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环境与健康的论文(案例12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何进行有效的辩论,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强调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都与生态规划思想理念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目标预测,特别应考虑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城乡规划用地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适宜性。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以简单的增长率和比较人口数量的方式并不能完善地描述人口从与世隔绝的乡村向城市的运动过程,因为城市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
城市化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过程来看,基本上可以把城市化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向心型城市化(又称集中性城市化);二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或扩散的离心型城市化(又称分散型城市化)。
一般来讲,工业化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主要表现为向心型城市化,中后期则主要表现为离心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又有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种不同类型。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向心型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过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导致大城市和工业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交通手段以公共交通(电车、地铁、公共汽车)和步行交通为中心,在以车站为中心的步行圈的范围内,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第二阶段,由于作为城市成长的经济要素的城市型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汽车交通渐成优势。城市不断地向郊外快速扩张。像是要追赶上人口的发展那样,商业、业务等城市设施也呈郊外化发展。虽然人们获得了移动过的自由和宽敞的住宅,但是,城市的人口密度、市区密度却在不断地下降,生活圈向广域化方向发展。
步入20世界90年代以后,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开始了针对住宅郊区蔓延化的反思,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其最主要的理论思想是安德雷斯·杜安尼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夫妇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raditionalneighborhooddevelopment)和彼得·卡尔索尔普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后者旨在通过塑造具有城市生活氛围、完整紧凑的住区来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以新理念和新形态来创造和复兴城市住区,力图构筑更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成更优化的、与原有城市互动的、具有新理念的城市住区。
从土地资源方面来看:我国的主要特征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为美国的1/15,全球的1/4。底我国耕地第一次详查结果是19.51亿亩,到底统计结果为18.51亿亩。7年之内,全国耕地净减少1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5%以上。在多种原因的耕地减少总量中,生态退耕占62%,农业结构调整占18%,建设用地占14%,灾害损毁占6%。
在减少的1亿亩耕地中,1300多万亩是有浇灌设施的优质良田,而新增耕地一半以上是耕作条件不理想的旱地,质量上无法与被占用的好地相比。虽然建设占用不是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但今后30年是我国城市化保持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还将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耕地,这将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底数。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会使城市政府提高人均用地标准,土地资源面临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标准上调的双重压力。根据国家标准,人均生活居住用地为40~56㎡/人,仅为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的1/5~1/3;城市公共绿地为7~11㎡/人,一般发达国家标准为12~20㎡/人,国外一般达到20㎡/人。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状况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城市化阶段相对应。
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现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是:建设规模大,动用资金多,建设速度快,建设涉及专业、领域与部门多。传统的规划概念、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与今天的城市化发展大大不相适应,举例来说,上海的城市建设不仅是浦东开发和浦西改建,这几年来上海在酝酿发展战略的研究中还提出了“泛上海”的观念,辐射到苏锡常以致更广阔一带,城镇呈点轴发展;三峡工程不仅是建坝的水利工程与电力工程问题,与建坝工程同时并进的是整个库区的城镇化问题、移民问题、安居问题和生态保护问题。
又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外资涌入下呈城市群,通过香港这一区域性世界城市使珠江三角洲城镇纳入世界城市体系的范畴。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讲求高消费、现代化、豪华不行,有专家估计,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消耗了75%的世界资源,中国不能走这条路,只能走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条道路;仅仅讲求当前利益、近期效应不行,还要有长远观点、持续发展思想;仅仅依靠各自的地方部门不行,这样会因体制等的影响有所局限,需要根据现实,研究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传统的工程专业概念不能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实际发展,需要有一种新的概念、战略和哲学,以加强我们的建设研究,在现阶段,我们必须探讨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地区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打造科学的人居环境。
要吸取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郊区蔓延的教训最先在美国出现的城市郊区化蔓延,导致了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大幅度提高。郊区蔓延所致的基础建设投资的经济成本增加3~5倍,而环境成本则更大,大量的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
大量的人口迁居郊区,老城区成为老年人,穷人的“地狱”,导致社会成本大大提高。郊区化的蔓延,给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埋下了巨大的苦果。我国现正处在城市化与机动化同步发展时期,必须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调控下做到较密集的城市开发布局,城市必须要成为紧凑的城市,与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否则的`话就不能解决我们的城市发展问题。
我国现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假如我们在今天高速城市化阶段缺乏强有力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作为调控手段,那我国有可能出现比美国更危险的郊区化。如果机动化的浪潮推动这种郊区化在我国发生,所带来的环境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将会比美国高得多,这对于人多地少、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的中国将是灭顶之灾。防止郊区化蔓延的重要调控手段,就是要建立以强有力的城市规划体系为核心的城市化调控政策。
我国现行的住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为适应现代化生活和交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规划理论与实践手法。这些规划理论曾指导我国城市建设达50年,在我国城市社会住房安置工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过于注重功能主义,忽视人们精神生活的多元性;空间结构单一,缺乏交往空间;住区环境凝聚力不够,空间塑造上注重建筑实体,较少考虑环境设计和外部开放空间的营造,各地住区千篇一律。这一切已经不符合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
城市住区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影响城市住区建设的各要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渗透。而当前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又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非确定性。如果不能对住区建设的整体面貌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则可能在研究的起始阶段就出现目标偏离。因此,以全面的观点研究住区建设问题具有极大的必要性。目前对于居住水平的评价采用了多种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人均使用面积、绿地率、容积率等。但是这些指标只是对住区物质环境的综合反映。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住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涉及的范围还包括居民的心理需求、行为模式、生态环境、价值形态已经制度等各反面的问题。住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而简单地从功能性角度出发,只会将住区建设引入歧途。
