊,他每天都要骑着马去寻找远方仇人的影子。从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用毒酒害死后,他的心里就开始被复仇的火焰给点燃了。一个十三岁孩子内心复仇的力量,是可以让草原上的草也感到震荡的呀。他一天天地练着草原上的武艺,马刀被早晨的风给吹得闪着锋利的光,而那张用长了一百年的松木做成的弓,已被他的手磨得光滑闪亮,上面都可以映出一个十三岁少年心中的火了。但英雄只有一颗鹰样的心,却没有一双鹰的翅膀。那会儿长得像是头豹子似的成吉思汗,已经骑坏了三匹最好的马,马是蒙古人的靴子,也是他们的命,没有了马就失去了前行的道路。而没有马的勇士只是一个空着手的人。成吉思汗的家里那会儿只有九匹很弱的家马,全家人所有的财产都在那里了。他在无奈中骑上了那匹小马,但没过几天,那匹马就倒下了。他的身体需要更强壮的马背。草原上最博学的人告诉他,有一天,那匹马会来到你的身边的,可是那匹马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复仇的痛苦中煎熬的成吉思汗开始了他最初的寻找,他觉得那马可能就在他命运的前方等着他。一天晚上,他梦见了一匹马,那马独自在草原上长跑。那匹马的眼睛闪动着猫眼的光泽。那双眼睛就是在夜晚也可以看清眼前的道路呀。他看到那马一直跑在风的前面,河流在它的蹄下一闪而过,没有什么可以拦住那马前奔的蹄足。他向前追赶,那马隐入了一片森林不见了,那匹马就像是一滴露水掉到了河里,失去了自己的足迹。成吉思汗醒过来后,就把那个梦与母亲月伦夫人讲了,月伦夫人是个坚强的人,她相信命运与神的暗示,她告诉儿子说,我儿铁木真,你相信梦想就去找你的翅膀,有了翅膀的男人才可以飞翔。
成吉思汗听了母亲的话,他开始寻找那匹梦想中的神马了,他在草地上一遍遍地画着那匹马的样子,可那匹马谁都没有见过,见过他画出来的那匹马的人都说那只是一个梦,不可能有那样的马的。成吉思汗走遍了斡难河周围的所有的树林,也没有听见那在梦想中出现过的马蹄声。
成吉思汗开始寻找梦中之马的时候,他的英武与魄力已经使仇人们感到了威胁,他们想趁豹子还没长大时,就让他在笼子里死去。那天,泰赤乌部落的贵族塔儿忽台带着一队骑兵前来袭击成吉思汗家。还没有还手能力的成吉思汗与母亲月伦夫人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急忙躲进了树林中。他的异母弟弟别里古台伐倒树木做藩篱,长于射箭的合撒儿在林中的空隙向那些骑兵射击。那些泰赤乌人在林子的外面大声地喊着:“我们只要铁木真出来,其他人都是我们的朋友……”那时的泰赤乌人只想把那颗仇恨的心灵中的火焰浇灭,不使他成为自己未来的威胁。铁木真在母亲的暗示下,独自一个人钻到了密林的深处。林子中绿色的叶子化成了他的衣服,泰赤乌人找不到他的身影,只好将那片林子团团围住。
铁木真在森林中躲了三天三夜,他觉得泰赤乌人可能早就走了,便想走出那片密林。然而那匹悄悄跟他出来的马匹的肚带好好的,背上的马鞍子却掉下来了,他想,这一定是上天警告我不要出去,上天的旨意我怎么可以违逆呢?于是他又在林中躲了三天三夜,当他再次准备走出森林时,一块像帐房那样大的石头却堵塞住了他的去路,他想,上天也许还是不让我出去,我的脚步走得这样的勉强,像是走在了棉花上。我只能在这里听候神的安排了。于是他又返回森林,继续在林中的叶片上隐藏。直到第九天,他觉得自己快要被饿死了,他才下定了决心走出那片森林,他想就是死也要死在敌人的刀下,像这样饿死被那些鸟儿与野兽吃了我的骨头,会使我的灵魂蒙羞的。他在自己灵魂的指引下,走出了那片森林,当他站在阳光下时,一直等着他的那些泰赤乌人就把他抓了起来。又饿又累的铁木真的双手失去了反抗的力量,他的身子被可耻的绳子给捆住了,那颗自己的灵魂开始流泪了。
胖子塔儿忽台命手下人给少年铁木真带上手枷和头枷。从一个营地到一个营地,巡行各处,游行示众,炫耀自己的胜利。铁木真的心在无数仇敌的注视与羞辱中流着血,那些目光使一个少年的心开始成长。每到一个营地,他都用那双愤怒的眼睛看着那些敌人,他想看清他们的欢乐与喜悦。他想,只有那些胜利的脸,可以告诉我失败是多么可怕。他看清他们,还为着以后要用他们的笑作为自己祭祀军旗的一种血礼。只有那样才可以洗清自己的耻辱与失败。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三
元世祖忽必烈于1274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日本弘安四年)两次出兵攻打日本,但都遭到失败,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战争结束后,日本跟元朝都没有建立起官方稳固的外交关系。但是日本商船还是经常到元朝把中国大陆的货物运回日本,这主要是因为元朝对外国贸易采取比较宽大的政策。但是文永之役以后,元朝采取了防范武装商人的措施,管理贸易的市舶司也时常有变迁,贸易统制日渐严厉,私人贸易被禁止,出入的内外船舶必须持有元朝发给的叫做公据的渡海证明书,按照货物数量进行课税。
这些方针对日本船执行的特别严格,开了后来明朝实行的“勘合贸易”制度的先例。(勘合贸易制度:勘合是一种外国君主向明王朝朝贡的凭证,由明王朝礼部制定,上盖骑缝印信,一分为二,一半交给外国君主,一半留明王朝。明朝海禁后,规定外国君主遣使朝贡时,必须携带发给的半印勘合与留存明王朝的半印底簿比对朱墨字号是否相符。)
从日本到元朝的贸易船有不少是以获得寺社营造费用为目的的,比如1325年入元的为了取得建长寺营造费用的建长寺船,1328年为了取得关东大佛营造费用的关东大佛船,1332年为了取得住吉神社营造费用的住吉社船,1341年为了取得天龙寺营造费用的天龙寺船等等。虽然他们形式上都是受到天皇朝廷敕许或者幕府派遣的,但实际都是贸易船。比如著名的天龙寺船,船长至本就保证不计盈亏,回国后向天龙寺缴纳现钱五千贯。幕府对这些为了筹备寺社建造费用的贸易船负担航行中的警备任务,防止海盗船掠夺。这些船入元的时间,是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庆元市舶司恢复以后的时期,官许船似乎是受到元朝给予的与一般商船不同的特别待遇。庆元就是现在的浙江宁波,“市舶司”是唐朝开始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和收取税款的官署。
