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的教案篇七

绪论

色彩构成,是读者熟悉的名字,关于它的起源、创始人、以及何时来到我国等等,很多书已介绍过了。本书原想策划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比较前卫的名字,但仔细推敲认为这名字朴实、通俗、便于理解,以沿用为好,当然书中丰富翔实的新内容已赋予“老名字”以新的生命了。

跨入21世纪,面对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艺术设计领域的教学创新已成必然之势。这就要求艺术设计及绘画创作人员,跟上时代步伐,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与时代、科技、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联系更紧密,要求艺术教育必须推出新的教学法。

本书的宗旨就是要解决你的困惑与无奈,它将揭开色彩奥秘,以及如何教,怎样学等问题。还将紧贴时代,根据科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要素及综合国内外教学方法,对色彩科学规律和艺术规律以全新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并侧重于推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色彩综合训练法的研究新成果,即新的色彩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包括其它艺术设计)色彩的审美意识,掌握灵活地运用色彩美的规律,最终达到赋有个性化地创造色彩美。

提高学生对色彩学与设计色彩美学的认识,使之从广度与高度上掌握色彩语言,是本书的宗旨之一。通常我们把色彩学作为从事视觉形象即艺术设计及绘画创作人员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我国,目前以培养艺术设计、绘画美术类方向为主的院校,基本上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色彩学教学的两大体系。从国内艺术教育的状况看,学生在入学前的高中美术班或各种考前美术学习辅导班中,有过写实性的绘画色彩能力训练的经历,但很少涉及到科学地系统地色彩学理论的学习。学生入学后,分别按绘画类视觉造型艺术学科如国、版、油、雕等专业,以及艺术设计类学科如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动画、多媒体、陶艺设计、装饰设计等两个方向进行专门的培养,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色彩学教学体系,在两大学科中独立发展。当然对于艺术设计类的学生或许有些偏得,毕竟有过绘画写实性表现的色彩训练经历。而对于那些纯视觉艺术造型类的学生则不然,因为国内多数院校的绘画类学科,在色彩教学上很少是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色彩光学理论,也就是说色彩的本质对于这部分人几乎是一个盲区,以致这些人只能被动地靠观察生活、感悟性、视觉经验进行色彩艺术积累与创作,其作品大多呈现出有统一的光源规律、以素描关系作支撑、过于协调的色彩气氛、以写实性表现手段为主、以观念性或文学性强等绘画语言占主流的艺术特点。而真正意义上的视觉造型艺术,即以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以抽象形态符号为艺术表现力的造型艺术为数极少。科学的色彩光学理论体系即色彩构成学,虽然引入我国艺术教学中已近二十年了,对色彩教学的改革、色彩应用及色彩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也存在某些弊端。最为突出的是形成了极端理性化、概念化、千篇一律的色彩训练模式。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对色彩美学教育普及滞后的问题。在较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下,对色彩美学理论体系以及色立体概念,甚至包括艺术院校所教的色彩构成课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已在相当于高中的各类职业艺术学校中完成了。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公民,也都曾在学习的经历过程中,受到过这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他们对色彩这种特殊语言的认识与理解、对色彩美学方面的修养、对色彩美的规律的应用以及配色能力是非常普及的。不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工矿、农庄,那充满个性而又和谐的色彩美景随处可见。那些琳琅满目的高楼大厦、大街小巷里,秩序井然的灯饰、路牌、广告、门面以至于日常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等,大都充满色彩完美和谐的魅力,使人为之陶醉。然而,我们看到的这些美景不全是受过艺术专业训练的设计师的作品。这表明在那里“色彩文化”修养的普及程度是相当高 的。实话说,他们对色彩美学教育的普及至少要比我们早几十年。由于环境艺术领域要比其它设计领域所涉及的方面广,在设计中更要求有整体理念,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包括其它艺术设计),对色彩美学的掌握更应深入、全面。

本书的另一个宗旨是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能真正掌握综合色彩美的规律。在这方面的教学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将符合色彩光学规律色彩因素的单项配色实践,与创造色彩的和谐、综合美,两者相混淆。色彩学要解决的是创造个性化的色彩综合美,是将符合艺术规律的色彩组合,应用于我们的设计实践作品中去。而对色彩美学的掌握以及色彩综合创作水平的提高,则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正确色彩训练的途径,大胆探索、研究、创新,去不断丰富它、完善它。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面临主题的设定、市场的调研、形象色彩、创意组织等诸多因素,平时的单一性的色彩训练方式,很难适应综合创意的高强度的需要,符合自然光学色彩原理的色彩组织并不都是符合美的规律,而符合色彩美的规律的色彩组织却是百分之百地符合自然光学色彩原理。我们所追求的是主旋律色彩与设计主题的统一;色彩选择与形式的统一;色彩空间与构成韵律的统一。这些综合因素,都应作为色彩教学以及创意设计的主导,按照色彩美学与艺术规律进行色彩基础训练,并将明度、纯度、色相、自然光学的色彩原理、配色协调规律等诸多构成色彩美的因素,自然地融入综合色彩和谐美之中。这是本书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包括其它艺术设计)来说,真正掌握综合的色彩运用以及创造色彩美的能力,步入社会后,在设计实践中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人才,本书的指导意义尤其值得重视。作者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色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力求既解决艺术创作的本质问题,又从教学的角度求得基础与设计之间的转换。提高学生创造色彩综合美的能力,应用于设计实践,创造出新的富于个性的色彩美。本书将在色彩教学的后两阶段中,对色彩本质规律,侧重展开讲解,并推出实现色彩调和论的色彩综合训练新方法。

本书不仅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对其它视觉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样也具有非凡的意义。本书将成为你掌握色彩美的规律,学会运用色彩美、具备创造色彩美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第一章 色彩学研究的结构体系

色彩学是学习视觉艺术的必修课。色彩学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广泛。环境艺术色彩学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它不仅涉及社会、历史、科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与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等姊妹艺术关系也极为密切。从色彩视觉现象的角度上说,其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自然物理光学、人类视觉的生物学、颜色视觉以及适应色素与颜料物理化学特性等。从色彩应用的纵向角度上说,它伴随人类产生、进化、发展的全过程,从横向上来看,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每个领域的进步都离不开“色彩”这种特殊的信息语言。有人曾这样比喻:色彩是物质世界乃至宇宙的外衣,有物质的存在就有色彩的存在。在人造光源未被发明以前,由于人类生理的进化存在特殊性,所以导致人类只能通过日光(可视光波)在380~780mm的区域内,才能看到自然界之中的大部分物质与色彩现象。然而人类却通过视觉传递的色彩信息,开发并利用色彩这一特殊语言创造了人类文明。对色彩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站在这一高度去认识色彩学,有助于我们提高整体综合观念,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熟悉色彩的心理作用,认识色彩的特点、性质,以至有效运用色彩的表现力、服务于色彩的整体设计。现就环境艺术设计有关的几个主要色彩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供学习参考。

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三个结构体系,一是人类生活经验及色彩应用的各方面构筑的结构

体系:色彩文化史、地域文化色彩、宗教文化色彩、民俗学中的色彩等。二是从色彩美学的角度研究构筑的结构体系: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色彩与社会、色彩与自然、色彩与艺术等。三是色彩科学原理上构筑的结构体系:色彩光的构成艺术、人类创造的造型视觉色彩艺术、自然界物质色彩艺术规律等。

第一节 生活经验与色彩应用构筑的结构体系

色彩对人的心理作用,来源于人的生活经验。人对色彩的反映是普遍的,色彩的象征性也是非常鲜明的,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与民族喜欢的色彩不同,色彩的忌讳也不同。

一、色彩文化史

对于人类生存来说,色彩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其价值体现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以红色为例(其它色彩也各有不同特性),它被认为是一种色彩名称,准确地说,其实它是可视光波波长在640~750mm范围内的暖色光源的统称。由于它在可视光谱中光波最长,并且位于可视光谱的极限附近,所以它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并产生兴奋、激动、紧张感。红色,英文名red,其含义是紧张的、炽热的、流血的、暴力的、喜庆的。另外,因为红色能导热,给人以温暖感,所以人们称其为暖色。它赋有生命力、充实、饱满、成熟,以及男性的主动、刚强、有力。中国古时候有“红男绿女”之说,在《周礼·考工记》中有:“五方正色,南方谓之赤”之说,大概是因为中午正南方向的太阳照射的角度,给人们带来温暖的缘故。在中国封建社会统制严格时期的建筑中,所使用的色彩有非常严格地规定。宫廷建筑以红墙金顶为主色,而民宅却被禁止使用红色,只能是白墙黑瓦顶。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红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赋予它各种不同的特殊含义。因为人类的血是红色的;燃烧的火是红色的;不但象征着生命而且还常常使人联想起战争、流血、受伤、火灾、恐怖、危险等,所以人们把红色作为令人注目的警示信号。在西方人类文明中,红色常是天主教的象征,称红衣主教,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另外,在西方的许多建筑中经常采用红色坡屋顶与红色墙壁,这些已被作为民族文化留存下来。

在中外许多文学、戏剧艺术作品中,巧妙地运用红色的象征意义,直接或间接地给人们传递情感信息,以此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家们善于并重视色彩语言的运用,常使用这一艺术表现手段,以色彩形象凝聚成艺术表现力,去感染读者。很多文艺作品用红色或与红色相关的事物命名。如《红楼梦》、《红日》、《红与黑》、《红磨坊》、《红裙子》、《红杏》、《红梅赞》、《红灯记》、《红高粱》、《红色娘子军》等诸多作品,均是将色彩形象化,以此传达作品的主题内涵。既强化了人物或事物,使环境及背景的描写突出了主题色彩,间接地丰富主题,也使主题更具生命力。有些事物是以红色直接或间接作为主体,如“红梅”、“红区”、“红军”、“红山文化”、“红旗渠”、“红色警戒线”、“红领巾”、“红十字会”、“建筑红线”、“规划红线”等,强化了红色的寓意和特征,又赋予色彩特殊内涵,利用色彩语言将场所、地点形象化、情节化。另外,色彩还具有划分区域、警示、提示等实用功能。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规划和交通运输以及电器设计中,红色有其特殊的指定。城市规划图中,以红色作为标记的一般是指市政机关和公益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在厂区、工业建筑内,表面涂有赫色油漆的管道,一般是指高温蒸汽排放管道、氢气管道或消防用水管道。红色一般是用于消防、停止、危险、禁止、报警、警戒等功能的标志。

以上用红色为代表,简单的阐述了色彩的文化,只说了共性的一小部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年龄的变化、所处的地域环境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国度的不同、民族的差异,每人对色彩文化的理解和联想空间也会随之有很大的变化。对色彩的象征产生的联想一般来说,幼年时代的色彩联想多是以身边的动植物、食物、风景等相关的具体事物为主,而成年人则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以抽象为主的色彩联想就会多起来。

二、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地域的人对色彩的认识也不同。赤色与黄色在我们民族传统的色彩语言中,是幸福、庄严、神圣的代名词。结婚、新年庆典等喜事活动都离不开它。许多国家的人习惯这样理解色彩:金色、黄色表示名誉和忠诚;银色或白色表示信任和纯真;绿色表示青春与希望;青色表示尊敬和诚实;橙色表示努力与忍耐;赤红表示勇敢与热心;黑色则表示悲哀与后悔。

在对168个国家的国旗颜色进行分析时发现,43%的国家选用了绿色,以它来象征蓬勃向上的无限生命力,象征着满怀信心,象征着绿色的良田和草原以及茂密的森林。穆斯林国家把绿色作为吉祥的色彩,这可能是与那些国家大多地处茫茫沙漠,多旱少雨,所以渴望绿洲有关。其中40%国家选用了黄色,以这种颜色来象征显赫的权利,象征着辉煌光明与胜利,象征丰富的资源。有些岛屿国家选用黄色,与茫茫的大海成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岛国的特点。非洲国家选用黑色是因为绝大多数为黑种人,黑色象征勇敢、顽强,显示了民族的力量。

三、色彩与宗教信仰

宗教活动在世界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它们的各种戒律或信仰几乎就像圣旨,色彩也就成为感情圣书。世界各地由宗教而来的色彩象征都具有权威性。如:佛教的金色(西天超脱之色),基督教的赤色(是圣灵降临节的色彩,圣血的象征),回教徒的神圣色彩则是绿色(永恒的乐园)。

四、色彩与风俗习惯

由风俗习惯形成的色彩概念是比较牢固的,有些是历史上约定成俗,还有些是统治阶层硬性规定的,原因也是相当复杂的。中国历史上的秦朝统治时期,崇尚黑色。但到了汉文帝时代,黄色取代了黑色的地位,一直到明清时期,黄色被统治阶层使用了近几千年,成为最高权利的象征。唐朝以前民间的建筑,普遍以黑瓦、白墙为主。就中国的民族建筑色彩而言,中华民族最喜爱的是热烈的富丽的庄严的色彩。唐朝以后的传统建筑,多采用绿色的琉璃瓦、大面积的橙黄色或砖红色的墙面、朱红色的油漆柱、青石板的台阶、汉白玉的浮雕、兰色或纯青绿色为主色调的彩绘廊檐等表现方式。其色彩之间既相互呼应又各具特色,极为精致典雅,富有典型的民族色彩,洋溢着十足的东方色彩气息,突出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特点。