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物种消失、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市场经济是没法解决的,要通过规划进行调控。城乡规划要对生态资源起到严格的保护作用,划定开发建设的禁止区、敏感区和可建区,科学合理地利用规划来调节空间布局;通过划定资源保护带、水源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基于生态学理论基础的生态思想理念,即生态意识,就是强调用生态与生态系统思想来思考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强调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都与生态规划思想理念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目标预测,特别应考虑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城乡规划用地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适宜性,在用地综合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分析评价基础上,明确哪些范围不可建设、不宜建设,哪些范围适宜建设、可以建设。同时,对于涉及那些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濒危地区、生态敏感区应是规划不可缺少的深入研究内容。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二
易磊玉(株冶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大纲中体现的语文教学改革思路,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改革思路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活动。“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可操作的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教学设计得如何,取决于设计者对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理解与掌握,取决于对教材的掌握和对学生实际的了解。了解。为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要适应时代要求,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用新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许多的新思路,如,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等等。教学设计者必须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这些思想,以“弹性设计”为主,把这些思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些新思想呢?笔者就新大纲中体现的语文教学改革思路,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还是以课本为本,以传授知识为本,这是语文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新大纲里就突出讲了人的发展问题。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讲到:“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里就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这里的学生的发展是要学生得到全面性的、终身性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所有发展又都是基础的,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的特点。
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要摆脱过去以课本为本,以传授知识为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要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探索、自行发现的过程,而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多功能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语文的训练理解为纯知识纯技术的训练。教师大量时间用在串讲、串问上;学生的精力用在做大量的机械、重复、毫无思维价值的作业和习题上。这样既淡化了人文教育,也不利于语文基本能力的形成。人们把语文学科性质定为“工具性与思想性辨证统一”,而对它的综合性、审美性、情感性、文学性、基础性等没有很好地整合。这既不能全面地表述语文学科的性质,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也大大削弱了语文教育的功能。
新大纲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除了讲到进行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外,还讲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这里讲到的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科学方法的教育,还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都属于人文主义的内容,极大地扩展了语文学科在人的发展方面多功能的作用,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而且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训练中进行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情趣。因此,教学设计者在教学内容上要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加强人文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功能。
三.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在自主实践中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一篇文章要靠自己去读,而不能依耐老师的讲解。学生只有依靠自己去认真地读,自己去领悟、体验、揣摩,才能发现课文的真谛。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从被动从“学答”的地位提升到主动“学问”的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潜移默化地诱导学生走向主体控制的自主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选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留出应变的余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3.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注意开发潜能,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所以,教学设计者,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好导演,组织、引导、点拨、调控,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四.引导学生在感悟、积累、运用中学习语文,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语文作为工具,它所负载的是见闻感受,所表达的是语言形式,如果语言形式脱离了“见闻感受”的实质,失去了“思想情感”的灵魂,变成了无意义的符号。感悟是新大纲中特别强调的一个词汇。感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基础上的一种领悟、顿悟,是对语言文字某一方面豁然开朗的理解。它借助感知直接思维和想象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认识。感悟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历,离不开自己的经验水平。新大纲指出:“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新大纲强调语感,就是要求感性的领悟要多一些,理性的分析尽量少一些。
语言文字的积累是“感悟”的结晶,是“运用”的前提。这里的“运用”是指听、说、读、写广义的运用。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没有较强的感悟能力,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积累和运用是新大纲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靠积累,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生活材料。学生积累的材料多了,就会产生新的语言,发生质的变化。积累是为了运用,运用中又扩大了积累,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新大纲中突出了阅读和背诵,而且规定了阅读的量和背诵的篇数,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材料和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其意义重大。因此,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认知和情感的统一,情感和态度、过程和方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另外,除课堂教学外,教学设计者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总之,无论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上,都要求我们教学设计者,应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改革,进行设计,与时俱进。
参考资料:
2.金和德姜永志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3.辛亮《语文教学改革与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出版的《小学教学设计》20第2期