在元朝和日本的交往中,禅僧成为了一支重要力量。一山一宁(中国台州人,普陀山高僧,12以元使身份赴日未归。去世后被花园天皇赐以“国师”封号),清拙正澄(福建连江人,临济宗高僧。1326年应北条高时邀请赴日,去世后谥为“大鉴禅师”),明极楚俊(浙江宁波人,临济宗高僧,1329年赴日。受到后醍醐天皇和北条高时的宠信,被赐“佛日惠焰禅师”称号),竺仙梵仙(明州象山人,1329随明极楚俊一同赴日。受光严上皇和足利尊氏的皈依)等中国名僧的来日,奠定了日本禅宗文化的兴盛。通过禅宗流入日本的中国贵族教养,后来则成为了东山文化的基础。
元朝时期,袭击中国大陆的倭寇应当没有袭击高丽王朝的强烈,因为元代史料的残缺,难以知道当时倭寇的活动情况,不过根据《元史》里的部分记载和明初倭寇的猖狂行动,可见那时候倭寇也是比较活跃的。
《元史》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1292),日本船至四明港要求贸易,因为船中藏有武器,元朝很警惕日本船图谋不轨,因而设立都元帅府以严海防。这是最初见到的元朝对日本船的防备态度,是元朝第二次入侵日本的“弘安之役”后第十一年的事情。随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于定海路设立千户所,防御倭船。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日本商船焚掠庆元,元朝官军不能抵抗。作为对应措施,元朝加强了庆元和台州等地的沿海军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在元朝的日本商人的活动和高丽忠定王二年(1350)以后在朝鲜半岛大逞凶威的倭寇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一,他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庆元,也就是浙江宁波附近。因为那里有“市舶司”,所以日本船是以贸易为目的前往庆元,只是在贸易不顺时才进行掠夺。
第二,倭船的攻击目标都是元朝官府。这是要求通商的日本船为了对抗通商的不利条件,或者为了对抗元朝官吏的蛮横而发生的冲突,与从开始起就把攻击目标放在粮食和人口上的活动在朝鲜半岛的倭寇本质上是不同的。
第三,从时间上看,日本人在元朝的行动要比朝鲜半岛倭寇行动激化的1350年早得多,两者应该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日本商人在元朝庆元的活动,即使可以视为倭寇的一个先驱性形态,但并不等于狭义的倭寇。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四
宋代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本是恩爱夫妻,两人诗书唱和,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夫妻俩被迫分离。两人各自婚娶十年后。陆游在沈园春游时,与偕夫同游的唐琬不期而遇。唐琬遣致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乘醉在园壁上题写《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也和词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不久,唐琬抑郁病死。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五
元末农民起义是指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中国元朝农民进行的反抗并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装斗争。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采取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在具体作战中,稳步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先剪枝叶,然后动摇其根本,从而削平群雄统一了江南,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元末农民起义著名的口号只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个口号和黄巾起义一样,用迷信来反抗专制。
元末农民起义,读者的视线一般被朱元璋义军所吸引。明朝的创立就成了推翻元人统治的代名词。因此那段战国时代的主流历史有很多重要的篇章被遗忘。朱元璋加入濠州义军,当女婿,成头目,独立一军,下采石,得浙东文人拥护高筑城广积粮,鄱阳湖大战,灭张士诚、方国珍,北伐大都。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历史。但在北伐之前朱元璋军很少和元军主力作战。鉴于他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故不把他列入英雄榜。
这次起义是古代中国最有典型的一次起义,一来起义有宗教背景,二来不单是农民起义,更是民族起义,第三个就是它是最成功的一次北伐,其他各代大都是南征,只有朱元璋的北伐成功而且还建立了长期政权。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族分等级的政策已经造成极大的民怨,而元朝内部还四分五裂,争斗不止,这样的政权灭亡是迟早的事,就算朱元璋不北伐,陈友谅也会北伐,何况北方元朝内部的争斗的胜者最终也会篡权。不过这次起义军的战略还是很值得借鉴的,一开始韩刘两人用白莲教和民族矛盾做背景,声势极大,各地起义军都打红巾军的旗号,北方军一度在汴梁建都,三路北伐军还曾打到大都。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六