第二节 色彩美学研究构筑的结构体系

红色本来是作为日光投到物体上的反射光,是一种并不复杂的光学的物理现象。历经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红色在使用上已不再是单纯的色彩中的红色属性的概念,加上人的情感和社会功效之后,已变得十分复杂化。总体上说,就色彩的自然科学属性而言,我们客观的将它的原理与视觉规律直接总结出来,作为认识和掌握色彩学的一个部分,这并非难事。但要全面的系统的了解掌握色彩学的全部,并能应用于当今设计之中,作为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色彩艺术的高度去研究,就并非易事了。在学习方法上必须有一个宏观的概念,研究过程应是在一个结构体系上,在思路非常清晰的状态下,分类进行系统研究。紧紧掌握色彩的艺术规律和自然规律,最终体现在作品中的色彩关系,应该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笔者认为,就目前色彩学及色彩教学的研究体系而言,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有利于色彩艺术创造、设计的综合性新教学体系,为色彩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创造出新的色彩综合训练方法,以使更多的人提高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一、色彩与艺术心理

我们还以红色为例,做一个服装色彩应用的实验。假设用一套设计精美、情调浪漫飘逸的时尚夏装套裙作为确定的不变条件,但可变的因素是环境条件。如果说我们将它穿在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与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出现在不同的场所,那么给人的视觉效果、心理感受、关注的焦点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魅力,都会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红色夏季套装设计的效果图在平面空间上展示,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红色主调构成搭配的是否和谐,有没有色彩美感。其次要看服装设计的款式是否有独创性,即创意是否有时尚性、流行性、文化性、严谨性;造型是否有很强的节奏感以及线条是否流畅;工艺选择是否合理。整体概括而不简单,精巧细腻而不繁琐,设计的恰到好处!好比审视一幅独立绘画作品一样,一丝不苟。同时还要预想将它穿在身上后的效果。在平面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件完整的平面设计作品固然是形、色、结构及表现多种构成要素的集合,然而当其映入欣赏者眼帘的第一瞬间,却是色彩配合的效果。即使是同一图形结构的作品,由于配色不同,其效果大相径庭,色彩决定着设计作品的效果与成败。

如果将同样红色套装穿在专业模特身上,在t型服装展示台上做表演。此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红色套装就不仅是立体的、流动的、多维的完美体态的形象,而且还是活灵活现的有生命有情感色彩的成熟女性综合美的展示。模特们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在引人注目的追光灯照射下,迈着能充分体现形体美的模特步伐轻盈登场,这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并非仅是服装本身,而更多关注的是人与服装完美统一的综合美感。模特的表演目的是将女性特有的气质、优雅的表情、独特的曲线美感,通过服装、配饰以及富有协调性的动感充分体现出来。此刻的人们对服装的评价是综合的,除了服装以外,其中还包含许多要素。从专业的角度上,是对服装款式设计美感的欣赏。通过多角度的动态展示,能反应出工艺技术上的问题。这时我们说色彩只是设计语言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是决定性的。

电影《红衣少女》中的红色套裙,展现在电影银幕上。虽然它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剧情的发展,但红裙的设计款式与工艺技术等服装设计要素已不是那么重要了。观众注意的焦点是围绕着“红衣少女”所发生的故事情节,而决不会停留在红色衣裙上。此时的观众,完全被剧情中女主人公的经历、遭遇所深深吸引、打动,沉浸在悲喜交加的感人的惊心动魄的剧情之中。“红衣”在剧中起着穿针引线、烘托主题、引发联想、使之人格化,具有象征性、标志性作用。虽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迷人的焦点还是故事剧情,决不会是红色及套服本身。

身着红色套裙的中年妇女正在百货商场里疯狂购物。在许多人的审美意识中,认为红色服装只有穿在青春少女身上才协调。而这位中年妇女的着装似乎有些不和谐因素,但这恰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扩大人们对此情景的想象空间。想象她对生活充满热爱、积极向上,与人际交往处事中都充满着年轻人般的活力,性格爽朗、梗直、不拘细节、善于交往、与人和善、气度非凡可以与男性媲美……这些联想,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众不会去挑剔红色套裙的自身美感价值。这里的色彩与环境是不和谐的搭配,而这种不和的色彩谐美,反倒促成了荒诞喜剧的艺术完美。因为一反常态,寻求生活中不和谐因素,使之成为合理的不和谐,组成幽默剧,以此表达某种意义。这正是幽默喜剧的特点,也是创作幽默喜剧独有的创作规律和艺术表现手段之一。

通过以上红色服装的应用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一样的红色,同样款式的服装,用在不同的目的的需要,出现在不同的环境、地点、场所,穿在不同人身上,其色彩应用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是作为视觉艺术美感为主体身份,但众多方面是作为陪衬或附属作用身份的。或者说,是视觉色彩美感与其它因素的美相融,共同创造了用于不同种功能的多元化艺术美。也可以这样说,在我们生活中所有色彩应用的艺术创作活动(包括大自然的色彩),倘若色彩以独立的艺术主体出现,仅局限在色光现象中(何况光也是有形的),作为目的性很强的色彩构成艺术规律展现出来,那便是极为少见的。所以说大多数与色彩相关的视觉艺术的创作活动,色彩都是作为视觉艺术主体中的一部分,或多或少的与其它视觉因素综合构成,共同来完成或达到视觉艺术最终的目的。由此也得出一个结论:色彩作为一种人类视觉生理上的现象,用自然光学和生物学的理论,是可以解释清楚的。若是色彩为人所用,参与了人类社会意识和创造,作为色彩文化现象解释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人类还没有从光学理论的高度上认识色彩现象之前,人类对色彩应用即色彩文化就已形成了艺术创作。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色彩作为人类最原始的信息识别系统,在政治、文化艺术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并成为相互交流或应用功能的特殊语言。随着时代科技、文化的发展,色彩学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大。可以说色彩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学、人类文化学等多种学科并存基础之上的,它已形成了与其它学科领域相互交融,错综复杂的色彩文化学的庞大结构体系。学习色彩,并能自如地运用于创作设计中,不只是单纯的解决色彩搭配、视觉美感的技术性问题,而是如何提高全面修养以及色彩艺术综合创造能力的本质问题。

二、色彩与自然宇宙

光与色彩现象是宇宙物质存在形式。人类进化形成之后,为人识别的可视光区也随之产生,色彩现象也因此闯入人类的生活。色彩现象是宇宙的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人类所研究的色彩范围不能游离于宇宙之外,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人类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直到创建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学体系,色彩是宇宙间人类进化、走向文明所不可缺少的特殊信息语言,它以特殊的物质形式存在。

三、色彩与社会

起来,体现了人们向往自由、创新、开拓的精神,因此借用了牛仔装青色系列来象征时代的风尚。到了90年代,信息的发达、网络化发展,给社会的经济、文化与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使服装的着色随之丰富起来,红、黄、蓝、绿等多种色彩与款式的休闲装、时装逐步成为时代风尚。21世纪,不论是服装的款式,还是流行的色彩,其主要特点是更加突出个性化、职业化。

第三节 从色彩科学原理上构筑的结构体系

一、色彩与光的构成艺术

水是生命之源,同样,光也是生命之源,没有光,人类将无法生存,“光合作用”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从古至今,光伴随着人类生活,光的开发与应用使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今天,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如今的世界是绚丽斑斓、五彩缤纷的色光世界。人类之初,自然光以种种形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唤起人们对光的意识。如太阳从地平线冉冉生起的时候;夕阳染红了山峦、浮云的时候,以及雨后的彩虹、暴雨中的闪电、燃烧中的烈火、夜晚漫天的星斗等等,这些充满神秘、庄严、浪漫、壮观的大自然景色,无不使人从心底里为之感动,激发人类的情感,启迪人类的智慧,开拓人类的创造。

古时候人们懂得了火的颜色与形态能激起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效果后,便用于祭祀、宗教仪式等活动。在教堂的室内设计上,多采用彩色玻璃镶嵌的方式,通过阳光的照射,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梦幻般的效果。建筑师和景观艺术大师们利用光的投影,创造出了许多神奇的色光变换的艺术作品。

除了大自然中的自然属性的光源之外,自从人类发明了火药、电灯之后,各种人造色光也相继被发明。烟花、礼花、节日彩灯、霓虹灯、以及现代化的数控灯、激光灯等不同光源体带来的光照色彩效果,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并给夜晚增添无限生机,同时也促进了色光构成艺术的兴起与发展。自19世纪末至今,光的艺术经过了她的摇篮期、成熟期和鼎盛期。21世纪的艺术家们将光的高科技与多种材料相结合,将电视艺术、计算机、平面构成艺术、电子学等高科技融入到光的艺术作品中。以创造性的赋予神奇力的表现手法,利用光艺术动态色彩产生的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创作出奇异的色光艺术,使漆黑的夜晚成为五光四射、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和喜悦。因此说,光的艺术是色彩艺术的延伸与扩展,同时也开拓了色彩学的研究领域,并且将成为新的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

二、自然界物质色彩艺术规律

色彩是一种透光率的不同和反射率的不同的光波反射原理,随着光源、色差、角度、投射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被投射的物质与显现在人眼前的物质,表面的视觉也不尽相同,这是自然色光的反射现象,是物理光学现象。人是特殊动物,他的透明眼球体能识别有色光区的极其丰富变化的色彩。人们借助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此说,色彩是光刺激人的眼睛所产生的视觉现象。同样距离的物体,因冷暖色的不同,给人的视觉感应也不同,能造成前进感、后退感等视距错觉;形状大小相同的物体,因色彩的明度不同,在视觉上也会产生大小不同的错觉,这些都是色彩的视觉机能所致。

重要原料之一。由于原料使用的性能不同、所以提取的方式、化学的成份、物质的结构也就不同,以致颜料构成的成份各不相同。颜料的种类繁多,有水性的,半水性的,油性的,粉沫状的、颗粒状的,膏状的等等。对于颜料即物质色特性的研究,成为加工颜料工艺技术和应用色彩、研究色彩学的组成部分。

色彩是由明度、纯度、色相三要素构成,将色彩这三种属性用科学的立体方式表达,被称为色立体。由于色立体能够客观、准确地将色彩的属性表现出来,所以在色彩学的研究上,它已成为包罗万象的色彩户口薄。单一色相的各种色彩不仅可以在色立体中直接得到,而且复杂难辨的混色、浊色等按照色彩三属性,通过光谱测定,在色立体的量化数据中也均能找到依据,并通过量的调配而得到。当然,就物质色的调配而言,不如光谱测定的那样有绝对的准确性,但在理论上说,色立体以及色彩表现法却是色彩标准化应用的唯一可行方法,这也成为色彩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建立于色立体科学理论体系下的色彩调和论,就是指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中,如何能使色彩的搭配、组合达到完美和谐,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便是色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与难点问题,同时也是所有关注和研究色彩学专家永恒的主题。在这方面,本书将推出新的教研成果并重点对综合色彩调和训练方法作更完整的阐述。

三、从色彩的视觉艺术来研究色彩学

有这样的比喻: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其含义是指人的大脑思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资料来源于视觉,也就是说视知觉在视、听、嗅、触、味五觉中,是最重要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视觉活动自身是有思维的,如视觉思维的完形思维等。视觉不仅是生理与心理的知觉,而且是创造力的根源,是高级审美感官。人们通过视觉传递,经大脑记忆库中的信息综合判定后,便产生了新的动机,从而支配和控制人的情感与行为。然而,视觉对所有事物存在形式的感知,都是通过形象符号与色彩的组合形式,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获得的。首先映入欣赏者眼帘的是光与色彩,其次才是物体的形象和材质,所谓“远看颜色近看花”。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属外在表面现象,多偏重于感性认识。相比较而言,物体形象则是内在的、本质的,故多偏重于理性认识,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除了想象中的色彩概念以外,视觉色彩不可能游离于物体形象而独立存在。以视觉传达为主导的诸多艺术门类中,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第一要素,倍受艺术家和设计家们的重视,有些色彩的选择和名称已成为视觉艺术作品的主导,成为某些企业的标志,如中国电信的蓝色、邮政的绿色等,色彩以它独特的视觉魅力,成为企业形象整体策划、产品营销无声的广告。

色彩应用于平面视觉艺术领域中,其色彩的高效能运用表现得最突出。如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设计语言,即以鲜明的色彩语言和简洁的形象,构成以色彩为主导的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整体形象凝聚成艺术表现力,体现内涵精神,感染、吸引欣赏者。

色彩与造型艺术,在色彩与形象艺术表现上,艺术家都是以独特的个性化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高超娴熟的技艺,充分表现了艺术的内涵。不论是用何种艺术形式以及选用何种不同材料,都体现了个性化的风格。为了突出艺术主题,在造型艺术作品中,色彩成为艺术家通过在其作品中的运用来宣泄情感、表达主题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同时注重对色彩语言的气氛营造与形象完美统一。如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塞尚的作品》。

公里的建筑高密度的城市里,服装色彩各异的人们或许漫步在街头、绿地、广场,或许在商场、酒店、舞厅、办公室,或在行驶中的公交车、私家车中,几百万个移动的色彩以不同的频率、速度在流动、交汇,成为流动的景观,在阳光和室内灯光的照射下,与静止的建筑、四季变化的绿色景观遥相呼应,形成了城市迷人的色彩景观。服装艺术有它独具个性化的色彩造型,无声地传播着人类爱美的心声,燃起人们热爱生命、渴望美好生活以及对文化知识、高尚的审美境界的追求的心灵火花。

色彩与工业产品艺术设计,在这个领域内,色彩首先解决的问题不是使色彩绚丽夺目,也不是色彩自身对视觉的协调性问题,而主要的是人们对产品的使用功能需求问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设计下的定义是:“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其目的在于决定产品的正式品质。所谓品质,除外形、表面特征外,更重要的是决定产品结构、功能关系,得到满意的整体。”设计的目标是使人减少劳心、劳力、缩短人与对象的距离,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平衡。因此其色彩是为人的赏心悦目与实用而设计的。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色彩需求划作色彩的人机工学的范围内。比如医疗设备多采用比较淡的白色,其原因在于白色易于稳定和缓解患者的烦躁紧张情绪。重型机械和消防设备,大多采用黄色和红色,目的在于给人们注意信息,警示人们此处危险不宜靠近。再如精密贵重的摄影器材与家用电器,多采用有金属感的银灰色或黑色,原因是这些色彩不易使人产生疲劳,而且还具有高贵、悦目的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改变与提高。日常生活用品人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功能上的满足,而是越来越注重视觉美感的满足,希望两者完美和谐统一。由于更多更新的电器产品不断问世,进入家庭,导致在家庭的同一个空间中有多种造型与色彩的电器产品存在,在审美感知上形成了不和谐因素,所以产品在造型风格与色彩上的统一协调问题,便成为人们选择产品的又一个热点。因此,在市场竞争中,生产厂家在其产品的设计上十分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多样化、风格的一致化。如卫生洁具系列、橱具系列、家电系列、灯具系列等。