、9、26
作者邮箱:zhl1125216@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三
1.市场需求增加,专业不断细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开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和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调查可知近年来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并普遍高于其他专业的就业率,通过这一现象我们能够看到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2.学生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匮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实际能力和设计能力较强,这样学生才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由于更方面原因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中只将设计图表现技法训练作为重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基本的设计能力训练方面却存在很大问题。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1.从市场需求出发,确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色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必须应当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更好的为市场经济服务。近年来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高校都根据一类院校的教学架构模本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这样“千校一面”的问题就产生了,毕业生产生了严重的专业特色缺乏的问题。高校要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脱颖而出,就应当对自身教学特色进行构建。高校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变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当对设计过程训练进行强化,不应当仅仅将设计图纸的最终结果作为重点,这样才能够形成对学生正确设计观的有效培养。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训练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成绩高低进行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对本专业各项细节内容的有效掌握,并对学生的资助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对专业类别进行深化和细化,当前虽然很多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已经开设,但是却具有不同的专业主导思想。比如,师范学院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农业大学在重视学生基本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园林设计方面对自身特色建设进行强化;美术院校将重点设定为艺术形式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强化,进行精品课程的构建。这样共同发展、各有所长的局面才能够形成,才能够使本专业特色形成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就业面拓宽,防止在同一设计领域过分竞争的现象发生。
2.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强化,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是培养设计师实践能力基础,但当前学生严重缺乏设计经验,普遍设计能力不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实现。实际当中应当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第一,建立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室。高校可以进行专门材料室的构建,对市场上现有的装饰材料进行加工,这样这些材料就能够进行装卸,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材料的亲身体验,然后通过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和搭配,达到装饰设计房间的目的。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拆换这些材料进行指点,这样学生就能够将知识用于实践。第二,高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和装饰设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具体当中根据装设公司的实际案例设置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测量和考察,让学生获得市场调查结果和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开展相应的实践能力训练。
3.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实现扬长避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当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进行明确,进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实际当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和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的首创精神进行能够。应当将他们所学的知识用于不同情境下,并且在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广泛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我国设置该类专业时间较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进而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各级院校广泛开展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环境艺术类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而推动教学改革成效的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求推动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高校教师能够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改革的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四
随着全国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和教育问题不断曝光,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也逐渐收到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尤为如此,据了解,近几年来,我国学校曝光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在少数,这也就说明了我国过去教育的缺失和不对称,导致了现在的教育情况十分复杂,过去的单单唯成绩的教学方法逐渐不再适合现在教育。所以本文将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出发重点分析当前学校的心理将康教育问题。
这是由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过去我国在教育的发展问题上面出台了很多的相关政策,现在看来这些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也发展我国的教育,将过去的教育一塌糊涂的局面大大的改变,这也成功的将我国的将于拉倒正轨上面来。但是在教育规模的扩大的同时,有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正在被我们忽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也在不断加剧,导致农村人口加速流失,留守儿童等问题渐渐的突出,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难点工作。正是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才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如何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这是需要根据实际相结合来解答的一个问题,学校不仅仅要从学校层面上解决心理素质问题,还要从学生本身,心理素质问题无非是从三方面来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所以关于加强学校心理将康教育就要从加强调查、努力营造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大力举办学校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者主题班会等等方面做起。
2.1加强学校学生心理活动调查。
要想知道学生内心在想什么,除了面对面的访谈之外,还有就是要加强学校学生心理活动调查。此举的目的在于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虽然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数据会显得不是非常准确,但是由于这些问题始终存在,所以只要长期进行调查,就会有所收获,达到调查的本来目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2努力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心理问题的由来大部分都是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家庭环境一般包括家暴、留守、离异等等问题引起的孩子内心不平衡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非常难以抹去的阴影。另外一方面,社会原因就是由于社会上的违法势力对学生的一种残害等等,所以学校要联系有关部门对社会进行更加严格的治安监管,学校也要积极联系家长,进行沟通,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心理健康问题还可以通过举办学校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者主体班会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方法可能不一定管用。但是活动和班会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团结,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都是由于沟通上的孤单引起的,所以班会和活动就会帮助学生有效的跟同学们呢进行沟通和交流,团结一致的实现活动中的目标,在欢乐中悄然的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的心理素质。