这两天读《中国大历史》,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用20万不到的字写了。也无所谓“大历史”,只是“宏观历史”,谓之“macrohistory”。如果是大历史,写到杨贵妃就很奇怪了。在这样精练的历史中,这样的入也有地位,不知历史如何大?但是,这本书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有价值,他的基本观点是:
5、官员制度也十分关键,历代的政府统治均是要依靠强大的官吏,没有官吏不行;
7、官员的腐败历来是王朝衰落的基本原因,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七
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范增不允刘邦求和,刘邦离间项、范,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权宜之计,后用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爱妾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项羽退至乌江,在乌江边拔剑自刎。
楚王问鼎
《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鼎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甚嚣尘上
春秋时期,晋国袭击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楚共王亲率大军援郑,楚军趁晋军毫无防备逼近晋军前阵,想迫使晋军投降,晋厉王采纳范文子的儿子的填灶盖井的建议,于是晋军营尘土飞扬,腾地列阵,楚共王轻敌结果被晋军打败。
该成语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姜太公钓鱼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再钓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公仪休拒鱼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公仪休的博士,因为德、才兼优而被选拔为鲁国的宰相。
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
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八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2、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
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原文: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3、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原文: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九
这本《中国大历史》,也是跳出了传统地解读历史的角度,不从仁义道德出发,而是以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梳理了一遍,寻找中国历史整体的发展脉络。
我认为整本书都在核心叙述一个观点:在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作用下,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
中国几千年,黄河的无数次改道都使得依靠黄河耕种的中华农耕民族吃了无数苦头,还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每隔几年就必有旱灾和涝灾的大量人间悲剧。这使得这个农耕民族在几千年前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把力量统一集中起来去修水利设施对付黄河,需要粮食贮藏应对灾年。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公元前的秦国就统一了,取消了封建制,走向了郡县制。比西方国家早了几千年。这种政治上带来的过早成熟,和经济上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累积,这两者的矛盾,成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要旋律。
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
历朝历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样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重复出现。国家体制的最大功用是将千万的农村纠结在一起。意识形态较科技优先,文化上的影响比经济重要,各级官僚的消极性比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要被重视。甚至边境上的武装冲突也不足改变这作风。这使得中国处于一种长期的“停滞”。