色彩与环境艺术。对环境艺术色彩的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与前面所讲的部分有密切关系外,其本身还具有特殊规律可寻。人类创造的景观之外,还包括大自然的色彩,在自然景观中随着时间、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的变化,色彩也随之变化,难以预测。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整体环境色彩美感的营造。如五月是去日本东京观赏樱花盛开的好季节;二月的冬季是去吉林观赏雾凇、去哈尔滨观赏冰灯的好季节。雨季来临时,人们总是想去东北的镜泊湖、贵州的黄果树等地饱尝那山林大瀑布的壮丽景色;若想观看千姿百态的森林植物,还得去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和植物园。这一切丰富多彩的色彩都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使人们在饱赏美妙景色的同时,得到了心灵的愉悦。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那如同“水泥森林”般的城市,更向往功能齐备的智能化的建筑坐落在森林、花园之中,使人们感觉到仿佛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目前人们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加大了对城市进行规划改造的力度,采取诸多措施,建设人造自然景观,如增设融娱乐与观赏为一体的广场;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增植更多的树木;增修假山、运河等。

环境艺术的色彩有别于其它艺术的色彩,其根本在于它有从属性,也就是说它不像其它艺术色彩那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必须依托于环境背景的色彩而存在,特别是景观艺术更讲究整体的和谐的统一性。因而建筑师在作建筑设计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光影的照射、天空及植物等色彩关系作建筑的衬景是否和谐的问题。绿化师在注重植物的品种、色彩、形象的同时,总是首先要考虑种植的位置是否宜于光照,其次便是要考虑作为建筑的衬景、对景、透景及整体天际线的轮廓形象和色彩关系是否搭配协调。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虽然很少受自然光射和气候的影响,有利于设计师在形象与色彩风格上的发挥。但由于受到使用功能上的限制,所以不但在色彩与造型、灯光关系的处理上要十分强调整合性,而且更强调色彩的协调性。另外,在环境色彩的使用上还要特别注重符合使用功能以及心理需求的关系问题,在整体色彩气氛的把握上,避免一味地强调室内各个局部 的色彩美感而忽视色彩的整体性,出现色彩多色相、零乱繁杂等色调不协调的视觉效果。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是否和谐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强调设计风格、提升设计档次、提高设计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旨在启发、引导。不论你是学什么设计专业(特别是环境艺术专业),都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观念,在这一观念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使用者的心理要求、社会习惯、自然特征。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八

一.本课程的渊源

1.色彩理论 2.色彩的属性与表达方式 3.色彩的混合 4.色彩的设计方案 5.流行色与设计色彩的应用。

第一章 色彩的理论

第一节 色彩的物理原理 1 光与色

光:就物理属性而言是一种电池波,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不是所有的光都是色彩,只有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才有色彩,成为可见光。其余波长的电磁波是人眼见不到的,长于780纳米的叫红外线,短于380纳米的叫紫外线。七色光普通过三棱镜是不能再分解的,固称为单色光。

注:纳米是长度单位,就是10v-9米(10亿分之一米),即10v-6毫米(100万分之一毫米)。

光源碰到物体的时候,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剩下的被反射到人的眼睛里,这才使我们看到颜色。

光源色:

所有物体的色彩总是在某种光源下产生的,同时随着光源色以及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其中以光源色的影响最大,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物体色:

每一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吸收.反射或透视的特性。以物体对光的作用而言,大体可分为不透光和透光两种,即透明体和不透明体。

对于不透明的物体,他们的颜色取决于对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色和吸收情况。入股一个物体几乎能反射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吗它就是白色的。如果几乎能吸收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吗该物体是黑色的。固有色:

1.视觉的胜利构成 2.色彩的错觉与幻觉

第二章 色彩属性与表达方法

一.色彩的分类 1.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是指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溶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2.有彩色系

色相是指色彩所呈现出来的面貌,确切地说是依波长来划分色光的相貌。色相是色彩最重要的特征,使之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牛顿将太阳白光分解后以后产生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光头尾相接,想成一个圆环,并定名为色环,以后人们称为牛顿色环。

一.色的混合 1.三原色

所谓的三原色,就是说着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有这三色是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或三基色)。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蓝紫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青(湖蓝)。

色光混合变亮,被称为加色混合 颜料混合变暗,被称为减色混合。2.加色混合

从物理光学实验中得出:红.绿.蓝(蓝紫)三种色光是其他色光无法混合而得的。而这三种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的混合几乎可以得出自然界所有的颜色。所以红.绿.蓝(蓝紫)是加色混合最理想的色光三原色。

加色混合可得出: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紫光=品红光;蓝紫光+绿光=青光;红光+绿光+蓝紫光=白光。

趋近色料混合种类愈多,白光中备件去吸收光愈多,相应的反射光量也愈少,最后将于黑浊色。这就是减色混合。

二.空间的混合

1.凡互补色关系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

1.仅看色彩丰富,眼看色调统一

2.色彩有颤动感.闪烁敢,适于表现光感

3.如果变化各种色彩的比例,少套色可以得到多套色的效果 三.色彩推移 明度推移

色相推移是指色彩通过连续的逐渐变化,从某一色相推移到另一色相。纯度推移

纯度推移是指某一纯色向无彩色逐渐变化造成的色彩构成。冷暖推移

冷色极限为蓝,暖色极限为红.橙.黄等。可以选用中性色为中介色进行推移构成,中介色也可以选用与冷暖极限色同明度的中性灰色或金属色。

第四章 色彩的色及方法

色相对比是利用个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1.邻近色

明度对比是色彩敏感程度的对比,也称色彩的黑白度对比。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总要的因素,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表现。

如果用黑色和白色按等差比例相混合建立一个9的等级的明度色标。根据明度色标可以划分为3个明度基调,1为最深,9为最亮。低明度调(暗调)具有沉着.厚重.强硬.压抑的特点;中明度掉具有柔和.含蓄.明确.庄重的特点;高明度调具有明亮.兴奋.高雅.柔美的特点。

纯度对比是指因纯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是指教饱和的纯色与含有黑.白.灰的浊色的对比。纯色对比可以是纯色与含灰的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各种不同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各种不同色彩倾向的灰色间的对比,还可以是纯色之间的对比。

我们把一个纯色和一个同明度的无彩色灰色按等差比例相融合,建立一个9个等级的纯度色标,并根据纯度色标,可以划分为3个纯度基调,1为最低,9为最纯。

纯度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彩的纯度差别跨度的大小,与明度对比为构成的色调相似,我们暗色界分为。

纯度若对比(低彩对比)纯度中对比(中彩对比)纯度强对比(高彩对比)艳灰对比(1)纯度若对比(底彩对比)

——是指村纯度间隔3级以内的对比。(2)纯度中对比(中彩对比)

——是指纯度差间隔4.5级的对比,纯度中对比具有温和.稳重.沉静.文雅等特点,但由于视觉力度不太高,容易缺乏生气。(3)纯度强对比(高彩对比)

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成为冷暖对比。

从色彩心理来考虑,我们把红.橙.黄成为暖色,把橙色成为暖极;把绿.青.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成为冷极。

在五彩色系中,吧白色成为冷极,把黑色称为暖极。五.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是指各种色彩在构图中占据量的对比,这是数量的多与少.面积的大与小的对比。色彩感觉与面积对比关系很大,同一组色,面积大小不同,给人的感觉不同。

第二节 色彩的调和和构成

虽有色彩调和的结果都要归结为调和。色彩调和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统一的组织在一起,能使人心情愉快.喜欢.满足等的色彩组合就是色彩的调和。

纯度统调调和就是在对比色各方混入同明度.不同量的灰色。是原来的个对比色在保持明度对比的情况下,纯度相互靠近。二.面积调和构成(比例调和构成)

他通过对比色之间积增打或缩小来调节色彩对比的强弱,并得到一种色.量的平衡与稳定的效果。

德国色彩学家歌德认为色彩和谐对对比双方成为一种相互烘托的有机整体时的面积与色彩的明度有关。他为纯色定下的明度数字比例如下:

秩序调和是对比强烈的色彩可采用等差.渐变等有序的.有规则的交替出现,是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方法有叫色彩渐变。

秩序调和构成包括:色相秩序构成.,明度秩序构成.纯度秩序构成。(1)色相秩序构成

为了协调和缓冲色彩的去强烈对比关系,在色彩构成时,可采用间隔的方法。即在对比色之间插入与各方都不发生厉害关系的无彩色系黑.灰.白或金.银光泽色,或作底色或用作勾勒外轮廓,从而使其色彩边缘因对比引起的尖锐矛盾被缓冲。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九

绪论

色彩构成,是读者熟悉的名字,关于它的起源、创始人、以及何时来到我国等等,很多书已介绍过了。本书原想策划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比较前卫的名字,但仔细推敲认为这名字朴实、通俗、便于理解,以沿用为好,当然书中丰富翔实的新内容已赋予“老名字”以新的生命了。

跨入21世纪,面对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艺术设计领域的教学创新已成必然之势。这就要求艺术设计及绘画创作人员,跟上时代步伐,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与时代、科技、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联系更紧密,要求艺术教育必须推出新的教学法。

本书的宗旨就是要解决你的困惑与无奈,它将揭开色彩奥秘,以及如何教,怎样学等问题。还将紧贴时代,根据科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要素及综合国内外教学方法,对色彩科学规律和艺术规律以全新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并侧重于推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色彩综合训练法的研究新成果,即新的色彩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包括其它艺术设计)色彩的审美意识,掌握灵活地运用色彩美的规律,最终达到赋有个性化地创造色彩美。

提高学生对色彩学与设计色彩美学的认识,使之从广度与高度上掌握色彩语言,是本书的宗旨之一。通常我们把色彩学作为从事视觉形象即艺术设计及绘画创作人员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我国,目前以培养艺术设计、绘画美术类方向为主的院校,基本上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色彩学教学的两大体系。从国内艺术教育的状况看,学生在入学前的高中美术班或各种考前美术学习辅导班中,有过写实性的绘画色彩能力训练的经历,但很少涉及到科学地系统地色彩学理论的学习。学生入学后,分别按绘画类视觉造型艺术学科如国、版、油、雕等专业,以及艺术设计类学科如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动画、多媒体、陶艺设计、装饰设计等两个方向进行专门的培养,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色彩学教学体系,在两大学科中独立发展。当然对于艺术设计类的学生或许有些偏得,毕竟有过绘画写实性表现的色彩训练经历。而对于那些纯视觉艺术造型类的学生则不然,因为国内多数院校的绘画类学科,在色彩教学上很少是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色彩光学理论,也就是说色彩的本质对于这部分人几乎是一个盲区,以致这些人只能被动地靠观察生活、感悟性、视觉经验进行色彩艺术积累与创作,其作品大多呈现出有统一的光源规律、以素描关系作支撑、过于协调的色彩气氛、以写实性表现手段为主、以观念性或文学性强等绘画语言占主流的艺术特点。而真正意义上的视觉造型艺术,即以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以抽象形态符号为艺术表现力的造型艺术为数极少。科学的色彩光学理论体系即色彩构成学,虽然引入我国艺术教学中已近二十年了,对色彩教学的改革、色彩应用及色彩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也存在某些弊端。最为突出的是形成了极端理性化、概念化、千篇一律的色彩训练模式。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对色彩美学教育普及滞后的问题。在较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下,对色彩美学理论体系以及色立体概念,甚至包括艺术院校所教的色彩构成课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已在相当于高中的各类职业艺术学校中完成了。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公民,也都曾在学习的经历过程中,受到过这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他们对色彩这种特殊语言的认识与理解、对色彩美学方面的修养、对色彩美的规律的应用以及配色能力是非常普及的。不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工矿、农庄,那充满个性而又和谐的色彩美景随处可见。那些琳琅满目的高楼大厦、大街小巷里,秩序井然的灯饰、路牌、广告、门面以至于日常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等,大都充满色彩完美和谐的魅力,使人为之陶醉。然而,我们看到的这些美景不全是受过艺术专业训练的设计师的作品。这表明在那里“色彩文化”修养的普及程度是相当高的。实话说,他们对色彩美学教育的普及至少要比我们早几十年。由于环境艺术领域要比其它设计领域所涉及的方面广,在设计中更要求有整体理念,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包括其它艺术设计),对色彩美学的掌握更应深入、全面。