2.4加强心理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
跟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这就需要有非常好的沟通能力,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学校的相关方面的人才一直都非常匮乏。再加上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心理学科的教师也就更少了,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清楚要想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实施,就应该加强心理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引起比较权威的心理学家进行心理学科的指导。
在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同时应该注意的同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就有包括完善教育政策,加强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和坚定信心,坚持不懈的实施既定方案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到心理教育工作的整个过程。所以,处理好这些问题尤为重要,不可马虎。
3.1完善教育政策加强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
过去的教育政策基本上都是朝着发展基础好的,城市发达的地方倾斜,导致了教育的严重不公平,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协调的情况发生。现在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倾向于平等,所以现在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问题上面也是如此,更要实现资源的平等。完善各个地方的教育政策,保证公正、公平和公开。从另外一个角度加强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使之倾向于公平。
3.2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实施既定方案。
在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同时,更要注重信心的恒心的培养,实施主体始终都要坚信一点,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只有学生的各方面健康,学校才能够健康的发展,否则哪怕升学率再高,最终也将沦为一台机器变成破烂毫无用处。所以对于既定的实施方案,一定要坚持下去。
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方面在初始阶段做到尽善尽美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尽力做好每一方面,努力考虑到没有想到的细节,才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行过程中没有遗漏,才能够使得学校和学生健康发展。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五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设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下降程度较为明显,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考生报考意愿不强。就业与招生这两个关键因素严重制约了环境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这与环境科学专业结构设置、专业特色建设的学生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已有250多所高校开设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少数设置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大部分设置于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时间短、专业建设任务重的问题。环境科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地方实情,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凝炼专业特色和准确专业定位,是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及学生培养目标课题组,对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的定位与特色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教改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点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受影响的环境对人类反作用的问题。环境科学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环境科学专业覆盖面广,研究方向繁杂,使得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色不显著,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我们认为环境科学专业在保证其专业学科内涵要求的基础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与“众”不同,在课程设置与实践性环节等方面不能是简单的“拼盘”,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面面不到。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对环保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式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大学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以教学为主的大学重点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地方高校因其地区差异和发展水平差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前提。扬州大学系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为教学科研并重型地方高校。依据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扬州大学的性质,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依据毕业生每年的就业情况,不断修订完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加强与学生就业关系紧密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与课程配套的相关教学实验以外,还有课程实习或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本科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从开始招生,已毕业四届本科生,毕业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92%以上,江苏省计算机二、三级通过率95%以上。每年七月初,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近三分之一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少量进入环境监测站及相关事业单位,多数毕业生进入企业相关岗位。
就目前就业形势而言,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应该在企业。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环科所等单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这些单位不应作为招生宣传时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标杆。许多学生当初报考环境科学专业,总认为毕业后能进入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及环科所等单位,事实并非如此。就业事实与期望值相差甚远,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环境科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就业“口碑”不佳。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愿进企业,不愿进基层,服务企业的意识很淡薄,总想进环保类机关及事业单位,而这些单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基本不需要招人。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招生宣传要多强调为企业服务,毕业后进入企业相关环保岗位,降低学生进入环保事业单位的期望值;二是学生进校后加强实践性教学,特别是与企业环保岗位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的.实习及设计,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与工作无缝对接;三是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安排部分学生在大二阶段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为少部分想进一步考研深造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科学专业内涵为解决以人类为中心的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在确定专业目标定位,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高校既要考虑专业学科内涵所规定内容,又要有所侧重。扬州大学为地方综合性高校,主要面向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江苏南、北地域经济差别很大,发展很不平衡,苏北经济薄弱,人才相对缺乏,而苏南经济体量大,人才济济。因此,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定位是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动手能力强、肯吃苦,愿意到苏北及苏中地区企业环保岗位建功立业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为专业之生命