例如黄仁宇在讲唐朝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英明神武时,说到了科举考试、推崇儒家对于体制的更新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建立了盛世,读后感m维系发展这个超大帝国的重要作用。但是分析安禄山之后唐朝的衰亡时,他说唐代之覆亡不由于道德败坏,也不是纪律的全部废弛,而是立国之初的组织结构未能因时变化,官僚以形式为主的管制无法作适当的调整,以致朝代末年彻底的地方分权只引起军阀割据。而解放后的“土改”成功的改造了中国的底层结构,它的用处在于使中国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当然这里我只是提一下。
这本书读完之后的收获是对整个漫长的中国历史有了再次的熟悉与了解,并从美国历史学家的角度看中国。豪强兼并,从众多的农村如何收税,是中国过去几千年这个农业帝国遇到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十
最近看完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从小就喜欢历史。我印象中自己真正看完的第一本书就是《上下五千年》。那套书一共厚厚的三册,是写给小学生看到的,多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历史。上学时开学发的新书,历史本从都是第一时间拿回家先翻完了的。但是,断然不敢说自己懂中国的历史,事实上我真正开始对中国历史开始有点自己的理解,那都是上大学之后的事了。即便是现在,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也只是翻过一两本书,看过些别人讲述的历史故事,而把历史当做一门学问,好好研究一下,就当这本《中国大历史》是个开头吧。
一、地理环境因素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
正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条下,人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在物质不丰富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国家。
按照作者所言,纤细黄土示意耕种,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国社会形成了小块耕地的操作。泛滥成灾的黄河,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能够调度全国资,帮助灾民恢复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设施;中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抢夺也需要国防上的集权。游牧民族每当天气干旱气候不好的时候就偷袭中原,抢夺粮食,所以要修建长城这样的防御设施。这一点可以通过全国的国防线与十五英寸的等雨线符合作为印证。
二、家族组织与社会秩序
中国的农耕方式使人们有一种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倾向,那么儒家思想中对于家族伦理道德的强化也使得家族成为中国最牢固的基层组织。要让这种基层组织稳固下去,提倡家族团结就是一种必然。
“对待其他人的好意,也务必有亲疏之分,有如血缘关系之远近。所以认为个人或凭私利观行事,或对旁人一视同仁,可能对现代读者富有吸引力,但在古代中国却不和世纪,首先在法律上即会产生纠纷。迄至20世纪,中国仍缺乏对个人做人权保障的能力,遑论在基督诞生之前。事实上整个君主时代中国始终维持着一部大体不变的刑法,这套刑法也按社会组织,亦即家人亲疏之分责成个人安分守己,至于各人尚有何种权力,也只能由这社会体制而定”。
不同于西方。在西方,公民的自由权推广始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封建主与城市特权阶级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公民权利从特权阶级推广至全民。但在中国,在历史上从未产生过城中绅商与官僚的冲突,“中国的官僚从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实上中国官吏在城墙之内,权利最盛”。所以,中国人的亲疏远近十分的明显,无论是多少思想的渗入,都不能超脱家族组织。所以中国人,准确说汉族人不像其他国家和少数民族,有明确的宗教信仰或是图腾信仰。在中国,家族延续是唯一的信仰。在这种信仰之上,形成了其他的各类圈子,组成了这种小圈子内异常坚固,小圈子外格外松散的家族秩序。
三、中国的历史性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一样,秦国开始的全面政治改革是一种彻底的翻新,目的在于构建政治上的统一。
“这种政治上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梳理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从此之后,经历历朝历代,这种着重于中央集权的体制,使得中国人的保持着一种集团性格,称之为“集权主义”并不为过。另外,中国一直缺少一种司法体系,儒家的法律思想离不开家族观念,法家虽然有平等的法制观念,却败在了中国官僚政治下。总而言之,其后的几千年,无论是恢弘的汉唐帝国,还是到后外族统治下的元清时代,虽中间偶尔制度上的进步,但仍拗不过这种强大的历史性格。中国历史中不乏非凡之人物,他们改变了中国的朝代,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进度,却从未在历史性格中带什么改变。
四、现在中国
作为一个怀疑者,觉得发生时间离我们越近的事越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验证。新鲜的事情可以作为新闻,但不一定会写入历史。但是诚如作者所讲:
“严格说,写一本成为定论的现代中国史,刻下时机尚未成熟。中国的长期革命有如一个大隧道。需要100年时间才能摸索过去。当这隧道尚在被探索的时候,内外的人物都难于详细解说当中弯曲的进程。即是革命人物也会被当前困难的途径迷惑,而一时失去方向感。今日的原始资料充满着愤怒和焦躁的字,强调事情之衍化不如理想。可是着眼于宏观历史,我们不能不以积极的目光视之。我们所说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有何意义?这就是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我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贯,又从超过人身经验的角度看去,则它们有其意义;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
我想最后这段话,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历史学在今天应有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十一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来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印象,体会到作者负笈海外转换视角、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良苦用心。鉴于读得有些散漫,而中国历史之漫漫征途、悠悠流长,其间奥妙玄机,非著说之人一册黄卷可以蔽之,亦非捧册之人一时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识之,进而揣测作者或是没有言尽,宽宥鄙人亦是体尝有限。故此,作者以宏观综合论之,鄙人从小我主观臆想,读史于此册,品读在其外,随着零星感悟,简要、散漫作一读书笔记。
一、本书架构及史学观点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旨在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
(一)由于负笈海外,授课对象是非本族的异国子民,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与西欧史及美国史有了幅度与层次上比较的基础上再加以研究。
(二)对既成事实、不可逆转的史实,更多专注于考虑其积极意义及前后连贯的出处,而不以个人之恩怨爱憎当作历史转折点。
鄙人在阅读“安禄山的反叛”、“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中有所提及、野史小说中早有影射,不敢确说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确是鄙人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读史,改作因循本书倡导的“大历史”似的叙述、点评去理解一段历史,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国家(朝代)演进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当时、广泛影响于后世的。
二、读史,开眼与壮怀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一行串讲,特点是宏观看去,择要点说。随书穿越,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的转换都在须臾之间,几百年换作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人流群众幻作嬉笑怒骂的脸谱闪过,有秉承的共通之处,也有相异相左的发展。读史读得人百感交集,时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时而怅然若失默默无语。一些大事件,揽得天时地利人和,机缘巧合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艰险危难,乱世逐鹿问鼎,盛世大笔擘划,有的光耀伫立、有的黯然离去,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造物;一些奇物件,大到奇绝的建筑构造小到精细的生活琐碎,教人赞叹劳动者的聪慧与神工;一些对立融通的思想,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佛说禅学、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来……当即豁然开朗有所顿悟,一来知识积淀当是慢慢打开了眼界和胸怀的,穿越今古,跨越民族,交汇智慧,拓展思想。再者,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若读史读得清醒,是否亦可提点当下呢?或有补足和进益之功。
三、游历,丰富且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比如文中读到“从画像砖看汉代社会”、“西湖与南宋”、“蒙古人的插曲”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辨识,甚至生出更多遥想和猜度……因此,窃以为读史学史可分四个阶段:初为史实识志阶段,其后博览深入阶段,再者游历丰富阶段,最后致用开创阶段。
四、读史、观史、研史