本书的另一个宗旨是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能真正掌握综合色彩美的规律。在这方面的教学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将符合色彩光学规律色彩因素的单项配色实践,与创造色彩的和谐、综合美,两者相混淆。色彩学要解决的是创造个性化的色彩综合美,是将符合艺术规律的色彩组合,应用于我们的设计实践作品中去。而对色彩美学的掌握以及色彩综合创作水平的提高,则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正确色彩训练的途径,大胆探索、研究、创新,去不断丰富它、完善它。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面临主题的设定、市场的调研、形象色彩、创意组织等诸多因素,平时的单一性的色彩训练方式,很难适应综合创意的高强度的需要,符合自然光学色彩原理的色彩组织并不都是符合美的规律,而符合色彩美的规律的色彩组织却是百分之百地符合自然光学色彩原理。我们所追求的是主旋律色彩与设计主题的统一;色彩选择与形式的统一;色彩空间与构成韵律的统一。这些综合因素,都应作为色彩教学以及创意设计的主导,按照色彩美学与艺术规律进行色彩基础训练,并将明度、纯度、色相、自然光学的色彩原理、配色协调规律等诸多构成色彩美的因素,自然地融入综合色彩和谐美之中。这是本书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包括其它艺术设计)来说,真正掌握综合的色彩运用以及创造色彩美的能力,步入社会后,在设计实践中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人才,本书的指导意义尤其值得重视。作者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色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力求既解决艺术创作的本质问题,又从教学的角度求得基础与设计之间的转换。提高学生创造色彩综合美的能力,应用于设计实践,创造出新的富于个性的色彩美。本书将在色彩教学的后两阶段中,对色彩本质规律,侧重展开讲解,并推出实现色彩调和论的色彩综合训练新方法。

本书不仅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对其它视觉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样也具有非凡的意义。本书将成为你掌握色彩美的规律,学会运用色彩美、具备创造色彩美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第一章 色彩学研究的结构体系

色彩学是学习视觉艺术的必修课。色彩学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广泛。环境艺术色彩学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它不仅涉及社会、历史、科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与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等姊妹艺术关系也极为密切。从色彩视觉现象的角度上说,其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自然物理光学、人类视觉的生物学、颜色视觉以及适应色素与颜料物理化学特性等。从色彩应用的纵向角度上说,它伴随人类产生、进化、发展的全过程,从横向上来看,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每个领域的进步都离不开“色彩”这种特殊的信息语言。有人曾这样比喻:色彩是物质世界乃至宇宙的外衣,有物质的存在就有色彩的存在。在人造光源未被发明以前,由于人类生理的进化存在特殊性,所以导致人类只能通过日光(可视光波)在380~780mm的区域内,才能看到自然界之中的大部分物质与色彩现象。然而人类却通过视觉传递的色彩信息,开发并利用色彩这一特殊语言创造了人类文明。对色彩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站在这一高度去认识色彩学,有助于我们提高整体综合观念,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熟悉色彩的心理作用,认识色彩的特点、性质,以至有效运用色彩的表现力、服务于色彩的整体设计。现就环境艺术设计有关的几个主要色彩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供学习参考。

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三个结构体系,一是人类生活经验及色彩应用的各方面构筑的结构体系:色彩文化史、地域文化色彩、宗教文化色彩、民俗学中的色彩等。二是从色彩美学的角度研究构筑的结构体系: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色彩与社会、色彩与自然、色彩与艺术等。三是色彩科学原理上构筑的结构体系:色彩光的构成艺术、人类创造的造型视觉色彩艺术、自然界物质色彩艺术规律等。

第一节 生活经验与色彩应用构筑的结构体系

色彩对人的心理作用,来源于人的生活经验。人对色彩的反映是普遍的,色彩的象征性也是非常鲜明的,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与民族喜欢的色彩不同,色彩的忌讳也不同。

一、色彩文化史

对于人类生存来说,色彩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其价值体现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以红色为例(其它色彩也各有不同特性),它被认为是一种色彩名称,准确地说,其实它是可视光波波长在640~750mm范围内的暖色光源的统称。由于它在可视光谱中光波最长,并且位于可视光谱的极限附近,所以它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并产生兴奋、激动、紧张感。红色,英文名red,其含义是紧张的、炽热的、流血的、暴力的、喜庆的。另外,因为红色能导热,给人以温暖感,所以人们称其为暖色。它赋有生命力、充实、饱满、成熟,以及男性的主动、刚强、有力。中国古时候有“红男绿女”之说,在《周礼·考工记》中有:“五方正色,南方谓之赤”之说,大概是因为中午正南方向的太阳照射的角度,给人们带来温暖的缘故。在中国封建社会统制严格时期的建筑中,所使用的色彩有非常严格地规定。宫廷建筑以红墙金顶为主色,而民宅却被禁止使用红色,只能是白墙黑瓦顶。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红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赋予它各种不同的特殊含义。因为人类的血是红色的;燃烧的火是红色的;不但象征着生命而且还常常使人联想起战争、流血、受伤、火灾、恐怖、危险等,所以人们把红色作为令人注目的警示信号。在西方人类文明中,红色常是天主教的象征,称红衣主教,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另外,在西方的许多建筑中经常采用红色坡屋顶与红色墙壁,这些已被作为民族文化留存下来。

在中外许多文学、戏剧艺术作品中,巧妙地运用红色的象征意义,直接或间接地给人们传递情感信息,以此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家们善于并重视色彩语言的运用,常使用这一艺术表现手段,以色彩形象凝聚成艺术表现力,去感染读者。很多文艺作品用红色或与红色相关的事物命名。如《红楼梦》、《红日》、《红与黑》、《红磨坊》、《红裙子》、《红杏》、《红梅赞》、《红灯记》、《红高粱》、《红色娘子军》等诸多作品,均是将色彩形象化,以此传达作品的主题内涵。既强化了人物或事物,使环境及背景的描写突出了主题色彩,间接地丰富主题,也使主题更具生命力。有些事物是以红色直接或间接作为主体,如“红梅”、“红区”、“红军”、“红山文化”、“红旗渠”、“红色警戒线”、“红领巾”、“红十字会”、“建筑红线”、“规划红线”等,强化了红色的寓意和特征,又赋予色彩特殊内涵,利用色彩语言将场所、地点形象化、情节化。另外,色彩还具有划分区域、警示、提示等实用功能。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规划和交通运输以及电器设计中,红色有其特殊的指定。城市规划图中,以红色作为标记的一般是指市政机关和公益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在厂区、工业建筑内,表面涂有赫色油漆的管道,一般是指高温蒸汽排放管道、氢气管道或消防用水管道。红色一般是用于消防、停止、危险、禁止、报警、警戒等功能的标志。

二、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地域的人对色彩的认识也不同。赤色与黄色在我们民族传统的色彩语言中,是幸福、庄严、神圣的代名词。结婚、新年庆典等喜事活动都离不开它。许多国家的人习惯这样理解色彩:金色、黄色表示名誉和忠诚;银色或白色表示信任和纯真;绿色表示青春与希望;青色表示尊敬和诚实;橙色表示努力与忍耐;赤红表示勇敢与热心;黑色则表示悲哀与后悔。

在对168个国家的国旗颜色进行分析时发现,43%的国家选用了绿色,以它来象征蓬勃向上的无限生命力,象征着满怀信心,象征着绿色的良田和草原以及茂密的森林。穆斯林国家把绿色作为吉祥的色彩,这可能是与那些国家大多地处茫茫沙漠,多旱少雨,所以渴望绿洲有关。其中40%国家选用了黄色,以这种颜色来象征显赫的权利,象征着辉煌光明与胜利,象征丰富的资源。有些岛屿国家选用黄色,与茫茫的大海成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岛国的特点。非洲国家选用黑色是因为绝大多数为黑种人,黑色象征勇敢、顽强,显示了民族的力量。(如图)

三、色彩与宗教信仰

宗教活动在世界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它们的各种戒律或信仰几乎就像圣旨,色彩也就成为感情圣书。世界各地由宗教而来的色彩象征都具有权威性。如:佛教的金色(西天超脱之色),基督教的赤色(是圣灵降临节的色彩,圣血的象征),回教徒的神圣色彩则是绿色(永恒的乐园)。(如图)

四、色彩与风俗习惯

由风俗习惯形成的色彩概念是比较牢固的,有些是历史上约定成俗,还有些是统治阶层硬性规定的,原因也是相当复杂的。中国历史上的秦朝统治时期,崇尚黑色。但到了汉文帝时代,黄色取代了黑色的地位,一直到明清时期,黄色被统治阶层使用了近几千年,成为最高权利的象征。唐朝以前民间的建筑,普遍以黑瓦、白墙为主。就中国的民族建筑色彩而言,中华民族最喜爱的是热烈的富丽的庄严的色彩。唐朝以后的传统建筑,多采用绿色的琉璃瓦、大面积的橙黄色或砖红色的墙面、朱红色的油漆柱、青石板的台阶、汉白玉的浮雕、兰色或纯青绿色为主色调的彩绘廊檐等表现方式。其色彩之间既相互呼应又各具特色,极为精致典雅,富有典型的民族色彩,洋溢着十足的东方色彩气息,突出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特点。(如图)

第二节 色彩美学研究构筑的结构体系

红色本来是作为日光投到物体上的反射光,是一种并不复杂的光学的物理现象。历经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红色在使用上已不再是单纯的色彩中的红色属性的概念,加上人的情感和社会功效之后,已变得十分复杂化。总体上说,就色彩的自然科学属性而言,我们客观的将它的原理与视觉规律直接总结出来,作为认识和掌握色彩学的一个部分,这并非难事。但要全面的系统的了解掌握色彩学的全部,并能应用于当今设计之中,作为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色彩艺术的高度去研究,就并非易事了。在学习方法上必须有一个宏观的概念,研究过程应是在一个结构体系上,在思路非常清晰的状态下,分类进行系统研究。紧紧掌握色彩的艺术规律和自然规律,最终体现在作品中的色彩关系,应该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笔者认为,就目前色彩学及色彩教学的研究体系而言,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有利于色彩艺术创造、设计的综合性新教学体系,为色彩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创造出新的色彩综合训练方法,以使更多的人提高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一、色彩与艺术心理

我们还以红色为例,做一个服装色彩应用的实验。假设用一套设计精美、情调浪漫飘逸的时尚夏装套裙作为确定的不变条件,但可变的因素是环境条件。如果说我们将它穿在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与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出现在不同的场所,那么给人的视觉效果、心理感受、关注的焦点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魅力,都会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红色夏季套装设计的效果图在平面空间上展示,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红色主调构成搭配的是否和谐,有没有色彩美感。其次要看服装设计的款式是否有独创性,即创意是否有时尚性、流行性、文化性、严谨性;造型是否有很强的节奏感以及线条是否流畅;工艺选择是否合理。整体概括而不简单,精巧细腻而不繁琐,设计的恰到好处!好比审视一幅独立绘画作品一样,一丝不苟。同时还要预想将它穿在身上后的效果。在平面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件完整的平面设计作品固然是形、色、结构及表现多种构成要素的集合,然而当其映入欣赏者眼帘的第一瞬间,却是色彩配合的效果。即使是同一图形结构的作品,由于配色不同,其效果大相径庭,色彩决定着设计作品的效果与成败。

如果将同样红色套装穿在专业模特身上,在t型服装展示台上做表演。此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红色套装就不仅是立体的、流动的、多维的完美体态的形象,而且还是活灵活现的有生命有情感色彩的成熟女性综合美的展示。模特们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在引人注目的追光灯照射下,迈着能充分体现形体美的模特步伐轻盈登场,这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并非仅是服装本身,而更多关注的是人与服装完美统一的综合美感。模特的表演目的是将女性特有的气质、优雅的表情、独特的曲线美感,通过服装、配饰以及富有协调性的动感充分体现出来。此刻的人们对服装的评价是综合的,除了服装以外,其中还包含许多要素。从专业的角度上,是对服装款式设计美感的欣赏。通过多角度的动态展示,能反应出工艺技术上的问题。这时我们说色彩只是设计语言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是决定性的。

身着红色套裙的中年妇女正在百货商场里疯狂购物。在许多人的审美意识中,认为红色服装只有穿在青春少女身上才协调。而这位中年妇女的着装似乎有些不和谐因素,但这恰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扩大人们对此情景的想象空间。想象她对生活充满热爱、积极向上,与人际交往处事中都充满着年轻人般的活力,性格爽朗、梗直、不拘细节、善于交往、与人和善、气度非凡可以与男性媲美„„这些联想,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幽默滑稽的戏剧舞台上,男扮女装的“丑星”身穿红色套裙正在幽默地表演着。观众的注意力很自然的会被荒诞的剧情、有讽刺幽默感的衣着以及演员精彩的表演所吸引。此时观众不会去挑剔红色套裙的自身美感价值。这里的色彩与环境是不和谐的搭配,而这种不和的色彩谐美,反倒促成了荒诞喜剧的艺术完美。因为一反常态,寻求生活中不和谐因素,使之成为合理的不和谐,组成幽默剧,以此表达某种意义。这正是幽默喜剧的特点,也是创作幽默喜剧独有的创作规律和艺术表现手段之一。

通过以上红色服装的应用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一样的红色,同样款式的服装,用在不同的目的的需要,出现在不同的环境、地点、场所,穿在不同人身上,其色彩应用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是作为视觉艺术美感为主体身份,但众多方面是作为陪衬或附属作用身份的。或者说,是视觉色彩美感与其它因素的美相融,共同创造了用于不同种功能的多元化艺术美。也可以这样说,在我们生活中所有色彩应用的艺术创作活动(包括大自然的色彩),倘若色彩以独立的艺术主体出现,仅局限在色光现象中(何况光也是有形的),作为目的性很强的色彩构成艺术规律展现出来,那便是极为少见的。所以说大多数与色彩相关的视觉艺术的创作活动,色彩都是作为视觉艺术主体中的一部分,或多或少的与其它视觉因素综合构成,共同来完成或达到视觉艺术最终的目的。由此也得出一个结论:色彩作为一种人类视觉生理上的现象,用自然光学和生物学的理论,是可以解释清楚的。若是色彩为人所用,参与了人类社会意识和创造,作为色彩文化现象解释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人类还没有从光学理论的高度上认识色彩现象之前,人类对色彩应用即色彩文化就已形成了艺术创作。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色彩作为人类最原始的信息识别系统,在政治、文化艺术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并成为相互交流或应用功能的特殊语言。随着时代科技、文化的发展,色彩学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大。可以说色彩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学、人类文化学等多种学科并存基础之上的,它已形成了与其它学科领域相互交融,错综复杂的色彩文化学的庞大结构体系。学习色彩,并能自如地运用于创作设计中,不只是单纯的解决色彩搭配、视觉美感的技术性问题,而是如何提高全面修养以及色彩艺术综合创造能力的本质问题。