许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都是在传统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课程设置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基本上是在原专业所设课程的基础上的适当增减,即减少几门专业课,或增加几门环境类课程,“母系”的痕迹很深,普遍存在着基础不广,培养口径过窄、太专的问题。
1987年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几次调整,环境科学类本科专业实行以综合性整体化为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环境类相关专业合并为环境科学专业。随着本科专业目录的几次调整,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几乎一样,一副面孔,虽然“母系”的痕迹少了,但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高校设置的环境科学专业如没有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学生就没有竞争力,不能很好地为当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应从当地社会需求及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凝炼而成。具体思路如图所示: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与学生培养目标建设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苏中、苏北等区域,培养环境科学专门人才,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
2.专业课程设置不求多而全,只求少而精,重点突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课程实习及课程设计,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事业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岗位能“无缝对接”。
3.大学二年级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与专业教师双向选择,每位专业教师至多带5名本科生,学生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工作,教师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零距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切合自身实际的择业观。
4.第七学期即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形式多样,少部分考研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做毕业论文,鼓励其余的学生带着问题到相关企业做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实用技能,为他们毕业求职作了一定的铺垫效应。
四、结语
地方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在保证专业学科内涵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生命。课程设置要突出与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不宜多而全。少数考研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做毕业论文,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夯实科研基础。其他学生尽可能到企业做毕业设计,企业与学生之间也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实践证明此方法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六
一、引言
高校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潜在人员,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身体与心理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体育运动是保障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善学生的体质与心理。
二、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概述
(一)体育运动介绍
体育运动是各项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活动的组合。体育运动能够起到很强的健身作用。而体质是个人身体机能与形态等特征的组合,对于个人至关重要。虽说体质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但个人体质也会受到除遗传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是可以改变的。通过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合理组合与安排,人们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体育运动项目较多,包括田径、游泳、武术、登山等。这些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体力,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具有间接的教育与政治功能,同时还能够锻炼参与者的意志与毅力,进而形成勇敢顽强的品质。
(二)身心健康介绍
身心健康具体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其中,身体健康是人们能够适应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无病的且良好的身体状态。心理健康是人们连续的、积极的、发展的、能够综合发挥自身潜能来适应社会环境的心理状况。当前,人们所讲的身心健康指的是人的整体健康。高校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特点。
其心理特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第一,高校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应变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快速高效地融入大学生活与学习之中;第二,很多学生不了解人的心理特征,他们缺少进行人际沟通的技巧,无法适应高校复杂的人际关系;第三,高校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遇事容易冲动,遇人充满敌意;第四,高校学生面临很多重要的抉择,但其迷茫状态与优柔寡断让他们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第五,高校学生受到来自恋爱与性困扰等问题的影响。而身体特点主要包括身体及器官等的发育状况、身体内部的内分泌、激素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三、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一)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社会的不断进步虽然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也使得人们的生物结构与机能越来越差,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体育运动是增强高校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第一,在身体形态方面,体育运动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的身体成长与发育。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增加参与者的身高,锻炼他们的肌肉,塑造他们的体态,同时矫正发育中的不良站姿坐姿等不良发育状况,进而形成良好的形态与体型。第二,在身体机能方面,体育运动能够增强身体器官的机能与活力,促进身体内部血液流动和新陈代谢速度,进而减少身体内部的有毒物质与废弃物质。同时,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参与者的心脏与血管的活力,增强参与者的抗病与恢复能力。第三,在身体素质方面,体育运动能够改变参与者的基本运动能力,增强自身的灵活度、柔软性以及身体协调性。规律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参与者骨质的改善,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从而增强高校学生的体格与体魄。
(二)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日益严峻的竞争与不断增加的生活压力迫使高校学生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从而对其心理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体育运动能够显著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在改善情绪方面,高校学生面临着众多的考试和考核,再加上升学与就业压力,他们经常处于焦躁、烦恼的情绪状态之下。周期性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减少这种不良情绪,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坚韧性,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充满朝气。第二,在塑造坚强意志方面,高校学生在其体育运动或体育竞赛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竞争与难题,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发挥其自身的潜能与意志来通过考验。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参与者的坚强与毅力、冷静机警的品格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高校学生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通过科学的体育运动,高校学生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他们的人际沟通,获得志趣相投的友情,增长自身的认知与见识,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四、高校以体育促身心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高校体育教学观念