很久没有耐下性子阅读以史实为依据,并加以专业评判的历史读物了,相较一些历史小说、野史传奇,本书读起来有些艰涩,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关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观点或综合考量评价虽然让人新奇,作为读者的体悟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这或许跟标新立异野史印象已先入为主有关,也间或鄙人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综合视野狭窄的因素。
如此,倒也促成另一番感悟。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等,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于是乎,读史,知识是奠基,尊重客观是基础。观史者,可随个人喜好憎恶品读一段历史,逐渐深入一段体悟,在苍茫天地间、滚滚史轮下寻找共鸣与抚慰。而研史者,礼学心诚,治学严谨,理当作客观解读、综合评判、正确指引,有根有据,有礼有节,有的放矢。
五、学史致用于无形
内容简介: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不以道德论史,不以考据为文,纵横捭阖梳理千年历史,三言两语点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处尢见黄仁宇独到的史家眼光。
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勒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那样的学理感,没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十二
所谓“大历史”的观点就是以归纳综合的方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压缩,形成一个新的前后贯通的纲领,从而研究历史的整体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以宏观尺度为标准,衡量历史的发展。《中国大历史》,在宏观视角描述了传统社会不容于产生现代经济体制这一问题,其中一系列的过程,值得深思。
三皇五帝,向为传说。禹夏之迹,尚有存疑,有商一代,甲骨为文。周室分封,立于宗法。春秋思盛,战国兼并。秦汉大统,始定为一。历史影响之深远,在于它痕迹的纵深。以宏观的千年尺度之上看,地缘因素赋予华夏文化的影响是历史性的,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华夏文明之发育,大体于黄河、长江等流域,故亦称“大河文明”。
文化无疑是会受到地域影响的,以黄河流域为例,这一流域可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人类的宜居地带,可是历史上关于黄河泛滥,改道,决堤的记载多如牛毛,无论是出于对保护人身安全还是财产的需要,这个环境上的压力迫使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府出现。再者,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农业成为最适宜的选择,传统的农业社会得以发展。而所有的统治都是建立在这个社会的基础之上。
第一帝国之楷模
社会的变迁是最为渐进而不为显著的,公元前221年,始皇建秦。而这空前大一统帝国的产生背后亦有一番变化。思想在华夏大地上激烈的碰撞、交融,不亚于列国之间相互征伐,兼并扩张,最终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大一统时代的来临,是制度与人事巨大变革的标志。以宏观千年尺度看,秦汉帝国之纵深是极其深远而接待处的,帝国的政治形态,制度,意识都为历朝历代所鉴用,起着楷模作用。帝国的基本制度和社会框架无疑相似。所谓“汉承秦制”,在制度层面上将,汉代是秦代的延续。较之于秦帝国,汉帝国的统治政策有所调整。以皇帝制度为核心,中央集权的地方郡县制管理模式,沿用数千年,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诚然,制度的设计是完好的,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华夏社会而言,要想实现高效率的运转,便显得粗陋,而面对技术上的难题往往以人事作为补充。这就为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找到了历史舞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推行,使得所谓的朝代更替兴亡找到了理论基础。可惜,这种经义上的思想往往很难解决实际上的具体技术问题,这也是社会动乱发生的原因之一。
大帝国极盛时期,凿空西域,北收匈奴。公元220年,东汉被曹魏取代。汉朝成为历史记忆。不言而喻,汉帝国的衰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上的矛盾,这种矛盾贯穿于农业社会数千年。始终无法得到解决。
第二帝国之突破
曹魏代汉,吴蜀分立。晋成一统,五胡乱华。魏晋南北,动乱不安。隋唐鼎盛,威赫四方。安史一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赵宋辽金。公元589年,隋朝完成统一,结束了将近长达四百年的动乱。好景不长,在这种局面下,也发生了权力集团的内部斗争。不管权利的转移结果如果。建立在以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以更加明确分工的三省六部制为框架是大体不变的。而且,在此时期还创立了科举制,在这样的制度下引进新生的社会力量,加之高度自信包容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之繁荣昌盛,自不必言。但在大历史之下无不证明,在农村社会的制度组织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社会必然会导致内部的动荡,引发人事因素的不稳。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就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最终,公元907年,朱温篡唐。