二、色彩与自然宇宙

光与色彩现象是宇宙物质存在形式。人类进化形成之后,为人识别的可视光区也随之产生,色彩现象也因此闯入人类的生活。色彩现象是宇宙的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人类所研究的色彩范围不能游离于宇宙之外,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人类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直到创建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学体系,色彩是宇宙间人类进化、走向文明所不可缺少的特殊信息语言,它以特殊的物质形式存在。(如图)

三、色彩与社会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色彩学体系。色彩除了视觉方面传达着美感信息之外,在人的心理情感、时代特征、宗教信仰、地域风俗以及民族文化等诸多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意义上给人以精神依托。可以说,客观视觉上的色彩充满了社会时代的内涵,更具有社会象征意义。美国有位色彩学家曾说过,人有自我与环境相调和,随流行的要求。这正是色彩在人心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世界流行色协会,每年都要根据有关色彩的信息和情报,对流行色进行预测,并颁布将要流行的一套主色系列。其主要目的是对冷暖、纯度、明度作周期性变化,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总体不变的前提下,也不排除因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而受到影响。如世界性的奥运会、全球性的环保宣言等一些对人类进步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活动中,所用过的标志色、吉祥物色,这些信息识别色彩都可能成为一段时期的社会流行色彩。色彩因社会历史的演变而更新,已成为识别时代特征的重要信息。就服装色彩的时代特征来说,在50~60年代,由于人们受传统礼仪的影响较深,服装的色彩与款式均以深灰色、黑色系列的西装为正统。到了80年代末,牛仔裤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体现了人们向往自由、创新、开拓的精神,因此借用了牛仔装青色系列来象征时代的风尚。到了90年代,信息的发达、网络化发展,给社会的经济、文化与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使服装的着色随之丰富起来,红、黄、蓝、绿等多种色彩与款式的休闲装、时装逐步成为时代风尚。21世纪,不论是服装的款式,还是流行的色彩,其主要特点是更加突出个性化、职业化。

第三节 从色彩科学原理上构筑的结构体系

一、色彩与光的构成艺术?

水是生命之源,同样,光也是生命之源,没有光,人类将无法生存,“光合作用”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从古至今,光伴随着人类生活,光的开发与应用使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今天,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如今的世界是绚丽斑斓、五彩缤纷的色光世界。人类之初,自然光以种种形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唤起人们对光的意识。如太阳从地平线冉冉生起的时候;夕阳染红了山峦、浮云的时候,以及雨后的彩虹、暴雨中的闪电、燃烧中的烈火、夜晚漫天的星斗等等,这些充满神秘、庄严、浪漫、壮观的大自然景色,无不使人从心底里为之感动,激发人类的情感,启迪人类的智慧,开拓人类的创造。(如图)

古时候人们懂得了火的颜色与形态能激起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效果后,便用于祭祀、宗教仪式等活动。在教堂的室内设计上,多采用彩色玻璃镶嵌的方式,通过阳光的照射,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梦幻般的效果。建筑师和景观艺术大师们利用光的投影,创造出了许多神奇的色光变换的艺术作品。(如图)

除了大自然中的自然属性的光源之外,自从人类发明了火药、电灯之后,各种人造色光也相继被发明。烟花、礼花、节日彩灯、霓虹灯、以及现代化的数控灯、激光灯等不同光源体带来的光照色彩效果,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并给夜晚增添无限生机,同时也促进了色光构成艺术的兴起与发展。自19世纪末至今,光的艺术经过了她的摇篮期、成熟期和鼎盛期。21世纪的艺术家们将光的高科技与多种材料相结合,将电视艺术、计算机、平面构成艺术、电子学等高科技融入到光的艺术作品中。以创造性的赋予神奇力的表现手法,利用光艺术动态色彩产生的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创作出奇异的色光艺术,使漆黑的夜晚成为五光四射、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和喜悦。因此说,光的艺术是色彩艺术的延伸与扩展,同时也开拓了色彩学的研究领域,并且将成为新的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见图)

二、自然界物质色彩艺术规律?

色彩是一种透光率的不同和反射率的不同的光波反射原理,随着光源、色差、角度、投射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被投射的物质与显现在人眼前的物质,表面的视觉也不尽相同,这是自然色光的反射现象,是物理光学现象。人是特殊动物,他的透明眼球体能识别有色光区的极其丰富变化的色彩。人们借助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此说,色彩是光刺激人的眼睛所产生的视觉现象。同样距离的物体,因冷暖色的不同,给人的视觉感应也不同,能造成前进感、后退感等视距错觉;形状大小相同的物体,因色彩的明度不同,在视觉上也会产生大小不同的错觉,这些都是色彩的视觉机能所致。

大自然是由矿物资、植物、动物、水和气体组合构成的。这些物质,有机的或无机的即生命存在的各种形式,由于受到太阳光的照射,经过数千年大自然物理风化,其形状、内在结构以及色彩都有相对稳定的存在形式。随着季节和阳光的变化,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五彩缤纷的美丽景象。人类经过技术手段在相对稳定的矿物质和动植物中,比照有色光区中的七色光源,提纯出了特殊物质,研磨成粉沫,制成浆状,作为颜料物质,并使之涂刷、固化、混合在各种人造材料上,应用于人类生活之中。颜料成为艺术家、设计家和各行业生产加工的重要原料之一。由于原料使用的性能不同、所以提取的方式、化学的成份、物质的结构也就不同,以致颜料构成的成份各不相同。颜料的种类繁多,有水性的,半水性的,油性的,粉沫状的、颗粒状的,膏状的等等。对于颜料即物质色特性的研究,成为加工颜料工艺技术和应用色彩、研究色彩学的组成部分。

色彩是由明度、纯度、色相三要素构成,将色彩这三种属性用科学的立体方式表达,被称为色立体。由于色立体能够客观、准确地将色彩的属性表现出来,所以在色彩学的研究上,它已成为包罗万象的色彩户口薄。单一色相的各种色彩不仅可以在色立体中直接得到,而且复杂难辨的混色、浊色等按照色彩三属性,通过光谱测定,在色立体的量化数据中也均能找到依据,并通过量的调配而得到。当然,就物质色的调配而言,不如光谱测定的那样有绝对的准确性,但在理论上说,色立体以及色彩表现法却是色彩标准化应用的唯一可行方法,这也成为色彩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建立于色立体科学理论体系下的色彩调和论,就是指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中,如何能使色彩的搭配、组合达到完美和谐,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便是色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与难点问题,同时也是所有关注和研究色彩学专家永恒的主题。在这方面,本书将推出新的教研成果并重点对综合色彩调和训练方法作更完整的阐述。

三、从色彩的视觉艺术来研究色彩学

有这样的比喻: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其含义是指人的大脑思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资料来源于视觉,也就是说视知觉在视、听、嗅、触、味五觉中,是最重要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视觉活动自身是有思维的,如视觉思维的完形思维等。视觉不仅是生理与心理的知觉,而且是创造力的根源,是高级审美感官。人们通过视觉传递,经大脑记忆库中的信息综合判定后,便产生了新的动机,从而支配和控制人的情感与行为。然而,视觉对所有事物存在形式的感知,都是通过形象符号与色彩的组合形式,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获得的。首先映入欣赏者眼帘的是光与色彩,其次才是物体的形象和材质,所谓“远看颜色近看花”。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属外在表面现象,多偏重于感性认识。相比较而言,物体形象则是内在的、本质的,故多偏重于理性认识,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除了想象中的色彩概念以外,视觉色彩不可能游离于物体形象而独立存在。以视觉传达为主导的诸多艺术门类中,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第一要素,倍受艺术家和设计家们的重视,有些色彩的选择和名称已成为视觉艺术作品的主导,成为某些企业的标志,如中国电信的蓝色、邮政的绿色等,色彩以它独特的视觉魅力,成为企业形象整体策划、产品营销无声的广告。

色彩应用于平面视觉艺术领域中,其色彩的高效能运用表现得最突出。如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设计语言,即以鲜明的色彩语言和简洁的形象,构成以色彩为主导的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整体形象凝聚成艺术表现力,体现内涵精神,感染、吸引欣赏者。(如图)

色彩与造型艺术,在色彩与形象艺术表现上,艺术家都是以独特的个性化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高超娴熟的技艺,充分表现了艺术的内涵。不论是用何种艺术形式以及选用何种不同材料,都体现了个性化的风格。为了突出艺术主题,在造型艺术作品中,色彩成为艺术家通过在其作品中的运用来宣泄情感、表达主题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同时注重对色彩语言的气氛营造与形象完美统一。如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塞尚的作品《》(如图)。

色彩与服装艺术,如果说建筑是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缩影,是城市舞台中的主要道具及背景,那么服装各异的人在剧中就应该是扮演着主要演员的角色。服装艺术是以人为载体,通过服装及配饰能比较充分体现出人的身份、体态以及职业与文化修养,同时也能反映出其特征及内在气质。同时人车的流动,时间场所、环境的变换,成为城市躯体中流动的血液,充满生机。可以想象,几百万人口集中生活在有限的几十平方公里的建筑高密度的城市里,服装色彩各异的人们或许漫步在街头、绿地、广场,或许在商场、酒店、舞厅、办公室,或在行驶中的公交车、私家车中,几百万个移动的色彩以不同的频率、速度在流动、交汇,成为流动的景观,在阳光和室内灯光的照射下,与静止的建筑、四季变化的绿色景观遥相呼应,形成了城市迷人的色彩景观。服装艺术有它独具个性化的色彩造型,无声地传播着人类爱美的心声,燃起人们热爱生命、渴望美好生活以及对文化知识、高尚的审美境界的追求的心灵火花。(如图)色彩与工业产品艺术设计,在这个领域内,色彩首先解决的问题不是使色彩绚丽夺目,也不是色彩自身对视觉的协调性问题,而主要的是人们对产品的使用功能需求问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设计下的定义是:“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其目的在于决定产品的正式品质。所谓品质,除外形、表面特征外,更重要的是决定产品结构、功能关系,得到满意的整体。”设计的目标是使人减少劳心、劳力、缩短人与对象的距离,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平衡。因此其色彩是为人的赏心悦目与实用而设计的。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色彩需求划作色彩的人机工学的范围内。比如(如图)医疗设备多采用比较淡的白色,其原因在于白色易于稳定和缓解患者的烦躁紧张情绪。重型机械和消防设备,大多采用黄色和红色,目的在于给人们注意信息,警示人们此处危险不宜靠近。再如精密贵重的摄影器材与家用电器,多采用有金属感的银灰色或黑色,原因是这些色彩不易使人产生疲劳,而且还具有高贵、悦目的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改变与提高。日常生活用品人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功能上的满足,而是越来越注重视觉美感的满足,希望两者完美和谐统一。由于更多更新的电器产品不断问世,进入家庭,导致在家庭的同一个空间中有多种造型与色彩的电器产品存在,在审美感知上形成了不和谐因素,所以产品在造型风格与色彩上的统一协调问题,便成为人们选择产品的又一个热点。因此,在市场竞争中,生产厂家在其产品的设计上十分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多样化、风格的一致化。(如图)如卫生洁具系列、橱具系列、家电系列、灯具系列等。

色彩与环境艺术。对环境艺术色彩的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与前面所讲的部分有密切关系外,其本身还具有特殊规律可寻。人类创造的景观之外,还包括大自然的色彩,在自然景观中随着时间、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的变化,色彩也随之变化,难以预测。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整体环境色彩美感的营造。如五月是去日本东京观赏樱花盛开的好季节;二月的冬季是去吉林观赏雾凇、去哈尔滨观赏冰灯的好季节。雨季来临时,人们总是想去东北的镜泊湖、贵州的黄果树等地饱尝那山林大瀑布的壮丽景色;若想观看千姿百态的森林植物,还得去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和植物园。这一切丰富多彩的色彩都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使人们在饱赏美妙景色的同时,得到了心灵的愉悦。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那如同“水泥森林”般的城市,更向往功能齐备的智能化的建筑坐落在森林、花园之中,使人们感觉到仿佛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目前人们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加大了对城市进行规划改造的力度,采取诸多措施,建设人造自然景观,如增设融娱乐与观赏为一体的广场;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增植更多的树木;增修假山、运河等。

环境艺术的色彩有别于其它艺术的色彩,其根本在于它有从属性,也就是说它不像其它艺术色彩那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必须依托于环境背景的色彩而存在,特别是景观艺术更讲究整体的和谐的统一性。因而建筑师在作建筑设计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光影的照射、天空及植物等色彩关系作建筑的衬景是否和谐的问题。绿化师在注重植物的品种、色彩、形象的同时,总是首先要考虑种植的位置是否宜于光照,其次便是要考虑作为建筑的衬景、对景、透景及整体天际线的轮廓形象和色彩关系是否搭配协调。(如图)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虽然很少受自然光射和气候的影响,有利于设计师在形象与色彩风格上的发挥。但由于受到使用功能上的限制,所以不但在色彩与造型、灯光关系的处理上要十分强调整合性,而且更强调色彩的协调性。另外,在环境色彩的使用上还要特别注重符合使用功能以及心理需求的关系问题,在整体色彩气氛的把握上,避免一味地强调室内各个局部的色彩美感而忽视色彩的整体性,出现色彩多色相、零乱繁杂等色调不协调的视觉效果。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是否和谐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强调设计风格、提升设计档次、提高设计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图)

综上所述,旨在启发、引导。不论你是学什么设计专业(特别是环境艺术专业),都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观念,在这一观念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使用者的心理要求、社会习惯、自然特征。