一方面,高校应该意识到体育运动的终身性,并利用广播、传媒等多种手段对体育运动加以宣扬,提高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与重视,进而调动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完善高校体育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相关场所的体育运动资源与项目,不断创造特色性体育组织形式,同时也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高校日常的体育运动与竞技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高校应该强化自身对于学生体育运动教学的重视,并积极配合这一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高校应该建立某些设施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营造高校良好的体育运动文化;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大力提倡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思想,不断组织与体育运动相关的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以及健康知识的认识与了解。
同时,高校应该为学生建立高质量的体育运动环境,增加体育项目的内容与形式,以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高要求。
(三)提倡高校体育运动科学化
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不能盲目无节制的进行,需要高校与学生根据其生理与心理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一般来说,体育运动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例如:60%至80%的心率有助于参与者的身心发展,二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更能够保证参与者的运动安全,每周二到四次的运动频率更能够达到强身健体、改善体质的效果。所以高校有责任为其学生提供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体状况确定合理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等,进而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同时,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终身受益。
五、结束语
总之,身心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其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其自身的特点。体育运动能够增加高校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能够对高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对高校学生的情绪改善、意志塑造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为了有效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应该改革体育教学观念,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将体育运动纳入科学化的范畴,并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3]孙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3,(5):56.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七
3、珍惜生态环境,修建环保工程
4、爱环境如同家园,对草木倾注深情
5、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环境
6、让蓝天常在,让碧水常流
7、关爱野生动物,呵护每寸绿草
8、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
9、爱护绿色,珍爱生命
10、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12、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4、走持续发展之路倡环境保护之风
15、保护环境匹夫有责
16、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
17、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18、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19、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北京/深圳/上海
20、保护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
21、环保靠大家关系你我他
22、废旧物品要回收生活垃圾莫乱丢
23、无磷洗衣粉健康又环保
安全标语
1.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2.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6.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7.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坚决贯彻《安全生产法》
8.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9.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10.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11.坚决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
1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3.安全生产,违法必究
14.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15.严禁隐瞒、虚报安全生产事故
16.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17.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18.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
19.安全是效益的保障
20.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21.完善安全制度,遵守安全规程
22.安全生产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3.安全在你我手中
24.安全伴一生一世,幸福在你家我家
25.健康安全环境
26.学安全懂安全安全生产一顺百顺
27.宣传安全文化知识推动安全文明建设
28.安全,生命的呼唤
29.高效生产,安全先行
30.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八
地球妈妈是宇宙中公认的标准模特儿。她有优美的身姿,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她长得不但美丽,而且还拥有一套十分美丽的时装,让人羡慕不已。这套时装用蓝蓝的大海做外套,树木草坪做连衣裙。并穿着花儿编织起的乡花鞋。每8年一度的8月8日的选美大赛,地球妈妈都稳拿冠军,今天地球妈妈没来参赛,这是为什么呢?木星妈妈便去地球妈妈家探个究竟。
“是这样的!”地球妈妈伤心地说:“我那孩子——人类,破坏了我的时装,偶尔损坏一点,我会自行修好。可是自从他们知道了树木可以取暖,可以用它采盖房子,可以挣钱,就不断大量砍伐树木,制造毒烟毒气。他们虽然创造了财富,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污染!他们制造严重的水源污染,夺走我那蓝蓝的外套,使能饮用的水只占我体内存水的百分之一。水里有毒的物质使孩子们中毒了,全球每天就有几百万多的人因喝了这种水而导致死亡。我在那里拼命地修补,可他们却给我套上了一件黑黑的发臭的外套。”木星妈妈看了,非常震惊,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地球妈妈略一沉思,继续说道:“他们还造成了垃圾污染。他们扔掉的食品袋、一次性纸盒使我的连衣裙变成了白茫茫一片。这白色的塑料真的好恶心,我怎么也消化不了。就算深深埋入我的肌肤里,还是不能分解。里面含有有毒的物质,把我弄得面黄肌瘦、头晕目眩。”说到这里,木星妈妈开始怜惜地痛哭起来,地球妈妈自己也痛心疾首,泣不成声了。“我那些无辜的孩子呀——珍稀的动物和植物!他们因为受不了非人的折磨,硬深深地被逼死了!同在母亲的怀抱里,怎么就会有这样的惨剧呢?”地球妈妈拿出了手帕,不停地擦拭眼泪。过了一会儿,她说:“不仅这样,还有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就连我和姐妹们赖以生存的宇宙都被污染了唉~”
“这样的孩子,不要也罢!他们肯定会有报应的。不过,据我看来,这些天,他们残暴的性情有所收敛。‘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们应该会良心发现,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补救。我想8年后的8月8日选美大赛,你一定能再次勇夺冠军。”木星妈妈站起来握握地球妈妈的手就离去了。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九
1、卫生整洁,从我做起。
2、建设新农村,卫生要先行
3、xx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4、提高农民健康素质,促进农村卫生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整好农村卫生,造福农民群众
6、提高卫生意识,建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7、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8、关注农村卫生,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建设。
9、以关心整洁农村为荣,损害环境卫生为耻。
10、积极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11、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12、环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13、环境卫生整治,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抓起!