防范于人事,维持以体制。历代无不如此来维护统治。有鉴于此,藩镇割据成了宋代的大忌。宋代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科举制的规模和经济的繁盛。若以此而言,则是前所未有。可为何如此国力不振?此中有诸多因素,若是就以技术方面而言,可见在补给,调动兵员,后勤方面远远不如半汉化民族的实力。王安石新法改革正是解决这技术难题的方法,然而最后还是失败。若是儒家思想的发展,也可暂时弥补缺陷。可天不逢时,来自欧亚大陆大草原史无前例的大征服入主了华夏大地。
第三帝国之内敛
大哉乾元,昙花一现。竟辞中原,终为北元。有明一代,礼制为极。天子守国,君亡社稷。满清入主,康乾盛世。西人东来,帝制将终。准确来说,元朝是中原王朝的一个特例,它的君王既不禅让也不死于社稷,而是北返于大草原中。除蒙古汉化程度极其底之外,它也采用儒家式的政府管理。对于农村基层组织而言。改朝换代对于其无太大影响。
在元代帝位跟迭极其不稳,再加上带有民族矛盾的农民斗争之下。公元1368年,朱明王朝建立,随后统一天下。以宏观的大历史角度而言,明朝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它的时代特征是极其明显的,高度的中央集权和皇权的不断强化是其总趋势。而农村的传统社会也在此发展到了极致,至于清代,乃至于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特征连亘四百年。以儒家意识形态,维持着庞大的农村社会,若以对商业的重视程度和掌控而言,则远不如宋代。明代制度竟能终两百多年而无大调整,实为罕见。
“大历史”称其为对于传统道德理教的发挥极致。可时代的发展使得技术的缺陷无法由道德弥补。这时往往会有新的力量会注入。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清代承袭明制,加以满族色彩。但于传统农村社会也无甚创新,对外政策也与明代无异。其内敛也沿袭明代。此时的传统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如此程度:朝代的更替无法影响以儒家意识形态统治的传统农村社会的改变,大规模的改革无法进行。整体社会结构的改变,只有在外来力量冲击下,内部社会的变革才能逐渐发起。这也恰恰是中国社会数千年之特点。
由传统迈向现代
民国肇立,五族共和。军阀割据,十有五年。国民北伐,土地革命。民族抗日,国共内战。中国新立,改革开放。唯斯盛世,幸甚至哉!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随后,清帝逊位,帝制宣告终结。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社会的结束。高层的机构需待重建,底层社会机构也毫无改变。新旧之间无法相接,又没有一种实际上的全面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十三
从万历十五年到中国大历史,作者擅于从宏观角度解构中国历史之进程,讲述自始至终中国的封建王朝就是在整理和维护以小农经济支撑起的大国,整个历史进程就是怎样在思想文化等领域完善诺大一农村社会。王朝更替起于底层农民是否能承受赋税之重。作者从不认为中国在封建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有待继续学习别人观点以证实。
作者由明经济研究入历史领悟,对明清历史底蕴深厚。此一段着实写的精彩,明一代充斥着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对峙,各帝王虽性格迥异,但中国文人的气节在明帝王身上是最能昭显的,尤其理解了崇祯的挣扎,不禁感叹何苦生于帝王之家。清经历前四位帝王的耕耘,也在繁盛之际走向衰落,但不同于赵宋王朝的积贫积弱,此时的中国已于各方面落后于世界。
作者有一段话引人深思:有朝一日中国被迫改造,革命程序定要推翻几千年来之所作所为。社会习惯不重民法,私人财产有了君子不言利的习惯,又用自我抑制、对人谦让的教条阻塞正当争辩,结果只有使真伪不分,上下颠倒。有了这些复杂的因素,来日革命要将这一切清算,必定会旷日持久,也会悲痛惨切。
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国人造成的深刻影响,但是无论何时,国人在长久的汉学浸染下培育的气节和素养,支撑着这个国家长久的屹立于世界舞台而不倒,也会更长久的伴随华夏民族英勇无畏的开创新的局面。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十四
读了《中国大历史》这本书,我看来主线有三条:
其一,作者说了黄土地带是中国历史的源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针对这一点,作者提到了千百年来,中国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而黄土地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源头,可见黄土地带的重要性。而且,西安是十一朝古都,这又为黄土地代添了几许功绩。同时黄河流域的治理问题更影响到中央集权的产生,因为当上层建筑不适用于经济基础时,适合时下发展的上层建筑便会呼之欲出。还有,黄土地区的气候使得农业问题的产生,而解决问题需要强有力的中央体系。