第二章 色彩基本原理

在进行色彩综合训练法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色彩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光与色

我们已经讲到,人们只有凭借着光才能看到物体的形状、色彩,有了光才有了人的色彩感觉,从而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此,色就是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就是物体色。各种物体由于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质感差别等,所以其均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光的特性,而它所反射的色光即是该物体的固有色。

第二节 色彩基本语言

1、三原色:倘若我们将色彩加以分类的话,那么色彩大致上就可以分为无彩色与有彩色两大系列。黑白灰为无彩色,除此之外的任何色彩都为有彩色。其中红、黄、蓝是最基本的颜色,被称为三原色。三原色是其它色彩所调配不出来的,而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比例调配出来。

2、色彩三要素:有彩色系列的色彩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蒙赛尔色立体及其它色立体均是由色彩三要素构成的,色彩的三要素是色彩的基本语言,认识与了解色彩三要素,对认识和运用色彩美是极为重要的。

色相:色相就是色彩的相貌,是色彩之间相互区别的名称,如红、橙、黄、绿、蓝、紫等。将上述的单色按光谱顺序环形配列,便形成了色相环。

明度: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度,也称亮度、深浅度等。每一种色彩都有各自不同的明度,如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均属中间明度等。同时明度与配色的基本规律是:任何颜色如果加白,其明度就越亮,如果加黑,其明度则越暗。

纯度:纯度就是色彩的鲜艳度,也叫彩度、饱和度。无色彩的黑白灰纯度为零。在色环上,纯度最高的是三原色(红、黄、蓝),其次是三间色(橙、绿、紫),再其次为复色。而在同一色相中,纯度最高的是该色的纯色,而随着渐次加入无彩色,其纯度则逐渐降低。

第三节 色彩的基本概念

1、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相互混合,混合后构成的新的颜色叫混合色。色光(光源色)混合为加光混合,色彩越加越亮;物料色(广告色等)混合为减光混合,色彩越加越暗。

2、间色与复色:间色就是三原色中任意两色相混合得到的第二次色,即橙、绿、紫色。复色就是间色与原色相混,或间色与间色相混得到的第三次色,其中也包括一种原色与黑色或灰色相调和所得到的带有色相的灰色。物料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二原色之间相混得出间色为橙、绿、紫,间色之间或间色与原色再次混合得出的是复色,如红橙、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等。如果再将原色、间色和复色相互混合,则可以调配出无数种色彩。

3、色彩的和谐

4、色彩的对比

5、色调的转换

第三章 综合性色彩构成配色法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色彩构成是继全面的绘画性色彩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系统、完整认识色彩的理论,掌握色彩运用规律,并能达到主动创造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近年来,对于色彩构成在色彩的研究和探讨上愈加细分化。由视觉生理到视觉心理,由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领域(包括第一章所述内容),不管它涉及范围多广、道理多深,但其出发点均是研究和掌握色彩美的因素构成规律,也就是说:研究色彩的各种性质,把它们有秩序的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画面的规律,是教学考虑的核心问题。

纵观色彩构成课的程序,大都是根据色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而分段设立的。一类是从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出发,来研究色彩,即关于面积和位置的改变对色彩构成的影响,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等;另一类是依托传统绘画或客观世界宏观和微观物质的自然色彩内在组合关系,组织出与此相一致的新的色彩秩序。

既然色彩构成训练的目的是掌握色彩构成美的规律,那么作为构成美的要素,对构成色彩美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一张色彩画面里,都要将各种构成美的要素作为主要矛盾来处理,并且要分清主次,总结出它们的构成关系,即色彩美的规律。这对创造新的层出不穷的色彩美的秩序,是一项十分必要的色彩训练内容。

典型的色彩个性训练方法,对于全面了解色彩构成美的要素,掌握其美的规律是必要的,适合于长期、科学、全面地对色彩进行研究,为创造出和谐、新的色彩秩序打下雄厚的基础。但这种方法不仅时间长、见效慢,还缺乏对学生在色彩的创造性与灵活性上的掌握与运用的训练,很容易形成基础训练与实际设计相脱节、自然规律与艺术规律相脱节、使学生仅仅掌握了空洞技术的局面。

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中,以纯粹的明度推移,色相渐变或纯度渐变,以及那种特殊味觉的酸甜苦辣;色彩冷暖分明的春夏秋冬;近似蝴蝶翅膀、鱼身、斑马或雨花石的颜色而构成的色彩是少有的,而与传统绘画相一致的色彩在日常生活中就更为少见了。所以说,色彩组织设计,即构成色彩美的诸多要素同时的综合的出现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之中,是常用的表现形式。因此得出结论:在色彩构成训练中,应以综合训练为重点,紧紧围绕多种矛盾(指色彩不同的个性),摆正它们之间的秩序关系,是色彩训练的中心内容。

第一节 “综合法”训练程序之一 一、九宫格配色法

九宫格配色法是“综合法”训练的主要程序之一。其方法是:将画面分成九个格子进行综合性配色练习。在配色训练中,学生所考虑的重点是:色调的差别,以及在明度、纯度及色相上要有一定的跨度。题材可由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这样不但有利于进行多方面的色彩练习,还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要点是:在配色练习中紧紧围绕色彩构成美的本质即对比协调来进行。其教学目的是:全面认识色彩语言,掌握色彩构成美的规律。

二、九宫格配色的基本要求

1、每个格内只用两至三块颜色,要求在对比中求得和谐,使之平衡完整,并能够相对地独立存在(这一点对有绘画色彩基础的学生来讲是不难做到的)。

2、由单格向多格扩展中,要求格与格之间仍要保持色彩的对比和谐关系。做到这些并不困难,因为只是增加几个格子的色彩(由原来的单格三块颜色关系,增加到与此邻近几个格子,最多也只是十几块颜色连续对比关系)。但为了下一步的配色顺利实施,一定要有整体观念,作到胸有成竹。

3、将九个格子配色完成后,应保证九个格子内的颜色均不重复。因此,不但整体上要求颜色关系相一致,而且还要求局部具有含蓄微妙的色彩变化,这样就扩大了调配范围。(如图)简单计算,平均每个格子有三块颜色的话,完成全部九宫格作业起码需要调配出与秋天的桔黄色主题有关系的二十七种颜色。这一步能顺利地完成很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学生认真地思考、想象、创造及烦琐的色彩比较、调配的过程,所以说这是具有一定强度的训练。

4、九宫格颜色之间有统一的整体要求。(如图)首先是要求画面有统一的主题色调,符合变化统一与对比和谐的规律。其次要求在整体上构成的色彩是平衡的,不但要有严谨的秩序感,还要有一定的节奏感。这里包括三个方面:明度、色相、纯度,这些要素之间既要形成一个色彩整体(指统一色调)、构成平衡(指明度)、有较强秩序性的色彩构成画面,又要符合自然规律及形式美的要求。

三、九宫格配色法的特点

1、由于九宫格配色的训练,始终是围绕着色彩的衬托、对比协调关系进行的。如从要求a的两三块色彩关系到c的二十七块配色练习的完成,自始至终都是研究色彩的对比和谐过程。所以说九宫格配色法,不但强调研究色彩构成美的规律,还可以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美(色彩的对比协调)的本质。

2、九宫格配色法,主要采取衬托对比的方法表现色彩的个性美。色彩美与不美是相对比较的结果,“万绿丛中一点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九宫格的配色突出了色彩对比美的主要矛盾,在色彩对比协调的训练上是比较见效的,也是其它任何训练方式所不能比的。

3、由于九宫格配色法要求色彩训练的幅度和难度均很高,加强了综合思维的训练。所以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多重矛盾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正确摆正色彩矛盾之间的秩序关系的能力。并能逐步有效的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开发,提高其解决色彩关系问题的能力。如(图18),为了用色彩充分表达金色的秋天,仅以单纯的明度、纯度及色相都难以表现,只有调动色彩的所有性质(包括位置移动、面积大小、形象等),综合处理于画面之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在综合处理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构思意图,按构成要求完成a、b、c的全部内容,强调d是体现整个训练难度和强度的关键。若想一丝不苟的完成并达到要求,就必须对已经完成的前三步,按要求将明度、纯度、色相的秩序与整体平衡关系做进一步严格的调整,甚至有时要将前三步作较大的改动,因此就成倍的增加了色彩对比协调配色训练的量。符合a、b、c要求的配色是千差万别的,但同时又符合d的要求,这就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色彩的整体美,也就是突出抓住了构成美的色彩共性(统一调和),形成了变化丰富而不失整体协调的艺术效果。

这种由整体构思出发,从局部入手又回到整体关系中,经过多次反复的、高频率、高难度、大剂量的综合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理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使构成色彩美的规律(如明度、纯度、色相、面积、位移的秩序渐变、特异点缀等)也同时被理解和掌握。经练习后,学生能够确立色彩整体大关系的概念,其作品能达到色调较明朗、变化微妙含蓄而不流于表面、艺术构思的表达充分等。在观念上,能区分艺术的认识色彩与科学的认识色彩之间的不同,并能充分理解与运用两者的辨证关系。

4、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色彩构成画面,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但却不见得百分之百地符合艺术规律。具有色彩主题性构思的九宫格训练,主要抓住了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本质区别,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色彩构成训练,目的是为了能创造出感人的艺术作品(指美的色彩组织)。色彩的心理感受是随着作者和欣赏者的个性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伴随在其创作和欣赏过程之中。因此在色彩训练中切不可忽视心理作用,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室内色彩的组织设计中,使其协调起来,合乎自然规律,办法是很多的,如调整面积比例、调换颜色、增加协调的中间色(金、银、黑、白、灰)、避免与“燥”的色彩相遇、增加色彩之间的过度秩序(明度、纯度、色相的渐变)、色彩位置的移动等等,都能使其达到协调的目的,其中每种方法使用得当,均可恰如其分地强化与表现构思意图,使之达到内容与形式、艺术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完美统一,构成了色彩美。在工作中常遇到这样事情,有些画看上去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却不美,原因在于忽视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差别,不是将两者混为一谈,就是将两者相互独立。综合性色彩训练方法,既排除了分段式、纯理性的色彩个性训练所导致的过于呆板,同时又避免了纯感性训练的随意性。它融会于感性与理性之间,对自然规律的严谨把握,控制过于放纵的艺术个性,恰到好处地发挥科学对艺术起的作用,对今后的艺术创作是很有裨益的。

第二节 “综合法”训练程序之二

一、色彩秩序配色法

组织一个比较完整、和谐的色彩秩序,如同乐团指挥调动整个乐队一样,若想使每一种乐器在乐曲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就必须首先有一个总的曲调,也就是乐曲的主旋律,根据主旋律来安排穿插配器与和声。如果指挥不利,有的乐器没能起到烘托主旋律的作用,或是需要的音响不能按主旋律的要求进行,没能将乐曲的主旋律充分地表达出来,那么,再好的音乐也很难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色彩也是一样,没有孤立存在的颜色。若要使色彩完美,就必须依据色彩的主旋律,精心选择色彩要素,并通过烘托对比,及周围环境的对比映衬等方法,有效地合理地发挥色彩各要素的特点及作用,这样才能突出色彩主旋律,建立色彩美的特征。好像乐曲中的对比,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平有缓。或是运用由弱到强递增的主旋律反复变化、以高音和弦等手法,将乐曲推向高潮;或是采取高潮过后,是一个非常平静悦耳的单音色等方式,将主旋律通过衬托对比表现出来,起到了感染人的作用,这就创造出了既有较强的对比效果又不失内涵的艺术魅力。

色彩秩序配色法,着力于培养学生调动一切色彩要素,组织色彩美的秩序意识。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组织色彩秩序的重要,在他们脑中深深打下“秩序”的烙印。如果说九宫格配色法是偏重于单音色的对比或语言中单词训练的话(当然已远远超出了单独词汇训练),那么秩序训练法更偏重于从单音到和声,由单词训练转到句法的练习,也就是说用色彩来组织层次丰富、色调统一美的秩序。

二、色彩秩序配色法的要求

色彩秩序配色法首先要求借助各种形象,按色彩构成原理,即对比协调规律,在画面内安排构成调子的主色。其次是组织与构成主色调系统相呼应的次主色(对比协调色)。再次是确定小面积起平衡冷暖作用的低纯度色补色系统,及少量的点缀对比色。这些决定秩序的几块颜色的选择,完全不受形象的限制,学生可根据面积、位置、秩序的需要,随意更换、调动、支配。重点要考虑如何把握主色调、协调色和点缀色之间的秩序安排,及相互对比关系,如何构成一个具有明显秩序的组织意识,有较强的理性、规范化的色彩秩序。所有这些训练过程,完全是随意调动或增减的,直到符合色彩对比协调规律为止,完成秩序组织训练的全过程。

色彩秩序配色法,就是要让学生去寻找构成色彩美的秩序骨架,如果准确地找到了这几大块颜色的关系,那么就等于完成了整个作品的一大半。倘若在不破坏这几块颜色关系的情况下,再增加层次,便可使色彩构成作品丰富完美起来。可见正确地找到这几块颜色,构成出它们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成为秩序配色法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 “综合法”训练程序之三

一、主题意境色彩训练

通过严格的多层次的九宫格训练和掌握较强的整体感的秩序训练,使学生建立了综合规律的概念,不仅能分析调配很丰富的颜色而不杂乱,又能使用很概括的几种颜色而不觉单调,从而不断增强组织调动色彩的能力。虽然色彩矛盾十分复杂,但还属于单纯的色彩组织训练,在前面已讲过艺术规律和自然规律有很大差别,那么带有主题意境的色彩训练程序,就是力求解决,在色彩构成训练中,长期以来存在的自然规律与艺术规律,两者相互脱节的问题。不但要找出它们的共性,而且还要使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中,能够把构成色彩美各种规律及要素,灵活地、准确地、创造性地溶入创作之中。(如图)这些都是在主题构思过程中把色彩看得和形同样重要,作为主题表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式与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带有主题性色彩意境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它给通往设计创作搭建了一座桥梁,人们按照这样的思维再往前跨越一步,就进入了设计领域。(不但掌握了运用色彩美的规律与秩序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打破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的创造意识。)从而它打通了有史以来人们给基础与设计之间划分的一条严格的界限。