14、全民参与,治理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15、培育文明卫生新风,构建和谐美丽农村。
16、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文明卫生新农村。
17、建设卫生新农村,倡导文明新生活。
18、热心卫生工作,创造美好环境。
19、倡导卫生文明新风,共建洁净美好家园。
20、创建农村美如画,点滴小事见精神。
21、建设卫生村庄,共建美好家园。
22、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
23、鲜花还需绿叶扶,村庄更需村民护。
24、人人讲卫生,家家树新风。
25、卫生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26、手拉手,心连心,创建农村新天地。
27、你我多一份自觉,村庄多一份清洁。
28、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卫生家园。
29、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30、公德规范言行,文明美化心灵。
31、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32、爱我村建我村,做个文明好村民。
33、洁净向我走来,我为洁净添彩。
34、新政策,新农村,新农民,新形象。
35、干群齐动手,村庄焕新颜。
36、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提高公民健康素养。
37、同一片天空,共一个家。
38、净化生存空间,美化生活环境。
39、共创温馨家园,齐享文明硕果。
40、做文明村民,创美好家园。
41、共创温馨家园,共享健康人生。
42、美化村容,净化心灵。
43、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44、xx的洁净,有您的一份贡献。
45、洁净留得白鹭在,优美引得客常来。
46、身体要健康,环境不能脏。
47、创建优美环境,迎接天下客人。
48、告别不文明行为,共享优美舒适环境。
49、人人共创优美环境,天天拥有美好心情。
50、珍惜优美环境,享受美好生活。
51、随地吐痰,小心反弹。
52、有您的爱惜和我们的努力,xx才会更加整洁美丽!
53、地球无法克隆,请爱护生存环境。
54、维护村容常抓不懈,保持清洁持之以恒。
55、美丽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爱护。
56、乡村文明,村容为凭!
57、金钱是一时的财富,环境是世代的'瑰宝。
58、绿与健康常驻,花与文明同在。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十
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健康,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调节功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给大家分享了环境健康手抄报,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环境健康手抄报图片1
关于环境健康手抄报图片2
关于环境健康手抄报图片3
关于环境健康手抄报图片4
关于环境健康手抄报图片5
关于环境健康手抄报图片6
关于环境健康手抄报图片7
关于环境健康手抄报图片8
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多种多样,不仅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还包括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以环境化学因素为例,既含有人类生存和维持健康所必需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也包括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排出的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环境与健康问题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传统环境与健康问题与贫困和发展不足、基本生活资源短缺有关,现代环境与健康问题与忽视可持续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有关。
在我国,环境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危险因素。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与环境污染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出生缺陷等问题日益凸显。
风险和收益通常是相对应的。绝对安全的“零风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完全消除,只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使之对健康的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卫生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而制定的。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这些标准对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容许含量等的限制性规定,可保障人体健康的相对安全。
同时,重视自我防护可预防或减轻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
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健康危害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弱效应,且发展呈渐进性,不易被察觉,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时,往往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产生严重的.健康后果并难以治愈。因此,事先预防比事后医治更为重要。