这一切都体现了黄土地区作为客观条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在作者的描述中,中国历史的产生,发展,辉煌,都和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头是黄土地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细细想来,西安的作用却是留存至今,凡是对中国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对西安一定都不陌生,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也在西安有很多的体现。还有,在西安兴起的周朝,其兴盛可见一斑,远远超过在东部发展起来的商朝,所以西安这一地带,注定要对历史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其二,作者认为儒家的思想对历史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央集权都颇有影响。首先,作者认为亚圣孟子的观念更为成熟,对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更有帮助。孟子的观念作为客观条件对秦的发展巩固很有帮助,他认为君主是必要的,等级是要有的。而后,汉武帝尊重儒家思想,同时也沿袭了严酷的刑法来维持人民秩序,所以说汉的政治文明是多种思想的结合体。
总的来说,书中提到的儒家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风向标,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点我承认,但与此同时我个人有几个不同观点;我认为儒家重农抑商的观点就值得考量,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西方商业的发展望尘莫及,也就突显除了其思想的弊端,但放在当时看,确有它的先进性。另外,书中提到的儒教,我不是太明白,能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又不被提倡,实在很难理解,难道是说中国人思想的保守性已经到达这个地步了么!的确,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部分之一,等一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们学习,”仁””仁爱”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
另外,就是中央集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清朝是先构成集权体制,并没有等待社会多元化,集权也没有国家的象征,所以远不如西方的法制化,西方更加民主,自然。在我看来,时至今日,中央集权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大力量。
通过着本书,我将中国的历史以一个新的角度又理解了一次,很有感觉。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十五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2、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
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原文: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3、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原文: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在中国大地上读后感篇十六
好久没有看历史书了,收到一慕寄过来的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人物多,事件多,一概而过,读得迷迷糊糊,好吃力。在作者的大历史视野里,知道朝代更迭发展,繁荣兴衰。
从中国大环境与中央集权制度大概括知道中国大历史。
作者首先从地理大环境开始探索中国历史文化源头,中国历史受地理条件的因果关系极深。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温润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这些因素将中原地区紧紧相连,在这些因素下,诞生游牧民族侵犯边界与秦始皇大一统权威,产生农村组织与儒家思想的崇高情感关系。
中央集权体制贯穿中国历史。秦始皇不待社会多元化,先已构成中央集权体制。汉武帝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和方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识形态的立场。
唐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渐削弱,李世民的典章制度,武则天的革命,暴露了靠专制君主而弥补地方组织不足的悲剧。宋代藩镇割据,游牧民族挑战,赵匡胤使之构成一种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央集权措施施行得轻快又彻底。明清中央集权高度集中,发展达到顶峰,朝廷的主动权由君主转向百官臣僚。朝代循环与长期停滞,新旧体制不衔接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弊端显露。辛亥革命推翻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
君主时代的一贯方针,一脉相承,施政缺乏纵深,重意识形态而轻技术,缺乏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