图片说明:图

1、《暖色调色彩秩序配色作品》该作品用暖色为主色调,与室内空间及丰富的结构形象相映生辉,给人以和谐美。其步骤为:一是确定色调,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本作品就是在画面内首先选择几大块空间,构成暖色调,大约占整个画面五分之三的面积。又以中黄灰色、赫色及相近的暖灰色,共同构成了画面的主色调,给画面定准了以暖色为主色调的位置。二是为了活跃画面,选择了与暖色系列色彩既对比又协调的灰紫色作为对比色调,约占整个画面五分之一。三是为了调解画面,增加色彩层次,在不破坏主色调的情况下,配以高明度与低明度的中间色,如赫色、中灰绿色,约占画面十分之一。最后再加上极少量的对比色:紫色和绿色,作为点缀色,使画面既对比又和谐。

2、《暖色街道的色彩构成》,作者将复杂的建筑造型结构,以及对步行街道的印象,通过色彩秩序的组织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色光区域的秩序感。由黄绿色转向桔色系列中的色彩变化,使整体上更丰富,颇具商业街道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准确地运用了色彩的冷暖与明度,将建筑的形体关系巧妙的衬映出来,形与色搭配得当,主题突出,可见作者在色彩应用上的能力。

3、《金秋傍晚的联想》该作品以玫瑰色调中的建筑,以及建筑旁金色的枫叶树,构成整个画面。在夕阳下呈现出斑斓的玫瑰色建筑,不但整体色调明快,而且还极富色光秩序感,有力地体现了地面建筑及空间整体关系。其特点是:色彩运用别具特色;有想象与创造力。

4、中黄色调的起居室空间色彩联想。中黄色、珠红色组织的暖色调,与沙发、台灯、沙发坐垫及色光源构成了一幅温馨的起居家庭气氛,形体与色彩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联想作用。

5、傍晚投射在建筑上的暖色光构成。小楼黄昏,色调采用黄绿和兰色的对比,加大了明度对比,概括的色块对比秩序,抓住了黄昏的小楼光照的效果,色调生动明快、简洁,颇具色彩感染力。

6、色调的确立,就是给画面的色彩以应有的地位,如面积、色度等,给之最好的安排,使之达到和谐。这副画的色彩层次鲜明,构图丰满,作者通过对物的自然形体进行加工、提炼、夸张、再创造,使之比现实色彩更美,更规律化,更有节奏与韵律。

7、二分之一数比法

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是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科学地认识色彩必经的途径,作为艺术院校,特别是设计的学生来说,学好色彩构成,以科学的方式理解、运用色彩是必须做到的。我们讲的色彩在文学上,在实际应用上,在绘画或其它领域中,比如服装等,都具有其得天独厚的地位,特别是在艺术创作上,其视觉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色彩,尤其是环艺设计,其色彩的整体光源、色调、气氛的把握与策划,以及物质材质的运用上,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餐厅的色调把握上,我们大都使用暖色调,这是因为暖色具有能引起人的食欲的功能,餐厅方面的广告也是如此,或者在化装品系列的广告设计中,除了有些局部用了少许的暖色,大部分使用以冷色为主的绿色、淡兰色或清淡的绿色或紫色等。如果色彩在以政治性为主的大型活动场所或地方性活动场所中应用,多采用以红色为主调,还有节日气氛、彩球、标语、旗帜等也是如此。当然在应用领域,色彩的使用是非常细致的,如交通设施的路牌、医疗卫生器械、工厂企业安全设施的警示牌等等,这些色彩的使用在国际上都有通用的标准。

但今天我要讲的除了以上之外,主要重点讲的是色彩对比协调美的规律,即在色彩学研究规律中,色彩调和论部分。目前在国内外从事色彩学教育、研究状况看,比较难攻克的关口就是色彩调和论部分,它要试图寻找培训配色的一种有效办法。比如说我们看到世界名画,或是谁看都好看的装饰画、室内外装饰等,这些一定是在色彩的次序上、空间上、面积上以及大小组织色彩的构成主调的整体协调方面,肯定存在一定的方法与规律,我们就是要试图寻找到这一适合于色彩美的规律的若干配色规律,然后用这一方法在色彩训练中进行尝试,去培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十

1.概念

加法三原色:即色光三原色。分别为:红、绿、蓝。他们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即补色,分别为: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而红绿蓝等量相混合则会变成白色。即rgb模式。如图10-1所示。

减法三原色:即颜料三原色。也就是加法三原色的补色,即:青、品红、黄。也是人们常说的绘画三原色。即通常的cmyk模式。

补色:补色指完全不含另一种颜色,红和绿混合成黄色,因为完全不含蓝色,所以黄色就是蓝色的补色。如图10-2所示。

区别:

加法三原色即rgb两两相加,他们会将光线叠加,得到一个更亮的颜色,而减法三原色即补色两两相加他们会吸收光线。比如黄色加青色这两个补色相混合,黄色吸收了蓝色,青色吸收了红色,所以我们看到的黄色加青色就形成了绿色。

图10-1

图10-2 其实色环以前都很熟悉了,它存在于ps中所有有关于颜色的地方。了解到这里就会有规律可寻。

在下图色环在拾色器中。如图10-3所示。

10-3 在色彩平衡中,如图10-4所示。

图10-4 在色相饱和度中,如图10-5所示。

图10-5 通过上面的图示,发现色环就是围绕着加色“红绿蓝”和减色的“黄品青”,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世界上的光只有两种来源,一个是发光一个反光,发光体的色彩是通过加色法得到的,反光的物体颜色可以通过减色法得到的。这两个颜色混合的方法中的三个原色是典型的颜色,通过他们可以混合成千变万化的颜色。我们是不是应该牢牢的抓住三原色,ps里已经很清楚了。所以颜色变化的秩序都在围绕着色环,在ps调色工具中颜色变化也会在色环的轨迹中做相应的变化,所有的颜色起始于色环又变化于色环!

今天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相互探讨交流,提出更好的意见。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十一

课业类型: 工艺设计

课时安排:

《平面构成》第一课时。本课题分两课时进行,本课时进行铅笔纹样设计,第二课时进行纹样的色彩配置。

一、教学简案 下一页

一.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l.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2.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

三.达标规程

概念;基本要素;基本形;构成方式

四.教学准备

师: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的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

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

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

板书《平面构成》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五)导学达标

l.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2.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3.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4.构成方式

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 重复渐变 发射

非规律性排列式 特异对比

六.作业 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八.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九.板书设计

应用图例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线、面

基本形

构成方式1.2.3.4.5.骨格图

范画

重复式

以前学生作业

范画

十、作业

渐变式

范画

发射式 要求

1.2.3.4.范画

特异式

范画

对比式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十二

摘要:在《色彩构成》这十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知道了色彩原理、构成原理,并通过六次的作业学习到各种颜色的搭配以及渐变,另外还有中国美术馆之旅,这一系列的学习让我知道怎样去通过的色彩去绘制一幅能产生美感的图片。这门课中,我受益匪浅,了解到了平时专业课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关键字:色彩、构成、作业、全龙福作品展。

一、色彩原理。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

1、三原色。

美术色彩三原色:红,黄,蓝。红、黄、蓝为人们加入了感觉实际,是实际上的三原色。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时,会产生其他颜色。在不同的色彩空间系统中,有不同的原色组合。可以分为“叠加型”和“消减型”两种系统。

加色法原理: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

减色法原理: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客观世界的色彩前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任何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又称色彩的三要素,而且当色彩间发生作用时,除以上三种基本条件外,各种色彩彼此间形成色调,并显现出自己的特性,因此,色相、明度、纯度、色调及色性等五项构成了色彩的要素。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彩度或饱和度。某一纯净色加上白或黑,可降低其纯度,或趋于柔和、或趋于沉重。色调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成画面色彩总的趋向,称为色调。色性指色彩的冷暖倾向。

色彩混合存在着三种形成,即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和色彩并置混合。颜料混合:原色(第一次色),不能用其他任何单色混合而成的基本色彩。包括:红、黄、蓝(理想的颜料三原色是明亮的红色、柠檬黄和湖蓝)。间色,由两原色相混合而得(包括:橙、绿、紫)。复色,由两间色相混合而得。

色彩并置混合:当我们把红、蓝色点或色块并置的画面经过一定的距离,就会发现红色与蓝色变成了一个紫色,只是由于空间距离和视觉生理的限制,眼睛辨别不出过小或过远物象的细节,因此把个不相同色块感受成一个新的色彩,这种现象便称为色彩的并置混合或空间混合。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色相对比是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明度对比是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纯度对比是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补色对比是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冷暖对比是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产生统一和谐的效果,称为色彩调和。同种色的调和是相同色相,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调和。方法为:使之产生循序的渐进,在明度、纯度的变化上,形成强弱、高低的对比,以弥补同色调和的单调感。类似色的调和是以色相接近的某类色彩,如红与橙、蓝与紫等的调和,称为类似色的调和。类似色的调和主要靠类似色之间的共同色来产生作用。对比色的调和是以色相相对或色性相对的某类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的调和。

二、构成原理。

色彩构成(interactionof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设计作品具有广泛性。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三、六次作业为了达到学习效果,我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了六次作业。

黑白构成最主要的并不是当个图形的美丑,而是整体效果的感觉。刚开始画的时候是把单张图设计好再一一填上去,一副图片完成后,发现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后来经过整体改造后得到较为满意的黑白构成。

2、三原色。

三原色由红、黄、蓝构成,两两组合交汇成不同的颜色,而且根据两种色彩的比例能调成不同的颜色,也就是说能通过这三种颜色,调和出各种各样新的颜色,实在是件很神奇的事情。

3、立体构成1对立方体上色,最主要的是做到合理配色。组织一个比较完整、和谐的色彩秩序,如同乐团指挥调动整个乐队一样,若想使每一种乐器在乐曲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就必须首先有一个总的曲调,也就是乐曲的主旋律,根据主旋律来安排穿插配器与和声。如果指挥不利,有的乐器没能起到烘托主旋律的作用,或是需要的音响不能按主旋律的要求进行,没能将乐曲的主旋律充分地表达出来,那么,再好的音乐也很难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色彩也是一样,没有孤立存在的颜色。若要使色彩完美,就必须依据色彩的主旋律,精心选择色彩要素,并通过烘托对比,及周围环境的对比映衬等方法,有效地合理地发挥色彩各要素的特点及作用,这样才能突出色彩主旋律,建立色彩美的特征。好像乐曲中的对比,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平有缓。或是运用由弱到强递增的主旋律反复变化、以高音和弦等手法,将乐曲推向高潮;或是采取高潮过后,是一个非常平静悦耳的单音色等方式,将主旋律通过衬托对比表现出来,起到了感染人的作用,这就创造出了既有较强的对比效果又不失内涵的艺术魅力。

4、脸谱。

每个脸谱的颜色不同都反映了人物的角色特征,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脸谱的精髓之处。我画的是黄盖脸谱。脸颊眉下为老红色、眉上为白色,两眉呈斗蛾式,圆点眉宣传员,红色通天鼻柱,白色满髯,既描绘出了人物苍老相貌,又展示出了他那刚毅雄健、忠心耿耿的性格特征。在绘制脸谱到过程中,我还学习到不同脸谱到含义。红色: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如关羽。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如《南阳天》中的廉颇。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如赵高。净角蓝色脸:蓝色一般表示刚强阴险,在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寓意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性格刚强的人物,如《取洛阳》中的马武,表示人物阴险性格的如《薛家窝》中的谢虎,《剑锋山》中的焦振远,《连环套》中的窦尔敦等。

另外,颜色还是人物不同情绪的体现。喜的色调可考虑为喜庆,热闹,高兴等感觉,高彩度的暖色调,以红为主,适当配以绿或黄色。怒:的氏色调可以考虑为愤怒,怒火,冲突等感觉;明度的低长调,以中高度暖紫色为主,配上黑白,以加强对比。哀:可以考虑为悲伤,死亡等感觉,低彩度冷色调,无彩色系黑,白,灰,配上适当的蓝。乐:色调比喜柔和,可考虑为甜美,愉快等感觉,明快的高调,暖色系的粉彩色。

5、名片的制作。

名片制作的关键是通过线条、色彩突出所要表达的信息,名片作为一个人、一种职业的独立媒体,在设计上要讲究其艺术性。但它同艺术作品有明显的区别,它不像其他艺术作品那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可以去欣赏,去玩味。它在大多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的专注和追求,而是便于记忆,具有更强的识别性,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情报。因此名片设计必须做到文字简明扼要,字体层次分明,强调设计意识,艺术风格要新颖。名片是“绘画性”兼具“设计型”的视觉媒体,字体表现、色块表现、图案表现、色彩表现、装饰表现,甚至是排版的变化,是名片不再是一张简单有没有生气的纸片;它变成人与人初次见面时,加深印象的一种媒介。

6、立体构成2第二幅立体构成图是在十一次课程结束之后完成的,对对比色以及调色已经有了一些程度的了解,采用了明度渐变以及色相对比,每个相邻的位置的颜色都有循序渐进的变化。

四、中国美术馆之旅在学习《色彩构成》之后,我学会了从更多方位去欣赏一幅作品。曾经只能很空洞的感觉一幅作品好不好看,现在渐渐开始去品味其中的意境,去了解作品中不同的颜色所表达的情感。