尽管环境污染大都在个人的可控范围之外,但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重自我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减少接触、降低暴露,可减轻或消除其造成的健康危害,从而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
环境污染特别是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大都是通过接触含有这些物质的空气、水、土壤、食物等介质而发生的,这种接触称为暴露。暴露是环境污染造成健康危害的决定因素。不管污染物的毒性有多大,没有暴露,就不会造成健康影响。所以,暴露量越大,产生的健康效应也越明显。污染程度轻、接触时间短,一般不会造成健康危害。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某些污染物,可能会造成慢性健康危害或远期健康危害。
不同人群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反应存在差异,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被称为易感人群。通常,老人、孕妇和儿童对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更敏感,应注意防范。与普通人群相比,易感人群会在更低的暴露剂量下出现有害效应,或者在相同环境因素变化条件下,出现某种不良效应的反应率明显增高。而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暴露史、心理状态、保护性措施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群的易感性。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十一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我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这悲剧不知在地球重复了多少遍。
小时候,外公外婆经常带我去山里,他们在田地里锄野草,我就在旁边的小路上玩耍。如果玩累了,我就远眺四周。看看高高的山,绿绿的草,听听鸟儿的叫声。由石头拼成的自然小水沟里清脆悦耳的流水声。感到身心都十分惬意,是一种享受。田野里,出现农民们汗流浃背的场景,听到汗水滴下来的声音,看到他们脸上的微笑,感受到他们满心的欢喜。
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流。溪流上有几块大石头,人可以从石头上走过去。每次经过小溪,我都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听听她演奏的乐曲。总会感到神清气爽。而且还有芬芳扑鼻的香味。这是一种茉莉花香,很清新。你还可以从这个绝对角度看到任何一座山,看到那重重叠叠的参天大树和弯弯曲曲的小径。
可惜,好景不长,现在的景色与当初真是天差地别。山上被挖土机给掏了一个又一个小石洞,让高高的山这张整洁的面孔多了许多的毛斑。自然的小水沟里也不再流淌清澈见底的水。好像是被加上了黄颜料的'化学水。那让我向往的天堂——小溪流,也变得让我不能接受。水里竟然游着鸭子,丁丁咚咚的流水被嘎嘎嘎的鸭叫声给掩盖了。芬芳扑鼻的茉莉花香也别鸭子的腥臭味给替代了。
家乡的人们虽然富裕了,可秀丽的山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留下的是那被污染的水源和一个个小石洞,还有更多的我们看不见的损害。我很怀念以前那种景色,那时候的美好是最宝贵的。
我想呼吁:不要再破坏自己的家园——美丽的大自然了,最后受害的还是始作俑者——人类。停手吧,让我们从此时此刻开始。爱护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从小事做起。这样,我们就会拥有更加美好、光明的明天了,让我们为悲剧做一些补偿吧。
环境与健康的论文篇十二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我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这悲剧不知在地球重复了多少遍。
小时候,外公外婆经常带我去山里,他们在田地里锄野草,我就在旁边的小路上玩耍。如果玩累了,我就远眺四周。看看高高的山,绿绿的草,听听鸟儿的叫声。由石头拼成的自然小水沟里清脆悦耳的流水声。感到身心都十分惬意,是一种享受。田野里,出现农民们汗流浃背的场景,听到汗水滴下来的声音,看到他们脸上的微笑,感受到他们满心的欢喜。
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流。溪流上有几块大石头,人可以从石头上走过去。每次经过小溪,我都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听听她演奏的乐曲。总会感到神清气爽。而且还有芬芳扑鼻的香味。这是一种茉莉花香,很清新。你还可以从这个绝对角度看到任何一座山,看到那重重叠叠的参天大树和弯弯曲曲的小径。
可惜,好景不长,现在的景色与当初真是天差地别。山上被挖土机给掏了一个又一个小石洞,让高高的山这张整洁的面孔多了许多的毛斑。自然的小水沟里也不再流淌清澈见底的水。好像是被加上了黄颜料的'化学水。那让我向往的天堂——小溪流,也变得让我不能接受。水里竟然游着鸭子,丁丁咚咚的流水被嘎嘎嘎的鸭叫声给掩盖了。芬芳扑鼻的茉莉花香也别鸭子的腥臭味给替代了。
家乡的人们虽然富裕了,可秀丽的山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留下的是那被污染的水源和一个个小石洞,还有更多的我们看不见的损害。我很怀念以前那种景色,那时候的美好是最宝贵的。
我想呼吁:不要再破坏自己的家园——美丽的大自然了,最后受害的还是始作俑者——人类。停手吧,让我们从此时此刻开始。爱护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从小事做起。这样,我们就会拥有更加美好、光明的明天了,让我们为悲剧做一些补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