前段时间去中国美术馆参观,给我感触最深的是3号展厅的漆彩永恒——全龙福漆画展。很喜欢全龙福先生的《启程》,白色代表着一群白鸽,周围用红色渲染,而红色都使人感到兴奋,炎热,活泼,热情,健康,感到充实,饱满,有种挑战的意味。红色的个性强又端庄,具有号召性,象征着革命,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整幅画带给人启程的热情和希望。还有作品《春天》,主色调是黄、绿、红,黄绿色是强调春天特征的色,因为它能让人联想到植物的发牙,黄色是最接近于阳光的色,也是迎春花,油菜花的色.白色的玉兰花,粉红,淡紫的挑花,杏花,牡丹和各种明亮的粉彩色,都含有表现春天自然色的次序与客观性,春天的空气有云霞,有水分进入人眼睛的多是经过空气层调节过的中间色,这些颜色共同组成一幅对春天的描绘图,俨然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十三

学习了色彩构成这门课,了解了更多关于色彩方面的知识,体会到了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色彩混合给人的美感也不同。在课上,老师为我们展示的各种图片和建筑实例让我们深深领略到了色彩的魅力。下面就从学习的伊始来讲讲这门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个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一、色彩原理。

我国古代把黑、白、玄(偏红的黑)称为色,把青、黄、赤称为彩,合称色彩。现代色彩学,也可以说是西洋色彩学也把色彩分为两大类:无色彩系和有彩色系。无色彩系是指黑与白。有彩色系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纯度、明度,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1)色相。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2)纯度。

纯度是指色光波长的单纯程度,也有称之为艳度、彩度、鲜度或饱和度。颜色中以三原色红黄蓝为纯度最高色,而接近黑白灰的色为低纯度色。3)明度。

明度指颜色的亮度,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任何色彩都存在明暗变化。期中黄色的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黑白之间可以形成许多明度台阶,普通使用的明度标准大都为9级左右。2.色彩混合1)三原色。红、黄、蓝三色称为三原色,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蓝紫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青(湖蓝)。色光混合变亮,称之谓加色混合。颜料混合变暗,称之谓减色混合。2)加色混合与减色混合。

品红+黄=红;青+黄=绿;青+品红=蓝;品红+青+黄=黑。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恰是减色混合的三间色,而减色混合的三原色又恰是加色混合的三间色。3)空间混合。1.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红与青绿的混合可得到灰、红灰、绿灰;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时,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紫、青紫;3.有彩色系色与无彩色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红。红与灰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3.色彩对比1)色相对比。

把两个以上不同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色彩对比效果,称色相对比。色相的强弱对比。

构成色调。色相对比又包括邻近色相对比,如红与橙红、绿与黄绿等,类似色相对比,如是红与橙、橙与橙黄、黄与黄绿、绿与蓝绿、蓝与紫蓝、紫与紫红等;对比色相对比,如红/黄/青、橙红/黄绿/蓝、橙/绿/青紫、黄橙/青绿/紫等,互补色相对比,如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绿与红紫、蓝与橙黄。明度对比。两种不同明暗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而产生的对比反应,称之为明度对比。其对比效果会使明色变得更亮,暗色变的更暗,由于光线是色彩的主要来源,因此明度的对比相比其他色彩对比要来的强烈。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2)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是指较鲜艳的色与含有各种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浊色的对比。3)冷暖对比。

色彩推移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组合的一种作品形式。种类有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互补推移、综合推移等。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明亮感和闪光感,富有浓厚的现代感和装饰性,甚至还有幻觉空间感。

这个片段我主要节选我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任务的描述。

首次任务中我的作业是彩度推移,我选择了一张用以表现夜晚的图片,月光洒进窗台,把室内的一片地方照亮,周围则是无尽的黑暗。在这张图面上,很好的利用了彩度的推移。即使用淡蓝色这样一种冷色调来表示受光照的部分,使得被月光照射的部分明亮却很寒冷。良好的烘托了画面的气氛,也很好的表达了月光的质地。通过不断地加入相同明度的灰,使得它能够很好的表现月光的晕染效果,知道最后接近无彩色的灰,则用来表示屋内最暗的部分。室内的窗帘,花瓶和一位孤独的妇人,在淡蓝色和灰黑色的配合下展现出一种寂寥的景象。这副作品的构图和立意我自己都很满意,但是由于一开始的时候我的用笔不佳,还有对水粉颜料的不熟悉,导致我的画被老师评价为“略印象派”,这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也促进了我进一步的学习。

最后一次的作品,我的任务是色面积的变化,在这张图里面,我选择了一处街景的简化图作为原型。把两边的房子,街道上的露天咖啡座和阳伞作为设计的三个基本图形,不断地把他们肢解,破碎,重复,缩小,重叠,将背景用灰色填满,来烘托暖色的房屋墙面和墨绿色的茶座和阳伞。最后用黑色来填充窗户的部分,使得整个画面很有层次,冷暖鲜明。也很符合要求。评图的时候老师对此也是给了不错的评价。虽然在色面积的理解上我们同学多少出现了一点偏差。但是总的来说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三,学习体悟。

在学习《色彩构成》之后,我学会了从更多方位去欣赏一幅作品。曾经只能很空洞的感觉一幅作品好不好看,合不合乎透视原理,像不像。现在渐渐开始去品味其中的意境,通过色彩的时候用去分析,去了解作品中不同的颜色所表达的情感。来探究到底是什么使得画作变得美丽。同时我也在建筑表面的用色上获得了一点启示。开始思考到底用什么样的材质,使用其什么样的天然色彩来烘托我想要的那种气氛,或者来和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

12建筑系一班张翼1206104001。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十四

色彩构成是每个设计师在视觉领域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色彩的运用不仅可以引导观众的情感体验,还可以有效地传达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在我的设计工作中,我发现使用合适的色彩方案可以有效增强设计的吸引力,使其更加突出和独特。

二、色彩的特点

色彩深度、色彩明度、色彩饱和度、色彩明度和色调就是构成色彩的几个属性。颜色的目视亮度因显示器、场所、环境不同而改变。使用颜色不仅仅是美学的问题,更是搭配这个颜色的心理感受。

三、色彩的运用

在使用时,我们需要结合各种因素。如选择色彩的时代感,用于品牌LOGO时需要根据品牌定位和目标人群的特性来考虑。如果是为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为目标设计,那么需要关注宣传效果、产品属性、特点、以及受众群体的特性等等。在使用色彩的时候还需要保持简洁,过多的颜色混合不但容易使信息混乱,还会对视觉产生干扰。

四、设计案例

在我的设计经验中,我注意到很多优秀的设计都成功地运用了色彩的构成。比如在网页设计中,可以看到一些设计师使用黑色背景制作网页,只用白色和灰色的字体和配套颜色,整个页面看起来非常干净。”红色” 在很多宣传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优点,是难以被忽视的精彩选择,所以最常用的红色宣传设计打折、热卖等等。

五、总结

色彩构成的应用在设计领域是充分的,并且,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要一环。色彩运用要学会随机应变,因人群、品牌定位、宣传产品等等进行色彩的制作和组合,避免过度混合和对视觉产生干扰。希望在后续的工作中,能继续深入钻研,提高自己的设计技能。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十五

基本色。

一个色环通常包括12种明显不同的颜色。而对于艺术设计师充分理解的色环和色论的重要方面,也许不会被我们中的网页设计者们能够充分欣赏。缺少多这方面的了解,你将会把事情搞乱。

三原色。

从定义上讲,三原色是能够按照一些数量规定合成其他任何一种颜色的基色。为了确定三原色,你必须首先确切明确哪一种颜色是你正在使用的中间色。在上小学时,你可能就知道了三原色:红、黄、蓝,并且你现在用于展示的,仍然是红、黄、蓝三原色。但是如果你有喷墨打印机的话,花点时间把它的盖子打开,看看它的墨盒。你能看到红、黄、蓝吗?不能!你可能看到的是四种墨色:蓝绿(青)色、红紫(洋红)色、黄色和黑色。颜色的不同是由于你的电脑用的是正色,而你的打印机用的是负色。显示器发出的是彩色光,而纸上的墨则吸收灯光发出的颜色。更进一步的解释就超出了本文要探讨的范围。除了发射与吸收光的不同之外,本文涉及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正色和负色模式,出于本文的写作目的,我们仅探讨着正色模式的三原色:红、绿、蓝。

近似色。

近似色可以是我们给出的颜色之外的任何一种颜色。如果从橙色开始,并且你想要它的两种近似色,你应该选择红和黄。用近似色的颜色主题可以实现色彩的融洽与融合,与自然界中能看到的色彩接近起来。

补充色。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相对色一样,补充色是色环中的直接位置相对的颜色。当你想使色彩强烈突出的话,选择对比色比较好。假如你正在组合一幅柠檬图片,用蓝色背景将使柠檬更加突出。

分离补色。

分离补色由两到三种颜色组成。你选择一种颜色,就会发现它的补色在色环的另一面。你可以使用补色那一边的一种或多种颜色。

组色。

组色是色环上距离相等的任意三种颜色。当组色被用作一个色彩主题时,会对浏览者造成紧张的情绪。因为三种颜色形成对比。上面所讲的基色和次色组可以被称作两组组色。

暖色。

暖色由红色调组成。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它们给选择的颜色赋予温暖、舒适和活力,它们也产生了一种色彩向浏览者显示或移动,并从页面中突出出来的可视化效果。

冷色。

色彩原理。

色彩原理。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首页在线教学。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

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他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以其他色彩比较也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色名对比。除了色感偏移之外,对比的两色,有时会发生互相色渗的现象,而影响相隔界线的视觉效果,当对比的两色,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时,对比的效果越明显,两色越接近补色,对比效果越强烈。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明度对比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纯度对比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补色对比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视觉的残像现象明显)。

冷暖对比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色彩象征。

各种色彩的象征:

红色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另外红色也常用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示用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示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及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即是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橙色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橙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由於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时会使人有负面低俗的意象,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服饰的运用上,所以在运用橙色时,要注意选择搭配的色彩和表现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泼具有口感的特性发挥出来。

黄色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

黄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告危险色,常用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如交通号志上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黄色。

绿色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

在商业设计中,绿色所传达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符合了服务业,卫生保健业的诉求,在工厂中为了避免操作时眼睛疲劳,许多工作的机械也是采用绿色,一般的医疗机构场所,也常采用绿色来作空间色彩规划即标示医疗用品。

蓝色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强调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业形象,大多选用蓝色当标准色,企业色,如电脑,汽车,影印机,摄影器材等等,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意象也运用在文学作品或感性诉求的商业设计中。

紫色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色。

白色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

在商业设计中,白色具有高级,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纯白色会带给别人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苹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饰用色上,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作搭配。

灰色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

在商业设计中,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而且属於中间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在许多的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和金属材料有关的,几乎都采用灰色来传达高级,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时,大多利用不同的层次变化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才不会过於素,沉闷,而有呆板,僵硬的感觉。

黑色崇高、严肃、刚健、坚实、粗莽、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

在商业设计中,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科技的意象,许多科技产品的用色,如电视,跑车,摄影机,音响,仪器的色彩,大多采用黑色,在其他方面,黑色的庄严的意象,也常用在一些特殊场合的空间设计,生活用品和服饰设计大多利用黑色来塑造高贵的形象,也是一种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

褐色。

色彩构成的教案篇十六

在经过了平面构成的学习之后,我们又开始了色彩构成的学习。对于色彩构成,它不只向平面构成那样只是通过点线面以及明暗来表现画面的美感,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色彩的结构,这使得画面更具有鲜明的美感。

对于色彩构成,它有别于一般色彩写生,而强调全面了解掌握色彩基本知识,侧重于对色彩规律的科学训练与主观运用,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应到我们观察学习自然知识,启发创作灵感,执导作品实践。

在色彩学习过程中,我们涉及到了色彩学的结构体系。即人类生活经验及色彩应用的各方面构筑的结构体系,色彩文化史、地域文化色彩、宗教文化色彩、民俗学习过程中色彩等。还有色彩的美学、色彩心理学、色彩与社会、色彩与自然、色彩与艺术等。色彩的构成艺术,人类创造的造型视觉色彩艺术,自然界物质色彩艺术规律等。同时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关系,再创造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在学习色彩构成的过程中不仅让我学到新的知识还让我能够了解到以前所模糊的知识。,我以前认为光的三原色与色彩的三原色相同。而在色彩的基本原理学习中我却了解到了色素的三原色分别是品红、黄、青,对于光的三原色则是红、绿、蓝。这在以前的学习中,我是经常把它们搞混淆的。而另一方面色彩的原色,以及混合色等。在色彩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色彩对比。其中分为高调,中调,低调这三种。而在每一种中又分三个长调、中调、短调,例如在高调中有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其他的各调子也是如此。不同的调子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高长调给人积极、明快、活泼、刺激等感觉。在对比的学习中还有同类色对比;类似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同时纯度的对比;冷暖对比;色度对比;形状对比;面积对比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面积对比中在不同颜色的情况下同面积对比效果强烈,而在不同面积的情况下则较弱。

色彩还给人情感的变化,一、色彩的视觉形象。

二、色彩的心理形象。

三、色彩的联想。

感知有色彩的冷暖,以及膨胀收缩感、轻重感、软硬感等。之所以有这些感觉不是由于色彩的本身原因,而是人们的主观感觉以至于产生心里的联想。而其联想又有具体联想,抽象联想和共感联想。在色彩的象征中本人最喜欢的红色为兴奋色。

对于色彩的意义,在审美方面色彩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语言手段。色彩作为情绪信息的载体传递与文化背景,历史延续,意识观念,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有关。色彩设计的意义其要解决的是创造个性化的色彩综合美,是将符合艺术规律的色彩结合应用于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去。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热门色彩构成的教案(模板16篇) 文件夹
剩余41篇精选文档
一键下载全部合集 4854人已获取
热门排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最近更新
复制